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72382B - 图像处理设备、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72382B
CN103072382B CN201210365718.1A CN201210365718A CN103072382B CN 103072382 B CN103072382 B CN 103072382B CN 201210365718 A CN201210365718 A CN 201210365718A CN 103072382 B CN103072382 B CN 1030723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olor
image
transparent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57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72382A (zh
Inventor
尾城日奈子
今野裕司
矢泽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72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2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72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72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4Conversion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to a plurality of signals some of which represent particular mixed colours, e.g. for textil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k Jet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预定颜色的墨和透明墨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处理设备和方法。透明墨的使用量被设置为最小化与对应于输入信号值的每一种颜色的色调差Δθs-d。提供最小色调差Δθs-d的透明墨的使用量根据用于对应于输入信号值的颜色的彩色墨的使用量而变化。然后,设置具有使用量的输出值以及对应于使用量的墨颜色数据的颜色转换表。执行这样的关系的颜色转换,由此泛金光颜色被认为是接近于打印颜色的颜色。结果,减轻了不希望有的泛金光,以使得可以抑制图像质量的退化。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设备、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抑制由在打印的图像上观察到的泛金光现象所导致的图像质量的退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墨喷式打印中,将颜料墨用于有光打印介质时所发生的特别明显的现象包括在打印的材料的表面上反射的照射图像呈现颜色(以下简称为“泛金光现象”)。例如,在使用青色颜料时,照射图像变为微红,这会导致可视图像质量的严重损失。用于减轻这样的泛金光现象的一种已知方法是在打印表面上层叠透明薄膜,以防止颜料颗粒暴露在打印介质的表面上。然而,这种层叠结构产生了设备成本增大、层叠过程所需的时间延长等缺点。
为解决此问题,日本专利公开No.2001-138555公开了用于控制所使用的墨的比率以减轻泛金光现象的技术。该技术是这样的方法: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以及所使用的墨的比率来确定泛金光现象的存在或不存在,然后,基于确定结果来改变要使用的墨的比率,如此来减轻泛金光现象。
一般而言,当查看打印的材料时,观察者看到从光源入射光到其上的打印的材料上反射的光。然后,这样的查看的颜色随着视角而变化。图1是示出当观察者以两种不同的角度查看打印的材料时两种反射光之间的差别的图。在图1中,在方向A看到的反射光是在相对于光源的镜面方向看到的镜面反射光,其中,看到在打印的材料上反射的光源图像。另一方面,在方向B看到的反射光是在穿过打印的材料的内部之后反射的光,即,漫射光,其中,看到由颜色材料再现的颜色(以下简称为“打印颜色”)。
在这样的两个观看角度的方向A的查看中,可以识别与光源的原始颜色的不同的光源的颜色反射,这被察觉为泛金光现象。除光源的这样的反射的事件之外,还可以同时查看如图1所示的两种类型的反射光。结果,例如,可以看到与原始打印颜色的不同的颜色的图像。这也被认为是泛金光现象。
如果原始打印颜色不同于由如上文所描述的泛金光现象所产生的颜色(以下简称为“泛金光颜色”),则这样的泛金光颜色被察觉为不希望的颜色,导致打印的材料的图像质量退化。为解决此问题,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1-138555中,改变所使用的墨的比率以减轻如上文所描述的泛金光现象。然而,由泛金光颜色和打印颜色之间的差所导致的图像质量的退化无法被适当地控制。即,甚至在处理泛金光颜色或显影的颜色以变得不明显的情况下,如果泛金光颜色与打印颜色的差别大,则该大的差别本身被显著地识别,因而变为降低图像质量的一个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差别所导致的图像质量的退化的图像处理设备、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预定颜色的墨和作为透明材料并包括树脂的透明墨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处理设备,预定颜色的墨和透明墨通过利用施加单元被施加于打印介质,该设备包括:被配置成确定向所述打印介质施加所述预定颜色的墨以及所述透明墨的施加量的确定单元;以及被配置成基于由确定单元确定的施加量来使施加单元向打印介质施加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透明墨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施加量,以便在光下对图像执行测量的情况下,在不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和作为在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的泛金光颜色之间,L*a*b*空间中的色调差等于或小于90度,图像是通过施加预定的施加量的预定颜色的墨和预定的施加量的透明墨而形成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预定颜色的墨和作为透明材料并包括树脂的透明墨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处理方法,预定颜色的墨和透明墨通过利用施加单元被施加于打印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向所述打印介质施加所述预定颜色的墨以及所述透明墨的施加量的确定步骤;以及基于由所述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施加量来使所述施加单元向所述打印介质施加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所述透明墨的控制步骤,其中,所述确定步骤确定施加量,以便在光下对图像执行测量的情况下,在不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和作为在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的泛金光颜色之间,L*a*b*空间中的色调差等于或小于90度,图像是通过施加预定的施加量的预定颜色的墨和预定的施加量的透明墨而形成的。
利用如前所述的结构,可以实现由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差别所导致的图像质量的退化的抑制。
通过下列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当以两种不同的角度来查看打印的材料时两种不同的反射光的图;
图2是用于测量泛金光现象的测量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在a*b*平面上通过利用图2所示出的测量系统测量打印图像所获得的镜面反射光所示出的颜色的两个示例的图形的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墨喷式打印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出的打印头1中的喷射8种颜色墨的喷嘴阵列(喷嘴组)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图4所示出的墨喷式打印设备中的控制配置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主机设备中的图像处理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用于从N级数据获取二进制数据的点布置图案的图;
图9是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掩膜图案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了使用图9所示出的掩膜图案的多道次(multi-pass)打印操作的图;
图11A和11B是示出了由图2中所描述的测量系统测量到的打印的材料的泛金光颜色和打印颜色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了泛金光颜色随着所使用的透明墨的量而变化的图;
图13A到13D是示出了泛金光颜色根据所使用的透明墨的量而变化的原因的图;
图14A到14C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以及比较示例中的颜色转换表的特征的图;
图15是示出了当带有图14B所示出的CL的常数量的颜色转换表用于打印时打印的材料上的泛金光颜色的图;
图16A和16B是分别示出了用于打印彩色墨的掩膜图案以及用于打印透明墨的掩膜图案的示例的图;
图17A和17B是示出了使用图16A和16B所示出的掩膜的多道次打印操作的图;
