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0600B - 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0600B
CN103080600B CN201180020034.1A CN201180020034A CN103080600B CN 103080600 B CN103080600 B CN 103080600B CN 201180020034 A CN201180020034 A CN 201180020034A CN 103080600 B CN103080600 B CN 103080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latform
mentioned
hook por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00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0600A (zh
Inventor
稻熊幸雄
堀口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80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0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0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06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4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having a loading platform thereon raising the load to the level of the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 B60P1/441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having a loading platform thereon raising the load to the level of the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and keeping the loading platform parallel to the ground when raising the load
    • B60P1/4442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having a loading platform thereon raising the load to the level of the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and keeping the loading platform parallel to the ground when raising the load the raising device, when not in use, being stored inside the load-transporting compar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2Loading or unloading personal conveyances; Facilitating access of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or exit from, vehicles
    • A61G3/06Transfer using ramps, lifts or the like
    • A61G3/062Transfer using ramps, lifts or the like using lifts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其目的在于在电动机发生故障时能使滑动构件容易地返回原来位置。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30)包括齿轮机构(33)、电动机(31)及滑动构件(34),其中,所述齿轮机构(33)具有输入齿轮(33w)和输出齿轮(33h、35),所述电动机(31)使所述齿轮机构(33)的输入齿轮(33w)旋转,所述滑动构件(34)构成为能利用齿轮机构(33)的输出齿轮(33h、35)的旋转力而在原来位置与规定位置之间滑动,齿轮机构(33)构成为在解除对电动机(31)通电的状态下,对滑动构件(34)施加滑动方向的外力时,受到上述外力,而使输入齿轮(33w)从输出齿轮(33h、35)侧转动。

Description

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电动滑动装置的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上述电动滑动装置包括齿轮机构和电动机,且构成为能利用上述齿轮机构的输出齿轮的旋转力来使所述平台滑动,其中,上述齿轮机构具有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上述电动机使上述齿轮机构的输入齿轮旋转。
背景技术
与此相关的电动滑动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如图9(A)所示,该电动滑动装置120是在设置在福利车辆C后部的轮椅升降机100中,使平台102在收纳位置(原来位置)与使用位置(规定位置)之间水平滑动的装置。如图9(B)所示,电动滑动装置120由电动机122、作为减速器的齿轮机构124、齿条125和小齿轮126构成。电动机122和齿轮机构124安装在轮椅升降机100的保持器104上,小齿轮126固定在该齿轮机构124的输出轴上。小齿轮126与齿条125啮合,该齿条125安装成在平台102的宽度方向端部沿滑动方向(前后方向)延伸。
藉此,一旦小齿轮126在电动机122及齿轮机构124的驱动下旋转,则在齿条125与小齿轮126的啮合作用下,平台102相对于保持器104沿前后方向滑动。
