CN103127883B - 粉体热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体热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27883B CN103127883B CN201210409235.7A CN201210409235A CN103127883B CN 103127883 B CN103127883 B CN 103127883B CN 201210409235 A CN201210409235 A CN 201210409235A CN 103127883 B CN103127883 B CN 1031278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gitating member
- powder
- heat treatment
- body material
- powd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20—Graphite
- C01B32/205—Prepar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00—Shaft or like vertical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 furnaces
- F27B1/08—Shaft or like vertical or substantially vertical furnaces heated otherwise than by solid fuel mixed with char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9/00—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 F27B9/06—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heated without contact between combustion gases and charge; electrically heated
- F27B9/08—Furnaces through which the charge is moved mechanically, e.g. of tunnel type; Similar furnaces in which the charge moves by gravity heated without contact between combustion gases and charge; electrically heated heated through chamber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体热处理装置,其在1500℃左右或更高的高温下对粉体材料进行热处理时,在加热阶段能够顺畅地抽出从粉体材料产生的气体,并且能够防止冷却阶段中的架桥产生,能够确保粉体材料的流动性,并且能够对粉体材料进行均质的热处理。其具备:上方装入部(3),其装入粉体材料(P);引导轴(7),其将粉体材料向重力方向下方引导并进行热处理;将粉体排出的下方排出部(4);上侧搅拌构件(20),其从引导轴的上方朝向下方插入,且用于对引导轴内的粉体材料的粉面部分及其周边进行搅拌;以及下侧搅拌构件(5),其从引导轴的下方朝向上方而与上侧搅拌机构(20)隔开距离地插入,且用于对引导轴的粉体材料进行搅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体热处理装置,在1500℃左右或更高的高温下对粉体材料进行热处理时,在加热阶段能够顺畅地抽出从粉体材料产生的气体,并且能够防止冷却阶段的架桥产生,能够确保粉体材料的流动性,并且能够对粉体材料进行均质的热处理。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粉体进行热处理的设备,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设备。专利文献1的“粉体处理用竖炉”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的结构的粉体处理用竖炉,该粉体处理用竖炉能够防止原料供给料斗内的架桥形成,并防止粉体间空气的大幅减少引起的粉体的氧化等,该粉体处理用竖炉如下构成:将密闭式原料供给料斗、装入室、炉主体以及排出室依次连结,该密闭式原料供给料斗在下端具有原料供给管,在上部具有原料补给阀,且在原料供给管上具备原料供给阀,该炉主体具备加热部以及冷却部,该排出室具备间歇式排出装置,使原料供给管位于装入室内,以圆筒状轴的上端在装入室内与原料供给管对置且下端位于排出室的方式将炉主体上下贯通配设,将原料供给料斗内的原料粉体向圆筒状轴的上端供给,利用排出板将处理粉体间歇地切出。
