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605A - 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7605A
CN103037605A CN201210331450XA CN201210331450A CN103037605A CN 103037605 A CN103037605 A CN 103037605A CN 201210331450X A CN201210331450X A CN 201210331450XA CN 201210331450 A CN201210331450 A CN 201210331450A CN 103037605 A CN103037605 A CN 103037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lamp
control
during
electrical pow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14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7605B (zh
Inventor
佐藤峻
森田泰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37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7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16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equential view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26Gas discharge type light sources, e.g. ar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53Intensity control of illuminating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Control of light source other than position or intens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36Controlling
    • H05B41/38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H05B41/39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 H05B41/39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thyristor
    • H05B41/3921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thyristor with possibility of light intensity vari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 Discharge-Lamp Control Circuits And Pulse- Fe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放电灯点亮装置包括将电功率供给于放电灯的放电灯驱动部、对放电灯的驱动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检测部和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进行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得供给于放电灯的电功率成为第1电功率的第1控制处理和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得供给于放电灯的电功率成为与第1电功率不同的第2电功率的第2控制处理;在第1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放电灯的驱动电压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在第2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放电灯的驱动电压对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采用高压水银灯和/或金属卤化物灯等的放电灯的投影机已实用化。作为用于如此的投影机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放电灯点亮装置:用于在多色的色段(color segment)轮转一圈期间至少1次对放电灯的驱动电压进行检测,并每个色段地一边变更点亮电功率一边对放电灯进行驱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93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放电灯的驱动电压相应于对放电灯进行驱动的电功率在短时间进行变化。因此,在一边使对放电灯进行驱动的电功率在短时间进行变更一边对放电灯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在作为目标的电功率值与实际的电功率值之间产生差异,难以对放电灯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
本发明鉴于如以上的问题点而作出。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能够提供能够对放电灯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
本发明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包括放电灯驱动部、电压检测部和控制部,所述放电灯驱动部将电功率供给于放电灯,所述电压检测部对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进行检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进行第1控制处理和第2控制处理,所述第1控制处理中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得供给于所述放电灯的电功率成为第1电功率,所述第2控制处理中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得供给于所述放电灯的电功率成为与所述第1电功率不同的第2电功率;在所述第1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所述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在所述第2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所述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因为基于在过去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放电灯的驱动电压进行第1控制处理,基于在过去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放电灯的驱动电压进行第2控制处理,所以能够对供给于放电灯的电功率高精度地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实现能够对放电灯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的放电灯点亮装置。
该放电灯点亮装置也可以为:所述控制部,在进行所述第1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在进行所述第2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
由此,因为每次变更作为目标的电功率都能够取得放电灯的驱动电压,所以能够一致于放电灯的状态对放电灯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
该放电灯点亮装置也可以为:所述控制部,在进行所述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取得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在进行所述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取得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
由此,因为能够取得以放电灯的驱动电压稳定的定时检测到的放电灯的驱动电压,所以能够对放电灯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
本发明涉及的投影机包括这些放电灯点亮装置的任一。
