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57A - 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57A
CN1030557A CN88104141A CN88104141A CN1030557A CN 1030557 A CN1030557 A CN 1030557A CN 88104141 A CN88104141 A CN 88104141A CN 88104141 A CN88104141 A CN 88104141A CN 1030557 A CN1030557 A CN 1030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gnal
ladder place
calling
control set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4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56B (zh
Inventor
谷野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6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56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用信号线将登记待梯处呼叫信号的控制 装置和各待梯处的信号授受装置连接,将待梯处按纽 设定多个区段,由控制装置输出第一指令,来检测各 区段内有无待梯处呼叫信号,信号授受装置收到第一 指令后,便输出表示区段内有无呼叫信号的区段数 据,该区段数据输入控制装置后,只对有呼叫信号的 区段内的信号授受装置输出第二指令来检测有呼叫 信号的楼层,收到第二指令的信号授受装置输出表示 有呼叫信号的楼层是哪一层的楼层数据,控制装置收 到该数据后,向信号授受装置输出呼叫信号登记灯的 点亮信号。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传送电梯信号的装置。
例如,图6~图8是日本特开昭58-69685号公报发表的以往的电梯信号传送装置示意图,图6是总体电路图,图7是主要部分的电路框图,图8是动作说明图。
图中,(1)是控制装置,它设置在电梯的机械室内,由微型计算机(以下简称为MCOM)构成,用来产生后面提及的时钟信号和基准信号,并登记待梯处和电梯箱内的呼叫信号;(2)是与控制装置(1)相连接的信号线群,包括信号线(3)、(4)、(5);(3)是传送按一定周期(例如500微秒)产生的时钟信号(3a)的信号线;(4)是传送待梯处呼叫信号(4a)的信号线;(5)是传送待梯处呼叫登记信号(5a)的信号线;(61)~(69)是1层~9层的待梯处按钮(省略了上行呼叫与下行呼叫的区别);(71)~(79)是显示1层~9层待梯处呼叫登记的待梯处呼叫登记灯;(81)~(89)是分别设置在1层~9层的存储装置,它与信号线群(2)、待梯处按钮(61)~(69)和待梯处呼叫登记灯(71)~(79)相连接;(91)是连接控制装置(1)和存储装置(81)的信号线,它传送在时钟信号(3a)的一个周期(包括短时间的延迟)内为高电平的基准信号(91a);(92)~(99)是分别连接在存储装置(82)~(89)之间的信号线,它们分别传送按时间顺序延迟的时钟信号(3a)的一个周期(包括短时间的延迟)内为高电平的基准信号(92a)~(99a)(图中省略了信号(95a)~(99a));(101)~(103)…和(111)~(113)…是D触发器(以下简称存储器);(121)~(123)…是“与”门。
以往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的构成如上所述,如果把时钟信号(3a)送至信号线(3),把基准信号(91a)送至信号(91),则存储器(101)Q端的输出信号(92a)在CL端输入信号(3a)的前沿时刻等于D端的输入信号(91a),因此,输出信号(92a)在基准信号(91a)变成低电平时的时钟信号(3a)的一个周期内为高电平。同样,如图8所示,基准信号(92a)~(94a)…按时间顺序延迟后成为高电平。因此,如果按下二层的待梯处按钮(62),当基准信号(93a)变为高电平时,则“与”门(122)的输出信号也变为高电平,于是,在信号线(4)上作为待梯处呼叫信号(4a)传送给控制装置(1)。另外,如果按下三层的待梯处按钮(63),当基准信号(94a)变为高电平时,则“与”门(123)的输出信号也变为高电平,于是,在同一信号线(4)上作为待梯处呼叫信号(4a)传送给控制装置(1)。通过上述顺序反复操作,即可得到待梯处按钮(61)~(69)的状态。当把规定的脉冲数作为时钟信号(3a)传送完毕时,所有的数据便可集中起来。这些信号由控制装置(1)进行处理,并作为待梯处呼叫信号进行登记。
这样,登记过的待梯处呼叫登记信号(5a)由信号线(5)进行传送,从而对应于二层待梯处的存储器(112)的D端输入信号变为高电平。此时,由于存储器(112)的CL端输入信号即基准信号(93a)为高电平,所以Q端的输出信号变为高电平,并保持着该高电平。于是,二层待梯处呼叫登记灯(72)被点亮,表示待梯处的呼叫已登记了。这样,使用四条信号线便可接收和传送与楼层对应的信号。
