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8128B - 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8128B
CN103028128B CN201210365271.8A CN201210365271A CN103028128B CN 103028128 B CN103028128 B CN 103028128B CN 201210365271 A CN201210365271 A CN 201210365271A CN 103028128 B CN103028128 B CN 1030281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e chamber
biocide
bactericidal unit
air
vapo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52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8128A (zh
Inventor
花田康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 KUAI KK
ELK Corp
Canon Marketing Ja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AN KUAI KK
ELK Corp
Canon Marketing Jap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 KUAI KK, ELK Corp, Canon Marketing Japan Inc filed Critical AN KUAI KK
Publication of CN103028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8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8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8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A61L2/20Gaseous substances, e.g. vapours
    • A61L2/208Hydrogen peroxi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1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e.g. vaporisers, UV l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2Apparatus for isol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from the environment
    • A61L2202/121Sealings, e.g. doors, covers, valves, slu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2/00Aspects relating to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 A61L2202/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2/12Apparatus for isolating biocidal substances from the environment
    • A61L2202/122Chambers for sterilis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通过设置将在使灭菌剂气化的气化室残留的灭菌剂送入灭菌室的构造,减少灭菌剂浪费的同时促进灭菌作用。该灭菌装置具有为了控制气化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而进行开闭的第一大气开放阀,所述气化室用于在将灭菌剂投入灭菌室之前将灭菌剂气化。利用真空设备对气化室抽真空、将在气化室内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气体投入灭菌室之后,在气化室和灭菌室导通的状态下,打开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气化室和大气导通。

Description

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特别涉及通过将灭菌剂导入灭菌室内来对对象物进行灭菌的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
背景技术
注射器或手术工具等医疗器械在使用后若不进行灭菌,则存在病原菌附着的不良情况而有可能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不能再使用。于是,存在对医疗器械等需要灭菌的对象物进行灭菌处理的灭菌装置。
作为该灭菌装置的一种,提出有作为灭菌剂而使用过氧化氢对对象物进行灭菌的灭菌装置和灭菌方法(例如日本特表平8-50578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技术构思:针对具有内腔的灭菌对象物,为了对其内腔进行灭菌,将灭菌剂投入室内并经过一定时间后,进而投入惰性气体,将灭菌剂的气体进一步挤到内腔中。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并未公开作为灭菌剂的过氧化氢蒸气如何生成,而且未公开与作为灭菌室的室如何连接、惰性气体如何被投入。
于是,本申请人考虑到了如下构造:在向作为灭菌室的真空室投入灭菌剂之前,设置气化室,在将灭菌剂气化后,打开气化室和真空室之间的气化阀,从而将气化了的灭菌剂投入真空室,对处于真空室内的对象物进行灭菌。
在此,在自将过氧化氢溶液气化的气化室经过管道向作为灭菌室的室内投入过氧化氢蒸气的情况下,预想一部分过氧化氢蒸气残留在作为过氧化氢蒸气的投入源的气化室内。在该情况下,由于在气化室残留有气化的一部分灭菌剂,因此,导致投入灭菌室的灭菌剂的量多少减少。虽然预料到上述情况也可以考虑将足够的灭菌剂气化,但期待减少灭菌剂的浪费并消除因投入灭菌室的灭菌剂减少而导致不能得到灭菌效果的问题。
另外,在将灭菌剂投入作为灭菌室的室内后投入大气来将灭菌剂压入内腔中的情况下,期待通过增加在一定时间投入的大气量来提高灭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通过设置将在将灭菌剂导入灭菌室的路径中残留的灭菌剂导入灭菌室的构造,减少灭菌剂浪费并促进灭菌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灭菌装置通过导入灭菌剂来对对象物进行灭菌,所述灭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收纳所述对象物的灭菌室;用于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的真空设备;以及为了经由将所述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的路径、将大气导入所述灭菌室而设置的第一大气开放阀,在经由所述路径将所述灭菌剂导入利用所述真空设备抽真空后的所述灭菌室之后,为了使残留在所述路径中的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
