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3920A - 磁性连接器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性连接器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3920A
CN103093920A CN2012104352960A CN201210435296A CN103093920A CN 103093920 A CN103093920 A CN 103093920A CN 2012104352960 A CN2012104352960 A CN 2012104352960A CN 201210435296 A CN201210435296 A CN 201210435296A CN 103093920 A CN103093920 A CN 103093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hell body
piece
outer enclosure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52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3920B (zh
Inventor
萊利·迪恩·亨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ARKLING SKY INTERNATIONAL LIMITE
Original Assignee
SPARKLING SKY INTERNATIONAL LIMI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11554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093920(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297,95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30111710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SPARKLING SKY INTERNATIONAL LIMITE filed Critical SPARKLING SKY INTERNATIONAL LIMITE
Publication of CN103093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3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3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3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52PM hold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31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power or force generation
    • H01F7/0242Magnetic drives, magnetic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30End pieces held in contact by a magn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2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having magnetic fasten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连接器装置,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磁壳体,每一磁壳体包括置于此内的一个或多个磁体,从而在磁壳体内旋转。装置可被设置为使用一个或多个安全措施从而防止磁体的移出和/或被接近。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一与一个或多个磁壳体相连接的内部座圈块,与内部座圈块相连接的第一外部外壳块和第二外部外壳块。第一外部外壳块可置于连接器装置的一面,该面与第二外部外壳块相反,从而内部座圈块可位于第一和第二外部外壳块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制备磁性连接器装置的新方法。

Description

磁性连接器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为No.61/555,392申请日为2011年11月3日,名称为“MUTI-POLE MAGNETIC CONNECTOR APPARATUS”,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号为No.13/297,953,申请日为2011年11月,16日,名称为“MUTI-POLE MAGNETIC CONNECTOR APPARATUS”,以及美国部分继续申请,申请号为No.13/561,724,申请日为2012年7月30日,名称为”MAGNETIC MONNECOR APPARTUS AND RELATED SYSEMS ANDMETHODS”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连接器,尤其涉及磁性连接器,其设置成为了使两物体磁性相连而旋转,以及相关的系统和方法,包括用于机型连接器的外壳(housings)以及磁性组件(magnetic assemblies)。
发明内容
在实施例中描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包括被设置为旋转从而可将两物体磁性连接的磁性连接器。在这里描述的此种磁性连接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磁壳体。一个或过个磁体可被放置与一个或多个磁壳体内从而磁体可在磁壳体内旋转。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磁体可包括一钕磁体或其他高强度/高通量磁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壳体出于安全考虑可被设置为阻止磁体的移出。由于钕磁体或其他相似磁体的高强度,理想的是阻止上述磁体接近磁性连接器装置的使用者,尤其是儿童。关于吞咽下上述磁体的危险性已被详细记载。在一些案例中,吞咽高强度磁体甚至可致死。因此,理想的是将磁壳体构造成限制接近其内的磁体。这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下文将详细介绍。
举例来说,用于形成磁壳体的材料可以非常坚硬,耐用,牢固以及/或不易磨损从而防止使用者(例如儿童)打破外壳从而移出或靠近其内包含的磁体。另一个例子为使用声波焊接从而将装置的多种部件被密封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很难,但不是不可能,通过打破声波焊接的方式来分离各部件。另一个例子为,可提供一个或多个部件从而至少实质上塞住磁壳体上的一个或多个开口从而进一步限制接近其内的磁体。另一个例子为,部分磁性连接器装置可包含一个或多个被设置为接收一个或多部分的磁壳体的凹槽区(recessedregion),从而使得难以从磁性连接器装置内移出磁壳体。
作为另一个用于限制靠近磁体的安全措施的例子,磁性连接器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将磁壳体连接至装置其他部分的紧固件。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紧固件可包括铆钉(rivet)或其他不能被使用者轻易移除的紧固件从而进一步加强装置的安全措施。
磁壳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增强区,其中位于易于磨损,翻动或类似的位置上的材料要更厚一些。相似地,相邻于任何用于接收紧固件的开口的磁壳体位置要被加固,合适地弯曲,塑形或被设置成进一步确保包含在磁壳体内的磁体不会移出和/或磁壳体不会从磁性连接器装置内移出。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复数个,过剩的安全措施/部件被整合于装置内用于提供进一步的保护,防止不需要的磁体靠近。通过提供过剩的安全措施/部件,例如高强度钢磁壳体以及声波焊接,磁体从装置内移出的机会即使不是完全消除,也将大大减小。
磁壳体可沿着磁性连接器装置的一连接边放置,从而连接边被设置为与另一磁性连接器装置的连接边磁性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多种不同形状及大小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可被连接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结构,玩具,游戏等。
在下文将更具体的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磁体可包括一多极磁体组件。这种组件可包括实质沿一纵轴延伸的一第一半部和一第二半部。第一半部可包括至少两个交变极性的磁区,第二半部包括与第一半部数量对应的磁区。第二半部中的每一磁区的极性与相邻第一半部磁区的极性相反。从而磁体的极性沿着长度方向间隔。下文将示出,这些组件将为本文中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提供帮助。
然而,于此揭示的各种不同部件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磁壳体及座圈块(retainer pieces)且于此揭示的外壳块(housing piece)可被用于其他种类的磁体中。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磁体需要被设置为沿着它们的相对长度交变极性。而作为替代方法,具有两极的磁体可被使用,例如在美国专利(专利号:7,154,363,名称“magnetic connector apparatus”)中所记载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连接器装置可包括一外壳,其具有一与磁壳体连接的内部座圈块(inner retainer piece),一与内部座圈块连接的第一外部外壳块(outer housing piece),以及一与内部座圈块连接的第二外部外壳块。第一外部外壳块可被置于连接装置中与第二外部外壳块相反的一面,从而内部座圈块将置于第一和第二外部外壳块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连接器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一磁壳体接收器,被设置为与磁壳体啮合从而将磁壳体连接至内部座圈块。磁壳体接收器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磁壳体啮合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两个磁壳体啮合单元,第一磁壳体啮合单元可被设置为与磁壳体的第一端啮合,第二磁壳体啮合单元可被设置为与该第一端相反的磁壳体的第二端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壳体啮合单元可包括一个或更多磁壳体插塞。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两个磁壳体插塞,第一磁壳体插塞可被设置为至少实质上在第一端将磁壳体中的一开口密封,并且第二磁壳体插塞将被设置为至少实质在第二端将磁壳体中的一开口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壳体可包括一主体单元,该主体单元包括一筒形腔(cylindrical cavity)。磁体可被置于筒形腔内。磁体在筒形腔内是可旋转的,或者可选地,磁体在腔内的另一外壳内是可旋转的,这将在下文进行更具体地介绍。作为另一选择,磁体可被置于另一外壳内,而该外壳/磁体的结合体相对磁壳体是可旋转的。
一个或多个平板单元可从磁壳体主体单元中延伸而出。平板单元可连接至内部座圈块的一外表面。磁性连接器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将平板单元与内部座圈块相连的紧固件。紧固件可被放置为穿过平板单元和/或内部座圈块内的紧固开口。紧固件可包括铆钉(rivet),螺丝(screw),螺栓(bolt),销(pin),或其他类似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仅包括具有两个平板单元的磁壳体,第一平板单元从主体单元内延伸而出,并与内部座圈块的一第一表面相连接。第二平板单元可从主体单元内延伸而出,并与和第一表面相反的内部座圈块的一第二表面相连接。
内部座圈块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在内部座圈块上的凹槽区用于容纳/接收一个或多个平板单元。例如,一第一凹槽区可被形成于第一表面内或上,用于接收第一平板单元,并且,一第二凹槽区可被形成于第二表面内或上,用于接收第二平板单元。
磁性连接器可进一步一外壳用于包裹磁体。外壳可被置于磁壳体内。外壳可被设置为相对磁壳体为可旋转的。可选择地,外壳可相对磁壳体被固定,从而磁体可相对外壳(及磁壳体)为可旋转的。
