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7306A -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7306A
CN103087306A CN2012105608531A CN201210560853A CN103087306A CN 103087306 A CN103087306 A CN 103087306A CN 2012105608531 A CN2012105608531 A CN 2012105608531A CN 201210560853 A CN201210560853 A CN 201210560853A CN 103087306 A CN103087306 A CN 103087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weight
add
monomer
minu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08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7306B (zh
Inventor
王平
张海涛
郑岩
舒畅
蓝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he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union Chemical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union Chemical &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union Chemical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608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87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87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7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7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7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主链为聚二乙烯基苯,支链结构为:PS-PI-P(B/I)-PS-PEEGE-PEO或PS-PI-PS-PEEGE-PEO,其中PS表示聚苯乙烯嵌段,PI表示聚异戊二烯嵌段,P(B/I)表示丁二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嵌段,PEEGE表示聚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嵌段,PEO表示聚环氧乙烷嵌段。本发明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具有高的支化度,拥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和粘合性能,有效地改善了其与PVC、EVA的相容性,可作为热熔压敏胶。

Description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熔压敏胶具有热塑加工性,在熔融状态下可以进行涂布,冷却固化后施加轻度指压即能快速粘结,同时又能够比较容易地剥离,不污染被粘物表面(如皮肤)。热熔压敏胶无有机溶剂,绿色环保,环境友好,提高了生产安全性。
传统的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由于其独特的结构,非常适合于非金属材料和塑料制品的粘接,尤其作为热熔压敏胶,效果极佳。但SIS作为热熔压敏胶使用时,很容易氧化降解,熔体粘度随时间明显下降。SBS作为热熔胶在高温时分子很容易交联,熔体粘度升高。而通过将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三元共聚得到的嵌段共聚物SIBS则可以有效降低产品降解或交联问题产生。
但是,该二烯烃聚合物的冷留现象严重,且成型加工性能较差,严重影响了它的应用。而且,该二烯烃聚合物的极性较弱,与极性的基材如PVC和EVA的相容性较差,导致其与该基材的粘合性较差,影响了其作为压敏热熔胶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苯乙烯、异戊二烯和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很多,例如,CN1244541A公开了苯乙烯、异戊二烯和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三种结构的制备方法。CN1640903公开了一类新的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三元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这种嵌段共聚物含有S-IB、S-IB-S和少量PS均聚物,其中S-IB为S和IB二段物(S为聚苯乙烯嵌段,IB为异戊二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嵌段),S-IB-S为S、IB、S三段物,其中所述S-IB二段物的分子量分布很宽。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粘合性能、高伸长率、易于加工,适于直接注塑橡胶制品,特别适合作热熔压敏胶。
支化度的提高对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的粘合性能以及加工性能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仅仅公开了如何通过阴离子聚合制得SIBS胶液,而没有涉及如何制得致密型、高支化SIBS弹性体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所述SIBS弹性体在具有热熔压敏性的前提下,具有高的支化度,加工性能优异,且通过功能化改性,提高了其与极性基材如PVC、EVA等基材的相容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主链为聚二乙烯基苯,支链的结构为:PS-PI-P(B/I)-PS-PEEGE-PEO或PS-PI-PS-PEEGE-PEO,其中PS表示聚苯乙烯嵌段,PI表示聚异戊二烯嵌段,P(B/I)表示丁二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嵌段,PEEGE表示聚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嵌段,PEO表示聚环氧乙烷嵌段。
所述PS的含量为10~40重量%,例如10~20重量%、12重量%、16重量%、18重量%、22重量%、25重量%、32重量%、34重量%、38重量%,优选20~40重量%。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拉伸强度与PS的含量有关。含有10~40重量%的PS的SIBS弹性体具有各种性能的最佳平衡。低于10重量份%,拉伸强度下降,高于40重量份%,SIBS弹性体显现出屈服点并呈现出塑性流动性。
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为7~50万,优选20~35万。数均分子量太高,粘度太大,不符合热熔压敏胶的应用要求。数均分子量太低,制备得到的热熔压敏胶的剥离强度太低。
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分子量分布指数PD为1.05~1.47,例如1.08、1.12、1.15、1.23、1.26、1.28、1.35、1.39、1.42、1.46,优选1.08~1.20。
本发明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具有高的支化度,高支化度对于产品的加工应用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可以得到加工性能和粘合性能更好的热熔粘合剂。而且,SIBS弹性体支链尾端接有聚环氧乙烷嵌段,增强了SIBS的极性,可以有效提高SIBS弹性体与PVC、EVA的相容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活性种:在含有四氢呋喃的非极性烃类溶剂中,加入烷基锂引发剂,连续滴加二乙烯基苯,滴加时间为1~2分钟,反应,形成活性种;
