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0962A - 中药安慰剂及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药安慰剂及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0962A
CN103110962A CN2013100687122A CN201310068712A CN103110962A CN 103110962 A CN103110962 A CN 103110962A CN 2013100687122 A CN2013100687122 A CN 2013100687122A CN 201310068712 A CN201310068712 A CN 201310068712A CN 103110962 A CN103110962 A CN 103110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ebo
preparation
edible
curative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87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纯洁
何祖新
王�忠
张磊
刘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3100687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09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0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09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安慰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安慰剂及安慰剂的评价方法。本发明中,取少量原制剂(颗粒剂、合剂、片剂、胶囊剂、丸剂、外用制剂等)制成中药安慰剂,该安慰剂的性状与原制剂相似程度高,且安慰剂无生理活性,更适用于临床实验研究;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中药安慰剂智能感官评价方法,利用机器视觉(视觉传感器)、电子鼻(嗅觉传感器)和电子舌(味觉传感器)等三种传感器分别模拟人的眼、鼻和舌三种感官器官,实现了中药安慰剂性状评价的客观量化,避免了人经验感观评价导致的主观偏差。

Description

中药安慰剂及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安慰剂及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1970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同了在评价新药疗效时的安慰剂对照研究。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过去二十年来中医药临床研究中使用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迅速增长。安慰剂(placebo)是指由既无药效,又无不良反应的中性物质构成,外形与原制剂相似的制剂。中药(中成药)的药物通常由几味至十几味药物组成,有效成分复杂,具有中药自身所特有的外观、口感与气味,而目前安慰剂多是由辅料制备而成,较难满足中药特有的口感与气味,因此,若需要制备与原制剂外观、口味、气味相似的安慰剂有一定的难度。
现行的中药安慰剂评价方法为人工评价,要求制剂的性状应尽可能与原制剂相同,然而,这类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评测者对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独立测试,通过观察和品尝,对其性状进行评价,将综合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此方法受主客观因素干扰较大,外界环境、评测者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常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因此,提供一种不受人经验感观影响的安慰剂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安慰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安慰剂及安慰剂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中药安慰剂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称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体积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0-20%,再调节赋形剂/溶媒、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和加入量,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药制剂为最终以固体形式服用的制剂时,其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精密称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0-20%w/w,备用;
(2)按照治疗药制剂原制备工艺取同类、等量的辅料,与步骤(1)称取物混匀,再参照治疗药制剂粉末的形、色、气、味,选择、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与加入量,待其与原制剂的形、色、气、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得到安慰剂中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的配比关系;
(3)按照步骤(2)的配比关系,称取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再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药制剂为最终以固体形式服用的制剂时,其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精密称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0-20%w/w,备用;
(2)按照治疗药制剂原制备工艺取同类、等量的辅料,再参照治疗药制剂粉末的形、色、味,选择、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与加入量,待空白制剂与原制剂的形、色、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各辅料的配比关系;
(3)按照步骤(2)的配比关系,精密称取空白制剂,与步骤(1)称取物的重量之和与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相同或相似;将空白制剂与步骤(1)称取物混合均匀,再参照治疗药制剂粉末的形、色、气、味,选择、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与加入量,待其与原制剂的形、色、气、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得到安慰剂中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的配比关系;
(4)按照步骤(3)的配比关系,称取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再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更进一步地,步骤(1)中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3-15%w/w,优选为5-12%w/w。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药制剂为最终以液体形式服用的制剂时,其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治疗药制剂,加溶媒溶解或稀释后,得原制剂稀释液备用;
(2)再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或体积为步骤(1)治疗药制剂的0-20%,加入步骤(1)同体积的溶媒,再加入赋形剂/溶媒、矫色剂和矫味剂,得安慰剂稀释液,同时,参照原制剂稀释液的形、色、气、味,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加入量,待安慰剂稀释液与原制剂稀释液的形、色、气、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得到安慰剂稀释液中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的配比关系;
(3)按照步骤(2)的配比关系,取治疗药制剂、赋形剂/溶媒、矫色剂和矫味剂,再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进一步地,步骤(2)中,再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或体积为步骤(1)治疗药制剂的3-15%,优选为5-12%。
上述制备方法中,比较形、色、气、味时,可以采用本发明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安慰剂,它含有如下原辅料:
固体治疗药制剂0-200重量份,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共800-1000重量份;或,
液体治疗药制剂0-200体积份,溶媒、矫色剂和矫味剂共800-1000体积份;
