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2133A - 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2133A
CN103122133A CN2013100891567A CN201310089156A CN103122133A CN 103122133 A CN103122133 A CN 103122133A CN 2013100891567 A CN2013100891567 A CN 2013100891567A CN 201310089156 A CN201310089156 A CN 201310089156A CN 103122133 A CN103122133 A CN 103122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
lactic acid
composite material
friendly composite
vegetable polysacchar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91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2133B (zh
Inventor
汤兆宾
陈虎啸
杨文斌
王熊
朱锦
虞瑞雷
翁贤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OMEPLAS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OMEPLAS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OMEPLAS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891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2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2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2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2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2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55%~75%的聚乳酸、20%~40%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和5%~10%的植物油多元醇的原料制成,其中,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由重量比为100:3~10的植物多糖和二异氰酸酯制成,机械性能优异稳定,在存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能够具有优异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可用于制备薄膜和一次性餐具等,可完全降解,对环境污染小,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采用现有设备双螺杆挤出机即可实现,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可操作性强,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油多元醇增塑聚乳酸/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的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传统的石化基塑料正逐渐被称为“绿色材料”的可降解和可重复利用的生物基材料所代替。目前使用最为重要和广阔的可降解聚合物是脂肪族聚酯和蛋白质,比如聚乳酸(PLA)、聚(3-羟基丁酸酯)、聚(ε-己内酯)、淀粉等等。
众多可生物降解材料中,PLA的发展前景最为广阔,这是因为PLA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强度和模量)、易加工和优异的可降解性。生物可降解PLA是乳酸的一种聚合物,其一般是通过环状丙交酯二聚体开环聚合来制备。目前,美国的Nature Works、日本的三井化学、岛津、荷兰的Tate&Lyle和中国的海正都已实现了聚乳酸的规模化生产。在消费市场方面,欧美政府已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限制非生物基塑料在包装袋和一次餐具等方面的使用,据调查2010年美国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场总值将达到8.45亿美元,而且预计在今后还会快速上升,可见市场前景广阔。尽管如此,PLA的脆性和高价格抑制了它的应用和发展。
植物多糖对于环境友好型塑料如PLA是一种低成本和可降解及重复利用的填料。然而,PLA和植物多糖热动力学不相容导致这种PLA/植物多糖复合材料机械性能下降。目前改善PLA/植物多糖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办法较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偶联剂如马来酸酐和丙烯酸来对PLA与植物多糖进行界面改性。然而以上使用的偶联剂仅仅增加了PLA/植物多糖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其韧性的改进作用是及其有限,甚至导致韧性变差。另外一种是加入增塑剂(一般为多元醇)如甘油、山梨醇及聚乙二醇等等来改善植物多糖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虽然这样得到的PLA/植物多糖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大大改善,但是多元醇在PLA基体中存在很容易让PLA基体降解或者迁移到材料的表面导致这种复合材料在存储一段时间后其机械性能大大下降。尽管这种缺陷可以通过化学交联的办法解决,如公开号CN10194861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生物降解高韧性聚乳酸树脂:先用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改性玉米淀粉;然后,把改性玉米淀粉与PLA进行熔融共混,形成PEG增塑改性PLA/淀粉复合体系。但是,马来酸酐接枝PEG后再改性淀粉,接枝率是非常低的,虽然游离的PEG能够暂时富集在淀粉颗粒的表面,但是最终还是会迁移,导致这种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下降,同时PEG不是天然可再生材料,降解性能下降达不到全生物基塑料的标准。此外,Michel A等人通过使用马来酸酐对PLA进行自由基接枝改性得到MA-g-PLA,然后把该MA-g-PLA与使用甘油塑化的一种植物多糖淀粉(GTPS)进行熔融共混得到MA-g-PLA/GTPS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较之未通过接枝改性的PLA/GTPS复合材料展示了优异的拉伸性能。但是甘油存在MA-g-PLA/GTPS体系中会对PLA降解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导致MA-g-PLA/GTPS这种复合材料的性能在一定时间会下降(Michel A et al.Polymer.2007,48,270-280)。
综述所述,可见一般目前使用的改善植物多糖和聚乳酸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方法,会存在低效和耐久性的问题,不利于制备一种性能持久稳定的PLA/植物多糖复合材料。
植物油在PLA的应用研究在近几年已有报道,研究主要来自美国苏明尼达大学的Hillmyer教授小组,如其小组的Willianm M通过在聚乳酸/大豆油复合体系中加入聚(异戊二烯-b-丙交酯)共聚物来改善大豆油在PLA中的相容性得到了一种植物油增塑的全生物基材料(Willianm M et al.Appliedmaterial & interfaces.2009,1,2390-2399)。同时Willianm M还通过使用N-2-羟乙基马来酰乙胺(HEMI)对丙交酯进行开环聚合合成HEMI-PLLA,并对大豆油进行共轭化,然后把HEMI-PLLA与共轭大豆油进行DA反应合成一种大豆油增塑的全生物基PLA树脂(Willianm M et al.Macromolecules.2010,43,2313-2321)。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尤其是韧性)优异稳定,在存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能够具有优异的拉伸和弯曲性能。
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
聚乳酸                  55%~75%;
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  20%~40%;
植物油多元醇            5%~10%;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由重量比为100:3~10的植物多糖和二异氰酸酯制成。