图18A和图18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由透明墨所引起的泛金光颜色的变化以及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降低的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颜色转换表的图;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a*b*平面上的输入信号值和黑点的泛金光颜色的图;
图21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打印的材料的表面上的彩色墨层和透明墨层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22A和22B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用于测量泛金光颜色和测量打印颜色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各个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用于评估泛金光的方法)
可以通过使用例如由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Murakami ColorResearch Laboratory CO.,Ltd.)所生产的角分光光度颜色测量系统(GCMS-4)来测量泛金光现象。图2是测量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从θ=45°的方向朝向打印的图像发射光,并且在相反的方向从θ=45°的方向接收镜面反射光。然后,测量接收到的镜面反射光的光谱强度,并根据测量到的光谱强度来计算镜面反射光的饱和度。镜面反射光的颜色强度越低,镜面反射光的饱和度变得越低。
图2示出了照射在打印介质B0003上打印的图像的照明光源B0001,以及检测从打印介质B0003上的图像反射的光的光检测器B0002。光检测器B0002根据打印介质B0003的法线方向,即,沿着镜面反射方向,被放置在以与其相对的一侧的照明光源相同的角度θ倾斜的方向。提供了用于固定打印介质B0003的固定台B0004。通过光检测器B0002来对测量点B0005进行测量。提供了用于阻止光到外部的遮光罩B0005。
下面是用于从这样测量到的镜面反射光来计算颜色属性的方法。由光检测器B0002测量到的来自打印介质B0003上的图像的镜面反射光的光谱强度通过下列表达式来表示。
RX(λ)…表达式1
基于此强度,计算镜面反射光的三刺激数值XxYxZx。然后,根据JIS Z 8729,从镜面反射光的三刺激数值和来自照明光源B0001的光的三刺激数值获取镜面反射光的L*a*b*值,即,由镜面反射光所示出的颜色。
图3是示出了在a*b*平面上通过利用如前所述的测量方法来测量打印的图像所获得的镜面反射光所示出的颜色的两个示例的图形的图。在图3中,颜色(1)是导致相对明显的泛金光现象的颜色,而颜色(2)是导致相对不明显的泛金光现象的颜色。颜色(1)中的C*(1)和颜色(2)中的C*(2)分别是根据相应的颜色的L*a*b*值来计算饱和度C*=√(a*^2+b*^2)的结果,其中,所述值越大,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就越高,意味着泛金光现象趋向于更加明显。在图3中,θ1、θ2表示从泛金光值的L*a*b*值作为θ=tan-1(a*/b*)获得的色调。
如上文所描述的,在本实施例中,泛金光颜色通过获取L*a*b*空间上的镜面反射光的泛金光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来标识。另一方面,关于图像的打印颜色,打印颜色是打印的图像的原始颜色,通过测量漫射光来标识。
通过向打印介质B0003施加预定的量的作为测量目标的墨来形成作为测量目标的打印的图像。更具体而言,向打印介质施加预定的量的测量目标的墨和预定的量的透明墨(稍后描述)。
(设备结构)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墨喷式打印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透视图。在图4中,从馈送器盘12向打印部分馈送打印介质S2。然后,当打印介质在由箭头B所示出的方向间歇性地传输时,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然后,在完成打印之后,向排纸托盘排出打印介质。在打印部分,安装在托架5上的打印头1在箭头A1和A2的方向沿着导轨4往复运动,同时,从打印头1的喷嘴喷射墨,以在打印介质S2上形成图像。打印头1具有多个分别为不同的墨颜色提供的喷嘴组。打印头1包括用于喷射总共八种颜色的墨的喷嘴组,八种颜色是透明墨(CL,在本说明书中也被称为“处理墨”)以及青色(C)、品红色(M)、黄色(Y)、淡青色(LC)、淡品红色(LM)、黑色(K)和灰色(Gy)墨。相应的颜色的墨独立地存储在相应的墨容器中(未示出),并在喷射操作期间向打印头1提供。
图5是打印头1中的喷射八种颜色的墨的喷嘴阵列(喷嘴组)的布置的示意图。从打印头1中的每一个喷嘴喷出的墨量大致平均地是3pl。八种颜色的墨中的透明墨CL有利地由树脂材料构成,并主要用来减轻要通过每一种彩色墨的着色来打印的图像的原始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差别,如稍后所描述的。具体而言,透明墨形成墨涂层,并且涂料的百分比以及透明墨层的厚度被控制以减轻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差别。
返回到图4,墨容器和打印头1整体地形成,以形成可拆卸地安装在托架5上的头盒6的一部分。托架马达11的驱动力通过定时带17输送到托架5上,因而使托架5在箭头A1和A2的方向(在主扫描方向)沿着导向轴3和导轨4往复运动。在托架移动期间,通过在托架5中所提供的编码传感器21来检测托架位置,以读取沿着托架移动的方向所提供的线性刻度19。在往复运动期间,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在此过程中,当被夹持在输送辊16和压紧辊15之间时,打印介质S2在压板2上输送。
在打印操作中,每当托架5上的打印头1在A1方向打印与一次扫描对应的图像时,输送马达13就通过线性轮子20来操作输送辊16。于是,打印介质S2朝向箭头B的方向(副扫描方向)输送预定的长度。然后,当托架5在A2方向扫描时,在打印介质S2上执行打印。头帽10和恢复单元14位于如图4所示的原始位置,以便根据需要间歇性地执行打印头1的恢复处理。
通过重复上文所描述的操作,打印对应于一张打印介质的图像,由此排出打印介质,从而完成一张的打印。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墨喷式打印设备中的控制配置的框图。控制器100是主控制单元,该主控制单元包括例如微计算机形式的ASIC 101、ROM 103、以及RAM 105。ROM 103存储点布置图案、掩膜图案,及其他固定数据。RAM 105包括用于扩展来自主机设备、工作区等的图像数据的区域。ASIC 101从ROM 103读取程序,并根据图像数据来控制向打印介质上的打印的操作。
主机设备110是图像数据的供应源,其不仅可以是对打印涉及的图像等执行数据创建、处理等的计算机,而且也可以采取用于读取图像等的读取器单元的形式。主机设备110执行稍后将参考图7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颜色转换处理的图像处理。然后,通过接口(I/F)112,从打印设备的控制器100接收并向其发送通过图像处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及其他命令,状态信号等。
在打印设备中,头驱动器140根据打印数据等来驱动打印头1。马达驱动器150驱动托架马达11,并且马达驱动器160驱动输送马达13。
(墨成分)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形成用于墨喷式打印设备中的颜料墨的成分。
水介质
本发明中使用的墨优选地使用含水的水介质以及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墨中的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的含量(质量%)优选地从相对于墨的总质量的3.0%的质量或更高到50.0%或更低。墨中的水的含量(质量%)优选地从相对于墨的总质量的50.0%的质量或更高到95.0%或更低。
具体来说,下面是可以用作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的优选示例:包含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醇,如甲醇、乙醇、丙醇、丙二醇、丁醇、丁二醇、戊醇、戊二醇、己醇、己二醇等;酰胺,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酮或氧基醇,如丙酮,双丙酮醇等;乙醚,如四氢呋喃,二氧杂环乙烷等;具有200、300、400、600、1000等的平均分子量的聚二醇,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具有带有2到6个碳原子的亚烃基组的亚烃基二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三甘醇、1,2,6-三羟基乙烷、硫二甘醇、己烯二醇、二甘醇等;较低的烷基醚醋酸盐,如聚乙二醇一甲基醚醋酸盐等;多元醇的较低的烷基醚,如甘油、乙二醇一甲基(或乙基)乙醚、二甘醇甲基(或乙基)乙醚、三甘醇一甲基(或乙基)乙醚等;N-甲丁-2-吡咯烷酮;2-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并烷酮;等。此外,优选地,使用去离子水(离子交换水)作为水。
颜料
使用炭黑或有机颜料作为颜料是优选的。墨中的颜料的含量(质量%)优选地从相对于墨的总质量的0.1%的质量或更高到15.0%或更低。