在此,齿轮机构124由蜗杆和蜗轮(未图示)构成,并构成为上述蜗杆因电动机122的作用而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4523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般来说,在由蜗杆和蜗轮构成的齿轮机构124中,将蜗杆的导程角设定为6°45′左右,无法使蜗杆从蜗轮侧转动,因此,一旦电动机122停止,平台102便被保持在停止位置上。即,即便从滑动方向对平台102施加外力,也无法使平台102从停止位置移动。
因此,例如,若在平台102朝后方滑动至使用位置的状态下,电动机122因断路等而发生故障,则无法推动平台102返回收纳位置。此时,必须将电动机122及齿轮机构124从保持器104上拆下,并解除小齿轮126与齿条125间的啮合。因此,存在电动机122发生故障时的应对变得复杂这样的问题。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在电动机发生故障时能使平台容易地返回收纳位置的结构。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采取如下方式。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包括水平的平台、电动滑动装置及左右一对升降连杆机构,以使乘客在轮椅上从后侧开口部在福利车辆的后部上下车,其中,上述平台能收纳在上述福利车辆中,并能供上述轮椅载置,上述电动滑动装置能使上述平台在设于上述福利车辆的收纳位置与位于上述收纳位置后方的后退极限位置之间滑动,上述左右一对升降连杆机构能使上述平台在上述后退极限位置与供上述轮椅的乘客上下车的地面上的上下车位置之间升降。上述电动滑动装置包括齿轮机构和电动机,其中,上述齿轮机构具有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上述电动机使上述齿轮机构的输入齿轮旋转,并构成为能利用上述齿轮机构的输出齿轮的旋转力使上述平台滑动。上述齿轮机构包括作为上述输入齿轮的蜗杆和作为上述输出齿轮的蜗轮,上述蜗杆与上述电动机的转轴同轴固定,上述蜗轮固定有能与蜗轮一体旋转的小齿轮,在上述平台的侧面,在前后方向上安装有齿条,该齿条具有与上述小齿轮啮合的齿部。上述齿轮机构构造成将上述蜗杆的导程角度设定为使上述蜗杆从上述蜗轮侧转动的值,在解除对上述电动机通电的状态下对上述平台施加滑动方向的外力时,受到上述外力而使蜗杆从上述蜗轮侧转动。上述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包括锁定机构,上述锁定机构能在解除对上述电动机通电的状态下,禁止上述平台的滑动。上述锁定机构构成为在解除对上述电动机通电时能通过手动解除锁定状态,在解除锁定状态下,能通过手动使上述平台滑动到上述收纳位置。上述锁定机构包括:钩部,该钩部配置在与上述齿轮机构的蜗轮一体旋转的小齿轮的前方或后方,并与该小齿轮卡合;螺线管,该螺线管使上述钩部脱离上述小齿轮;连杆,该连杆将上述钩部与上述螺线管连接;以及弹性体,该弹性体将上述钩部保持在与上述小齿轮卡合的位置上。利用上述螺线管和上述弹性体的活动,来使上述连杆进退,伴随着上述连杆的进退而使上述钩部与上述小齿轮卡合,来对平台的滑动进行锁定。上述小齿轮、上述钩部和上述齿轮机构配置成被上述齿条和上述螺线管从上下方向夹住。
根据上述结构,齿轮机构构成为在解除电动机通电的状态下对平台施加滑动方向的外力时,受到上述外力而使蜗杆从上述蜗轮侧转动。即,对平台施加的外力经由齿轮机构传递至上述电动机,从而使上述电动机旋转。因此,若在解除对电动机通电的状态下,朝滑动方向对平台施力,则该平台朝力的方向滑动。
因此,即便在例如平台因电动机发生故障等而在中途停止的情况下,也可推动上述平台使其返回收纳位置。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拆下电动机和齿轮机构等,从而使电动机发生故障时的应对变得容易。
此外,齿轮机构包括蜗杆和蜗轮。上述蜗杆的导程角度设定为使上述蜗杆从上述蜗轮侧转动的值。
因此,只要改变蜗杆的导程角度,就能使上述蜗杆从蜗轮侧转动,因而不会造成成本增加。
此外,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能在解除对电动机通电的状态下,禁止平台的滑动。
因此,在电动机停止时,平台不会在外力作用下不慎移动。
此外,锁定机构构成为在解除对电动机通电时,能手动解除锁定状态,在解除锁定状态下,能通过手动使平台滑动到收纳位置。
此外,上述锁定机构包括:钩部,该钩部配置在与上述齿轮机构的蜗轮一体旋转的小齿轮的前方或后方,并与该小齿轮卡合;螺线管,该螺线管使上述钩部脱离上述小齿轮;连杆,该连杆将上述钩部与上述螺线管连接;以及弹性体,该弹性体将上述钩部保持在与上述小齿轮卡合的位置上。此外,利用螺线管和上述弹性体的活动,来使上述连杆进退,伴随着上述连杆的进退而使上述钩部与上述小齿轮卡合,来对平台的滑动进行锁定。
因此,可使螺线管动作来解除锁定状态,或是克服弹性力对上述钩部施加外力来解除锁定状态。
此外,小齿轮、上述钩部和上述齿轮机构配置成被上述齿条和上述螺线管从上下方向夹住。
此外,为了解除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上述锁定机构还包括锁定解除机构,该锁定解除机构克服上述弹性体的弹性力而使上述钩部脱离上述输出齿轮,以解除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包括锁定解除机构,能在不使螺线管活动的情况下,解除锁定状态,因此,提高了锁定解除的操作性。
此外,上述锁定解除机构可包括使将上述钩部与上述螺线管连接的连接构件活动的活动构件。利用该活动构件的活动,来使上述连接构件克服上述弹性体的弹性力朝拉入螺线管内的方向动作,以使上述钩部脱离上述输出齿轮,从而可解除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使钩部脱离输出齿轮的结构,活动构件的活动为使连接构件克服弹性体的弹性力而朝拉入螺线管内的方向动作的结构。因而,由于是能机械解除锁定状态的结构,因此,能更进一步提高锁定机构的解除操作的可靠性。此外,在组装电动滑动装置时,能以机械解除锁定的状态来组装滑动构件,并可实现组装操作性的提高。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中,上述升降连杆机构具有:固定配件,该固定配件设置在福利车辆的车室底板后部的左右两边;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以能上下转动的状态分别连接在左右两边的上述固定配件上;以及立起状态的升降臂,该升降臂同样以能上下转动的状态连接在上述四连杆机构的前端。在左右两边的升降臂的下端部设置有保持器,在该保持器与上述平台之间设置有上述电动滑动装置。
通过将上述电动滑动装置的电动机及齿轮机构固定在上述保持器的内侧面,与上述齿轮机构的蜗轮一体旋转的小齿轮沿纵向且与上述平台的侧面平行配置。
