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4507A - 靠背椅子及该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 - Google Patents

靠背椅子及该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4507A
CN103124507A CN2011800466434A CN201180046643A CN103124507A CN 103124507 A CN103124507 A CN 103124507A CN 2011800466434 A CN2011800466434 A CN 2011800466434A CN 201180046643 A CN201180046643 A CN 201180046643A CN 103124507 A CN103124507 A CN 103124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r
sheet
seat
taking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66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4507B (zh
Inventor
宫本诚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4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4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4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00Chair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Chairs or stools with rotatable or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 A47C3/12Chair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Chairs or stools with rotatable or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with shell-shape seat and back-rest unit, e.g. having arm res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10Loose or removable furniture covers
    • A47C31/11Loose or removable furniture covers for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4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elastically-mounted back-rest or backrest-seat unit in the base frame
    • A47C7/445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elastically-mounted back-rest or backrest-seat unit in the base frame with bar or leaf spring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靠背椅子及该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该靠背椅子具有安逸感。其特征在于,利用可弹性挠曲变形的材料构成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恢复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的芯材片(9、12、13、14),以与在上述芯材片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背部侧的面重叠的方式设置缓冲用片(15、16),构成椅子用片材(103),在使上述芯材片和上述缓冲用片位于落座者的背部和头部的背面的状态下,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20、21、22、23、24、25)上安装上述椅子用片材。

Description

靠背椅子及该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靠背椅子及制作该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
背景技术
作为靠背椅子,以往公知有以下的方式。
(1)第1以往例
椅子包括前腿和后腿一体地连接的大致倒字母U形的一对腿框架、在前腿与后腿之间的中间部连结各腿框架的中间连结构件、大致成直角地连结于各腿框架的前腿下端部的前腿连结构件、大致成直角地连结于各腿框架的后腿下端部的后腿连结构件、及在各腿框架的中间部之间从上方固定于中间连结构件的座板。
另外,在各腿框架的中间部之间,基部从下方固定于中间连结构件,在该基部设有大致字母L形的一对背框架,在该背框架上装备有从基部的后腿侧端部向上方延伸的背支承部,背支承部的上部由背板连结。
由一对背框架和背板构成靠背。各腿框架、各前腿连结构件、各后腿连结构件和各背框架由铝合金制的轴直角截面为四边形的方管构成(参照专利文献1)。
(2)第2以往例
使靠背部和座部以能够回旋动作的方式支承于基部腿的旋转轴从而构成椅子。
靠背部构成为包括靠背下部框架、靠背上部框架、经由弹性构件张挂在这两个框架之间的张挂构件,而且两个框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作为连杆结构构成元件的托架上所设置的水平方向的旋转轴上(参照专利文献2)。
(3)第3以往例
在腿支柱的上端,借助利用弹簧向前方自恢复的后方滑动机构,安装有浅底且俯视呈大致箱状的基框构件。
在基框构件的中间部,利用水平轴枢装有支承框架构件的前端部,支承框架构件的比枢装点靠后方侧向升起侧稍稍倾斜或者与座面大致平行地延长,并且,从后端侧借助弯曲部向垂直方向立起,该立起部分构成为靠背支承部。
在支承框架构件的前端部与后端侧的中间部设有用于承载、架设,从而对座后部进行支承的载架支承构件。
支撑框架构件构成为:通过将扭力弹簧以该弹簧的螺旋状部套在支承框架构件的水平轴上,将该弹簧的始端部勾挂支承于设置在基框构件上的前方弹簧支承部,且将该弹簧的后端部勾挂支承于设置在支承框架构件上的后方弹簧支承部,从而弹簧始终对支承框架构件施加以水平轴为中心地向逆时针方向的力。
在基框构件上设有利用水平轴枢装在其前端部、且由大致椭圆形的连杆构件形成的支承辅助构件,在该支承辅助构件的上部,借助销铰链以使支承板能够前后摇动的方式架设有作为座前部的载架支承构件的支承板。在座前部和座后部的载架支承构件上承载、架设、固定有座内壳层。
座内壳层的后部形成为沿着弯曲部延伸的形状的弯曲立起部,上述弯曲部从支撑框架构件的后部侧形成为立起部的边界部分,并且,在座内壳层的后部的下表面侧结合有靠背外壳层(背外壳层)的下部。
背内壳层以使其下端部与座内壳层的弯曲部上端一部分重叠或者不重叠的方式张设在支承框架构件的立起部的前表面。另外,在支承框架构件的立起部的背面张设有背外壳层。
在支承框架构件上形成为,从后端侧到立起部由具有连续的凹凸截面的金属制板形成,利用该结构抑制立起部向正后方向挠曲,并且,易于向斜后方挠曲。
使用者坐在座面上,将身体依靠于靠背时,利用该负荷,靠背的支承框架构件的立起部、背内壳层、背外壳层一体地后倾(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25804号公报(参照图1、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0001号公报(参照图1、图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27965号公报(参照图1、图3、图4)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靠背椅子中,即使在与背部的接触部分附设有缓冲材料,也像第1以往例的背框架、第2以往例的靠背上部框架、第3以往例的支承框架构件的立起部、背内壳层、背外壳层那样,靠背整体由强度较大的高刚性的框架构件构成。另外,即使靠背移位,也由于是框架构件的下端侧能够摇动地安装于落座部,并且利用弹簧构件恢复为立起姿态,所以在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后,是靠背整体摇动移位。由于是这样的结构,因此,无法将落座者的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