(2)形成PS:在步骤(1)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后,加入苯乙烯单体,反应,形成聚苯乙烯嵌段;
(3)形成PI和P(B/I):在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后,一次性加入异戊二烯单体进行反应,待反应完全后,一次性加入丁二烯与异戊二烯的混合单体,反应,形成PI和P(B/I),其中,丁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0~13重量%;
(4)形成PS:待步骤(3)加入混合单体,反应达到峰温后,一次性加入苯乙烯单体,反应,形成PS;
(5)端基功能化反应,形成PEEGE:在步骤(4)达到反应峰温后,一次性加入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反应,待胶液由深橘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0~15分钟;
(6)形成PEO:向步骤(5)得到的胶液中加入二苯甲基钾,然后再缓慢滴加环氧乙烷,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
(7)将步骤(6)得到的胶液加热闪蒸提浓后,脱挥,得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
优选地,所述含有四氢呋喃的非极性烃类溶剂的温度为45~50℃,例如45.5℃、46℃、46.5℃、47℃、47.5℃、48℃、48.5℃、49℃、49.5℃,优选46~49℃。
优选地,所述非极性烃类溶剂选自苯、甲苯、乙苯、环氧乙烷、二乙烯基苯、二甲苯、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EEGE)、戊烷、己烷、庚烷、二苯甲基钾、辛烷、环己烷、混二甲苯或抽余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例如苯和甲苯的混合物,乙苯和环氧乙烷的混合物,二乙烯基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EEGE和戊烷的混合物,己烷和庚烷的混合物,二苯甲基钾和辛烷的混合物,环己烷和混二甲苯的混合物,混二甲苯和抽余油的混合物,优选己烷或/和环己烷,进一步优选己烷和环己烷的混合物。
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四氢呋喃,用作活化剂或无规化剂。
优选地,所述烷基锂引发剂为正丁基锂、仲丁基锂或异丁基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例如正丁基锂和仲丁基锂的混合物,仲丁基锂和异丁基锂的混合物,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和异丁基锂的混合物,优选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
通过控制二乙烯基苯的滴加速度,有效提高产品的支化程度,稳定单体加入量及加入顺序,以平稳调控产品的物理性能。
步骤(1)控制反应压力为0.2~0.5MPa,例如0.25MPa、0.3MPa、0.35MPa、0.4MPa、0.45MPa,优选0.23~0.46MPa。
步骤(1)所述反应时间为20~30分钟,例如21分钟、22分钟、23分钟、24分钟、25分钟、26分钟、27分钟、28分钟、29分钟,优选22~28分钟。
所述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3重量%,例如1.2重量%、1.4重量%、1.6重量%、1.8重量%、2重量%、2.2重量%、2.4重量%、2.6重量%、2.8重量%,优选1.3~2.7重量%。
所述烷基锂引发剂的加入量由设计的平均分子量来确定,示例性的烷基锂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3重量‰,例如1.2重量‰、1.4重量‰、1.6重量‰、1.8重量‰、2.0重量‰、2.2重量‰、2.4重量‰、2.6重量‰、2.8重量‰,优选1.3~2.7重量‰。
所述反应峰温指:在步骤(1)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放热,温度升高,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在达到最高温度即峰温时,即可加入苯乙烯单体。优选地,在步骤(1)达到反应峰温1~3min后,加入苯乙烯单体,优选达到反应峰温1min后,加入苯乙烯单体。
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5~60℃,例如46℃、48℃、50℃、52℃、54℃、56℃、58℃,优选48~59℃。
步骤(2)中控制反应压力为0.2~0.5MPa,例如0.25MPa、0.3MPa、0.35MPa、0.4MPa、0.45MPa,优选0.23~0.46MPa。
步骤(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20分钟,例如11分钟、12分钟、13分钟、14分钟、16分钟、17分钟、18分钟、19分钟,优选15分钟。
步骤(2)所述苯乙烯单体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5~20重量%,例如7重量%、9重量%、11重量%、13重量%、15重量%、17重量%、19重量%,优选10~20重量%。
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3~6分钟后加入异戊二烯单体,优选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5分钟后加入异戊二烯单体。即步骤(2)所述反应过程中,放热,温度升高,当达到最高温度3~6分钟,优选5分钟后加入异戊二烯单体。
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后,异戊二烯单体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30~60重量%,例如35重量%、38重量%、42重量%、46重量%、50重量%、52重量%、56重量%、58重量%,优选40~55重量%。
加入异戊二烯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温度为70~85℃,例如72℃、74℃、76℃、78℃、80℃、82℃、84℃,优选73~81℃。
加入异戊二烯单体后反应的时间为15~30分钟,例如17分钟、19分钟、21分钟、23分钟、25分钟、27分钟、29分钟,优选18~28分钟。
加入混合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温度为70~95℃,例如72℃、74℃、76℃、78℃、80℃、82℃、84℃、86℃、88℃、90℃、92℃、94℃,优选75~90℃。
加入混合单体后,控制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例如0.25MPa、0.3MPa、0.35MPa、0.4MPa、0.45MPa,优选0.23~0.46MPa。
加入混合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时间为10~30分钟,例如12分钟、14分钟、16分钟、18分钟、20分钟、22分钟、24分钟、26分钟、28分钟,优选10~20分钟。
丁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0~13重量%,例如1重量%、2重量%、3重量%、4重量%、5重量%、6重量%、7重量%、8重量%、11重量%,优选8~12重量%。当丁二烯的加入量为0重量%时,意指,所述混合单体中仅有异戊二烯,那么此时,所形成的支链结构为:PS-PI-PS-PEEGE-PEO。
混合单体中,异戊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0~30重量%,例如12重量%、14重量%、16重量%、18重量%、20重量%、22重量%、24重量%、26重量%、28重量%,优选13~27重量%。
P(B/I)无规共聚物嵌段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且随着I的增多,颗粒透光率明显提高;控制好丁二烯与异戊二烯的单体比例,可以得到光学性能较好的热塑性弹性体。
当步骤(3)中加入混合单体后,反应,该反应过程中,放热,升温,当达到最高温度即峰温后,即可一次性加入苯乙烯单体,反应,形成PS。
步骤(4)加入苯乙烯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温度为80~85℃,例如80.5℃、81℃、81.5℃、82℃、82.5℃、83℃、83.5℃、84℃、84.5℃,优选80.8~84.3℃。
