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8935B - 马格努斯转子 - Google Patents

马格努斯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8935B
CN103118935B CN201180044859.7A CN201180044859A CN103118935B CN 103118935 B CN103118935 B CN 103118935B CN 201180044859 A CN201180044859 A CN 201180044859A CN 103118935 B CN103118935 B CN 103118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us rotor
opening
swivel
supporting body
attachmen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48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8935A (zh
Inventor
罗尔夫·罗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bben Propertie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obben Propertie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bben Properties GmbH filed Critical Wobben Propertie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118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8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8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8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9/00Marine propulsion provided directly by wind power
    • B63H9/02Marine propulsion provided directly by wind power using Magnus effe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50Measure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lated to the propulsion system
    • Y02T70/5218Less carbon-intensive fuels, e.g. natural gas, biofuels
    • Y02T70/5236Renewable or hybrid-electric solu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格努斯转子(2),所述马格努斯转子具有:承载体(4),所述承载体设置在马格努斯转子的内部中;旋转体(8),所述旋转体在马格努斯转子运行时围绕承载体转动;板(10),所述板水平地封闭旋转体;和支承件(6),所述支承件将旋转体支承在承载体上。旋转体在板中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0a、10b)。承载体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点(4a、4b)以用于借助于至少一个固定机构(IIa、IIb)和提升装置(12a、12b、12c)来提升马格努斯转子。

Description

马格努斯转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格努斯转子(Magnus-Rotor)。
背景技术
马格努斯转子也被称作弗莱特纳转子(Flettner-Rotor)或帆转子。
马格努斯转子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所述马格努斯转子尤其作为船驱动器时也以术语弗莱特纳转子已知,并且在KlausD.Wagner,ErnstKabel出版有限公司,汉堡,1991年的图书“DieSegelmaschine(帆机械)”中描述了船装配有这种弗莱特纳转子或马格努斯转子。
在此,已知的马格努斯转子共同地应用到船上,以通过所述马格努斯转子的转动和尽可能横向于船作用的风力的作用来产生推进力。在此,始终观察马格努斯转子的运行和推进力,所述马格努斯转子能够在运行中提供所述推进力。
作为一般的现有技术参照下述文献:“Flettnerspinsagain,In:ship&BoatInternational,1985年七月/八月,第41、42页”、“WAGNER,ClausD.:DieSegelmaschine,汉堡,ErnstKabel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第85页、156-159页,-ISBN3-8225-0158-1”、DE102006025732B4、US1632322A、DE102005028447B4和DE102007003779A1。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下述目的,借助于马格努斯转子来改善船的、尤其是货船的经济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马格努斯转子、根据本发明的船、尤其是货船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提升马格努斯转子的方法来实现。有利的改进形式在下文中描述。