另外,在能够利用靠背的上部支承头部的方式中,公知有靠背的上方一体地延长的方式、或者将枕头能够装卸地安装的方式,但只不过是头部的支承部分和靠背部分一体化地移位,即使为了仅使头部相对于肩部靠向后方而施加负荷,也无法仅使头部的支承部位移位,只是成为撑住的状态,缺乏安逸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一个目的在于,能够在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同时仅使头部相对于肩部靠向后方。另一个目的在于,在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能够将落座者的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进一步的目的在于,在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能够将落座者的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并且能够在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同时仅使头部相对于肩部靠向后方。
另外,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作上述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的基础之上能够易于处理且廉价地制作的椅子用片材。另外,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地组装于椅子用支承框架从而能够容易地组装椅子的椅子用片材。
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特征在于,在可弹性挠曲变形的网格状片上附设可弹性挠曲变形的形状保持材料来构成芯材片,该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恢复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以与在上述芯材片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背部侧的面重叠的方式设置缓冲用片来构成椅子用片材,使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上方部分以能够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方式伸出,而且,在对上述伸出部分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后,利用上述芯材片的弹性使上述伸出部分能够向比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在使上述芯材片和上述缓冲用片位于落座者的头部的背面和背部的状态下,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上述椅子用片材。
在此,“在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能够弹性移位”的意思是指,在利用落座者的背部对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施加了负荷之后,从自然状态的靠背形状的状态,在落座者的背部接触于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同时能够弹性移位(下同)。
采用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由均可弹性挠曲变形的网格状片和形状保持材料构成芯材片,并且由该芯材片和缓冲用片构成椅子用片材,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椅子用片材,从而构成靠背椅子。由此,在自然状态下成为靠背形状,另一方面,在使用状态下,即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能够在利用网格状片、形状保持材料和相互的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而且,在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向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上方伸出且用于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伸出部分向比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能够在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同时仅使头部相对于肩部靠向后方。
因而,并不是像以往那样由强度较大的高刚性的框架构件构成整个靠背,在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在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而且,在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之后,使伸出部分向比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因此,能够柔和地支承落座者的整个身体,并且,能够在利用伸出部分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同时仅使头部相对于肩部靠向后方,能够让落座者慢慢地坐下,并且,能够从其整个身体到头部柔和地支承,从而能够提供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
另外,本发明的靠背椅子在可弹性挠曲变形的网格状片上附设可弹性挠曲变形的形状保持材料,构成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恢复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的芯材片,以与在上述芯材片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背部侧的面重叠的方式设置缓冲用片来构成椅子用片材,使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宽度大于落座者的肩宽,而且,在对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之后,利用上述芯材片的弹性,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两端能够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在使上述芯材片和上述缓冲用片位于落座者的背部和头部的背面的状态下,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上述椅子用片材从而构成该靠背椅子。
采用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由均可弹性挠曲变形的网格状片和形状保持材料构成芯材片,并且,由该芯材片和缓冲用片构成椅子用片材,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椅子用片材来构成靠背椅子。由此,在自然状态下成为靠背形状,另一方面,在使用状态下、即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能够在利用网格状片自身及形状保持材料自身、以及相互的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而且,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宽度大于落座者的肩宽,且在对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两端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从而能够将落座者的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
