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3634A - 检测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3634A
CN103033634A CN2012103658199A CN201210365819A CN103033634A CN 103033634 A CN103033634 A CN 103033634A CN 2012103658199 A CN2012103658199 A CN 2012103658199A CN 201210365819 A CN201210365819 A CN 201210365819A CN 103033634 A CN103033634 A CN 103033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bodies
pattern
processing
conveyance
tre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58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3634B (zh
Inventor
黑野浩司
狩野大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33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3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3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3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G01N2035/00316Detecting door clo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检测体处理装置具备:动作机构部,具备动作机构,并且使所述动作机构动作来执行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罩,覆盖所述动作机构部的动作机构;闭锁机构,使所述罩闭锁而禁止所述罩的开放;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闭锁机构,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能够设定在由所述动作机构部处理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不解除所述罩的闭锁的第1模式、和在由所述动作机构部处理检测体的处理动作之后自动地解除所述罩的闭锁的第2模式。

Description

检测体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等检测体进行规定的处理的检测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例如日本特开平6-3361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10-190844号公报中,公开了设置向多个装置搬送检测体的搬送路径,通过该搬送路径将多个检测体搬送到各装置来执行分析作业的自动分析系统。与上述搬送路径连接的检测体处理装置通常具备覆盖装置内的动作机构的罩,并以使使用者能够进行试剂的更换、维护等的方式,使罩可开闭地构成。
在上述检测体处理装置连接到搬送路径的情况下,搬送路径按照与其他装置中的检测体处理结束了的定时对应的不规则的时间间隔将检测体搬送到检测体处理装置,所以检测体处理装置成为测定停止状态的情况较多。因此,在测定停止状态的期间,使用者有时不经意地接触、移动检测体处理装置内的动作机构。如果动作机构移动,则在再次开始检测体处理动作时,有时无法使动作机构正确地对位到装置要定位的位置。因此,在上述那样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中,每当处理通过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时,需要探测罩有无开闭的处理、使动作机构临时移动到原点位置的处理等,而难以平滑地处理检测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体处理装置,抑制使用者的操作性损失,同时防止由使用者不经意地使动作机构移动而能够平滑地处理检测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项限定,并且不受本发明内容部分中的陈述的任何程度上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以下:
(1)一种用于处理检测体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动作机构部,具备动作机构,并且使所述动作机构动作执行检测体的处理动作;
罩,覆盖所述动作机构部的动作机构;
闭锁机构,闭锁所述罩,禁止所述罩的开放;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闭锁机构,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能够设定第1模式和第2模式,所述第1模式在由所述动作机构部进行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不解除所述罩的闭锁,所述第2模式在由所述动作机构部进行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自动地解除所述罩的闭锁。
(2)根据(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体处理装置能够与向多个装置搬送检测体的搬送路径连接,
所述控制部至少在处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时设定所述第1模式。
(3)根据(2)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体处理装置能够与专用搬送装置连接,所述专用搬送装置仅向该检测体处理装置搬送检测体,
所述控制部在处理通过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搬送的检测体,但不处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时,设定所述第2模式。
(4)根据(3)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模式是除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以外还进行通过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的模式。
(5)根据(3)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当从使用者接收到所述专用搬送装置中设置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的开始指示后,进行所述罩的闭锁。
(6)根据(3)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构成为将收纳了多个检测体容器的检测体架子搬送到该检测体处理装置,
所述搬送路径构成为将收纳了1个检测体容器的容器收纳部个别地搬送到该检测体处理装置。
(7)根据(5)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罩的闭锁中转移到所述第1模式时,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继续所述罩的闭锁。
(8)根据(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模式下,在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后所述罩闭锁着时,当所述第1模式切换为所述第2模式后,自动地解除所述罩的闭锁。
(9)根据(2)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为所述第2模式时,当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达到该检测体处理装置后,从所述第2模式切换到所述第1模式。
(10)根据(9)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为所述第1模式时,当判定为在所述搬送路径上不存在检测体后,从所述第1模式切换到所述第2模式。
(11)根据(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为所述第1模式时,在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后,使所述检测体处理装置转移到省电模式,在转移到所述省电模式后,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所述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继续所述罩的闭锁。
(12)根据(1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机构部具备生成用于检测体处理的压力的压力源,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省电模式下停止所述压力源的动作。
(13)根据(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锁的解除指示是用于试剂更换的指示。
(14)根据(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从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至检测体的处理动作再次开始为止未打开所述罩,所述动作机构部不使所述罩覆盖的所述动作机构返回到原点,而开始检测体的处理动作。
(15)根据(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从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至检测体的处理动作再次开始为止未解除所述罩的闭锁,所述动作机构部不使所述罩覆盖的所述动作机构返回到原点,而开始检测体的处理动作。
(16)根据(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机构具备试剂收纳机构以及试剂分注机构中的至少某一个,所述试剂收纳机构具有收纳收容了检测体处理中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的收纳部并且能够使该收纳部移动,所述试剂分注机构用于进行试剂的分注动作。
(17)一种能够与向多个装置搬送检测体的搬送路径连接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动作机构部,具备动作机构,并且使所述动作机构动作而执行检测体的处理动作;
罩,覆盖所述动作机构部的所述动作机构;