本发明中,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作为填料,采用二异氰酸酯对植物多糖进行改性,主要是对植物多糖的界面改性,经二异氰酸酯改性后的植物多糖(即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与聚乳酸复合时,提高了粘合强度,大大增加了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同时,植物油多元醇能够改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在聚乳酸基体中的分散性,提高韧性,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从而使得聚乳酸、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和植物油多元醇组合在一起,能够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使得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植物油多元醇的重量百分含量限定在5%~10%,含量相对较少,不容易导致聚乳酸的降解,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重量百分含量在20%~40%、聚乳酸重量百分含量在55%~75%,在特定重量百分含量下,植物油多元醇能够均匀分散在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中,三者组合在一起能够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使得植物油多元醇不容易迁移到复合材料的表面,因而,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在储存一段时间后,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此外,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中,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被微生物分解,属于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
聚乳酸                  65%~75%;
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  20%~30%;
植物油多元醇            5%~10%;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由重量比为100:5~8的植物多糖和二异氰酸酯制成。
上述优选的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能够使得制备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具有优异的韧性,采用合适质量的二异氰酸酯对植物多糖改性,使得该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能够很好地提高粘合强度,大大增加了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韧性等。
聚乳酸作为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强度和模量)、易加工和优异的可降解性。作为优选,所述的聚乳酸为L型聚乳酸、D型聚乳酸或者LD混合型聚乳酸。
通过在聚乳酸基体中加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和植物油多元醇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以及降低价格。
作为优选,所述的植物多糖为淀粉、麦芽糊精、环糊精、果糖、纤维素、木质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植物多糖在实际存在中,一般均含有少量水分,如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由重量比为100:3~10的植物多糖和二异氰酸酯制成,重量比是指除去水分含量后的植物多糖与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如实施例1中,植物多糖与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95.9:3=100:3.13。
作为优选,所述的植物油多元醇为蓖麻油多元醇、大豆油多元醇、花生油多元醇、椰子油多元醇、棕榈油多元醇、亚麻油多元醇、棉籽油多元醇、玉米油多元醇、葵花籽油多元醇、松子油多元醇、桐油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
聚乳酸                          65%~70%;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   20%~25%;
大豆油多元醇                    5%~10%;
所述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由重量比为100:5~8的麦芽糊精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制成。
上述特定重量百分含量和特定的组分之间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稳定性好,在存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能够具有非常优异的拉伸和弯曲性能。该优选技术方案具备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是发明人无数次的实验中偶然发现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可操作性强,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乳酸、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和植物油多元醇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后拉条、切粒,并经干燥后,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60℃~185℃,上述熔融共混的温度有利于原料的加工和混合,使得制备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的制备,包括:将植物多糖和二异氰酸酯加入至甲苯中,使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3~7h,经分离、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
其中,甲苯作为溶剂,其使用量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常量,二月硅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其使用量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少量。
针对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由聚乳酸、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和大豆油多元醇制成的技术方案,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乳酸、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和大豆油多元醇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后拉条、切粒,并经干燥后,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的制备,包括:将麦芽糊精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入至甲苯中,使用二月硅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3~7h,经分离、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
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薄膜和一次性餐具等,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如将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中,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作为填料,采用二异氰酸酯对植物多糖进行改性,主要是对植物多糖的界面改性,经二异氰酸酯改性后的植物多糖(即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与聚乳酸复合时,提高了粘合强度,大大增加了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同时,植物油多元醇能够改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在聚乳酸基体中的分散性,提高韧性,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从而使得聚乳酸、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和植物油多元醇组合在一起,能够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使得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植物油多元醇的重量百分含量限定在5%~10%,含量相对较少,不容易导致聚乳酸的降解,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重量百分含量在20%~40%、聚乳酸重量百分含量在55%~75%,在特定重量百分含量下,植物油多元醇能够均匀分散在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中,三者组合在一起能够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使得植物油多元醇不容易迁移到复合材料的表面,因而,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在储存一段时间后,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此外,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中,聚乳酸、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和植物油多元醇由于三者的特殊的分子结构,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被微生物分解,属于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