在对粉体进行处理的普通设备中,作为防止粉体的架桥的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2~6所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2的“料斗装置”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有利于以小力对大范围进行搅拌的架桥防止机构的料斗装置,料斗装置具备:积存容器,其收容粉粒状体,通过打开设置在下部的排出口而经由排出口排出粉粒状体;以及架桥防止机构,其防止粉粒状体在积存容器的内部形成架桥。架桥防止机构包括:旋转轴;以及多个搅拌棒,它们沿着相对于旋转轴的中心轴而倾斜的一个或多个倾斜面而从旋转轴呈放射状延伸。
专利文献3的“粉粒体贮藏罐装置”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粉粒体贮藏罐装置,该粉粒体贮藏罐装置能够防止内部流动现象、架桥现象、或残留粘合现象等的产生,通过使收容的粉粒体顺畅地流出而保证先进先出,且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后设于现有的此类装置,所述粉粒体贮藏罐装置具备罐主体,该罐主体在筒状体的下部连接有倒圆锥形状的圆锥形部且在该圆锥形部的下端顶部设有排出口,其中,在罐主体的内部,将顶部开口的圆锥部以利用支承腿从圆锥形部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设置。
专利文献4的“粉体的架桥防止、除去装置”的课题在于,防止粉体积存罐内的粉体的架桥的产生、以及进行粉体积存罐内产生的粉体的架桥的除去,而且,能够简单且容易地设置于已设的粉体积存罐,所述粉体的架桥防止、除去装置在上端部具有粉体的投入口、在下端部具有粉体的排出口,且设置在下部形成为漏斗状的粉体积存罐内,其中,所述架桥防止、除去装置包括:振动体,其在积存于粉体积存罐内的粉体的层内配置;振动机,其安装于振动体而使振动体振动;以及支承体,其将振动体及振动机支承于粉体积存罐,架桥防止、除去装置对粉体积存罐内的粉体直接施加振动。
专利文献5的“粉碎物的贮藏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碎物的贮藏罐,该粉碎物的贮藏罐不会使贮藏的粉碎物在排出口的正上方发生架桥化或空洞化,而能够顺畅地从排出口排出,所述粉碎物的贮藏罐具备对粉碎并回收的粉碎物进行贮藏的罐主体、以及设置在罐主体的下部的粉碎物的排出口,并且所述粉碎物的贮藏罐具备使贮藏在所述罐主体内的所述粉碎物的到达上端和所述排出口的部分沿着上下方向进行机械移动的粉碎物的空洞化及架桥化防止机构。
专利文献6的“筒仓的架桥解除装置”在积存粉体的筒仓主体的下端设有取出口,且在取出口的上部位置设有向筒仓主体内喷出高压空气的多个高压空气喷嘴。向其他系统传送高压空气的高压空气供给管在冷却器的跟前分支而形成高压空气供给管的分支管,将分支管与高压空气喷嘴连结,在冷却器的跟前分流的高温的干燥后的高压空气通过分支管从高压空气喷嘴向筒仓主体喷出,由此,不对粉体施加湿气而能够防止筒仓主体的粉体的架桥现象。由于利用已存在的高压空气,因此能够实现设备的简化及成本的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4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6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7838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6359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333024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实开平5-58692号公报
在对锂离子充电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原碳、沥青、以及树脂等包含的碳粉进行石墨化处理来制造碳粉末的装置中,以1500~2000℃以上的高温对粉体材料进行热处理。在加热阶段中,粉体材料中含有的杂质发生气化,由于产生的气体而粉体彼此粘合成块,会妨碍材料的流动性。并且,在冷却阶段中,粉体材料彼此凝集而形成架桥,这也会妨碍材料的流动性。
针对所述粉体材料的流动性妨碍,虽然专利文献2~6所公开的搅拌操作有效,但对于1500℃以上这样的高温的热处理,所述专利文献所示的大致常温下使用的装备于料斗装置等的架桥防止机构等无法直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热处理装置,在1500℃左右或更高的高温下对粉体材料进行热处理时,在加热阶段能够顺畅地抽出从粉体材料产生的气体,并且能够防止冷却阶段的架桥产生,能够确保粉体材料的流动性,并且能够对粉体材料进行均质的热处理。
