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0715B - 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0715B
CN103120715B CN201310042446.6A CN201310042446A CN103120715B CN 103120715 B CN103120715 B CN 103120715B CN 201310042446 A CN201310042446 A CN 201310042446A CN 103120715 B CN103120715 B CN 1031207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medicine
parts
salviae miltiorrhizae
raw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24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0715A (zh
Inventor
卢传坚
杨霓芝
丘小惠
刘旭生
王立新
徐文
郑广娟
张靖
徐鹏
冯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3100424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0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0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0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0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0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以黄芪、三七和丹参为原料制成,用量为重量份:黄芪9~30份、三七3~10份和丹参3~20份。所述组合物对阿霉素致SD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降低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纤维化程度,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副作用少,可以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并证明三种中药合用的药效优于其中任何一种单用或两种合用,显示了中药复方配伍应用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的中药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黄芪、三七和丹参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肾病、系膜毛细管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是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肾小球疾病,其中,局灶性肾小球硬化(FSGS)在国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可占10%~15%。【陈奇主编.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1版:566.】。临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特征,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蛋白尿呈非选择性,反映了肾小球毛细管壁局部的结构损害。诊断依赖于肾活检,间质炎性浸润,肾小管萎缩和局灶性纤维化常见。早期活检为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病例,特别是存在肾病综合征、血尿和高血压病例,平均10年左右进入肾衰。尿蛋白量和预后有明显关系,表现非肾病性尿蛋白者,10年后80%仍可保持正常肾功能。另外,重复活检证实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可继发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第九版:1550、1555.】。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治疗疗效首先取决于肾脏病理改变轻重,有否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无FSGS者长期预后好,而有FSGS者10年存活率明显下降【王海燕.肾脏病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3版:1020-1021.】。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公认的FSGS的治疗方案,治疗上仍颇为棘手。FSGS对激素治疗多不敏感,据报道其对足量激素治疗无效率高达60%以上【谢席胜,樊均明.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循证治疗,临床肾脏病杂志,2009,9(6):252-253.】。
中国专利CN1857394A公开了一种由黄芪、三七、丹参组成的药物,该药物可用于防治系膜增生性慢性肾病;
另外,临床以丹参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单用或合用,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肾炎患者蛋白尿,主要为注射用药。何卫等应用三七总皂苷冻干粉针治疗MsPGN30例,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何卫,佟立群.络泰粉针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新疆中医药,2002,20(4):12-13.】。
因此,进一步研究开发由黄芪、三七、丹参组成的药物在医药领域的新用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动物试验证明,由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对阿霉素致SD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亦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降低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纤维化程度,能够用于防治肾小球硬化,可以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
所述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黄芪9~30份、三七3~10份和丹参3~20份;
优选的,重量份配比是:黄芪10份、三七3份和丹参4份;
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黄芪27份、三七9份和丹参18份;
上述原料中提到的中药原料为: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或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所述的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可参见中国专利CN1857394A公开的方法,简述如下:
可将上述原料直接研磨成粉,或经过本领域常规提取技术如醇提或醇提水沉、水提或水提醇沉法得到作为本发明防治肾小球硬化的活性成分。上述提取制备方法可将黄芪、三七和丹参合并提取,也可由黄芪、三七和丹参两味或单味药材分别提取后配伍混合。所述活性成分可以与适当的药剂辅料制成各种临床用药物制剂,如散剂、片剂(普通片、分散片等),胶囊,软胶囊,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
制备方法:
方法1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将上述原药材洗净、干燥,粉碎成细粉作为活性成分,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方法2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用30-90%乙醇回流提取3次(亦可用浸泡或渗漉方法提取、或超声提取),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或离心),过滤液(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浸膏或制成干固物,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方法3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用水回流提取3次(或用不低于25℃的水浸提或超声提取),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或离心),过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成稠浸膏或制成干固物,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方法4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用水回流提取3次(或用不低于25℃的水浸提或超声提取),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30—90%,静置沉淀,过滤(或离心),过滤液(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过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成稠膏或制成干固物,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所述的由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以及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填充剂,如淀粉、环糊精、微晶纤维素或糖粉、赋形剂,如甘露醇、乳糖或硫酸钙,崩解剂,如羧甲基淀粉钠、改良淀粉或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聚氧乙烯二醇(PEG)等;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制备成为口服制剂,如散剂、片剂、硬胶囊、口服液、软胶囊、滴丸或颗粒剂等。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的由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的重量含量为1~99.9%,优选的为50%~99.9%;