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优选技术方案中,由聚乳酸、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和大豆油多元醇制成,特定重量百分含量和特定的组分之间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稳定性好,在存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能够具有非常优异的拉伸和弯曲性能。
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薄膜和一次性餐具等,该环保型复合材料不但可以作为购物袋材料和一次性复合材料使用,而且在多次使用后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快速吸收,对环境污染小,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采用现有设备双螺杆挤出机即可实现,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可操作性强,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用于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1%,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100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国药试剂)3重量份,甲苯(国药试剂)173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国药试剂)0.5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75重量份,蓖麻油多元醇(阿拉丁试剂)5重量份。
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重量份的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3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73重量份的溶剂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于80℃下机械搅拌5h,静止除去上层溶剂,然后加入丙酮搅拌洗去未反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静止除去上层溶剂,反复进行5次过滤,再用丙酮反复冲洗3次,把得到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80℃下干燥过夜12h,最后得到9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
2)首先将75重量份的聚乳酸、5重量份的蓖麻油多元醇和20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单螺杆吹膜机中进行吹膜加工成型,得到生物降解薄膜,属于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符合美国ASTMD6400以及欧盟EN13432降解标准,单螺杆吹膜机的单螺杆长径比为25:1。
实施例2
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1%,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100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国药试剂)5重量份,甲苯(国药试剂)173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国药试剂)0.5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70重量份,蓖麻油多元醇(阿拉丁试剂)5重量份。
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重量份的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73重量份的溶剂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于80℃下机械搅拌5h,静止除去上层溶剂,然后加入丙酮搅拌洗去未反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静止除去上层溶剂,反复进行5次过滤,再用丙酮反复冲洗3次,把得到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80℃下干燥过夜12h,最后得到9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
2)首先将70重量份的聚乳酸、5重量份的蓖麻油多元醇和2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单螺杆吹膜机中进行吹膜加工成型,得到生物降解薄膜,属于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符合美国ASTMD6400以及欧盟EN13432降解标准,单螺杆吹膜机的单螺杆长径比为25:1。
实施例3
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1%,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100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国药试剂)7重量份,甲苯(国药试剂)173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国药试剂)0.5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75重量份,蓖麻油多元醇(阿拉丁试剂)5重量份。
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重量份的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7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73重量份的溶剂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于80℃下机械搅拌5h,静止除去上层溶剂,然后加入丙酮搅拌洗去未反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静止除去上层溶剂,反复进行5次过滤,再用丙酮反复冲洗3次,把得到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80℃下干燥过夜12h,最后得到9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
2)首先将75重量份的聚乳酸、5重量份的蓖麻油多元醇和20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单螺杆吹膜机中进行吹膜加工成型,得到生物降解薄膜,属于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符合美国ASTMD6400以及欧盟EN13432降解标准,单螺杆吹膜机的单螺杆长径比为25:1。
实施例4
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1%,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100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国药试剂)7重量份,甲苯(国药试剂)173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国药试剂)0.5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65重量份,蓖麻油多元醇(阿拉丁试剂)5重量份。
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重量份的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7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73重量份的溶剂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于80℃下机械搅拌5h,静止除去上层溶剂,然后加入丙酮搅拌洗去未反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静止除去上层溶剂,反复进行5次过滤,再用丙酮反复冲洗3次,把得到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80℃下干燥过夜12h,最后得到9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
2)首先将65重量份的聚乳酸、5重量份的蓖麻油多元醇和30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单螺杆吹膜机中进行吹膜加工成型,得到生物降解薄膜,属于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符合美国ASTMD6400以及欧盟EN13432降解标准,单螺杆吹膜机的单螺杆长径比为25:1。
实施例5
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1%,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100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国药试剂)7重量份,甲苯(国药试剂)173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国药试剂)0.5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55重量份,蓖麻油多元醇(阿拉丁试剂)5重量份。