因此,马格努斯转子设有:承载体,所述承载体设置在马格努斯转子的内部中;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在马格努斯转子运行时围绕承载体转动;板,所述板水平地封闭旋转体;和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将旋转体支承在承载体上。在此,旋转体在板中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此外,承载体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点以用于借助于至少一个固定机构和提升装置来提升马格努斯转子。
因此能够实现,将例如为起重机等的提升装置固定在马格努斯转子上,以便由此提升马格努斯转子并且用另一个马格努斯转子对其进行更换。以所述方式,将船为维护或修理而不能够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化,因为船借助于第二马格努斯转子能够继续其运行,同时在陆地上维护或修理被更换的第一马格努斯转子。
在此,有利的是,马格努斯转子能够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开口和固定点被竖直地提升,因为由此马格努斯转子的外壳没有由于做功或尤其由于拉力和压力而受到影响、或由此可能地发生改变或被损坏,因为所述外壳由于其空气动力学的特性对推进力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述推进力通过马格努斯转子产生。
此外有利的是,将固定点设在马格努斯转子的承载体上,因为马格努斯转子的敏感的旋转体、也就是说马格努斯转子的外壳由此没有受到损坏并且在提升马格努斯转子时也没有用拉力加载,所述拉力能够扭曲外壳的形状、进而损坏所述外壳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旋转体在板中具有至少两个开口并且承载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点。由此,在提升马格努斯转子时作用的负载能够分布到两个作用点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旋转体在其与支承件连接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或至少两个开口。由此,马格努斯转子的支承件和旋转体之间的连接能够构造成连续的面,以便避免马格努斯转子的内部中的空气涡流。通过在所述连接中根据本发明设有相应的开口,能够通过马格努斯转子的水平板的开口实现对承载体的固定点的接近,以便能够引导固定机构穿过所述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板的一个开口或两个开口和承载体的一个固定点或两个固定点能够基本上相互竖直地设置。由此实现马格努斯转子的旋转体能够以旋转的方式定位,使得在马格努斯转子之上和之外设置的例如为起重机的提升装置能够竖直地接近承载体的固定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板的一个开口、旋转体的一个开口和承载体的一个固定点或板的两个开口中的每一个、旋转体的两个开口中的每一个和承载体的两个固定点中的每一个基本上设置在距马格努斯转子的竖直旋转轴线相同的距离中。由此,负载分布在提升马格努斯转子时是均匀分布的,以便避免提升时的翻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板的两个开口、旋转体的两个开口和承载体的两个固定点分别设置在围绕马格努斯转子的竖直旋转轴线的基本上彼此成180°的水平距离中。这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在提升马格努斯转子时实现到围绕马格努斯转子的中轴线的固定点上的均匀的负载分布,以便由此避免提升时的翻转,在马格努斯转子的结构基本上是旋转对称的情况下,所述马格努斯转子的重心也位于所述中轴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承载体具有止动装置,以便避免承载体和旋转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这一方面是必需的,以便确保为了安装固定机构必须走进转子内部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此外,也在提升马格努斯转子时绝对地避免了旋转体相关于承载体的旋转,以便阻止固定机构由于旋转而被剪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止动装置是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能够作用到旋转体的驱动器上。由此,能够通过制动器直接地作用到驱动器上,所述驱动器在马格努斯转子运行时引起旋转体相对于承载体的旋转。因此,能够以制动的方式作用到驱动器上,由此制动器能够以节约空间的方式直接地设在旋转运动的源头处。此外,用于驱动器、尤其用于驱动轴的止动器是已知的并且是能够低成本获取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止动装置是具有止动机构的锁定装置,所述止动机构能够径向地接合到旋转体中的开口中。