与上述小齿轮卡合的锁定机构的钩部以沿着上述小齿轮立起的状态配置,通过将上述钩部的水平的旋转中心轴与上述保持器的内侧面连接,上述钩部以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沿纵向旋转。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电动机发生故障时推动平台返回收纳位置,因此,电动机发生故障时的应对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电动滑动装置的乘用车的轮椅升降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轮椅升降机下降至地面上的上下车位置前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轮椅升降机的平台从收纳位置下降至地面上的上下车位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电动滑动装置的示意整体图,图4(B)是图4(A)的B-B向视剖视图。
图5(A)是上述电动滑动装置的整体图,图5(B)是表示电动滑动装置的齿轮机构的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方式2的电动滑动装置的示意整体图,图6(B)是图6A的B-B向视剖视图。
图7(A)是上述电动滑动装置的锁定解除装置活动前的整体图,图7(B)是电动滑动装置的锁定解除装置活动后的整体图。
图8(A)是图7(A)的VIIIA-VIIIA线剖视图,图8(B)是图7(B)的VIIIB-VIIIB线剖视图。
图9(A)是表示包括现有的电动滑动装置的乘用车的轮椅升降机的侧视图,图9(B)是表示电动滑动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至图5对实施方式1的电动滑动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滑动装置30是在设置在福利车辆C后部的轮椅升降机10中,使平台20在收纳位置(原来位置)与使用位置(规定位置)之间水平滑动的装置。
在此,图中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对应于包括轮椅升降机10的福利车辆C的前后左右及上下。
<关于福利车辆C及轮椅升降机10的概要>
在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滑动装置30进行说明之前,对福利车辆C及轮椅升降机10的概要进行说明。
如图1等所示,上述福利车辆C是箱型车辆并包括后侧开口部H,该后侧开口部H(未图示)构成为能通过后车门(未图示)而打开、关闭。此外,在上述福利车辆C的后部设有用于使乘客在轮椅K上从后侧开口部H上下车的轮椅升降机10。
轮椅升降机10由供轮椅K载置的水平的平台20、使该平台20升降的左右一对升降连杆机构40和使上述平台20前后滑动的电动滑动装置30(参照图4等)构成。
<关于升降连杆机构40>
如图1至图3所示,升降连杆机构40由设于车室板FL的后部两端(左右)的固定配件41、分别以能上下转动的状态与左右的上述固定配件41连接的四连杆机构43、同样以能上下转动的状态连接在上述四连杆机构43前端侧的呈立起状态的升降臂44、使上述四连杆机构43上下转动以使升降臂44升降的液压汽缸(未图示)构成。
另外,图1表示被盖430覆盖状态的四连杆机构43,图2和图3表示省略盖430状态下的四连杆机构43。
四连杆机构43是在四个角包括能相对转动的连接点(支点)的连杆机构,如图2、图3所示,其由固定配件41的连杆支承部411、上部连杆433、下部连杆434、升降臂44的连杆支承部445构成。此外,在上述液压汽缸的动作下,四连杆机构43上下转动,从而使升降臂44保持立起姿势升降。
<关于电动滑动装置30>
如图1~图3所示,在左右的升降臂44的下端部设有保持器48,平台20被左右的保持器48支承成能前后滑动的状态。此外,在上述保持器48与平台20之间设置有使该平台20相对于保持器48前后滑动的电动滑动装置30(参照图4等)。
电动滑动装置30是利用齿条及小齿轮的啮合作用而使平台20相对于保持器48前后滑动的装置,如图4(A)、图5(A)所示,其由电动机31、减速器33、齿条34、小齿轮35、锁定机构50构成。
<关于电动机31及减速器33等>
电动机31及减速器33是用于使小齿轮35旋转的设备,如图4(B)所示,其固定在升降臂44的保持器48的内侧面。藉此,上述小齿轮35沿纵向且与平台20的侧面平行配置。另外,在图4(B)中,省略了电动机31。
如图5(B)所示,上述减速器33是由蜗杆33w和蜗轮33h构成的齿轮机构(蜗杆及齿轮),电动机31的转轴31s与蜗杆33w连接。此外,在蜗轮33h的中心同轴地固定有输出轴33p,在该输出轴33p上同轴地固定有小齿轮35。藉此,一旦因电动机31的旋转而使蜗杆33w旋转,则在该蜗杆33w与蜗轮33h的啮合作用下,该蜗轮33h和小齿轮35以减速状态一体旋转。
此外,设定上述齿轮机构的蜗杆33w的导程角度,以能使蜗杆33w从蜗轮33h侧旋转。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1及减速器33例如是在刮水器中使用的电动机及减速器,蜗杆33w的导程角度设定为14°75′。
即,上述蜗杆33w相当于本申请的齿轮机构的输入齿轮,蜗轮33h、小齿轮35相当于本申请的齿轮机构的输出齿轮。
<关于齿条34>
如图5(A)等所示,在小齿轮35上啮合有安装于平台20的齿条34。
齿条34形成为截面呈方形的杆状,将该齿条34的长度尺寸设定为与平台20的长度尺寸(前后长度)基本相等。此外,在齿条34的上表面侧形成有与小齿轮35啮合的齿部34z。
如图4(B)所示,在平台20的侧面呈架子状设置有齿条支承部25,在该齿条支承部25的上表面形成有沿平台2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槽25m。接着,将上述齿条34以齿部34z朝上的状态嵌入上述齿条槽25m,该齿条34固定在平台20的齿条支承部25。
通过上述结构,一旦小齿轮35旋转,则在该小齿轮35与齿条34的啮合作用下,而使平台20相对于升降臂44的保持器48朝前后滑动。即,平台20相当于本申请的滑动构件。
<关于锁定机构50>
锁定机构50是在解除电动机31的通电的状态下禁止小齿轮35旋转的机构,如图5(A)所示,其由钩住小齿轮35的钩部52、使上述钩部52脱离小齿轮35的螺线管57、将上述钩部52与螺线管57连接的连杆54及将上述钩部52保持在与小齿轮35卡合的卡合位置上的螺旋弹簧55构成。
如图5(A)所示,钩部52以沿着小齿轮35立起的状态配置,上述钩部52的中央部分通过水平的旋转中心轴52p而与保持器48的内侧面连接。藉此,钩部52能以旋转中心轴52p为中心在纵向上旋转。此外,在钩部52的下端部,喙状的钩爪52k形成为能从前下方与小齿轮35卡合。另外,在钩部52的上端部连接有连杆54的前端部。