因而,并不是像以往那样由强度较大的高刚性的框架构件构成整个靠背,在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在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而且,在对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两端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能够柔和地将落座者的整个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能够让落座者慢慢地坐下,并且,能够柔和地将其整个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从而能够提供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靠背椅子中,优选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上方部分以能够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方式伸出,而且,在对上述伸出部分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上述伸出部分能够向比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
由此,由于在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之后使伸出部分向比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因此,能够在利用伸出部分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同时仅使头部相对于肩部靠向后方,从而能够让落座者慢慢地坐下,并且,能够柔和地将其整个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并且能够柔软地支承落座者的头部,从而能够提供更加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
另外,作为上述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优选将芯材片和缓冲用片构成为平板状,通过使上述芯材片的下端缘以沿着椅子用支承框架的外周缘延伸的方式弹性挠曲变形地安装于上述椅子用支承框架,能够构成靠背椅子。
采用该椅子用片材,在保管、向与椅子用支承框架的组装位置输送时,能够堆积许多个椅子用片材,保管空间较窄即可,并且,能够高效地输送椅子用片材从而降低输送成本,从而能够廉价地制作靠背椅子。
并且,在上述椅子用片材中,优选的是:贯通芯材片和缓冲用片,从而形成切入孔,该切入孔的长度为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或者比该落座部整周长度长的大致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通过在使上述切入孔外嵌于椅子用支承框架的状态下进行安装,能够构成靠背椅子。
采用该椅子用片材,能够使切入孔外嵌于椅子用支承框架,从而将椅子用片材安装于椅子用支承框架。
因而,通过使椅子用片材的切入孔位于椅子用支承框架的整周,能够容易地将椅子用片材定位于椅子用支承框架,因此,能够简单地将椅子用片材组装于椅子用支承框架从而容易地组装椅子,从而能够廉价地提供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
另外,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特征在于,包括利用高强度碳纤维制片构成的可弹性挠曲变形的形状保持材料来构成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恢复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的芯材片,以与在上述芯材片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背部侧的面重叠的方式设置缓冲用片来构成椅子用片材,使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宽度大于落座者的肩宽,而且,在对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之后,利用上述芯材片的弹性,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两端能够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在使上述芯材片和上述缓冲用片位于落座者的背部和头部的背面的状态下,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上述椅子用片材从而构成该靠背椅子。
本发明的靠背椅子是基于这样的见解而做成的:通过使高强度碳纤维制片浸渗在粘接树脂中,能够得到高强度且具有足够的弹性恢复力的高强度碳纤维制片。
即,采用本发明的靠背椅子,包括利用高强度碳纤维制片构成为的可弹性挠曲变形的形状保持材料从而构成芯材片,并且,由该芯材片和缓冲用片构成椅子用片材,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椅子用片材从而构成靠背椅子。由此,在自然状态下成为靠背形状,另一方面,在使用状态下、即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能够在利用形状保持材料自身的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而且,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宽度大于落座者的肩宽,且在对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两端能够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能够将落座者的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
因而,并不是像以往那样由强度较大的高刚性的框架构件构成整个靠背,在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在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而且,在对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两端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所以能够柔和地将落座者的整个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能够让落座者慢慢地坐下,并且,能够柔和地将其整个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从而能够提供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
在本发明的靠背椅子中,也优选: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上方部分以能够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方式伸出,而且,在对上述伸出部分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上述伸出部分能够向比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如上所述,其原因在于,能够让落座者慢慢地坐下,并且,能够柔和地将其整个身体以包入的方式支承,并且能够柔软地支承落座者的头部,从而能够提供更加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
作为上述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优选的是:将包括利用高强度碳纤维制片构成为可弹性挠曲变形的形状保持材料的芯材片和缓冲用片构成为平板状,通过使上述芯材片的下端缘以沿着椅子用支承框架的外周缘延伸的方式弹性挠曲变形地安装于上述椅子用支承框架,能够构成靠背椅子。
采用该椅子用片材,在保管、向与椅子用支承框架组装的位置输送时,能够堆积许多个椅子用片材,保管空间较窄即可,并且,能够高效地输送椅子用片材而降低输送成本,从而能够廉价地制作靠背椅子。另外,由于芯材片包括由高强度碳纤维制片形成的形状保持材料,因此,能够谋求轻量化,易于处理且易于制作。
并且,在上述椅子用片材中,优选的是:贯通芯材片和缓冲用片,从而形成切入孔,该切入孔的长度为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或者比该落座部整周长度长的大致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通过在使上述切入孔外嵌于椅子用支承框架的状态下进行安装,能够构成靠背椅子。
采用该椅子用片材,能够使切入孔外嵌于椅子用支承框架地将椅子用片材安装于椅子用支承框架。