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重量份的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7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73重量份的溶剂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于80℃下机械搅拌5h,静止除去上层溶剂,然后加入丙酮搅拌洗去未反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静止除去上层溶剂,反复进行5次过滤,再用丙酮反复冲洗3次,把得到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80℃下干燥过夜12h,最后得到9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
2)首先将55重量份的聚乳酸、5重量份的蓖麻油多元醇和40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玉米淀粉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单螺杆吹膜机中进行吹膜加工成型,得到生物降解薄膜,属于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符合美国ASTMD6400以及欧盟EN13432降解标准,单螺杆吹膜机的单螺杆长径比为25:1。
对比例1
首先将干燥后的植物多糖玉米淀粉(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1%,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20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75重量份和蓖麻油多元醇(阿拉丁试剂)5重量份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对比例1以及实施例1~5制备的拉伸和弯曲样条按照GB1040-2006进行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将对比例1以及实施例1~5制备的拉伸和弯曲样条放置三个月后,再按照GB1040-2006进行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对比例和实施例 对比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断裂伸长率(%) 4 35 57 76 65 31
拉伸强度(MPa) 14 33 40 46 43 37
表2
对比例和实施例 对比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断裂伸长率(%) 2 33 54 73 63 30
拉伸强度(MPa) 5 32 38 44 41 35
由表1和表2可知,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优异稳定,且在存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能够具有优异的拉伸和弯曲性能。
实施例6
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干燥后的植物多糖微晶纤维素(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5%,河南华锐化工产品有限公司)100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国药试剂)7重量份,甲苯(国药试剂)173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国药试剂)0.5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70重量份,蓖麻油多元醇(阿拉丁试剂)10重量份。
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重量份的干燥后的植物多糖微晶纤维素、7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73重量份的溶剂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于80℃下机械搅拌5h,静止除去上层溶剂,然后加入丙酮搅拌洗去未反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静止除去上层溶剂,反复进行5次过滤,再用丙酮反复冲洗3次,把得到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80℃下干燥过夜,最后得到9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微晶纤维素。
2)首先将70重量份的聚乳酸、10重量份蓖麻油多元醇和2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单螺杆吹膜机中进行吹膜加工成型,得到生物降解薄膜,属于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符合美国ASTMD6400以及欧盟EN13432降解标准,单螺杆吹膜机的单螺杆长径比为25:1。
实施例7
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干燥后的植物多糖麦芽糊精(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2%,济南德旺化工有限公司)100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国药试剂)7重量份,甲苯(国药试剂)173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国药试剂)0.5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70重量份,大豆油多元醇10重量份。
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重量份的干燥后的植物多糖麦芽糊精、7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73重量份的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于80℃下机械搅拌5h,静止除去上层溶剂,然后加入丙酮搅拌洗去未反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静止除去上层溶剂,反复进行5次过滤,再用丙酮反复冲洗3次,把得到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于80℃下干燥过夜,最后得到9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
2)首先将70份聚乳酸、10份大豆油多元醇和2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单螺杆吹膜机中进行吹膜加工成型,得到生物降解薄膜,属于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符合美国ASTMD6400以及欧盟EN13432降解标准,单螺杆吹膜机的单螺杆长径比为25:1。
实施例8
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干燥后的植物多糖麦芽糊精(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2%,济南德旺化工有限公司)100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国药试剂)7重量份,甲苯(国药试剂)173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国药试剂)0.5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65重量份,大豆油多元醇10重量份。
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重量份的干燥后的植物多糖麦芽糊精、7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73重量份的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于80℃下机械搅拌5h,静止除去上层溶剂,然后加入丙酮搅拌洗去未反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静止除去上层溶剂,反复进行5次过滤,再用丙酮反复冲洗3次,把得到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于80℃下干燥过夜,最后得到9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
2)首先将65份聚乳酸、10份大豆油多元醇和25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单螺杆吹膜机中进行吹膜加工成型,得到生物降解薄膜,属于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符合美国ASTMD6400以及欧盟EN13432降解标准,单螺杆吹膜机的单螺杆长径比为25:1。
实施例9
称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干燥后的植物多糖麦芽糊精(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2%,济南德旺化工有限公司)100重量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国药试剂)5重量份,甲苯(国药试剂)173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国药试剂)0.5重量份,聚乳酸(Natureworks 4032D,LD混合型聚乳酸)70重量份,大豆油多元醇5重量份。