根据本发明,因为包括能够对放电灯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的放电灯点亮装置而构成,所以能够实现能够对放电灯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的投影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500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500的光学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表示光源装置200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500的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的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图6(A)~图6(D)是表示供给于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的极性与电极的温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关于第1期间、第2期间及转换定时用于进行说明的图。
图8(A)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功率的控制例的图表,图8(B)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流I的控制例的图表,图8(C)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压Vla的例的图表。
图9(A)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功率的其他的控制例的图表,图9(B)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流I的其他的控制例的图表,图9(C)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压Vla的例的图表。
符号的说明
1  放电灯点亮装置,20  电功率控制电路,21  开关元件,22  二极管,23  线圈,24  电容器,30  极性反转电路,31  第1开关元件,32  第2开关元件,33  第3开关元件,34  第4开关元件,40  控制部,41  系统控制器,42  电功率控制部,43  极性反转控制部,44  存储部,50  副反射镜,61  电压检测部,62  电流检测部,63  电阻,70  点亮器电路,80  直流电源,90  放电灯,90e1  第1端部,90e2  第2端部,91  第1电极,92  第2电极,93  放电空间,112  主反射镜,200  光源装置,210  光源单元,230  放电灯驱动部,305  平行化透镜,310  照明光学系统,320  色分离光学系统,330R、330G、330B  液晶光阀,340  十字分色棱镜,350  投影光学系统,400  投影机系统,410  有源快门眼镜,412  右快门,414  左快门,500  投影机,502  图像信号,510  图像信号变换部,512R、512G、512B  图像信号,514  同步信号,560R、560G、560B  液晶面板,570  图像处理装置,572R、572G、572B  驱动信号,580  CPU,582  通信信号,584  通信信号,586  控制信号,600  交流电源,700  屏幕,710  图像,911  突起,921  突起,941、942  导电性构件,951  第1端子,952  第2端子,961、962  固定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利用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还有,在以下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对记载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本发明的内容不合理地进行限定。并且在以下说明的构成的全部并不限于为本本发明的必须构成要件。
1.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500的立体图。在示于图1的例中,投影机500将图像710投影于屏幕700。
1—1.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的光学系统
图2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500的光学系统进行说明的图。投影机500具有光源装置200、平行化透镜305、照明光学系统310、色分离光学系统320、3块液晶光阀330R、330G、330B、十字分色棱镜340和投影光学系统350。
光源装置200具有放电灯点亮装置1和光源单元210。光源单元210具有主反射镜112和副反射镜50(详情后述)和放电灯90。放电灯点亮装置1将电功率供给于放电灯90,使放电灯90点亮。主反射镜112使从放电灯90发出的光朝向照射方向D进行反射。照射方向D与光轴AX平行。来自光源单元210的光通过平行化透镜305入射于照明光学系统310。该平行化透镜305使来自光源单元210的光平行化。
照明光学系统310使来自光源装置200的光的照度在液晶光阀330R、330G、330B中均匀化。并且,照明光学系统310使来自光源装置200的光的偏振方向一致为一个方向。该理由是因为,使来自光源装置200的光在液晶光阀330R、330G、330B有效地进行利用。调整过照度分布与偏振方向的光入射于色分离光学系统320。色分离光学系统320将入射光分离为红(R)、绿(G)、蓝(B)的3种色光。3种色光通过对应于各色附加的液晶光阀330R、330G、330B分别调制。液晶光阀330R、330G、330B具备液晶面板560R、560G、560B和配置于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各自的光入射侧及出射侧的偏振板。调制过的3种色光通过十字分色棱镜340合成。合成光入射于投影光学系统350。投影光学系统350将入射光投射于屏幕700。由此,在屏幕700上显示图像。
还有,作为平行化透镜305、照明光学系统310、色分离光学系统320、十字分色棱镜340和投影光学系统350的各自的构成,可以采用公知的各种的构成。
图3是表示光源装置200构成的说明图。光源装置200具有光源单元210和放电灯点亮装置1。在附图中,示出光源单元210的剖面图。光源单元210具有主反射镜112和副反射镜50和放电灯90。
放电灯90的形状为从第1端部90e1到第2端部90e2沿着照射方向D延伸的棒形状。放电灯90的材料例如为石英玻璃等的透光性材料。放电灯90的中央部鼓出为球状,在其内形成放电空间93。在放电空间93内,封进作为包括稀有气体、金属卤素化合物等的放电介质的气体。
并且,在放电空间93内,第1电极91及第2电极92从放电灯90突出。第1电极91配置于放电空间93的第1端部90e1侧,第2电极92配置于放电空间93的第2端部90e2侧。第1电极91及第2电极92的形状为沿着光轴AX延伸的棒形状。在放电空间93内,第1电极91的电极前端部(也称为“放电端”)与第2电极92的电极前端部仅离开预定距离而相对。还有,第1电极91及第2电极92的材料例如为钨等的金属。
在放电灯90的第1端部90e1,设置第1端子951。第1端子951与第1电极91,通过穿过放电灯90的内部的导电性构件941电连接。同样地,在放电灯90的第2端部90e2,设置第2端子952。第2端子952与第2电极92通过穿过放电灯90的内部的导电性构件942电连接。第1端子951及第2端子952的材料例如为钨等的金属。并且,作为导电性构件941、942,例如利用钼箔。
第1端子951及第2端子952连接于放电灯点亮装置1。放电灯点亮装置1在第1端子951及第2端子952供给交流电流。其结果,在第1电极91与第2电极92之间发生电弧放电。通过电弧放电产生的光(放电光),如以虚线的箭头表示地,从放电位置朝向全部方向发出。
在放电灯90的第1端部90e1,通过固定构件114,固定主反射镜112。主反射镜112的反射面(放电灯90侧的面)的形状为旋转椭圆形状。主反射镜112使放电光朝向照射方向D进行反射。还有,作为主反射镜112的反射面的形状,并不限于旋转椭圆形状,可以采用使放电光朝向照射方向D进行反射的各种的形状。例如,也可以采用旋转抛物线形状。该情况下,主反射镜112能够将放电光变换为基本平行于光轴AX的光。从而,能够将平行化透镜305进行省略。
在放电灯90的第2端部90e2侧,通过固定构件962,固定副反射镜50。副反射镜50的反射面(放电灯90侧的面)的形状为包围放电空间93的第2端部90e2侧的球面形状。副反射镜50使放电光朝向主反射镜112进行反射。由此,能够提高从放电空间93发出的光的利用效率。
还外,作为固定构件961、962的材料,可以采用耐放电灯90的发热的任意的耐热材料(例如,无机粘接剂)。此外,作为对主反射镜112及副反射镜50与放电灯90的配置进行固定的方法,并不限于将主反射镜112及副反射镜50固定于放电灯90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将放电灯90与主反射镜112独立地固定于投影机500的壳体(未图示)。关于副反射镜50也同样。
1—2.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的电路构成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500的电路构成的电路图。投影机500除了先前进行了说明的光学系统之外,还可以包括图像信号变换部510、直流电源80、图像处理装置570和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580。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包括投影机500和有源快门眼镜410的投影机系统400。
图像信号变换部510将从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502(亮度—色差信号和/或模拟RGB信号等)变换为预定的字长的数字RGB信号而生成图像信号512R、512G、512B,并供给于图像处理装置570。