其中,所述赋形剂选自糊精、乳糖、蔗糖、面粉、纤维素、羊毛脂、凡士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矫色剂选自食用焦糖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食用果绿色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矫味剂选自甜味剂或苦味剂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溶媒为水、稀醇、淀粉浆、糖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甜味剂选自阿斯巴甜、蔗糖、甜菊苷、蜂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安慰剂为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00g、乳糖649.273g、面粉180g、食用焦糖色素14.4g、食用日落黄色素0.045g、食用柠檬黄色素0.392g、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10.8g、食用果绿色素0.09g、食用苦味剂18g、阿斯巴甜9g、羧甲基纤维素钠18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50g,乳糖190g、蔗糖731.425g、面粉18g、食用焦糖色素9g、食用日落黄色素0.09g、食用柠檬黄色素0.135g、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1.35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归脾合剂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归脾合剂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20ml、乳糖120g、食用焦糖色素13g、食用日落黄色素0.05g、食用柠檬黄色素0.43g、食用苦味剂2g、苯甲酸钠1g,纯化水定容至1000ml。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生发片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生发片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10g、糊精878.85g、食用焦糖色素11g、食用日落黄色素0.06g、食用柠檬黄色素0.09g、食用苦味剂1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止血宁片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止血宁片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10g、淀粉879.34g、食用焦糖色素9g、食用日落黄色素0.05g、食用柠檬黄色素0.11g、食用二氧化钛1.5g,包糖衣;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肝肾康糖浆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肝肾康糖浆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70ml、蔗糖650g、糊精80g、食用焦糖色素15g、食用日落黄色素0.05g、食用柠檬黄色素0.38g、食用苦味剂2g、山梨酸钾8g,纯化水定容至1000ml;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通心络胶囊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通心络胶囊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80g、糊精107.9g、食用焦糖色素11g、食用日落黄色素0.02g、食用柠檬黄色素0.06g、食用果绿色素0.02、食用苦味剂1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牛黄上清丸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牛黄上清丸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90g、面粉893g、食用焦糖色素16.91g、食用日落黄色素0.09g、炼蜜1250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老鹳草软膏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老鹳草软膏100g、食用焦糖色素9g、食用柠檬黄色素0.3g、羟苯乙酯3g、羊毛脂440.7g、凡士林447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中药安慰剂的评价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中药安慰剂和治疗药制剂,通过视觉传感器、味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分别测定两者的视觉指标、味觉指标、嗅觉指标,并分别计算其相似度;
(2)将步骤(1)所得的各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标准大于80%,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其中,步骤(1)中所述治疗药制剂为口服制剂时,在步骤(2)进行综合评分的权重系数分别为:视觉指标占50%、味觉指标占30%、嗅觉指标占20%。
其中,步骤(1)中所述治疗药制剂为外用制剂时,在步骤(2)进行综合评分的权重系数分别为:视觉指标占70%、嗅觉指标占30%。
本发明中,取少量原制剂(颗粒剂、合剂、片剂、胶囊剂、丸剂、外用制剂等)制成中药安慰剂,该安慰剂的性状与原制剂相似程度高,且安慰剂无生理活性,更适用于临床实验研究;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中药安慰剂智能感官评价方法,利用机器视觉(视觉传感器)、电子鼻(嗅觉传感器)和电子舌(味觉传感器)等三种传感器分别模拟人的眼、鼻和舌三种感官器官,实现了中药安慰剂性状评价的客观量化,避免了人经验感观评价导致的主观偏差。
附图说明
图1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中药安慰剂的评价方法
(1)取中药安慰剂和治疗药制剂,通过视觉传感器(机器视觉)、味觉传感器(电子舌)、嗅觉传感器(电子鼻)分别测定两者的视觉指标、味觉指标、嗅觉指标,并分别计算其相似度;
(2)将步骤(1)所得的各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标准大于80%,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机器视觉使得颜色的比较客观量化,电子鼻使得气味的比较客观量化,电子舌使得味道的比较客观量化,三者综合评分可以提高准确度。其中,步骤(1)中所述治疗药制剂为口服制剂时,在步骤(2)进行综合评分的权重系数分别为:视觉指标占50%、味觉指标占30%、嗅觉指标占20%;步骤(1)中所述治疗药制剂为外用制剂时,在步骤(2)进行综合评分的权重系数分别为:视觉指标占70%、嗅觉指标占30%。
其中,相似度分值划分分别为:完全一致=100%,很接近一致=80%,具明显差异=60%,不一致=0。
本发明使用的视觉传感器、味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的设备及计算软件购自于市售商品。
实施例2液体形式服用的中药制剂的安慰剂制备方法
治疗药制剂为最终以液体形式服用的制剂时,其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治疗药制剂,加水或乙醇溶解或稀释后,得原制剂稀释液备用,观测稀释液颜色;
(2)再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或体积为步骤(1)治疗药制剂的0-20%,加入步骤(1)同体积的水或乙醇,再加入赋形剂/溶媒、矫色剂和矫味剂,得安慰剂稀释液,同时,参照原制剂稀释液的形、色、气、味,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加入量,待安慰剂稀释液与原制剂稀释液的形、色、气、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得到安慰剂稀释液中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的配比关系;
(3)按照步骤(2)的配比关系,取治疗药制剂、赋形剂/溶媒、矫色剂和矫味剂,再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实施例3固体形式服用中药制剂的安慰剂制备方法
治疗药制剂为最终以固体形式服用的制剂时,其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精密称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3-15%w/w,粉碎,备用;
(2)按照治疗药制剂原制备工艺取同类、等量的辅料,与步骤(1)称取物混匀,再参照治疗药制剂粉末的形、色、气、味,选择、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与加入量,待其与原制剂的形、色、气、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得到安慰剂中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的配比关系;
(3)按照步骤(2)的配比关系,称取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再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实施例4固体形式服用中药制剂的安慰剂制备方法
治疗药制剂为最终以固体形式服用的制剂时,其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精密称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0-20%w/w,备用;
(2)按照治疗药制剂原制备工艺取同类、等量的辅料,再参照治疗药制剂粉末的形、色、味,选择、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与加入量,待空白制剂与原制剂的形、色、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各辅料的配比关系;
(3)按照步骤(2)的配比关系,精密称取空白制剂,与步骤(1)称取物的重量之和与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相同或相似;将空白制剂与步骤(1)称取物混合均匀,再参照治疗药制剂粉末的形、色、气、味,选择、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与加入量,待其与原制剂的形、色、气、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得到安慰剂中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的配比关系;
(4)按照步骤(3)的配比关系,称取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再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实施例2-4中,在比较形、色、气、味时,除实施例1的评价方法外,还可以采用10人或以上的经验丰富的本领域人员进行评价。
按照实施例2-4的方法制备出实施例5-13的中药安慰剂,并对各种安慰剂进行感官对比。
实施例5
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的评价:采用人工评分、智能感官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1、安慰剂辅料筛选
下述筛选试验中,以安慰剂总量100g进行辅料配比用量的考察。
通过考察不同赋形剂(乳糖、蔗糖、面粉、糊精、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炒面粉)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赋形剂。
表1赋形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071
