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5334A -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5334A
CN103105334A CN2013100488504A CN201310048850A CN103105334A CN 103105334 A CN103105334 A CN 103105334A CN 2013100488504 A CN2013100488504 A CN 2013100488504A CN 201310048850 A CN201310048850 A CN 201310048850A CN 103105334 A CN103105334 A CN 103105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shifted
point
overlapping region
shifted divi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88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5334B (zh
Inventor
罗文波
刘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488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53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05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5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5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53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1)对黏弹性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一系列试验曲线;(2)按测试温度升序或降序排列,并将所有曲线的数据转换成对数数据;(3)计算出各对相邻曲线的移位因子,在计算相邻两曲线移位因子时,考虑两曲线的交叠区域的“面积”,以交叠区域的“面积”等于零为判据,从而解得移位因子;(4)计算出各曲线相对于指定参考曲线的移位因子,并对相应曲线进行移位构建出主曲线;(5)若试验曲线中有含峰值的曲线,则对峰值曲线进行分解,并计算出新的移位因子,对已构建的主曲线进行修正。本发明依据试验数据直接计算出移位因子且计算公式极其简单,所构建的主曲线唯一确定,避开了手动移位方式的主观不确定性及现有的自动移位方法所必须进行的拟合或插值。

Description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加速表征,特别涉及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技术背景
黏弹性材料是一类具有时间相关力学性能的材料。众所周知,时间-温度等效原理(时温原理)可以用于加速表征黏弹性材料长期力学性能。基于时温原理,对于某些黏弹性材料,不同温度下的一系列蠕变柔量或松弛模量试验曲线,可以沿对数时间轴移位构建出某一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所得到的主曲线的时间跨度将拓展到试验时长的数个甚至数十个数量级。时温原理也可应用于黏弹性材料在频域内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加速表征,基于时温原理,可以将一系列动态性能试验曲线沿对数频率轴移位构建出某参考温度下相应的主曲线。因此,原本需要很长时间的试验,通过升高温度并进行移位的办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原本很难测量的低频和高频区域的动态力学性能,可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可测频域范围的试验数据进行移位而获得。由此可见,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加速表征极其重要,这种加速表征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已获得的试验曲线进行移位,从而构建出理想的主曲线。通常情况下,人们通过手动移位构建主曲线,但这种方式依赖于操作者的主观判断,不同的操作者将得到不同的主曲线;现有自动移位的数值算法(如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移位算法),不可避免地要对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或数据插值,而拟合或插值的本身并不具有唯一性,也导致算法不够简洁。
发明内容
针对手动移位构建主曲线存在主观判断的问题,以及现有自动移位数值方法构建主曲线必须进行拟合或插值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更精准的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对黏弹性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时间或频率为横坐标、力学性能为纵坐标,获得的一系列曲线,按测试温度升序或降序排列,依序排列为L1,L2,...,Ls