图像处理装置570相对于3个图像信号512R、512G、512B分别进行图像处理,将用于对液晶面板560R、560G、560B分别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供给于液晶面板560R、560G、560B。基于输入于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通过利用图2进行了说明的光学系统,在屏幕700投影图像710。
直流电源80将从外部的交流电源600供给的交流电压变换为固定的直流电压,并将直流电压供给于位于变压器(虽然未图示,但是包括于直流电源80)的次级侧的图像信号变换部510、图像处理装置570及位于变压器的初级侧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
放电灯点亮装置1当起动时在放电灯90的电极间产生高电压而绝缘击穿形成放电回路,并供给此后放电灯90用于维持放电的驱动电流I。
液晶面板560R、560G、560B分别基于驱动信号572R、572G、572B,对介由(经由)先前进行了说明的光学系统入射于各液晶面板的色光的明亮度(亮度)进行调制。
CPU580对投影机500的从点亮开始直至熄灭为止的工作进行控制。例如,也可以将点亮命令和/或熄灭命令介由通信信号582输出于放电灯点亮装置1。还有,CPU580也可以介由通信信号584从放电灯点亮装置1接受表示放电灯90的点亮状态的点亮信息。
而且,CPU580也可以基于从图像信号变换部510输出的同步信号514,将同步于图像信号502用于对有源快门眼镜410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586介由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单元输出于有源快门眼镜410。
有源快门眼镜410也可以包括右快门412和左快门414。右快门412及左快门414基于控制信号586受开闭控制。在用户佩戴有源快门眼镜410的情况下,通过关闭右快门412,能够遮挡右眼侧的视野。并且,在用户佩戴有源快门眼镜410的情况下,通过关闭左快门414,能够遮挡左眼侧的视野。右快门412及左快门414例如也可以包括液晶快门。
13.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的构成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的电路构成的电路图。
放电灯点亮装置1包括电功率控制电路20。电功率控制电路20生成供给于放电灯90的驱动电功率。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功率控制电路20包括以直流电源80为输入并使该输入电压降压而输出直流电流Id的降压斩波(down chopper)电路。
电功率控制电路20能够包括开关元件21、二极管22、线圈23及电容器24而构成。开关元件21例如能够包括晶体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元件21的一端连接于直流电源80的正电压侧,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22的阴极端子及线圈23的一端。并且,在线圈2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器24的一端,电容器24的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22的阳极端子及直流电源80的负电压侧。在开关元件21的控制端子从控制部40(后述)输入电功率控制信号而控制开关元件21的导通/截止(ON/OFF)。对于电功率控制信号,例如也可以采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
在此,若开关元件21导通,则电流流进线圈23,在线圈23积蓄能量。此后,若开关元件21截止,则积蓄于线圈23的能量以通过电容器24与二极管22的路径释放。其结果,产生相应于开关元件21导通的时间的比例的直流电流Id。
放电灯点亮装置1包括极性反转电路30。极性反转电路30通过输入从电功率控制电路20输出的直流电流Id,并以给定的定时进行极性反转,生成输出成为仅持续受控制的时间的直流、或具有任意的频率的交流的驱动电流I。在本实施方式中,极性反转电路30包括逆变桥电路(全桥电路)。
极性反转电路30例如包括以晶体管等构成的第1开关元件31、第2开关元件32、第3开关元件33及第4开关元件34,将串联连接的第1开关元件31及第2开关元件32和串联连接的第3开关元件33及第4开关元件34相互并联连接而构成。在第1开关元件31、第2开关元件32、第3开关元件33及第4开关元件34的控制端子,分别从控制部40输入极性反转控制信号,基于极性反转控制信号而控制第1开关元件31、第2开关元件32、第3开关元件33及第4开关元件34的导通/截止。
极性反转电路30通过反复使第1开关元件31及第4开关元件34和第2开关元件32及第3开关元件33交替地导通/截止,使从电功率控制电路20输出的直流电流Id的极性交替地反转,并从第1开关元件31与第2开关元件32的公共连接点及第3开关元件33与第4开关元件34的公共连接点,生成输出成为仅持续受控制的时间的直流、或具有受控制的频率的交流的驱动电流I。
即,当第1开关元件31及第4开关元件34导通时使第2开关元件32及第3开关元件33截止,当第1开关元件31及第4开关元件34截止时使第2开关元件32及第3开关元件33导通地进行控制。从而,当第1开关元件31及第4开关元件34导通时,产生从电容器24的一端按第1开关元件31、放电灯90、第4开关元件34的顺序流动的驱动电流I。并且,当第2开关元件32及第3开关元件33导通时,产生从电容器24的一端按第3开关元件33、放电灯90、第2开关元件32的顺序流动的驱动电流I。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电功率控制电路20与极性反转电路30同时对应于放电灯驱动部230。即,放电灯驱动部230通过将驱动电流I供给于放电灯90,将驱动电功率供给于放电灯90。
放电灯点亮装置1包括控制部40。控制部40通过对电功率控制电路20及极性反转电路30进行控制,对供给于放电灯90的驱动电功率、驱动电流I以同一极性持续的保持时间、驱动电流I的电流值、频率等进行控制。控制部40对于电功率控制电路20,通过对输出的直流电流Id的电流值进行控制,进行对供给于放电灯90的驱动电功率进行控制的驱动电功率控制。并且,对于极性反转电路30通过驱动电流I的极性反转定时,进行对驱动电流I以同一极性持续的保持时间、驱动电流I的频率等进行控制的极性反转控制。
控制部40的构成虽然并不特别限定,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包括系统控制器41、电功率控制部42及极性反转控制部43而构成。还有,控制部40也可以用半导体集成电路构成其一部分或全部。
系统控制器41通过对电功率控制部42及极性反转控制部43进行控制,对电功率控制电路20及极性反转电路30进行控制。系统控制器41也可以基于通过电压检测部61(后述)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及通过电流检测部62(后述)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对电功率控制部42及极性反转控制部43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器41包括存储部44而构成。还有,存储部44也可以与系统控制器41独立地设置。
系统控制器41也可以基于存储于存储部44的信息,对电功率控制电路20及交流变换电路30进行控制。在存储部44,例如也可以存储关于驱动电流I以同一极性持续的保持时间、驱动电流I的电流值、频率、波形,调制图形等的驱动参数的信息。
电功率控制部42基于来自系统控制器41的控制信号,通过向电功率控制电路20输出电功率控制信号,对电功率控制电路20进行控制。
极性反转控制部43基于来自系统控制器41的控制信号,通过向极性反转电路30输出极性反转控制信号,对极性反转电路30进行控制。
还有,控制部40虽然能够通过专用电路实现而进行所述的控制和/或后述的处理的各种控制,但是也能够通过例如CPU执行存储于存储部44等的控制程序作为电子计算机而起作用,并进行这些处理的各种控制。
并且,虽然在示于图5的例中,控制部40构成为放电灯点亮装置1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使得CPU580承担控制部40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
放电灯点亮装置1包括电压检测部61。电压检测部61对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进行检测,并将驱动电压信息输出于控制部40。
放电灯点亮装置1也可以包括电流检测部62而构成。电流检测部62对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进行检测,并将驱动电流信息输出于控制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流检测部62通过对在串联连接于放电灯90的电阻63产生的电压进行检测,对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进行检测。
还有,电压检测部61及电流检测部62虽然能够分别通过专用电路实现而进行所述的检测,但是也能够通过例如CPU执行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部等的控制程序作为电子计算机而起作用,并进行所述的检测。
并且,控制部40与电压检测部61及电流检测部62既可以独立地构成,也可以通过1个CPU构成为一体。