由此,实现简单且可靠的止动,因为通过止动机构在径向方向上接合到旋转体的开口中能够借助于简单的机构来实现可靠的止动。此外,所述类型的止动是有利的,因为接合到开口中的止动机构从外部可见,进而能够从外部通过简单的目视检查来确定,旋转体是否被锁定以抵抗相对于承载体的相对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承载体具有用于驱动旋转体的驱动器、用于对驱动器供给电能的逆变器和用于对驱动器和/或对逆变器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以所述方式,马格努斯转子的主要部件设在承载体处、例如设在承载体的内部中。由此,马格努斯转子是如下模块,所述模块能够作为封闭的系统、也就是说作为独立的整体系统被更换,而基本上不发生改变。因此,作为整体更换马格努斯转子,因为马格努斯转子的各个部件、不仅机械部件而且电部件相互协调。通过所述整体更换,马格努斯转子的系统没有发生改变,而是能够作为整体来更换和维护或修理,也就是说维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点的每一个上设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被从承载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点中的每一个引导通过板的相互竖直定向的至少一个开口中的每一个和旋转体的开口而穿过板,其中能够借助于固定机构来提升马格努斯转子。以所述方式执行马格努斯转子的提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地阐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优点:
图1示出马格努斯转子的示意立体图;
图2示出马格努斯转子的简化的示意侧视图;
图3示出马格努斯转子的详细的示意侧视图;
图4示出马格努斯转子的上部分的简化的示意侧视图;
图5从上方示出马格努斯转子的详细的示意图;
图6从上方示出马格努斯转子的内部的详细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马格努斯转子的上部分的另一个简化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马格努斯转子2的示意立体图。马格努斯转子2具有作为旋转体8的上部转动部分和作为承载体4的下部静止部分,所述上部转动部分和下部静止部分经由支承件6相互连接。旋转体8优选地构成为是圆柱形的。在旋转体8的上端部上,将端板10安装到所述旋转体上。马格努斯转子2的承载体4经由螺栓或螺钉9固定在基板20上。如果马格努斯转子2例如安装在船的甲板或诸如此类上,不需要相应的用于固定承载体4的基板20,因为所述基板由船甲板或诸如此类自身形成。在此,承载体4设置在马格努斯转子2的内部中。在通过支承件6连接的情况下,旋转体8在所述承载体4上转动。所述支承件6能够是已知的滚动支承件或支承件的任一种其他的合适的结构。
图2示出马格努斯转子2的简化的示意侧视图。在承载体4的内部中设有用于驱动旋转体8、例如用于使旋转体8转动的马达15以及用于控制马达15的控制装置16和用于对马达15馈电的逆变器17。这些设置在承载件4的内部。马格努斯转子2借助于螺栓或螺钉9安装在基板20或船甲板等上并且具有位于内部的承载体4、支承件6、旋转体8以及端板10,如同在图1中示出和描述的。
图3示出马格努斯转子2的详细的示意侧视图。在此,图1和2的元件借助于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和描述。在此,旋转体8的马达15设置在静止的承载体4的上部区域中,使得马达15的轴15a穿过支承件6。
图4示出马格努斯转子2的上部部分的简化的示意侧视图。在所述简化的示意侧视图中,在没有基板20等以及螺栓或螺钉9的情况下,示出马格努斯转子2。此外,示出制动器5a或锁定装置5b,所述制动器或锁定装置作为替选的可能方案或也共同设为用于可靠地阻止静止的承载体4和转动的旋转体8之间的相对运动。在此,制动器5a能够作用于马达15。锁定装置5b具有锁定元件5c,所述锁定元件能够为螺栓5c等,所述螺栓径向地穿过旋转体8的开口5d。
根据本发明,在此,在端板10中设有开口10a,所述开口将在支承件6之上的旋转体8的内部空间与马格努斯转子2的周围环境连接。所述开口10a以能够关闭的方式构造,以便在通常情况下闭合,尤其是在马格努斯转子2运行时闭合。因此,开口10a仅在旋转体8的静止状态中打开,在所述静止状态中旋转体8通过制动器5a或锁定装置5b被锁定,并且在其他情况下关闭、例如用螺钉拧紧,使得可靠地避免开口10a尤其由于在马格努斯转子2的运行期间出现的离心力而不期望打开。
替选地,也能够设有两个开口10a和10b,如同下面在图7中所描述的。
根据本发明,此外,在旋转体8的将其外壁与支承件6连接的部分中设有两个开口8a和8b。也如同端板10的开口10a,所述两个开口也能够是打开的。这同样也仅设在旋转体8的静止的、锁定的状态中并且同样也保护所述开口8a和8b不由于离心力和其他状况而不期望地打开。
此外,位于内部的承载体4具有两个固定点4a和4b,所述两个固定点设在位于内部的承载体4的外壁上。在此,所述固定点4a和4b能够是销钉、支托、扣眼、钩等,以便将例如为绳索本身或具有钩、吊耳、搭环等的绳索的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固定点上或穿过所述固定点。