步骤2将所有曲线的数据转换成对数数据;
步骤3分别计算出相邻两曲线的移位因子,并集合成向量D=[d1,...,dk,...,ds],其中,d1=0,dk(k=2,...,s)为Lk对Lk-1的移位因子;
步骤4由向量D得到曲线Lk相对于曲线L1的移位因子αk为:
αk=d1+d2+...+dk(1)将所有相对于曲线L1的移位因子集合成向量α如下:
α=[α1,α2,...,αk,...,αs](2)然后,以指定温度下的曲线Lm为参考曲线,从而得到该参考温度下的移位因子向量αT
αT=[α1m,...,αkm,...,αsm](3)依据移位因子向量αT,分别对相应的曲线进行移位则得到该参考温度的主曲线;
步骤5若试验曲线中出现含峰值的曲线Lk,则对峰值曲线Lk进行分解,在波峰值或波谷值处将峰值曲线Lk分解成两条曲线L′k和L″k,然后再计算出曲线L′k相对于Lk-1、Lk+1相对于L″k的移位因子d′k和d″k,于是得新的相邻移位因子向量Dnew如下:
Dnew[d1,...,dk+dk′,dk+1+dk″...,ds](4)
再回到步骤4,依式(1)、式(2)和式(3)得到指定参考温度下的移位因子向量,从而构建出该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
2.根据权利1所述的有关相邻两条曲线的移位因子的计算,其特征在于:
步骤1取任意两条相邻曲线Lk、Lk+1,其中Lk为参考曲线,分别找出曲线Lk、Lk+1的纵坐标取值区间,确定两曲线纵坐标的交叠区域,并提取该交叠区域内的离散数据点;
步骤2设交叠区域包含曲线Lk上的m个离散点和曲线Lk+1上的n个离散点,沿交叠区域上“Lk的起点→...→Lk的终点→Lk+1的终点→...→Lk+1的起点→Lk的起点”的顺序将各离散点连接起来,并依次编号为P1,P2,...,Pm,Pm+1,...,Pm+n,Pm+n+I,其中,P1,P2,...,Pm为曲线Lk上的离散数据点,Pm+1,...,Pm+n为曲线Lk+1上的离散点,Pm+n+1与P1重合,设交叠区域上离散点Pk的坐标为(xk,yk),则移位因子d为
d = 1 2 Σ k = 1 m + n ( x k y k + 1 - x k + 1 y k ) 1 2 ( y m - y 1 + y m + 1 - y m + n )
其中,y1为交叠区域内参考曲线Lk上的首个离散点P1的y坐标,ym为Lk最后一个离散点Pm的y坐标,ym+1为为交叠区域内曲线Lk+1上最后一个离散点Pm+1的y坐标,ym+n为曲线Lk+1上首个离散点Pm+n的y坐标。
本发明为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解决了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时,手动移位的主观判断和现有自动移位数值方法的拟合或插值所带来的误差问题,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所构建出的主曲线具有唯一性,准确可靠。
2.本发明在构建主曲线时,先将试验曲线依测试温度升序或降序排列,免去了移位过程中需对移位方向进行判断的步骤,且能便利地构建出以任意一条试验曲线为参考曲线的主曲线。
3.针对某些含有峰值的试验曲线(如损耗模量曲线),本发明以波峰或波谷点分解试验曲线并重新计算移位因子,以此对得到的主曲线进行修正,从而构建出光滑的主曲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相邻两曲线交叠区域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1中碳黑填充橡胶五个温度下的储能模量试验曲线。
图3本发明实施例2中碳黑填充橡胶五个温度下的损耗模量试验曲线。
图4本发明实施例2中构建出的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该方法考虑移位曲线与参考曲线的交叠区域的“面积”,以“面积”为零作为移位因子的判据,据此计算出各曲线相对于参考曲线的移位因子,然后移位得到主曲线。若实验曲线中,有含峰值的曲线,则对峰值曲线进行分解,重新计算其与相邻曲线的移位因子,然后再构建出光滑的主曲线。本发明中构建主曲线的方法为一种数学方法,不仅仅适合于基于时间-温度等效原理的移位,也适合于基于时间-应力等效原理的移位。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1对黏弹性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将试验获得的一系列曲线,以时间或频率为横坐标、力学性能为纵坐标,按测试温度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依序排列。设共有s条曲线,依序排列为L1,L2,L3,...,Ls
步骤2将所有曲线的数据皆转换成对数数据。
步骤3分别计算出相邻两曲线的移位因子,相邻两曲线中,前者为后者的参考曲线。相邻两条曲线的移位因子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找出两条曲线在纵坐标方向的交叠区域及其所有离散数据点。设任意两条相邻曲线为Lk、Lk+1,其中Lk为参考曲线,如图1所示。分别确定曲线Lk和Lk+1纵坐标区间,然后得到两曲线纵坐标的公共区间,从而获得两曲线所代表的不同温度下力学性能的交叠区域,提取交叠区域内的所有离散数据点。