结论:调肠舒缓颗粒治疗药物水溶液浑浊,瓶底无明显沉淀物。选用乳糖、面粉、炒面粉混合使用(6:3)时,其水溶液性状与治疗药物性状最为接近,考虑面粉炒制过程质量控制困难,因此选用乳糖与面粉(6:3)混用作为稀释剂。具体每种稀释剂的加入量还会根据制粒后颗粒的颜色进行微调。
考察了不同矫色剂(食用焦糖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食用果绿色素、食用红曲红色素、食用巧克力棕色素)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矫色剂。
表2棕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072
结论:调肠舒缓颗粒治疗药物为黄棕色颗粒。采用食用焦糖色素(加入量:1.5g)与黄色食用色素混合使用时,其固体、水溶液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表3黄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07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081
结论:调肠舒缓颗粒治疗药物为黄棕色颗粒。采用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10%β-胡萝卜色素、食用果绿色素(加入量:0.43g:0.05g:12g:0.1g)或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10%β-胡萝卜色素(加入量:2g:0.1g:6g)与食用焦糖色素混合使用和时,其固体、水溶液颜色与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考察不同矫味剂(甜菊苷、阿斯巴甜、苦味剂)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选择合适的矫味剂。
表4矫味剂种类及浓度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082
结论:调肠舒缓颗粒治疗药物水溶解后,水溶液味苦、微涩。采用阿斯巴甜与苦味剂(加入量:9g:18g)混合使用时,其固体、水溶液味觉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甜菊苷与阿斯巴甜的甜度相当,而且调肠舒缓颗粒治疗药物原工艺加入阿斯巴甜以矫味,因此选用阿斯巴甜为甜味剂。具体矫味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选定后进行微调。
调肠舒缓颗粒治疗药物的气味,难以用现行香精进行调味。因此其安慰剂的制备加入适宜量的原治疗药物,在不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提高安慰剂的相似度。
表5治疗药物加入安慰剂成型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091
结论:本实验加入10%或20%调肠舒缓颗粒治疗药物时,其安慰剂性状最与原治疗药物相接近。为减少原治疗药物对安慰剂生理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添加10%治疗药物制成调肠舒缓颗粒。
2、安慰剂的配比确定
将前述筛选得到的原辅料配比进行组合后发现,单因素考察的结果与原制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前述原辅料配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了如下配比:
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00g、乳糖649.273g、面粉180g、食用焦糖色素14.4g、食用日落黄色素0.045g、食用柠檬黄色素0.392g、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10.8g、食用果绿色素0.09g、食用苦味剂18g、阿斯巴甜9g、羧甲基纤维素钠18g。该品为黄棕色颗粒,气香,味苦、微涩。
3、对安慰剂成品的检测
3.1人工评测
请10名多年从事制剂工作的人员为所制备安慰剂的颗粒、水溶液的视觉指标(外观、颜色)、嗅觉指标(气味)、味觉指标(口感)等项目的相似度进行评分。
表6人工评分相似度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092
结论: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相似度为80%,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3.2智能感官评测
机器视觉技术对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7颗粒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09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0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颗粒视觉指标相似度为59.73%。
表8水溶液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0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溶液视觉指标相似度为86.64%。
电子鼻技术对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9电子鼻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0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1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嗅觉指标相似度为77.82%
电子舌技术对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10电子舌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1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味觉指标相似度为99.69%。
表11相似度综合评分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13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总相似度为80.72%。
由表6和表11得知,对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采用智能感官评价(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基本上相一致。
实施例6
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的评价:采用人工评分、智能感官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1、安慰剂辅料筛选
下述筛选试验中,以安慰剂总量100g进行辅料配比用量的考察。
通过考察不同赋形剂(乳糖、蔗糖、面粉、糊精)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赋形剂。
表12赋形剂种类及比例选择
结论:藿香正气颗粒治疗药物水溶液浑浊,瓶底无明显沉淀物。选用乳糖、蔗糖、面粉混合使用(17g:66g:1.6g)时,其水溶液性状与治疗药物性状最为接近。具体每种稀释剂的加入量还会根据制粒后颗粒的颜色进行微调。
考察了不同矫色剂(食用焦糖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食用巧克力棕色素)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矫色剂。
表13棕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选择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22
结论:藿香正气颗粒治疗药物为黄棕色颗粒。采用食用焦糖色素(加入量:1g)与黄色食用色素混合使用时,其固体、水溶液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表14黄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31
结论:藿香正气颗粒治疗药物为黄棕色颗粒。采用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10%β-胡萝卜色素(加入量:0.15g:0.1g:1.5g)与食用焦糖色素混合使用和时,其固体、水溶液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考察不同矫味剂(甜菊苷、阿斯巴甜、苦味剂)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选择合适的矫味剂。
表15矫味剂种类及浓度
结论:藿香正气颗粒治疗药物味甜、微苦、辛。采用苦味剂(加入量:10g)单独使用时,其固体、水溶液味觉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味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选定后进行微调。
藿香正气颗粒治疗药物的气味,难以用现行香精进行调味。因此其安慰剂的制备加入适宜量的原治疗药物,在不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提高安慰剂的相似度。
表16治疗药物加入安慰剂成型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3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41
结论:本实验加入10%或20%藿香正气颗粒治疗药物时,其安慰剂性状最与原治疗药物相接近。为减少原治疗药物对安慰剂生理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添加10%治疗药物制成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
2、安慰剂的配比确定
将前述筛选得到的原辅料配比进行组合后发现,单因素考察的结果与原制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前述原辅料配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了如下配比:
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50g,乳糖190g、蔗糖731.425g、面粉18g、食用焦糖色素9g、食用日落黄色素0.09g、食用柠檬黄色素0.135g、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1.35g。该品为黄棕色颗粒,气香,味甜、微苦、辛。
3、对安慰剂成品的检测
3.1人工评测
请10名多年从事制剂工作的人员为所制备安慰剂的颗粒、水溶液的视觉指标(外观、颜色)、嗅觉指标(气味)、味觉指标(口感)等项目的相似度进行评分。
表17人工评分相似度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42