本发明的粉体热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粉体热处理装置具备:上方装入部,其装入粉体材料;热处理部,其与该上方装入部的下方相连设置,并将装入的粉体材料向重力方向下方引导并进行热处理;下方排出部,其与该热处理部的下方相连设置,并将热处理后的粉体排出;上侧搅拌构件,其从上述热处理部的上方朝向下方插入,且用于对该热处理部内的粉体材料的粉面部分及其周边进行搅拌;下侧搅拌构件,其从上述热处理部的下方朝向上方,与上述上侧搅拌机构隔开距离地插入,且用于对该热处理部内的粉体材料进行搅拌;以及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上侧搅拌构件及下侧搅拌构件。
本发明的粉体热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搅拌构件为石墨制,在该上侧搅拌构件上连结金属制动力传递构件,该金属制动力传递构件经由密封件而以旋转、滑动自如的方式穿过所述热处理部。
本发明的粉体热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侧搅拌构件及所述下侧搅拌构件的至少任一方的内部内置加热装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粉体热处理装置在1500℃左右或更高的高温下对粉体材料进行热处理时,在加热阶段能够顺畅地抽出从粉体材料产生的气体,并且能够防止冷却阶段的架桥产生,能够确保粉体材料的流动性,并且能够对粉体材料进行均质的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粉体热处理装置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粉体热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上侧及下侧搅拌构件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B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粉体热处理装置中的粉体材料的流动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在图1的粉体热处理装置的下侧搅拌构件内置有加热装置的情况的概要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粉体热处理装置
2炉体壳体
3上方装入部
4下方排出部
5下侧搅拌构件
5a叶片
6插通部
7引导轴
7a引导轴的上端开口部
7b引导轴的下端开口部
8加热器
9隔热材料
10水冷封套
11上部壳体
12供给料斗
13开闭阀
14滑槽
15旋转盘
15a切出孔
16盘外壳
16a排出口
17旋转电动机
18气体排出管
19调节阀
20上侧搅拌构件
20a叶片
20b上侧搅拌构件的端部凸缘
21动力传递构件
21a动力传递构件的端部凸缘
21b阳螺纹部
22上部台架
23上部驱动机构
24上部贯通孔
25密封件
26联轴构件
26a阴螺纹部
27键
28下部台架
29下部驱动机构
30下部贯通孔
31密封件
32位置传感器
33温度传感器
34轴体
35加热装置
36柔性软线
37外部电源
C冷却带
D凹陷
G单一的搅拌构件
H加热带
P粉体材料(粉体)
S粉体上表面
V单一的搅拌构件的周围附近的粉体材料的移动速度
v引导轴的内表面附近的粉体材料的移动速度
W冷却水
Z滞留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粉体热处理装置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粉体热处理装置1的侧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粉体热处理装置1主要具备:空心筒状的炉体壳体2,其上方部分在高度方向上笔直且下方部分分支成两叉而形成;上方装入部3,其配置在炉体壳体2的上方及侧方,并向炉体壳体2内部装入粉体材料P;以及下方排出部4,其设置在炉体壳体2的下方部分,并从炉体壳体2内部排出热处理后的粉体P。
粉体材料P例如是锂离子充电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或原碳、沥青、以及树脂等,将其加热至1500~2000℃以上的高温而进行石墨化处理,由此能得到碳粉末。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粉体材料。
炉体壳体2构成对粉末材料P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部。热处理部包括加热带H和冷却带C。加热带H设置在炉体壳体2的上方部分,冷却带C设置在通过两叉分支而向斜下方延伸的一方的下方部分。通过两叉分支而向炉体壳体2的高度方向下方延伸的另一方的下方部分构成后述的用于装备下侧搅拌构件5的插通部6。下方排出部4设置在冷却带C侧。
在炉体壳体2的内部,以与该炉体壳体2之间隔开间隙的方式设置引导轴7。引导轴7由石墨等耐热性优异的原料形成。引导轴7以与将下方部分两叉分支的炉体壳体2大致相同的方式形成为空心筒体状,且从加热带H设置到冷却带C及插通部6。
