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2361A -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2361A
CN103122361A CN2013100390525A CN201310039052A CN103122361A CN 103122361 A CN103122361 A CN 103122361A CN 2013100390525 A CN2013100390525 A CN 2013100390525A CN 201310039052 A CN201310039052 A CN 201310039052A CN 103122361 A CN103122361 A CN 103122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odopa
cultivate
xitix
production engineering
obt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90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广荣
李雪楠
李杨俊逸
吕佳绯
邢畅
叶菁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390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2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2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2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SEQ ID No.1、2为引物,以E.coli BL21菌株为模板,扩增,回收得到hpaBC基因片段,双酶切pCDFDuet-1质粒和hpaBC基因片段,连接,制成重组质粒pBET1;(2)将重组质粒pBET1导入到宿主大肠杆菌得到转化宿主细胞;(3)将转化宿主细胞经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取1ml放入100ml第一种培养基中,培养,测定OD600,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抗坏血酸,继续培养,测定左旋多巴含量;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左旋多巴的产量,且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操作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左旋多巴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性疾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颤抖,中枢性的持续性肌肉紧张,导致肌肉疼痛或是身体无法伸直,运动不能和动作迟缓。病人常因缺乏平衡感而跌倒,产生不自主的情绪反应或肢体动作。据统计60岁以下的普通人群中帕金森症的发病率为0.1%,6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为1%,8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2%。帕金森症目前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致残性疾病。
40多年来,左旋多巴(L-dopa),其化学名称为3,4-二羟基苯丙氨酸(3,4-dihydroxylphenylalanine),是最主要的、最有效的用于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它穿过血脑屏障,在大脑中代谢为多巴胺,抑制过量乙酰胆碱的作用,疗效显著。全球主要的七个市场(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中,左旋多巴最大市场美国,预计到2019年销售额达到6.99亿美元。欧洲市场,德国最高预计达5.85亿美元,法国最大预计达1.77亿美元。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症患者有近250万人,且以每年10万的病患人数增加。因此国内外对左旋多巴有巨大的需求空间。
左旋多巴的生产有化学合成、从天然植物中提取以及用微生物酶转化三种主要方法。1913年Marcus从蚕豆籽苗种豆荚中提取天然左旋多巴,国内于1972年从豆科植物藜豆种子中提取左旋多巴。1974年商品化的左旋多巴投放市场,应用于临床医疗。从植物中提取左旋多巴由于受到原料来源的限制,产量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化学合成法制备的多巴是外消旋体,分离得到单一L-型对映体存在困难。
197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和草生欧文氏菌(Erwinia herbicola)中的酪氨酸酚解酶(tyrosine phenol-lyase)的可逆反应,以丙酮酸、原儿茶醛和氨为底物,通过微生物酶法合成左旋多巴。从1993年开始,日本味之素公司就是采用弗氏柠檬酸杆菌,通过流加底物和较低温度发酵,生产左旋多巴。1990年代后人们开始运用基因工程的手段生产多巴。1998年韩国Park H-S等人构建了多巴合成途径,包括甲苯双氧化酶基因、二氢二醇脱氢酶基因和酪氨酸酚解酶基因表达载体,利用苯为原料,在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中合成左旋多巴分别为3mM和14mM。由于邻苯二酚积累的原料苯对微生物细胞有毒性,而且邻苯二酚容易自氧化,工艺控制难而受到限制。2009年土耳其的Kurt等人利用透明颤菌血红蛋白作为细胞反应中的氧供载体,把血红蛋白基因导入弗氏柠檬酸杆菌和草生欧文氏菌中,在酪氨酸酚解酶催化下,把酪氨酸转化为多巴的产量分别为112mg/L和97mg/L。
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基因(hpaBC)是大肠杆菌苯酚降解途径中的基因,具有较广泛的底物羟化活性。2011年墨西哥Munoz等人优化了以葡萄糖为前体物合成酪氨酸的生物路线,构建了包含hpaBC基因的重组质粒,高密度细胞转化酪氨酸,摇瓶左旋多巴产量320mg/L。
但现有技术的方法存在收率较低、生产成本高,操作工艺较复杂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构建重组工程菌株,提供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序列表SEQ ID No.1、SEQ ID No.2为PCR引物,以E.coli BL21菌株为模板,扩增,回收得到用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的hpaBC基因片段,用BamH I和Hind Ⅲ双酶切pCDFDuet-1质粒和hpaBC基因片段,再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制成重组质粒pBET1;
(2)将重组质粒pBET1导入到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得到转化宿主细胞;
(3)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