对于黑色墨,优选地使用诸如炉黑、烟墨、乙炔黑、槽黑等之类的炭黑作为颜料。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下列市场上可获得的产品:Raven 7000,5750,5250,5000ULTRA,3500,2000,1500,1250,1200,1190ULTRA-II,1170和Raven 1255(所有的这些都是由Columbian Chemicals生产的);Black Pearls L,Regal 330R,Regal400R,Regal 660R,Mogul L,Monarch 700,800,880,900,1000,1100,1300,1400以及Monarch 2000,Valcan XC-72R(所有的这些都是由Cabot生产的);Color Black FW1,FW2,FW2V,FW18,FW200,S150,S160以及Color Black S170,Printex 35,U,V,140U,以及Printex140V,Special Black 6,5,4A以及Special Black 4(所有的这些都是由Degussa生产的);以及No.25,No.33,No.40,No.47,No.52,No.900,No.2300,MCF-88,MA600,MA7,MA8和MA100(所有这些都是由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生产的)。可以使用为本发明新制备的炭黑。应该理解,本发明不仅限于上面的示例,可以使用相关技术中的炭黑中的任何一种。黑色墨不仅限于这样的炭黑。可以使用诸如磁铁矿、铁氧体等之类的磁性微颗粒,钛黑等作为颜料。
下面是可以用作有机颜料的具体示例:不溶于水的偶氮颜料,如甲苯胺红、甲苯胺栗色、汉撒黄、联苯胺黄、吡唑啉酮红等;溶于水的偶氮颜料,如立索红、海利奥(helio)枣红、颜料猩红、永久红2B等;来自还原染料的衍生物,如茜素色(allizarine)、靛蒽醌(indanthron)、硫靛蓝栗色等;基于酞菁的颜料,如酞菁蓝、酞菁绿等;基于喹吖啶酮的颜料,如喹吖啶红、喹吖啶酮品红等;基于二萘嵌苯的颜料,如二萘嵌苯红、二萘嵌苯猩红等;基于异吲哚啉酮的颜料,如异吲哚啉酮黄、异吲哚啉酮橙等;基于咪唑啉酮的颜料,如苯并咪唑酮黄、苯并咪唑酮橙、苯并咪唑酮红等;基于皮蒽酮的颜料,如皮蒽酮红、皮蒽酮橙色等;基于靛青的颜料;基于凝缩的偶氮的颜料;基于硫靛蓝的颜料;基于吡咯并吡咯二酮的颜料;阴丹士林黄;酰胺黄色;喹酞酮(Quinophtalone)黄;镍偶氮黄;铜甲亚胺黄;芘酮橙;蒽酮橙;联二蒽醌(Dianthraquinonyl)红;二恶嗪紫等。应该理解,本发明不仅限于上面的示例。
使用颜色指数(C.I.)来表示有机颜料,例如,可以使用下列各项。C.I.颜料黄12,13,14,17,20,24,74,83,86,93,97,109,110,117,120,125,128,137,138,147,148,150,151,153,154,166,168,180,185等。C.I.颜料橙16,36,43,51,55,59,61,71等。C.I.颜料红9,48,49,52,53,57,97,122,123,149,168,175,176,177,180,192,215,216,217,220,223,224,226,227,228,238,240,254,255,272等。C.I.颜料紫19,23,29,30,37,40,50等。C.I.颜料蓝15,15:1,15:3,15:4,15:6,22,60,64等。C.I.颜料绿7,36等。C.I.颜料棕23,25,26等。应该理解,本发明不仅限于上面的示例。
分散剂
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分散剂来在水介质中分散这样的颜料,只要它是溶于水的树脂。它们中的优选的分散剂具有从1,000或更高到30,000或更小,更优选地,从3,000或更高到15,000或更小的加权平均分子量。墨中的分散剂的含量(质量%)优选地从相对于墨的总质量的0.1%的质量或更高到5.0%或更低。
具体而言,下面是可以用作分散剂的示例:苯乙烯、乙烯萘、α,β-乙烯不饱和羧酸类的脂族醇酯、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富马酸、醋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酰胺,以及包含它们的衍生物作为单体的聚合物。请注意,构成聚合物的一个或多个单体优选地是亲水单体,并且也可以使用它们的块状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或者盐。可以使用诸如松香、虫胶、淀粉等之类的天然树脂。优选地,树脂可溶于碱溶性水溶液,即,是可溶于碱液的树脂。
表面活性剂
为调整形成墨集的墨的表面张力,使用诸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之类的表面活性剂是优选的。具体而言,可以使用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化乙烯烷基酚、乙炔乙二醇混合物、乙炔乙二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等。
其他成分
除上面的成份之外,形成墨集的墨还可以包含诸如尿素、尿素衍生物、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等之类的增水含固量,以便保水。墨中的增水含固量的含量(质量%)优选地从相对于墨的总质量的0.1%的质量或更高到20.0%或更低,更优选地,从3.0%或更高到10.0%或更低。除如前所述的成分之外,根据需要,形成墨集的墨还可以包含各种添加剂,如pH调节剂、缓蚀剂、防腐剂、防霉剂、抗氧化剂、抗还原剂、蒸发加速剂等。
接下来,将更具体地描述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墨。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不仅限于下列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另作说明,术语“份”和符号“%”是以质量来表示的。
树脂水溶液A的配制
通过氢氧化钾来将具有288mg KOH/g的酸值、10,000的加权平均分子量以及单体成分的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3/37/37的无规共聚物中和到一个当量数,然后,通过水来配制,以便树脂的浓度变为10.0%,如此获得了树脂水溶液A。
树脂水溶液B的配制
树脂水溶液B的配制方法类似于树脂水溶液A,除了使用具有200mg KOH/g的酸值、10,000的加权平均分子量的苯乙烯/丙烯酸的无规共聚物来代替用于配制树脂水溶液A的具有288mg KOH/g的酸值、10,000的加权平均分子量以及单体成分的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3/37/37的无规共聚物。
颜料分散体1到4的配制
颜料分散体1到4通过下列步骤来配制。
<包括C.I.颜料红122的颜料分散体1的配制>
通过使用批垂直砂磨机,将10份颜料(C.I.颜料红122)、20份树脂水溶液A和7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并扩散三小时。然后,通过离心过程去除粗颗粒。进一步,通过具有3.0μm的孔径大小的醋酸纤维素过滤器(由ADVANTEC生产)来进行压滤,如此,获得包含10%的质量的颜料浓度的颜料分散体1。
<包括C.I.颜料蓝15:3的颜料分散体2的配制>
通过使用批垂直砂磨机,将10份颜料(C.I.颜料蓝15:3)、20份树脂水溶液A和7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并扩散5小时。然后,通过离心过程去除粗颗粒。进一步,通过具有3.0μm的孔径大小的醋酸纤维素过滤器(由ADVANTEC生产)来进行压滤,如此,获得包含10%的质量的颜料浓度的颜料分散体2。
<包括C.I.颜料黄74的颜料分散体3的配制>
通过使用批垂直砂磨机,将10份颜料(C.I.颜料黄74)、20份树脂水溶液A和7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并扩散一个小时。然后,通过离心过程去除粗颗粒。进一步,通过具有3.0μm的孔径大小的醋酸纤维素过滤器(由ADVANTEC生产)来进行压滤,如此,获得包含10%的质量的颜料浓度的颜料分散体3。
<包括C.I.颜料黑7的颜料分散体4的配制>
通过使用批垂直砂磨机,将10份炭黑颜料(C.I.颜料黑7)、20份树脂水溶液A和7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并扩散三小时。分散体的外围速度被设置为配制颜料分散体1的外围速度的两倍。然后,通过离心过程去除粗颗粒。进一步,通过具有3.0m的孔径大小的醋酸纤维素过滤器(由ADVANTEC生产)来进行压滤,如此,获得包含10%的质量的颜料浓度的颜料分散体4。
透明墨的配制
充分混合并搅拌表1所示出的相应的成分。然后,通过具有0.8μm的孔径大小的醋酸纤维素过滤器(由ADVANTEC生产)对混合物进行压滤,如此配制彩色墨1到7和透明墨。
透明墨CL的成分不仅限于上面所述的。透明墨CL是用于覆盖残留在纸张表面上的颜料着色剂以减轻泛金光的墨,因此,如果可以提供相同的有益效果,则可以在树脂的类型和树脂的添加量方面不同。
表1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用于通过使用透明墨来减轻要打印的图像的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色调角的差,以抑制由泛金光颜色和原始打印颜色之间的差所导致的打印图像质量的退化。具体而言,定义颜色转换中所使用的表的含量,以使得透明墨的数据值被确定,以使得色调角相对于每一种颜色的墨的数据值最小。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主机设备中的用于图像处理的配置的框图。图7示出了作为主机设备的个人计算机(PC)上的应用901。RGB(每一个都具有8比特,即,总共24比特)的图像数据被从应用901输入到颜色校正单元902。颜色校正单元902将输入的RGB数据转换为不同的R'、G'以及B'数据,并且主要执行将可以从RGB数据再现的色域转换为可以由打印设备再现的色域的处理。通常通过使用三维LUT(查找表)和内插操作来执行转换处理。根据颜色校正的类型,准备多种类型的LUT表内容,以便可以通过用户的选择或应用的设置,适当地选择或设置LUT表内容。例如,当请求摄影图像的输出时,使用光类型的LUT,而当请求图形图像的输出时,选择图形类型的LUT。
从颜色校正单元902输出的R'、G'、B'的24比特数据被输入到颜色转换单元903,其中,R'、G'、B'数据(颜色信号)被转换为墨喷式打印设备中所使用的墨颜色数据(墨颜色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墨颜色数据包括八种颜色:C、M、Y、LC、LM、K、Gy和CL。颜色转换单元输出表示每一种颜色的8比特输出数据的信号,即,总共八种颜色的64比特输出数据。稍后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颜色转换单元中所使用的转换表的内容。
半色调处理单元904对接收到的每一种颜色(8比特=256级别)的多级别信号执行诸如误差扩散之类的伪半色调处理,以将多级别数据转换为少于256级别的N级数据。N级是每一种颜色的二到四比特的值,例如,诸如近似于3到16个级别。在本实施例中,N级是五个级别,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很明显,例如,N级可以被转换为二进制。