磁性连接器装置可包括复数个沿着装置一连接边放置的磁体/磁壳体,从而使装置的复数条边可被用于将装置与另一磁性连接器装置磁性连接。每一磁体置于一磁壳体内,磁壳体可被设置为磁体可在其内相对磁壳体旋转从而将磁体以相反的极性排列并将两个或多个磁连接器装置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或更多个多极磁性组件可被设置为相对互相旋转从而以相反磁性排列并磁性连接两个或更多个部件。由多个实施例可知,多极磁性组件可以为圆柱形,矩形,棱镜形,和/或椭圆形。也可考虑其他替换形状。一个多极磁性组件可包括任意数量的磁区,每个相邻磁区具有一交变的极性。磁性组件可以被包入外壳内,例如一圆柱形或三角形的外壳。可选择地,磁性组件可以另外附加于一连接单元或另一连接装置的部件。例如,一杆可设置为由一个或多个磁性组件的中心轴贯穿以方便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极磁性组件可设置为相对于外壳并在外壳内旋转。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包围磁性组件的外壳设置为旋转。组成通用连接装置一部分的外壳和/或磁性组件可设置为相对互相旋转从而以相反极性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组件相对于外壳旋转,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组件在其各自外壳内固定,而外壳相对互相旋转从而排列包裹在内的磁性组件的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单元可以首尾固定从而形成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其他多边形或其他形状。可选择地,多个连接单元可在末端相连,从而形成一个含任意数量面或边缘的多边形框架。可旋转的多极磁性组件设置为与一个或多个多边形的边缘相邻并与其可旋转地固定。例如,一圆柱形的磁体设置为与多边形的各个面相邻。而至于其他一些实施例,固体物体,例如三角体和长方体,可以包含可旋转的多极磁性组件,其设置为与多边形固体物体的一个或多个边缘相邻。
一外壳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多边形边缘相邻并不可动地固定。相应地,为了排列极性,在各自固定外壳内的磁性组件可设置为自由旋转,从而排列极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二维物体,例如矩形,正方形及三角形,也可磁性地连接从而构成三维物体例如金字塔及四面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形成多极磁铁,一磁化装置可被使用从而形成多极磁性组件,例如多极磁区。一底板可通过一个或多个铰链(hinge)被固定至一最高压力区(top press section).一位于磁化装置中的圆柱形棒可被用来产生多极磁体。
于此还揭示了新型制备方法以及用于该制备方法的先驱部件。在一实施例中,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一磁性连接器装置,一包括一个或多个焊缝突起(weldjoint protrusions)的外部外壳块可被提供。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焊缝突起可包括一V-型隆起部,与外部外壳块的周长的一部分相邻。可选择地,焊缝突起可包括其他合适形状,例如,一带有相对平坦的顶部和/或相对平行面的焊缝突起,而不是带有相对突出的尖端以及V-型隆起部的斜面。一第二外部外壳块可同样被提供。第二外部外壳块可同样包括一焊缝突起。
一个或两个外部外壳块可由一个或多个熔体腔(melt chamber)形成。熔体腔可被放置为与焊缝突起相邻从而焊缝突起的材料可在焊接过程中熔化流入熔体腔内,这在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如下文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焊接过程可包括声波焊接过程。
一些实施例中,熔体腔被提供于两个外部外壳块内。相对的熔体腔可被设置为在焊接过程中,第一外部外壳块熔体腔至少实质上与第二外部外壳块的熔体腔对齐。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焊缝突起中流出的材料将充满两个外部外壳块的部分熔体腔(共同形成一联合熔体腔),从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熔化的材料凝固后,它将两个外部外壳块与内部座圈块结合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联合熔体腔可由一位于上部外壳块的熔体腔、一位于下部外壳块的熔体腔以及至少内部座圈块的一部分表面形成。一个或多个外部外壳块和/或内部座圈块可包括一合适声波焊接的材料,例如热塑性材料,碳纤维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本文中其他位置所示,一个或多个磁壳体可被提供,每一个磁壳体可包括一磁体在内从而磁体可为在磁壳体内可旋转的。磁壳体可与一第一外部外壳块,第二外部外壳块以及内部座圈块中的至少一个相连。第一外部外壳块可与第二外部外壳块和/或内部座圈块声波焊接。
附图说明
本发明所公开的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或为其所有内容,本发明所公开的多个实施如附图所示:
图1A为一多极磁性组件,设置有4个具有交变极性的磁区;
图1B为一多极磁性组件,设置有8个具有交变极性的磁区;
图1C为一多极磁性组件,设置有N个具有交变极性的磁区;
图2为一多极磁性组件,设置有6个具有交变极性的磁区,并包括相对较大的中心磁区;
图3A为一多极磁性组件,设置有在一椭圆形构造内的8个具有交变极性的磁区;
图3B为一多极磁性组件,设置有在一矩形棱镜构造内的6个具有交变极性的磁区;
图4为一包裹在一圆柱形外壳内的圆柱形多极磁性组件;
图5为一包裹在一圆柱形外壳内的矩形棱镜多极磁性组件;
图6为一包裹在一三角形外壳内的圆柱形多极磁性组件;
图7A为一包括两个圆柱形多极磁性组件,其设置为可旋转地排列极性从而将两个结构区磁性连接;
图7B为一连接器装置包括两个圆柱形多极磁性连接装置,其具有排列完成的极性,磁性连接两个结构区;
图8A-8B为一第一多极磁性组件围绕一轴向旋转从而随第二多极磁性磁区的极性排列其磁区的极性;
图8C-8D为一第一多极磁性组件围绕它的纵轴旋转从而与第二多极磁性组件沿着外围周边纵斜向磁性连接;
图9A-9G为一第一多极磁性组件和一第二多极磁性组件可旋转地相互影响并当第二多极磁性组件沿着第一多极磁性组件的外围周边纵向转移时,保持磁性连接;
图10A为一连接单元包括三个连接边构成一三角形的框架,包括与每一连接边相邻的一多极磁性组件;
图10B为一连接单元包括三个连接边形成一三角形的框架,包括一磁性组件和外壳的结合体与每一连接边相邻;
图10C为一连接单元包括三个连接边在一三角形构造内,包括一磁性组件和外壳的结合体与每一连接边相邻;
图10D为一连接单元包括三个连接边在一三角形框架内,包括一可旋转的多极磁性组件与每一连接边相邻;
图11为一连接单元包括三个连接边在一三角形构造内,每个连接边包括一圆柱形的外壳,外壳内包裹有一矩形棱镜多极磁性组件;
图12为一连接单元包括6个连接边在一六角形构造内,包括一磁性组件和外壳的结合体与每一连接边相邻;
图13A为一第一连接器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单元,连接单元具有四个连接边排列在一矩形构造内,以及第二连接器装置具有四个连接边排列在一矩形构造内;
图13B为一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装置沿着排列后的外围周边磁性连接;
图14A-14B为与一连接单元的一连接边相邻的一多极磁性组件旋转从而与一第二连接器装置沿着斜向外围周边磁性连接;
图15A-15B为沿着斜向外围周边磁性连接的第一及第二连接器装置;
图16A为一包括一矩形连接单元的连接器装置与四个三角形连接单元磁性连接的状态,三角形连接单元包括可旋转的磁性组件和外壳的结合体与每一连接单元的每一连接边相邻;
图16B为一连接器装置包括一矩形连接单元与四个三角形连接单元磁性连接,磁性组件和外壳的结合体旋转从而反相极性排列;
图17为一连接器装置包括四个三角形连接单元,包括可旋转地排列后的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与四个三角形连接单元的每一连接边磁性连接从而形成一四面体;
图18A为一磁化装置设置有一底板及一有铰链的顶板,磁化装置用于创造一多极磁性组件;
图18B为一磁化装置具有两个就位的可磁化圆柱体;
图18C为使用磁化装置创造的一多极磁性组件;
图19为一磁性连接器装置实施例的部分分解图;
图20为图19中内部座圈块实施例的一部分的近视图;
图21为一连接器装置的磁壳体实施例的近视图;
图22为图19中磁性连接器装置的透视图;
图23A为在用于制备磁性连接器装置的一方法实施例中,未进行过焊接的各种不同部件的截面图;
图23B为图23A中部件进行焊接后的截面图;
图24A为在用于制备磁性连接器装置的另一方法实施例中,未进行过焊接的各种不同部件的截面图;
图24B为图24A中部件进行焊接后的截面图。
在下文的描述中,通过对文中揭露的多样化的实施例提供的理解可得到大量特定的细节。本发明所揭露的系统及方法可在不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使用其他方法,组成部分及材料的情况下所实施。另外,在一些情况下,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模糊,为技术人员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并未在本发明中详细地描述或显示。进一步地说,本发明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与一个或更多个可选实施例相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关于“一实施例”的描述,代表该实施例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征至少被包括在一实施例中。因此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实施例中”,不必然代表同一实施例。需要强调的是,“一实施例”可以为一体系,制品,方法或工艺产品。
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各部件,可被装配或设计为各种不同组合。一些与实施例适用的底层结构和制备方法同样被包括在内。因此,涉及磁体,连接器,塑料,形状,金属,组合物以及其他类似公知结构和制备方法,为了避免不必要地将现有典型实施例的表述模糊化,而在文中不做详述。另外,所述方法不必以特定步骤执行,或连续执行,除有特定要求,各步也不需只执行一次。
本发明中揭露的各实施例结合附图可获得最佳理解,其中相似部分通过相似数字标记。在后文的描述中,众多细节用于提供给多个实施例从而给出全面的理解。然而,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例可在不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定细节的情况下,或使用其他方法,组成部分及材料的情况下所实施。在其他情况下,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模糊,为技术人员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并未在本发明中详细地描述或显示。
图1A所示为多极磁性组件100设置有4个交变极性磁区101,103,105以及107。如图所示,多极磁性组件100可以包括沿着一纵轴110延伸的一第一半部111以及以第二半部112。第一半部111可以包括一第一磁区101,其具有一第一磁极性(北极),第二磁区105,其具有一相反磁极性(南极)。所述第二半部112包括与所述第一半部数量对应的磁区103,107,每个所述磁区具有与相邻所述第一半部111中的所述磁区101,105相反的极性。
图1B所示的为与图1A相似的一多极磁性组件120的实施例。如图所示,多极磁性组件120可以包括8个磁区121-128,每个磁区具有一磁极性,该磁极性与相邻磁区的磁极性相反。同样地,多极磁性组件120可包括沿一纵轴延伸的第一半部以及第二半部。每个半部可包括相应的一系列磁区。如图所示,左部可包括4个磁区121,123,125以及127,其具有的磁极性分别为北极,南极,北极,南极。右部可包括4个相应的磁区122,124,126以及128,其磁极性分别与左部相邻磁区的磁极性相反。相应地,磁区122,124,126以及128的磁极性分别为南极,北极,南极,北极。
图1C所示的为一多极磁性组件130,其设置为任意数量的磁区131-N2,每个磁区的磁极性与相邻磁区的磁极性相反。如图1C所示,一多极磁性组件可根据需要包括任意数量的磁区。如多个实施例所示,一磁性组件可包括等量的具有北极化的磁区和南极化的磁区。另外,南极化的磁区的磁场强度可与北极化的磁区磁场强度相等。如多个实施例所示,南极化磁区的体积和/或数量可比北极化磁区更多或更少。
如多个实施例所示,具有相反极化的相邻磁区可增强或变化其他磁区的磁场。在一些实施例中,组件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外部磁区的磁场放大一个或多个内部磁区的磁场。例如,磁区134由于相邻磁区132及136磁通的相互作用,可获得一与其相邻的增强的磁通。这可导致内部磁区相比外部磁区具有更大的提升力(lifting strength)。
如图2所示,多极磁性组件200设置为具有6个磁区210-235,每个磁区具有一与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如图所示,磁区220及225可设置为相反极性(分别为南极,北极),且与磁区210,215,230与235相比,实际上更大。如一些实施例所示,磁区220与225可比磁区210,215,230及235具有更强的磁场强度。可替换地,任意一个或一对磁区,独立于物理形状,体积,质量或面积,可比其他磁区具有更强的磁场强度。
如图1A-2所示的多个实施例的多极磁性组件100,120,130以及200为圆柱形构造。如图3A及图3B所示的多极磁性组件300可设置为任何形状或大小。图3A为一多极磁性组件300设置为具有八个磁区305-340,每一个磁区具有与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如图所示,多极磁性装置300可为一长方形或蛋形构造。多极磁性装置300的长度,宽度,高度和/或周边轮廓可视实际应用进行适应性修改。
图3B提供另一可选择的构造,多极磁性组件350,设置为具有6个磁区360-385,每一磁区具有一与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多极磁性组件350为一矩形(rectangular)棱镜构造。根据多个实施例所示,多极磁性组件350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可根据实际应用作出修改。