(2)计算交叠区域的面积。设交叠区域内包含有曲线Lk上的离散点m个和曲线Lk+1上的离散点n个,沿交叠区域上“Lk的起点→...→Lk的终点→Lk+1的终点→...→CK+1的起点→Lk的起点”的顺序将各离散点连接起来,并依次编号为P1,P2,...,Pm,Pm+1,...,Pm+n,Pm+n+1。其中,P1,P2,...,Pm为曲线C1上的离散数据点(P1为起点,Pm为终点),Pm+1,...,Pm+n为曲线C2上的离散点(Pm+1为终点,Pm+n为起点),Pm+n+1与P1重合。依次连接各点形成多边形,其面积就是交叠区域的面积,面积大小将随着两曲线的移位而变化,当两曲线通过移位靠近时,面积越来越小;两曲线完全重合时面积应为零。设交叠区域上任意离散点Pk的坐标为(xk,yk),则交叠区域面积按式(6)计算。
S = 1 2 | Σ k = 1 m + n ( x k y k + 1 - x k + 1 y k ) |
上式计算所得面积S有两层含义:(1)移位起始阶段,交叠区域为单个任意多边形,S就是该单个任意多边形的面积;(2)移位后期,当移位曲线与参考曲线交错后,交叠区域被分割成多个任意多边形,则S为这些任意多边形的面积代数和,以数据点逆序连接构成的多边形面积为正,以数据点顺序连接构成的多边形面积为负。S越小,说明两曲线在交叠区域的重合程度越高;S为零时,说明两曲线在交叠区域的重合程度最高。故以S=0时,移位曲线的移位距离作为移位因子,该移位因子具有唯一性。
(3)计算移位因子。将移位曲线Lk+1沿横坐标向参考曲线Lk平移距离d,使判据S=0满足,便可得到相邻曲线的移位因子d,其计算公式如式(7)。
d = 1 2 Σ k = 1 m + n ( x k y k + 1 - x k + 1 y k ) 1 2 ( y m - y 1 + y m + 1 - y m + n )
式(7)等号右边分式的分子为交叠区域的初始面积,符号决定移位的方向;分母为交叠区域两曲线沿纵坐标方向的平均高度。
步骤4移位构建出指定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将步骤3获得的所有相邻移位因子,集合成相邻曲线移位因子向量D如下:
D=[d1,...,dk,...,ds](8)其中,d1=0(曲线L1未移动),dk(k=2,...,s)为曲线Lk对曲线Lk-1的移位因子,则曲线Lk相对于曲线L1的移位因子αk为:
αk=d1+d2+...+dk(9)将所有相对于参考曲线L1的移位因子集合成向量α如下:
α=[α1,α2,...,αk,...,αs](10)若指定某温度下的曲线Lm为参考曲线,则该参考温度下的移位因子向量αT为:
αT=[α1m,α2m,...,αkm,...,αsm](11)依据移位因子向量,分别对相应的曲线进行移位则可以获得这一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
步骤5峰值曲线修正。若各试验曲线均为单调曲线,则完成至步骤4即可获得光滑的力学性能主曲线。若试验曲线中出现含峰值的曲线(如损耗模量试验曲线),则需对峰值曲线进行修正,重新计算其与相邻曲线的移位因子。假设Lk为含峰值的曲线,则在波峰值或波谷值处将峰值曲线Lk分解成两条曲线L′k和L″k,然后再计算出曲线L′k相对于Lk-1、Lk+1相对于L″k的移位因子d′k和d″k,于是得新的相邻移位因子向量Dnew如下:
Dnew=[d1,...,dk+dk′,dk+1+dk″,...,ds](12)
再回到步骤4,依式(9)、式(10)和式(11)可得指定参考温度下的移位因子向量,于是构建出该参考温度下光滑的主曲线。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用于构建炭黑填充橡胶储能模量主曲线,本实施例中共有5条试验曲线,如图2所示,各曲线皆不含有峰值。
步骤1以频率f为横坐标、储能模量E′为纵坐标,将各曲线按测试温度从高到低依序排列为L1,L2,L3,L4和L5
步骤2将所有曲线的数据转换成对数数据。经此步骤后,得到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的各曲线参数和数据
Figure BSA00000853778100061
步骤3分别计算出相邻两曲线的移位因子,相邻两曲线中,前者为后者的参考曲线。由表1可知,曲线L1的模量区间为[0.98,1.0913],L2的模量区间为[1.0402,1.1422],由此可得,模量的公共区间为[1.0402,1.0913],于是得到,交叠区域的所有离散点(L1上有12个,L2上有7个),依序排列为P1(-0.7644,1.0508),P2(-0.6387,1.0503),...,P12(0.6178,1.0913),P13(-1.7696,1.0402),P14(-1.644,1.0524),...,P19(-1.0157,1.0857),P20(即P1)。于是可得L2相对于L1的移位因子d2
d 2 = 1 2 Σ k = 1 12 + 7 ( x k y k + 1 - x k + 1 y k ) 1 2 ( y 12 - y 1 + y 13 - y 19 ) = Σ k = 1 12 + 7 ( x k y k + 1 - x k + 1 y k ) ( 1.0913 - 1.0508 + 1.0402 - 1.0857 ) = 1.2417
同理可得,d3=1.0608,d4=0.7802,d5=1.6457,而d1=0,因此,D=[0,1.2417,1.0608,0.7802,1.6457]。
步骤4计算出各曲线相对于L1的移位因子。由步骤3的结果可知,各曲线相对于L1的移位因子α1=0,α2=1.2417,α3=2.3025,α4=3.0827,α5=4.7284,于是,α=[0,1.2417,2.3025,3.0827,4.7284]。
本实施例指定L3的温度(-20℃)为参考温度,根据式(11)得到该参考温度下各曲线相对于L3的移位因子向量αT=[-2.3025,-1.0608,0,0.7802,2.4259]。依据移位因子向量,分别对相应的曲线进行移位,则构建出以L3的温度为参考温度的主曲线。