放电灯点亮装置1也可以包括点亮器电路70。点亮器电路70仅在放电灯90的点亮开始时工作,并在放电灯90的点亮时将用于绝缘击穿放电灯90的电极间(第1电极91与第2电极92间)而形成放电路径必需的高电压(比放电灯90的通常点亮时高的电压)供给于放电灯90的电极间(第1电极91与第2电极92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点亮器电路70与放电灯90并联地连接。
1-4.驱动电流的极性和电极的温度的关系
图6(A)~图6(D)是表示供给于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的极性与电极的温度的关系的说明图。图6(A)及图6(B)表示第1电极91及第2电极92的工作状态。在附图中,示出第1电极91及第2电极92的前端部分。在第1电极91及第2电极92的前端分别设置突起911、921。在第1电极91与第2电极92之间产生的放电主要在突起911与突起921之间产生。在示于图6(A)及图6(B)的例中,与没有突起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1电极91及第2电极92中的放电位置(电弧位置)的移动。但是,也可以将如此的突起进行省略。
图6(A)表示第1电极91作为阳极工作而第2电极92作为阴极工作的第1极性状态P1。在第1极性状态P1下,通过放电,电子从第2电极92(阴极)向第1电极91(阳极)移动。从阴极(第2电极92)发射电子。从阴极(第2电极92)发射的电子撞击阳极(第1电极91)的前端。通过该撞击产生热量,然后,阳极(第1电极91)的前端(突起911)的温度上升。
图6(B)表示第1电极91作为阴极工作而第2电极92作为阳极工作的第2极性状态P2。在第2极性状态P2下,与第1极性状态P1相反,电子从第1电极91向第2电极92移动。其结果,第2电极92的前端(突起921)的温度上升。
如此地,阳极的温度与阴极相比容易变高。在此,一方的电极的温度与另一方的电极相比为高的状态持续能够引起各种的不良状况。例如,在高温电极的前端过度地熔化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意料之外的电极变形。其结果,存在电弧长度从适当值偏离的情况。并且,在低温电极的前端的熔化不充分的情况下,产生于前端的微量的凹凸可能不熔化而残留。其结果,存在产生所谓的电弧跳变(电弧位置不稳定地移动)的情况。
作为对如此的不良状况进行抑制的技术,可以利用将作为驱动电流I而使各电极的极性反复交替的交流电流供给于放电灯90的交流驱动。图6(C)是表示供给于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之一例的定时图。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驱动电流I的电流值。驱动电流I表示流过放电灯90的电流。正值表示第1极性状态P1,负值表示第2极性状态P2。在示于图6(C)的例中,作为驱动电流I利用矩形波交流电流。而且,在示于图6(C)的例中,第1极性状态P1与第2极性状态P2交替地反复。在此,第1极性区间Tp表示第1极性状态P1持续的时间,第2极性区间Tn表示第2极性状态P2持续的时间。并且,在示于图6(C)的例中,第1极性区间Tp的平均电流值为Im1,第2极性区间Tn的平均电流值为-Im2。还有,适合放电灯90的驱动的驱动电流I的频率一致于放电灯90的特性,可以实验性地确定(例如,采用30Hz~1kHz的范围的值)。其他的值Im1、-Im2、Tp、Tn也同样可以实验性地确定。
图6(D)是表示第1电极91的温度变化的定时图。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H。在第1极性状态P1下,第1电极91的温度H上升,在第2极性状态P2下,第1电极91的温度H下降。并且,因为第1极性状态P1与第2极性状态P2状态反复,所以温度H在最小值Hmin与最大值Hmax之间周期性地变化。还有,虽然图示进行省略,但是第2电极92的温度与第1电极91的温度H按相反相位变化。即,在第1极性状态P1下,第2电极92的温度下降,在第2极性状态P2下,第2电极92的温度上升。
在第1极性状态P1下,因为第1电极91(突起911)的前端熔化,所以第1电极91(突起911)的前端变得平滑。由此,能够对放电位置在第1电极91的移动进行抑制。并且,因为第2电极92(突起921)的前端的温度下降,所以可抑制第2电极92(突起921)的过度的熔化。由此,能够对意料之外的电极变形进行抑制。在第2极性状态P2下,第1电极91与第2电极92的处境相反。从而,通过使第1极性状态P1与第2极性状态P2反复,能够对第1电极91及第2电极92的各自中的不良状况进行抑制。
在此,在驱动电流I的波形为对称的情况下,即,在驱动电流I的波形满足“|Im1|=|-Im2|、Tp=Tn”的条件的情况下,在第1电极91与第2电极92间,供给的电功率的条件相同。从而,如果第1电极91及第2电极92的热学性条件(温度的上升容易度和/或下降容易度)相同,则可推断为第1电极91与第2电极92之间的温度差变小。
并且,若电极在宽广的范围过度加热(电弧斑点(伴随电弧放电的电极表面上的热斑点)变大)则由于过度的熔化电极的形状会走形。相反,若电极过冷则电极的前端无法充分地熔化,使前端返回不了平滑,即电极的前端变得容易变形。
并且,因为若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变大则电极温度变高,所以来自电极的热电子发射增多。由此,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变小。相反,因为若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变小则电极温度变低,所以来自电极的热电子发射减少。由此,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变大。
1—5.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流的控制例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中的驱动电流I的控制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7是关于第1期间、第2期间及转换定时用于进行说明的图。在图7,从上按顺序示出驱动信号572R、572G、572B的内容、右快门412的开闭状态、左快门414的开闭状态、第1期间与第2期间、转换定时的时间性关系。图7的横轴为时间。在以下,关于将第1图像及第2图像分别作为左眼用图像及右眼用图像而使观察者立体观看显示图像的例进行说明。
在示于图7的例中,驱动信号572R、572G、572B成为如下驱动信号:从时刻t1到时刻t3期间对应于作为第1图像的右眼用图像,从时刻t3到时刻t5期间对应于作为第2图像的左眼用图像,从时刻t5到时刻t7期间对应于作为第1图像的右眼用图像,从时刻t7到时刻t9期间对应于作为第2图像的左眼用图像。从而,在示于图7的例中,投影机500以时刻t1、时刻t3、时刻t5、时刻t7、时刻t9为转换定时,对作为第1图像的右眼用图像与作为第2图像的左眼用图像进行转换而交替地进行输出。
夹在时间性相邻的转换定时之间的期间在第1期间开始,在第2期间结束。在示于图7的例中,例如,夹在成为转换定时的时刻t1与时刻t3之间的期间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之间的第1期间开始,在从时刻t2到时刻t3之间的第2期间结束。关于夹在成为转换定时的时刻t3与时刻t5之间的期间、夹在成为转换定时的时刻t5与时刻t7之间的期间、夹在成为转换定时的时刻t7与时刻t9之间的期间也同样。还有,虽然在示于图7的例中,将第1期间的长度与第2期间的长度表示为相同,但是第1期间的长度与第2期间的长度能够相应于需要分别适当地设定。并且,除了第1期间与第2期间之外,也可以存在第3期间。在第3期间中,也可以进行与后述的第1期间及第2期间中的驱动电流I的控制不同的控制。
右快门412在对应于作为第1图像的右眼用图像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输入于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成为打开的状态。在示于图7的例中,右快门412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之间为闭合的状态,在从时刻t2到时刻t3之间为打开的状态。并且,在示于图7的例中,在对应于作为第2图像的左眼用图像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输入于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中,右快门412从时刻t3开始闭合,在时刻t3与时刻t4之间结束闭合,从时刻t4到时刻t5之间为闭合的状态。从时刻t5到时刻t9期间中的右快门412的开闭状态的变化与从时刻t1到时刻t5之间的开闭状态的变化相同。
左快门414在对应于作为第2图像的左眼用图像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输入于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为打开的状态。在示于图7的例中,左快门414在从时刻t3到时刻t4之间为闭合的状态,在从时刻t4到时刻t5之间为打开的状态。并且,在示于图7的例中,在对应于作为第1图像的右眼用图像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输入于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中,左快门414从时刻t1开始闭合,在时刻t1与时刻t2之间结束闭合,从时刻t2到时刻t3之间为闭合的状态。从时刻t5到时刻t9期间中的左快门414的开闭状态的变化与从时刻t1到时刻t5之间的开闭状态的变化相同。