如附图1A-3B所示的多个多极磁性组件实施例仅仅作为说明而不对其形状、大小或构造进行限制。多极磁性组件的其他形状或大小包括大范围的考虑范围,包括任意规则多边形或不规则棱镜,正圆圆柱形和/或椭圆圆柱形。棱镜多极磁性组件的角度可包括直角,钝角和/或锐角。另外,轮廓可为不规则的并/或包括一非平坦的角度,例如如图3A所示的长方形多极磁性组件。
一多极磁性组件可由多种可磁化物质形成。一多极磁性组件可为一单一连续磁性物质,其包括复数个相邻磁区,每个磁区极化有一与各自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可选择地,一多极磁性组件可为一单一物理性质的物质包括复数个相邻磁区,每个磁区极化由一与各自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其中每一对相反极化的磁区通过一非磁性极化区材料与另一对相反极化的磁区分开。然而如另一实施例所示,一多极磁性组件可由连接在一起的多对相反极化的磁区形成。在这个实施例中,一多极磁性组件可包括复数个磁体,沿着其纵轴极化,并首尾磁性相接,以此方式,每一磁区与各自相邻磁区磁性地极化相反。
如图4所示,一圆柱形多极磁性组件450装入一含有一圆柱形外壳475的连接单元内。如图所示,多极磁性组件450可包括6个磁区410-435,每个磁区410-435包括一与各自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如多个实施例所示,圆柱形外壳475如图所示,可为一正圆圆柱形,或也可为一椭圆圆柱形。多极磁性组件450可在圆柱形外壳475内沿着纵轴自由移动,或也可纵向固定。另外,多极磁性组件450可相对其纵轴在圆柱形外壳475内自由旋转,或也可在圆柱形外壳475内固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并不是必需的。例如,一杆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磁性组件的中轴延伸从而方便旋转。如果需要,这种杆可设置在磁性连接器装置中的凹处或开口内。
如图5所示,一矩形棱镜多极磁性组件550装入一含有一圆柱形外壳575的连接单元内。长方形棱镜多极磁性组件550可包括6个磁区510-535,每个磁区510-535包括一与各自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根据多个实施例所示,圆柱形外壳575可为正圆圆柱形,如图所示,或也可为椭圆圆柱形。多极磁性组件550可在圆柱形外壳575内沿着一纵轴自由移动,或也可纵向固定。多极磁性组件550可相对其纵轴在圆柱形外壳575内自由旋转,或也可在圆柱形外壳575内固定。
如图6所示,一圆柱形多极磁性组件650装入一含有一三角形棱镜组件675的连接单元内。多极磁性组件650可包括6个磁区610-635,每个磁区610-635包括一与各自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根据多个实施例所示,三角形棱镜外壳675可被变化为任意多角形棱镜外壳,其可包括任意数量的边,面积,高度和/或角度。多极磁性组件650可在棱镜外壳675内一纵轴自由移动,或也可纵向固定。多极磁性组件650可相对其纵轴在圆柱形外壳675内自由旋转,或也可在圆柱形外壳675内固定。
如图7A所示,一连接器装置700包括两个圆柱形多极磁性组件710与730,设置为可旋转地排列极性从而磁性连接包括区域750,760构造的两个连接单元。如图所示,每个多极磁性组件710和730可分别包如一外壳720和740中。如图所示,多极磁性组件710磁区中的极性与多极磁性组件730磁区中的极性并不匹配。因此,如图7A中的方向所示,多极磁性组件710及730彼此将会排斥。
根据多个实施例可知,多极磁性组件710和730中磁区间的排斥,可造成多极磁性组件710及730中的一个或两者均沿着一纵轴旋转,从而排列每个多极磁性组件710和730的磁区的极性。旋转可包括外壳本身的旋转,其细节将在后文中介绍。由图7A及图7B的变化可知,多极磁性组件710沿其纵轴旋转,从而与多极磁性组件730磁性连接。
根据多个实施例可知,多极磁性组件710可在外壳720内相对外壳720围绕一纵轴旋转。在一特定实施例中,多极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710,720及730和740可与构造区750和760固定连接。可选择地,多极磁性组件710可固定在外壳720内,外壳720可设置为有沿着其纵轴旋转从而排列每个多极磁性组件710和730的磁区。在一特定实施例中,多极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710,720及730和740可以可旋转地与结构区750和760的变或其他凹处固定。
如图7B所示的连接器装置700包括两个圆柱形多极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710,720及730,740。如图所示,通过每个多极磁性组件710和730中的每个磁区的排列,多极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710,720及730,740可彼此间磁性相连,由此连接结构区750和760。除了连接结构,例如750和760外,一个或更多个多极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例如多极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710,720及730,740可用于磁性连接其他任一多种材料,部件或产品。
如图8A所示为一第一多极磁性组件825和一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50。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级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25和850均包括八个磁区。每个磁区可具备一与每一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当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50靠近第一多极磁性组件825时,第一多极磁性组件825可旋转从而排列第一及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25和850相对磁区的极性,由此二者可磁性连接。
如图8B所示,第一多极磁性组件825沿着其纵轴旋转可通过第二多极磁性组件的磁区排列磁区的极性。一旦极性被合适地排列,第一和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25和850可沿着排列后的外围周边磁性相连。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50可除去或替代第一多极磁性组件825旋转。
如图8C-8D所示,第一多极磁性组件825沿着其纵轴旋转从而与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50一起沿着斜向外围周边磁性相连。如图8C所示,第一多极磁性组件825可沿着其纵轴旋转从而合适地排列第一和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25和850的对应磁区。
使用多极磁性组件的结果之一,当双极磁体对置时,就是这两个或更多个多极磁性组件可沿着外围周边磁性连接,其外围周边相对互相纵向斜向。如图8D所示,第一多极磁性组件825可与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50可通过两个磁区纵向斜向磁性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多极磁性组件825可包括任意数量的磁区,第二多极磁性组件850可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磁区沿着外围周边纵向斜向磁性连接。
如图9A-9G所示,一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和一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50可旋转地相互影响,并当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50相对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沿一纵轴转移时,两者保持磁性连接。如图9A所示的第一步,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可沿着排列后的外围周边与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50磁性连接。尽管图中所示其为圆柱形,第一和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25和950可为圆柱形,球形,椭圆形,长方形,平行六边形,梯形以及其他任意适当形状。此外,第一和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25和950均可包括沿着一纵轴延伸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每一半部包括任意数量的磁区,每一磁区具有与相邻磁区相反的磁极性。如图9A-9G所示,每一多极磁性组件925和950包括8个具有交变极性的磁区。
如图9B所示,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50沿着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一外围周边纵向转移。当相对磁区的极性为错排时,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可旋转从而保持合适的极性排列。如图9C所示,一旦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旋转完成,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50可通过一磁区纵向向斜磁性连接。可选地,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50可旋转从而保持合适的极性排列。
如图9D所示,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50可进一步相对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纵向转移。又一次,当相对磁区的极性为错排时,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可旋转从而保持第一和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25和950合适的极性排列从而保持磁性连接。如图9E所示,第一和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25和950通过两个磁区保持纵向斜向磁性连接。
如图9F所示,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50可进一步相对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纵向转移。第一多极磁性组件925可再次旋转从而保持第一和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25和950相对磁区之间互相吸引的极性排列。如图9G所示,第一和第二多极磁性组件925和950可沿斜向外围周边保持磁性连接,以此从每一多极磁性组件925和950中均有一单一磁区保持磁性连接。
从图8A-8D以及图9A-9F的描述中可知,多极磁性组件的多个实施例均揭示了其相对于一相邻多极磁性组件可包括复数个独立的连接点。典型地,每一个这样的组件可具有与每对磁区相同数量的连接点。
如图10所示为一连接装置包括一连接单元1000。连接单元1000包括三个连接连接边1003,1005和1007。连接边1003包括一开放区包含一连接杆1004。连接杆1004通过多极磁性组件1017一中轴延伸,并允许多极磁性组件1017绕着连接杆1004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棒1004可包括一上部棒区和一下部棒区,可连接至多极磁性组件1017的一中轴,但不通过任何方式从中延伸。另外,除了一开放区,连接杆1004可被置于一连接单元中的凹处内。
连接单元1000还包括另外两个连接边1005及1007,每个连接边分别在外壳1013及1015内包裹有一多极磁性组件1018及1019。每个连接边共同组成了一三角形构造。如图10A所示,每个多极磁性组件1017,1018及1019可设置为围绕其纵轴旋转。因此,三角形1000的每个连接边1003,1005及1007包括设置为围绕其纵轴旋转的多极磁性组件1017,1018及1019。多极磁性组件1017,1018及1019可靠近三角形1000的连接边1003,1005及1007旋转并随另一多极磁性组件排列每一磁区的极性。相应地,三角形1000可在任意角度,与另一具有与三角形1000构造相似的三角形,或与其他构造的磁性连接装置,沿着面1003,1005及1007的任意边磁性相连。
如图10B所示,一连接单元1020包括三个连接边或面1023,1025及1027在三角形构造内,包括一磁性组件及外壳结合体1037,1031和1038,1033及1039,1035与每一连接边相邻。根据多个实施例,多极磁性组件1037,1038及1039可为圆柱形,棱镜和/或其他形状。外壳1031,1033及1035可为圆柱形,棱镜和/或其他形状。举例来说,磁性组件1037,1038及1039可设置为球形磁性组件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磁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外壳1031,1033及1035可被相应设置为球形或圆柱形以适应包入的球形磁性组件。