实施例2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用于构建炭黑填充橡胶损耗模量主曲线,本实施例中共有5条试验曲线,如图3所示,其中有一条曲线含有峰值。
步骤1以频率f为横坐标、损耗模量E″为纵坐标,将各曲线按测试温度从高到低依序排列为L1,L2,L3,L4和L5
步骤2将所有曲线的数据转换成对数数据。经此步骤后,得到的数据如表2所示。其中,L4为含峰值的曲线。
表2实施例2的各曲线参数和数据
Figure BSA00000853778100072
Figure BSA00000853778100081
步骤3分别计算出相邻两曲线的移位因子,得D=[0,0.8809,1.0830,1.5101,1.5921]。
步骤4计算出各曲线相对于L1的移位因子,得α=[0,0.8809,1.9639,3.4740,5.0661]。然后构建出某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本实施例指定L2的温度(-50℃)为参考温度,于是有αT=[-0.8809,0,1.0830,2.5933,4.1855]。依据移位向量,对相应曲线平移,得到该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
步骤5峰值曲线修正。由表2可知,L4为一条含峰值的曲线,步骤4完成后,所构建出的主曲线并不理想,因此,需对构建的主曲线进行修正。以L4的波峰值将L4分解成两条曲线L′4和L″4,再重新计算L′4相对于L3的移位因子d′k,L5相对于L″4的移位因子d″k,得d′k=-0.3798,d″k=-0.2910,于是,Dnew=[0,0.8809,1.0830,1.5101-0.3798,1.5921-0.2910]=[0,0.8809,1.0830,1.1303,1.3011]。于是得到,以L2为参考曲线的新移位因子向量αT=[-0.8809,0,1.0830,2.2133,3.5144]。据此新的移位因子向量,对相应曲线进行移位,得到参考温度(-50℃)下的损耗模量主曲线,如图4所示。

Claims (2)

1.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对黏弹性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时间或频率为横坐标、力学性能为纵坐标,获得的一系列曲线L,按测试温度升序或降序排列,依序排列为L1,L2,...,Ls
步骤2将所有曲线的数据转换成对数数据;
步骤3分别计算出相邻两曲线的移位因子,并集合成向量D=[d1,…,dk,...,ds],其中,d1=0,dk(k=2,....,s)为Lk对Lk-1的移位因子;
步骤4由向量D得到曲线Lk相对于曲线L1的移位因子αk为:
αk=d1+d2+...+dk(1)将所有相对于曲线L1的移位因子集合成向量α如下:
α=[α1,α2,...,αk,...,αs](2)然后,以指定温度下的曲线Lm为参考曲线,从而得到该参考温度下的移位因子向量αT
αT=[α1m,...,αkm,...,αsm](3)依据移位因子向量αT,分别对相应的曲线进行移位则得到该参考温度的主曲线;
步骤5若试验曲线中出现含峰值的曲线Lk,则对峰值曲线Lk进行分解,在波峰值或波谷值处将峰值曲线Lk分解成两条曲线L′k和L″k,然后再计算出曲线L′k相对于Lk-1、Lk+1相对于L″k的移位因子d′k和d″k,于是得新的相邻移位因子向量Dnew如下:
Dnew=[d1,...,dk+dk′,dk+1+dk″,...,ds],
再回到步骤4,依式(1)、式(2)和式(3)得到指定参考温度下的移位因子向量,从而构建出该参考温度下的主曲线。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曲线的移位因子的计算方法是:
步骤1取任意两条相邻曲线Lk、Lk+1,其中Lk为参考曲线,分别找出曲线Lk、Lk+1的纵坐标取值区间,确定两曲线纵坐标的交叠区域,并提取该交叠区域内的离散数据点;
步骤2设交叠区域包含曲线Lk上的m个离散点和曲线Lk+1上的n个离散点,沿交叠区域上“Lk的起点→...→Lk的终点→Lk+1的终点→...→Lk+1的起点→Lk的起点”的顺序将各离散点连接起来,并依次编号为P1,P2,...,Pm,Pm+1,...,Pm+n,Pm+n+1,其中,P1,P2,...,Pm为曲线Lk上的离散数据点,Pm+1,...,Pm+n为曲线Lk+1上的离散点,Pm+n+1与P1重合,设交叠区域上离散点Pk的坐标为(xk,yk),则移位因子d为
d = 1 2 Σ k = 1 m + n ( x k y k + 1 - x k + 1 y k ) 1 2 ( y m - y 1 + y m + 1 - y m + n )
其中,y1为交叠区域内参考曲线Lk上的首个离散点P1的y坐标,ym为Lk最后一个离散点Pm的y坐标,ym+1为为交叠区域内曲线Lk+1上最后一个离散点Pm+1的y坐标,ym+n为曲线Lk+1上首个离散点Pm+n的y坐标。
CN201310048850.4A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53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8850.4A CN103105334B (zh)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48850.4A CN103105334B (zh)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5334A true CN103105334A (zh) 2013-05-15
CN103105334B CN103105334B (zh) 2015-04-08

Family