在示于图7的例中,在对应于作为第1图像的右眼用图像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输入于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中,右快门412闭合的期间对应于第1期间,右快门412打开的期间对应于第2期间。并且,在示于图7的例中,在对应于作为第2图像的左眼用图像的驱动信号572R、572G、572B输入于液晶面板560R、560G、560B的期间中,左快门414闭合的期间对应于第1期间,左快门414打开的期间对应于第2期间。并且,在示于图7的例中,在第1期间中,存在右快门412及左快门414的任一个快门都闭合的期间。
图8(A)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功率的控制例的图表,图8(B)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流I的控制例的图表,图8(C)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压Vla的例的图表。图8(A)~图8(C)的横轴表示时间。图8(A)的纵轴表示驱动电功率,图8(B)的纵轴表示驱动电流I,图8(C)的纵轴表示驱动电压Vla。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中,控制部40进行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以使得供给于放电灯90的电功率成为第1电功率W1的第1控制处理和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以使得供给于放电灯90的电功率成为与第1电功率W1不同的第2电功率W2的第2控制处理,在第1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在第2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在示于图8(A)的例中,供给于放电灯90供给的驱动电功率在第1期间中为第1电功率W1,在第2期间中为与第1电功率W1不同的第2电功率W2。即,控制部40在第1期间中进行第1控制处理,在第2期间中进行第2控制处理。并且,在示于图8(A)的例中,第1电功率W1<第2电功率W2的大小关系成立。还有,关于驱动电功率的值,能够基于放电灯90的规格实验性地确定。并且,关于第1期间的长度与第2期间的长度,能够基于放电灯90的规格实验性地确定。
在图8(B),示出在以示于图8(A)的驱动电功率图形对放电灯90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的驱动电流I的控制例。在示于图8(B)的例中,驱动电流I在第1期间中,为电流值成为从+I1到-I1的范围内的交流电流,在第2期间中,为电流值成为从+I2到-I2的范围内的交流电流。一般地,为了增大放电灯90的驱动电功率,使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增大。从而,在图8(B)中,I1<I2的大小关系也成立。
在图8(C),示意地表示在以示于图8(A)的驱动电功率图形对放电灯90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的一般性的趋势。在示于图8(C)的例中,第1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1,第2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2。并且,在示于图8(C)的例中,V1>V2的大小关系成立。
因为若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变大则电极温度变高,所以来自电极的热电子发射增多。由此,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变小。相反,因为若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变小则电极温度变低,所以来自电极的热电子发射减少。由此,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变大。从而,驱动电压Vla在第1期间中相对性地变大,在第2期间中相对性地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中,控制部40在第1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例如,在从时刻t3到时刻t4的第1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第1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在示于图8(C)的例中,因为第1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1,所以控制部40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以使得V1×I1成为第1电功率W1的驱动电流I输出。又例如,在从时刻t3到时刻t4的第1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比时刻t3之前(时间性地在先)存在的多次的第1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的平均值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同样地,控制部40在第2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例如,在从时刻t4到时刻t5的第2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从时刻t2到时刻t3的第2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在示于图8(C)的例中,因为第2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2,所以控制部40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以使得V2×I2成为第2电功率W2的驱动电流I输出。又例如,在从时刻t4到时刻t5的第2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比时刻t4之前(时间性地在先)存在的多次的第2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的平均值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因为基于在过去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进行第1控制处理,基于在过去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进行第2控制处理,所以能够对供给于放电灯90的电功率高精度地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实现能够对放电灯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的放电灯点亮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中,控制部40也可以在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在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如果换言之,则控制部40也可以在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中至少1次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在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至少1次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控制部40基于取得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进行第1控制处理及第2控制处理。
在示于图8(C)的例中,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第1期间中,在从时刻t3到时刻t4的第1期间中,都分别至少1次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同样地,在从时刻t2到时刻t3的第2期间中,在从时刻t5到时刻t6的第2期间中,都分别至少1次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
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由于放电灯90的电极的老化状态等随时间变化。通过在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在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因为每次变更作为目标的电功率值都能够取得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所以能够一致于放电灯90的状态对放电灯90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中,控制部40也可以在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在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