在主机设备中提供了上文所描述的处理单元,而在打印设备中提供了下面将描述的处理单元。具体而言,在打印设备中,打印缓冲区905存储了要经受半色调处理并从主机设备(PC)传输的每一种墨颜色的N级数据。点图案显影单元906选择与由存储在打印缓冲区905中的N级数据表示的值对应的点布置图案,并根据所选的布置来获取点数据(二进制数据)。图8示出了点布置图案。如图8所示,点布置图案是根据由接收到的5级数据所表示的从零到四的五个值(级别)确定的。具体而言,对于2像素×2像素,在每个上文所描述的五个级别中确定打印点(“1”,填充了黑的像素)和非打印点(“0”,白色像素)。然后,例如,如果N=3,则选择对于级别3的布置图案,以便获取三个打印点和一个非打印点作为2像素×2像素的打印数据。
掩膜处理单元907生成在多道次打印中所使用的打印数据,其中,打印头在多道次中扫描同一个打印区域,以完成对于该打印区域的打印。具体而言,使用变疏(thinning)图案(以下简称为“掩膜图案”)来执行将同一个区域的打印数据分割为分别对应于多次扫描的数据项的处理。图9是示出了掩膜图案的示例的图。图9所示出的掩膜图案的示例表示四道次的多道次打印掩膜图案,其中,在四次扫描中完成了打印。在掩膜图案中,其中相对应的像素的打印数据被开启的掩膜像素通过黑色的点来表示,以及其中相对应的像素的打印数据被关断的掩膜像素通过白色点来表示。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像素具有768像素×768像素的维度,其中,长度方向对应于打印头的喷嘴阵列的方向,而宽度方向对应于打印头的扫描方向。长度方向的768像素维度对应于喷嘴数量,即,打印头的768个喷嘴。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长度方向的768像素维度被分成四个192像素的维度,导致由一个到四个彼此互补的道次构成的掩膜图案。在本示例中,在由一个到四个道次所构成的掩膜图案中,作为其中打印数据被开启的掩膜像素的比率的负荷大致是相等的,即,大约25%的负荷。
图10是示出了使用图9所示出的掩膜图案的多道次打印操作的图。图10示出了打印头1201到1204(在本图中,为简化,通过使用一个打印头一种颜色来描述)。在图10中,当执行四个道次的多道次打印时,按照对应于打印头上的喷嘴阵列的四分之一的喷嘴节距,基于扫描地按顺序输送打印纸,其中,打印头的位置相对于打印纸的同一个区域移动。图10示出了对应于与打印头的相对移动并行的打印头上的喷嘴阵列的掩膜图案1205到1209。将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完成打印的打印区域(图10中的阴影区域),在第一次扫描中(第一道次;N+1道次),基于通过掩膜图案的第一道次的区域变疏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参见图9)。然后,在第二次扫描中(第二道次;N+2道次),基于通过掩膜图案的第二道次的区域变疏的打印数据,通过使用相对于第一道次中所使用的喷嘴移动了四分之一喷嘴节距的喷嘴,来执行打印。从那以后,类似地执行第三次扫描和第四次扫描以完成打印。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根据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色调差,使用透明墨的颜色转换表。
首先,将描述当在打印中只使用彩色墨(即,除处理墨以外的墨)时打印的材料的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关系。图11A和图11B是示出了由图2中所描述的测量系统测量到的打印的材料的泛金光颜色和打印颜色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图。具体而言,图11A和图11B示出了分别是A(0,64,64)、B(64,0,64)、C(64,64,0)的输入信号(R,G,B)中的每一个的颜色(a*,b*)、色调(θs,θd)以及色调差(θs-d)。输入信号A到C中的主要使用的彩色墨是黑色和灰色墨,另外,在信号A(0,64,64)中使用青色墨,在信号B(64,0,64)中使用品红墨,在信号C(64,64,0)中使用黄色墨。
如图11A所示,在信号C(64,64,0)的情况下,打印颜色的色调是θd=88,泛金光颜色的色调是θs=80,以致于两者都显示黄色。它们的色调角之间的差(色调差)是Δθs-d=8。另一方面,在信号A(0,64,64)的情况下,打印颜色的色调是青色θd=226,但是,泛金光颜色的色调是品红色θs=17,以致于色调角之间的差是Δθs-d=151。从上文可以看出,信号A(0,64,64)中的色调差大于信号C(64,64,0)中的色调差。如果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这样的色调差大,则它会被察觉为不希望有的泛金光颜色。具体而言,在信号A(0,64,64),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C*_s大于信号C(64,64,0)中的饱和度,以致于不希望有的泛金光颜色变得明显。
如上文所描述的,泛金光颜色取决于彩色墨的类型和响应于输入信号值所使用的墨的使用量。可视图像质量表明被泛金光颜色的色调θs和饱和度C*_s,以及与打印颜色的色调差Δθs-d而改变的倾向。
接下来,将描述当除彩色墨之外还使用透明墨来执行打印时打印的材料的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关系。
图12是示出了泛金光颜色相对于透明墨的使用量的变化的图。如图12所示,当在顺时针方向绘制曲线时,随着在彩色墨上打印的透明墨的使用量的增大,泛金光颜色从只使用彩色墨时(在图12中,黑色圆圈)发生的泛金光颜色变化。
图13A到13D是示出了泛金光颜色随着透明墨的使用而变化的原因的图。图13A示出了从彩色墨层的表面镜面反射的光的状态。为简化描述,省略了穿过彩色墨层从打印介质的表面反射的光。另一方面,图13B示出了在彩色墨层上均匀地打印透明墨层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存在从透明墨层1001的表面反射的光1003,和穿过透明墨层1001、然后从青色墨层1002的表面反射、然后从透明墨层1001发出的光1004。由于光1004穿过透明墨层1001,因此光1004的光程长度比光1003的光程长度长这样的量。基于光程长度的差的光的相移产生所谓的干涉,其中,某些波长互相增大或减小彼此的强度,导致不同的泛金光颜色。如果透明墨的使用量变化,则彩色墨层被透明墨覆盖的覆盖率以及透明墨层的厚度也会变化(参见图13C以及图13D)。结果,干涉状态改变,导致泛金光颜色的变化。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透明墨的使用量来控制泛金光颜色,以减轻泛金光颜色和打印颜色相对于输入信号值的色调差,从而防止泛金光现象降低图像质量。
图14A到图14C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颜色转换表的特征的图,示出了包括输入信号值和墨的使用量之间的关系的颜色转换表的内容。图14A是示出了使用彩色墨而不使用透明墨的现有技术颜色转换表的示例的图,为了与本实施例中的颜色转换表进行比较。图14A示出了墨颜色数据的输出值的关系,示出了相对于穿过与输入信号值R'、G'、B'对应的青色(0,255,255)、品红(255,0,255)和黄色(255,255,0)的线(横轴)上的相应的颜色的墨的使用量(纵轴)。在表的实际内容中,墨颜色数据涉及青色(0,255,255)、品红(255,0,255)以及黄色(255,255,0)的网格点。当输入信号值对应于网格点之间的颜色时,通过内插来确定颜色的墨颜色数据的输出值。
图14B是示出了当在图14A所示出的只有彩色墨的颜色转换表中,透明墨的使用量(CL量)被设置为X(%),即,X=常数,而不管输入信号值时的颜色转换表的内容的图。
图15是示出了当带有图14B所示出的CL的常数量的颜色转换表用于打印时打印的材料上的泛金光颜色的图。图15示出了当在透明墨的常数使用量被设置为X=0%、5%、10%,…,40%的每一种的情况下,使用图14B所示出的颜色转换表来基于与输入信号值D(0,255,255)、E(255,0,255)和F(255,255,0)对应的彩色墨和透明墨的输出值执行打印时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色调差。这里,作为示例,假设色调差Δθs-d的目标值的范围是Δθs-d≤30。色调差Δθs-d的目标值是难以察觉到不同的泛金光颜色所导致的图像质量的退化的值,并且等于或小于预定值,具体而言,优选地等于或小于90度,具体而言,等于或小于30到40度。在此情况下,优选地,透明墨的使用量等于或小于40%,因为打印介质关心取决于打印介质的类型的吸收透明墨的失败。
如图15所示,当透明墨的使用量是0%时(在图14A所示出的只使用彩色墨的颜色版本表的情况下),与对应于输入信号值的颜色D,E,F的每一种的色调差Δθs-d超出目标范围之外。然而,可以通过当对于颜色D(0,255,255)在从15%到20%的范围内,对于颜色E(255,0,255)在从15%到35%的范围内,对于颜色F(255,255,0)在从5%到30%的范围内使用透明墨时执行打印,来使得与对应于每一个输入信号值的颜色的色调差Δθs-d落入目标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15所示出的关系中,透明墨的使用量被设置为使得与对应于输入信号值的颜色的每一种的色调差Δθs-d变得最小。如图15所示,实现最小的色调差Δθs-d的透明墨的使用量根据用于对应于输入信号值的颜色的彩色墨的使用量而变化。例如,对于颜色D(0,255,255),取得最小的色调差Δθs-d的透明墨的使用量是15%,但是,对于颜色E(255,0,255),它是25%,对于颜色F(255,255,0),它是20%。颜色E和F需要比颜色D(0,255,255)更大的透明墨量。
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使用这样的颜色转换表,其中,透明墨的使用量在由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之间不同。具体而言,对于由颜色转换表的网格点所示出的每一种颜色,确定使得色调差Δθs-d落入目标范围Δθs-d≤30内的透明墨的最小使用量。因而,设置包括确定的使用量的输出值以及对应于确定的使用量的墨颜色数据的颜色转换表。执行这样的关系颜色转换,以将泛金光颜色识别为接近打印颜色的颜色。结果,减轻了不希望有的泛金光,使得可以抑制图像质量的退化。