结论: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相似度为90%,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3.2智能感官评测
机器视觉技术对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18颗粒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4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5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颗粒视觉指标相似度为99.92%。
表19水溶液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5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溶液视觉指标相似度为99.15%。
电子鼻技术对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20电子鼻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5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6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嗅觉指标相似度为90.27%。
电子舌技术对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21电子舌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6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味觉指标相似度为99.84%。
表22相似度综合评分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63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与原制剂总相似度为97.81%。
由表17和表22得知,对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采用智能感官评价(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基本上相一致。
实施例7
归脾合剂安慰剂的评价:采用人工评分、智能感官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1、安慰剂辅料的筛选
下述筛选试验中,以安慰剂总量100g进行辅料配比用量的考察。
由于该治疗药制剂为澄清液体,乳糖在水溶液中是澄清状,所以其安慰剂选择乳糖作为赋形剂。
考察不同矫色剂(食用焦糖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巧克力棕色素)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矫色剂。
表23棕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选择
结论:归脾合剂治疗药物为棕黑色的澄清液体。采用食用焦糖色素(加入量:14g),其水溶液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表24黄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72
结论:归脾合剂治疗药物为棕黑色的澄清液体。采用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加入量:0.4g:0.05g)与食用焦糖色素混合使用和时,其水溶液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由于归脾合剂治疗药物味微甘、微苦,制备安慰剂过程中,加入了乳糖作为赋形剂,其本身已具备一定的甜度,所以加入适量的苦味剂进行矫味。
归脾合剂治疗药物的气味,难以用现行香精进行调味。因此其安慰剂的制备加入适宜量的原治疗药物,在不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提高安慰剂的相似度。
表25治疗药物加入安慰剂成型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7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81
结论:本实验加入10%或20%归脾合剂治疗药物时,其安慰剂性状最与原治疗药物相接近。为减少原治疗药物对安慰剂生理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添加10%治疗药物制成归脾合剂安慰剂。
2、安慰剂的配比确定
将前述筛选得到的原辅料配比进行组合后发现,单因素考察的结果与原制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前述原辅料配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了如下配比:
归脾合剂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20ml、乳糖120g、食用焦糖色素13g、食用日落黄色素0.05g、食用柠檬黄色素0.43g、食用苦味剂2g、苯甲酸钠1g,纯化水定容至1000ml。该品为棕黑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微甘、微苦。
3、安慰剂成品的检测
3.1人工评测
请10名多年从事制剂工作的人员为所制备安慰剂的颗粒、水溶液的视觉指标(外观、颜色)、嗅觉指标(气味)、味觉指标(口感)等项目的相似度进行评分。
表26人工评分相似度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82
结论:归脾合剂安慰剂与原制剂相似度为90%,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3.2智能感官评测
机器视觉技术对归脾合剂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27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8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9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归脾合剂安慰剂与原制剂视觉指标相似度为97%。
电子鼻技术对归脾合剂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28电子鼻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9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归脾合剂安慰剂与原制剂嗅觉指标相似度为79%。
电子舌技术对归脾合剂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29电子舌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19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0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归脾合剂安慰剂与原制剂味觉指标相似度为。
表30相似度综合评分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0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归脾合剂安慰剂与原制剂总相似度为94%。
由表26和表30得知,对归脾合剂安慰剂,采用智能感官评价(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基本上相一致。
实施例8
生发片安慰剂的评价:采用人工评分、智能感官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1、安慰剂辅料的筛选
下述筛选试验中,以安慰剂总量100g进行辅料配比用量的考察。
由于该治疗药制剂的赋形剂是糊精,所以其安慰剂选择糊精作为赋形剂。
考察了不同矫色剂(食用焦糖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巧克力棕色素)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矫色剂。
表31棕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选择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03
结论:生发片治疗药物为棕褐色颗粒。采用食用焦糖色素(加入量:11g)与黄色食用色素混合使用时,其片剂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表32黄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04
由于生发片治疗药物味微苦,所以加入适量的苦味剂进行矫味。
治疗药物的气味,难以用现行香精进行调味。因此其安慰剂的制备加入适宜量的原治疗药物,在不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提高安慰剂的相似度。
表33治疗药物加入安慰剂成型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11
结论:本实验加入10%或20%生发片治疗药物时,其安慰剂性状最与原治疗药物相接近。为减少原治疗药物对安慰剂生理活性的影响,采用添加10%治疗药物制成生发片安慰剂。
2、安慰剂的配比确定
将前述筛选得到的原辅料配比进行组合后发现,单因素考察的结果与原制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前述原辅料配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了如下配比:
生发片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10g、糊精878.85g、食用焦糖色素11g、食用日落黄色素0.06g、食用柠檬黄色素0.09g、食用苦味剂1g。该品为棕褐色片,味微苦。
3、安慰剂成品的检测
3.1人工评测
请10名多年从事制剂工作的人员为所制备安慰剂的颗粒、水溶液的视觉指标(外观、颜色)、嗅觉指标(气味)、味觉指标(口感)等项目的相似度进行评分。
表34人工评分相似度
结论:生发片安慰剂与原制剂相似度为90%,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3.2智能感官评测
机器视觉技术对生发片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35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1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2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生发片安慰剂与原制剂视觉指标相似度为92%。
电子鼻技术对生发片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36电子鼻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2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生发片安慰剂与原制剂嗅觉指标相似度为90%。