在作为目标的电功率值刚变更之后,因为放电灯90的电极的温度急剧地变化,所以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的值有可能变得不稳定。通过在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与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取得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能够取得在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稳定的定时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从而,能够对放电灯90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投影机500,因为包括能够对放电灯90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而构成,所以能够实现能够对放电灯90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的投影机。
1—6.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电流的其他控制例
接下来,关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中的驱动电流I的控制的其他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9(A)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功率的其他的控制例的图表,图9(B)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的驱动电流I的其他的控制例的图表,图9(C)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进行的驱动电压Vla的例子图表。图9(A)~图9(C)的横轴表示时间。图9(A)的纵轴表示驱动电功率,图9(B)的纵轴表示驱动电流I,图9(C)的纵轴表示驱动电压Vla。在示于图9(A)~图9(C)的例中,关于第1期间、第2期间及第3期间的名称,与图7及图8相独立。
本发明中的第1电功率W1及第2电功率W2也可以为从3个以上的电功率值任意地选择的2个电功率值。在示于图9(A)的例中,第1电功率W1<第2电功率W2<第3电功率W3的大小关系成立。
在示于图9(A)所示的例中,供给于放电灯90的驱动电功率,在第1期间中成为第1电功率W1,在第2期间中成为与第1电功率W1不同的第2电功率W2,在第3期间中成为与第1电功率W1及第2电功率W2不同的第3电功率W3。即,控制部40在第1期间中进行第1控制处理,在第2期间中进行第2控制处理。并且,在第3期间中进行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以使得供给于放电灯90的电功率成为第3电功率W3的第3控制处理。还有,关于驱动电功率的值,能够基于放电灯90的规格实验性地确定。并且,关于第1期间的长度、第2期间的长度及第3期间的长度,能够基于放电灯90的规格实验性地确定。
在图9(B),示出在以示于图9(A)的驱动电功率图形对放电灯90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的驱动电流I的控制例。在示于图9(B)的例中,驱动电流I在第1期间中,为电流值成为从+I1到-I1的范围内的交流电流,在第2期间中,为电流值成为从+I2到-I2的范围内的交流电流,在第3期间中,为电流值成为从+I3到-I3的范围内的交流电流。一般地,为了增大放电灯90的驱动电功率,使放电灯90的驱动电流I增大。从而,在图9(B)中,I1<I2<I3的大小关系也成立。
在图9(C),示意性地表示在以示于图9(A)的驱动电功率图形对放电灯90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的一般性的趋势。在示于图9(C)的例中,第1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1,第2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2,第3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3。并且,在示于图9(C)的例中,V1>V2>V3的大小关系成立。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成为如示于图9(C)的趋势的理由如上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中,控制部40在第1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例如,在从时刻t4到时刻t5的第1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第1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在示于图9(C)的例中,因为第1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1,所以控制部40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以使得V1×I1成为第1电功率W1的驱动电流I输出。又例如,在从时刻t4到时刻t5的第1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比时刻t4之前(时间性地在先)存在的多次的第1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的平均值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同样地,控制部40在第2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例如,在从时刻t5到时刻t6的第2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从时刻t2到时刻t3的第2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在示于图9(C)的例中,因为第2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2,所以控制部40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以使得V2×I2成为第2电功率W2的驱动电流I输出。有例如,在从时刻t5到时刻t6的第2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比时刻t5之前(时间性地在先)存在的多次的第2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的平均值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同样地,控制部40在第3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第3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例如,在从时刻t6到时刻t7的第3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从时刻t3到时刻t4的第3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在示于图9(C)的例中,因为第3期间中的驱动电压Vla的电压值为V3,所以控制部40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以使得V3×I3成为第3电功率W3的驱动电流I输出。又例如,在从时刻t6到时刻的t7的第3期间中,控制部40也可以基于在比时刻t6之前(时间性地在先)存在的多次的第3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的平均值对放电灯驱动部230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因为基于在过去进行第1控制处理进行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进行第1控制处理,基于在过去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进行第2控制处理,基于在过去进行第3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进行第3控制处理,所以能够对供给于放电灯90的电功率高精度地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实现能够对放电灯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的放电灯点亮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中,也因为通过在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在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在进行第3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电压检测部61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每次变更作为目标的电功率值都能够取得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所以能够一致于放电灯90的状态对放电灯90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放电灯点亮装置1中,也能够通过在进行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进行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和进行第3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取得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取得在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稳定的定时检测到的放电灯90的驱动电压Vla。从而,能够对放电灯90的明亮度高精度地进行控制。