步骤(4)加入苯乙烯单体后,控制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例如0.25MPa、0.3MPa、0.35MPa、0.4MPa、0.45MPa,优选0.23~0.46MPa。
步骤(4)加入苯乙烯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时间为10~20分钟,例如11分钟、12分钟、13分钟、14分钟、15分钟、16分钟、17分钟、18分钟、19分钟,优选11.5~18.5分钟。
步骤(4)中苯乙烯单体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5~20重量%,例如6重量%、8重量%、10重量%、12重量%、14重量%、16重量%、18重量%,优选10~20重量%。
步骤(5)所述反应的温度为70~80℃,例如71℃、72℃、73℃、74℃、75℃、76℃、77℃、78℃、79℃,优选72.5~78.5℃。
步骤(5)所述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EEGE)的加入量为烷基锂引发剂的重量的6~8倍,例如6.2倍、6.4倍、6.6倍、6.8倍、7倍、7.2倍、7.4倍、7.6倍、7.8倍,优选7倍。
步骤(6)所述二苯甲基钾的加入量为引发剂的重量的1~1.5倍,例如1.04倍、1.08倍、1.12倍、1.18倍、1.25倍、1.32倍、1.38倍、1.45倍,优选1.05~1.35倍,进一步优选1.1倍。
步骤(6)所述环氧乙烷的滴加时间为0.8~2.5分钟,例如1.2分钟、1.5分钟、1.8分钟、2.1分钟、2.4分钟,优选1~2分钟。
步骤(6)所述环氧乙烷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8重量%,例如1.5重量%、2.2重量%、3重量%、4重量%、5重量%、6重量%、7重量%,优选2~7重量%。
步骤(6)滴加环氧乙烷后,控制反应温度为70~80℃,例如71℃、72℃、73℃、74℃、75℃、76℃、77℃、78℃、79℃,优选72~78℃。
步骤(6)滴加环氧乙烷后,控制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例如0.25MPa、0.3MPa、0.35MPa、0.4MPa、0.45MPa,优选0.23~0.46MPa。
步骤(6)滴加环氧乙烷后,控制反应的时间为10~20分钟,例如11分钟、12分钟、13分钟、14分钟、15分钟、16分钟、17分钟、18分钟、19分钟,优选10~15分钟。
在聚合反应结束后,可以按阴离子聚合领域常用的方式对活性聚合物链进行终止,所用终止剂为阴离子聚合领域常用的那些,如水或酚类终止剂。所述酚类终止剂,优选对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或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混合物,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混合物,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对苯二酚的混合物,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混合物。
所述终止剂的加入量为引发剂摩尔量的1~1.5倍,例如1.04倍、1.08倍、1.12倍、1.18倍、1.25倍、1.32倍、1.38倍、1.45倍,优选1.05~1.35倍,进一步优选1.1倍。
所述终止反应的时间为5~15分钟,例如6分钟、7分钟、8分钟、9分钟、10分钟、11分钟、12分钟、13分钟、14分钟,优选10分钟。
锂系阴离子聚合反应,包括链的引发、链的增长和链的终止三个过程,链增长反应中的活性种直到单体消耗殆尽仍可保持活性,只有加入终止剂才能使其失活。阴离子聚合反应结束后,这些活性种以活性大分子链的形式存在,仍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攻击多种化学键,诱发各种反应,并带来一系列问题。防老剂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最重要的助剂之一,一般在聚合反应结束之后加入,对延缓产品的热氧、臭氧老化和光老化,抑制凝胶生成,延长储存期具有重要意义。优选地,步骤(6)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后,加入防老剂。所述防老剂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0.2~0.4重量%,例如0.22重量%、0.24重量%、0.26重量%、0.28重量%、0.31重量%、0.33重量%、0.35重量%、0.37重量%、0.39重量%,优选0.3重量%。
所述二苯甲基钾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2622159500091
步骤(7)提浓后的胶液的浓度为30~55重量%,例如32重量%、34重量%、36重量%、38重量%、40重量%、42重量%、44重量%、46重量%、48重量%,优选45~55重量%。
步骤(7)所述脱挥温度为180~230℃,例如185℃、190℃、195℃、200℃、205℃、210℃、215℃、220℃、225℃,优选190~220℃。
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胶液进料量为2500~3500kg/h,例如2600kg/h、2700kg/h、2800kg/h、2900kg/h、3000kg/h、3100kg/h、3200kg/h、3300kg/h、3400kg/h,优选2750~3350kg/h。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胶液的进料温度为130~160℃,例如132℃、134℃、136℃、138℃、150℃、152℃、154℃、156℃、158℃,优选140~160℃。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脱挥口的真空度控制在10~60KPa,例如15KPa、20KPa、25KPa、30KPa、35KPa、40KPa、45KPa、50KPa、55KPa,优选18~54KPa。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模板压差控制在5~7MPa,例如5.2MPa、5.4MPa、5.6MPa、5.8MPa、6.0MPa、6.2MPa、6.4MPa、6.6MPa、6.8MPa,优选5.3~6.7MPa。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螺杆转速控制在300~500r/min,例如320r/min、340r/min、360r/min、380r/min、400r/min、420r/min、440r/min、460r/min、480r/min,优选320~480r/min。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造粒机转速控制在1000~1500prm,例如1050prm、1100prm、1150prm、1200prm、1250prm、1300prm、1350prm、1400prm、1450prm,优选1060~1420prm。
随着挤出机机头温度升高,胶液总挥发分含量逐渐降低。这是由于机头出口温度升高,有利于溶剂的脱除。通过改变机头温度可以使挤出样品的ω(总挥发分)<0.7%。
本发明所述单体总量即:二乙烯基苯、环氧乙烷、苯乙烯、异戊二烯和丁二烯重量之和。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活性种:在装有非极性烃类溶剂的聚合釜中,待温度达到45℃~50℃,加入烷基锂引发剂,连续滴加二乙烯基苯,形成活性种,滴加时间为1~2min,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时间20~30min,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的1~3重量%,烷基锂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3重量‰;
(2’)形成PS:在步骤(1’)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后1分钟,加入苯乙烯单体,反应温度为45~60℃,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反应15min,苯乙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5~20重量%;