在加热带H中,在炉体壳体2与引导轴7之间设有以包围引导轴7的方式配置的加热器8,并且在加热器8与炉体壳体2之间填充隔热材料9。加热器8对引导轴7进行加热,由此使引导轴7内部升温。
另一方面,在冷却带C中,从外部向炉体壳体2与引导轴7之间的间隙循环供给冷却水W,由此,构成用于冷却引导轴7内部的水冷封套10。
在炉体壳体2的上部设有覆盖引导轴7的上端开口部7a且具有气密性的空心箱状的上部壳体11。在上部壳体11连接有向引导轴7内装入粉体材料P的上方装入部3。
上方装入部3包括:供给料斗12,其为了将热处理的粉体材料P向引导轴7的加热带H供给而暂时积存粉体材料P;开闭阀13,其设置在供给料斗12的下端开口,进行开闭工作而将粉体材料P从供给料斗12排出;以及滑槽14,其一端与开闭阀13连接且另一端插入到上部壳体11内部,并使从开闭阀13排出的粉体材料P向引导轴7内流下,其中,滑槽14与上部壳体11连接,由此在上方装入部3的下方相连设置热处理部的加热带H。
从上方装入部3装入到引导轴7内的粉体材料P将从加热带H到冷却带C以及插通部6充满。在炉体壳体2的冷却带C下端设有下方排出部4。
下方排出部4包括:旋转盘15,其具有与引导轴7的下端开口部7b连通的切出孔15a;水冷式的盘外壳16,其被安装支承于炉体壳体2,引导旋转盘15在其内部进行滑动旋转,并且避开下端开口部7b位置而形成与切出孔15a连通的排出口16a;以及旋转电动机17,其设置于盘外壳16,并驱动旋转盘15旋转,其中,盘外壳16与炉体壳体2连接,由此在热处理部的冷却带C的下方相连设置下方排出部4。
由冷却带C冷却后的粉体P朝向与引导轴7的下端开口部7b连通的旋转盘15的切出孔15a流入,流入的粉体P利用基于旋转电动机17的旋转盘15的旋转动作而从引导轴7被切出,在盘外壳16内朝向排出口16a移送,然后,由于切出孔15a与排出口16a连通而从盘外壳16内向外部排出。
在从加热带H到冷却带C以及插通部6充满粉体材料P的状态下,通过旋转盘15从下方排出部4排出粉体P,并通过开闭阀13从供给料斗12供给粉体材料P,由此,引导轴7将粉体材料P朝向重力方向下方引导,由此粉体材料P在炉体壳体2内部被连续地进行热处理。
由于粉体材料P的加热处理,而在引导轴7内产生气体。在位于引导轴7的上方并与其上端开口部7a连通的上部壳体11上,连接有用于排出气体的气体排出管18。在气体排出管18设有开度调节自如的调节阀19,以用于控制引导轴7内部的压力。
在与热处理部的加热带H位置对应的引导轴7内部,从上方朝向下方插入有上侧搅拌构件20,该上侧搅拌构件20从引导轴7内表面到其中央对充满于引导轴7内的粉体材料P的粉面部分(上部表面部分)及包括该粉面部分的深度方向下方在内的周边进行搅拌、使粉体材料P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搅拌构件20是末端尖的杆状,在其周面设有沿着圆周方向隔开间隔且沿着长度方向分为多段的搅拌用的叶片20a。上侧搅拌构件20由耐热性优异的石墨制成。在上侧搅拌构件20中的与插入到高温的引导轴7内的末端相反的一侧、即位于温度低的上部壳体11内部的基端上,连结有形成为杆状的金属制动力传递构件21。
在上部壳体11上设置有上部台架22,在搭载于上部台架22的上部驱动机构23的输出轴上经由动力传递构件21连结有上侧搅拌构件20。在上部壳体11形成有使动力传递构件21穿过的上部贯通孔24。由此,上侧搅拌构件20以从上部台架22侧向引导轴7内部插入的方式设置。
上部驱动机构23具备螺纹机构等,从其输出轴输出正反往复旋转运动及上下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由此,使上侧搅拌构件20在引导轴7内进行正反旋转动作并同时进行上下方向往复动作。
如图2所示,在上部贯通孔24设有密封件25,该密封件25能够将上部壳体11的气密性保持得较高,且能够使金属制的动力传递构件21以旋转滑动自如且在上下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穿过。
例如图2所示,作为不同种类材料的石墨制的上侧搅拌构件20与金属制的动力传递构件21之间的连接,为了确保直线运动的传递,只要将在与上侧搅拌构件20的端部凸缘20b卡合的联轴构件26的内周形成的阴螺纹部26a拧合于在动力传递构件21的端部凸缘21a外周形成的阳螺纹部21b(附图中,利用剖面线表示端部凸缘21a的剖面),而且,为了确保旋转运动的传递,只要避开所述上侧搅拌构件20及动力传递构件21的轴心而在形成于它们的端部凸缘20b、21a上的键槽内嵌合键27即可。
在与热处理部的加热带H位置对应的引导轴7内部,从下方朝向上方插入有下侧搅拌构件5,该下侧搅拌构件5使充满于引导轴7内的粉体材料P从引导轴7内表面到其中央进行搅拌、流动。下侧搅拌构件5以与上侧搅拌构件20在引导轴7的高度方向上隔开距离的方式配置。因此,在引导轴7内设定不存在搅拌构件5、20的区域Z。
下侧搅拌构件5与上侧搅拌构件20同样地,是末端尖的杆状,且在其周面上设有沿着圆周方向隔开间隔且沿着长度方向形成为多段的搅拌用的叶片5a。下侧搅拌构件5也由耐热性优异的石墨制成。