因而,通过使椅子用片材的切入孔位于椅子用支承框架的整周,能够容易地将椅子用片材定位于椅子用支承框架,因此,能够简单地将椅子用片材组装于椅子用支承框架而容易地组装椅子,从而能够廉价地提供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
采用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结构,由均可弹性挠曲变形的网格状片和形状保持材料构成芯材片,并且,由该芯材片和缓冲用片构成椅子用片材,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椅子用片材,从而构成靠背椅子。由此,在自然状态下成为靠背形状,另一方面,在使用状态下、即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能够在利用网格状片自身和形状保持材料自身、以及相互的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而且,在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向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上方伸出且用于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伸出部分向比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能够在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同时仅使头部相对于肩部靠向后方。
因而,并不是像以往那样由强度较大的高刚性的框架构件构成整个靠背,在落座者对靠背施加了负荷之后,在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而且,在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之后,使伸出部分向比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因此,能够柔和地支承落座者的整个身体,并且,能够在利用伸出部分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同时仅使头部相对于肩部靠向后方,能够让落座者慢慢地坐下,并且,能够从其整个身体到头部地柔和地支承,从而能够提供具有安逸感的靠背椅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实施例1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椅子用片材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
图3是将椅子用片材的构成材料的结构分开地表示的结构图。
图4是形状保持材料的主视图。
图5是靠背椅子的整体俯视图。
图6是靠背椅子的整体侧视图。
图7是表示组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a)是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实施例2的椅子用片材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图8(b)是实施例2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实施例3的椅子用片材的主视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椅子用片材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
图11是将实施例3的椅子用片材的构成材料的结构分开地表示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实施例4的椅子用片材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
图13是将实施例4的椅子用片材的构成材料的结构分开地表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实施例1的整体立体图,通过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1上安装具有靠背部2的椅子用片材3而构成靠背椅子。
如图2的椅子用片材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所示,椅子用片材3形成为上方侧突出的整体四边形,贯通该椅子用片材3,在将左右的顶角相互间连结起来的假想线上或者与该假想线大致平行的位置形成有椭圆形状的切入孔4,该切入孔4的长度为椅子的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或者比该椅子的落座部整周长度长的大致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在使切入孔4外嵌于椅子用支承框架1的状态下安装椅子用片材3。
图3是将椅子用片材的构成材料的结构分开地表示的结构图(图3表示各构成材料的配置关系,各构成材料之间的厚度和上下长度各自的比例并不对应),椅子用片材3由芯材片5、背部侧缓冲用片6和外表面侧缓冲用片7构成,背部侧缓冲用片6设置为与在该芯材片5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的背部侧的面重叠,外表面侧缓冲用片7设置为与在该芯材片5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的背部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重叠。
芯材片5通过在形状保持材料8中的在该芯材片5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的背部侧的面附设第1网格状片9,并在形状保持材料8中的该背部侧的面相反侧的面附设第2和第3网格状片10、11而构成。
形状保持材料8由从接近切入孔4的基板部向上方分散成放射状地伸出的放射形芯材12、配置在该放射形芯材12的基板部侧且用于提高对于落座者的腰部分的支承强度的第1加强用芯材13和第2加强用芯材14构成。
如图4的形状保持材料的主视图所示,放射形芯材12是在将薄壁(例如0.3mm)的不锈钢制板切断,保留连结于椅子用支承框架1的基板部,以使左右两端的材料的宽度宽于其他部分的材料的宽度,并且稍稍加宽中央部的材料的基板侧的宽度,且中央部的材料的顶端侧形成宽幅部分的状态下构成为放射状。放射形芯材12的顶端部分分别主视形成为平滑的圆形。
第1加强用芯材13通过将由锌覆盖表面而成的较细线径(例如0.7mm)的镀锌钢丝做成网状(例如网眼5mm),并且用带(テープ)将外周缘的网的切口覆盖保护起来而构成。
第2加强用芯材14由薄壁(例如0.3mm)的不锈钢制板构成。
放射形芯材12与第1加强用芯材13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第1加强用芯材13与第2加强用芯材14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
利用上述结构,形状保持材料8整体能够弹性挠曲变形。
第1网格状片9是通过对聚丙烯的线芯实施聚酯加工而成形为网格状。
另外,第2网格状片10为聚丙烯制,薄壁(例如0.3mm)且以线宽1mm、间距4mm的格子成形为网格状。
另外,第3网格状片11利用对直径0.5mm的金属线涂敷乙烯而成的粗度为2mm的线材,以龟纹部分的一条边长度20mm、网眼10mm的龟纹状成形为网格状。在此,是将宽度910mm的材料切断为预定形状来使用的。
第1网格状片9与形状保持材料8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形状保持材料8与第2网格状片10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第2网格状片10与第3网格状片11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
利用以上结构,芯材片5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恢复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
背部侧缓冲用片6由存在一定厚度(例如20mm)的聚氨酯制的第1缓冲用片15、及由第1缓冲用片15的一半程度厚度的基片聚氨酯所制成的第2缓冲用片16构成。第1缓冲用片15和第2缓冲用片16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并且,第2缓冲用片16和第1网格状片9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
外表面侧缓冲用片7通过使两张成形为片状(例如厚度3mm)的无纺布7a重叠,利用针刺法(ニードルパンチ)一体化而构成。