闭锁机构,使所述罩闭锁而禁止所述罩的开放;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闭锁机构,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动作机构以执行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在所述检测体的处理动作中,使所述罩闭锁,在处理动作结束之后,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所述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继续所述罩的闭锁。
(18)根据(17)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体处理装置与专用搬送装置连接,所述专用搬送装置仅向该检测体处理装置搬送检测体,
所述控制部识别设定为第1模式和第2模式中的哪一个,所述第1模式至少处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所述第2模式处理通过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搬送的检测体但不处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为所述第1模式时,在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所述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仍继续所述罩的闭锁,在设定为所述第2模式时,当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后,自动地解除所述罩的闭锁。
(19)根据(18)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模式是除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以外,还进行通过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的模式。
(20)根据(18)或者(19)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当从使用者接收到所述专用搬送装置中设置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的开始指示后,进行所述罩的闭锁。
根据上述(1)的结构,具备在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仍继续罩的闭锁的模式,所以在设定了该模式的情况下,在检测体处理结束之后,使用者使罩所覆盖的动作机构不经意地移动的现象被防止。由此,无需每当处理检测体时,使动作机构与原点位置吻合,能够顺利地进行检测体处理。另外,具备在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自动地解除罩的闭锁的模式,所以在设定了该模式的情况下,即使在检测体处理结束之后使用者未进行闭锁解除指示,也能够使罩开放。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的操作性损失。
另外,根据上述(2)的结构,即使在通过搬送路径不定期地搬送来检测体的情况下,在处理动作结束之后仍继续罩的闭锁,所以无需每当搬送来检测体时使动作机构与原点位置吻合。因此,能够顺利地处理检测体。
另外,根据上述(3)的结构,在设定了第2模式时,在处理动作结束之后,为了试剂更换、维护等而解除罩的闭锁的操作变得不需要,操作被简化。
另外,在第2模式下,使用者一般集中多个检测体而设置到专用搬送装置。在该情况下,针对一连串的检测体继续处理动作,在该处理动作结束之后,罩的闭锁被解除。在第2模式下在处理结束之后解除罩的闭锁,所以虽然需要在集中设置的多个检测体中的最初的检测体的处理之前,使动作机构与原点位置吻合之后开始处理,但其次数少。因此,使动作机构与原点位置吻合所致的处理的延迟小。
另外,根据上述(8)的结构,在模式切换之后,解除罩的闭锁的操作变得不需要,操作被简化。
另外,根据上述(9)的结构,不经由使用者的操作,而能够切换为第1模式。
另外,根据上述(10)的结构,不经由使用者的操作,而能够切换为第2模式。
另外,根据上述(11)的结构,在处理动作结束之后,检测体处理装置转移到省电模式,所以能够将检测体处理装置的使用电力抑制得较低,并且能够抑制检测体处理装置内的部件劣化。
另外,根据上述(13)的结构,在进行试剂更换时,解除罩的闭锁的操作变得不需要,操作被简化。
另外,根据上述(14)的结构,在罩未打开的情况、即无由用户变更罩覆盖的动作机构的位置的可能性的情况下,罩覆盖的动作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不返回原点,而开始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由此,无需每当搬送来检测体时,使不需要与原点位置吻合的动作机构与原点位置吻合,能够防止检测体的处理延迟。
另外,根据上述(15)的结构,在罩的闭锁未解除的情况、即无由用户变更罩覆盖的动作机构的位置的可能性的情况下,罩覆盖的动作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不返回原点,而开始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由此,无需每当搬送来检测体时,使不需要与原点位置吻合的动作机构与原点位置吻合,能够防止检测体的处理延迟。
另外,根据上述(17)的结构,在通过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仍继续罩的闭锁,所以使用者不会不经意地使罩所覆盖的动作机构移动。由此,无需每当通过搬送路径搬送来检测体时,使动作机构与原点位置吻合,能够顺利地进行检测体处理。
另外,根据上述(18)的结构,在设定了不定期地搬送来检测体的第1模式的情况下,在处理动作结束之后仍继续罩的闭锁,所以无需每当搬送来检测体时,使动作机构与原点位置吻合。另外,在设定了第2模式时,在处理动作结束之后,罩的闭锁被解除,所以在处理动作结束之后,为了试剂更换、维护等而解除罩的闭锁的操作变得不需要,操作被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从上侧观察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体处理系统的情况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体容器的结构的图,图2(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体架子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体分析装置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4(a)是说明通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闭锁机构使本体罩成为闭锁解除状态的图,图4(b)是说明通过闭锁机构使本体罩成为闭锁状态的图。
图5是从上侧观察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装置和搬送单元的情况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8(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检测体分析装置的模式和状态的图,图8(b)是示出局部模式变更画面的图,图8(c)~(f)是示出模式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中显示的菜单画面的图。
图10(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向就绪的转移条件的图,图10(b)是示出向待机的转移条件的图,图10(c)是示出向就绪的转移处理的图,图10(d)是示出向待机的转移处理的图,图10(e)是示出就绪的解除条件的图,图10(f)是示出待机的解除条件的图,图10(g)是示出就绪的解除处理的图,图10(h)是示出基本解除处理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局部测定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图12(b)是示出从遥控测定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13(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局部就绪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图13(b)是示出从遥控待机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14(a)是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选择解除处理的内容的图,图14(b)是示出选择解除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局部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图15(b)是示出从遥控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模式变更的流程图。
图17(a)~(c)是示出变更例所涉及的从遥控待机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用于进行与血液相关的检查以及分析的检测体分析装置。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检测体分析装置。
图1是示出从上侧观察了包括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检测体处理系统100的情况的结构的俯视图。
检测体分析装置1是对通过在检测体(血浆)中添加试剂而调制的测定试样照射光,使用凝固法、合成基质法、免疫比浊法以及凝集法,进行检测体的光学性的测定以及分析的血液凝固分析装置。检测体分析装置1包括光学地测定检测体(血浆)中包含的成分的测定装置2、和分析由测定装置2得到的测定数据并且对测定装置2提供操作指示的信息处理装置3。测定装置2和信息处理装置3可通信地连接。
检测体处理系统100具备:架子设置装置101、离心分离器102、容器收容装置103、2台检测体分析装置1、搬送系统110、以及搬送控制器120。搬送系统110具备:搬送单元111~113、和2台搬送单元114。离心分离器102和容器收容装置103分别配置于搬送单元111、113的右边。检测体分析装置1配置于搬送单元114的右边。
在测定检测体容器T中收容的检测体的情况下,用户将检测体容器T设置到检测体架子L,并将该检测体架子L设置到测定装置2或者架子设置装置101。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将检测体架子L设置到测定装置2和架子设置装置101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都能够开始测定该检测体架子L中收纳的检测体容器T内的检测体。
图2(a)、(b)分别是示出检测体容器T和检测体架子L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2(a),检测体容器T是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者合成树脂构成的管状容器,上端开口。在检测体容器T的侧面,粘贴有条形码标签T1。在条形码标签T1中,印刷有表示检测体ID的条形码。检测体容器T收容从患者提取的血液检测体,上端的开口被盖部T2密封。