在上述的以往的电梯信号传送装置中,由于对待梯处按钮(61)~(69)的数据进行扫描,所以传送时间较长。也就是说,待梯处按钮的数量通常有2n-2个(n为楼层数)。例如,在64层的超高层电梯中,必须扫描126个待梯处按钮数据,若一个信号需要的传送时间为0.5毫秒,则传送这些待梯处按钮数据所需的处理时间为63毫秒。而且,除了待梯处按钮数据外,还有其他信息,例如向设置在各待梯处的表示电梯箱到达的到达预报灯传送的点亮信号,即使用同一信号线传送,由于对到达预报灯仍需要2n-2个数据,所以也必须63毫秒的处理时间。另外,如果再考虑传送待梯处呼叫登记灯(71)~(79)的点亮信号,则必须花费63毫秒×3=189毫秒的传送时间。此外,在待梯处还设置有显示电梯箱位置的位置显示器和方向灯等,如果考虑向它们传送的点亮信号,则从按下待梯处按钮(61)~(69)到点亮待梯处呼叫登记灯(71)~(79)之间的时间将变得很长(若小于0.1秒,人会感到是瞬时点亮的,但若大于0.1秒,就会有滞后感觉,感到不自然),因此,不实用。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可以用较少的信号线以较快的传送速度进行信号处理。换言之,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即它在传送速度上与以往装置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更多的信号处理。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用信号线把登记待梯处呼叫信号的控制装置与各待梯处的信号授受装置连接起来,预先设定多个待梯处按钮组,由控制装置输出第一指令,用以检测在包括指定数量的待梯处按钮的区段内是否有待梯处呼叫信号,已输入该第一指令的信号授受装置便输出表示区段内有无呼叫信号的区段数据,若该区段数据输入控制装置,则控制装置便向有呼叫的区段的信号授受装置输出第二指令,以便检测有呼叫信号的楼层,已输入该第二指令的信号授受装置便输出表示哪一层有呼叫信号的楼层数据,收到该楼层数据的控制装置向信号授受装置输出呼叫登记灯的点亮信号。
按照本发明,先检测区段内有无呼叫信号,然后,只对有呼叫信号的区段进行信号处理,而对无呼叫信号的区段则可节约信号处理时间。另外,这些信号处理是通过一条信号线进行的。
附图的简单说明如下。
图1~图5示出本发明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总体框图,图2是图1中的控制装置的框图,图3是图1中的信号授受装置的框图,图4是信号内容图,图5是传送说明图,图6~图8是以往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示意图,图6是其总体框图,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框图,图8是动作说明图。
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由设置在机械室内的控制装置(200)、设置在各待梯处的信号授受装置(211)~(21n)和连接它们的一条信号线(201)构成,信号授受装置(211)~(21n)与待梯处按钮(61)~(6n)和待梯处呼叫登记灯、到达预报灯、位置显示灯等显示装置(311)~(31n)相连接。
控制装置(200)由MCOM构成,包括CPU(200A)、存储器(200B)、称为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的并串联转换元件(200C)、将UART(200C)的输出信号送至信号线(201)的末级前置放大器(200D)和将信号线(201)的数据送入UART(200C)的接收机(200E)。信号授受装置(211)(其他信号授受装置也一样)由MCOM构成,包括CPU(211A)、存储器(211B)、UART(211C)、分别与信号线(201)相连接的末级前置放大器(211D)、接收机(211E)、输入电路(211F)和输出电路(211G)。输入电路(211F)与待梯处按钮(61)和楼层设定装置(411)相连接,该楼层设定装置用以输入设定信号授受装置(211)地址用的开关数据;输出电路(211G)与显示装置(311)相连接。
在上述构成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中,图4所示的信号是通过信号线(201)按图5所示的时间序列进行授受的。
图4的指令①~⑤分别由第1字节A和第2字节B构成,各字节A、B分别由8位构成。
①是第一指令,第1字节A是检测各区段(将待梯处按钮(61)~(6n)总数划分为区段,一个区段包括8个待梯处按钮)的待梯处按钮(61)~(6n)是否按下的数据,由7位的指令A1和1位表示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的方向数据A2构成。如果区段内有已按下待梯处按钮(61)~(6n)的楼层,则第2字节B就变为““0”的数据,分为0.1~7位。
②是第二指令,由4位的指令A1、3位的区段数据A3和1位的方向数据A2构成,它们用以接收表示各区段内发生的待梯处呼叫位于区段内什么位置的数据。第2字节B是输入数据。
③是已按下待梯处按钮(61)~(6n)的输出指令,第1字节A由4位的指令A1、3位的区段数据A3和1位的方向数据A2构成;第2字节B是表示将区段内的8个待梯处呼叫登记灯点亮(“0”)或熄灭(“1”)的数据。
④是各待梯处的到达预报灯的输出指令,第1字节A由4位的指令A1、3位的区段数据A3和1位的方向数据A2构成;第2字节B是表示将区段内的8个到达预报灯点亮(“0”)或熄灭(“1”)的数据。
⑤是各待梯处的位置显示灯的输出指令,第1字节A由8位的指令A1构成;第2字节B由2位的上行方向灯数据A4、下行方向灯数据A5和6位的电梯箱位置数据A6构成。
通过上述的指令分配,即可进行8个区段×8即64层的数据授受。此外,各区段的划分为:1层~8层是第0区段,9层~16层是第1区段,17层~24层是第2区段,25层~32层是第3区段,33层~40层是第4区段,41层~48层是第5区段,49层~54层是第6区段,55层~64层是第7区段。