连杆54形成为杆状,该连杆54配置成从钩部52的位置朝后方延伸。此外,连杆54的基端部(后端部)与安装于保持器48的螺线管57连接。另外,在连杆54与螺线管57之间安装有将上述连杆54朝从螺线管57推出的方向(朝前方推出的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55。
螺线管57因通电而使连杆54克服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朝拉入方向动作。藉此,钩部52的上端部被连杆54朝后方拉动,该钩部52以旋转中心轴52p为中心朝右转动。其结果是,钩部52的钩爪52k从小齿轮35脱离,解除锁定状态。
此外,一旦解除对螺线管57的通电,则在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连杆54被从螺线管57推出(朝前方移动),钩部52以旋转中心轴52p为中心朝左转动。藉此,钩部52的钩爪52k钩住小齿轮35,禁止小齿轮35旋转(锁定状态)。
即,螺旋弹簧55相当于本申请的弹性体。
<关于轮椅升降机10的动作>
在上述轮椅升降机10中,当乘客下车时,在打开后车门的状态下,操作下车用的操作开关(未图示)。藉此,首先,电动机31短时间朝收纳方向(反转方向)旋转。一旦电动机31短时间朝反转方向旋转,则在减速器33的蜗杆33w和蜗轮33h的作用下,小齿轮35在图5(A)中略微朝右旋转。藉此,锁定机构50的钩部52的钩爪52容易从小齿轮35脱离。
另外,一旦对电动机31进行通电,则对锁定机构50的螺线管57进行通电,钩部52的上端部被连杆54朝后方拉动,上述钩部52朝右转动,钩爪52k从小齿轮35脱离。
接着,电动机31朝正转方向旋转,在减速器33的蜗杆33w和蜗轮33h的作用下,小齿轮35在图5(A)中朝左旋转。藉此,在上述小齿轮35与平台20侧的齿条34间的啮合作用下,平台20从图3所示的收纳位置(原来位置)朝后方滑动。
接着,在平台20滑动到图2所示的后退极限位置(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使电动机31停止(解除通电),并解除对锁定机构50的螺线管57的通电。藉此,钩部52在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的作用下朝左转动,钩爪52k钩住小齿轮35,禁止小齿轮35旋转。
接着,使左右的升降连杆机构40的液压汽缸动作,以使左右的四连杆机构43朝下方转动,升降臂44和平台20如图1所示下降至地面上的上下车位置。
另外,在使上下车位置的平台20移动到车室内的收纳位置的情况下,操作上车用的操作开关(未图示)。藉此,电动滑动装置30及升降连杆机构40按与上述步骤相反的步骤动作。
接着,考虑例如在平台20朝后方滑动的过程中,电动机31因断路等而发生故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锁定机构50的螺线管57进行通电或手动使钩部52克服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转动,来使钩爪52k脱离小齿轮35(解除锁定)。接着,在这种状态下,将平台20朝收纳位置的方向推入。如上所述,设定减速器33的齿轮机构的蜗杆33w的导程角度,以能使蜗杆33w从蜗轮33h侧旋转。因此,通过将平台20朝收纳位置的方向推入,上述推入力便经由齿条34、小齿轮35而从蜗轮33h传递至蜗杆33w,使上述电动机31旋转。藉此,平台20朝收纳位置的方向滑动。
因此,在电动机31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将电动机31和减速器33从保持器48上拆下,来解除齿条34与小齿轮35的啮合状态。
此外,例如,即便在平台20朝后方滑动的过程中,该平台20与壁等抵接的情况下,减速器33的蜗轮33h和蜗杆33w也不容易破损。
<关于本实施方式1的电动滑动装置30的优势>
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电动滑动装置30,齿轮机构(减速器33)构成为在解除对电动机31通电的状态下,对平台20(滑动构件)施加滑动方向的外力时,受到上述外力而使蜗杆33w(输入齿轮)从蜗轮33h(输出齿轮)侧转动。即,通过使对平台20施加的外力经由齿轮机构传递至电动机31,就可使上述电动机31旋转。因此,若在解除对电动机31通电的状态下,朝滑动方向对平台20施力,则该平台20朝力的方向滑动。
因此,即便在例如平台20因电动机31发生故障等而在中途停止的情况下,也可推动平台20使其返回收纳位置(原来位置)。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拆下电动机和齿轮机构等,来解除齿条与小齿轮的啮合状态,并容易实现应对电动机的故障。
此外,由于只要改变蜗杆33w的导程角度,就可使蜗杆33w从蜗轮33h侧转动,因此,基本不会增加成本。
此外,由于包括构成为能在解除对电动机31通电的状态下禁止小齿轮35旋转的锁定机构50,因此,在电动机31停止时,平台20不会在外力的作用下不慎移动。
另外,锁定机构50包括:钩部52,该钩部52钩住小齿轮35;螺旋弹簧55(弹性体),该螺旋弹簧55将上述钩部52保持在与小齿轮35卡合的位置上;以及螺线管57,该螺线管57使钩部52克服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而脱离小齿轮35。因此,可使螺线管57动作来解除锁定状态,或是克服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对钩部52施加外力来解除锁定状态。
<变更例>
在此,本申请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1,也能以其它各种方式加以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由能与小齿轮35卡合的钩部52、连杆54、螺线管57等构成的锁定机构50,但也可以在电动机31上设置电磁制动器来代替上述锁定机构50。
此外,例如还可以设置在平台20位于收纳位置时将平台20与车室的底板部连接的钩子等,来代替上述锁定机构5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将本申请的电动滑动装置30应用在轮椅升降机10的例子,但例如也可以将本申请的电动滑动装置应用在车用座椅的前后滑动件或外部滑动件上。
[实施方式2]