ID=48313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885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05334B (zh) 2013-02-07 2013-02-07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0533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4683A (zh) * 2017-05-22 2017-09-0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西格摩德函数的沥青混合料主曲线的构建方法
CN107290215A (zh) * 2017-06-23 2017-10-2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用于涂层织物膜材黏弹性本构行为的预测方法
CN109470553A (zh) * 2018-11-20 2019-03-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用Laplace变换实现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快速转换的方法
CN111351696A (zh) * 2020-03-19 2020-06-30 东南大学 一种小应变条件下沥青混凝土长期蠕变性能加速试验方法
CN111551697A (zh) * 2020-05-27 2020-08-1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含增稠体系的圆珠笔墨水组合物长期稳定性的快速评估方法
CN112232002A (zh) * 2020-12-09 2021-01-15 北京智芯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误差估计的集成电路的电磁响应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4544876A (zh) * 2022-02-23 2022-05-27 上海大学 一种粘弹性材料特性确定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4351A (ja) * 2007-03-12 2008-09-25 Ihi Corp 非線形破壊力学パラメータの算出方法及び評価方法
CN101975704A (zh) * 2010-10-08 2011-02-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预测粘弹性材料振动疲劳性能的方法
CN102184332A (zh) * 2011-05-17 2011-09-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拓展测试频率外粘弹性材料动态力学试验数据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4351A (ja) * 2007-03-12 2008-09-25 Ihi Corp 非線形破壊力学パラメータの算出方法及び評価方法
CN101975704A (zh) * 2010-10-08 2011-02-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预测粘弹性材料振动疲劳性能的方法
CN102184332A (zh) * 2011-05-17 2011-09-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拓展测试频率外粘弹性材料动态力学试验数据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UO WENBO, ET AL: "《TIME-TEMPERATURE-STRESS EQUIVAL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ONLINEAR VISCOELASTIC MATERIALS》",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vol. 14, no. 3, 31 December 2001 (2001-12-31) *
周键炜,等: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研究》", 《公路工程》, vol. 34, no. 5, 31 October 2009 (2009-10-31) *
周雄: "《硫化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分数阶微分流变模型》",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no. 4, 15 April 2012 (2012-04-15) *
张军平: "《主曲线研究综述》", 《计算机学报》, vol. 26, no. 2, 28 February 2003 (2003-02-28), pages 129 - 146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4683A (zh) * 2017-05-22 2017-09-0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西格摩德函数的沥青混合料主曲线的构建方法