第一种: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第一种培养基中,于37℃、220r/min培养,在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5-2.75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第二种: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 LB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在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培养3小时,用5000r/min离心5分钟,再悬浮于100ml第二种培养基中培养,在OD600为20,加入L-酪氨酸,使浓度为400mg/L,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5-2.75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第一种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L,NaCl10g/L,酵母浸粉5g/L,L-酪氨酸400mg/L,链霉素30mg/L,蒸馏水定容,pH=7.0,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
第二种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L,NaCl10g/L,酵母浸粉5g/L,链霉素30mg/L,蒸馏水定容,pH=7.0,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
本发明利用生物合成的方法,通过构建重组工程菌株,优化了以酪氨酸为底物合成左旋多巴的生物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左旋多巴的产量,左旋多巴最高产量达到121.4mg/L,用高密度细胞培养转化酪氨酸,其转化率达到90%,左旋多巴最高产量达到360.0mg/L。且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操作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pBET1质粒构建过程。
图2为PCR扩增hpaBC基因的电泳M:DNA分子量Marker
图3为重组载体pBET1酶切的琼脂糖凝胶电泳M:DNA分子量Marker
图4为工程菌株发酵液中左旋多巴的检测示例。
图5为第一种方法下加入不同浓度抗坏血酸后重组菌株的左旋多巴产量。
图6为第二种方法下加入不同浓度抗坏血酸后重组菌株的左旋多巴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以L-酪氨酸为底物合成左旋多巴的生化反应机理:
Figure BDA00002804467000031
实施例1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E.coli BL21菌株的4-羟基苯乙酸-3-羟化酶基因(hpaBC)序列,用于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hpaBC基因长度为2093bp。
设计引物如下:
hpaBC-UP:
CGCGGATCCGATGAAACCAGAAGATTTCCGCG(BamH I酶切位点)(SEQ ID No.1)
hpaBC-DOWN:
CCCAAGCTTAAATCGCAGCTTCCATTTCC(Hind Ⅲ酶切位点)(SEQ ID No.2)
以E.coli BL21菌株为模板,使用FASTpfu酶进行PCR,回收得到用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的hpaBC基因片段(2093bp),用BamH I和Hind Ⅲ双酶切pCDFDuet-1质粒和hpaBC基因片段,再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制成重组质粒pBET1;
PCR反应条件为:97℃,7min,1个循环;95℃,30s,60℃,30s,72℃,2min,共30个循环;72℃,10min,4℃保存。
(2)将重组质粒pBET1导入到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得到转化宿主细胞;进行菌落PCR筛选。将得到的阳性克隆进行BamH I和Hind Ⅲ双酶切验证,并将阳性质粒进行测序确证,序列正确无误。
(3)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第一种培养基中,于37℃、220r/min培养,取样测定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2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第一种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L,NaCl10g/L,酵母浸粉5g/L,L-酪氨酸400mg/L,链霉素30mg/L蒸馏水定容,pH=7.0,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
测定左旋多巴含量方法为:取1mL发酵液12000r/min离心5分钟,取上清,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HPLC检测。
经计算,在第一种培养基发酵液样品中左旋多巴含量为121.4mg/L,见图5。
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C18(4.0×250mm);流动相为乙腈/0.08%甲酸为2.4/97.6;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80nm。检测图谱见图4,图4-1为左旋多巴标准品的液相色谱图;图4-2为L-酪氨酸标准品的液相色谱图;图4-3为发酵液样品的液相色谱图。
实施例2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同实施例1;
(3)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第一种培养基中,于37℃、220r/min培养4小时,取样测定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5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经测定计算,左旋多巴含量为90.8mg/L,见图5。
实施例3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同实施例1;
(3)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第一种培养基中,于37℃、220r/min培养4小时,取样测定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2.75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经测定计算,左旋多巴含量为86.7mg/L,见图5。
实施例2-3中的第一种培养基的配制同实施例1。测定左旋多巴含量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同实施例1;
(3)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 LB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在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培养3小时,用5000r/min离心5分钟,再悬浮于100ml第二种培养基中培养,在OD600为20,加入L-酪氨酸,使浓度为400mg/L,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2.0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经测定计算,左旋多巴含量为360.0mg/L,见图6。