多极磁性组件1037,1038及1039可设置为在外壳1031,1033及1035内相对外壳旋转。可选择地,多极磁性组件1037,1038及1039可固定在外壳1031,1033及1035内。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多极磁性组件1037,1038及1039可设置为围绕其纵轴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外壳1031,1033及1035可围绕它们的纵轴旋转从而随另一磁性组件排列每一多极磁性组件1037,1038及1039每一磁区的极性,以此将面1023,1025及1027与另一包含相似磁性组件,例如另一与三角形连接单元1020相似的三角形的物体磁性连接。
如图10C所示,一连接单元1040包括在三角形构造内的三个连接边,包括一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1057,1051及1058,1053及1059,1055与每一连接边1043,1045及1047相邻。与之前所示实施例相似,磁性组件1057,1058及1059可设置为在外壳1051,1053及1055内相对外壳旋转。可选择地,磁性组件1057,1058及1059可被固定在外壳1051,1053及1055内。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外壳1051,1053及1055可设置为围绕其纵轴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外壳1051,1053及1055可省略,磁性组件1057,1058及1059可设置为在凹处或空心处靠近三角形连接单元1040的面1043,1045及1047围绕它们的纵轴旋转。
如图10D所示,为一连接单元1060包括有在三角形框架中的连接边1063,1065及1067.一磁性组件及外壳结合体1078,1073及1079,1075可被固定连接至连接边1065及1067。如图中实施例所示,外壳1073及1075可被固定连接在边区1065及1067的内部或外部。磁性组件1078及1079可设置为在外壳1073及1075内相对外壳旋转,从而排列磁性组件1078及1079每一磁区的极性从而将相应连接边1065及1067与另一包含一相似磁性组件,例如另一与三角形连接单元1060相似的物体磁性相连。可选择地,一具有其他构造的磁性连接器装置,例如一具有单一边或连接单元的装置,可与设置为三角形框架1060的磁性连接器装置或其他此文揭露的磁性连接装置连接。如图所示,连接边1063包括一连接杆1071,其连接并实质平行于连接边1063,但与其偏移。多极磁性组件1077可设置为围绕连接杆1071旋转从而将连接边1063与另一物体的连接边磁性连接。
如图11所示,为一连接单元1100包括有在三角形框架中的三个连接边或面1103,1105及1107,每个连接边1103,1105及1107包括一圆柱形外壳1111,1113及1115,所述外壳包裹一矩形棱镜多极磁性组件1122,1124及1126。根据多个实施例所示,矩形棱镜多极磁性组件1122,1124及1126在外壳1111,1113及1115内不可随意旋转或在外壳1111,1113及1115内可被固定连接(attached)。相应地,外壳1111,1113及1115可设置为在每个边1103,1105及1107内旋转,从而允许每个多极磁性组件1122,1124及1126的每一磁区的极性随其他多极磁性组件的磁区排列。
如图12所示一连接单元包括在一六角形构造1200中的6个连接边1210-1215,该连接单元包含有一磁性组件以及外壳结合体1201-1206,所述结合体与每一连接边1210-1215相邻。如前所述,在磁性组件以及外壳结合体1201-1206内的多极磁性组件可设置为随着其对应外壳旋转,或选择性地,设置为相对于其外壳旋转。
如图13A所示的一第一连接器装置1310包括一第一连接单元,具有矩形构造内的4个连接边,以及以第二连接器装置1350包括一第二连接单元,具有4个连接边1321-1324.如图所示,第一连接器装置1310的4个连接边或面中的每一个可包裹一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1311-1314。根据多个实施例可知,在磁性组件以及外壳结合体1311-1314内的多极磁性组件可为圆柱形,棱镜形和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相似地,外壳本身可为圆柱形,棱镜形和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
第二连接器装置1350可包括4个外壳1321-1324,每一外壳各包裹一多极磁性组件1331-1334。外壳1321-1324可塑造为头尾相接并形成任意数量的多边形外形。每一多极磁性组件1331-1334可在其对应的外壳1321-1324内围绕一纵轴旋转。
如图13A所示,当第一及第二连接器装置1310及1350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接近时,在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1314内的多极磁性组件可旋转从而排列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1314的对应磁区及多极磁性组件1331。一旦磁区排列完成,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装置1310及1350可沿着纵向对齐的外围周边1315及1325,如图13B所示磁性连接。可选择地,即可是多极磁性组件1331单独或可是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1314内的外壳围绕一纵向轴旋转从而排列对应磁区。
如图14A所示,一多极磁性组件1485在第二连接器装置1475内旋转从而与一第一连接器装置1450沿着纵斜向外围周边1455及1580磁性连接。根据多个实施例所示,多极磁性组件1485可旋转从而排列多极磁性组件1485的对应磁区以及磁性组件和外壳结合体1460中的多极磁性组件。根据可选实施例可知,即可是磁性组件和外壳结合体1460外壳中的多极磁性组件也可是结合体1460的外壳取代多极磁性组件1485沿着纵轴旋转。
如图14B所示,由于在每一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装置1450及1475中的每一多极磁性组件均包含多对磁区(与一对形成对照),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装置1450及1475可沿着纵斜向外围周边1455及1480磁性连接,这样,如前所述,导致四个独立的连接点,连接点沿着两个连接器装置的各个面。
如图15A所示,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装置1550及1570中的一个靠近另一个。如图所示,磁性装置和外壳结合体1560中的磁区并未随多极磁选组件1585中的对应磁区排列。相应地,如果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装置1550和1575纵向对齐沿着外围周边1555及1580磁性连接,多极磁性组件中的一个需旋转。然而,如图15B所示,第一连接器装置1550可与第二连接器装置1575通过一单一磁区不需任何磁性旋转地磁性连接,这样,它们对应的外围周边1555及1580为纵斜向。
应被正确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重点在于在两个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器装置中,仅有一个包含一可旋转的多极磁性组件。一旦多极磁性组件中的一个可旋转,它可与另一个包括一固定不可旋转的多极组件的装置连接。
如图16A所示为一连接器装置1600包括一矩形连接单元1650,其处于与四个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磁性连接的状态。矩形连接单元1650以及每个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可包含一磁性组件或磁性组件与外壳的结合体,其与每一相对连接单元1610-1650的每一连接边邻近。每一磁性组件或磁性组件与外壳的结合体可设置为旋转,从而允许每一多极磁性组件的每一磁区的极性随相邻连接单元1610-1650中的一多极磁性组件中的磁区排列。相应地,矩形连接单元1650中的每一连接边可磁性连接至一连接边,该连接边属于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中的一个。
根据多个实施例可知,每一磁性组件与外壳的结合体中的磁性组件可设置为随对应外壳旋转或可选择地,相对其外壳旋转。相应地,因为磁性组件自由旋转,每一矩形连接单元1650及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的每一连接边可在任何角度磁性连接,并且一旦连接,相对彼此转动。
如图16A和16B所示的转变,多极磁性组件1633及1643可围绕它们的纵轴旋转从而排列其磁区的极性从而与矩形连接单元1652中的与它们对应的邻近多极磁性组件磁性连接。
如图16B所示一连接器装置1600包括矩形连接单元1650,连接单元1650在每一连接边磁性连接至每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的一连接边。多极磁性组件1633和1643已经围绕它们的纵轴进行旋转从而完成排列,并与在矩形连接单元1650中的对应多极连接组件磁性连接。
根据多个实施例所示,每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可围绕它们对应的磁性连接面相对矩形连接单元1650转动。相应地,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可一起使用从而形成一金字塔,该金字塔具有一矩形的底以及四个三角形的面。在这特定实施例中,每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的每一剩余的未连接的连接单元可被磁性连接至另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的连接边。在每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610-1640的每一连接边中的多极磁性连接组件可围绕它的纵轴旋转,即可为随外壳旋转,也可为相对外壳旋转,从而排列对应磁区的极性。
如图17所示一连接器装置1700包括四个三角形连接单元1710,1720,1730及1740。每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710,1720,1730及1740可包含一个或更多个多极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每一多极磁性组件及外壳的结合体可旋转地允许每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710,1720,1730及1740的连接边与另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710,1720,1730及1740的另一连接边磁性连接,从而形成一四面体。根据多个实施例可知,每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710,1720,1730及1740的每一连接边可包括一个外壳并可包裹一个多极磁性组件,其设置为围绕它的纵轴旋转。
可选择地,每一三角形连接单元1710,1720,1730及1740的每一连接边可固定,即可是可旋转地固定,也可是不可旋转地固定,一外壳设置为包裹一个或多个多极磁性组件。在连接单元不可旋转地固定在外壳的实施例中,多极磁性组件可被设置为在外壳内并相对外壳围绕其纵轴旋转。在连接单元可旋转地固定在外壳的实施例中,多极磁性组件可设置为当外壳旋转时与外壳一起围绕其纵轴旋转。
根据多个实施例可知,任意多边形形状均可替代三角形连接单元1710,1720,1730及1740使用,并磁性连接从而形成具有任意面的多面体。相似地,任意种类的多边形形状的结合体可被磁性连接从而形成任意形状和/或形状的组合。例如,四个矩形连接单元可与四个三角形连接单元磁性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方尖塔(obelisk)。又或者,一些实施例可包括在单一维度延伸的单元,通过这种方式,可使用多个独立磁性连接器装置形成多边形形状,每个连接器装置构成多边形的一个面。
如前所述,一多极磁性组件可使用一单一连续磁性材料形成,或可选择地,一多极磁性组件可通过接合复数对极化相反的磁区首尾相连而成,通过这种方式,每一磁区与其相邻磁区磁性地极化相反。
如图18A所示为一磁化装置1800,设置为具有一底板1801及一顶板1802从而创造多极磁性组件。如图所示,顶板1802可围绕铰链(hinge)1812转动直至顶板1802直接位于底板1801之上。在可选实施例中,顶板1802可不通过铰链1812与底板1801相贴(attached),取而代之的是顶板1802可直接按压下与底板1801相抵(against)。如图所示,每一底板1801及顶板1802可包含一个或更多个槽1850,槽1850设置为用于接收一可磁化材料。与每一槽相邻的是磁化板1820及1830,磁化板设置为通过交变极性磁场辐射位于槽1850内的磁化材料。
如图18B所示的磁化装置1800具有就位(in place)的两个可磁化圆柱体1890及1891。一旦可磁化圆柱体1890及1891就位,顶板1802可围绕铰链1812转动至底板1801上。由电缆1810及1812提供电流从而分别沿着磁化板1820及1830创造正相和反相磁场。磁化板1820及1830具备交变磁性极化可以磁化可磁化圆柱体1890及1891从而创造一多极磁性组件,该多极磁性组件包括一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沿着一纵轴沿着。第一半部可包括交变极性磁区,第二半部可包括与第一半部数量对应的磁区,每个第二半部磁区具有与相邻第一半部中的磁区相反的极性。
如图18C所示为一多极磁性组件1890的典型实施例,该多极磁性组件使用由图18A及18B共同描述的磁化装置创造。如图所示,多极磁性组件1890包括一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和第二半部沿着一纵轴延伸。第一半部包括三个具有交变极性的磁区,第二半部包括三个相应的具有交变极性的磁区,其中第二半部中磁区的极性与与之相邻的第一半部的磁区极性相反。
