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2989A - 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2989A
CN103102989A CN2011103534238A CN201110353423A CN103102989A CN 103102989 A CN103102989 A CN 103102989A CN 2011103534238 A CN2011103534238 A CN 2011103534238A CN 201110353423 A CN201110353423 A CN 201110353423A CN 103102989 A CN103102989 A CN 103102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hydrogen
vaseline
gas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34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2989B (zh
Inventor
王士新
袁平飞
李殿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Fush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534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02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02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2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2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2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凡士林原料与氢气首先进入第一反应器,与硫化态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进行脱硫、脱氮、脱氧和部分芳烃饱和反应;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在高压分离器内进行气液分离,液相与新氢进入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使用贵金属催化剂,进行芳烃饱和反应,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经气液分离,液相经脱除轻烃和脱味后即得凡士林产品,气相进入第一反应器作为第一反应器的补充氢气;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的氢分压为5~10MPa。本发明方法在相对较低的反应压力下可以获得高质量凡士林产品,降低装置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凡士林的生产方法,特别是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两段加氢法生产低芳烃含量凡士林的方法。依照本方法生产的凡士林可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背景技术
凡士林的生产过程主要由原料的调合和调合物的精制两部分构成,由于凡士林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稠环芳烃和硫、氮、氧杂环化合物等非理想组分,必须进行深度精制将其脱除。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的凡士林必须做到对人体无害。因此精制和深度脱芳是生产优质凡士林的关键步骤。
加氢法生产凡士林是一种有效的凡士林生产方法。该方法可将凡士林原料中的硫、氮、氧杂环化合物有效脱除,并将凡士林原料中的芳烃转化为饱和烃。该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污染,可以获得高收率、高质量的凡士林产品,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凡士林加氢采用高压一段串联工艺,第一反应器工艺条件的选择有利于脱硫脱氮反应进行,第二反应器工艺条件的选择有利于芳烃饱和反应进行,反应物料依次通过两个加氢反应器,最后进行物料分离。催化剂为抗硫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应用前需进行预硫化,使活性金属由氧化态转变为硫化态,以提高催化剂活性。
CN1061678C介绍一种凡士林加氢精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反应器串联加氢工艺,反应物料依次通过两个反应器,需要采用较高的氢分压。具体条件为:氢分压10~16MPa、液时体积空速0.1~0.5h-1、氢油体积比300~1400、第一反应器温度320~420℃、第二反应器温度240~320℃。
以上技术的特点是反应物料依次通过两个反应器,两个反应器之间无物料分离等步骤,第一反应器加氢脱硫、加氢脱氮等反应产物也同时进入第二反应器,两个反应器都使用抗硫型精制催化剂,反应过程需要较高的反应压力才能获得凡士林产品。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凡士林产品芳烃含量要求的日趋严格,凡士林加氢精制需要更苛刻的反应条件,造成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利于芳烃饱和的凡士林两段加氢精制方法。采用适宜的工艺流程和催化剂配合,在相对较低的反应压力下可以获得高质量凡士林产品,降低装置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
本发明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凡士林原料与氢气首先进入第一反应器,与硫化态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主要进行脱硫、脱氮、脱氧和部分芳烃饱和反应;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在高压分离器内进行气液分离,液相与新氢进入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使用贵金属催化剂,进行芳烃饱和等反应,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经气液分离,液相经脱除轻烃和脱味后即得凡士林产品,气相进入第一反应器作为第一反应器的补充氢气;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的氢分压为5~10MPa,优选为6~8MPa。
本发明凡士林加氢精制方法中,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后的气体为富氢气体,可以循环回第一反应器继续使用。第二反应器使用的氢气基本不含硫化氢,使用反应系统的新氢。第二反应器反应流出物气液分离后气相可以作为第一反应器的补充氢气,该补充氢气优选进入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气液分离的高压分离器底部,对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进行气提,脱除其中的硫化氢,减少对第二反应器使用贵金属催化剂的影响。