第1缓冲用片15的外周缘向外方侧折回,其端缘利用缝合等接合于外表面侧缓冲用片7。
在椅子用片材3的使用状态下分别与两肘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在外表面侧缓冲用片7的两无纺布7a、7a之间夹装有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的第1肘部加强用芯材17和第2肘部加强用芯材18。
为了具有预定的强度且能够弹性挠曲变形,第1肘部加强用芯材17由薄壁(例如0.3mm)的不锈钢制板构成,在其一端侧形成有用于向椅子用支承框架1安装的安装孔19。
第2肘部加强用芯材18通过将由锌覆盖的钢丝的表面而成的较细线径(例如0.7mm)的镀锌钢丝做成网状(例如网眼5mm),而且用带子将外周缘的网的切口覆盖保护起来而构成。
通过夹设上述第1肘部加强用芯材17和第2肘部加强用芯材18,从整体上说,在对椅子用片材3的肘部分施加了来自落座者的肘的负荷后,在承受向与施加于椅子用片材3的靠背部2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肘部分施加的负荷的同时,利用第1肘部加强用芯材17的弹性,能够与肘部分的负荷相对应地向左右方向移位。
椅子用片材3的靠背部2的左右宽度构成得大于落座者的肩宽(基于标准体形,对于瘦弱型、丰满型、体格的差异等,考虑到适合各种情况的方式即可),结合上述芯材片5的结构,如图5的俯视图所示,在对椅子用片材3的靠背部2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后,利用芯材片5的弹性,椅子用片材3的靠背部2的左右两端能够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
另外,椅子用片材3的靠背部2的上方部分以能够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方式伸出,结合上述芯材片5的结构,如图6的侧视图所示,在对伸出部分2a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后,利用芯材片5的弹性,伸出部分2a能够向比椅子用片材3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
另外,椅子用片材3的各个构成材料均为平板状,椅子用片材3构成为平板状,在保管、向与椅子用支承框架1组装的位置输送时,能够堆积许多个椅子用片材3,保管空间较窄即可,并且,能够高效地输送椅子用片材3从而降低输送成本,从而能够廉价地制作靠背椅子。
椅子用支承框架1如图7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地构成。
即,在环状管20的外周部利用焊接一体地安装有倒字母T形的第1腿部框架21,环状管20的外周部的上表面成为落座者的落座面。在环状管20的中央部,利用焊接一体地安装有朝下圆弧状的加强管22,以一端利用焊接一体地安装在环状管20、且中间部分利用焊接一体地安装在加强管22之下、并且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设有第2腿部框架23和第3腿部框架24。在环状管20上附设有网状的座位部25。
在组装时,使椅子用片材3变形以使切入孔4成为圆形,将切入孔4外嵌于环状管20,将放射形芯材12的基板部和第1肘部加强用芯材17等一体地连结固定于环状管20。上述连结可以借助金属丝、螺丝、螺栓·螺母等各种部件来进行。
然后,在座位部25上载置缓冲垫(座垫)26。
实施例2
图8(a)是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实施例2的椅子用片材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图8(b)是实施例2的分解立体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如下。
即,以去掉了实施例1中比切入孔4靠下方的部分后的状态构成椅子用片材103。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在该椅子用片材103中,放射形芯材12的基板部和第1肘部加强用芯材17成为最下端,使这些放射形芯材12的基板部和第1肘部加强用芯材17变形为圆弧状而一体地连结固定于环状管20,由此制作靠背椅子。
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由放射形芯材12和第1加强用芯材13、第2加强用芯材14构成形状保持材料8,使这些材料分别为不锈钢制板、钢丝这样的金属制,但不由以往的刚性框架构件构成,而构成为对于落座者的腰部分具有所需要的支承强度且能够弹性变形即可,例如可以应用碳纤维制的片或线材、或者在这些材料上作为加强材料而附设玻璃纤维制的片材等各种材料及结构。另外,是由放射形芯材12、第1加强用芯材13、第2加强用芯材14这三个构件构成了形状保持材料8,但例如也可以放射形芯材12自身采用越靠相对于落座者的腰部分的支承位置侧厚度越大的片等,由单一构件或多个构件构成形状保持材料8。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作为网格状片,是附设3张第1网格状片9、第2网格状片10和第3网格状片11而构成的,但还既可以是1张,也可以是多张。另外,作为该材料,也可以是利用合成树脂制、金属线的材料中的任一种,只要将芯材片5构成为能够弹性挠曲变形、且利用与形状保持材料8的协作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成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即可。
实施例3
图9是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实施例3的椅子用片材的主视图,图10是椅子用片材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图11是将椅子用片材的构成材料的结构分开地表示的结构图(图11表示各构成材料的配置关系,各构成材料之间的厚度和上下长度各自的比例并不对应),椅子用片材53形成为上方侧突出的整体四边形。
在椅子用片材53中,贯通该椅子用片材53,在将左右的顶角相互间连结起来的假想线上或者与该假想线大致平行的位置形成有椭圆形状的切入孔54,该切入孔54的长度为椅子的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或者比该椅子的落座部整周长度长的大致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在使切入孔54外嵌于椅子用支承框架1(参照图7)的状态下,椅子用片材53安装于椅子用支承框架1。
椅子用片材53由芯材片55、背部侧缓冲用片56和外表面侧缓冲用片57构成,背部侧缓冲用片56设置为与在该芯材片55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的背部侧的面重叠,外表面侧缓冲用片57设置为与背部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重叠。
芯材片55通过由氯乙烯树脂制的第1防滑片60和第2防滑片61夹着形状持材料58而构成。也可以替代这些第1防滑片60和第2防滑片61而采用布、无纺布等的片。
形状保持材料58构成为:通过利用双面粘接带(未图示)将从接近切入孔54的基板部向上方分散成放射状地伸出的放射形芯材62粘接于两方向碳纤维制片59,在该放射形芯材62的基板部侧粘接用于提高对于落座者的腰部分的支承强度的第1加强用芯材63和第2加强用芯材64。
放射形芯材62及第1加强用芯材63和第2加强用芯材64利用这样的高强度碳纤维制片构成:将采用碳纤维(单位面积质量300g/m2)的薄壁(例如0.167mm)的碳纤维制片(碳纤维丝束片(炭素繊維トウシート)、FTS-C1-30:日铁composite株式会社制)浸渗在作为粘接树脂的环氧树脂(无溶剂·二液·常温固化型、FR-E3P:日铁composite有限公司制)中,从而得到高强度及足够的弹性。
作为上述浸渍处理,既可以将环氧树脂涂敷浸渗于碳纤维制片中,也可以将碳纤维制片浸渍在环氧树脂的液体中使其浸渗。
另外,放射形芯材62以使左右两端的材料的宽度宽于其他部分的材料的宽度,并且稍稍加宽中央部的材料的基板侧的宽度,且在其顶端侧形成宽幅部分的状态构成为放射状。放射形芯材62的顶端部分分别主视形成为平滑的圆形。
放射形芯材62以及第1加强用芯材63和第2加强用芯材64分别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同第1防滑片60粘接,以及碳纤维制片59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同第2防滑片61粘接。
利用上述结构,形状保持材料58整体能够弹性挠曲变形。
第1防滑片60和第2防滑片61各自外周缘的密封部利用包括聚丙烯线芯的聚酯树脂成形。
第1防滑片60和第2防滑片61各自的外周缘利用缝纫机缝合或者手工缝合与构成后述的外表面侧缓冲用片57的第3缓冲用片67一体化,覆盖形状保持材料58的整体从而能够防止形状保持材料58向外部突出,并且,能够防止碳纤维制片59在因体压而运动时出声。