开口8a和8b以及固定点4a和4b全部大致设置在相同的距离中,也就是说,设置在关于马格努斯转子的中轴线、也就是关于旋转轴线的基本上相同的半径处。开口10a径向地围绕所述中轴线构成。此外,开口8a和8b、开口10a以及固定点4a和4b分别大约位于相同的水平面中,也就是说,所述开口8a和8b、开口10a以及固定点4a和4b分别成对地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距端板10、距支承件6或距基板20的竖直距离。在所述水平面中,开口8a和8b或固定点4a和4b分别以大约180°偏离彼此地设置,也就是说,开口8a和8b或固定点4a和4b例如分别大约关于马格努斯转子2的中轴线、例如关于旋转轴线直接对置。开口10a构成为使得其围绕中轴线的半径大约符合开口8a和8b的外边缘的最大距离或选择成大到使得开口10a围绕中轴线的半径大于固定点4a和4b在径向方向上与中轴线的距离。
在此,两个开口8a和8b直接地设置在开口10a之下。开口8a和8b不能相对于开口10a移位,因为开口8a和8b以及10a设在旋转体8的组件上,所述组件刚性地相互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组件不能够关于彼此移动或移位。相反地,固定点4a和4b设在作为马格努斯转子的静止部分的位于内部的承载体4上,并且开口8a和8b以及10a设在作为马格努斯转子2的转动部分的旋转体8上。因此,旋转体8能够相对于静止的承载体4被引入到特定的位置中,以便实现,固定点4a和4b在竖直方向上直接地位于旋转体的开口8a和8b以及开口10a之下。
如果代替根据图4的开口10a,根据图7设有两个开口10a和10b,那么所述开口设为,使得所述开口采用对应于开口8a和8b以及固定点4a和4b的位置和定向以及尺寸。
图5从上方示出马格努斯转子2的详细的示意图。在此,在所述视图中示出端板10以及其开口10a,其中开口10a在所述视图中是关闭的。
图6从上方示出马格努斯转子2的内部的详细的示意图。在此,支承件6围绕马格努斯转子的中轴线、也就是围绕转动轴线设置。围绕所述中轴线径向地并且在支承件6之下设置有静止的承载体4。在所述承载体4之上或径向围绕所述承载体地设有旋转体8,所述旋转体借助于支承件6与承载体4连接并且所述承载体承载旋转体8。在旋转体8的将旋转体8的外壳与支承件6连接的部分中,设有两个开口8a和8b。
图7示出马格努斯转子2的上部分的另一个简化的示意侧视图。在所述视图中,替代根据图4的开口10a,设有两个开口10a和10b。示出了作为固定机构的两个绳索11a和11b,所述两个绳索固定在位于内部的承载体4的固定点4a和4b上。开口8a和8b以及10a和10b是打开的。引导绳索11a和11b从固定点4a和4b穿过开口8a和8b以及继续穿过开口10a和10b进入到马格努斯转子2的外界环境中,并且在那里例如经由横杆12a借助于绳索12b固定在起重机的挂钩12c上。在此,绳索11a和11b在承载体4的固定点4a和4b和起重机的横杆12a之间张紧,也就是说,所述绳索由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地竖直绷紧地拉住。
在图7的状态中,马格努斯转子2能够通过绳索11a和11b例如由港口设备的起重机12a、12b、12c提升,其中配备有马格努斯转子2的船停靠在所述港口设备处,或者也由船自身的起重机12a、12b、12c提升。对此需要将静止的部分、也就是位于内部的承载体4的螺栓或螺杆9从基板20或船甲板松开。在此,通过张紧的绳索11a和11b可靠地锁定马格努斯转子2以抵抗翻转时,那么才允许出现螺栓或螺钉9的松开。
此外,在能够将马格努斯转子2作为整体提升之前,分开位于内部的承载体4和基板20或船之间的另一个连接。因此,在能够将马格努斯转子2借助于起重机12a、12b、12c从基板20或船甲板提升之前,分开用于对马达15、对控制装置16和对逆变器17输送和/或输出电流、油、液压介质、水、压缩空气等的连接。
因此,例如为了在陆地上进行维护或维修而以另一个马格努斯转子2来执行更换马格努斯转子2时,或为了上述目的而移除至少一个马格努斯转子2时,根据如下提出:
在第一个步骤中,首先将转动的马格努斯转子2关断、也就是说置于静止状态中。在此要注意的是,选择静止状态的位置,使得位于内部的承载体4的固定点4a和4b在所述位置中在竖直方向上直接地位于旋转体8的开口8a和8b以及10a和10b之下。此外,例如通过制动器5a和锁定装置5b等保证,保持所述静止状态位置并且旋转体8不再能够相对于静止的承载体4运动。
这能够通过制动器5a出现,所述制动器例如设置在静止的承载体4上并且能够作用于旋转体8的马达15、尤其作用于所述马达的轴15a,以便固定所述旋转体。这也能够通过一个锁定装置5b或多个锁定装置5b实现,所述锁定装置例如设在静止的承载体4中,使得所述锁定装置例如借助于锁定元件5c而锁定所述承载体,所述锁定元件能够由锁定装置5b从静止的承载体4径向地引导穿过旋转体8的开口5d。在此,锁定元件5c的形状和尺寸、例如螺栓5c的直径、旋转体8中的开口5d的形状和尺寸适合于,使得能够可靠地排除静止的承载体4和转动的旋转体8之间的相对运动。这一方面是重要的,因为在提升马格努斯转子8时,大的力作用到绳索11a和11b上并且所述力在转动的旋转体8和静止的承载体4不期望地扭转时能够传递到马格努斯转子2的组件上并且损坏所述组件、尤其是使所述组件变形。也能够由于旋转而剪断绳索11a和11b并且使得已提升的马格努斯转子2掉落。此外,在将绳索11a和11b固定在马格努斯转子2的内部中时需要工作人员在内部、尤其在转动的旋转体8和静止的承载体4之间停留和运动,由此出于安全性因素必须可靠地排除旋转体8和承载体4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第二步骤中,打开开口8a和8b以及10a和10b,并且将使开口8a和8b以及10a和10b关闭的例如为盖或活门的组件锁定以防止不期望的关闭、例如自动关闭。所述锁定是必需的,以便确保工作人员在马格努斯转子2的内部中工作时的安全性。此外,绳索11a或11b能够由于盖或活门的不期望的关闭或落回或滑回而损坏并且在张紧的状态中被扯断,由此所提升的马格努斯转子2的全部负载将加载在剩下的绳索11a或11b上。通过所述过载或也通过第一绳索11a或11b扯断时的冲量,也能够扯断剩下的第二绳索11a或11b,进而马格努斯转子2掉落,由此自身被严重损坏或甚至毁坏,并且也损坏或毁坏基板20或船或港口设备的底座等。起重机12a、12b、12c也能够通过扯断时的冲量被损坏或毁坏。此外,因此也能够出现对人的伤害。在第一绳索11a或11b扯断时第二绳索11a或11b没有扯断并且承载全部负载的情况下,同样也能够由于第一绳索11a或11b的扯断而引起所提升的马格努斯转子2的侧向振动,由此所提升的侧向偏移的马格努斯转子2同样也能够损坏或毁坏基板20、船、港口设备、用于提升的起重机12a、12b、12c等或伤害周围环境中的人。