本发明的灭菌方法为灭菌装置的灭菌方法,该灭菌装置具有:用于收纳对象物的灭菌室;用于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的真空设备;以及为了经由将所述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的路径、将大气导入所述灭菌室而设置的第一大气开放阀,所述灭菌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经由所述路径将所述灭菌剂导入利用所述真空设备抽真空后的所述灭菌室之后,为了使残留在所述路径中的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对对象物进行灭菌的灭菌装置具有:作为用于收纳对象物的真空室的灭菌室、用于在将灭菌剂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前将灭菌剂气化的气化室、用于对所述灭菌室及所述气化室抽真空的真空设备、以及为了控制所述气化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而进行开闭的第一大气开放阀,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将所述气化室内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气体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在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灭菌室导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
另外,所述灭菌装置还具有为了控制所述灭菌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而进行开闭的第二大气开放阀,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将所述气化室内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气体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在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灭菌室导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此后,打开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灭菌室和大气导通。
另外,所述灭菌装置还具有为了控制所述灭菌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而进行开闭的第二大气开放阀,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将所述气化室内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气体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在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灭菌室导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在规定时间后,打开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灭菌室和大气导通。
另外,所述灭菌装置还具有为了控制所述灭菌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而进行开闭的第二大气开放阀,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将所述气化室内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气体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在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灭菌室导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在所述灭菌室的压力达到规定的压力后,打开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灭菌室和大气导通。
另外,作为一系列的处理:在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而形成的第一减压状态的所述气化室将所述灭菌剂气化,将在所述气化室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投入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而形成的、压力比所述第一减压状态的压力低的第二减压状态的所述灭菌室,此后,进行所述灭菌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在进行所述灭菌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而使所述灭菌室的压力达到大气压后,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开始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使所述一系列的处理反复进行规定次数,从而进行灭菌处理。另外,所述灭菌剂是过氧化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灭菌方法为灭菌装置的灭菌方法,该灭菌装置具有:作为用于收纳对象物的真空室的灭菌室、用于在将灭菌剂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前将灭菌剂气化的气化室、用于对所述灭菌室及所述气化室抽真空的真空设备、以及为了控制所述气化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而进行开闭的第一大气开放阀,所述灭菌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将所述气化室内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气体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在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灭菌室导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看本发明的灭菌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灭菌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灭菌装置100的显示部102所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灭菌装置进行灭菌处理的各工序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图4的S111所示的灭菌处理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图5的S501所示的灭菌前工序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图5的S502所示的灭菌工序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图5的S503所示的换气工序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图4的S114所示的灭菌排出处理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灭菌装置100的浓缩炉208、阀(V1)211、阀(V3)212、阀(V4)213、计量管214、阀(V2)215、气化炉216、阀(V5)217、阀(V9)227的硬件结构相关的结构框图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灭菌装置100的显示部102所显示的筒安装要求画面1101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对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的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