参照图2(b),在检测体架子L中,形成了能够垂直地收纳10根检测体容器T的收纳部。在检测体架子L的侧面,粘贴有条形码标签L1。在条形码标签L1中,印刷有表示架子ID的条形码。
返回到图1,在测定装置2中设置了检测体架子L的情况下,在测定装置2内搬送该检测体架子L,检测体容器T依次对位到吸引位置P1。如果检测体容器T对位到吸引位置P1,则从该检测体容器T吸引检测体,在测定装置2中进行检测体的测定。
另一方面,在架子设置装置101中设置了检测体架子L的情况下,通过架子设置装置101向左搬送该检测体架子L,被设置到在架子设置装置101的左边配置的离心分离器102。对于设置到离心分离器102的检测体架子L,通过离心分离器102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并被对位到离心分离器102的左端。
搬送系统110的各搬送单元具备用于在搬送系统110内将检测体容器T按照虚线箭头方向搬送的环状的搬送路径Ln。检测体容器T在被收纳到容器收纳部130(参照图5)的状态下,独立地沿着搬送路径Ln被搬送。对位到离心分离器102的左端的检测体架子L中收纳的检测体容器T被设置到搬送单元111的搬送路径Ln上的容器收纳部130,在搬送路径Ln上朝向搬送单元114搬送。
从搬送单元111搬送到后方侧的搬送单元114的检测体容器T在该搬送单元114的右边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在进行检测体的测定的情况和不进行检测体的测定的情况下,分别被搬送到搬送路径La、Lb。即,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进行检测体的测定的情况下,检测体容器T被搬送到搬送路径La,而对位到吸引位置P2。如果检测体容器T对位到吸引位置P2,则从该检测体容器T吸引检测体,在测定装置2中进行检测体的测定。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不进行检测体的测定的情况下,检测体容器T被搬送到搬送路径Lb,朝向该搬送单元114的前方的搬送单元搬送。
另外,对于从后方侧的搬送单元114搬送到前方侧的搬送单元114的检测体容器T,在前方侧的搬送单元114、和该搬送单元114的右边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也与上述同样地进行处理。
在搬送路径Ln上朝向后方搬送从前方侧的搬送单元114搬送到搬送单元112的检测体容器T。从搬送单元111搬送到搬送单元113的检测体容器T在规定的位置被取出,而收容到容器收容装置103。
搬送控制器120与架子设置装置101、离心分离器102、容器收容装置103、2台检测体分析装置1、以及搬送系统110的各搬送单元可通信地连接。搬送控制器120控制架子设置装置101、离心分离器102、容器收容装置103、以及搬送系统110的动作。另外,搬送控制器120将搬送系统110内的检测体容器T的搬送状况发送到2台检测体分析装置1。
图3是示出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结构的外观图。
测定装置2具备进行检测体的测定的测定单元10、和用于搬送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单元50。另外,在测定装置2中,设置有:覆盖测定单元10内的各动作机构的本体罩C1、测定单元10内配置的闭锁机构C2、以及覆盖稀释液更换位置P3(参照图5)的稀释液罩C3。
闭锁机构C2设置于本体罩C1的内侧,且设置在测定单元10的左前方附近。本体罩C1通过闭锁机构C2成为闭锁状态或者闭锁解除状态。如果本体罩C1是闭锁解除状态,则用户以轴C11为旋转的轴而使本体罩C1向上方向打开,而能够访问测定单元10的各机构。由此,用户能够进行测定单元10内的试剂容器更换、测定单元10内的维护。
稀释液罩C3通过未图示的闭锁机构成为闭锁状态或者闭锁解除状态。如果稀释液罩C3是闭锁解除状态,则用户使稀释液罩C3向上方向打开,而能够访问稀释液更换位置P3。由此,用户无需打开本体罩C1,而能够更换对位到稀释液更换位置P3的稀释液搬送器16(参照图5)中收纳的稀释液容器。
图4(a)、(b)是说明通过闭锁机构C2使本体罩C1成为闭锁解除状态或者闭锁状态的图。图4(a)是本体罩C1是闭锁解除状态时的侧面图,图4(b)是本体罩C1是闭锁状态时的侧面图。
在本体罩C1的左侧面的前方的内侧,设置有支撑部C12。在支撑部C12的右端部分中,形成有与Y-Z平面平行的凸缘部C12a。在凸缘部C12a的下端附近,形成有将凸缘部C12a在X轴方向上贯通的孔C12b。
闭锁机构C2包括:轴C21、卡合板(engaging board)C22、弹簧C23、以及马达C24。轴C21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度,设置于测定装置2内。卡合板C22以能够以轴C21为中心轴而在X-Z平面内旋转的方式支撑于轴C21上。在卡合板C22中,在上端形成有L字型的卡合部C22a,在下端附近形成有具有相对Y轴平行的面的凸缘部C22b。弹簧C23的下端被固定于测定装置2内,上端被固定于卡合板C22。马达C24具备在X轴方向上具有长度的轴C24a,在轴C24a的左端设置有推出部件C24b。
图4(a)示出本体罩C1从打开的状态刚刚关闭之后的状态。此时,推出部件C24b不接触到凸缘部C22b,而卡合板C22通过弹簧C23拉伸。由此,卡合部C22a向左侧倾斜,本体罩C1成为闭锁解除状态。
此处,如果马达C24被驱动而轴C24a向左移动,则推出部件C24b接触到凸缘部C22b,卡合板C22克服弹簧C23所致的张力,以轴C21为中心而绕Y轴旋转。由此,卡合部C22a向右侧移动,如图4(b)所示,插入到孔C12b。这样,本体罩C1成为闭锁状态,用户不能打开本体罩C1。
接下来,在本体罩C1是闭锁状态时,如果马达C24被驱动而轴C24a向右移动,则卡合板C22通过弹簧C23拉伸,如图4(a)所示向左侧倾斜。这样,本体罩C1成为闭锁解除状态,用户能够打开本体罩C1。另外,对于稀释液罩C3,也配置有与本体罩C1同样的闭锁机构。
图5是从上侧观察了测定装置2和搬送单元114的情况的俯视图。另外,在图5中,图示为本体罩C1被透射的状态。
如图5所示,在测定单元10的本体罩C1内,配置有:试剂平台11、12、试管平台13、加热平台14、试管搬送器15、稀释液搬送器16、分注单元21~25、以及捕集器单元26~28(以下,将它们总称为“动作机构群”)。在本体罩C1是闭锁状态时,用户无法访问动作机构群,在本体罩C1是闭锁解除状态时,用户能够打开本体罩C1而访问动作机构群,能够使动作机构群移动。
首先,说明通过搬送单元50搬送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动作。
在搬送单元50中,设置有:能够设置检测体架子L的架子设置区域51、搬送区域52、以及配置成能够取出从搬送区域52搬出的检测体架子L的架子收容区域53。
如果根据架子设置区域51中配置的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信号,检测到在架子设置区域51中设置了检测体架子L,则架子设置区域51上的检测体架子L被送入搬送到区域52的右端。
通过用于将检测体架子L在左右方向上搬送的机构部(未图示),沿着搬送区域52向左搬送对位到搬送区域52的右端的检测体架子L。在搬送区域52的中央附近,设置了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条形码读取器54。条形码读取器54读取检测体容器T和检测体架子L上分别粘贴的条形码标签T1、L1。
另外,在搬送区域52中,如图1所示,设定了吸引位置P1。对位到吸引位置P1的检测体容器T内的检测体被分注单元21吸引。如果检测体架子L中收纳的检测体容器T的检测体被完全吸引,则检测体架子L被搬送至搬送区域52的左端。
对位到搬送区域52的左端的检测体架子L被送入前方,收容到架子收容区域53。这样,检测体架子L的搬送动作结束。对设置到架子设置区域51的所有检测体架子L,进行搬送单元50的搬送动作。
接下来,说明由测定单元10测定检测体的测定动作。
试剂平台11、12构成为能够收纳试剂容器而旋转。试管平台13和加热平台14构成为能够收纳试管而旋转。试管搬送器15和稀释液搬送器16分别构成为能够收纳试管和稀释液容器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分注单元21具备支撑部21a、支撑部21a上支撑的臂21b、以及吸液管21c。支撑部21a构成为能够上下移动以及旋转。由此,在臂21b的前端安装的吸液管21c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能够以支撑部21a为中心而旋转。分注单元22~25也与分注单元21同样地构成。捕集器单元26、27构成为能够把持试管而伸缩以及旋转。捕集器单元28构成为能够把持试管而伸缩以及左右方向移动。
对位到吸引位置P1的检测体容器T内的检测体被分注单元21的吸液管21c吸引,并吐出到设置于试管平台13的新的试管。分注单元22吸引设置于试管平台13的试管内的检测体,并吐出到设置于试管搬送器15的新的试管。另外,分注单元22能够吸引设置于稀释液搬送器16的稀释液容器内的稀释液并与检测体混和。
另外,在试管平台13和试管搬送器15中,分别通过捕集器单元26、27,依次设置从试管供给单元36供给的新的试管。
当对试管搬送器15中所设置的试管吐出了检测体后,向右驱动试管搬送器15,该试管被捕集器单元26把持并被设置到加热平台14。加热平台14中设置的试管被加热平台14加热之后,通过捕集器单元27、28设置到检测单元40。此时,通过分注单元23~25,适宜地,将试剂平台11、12中收纳的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分注到试管。
通过检测单元40处理分注了试剂的检测体(测定试样),检测反映了测定试样中包含的成分的光学的信息。这样,检测体的测定结束。测定结束而变得不需要的试管被捕集器单元27、28把持,而废弃到废弃口37、38。另外,将分注单元21~25的吸液管适宜地收容到洗净器31~35而进行水洗净。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不仅能够测定对位到吸引位置P1的检测体容器T内的检测体,而且还能够测定对位到吸引位置P2的检测体容器T内的检测体。
参照图5的左侧,在沿着搬送单元114的搬送路径Ln搬送的容器收纳部130中收纳并搬送检测体容器T。在通过与该搬送单元114对应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测定检测体容器T的情况下,沿着搬送路径La搬送该检测体容器T,将其对位到条形码读取器B的前方。条形码读取器B从对位到前方的检测体容器T的条形码标签T1读取检测体ID。此时,搬送控制器120与由条形码读取器B读取出的检测体ID一起将表示检测体容器T到达了条形码读取器B的指令发送到对应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信息处理装置3。
接下来,该检测体容器T对位到吸引位置P2。此时,搬送控制器120将表示检测体容器T对位到吸引位置P2的指令发送到对应的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信息处理装置3。对位到吸引位置P2的检测体容器T内的检测体与对位到吸引位置P1的检测体容器T的情况同样地,被分注单元21的吸液管21c吸引并吐出到试管平台13中设置的新的试管。此时,信息处理装置3将表示从吸引位置P2的检测体容器T吸引了检测体的指令发送到搬送控制器120。这样,对于沿着搬送路径Ln搬送的检测体,也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进行测定。
图6是示出测定装置2的结构的图。