电子舌技术对生发片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37电子舌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3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生发片安慰剂与原制剂味觉指标相似度为100%。
表38相似度综合评分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3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生发片安慰剂与原制剂总相似度为94%。
由表34和表38得知,对生发片安慰剂,采用智能感官评价(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基本上相一致。
实施例9
止血宁片安慰剂的评价:采用人工评分、智能感官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1、安慰剂辅料的筛选
下述筛选试验中,以安慰剂总量100g进行辅料配比用量的考察。
由于该治疗药制剂的赋形剂是淀粉,所以其安慰剂选择淀粉作为赋形剂。
考察了不同矫色剂(食用焦糖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巧克力棕色素)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矫色剂。
表39棕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33
结论:止血宁片治疗药物为灰褐色颗粒。采用食用焦糖色素(加入量:9g)与黄色食用色素混合使用时,其片剂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表40黄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41
由于止血宁片治疗药物味微苦,所以加入适量的苦味剂进行矫味。
治疗药物的气味,难以用现行香精进行调味。因此其安慰剂的制备加入适宜量的原治疗药物,在不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提高安慰剂的相似度。
表41治疗药物加入安慰剂成型结果
结论:本实验加入10%或20%止血宁片治疗药物时,其安慰剂性状最与原治疗药物相接近。为减少原治疗药物对安慰剂生理活性的影响,采用添加10%治疗药物制成生发片安慰剂。
2、安慰剂的配比确定
将前述筛选得到的原辅料配比进行组合后发现,单因素考察的结果与原制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前述原辅料配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了如下配比:
止血宁片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10g、淀粉879.34g、食用焦糖色素9g、食用日落黄色素0.05g、食用柠檬黄色素0.11g、食用二氧化钛1.5g,包糖衣。该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灰褐色,味微苦、涩。
3、安慰剂成品的检测
3.1人工评测
请10名多年从事制剂工作的人员为所制备安慰剂的颗粒、水溶液的视觉指标(外观、颜色)、嗅觉指标(气味)、味觉指标(口感)等项目的相似度进行评分。
表42人工评分相似度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4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51
结论:止血宁片安慰剂与原制剂相似度为90%,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3.2智能感官评测
机器视觉技术对止血宁片安慰剂及原制剂(不去糖衣)进行比对。
表43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5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止血宁片安慰剂与原制剂视觉指标相似度为100%。
电子鼻技术对止血宁片安慰剂及原制剂(去糖衣)进行比对。
表44电子鼻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5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6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止血宁片安慰剂与原制剂嗅觉指标相似度为78%。
电子舌技术对止血宁片安慰剂及原制剂(去糖衣)进行比对。
表45电子舌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6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止血宁片安慰剂与原制剂味觉指标相似度为100%。
表46相似度综合评分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63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止血宁片安慰剂与原制剂总相似度为96%。
由表42和表46得知,对止血宁片安慰剂,采用智能感官评价(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基本上相一致。
实施例10
肝肾康糖浆安慰剂的评价:采用人工评分、智能感官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1、安慰剂辅料的筛选
下述筛选试验中,以安慰剂总量100g进行辅料配比用量的考察。
通过考察不同赋形剂(乳糖、蔗糖、糊精)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赋形剂。
表47赋形剂种类及比例选择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71
结论:肝肾康糖浆治疗药物为褐色的粘稠液体。选用蔗糖、糊精或乳糖、糊精混合使用(60g:10g)时,其水溶液性状与治疗药物性状最为接近。考虑到蔗糖可以作为矫味剂,所以选择蔗糖、糊精作为赋形剂。具体每种稀释剂的加入量还会根据溶液的颜色进行微调。
考察不同矫色剂(食用焦糖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巧克力棕色素)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矫色剂。
表48棕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选择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72
结论:肝肾康糖浆治疗药物为褐色的粘稠液体。采用食用焦糖色素(加入量:15g),其水溶液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表49黄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73
结论:肝肾康糖浆治疗药物为褐色的粘稠液体。采用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加入量:0.4g:0.05g)与食用焦糖色素混合使用和时,其水溶液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由于肝肾康糖浆治疗药物味甜、微辛、苦、涩,制备安慰剂过程中,加入了蔗糖作为赋形剂,其本身已具备一定的甜度,所以加入适量的苦味剂进行矫味。
肝肾康糖浆治疗药物的气味,难以用现行香精进行调味。因此其安慰剂的制备加入适宜量的原治疗药物,在不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提高安慰剂的相似度。
表50治疗药物加入安慰剂成型结果
结论:本实验加入10%或20%肝肾康糖浆治疗药物时,其安慰剂性状最与原治疗药物相接近。为减少原治疗药物对安慰剂生理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添加10%治疗药物制成肝肾康糖浆安慰剂。
2、安慰剂的配比确定
将前述筛选得到的原辅料配比进行组合后发现,单因素考察的结果与原制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前述原辅料配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了如下配比:
肝肾康糖浆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00ml、蔗糖795g、糊精80g、食用焦糖色素15g、食用日落黄色素0.05g、食用柠檬黄色素0.38g、食用苦味剂2g、山梨酸钾8g,纯化水定容至1000ml。该品为褐色的粘稠液体,气微香,味甜、微辛、苦、涩。
3、安慰剂成品的检测
3.1人工评测
请10名多年从事制剂工作的人员为所制备安慰剂的颗粒、水溶液的视觉指标(外观、颜色)、嗅觉指标(气味)、味觉指标(口感)等项目的相似度进行评分。
表51人工评分相似度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82
结论:归脾合剂安慰剂与原制剂相似度为90%,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3.2智能感官评测
机器视觉技术对肝肾康糖浆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52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9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肝肾康糖浆安慰剂与原制剂视觉指标相似度为99%。
电子鼻技术对肝肾康糖浆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53电子鼻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292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0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肝肾康糖浆安慰剂与原制剂嗅觉指标相似度为91%。
电子舌技术对肝肾康糖浆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54电子舌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0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肝肾康糖浆安慰剂与原制剂味觉指标相似度为。
表55相似度综合评分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03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肝肾康糖浆安慰剂与原制剂总相似度为94%。
由表51和表55得知,对肝肾康糖浆安慰剂,采用智能感官评价(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基本上相一致。
实施例11