如图19所示为一磁性连接器装置1900的部分分解图。磁性连接器装置1900包括一第一外部外壳块1910,一内部座圈块1920,一第二外部外壳块1930。四个磁壳体1940与内部座圈块1920相连接。每一磁壳体1940被设置为各自持有一磁体1945。磁体1945可被置于它们各自的磁壳体1940内从而磁体1945可在磁壳体1940内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于安全考虑,一个或多个磁壳体1940可被设置为用于防止或至少阻止包含在其内的磁体1945从外壳内移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多种不同零件将于此示出。例如,一个或多个磁壳体1940可包括一高强度,且难以打破和/或变形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一些示例包括高强度金属,以及其他相似材料,例如不锈钢金属,钛,和/或其他合金,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以及其他相似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他措施同样,可选地可被用于防止磁体移出的目的。例如,在下文将更相似地描写的,一个或多个磁壳体啮合单元可被提供用于至少将磁壳体内的一个或多个开口实质塞住。另外,可选择地,磁性连接器装置的一部分,例如内部座圈块19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区,该凹槽区可被设置为接收磁壳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从而使磁壳体难以从磁性连接器装置内移出。
磁壳体可同样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其用于接收紧固件,该紧固件将磁性连接器装置的其他部分与磁壳体相连接,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磁壳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增强区,其中位于易于磨损,翻动或类似的位置上的材料要更厚一些。例如,在那些包括通过磁壳体啮合单元塞住开口的实施例中,与开口相邻的磁壳体区域可被增强、合适地弯曲、塑形或其他设置从而确保包含在磁壳体内的磁体不会移出。
相似地,与用于接收紧固件的任何开口相邻的磁壳体区域可被增强、合适地弯曲、塑形或其他设置从而确保包含在磁壳体内的磁体不会移出和/或磁壳体不会从磁性连接器装置内移出。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用于容纳磁体的一磁壳体的圆柱形部分可相对磁壳体的其他部分,例如一个平板单元,以一实质上直角放置。该构造最佳的可由图21示出。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紧固件可包括铆钉或其他难以被使用者移出的紧固件,从而为了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安全措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体1945可包括上文所述的多极磁性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组件可包括实质沿一纵轴延伸的一第一半部和一第二半部。第一半部可包括至少两个交变极性的磁区,第二半部具有与第一半部数量对应的磁区。第二半部中的每一磁区的极性与相邻第一半部磁区的极性相反。从而磁体的极性沿着长度方向间隔。
每一磁壳体1940,以及每一磁体1940,被沿着装置1900的一连接边放置。更具体地,正方形装置1900的每一连接边1902,1904,1906,以及1908均具有一伴随的磁体/磁外壳,从而,任意上述连接边均可被用于将装置沿着一条或多条连接边与另一磁性连接器装置磁性连接。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外部外壳块1910被置于连接器装置1900中与第二外部外壳块1930相反的一面,从而内部座圈块1920位于第一外部外壳块1910和第二外部外壳块1930之间。在一些用于制备磁性连接器装置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中,内部座圈块1920可被声波焊接至第一外部外壳块1910和第二外部外壳块1930,在下文将更详细地介绍。
如图20所示,为磁性连接器装置1900的内部座圈块1920的一部分的近视图。更具体地,图20所示为一磁壳体接收器1922,被设置为与一磁壳体1940啮合(在图20中未示出),从而将磁壳体1940和内部座圈块1920相连接。磁壳体接收器1922包括一第一磁壳体啮合单元1923和一第二磁壳体啮合单元1924。第一磁壳体啮合单元1923被设置为使磁壳体1940的一第一端啮合,第二磁壳体啮合单元1924被设置为与和第一端相反的磁壳体1940的第二端啮合。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磁壳体啮合单元1923和1924分别包括一磁壳体插塞,其被设置为至少实质上将磁壳体1940中的一开口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磁壳体啮合单元和/或一个或多个磁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可由柔性材料或弹性材料制成,从而促进密封功能。例如,上述材料可包括塑料,橡胶,柔性石墨,弹性体,泡沫材料,软木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磁壳体啮合单元1923和1924分别由一实质上是圆半径形成,该圆半径具有一曲率半径,该曲率半径与磁壳体1940的对应部分的曲率半径匹配。磁壳体的对应部分可最佳由图21所示,下文将具体描述。
图21所示为一磁壳体1940实施例的近视图,该磁壳体1940适合于本文中揭示的一些磁性连接器装置实施例的使用。如此图所示,磁壳体1940包括一主体单元1947,其限定了一筒形腔。在筒形腔的相反端,主体单元1947限定了开口1949。一个或多个开口1949可被设置为接收磁壳体啮合单元,例如如图20所示的磁壳体啮合单元1923和1924。由主体单元1947限定的腔被设置为接收本文的磁体,例如磁体1945。
在图示实施例中,磁壳体的端部限定了开口1949,具有一成型的半径(formed radius)从而增加设备的结构强度,并进一步防止其内的磁体被移动/被接近。开口1949至少实质为圆形并由一曲率半径形成,该曲率半径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磁壳体啮合单元的曲率半径至少实质匹配(在本实施例中即为磁壳体啮合单元1923和1924)。通过在这些部件间提供匹配的曲率,可阻止磁壳体1940内的磁体1945被接近,从而增强设备的安全性,如本文别处所介绍的。
一个或多个磁壳体啮合单元可与设备的另一部件,例如内部座圈块1920,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相连接。例如,连接单元1927(coupling member)可被提供用于将磁壳体啮合单元1923和1924分别与内部座圈块1920相连接,如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927可为磁壳体啮合单元整体的一部分,因而包含于其相同的材料。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连接单元可由与其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单元可为内部座圈块1920的一部分,因此,可包含金属,金属合金,塑料或其他可用作制成内部座圈块1920的材料。在任何情况下,优选的是座圈块1920(或设备的其他部分)与磁壳体的连接应足够牢固从而可抵受任何可预见的磨损,从而磁壳体内的磁体不会因为使用该设备产生的可预见力的作用而被移出。
磁壳体1940可包括从主体单元1947延伸而出的第一平板单元1942,以及从主体单元1947的相反端延伸而出的第二平板单元1944。第一平板单元1942以及第二平板单元1944均包括紧固开口1948。紧固开口1948可被设置为接收用于将磁壳体1940连接至座圈块,例如内部座圈块1920的紧固件。座圈块因此可包含一用于接收紧固件的相似紧固开口。例如,内部座圈块1920可包括一紧固开口1926,其被设置为与在第一平板单元1942和第二平板单元1944内的紧固开口1948对齐,并接收于此穿过紧固件1946,如图19-21所示。不同紧固件可被使用,例如铆钉(rivet),螺丝(screw),螺栓(bolt),销(pin)。
磁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可同样被增强合适地弯曲,塑形或其他设置从而进一步确保磁壳体和/或包含在磁壳体内的磁体不会移出。例如如图21所示的磁壳体1940中,被设置为接收磁壳体啮合单元的主体单元1947的相反端具有弯曲为圆形的加固金属从而增加磁壳体1940的强度,以及安全性。相似地,磁壳体2940包括与紧固开口1948相邻的增强区用于为相似的端部提供同样的功能。这些增强区域可被设置为容纳于位于内部座圈块1920上的紧固开口周围的凹槽区内。
内部座圈块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接收磁壳体的平板单元的凹槽区。例如,内部座圈块1920包括凹槽区1928,其被设置为接收第一平板单元1942。相似的凹槽区可被提供在与图20中的面相反的内部座圈块1920的面上,用于接收第二平板单元1944。
设备的其他区域可包括凹槽区。例如,如图20所示,环绕紧固开口1926的区域被冲压(stamped),或为凹处从而合适的紧固件,例如一铆钉可被置于此中,从而一旦被紧固开口接收,出于安全目的,紧固件将至少实质上被提供为不可被装置使用者接近。如上文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样出于安全的原因,更适宜提供一种难以移出的紧固件,例如铆钉或类似物。
虽然图示实施例中的凹槽区1928的区域实质上为矩形,可被理解的是,同样可以考虑其他形状。然而,优选地凹槽区的形状至少实质与接收于此内的对应平板单元的形状匹配。
如图22所示为磁性连接器装置1900的透视图。如此图所示,磁性连接器装置1900包括四条连接边1902,1904,1906以及1908。每一连接边包括一磁壳体1940,在磁壳体内包含一对应的磁体(在图22中未示出)。如上所述,为了构建一包括复数个连接器装置的组件,一条或多条连接边可与另一连接器装置的连接边相连接。
如图23A及23B示出用于制造磁性连接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部件的截面图。图23A示出了在用于制备磁性连接器装置的一方法实施例中经历焊接过程之前的一个阶段时的这些部件。图23B示出了图23A中所示的部件在经历了焊接过程之后的截面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过程可包括声波焊接。
如图23A和23B所示的部件可用于制造磁性连接器装置2300,该部件包括一第一外部外壳块2310,一内部座圈块2320,以及一第二外部外壳块2330。如上文所述,一个或多个磁壳体也可与第一外部外壳块2310,内部座圈块2320以及第二外部外壳块2330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接。然而,磁壳体并未在这些图中示出。
第一外部外壳块2310包括一焊缝突起2311。如上文所述,焊缝突起2311包括一V-型隆起部。然而,如此文中其余部分所述,其余形状/构造同样也可被实施。焊缝突起2311可围绕第一外部外壳块2310的完整周边延伸。然而,其他实施例可被实施,在这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焊缝突起可围绕周边部分延伸。
如图所示,相似的焊缝突起2331可被提供于第二外部外壳块2330上。与焊缝突起2311一样,焊缝突起2331可围绕第二外部外壳块2330的完整周边延伸,或可选择地,焊缝突起2331可围绕周边部分延伸。焊缝突起2331,类似焊缝突起2311,包括一V-型隆起部。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焊缝突起2331可包括与焊缝突起2311不同的形状。
第一外部外壳块2310以及第二外部外壳块2330都可分别包括熔体腔2302A和2302B。熔体腔2302A和熔体腔2302B都可在两面塑形从而形成一切口角。如图23B所示,当第一外部外壳块2310与第二外部外壳块2330相接近,一联合熔体腔2302被形成。如此附图所示,联合熔体腔2302的一第一面的一半是由熔体腔2302A的一面形成的,联合熔体腔2302的第一面的另一半是由熔体腔2302B的一面形成的。联合熔体腔2302的第二面是由联合熔体腔2302A的另一面形成的,联合熔体腔2302的相反于第二面的第三面是有联合熔体腔2302B的另一面形成的。联合熔体腔2302的第四以及最后一面上有内部座圈块2320的一部分形成的。
如图23B所示,声波过程可导致焊缝突起和/或用于制备装置的部件的其余部分的材料熔化流入联合熔体腔2302内。熔化的材料10如图23B所示。熔化的材料10可围绕内部座圈块2320的一部分,如图23B所示。
如图24A所示了在用于制造磁性连接器装置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经历焊接过程之前的各种部件的截面图。图24A所示了在用于制造磁性连接器装置的一方法实施例中中在经历焊接处理之前的阶段时的这些部件。图24B示出了图24A中所示的部件在经历了焊接过程之后的截面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焊接过程可包括声波焊接。
如图24A和24B所示的部件可用于制备磁性连接器装置2400,包括,例如磁性连接器装置2300,第一外部外壳块2410,一内部座圈块2420,以及一第二外部外壳块2430。如上文所述,一个或多个磁壳体(为在图24A和24B中示出),也可与第一外部外壳块2410,内部座圈块2420以及第二外部外壳块2430中的一个或多个相连接。
第一外部外壳块2410包括一焊缝突起2411。然而,不同于焊缝突起2311,焊缝突起2411具有一个相对平坦的顶部以及相对平行的面,而不是V型隆起部相对突起的尖顶及斜面。焊缝突起2411可围绕第一外部外壳块2410的整个周边。
