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4885A -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 Google Patents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4885A
CN103054885A CN201110315904XA CN201110315904A CN103054885A CN 103054885 A CN103054885 A CN 103054885A CN 201110315904X A CN201110315904X A CN 201110315904XA CN 201110315904 A CN201110315904 A CN 201110315904A CN 103054885 A CN103054885 A CN 103054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ctus forsythiae
forsythiae ester
ester glycoside
preparation
influenz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59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全
苏瑞强
李守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n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un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n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Luna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159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48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4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4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了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本发明连翘酯苷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体内药效学试验研究和连翘酯苷体外抗呼吸道病毒药效学试验研究表明,连翘酯苷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Description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连翘酯苷(Forsythoside A)是从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Fructus Forsythiae)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以前是以连翘苷作为考察连翘提取工艺的指标,近年来随着对连翘有效成分研究的深入,发现连翘苷无抗病毒活性,发挥抗病毒活性的是连翘酯苷。而连翘酯苷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最高,且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几乎都是连翘酯苷A,但连翘酯苷A又很难单独稳定存在,因此在习惯上,常把含有连翘酯苷A的连翘酯苷类有效成分称作连翘酯苷。连翘酯苷(A)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11
对于连翘酯苷解热、抗炎、增强免疫力以及抗菌和抗病毒等的作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例如,刘东雷等对连翘酯苷增强免疫力作用进行了研究(Dong-Lei Liu,Yang Zhang,Sui-Xu Xul,et al.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fromForsythia suspensaVahl.Journal of Chinese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98,7(2):103-105),公开了连翘酯苷在该领域的应用,结果显示:随着连翘酯苷浓度的增加,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增加,表明连翘酯苷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胡克杰等对连翘酯苷体外抗病毒作用进行了研究(参见胡克杰等,连翘酯甙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 vol.8No.2:89),结果显示,连翘酯苷对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和7型以及柯萨奇病毒B组3型和7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甲3亚型(Fa3)和副流感病毒III型(PF3)无抑制作用;冯淑怡等对连翘酯苷抗感染和解热作用进行了研究(参见冯淑怡等,连翘酯苷抗感染、解热作用研究,现代生物学进展,2006 vol.6 No.10:73),结果显示,连翘酯苷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感染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在以往的技术研究中,申请人已经获得了提取高纯度连翘酯苷的工艺方法,并申报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如ZL200610027024.1、ZL200610027036.4、ZL200610027037.9以及ZL200610029080.9和ZL200610148179.0,以上专利技术可以使连翘酯苷有效成分纯度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申请人对连翘酯苷抑菌、抗病毒活性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并申报了两项中国发明专利,名称分别是“高纯度连翘酯苷在制备抑菌、抗病毒及其它药物中的应用”(CN200710094089.2)以及“连翘酯苷A在制备治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用途”(CN200810208209.1),并均已获得授权。
但是,现有技术没有涉及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连翘酯苷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所述的连翘酯苷是指用各种方法从连翘属植物中提取的、纯度在90%以上的高纯度连翘酯苷单体。
本发明通过连翘酯苷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体内药效学试验研究和连翘酯苷体外抗呼吸道病毒药效学试验研究,考察连翘酯苷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药效作用。
连翘酯苷体外抗呼吸道病毒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
连翘酯苷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brisbane/59/2007株的致MDCK细胞病变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07mg·mL-1和0.10mg·mL-1,TI分别为8和5.6。
连翘酯苷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体内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二株病毒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小鼠肺指数明显增高。感染当天开始腹腔注射给予连翘酯苷,连续4天,所试的3个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株病毒感染后小鼠肺部炎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有良好的量效正相关;
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株病毒感染小鼠2周内,感染当天腹腔注射连翘酯苷治疗,连续4天,大剂量组可降低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二株病毒感染动物的死亡率、延长动物的存活天数,中剂量组可降低FM1株感染动物的死亡率,各剂量组有良好的正相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连翘酯苷制剂,即含有以连翘酯苷为有效成分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制剂。其特征在于以连翘酯苷为有效成分配以药用辅料按药学上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注射剂、口服液和胶囊剂。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发明连翘酯苷各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注射剂为冻干粉针剂或注射液。