虽然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采用3块液晶面板的投影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采用1块、2块或4块以上的液晶面板的投影机。
虽然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透射型的投影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反射型的投影机。在此,所谓“透射型”是指,如透射型的液晶面板等的作为光调制单元的电光调制装置为使光透射的类型;所谓“反射型”是指,如反射型的液晶面板和/或微镜型光调制装置等的作为光调制单元的电光调制装置为对光进行反射的类型。作为微镜型光调制装置,例如,能够采用DMD(数字微镜器件,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商标)。在将该发明应用于反射型的投影机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透射型的投影机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既可以是应用于从观看投影图像侧进行投影的前投影型投影机的情况,也可以是应用于从与观看投影图像侧相反侧进行投影的背投影型投影机的情况。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流I的极性反转1/2周期的期间中,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成为固定。即,驱动电流I的波形成为所谓的矩形状的波形。驱动电流I的波形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在驱动电流I的极性反转半周期的期间中,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在成为第1电流值的期间开始,在成为比第1电流值大的第2电流值的期间结束的波形和/或在驱动电流I的极性反转半周期的期间中,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单调地增加的波形等,在驱动电流I的极性反转1个周期的期间中,驱动电流I的绝对值取不同的值的波形。
还有,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
本发明包括与以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构成实质性地相同的构成(例如,功能、方法及结果相同的构成,或者目的及效果相同的构成)。并且,本发明包括对以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构成的非本质性部分进行了替换的构成。并且,本发明包括够起到与以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构成相同的作用效果的构成或者能够达到相同目的的构成。并且,本发明包括将公知技术附加于以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构成的构成。

Claims (4)

1.一种放电灯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电灯驱动部,其将电功率供给于放电灯,
电压检测部,其对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进行检测,和
控制部,其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进行第1控制处理和第2控制处理,
所述第1控制处理中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得供给于所述放电灯的电功率成为第1电功率,
所述第2控制处理中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得供给于所述放电灯的电功率成为与所述第1电功率不同的第2电功率;
在所述第1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所述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在所述第2控制处理中,基于在过去进行所述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中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对所述放电灯驱动部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在进行所述第1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
在进行所述第2控制处理的每个期间取得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灯点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
在进行所述第1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取得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
在进行所述第2控制处理的期间的后半期间取得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电压。
4.一种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电灯点亮装置。
CN201210331450.XA 2011-09-30 2012-09-07 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 Active CN1030376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7573A JP5812274B2 (ja) 2011-09-30 2011-09-30 放電灯点灯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JP217573/2011 2011-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605A true CN103037605A (zh) 2013-04-10
CN103037605B CN103037605B (zh) 2015-10-14

Family

ID=4799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1450.XA Active CN103037605B (zh) 2011-09-30 2012-09-07 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52033B2 (zh)
JP (1) JP5812274B2 (zh)
CN (1) CN10303760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2217A (zh) * 2013-10-11 2015-04-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5284191A (zh) * 2013-06-10 2016-01-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投影系统
CN105392265A (zh) * 2014-09-01 2016-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5960083A (zh) * 2015-03-09 2016-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机以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5960084A (zh) * 2015-03-09 2016-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9302753A (zh) * 2017-07-24 2019-02-01 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 高频加热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4272B2 (ja) * 2012-02-10 2016-09-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放電灯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2208A (ja) * 2005-09-07 2007-03-22 Sony Corp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ランプ駆動制御装置、ランプ駆動制御方法