实施例5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同实施例1;
(3)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 LB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在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培养3小时,用5000r/min离心5分钟,再悬浮于100ml第二种培养基中培养,在OD600为20,加入L-酪氨酸,使浓度为400mg/L,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5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经测定计算,左旋多巴含量为316.1mg/L,见图6。
实施例6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2)同实施例1;
(3)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 LB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在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培养3小时,用5000r/min离心5分钟,再悬浮于100ml第二种培养基中培养,在OD600为20,加入L-酪氨酸,使浓度为400mg/L,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2.75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经测定计算,左旋多巴含量为295.7mg/L,见图6。
实施例4-6的第一种培养基配方和第二种培养基配方同实施例1。
测定左旋多巴含量方法同实施例1。
Figure IDA00002804467800011
Figure IDA00002804467800021
Figure IDA00002804467800031

Claims (1)

1.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以序列表SEQ ID No.1、SEQ ID No.2为PCR引物,以E.coli BL21菌株为模板,扩增,回收得到用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的hpsBC基因片段,用BamH I和Hind Ⅲ双酶切pCDFDuet-1质粒和hpaBC基因片段,再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制成重组质粒pBET1;
(2)将重组质粒pBET1导入到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得到转化宿主细胞;
(3)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进行:
第一种: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第一种培养基中培养,在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5-2.75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第二种:将转化宿主细胞经平板筛选,得到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单菌落,将获得的左旋多巴生产工程菌菌种活化后取1ml放入100ml LB培养基中培养,在OD600为0.5,加入1mL的1mmol/L的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水溶液,培养3小时,用5000r/min离心5分钟,再悬浮于100ml第二种培养基中培养,在OD600为20,加入L-酪氨酸,使浓度为400mg/L,同时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5-2.75g/L,继续培养24小时,测定左旋多巴含量;
第一种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L,NaCl10g/L,酵母浸粉5g/L,L-酪氨酸400mg/L,链霉素30mg/L,蒸馏水定容,pH=7.0,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
第二种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g/L,NaCl10g/L,酵母浸粉5g/L,链霉素30mg/L,蒸馏水定容,pH=7.0,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
CN2013100390525A 2013-01-31 2013-01-31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Pending CN103122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90525A CN103122361A (zh) 2013-01-31 2013-01-31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90525A CN103122361A (zh) 2013-01-31 2013-01-31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2361A true CN103122361A (zh) 2013-05-29

Family

ID=4845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90525A Pending CN103122361A (zh) 2013-01-31 2013-01-31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236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6513A (zh) * 2015-03-24 2015-06-24 山东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酶法制备左旋多巴的方法
CN104805110A (zh) * 2015-05-13 2015-07-29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利用葡萄糖生产羟基酪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重组方法及应用
CN105821091A (zh) * 2016-05-04 2016-08-03 浙江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左旋多巴的方法