本发明所涉及的含有连翘酯苷的制剂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注射液的制备  取连翘酯苷原料药、药用辅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均匀混合,按药学上常规制备注射液的方法,制备成注射液,控制连翘酯苷在注射剂中重量/体积的百分含量为5%-20%。
2)冻干粉针的制备  取连翘酯苷原料药、药用辅料山梨醇、葡萄糖,均匀混合,按药学上常规制备注射剂的方法,制备成注射剂或冻干粉针剂,控制连翘酯苷在冻干粉针中重量/体积的百分含量为5%-20%。
3)口服液的制备
取连翘酯苷原料药  药用辅料蔗糖、苯甲酸钠,均匀混合,按药学上常规制备口服液的方法,制备口服液。控制连翘酯苷在口服液中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2%-15%。
4)胶囊剂的制备
取连翘酯苷原料药、药用辅料糊精,均匀混合,按药学上常规制备胶囊剂的方法,制备成胶囊剂。控制连翘酯苷在胶囊剂中重量百分含量为2%-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实施例1连翘酯苷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体内药效学试验
一、试验目的
考察连翘酯苷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有效性,为连翘酯苷的研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二、试验场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
三、试验材料
3.1受试药物
连翘酯苷,由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90801,接收日期:2010.07.12,有效期:暂定2年;含量:94%,性状:浅黄色粉末,溶解性:易溶于水,储存条件:密封4℃冰箱。
3.2阳性对照药
3.2.1利巴韦林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日期:2009.11.07,批号:09110711,有效期至2011年10月;性状:无色澄明液体,规格:100mg/ml,适应症:用于流感的治疗和预防,临床人用法用量:1g/60/kg/d静脉滴注。
3.2.2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产品批号:912403A,生产日期:2009.06.25,有效期至2011年6月24日;性状:棕黄色澄明液体,规格:10ml/支,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脑开窍,用于治疗热病、上呼吸道感染等,人临床用法用量:40ml/60/kg/d静脉滴注。
3.3试验动物
3.3.1ICR小鼠及BALB/C小鼠(SPF/VAF级),雌雄兼用,由北京维通利华试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许可证:SCXK(京)2006-0009。体内抗病毒体重为14±1g。
3.4病毒毒株
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PR8株),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流感室,本室常规传代,-80℃冰箱保存。
3.5试验试剂
乙醚,北京试剂公司产品,批号:20090707;99%乙醇为市售分析纯。
3.6试验仪器
CO2培养箱,日本Yamato科学株式会制造;倒置显微镜,德国产Olympus牌;HC-3018R高速冷冻离心机,中科中佳公司产品;A2型生物安全柜,型号:MSC1.8,德国Thermo产品;动物体重电子天平,型号:YP/0001,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动物脏器电子天平,型号:AR1140,美国Chaus产品;IVC小鼠饲养笼,苏州教学笼具厂产品;半导体温度计,上海医用仪表厂生产的715型。
四、试验方法及结果
4.1剂量设计
4.1.1连翘酯苷:根据前期药效筛选试验结果,本试验研究中小鼠用量分别为400mg/kg/d、200mg/kg/d、100mg/kg/d,分别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2倍、等倍及1/2倍。
4.1.2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用量为1g/60kg/d,换算成小鼠等效剂量为183mg/kg/d。
4.1.3清开灵注射液:临床用量为40ml/60kg/d,换算成小鼠等效剂量为7.33ml/kg/d。
4.2体内抗病毒试验
4.2.1对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肺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取ICR小鼠按体重等级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利巴韦林对照组、清开灵对照组、连翘酯苷3个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将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以15个LD50流感病毒液(FM1和PR8株)滴鼻感染,每只35ul。感染当天开始给药,每次按0.1ml/10g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4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第5天称重后解剖,称肺重,计算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结果采用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
肺指数=肺湿重(g)/体重(g)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51
表1对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肺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52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6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P<0.05
表1结果显示: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二株病毒感染小鼠后,小鼠肺指数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当天开始给予连翘酯苷治疗4天后,所试的3个剂量组肺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并且有良好的量效正相关。
4.2.2对流感病毒感染ICR小鼠肺炎模型的死亡保护作用
取小鼠按体重等级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利巴韦林对照组、清开灵对照组、连翘酯苷3个剂量组,每组20只。各组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以2个LD50流感病毒液(FM1和PR8株)滴鼻感染,每只35ul。感染当天开始给药,每次按0.1ml/10g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4天,模型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感染后2周内动物的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采用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和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62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2、3)。
死亡率=死亡数/动物总数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63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64
表2对流感病毒FM1株感染ICR小鼠肺炎模型的死亡保护作用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65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71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结果显示: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病毒感染小鼠2周内,模型组动物死亡率为100%,平均存活天数为8天;感染当天腹腔注射连翘酯苷,连续4天,所试3个剂量组动物的死亡数明显减少、平均存活天数延长,其中大、中剂量组死亡保护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大剂量组平均存活天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剂量组有良好的正相关。