相似的焊缝突起2431可被提供于第二外部外壳块2430上,如图所示。与焊缝突起2411相似,焊缝突起2431可围绕第二外部外壳块2430的完整周边延伸,或可选择地,焊缝突起2431可围绕周边部分延伸。焊缝突起2431,类似焊缝突起2411,具有相对平坦的顶部以及相对平行的面。然而在一些焊缝突起2431的实施例中,可包括与焊缝突起2411不同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焊缝突起可仅提供于第一外部外壳块2410以及第二外部外壳块2430上。
第一外部外壳块2410也可包括一熔体腔2402。与熔体腔2302A和2302B不同,熔体腔2402包括一圆切口或一实质弯曲的切口区域。然而,与熔体腔2302不同的是,熔体腔2402仅在第一外部外壳块2410内形成。第二外部外壳块2430可也包括一熔体腔,不过未在图24A和24B中示出。
因此,如图24B所示,当第一外部外壳块2410与第二外部外壳块2430相接近的时候,一联合熔体腔被形成,其由弯曲的切口区域2402以及内部座圈块2420的一部分共同限定。
如图24B所示,焊接过程可导致焊缝突起的和/或用于制备装置的部件的其余部分的材料熔化流入熔体腔。熔化的材料10如图24B所示。熔化的材料10也可围绕内部座圈块的一部分,如图24B所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前述所有实施例中的众多细节均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情况下进行更改。然而说明书已在众多实施例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各项原理,众多结构的修饰,排列,比例,单元,材料,形状,厚度,宽度,高度以及组成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和公开内容的情况下被使用。以上这些或其他修饰或改变仍处于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磁壳体;
一位于磁壳体内,从而在磁壳体内旋转的磁体;
一内部座圈块,其与磁壳体相连接;
一第一外部外壳块,其与内部座圈块相连接;
一第二外部外壳块,其与内部座圈块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外部外壳块可被置于连接装置的一面,该面与所述第二外部外壳块相反,从而所述内部座圈块将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外壳块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部座圈块包括一磁壳体接收器,所述磁外壳接收器被设置为与所述磁壳体啮合从而将所述磁壳体与所述内部座圈块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壳体接收器包括:
第一磁壳体啮合单元;以及
第二磁壳体啮合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磁壳体啮合单元被设置为与所述磁壳体第一端啮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磁壳体啮合单元被设置为与所述磁壳体中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壳体啮合单元包括第一磁壳体插塞,其被设置为至少实质上在所述第一端将所述磁壳体中的一开口密封,以及
所述第二磁壳体啮合单元包括第二磁壳体插塞,其被设置为至少实质上在所述第二端将所述磁壳体中的一开口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壳体内的两个所述开口至少由一圆半径构成,其中所述第一磁壳体插塞以及第二磁壳体插塞都具有一曲率半径,所述曲率半径至少实质上与所述磁壳体内开口的曲率半径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壳体包括:
一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一筒形腔,其中所述磁体被置于所述筒形腔内;以及
自主体单元延伸而出的一第一平板单元,并且,所述第一平板单元与所述内部座圈块的一第一表面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连接器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将所述第一平板单元与所述内部座圈块相连的一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一平板单元包括一用于接收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一铆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壳体进一步包括自主体单元延伸而出的一第二平板单元,所述第二平板单元与所述内部座圈块中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座圈块包括:
一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凹槽区,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平板单元,以及
一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凹槽区,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平板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连接器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包裹所述磁体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被置于所述磁壳体内,并且,其中,所述装置被设置为所述外壳相对所述磁壳体为可旋转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连接器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包裹所述磁体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被置于所述磁壳体内,并且,其中,所述装置被设置为所述外壳相对所述磁壳体固定,从而所述磁体相对所述外壳为可旋转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壳体沿着所述磁性连接装置的连接边而被放置,并且其中所述连接边被设置为与另一磁性连接器装置的一连接边磁性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壳体包括至少两个过剩的安全措施用于防止所述磁体从所述磁壳体内移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性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过剩的安全措施包括不锈钢材料,一声波焊接,一被设置为至少实质上塞住磁壳体内的一个或多个开口的磁壳体啮合单元,一磁壳体材料较厚的增强区,一用于将磁壳体与内部座圈块相连的铆钉,以及一用于接收磁壳体一部分的凹槽区中的一个或多个。
16.一磁性连接器装置,包括
一第一磁壳体,
一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第一磁壳体内,从而所述第一磁体可在所述第一磁壳体内旋转,其中所述第一磁体包括一多极磁性组件,所述多极磁性组件包括实质沿所述多极磁性组件的一纵轴延伸的一第一半部和一第二半部,
所述第一半部包括至少两个交变极性的磁区,所述第二半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半部数量对应的磁区,所述第二半部中的每一磁区的极性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半部的磁区的极性相反,
一与所述第一磁壳体相连接的内部座圈块,从而所述第一磁壳体沿着所述磁性连接器装置的第一连接边被放置;
一第二磁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磁壳体包括:
一主体单元包括一筒形腔,其中所述磁体置于所述筒形腔内;
自主体单元延伸而出的一第一平板单元,所述第一平板单元与所述内部座圈块的一第一表面相连接;
自主体单元延伸而出的一第二平板单元,所述第二平板单元与所述内部座圈块中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一第二表面相连接;
一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平板单元的至少一个内的一开口以及延伸穿过所述内部座圈块的一开口的紧固件,
一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磁壳体内,从而所述第二磁体可在所述第二磁壳体内旋转,其中所述第二磁壳体与所述内部座圈块相连接从而所述第二磁壳体沿着所述磁性连接装置的一第二连接边而放置,其中所述第二磁体包括一第二多极磁性组件,所述多极磁性组件包括实质上沿所述第二多极磁性组件的一纵轴延伸的一第一半部和一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包括至少两个交变极性的磁区,所述第二半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半部数量对应的磁区,所述第二半部中的每一磁区的极性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半部磁区的极性相反;
一第一外部外壳块,与所述内容座圈块相连;以及
一第二外部外壳块,与所述内部座圈块相连,其中第一外部外壳块可被置于连接装置中与所述第二外部外壳块相反的一面,从而所述内部座圈块将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外壳块之间。
17.制造磁性连接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外部外壳块;
提供一第二外部外壳块;
提供一内部座圈块,其中第一外部外壳块和第二外部外壳块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焊缝突起,并且其中一熔体腔被置在与至少一个所述焊缝突起相邻的位置;
提供一磁壳体;
将一磁体置于所述磁壳体内从而使所述磁体在所述磁壳体内为可旋转的;
将所述磁外壳与所述第一外部外壳块、第二外部外壳块以及内部座圈块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以及
将所述第一外部外壳块声波焊接至所述第二外部外壳块;
其中,焊缝突起被放置并被设置为在声波焊接中所述焊缝突起的材料熔化进入熔体腔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外壳块和所述第二外部外壳块都包括所述焊缝突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外壳块和所述第二外部外壳块都包括所述熔体腔。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外壳块被焊接至所述第二外部外壳块,从而所述第一外部外壳块熔体腔与所述第二外部外壳块熔体腔在焊接时至少实质上对齐。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突起包括一V-型隆起部,与所述第一,第二外部外壳块中的至少一个的周长的至少一部分相邻。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外壳块包括一塑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外部外壳块包括一塑性材料,其中所述内部座圈块包括一塑性材料,并且其中所述声波焊接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外壳块都和所述内部座圈块声波焊接。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焊接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外壳块焊缝突起的材料熔化至一联合熔体腔,所述连接的熔体腔至少部分地由第一和第二外部外壳块熔体腔形成。
CN201210435296.0A 2011-11-03 2012-11-02 磁性连接器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30939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55392P 2011-11-03 2011-11-03
US61/555,392 2011-11-03
US13/297,953 US20130111710A1 (en) 2011-11-03 2011-11-16 Multi-pole magnetic connector apparatus
US13/297,953 2011-11-16
US13/561,724 US8458863B2 (en) 2011-11-03 2012-07-30 Magnetic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3/561,724 2012-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3920A true CN103093920A (zh) 2013-05-08
CN103093920B CN103093920B (zh) 2015-07-22

Family

ID=47115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5296.0A Active CN103093920B (zh) 2011-11-03 2012-11-02 磁性连接器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58863B2 (zh)
EP (2) EP3244424A1 (zh)
JP (1) JP5340472B2 (zh)
KR (1) KR101325604B1 (zh)
CN (1) CN103093920B (zh)
ES (1) ES2641876T3 (zh)