<图1的说明>
首先,使用图1说明本发明的灭菌装置的外观。
图1是从正面看本发明的灭菌装置的外观的图。
附图标记100是本发明的灭菌装置,101是筒安装用门,102是显示部,103是印刷部103,104是灭菌室的门。
筒安装用门101是用于安装作为填充有灭菌剂(过氧化氢或过氧化氢溶液的液体)的容器的筒的门。若打开筒安装用门101,则存在筒的安装部位,使用者可以在此处安装筒。
显示部102是液晶显示器等触摸屏的显示画面。
印刷部103是在印刷用纸上打印灭菌处理的履历和灭菌结果的打印机,用于适当地将灭菌处理的履历和灭菌结果打印在印刷用纸上。
灭菌室的门104是为了对例如医疗用器械等被灭菌对象物(被灭菌物)进行灭菌而用于将该被灭菌物放入灭菌室内的门。若打开灭菌室的门104,则存在灭菌室,在此处放入该被灭菌物并关闭灭菌室的门104,从而可以在灭菌室内放入被灭菌对象物。
灭菌室是规定容量的框体。灭菌室内的气压(压力)可以维持从大气压至真空压的压力。另外,灭菌室内的温度在灭菌处理中被维持在规定范围的温度。
<图2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2说明本发明的灭菌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灭菌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本发明的灭菌装置100构成为具有:计算处理部(MPU等)201、显示部102、印刷部103、锁定动作控制部202、抽出针动作控制部203、筒安装用门101、液体传感器204、筒205、RF-ID读写器206、送液旋转泵207、浓缩炉208、送气加压泵209、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阀(V1)211、阀(V3)212、阀(V4)213、计量管214、阀(V2)215、气化炉216、阀(V5)217、阀(V9)227、阀(V7)226、灭菌室(也称为真空室)219、送气真空泵220、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灭菌剂分解装置222、送液旋转泵223、排气蒸发炉224。
计算处理部(MPU等)201进行计算处理并控制构成灭菌装置100的各硬件。
显示部102、印刷部103、灭菌室的门101已使用图1进行了说明,故在此省略说明。
锁定动作控制部202是进行筒安装用门101的上锁、解锁动作的部分,通过对筒安装用门101进行上锁,使筒安装用门101不打开,而且,通过对筒安装用门101进行解锁,能够打开筒安装用门101。
筒205是填充有灭菌剂(过氧化氢或过氧化氢溶液的液体)并被密闭的容器。另外,在筒205的下侧具有RF-ID的存储介质,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作为用于识别该筒的信息的序列号、该筒的制造年月日、该筒最初在灭菌装置被使用的时间(初次使用时间)、该筒内填充的灭菌剂的剩余量。
抽出针动作控制部203是为了自筒的上部扎入用于吸引筒内的灭菌剂的抽出针(注射针)而使该抽出针动作的部分。
即,在自筒的上部扎入用于吸引筒内的灭菌剂的抽出针(注射针)的情况下,使抽出针(注射针)朝向筒以自该筒的上部下降的方式进行动作,从而可以自筒的上部扎入抽出针(注射针)。而且,在将抽出针(注射针)自筒拔出的情况下,以向该筒的上部提起抽出针(注射针)的方式进行动作,从而可以将抽出针(注射针)自筒拔出。
液体传感器204是检测筒205内的液体灭菌剂是否流过自抽出针(注射针)导通到送液旋转泵207、送液旋转泵223的管(导管)的装置。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向该管照射红外线而得到的光谱,检测灭菌剂是否流过该管。
RF-ID读写器206是能够从筒205的下侧所设置的RF-ID读取序列号、制造年月日、初次使用时间、灭菌剂的剩余量的装置。而且,是能够从RF-ID读写器206向筒205的下侧所设置的RF-ID写入初次使用时间、灭菌剂的剩余量的装置。另外,RF-ID读写器206设置在处于筒安装用门101背面的筒的安装部位的下部,能够读取在筒205下侧设置的RF-ID,而且能够将初次使用时间、灭菌剂的剩余量等数据写入RF-ID。
送液旋转泵207利用导管与浓缩炉208导通,而且利用导管与液体传感器204导通。送液旋转泵207是利用泵吸引筒205内的液体灭菌剂并通过导管将灭菌剂输送到浓缩炉208的装置。另外,送液旋转泵207可以与液体传感器204协同地自筒205吸引规定量的灭菌剂。
浓缩炉208分别利用导管与送液旋转泵207、送气加压泵209、计量管214、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导通。浓缩炉208也利用后述的图10进行说明,该浓缩炉208使用加热器对自送液旋转泵207通过导管送入的灭菌剂进行加热,使灭菌剂所含有的水分等蒸发(气化),从而将灭菌剂浓缩。另外,气化了的水根据自送气加压泵209经过导管而被送入的空气,被挤出到与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导通的导管,从而自浓缩炉208内被排出。另外,在计量管214和浓缩炉208之间的导管设置有阀(1)211。
送气加压泵209利用导管分别与浓缩炉208、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导通。送气加压泵209是如下装置:将灭菌装置100的外部空气(空气)经由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输送到利用与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导通的浓缩炉208。
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利用导管分别与送气加压泵209、灭菌室219、气化炉216导通。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利用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器将灭菌装置100外的外部空气(空气)中的微粒或尘埃、杂菌等过滤而将空气净化。接着,上述被净化了的空气利用送气加压泵209流过导管输送到浓缩炉208。而且,被净化了的空气利用与气化炉216之间的导管导通地送入气化炉216,或利用与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导通地送入灭菌室219。即,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与灭菌装置100外的外部空气(空气)导通。因此,送气加压泵209和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灭菌室219和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以及气化炉216和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经由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与外部空气(空气)导通。
另外,在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和气化炉216之间的导管设置有阀(V9)227。而且,在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设置有阀(V7)226。
阀(V1)211是设置在浓缩炉208和计量管214之间的导管的阀,通过打开阀,能够使浓缩炉208和计量管214之间的导管导通,通过关闭阀,使浓缩炉208和计量管214之间的导管不能导通。