通心络胶囊安慰剂的评价:采用人工评分、智能感官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1、安慰剂辅料的筛选
下述筛选试验中,以安慰剂总量100g进行辅料配比用量的考察。
由于通心络胶囊除去胶囊后,内容物的水溶液浑浊,瓶底有一层沉淀物,根据赋形剂的性质,所以选择糊精作为赋形剂。
考察了不同矫色剂(食用焦糖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果绿色素、食用巧克力棕色素)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不同比例),选择合适的矫色剂。
表56棕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11
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药物内容物为灰棕色至灰褐色的颗粒和粉末。采用食用焦糖色素(加入量:11g)与黄色食用色素混合使用时,其固体、水溶液颜色与原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表57黄色矫色剂种类及比例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12
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药物内容物为灰棕色至灰褐色的颗粒和粉末。采用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果绿色素(加入量:0.06g:0.02g:0.02g)与食用焦糖色素混合使用和时,其固体、水溶液颜色与治疗药物最为接近。具体矫色剂的加入量还会待其它辅料、着色剂选定后进行微调。
由于通心络胶囊治疗药物内容物为味微咸、苦,所以选择苦味剂作为矫味剂。
通心络胶囊治疗药物的气味,难以用现行香精进行调味。因此其安慰剂的制备加入适宜量的原治疗药物,在不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提高安慰剂的相似度。
表58治疗药物加入安慰剂成型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21
结论:本实验加入10%或20%通心络胶囊治疗药物时,其安慰剂性状最与原治疗药物相接近。为减少原治疗药物对安慰剂生理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添加10%治疗药物制成通心络胶囊内容物。
2、安慰剂的配比确定
将前述筛选得到的原辅料配比进行组合后发现,单因素考察的结果与原制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前述原辅料配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了如下配比:
通心络胶囊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80g、糊精107.9g、食用焦糖色素11g、食用日落黄色素0.02g、食用柠檬黄色素0.06g、食用果绿色素0.02、食用苦味剂1g。该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灰棕色至灰褐色的颗粒和粉末,气香、味腥,味微咸、苦。
3、安慰剂成品的检测
3.1人工评测
请10名多年从事制剂工作的人员为所制备安慰剂的颗粒、水溶液的视觉指标(外观、颜色)、嗅觉指标(气味)、味觉指标(口感)等项目的相似度进行评分。
表59人工评分相似度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22
结论:通心络胶囊安慰剂与原制剂相似度为94%,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3.2智能感官评测
机器视觉技术对通心络胶囊安慰剂(除去胶囊)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60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2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3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通心络胶囊安慰剂与原制剂视觉指标相似度为91%。
电子鼻技术对通心络胶囊安慰剂(除去胶囊)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61电子鼻测定结果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通心络胶囊安慰剂与原制剂嗅觉指标相似度为92%。
电子舌技术对通心络胶囊安慰剂(除去胶囊)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62电子舌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33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通心络胶囊安慰剂与原制剂味觉指标相似度为100%。
表63相似度综合评分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4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通心络胶囊安慰剂与原制剂总相似度为94%。
由表59和表63得知,对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采用智能感官评价(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基本上相一致。
实施例12
牛黄上清丸安慰剂的评价:采用人工评分、智能感官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1、安慰剂辅料的筛选
下述筛选试验中,以安慰剂总量100g进行辅料配比用量的考察。
牛黄上清丸为大蜜丸或水丸,根据丸剂自身性质,结合赋形剂性质,选择面粉、炼蜜作用赋形剂。
牛黄上清丸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或棕黄色至深棕色的水丸,根据矫色剂的水溶液颜色,选择食用焦糖色素和食用日落黄作为矫色剂。
治疗药物的气味,难以用现行香精进行调味。因此其安慰剂的制备加入适宜量的原治疗药物,在不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提高安慰剂的相似度。
表64治疗药物加入安慰剂成型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43
结论:本实验加入10%或20%牛黄上清丸治疗药物时,其安慰剂性状最与原治疗药物相接近。为减少原治疗药物对安慰剂生理活性的影响,采用添加10%治疗药物制成牛黄上清丸安慰剂。
2、安慰剂的配比确定
将前述筛选得到的原辅料配比进行组合后发现,单因素考察的结果与原制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前述原辅料配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了如下配比:
牛黄上清丸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90g、面粉893g、食用焦糖色素16.91g、食用日落黄色素0.09g、炼蜜1250g。该品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或棕黄色至深棕色的水丸,气芳香,味苦。
3、安慰剂成品的检测
3.1人工评测
请10名多年从事制剂工作的人员为所制备安慰剂的颗粒、水溶液的视觉指标(外观、颜色)、嗅觉指标(气味)、味觉指标(口感)等项目的相似度进行评分。
表65人工评分相似度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51
结论:牛黄上清丸安慰剂与原制剂相似度为86%,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3.2智能感官评测
机器视觉技术对牛黄上清丸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66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牛黄上清丸安慰剂与原制剂视觉指标相似度为91%。
电子鼻技术对牛黄上清丸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67电子鼻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6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牛黄上清丸安慰剂与原制剂嗅觉指标相似度为74%。
电子舌技术对牛黄上清丸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68电子舌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62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牛黄上清丸安慰剂与原制剂味觉指标相似度为100%。
表69相似度综合评分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7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牛黄上清丸安慰剂与原制剂总相似度为90.3%。
由表65和69得知,对牛黄上清丸安慰剂,采用智能感官评价(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基本上相一致。
实施例13
老鹳草软膏安慰剂的评价:采用人工评分、智能感官技术进行综合评价。
1、安慰剂辅料的筛选
下述筛选试验中,以安慰剂总量100g进行辅料配比用量的考察。
老鹳草软膏为软膏,根据膏剂自身性质,结合赋形剂性质,选择羊毛脂、凡士林作用赋形剂。
老鹳草软膏为棕黄色至棕褐色或褐紫色的软膏,根据矫色剂的水溶液颜色,选择食用焦糖色素和食用柠檬黄色素作为矫色剂。
治疗药物的气味,难以用现行香精进行调味。因此其安慰剂的制备加入适宜量的原治疗药物,在不具有生理活性的情况下,提高安慰剂的相似度。
表70治疗药物加入安慰剂成型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72
结论:本实验加入10%或20%老鹳草软膏治疗药物时,其安慰剂性状最与原治疗药物相接近。为减少原治疗药物对安慰剂生理活性的影响,采用添加10%治疗药物制成老鹳草软膏安慰剂。
2、安慰剂的配比确定
将前述筛选得到的原辅料配比进行组合后发现,单因素考察的结果与原制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前述原辅料配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整,最终确定了如下配比:
老鹳草软膏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00g、食用焦糖色素9g、食用柠檬黄色素0.3g、羟苯乙酯3g、羊毛脂440.7g、凡士林447g。该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或褐紫色的软膏。
3、安慰剂成品的检测
3.1人工评测
请10名多年从事制剂工作的人员为所制备安慰剂的视觉指标(外观、颜色)、嗅觉指标(气味)、味觉指标(口感)等项目的相似度进行评分。
表71人工评分相似度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81