CN110331153A (zh) * 2019-06-24 2019-10-1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克吕沃尔氏菌酪氨酸酚裂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114380705A (zh) * 2022-01-11 2022-04-22 四川大学 一种利用模拟酪氨酸羟化酶制备的纳米酶仿生合成左旋多巴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otechnol Lett》 19980531 Jang-Young Lee等 "Novel biological process for L-DOPA production from L-tyrosine by p-hydroxyphenylacetate 3-hydroxylase" 第479-482页 1 第20卷, 第5期 *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11231 Ana Joyce Mu�oz Et 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Escherichia coli for improving L-3,4-dihydroxyphenylalanine (L-DOPA) synthesis from glucose" 1845-1852 1 第38卷, *
ANA JOYCE MUÑOZ ET 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Escherichia coli for improving L-3,4-dihydroxyphenylalanine (L-DOPA) synthesis from glucose"",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 *
JANG-YOUNG LEE等: ""Novel biological process for L-DOPA production from L-tyrosine by p-hydroxyphenylacetate 3-hydroxylase"", 《BIOTECHNOL LETT》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6513A (zh) * 2015-03-24 2015-06-24 山东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酶法制备左旋多巴的方法
CN104726513B (zh) * 2015-03-24 2018-04-10 山东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酶法制备左旋多巴的方法
CN104805110A (zh) * 2015-05-13 2015-07-29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利用葡萄糖生产羟基酪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重组方法及应用
CN104805110B (zh) * 2015-05-13 2017-12-12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利用葡萄糖生产羟基酪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重组方法及应用
CN105821091A (zh) * 2016-05-04 2016-08-03 浙江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左旋多巴的方法
CN110331153A (zh) * 2019-06-24 2019-10-1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克吕沃尔氏菌酪氨酸酚裂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110331153B (zh) * 2019-06-24 2021-04-30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克吕沃尔氏菌酪氨酸酚裂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114380705A (zh) * 2022-01-11 2022-04-22 四川大学 一种利用模拟酪氨酸羟化酶制备的纳米酶仿生合成左旋多巴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77390A1 (zh) 一种猴头菌发酵制备含麦角硫因的化妆品原液的方法
CN103122361A (zh) 一种改进左旋多巴生物合成的方法
CN104004701B (zh) 一种构建高产5‑氨基乙酰丙酸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的方法
Zhang et al. An overview of the biological production of 1-deoxynojirimyci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
KR20190018725A (ko) 재조합 인간 콜라겐 생산 수준을 향상시키는 발효 공법
CN105368766B (zh) 一株生产戊二胺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戊二胺的方法
CN109897845A (zh) 一种表达热稳定型酪氨酸酚解酶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CN108103081A (zh) 一种乙醛脱氢酶及其在解酒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CN105316257B (zh) 一种解木糖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其制备α-酮酸的方法
CN104788522A (zh)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环磷酸腺苷的方法
CN107058200A (zh) 制备l‑抗坏血酸‑2‑葡萄糖苷的方法
CN110507681A (zh) 一种高值化利用人参花的工艺
CN107541483B (zh) 生产左旋多巴大肠杆菌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112813013A (zh) 一种生产羟基酪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应用
CN102061278B (zh) 一种食甲基菌mp688及其应用
CN103205391A (zh) 一种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07964557A (zh) 一种提高芽孢杆菌抗菌脂肽产量的发酵方法
CN106591210B (zh) 一种表达vgb基因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应用
CN108359624B (zh) 一株高产阿魏酸酯酶的约氏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0283800B (zh) 谷氨酸氧化酶突变体、双酶共表达载体及其应用
CN113337428A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hnu082及其用途
CN109628365A (zh) 一种可提高大肠杆菌酪氨酸产量的方法
CN108823118B (zh) 一株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勒克菌及其应用
CN107460152A (zh) 产红景天苷及其类似物的重组菌、构建方法及用途
CN112646761A (zh) 生产β-熊果苷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