阀(V3)212是设置在计量管214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的阀,通过打开阀,能够使计量管214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导通,通过关闭阀,使计量管214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不能导通。另外,该阀设置在计量管214附近,设置在至少比后述的阀(V4)更靠计量管214侧的位置。
阀(V4)213是设置在计量管214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的阀,通过打开阀,能够使计量管214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导通,通过关闭阀,使计量管214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不能导通。另外,该阀设置在灭菌室219附近,设置在至少比后述的阀(V3)更靠灭菌室219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阀(V4)213、阀(V3)212的开闭,能够使计量管和灭菌室之间的导管导通或使其不能导通,但也可以构成为,根据阀(V4)213、阀(V3)213中的任一方的阀的开闭,能够使计量管和灭菌室之间的导管导通或使其不能导通。
即,也可以构成为仅设置阀(V4)213、阀(V3)212中的任一方的阀,通过使上述任一方的阀开闭,能够使计量管和灭菌室之间的导管导通或使其不能导通。
计量管214利用与浓缩炉208之间、与气化炉216之间、与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导通。
计量管214是如下装置:通过打开阀(V1)211,灭菌剂自浓缩炉208流入该计量管214;通过打开阀(V3)212及阀(V4)213,将自筒205内吸入的不需要的空气及/或自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流入浓缩炉208内进而自浓缩炉208内流入计量管214内的不需要的空气除去。使用图10在后面说明计量管214的详细情况。
阀(V2)215是设置在计量管214和气化炉216之间的导管的阀,通过打开阀,能够使计量管214和气化炉216之间的导管导通,通过关闭阀,使计量管214和气化炉216之间的导管不能导通。
气化炉216分别利用其与计量管214之间、与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与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导通。气化炉216是本发明的气化室的应用例。气化炉216是如下装置:利用送气真空泵220被减压,从而在将灭菌剂投入灭菌室之前将灭菌剂气化。
阀(V5)217是设置在气化炉216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的阀,通过打开阀,能够使气化炉216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导通,通过关闭阀,使气化炉216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不能导通。
阀(V9)227(与本发明的第一大气开放阀相当)是设置在气化炉216和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的阀,通过打开阀,能够使气化炉216和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导通,通过关闭阀,使气化炉216和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不能导通。即,阀(V9)227是能够对气化炉216和外部空气(大气)之间的导通进行开闭的阀。
阀(V7)226是设置在灭菌室219和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的阀,通过打开阀,能够使灭菌室219和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导通,通过关闭阀,使灭菌室219和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之间的导管不能导通。即,阀(V7)226是能够对灭菌室219和外部空气(大气)之间的导通进行开闭的阀。
灭菌室(也称为真空室)219在图1中也进行了说明,该灭菌室是例如对医疗用器械等被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的规定容量的框体,是用于收纳对象物的真空室。灭菌室内的压力能够维持自大气压至真空压的压力。而且,灭菌室内的温度在灭菌处理中被维持在规定范围的温度。另外,在灭菌室219内具有压力传感器,可以利用压力传感器测定灭菌室219内的压力(气压)。灭菌装置100使用由该压力传感器测定到的灭菌室219内的气压,判断灭菌室219内等的压力(气压)是否达到规定的气压。
送气真空泵220是如下装置:将灭菌室219内、气化炉216内、计量管214内、计量管214和气化炉216之间的导管内、气化炉216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内、计量管214和灭菌室219之间的导管内的空间的气体吸引,对各空间内进行减压以形成真空状态(由压力比大气压低的气体充满的空间内的状态)。
送气真空泵220在其与灭菌室219之间利用导管导通,在其与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利用导管导通。
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在其与送气真空泵220之间利用导管导通。另外,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在其与排气蒸发炉224之间利用导管导通。另外,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在其与灭菌剂分解装置222之间利用导管导通。另外,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在其与浓缩炉208之间利用导管导通。
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利用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过滤器对利用送气真空泵220自灭菌室219内等被吸引的气体进行过滤,以除去自该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与送气真空泵220之间的导管输送来的气体内的微粒或尘埃、杂菌等,从而将被吸引的气体净化。接着,被净化了的气体流过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和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输送到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利用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对该气体所包含的灭菌剂的分子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分子排放到灭菌装置100外。