测定装置2包括:控制部200、步进马达部211、旋转编码器部212、空压源213、传感器部214、闭锁机构部215、机构部216、以及条形码读取器54。另外,控制部200具有:CPU201、ROM202、RAM203、硬盘204、通信接口205、以及I/O接口206。
CPU201执行ROM2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及RAM203中载入的计算机程序。RAM203用于读出ROM202以及硬盘204中记录的计算机程序。另外,RAM203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还被用作CPU201的作业区域。
在硬盘204中,存储了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用于使CPU20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中使用的数据。CPU201经由通信接口205而与信息处理装置3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另外,CPU201经由I/O接口206,而与步进马达部211、旋转编码器部212、空压源213、传感器部214、闭锁机构部215、机构部216、以及条形码读取器54连接。CPU201从这些机构接收信号,并且控制这些机构。
步进马达部211包括:用于分别驱动试剂平台11、12、试管平台13、加热平台14、试管搬送器15、稀释液搬送器16、分注单元21~25、捕集器单元26~28、以及用于在搬送单元50上使检测体架子L移动的机构的步进马达。旋转编码器部212包括输出与步进马达部211中包含的各步进马达的旋转变位量对应的脉冲信号的旋转编码器。能够根据从旋转编码器部212中包含的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检测步进马达部211中包含的各步进马达的旋转量。
空压源213是分别对分注单元21~25供给压力以通过分注单元21~25进行分注动作的空压源。传感器部214包括:检测通过步进马达部211的各步进马达驱动的机构是否对位到原点位置的原点位置传感器、和用于在搬送单元50上的规定的位置检测检测体架子L的各种传感器。另外,当分注单元21~25的各吸液管分别对位到洗净器31~35后,分注单元21~25在旋转方向上对位到原点位置。
闭锁机构部215包括:用于将本体罩C1切换为闭锁状态和闭锁解除状态的闭锁机构C2、和用于将稀释液罩C3切换为闭锁状态和闭锁解除状态的闭锁机构。机构部216包括:用于对对位到洗净器31~35的分注单元21~25的吸液管进行水洗净的机构、和包括上述动作机构群的测定装置2内的其他机构部。
图7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3的结构的图。
信息处理装置3由个人计算机构成,包括:本体30、输入部31、以及显示部32。本体30具有:CPU301、ROM302、RAM303、硬盘304、读出装置305、输入输出接口306、图像输出接口307、以及通信接口308。
CPU301执行ROM3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及RAM303中载入的计算机程序。RAM303用于读出ROM302以及硬盘304中记录的计算机程序。另外,RAM303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还被用作CPU301的作业区域。
在硬盘304中,存储有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用于使CPU30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程序的执行中使用的数据。
读出装置305由CD驱动器或者DVD驱动器等构成,能够读出记录介质中记录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数据。在输入输出接口306上,连接有由鼠标、键盘等构成的输入部31,通过用户使用输入部31,对信息处理装置3输入日期指示以及数据。在图像输出接口307上,连接有由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32,将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影像信号输出到显示部32。显示部32根据所输入的影像信号显示图像。通过通信接口308,能够针对测定装置2和搬送控制器120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图8(a)是示出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和状态的图。
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有“局部变动”、“局部固定”、以及“遥控”这3种模式。另外,在模式是局部变动和局部固定的情况下(以下,一并称为“局部”),有“测定”、“中断”、以及“就绪”这3种状态,在模式是遥控的情况下,有“测定”、“中断”、以及“待机”这3种状态。另外,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和状态存储于信息处理装置3的硬盘304。
在模式是局部时,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从对位到吸引位置P1的检测体容器T依次吸引检测体,从沿着搬送系统110的搬送路径Ln搬送的检测体容器T不吸引检测体。另一方面,在模式是遥控时,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从对位到吸引位置P1和吸引位置P2的检测体容器T依次吸引检测体。
另外,在模式是局部变动时,当信息处理装置3如后所述,从搬送控制器120接收到遥控要求(与通过条形码读取器B读取的检测体ID一起接收到表示检测体容器T到达条形码读取器B的指令)后,模式被变更为遥控。在模式是局部固定时,即使信息处理装置3从搬送控制器120接收到遥控要求,模式也不变更为遥控,而依旧维持局部固定。
在状态是测定时,从对位到吸引位置P1或者吸引位置P2的检测体容器T吸引检测体,通过测定单元10进行检测体的测定。当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态成为中断后,测定装置2的动作临时中断。当状态成为就绪或者待机后,测定装置2内成为规定的状态。对于就绪或者待机,随后参照图10(a)~(d)来说明。
图9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3的显示部32中显示的菜单画面A的图。
菜单画面A包括:工具栏区域A10、信息显示区域A20、以及控制区域A30。
工具栏区域A10包括开始按钮A11和中断按钮A12,在菜单画面A中始终显示。开始按钮A11是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态是就绪、待机或者中断时,用于将状态变更为测定的按钮。中断按钮A12是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态是测定或者待机时,用于将状态变更为中断的按钮。
在信息显示区域A20中,显示与工具栏区域A10和控制区域A30的操作对应的内容。在信息显示区域A20中显示有图9所示那样的菜单时,信息显示区域A20包括试剂信息按钮A21。用户在进行试剂更换的情况下,首先,将试剂信息按钮A21按下,而在显示部32中显示未图示的试剂信息画面。用户经由上述试剂信息画面,输入更换测定单元10内的试剂平台11、12中收纳的试剂容器的指示。由此,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态成为中断。这样,用户能够打开本体罩C1来更换试剂。
控制区域A30包括模式显示区域A31,在菜单画面A中始终显示。模式显示区域A31包括按钮A31a,显示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是局部变动、局部固定或者遥控中的哪一个。如果由用户按下按钮A31a,则图8(b)所示的局部模式变更画面A32显示于显示部32中。
参照图8(b),局部模式变更画面A32包括在将模式从遥控变更为局部固定的情况、和将模式从局部固定变更为局部变动的情况下使用的复选框A32a。在模式是遥控和局部变动时,复选框A32a的复选成为OFF,在模式是局部固定时,复选框A32a的复选成为ON。在模式是遥控和局部变动时,如果将复选框A32a的复选从OFF变更为ON而按下OK按钮,则模式成为局部固定。在模式是局部固定时,如果将复选框A32a的复选从ON变更为OFF而按下OK按钮,则模式成为局部变动。
另外,在将模式从局部变动变更为遥控的情况下,经由搬送控制器120对检测体分析装置1发送遥控要求(与通过条形码读取器B读取的检测体ID一起发送表示检测体容器T到达条形码读取器B的指令)。另外,在将模式从局部固定变更为遥控的情况下,在经由局部模式变更画面A32将模式变更为局部变动之后,经由搬送控制器120对检测体分析装置1发送遥控要求。
图8(c)~(f)是示出模式显示区域A31的显示内容的图。
在测定装置2的电源成为OFF时,如图8(c)所示,在模式显示区域A31中显示为“OFF”。在模式是局部变动时,如图8(d)所示,在模式显示区域A31中显示为“Local”。在模式是局部固定时,如图8(e)所示,在模式显示区域A31中显示“Local”和密钥标志。在模式是遥控时,如图8(f)所示,在模式显示区域A31中显示为“Remote”。
图10(a)是示出在模式为局部时状态从测定转移为就绪的条件(向就绪的转移条件)的图,图10(b)是示出在模式为遥控时状态从测定转移为待机的条件(向待机的转移条件)的图。
参照图10(a),在条件1~3全部满足时,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态从测定变更为就绪。条件1表示针对由分注单元21吸引的所有检测体,利用检测单元40的处理结束的状态。条件2表示在试管平台13中未收纳包括检测体的试管的状态。条件3表示根据架子设置区域51中配置的传感器、和用于在搬送区域52内搬送检测体架子L的机构部的搬送状态,判断为在架子设置区域51和搬送区域52中无检测体架子L的状态。
参照图10(b),在条件1~4全部满足时,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态从测定变更为待机。条件1~3与图10(a)的条件1~3相同。条件4表示并非通过对应的搬送单元114的条形码读取器B读取了检测体ID的检测体容器T内的检测体通过分注单元21还没被吸引的状态的状态。换言之,条件4表示根据从搬送控制器120发送的指令,判断为利用条形码读取器B的读取结束了的检测体容器T不存在于条形码读取器B与吸引位置P2之间的状态。
图10(c)、(d)分别是示出在图10(a)的条件全部满足而状态从测定转移到就绪时进行的处理(向就绪的转移处理)的图、和示出在图10(b)的条件全部满足而状态从测定转移到待机时进行的处理(向待机的转移处理)的图。
参照图10(c),在图10(a)的条件全部满足而状态从测定转移到就绪时,进行处理1~4。处理1表示空压源213的驱动成为OFF的处理。处理2表示以使分注单元21~25的各吸液管分别对位到洗净器31~35的正上方的方式,使各臂旋转的处理。处理3表示稀释液搬送器16移动到稀释液罩C3的正下方的处理、即对位到左右方向的搬送范围中的最右端的处理。处理4表示稀释液罩C3的闭锁通过闭锁机构被解除的处理。
参照图10(d),在图10(b)的条件全部满足而状态从测定转移到待机时,进行处理1~3。处理1~3与图10(c)的处理1~3相同。
图10(e)、(f)分别是示出在模式是局部时状态从就绪转移到测定的条件(就绪的解除条件)的图、和示出在模式是遥控时状态从待机转移到测定的条件(待机的解除条件)的图。