利用以上结构,芯材片55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成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
背部侧缓冲用片56由存在一定厚度(例如20mm)的聚氨酯制的第1缓冲用片65、及由第1缓冲用片65的一半程度厚度的基片聚氨酯制成的第2缓冲用片66构成。第1缓冲用片65和第2缓冲用片66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并且,第2缓冲用片66和第1防滑片60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
外表面侧缓冲用片57利用由毡(例如厚度5mm)形成的第3缓冲用片67和由涤纶棉(例如厚度5mm)形成的第4缓冲用片68构成,该毡通过使两张成形为片状的无纺布7a重叠并利用针刺法一体化而成。
第1缓冲用片65的外周缘向外方侧折回,其端缘利用缝合等接合于第4缓冲用片68。
从第1缓冲用片65到第4缓冲用片68的整体被外罩布料(布料)69覆盖。作为该外罩布料69,可采用附加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布材等。
椅子用片材53的各个构成材料均为平板状,椅子用片材53构成为平板状,在保管、向与椅子用支承框架1组装的位置输送时,能够堆积许多个椅子用片材53,保管空间较窄即可,并且,能够高效地输送椅子用片材53从而降低输送成本,从而能够廉价地制作靠背椅子。
在将椅子用片材53组装于椅子用支承框架1的状态下,在分别与两肘部分相对应的位置配置有第2加强用芯材64的顶端侧部分,整体上说,在对椅子用片材53的肘部分施加了来自落座者的肘的负荷后,在承受向与施加于椅子用片材53的靠背部2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肘部分施加的负荷的同时,能够与肘部分的负荷相对应地向左右方向移位。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结合上述芯材片5的结构,在对椅子用片材53的靠背部2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后,利用芯材片55的弹性,椅子用片材53的靠背部2的左右两端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从而能够包入落座者的身体。
另外,椅子用片材53的靠背部2的上方部分以能够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方式伸出,结合上述芯材片55的结构,在对伸出部分2a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后,利用芯材片55的弹性,伸出部分2a能够向比椅子用片材53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
实施例4
图12是本发明的靠背椅子的实施例4的椅子用片材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图13是将椅子用片材的构成材料的结构分开地表示的结构图(图13表示各构成材料的配置关系,各构成材料之间的厚度和上下长度各自的比例并不对应),利用对实施例3的芯材片55实施改良的方式进行以下说明。
即,替代实施例3的形状保持材料58的形状保持材料71通过在1张平板状的碳纤维制片72上利用合成橡胶系溶剂型粘接剂粘接加强用碳纤维制片73而构成。
在碳纤维制片72中,在上端侧装备有放射部分72a,在中心部形成有大径的第1孔72b,并且,在从中心到两侧分别形成有比第1孔72b小径的第2孔72c。
加强用碳纤维制片73构成为跨越碳纤维制片72的整个基端侧的大小,在分别与加强用碳纤维制片73的两肘部分相对应的位置装备有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一定宽度的宽幅部分73a。
碳纤维制片72和加强用碳纤维制片73分别利用这样的高强度碳纤维制片构成:将采用双向碳纤维(单位面积质量300g/m2、各方向上的纤维厚度分别为0.0834mm)的薄壁(例如0.168mm)的碳纤维制片(碳纤维丝束片、FTS-C0-30BW:日铁composite株式会社制)浸渗在作为粘接树脂的环氧树脂(无溶剂·二液·常温固化型、FR-E3P:日铁composite株式会社制)中,从而得到高强度及足够的弹性。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通过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采用该实施例4,能够由碳纤维制片72和加强用碳纤维制片73构成形状保持材料71,与实施例3相比具有能够使结构简单的优点,但作为本发明,也可以增大安装于椅子用支承框架1的位置的厚度等、由1个构件构成形状保持材料71。
作为构成椅子用支承框架1的环状管20、加强管22以及第1腿部框架21、第2腿部框架23、和第3腿部框架24各自的材料,可以应用金属制、木制、塑料制等各种材料。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椅子用支承框架1,优选采用落座部为圆形、即俯视圆形的结构,但也可以应用落座部为四边形等方形的结构。在任一种情况下,无论该落座部的形状如何,作为切入孔4、54,只要形成为落座部的整周长度的一半或者大致一半的长度,使得能够在外嵌于椅子用支承框架1的状态下安装椅子用片材3、53即可。
作为实施例3的放射形芯材62及第1加强用芯材63和第2加强用芯材64、以及实施例4的碳纤维制片72和加强用碳纤维制片73,分别并不限定于将切断为预定形状的碳纤维制片在环氧树脂中进行浸渗处理而形成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将碳纤维制片在环氧树脂中进行了浸渗处理之后进行预定的脱模而形成。
另外,作为使用的碳纤维制片,也并不限定于单位面积质量300g/m2,可以应用各种单位面积质量的材料。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缓冲用片,设有背部侧缓冲用片6、56和外表面侧缓冲用片7、57,但也可以仅设置在背部侧,另外,作为背部侧缓冲用片6、56,并不限定于由两张第1缓冲用片15、65和第2缓冲用片16、66构成的方式,也可以是1张或者3张以上。
作为本发明,在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4各自的结构中,也可以像上述实施例2那样,将上下长度构成得较短,不形成切入孔4、54,在安装于椅子用支承框架1的状态下椅子用片材3、53的下方侧连接于靠背部2的铅垂下方。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椅子用片材3、53的使用状态下分别与两肘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夹装第1肘部加强用芯材17和第2肘部加强用芯材18、第2加强用芯材64、加强用碳纤维制片73,在对椅子用片材3、53的肘部分施加了来自落座者的肘的负荷后,在承受向与施加于椅子用片材3、53的靠背部2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肘部分施加的负荷的同时,能够与肘部分的负荷相对应地向左右方向移位,但在椅子用片材3、53的使用状态下也可以没有分别与两肘部分相对应的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椅子用支承框架;2、靠背部;2a、靠背部的伸出部分;3、53、椅子用片材;4、54、切入孔;5、55、芯材片;6、56、背部侧缓冲用片(缓冲用片);7、57、外表面侧缓冲用片(缓冲用片);8、58、71、形状保持材料;9、第1网格状片(网格状片);10、第2网格状片(网格状片);11、第3网格状片(网格状片);12、放射形芯材(形状保持材料);13、第1加强用芯材(形状保持材料);14、第2加强用芯材(形状保持材料);15、第1缓冲用片(缓冲用片);16、第2缓冲用片(缓冲用片);59、碳纤维制片(形状保持材料);62、放射形芯材(形状保持材料);63、第1加强用芯材(形状保持材料);64、第2加强用芯材(形状保持材料);65、第1缓冲用片(缓冲用片);66、第2缓冲用片(缓冲用片);67、第3缓冲用片(缓冲用片);68、第4缓冲用片(缓冲用片);72、碳纤维制片(形状保持材料);73、加强用碳纤维制片(形状保持材料);103、椅子用片材。

Claims (9)

1.一种靠背椅子,其特征在于,
在可弹性挠曲变形的网格状片上附设可弹性挠曲变形的形状保持材料,构成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恢复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的芯材片,