第一反应器为常规加氢精制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分为过渡金属,如W、Ni、Co、Mo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以氧化物重量计活性金属的含量一般为15%~40%,优选20%~35%载体为Al2O3或Al2O3-SiO2等,可以含有P、Ti、B等助剂,使用前对催化剂进行预硫化,使加氢活性金属在反应过程中处于硫化态,预硫化过程按本领域普通知识进行。
第二反应器装填的是含F的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Pt或Pd,以重量计,催化剂含Pt或Pd 0.05%~5%,优选0.1%~3%、含F 0.1%~8%,优选0.1%~4%,余量为含沸石的载体。该含沸石的载体由10%~100%的沸石和余量的耐热无机氧化物组成。其中所述沸石为八面沸石、ZSM系列沸石、Beta沸石、丝光沸石和Ω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耐热无机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硅-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催化剂中第一反应器装填催化剂可以选择适宜的商品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第二反应器装填催化剂制备方法可以参考申请号为CN98117510.4的中国专利等。
本发明凡士林加氢精制方法具体工艺条件如下:第一反应器,反应温度为 300~360℃,氢分压为5~1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0.1~1.5h-1 ,氢油体积比100~1000;第二反应器,反应温度为230~300℃,氢分压5~10MPa,液时体积空速0.1~1.5h-1,氢油体积比100~800。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气液分离后的液相经过输送泵进入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气液分离后的气相依靠压力进入第一反器后的气液分离器。优选第一反应器反应温度高于第二反应器反应温度20~100℃。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处理不同质量的凡士林原料,根据原料不同,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可以生产优质凡士林产品。使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凡士林可以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由于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两段中压加氢技术,较现有的高压加氢工艺减少了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并且产品芳烃含量降低,实现凡士林深度脱芳。本发明方法通过优化工艺过程、工艺条件和催化剂种类等,将现有高压加氢过程在中压下实现,可以使质量较差的凡士林原料生产出优质凡士林产品,原料适应性增强。例如,将第二反应器气液分离的气相进入第一反应器后的气液分离器,可以进一步对液相产物进行气提作用,减少其中硫化氢等杂质对第二反应器贵金属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二反应器使用含有F和分子筛的贵金属催化剂,一方面提高了耐杂质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在较低压力下实现对反应进料中芳烃的深度加氢饱和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的主要内容是采用两段中压加氢技术生产凡士林,首先在适宜于脱硫、脱氮等反应的条件下使原料进入第一反应器,第一反应器使用硫化态加氢精制催化剂,主要进行脱硫、脱氮、脱氧和部分芳烃饱和反应;第一反应器产物进行气液分离,液相与基本不含硫化氢的氢气进入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使用含有贵金属Pt或Pd的精制催化剂,在适于芳烃饱和的条件下进行芳烃饱和等反应。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经气液分离、脱轻烃和脱味后即得凡士林产品。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双反应器两段中压加氢方法,比较例采用双反应器一段串联高压加氢方法,实施例一、二反应器和比较例一、二反应器的催化剂均采用等体积装填。实施例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气液分离后的气相循环使用,第一反应器需要的补充氢气为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气液分离后的气相(从高压分离器引入)。第二反应器使用的氢气为新氢。比较例为氢气循环操作,新氢补充到循环氢中。未明确基准的百分数均以重量百分数计。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反应器催化剂和比较例催化剂选择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含WO3 22.5%、MoO3 7.4%、NiO 5.1%。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反应器贵金属催化剂选择含Pd催化剂,催化剂制备过程如下:
(1)沸石的预处理。定量称取NaY沸石,(硅铝比为5,氧化钠含量10.3%),加入10%的氯化铵溶液,在85℃及搅拌下,在液固体积比10:1的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3小时,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氯离子,120℃干燥2小时,550℃焙烧2小时,粉碎。在同样条件下再进行2次离子交换,但不焙烧,得到NH4Y沸石,其氧化钠含量为1.2%。
(2)活性组分Pd的负载。称取NH4Y沸石2000克(干基重),加入6000毫升去离子水,室温搅拌下滴加720毫升浓度为24.6毫克Pd/毫升的二氯四铵合钯溶液,升温至80℃,交换2小时,过滤,洗涤至无氯离子,120℃干燥2小时,粉碎,得到PdNH4Y沸石。
(3)催化剂成型。将得到的PdNH4Y沸石1000克(干基重)与拟薄水铝石400克及少量去离子水混合均匀,混捏,挤条,制成外接圆直径1.6毫米的三叶型条,120℃干燥2小时,650℃焙烧2小时,得到含Pd载体。
(4)助剂F的负载。称取步骤(3)制得的含Pd载体100克,用氟化铵水溶液(氟化铵1.0克,水75毫升)在搅拌下浸渍4小时,然后120℃干燥2小时,450℃焙烧2小时,制得催化剂。该催化剂Pd和F的含量分别为0.6w%和0.5w%。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反应器催化剂和比较例催化剂预硫化选择二硫化碳作硫化剂,按常规硫化方法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1~3和比较例使用凡士林原料A,实施例4~6使用凡士林原料B,凡士林原料性质见表1。
本发明实施例1~3和比较例加氢操作条件见表2,加氢产品质量见表3。实施例4~6加氢操作条件及加氢产品性质见表4和表5。其中稠环芳烃采用SH/T0655方法测定,试验样品经二甲亚砜抽提后测试265~420nm吸光度的最大值,以不超过萘液278nm处吸光度为通过。样品测得的吸光度数值越小,表征稠环芳烃含量越低。
表1 凡士林原料性质。
项   目 原料A 原料B
滴点,℃ 46.0 51.5
锥入度(25℃),1/10mm 166 180
颜色(GB/T6540),号 8 5
透光率(450nm),% 0.1 4.1
胶质,wt% 1.85 0.47