参照图10(e),在条件1被满足时,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态从就绪变更为测定。条件1表示图9所示的开始按钮A11被按下的状态。
参照图10(f),在条件1~3中的某一个被满足时,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态从待机变更为测定。条件1与图10(e)的条件1相同。条件2表示根据架子设置区域51中配置的传感器,判断为在架子设置区域51中放置了检测体架子L的状态。条件3表示通过对应的搬送单元114的条形码读取器B读取了检测体ID的检测体容器T内的检测体尚未被分注单元21吸引的状态。换言之,条件3表示利用条形码读取器B的读取结束了的检测体容器T存在于条形码读取器B与吸引位置P2之间的状态。
图10(g)、(h)分别是示出在满足图10(e)的条件而状态从就绪转移到测定时进行的处理(就绪的解除处理)的图、和示出在满足图10(f)中的某一个条件而状态从待机转移到测定时一定要进行的处理(基本解除处理)的图。
参照图10(g),在满足图10(e)的条件而状态从就绪转移到测定时,进行处理1~9。处理1表示空压源213的驱动成为ON的处理。处理2表示使分注单元21~25的臂位置初始化的处理、即使分注单元21~25的旋转位置根据分别对应的原点位置传感器对位到原点位置的处理。处理3表示对分注单元21~25的各吸液管在洗净器31~35中进行水洗净的处理。
处理4表示使试剂平台11、12的位置初始化的处理、即使试剂平台11、12的旋转位置根据分别对应的原点位置传感器而对位到原点位置的处理。处理5表示使搬送单元50初始化的处理、即使用于在搬送单元50上使检测体架子L移动的机构根据对应的原点位置传感器对位到原点位置的处理。处理6表示使条形码读取器54初始化的处理、即使条形码读取器54根据对应的原点位置传感器对位到原点位置的处理。处理7表示使试管平台13和加热平台14初始化的处理、即使试管平台13和加热平台14根据对应的原点位置传感器对位到原点位置的处理。处理8表示使捕集器单元27、28初始化的处理、即使捕集器单元27、28根据对应的原点位置传感器而对位到原点位置的处理。处理9表示加热平台14中设置的所有试管被废弃的处理。
参照图10(h),在图10(f)中的某一个条件被满足而状态从待机转移到测定时,一定要进行处理1~3。处理1~3与图10(g)的处理1~3相同。
图11是示出由信息处理装置3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当测定装置2的电源成为ON后,开始图11的流程图。另外,当测定装置2的电源成为ON后,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成为局部变动,状态成为就绪。此时,本体罩C1和稀释液罩C3成为闭锁解除状态。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根据硬盘304中存储的模式,判定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是否为局部(S11)。在模式是局部时(S11:“是”)以及模式是遥控时(S11:“否”),CPU301根据硬盘304中存储的状态,判定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态(S12、S15、S18、S21)。然后,如下所述,CPU301根据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和状态进行处理,直至进行关机的指示,反复进行S11~S23的处理(S24)。
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是局部(S11:“是”)、状态是测定的情况下(S12:“是”),CPU301以仅从对位到吸引位置P1的检测体容器T依次吸引检测体来进行测定的方式,控制测定装置2(S13)。接下来,CPU301进行“从局部测定的状态变更处理”(S14)。对于从局部测定的状态变更处理,随后参照图12(a)来说明。
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是局部(S11:“是”)、状态是就绪的情况(S12:“否”、S15:“是”)下,CPU301进行“从局部就绪的状态变更处理”(S16)。对于从局部就绪的状态变更处理,随后参照图13(a)来说明。
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是局部(S11:“是”)、状态是中断的情况(S12:“否”、S15:“否”)下,CPU301进行“从局部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S17)。对于从局部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随后参照图15(a)来说明。
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是遥控(S11:“否”)、状态是测定的情况(S18:“是”)下,CPU301以从对位到吸引位置P1、P2的检测体容器T依次吸引检测体来进行测定的方式,控制测定装置2(S19)。另外,CPU301根据从搬送控制器120发送的、表示检测体容器T对位到吸引位置P2的指令,吸引对位到吸引位置P2的检测体容器T内的检测体。接下来,CPU301进行“从遥控测定的状态变更处理”(S20)。对于从遥控测定的状态变更处理,随后参照图12(b)来说明。
如果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是遥控(S11:“否”)、状态是待机(S18:“否”、S21:“是”),则CPU301进行“从遥控待机的状态变更处理”(S21)。对于从遥控待机的状态变更处理,随后参照图13(b)来说明。
如果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是遥控(S11:“否”)、状态是中断(S18:“否”、S21:“否”),则CPU301进行“从遥控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S23)。对于从遥控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随后参照图15(b)来说明。
图12(a)是示出“从局部测定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在变更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和状态的情况下,CPU301变更硬盘304中存储的模式和状态,并且对搬送控制器120也发送变更后的模式和状态。另外,如上所述,即使在由用户按下试剂信息按钮A21,而经由未图示的试剂信息画面输入了更换试剂容器的指示的情况下,也判定为中断按钮A12被按下。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判定是否由用户按下中断按钮A12(S111)。当中断按钮A12被按下后(S111:“是”),CPU301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S112),将状态变更为中断(S113)。
另外,CPU301除了中断按钮A12是否被按下的判定以外,还判定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是否与图10(a)所示的向就绪的转移条件符合(S114)。当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与向就绪的转移条件符合(S114:“是”),则CPU301进行图10(c)所示的向就绪的转移处理(S115),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S116),将状态变更为就绪(S117)。
图12(b)是示出“从遥控测定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判定是否由用户按下中断按钮A12(S121)。当中断按钮A12被按下后(S121:“是”),CPU301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S122),将状态变更为中断(S123)。
另外,CPU301除了中断按钮A12是否被按下的判定以外,还判定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是否与图10(b)所示的向待机的转移条件符合(S124)。当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与向待机的转移条件符合(S124:“是”),则CPU301进行图10(d)所示的向待机的转移处理(S125),将状态变更为待机(S126)。
图13(a)是示出“从局部就绪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判定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是否与图10(e)所示的就绪的解除条件符合(S211)。当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与就绪的解除条件符合(S211:“是”),则CPU301将本体罩C1闭锁(S212),进行图10(g)所示的就绪的解除处理(S213),将状态变更为测定(S214)。
图13(b)是示出“从遥控待机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判定中断按钮A12是否被按下(S221)。当中断按钮A12被按下后(S221:“是”),CPU301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S222),将状态变更为中断(S223)。
另外,CPU301除了判定中断按钮A12是否被按下以外,还判定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是否与图10(f)所示的待机的解除条件符合(S224)。当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与待机的解除条件符合(S224:“是”),则CPU301进行图10(h)所示的基本解除处理(S225)。接下来,CPU301对硬盘304中存储的变量n设置1(S226)。然后,CPU301进行利用变量n来仅进行必要的处理的“选择解除处理”(S227),将状态变更为测定(S228)。对于选择解除处理,随后参照图14(a)、(b)来说明。
图14(a)是说明“选择解除处理”的内容的图。
在“对象机构”的项目中,示出赋予了1~9的编号的机构。在“确认内容”的项目中,示出有与对象机构的9个机构对应的确认内容。在“处理内容”的项目中,示出有与对象机构的9个机构对应的处理内容。
图14(b)是示出“选择解除处理”的流程图。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根据预先设定的变量n,判定图14(a)的第n个对象机构的状况是否与对应的确认内容符合(S51)。当该对象机构的状况与确认内容符合(S51:“是”),则CPU301针对该对象机构执行对应的处理内容(S52)。另一方面,当该对象机构的状况与确认内容不符合(S51:“否”),则处理进S53。
另外,对于第1个试剂平台11、12,如果某一方的试剂平台移动,则判定为试剂平台11、12移动。另外,对于对象机构是否移动的判定,根据从与驱动对象机构的步进马达对应的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判定。
接下来,CPU301使变量n的值增加1(S53),判定变量n的值是否大于9(S54)。当变量n的值小于等于9(S54:“否”),则处理返回S51,当变量n的值大于9后(S54:“是”),处理结束。这样,在选择解除处理中,仅针对图14(a)所示的所有对象机构中的、需要初始化的对象机构,进行初始化的处理,对于不需要初始化的对象机构,不进行初始化的处理。