表3对流感病毒PR8株感染ICR小鼠肺炎模型的死亡保护作用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072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3结果显示: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病毒感染小鼠2周内,模型组动物死亡率为90%,平均存活天数为9.45天;感染当天给予连翘酯苷,连续4天,3个剂量组动物的死亡数均有减少、存活天数有所延长,其中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
实施例2连翘酯苷体外抗呼吸道病毒药效学试验
一、试验目的
观察连翘酯苷体外抗呼吸道病毒的药效作用。
二、试验场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
三、试验材料
3.1细胞:狗肾细胞(MDCK)、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均购自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所细胞中心,本室常规传代培养。
3.2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brisbane/59/2007株)、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株,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流感室,本室常规鸡胚传代,TCID50分别为10-4.5、10-4、10-3.5、10-4,-80℃冰箱保存。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B族4型(CoxB4)均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本室常规传代,TCID50分别为10-5、10-4.5、10-6.5、10-6,-80℃冰箱保存。腺病毒3型GB株(Ad3)、腺病毒7型Gomen株(Ad7)、鼻病毒10型均购自美国标准生物品收藏中心(ATCC),本室常规传代,TCID50分别为10-3.5、10-3.5、10-3.5
3.3培养液:细胞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DMEM(高糖)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产品。
3.4受试药物:连翘酯苷,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生产批号为090801,试验前用高纯水配制成50mg·mL-1的母液,过滤除菌后备用,试验时按需要做倍比稀释。
3.5阳性对照药
3.5.1利巴韦林注射液,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为09110711,试验时做倍比稀释。
3.5.2达菲,瑞士巴塞尔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为B1162,试验前用高纯水无菌配成7.5mg·mL-1母液,试验时做倍比稀释。
3.5.3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生产批号为912403A,试验时做倍比稀释。
3.6仪器倒置相差显微镜:日本Olympus产品;CO2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产品;生物安全柜,型号:MSC1.8,美国Thermo产品。
四、试验方法
4.1连翘酯苷的体外抗呼吸道病毒作用(CPE法)
取已长成单层细胞的培养板,倒掉培养液,用细胞维持液冲洗细胞面3遍后,分别接种不同稀释度的流感病毒液,PR8株10-2稀释度、brisbane/59/2007株10-2.5稀释度、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株10-2稀释度,HSV-1和RSV均为100TCID50,Ad3为10-2稀释度、Ad7为10-1.5稀释度、鼻病毒为10-1.5稀释度,每种毒株100μL/孔,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HSV-1、RSV、CoxB4感染Hep-2细胞,Ad3、Ad7、鼻病毒感染Hela细胞,置37℃5%CO2培养箱中吸附1h后,再加入相应稀释度的连翘酯苷100μL/孔,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和病毒对照,并以达菲或利巴韦林注射液为阳性对照,清开灵注射液为中药对照。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每日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当病毒对照组细胞病变为++++时记录试验结果。
细胞病变按6级标准判断:
-:细胞生长正常,无病变出现;
±:细胞病变少于整个单层的10%;
+: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25%以下;
++: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50%以下;
+++: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75%以下;
++++: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75%以上。
按Reed-Muench计算50%抑制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TI=TC50/IC50
五、试验结果
5.1连翘酯苷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
连翘酯苷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brisbane/59/2007株的致MDCK细胞病变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07mg·mL-1和0.10mg·mL-1,TI分别为8和5.6;对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株的致MDCK细胞病变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14mg·mL-1,TI为4(见表4、表5)。
达菲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brisbane/59/2007株和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株的致MDCK细胞病变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04mg·mL-1、0.05mg·mL-1和0.09mg·mL-1,TI分别为16.75、13.4和7.44(见表6、表7)。
清开灵注射液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brisbane/59/2007株、乙型流感病毒江西修水株的致MDCK细胞病变均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01倍原药液、0.008倍原药液和0.016倍原药液,TI分别为4、5和2.5(见表8、表9)。
表4连翘酯苷的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01
IC50:mg·mL-1
表5连翘酯苷的体外抗流感病毒的病变情况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02
药物浓度单位:mg·mL-1
表6达菲的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03
IC50:mg·mL-1
表7达菲的体外抗流感病毒的病变情况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11
药物浓度单位:mg·mL-1
表8清开灵注射液的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
IC50:倍原药液
表9清开灵的体外抗流感病毒的病变情况
药物浓度单位:倍原药液
六、结论
连翘酯苷在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H1N1亚型)、brisbane/59/2007株(H1N1亚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3冻干粉针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21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50g、葡萄糖50g、山梨醇150g混合,加注射用水1000ml,搅拌使溶解,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盐调节pH为5.0,用0.22μm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再用8000道尔顿超滤膜除热原;经中间体检验合格后,用注射用水补足体积,分装成1000支,置冷冻箱,按下列冻干曲线冻干即得。
  温度(℃)   时间(h)
  0--40   2
  -40   4
  -40--25   3
  -25   5
  -25-30   2
  30   9
实施例4冻干粉针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22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75g,葡萄糖60g、山梨醇130g混合,加注射用水1000ml,搅拌使溶解,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盐调节pH为5.0,用0.22μm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再用8000道尔顿超滤膜除热原;经中间体检验合格后,用注射用水补足体积,分装成1000支,置冷冻箱,按实施例1所示的冻干曲线冻干即得。