在第三步骤中,通过起重机12a、12b、12c,提升装置12a、12b、12c借助于两个绳索11a和11b穿过开口8a和8b以及10a和10b降低到固定点4a和4b并且可靠地固定于此。对于绳索11a和11b从固定点4a和4b不期望地松开或扯断的情况,能够如同之前所述地出现所提升的马格努斯转子2的周围环境中的上述危险,因此保证将绳索11a和11b可靠地固定在固定点4a和4b上。
在第四步骤中,拉紧绳索11a和11b,也就是张紧绳索11a和11b。对此首先保证,工作人员不再位于待提升的马格努斯转子2的内部中或之上。此外,仅在一定范围中拉紧绳索11a和11b,使得所述绳索没有松弛并且在螺栓或螺钉9松开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承受马格努斯转子2的重量,而所述马格努斯转子不可翻转。在此,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一定范围中拉紧绳索11a和11b,使得没有冲量由于松开的马格努斯转子2的翻转而提供到绳索11a和11b上,因为这刚好能够导致绳索11a和11b的扯断。
在第五步骤中,现在解除或移除承载体4和基板20之间或和船之间或和诸如此类之间的螺栓或螺钉9。此外,解除或移除全部的其他的例如用于输入或输出介质和能量的连接,所述介质和能量从外部输入马格努斯转子2,例如对马达15、控制装置16或逆变器17的供能。如果出现上述情况,马格努斯转子2基于其自重地位于基板20或船甲板上并且通过绳索11a和11b抵抗侧向翻转或滑动地可靠保持。
在第六步骤中,能够通过起重机12a、12b、12c借助于绳索11a和11b将马格努斯转子2提升并且移位,也就是从基板20或船甲板移除。在此,马格努斯转子2随后能够放在另一个基板等上并且在该处借助于螺栓或螺钉9锁定。在此,马格努斯转子2根据本发明地作为整个系统被移除,也就是说连同设在承载体4的内部中的马达15、控制装置16和逆变器17一起移除。这意味着,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马格努斯转子2的系统的情况下执行马格努斯转子2的移除,也就是说在没有将各个部件例如旋转体8、位于内部的承载体4、马达15、控制装置16和逆变器17相互分开的情况下执行马格努斯转子2的移除。这是有利的,因为所述部件是相互协调的并且所述协调性能够通过将马格努斯转子2作为整体更换而保留,也就是没有改变。
为了执行将两个马格努斯转子2相互替换,现在将第二马格努斯转子2运送到已移除的第一马格努斯转子2的位置上。这通过对所述第二马格努斯转子2倒转上述步骤来进行。
现在,已移除的第一马格努斯转子2能够在陆地上以合适的维护和维修设备维护、修理或修复。在此有利的是,所述措施首先没有在马格努斯转子2的安装状态中在波动的船上执行,并且其次在为此设计的设备中执行。那么,船的运动、即使在港口中的运动能够使对马格努斯转子2进行的工作更加困难并且延缓该工作。此外,工作人员、所述工作人员的工具和材料和尤其是备件必须提供到涉及到的存在船的港口中。在安装好的、也就是说能够运行的马格努斯转子2中也并非全部的区域和组件都可接近。那么此外,支承件6的内部会暴露于天气,这不利于支承件6的维修或维护。最后,备件也可能是需要的,所述备件仅能以不合比例的耗费来运输。
因此,有利的是,能够将马格努斯转子2作为整体移除。因此,船能够立即用第二马格努斯转子2装备并且再次出海,而被更换的第一马格努斯转子2在港口中保留在维护和维修设备中。因此,能够避免船的与维护和维修相关的停泊时间、进而改善船的经济性。此外,与在船上在安装状态下执行所述措施相比,被更换的第一马格努斯转子2能够在相应的维护和维修设备中被更简单地、更好地、更快地以及更有效地维护或修理。在此也有利的是,将整个马格努斯转子2作为系统、也就是连同设在承载体4的内部中的部件马达15、控制装置16和逆变器17一起移除或更换,因为每个马格努斯转子2的机械的和电的部件是相互协调的,并且对各个组件的更换,在基于所述各个部件尤其是在承载体4的内部中的布置方式更换的范围内,完全可能消除所述适配性并且在更换之后部分非常耗费的重新调适是必需的。
本发明的思想涉及对马格努斯转子或对弗莱特纳转子的更换。所述更换经由绳索进行,所述绳索通过马格努斯转子的对此移开的最上的盖被接合到内部的承载体上。因此,能够将整个马格努斯转子从船上提升并且由新的马格努斯转子替换。对此,必须事先将在马格努斯转子的底座上的相应的固定螺钉和全部的电连接解除,从而将整个马格努斯转子连同逆变器、控制箱等一起提升。

Claims (14)

1.马格努斯转子(2),具有
承载体(4),所述承载体设置在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的内部中,
旋转体(8),所述旋转体在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运行时围绕所述承载体(4)转动,
板(10),所述板水平地封闭所述旋转体(8),和