图15(a)是示出“从局部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判定开始按钮A11是否被按下(S311)。当开始按钮A11被按下后(S311:“是”),CPU301使本体罩C1闭锁(S312)。接下来,CPU301与图13(b)的S225~S228同样地,进行基本解除处理(S313),对变量n设置1(S314),进行“选择解除处理”(S315)。然后,CPU301将状态变更为测定(S316)。
在开始按钮A11未被按下的情况下(S311:“否”),CPU301不进行处理而结束从局部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
图15(b)是示出“从遥控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的流程图。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判定开始按钮A11是否被按下(S321)。当开始按钮A11被按下后(S321:“是”),CPU301进行与图15(a)的S312~S316同样的处理(S322~S326)。
在开始按钮A11未被按下的情况下(S321:“否”),CPU301不进行处理而结束从遥控中断的状态变更处理。
图16是示出由信息处理装置3执行的模式变更的流程图。
当测定装置2的电源成为ON,则开始图16的流程图。另外,在测定装置2的电源成为ON时,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自动地成为局部变动。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是局部时(S401:“是”),判定是否从搬送控制器120接收到遥控要求(与通过条形码读取器B读取的检测体ID一起接收到表示检测体容器T 到达条形码读取器B的指令)(S402)。CPU301当接收到遥控要求后(S402:“是”),判定模式是否为局部变动(S403)。
当模式是局部变动(S403:“是”),则CPU301判定状态是否为就绪(S404)。当模式是局部固定(S403:“否”),则处理进入S417。
当状态是就绪(S404:“是”),则CPU301对搬送控制器120发送NG指令、即发送旨在无法将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模式变更为遥控的指令(旨在不接收搬送路径Ln上的检测体的指令)(S405)。另一方面,当状态并非就绪(S404:“否”),则CPU301将模式变更为遥控(S406)。即,在模式是局部且状态是测定的情况下,模式是遥控且状态变更为测定,在模式是局部且状态是中断的情况下,模式是遥控且状态变更为中断。
另外,CPU301当未从搬送控制器120接收到遥控要求(S402:“否”),则判定是否由用户进行了局部模式的设定指示(S407)。通过按下图8(b)所示的局部模式变更画面A32的OK按钮,来进行上述设定指示。当复选框A32a的复选是ON且OK按钮被按下,则CPU301使模式成为局部固定,当复选框A32a的复选是OFF且OK按钮被按下,则CPU301使模式成为局部变动(S408)。
接下来,CPU301在模式是遥控时(S401:“否”),判定是否从搬送控制器120接收到局部要求(无应搬送到容器收容装置103的检测体容器,使搬送路径Ln停止的通知)(S409)。CPU301当接收到局部要求后(S409:“是”),将模式变更为局部变动(S410)。另外,对于状态,维持遥控时的状态。
另一方面,CPU301当未接收到局部要求(S409:“否”),则判定是否由用户进行了局部固定指示(S411)。通过图8(b)所示的局部模式变更画面A32的复选框A32a的复选从OFF变更为ON,且OK按钮被按下,进行上述固定指示。当进行了局部固定指示后(S411:“是”),CPU301将模式变更为局部固定(S412)。另外,对于状态,维持遥控时的状态。
接下来,当状态是待机(S413:“是”),则CPU301进行图10(c)所示的向就绪的转移处理(S414),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S415),将状态变更为就绪(S416)。另一方面,如果状态并非待机(S413:“否”),则处理进入S417。
这样,CPU301直至进行关机的指示为止,反复进行S401~S416的处理(S417)。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2(b)的S124以后所示的那样,在模式是遥控且状态是测定时,即使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与向待机的转移条件符合,本体罩C1的闭锁也不解除。由此,在模式是遥控且状态是待机时,本体罩C1内的动作机构群不会被用户移动。因此,无需每当沿着搬送单元114的搬送路径Ln搬送检测体容器T,而状态从待机变更为测定时,使动作机构群中包含的所有动作机构与原点位置吻合,而能够防止测定的延迟。
如果更详细说明的话,就是在使用了搬送单元50(专用搬送装置)的测定中,通常,用户集中多个检测体架子L而设置到搬送单元50,来进行测定。因此,在集中设置的多个检测体架子L之间不会进入就绪状态而维持测定状态。相对于此,在使用了搬送路径Ln的测定中,从其他装置搬送隔开着间隔逐个搬送检测体,所以在检测体之间进入待机状态的机会增加。如果每次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则在接下来的检测体的测定时需要动作机构的原点搜寻,测定延迟,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继续闭锁而无需进行原点搜寻就能够不延迟地实施测定。
另外,在模式是局部时,测定结束,在状态转移到就绪时,自动地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所以用户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的操作变得不需要,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因此,能够顺利地实施试剂的更换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3(b)的S224以后所示,在模式是遥控且状态是待机时,如果由用户按下中断按钮A12,则解除闭锁的本体罩C1。由此,即使状态是待机,用户也能够根据需要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2(a)的S114以后所示,在模式是局部且状态是测定时,当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与向就绪的转移条件符合,则本体罩C1的闭锁被解除。由此,当针对搬送单元50的架子设置区域51中设置的检测体架子L的检测体容器T,全部测定结束后,本体罩C1的闭锁被解除。因此,用户无需在测定结束之后,为了试剂更换、维护等而进行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的操作,所以用户进行的操作被简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模式是遥控且状态是待机时,如果在图16的S410或者S412中模式变更为局部,则如图16的S415所示,本体罩C1的闭锁被解除。由此,用户无需在模式从遥控切换为局部之后,进行解除本体罩C1的闭锁的操作,所以用户进行的操作被简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12(b)的S124以后所示,在模式是遥控且状态是测定时,当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状况与向待机的转移条件符合,则进行包括空压源213的驱动成为OFF的处理的、向待机的转移处理。由此,在状态成为待机时,能够将检测体分析装置1的使用电力抑制得较低,并且能够抑制空压源213的劣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除了上述以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检测体分析装置1设为血液凝固分析装置,但不限于此,检测体分析装置1也可以是任一检测体分析装置。例如,检测体分析装置1也可以是测定血清的免疫分析装置、对血液中的血球进行计数的血球计数装置、测定尿的尿分析装置、或者分析骨髓液的分析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检测体分析装置1中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分析检测体的检测体分析装置,能够应用于对检测体进行规定的处理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制作涂抹标本的涂抹标本制作装置、用于使检测体容器T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器、或者用于重排检测体容器T的检测体重排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搬送系统110的搬送路径Ln配置的装置中,除了检测体分析装置1以外,还包括离心分离器10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包括其他检测体分析装置或者其他检测体处理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13(b)的S226、S227中,仅对需要初始化的对象机构进行了处理,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本体罩C1的闭锁是否被解除,来进行对象机构的初始化的处理。
图17(a)是示出该情况的“遥控待机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7(a)中,代替图13(b)的S226,而追加了S231~S233的处理。以下,仅说明该部分。
在S231的处理开始时,状态是待机,所以通常,本体罩C1被闭锁。但是,在状态从测定变更为待机至开始S231的判定为止的期间(以下,称为“闭锁验证期间”),本体罩C1的闭锁有可能由于错误等而被解除。当在闭锁验证期间解除了本体罩C1的闭锁后,本体罩C1内的机构的位置有可能变化。
信息处理装置3的CPU301判定在闭锁验证期间本体罩C1的闭锁是否被解除(S231)。当在闭锁验证期间本体罩C1的闭锁被解除(C231:“是”),则CPU301对变量n设置1(S232)。然后,针对图14(a)所示的编号1~9的对象机构进行初始化的处理(S227)。另外,在闭锁验证期间,根据图4(a)、(b)所示的马达C24是否动作,判定闭锁的解除。另外,也可以设置如果卡合板C22从图4(b)的状态转移到图4(a)的状态则成为ON的开关,并通过监视该开关的输出来判定闭锁是否被解除。
另一方面,如果在闭锁验证期间本体罩C1的闭锁未解除(C231:“否”),则CPU301对变量n设置8(S233)。然后,仅对图14(a)所示的编号8、9的对象机构进行初始化的处理(S227)。由此,如果本体罩C1的闭锁未被解除而无本体罩C1内的机构的位置变化的可能性,则对于本体罩C1覆盖的编号1~7的对象机构,不进行初始化的处理。因此,对于本体罩C1覆盖的动作机构群的一部分,不会返回原点位置,所以能够防止测定的延迟。
另外,在图17(a)中,根据本体罩C1的闭锁是否被解除,进行了对象机构的初始化的处理,但也可以代替其而根据用户是否实际打开了本体罩C1,来进行对象机构的初始化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在闭锁机构C2附近,配置能够判定本体罩C1是关闭的状态还是打开的状态的传感器,并通过上述传感器来判定本体罩C1的实际开闭。