(3’)形成PI和P(B/I):在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5min后,一次性加入异戊二烯单体进行反应,异戊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30~60重量%,在反应温度为70~85℃,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反应10~15min,待反应完全后,一次性加入丁二烯与异戊二烯的混合单体,反应,形成PI和P(B/I),其中,丁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0~13重量%,异戊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0~30重量%;
(4’)形成PS:待步骤(3’)加入混合单体,达到反应峰温后,一次性加入苯乙烯单体,反应,形成PS,反应温度控制为80~85℃,反应压力控制为0.2~0.5MPa,反应时间为10~20min,苯乙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5~20重量%;
(5’)端基功能化反应,形成PEEGE:在步骤(4’)达到反应峰温后,一次性加入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0~80℃,待胶液由深橘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0~15分钟,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的加入量为引发剂重量的7倍;
(6’)形成PEO:向步骤(5’)得到的胶液中加入二苯甲基钾,加入量为引发剂重量的1.1倍,然后再缓慢滴加环氧乙烷,加料时间为1~2min,环氧乙烷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2~7重量%,反应,反应温度控制为70~80℃,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时间控制在10~15min,待反应结束后加入终止剂BHT终止反应,终止剂的加入量为引发剂摩尔量的1.1倍,终止时间为10min,最后加入单体总量0.3重量%的防老剂;
(7’)将步骤(6)得到的胶液输送到加热器中进行加热,然后进入局部闪蒸提浓,溶剂蒸汽经过溶剂回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回收罐中,提浓后胶液的浓度控制在30~55重量%,将浓缩后的胶液输送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脱挥,进一步脱除溶剂,然后包装得到成品,脱挥温度控制在180~230℃,胶液固体含量控制在30~55重量%,进料量控制在2500~3500kg/h,进料温度控制在130℃~160℃,脱挥口真空度控制在10~60KPa,模板压差控制在5~7MPa,挤出机螺杆转速控制在300~500r/min,造粒机转速控制在1000~1500prm。
本发明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中支链的各个嵌段的含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各单体的加入量来确定。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在热熔压敏胶中的用途。
本发明所述高支化度意指支化度≥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具有设备少、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现场操作条件清洁、干净,可直接脱挥,能耗低等优点;
(2)本发明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具有高的支化度,支化度为30~40%,拥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和粘合性能,有效地改善了其与PVC、EVA相容性;
(3)本发明采用二乙烯基苯,通过控制其加料量及加入速度,以实现不同支化度产品,有效提高产品的热加工性能;二乙烯基苯的高支化效果,为EEGE及环氧乙烷端基功能化改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效增加了分子链段中极性基团的含量,明显改善了SIBS与PVC、EVA的相容性,同时又保持了SIBS独特的热熔压敏性,由于分子链段上增加了一定的极性基团,从而增加了产品与PVC和EVA基材的粘合性;
(4)本发明采用干法脱挥,与传统的湿法相比,干法脱挥工艺具有设备少,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现场操作条件清洁,能耗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在10升带有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4.5升正己烷与环己烷混合溶剂,加入3mlTHF,升温到45℃,先加入3g正丁基锂引发剂(浓度20%),滴加30g二乙烯基苯,滴加时间为2min,总反应时间30min,等反应时间达到指定要求,再加入108克苯乙烯进行反应,使分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0×104,反应温度在50±2℃,当聚合反应进行到10min左右时,待苯乙烯全部反应完成,再加入800克异戊二烯继续反应15min左右,待反应到达峰温后5min,再一次性加入185克丁二烯与290克异戊二烯混合液,继续反应30分钟,待反应完全后,加入117g苯乙烯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峰温后加入21g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待胶液由深桔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0min,接着加入3.3g二苯甲基钾,加完1min后滴加48g环氧乙烷,滴加时间2min,反应时间15min。当反应全部结束后5min后,加入2.06gBHT终止,终止时间为10min,最后加入4.5克防老剂,搅拌5分钟后将胶液提浓后注入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进行溶剂脱除,并得到半透明高弹性成品。经分析测得聚合物的支化度为30%,分子量分布指数PD在1.2~1.3,最大数均分子量在24×104,所得聚合物颗粒,烘干水分,并与PVC共混改性,并注塑样条,从外观分析,样条有少量分层,样条表面有少量流水纹,样条为透明。
比较例1
按照例1的操作条件及步骤,只是二乙烯基苯的滴加时间不同,由原来的2min改为1min加入。待反应结束后现输送到脱挥机进行脱除溶剂,反应结束后测得聚合物的支化度下降了2%,最大数均分子量下降到22×104分子量分布指数PD在1.05~1.12。所得聚合物颗粒,烘干水分,并与PVC共混改性,并注塑样条,从表观来看,样条分层现象较实施例1明显,样条也变得模糊些,流水纹明显增加。
实施例2
在10升带有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4.5升正己烷与环己烷混合溶剂,加入3mlTHF,升温到45℃,先加入3g正丁基锂引发剂(浓度20%),滴加45g二乙烯基苯,滴加时间为2min,总反应时间30min,等反应时间达到指定要求,再加入108克苯乙烯进行反应,使分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0×104,反应温度在50±2℃,当聚合反应进行到10min左右时,待苯乙烯全部反应完成,再加入800克异戊二烯继续反应15min左右,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待反应到达峰温后3min后,再一次性加入185克丁二烯与290克异戊二烯混合液,继续反应30min,待反应完全后,加入117g苯乙烯反应,反应温度控制80~85℃,待峰温后直接加入21g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待胶液由深桔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0min,接着加入3.3g二苯甲基钾,待充分搅拌1min后,加入48g环氧乙烷反应,最后加入2.06gBHT终止,终止时间为10min,最后加入3.5克防老剂,搅拌5min后将胶液提浓后经胶液泵注入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进行溶剂脱除,并得到半透明高弹性成品。经分析测得聚合物的支化度为40%,分子量分布指数PD在1.33~1.47,最大数均分子量在35×104,所得聚合物颗粒,烘干水分,并与PVC共混改性,并注塑样条,从表观来看,样条分层现象与实施例1相比明显减弱,样条透明度增加,流水纹很淡。