以与在上述芯材片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背部侧的面重叠的方式设置缓冲用片,从而构成椅子用片材,
使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上方部分以能够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方式伸出,而且,在对上述伸出部分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后,利用上述芯材片的弹性使上述伸出部分能够自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向后方挠曲移位,在使上述芯材片和上述缓冲用片位于落座者的背部和头部的背面的状态下,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上述椅子用片材。
2.一种靠背椅子,其特征在于,
在可弹性挠曲变形的网格状片上附设可弹性挠曲变形的形状保持材料,构成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恢复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的芯材片,
以与在上述芯材片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背部侧的面重叠的方式设置缓冲用片,从而构成椅子用片材,
使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宽度大于落座者的肩宽,而且,在对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之后,利用上述芯材片的弹性,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两端能够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在使上述芯材片和上述缓冲用片位于落座者的背部和头部的背面的状态下,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上述椅子用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椅子,其特征在于,
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上方部分以能够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方式伸出,而且,在对上述伸出部分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上述伸出部分能够向比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
4.一种椅子用片材,其用于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椅子,其特征在于,
芯材片和缓冲用片为平板状,通过使上述芯材片的下端缘以沿着椅子用支承框架的外周缘延伸的方式弹性挠曲变形地安装于上述椅子用支承框架,从而能够构成靠背椅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子用片材,其特征在于,
贯通芯材片和缓冲用片,从而形成切入孔,该切入孔的长度为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或者比该落座部整周长度长的大致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通过在使上述切入孔外嵌于椅子用支承框架的状态下进行安装,从而能够构成靠背椅子。
6.一种靠背椅子,其特征在于,
包括利用高强度碳纤维制片构成为可弹性挠曲变形的形状保持材料地构成在自然状态下具有恢复为靠背形状的弹性恢复力、并且在使用状态下能够在利用撑力维持靠背状态的同时弹性移位的芯材片,
以与在上述芯材片的使用状态下成为落座姿态的落座者背部侧的面重叠的方式设置缓冲用片,从而构成椅子用片材,
使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宽度大于落座者的肩宽,而且,在对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施加了落座者的负荷之后,利用上述芯材片的弹性,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左右两端能够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位,在使上述芯材片和上述缓冲用片位于落座者的背部和头部的背面的状态下,在比落座面低的结构的椅子用支承框架上安装上述椅子用片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靠背椅子,其特征在于,
使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的上方部分以能够支承落座者的头部的方式伸出,而且,在对上述伸出部分施加了落座者头部的负荷之后,利用芯材片的弹性使上述伸出部分能够向比上述椅子用片材的靠背部靠后方的位置挠曲移位。
8.一种椅子用片材,其用于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靠背椅子,其特征在于,
芯材片和缓冲用片为平板状,通过使上述芯材片的下端缘以沿着椅子用支承框架的外周缘延伸的方式弹性挠曲变形地安装于上述椅子用支承框架,能够构成靠背椅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椅子用片材,其特征在于,
贯通芯材片和缓冲用片,从而形成切入孔,该切入孔的长度为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或者比该落座部整周长度长的大致落座部整周长度的一半,通过在使上述切入孔外嵌于椅子用支承框架的状态下进行安装,能够构成靠背椅子。
CN201180046643.4A 2010-09-27 2011-08-30 靠背椅子及该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 Active CN103124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5433 2010-09-27
JP2010215433 2010-09-27
PCT/JP2011/004828 WO2012042742A1 (ja) 2010-09-27 2011-08-30 背もたれ椅子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椅子用シート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4507A true CN103124507A (zh) 2013-05-29
CN103124507B CN10312450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5892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6643.4A Active CN103124507B (zh) 2010-09-27 2011-08-30 靠背椅子及该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98337B2 (zh)
EP (1) EP2583590B1 (zh)
JP (2) JP5529281B2 (zh)
CN (1) CN103124507B (zh)
WO (1) WO20120427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2022B (zh) * 2014-12-31 2016-11-23 东莞市浩扬碳纤维发热制品有限公司 碳纤维发热片的制作方法
US10966527B2 (en) 2017-06-09 2021-04-06 Steelcase Inc. Seat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US10194750B2 (en) 2015-04-13 2019-02-05 Steelcase Inc. Seating arrangement
JP6826043B2 (ja) 2015-04-13 2021-02-03 スティールケー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着座用構成体
US11259637B2 (en) 2015-04-13 2022-03-01 Steelcase Inc. Seating arrangement