支承件(6),所述支承件将所述旋转体(8)承载在所述承载体(4)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8)在所述板(10)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10a,10b),并且
其中所述承载体(4)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点(4a,4b)以用于借助于至少一个固定机构(11a,11b)和提升装置(12a,12b,12c)来提升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所述旋转体(8)在所述板(10)中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开口(10a,10b),并且
其中所述承载体(4)具有至少两个固定点(4a,4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所述旋转体(8)在其与所述支承件(6)连接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8a,8b)。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所述板(10)的一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或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和所述承载体(4)的一个所述固定点(4a,4b)或两个所述固定点(4a,4b)能够基本上相互竖直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所述板(10)的一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所述旋转体(8)的一个所述第二开口(8a,8b)和所述承载体(4)的一个所述固定点(4a,4b)或所述板(10)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中的每一个、所述旋转体(8)的两个所述第二开口(8a,8b)中的每一个和所述承载体(4)的两个所述固定点(4a,4b)中的每一个基本上设置在距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的竖直旋转轴线相同的距离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所述板(10)的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所述旋转体(8)的两个所述第二开口(8a,8b)和所述承载体(4)的两个所述固定点(4a,4b)在水平面中分别围绕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的竖直旋转轴线彼此基本上偏离180°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所述承载体(4)具有止动装置(5a,5b),以便阻止所述承载体(4)和所述旋转体(8)之间的相对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所述止动装置(5a,5b)是制动装置(5a),所述制动装置能够作用到所述旋转体(8)的驱动器(15)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所述止动装置(5a,5b)是具有止动机构(5c)的锁定装置(5b),所述止动机构能够径向地接合到所述旋转体(8)中的第三开口(5d)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所述承载体(4)具有:
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体(8)的驱动器(15),
用于对所述驱动器(15)供给电能的逆变器(17),和
用于对所述驱动器(15)和/或对所述逆变器(17)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6)。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点(4a,4b)中的每一个上设有固定机构(11a,11b),所述固定机构被从所述承载体(4)的至少一个所述固定点(4a,4b)中的每一个引导穿过所述板(10)的相互竖直定向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中的每一个和所述旋转体(8)的所述第二开口(8a,8b)而穿过所述板(10),
其中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能够借助于所述固定机构(4a,4b)和提升装置(12a,12b,12c)来提升。
12.船,所述船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马格努斯转子(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船,其中所述船是货船。