比较例2
按照例1的操作条件及步骤,只是二乙烯基苯加入量变为45g,由原来的2min改为一次性加入。待反应结束后现注入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进行脱除溶剂,反应结速测得聚合物的支化度下降了6%,产物数均分子量下降到28×104分子量分布指数PD在1.11~1.18。所得聚合物颗粒,烘干水分,并与PVC共混改性,并注塑样条,从表观来看,样条出现明显分层,样条变得模糊,流水纹较多。
实施例3
在10升带有磁力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4.5升正己烷与环己烷混合溶剂,加入3mlTHF,升温到45℃,先加入3g正丁基锂引发剂(浓度20%),滴加45g二乙烯基苯,滴加时间为2min,总反应时间30min,等反应时间达到指定要求,再加入108克苯乙烯进行反应,使分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0×104,反应温度在50±2℃,当聚合反应进行到10分钟左右时,待苯乙烯全部反应完成,再加入800克异戊二烯继续反应15分钟左右,待反应到达峰温后5分钟,再一次性加入185克丁二烯与290克异戊二烯混合液,继续反应30分钟,然后再加入117g苯乙烯反应,反应温度控制80~85℃,待峰温后直接加入21g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待胶液由深桔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0min,接着加入3.3g二苯甲基钾,待充分搅拌1min后,加入90g环氧乙烷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加入2.06gBHT终止,终止时间为10min,最后加入4.5克防老剂,搅拌5分钟后将胶液提浓后经胶液泵注入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进行溶剂脱除,并得到半透明高弹性成品。所得聚合物颗粒,烘干水份,并与PVC共混改性,并注塑样条,从表观来看,样条基本没有出现分层现象,样条透明,基本没有流水纹。
比较例3
按照例3的操作条件及步骤,只是反应最后没加入环氧乙烷尾端链段改性,后处理工序及步骤与例1相同。经与PVC产物性试验,注塑样条表面不光滑,几乎不透明,出现明显的相分层情况,流水纹情况严重。
实施例1~3和比较例1~3所得产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2622159500161
实施例4
在10升带有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4.5升正己烷与环己烷混合溶剂,加入3mlTHF,升温到45℃,先加入1.6g正丁基锂引发剂,滴加16g二乙烯基苯,滴加时间为2min,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时间20min,在达到反应峰温1min后,再加入310克苯乙烯进行反应,使分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7×104,反应温度在45℃,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10分钟,待反应达到反应峰温3分钟后,再加入662克异戊二烯,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继续反应15min,待反应完全后,再一次性加入200克丁二烯与156克异戊二烯混合液,在反应温度为70℃,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继续反应30分钟,待反应完全后,加入78g苯乙烯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80℃,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10分钟,峰温后加入12.8g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0℃,待胶液由深桔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5min,接着加入1.6g二苯甲基钾,加完1min后滴加125g环氧乙烷,滴加时间0.8min,反应时间15min,反应温度为70℃,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当反应全部结束后5min后,加入1.1gBHT终止,终止时间为5min,最后加入3.12g防老剂,搅拌5分钟后将胶液输送到加热器中进行加热,然后进入局部闪蒸提浓,溶剂蒸汽经过溶剂回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回收罐中,提浓后胶液的浓度控制在30重量%,将浓缩后的胶液输送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脱挥,进一步脱除溶剂,然后包装得到半透明高弹性成品。脱挥温度控制在180℃,胶液浓度控制在30重量%,进料量控制在2500kg/h,进料温度控制在130℃,脱挥口真空度控制在10KPa,模板压差控制在5MPa,挤出机螺杆转速控制在300r/min,造粒机转速控制在1000prm。经分析测得聚合物的支化度为31%,分子量分布指数PD在1.18~1.24,最大数均分子量在22×104,所得聚合物颗粒,烘干水份,并与PVC共混改性,并注塑样条,从表观来看,样条基本没有出现明显分层现象,样条无色透明,透光率78%,没有流水纹。
实施例5
在10升带有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4.5升正己烷与环己烷混合溶剂,加入3mlTHF,升温到50℃,先加入4.68g正丁基锂引发剂,滴加47g二乙烯基苯,滴加时间为2min,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时间25min,在达到反应峰温3min后,再加入140克苯乙烯进行反应,使分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8×104,反应温度在60℃,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20分钟,待反应达到反应峰温6分钟后,再加入731克异戊二烯,在反应温度为85℃,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继续反应30min,待反应完全后,再一次性加入467克异戊二烯,在反应温度为95℃,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继续反应10分钟,待反应完全后,加入140g苯乙烯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85℃,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20分钟,峰温后加入18g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80℃,待胶液由深桔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5min,接着加入7.02g二苯甲基钾,加完1min后滴加16g环氧乙烷,滴加时间2.5min,反应时间20min,反应温度为80℃,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当反应全部结束后5min后,加入3.22gBHT终止,终止时间为15min,最后加入6.24克防老剂,搅拌5分钟后将胶液输送到加热器中进行加热,然后进入局部闪蒸提浓,溶剂蒸汽经过溶剂回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回收罐中,提浓后胶液的浓度控制在55重量%,将浓缩后的胶液输送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脱挥,进一步脱除溶剂,然后包装得到半透明高弹性成品,脱挥温度控制在230℃,胶液浓度控制在55重量%,进料量控制在3500kg/h,进料温度控制在160℃,脱挥口真空度控制在60KPa,模板压差控制在7MPa,挤出机螺杆转速控制在500r/min,造粒机转速控制在1500prm。经分析测得聚合物的支化度为41%,分子量分布指数PD在1.41~1.52,最大数均分子量在48×104,所得聚合物颗粒,烘干水份,并与PVC共混改性,并注塑样条,从表观来看,样条伴蓝色珠光效应,样条透明,透光率为68%,产品底色偏蓝.