在上面的示例中,对于由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颜色中的每一种设置实现最小的色调差Δθs-d的透明墨的使用量,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方面。例如,使用量可以被确定为使得色调差Δθs-d在图15中所描述的目标值的范围内,并且透明墨的使用量的X%也变得最小。例如,在图15中所示出的示例中,当目标值的范围是Δθs-d≤30时,X%对于输入信号值的颜色D(0,255,255)是15%,对于颜色E(255,0,255)是15%,对于颜色F(255,255,0)是5%。可替换地,假设作为可以进一步减少透明墨的使用量的情况,目标值的范围是Δθs-d≤40。然后,X%对于颜色D(0,255,255)是15%,对于颜色E(255,0,255)是10%,对于颜色F(255,255,0)是5%。
接下来,将描述使用如前所述的颜色转换表的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方法。为达到如图13B所示的用透明墨覆盖的彩色墨的状态,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中,在完成彩色墨的打印之后使用透明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描述,通过多道次打印过程来执行打印,其中,对同一个图像区域执行多次扫描,以完成对图像区域的打印。具体而言,对于用于将图像数据分割为多次扫描的掩膜图案,为彩色墨和透明墨使用不同的掩膜图案,以在打印彩色墨之后实现透明墨的打印。
图16A和16B是分别示出了用于打印彩色墨的掩膜图案的示例以及用于打印透明墨的掩膜图案的示例的图。掩膜图案中的每一个都是用于四道次的多道次打印的图案。图16A所示出的彩色墨掩膜图案是用于完成第一道次和第二道次中的打印的图案。具体而言,其中打印数据被开启的掩膜像素的比率(负荷)在第一道次是50%,在第二道次是50%,在第三和第四道次是0%。另一方面,图16B所示出的透明墨掩膜图案是用于完成第三道次和第二道次中的打印的图案。具体而言,其中打印数据被开启的掩膜像素的比率(负荷)在第一道次和第二道次是0%,在第三道次是50%,并且在第四道次是50%。
图17A和18A是示出了使用图16A和16B所示出的掩膜的多道次打印操作的图。具体而言,示出了其中打印头的位置基于每一次扫描(道次)相对于打印纸的同一个区域移动的状态,以及与打印头相关的掩膜图案。
如图17A所示,在第一(N+1)道次,基于由通过掩膜图案2105对区域的打印数据的变疏所产生的打印数据,从用于彩色墨的喷嘴阵列朝向打印介质上的预定的打印区域2109喷出墨,以便进行打印。在完成一道次的扫描之后,打印介质被输送对应于喷嘴阵列间距×1/4(喷嘴阵列的喷嘴的数量)的量。然后,在第二(N+2)道次,基于由通过掩膜图案2106对区域的打印数据的变疏所产生的打印数据,从用于彩色墨的喷嘴阵列朝向打印介质上的同一预定的打印区域2109喷出墨,以便进行打印。
在完成彩色墨的打印之后,以类似于上文所述的方式输送打印介质。然后,如图17B所示,在第三(N+3)道次,基于由通过掩膜图案2107对区域的打印数据的变疏所产生的打印数据,从用于透明墨的喷嘴阵列朝向打印介质上的预定的打印区域2109喷出透明墨,以便进行打印。同样,在第四(N+4)道次,基于由通过掩膜图案2108对区域的打印数据的变疏所产生的打印数据,从用于透明墨的喷嘴阵列朝向打印介质上的预定的打印区域2109喷出透明墨,以便进行打印。
以这种方式,在前一半,在两道次中打印彩色墨,然后,在后一半在两道次中打印透明墨。结果,在彩色墨被定影在打印介质上之后,可以将透明墨打印在彩色墨上,从而使得可以利用作为第二层的透明墨层来覆盖作为第一层的彩色墨层,如图13B所示,即,以形成膜以使得树脂覆盖颜色材料。
在此打印的图像中,在测量光源下执行打印的材料的测量的情况下,在在不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和作为在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的泛金光颜色之间,L*a*b*空间中的色调差等于或小于90度。可以形成打印的材料以包括利用青色墨形成第一层的第一部分和在与第一部分分开的位置处形成且利用灰色墨形成第一层的第二部分。打印的材料理想地在第一和第二部分处都具有90度或更小的色调差。打印的材料中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可包括彼此接触的各自的第一层,并具有覆盖彼此接触的各自的第一层的共同的第二层。
如上文所描述的,根据本实施例,使用了其中根据输入信号值设置透明墨的使用量的颜色转换表。结果,减轻了由于泛金光颜色和打印颜色之间的大的差别而被察觉为不希望有的泛金光,从而抑制了图像质量退化。
(第二实施例)
在如前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设置了用于降低打印的材料的泛金光颜色和打印颜色之间的色调差Δθs-d的颜色转换表,以便减轻被察觉为不希望有的泛金光。然而,当由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颜色是灰线(轴)上的或靠近灰线的低饱和度区域中的颜色时,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比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色调差更易于被察觉为退化的图像质量。鉴于此,当由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颜色是低饱和度区域中的颜色时(在此情况下,打印颜色也表现出低饱和度),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用于降低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C*的颜色转换表,而并非打印颜色和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色调差Δθa-b的颜色转换表。另一方面,关于高饱和度区域中的颜色,使用具有在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特征的颜色转换表。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使用灰线作为低饱和度区域的颜色转换表。应该注意,预定的低饱和度区域可以被定义为灰线以及如上文所描述的灰线附近的区域,并且附近区域占据的程度可以被定义为,例如通过实际执行打印所获取的泛金光颜色被察觉为不希望有的范围。
图18A和图18B是示出了透明墨所导致的泛金光颜色的变化以及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降低的图。具体而言,示出了当由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颜色在灰线上从白点W(255,255,255)变为黑点K(0,0,0)时泛金光颜色的变化。
其中,图18A示出了当不使用透明墨时a*b*平面上位置(颜色)中的灰线上的泛金光颜色。如图18A所示,在其上面只打印了彩色墨的打印的材料上的泛金光颜色位于大致a*>0和b*>0的区域。这是因为灰线上主要使用的黑色墨和灰色墨具有导致在打印的材料上发生色调从黄色到橙色的泛金光现象的属性。图18B是示出了灰线上的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的图,其中,分别示出了当透明墨的使用量被设置为0%、10%、20%、30%和40%时的饱和度。其中,通过连接黑色三角形符号所形成的实线示出了对于灰线上的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C*_s不使用透明墨(0%)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无法满足C*_s≤10,这是其中泛金光颜色不会被察觉为不希望有的饱和度C*_s≤10的目标值的范围。
另一方面,如图18B中的虚线(10%)所示,使用透明墨导致泛金光饱和度的降低。然后,当透明墨的使用量是20%到40%时,泛金光的饱和度可以降低,以便测量高达目标值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灰线中的透明墨的使用量被确定在目标范围内,以降低透明墨的使用量,这会反映在颜色转换表中。对于白点W,透明墨的量被设置为零,因为泛金光现象不会由彩色墨产生。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颜色转换表的图,具体而言,示出了灰线上的颜色的彩色墨和透明墨的使用量。如图19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颜色转换表基本上使用黑色墨(K)和灰色墨(Gy)来再现灰线上的颜色。如参考图18B所描述的,透明墨进一步用于当打印灰线上的颜色时降低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C*。这使得可以防止由打印的材料上的泛金光所导致的图像质量的退化不容易被察觉到。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17A和图17B中所描述的情况的方式,执行基于从颜色转换表中获取的打印数据的打印操作。
在上面的示例中,描述了灰线上的颜色的颜色转换表。然而,灰线和靠近灰线的预定的低饱和度区域可以被设置为前面所描述的颜色转换表。这使得可以提供其中有利地减轻泛金光颜色的打印的材料。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除下面将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征以外的事物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考虑由多个输入信号值表示的颜色之间的泛金光颜色(θ1s,θ2s)的色调的关系,颜色转换表被设置以使得泛金光颜色的色调差(Δθ1s-2s)减轻。
在最大暗度周围的低亮度区域,如果此区域中的打印颜色的多个泛金光颜色彼此不同,则图像质量的退化可能被察觉为不希望有的泛金光。