在炉体壳体2的插通部6正下方安装有下部台架28,在搭载于下部台架28的下部驱动机构29的输出轴上直接连结有下侧搅拌构件5。在插通部6下端形成有使下侧搅拌构件5穿过的下部贯通孔30。由此,下侧搅拌构件5以从下部台架28侧向引导轴7内方插入的方式设置。
与上部驱动机构23同样地,下部驱动机构29从输出轴输出正反往复旋转运动及上下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由此,使下侧搅拌构件5在引导轴7内进行正反旋转动作并同时进行上下方向往复动作。
与上部贯通孔24同样地,在下部贯通孔30内设有密封件31,该密封件31保持气密性,且使下侧搅拌构件5以旋转滑动自如且上下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穿过。对于下侧搅拌构件5,也可以与上侧搅拌构件20同样地,连结金属制动力传递构件,并将该动力传递构件相对于密封件31穿过来提高气密性。
为了控制粉体热处理装置1的运转,在引导轴7上设有对装入的粉体材料P的粉面位置进行检测的激光式的位置传感器32、以及用于检测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3。位置传感器32以相对于高温的热处理部H利用玻璃等透明的原料隔断的方式安装。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粉体热处理装置1的作用。在从加热带H到冷却带C及插通部6充满粉体材料P的运转状态时,从下方排出部4排出热处理过的粉体P,与此相应地从上方装入部3供给粉体材料P,由此,利用引导轴7将粉体材料P向重力方向下方引导而连续地进行粉体材料P的热处理。
运转控制中的粉体材料P的装入时机与旋转盘15进行的排出操作对应,并且在例如粉体材料P的温度为1500℃的高度位置上预先设定由位置传感器32检测的检测点,若利用位置传感器32未检测到粉体材料P,则新装入粉体材料P,或者若利用温度传感器33检测到的粉面位置的温度达到了例如1500℃,则新装入粉体材料P,如此控制开闭阀13。
从上方装入部3向加热部H新装入的粉体材料P通过滑槽14而堆积在已经充满于引导轴7内部的粉体材料P的上方,从而形成粉面部分。刚装入之后的粉体材料P含有杂质,杂质在被加热器8加热而逐渐升温的过程中,从滞留在粉面部分及包括该粉面部分的深度方向下方在内的周边的粉体材料P发生气化。
进行正反旋转动作及上下方向往复动作的上侧搅拌构件20对粉面部分及其周边的粉体材料P进行搅拌而使其流动化,因此产生的气体不会滞留在粉体材料P相互之间,而能够从流动的粉体材料P相互之间而沿着上侧搅拌构件20向粉面上方顺畅地排放。
另外,利用上侧搅拌构件20的搅拌作用,无论是在该上侧搅拌构件20周围还是在引导轴7内表面附近,都能够对粉体材料P进行均质的加热处理,同时能够均匀地排放气体。如此,利用具有耐热性的石墨制的上侧搅拌构件20,能够可靠地进行从粉面部分及其周边部分的粉体材料P的脱气处理。排放的气体从气体排出管18排出。
此外,利用上侧搅拌构件20的正反旋转动作及上下方向往复动作,能够将埋在远离引导轴7内表面的粉面部分下的粉体材料P挖出而暴露在高温的内部气氛下。由此,即便与有利于加热的引导轴7内表面附近的粉体材料P相比,也能够不逊色地对上侧搅拌构件20周围的粉体材料P进行加热处理。
当利用下方排出部4的排出操作而向重力方向下方移动的粉体材料P到达上侧搅拌构件20的下方时,被加热器8稳定地加热,适当地进行石墨化处理。
当粉体材料P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与上侧搅拌构件20同样地,受到石墨制的下侧搅拌构件5产生的搅拌作用,由此,能提高在引导轴7内的流动性。如此能够确保高流动性,由此能够防止粉体材料P局部性地急冷的情况,并且能够使热处理速度恒定化,进而能够对下侧搅拌构件5周围的粉体材料P和引导轴7内表面附近的粉体材料P进行均质的热处理。
由加热带H进行了加热处理的粉体材料P然后向具备冷却封套10的冷却带C移动,在到达下方排出部4为止的期间被冷却处理。冷却处理后的粉体P从下方排出部4排出。在向冷却带C移动之前,利用下侧搅拌构件5提高粉体材料P的流动性而防止局部性的急冷,因此能够防止在冷却带C产生架桥的情况。
详细情况如图5(a)所示,若考虑使用将上侧搅拌构件20与下侧搅拌构件5连结而形成一串的单一的搅拌构件G的情况,则利用该搅拌构件G的旋转及上下移动而使搅拌构件G周围的粉体材料P沿着搅拌构件G快速流下,在粉体上表面S会产生凹陷D。即,由于粉体材料P的移动速度V、v(V>v)在引导轴7的内表面附近和搅拌构件G的周围附近不同,因此无法适当地实施必要的热处理。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b)所示,在将上述单一的搅拌构件G切断的方式下,相对于上侧搅拌构件20隔开距离而设置下侧搅拌构件5,由此,在引导轴7内部能够形成不存在搅拌构件5、20的区域,即能够形成粉体材料P的滞留区域Z。由此,能够使在上侧搅拌构件20附近的流下停止,因此粉体材料P在上部产生循环移动,从而能够充分地进行对粉体材料P的加热处理及气体排放。并且,与此同时地,即使在下侧搅拌构件5的附近,也能够使粉体材料P产生循环移动。