以通过口服途径施加于需要治疗的患者,剂量为15~180g生药材/(天·人),具体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由医师决定。
本发明是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气虚血瘀是导致疾病反复或加重的主要因素,以益气活血治疗法则组方,发明人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将辩病施治与辨证施治相结合,根据中医“久病多瘀”,“久病入络”的理论,认为慢性肾脏疾病病程较长,多存在血瘀。又“久病多虚”,慢性肾脏病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肾虚气化失常,水湿内生;肺虚不能通调水道,水液内停。水湿、湿浊之邪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血行迟滞而成瘀。因此,认为气虚血瘀是导致肾脏疾病反复或加重的主要因素。制订了由黄芪、三七、丹参组成的防治慢性肾病的方药配比。黄芪为传统中药补气要药,气能行(化)津,津液的输布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同时,肾病蛋白尿的病机核心在脾虚,久之及肾。肾虚是慢性肾脏病发病的基础,维护肾气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治法之一。而黄芪可以通过益气健脾,利水消肿,使肾受荫,丹参、田七药共用可加强其活血通瘀的功效,三药配伍益气活血、标本兼治。
本发明的药物可明显降低阿霉素致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大鼠的蛋白尿,病理检查表明,该药物具有减轻模型大鼠肾纤维化、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相比作用优,副作用少。并证明三种中药合用的药效优于其中任何一种单用或两种合用,显示了中药复方配伍应用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合物治疗阿霉素致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的肾组织病理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散剂的制备
配方:重量份配比:黄芪9份、三七3份,丹参3份;
制备方法:
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将上述原药材洗净、干燥,粉碎作为活性成分,过筛,分装即可。
实施例2
胶囊的制备
配方:重量份配比:黄芪12份、三七3份,丹参6份;
制备方法:
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三七洗净、干燥,粉碎过筛,备用。黄芪、丹参用体积浓度为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浸膏或制成干固物,并与三七粉混合,制粒,装胶囊即可。
实施例3
片剂的制备
配方:重量份配比:黄芪10份、三七3份,丹参4份;
制备方法: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用体积浓度为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浸膏或制成干固物,加适量淀粉或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制粒,压片即可。
实施例4
软胶囊的制备
配方:重量份配比:黄芪12份、三七5份,丹参6份;
制备方法: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用体积浓度为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4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并制成干固物,加聚乙二醇等混合,明胶、甘油等加水溶解,加入药物,压制即可。
实施例5
颗粒剂的制备
配方:重量配比:黄芪30份、三七9份,丹参12份;
制备方法:
称取原料中药材,用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60%,静置沉淀,过滤(或离心),过滤液(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浸膏或制成干固物,加适量可溶性口服制剂药用辅料,制粒,干燥,过筛,分装即得。
实施例6
口服液的制备
配方:重量配比:黄芪27份、三七9份,丹参18份;
制备方法:
称取原料中药材,用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60%,静置沉淀,过滤(或离心),过滤液(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用纯净水调配至约相当于处方药材2.0g/ml浓度,加适量调味剂,过滤、分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7
滴丸的制备
配方:重量份配比:黄芪15份、三七5份,丹参10份;
制备方法:上述用量称取原料中药材,用体积浓度为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回收乙醇,浓缩并制成干固物作为活性成分,以PEG4000或PEG6000作为基质,与药物活性成分按适宜比例混合,加热熔融,搅拌均匀,以液状石蜡或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冷却温度为5—15℃,控制适宜的滴速、滴距,即可滴制成型。
实施例8
治疗阿霉素致SD大鼠肾小球硬化的药效学研究:
以相当于本发明药物临床剂量的1-9倍剂量给药,均可降低阿霉素致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尿蛋白的作用,病理检查表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减轻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用药组病变明显较轻。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片组)病变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
实验动物:SD大鼠,雌性,体重(150±10)g。
实验药物:采用实施例3的药物,给药剂量按临床剂量换算为大鼠等效剂量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分别为低剂量的3倍和9倍,以中、高剂量较为显著。阳性对照为雷公藤多甙片(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0503)。用双蒸水溶解为所需浓度。
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雷公藤多甙组。
实验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将大鼠麻醉后,行左肾摘除术。10天后,待大鼠伤口愈合,状态恢复,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mg/kg,注射三周后将大鼠分组分组。从注射阿霉素第三周末开始分别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和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灌胃。灌胃一周后开始测定尿蛋白,每周一次,连续五周(共测六次)。于实验结束时取大鼠肾脏做病理切片。
实验结果:
本发明药物低、中、高剂量及雷公藤多甙组均有降低模型大鼠尿蛋白的作用,高、中剂量有显著性差异。其量-效关系不明确。结果见表1.。
表1.各组SD大鼠平均尿蛋白量
与模型组比较,*,表示P<0.05;**,表示P<0.01
HE染色后检查肾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球严重损害,系膜增宽、硬化、玻璃样变,系膜内和毛细血管内常有脂滴和玻璃样物质沉积。扩张的肾小管腔内有各种管型,肾小管上皮肿胀、增生、颗粒变性明显,肾间质小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局部可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化。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甙片组)肾小球细胞数轻度增加,肾小球充血减轻,小球内大量蛋白渗出减少,肾间质淋巴、浆细胞浸润较多,小管轻、中度的透明变性、颗粒变性(比模型组轻),部分小球增生性病变较重,局部可见轻中度间质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BW4用药组肾小球结构较为清晰,毛细血管腔未被完全填充,有轻度挤压。肾小管管腔出现少量管型,仅见部分透明变性、颗粒变性,间质纤维化程度较轻,与模型组比较有较为明显的改善。高、中、低剂量之间无明显差别。试验结果见图1。
其中:图1A是空白组(×200HE染色),图1B是模型组(×400HE染色),图1C是阳性对照组(×400HE染色)(雷公藤多甙);图1D是BW4高剂量(×400HE染色);图1E是BW4中剂量(×400HE染色),图1F是BW4低剂量(×400HE染色)。
实施例9
拆方比较证实,本发明药物的药效优于丹参、黄芪、三七其中任何一种药材单用或两种合用,显示了三药配伍应用的优势。
实验动物:SD大鼠,雌性,体重(150±10)g。
实验药物:按实施例6称取处方用量中药材并制备以下各组实验药物:丹参、黄芪、三七、丹参+黄芪、丹参+三七、黄芪+三七、丹参+黄芪+三七(实施例6的药物)。