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设置用于减轻最大暗度(即,由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黑点K(0,0,0))中的打印的材料的泛金光颜色和由输入信号值I(表示最大暗度周围的颜色)表示的打印的材料的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色调差(ΔθIs-Ks)的颜色转换表。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假设低亮度区域是其中R'、G'、B'输入信号值是R'≤64或G'≤64或B'≤64的区域。关于低亮度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包括在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内容的颜色转换表。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当如上所述定义的低亮度区域对应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低饱和度区域时,灰线(其中R'G'B'输入信号值相等的线)之外的区域对应于包括根据下面将描述的本实施例的内容的颜色转换表。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a*b*平面上的输入信号值以及黑点的泛金光颜色的图。具体而言,示出了由输入信号值和黑点K(0,0,0)所表示的颜色B(64,0,0)和C(0,0,64)的泛金光颜色。在图20中,菱形符号表示当透明墨CL的使用量对于黑点K(0,0,0)被设置为20%时的泛金光颜色。另一方面,正方形符号表示分别当透明墨CL的使用量对于颜色C(0,0,64)被设置为0%和20%时的泛金光颜色。泛金光颜色的色调在当透明墨CL的使用量被设置为0%和20%之间彼此没有很大的不同。
另一方面,在图20中圆形符号表示当透明墨CL的使用量对于由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颜色B(64,0,0)被设置为0%、15%和20%时的泛金光颜色。在颜色B的情况下,从图20可以看出,泛金光颜色的色调变化根据透明墨的使用量而变大。在本实施例中,颜色转换表被设置以使得对于B(64,0,0),透明墨CL的使用量被设置为15%,以便使这样的颜色接近黑点K(0,0,0)的泛金光颜色的色调。
以这种方式,透明墨的使用量被确定以使得黑点处的打印的材料的泛金光颜色和由黑点周围的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打印的材料的颜色的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色调差小。结果,可以抑制由最大暗度附近的泛金光所导致的图像质量的退化。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打印彩色墨和透明墨的方法,并涉及在同一道次打印墨,来代替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在不同的道次打印彩色墨和透明墨的方法。除涉及此打印方法的特征以外的事物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在第一实施例中,用于打印彩色墨的道次与用于打印透明墨的道次完全分开。然而,在完全分开各道次的方法中,用于彩色墨的道次的数量减少,以致于多道次的有益效果,即,减少由输送错误和喷射失效所产生的变化和条痕的效果,可能会丢失。为避免这种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四道次完成的打印的情况下,掩膜图案被确定以使得用于彩色墨的负荷在第一道次中变为40%,在第二道次为30%,在第三道次为20%,在第四道次为10%。此外,用于透明墨的负荷在第一道次变为10%,在第二道次为20%,在第三道次为30%,在第四道次为40%。
图21是示出了打印的材料的表面上的彩色墨层和透明墨层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3B示出了当用于打印彩色墨的道次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用于打印透明墨的道次分开时的打印状态,而图21示出了当在与第四实施例中的相同道次中打印彩色墨和透明墨时的打印状态。在图13B中的状态中,彩色墨层和透明墨层是分开的,即,颜色材料和树脂是分开的,以形成层状结构。然而,图21所示出的层1005以混合方式包括颜色材料和树脂。在图21中的状态下颜色材料被树脂覆盖的覆盖率低于图13B中的情况。然而,颜色材料被部分地覆盖,以便透明墨的打印使得可以改变泛金光颜色。
如上文所描述的,通过使用用于以重叠方式在相同道次中打印彩色墨和透明墨的掩膜图案的打印方法,虽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相比,减轻了泛金光颜色对透明墨的使用量的变化,但是可以控制泛金光的减轻。此外在此实施例的打印的图像中,在在测量光源下执行打印的材料的测量的情况下,在在不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和作为在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的泛金光颜色之间,L*a*b*空间中的色调差等于或小于90度。
此外,同样在此实施例的打印的图像中,可以形成打印的材料以包括例如以青色墨和透明墨的混合物形成的第一部分和在与第一部分分开的位置处形成并例如以灰色墨和透明墨的混合物形成的第二部分。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涉及标识泛金光颜色的方法,其中,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关于在从多个方向入射到打印的材料上之后从打印的材料反射的光,测量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和没有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以确定泛金光颜色和打印颜色。除此评估方法以外的事物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第一实施例涉及测量作为从单一方向进入打印的材料、然后被反射的光的反射光的方法,作为标识泛金光颜色的方法,如图1所示。然而,观察打印的材料的环境通常是办公室等,其中,光从各种方向入射到打印的材料上。为解决此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关于从多个方向入射到打印的材料上然后反射的反射光,测量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和不包括镜面反射光B'的反射光。基于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的测量的结果,标识泛金光颜色,并基于不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的测量的结果,标识打印颜色。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了用于本实施例中的测量系统的图,其示意性地示出了由柯尼卡-美能达公司(Konica Minolta Corp.)所生产的光谱光度测色计(积分球类型)。图22A示出了检测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的状态,而图22B示出了具有光阱并检测去除了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的状态。根据从由测量系统进行的测量中获取的光的光谱强度,通过使用在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泛金光属性计算方法,来确定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的饱和度C*_s'和色调θs',以及没有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的饱和度C*_d'和色调θd'。
基于通过使用测量设备所获得的饱和度和色调,如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设置透明墨的使用量,以便使得使泛金光颜色和由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打印颜色之间的色调差小,从而获得颜色转换表。
当将本实施例中的测量值应用到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颜色转换表时,关于由输入信号值所表示的颜色,将打印颜色的饱和度C*_d'和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C*_s'确定为本实施例中的测量结果。然后,设置透明墨的使用量,以降低打印颜色的饱和度C*_d'和确定的打印颜色中的泛金光颜色的饱和度C*_s'之间的差。
在对打印的材料的实际观察中,观察到由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和排除了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的混合物所产生的反射光。由于此,例如,为了打印的材料的可视颜色和实际颜色之间的一致性,向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的饱和度的值C*_s'等指定权重是可以的。
(其他实施例)
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在主机设备中配置图7所示出的图像处理的处理单元直到半色调处理单元904,并且在墨喷式打印设备中配置其余的处理单元。然而,可以在墨喷式打印设备中配置涉及本发明的颜色转换单元903以及它之后的处理单元。可替换地,可以在主机设备中或者打印设备中配置直到掩膜处理单元907的用于图像处理的所有处理单元。处于如前所述的形式的主机设备和墨喷式打印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形成图像处理单元。
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使用了包含树脂但是不包含颜色材料的透明墨。然而,墨不一定需要仅限于不包含颜色材料的墨。在包括通常用于彩色墨中的青色系统、品红系统和灰色系统的灰度级墨系统中,可以向着色墨中添加树脂,从而使用着色墨来代替透明墨。在当前说明书中,墨被叫做处理墨,包括透明墨。然而,如果使用其他色调来执行本发明,则需要诸如设置着色墨的颜色材料的较低的浓度、调整墨的使用量等之类的各种调整,以便防止包括大量树脂的着色墨的颜色材料影响原始颜色的再现。
墨的颜色材料不仅限于颜料,并且可以使用染料作为颜色材料。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通过执行下列处理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各种记录介质向系统或设备提供实现如前所述的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然后,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MPU等)读取程序以执行处理。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仅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该有最广泛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和等效结构和功能。