14.用于提升马格努斯转子(2)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在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的静止状态中,将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的旋转体(8)的水平板(10)的一个第一开口(10a,10b)或多个第一开口(10a,10b)和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的所述旋转体(8)的一个第二开口(8a,8b)或多个第二开口(8a,8b)和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的承载体(4)的一个固定点(4a,4b)或多个固定点(4a,4b)竖直地相互定向,
打开所述水平板(10)的一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或多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和所述旋转体(8)的一个所述第二开口(8a,8b)或多个所述第二开口(8a,8b),
将固定机构(11a,11b)固定在所述承载体(4)的一个所述固定点(4a,4b)或多个所述固定点(4a,4b)上和提升装置(12a,12b,12c)上,
在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之上或之外通过将所述固定机构(11a,11b)引导穿过所述旋转体(8)的打开的一个所述第二开口(8a,8b)或多个所述第二开口(8a,8b)并且穿过所述水平板(10)的打开的一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或多个所述第一开口(10a,10b)而将所述固定机构(11a,11b)固定在提升装置(12a,12b,12c)上,
松开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的所述承载体(4)和底座(20)的保持机构(9),和
借助于所述固定机构(11a,11b)和所述提升装置(12a,12b,12c)将所述马格努斯转子(2)从所述底座(20)提升。
CN201180044859.7A 2010-09-16 2011-09-13 马格努斯转子 Active CN103118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40901.4 2010-09-16
DE102010040901A DE102010040901A1 (de) 2010-09-16 2010-09-16 Magnus-Rotor
PCT/EP2011/065802 WO2012034987A1 (de) 2010-09-16 2011-09-13 Magnus-ro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8935A CN103118935A (zh) 2013-05-22
CN103118935B true CN103118935B (zh) 2016-03-16

Family

ID=44651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4859.7A Active CN103118935B (zh) 2010-09-16 2011-09-13 马格努斯转子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9440719B2 (zh)
EP (1) EP2616325B1 (zh)
JP (1) JP5537738B2 (zh)
KR (1) KR101451537B1 (zh)
CN (1) CN103118935B (zh)
CA (1) CA2811068C (zh)
CY (1) CY1116788T1 (zh)
DE (1) DE102010040901A1 (zh)
DK (1) DK2616325T3 (zh)
ES (1) ES2548398T3 (zh)
HR (1) HRP20151012T1 (zh)
PL (1) PL2616325T3 (zh)
PT (1) PT2616325E (zh)
TW (1) TWI426036B (zh)
WO (1) WO20120349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4628B (zh) * 2013-08-25 2015-11-1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马格纳斯效应的推进系统
WO2016116153A1 (en) * 2015-01-21 2016-07-28 Alkimos Shipping Corporation Drive mechanism for a flettner rotor
CN105545607B (zh) * 2016-01-14 2019-08-09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一种船用风力助推装置
TWI710501B (zh) * 2019-06-27 2020-11-21 周中奇 馬格努斯轉子
CN111532410B (zh) * 2020-05-15 2021-01-15 宁波大学 一种多组一体式可收纳转筒风帆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KR102445902B1 (ko) 2022-05-23 2022-09-21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자기부상 로터세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10303B (de) * 1924-07-26 1928-08-10 Inst Voor Aero En Hydro Dynami Quertriebswalze.