图17(b)是示出该情况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部分。在图17(b)中,代替图17(a)的S231而追加了S234的处理。即使在该情况下,只要本体罩C1未打开(S234:“否”),则对于本体罩C1覆盖的动作机构群的一部分,也不会返回原点位置,所以能够防止测定的延迟。
进而,也可以根据本体罩C1的闭锁是否被解除、以及由用户是否实际打开了本体罩C1,进行对象机构的初始化的处理。
图17(c)是示出该情况的处理的流程图的一部分。在图17(c)中,代替图17(a)的S231而追加了S235、S236的处理。在该情况下,仅限于本体罩C1的闭锁被解除、并且本体罩C1被打开的情况下(S235:“是”、S236:“是”),针对图14(a)所示的编号1~9的对象机构,进行初始化的处理。除了这样的情况以外,对于本体罩C1覆盖的动作机构群的一部分,不返回原点位置,所以能够防止测定的延迟。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技术性的思想的范围内,适宜地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处理检测体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动作机构部,具备动作机构,并且使所述动作机构动作执行检测体的处理动作;
罩,覆盖所述动作机构部的动作机构;
闭锁机构,闭锁所述罩,禁止所述罩的开放;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闭锁机构,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能够设定第1模式和第2模式,所述第1模式在由所述动作机构部进行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不解除所述罩的闭锁,所述第2模式在由所述动作机构部进行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自动地解除所述罩的闭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体处理装置能够与向多个装置搬送检测体的搬送路径连接,
所述控制部至少在处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时设定所述第1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体处理装置能够与专用搬送装置连接,所述专用搬送装置仅向该检测体处理装置搬送检测体,
所述控制部在处理通过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搬送的检测体,但不处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时,设定所述第2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模式是除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以外还进行通过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的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当从使用者接收到所述专用搬送装置中设置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的开始指示后,进行所述罩的闭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构成为将收纳了多个检测体容器的检测体架子搬送到该检测体处理装置,
所述搬送路径构成为将收纳了1个检测体容器的容器收纳部个别地搬送到该检测体处理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罩的闭锁中转移到所述第1模式时,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继续所述罩的闭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模式下,在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后所述罩闭锁着时,当所述第1模式切换为所述第2模式后,自动地解除所述罩的闭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设定为所述第2模式时,当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达到该检测体处理装置后,从所述第2模式切换到所述第1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设定为所述第1模式时,当判定为在所述搬送路径上不存在检测体后,从所述第1模式切换到所述第2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设定为所述第1模式时,在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后,使所述检测体处理装置转移到省电模式,在转移到所述省电模式后,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所述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继续所述罩的闭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作机构部具备生成用于检测体处理的压力的压力源,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省电模式下停止所述压力源的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的解除指示是用于试剂更换的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从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至检测体的处理动作再次开始为止未打开所述罩,所述动作机构部不使所述罩覆盖的所述动作机构返回到原点,而开始检测体的处理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从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至检测体的处理动作再次开始为止未解除所述罩的闭锁,所述动作机构部不使所述罩覆盖的所述动作机构返回到原点,而开始检测体的处理动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机构具备试剂收纳机构以及试剂分注机构中的至少某一个,所述试剂收纳机构具有收纳收容了检测体处理中使用的试剂的试剂容器的收纳部并且能够使该收纳部移动,所述试剂分注机构用于进行试剂的分注动作。
17.一种能够与向多个装置搬送检测体的搬送路径连接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动作机构部,具备动作机构,并且使所述动作机构动作而执行检测体的处理动作;
罩,覆盖所述动作机构部的所述动作机构;
闭锁机构,使所述罩闭锁而禁止所述罩的开放;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闭锁机构,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动作机构以执行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在所述检测体的处理动作中,使所述罩闭锁,在处理动作结束之后,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所述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继续所述罩的闭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检测体处理装置与专用搬送装置连接,所述专用搬送装置仅向该检测体处理装置搬送检测体,
所述控制部识别设定为第1模式和第2模式中的哪一个,所述第1模式至少处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所述第2模式处理通过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搬送的检测体但不处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为所述第1模式时,在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之后,直至接收到来自使用者的所述闭锁的解除指示为止,仍继续所述罩的闭锁,在设定为所述第2模式时,当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结束后,自动地解除所述罩的闭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模式是除了通过所述搬送路径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以外,还进行通过所述专用搬送装置搬送的检测体的处理的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者19所述的检测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当从使用者接收到所述专用搬送装置中设置的检测体的处理动作的开始指示后,进行所述罩的闭锁。
CN201210365819.9A 2011-09-30 2012-09-28 检测体处理装置 Active CN103033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8039 2011-09-30
JP2011218039A JP5808634B2 (ja) 2011-09-30 2011-09-30 検体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3634A true CN103033634A (zh) 2013-04-10
CN103033634B CN103033634B (zh) 2015-02-25

Family

ID=47046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5819.9A Active CN103033634B (zh) 2011-09-30 2012-09-28 检测体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38182B2 (zh)
EP (1) EP2574899B1 (zh)
JP (1) JP5808634B2 (zh)
CN (1) CN10303363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7222A (zh) * 2015-11-13 2017-08-11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CN110231491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系统及其节能控制方法