Claims (18)

1.一种用于通过预定颜色的墨和透明墨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处理设备,所述透明墨是透明材料并包括树脂,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所述透明墨通过利用施加单元被施加于打印介质,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被配置成确定向所述打印介质施加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所述透明墨的施加量;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施加量,使所述施加单元向所述打印介质施加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所述透明墨,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施加量,以使得在光下对所述图像执行测量的情况下,在L*a*b*空间中,在不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和作为在包括所述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的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色调差等于或小于90度,所述图像是通过施加预定的施加量的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预定的施加量的所述透明墨来形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预定颜色的墨是青色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色调差等于或小于4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色调差等于或小于3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包括第一颜色的墨和第二颜色的墨,并且所述第一颜色的墨的施加量不同于所述第二颜色的墨的施加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形成所述图像是通过基于打印数据利用打印头对打印介质的同一区域进行多次扫描以便完成对所述同一区域的打印来执行的,所述打印头喷射墨以作为所述施加单元,以及
所述打印数据基于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施加量被生成,以使得在后面的扫描中施加的透明墨的比率高于除所述透明墨以外的墨的比率。
7.一种用于通过预定颜色的墨和透明墨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处理方法,所述透明墨是透明材料并包括树脂,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所述透明墨通过利用施加单元被施加于打印介质,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步骤,确定向所述打印介质施加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所述透明墨的施加量;以及
控制步骤,基于由所述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施加量,使所述施加单元向所述打印介质施加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所述透明墨,
其中,所述确定步骤确定所述施加量,以使得在光下对所述图像执行测量的情况下,在L*a*b*空间中,在不包括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和作为在包括所述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的泛金光颜色之间的色调差等于或小于90度,所述图像是通过施加预定的施加量的所述预定颜色的墨和预定的施加量的所述透明墨来形成的。
8.一种打印的图像产品,包括通过彩色墨以及透明的并包括树脂的树脂材料在打印介质上形成的打印的图像,
其中,在光下在所述打印介质的单位面积中对所述图像执行测量的情况下,在L*a*b*空间中,在排除了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颜色和作为在包括所述镜面反射光的反射光中测量的打印颜色的颜色之间的色调差等于或小于90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其中所述打印的图像包括利用预定颜色的墨形成的第一层;以及利用所述树脂材料形成的第二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其中所述打印的图像是通过彩色墨和所述树脂材料的混合物形成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其中,所述彩色墨是青色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其中,所述彩色墨是灰色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其中,所述色调差等于或小于40度。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其中,所述色调差等于或小于30度。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其中,所述第一层是第一彩色墨层和第二彩色墨层的重叠层。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所述打印的图像产品是通过第一彩色墨以及第二彩色墨和所述树脂材料的混合物形成的。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其中,所述打印的图像包括第一部分和在与所述第一部分分开的位置处形成的第二部分,并且所述色调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单位面积以及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单位面积中等于或小于90度。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的图像产品,其中,所述打印的图像包括第一部分和在与所述第一部分分开的位置处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利用第一彩色墨形成,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层利用第二彩色墨形成,并且所述色调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单位面积以及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单位面积中等于或小于90度。
CN201210365718.1A 2011-09-29 2012-09-27 图像处理设备、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030723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4848 2011-09-29
JP2011214848A JP5901200B2 (ja) 2011-09-29 2011-09-29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72382A CN103072382A (zh) 2013-05-01
CN103072382B true CN103072382B (zh) 2015-10-28

Family

ID=4799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5718.1A Active CN103072382B (zh) 2011-09-29 2012-09-27 图像处理设备、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82228B2 (zh)
JP (1) JP5901200B2 (zh)
CN (1) CN1030723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5871A1 (en) * 2011-11-02 2013-05-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ed matter, record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5943698B2 (ja) 2012-05-08 201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5955088B2 (ja) 2012-05-08 2016-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988680B2 (ja) 2012-05-08 2016-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308729B2 (ja) * 2013-06-21 2018-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9712722B2 (en) * 2015-09-28 2017-07-18 Xerox Corporation Patterning clear marking material based on color darkness