PL (1) PL2590183T3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9905A (zh) * 2015-01-05 2016-07-1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结构
CN105976980A (zh) * 2016-07-08 2016-09-28 廖述顺 一种一铸成型的磁力片
CN109789334A (zh) * 2016-10-20 2019-05-21 伊利亚·奥西波夫 电连接器
CN111803973A (zh) * 2020-08-13 2020-10-23 武汉机变酷卡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磁力片
CN116889734A (zh) * 2018-03-09 2023-10-17 托伊施拉博斯公司 用于构造结构的柔性构造单元、套件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0683B2 (en) * 2009-03-26 2014-10-07 Tegu Magnetic blocks and method of making magnetic blocks
US9466228B2 (en) 2011-11-14 2016-10-11 Torus Tech Llc Modular frames for arrangement and orientation of geometric solids
US9022829B2 (en) * 2012-01-13 2015-05-05 LaRose Industries, LLC Magnetic module and construction kit
KR101334481B1 (ko) * 2012-05-15 2013-11-29 김외식 원반형 코인 및 연결구를 이용한 장신구
GB2504680B (en) * 2012-08-03 2015-06-24 David Bryant Shooting rest
US9643100B2 (en) * 2012-12-21 2017-05-09 Guidecraft, Inc. Magnetic toy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US20140302741A1 (en) * 2013-01-03 2014-10-09 Jeffrey Blane Whittaker Magnetic Panel System
US10173143B2 (en) * 2013-01-31 2019-01-08 Joshua Willard Ferguson Magnetic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27449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Greg Kennedy Magnetic juggling apparatus
US10857669B2 (en) * 2013-04-05 2020-12-08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odular angular-momentum driven magnetically connected robots
US10882661B1 (en) * 2013-08-27 2021-01-05 Concept Workshop Worldwide,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modular storage
US10258896B2 (en) * 2013-09-10 2019-04-16 Box Tiles Llc Magnetic building tiles
US20160199749A1 (en) * 2013-10-01 2016-07-14 Jeffrey Blane Whittaker Magnetic Panel System and Method to Fabricate
US9887049B2 (en) * 2013-11-05 2018-02-06 Claudio Alfredo De La Rosa Magnetic modular assembly for behavioral studies
US20150231521A1 (en) * 2014-02-14 2015-08-20 Build & Imagine, Llc Magnetic Construction Toy
US20150320168A1 (en) * 2014-05-07 2015-11-12 Dov Hoffman Magnetic case or holder for smartphone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60074766A1 (en) * 2014-09-11 2016-03-17 Click-Block Corporation Surface structure for combining block of block toy having magnet inside
CN204087716U (zh) * 2014-10-28 2015-01-07 北京京东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10197210B2 (en) 2015-07-16 2019-02-05 Hydra Heating Industries, LLC Magnetic closures for pipe insulation
US9914284B2 (en) 2015-08-06 2018-03-13 Hydra Heating Industries, LLC Magnetic insulation
CA2938285A1 (en) 2015-08-06 2017-02-06 Hydra Heating Industries, LLC Magnetic clasps for insulation
KR200482829Y1 (ko) * 2015-12-28 2017-03-22 최소영 자석이 내장되는 블록완구의 블록 간 접합을 위한 표면구조
US10405591B2 (en) 2016-01-13 2019-09-10 Serius Innovative Accessories, Inc. Magnetic mask
US10080977B2 (en) * 2016-02-11 2018-09-25 LaRose Industries, LLC Magnetic module and construction kit
US10328355B2 (en) 2016-02-11 2019-06-25 LaRose Industries, LLC Connector for magnetic modules and toy construction kits employing same
CN109153349B (zh) 2016-05-18 2021-09-14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内部的控制台组件
CN107510946A (zh) * 2016-06-16 2017-12-26 吕惠学 一种全方位吸附磁性积木及制造方法
US20180040403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Wioboy Inc. Magnetic absorption structure and magnetic blocks applying such structure
US20180056206A1 (en) * 2016-08-24 2018-03-01 Eric S. Micko Magnetically-joinable play tiles
USD903779S1 (en) 2017-02-15 2020-12-01 LaRose Industries, LLC Toy construction element
US10518190B2 (en) 2017-02-15 2019-12-31 LaRose Industries, LLC Rod-shaped module for toy magnetic construction kit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9956493B1 (en) 2017-05-12 2018-05-01 Sparkling Sky International Limited Slide construction assemblies
CN206700770U (zh) * 2017-05-17 2017-12-05 汕头市信必达早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积木
JP2018200522A (ja) * 2017-05-26 2018-12-2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JP7119067B2 (ja) * 2017-08-01 2022-08-16 アーク・クリスタル・エルエルシー 幾何学的立体用のモジュラ式フレーム
GB2567447A (en) * 2017-10-11 2019-04-17 Catemario Di Quadri Francesco Furniture Item
CN112004584B (zh) * 2018-05-31 2022-03-22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连结单元
CN108832411A (zh) * 2018-06-16 2018-11-16 北京设集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充电接口的电磁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32410A (zh) * 2018-06-16 2018-11-16 北京设集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充电接口的电磁锁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32412A (zh) * 2018-06-16 2018-11-16 北京设集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充电接口的电磁锁及其控制方法
US10973321B2 (en) 2018-09-04 2021-04-13 Steelcase Inc. Workspace system and components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US11232775B2 (en) * 2019-02-02 2022-01-25 Charles J. CORDER Handheld noisemaker
US11070004B2 (en) * 2019-02-06 2021-07-20 Vincent Lee Magnetic connector assembly
JP1637715S (zh) * 2019-02-08 2019-07-29
JP1637714S (zh) * 2019-02-08 2019-07-29
JP1640288S (zh) * 2019-02-08 2019-09-02
US11572723B2 (en) 2019-02-27 2023-02-07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im Systems Co. Ltd.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DE202019001457U1 (de) 2019-03-29 2019-05-23 Toy World Association GmbH Magnetisch verbindbare Konstruktionselemente
US11224821B2 (en) 2019-06-24 2022-01-18 LaRose Industries, LLC Shell-within-a-shell magnetic toy construction block
US11207609B2 (en) 2019-06-27 2021-12-28 LaRose Industries, LLC Magnetic toy construction block with ring-type magnet
TR201913707A2 (tr) * 2019-09-10 2021-03-22 Univ Istanbul Teknik İki̇ eksenli̇ portati̇f çi̇zi̇m ki̇ti̇
US20210220723A1 (en) * 2020-01-21 2021-07-22 Wyrmwood, Inc. Modular screen with magnetic joints
USD985682S1 (en) * 2021-02-04 2023-05-09 Everplay Labs Limited Toy construction panel
US11172585B1 (en) * 2021-05-03 2021-11-09 New Frontier Technologies LLC Magnetic operator interface assembly
CN218793876U (zh) * 2022-11-09 2023-04-07 深圳市嘉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玩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2683A2 (en) * 1987-10-21 1989-04-26 Kawada Co. Ltd. Toy comprising a coupling mechanism
EP0728506A1 (en) * 1995-01-25 1996-08-28 Stuff Co., Ltd. Block toy
US5892174A (en) * 1995-11-24 1999-04-06 Niles Parts Co., Ltd. Structure constructed by ultrasonic welding for accommodating an electric apparatus
CN1288190A (zh) * 1999-09-14 2001-03-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连接结构