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100重量份的干燥后的植物多糖麦芽糊精、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173重量份的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于80℃下机械搅拌5h,静止除去上层溶剂,然后加入丙酮搅拌洗去未反应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静止除去上层溶剂,反复进行5次过滤,再用丙酮反复冲洗3次,把得到的产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于80℃下干燥过夜,最后得到95重量份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
2)首先将70份聚乳酸、5份大豆油多元醇和25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熔融共混各区间温度分别为160℃,170℃,175℃,180℃,185℃,175℃,170℃,160℃)后拉条,切粒,得到颗粒状混合树脂;将颗粒状混合树脂进行除水干燥处理,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选用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1。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得到拉伸和弯曲样条。注塑区温度200℃,模板区温度45℃。
将上述得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加入至单螺杆吹膜机中进行吹膜加工成型,得到生物降解薄膜,属于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符合美国ASTMD6400以及欧盟EN13432降解标准,单螺杆吹膜机的单螺杆长径比为25:1。
实施例6~9制备的拉伸和弯曲样条按照GB1040-2006进行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将实施例6~9制备的拉伸和弯曲样条放置三个月后,再按照GB1040-2006进行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实施例 6 7 8 9
断裂伸长率(%) 36 86 84 81
拉伸强度(MPa) 28 56 54 53
表4
实施例 6 7 8 9
断裂伸长率(%) 33 83 82 80
拉伸强度(MPa) 25 54 52 51
由表3和表4可知,本发明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优异稳定,且在存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能够具有优异的拉伸和弯曲性能。

Claims (8)

1.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
聚乳酸                  55%~75%;
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   20%~40%;
植物油多元醇            5%~10%;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由重量比为100:3~10的植物多糖和二异氰酸酯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
聚乳酸                  65%~75%;
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   20%~30%;
植物油多元醇            5%~10%;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由重量比为100:5~8的植物多糖和二异氰酸酯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多糖为淀粉、麦芽糊精、环糊精、果糖、纤维素、木质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油多元醇为蓖麻油多元醇、大豆油多元醇、花生油多元醇、椰子油多元醇、棕榈油多元醇、亚麻油多元醇、棉籽油多元醇、玉米油多元醇、葵花籽油多元醇、松子油多元醇、桐油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
聚乳酸                  65%~70%;
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   20%~25%;
植物油多元醇            5%~10%;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改性麦芽糊精,由重量比为100:5~8的麦芽糊精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制成;
所述的植物油多元醇为大豆油多元醇。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乳酸、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和植物油多元醇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后拉条、切粒,并经干燥后,得到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60℃~18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的制备,包括:将植物多糖和二异氰酸酯加入至甲苯中,使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3~7h,经分离、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二异氰酸酯改性植物多糖。
CN201310089156.7A 2013-03-19 2013-03-19 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122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9156.7A CN103122133B (zh) 2013-03-19 2013-03-19 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9156.7A CN103122133B (zh) 2013-03-19 2013-03-19 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2133A true CN103122133A (zh) 2013-05-29
CN103122133B CN103122133B (zh) 2015-02-11

Family

ID=48453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9156.7A Active CN103122133B (zh) 2013-03-19 2013-03-19 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213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3582A (zh) * 2016-10-21 2017-08-11 广西师范学院 可降解美植袋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83081A (zh) * 2017-06-08 2017-08-22 合肥峰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纤维环保一次性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2579A (zh) * 2017-10-20 2018-02-23 嘉兴学院 一种新型滑动环材料/聚乳酸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650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己内酯接枝木质素的生物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379A (zh) * 2018-11-18 2019-04-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淀粉接枝异氰酸酯改性天然乳胶避孕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16162A (zh) * 2019-05-08 2019-07-16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聚乳酸包合物/聚甲醛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2032A (zh) * 1996-11-05 2000-01-19 诺瓦蒙特股份公司 生物可降解的包含淀粉和热塑性聚合物的聚合组合物
CN1603361A (zh) * 2003-09-29 2005-04-06 吉林圣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CN1931906A (zh) * 2005-09-16 2007-03-21 李小鲁 可生物降解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膜制品
CN101519525A (zh) * 2008-10-29 2009-09-02 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乳酸/淀粉增容共混材料及制造方法
CN101525449A (zh) * 2009-03-31 2009-09-09 东华大学 提高聚乳酸/淀粉共混物相容性和界面结合性的改性方法