另外,如图1所示,在引导轴7内部的温度分布中,引导轴7的上端开口部7a侧的加热带H上端(附图中,7U所示)由于受到来自新装入的低温的粉体材料P或上部壳体11的热量的影响而温度比较低,并且引导轴7的与冷却带C相连的加热带H下端(附图中,7L所示)也由于受到来自冷却带C的传热等的热量的影响而温度比较低,相对于此,在引导轴7中央部(附图中,7C所示)成为最大温度。
由于将搅拌构件设为上侧搅拌构件20及下侧搅拌构件5,并在它们之间设定温度最大的滞留区域Z,因此在该滞留区域Z中能够充分地加热粉体材料P,同时防止搅拌构件5、20暴露在过度的高温下,从而能够确保搅拌构件5、20的耐久性。
另外,如上所述,在引导轴7的下部,利用下侧搅拌构件5也可以使粉体材料P产生循环移动,因此能够避免粉体材料P开始冷却而容易产生架桥的状况。
如以上所述,利用上侧搅拌构件20及下侧搅拌构件5,能够确保脱气体处理及粉体材料P的均匀加热,也能够促进气体排放、避免架桥,因此,到目前为止比较困难的引导轴7的口径能够实现大径化,并能够提高生产性。
由于在上侧搅拌构件20连结金属制动力传递构件21,并将该动力传递构件21经由密封件25以旋转、滑动自如的方式穿过上部壳体11,因此能够将炉体壳体2内部的热处理部确保为高气密性。
虽然考虑了以专利文献1为前提技术,并应用专利文献2~6的技术的情况,即,在圆筒状轴的内部应用对粉体进行处理的普通设备而利用搅拌作用来防止粉体的架桥,但如上述那样,对于1500℃以上这样的高温的热处理,无法直接应用上述专利文献所示出的在大致常温下使用的装备于料斗装置等的架桥防止机构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粉体热处理装置1中,不仅进行搅拌操作,还具备上侧搅拌构件20和下侧搅拌构件5,并采用将所述搅拌构件5、20彼此隔开距离地配置的结构,由此防止粉体材料P快速流下并使粉体材料P滞留在搅拌构件5、20之间,在引导轴7的上部及下部产生粉体材料P的循环流动,促进气体排放和加热、均热,能够避免架桥,由此,能够提高热处理性能,实现引导轴7的大口径化而提高生产率等,从而能得到根据上述专利文献的简单的组合所无法得到的多样且有利的作用效果。
在图3及图4中表示了搅拌构件5、20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叶片5a、20a用作搅拌,但在表面积大的叶片5a、20a中,在考虑到受热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形或损伤的情况时,可以取代叶片5a、20a而设置沿着搅拌构件5、20的径向将搅拌构件5、20贯通的多个轴体34,利用所述轴体34进行搅拌。这种变形例当然也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如图6所示,若在下侧搅拌构件5的内部内置加热装置35,并经由能够将该下部搅拌构件5的旋转及上下移动吸收的柔性软线36与外部电源37连接,则能够利用该加热装置35在引导轴7的下部确保升温时间的缩短、粉体材料P的热过程的改善。当然,若在上侧搅拌构件20中也同样地内置加热装置35,则对于引导轴7的上部也能够确保相同的作用效果。
Claims (3)
1.一种粉体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体热处理装置具备:
上方装入部,其装入粉体材料;
热处理部,其与该上方装入部的下方相连设置,并将装入的粉体材料向重力方向下方引导并进行热处理;
下方排出部,其与该热处理部的下方相连设置,并将热处理后的粉体材料排出;
上侧搅拌构件,其从上述热处理部的上方朝向下方插入,且用于对该热处理部内的粉体材料的粉面部分及其周边进行搅拌;
下侧搅拌构件,其从上述热处理部的下方朝向上方而与上述上侧搅拌构件隔开距离地插入,且用于对该热处理部内的粉体材料进行搅拌;以及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上侧搅拌构件及下侧搅拌构件,
所述下侧搅拌构件在所述热处理部内部在所述热处理部的高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上侧搅拌构件隔开距离地配置,在所述热处理部内部设定不存在所述上侧搅拌构件及下侧搅拌构件且使粉体材料滞留的滞留区域,通过该滞留区域,能够使所述粉体材料在所述上侧搅拌构件附近的流下停止,使所述粉体材料在所述热处理部上部循环移动,同时也使所述粉体材料在所述热处理部下部的所述下侧搅拌构件附近循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搅拌构件为石墨制,在该上侧搅拌构件上连结金属制动力传递构件,该金属制动力传递构件经由密封件而以旋转、滑动自如的方式穿过所述热处理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体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侧搅拌构件及所述下侧搅拌构件的至少任一方的内部内置有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64150 | 2011-12-01 | ||