以上各组药物给药剂量按各组药材的临床剂量换算为大鼠等效剂量的3倍。用双蒸水溶解为所需浓度。对照品:雷公藤多甙片,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0503。用双蒸水溶解为所需浓度。
实验分组:正常组(不切肾)、空白对照组(切肾)、模型组(切肾+尾静脉注射阿霉素)、雷公藤多甙组(切肾+尾静脉注射阿霉素)、丹参组、黄芪组、三七组、(丹参+黄芪)组、(丹参+三七)组、(黄芪+三七)组、(丹参+黄芪+三七)组。
实验方法:同上。灌胃一周后开始测定尿蛋白,每周一次,连续五周(共测六次)。
实验结果:
本发明药物即丹参+黄芪+三七组合用药具有较好的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略优于阳性组,优于其它给药组。结果见表2.:
表2.各组SD大鼠每周平均尿蛋白量(mg)
*,表示P<0.05;**,表示P<0.01
毒性试验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
实验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雌雄各半,每组20只。正常给药剂量按临床剂量换算为小鼠等效剂量。毒性实验的三个剂量分别为正常给药剂量的25倍、50倍、100倍。给药后常规饲养14天,记录动物体重变化、饮食、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及中毒等反应。第14天,称重,处死,解剖小鼠,肉眼观察其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外观。
实验结果:在给药后连续14天的观察中,小鼠无死亡,动物的外观、食欲、行为活动、排泄均未见异常,处死后解剖,各器官未见异常。

Claims (2)

1.黄芪、三七和丹参制成的药物在制备治疗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黄芪、三七和丹参制成的药物,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黄芪27份、三七9份和丹参18份;
所述黄芪、三七和丹参制成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方法1: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药材,将上述原料药材洗净、干燥,粉碎成细粉作为活性成分,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方法2: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药材,用30-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浸膏或制成干固物,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方法3: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药材,用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成稠浸膏或制成干固物,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方法4:按照上述用量称取原料药材,用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加乙醇至30—90%,静置沉淀,过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浓缩成稠膏或制成干固物,然后将上述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一起制成各种药物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三七和丹参制成的药物为口服制剂。
CN201310042446.6A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Active CN103120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2446.6A CN103120715B (zh)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2446.6A CN103120715B (zh)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0715A CN103120715A (zh) 2013-05-29
CN103120715B true CN103120715B (zh) 2015-02-04

Family

ID=48451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2446.6A Active CN103120715B (zh) 2013-02-01 2013-02-01 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071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7394A (zh) * 2006-03-22 2006-11-08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有效部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0079A (zh) * 2004-09-06 2007-08-01 兴和株式会社 肾小球病治疗剂
CN101129862A (zh) * 2007-08-29 2008-02-27 尹克山 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
CN102421433A (zh) * 2009-03-26 2012-04-18 阿贾伊·古普塔 用于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0079A (zh) * 2004-09-06 2007-08-01 兴和株式会社 肾小球病治疗剂
CN1857394A (zh) * 2006-03-22 2006-11-08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有效部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862A (zh) * 2007-08-29 2008-02-27 尹克山 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
CN102421433A (zh) * 2009-03-26 2012-04-18 阿贾伊·古普塔 用于治疗肾病的组合物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0715A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6280C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343625A (zh) 一种排毒除湿利胆的蒲公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2521A (zh) 一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3479963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4288B (zh)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3571B (zh) 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23069A (zh)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57736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18809C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5262B (zh) 一种治疗和/或预防肝胆疾病的中药组分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638135B (zh) 清浊益肾胶囊
CN102861230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脏器纤维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8514568A (zh) 苍耳子中噻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CN10375145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组合物
CN103977106A (zh)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0715B (zh) 一种用于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42895A (zh) 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0528186C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复方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应用
CN103251822A (zh) 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冠心病心绞痛的益气熄风中药制剂
CN103142695B (zh) 防治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6309729A (zh) 一种调节慢性肝炎免疫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CN107638453B (zh) 一种妇炎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0189C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3349A (zh) 一种用于膀胱癌术后恢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5474B (zh) 一种活血化瘀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