接着,根据图6至图8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动滑动装置230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在平台20朝后方滑动的过程中,电动机31因断路等而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对锁定机构50的螺线管57进行通电或手动使钩部52克服螺旋弹簧55的弹簧力转动,来使钩爪52k脱离小齿轮35(解除锁定)的结构。
与此相对的是,实施方式2的电动滑动装置230的大致情况是为了解除锁定机构250的锁定状态,使钩部252克服螺旋弹簧255(弹性体)的弹性力脱离小齿轮35(输出齿轮),来解除锁定机构250的锁定状态。此外,包括用于进行上述动作的锁定解除机构260。另外,对于福利车辆C的各结构及轮椅升降机10中的平台20和升降连杆机构40的各结构,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为实质相同的结构,因此,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以下,对实施方式2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关于电动滑动装置230>
如图6(A)所示,在上述保持器48与平台20之间设置有使该平台20相对于保持器48前后滑动的电动滑动装置230。上述电动滑动装置230是利用齿条与小齿轮的啮合作用来使平台20相对于保持器48前后滑动的装置。如图6(A)、图7(A)所示,上述电动滑动装置230大致包括电动机31、减速器33、齿条234、小齿轮35、锁定机构250及锁定解除机构260。另外,由于电动机31、减速器33和小齿轮35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是相同结构,因此,省略其说明。
<关于齿条234>
如图7(A)、图7(B)所示,在与减速器33的蜗轮33h(参照图5)同轴固定的小齿轮35上,啮合有安装于平台20的齿条234。上述齿条234形成为截面呈方形的杆状,该齿条234的长度尺寸设定为与平台20的长度尺寸(前后长度)基本相等。此外,在齿条234的下表面侧形成有与小齿轮35啮合的齿部234z。
如图6(B)所示,在平台20的侧面上形成有沿上述平台2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安装部位225m。齿条234在上述齿条安装部位225m上以齿部234z朝下方的状态下固定,从而固定在平台20的侧面上。通过上述结构,一旦小齿轮35旋转,则在该小齿轮35与齿条234的啮合作用下,会使平台20相对于升降臂44的保持器48朝前后滑动。
<关于锁定机构250>
锁定机构250与实施方式1一样,是在解除对电动机31通电的状态下禁止小齿轮35旋转的机构。如图7(A)所示,锁定机构250由钩住小齿轮35的钩部252、使该钩部252脱离小齿轮35的螺线管257、将钩部252与螺线管257连接的连杆254及将钩部252保持在与小齿轮35卡合的卡合位置上的螺旋弹簧255构成。钩部252以沿着小齿轮35立起的状态配置,上述钩部252的中央部分通过水平的旋转中心轴252p而与保持器48的内侧面连接。在此,实施方式2中的锁定机构250的钩部252为相对于小齿轮35配置在后方侧,螺线管257配置在前方侧的结构。此外,钩部252能以旋转中心轴252p为中心沿纵向旋转,在钩部252的上端部,喙状的钩爪252k形成为能从后上方与小齿轮35卡合。另外,在钩部252的下端部连接有连杆254的前端部。上述钩部252、螺线管257的配置结构及连接有钩部252的钩爪252k、连杆254的前端部的位置均是与实施方式1相反的结构,但作用实质相同。
接着,对连杆254进行说明。上述连杆254与实施方式1不同,其是能利用后述锁定解除机构260所具有的杆262(活动构件)的活动而动作的结构。藉此,连杆254(连接构件)构成为克服螺旋弹簧255(弹性体)的弹性力,而朝拉入螺线管257内的方向动作,从而使钩部252脱离小齿轮35(输出齿轮),以解除锁定机构250的锁定状态的结构。
如图8(A)、图8(B)所示,使杆状构件弯曲来形成连杆254。具体来说,在杆状部位的中间部位形成有杆抵接部位254a,该杆抵接部位254a与长边方向正交形成,并与杆262抵接。上述杆抵接部位254a是与后述形成在锁定解除机构260上的杆262抵接的部位。
连杆254配置成连杆254的长边方向从与钩部252的下端部连接的连接部位朝前方延伸。此外,连杆254的基端部(前端部)与安装于保持器48的螺线管257连接。另外,在连杆254与螺线管257之间安装有将上述连杆254朝从螺线管257推出的方向(朝后方推出的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255。
螺线管257因通电而使连杆254克服螺旋弹簧255的弹簧力朝拉入方向(朝前方拉入的方向)动作。藉此,钩部252的下端部被连杆254朝前方拉动,该钩部252以旋转中心轴252p为中心朝右转动。其结果是,钩部252的钩爪252k脱离小齿轮35(输出齿轮),从而解除锁定状态。此外,一旦解除对螺线管257的通电,则在螺旋弹簧255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连杆254被从螺线管257推出(朝后方移动),钩部252以旋转中心轴252p为中心朝左转动。藉此,钩部252的钩爪252k钩住小齿轮35,以禁止小齿轮35旋转(锁定状态)。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螺旋弹簧255相当于本申请的弹性体,连杆254相当于本申请的连接构件。
<关于锁定解除机构260>
锁定解除机构260是为了解除锁定机构250的锁定状态,克服螺旋弹簧255(弹性体)的弹性力使钩部252脱离小齿轮35(输出齿轮),从而解除锁定机构250的锁定状态的机构。
如图7(A)、图7(B)、图8(A)、图8(B)所示,锁定解除机构260大致由杆262、电动机支架264、杆调节支架266构成。
上述杆262是使将钩部252与螺线管257连接的连杆254(连接构件)活动的构件。通过杆262(活动构件)的活动,使连杆254(连接构件)克服螺旋弹簧255(弹性体)的弹性力,朝拉入螺线管257内的方向动作,从而使钩部252脱离小齿轮35(输出齿轮),以解除锁定机构250的锁定状态。上述杆262由杆状构件构成,并从钩部252下端部的位置朝后方延伸,且形成至保持器48的后端。位于上述杆262前方侧的杆前方端部262a被电动机支架264支承。此外,位于杆262后方侧的杆后方端部262b被杆调节支架266支承。
电动机支架264由平板构件构成,并形成为围绕输出轴33p的周围,该输出轴33p形成在固定于保持器48内侧面的减速器33与小齿轮35之间。上述电动机支架264配置成与减速器33、小齿轮35基本平行。藉此,配置成与保持器48的内侧面20的侧面平行。此外,电动机支架264形成有延伸到钩部252下端部的位置的杆支承部264a。上述杆支承部264a弯曲形成为覆盖杆262的杆前方端部262a的外周面。