JP2011264150A JP5801698B2 (ja) | 2011-12-01 | 2011-12-01 | 粉体熱処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27883A CN103127883A (zh) | 2013-06-05 |
CN103127883B true CN103127883B (zh) | 2015-06-10 |
Family
ID=48488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09235.7A Active CN103127883B (zh) | 2011-12-01 | 2012-10-24 | 粉体热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01698B2 (zh) |
KR (1) | KR101450966B1 (zh) |
CN (1) | CN103127883B (zh) |
TW (1) | TWI4347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51922B2 (ja) * | 2018-03-05 | 2023-04-04 |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 流動焙焼炉 |
TWI672259B (zh) * | 2019-03-28 | 2019-09-21 | 三久股份有限公司 | 能破壞架橋現象的容置設備 |
CN111942759B (zh) * | 2019-05-16 | 2023-01-03 | 三久股份有限公司 | 能破坏架桥现象的容置设备 |
CN116219212A (zh) * | 2023-02-28 | 2023-06-06 | 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生产稀土合金的大型设备及方法 |
CN118416737B (zh) * | 2024-07-03 | 2024-09-10 | 江西农业大学 | 一种肉桂醛纳米乳抑菌剂制备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1219A (zh) * | 2006-12-15 | 2008-06-18 | 辽宁弘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热处理装置 |
CN101760246A (zh) * | 2010-01-15 | 2010-06-30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加压流化床气化炉的生物质进料器 |
CN102032772A (zh) * | 2009-09-29 | 2011-04-27 | Tdk株式会社 | 反应炉及磁性材料用粉末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163123U (zh) * | 1978-05-08 | 1979-11-15 | ||
JPS5542257A (en) * | 1978-09-20 | 1980-03-25 | Kyoritsu Yuki Kogyo Kenkyusho:Kk | Activated carbon regenerating apparatus |
JPS5860609A (ja) * | 1981-09-30 | 1983-04-11 | Showa Denko Kk | 高純度SiCの製造法 |
JPH0350109A (ja) * | 1989-04-06 | 1991-03-04 | Kureha Chem Ind Co Ltd | 炭素球状中空体の製造方法 |
JP2606775B2 (ja) * | 1992-11-12 | 1997-05-07 | ティーディーケイ株式会社 | 粉体焼成装置 |
JP2001026413A (ja) * | 1999-07-13 | 2001-01-30 | Chugai Ro Co Ltd | 粉体処理用シャフト炉 |
JP2001221573A (ja) * | 2000-02-07 | 2001-08-17 | Chugai Ro Co Ltd | シャフト炉における原料粉体供給方法 |
WO2004038074A1 (ja) | 2002-10-28 | 2004-05-06 | Bussan Nanotech Reserch Institute Inc. | 微細な炭素繊維の粉体熱処理法及び熱処理装置 |
JP2005054059A (ja) * | 2003-08-04 | 2005-03-03 | Suntory Ltd | 炭化装置及び炭化システム及び炭化方法 |
JP4877862B1 (ja) | 2010-10-29 | 2012-02-15 | 中外炉工業株式会社 | 粉体加熱処理装置 |
-
2011