实施例6
在10升带有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4.5升正己烷与环己烷混合溶剂,加入3mlTHF,升温到50℃,先加入3g正丁基锂引发剂,滴加31g二乙烯基苯,滴加时间为2min,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时间25min,在达到反应峰温3min后,再加入78克苯乙烯进行反应,使分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1×104,反应温度在60℃,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20分钟,待反应达到反应峰温6分钟后,再加入904克异戊二烯,在反应温度为85℃,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继续反应30min,待反应完全后,再一次性加入263克异戊二烯和78g丁二烯,在反应温度为95℃,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继续反应10分钟,待反应完全后,加入78g苯乙烯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85℃,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20分钟,峰温后加入18g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80℃,待胶液由深桔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5min,接着加入4.5g二苯甲基钾,加完1min后滴加78g环氧乙烷,滴加时间2.5min,反应时间20min,反应温度为80℃,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当反应全部结束后5min后,加入2.06gBHT终止,终止时间为15min,最后加入3.06克防老剂,搅拌5分钟后将胶液输送到加热器中进行加热,然后进入局部闪蒸提浓,溶剂蒸汽经过溶剂回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回收罐中,提浓后胶液的浓度控制在55重量%,将浓缩后的胶液输送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脱挥,进一步脱除溶剂,然后包装得到半透明高弹性成品,脱挥温度控制在230℃,胶液浓度控制在55重量%,进料量控制在3500kg/h,进料温度控制在160℃,脱挥口真空度控制在60KPa,模板压差控制在7MPa,挤出机螺杆转速控制在500r/min,造粒机转速控制在1500prm。经分析测得聚合物的支化度为32%,分子量分布指数PD在1.31~1.45,最大数均分子量在26×104,所得聚合物颗粒,烘干水份,并与PVC共混改性,并注塑样条,从表观来看,样条没有出现分层现象,样条无色透明,透光率为75%,样条流水纹很淡。
实施例7
在10升带有搅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4.5升正己烷与环己烷混合溶剂,加入3mlTHF,升温到50℃,先加入3g正丁基锂引发剂,滴加31g二乙烯基苯,滴加时间为2min,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时间25min,在达到反应峰温3min后,再加入302克苯乙烯进行反应,使分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11×104,反应温度在60℃,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20分钟,待反应达到反应峰温6分钟后,再加入453克异戊二烯,在反应温度为85℃,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继续反应30min,待反应完全后,再一次性加入226克异戊二烯和152g丁二烯,在反应温度为95℃,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继续反应10分钟,待反应完全后,加入302g苯乙烯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85℃,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20分钟,峰温后加入18g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80℃,待胶液由深桔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5min,接着加入4.5g二苯甲基钾,加完1min后滴加45.3g环氧乙烷,滴加时间2.5min,反应时间20min,反应温度为80℃,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当反应全部结束后5min后,加入2.06gBHT终止,终止时间为15min,最后加入3.06克防老剂,搅拌5分钟后将胶液输送到加热器中进行加热,然后进入局部闪蒸提浓,溶剂蒸汽经过溶剂回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回收罐中,提浓后胶液的浓度控制在55重量%,将浓缩后的胶液输送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脱挥,进一步脱除溶剂,然后包装得到半透明高弹性成品,脱挥温度控制在230℃,胶液浓度控制在55重量%,进料量控制在3500kg/h,进料温度控制在160℃,脱挥口真空度控制在60KPa,模板压差控制在7MPa,挤出机螺杆转速控制在500r/min,造粒机转速控制在1500prm。经分析测得聚合物的支化度为32%,分子量分布指数PD在1.31~1.45,最大数均分子量在26×104,所得聚合物颗粒,烘干水份,并与PVC共混改性,并注塑样条,从表观来看,样条没有出现分层现象,样条无色透明,透光率为75%,样条流水纹很淡。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主链为聚二乙烯基苯,支链的结构为:PS-PI-P(B/I)-PS-PEEGE-PEO或PS-PI-PS-PEEGE-PEO,其中PS表示聚苯乙烯嵌段,PI表示聚异戊二烯嵌段,P(B/I)表示丁二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嵌段,PEEGE表示聚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嵌段,PEO表示聚环氧乙烷嵌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IBS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PS的含量为10~40重量%,优选20~40重量%;
优选地,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为7~50万,优选20~35万;
优选地,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分子量分布指数PD为1.05~1.47,优选1.08~1.2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活性种:在含有四氢呋喃的非极性烃类溶剂中,加入烷基锂引发剂,连续滴加二乙烯基苯,滴加时间为1~2分钟,反应,形成活性种;
(2)形成PS:在步骤(1)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后,加入苯乙烯单体,反应,形成聚苯乙烯嵌段;
(3)形成PI和P(B/I):在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后,一次性加入异戊二烯单体进行反应,待反应完全后,一次性加入丁二烯与异戊二烯的混合单体,反应,形成PI和P(B/I),其中,丁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0~13重量%;
(4)形成PS:待步骤(3)加入混合单体,反应达到峰温后,一次性加入苯乙烯单体,反应,形成PS;
(5)端基功能化反应,形成PEEGE:在步骤(4)达到反应峰温后,一次性加入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反应,待胶液由深橘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0~15分钟;
(6)形成PEO:向步骤(5)得到的胶液中加入二苯甲基钾,然后再缓慢滴加环氧乙烷,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
(7)将步骤(6)得到的胶液加热闪蒸提浓后,脱挥,得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四氢呋喃的非极性烃类溶剂的温度为45~50℃,优选46~49℃;
优选地,所述非极性烃类溶剂选自苯、甲苯、乙苯、环氧乙烷、二乙烯基苯、二甲苯、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戊烷、己烷、庚烷、二苯甲基钾、辛烷、环己烷、混二甲苯或抽余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己烷或/和环己烷,进一步优选己烷和环己烷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烷基锂引发剂为正丁基锂、仲丁基锂或异丁基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正丁基锂或仲丁基锂;
优选地,步骤(1)控制反应压力为0.2~0.5MPa,优选0.23~0.46MPa;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反应时间为20~30分钟,优选22~28分钟;
优选的,所述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3重量%,优选1.3~2.7重量%;
优选地,所述烷基锂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3重量‰,优选1.3~2.7重量‰。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达到反应峰温1~3min后,加入苯乙烯单体,优选达到反应峰温1min后,加入苯乙烯单体;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5~60℃,优选48~59℃;
优选地,步骤(2)中控制反应压力为0.2~0.5MPa,优选0.23~0.46MPa;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20分钟,优选15分钟;
优选地,步骤(2)所述苯乙烯单体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5~20重量%,优选10~20重量%;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3~6分钟后加入异戊二烯单体,优选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5分钟后加入异戊二烯单体;
优选地,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后,异戊二烯单体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30~60重量%,优选40~55重量%;