杆调节支架266是具有与杆262正交的正交面266a的支架,其固定在保持器48上。在上述正交面266a上,贯穿有实施了螺纹槽加工的螺纹孔266b,以供杆后方端部262b螺纹嵌合。
综上所述,杆262的杆前方端部262a被嵌入电动机支架264的杆支承部,并被支承成能沿长边方向滑动。此外,杆262的杆后方端部262b与杆调节支架266螺纹嵌合。此外,杆后方端部262b的末端切入形成有可与工具等卡合的切槽。另外,位于杆后方端部262b末端的保持器48的后方侧壁贯穿形成有可供工具等插通的孔部。既可以是杆262配置在保持器48外侧的结构,也可以是杆后方端部262b的末端配置在外侧的结构。此外,如图8(A)所示,在电动滑动装置230的通常活动时,杆262的杆前方端部262a和连杆254的杆抵接部位254a保持在分开的位置上。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杆262相当于本申请的活动构件。
<关于轮椅升降机10的动作>
在此,实施方式2中的电动滑动装置230除了包括锁定解除机构260的结构之外,与实施方式1的电动滑动装置30实质相同。因此,关于轮椅升降机10的实施方式2的正常时的动作,由于与实施方式1实质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平台20朝后方滑动的过程中,电动机31因断路等而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对锁定机构250的螺线管257进行通电或手动使钩部252克服螺旋弹簧255(弹性体)的弹簧力转动,来使钩爪252k脱离小齿轮35(解除锁定)。关于上述结构,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锁定机构5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7(A)、图7(B)、图8(A)、图8(B)所示,实施方式2中的锁定机构250包括锁定解除机构260。在此,对在平台20朝后方滑动的过程中电动机31因断路等而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使锁定机构250的锁定解除机构260活动来解除锁定状态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电动滑动装置230通常活动时,形成于锁定解除机构260的杆262(活动构件)保持在与连杆254(连接构件)的杆抵接部位254a分开的位置上。
接着,在驱动器等工具与杆262(活动构件)的杆后方端部262b末端的切槽部卡合的状态下,使其旋转。杆262(活动构件)的杆后方端部262b与杆调节支架266的螺纹孔266b螺纹嵌合,杆262(活动构件)沿着上述螺纹孔266b的螺纹槽朝前方侧移动。接着,杆前方端部262a与连杆254(连接构件)的杆抵接部位254a抵接。另外,一旦使杆262(活动构件)朝前方方向移动,则杆262(活动构件)推动连杆254(连接构件)使其活动,并使连杆254(连接构件)克服螺旋弹簧255(弹性体)的弹性力而朝拉入螺线管257内的方向(朝前方拉入的方向)动作。这样,钩部252以旋转中心轴252p为中心朝右转动。其结果是,钩部252的钩爪252k脱离小齿轮35,以解除锁定机构250的锁定状态。
接着,在这种状态下,将平台20朝收纳位置的方向推入。如上所述,设定减速器33的齿轮机构的蜗杆33w的导程角度,以能使蜗杆33w从蜗轮33h侧旋转。因此,通过将平台20朝收纳位置的方向推入,上述推入力便经由齿条34、小齿轮35而从蜗轮33h传递至蜗杆33w,并使上述电动机31旋转。藉此,平台20朝收纳位置的方向滑动。
因此,在电动机31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将电动机31和减速器33从保持器48上拆下,就能解除齿条34与小齿轮35的啮合状态。
此外,例如,即便在平台20朝后方滑动的过程中,该平台20与壁等抵接的情况下,减速器33的蜗轮33h和蜗杆33w也不容易破损。
此外,由于位于杆后方端部262b末端的保持器48的后方侧壁贯穿形成有可供工具等插通的孔部,因此,在不拆下保持器48的情况下,就能进行杆262(活动构件)的操作,以解除锁定机构250的锁定状态,并能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关于本实施方式2的电动滑动装置230的优势>
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电动滑动装置230,由于包括锁定解除机构260,且能在不使螺线管257活动的情况下,解除锁定状态,因此,使锁定解除的操作性得以提高。
此外,作为使钩部252脱离小齿轮35(输出齿轮)的结构,杆262(活动构件)的活动是使连杆254(连接构件)克服螺旋弹簧255(弹性体)的弹性力而朝拉入方向动作。即,由于是机械解除锁定状态的结构,因此,能更进一步提高锁定机构250的解除操作的可靠性。此外,在组装电动滑动装置230时,能在机械解除锁定的状态下对平台20(滑动构件)进行组装,从而可实现组装操作性的提高。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进行了说明,但本申请的电动滑动装置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也能以其它各种实施方式加以实施。
实施方式1的变更例也能应用在实施方式2中。即,虽然例示了由能与小齿轮卡合的钩部、连杆、螺线管等构成的锁定机构,但也可以在电动机上设置电磁制动器,以代替上述锁定机构。此外,例如还可以设置在平台位于收纳位置时将平台与车室的底板部连接的钩子等,来代替锁定机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例示了将本申请的电动滑动装置应用在轮椅升降机的例子,但例如也可以将本申请的电动滑动装置应用在车用座椅的前后滑动件或外部滑动件上。

Claims (2)

1.一种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包括水平的平台、电动滑动装置及左右一对升降连杆机构,以使乘客在轮椅上从后侧开口部在所述福利车辆的后部上下车,其中,所述平台能收纳在所述福利车辆中,并能供所述轮椅载置,所述电动滑动装置能使所述平台在设于所述福利车辆的收纳位置与位于所述收纳位置后方的后退极限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左右一对升降连杆机构能使所述平台在所述后退极限位置与供所述轮椅的乘客上下车的地面上的上下车位置之间升降,