CN107290215A (zh) * 2017-06-23 2017-10-2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用于涂层织物膜材黏弹性本构行为的预测方法
CN107290215B (zh) * 2017-06-23 2019-05-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用于涂层织物膜材黏弹性本构行为的预测方法
CN109470553A (zh) * 2018-11-20 2019-03-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用Laplace变换实现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快速转换的方法
CN109470553B (zh) * 2018-11-20 2021-01-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用Laplace变换实现沥青混合料材料参数快速转换的方法
CN111351696A (zh) * 2020-03-19 2020-06-30 东南大学 一种小应变条件下沥青混凝土长期蠕变性能加速试验方法
CN111351696B (zh) * 2020-03-19 2022-03-04 东南大学 一种小应变条件下沥青混凝土长期蠕变性能加速试验方法
CN111551697A (zh) * 2020-05-27 2020-08-1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含增稠体系的圆珠笔墨水组合物长期稳定性的快速评估方法
CN112232002A (zh) * 2020-12-09 2021-01-15 北京智芯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误差估计的集成电路的电磁响应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4544876A (zh) * 2022-02-23 2022-05-27 上海大学 一种粘弹性材料特性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4544876B (zh) * 2022-02-23 2022-11-25 上海大学 一种粘弹性材料特性确定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5334B (zh) 2015-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5334B (zh) 一种构建黏弹性材料力学性能主曲线的方法
CN107423414B (zh) 一种基于信息传递模型的流程工业复杂机电系统故障溯源方法
CN103308723B (zh) 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产品寿命快速检验方法
US1061396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6096564A (zh) 一种数学自动批改方法
CN109255173B (zh) 考虑区间不确定性的结构失效概率区间计算方法
CN110309872B (zh) 基于多参数的配电电缆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4052058A (zh) 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的系统谐波概率评估方法
CN103646147A (zh) 一种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综合评价方法
CN107024271A (zh) 机械振动信号压缩重构方法及系统
CN101769147B (zh) 评价油田火驱方案的方法
CN113625217B (zh) 低压台区电能表运行误差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4035096A (zh) 一种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垂直风廓线非线性反演方法
CN114755581B (zh) 对置活塞磁力线性发电机的性能参数测试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722603B (zh) 一种机电类产品的可靠性度量方法
US20170372331A1 (en) Marking of business district information of a merchant
CN109408929A (zh) 确定高压直流电阻标准分压器均压环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6384298B (zh) 一种基于两阶段插补模型的智能用电缺失数据修正方法
CN104361192A (zh) 一种压缩感知分析模型下的稀疏表示自适应重构方法
CN107092580A (zh) 一种基于相对误差极小的曲线拟合方法
CN102156783B (zh) 电力系统仿真精度综合评估方法
CN104125873A (zh) 错口计算系统
CN104732049A (zh) 吸氢材料吸氢性能曲线修正方法
CN103473413B (zh) 一种用于各种大量力学计算结果的比较方法
CN103776873B (zh) 一种由电压-电流映射构造电流-电压映射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