WO2017216649A1 (en) * 2016-06-14 2017-12-21 Mobius Protection Systems Ltd. Seat shell infant sea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11109683B2 (en) 2019-02-21 2021-09-07 Steelcase Inc. Body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the use and assembly thereof
US11357329B2 (en) 2019-12-13 2022-06-14 Steelcase Inc. Body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s for the use and assembly thereo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06622A1 (en) * 1990-10-23 1992-04-30 Davband Pty. Limited Back support for a chair or seat
CN101277632A (zh) * 2005-10-03 2008-10-01 维特拉专利股份公司 椅子
CN101410037A (zh) * 2006-03-24 2009-04-15 休思乐公司 人体工学椅
WO2010050204A1 (ja) * 2008-10-29 2010-05-06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椅子の背凭れ
WO2010051175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Medtronic, Inc. Data trans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30924A (en) * 1945-02-27 1950-11-21 Turner John Reclining chair
US2649147A (en) * 1947-11-28 1953-08-18 Sanford Products Inc Metal chair
US2689602A (en) * 1951-11-06 1954-09-21 William N Morgan Sling type chair
US4290643A (en) * 1979-01-26 1981-09-22 Logan 3Rd William F Folding chair
JPS62111450U (zh) * 1985-12-28 1987-07-16
JPS62199439A (ja) * 1986-02-28 1987-09-03 東邦レーヨン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強化熱硬化性樹脂製極薄板
IE65087B1 (en) * 1987-05-13 1995-10-04 Joseph Mary Jacobsen "Measuring device"
JPH1099158A (ja) * 1996-09-30 1998-04-21 Itoki Crebio Corp 椅子のシェル
US5934757A (en) * 1996-12-27 1999-08-10 Smith; Louis E. Adjustable flexible seat
JP3221843B2 (ja) 1997-06-04 2001-10-22 メーコー工業株式会社 椅 子
JP2000050998A (ja) 1998-08-07 2000-02-22 Saameru:Kk 背もたれ部構造
JP2002125804A (ja) 2000-08-18 2002-05-08 Nippon Alum Co Ltd 椅子および机
JP4626929B2 (ja) 2001-06-27 2011-02-09 コクヨ株式会社 椅子
US7458642B1 (en) * 2007-06-25 2008-12-02 Homecrest Outdoor Living, Llc Sling chair construction having non-weight bearing material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ame
AU2009258164A1 (en) * 2008-05-26 2009-12-17 Steelcase Inc. Conforming back for a seating unit
JP5512953B2 (ja) 2008-10-29 2014-06-04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椅子
NL2002267C2 (en) * 2008-12-01 2010-06-02 Univ Delft Tech Piece of furni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piece of furniture.
JP3169278U (ja) * 2010-12-24 2011-07-28 株式会社おはなしかご 揺り椅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2006622A1 (en) * 1990-10-23 1992-04-30 Davband Pty. Limited Back support for a chair or seat
US5403067A (en) * 1990-10-23 1995-04-04 Davband Pty. Limited Back support for a chair or seat
CN101277632A (zh) * 2005-10-03 2008-10-01 维特拉专利股份公司 椅子
CN101410037A (zh) * 2006-03-24 2009-04-15 休思乐公司 人体工学椅
WO2010050204A1 (ja) * 2008-10-29 2010-05-06 株式会社岡村製作所 椅子の背凭れ
WO2010051175A1 (en) * 2008-10-31 2010-05-06 Medtronic, Inc. Data trans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3590A1 (en) 2013-04-24
EP2583590A4 (en) 2014-08-20
US20130099537A1 (en) 2013-04-25
JP5714151B2 (ja) 2015-05-07
US8998337B2 (en) 2015-04-07
WO2012042742A1 (ja) 2012-04-05
EP2583590B1 (en) 2015-10-07
CN103124507B (zh) 2015-11-25
JP5529281B2 (ja) 2014-06-25
JPWO2012042742A1 (ja) 2014-02-03
JP2014111220A (ja) 2014-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4507A (zh) 靠背椅子及该靠背椅子所采用的椅子用片材
CN103052341B (zh) 家具物品
CN102176847B (zh) 椅子
US8221294B2 (en) Trampoline system
EP1743800A2 (en) Seat
US7789803B2 (en) Frameless trampoline
EP2359717A1 (en) Chair backrest
JP2010540032A5 (zh)
WO2017070390A1 (en) Upholstered furniture piece having upholstered arm panels
US6415806B1 (en) Flexible structure and method
EP3193672B1 (en) A chair back
US4164356A (en) Chair
US6547328B2 (en) Dual row outdoor leisure rocking chair
KR101554789B1 (ko) 좌석 배열체
CN201612384U (zh) 一种床面张紧度可调节的床
US20160309884A1 (en) Full motion, hip belt to backpack frame attachment system
US9993087B1 (en) Collapsible tripod fishing seat
CN206324418U (zh) 多功能背包
US9758204B2 (en) Motorcycle operator endurance seat off road
US20230292924A1 (en) Packable chair
CN217547455U (zh) 一种护脊商务时尚背包
JP3239593U (ja) 作業用尻当て
JP2008507387A (ja) 子供用ゆりかご型揺り椅子
US7655303B1 (en) Composite tubing
AU2008100358A4 (en) Cushion Sling Fr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