硫含量,μg/g 738 450
氮含量,μg/g 320 183
紫外吸光度(290nm) 0.598 0.287
稠环芳烃,wt% 3.756 2.303
表2 实施例及比较例加氢操作条件。
项   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
一反温度,℃ 360 330 300 360
二反温度,℃ 230 270 300 270
氢分压,MPa 5 6 10 16
液时体积空速(一反),h-1 0.6 0.3 0.1 0.3
液时体积空速(二反),h-1 0.6 0.3 0.1 0.3
氢油体积比(一反/二反) 300/150 600/200 1000/300 600/200
表3 实施例及比较例加氢产品质量。
项   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
外观 白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滴点,℃ 45.6 45.8 45.9 45.6
透光率(450nm),% 97.1 99.1 98.9 97.3
紫外吸光度(290nm) 0.035 0.015 0.012 0.041
锥入度(25℃),1/10mm 188 178 169 193
硫含量,μg/g 65 63 57 62
氮含量,μg/g 5.7 5.5 4.7 5.3
稠环芳烃,wt% 0.073 0.021 0.015 0.081
表4 实施例4~6加氢操作条件。
项   目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一反温度,℃ 360 340 320
二反温度,℃ 230 250 280
氢分压,MPa 5 8 10
液时体积空速(一反),h-1 1.5 1.0 0.5
液时体积空速(二反),h-1 1.5 1.0 0.5
氢油体积比(一反/二反) 500/200 700/200 1000/200
表5 实施例4~6加氢产品质量。
项   目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外观 白色 白色 白色
滴点,℃ 50.7 51.0 51.2
透光率(450nm),% 94.9 96.8 99.1
紫外吸光度(290nm) 0.060 0.038 0.021
锥入度(25℃),1/10mm 190 185 185
硫含量,μg/g 45 40 29
氮含量,μg/g 5.0 3.5 2.7
稠环芳烃,wt% 0.181 0.085 0.034
加氢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中压下的加氢效果与高压一段串联相当,且相同空速下稠环芳烃含量低于比较例。
依照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凡士林可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Claims (10)

1.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凡士林原料与氢气首先进入第一反应器,与硫化态非贵金属加氢精制催化剂接触,进行脱硫、脱氮、脱氧和部分芳烃饱和反应;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在高压分离器内进行气液分离,液相与新氢进入第二反应器,第二反应器使用贵金属催化剂,进行芳烃饱和反应,第二反应器反应产物经气液分离,液相经脱除轻烃和脱味后即得凡士林产品,气相进入第一反应器作为第一反应器的补充氢气;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的氢分压为5~10MPa。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进行气液分离后的气体为富氢气体,循环回第一反应器继续使用;第二反应器使用的氢气为反应系统的新氢,第二反应器反应流出物气液分离后气相作为第一反应器的补充氢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器反应流出物气液分离的气相进入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气液分离的高压分离器底部,对第一反应器反应产物进行气提,脱除其中的硫化氢,减少对第二反应器使用贵金属催化剂的影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器为常规加氢精制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分为W、Ni、Co、Mo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以氧化物重量计活性金属的含量为15%~40%,载体为Al2O3或Al2O3-SiO2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器装填的是含F的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Pt或Pd,以重量计,催化剂含Pt或Pd 0.05%~5%,含F 0.1%~8%,余量为含沸石的载体。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器装填的是含F的贵金属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Pt或Pd,以重量计,催化剂含Pt或Pd为0.1%~3%,含F为0.1%~4%,余量为含沸石的载体。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沸石的载体中沸石重量含量为10%~100%,沸石为八面沸石、ZSM系列沸石、Beta沸石、丝光沸石和Ω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为 300~360℃,氢分压为5~1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0.1~1.5h-1,氢油体积比为100~1000。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为230~300℃,氢分压为5~10MPa,液时体积空速为0.1~1.5h-1,氢油体积比为100~800。
10.按照权利要求1、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器反应温度高于第二反应器反应温度20~100℃。
CN201110353423.8A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 Active CN103102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3423.8A CN103102989B (zh)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3423.8A CN103102989B (zh)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2989A true CN103102989A (zh) 2013-05-15
CN103102989B CN103102989B (zh) 2015-11-18

Family

ID=48311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3423.8A Active CN103102989B (zh)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0298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1464A (zh) * 2014-07-01 2017-05-10 道达尔销售服务公司 用于使石油馏分脱芳构化的方法