EP1260254A2 (en) * 2001-05-21 2002-11-27 Learning Curve International, Inc. Toy vehicle magnetic coupler
EP1559464A1 (en) * 2004-01-27 2005-08-03 RC2 Brands, Inc. Magnetic building blo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00180A (en) * 1945-09-21 1950-03-14 Hubbell Harvey Coupling for toy trains
US2795893A (en) 1954-11-17 1957-06-18 Harold E Vayo Magnetic toy blocks
US2872754A (en) 1955-07-28 1959-02-10 Cronberger Luther Carl Magnetic toy building blocks
US2939243A (en) 1957-08-08 1960-06-07 Robert G Duggar Magnetic toy building blocks
US3254440A (en) 1962-05-21 1966-06-07 Robert G Duggar Magnetic toy building blocks
US3184882A (en) 1962-09-05 1965-05-25 Paul E Vega Magnetic toy blocks
US3303606A (en) 1964-05-05 1967-02-14 Mann Morley Magnetic toy vehicle set
JPS474761Y1 (zh) * 1968-12-26 1972-02-19
US3998004A (en) 1975-05-27 1976-12-21 Ehrlich Brent H Geometric construction kit
US4238905A (en) 1978-08-17 1980-12-16 Macgraw Richard Ii Sculptural objects
US4334871A (en) 1979-02-12 1982-06-15 Roane Patricia A Tetrahedron blocks capable of assembly into cubes and pyramids
US4401960A (en) 1979-12-18 1983-08-30 Kanets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agnet assembly
EP0051576A3 (en) 1980-11-05 1982-09-22 Joseph Varga Combination game composed of magnetic cubes
JPS596864Y2 (ja) 1981-08-31 1984-03-02 修三 山本 磁力を利用した駒重ねゲ−ム
GB8700706D0 (en) 1987-01-13 1987-02-18 Longuet Higgins M S Building blocks
US5411262A (en) 1992-08-03 1995-05-02 Smith; Michael R. Puzzles and toys (II)
JPH07101647B2 (ja) 1993-04-12 1995-11-01 株式会社マグエックス 吸着体
US5409236A (en) 1993-12-23 1995-04-25 Therrien; Joel M. Magnetic game or puzzl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2777556B2 (ja) * 1995-01-25 1998-07-16 株式会社スタッフ ブロック玩具
US6024626A (en) 1998-11-06 2000-02-15 Mendelsohn; Hillary Singer Magnetic blocks
US6241249B1 (en) 1999-07-21 2001-06-05 Meng Theng Wang Puzzle block
ITMI20010010U1 (it) 2001-01-09 2002-07-09 Vicentelli Claudio Assiemaggio perfezionato di moduli ad ancoraggio magnetic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strutture reticolari stabili
US6749480B1 (en) 2002-11-27 2004-06-15 Larry Dean Hunts Device for connecting plural multi-shaped bodies utilizing magnets
US7154163B2 (en) 2004-05-05 2006-12-26 Supernova Optoelectronics Corp. Epitaxial structure of gallium nitride series semiconductor device utilizing two buffer layers
US7154363B2 (en) 2004-12-23 2006-12-26 Larry Dean Hunts Magnetic connector apparatus
US7351066B2 (en) 2005-09-26 2008-04-01 Apple Computer, Inc. Electromagnetic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2683A2 (en) * 1987-10-21 1989-04-26 Kawada Co. Ltd. Toy comprising a coupling mechanism
EP0728506A1 (en) * 1995-01-25 1996-08-28 Stuff Co., Ltd. Block toy
US5892174A (en) * 1995-11-24 1999-04-06 Niles Parts Co., Ltd. Structure constructed by ultrasonic welding for accommodating an electric apparatus
CN1288190A (zh) * 1999-09-14 2001-03-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显示器连接结构
EP1260254A2 (en) * 2001-05-21 2002-11-27 Learning Curve International, Inc. Toy vehicle magnetic coupler
EP1559464A1 (en) * 2004-01-27 2005-08-03 RC2 Brands, Inc. Magnetic building block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9905A (zh) * 2015-01-05 2016-07-1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结构
TWI595347B (zh) * 2015-01-05 2017-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對位結構
US10452101B2 (en) 2015-01-05 2019-10-22 Compal Electronics, Inc. Alignment structure
CN105976980A (zh) * 2016-07-08 2016-09-28 廖述顺 一种一铸成型的磁力片
CN109789334A (zh) * 2016-10-20 2019-05-21 伊利亚·奥西波夫 电连接器
CN109789334B (zh) * 2016-10-20 2022-08-05 伊利亚·奥西波夫 电连接器
CN116889734A (zh) * 2018-03-09 2023-10-17 托伊施拉博斯公司 用于构造结构的柔性构造单元、套件和方法
CN111803973A (zh) * 2020-08-13 2020-10-23 武汉机变酷卡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磁力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98573A (ja) 2013-05-20
KR20130049162A (ko) 2013-05-13
EP2590183B1 (en) 2017-06-28
US20130113584A1 (en) 2013-05-09
EP2590183A1 (en) 2013-05-08
JP5340472B2 (ja) 2013-11-13
US8458863B2 (en) 2013-06-11
ES2641876T3 (es) 2017-11-14
EP3244424A1 (en) 2017-11-15
CN103093920B (zh) 2015-07-22
PL2590183T3 (pl) 2018-03-30
KR101325604B1 (ko)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3920A (zh) 磁性连接器装置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03093917A (zh) 多极磁性连接器装置
US4095587A (en) Healthy magnetic ornament
US20100022158A1 (en) Magnet And Pin for Block Toy
EP3731944B1 (en) Magnetic blocks with improved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construction set thereof
CN104619117A (zh) 电路板和电路板间的磁性组合结构
US20150258461A1 (en) Magnetic Construction Toy
US20130015185A1 (en) Interlocking Cap or Screw Cap
WO2012062418A1 (de) Elektrochemischer energiespeicher mit einem befestigungselement
CN107441733A (zh) 一种用于构建物体的模块系统
JP2003303714A (ja) 棒磁石および磁性体除去装置
US5663701A (en) Stomach debris collecting magnet
WO2007117335A3 (en) High field strength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KR101700390B1 (ko) 놀이교구
CN106029193A (zh) 用于产生链条和立体结构的可连接元件
KR101961865B1 (ko) 자기적으로 연결되는 완구 블록
EP3616765B1 (en) Magnetic construction toy
JPS60164310A (ja) 棒状多極磁石の着磁方法
JPS61501550A (ja) 宝石及び時計製造業用の腕輪
WO2000062313A1 (en) A compound magnet
RU281820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ы сборки объединения взаимно отталкивающихся магнитов, генерирующей ненаправленные свободные электроны
JP3210514U (ja) 磁気活性器
KR20230072744A (ko) 마그네틱 커플러
CN204003849U (zh) 一种新型围栏
CN211353617U (zh) 一种能够互相卡接的鱼线主线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Commission number: 4W105225

Conclusion of examination: The right to declare the patent for invention No. 201210435296 requires 5-7, 13 and 23-28 to be invalid, and the patent is main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claim 1-4, 8-12, 14-22 and 29.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70714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3275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agnetic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Patentee: Sparkling Sky International Ltd.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Commission number: 4W106168

Conclusion of examination: It is declared that the invention patent 201210435296.0 is partially invalid and continues to be valid on the basis of claims 1-4, 8-12, 14-22 and 29.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81012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3745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agnetic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Patentee: Sparkling Sky International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