JP2009169304A (ja) * 2008-01-18 2009-07-3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1662872A (zh) * 2008-08-26 2010-03-0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放电灯点亮装置、头灯装置和具有该头灯的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0468B2 (ja) * 1991-11-26 2003-04-2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
JP2003102030A (ja) 2001-09-19 2003-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色順次表示装置とこれに用いる光源駆動制御装置
DE10220509A1 (de) * 2002-05-08 2003-11-20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Betrieb einer Hochdruckgasentladungslampe
WO2006008821A1 (ja) 2004-07-15 2006-01-26 Phoenix Electric Co., Ltd. 投射型システムとその作動方法
JP2008034335A (ja) * 2006-07-05 2008-02-14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放電灯点灯装置、放電灯状態検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4853638B2 (ja) 2006-10-17 2012-01-11 岩崎電気株式会社 高圧放電灯点灯装置
JP5013108B2 (ja) * 2008-03-24 2012-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ジェクタ
JP2009237302A (ja) 2008-03-27 2009-10-15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画像投影装置、プロジェクタ用の光源点灯装置
US8089215B2 (en) 2008-08-26 2012-01-03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device, headlight device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JP2010135145A (ja) * 2008-12-03 2010-06-17 Panasonic Corp 高圧放電ランプ点灯装置、それを用いた高圧放電ランプ装置、その高圧放電ランプ装置を用いた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高圧放電ランプの点灯方法
JP5267117B2 (ja) * 2008-12-26 2013-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放電灯点灯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360683B2 (ja) 2009-04-01 2013-12-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459505B2 (ja) 2010-07-29 2014-04-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574104B2 (ja) 2010-08-10 2014-08-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585293B2 (ja) * 2010-08-19 2014-09-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JP2012160387A (ja) * 2011-02-02 2012-08-23 Ushio Inc ランプ点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2208A (ja) * 2005-09-07 2007-03-22 Sony Corp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ランプ駆動制御装置、ランプ駆動制御方法
JP2009169304A (ja) * 2008-01-18 2009-07-3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1662872A (zh) * 2008-08-26 2010-03-0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放电灯点亮装置、头灯装置和具有该头灯的车辆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4191A (zh) * 2013-06-10 2016-01-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投影系统
CN104582217A (zh) * 2013-10-11 2015-04-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4582217B (zh) * 2013-10-11 2017-08-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5392265A (zh) * 2014-09-01 2016-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5392265B (zh) * 2014-09-01 2018-06-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5960083A (zh) * 2015-03-09 2016-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机以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5960084A (zh) * 2015-03-09 2016-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5960083B (zh) * 2015-03-09 2018-08-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机以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5960084B (zh) * 2015-03-09 2019-03-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放电灯驱动装置、光源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驱动方法
CN109302753A (zh) * 2017-07-24 2019-02-01 财团法人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 高频加热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52033B2 (en) 2015-10-06
JP5812274B2 (ja) 2015-11-11
JP2013077501A (ja) 2013-04-25
CN103037605B (zh) 2015-10-14
US20130083300A1 (en) 201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357B (zh) 放电灯点亮装置、投影机及放电灯的驱动方法
CN103037605B (zh) 放电灯点亮装置及投影机
CN103076713B (zh) 投影机
CN102540666B (zh) 投影仪
CN102566216B (zh) 投影仪
CN101541129B (zh) 放电灯点亮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投影机
CN101959355A (zh) 放电灯点亮装置、投影机和放电灯的驱动方法
CN102346364A (zh) 投影机
CN103034028B (zh) 投影机
CN102566223B (zh) 投影仪
JP5574104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733545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JP6044803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JP5773025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