CN109504433A (zh) * 2018-12-28 2019-03-22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医药凡士林的生产工艺
CN109988619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凡士林加氢工艺
CN112812821A (zh) * 2021-02-05 2021-05-18 河北飞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段法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加氢制备医用凡士林的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8093A (zh) * 1997-11-24 1999-06-02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种生产凡士林的方法
EP0699733B1 (en) * 1994-09-02 2000-01-26 Nippon Oil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as oil containing low-sulphur and low-aromatic-compound
CN1245088A (zh) * 1998-08-18 2000-02-2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含结晶硅铝酸盐沸石和贵金属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70814A (zh) * 2000-10-26 2002-09-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馏分油芳烃饱和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2614A (zh) * 2008-01-23 2009-07-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凡士林加氢精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9733B1 (en) * 1994-09-02 2000-01-26 Nippon Oil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as oil containing low-sulphur and low-aromatic-compound
CN1218093A (zh) * 1997-11-24 1999-06-02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种生产凡士林的方法
CN1245088A (zh) * 1998-08-18 2000-02-2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含结晶硅铝酸盐沸石和贵金属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70814A (zh) * 2000-10-26 2002-09-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馏分油芳烃饱和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2614A (zh) * 2008-01-23 2009-07-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凡士林加氢精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1464A (zh) * 2014-07-01 2017-05-10 道达尔销售服务公司 用于使石油馏分脱芳构化的方法
CN106661464B (zh) * 2014-07-01 2020-07-28 道达尔销售服务公司 用于使石油馏分脱芳构化的方法
CN109988619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凡士林加氢工艺
CN109988619B (zh) * 2017-12-29 2021-05-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凡士林加氢工艺
CN109504433A (zh) * 2018-12-28 2019-03-22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医药凡士林的生产工艺
CN109504433B (zh) * 2018-12-28 2020-11-06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医药凡士林的生产工艺
CN112812821A (zh) * 2021-02-05 2021-05-18 河北飞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段法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加氢制备医用凡士林的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2989B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2665B (zh) 一种最大量产重石脑油的加氢裂化方法及反应装置
CN102041071A (zh) 柴油加氢工艺方法
CN109894155A (zh) 一种用于渣油加氢处理的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及其制法
CN103102989B (zh) 一种凡士林深度加氢脱芳烃的方法
CN101314735A (zh) 一种降低柴油馏分芳烃含量并提高其十六烷值的加氢方法
CN102876367B (zh) 一种柴油深度脱硫脱芳组合方法
CN102041042B (zh) 一种劣质蜡油加氢处理的方法
CN102465011B (zh) 重馏分油加氢处理方法
CN104845670A (zh) 煤直接液化循环供氢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3462B (zh) 一种生产优质化工原料的两段加氢裂化方法
CN102626635B (zh) 一种煤焦油脱氮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492614B (zh) 一种凡士林加氢精制方法
CN102465021B (zh) 一种柴油组合加氢工艺方法
CN103059962A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开工方法
CN102465027B (zh) 一种重馏分油加氢处理方法
CN105670690A (zh) 催化加氢制备低芳烃含量的溶剂油的方法
CN105505591A (zh) 一种加氢处理生物质热解油的方法
CN106582742B (zh) 多环芳烃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9462A (zh) 一种生产清洁柴油的工艺方法
CN104611009B (zh) 一种劣质重质馏分油加氢处理方法
CN109894156A (zh)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1036B (zh) 一种高干点重质馏分油加氢处理方法
CN108795489A (zh) 一种掺炼柴油的加氢裂化方法
CN104611055B (zh) 一种高干点原料两段加氢处理方法
CN102952579A (zh) 最大限度提高催化剂利用率的劣质重油加氢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