US4602584A (en) * 1984-06-12 1986-07-29 Henry North Propulsion device for a ship
GB2187154A (en) * 1987-02-18 1987-09-03 Hydroconic Ltd Magnus effect rotor for ship propulsion
DE102006025732A1 (de) * 2006-05-31 2007-12-06 Wobben, Aloys Magnusrotor
CN101198516A (zh) * 2005-06-17 2008-06-11 艾劳埃斯·乌本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32322A (en) * 1926-06-03 1927-06-14 Robert L Gragg Windmill
US1918007A (en) * 1932-08-25 1933-07-11 Lcl Corp Bottom lift container
US4582013A (en) * 1980-12-23 1986-04-15 The Holland Corporation Self-adjusting wind power machine
GB2332891B (en) 1997-11-21 2001-06-20 Kenneth Arthur Austin Aerodynamic lift producing apparatus
JP2001260991A (ja) * 2000-03-21 2001-09-26 Hiroshi Takera 飛行体の揚力発生装置
DE102005050251B3 (de) * 2005-10-20 2007-06-14 Magnus Rotor Solar Systems Ltd. Rotor-Segel und Schiff mit Rotor-Segel
DE102007003779A1 (de) * 2007-01-19 2008-07-31 Rainer Weise Antrieb für Flettnerrotor als Windzusatzantrieb für Schiffe
FI123862B (fi) 2008-12-08 2013-11-29 Waertsilae Finland Oy Vesialus
US20110008167A1 (en) * 2009-07-07 2011-01-13 Christian A. Cummings Hinged Sail Vertical-Axis Wind Generator for Residential Ground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10303B (de) * 1924-07-26 1928-08-10 Inst Voor Aero En Hydro Dynami Quertriebswalze.
US4602584A (en) * 1984-06-12 1986-07-29 Henry North Propulsion device for a ship
GB2187154A (en) * 1987-02-18 1987-09-03 Hydroconic Ltd Magnus effect rotor for ship propulsion
CN101198516A (zh) * 2005-06-17 2008-06-11 艾劳埃斯·乌本
DE102006025732A1 (de) * 2006-05-31 2007-12-06 Wobben, Aloys Magnusr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Y1116788T1 (el) 2017-03-15
EP2616325B1 (de) 2015-08-05
KR101451537B1 (ko) 2014-10-15
DE102010040901A1 (de) 2012-03-22
DK2616325T3 (en) 2015-09-14
ES2548398T3 (es) 2015-10-16
TW201228882A (en) 2012-07-16
CA2811068A1 (en) 2012-03-22
JP5537738B2 (ja) 2014-07-02
HRP20151012T1 (hr) 2015-10-23
PL2616325T3 (pl) 2015-11-30
US20130243592A1 (en) 2013-09-19
US9440719B2 (en) 2016-09-13
KR20130052650A (ko) 2013-05-22
WO2012034987A1 (de) 2012-03-22
EP2616325A1 (de) 2013-07-24
TWI426036B (zh) 2014-02-11
CA2811068C (en) 2016-04-12
PT2616325E (pt) 2015-11-13
JP2013537865A (ja) 2013-10-07
CN103118935A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8935B (zh) 马格努斯转子
CN103153779B (zh) 马格努斯转子
CN103502636B (zh) 吊装系统和提供吊装系统的方法
JP5805314B2 (ja) 垂直方向に可変な海洋帆システム
US20110129334A1 (en) Wind turbine holding and lifting system and movable operating platform above water
WO2012057178A1 (ja) 船舶用パワーモジュール及び同船舶用パワーモジュールを具備する風力推進船
US20100254813A1 (en) Winch servicing of wind turbines
US20140196648A1 (en) Vertically-variable ocean sail system
CN102030291A (zh) 海上风机运输、安装平台
CA284882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unting a rotor of a wind energy plant
CN103370533A (zh) 风轮机机舱中的传动系组件的运输
CN102701083B (zh) 一种利用专用设备更换风力发电机部件的方法
EP2759701A1 (en) Regenerated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N108715406A (zh) 用于波浪补偿母线侧能量管理的超级电容储能吊臂
US20130260620A1 (en) Ship having an opening for removing a power supply system
KR20150003643U (ko) 부유식 발전 플랜트 및 그 부유식 발전 플랜트의 오버헤드 크레인 배치구조
EP3020622B1 (en) System and lifting unit for lifting loads of varying weight
CN205892566U (zh) 海上运维艇
Yan et al. Floating Cranes
CN115432142A (zh) 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用抱轴式轴带发电机安装方法
NO20211050A1 (en) Hoisting of wind turbine components
CN110028002A (zh) 锚绞机用便携式卷筒
Wudtke Mooring Chain Handling & Tensioning System for FPS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