优选地,加入异戊二烯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温度为70~85℃,优选73~81℃;
优选地,加入异戊二烯单体后反应的时间为15~30分钟,优选18~28分钟;
优选地,加入混合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温度为70~95℃,优选75~90℃;
优选地,加入混合单体后,控制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优选0.23~0.46MPa;
优选地,加入混合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时间为10~30分钟,优选10~20分钟;
优选地,混合单体中,异戊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0~30重量%,优选13~27重量%;丁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0~13重量%,优选8~12重量%。
6.如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加入苯乙烯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温度为80~85℃,优选80.8~84.3℃;
优选地,步骤(4)加入苯乙烯单体后,控制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优选0.23~0.46MPa;
优选地,步骤(4)加入苯乙烯单体后,控制反应的时间为10~20分钟,优选11.5~18.5分钟;
优选地,步骤(4)中苯乙烯单体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5~20重量%,优选10~20重量%;
优选地,步骤(5)所述反应的温度为70~80℃,优选72.5~78.5℃;
优选地,步骤(5)所述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的加入量为烷基锂引发剂的重量的6~8倍,优选7倍。
7.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二苯甲基钾的加入量为引发剂的重量的1~1.5倍,优选1.05~1.35倍,进一步优选1.1倍;
优选地,步骤(6)所述环氧乙烷的滴加时间为0.8~2.5分钟,优选1~2分钟;
优选地,步骤(6)所述环氧乙烷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8重量%,优选2~7重量%;
优选地,步骤(6)滴加环氧乙烷后,控制反应温度为70~80℃,优选72~78℃;
优选地,步骤(6)滴加环氧乙烷后,控制反应的压力为0.2~0.5MPa,优选0.23~0.46MPa;
优选地,步骤(6)滴加环氧乙烷后,控制反应的时间为10~20分钟,优选10~15分钟;
优选地,所述终止剂为水或酚类终止剂;优选地,所述酚类终止剂选自对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或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终止剂的加入量为引发剂摩尔量的1~1.5倍,优选1.05~1.35倍,进一步优选1.1倍;
优选地,所述终止反应的时间为5~15分钟,优选10分钟;
优选地,步骤(6)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后,加入防老剂;
优选地,所述防老剂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0.2~0.4重量%,优选0.3重量%。
8.如权利要求3-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提浓后的胶液的浓度为30~55重量%,优选45~55重量%;
优选地,步骤(7)所述脱挥温度为180~230℃,优选190~220℃;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胶液进料量为2500~3500kg/h,优选2750~3350kg/h;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胶液的进料温度为130~160℃,优选140~160℃;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脱挥口的真空度控制在10~60KPa,优选18~54KPa;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模板压差控制在5~7MPa,优选5.3~6.7MPa;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螺杆转速控制在300~500r/min,优选320~480r/min;
优选地,所述脱挥在双螺杆脱挥挤出造粒机中进行,造粒机转速控制在1000~1500prm,优选1060~1420pr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活性种:在装有非极性烃类溶剂的聚合釜中,待温度达到45℃~50℃,加入烷基锂引发剂,连续滴加二乙烯基苯,形成活性种,滴加时间为1~2min,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时间20~30min,二乙烯基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3重量%,烷基锂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3重量‰;
(2’)形成PS:在步骤(1’)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后1分钟,加入苯乙烯单体,反应温度为45~60℃,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15min,苯乙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5~20重量%;
(3’)形成PI和P(B/I):在步骤(2’)所述反应达到反应峰温5min后,一次性加入异戊二烯单体进行反应,异戊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30~60重量%,在反应温度为70~85℃,反应压力为0.2~0.5MPa下,反应10~15min,待反应完全后,一次性加入丁二烯与异戊二烯的混合单体,反应,形成PI和P(B/I),其中,丁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0~13重量%,异戊二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10~30重量%;
(4’)形成PS:待步骤(3’)加入混合单体,达到反应峰温后,一次性加入苯乙烯单体,反应,形成PS,反应温度控制为80~85℃,反应压力控制为0.2~0.5MPa,反应时间为10~20min,苯乙烯的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5~20重量%;
(5’)端基功能化反应,形成PEEGE:在步骤(4’)达到反应峰温后,一次性加入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0~80℃,待胶液由深橘红色变为淡黄色后,再反应10~15分钟,1-乙氧基乙基-2,3-环氧丙醚的加入量为引发剂重量的7倍;
(6’)形成PEO:向步骤(5’)得到的胶液中加入二苯甲基钾,加入量为引发剂重量的1.1倍,然后再缓慢滴加环氧乙烷,加料时间为1~2min,环氧乙烷加入量为单体总量的2~7重量%,反应,反应温度控制为70~80℃,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时间控制在10~15min,待反应结束后加入终止剂BHT终止反应,终止剂的加入量为引发剂摩尔量的1.1倍,终止时间为10min,最后加入单体总量0.3重量%的防老剂;
(7’)将步骤(6)得到的胶液输送到加热器中进行加热,然后进入局部闪蒸提浓,溶剂蒸汽经过溶剂回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回收罐中,提浓后胶液的浓度控制在30~55重量%,将浓缩后的胶液输送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脱挥,进一步脱除溶剂,然后包装得到成品,脱挥温度控制在180~230℃,胶液浓度控制在30~55重量%,进料量控制在2500~3500kg/h,进料温度控制在130℃~160℃,脱挥口真空度控制在10~60KPa,模板压差控制在5~7MPa,挤出机螺杆转速控制在300~500r/min,造粒机转速控制在1000~1500pr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用于热熔压敏胶。
CN201210560853.1A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ctive CN103087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0853.1A CN103087306B (zh)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0853.1A CN103087306B (zh)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7306A true CN103087306A (zh) 2013-05-08
CN103087306B CN103087306B (zh) 2015-03-04

Family

ID=48200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0853.1A Active CN103087306B (zh) 2012-12-20 2012-12-20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8730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2744A (zh) * 2014-07-10 2014-10-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含聚环氧乙烷嵌段的极性化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EP2963076A1 (en) * 2014-06-30 2016-01-06 Pall Corporation Hydrophilic block copolymers and membranes prepared therefrom
US9394407B2 (en) 2014-06-30 2016-07-19 Pall Corporation Hydrophilic block copolymers and membranes prepared therefrom (I)
CN106220798A (zh) * 2016-08-30 2016-12-14 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指、高透明sis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7695A (zh) * 2016-08-30 2017-02-15 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指、高透明sbs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US9962662B2 (en) 2014-06-30 2018-05-08 Pall Corporation Fluorinated polymer and use thereof in the preparation of hydrophilic membranes (vi)