结论:老鹳草软膏安慰剂与原制剂相似度为88%,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3.2智能感官评测
机器视觉技术对老鹳草软膏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72机器视觉测定结果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老鹳草软膏安慰剂与原制剂视觉指标相似度为91%。
电子鼻技术对老鹳草软膏安慰剂及原制剂进行比对。
表73电子鼻测定结果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83
Figure BDA00002883573900391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老鹳草软膏安慰剂与原制剂嗅觉指标相似度为87%。
表74相似度综合评分
结论:如上表所示,计算得老鹳草软膏安慰剂与原制剂总相似度为89.8%。
由表71和74得知,对老鹳草软膏安慰剂,采用智能感官评价(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与人工评分的相似度基本上相一致。
本发明中,取少量原制剂(颗粒剂、合剂、片剂、胶囊剂、丸剂、外用制剂等)制成中药安慰剂,该安慰剂的性状与原制剂相似程度高,且安慰剂无生理活性,更适用于临床实验研究;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中药安慰剂智能感官评价方法,利用机器视觉(视觉传感器)、电子鼻(嗅觉传感器)和电子舌(味觉传感器)等三种传感器分别模拟人的眼、鼻和舌三种感官器官,实现了中药安慰剂性状评价的客观量化,避免了人经验感观评价导致的主观偏差。

Claims (12)

1.一种制备中药安慰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称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体积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0-20%,再调节赋形剂/溶媒、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和加入量,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药制剂为最终以固体形式服用的制剂时,其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精密称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0-20%w/w,备用;
(2)按照治疗药制剂原制备工艺取同类、等量的辅料,与步骤(1)称取物混匀,再参照治疗药制剂粉末的形、色、气、味,选择、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与加入量,待其与原制剂的形、色、气、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得到安慰剂中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的配比关系;
(3)按照步骤(2)的配比关系,称取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再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药制剂为最终以固体形式服用的制剂时,其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精密称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0-20%w/w,备用;
(2)按照治疗药制剂原制备工艺取同类、等量的辅料,再参照治疗药制剂粉末的形、色、味,选择、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与加入量,待空白制剂与原制剂的形、色、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各辅料的配比关系;
(3)按照步骤(2)的配比关系,精密称取空白制剂,与步骤(1)称取物的重量之和与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相同或相似;将空白制剂与步骤(1)称取物混合均匀,再参照治疗药制剂粉末的形、色、气、味,选择、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类型与加入量,待其与原制剂的形、色、气、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得到安慰剂中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的配比关系;
(4)按照步骤(3)的配比关系,称取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再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治疗药制剂,其重量为原单位治疗药制剂的3-15%w/w,优选为5-12%w/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药制剂为最终以液体形式服用的制剂时,其安慰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治疗药制剂,加溶媒溶解或稀释后,得原制剂稀释液备用;
(2)再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或体积为步骤(1)治疗药制剂的0-20%,加入步骤(1)同体积的溶媒,再加入赋形剂/溶媒、矫色剂和矫味剂,得安慰剂稀释液,同时,参照原制剂稀释液的形、色、气、味,调节赋形剂、矫色剂、矫味剂的加入量,待安慰剂稀释液与原制剂稀释液的形、色、气、味相同或相似时,计算得到安慰剂稀释液中治疗药制剂、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的配比关系;
(3)按照步骤(2)的配比关系,取治疗药制剂、赋形剂/溶媒、矫色剂和矫味剂,再按照治疗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得到中药安慰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再取治疗药制剂,其重量或体积为步骤(1)治疗药制剂的3-15%,优选为5-12%。
7.一种中药安慰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如下原辅料:
固体治疗药制剂0-200重量份,赋形剂、矫色剂和矫味剂共800-1000重量份;或,
液体治疗药制剂0-200体积份,溶媒、矫色剂和矫味剂共800-1000体积份;
其中,所述赋形剂选自糊精、乳糖、蔗糖、面粉、纤维素、羊毛脂、凡士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矫色剂选自食用焦糖色素、食用日落黄色素、食用柠檬黄色素、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食用果绿色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矫味剂选自甜味剂或苦味剂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溶媒为水、稀醇、淀粉浆、糖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安慰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味剂选自阿斯巴甜、蔗糖、甜菊苷、蜂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所述的中药安慰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安慰剂为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调肠舒缓颗粒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00g、乳糖649.273g、面粉180g、食用焦糖色素14.4g、食用日落黄色素0.045g、食用柠檬黄色素0.392g、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10.8g、食用果绿色素0.09g、食用苦味剂18g、阿斯巴甜9g、羧甲基纤维素钠18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藿香正气颗粒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50g,乳糖190g、蔗糖731.425g、面粉18g、食用焦糖色素9g、食用日落黄色素0.09g、食用柠檬黄色素0.135g、食用10%的β-胡萝卜色素1.35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归脾合剂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归脾合剂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20ml、乳糖120g、食用焦糖色素13g、食用日落黄色素0.05g、食用柠檬黄色素0.43g、食用苦味剂2g、苯甲酸钠1g,纯化水定容至1000ml;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生发片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生发片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10g、糊精878.85g、食用焦糖色素11g、食用日落黄色素0.06g、食用柠檬黄色素0.09g、食用苦味剂1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止血宁片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止血宁片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10g、淀粉879.34g、食用焦糖色素9g、食用日落黄色素0.05g、食用柠檬黄色素0.11g、食用二氧化钛1.5g,包糖衣;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肝肾康糖浆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肝肾康糖浆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100ml、蔗糖795g、糊精80g、食用焦糖色素15g、食用日落黄色素0.05g、食用柠檬黄色素0.38g、食用苦味剂2g、山梨酸钾8g,纯化水定容至1000ml;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通心络胶囊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通心络胶囊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80g、糊精107.9g、食用焦糖色素11g、食用日落黄色素0.02g、食用柠檬黄色素0.06g、食用果绿色素0.02、食用苦味剂1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牛黄上清丸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牛黄上清丸安慰剂,其配比为:原制剂90g、面粉893g、食用焦糖色素16.91g、食用日落黄色素0.09g、炼蜜1250g;