所述电动滑动装置包括齿轮机构和电动机,其中,所述齿轮机构具有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电动机使所述齿轮机构的输入齿轮旋转,并构成为能利用所述齿轮机构的输出齿轮的旋转力使所述平台滑动,
在所述平台的侧面,在前后方向上安装有齿条,该齿条具有与小齿轮啮合的齿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作为输入齿轮的蜗杆和作为输出齿轮的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同轴固定,所述蜗轮固定有能与蜗轮一体旋转的小齿轮,
所述齿轮机构构成为将所述蜗杆的导程角度设定为使所述蜗杆从所述蜗轮侧转动的值,在解除对所述电动机通电的状态下对所述平台施加滑动方向的外力时,受到所述外力而使蜗杆从所述蜗轮侧转动,
所述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在解除对所述电动机通电的状态下,禁止所述平台的滑动,
所述锁定机构构成为能在解除对所述电动机通电时手动解除锁定状态,在解除锁定状态下,能通过手动使所述平台滑动到所述收纳位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钩部,该钩部配置在与所述齿轮机构的蜗轮一体旋转的小齿轮的前方或后方,并与该小齿轮卡合;螺线管,该螺线管使所述钩部脱离所述小齿轮;连杆,该连杆将所述钩部与所述螺线管连接;以及弹性体,该弹性体将所述钩部保持在与所述小齿轮卡合的位置上,
利用所述螺线管和所述弹性体的活动,来使所述连杆进退,伴随着所述连杆的进退而使所述钩部与所述小齿轮卡合,来对平台的滑动进行锁定,
所述小齿轮、所述钩部和所述齿轮机构配置成被所述齿条和所述螺线管从上下方向夹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连杆机构具有:固定配件,该固定配件设置在福利车辆的车室底板后部的左右两边;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以能上下转动的状态分别连接在左右两边的所述固定配件上;以及立起状态的升降臂,该升降臂同样以能上下转动的状态连接在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前端,在左右两边的升降臂的下端部设置有保持器,在该保持器与所述平台之间设置有所述电动滑动装置,
通过将所述电动滑动装置的电动机及齿轮机构固定在所述保持器的内侧面,与所述齿轮机构的蜗轮一体旋转的小齿轮沿纵向且与所述平台的侧面平行配置,
与所述小齿轮卡合的锁定机构的钩部以沿着所述小齿轮立起的状态配置,通过将所述钩部的水平的旋转中心轴与所述保持器的内侧面连接,所述钩部以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沿纵向旋转。
CN201180020034.1A 2010-05-25 2011-03-09 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0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9213 2010-05-25
JP2010-119213 2010-05-25
JP2010209725A JP5418451B2 (ja) 2010-05-25 2010-09-17 電動スライド装置
JP2010-209725 2010-09-17
PCT/JP2011/055491 WO2011148691A1 (ja) 2010-05-25 2011-03-09 電動スライ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0600A CN103080600A (zh) 2013-05-01
CN103080600B true CN103080600B (zh) 2016-01-20

Family

ID=4500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003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80600B (zh) 2010-05-25 2011-03-09 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418451B2 (zh)
CN (1) CN103080600B (zh)
WO (1) WO20111486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4714B2 (ja) * 2013-09-30 2017-06-28 和光工業株式会社 ラックアンドピニオンスライド機構における噛合解放装置
WO2016111057A1 (ja) * 2015-01-11 2016-07-14 プラトー株式会社 減速機および減速機付きモータ
CN107725682A (zh) * 2017-09-30 2018-02-23 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 一种轮椅用蜗杆传动机构
CN109803197A (zh) * 2019-03-19 2019-05-24 吉安市立讯射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型蓝牙耳机
CN110522423A (zh) * 2019-05-29 2019-12-03 张洁 一种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用的脉搏检测智能装置
US11505429B2 (en) * 2020-11-19 2022-11-22 Harmar Mobility, Llc Stairlift overspeed safety systems
US11603287B2 (en) 2020-11-19 2023-03-14 Harmar Mobility, Llc Stairlift overspeed safety systems
KR20230125682A (ko) * 2022-02-21 2023-08-29 윤남호 효율성이 개선된 차량용 다관절레버 리프트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0941Y (zh) * 2005-12-27 2007-01-24 常州市敏孚机械配件厂 无障碍车轮椅升降系统
CN2860931Y (zh) * 2005-10-10 2007-01-24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乘用车轮椅升降装置