- 2011-12-01 JP JP2011264150A patent/JP5801698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8-16 TW TW101129699A patent/TWI434737B/zh active
- 2012-10-24 CN CN201210409235.7A patent/CN103127883B/zh active Active
- 2012-11-16 KR KR1020120130228A patent/KR10145096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1219A (zh) * | 2006-12-15 | 2008-06-18 | 辽宁弘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热处理装置 |
CN102032772A (zh) * | 2009-09-29 | 2011-04-27 | Tdk株式会社 | 反应炉及磁性材料用粉末的制造方法 |
CN101760246A (zh) * | 2010-01-15 | 2010-06-30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加压流化床气化炉的生物质进料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117329A (ja) | 2013-06-13 |
KR20130061630A (ko) | 2013-06-11 |
KR101450966B1 (ko) | 2014-10-15 |
JP5801698B2 (ja) | 2015-10-28 |
CN103127883A (zh) | 2013-06-05 |
TW201323091A (zh) | 2013-06-16 |
TWI434737B (zh) | 2014-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27883B (zh) | 粉体热处理装置 | |
CN107860186A (zh) | 用于制造二次电池的金属粉末的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 |
JP6001178B2 (ja) | スラグ造粒システム及び稼働方法 | |
KR20190103163A (ko) | 벌크 재료의 냉각 | |
JP4946119B2 (ja) | ホッパー及び高炉原料の乾燥予熱装置 | |
CN203443329U (zh) | 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出料装置 | |
CN215853481U (zh) | 锂离子电池材料前驱体冷却装置 | |
CN107570277B (zh) | 电子浆料无机粘接剂的生产线 | |
CN1191138C (zh) | 二次冷却式真空熔铸装置 | |
EP1277844B1 (en) | Moving-hearth heating furna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reduced metal agglomerates | |
JP6050987B2 (ja) | 炭化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炭化物の製造システム | |
CN206810464U (zh) | 一种橡胶粉输送装置 | |
CN206139198U (zh) | 一种失活石油废催化剂微波快速脱炭的装置 | |
JP5835311B2 (ja) | フェロコーク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設備 | |
CN107131733A (zh) | 一种空调注塑件生产用物料转运装置 | |
CN101065026A (zh) | 烟草处理设备 | |
CN206911290U (zh) | 一种倾斜式造粒机 | |
KR100507750B1 (ko) | 소결원료의 공급장치 | |
JP5326338B2 (ja) | 竪型炉の操業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竪型炉装入用コークスの粉化促進装置 | |
CN100396580C (zh) | 将颗粒矿石装入焙烧炉的方法 | |
CN214926112U (zh) | 一种塑料颗粒的暂存仓 | |
CN104180053B (zh) | 耐极高温可调控气动环路密封阀装置 | |
CN217005379U (zh) | 一种基于环式冷却机的监控装置 | |
WO2021131350A1 (ja) | 炭素質粒体の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JP2920880B2 (ja) | 粉粒状原料の焼成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