JP6676996B2 (ja) * 2016-02-08 2020-04-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708462B2 (ja) * 2016-03-31 2020-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DE102016214811A1 (de) * 2016-08-10 2018-02-1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Druckqualität von Grafikelementen
WO2019048029A1 (en) * 2017-09-05 2019-03-14 Hp Indigo B.V. METHOD AND PRINTER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DJUSTED OUTPUT PARAMETERS
JP6991845B2 (ja) * 2017-12-05 2022-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50012A (ja) 2020-09-17 2022-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搬送装置
JP2022184353A (ja) 2021-06-01 2022-1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528386B1 (en) 2021-08-30 2022-12-13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color separation and fiducials on substrates in an inkjet printer to register and print remaning color separations
US11613116B1 (en) 2021-10-01 2023-03-28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color images on substrates in an inkjet printer
US11912045B2 (en) 2022-03-24 2024-02-27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color images on substrates in an inkjet printe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1833B1 (en) * 1999-09-02 2002-01-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 control method, print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color conversion ta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2187B1 (en) * 2000-01-19 2001-11-27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moothing appearance of an ink jet print
JP3559753B2 (ja) 2000-07-17 2004-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前記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616975B2 (ja) * 2000-09-01 2011-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877833B2 (en) 2001-01-31 2005-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data producing method for printing apparatus
EP1257114A1 (de) 2001-05-08 2002-11-13 Imip Llc Tintenstrahl-Bilderzeugung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Betrieb
JP4467922B2 (ja) 2002-08-28 2010-05-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US7338146B2 (en) * 2002-08-29 2008-03-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capping member used in the same
JP4328580B2 (ja) 2003-08-11 2009-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該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551315B2 (en) 2004-02-25 2009-06-23 Seiko Epson Corportion Color matching accuracy under multiple printing conditions
JP4875396B2 (ja) 2006-04-12 2012-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色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US8194298B2 (en) 2006-09-28 2012-06-0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posite printer transforms
JP4986599B2 (ja) 2006-12-18 2012-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258460B2 (ja) * 2007-09-19 2013-08-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生成装置
JP4963698B2 (ja) * 2007-12-20 201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データ生成装置、記憶媒体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JP5340051B2 (ja) * 2009-06-19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1177967A (ja) * 2010-02-26 2011-09-15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539117B2 (ja) 2010-08-31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539120B2 (ja) 2010-08-31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1833B1 (en) * 1999-09-02 2002-01-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 control method, print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color conversion t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82228B2 (en) 2014-11-11
JP2013075363A (ja) 2013-04-25
JP5901200B2 (ja) 2016-04-06
CN103072382A (zh) 2013-05-01
US20130084439A1 (en) 201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2382B (zh) 图像处理设备、墨喷式打印设备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416764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02381024B (zh) 喷墨打印设备和方法
US912030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US8579401B2 (e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US8888204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CN1333020C (zh) 油墨组、以及记录方法、记录装置、记录系统和记录品
US8730520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using determined ejection amounts of ink
JP5106687B2 (ja) 色分解テーブルの作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75260B (zh) 喷墨记录设备和喷墨记录系统
US9262705B2 (en) Processing an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for suppressing bronzing in a printed image
JP201201172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22742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US2014020581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900765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printing an image using colored ink and clear liquid
JP5901113B2 (ja) 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の調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