下面,参照图5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动作。
其中,(501)和(503)步骤是指令程序,(502)和(504)步骤是应答程序,(505)~(510)步骤是输出程序。
在(501)步骤中,为了输入待梯处按钮(61)~(6n)的动作状态(有无待梯处呼叫信号)的数据,控制装置(200)输出第一指令。收到该第一指令的信号授受装置(211)~(21n)根据楼层设定装置(411)所设定的楼层数据(对各区段设定的地址),在(502)步骤中确认各区段内待梯处按钮的操作状态。如果某一待梯处按钮被按下,则令该区段的信号为“0”。例如,10层的上行按钮被按下,则令第1区段即第2字节B的第1位为“0”。另外,如果5层和10层的按钮同时被按下,则令第0区段和第1区段即第2字节B的第0位和第1位为“0”。
这时,第一指令的内容如下,例如,对于具有第1区段地址的信号授受装置,使检测出待梯处呼叫信号的信号授受装置输出应答信号“0”,而未检测出呼叫信号的信号授受装置可以不输出应答信号。接着,依次将同样的指令送至第2区段、第3区段等各区段的信号授受装置。通过上述的操作,各区段的信号授受装置输出与第2字节B对应的各位的信号,最后,收集所有的区段数据。
如上所述,在(503)步骤中,收到区段数据的控制装置(200)便对第二指令第1字节的区段数据A3部分设定区段数据为“0”的区段地址,并作为第二指令输出。例如,如果按下10层的上行按钮,则将表示第1区段的“0010”(左起3位表示第1区段,右边1位表示上行按钮。)设定为A3,并将其内容作为第二指令输出。在收到该信号的信号授受装置(211)~(21n)中,只有9层~16层的信号授受装置动作,并且在(504)步骤中令输入数据B的第0位(9层)为“1”,第2位(10层)为“0”,第3位(11层)为“1”,……第7位(16层)为“1”,然后输出。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区段按下待梯处按钮(61)~(6n),则依次输出(503)步骤的第二指令②,从而可以得到各层的待梯处按钮数据。控制装置(200)检测出由第二指令②得到的待梯处按钮数据为可登记的楼层后,和第二指令②一样,对输出指令③的第1字节A要加以区段和上行按钮或下行按钮的区别,然后在(505)步骤输出。然而,在(506)步骤,将待梯处呼叫登记灯的点亮数据加入第2字节B,然后输出。也就是说,点亮10层上行登记灯的指令的第1字节A为“00100010”,第2字节B为“10111111”。
收到输出指令③的信号授受装置(211)~(21n)的点亮10层的上行登记灯的同时,将10层的上行按钮信号复位,阻止下一次扫描时上行按钮信号再次送至控制装置(200)。当收到电梯到达该层之后控制装置(200)发出的熄灭指令时,便可解除上述阻止作用。
输出指令④是到达预报灯的点亮和熄灭指令,接在待梯处按钮(61)~(6n)的处理后面,仅当电梯箱的位置根据输出指令⑤发生变化时,即表示的楼层变化时进行传送。因此,如果电梯箱的位置不变化,则不输出该信号,再次从(501)步骤开始对梯处按钮(61)~(6n)进行扫描。如果电梯箱的位置移至到达楼层区段,并点亮到达预报灯时,则在(507)步骤传送输出指令④的第1字节A,在(508)步骤传送第2字节B。例如,当点亮10层的上行预报灯时,第1字节A变为“00110010”,第2字节B变为“10111111”。当熄灭时,第1字节A为“00110010”,第2字节B变为“11111111”。
输出指令⑤是位置显示灯的点亮和熄灭指令,这时,由于各层同时显示,所以第1字节A为“01000000”,第2字节B中上行或下行灯数据A4、A5和电梯箱的位置数据A6(二进制信号)在(509)和(510)步骤输出。
如果按照上述的多方向非同步传送方式进行数据的授受,当各层同时发出呼叫信号时,必须传送1字节12位(除8位外,再附加同步位、校验位等),因此,
①×2    2字节×2=12位×2×2=48位,
②×16    2字节×16=12位×16=192位,
③×16    2字节×16=12位×16=192位,
总计为432位。若设1位的传送时间为0.5毫秒,则0.5×432=216毫秒,比以往装置的传送时间还长,但是,待梯处按钮(61)~(6n)在0.1秒内同时发出呼叫的概率很小,并且,当登记一次时,只要电梯箱应答后末解除该登记,就不必再传送呼叫信号,对于一个待梯处按钮,呼叫信号的处理为:
①    2字节×2=4字节,
②    2字节×1=2字节,
③    2字节×1=2字节,
总计为8字节,总位数为12位×8=96位。因此,在0.5毫秒×96=48毫秒内可以完成登记。
另外,由于仅在电梯箱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到达预报灯的点亮信号和电梯箱的位置信号才需要数据传送,所以若按照现在最高速度的电梯每分钟运行600米,标准层高为3米来计算,即使电梯箱以最高速度运行,走过3米层高所需的时间为3米/600米/分=3米/600米/60秒=0.3秒=300毫秒。另一方面,一次数据传送(需要2个字节)所需的时间为0.5毫秒×2字节×12位=12毫秒,因此,走过一个层高所需时间的96%可以用来进行呼叫信号的处理。另外,即使考虑到达预报灯的控制,由于到达各层是一层一层地决定的,所以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位置显示灯的变化同步进行处理,对于最高速度的电梯来说,处理的时间率也同样约为12毫秒/600毫秒。因此,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可以为呼叫信号的控制所专有。
此外,在图4所示的指令A1中还有空白码,因此,待梯处附加的其他开关如运行停止开关,以及显示装置如设置在主层的目的地显示灯等的信号也可以用同一信号线(201)进行传送,不必附加新的布线。