CN101181884A (zh) * 2006-11-14 2008-05-21 日本升降机株式会社 升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4331U (zh) * 1986-12-09 1988-06-17
JP2001008408A (ja) * 1999-06-16 2001-01-12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動作補助装置
JP3939083B2 (ja) * 2000-09-06 2007-06-27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408685B2 (ja) * 2003-11-14 2010-02-03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用昇降装置
JP5142733B2 (ja) * 2008-01-23 2013-02-13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荷受台昇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0931Y (zh) * 2005-10-10 2007-01-24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乘用车轮椅升降装置
CN2860941Y (zh) * 2005-12-27 2007-01-24 常州市敏孚机械配件厂 无障碍车轮椅升降系统
CN101181884A (zh) * 2006-11-14 2008-05-21 日本升降机株式会社 升降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车载式轮椅自动升降机的研制;邵堃,张祥,冷雷波,侯计成,王文忠;《机械设计》;20070820;第24卷(第8期);63-6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0600A (zh) 2013-05-01
JP2012006570A (ja) 2012-01-12
JP5418451B2 (ja) 2014-02-19
WO2011148691A1 (ja)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0600B (zh) 福利车辆的轮椅升降机结构
US20200009995A1 (en) Blocking and contact system for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an on-board power supply of a motor vehicle to a removable vehicle seat or a seat system
EP3194202B1 (en) Quick adjust power adjuster
DE102018207170A1 (de) Kontaktierungssystem zum elektrischen Verbinden eines Bordnetzes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einem entnehmbaren Fahrzeugsitz oder einer Sitzanlage
DE102017101481A1 (de) Entfernbare(s) lenkrad und pedale für ein autonomes fahrzeug
CN104203642B (zh) 用于能枢转的舒适部件、特别是车辆的扶手的调节装置
DE102012004071A1 (de)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WO2017177247A1 (de) Möbelantriebssystem
DE102016101973A1 (de) Vorrichtung zum Erlangen einer Fahrzeugvorderseiteninformation
DE102010041048B4 (de) Befestigungssystem
WO2013178488A1 (de) Verriegelungseinheit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14219868A1 (de) Adapter für einen Längseinsteller und Längseinste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sowie Fahrzeugsitz
DE102015225715A1 (de) Antriebsmodul für eine automatische Heckklappe
DE20309170U1 (de) Multifunktionsträg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0001447A1 (de) Mittelkonso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2399781B1 (de) Außenrückblickspiegel mit einer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zu einer im Außenrückblickspiegelgehäuse beherbergten elektrischen Komponente
DE102016222232A1 (de) Laderaumboden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150033632A1 (en) Bearing arrangement for an adjustment device in a motor vehicle
CN104039633A (zh) 车体的侧面构造
CN112272623B (zh) 用于车顶的盖的组件和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顶
CN107791900B (zh) 汽车座椅滑轨总成及其滑轨锁卡机构
DE102008047917B4 (de) Verkleidungsabdeckungsteil
CN113335156A (zh) 具有远程折叠放平能力的车辆座椅装置
CN211166377U (zh) 一种汽车及其塞拉门传动机构
EP2464545B1 (de) Verbindungsmodu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