实施例5冻干粉针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31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90g,葡萄糖40g、山梨醇160g混合,加注射用水1000ml,搅拌使溶解,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盐调节pH为5.0,用0.22μm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再用8000道尔顿超滤膜除热原;经中间体检验合格后,用注射用水补足体积,分装成1000支,置冷冻箱,按实施例1所示的冻干曲线冻干即得。
实施例6冻干粉针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32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120g,葡萄糖50g、山梨醇125g混合,加注射用水1000ml,搅拌使溶解,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盐调节pH为5.0,用0.22μm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再用8000道尔顿超滤膜除热原;经中间体检验合格后,用注射用水补足体积,分装成1000支,置冷冻箱,按实施例1所示的冻干曲线冻干即得。
实施例7冻干粉针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33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200g,葡萄糖50g、山梨醇110g混合,加注射用水1000ml,搅拌使溶解,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盐调节pH为5.0,用0.22μm微孔滤膜除菌过滤,再用8000道尔顿超滤膜除热原;经中间体检验合格后,用注射用水补足体积,分装成1000支,置冷冻箱,按实施例1所示的冻干曲线冻干即得。
实施例8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42
制备工艺:向注射用水中加入2.5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搅拌,完全溶解;加入全量为1000ml的0.05%的活性炭,搅拌,过滤,除炭;加入50克连翘酯苷使之完全溶解,加入枸橼酸-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调节pH至5.0,加入全量为1000ml的0.02%的活性炭,室温搅拌,过滤除炭,向滤液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5000ml,测定pH,含量合格后,反复过滤至澄明,分装为100支,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9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43
制备工艺:向注射用水中加入2.5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搅拌,完全溶解;加入全量为1000ml的0.05%的活性炭,搅拌,过滤,除炭;加入80克连翘酯苷使之完全溶解,加入枸橼酸-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调节pH至5.0,加入全量为1000ml的0.02%的活性炭,室温搅拌,过滤除炭,向滤液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5000ml,测定pH,含量合格后,反复过滤至澄明,分装为100支,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10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51
制备工艺:向注射用水中加入2.5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搅拌,完全溶解;加入全量为1000ml的0.05%的活性炭,搅拌,过滤,除炭;加入120克连翘酯苷使之完全溶解,加入枸橼酸-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调节pH至5.0,加入全量为1000ml的0.02%的活性炭,室温搅拌,过滤除炭,向滤液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5000ml,测定pH,含量合格后,反复过滤至澄明,分装为100支,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11注射液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52
制备工艺:向注射用水中加入2.5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搅拌,完全溶解;加入全量为1000ml的0.05%的活性炭,搅拌,过滤,除炭;加入200克连翘酯苷使之完全溶解,加入枸橼酸-磷酸二氢钠缓冲液调节pH至5.0,加入全量为1000ml的0.02%的活性炭,室温搅拌,过滤除炭,向滤液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5000ml,测定pH,含量合格后,反复过滤至澄明,分装为100支,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12口服液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53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61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20克,溶解于1000ml的纯化水,再加入150克蔗糖及2克苯甲酸钠搅拌溶解后补加纯化水至配制总量,过滤至澄清度合格后灌装100支,规格为10ml/支,100℃流通蒸汽灭菌60分钟,包装即得。
实施例13口服液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62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60克,溶解于1000ml的纯化水,再加入150克蔗糖及2克苯甲酸钠搅拌溶解后补加纯化水至配制总量,过滤至澄清度合格后灌装100支,规格为10ml/支,100℃流通蒸汽灭菌60分钟,包装即得。
实施例14口服液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63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100克,溶解于1000ml的纯化水,再加入150克蔗糖及2克苯甲酸钠搅拌溶解后补加纯化水至配制总量,过滤至澄清度合格后灌装100支,规格为10ml/支,100℃流通蒸汽灭菌60分钟,包装即得。
实施例15口服液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71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130克,溶解于1000ml的纯化水,再加入150克蔗糖及2克苯甲酸钠搅拌溶解后补加纯化水至配制总量,过滤至澄清度合格后灌装100支,规格为10ml/支,100℃流通蒸汽灭菌60分钟,包装即得。
实施例16口服液的制备
处方:
Figure BDA0000099681160000172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150克,溶解于1000ml的纯化水,再加入150克蔗糖及2克苯甲酸钠搅拌溶解后补加纯化水至配制总量,过滤至澄清度合格后灌装100支,规格为10ml/支,100℃流通蒸汽灭菌60分钟,包装即得。
实施例17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
连翘酯苷        7g
糊精            345g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7克,加入糊精345克,混匀,干法制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包装,即得。
实施例18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
连翘酯苷        15g
糊精            340g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15克,加入糊精340克,混匀,干法制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包装,即得。
实施例19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
连翘酯苷            28g
糊精                325g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28克,加入糊精325克,混匀,干法制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包装,即得。
实施例20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
连翘酯苷            45g