如上所述,本发明设定多个包括一定数量的呼叫按钮的区段,由控制装置输出检测各区段内有无待梯处呼叫信号的第一指令,当第一指令输入信号授受装置后,信号授受装置便输出有呼叫信号的区段数据,当该区段数据输入控制装置后,由控制装置便输出第二指令来检测其区段内有呼叫信号的楼层,当该第二指令输入信号授受装置后,信号授受装置便输出有呼叫信号的楼层数据,并由控制装置输出呼叫信号登记灯及其他显示灯的点亮信号,因此,利用较少的信号线便能以很快的传送速度进行信号处理。换言之,在传送速度与以往装置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较多的信号处理。

Claims (10)

1、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包括对多个待梯处的待梯处呼叫信号进行登记控制和对其登记灯进行点亮控制的控制装置,通过信号线与设置在各待梯处的信号授受装置连接,同时上述信号授受装置与发出呼叫信号的多个待梯处按纽和按照上述控制装置的点亮信号而动作的上述呼叫信号登记灯相连接,上述控制装置与信号授受装置之间通过上述信号线进行信号授受,其特征是:具有设置在上述控制装置中的指命器和设置在上述信号授受装置中的应答器,其中指令器通过上述信号线输出第一指令,用来检测将上述待梯处按纽分为规定组数的指定区段内是否有上述待梯处呼叫信号发生,当收到对该第一指令进行应答而生成的表示区段内有无待梯处呼叫信号的区段数据的输入后,便通过上述信号线输出第二指令,用来检测该区段内有上述呼叫信号的楼层;应答器收到上述第一指令后,便生成上述区段数据来表示在区段内是否有发生上述呼叫信号的楼层,并通过上述信号线进行输出,当收到上述第二指令时,便生成待梯处数据来表示发生上述呼叫信号的楼层,并通过上述信号线进行输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是:在上述控制装置中设置有输出器,当收到上述待梯处数据后,该输出器根据该数据便输出点亮信号用来点亮有上述呼叫信号的楼层的上述呼叫登记灯,通过上述信号线将上述点亮信号送至上述信号授受装置,而信号授受装置对上述点亮信号进行应答,并点亮上述登记灯。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应答器收到上述输出器传送来的上述点亮信号后,便停止输出上述待梯处数据。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应答器对上述控制装置通过上述信号线输出的上述登记灯的熄灭信号进行应答,并解除停止输出上述待梯处数据的状态。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检测电梯箱的位置变化的检测器和显示电梯箱位置的显示器,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检测器输出的电梯箱的位置变化信号进行应答,并通过上述信号线向上述显示器传送显示的指令信号。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到达检测器和预报器,其中到达检测器用来检测电梯箱所到达的停止预定楼层的到达区段,预报器设置在待梯处,预报电梯箱的到达,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到达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应答,并通过上述信号线向上述预报器传送预报的指令信号。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在各待梯处的上述信号授受装置分别具有楼层设定器,该楼层设定器设定表示该待梯处所属区段的代码,同时设定表示该待梯处所在楼层数的代码,上述指令器和应答器以上述楼层设定器所设定的代码为基准进行信号的授受。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信号线只有一条,上述控制装置和上述信号授受装置与该信号线相连接,互相进行信号的授受。
9、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包括对多个待梯处呼叫信号进行登记控制和对其登记灯进行点亮控制的控制装置,通过信号线与设置在各待梯处的信号授受装置连接,同时上述信号授受装置与发出呼叫信号的多个待梯处按纽和按照上述控制装置的点亮信号而动作的上述呼叫信号登记灯相连接,上述控制装置与上述信号授受装置之间通过信号线进行信号授受,其特征是:具有第一指令输出器、区段数据输出器、第二指令输出器和待梯处数据输出器,其中第一指令输出器通过上述信号输出第一指令,用来检测将上述待梯处按纽分为规定组数的指定区段内是否有上述待梯处呼叫信号发生;区段数据输出器通过上述信号线与上述第一指令输出器相连接,当收到上述第一指令后,便在各区段内生成表示区段内有无发生上述呼叫信号的楼层的区段数据,并进行输出;第二指令输出器通过上述信号线与上述区段数据输出器相连接,当收到上述区段数据后,对有待梯处呼叫信号的区段输出第二指令,用来检测该区段内有上述呼叫信号的楼层;待梯处数据输出器通过上述信号线与第二指令输出器相连接,当收到上述第二指令后,便生成表示发生上述呼叫信号的楼层的待梯处数据,并进行输出。