CN114763396A (zh) * 2021-01-14 2022-07-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梳型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29826A (ja) * 1988-08-26 1990-09-12 Shin Etsu Chem Co Ltd ブロック−グラフト共重合体組成物
CN101899135A (zh) * 2010-02-10 2010-12-01 大连理工大学 星形高抗冲聚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29826A (ja) * 1988-08-26 1990-09-12 Shin Etsu Chem Co Ltd ブロック−グラフト共重合体組成物
CN101899135A (zh) * 2010-02-10 2010-12-01 大连理工大学 星形高抗冲聚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62662B2 (en) 2014-06-30 2018-05-08 Pall Corporation Fluorinated polymer and use thereof in the preparation of hydrophilic membranes (vi)
EP2963076A1 (en) * 2014-06-30 2016-01-06 Pall Corporation Hydrophilic block copolymers and membranes prepared therefrom
CN105367778A (zh) * 2014-06-30 2016-03-02 帕尔公司 亲水嵌段共聚物和由其制备的膜
US9394407B2 (en) 2014-06-30 2016-07-19 Pall Corporation Hydrophilic block copolymers and membranes prepared therefrom (I)
US9718924B2 (en) 2014-06-30 2017-08-01 Pall Corporation Hydrophilic block copolymers and membranes prepared therefrom (II)
CN105367778B (zh) * 2014-06-30 2017-12-08 帕尔公司 亲水嵌段共聚物和由其制备的膜
CN104072744B (zh) * 2014-07-10 2016-08-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含聚环氧乙烷嵌段的极性化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04072744A (zh) * 2014-07-10 2014-10-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含聚环氧乙烷嵌段的极性化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06397695A (zh) * 2016-08-30 2017-02-15 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指、高透明sbs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0798B (zh) * 2016-08-30 2019-02-26 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指、高透明sis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0798A (zh) * 2016-08-30 2016-12-14 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指、高透明sis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7695B (zh) * 2016-08-30 2019-04-30 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指、高透明sbs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63396A (zh) * 2021-01-14 2022-07-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梳型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63396B (zh) * 2021-01-14 2024-0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梳型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7306B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7306B (zh) 一种两亲性高支化sibs弹性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6657C (zh) 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2786895B (zh) Pp透明盒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4570B (zh) 一种hdpe自粘卷材用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5672B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原位聚合改性聚氯乙烯的方法
WO2013135112A1 (zh) 聚((甲基)丙烯酸-b-苯乙烯-b-丁二烯-b-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803A (zh) 一种无色透明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92517A (zh) 聚丙烯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003828A (zh) 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3897A (zh) 热熔胶用包覆膜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6776A (zh) 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0946A (zh)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连续式生产工艺
CN106010429B (zh) 一种聚乙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18495A (zh) 一种高熔体强度高粘结性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4750A (zh) 一种tpr鞋材表面处理剂的生产方法
CN110055030A (zh) 一种热熔胶的制备方法
CN106188400B (zh) 一种苯乙烯系多元共聚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
CN1254490C (zh) 一种高转化率的胶乳的制备方法
CN114395062B (zh) 一种宽分子量分布的液体聚丁二烯的制备方法
CN101284897B (zh) 马来酸酐接枝聚异丁烯共聚物的溶剂热制备方法
CN102532369A (zh) 一种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0256989A (zh) 一种三元接枝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323A (zh) 一种超软质湿法压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32928A (zh) 星型丁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74109A (zh) 一种异戊二烯-苯乙烯星型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5000 No. 28 Guanghua North Road, Guangdong, Maomi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onghe Plastic Co.,Ltd.

Address before: 525000 No. 28 Guanghua North Road, Guangdong, Maomi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UNION CHEMICAL & PLAST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9

Address after: 525000 First Floor of Highway Side Complex Building on Southwest Side of Qihuang Ethylene Plant, Maomi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ongga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5000 No. 28 Guanghua North Road, Guangdong, Maomi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Zhonghe Plast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5000 No.1, South ethylene Road, Qijing Town, high tech Zone, Maom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onghe High Tech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5000 the first floor of the comprehensive building on the southwest side of the highway of the ethylene plant, Qijing Town, Maomi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Maom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Zhongga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