CN101932647A (zh) * 2008-02-01 2010-12-29 罗盖特公司 用于制备基于增塑淀粉的热塑性组合物的方法以及所产生的组合物
CN101932648A (zh) * 2008-02-01 2010-12-29 罗盖特公司 基于可溶性淀粉的热塑组合物以及用于制备此类组合物的方法
CN101932646A (zh) * 2008-02-01 2010-12-29 罗盖特公司 用于制备基于增塑淀粉的热塑性组合物的方法以及所产生的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2032A (zh) * 1996-11-05 2000-01-19 诺瓦蒙特股份公司 生物可降解的包含淀粉和热塑性聚合物的聚合组合物
CN1603361A (zh) * 2003-09-29 2005-04-06 吉林圣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CN1931906A (zh) * 2005-09-16 2007-03-21 李小鲁 可生物降解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膜制品
CN101932647A (zh) * 2008-02-01 2010-12-29 罗盖特公司 用于制备基于增塑淀粉的热塑性组合物的方法以及所产生的组合物
CN101932648A (zh) * 2008-02-01 2010-12-29 罗盖特公司 基于可溶性淀粉的热塑组合物以及用于制备此类组合物的方法
CN101932646A (zh) * 2008-02-01 2010-12-29 罗盖特公司 用于制备基于增塑淀粉的热塑性组合物的方法以及所产生的组合物
CN101519525A (zh) * 2008-10-29 2009-09-02 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乳酸/淀粉增容共混材料及制造方法
CN101525449A (zh) * 2009-03-31 2009-09-09 东华大学 提高聚乳酸/淀粉共混物相容性和界面结合性的改性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3582A (zh) * 2016-10-21 2017-08-11 广西师范学院 可降解美植袋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17650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己内酯接枝木质素的生物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650B (zh) * 2016-11-29 2020-07-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己内酯接枝木质素的生物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3081A (zh) * 2017-06-08 2017-08-22 合肥峰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纤维环保一次性餐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2579A (zh) * 2017-10-20 2018-02-23 嘉兴学院 一种新型滑动环材料/聚乳酸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379A (zh) * 2018-11-18 2019-04-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淀粉接枝异氰酸酯改性天然乳胶避孕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16162A (zh) * 2019-05-08 2019-07-16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聚乳酸包合物/聚甲醛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16162B (zh) * 2019-05-08 2021-08-3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聚乳酸包合物/聚甲醛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2133B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4349B (zh) 一种聚乳酸/淀粉全生物基可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1150B (zh) 一种聚丙烯/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2133B (zh) 一种聚乳酸/植物多糖环保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2517B (zh) 一种可连续化生产全降解淀粉基塑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707B (zh) 一种聚乳酸/淀粉/麻纤维生物基可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2514B (zh) 一种完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基吹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Makhijani et al. Biodegradability of blended polymers: A comparison of various properties
CN103627154B (zh) 一种聚乳酸/淀粉生物基可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4211B (zh) 一种全生物降解高韧性耐热型聚乳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08180B (zh) 一种木质素-淀粉组合母粒复合的生物降解聚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716B (zh) 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7431326B2 (ja) 生分解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029154A (zh) 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8690B (zh) 一种聚乳酸-木质素-淀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77216B (zh)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基全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631A (zh) 可生物降解的防静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3009A (zh) 一种淀粉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440608A (zh) 一种高韧性高强度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6674923A (zh) 一种降解可控pbat/pla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4474A (zh) 一种热塑性淀粉类合金的加工方法
CN113956630A (zh) 一种完全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0389A (zh) 一种木质纤维素增容共混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9130A (zh) 一种全生物降解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6782A (zh) 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34484B (zh) 一种全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淀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14

Address after: Town Creek Xingpu Road, Zhenhai District 315207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No. 296

Patentee after: Ningbo Home-Link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wn Creek Town Pu Road 315203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Zhenhai District No. 5880

Patentee before: Ningbo HomePlas Bio-Tech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wn Creek Xingpu Road, Zhenhai District 315204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No. 296

Patentee after: Ningb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Town Creek Xingpu Road, Zhenhai District 315207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No. 296

Patentee before: Ningbo Home-Link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