10、电梯的信号传送方法,其中有对多个待梯处的待梯处呼叫信号进行登记控制和对其登记灯进行点亮控制的控制装置,通过信号线与设置在各待梯处的信号授受装置连接,同时上述信号授受装置与发出呼叫信号的多个待梯处按纽和按照上述控制装置的点亮信号而动作的上述呼叫信号登记灯相连接,上述控制装置与上述信号授受装置之间通过信号线进行信号授受,该方法的特征是:包括第一程序、第二程序、第三程序、第四程序、第五程序、第六程序和第七程序,其中第一程序将上述待梯处按纽分为规定的组数,然后对各组设定特有的区段;第二程序由上述控制装置向上述各区段的信号授受装置输出第一指令,用来检测上述各区段内是否有上述待梯处呼叫信号发生;第三程序由上述各信号授受装置对上述第一指令进行应答,将表示上述各区段内有无待梯处呼叫信号的区段数据输出给上述控制装置;第四程序由上述控制装置向已输出表示有上述待梯处呼叫信号的区段数据的该区段的上述信号授受装置输出第二指令,用来检测有待梯处呼叫信号的楼层;第五程序由收到上述第二指令的上述信号授受装置向上述控制装置输出表示有上述呼叫信号的楼层的楼层数据;第六程序根据上述楼层数据,由上述控制装置向上述信号授受装置点亮信号,用来点亮有待梯处呼叫信号的待梯处呼叫信号登记灯;第七程序由上述信号授受装置应答上述点亮信号,并点亮有待梯处呼叫信号的待梯处呼叫信号登记灯。
CN88104141A 1987-07-06 1988-07-05 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及其方法 Expired CN1016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68138/87 1987-07-06
JP62168138A JPS6413384A (en) 1987-07-06 1987-07-06 Signal transmitter for eleva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57A true CN1030557A (zh) 1989-01-25
CN1016056B CN1016056B (zh) 1992-04-01

Family

ID=15862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4141A Expired CN1016056B (zh) 1987-07-06 1988-07-05 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4858727A (zh)
JP (1) JPS6413384A (zh)
KR (1) KR890001859A (zh)
CN (1) CN101605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05C (zh) * 1997-12-08 2002-05-15 吉林省四平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电梯信号传送装置
CN104229566A (zh) * 2013-06-19 2014-12-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层站通信系统
CN112374313A (zh) * 2020-11-05 2021-02-19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无接触式乘客电梯自动呼梯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6273B2 (ja) * 1988-05-13 1994-11-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信号伝送装置
JP2530370B2 (ja) * 1989-07-26 1996-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呼び登録装置
CN109179109A (zh) * 2018-11-16 2019-01-11 界首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感应电梯外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8670A (en) * 1980-01-29 1981-08-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nverter for calling signal of elevator
JPS5869685A (ja) * 1981-10-20 1983-04-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JPS59198274A (ja) * 1983-04-26 1984-1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US4600087A (en) * 1983-07-22 1986-07-1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elevator call
JPS6074840A (ja) * 1983-09-30 1985-04-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信号伝送装置