WO2020037583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节能方法、样本分析仪、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631929A (zh) * 2019-04-11 2021-11-0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联锁单元以及具备该联锁单元的自动分析装置
CN113661394A (zh) * 2019-04-11 2021-11-1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62563T3 (es) 2017-09-06 2024-03-19 Vertiv Corp Optimización energética de la unidad de enfriamiento mediante control inteligente del punto de consigna de la temperatura del aire de suministro
JP7002640B2 (ja) * 2018-04-12 2022-01-2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電解質分析装置
JP7032235B2 (ja) 2018-05-22 2022-03-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EP4180819A1 (en) * 2020-07-09 2023-05-17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Automated analyzer
CN117730257A (zh) * 2021-07-27 2024-03-1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3445A1 (en) * 2003-07-18 2005-06-09 Lawrence Bleck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analyte detection
CN1818660A (zh) * 2005-02-09 2006-08-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动分析装置
JP2009287997A (ja) * 2008-05-28 2009-12-10 Ushio Inc 検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4737B2 (ja) 1992-06-17 2001-09-04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JPH11271309A (ja) * 1998-03-25 1999-10-08 Hitachi Ltd 省電力形検体前処理システム装置
US7360984B1 (en) * 2000-03-15 2008-04-22 Roche Diagnostics Corp. Automatic analyzer and part feeding device used for the analyzer
JP3830836B2 (ja) * 2002-03-07 2006-10-1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5009684B2 (ja) * 2006-06-30 2012-08-2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試料分析装置
JP2008216173A (ja) * 2007-03-07 2008-09-18 Toshiba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JP3141576U (ja) * 2008-02-27 2008-05-0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DE102008039876B4 (de) * 2008-08-27 2014-08-21 Leica Instruments (Singapore) Pte. Lt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Gewebeprozessors und Gewebeprozessor
JP5310073B2 (ja) 2009-02-20 2013-10-09 東ソー株式会社 故障箇所を回避し分析可能な分析装置
JP5778886B2 (ja) * 2009-05-29 2015-09-1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装置
JP5553554B2 (ja) * 2009-08-27 2014-07-1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3445A1 (en) * 2003-07-18 2005-06-09 Lawrence Bleck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analyte detection
CN1818660A (zh) * 2005-02-09 2006-08-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动分析装置
JP2009287997A (ja) * 2008-05-28 2009-12-10 Ushio Inc 検査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7222A (zh) * 2015-11-13 2017-08-11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CN107037222B (zh) * 2015-11-13 2022-01-11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CN110231491A (zh) * 2018-03-06 2019-09-13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系统及其节能控制方法
CN110231491B (zh) * 2018-03-06 2024-03-2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系统及其节能控制方法
WO2020037583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节能方法、样本分析仪、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534271A (zh) * 2018-08-23 2021-03-1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节能方法、样本分析仪、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631929A (zh) * 2019-04-11 2021-11-09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联锁单元以及具备该联锁单元的自动分析装置
CN113661394A (zh) * 2019-04-11 2021-11-1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84212A1 (en) 2013-04-04
EP2574899A3 (en) 2018-01-03
JP2013076678A (ja) 2013-04-25
US8738182B2 (en) 2014-05-27
EP2574899B1 (en) 2020-02-12
JP5808634B2 (ja) 2015-11-10
CN103033634B (zh) 2015-02-25
EP2574899A2 (en)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3634B (zh) 检测体处理装置
CN102384982B (zh) 检测体吸引装置以及检测体分析装置
JP269241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試薬取扱方法
US6579717B1 (en) Specific solution handling method for calib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by automatic analytical apparatus
CN103308701B (zh) 样本处理装置
CN102297934B (zh) 检测体分析装置以及液体吸引方法
EP2299279B1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rack transporting method
US9176155B2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8828319B2 (en) Sample rack transport system and sample rack transport method
US20140256050A1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sample rack set, and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
JP681615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システム並びに試薬リストの表示方法
EP2428803B1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processing method
JP5331056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0523818C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102405414A (zh) 自动分析装置
CN102265162B (zh) 自动分析装置及其支援系统
CN103364572A (zh) 被检物分析装置、精度管理用样品容器和精度管理方法
US9285383B2 (en) Specimen analyzer
US20210011039A1 (en) Method of transporting rack and sample measurement system
CN102539799A (zh) 检体分析装置以及检体处理装置
JP314042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2299280B1 (en) Sampl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ample rack transporting method
JP2611609B2 (ja) 臨床用複合分析装置
JP2007303885A (ja) 分析装置と侵入検知装置
US11953511B2 (en) Sampl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porting rac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