糊精                310g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45克,加入糊精310克,混匀,干法制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包装,即得。
实施例21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
连翘酯苷            52.5g
糊精                305g
制备工艺:取连翘酯苷52.5克,加入糊精305克,混匀,干法制粒,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包装,即得。

Claims (7)

1.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翘酯苷是指用各种方法从连翘属植物中提取的、纯度在90%以上的连翘酯苷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以连翘酯苷为有效成分配以辅料,按药学上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注射剂、口服液和胶囊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剂为冻干粉针或注射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连翘酯苷在冻干粉针或注射液中的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5%-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连翘酯苷在口服液中的重量/体积百分含量为2%-1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连翘酯苷在胶囊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15%。
CN201110315904XA 2011-10-18 2011-10-18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Pending CN1030548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5904XA CN103054885A (zh) 2011-10-18 2011-10-18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15904XA CN103054885A (zh) 2011-10-18 2011-10-18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4885A true CN103054885A (zh) 2013-04-24

Family

ID=48097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5904XA Pending CN103054885A (zh) 2011-10-18 2011-10-18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48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6213A (zh) * 2013-11-05 2015-05-13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药物组合物
CN113802377A (zh) * 2021-10-14 2021-12-17 江南织造府(宁波)线业有限公司 羊绒制品用抗病毒整理剂及整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255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连翘酯苷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0869A (zh) * 2007-09-19 2009-03-25 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高纯度连翘酯苷在制备抑菌、抗病毒及其它药物中的应用
CN101879174A (zh) * 2009-05-07 2010-11-10 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连翘酯苷a在制备治疗流感药物中的用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9255A (zh) * 2006-12-28 2008-07-02 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连翘酯苷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0869A (zh) * 2007-09-19 2009-03-25 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高纯度连翘酯苷在制备抑菌、抗病毒及其它药物中的应用
CN101879174A (zh) * 2009-05-07 2010-11-10 上海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连翘酯苷a在制备治疗流感药物中的用途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6213A (zh) * 2013-11-05 2015-05-13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药物组合物
CN113802377A (zh) * 2021-10-14 2021-12-17 江南织造府(宁波)线业有限公司 羊绒制品用抗病毒整理剂及整理方法
CN113802377B (zh) * 2021-10-14 2023-04-11 江南织造府(宁波)线业有限公司 羊绒制品用抗病毒整理剂及整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7146B (zh) 山蜡梅有效部位群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的制法与用途
CN102688332B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8934A (zh) 白皮杉醇的新用途
CN101293012A (zh) 一种抗病毒金银花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工艺
CN100376283C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4885A (zh)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甲型h1n1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CN105168374B (zh) 细果角茴香提取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05267356A (zh) 一种巴戟天寡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1285A (zh) 黄芪甲苷在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2973558A (zh) 苦参碱在制备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00574757C (zh) 乙酰半胱氨酸或其盐和抗感染药物的组合物
CN103356812B (zh) 一种了哥王颗粒
CN101507747B (zh) 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01879174A (zh) 连翘酯苷a在制备治疗流感药物中的用途
CN103054884B (zh)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副流感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CN101411752A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颗粒剂
CN114699436A (zh) 一种防治流感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54886A (zh) 连翘酯苷在制备抗单纯疱疹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及其制剂
CN100546573C (zh) 一种抗感染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86424A (zh) 一种含有黄芩和柴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1636A (zh) 一种治疗念珠菌感染及其所引起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718B (zh) 苯乙醇苷类单体化合物的应用
CN100425229C (zh) 含有抗感染药物组合物的局部药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57016A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156961B (zh) 一种用于感冒风寒,肺胃郁热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