US4497391A (en) * 1983-10-27 1985-02-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dular operational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JPS60157478A (ja) * 1984-01-09 1985-08-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JPS60197573A (ja) * 1984-03-21 1985-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US4683989A (en) * 1986-02-14 1987-08-0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Elevator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05C (zh) * 1997-12-08 2002-05-15 吉林省四平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电梯信号传送装置
CN104229566A (zh) * 2013-06-19 2014-12-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层站通信系统
CN104229566B (zh) * 2013-06-19 2016-07-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层站通信系统
CN112374313A (zh) * 2020-11-05 2021-02-19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无接触式乘客电梯自动呼梯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56B (zh) 1992-04-01
US4858727A (en) 1989-08-22
JPH0567554B2 (zh) 1993-09-27
JPS6413384A (en) 1989-01-18
KR890001859A (ko) 1989-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03033A (en) Modular operational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US4872532A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in elevator equipment
FI82917C (fi) Gruppstyrning av hissar.
US3444521A (en)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combining scanning and direct selection modes of operation
CA1266729A (en) Elevator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CN1065509C (zh) 用多舱室电梯改善拥挤时的服务
CN1030557A (zh) 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及其方法
CA20016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group control of elevators with double cars
CN1015535B (zh) 电梯的信号传送装置
US4246983A (en) Elevator control
CN1068561C (zh) 电梯的等候时间显示装置
US403435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mmon inform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45748A (zh) 具有对目标呼叫立即分配的电梯组合控制装置
US4398851A (en)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advancing timbering in underground mining
CN1028216C (zh) 安排在至少一层上的电梯呼叫登录与指示设备
US4031375A (en) Arrangement for fault diagnosis in the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of a program controlled data switching system
CN1153740A (zh) 用于电梯轿厢位置检测器的误差判断方法
KR900002782B1 (ko) 엘리베이터 군관리장치
JPS59134943A (ja) デ−タ通信システム
US5018604A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for group supervision of elevators
KR920005642Y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신호전송 장치
GB2145848A (en) Lift system hall lantern control
EP0321244A2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for a telephone
JPH01290341A (ja) 直列制御装置
KR960003013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정보전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