或,所述中药安慰剂为老鹳草软膏安慰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的:老鹳草软膏100g、食用焦糖色素9g、食用柠檬黄色素0.3g、羟苯乙酯3g、羊毛脂440.7g、凡士林447g。
10.中药安慰剂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取中药安慰剂和治疗药制剂,通过视觉传感器、味觉传感器、嗅觉传感器分别测定两者的视觉指标、味觉指标、嗅觉指标,并分别计算其相似度;
(2)将步骤(1)所得的各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标准大于80%,即为合格的中药安慰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治疗药制剂为口服制剂时,在步骤(2)进行综合评分的权重系数分别为:视觉指标占50%、味觉指标占30%、嗅觉指标占2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治疗药制剂为外用制剂时,在步骤(2)进行综合评分的权重系数分别为:视觉指标占70%、嗅觉指标占30%。
CN2013100687122A 2012-03-05 2013-03-05 中药安慰剂及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 Pending CN1031109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87122A CN103110962A (zh) 2012-03-05 2013-03-05 中药安慰剂及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5434 2012-03-05
CN201210055434.2 2012-03-05
CN2013100687122A CN103110962A (zh) 2012-03-05 2013-03-05 中药安慰剂及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0962A true CN103110962A (zh) 2013-05-22

Family

ID=48409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87122A Pending CN103110962A (zh) 2012-03-05 2013-03-05 中药安慰剂及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096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4691A (zh) * 2015-09-06 2015-12-30 兰州大学 一种颈复康颗粒模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7242A (zh) * 2016-07-27 2017-01-04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中药配方颗粒安慰剂的制作工艺
CN108094805A (zh) * 2018-01-26 2018-06-0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牛奶味中药伴侣
CN109529056A (zh) * 2018-12-29 2019-03-29 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丸剂临床试验用安慰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3658A (zh) * 2020-06-11 2020-09-22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种智能感官数据融合的食品品质鉴定方法
CN112089850A (zh) * 2020-10-10 2020-12-18 深圳市中医院 白虎人参颗粒安慰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6717A (zh) * 2021-10-28 2022-01-04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安慰剂的制备方法
TWI819838B (zh) * 2022-10-07 2023-10-21 王信夫 漢方調味飲糖漿的製備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6073A (zh) * 2003-12-02 2004-11-17 辽宁中医学院 一种中药外用散剂安慰剂的制作工艺
CN102133408A (zh) * 2011-03-28 2011-07-27 广东省中医院 冠心病方安慰剂
CN102133388A (zh) * 2011-03-11 2011-07-27 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安慰剂的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6073A (zh) * 2003-12-02 2004-11-17 辽宁中医学院 一种中药外用散剂安慰剂的制作工艺
CN102133388A (zh) * 2011-03-11 2011-07-27 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安慰剂的制作工艺
CN102133408A (zh) * 2011-03-28 2011-07-27 广东省中医院 冠心病方安慰剂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4691A (zh) * 2015-09-06 2015-12-30 兰州大学 一种颈复康颗粒模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691B (zh) * 2015-09-06 2018-08-28 兰州大学 一种颈复康颗粒模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7242A (zh) * 2016-07-27 2017-01-04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中药配方颗粒安慰剂的制作工艺
CN106267242B (zh) * 2016-07-27 2019-07-26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中药配方颗粒安慰剂的制作工艺
CN108094805A (zh) * 2018-01-26 2018-06-0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牛奶味中药伴侣
CN109529056A (zh) * 2018-12-29 2019-03-29 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丸剂临床试验用安慰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3658A (zh) * 2020-06-11 2020-09-22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多种智能感官数据融合的食品品质鉴定方法
CN112089850A (zh) * 2020-10-10 2020-12-18 深圳市中医院 白虎人参颗粒安慰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6717A (zh) * 2021-10-28 2022-01-04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安慰剂的制备方法
TWI819838B (zh) * 2022-10-07 2023-10-21 王信夫 漢方調味飲糖漿的製備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0962A (zh) 中药安慰剂及制备工艺和评价方法
TWI795462B (zh) 光安定性及溶出性優異的醫藥製劑
JP5869004B2 (ja) γ−ヒドロキシ酪酸の発泡性顆粒
CN106420643B (zh) 一种含维生素c钠的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514780A (ja) 医薬組成物
TWI787268B (zh) 預防近視用組成物及機能性食品
JP2021529735A (ja) アミノ酸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03284146B (zh) 左旋肉碱茶多酚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09510A1 (zh) 一种具有促进消化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37265B (zh) 一种用于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
CN105311037A (zh) 一种维生素d胶囊型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0724B (zh) Nk1受体拮抗剂组合物
CN104302302B (zh) 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蓝靛果忍冬的果实提取物用于预防或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或保健食品
CN107789328A (zh) 一种含有盐酸多奈哌齐的口崩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6960A (zh) 一种具有抗贫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688933A (zh) 一种普洱茶有效成分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降糖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CN104147146B (zh) 一种促进排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201735939A (zh) 用於改善婦女更年期症狀之組成物其包含奎爾派特赤竹萃取物
TWI708618B (zh) 經口組合物
CN110448668A (zh) 一种保持平和体质的中药组合物、破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2423A (zh) 一种高血压营养食品
CN104055963B (zh) 一种减脂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JP3872369B2 (ja) ホオノキ葉の加工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050857A (zh) 黑豆和黑小米复合早茶粉
KR101170801B1 (ko) 식욕억제제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