另外,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对利用浓缩炉208和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自浓缩炉208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该气体是在浓缩炉208中因灭菌剂被加热而被气化的水,由于该气体包含微量的灭菌剂,因此,流过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和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输送到灭菌剂分解装置222。接着,利用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对该气体所包含的灭菌剂的分子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分子排放到灭菌装置100外。
另外,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对自排气蒸发炉224经过排气蒸发炉224和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输送来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进行净化。接着,上述被净化了的灭菌剂(气体)流过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和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输送到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利用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对该气体所包含的灭菌剂的分子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分子排放到灭菌装置100外。
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通过对经过导管输送来的气体进行净化,在灭菌剂分解装置222难以积存尘埃或杂质,从而可以延长灭菌剂分解装置222的产品寿命。
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利用其与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导通。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对自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和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输送来的气体所包含的灭菌剂的分子进行分解,将分解所生成的分子排放到灭菌装置100外。
灭菌剂分解装置222是对灭菌剂进行分解的装置,例如在灭菌剂为过氧化氢或过氧化氢溶液的情况下,可以将二氧化锰用作催化剂而将被气化了的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
送液旋转泵223利用导管与排气蒸发炉224导通,而且,利用导管与液体传感器204导通。
送液旋转泵223是如下装置:利用泵吸引筒205内的所有的液体灭菌剂,使流过液体传感器204和送液旋转泵223之间的导管被输送的上述所有的灭菌剂流过送液旋转泵223和排气蒸发炉224之间的导管输送到排气蒸发炉224。
排气蒸发炉224利用导管与送液旋转泵223导通,而且,利用导管与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导通。
排气蒸发炉224对流过送液旋转泵223和排气蒸发炉224之间的导管输送来的筒205内的所有的液体灭菌剂,利用设置于排气蒸发炉224的加热器进行加热,使该灭菌剂全部气化。接着,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流过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和排气蒸发炉224之间的导管输送到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
<图4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4说明利用本发明的灭菌装置进行的灭菌处理的各工序的一例。
图4所示的各工序(处理)通过利用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控制灭菌装置内的各装置的动作来实施。
即,通过执行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能够读取并执行的程序,控制各装置的动作,执行该图所示的各工序(处理)。
图4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灭菌装置进行灭菌处理的各工序的一例的图。
在灭菌装置100被接通电源时,首先,RF-ID读写器206自设置于筒205下侧的RF-ID(存储介质)读取数据(步骤S101)。
作为在步骤S101中自RF-ID(存储介质)读取的数据,存在:作为识别该筒的信息的序列号、该筒的制造年月日、该筒在灭菌装置中最初被使用的时间(初次使用时间)、该筒内填充的灭菌剂的剩余量。即,在设置于筒205的RF-ID(存储介质)中预先存储有序列号、制造年月日、初次使用时间、灭菌剂的剩余量。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自RF-ID读取了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判定为在灭菌装置100内的筒的安装部位设置有筒,对筒安装用门101进行上锁(锁定)(步骤S103)。
接着,灭菌装置100判定在筒内是否存在与灭菌一次相应的灭菌剂的规定量(例如8毫升)。具体而言,判定自RF-ID取得的灭菌剂的剩余量是否比与灭菌一次相应的规定量多。即,在判定为灭菌剂的剩余量比与灭菌一次相应的规定量多的情况下,判断为在筒内存在与灭菌一次相应的灭菌剂的规定量(能够进行充分的灭菌处理)(步骤S104:是),并进行步骤S1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灭菌剂的剩余量比与灭菌一次相应的规定量(例如8毫升)少的情况下,判断为在筒内不存在与灭菌一次相应的灭菌剂的规定量(不能进行充分的灭菌处理)(步骤S104:否),并进行步骤S112的处理。
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105中判断是否自从RF-ID取得的筒的制造年月日经过规定期间(例如13个月)。
而且,在判定为自制造年月日经过规定期间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判定为不能进行充分的灭菌处理,并进行步骤S112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自制造年月日未经过规定期间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判定为能够进行充分的灭菌处理,并进行步骤S106的处理。
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106中判断是否自从RF-ID取得的初次使用时间经过规定期间(例如两周)(步骤S106)。
而且,在判定为自从RF-ID取得的初次使用时间经过规定期间(例如两周)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判定为不能进行充分的灭菌处理,并进行步骤S112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未经过规定期间(例如两周)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判定为能够进行充分的灭菌处理,并进行步骤S107的处理。
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107中在显示部102显示灭菌开始画面(图3的301)。
图3是表示灭菌装置100的显示部102所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灭菌开始画面301显示有“灭菌开始按钮”。在步骤S107中显示的灭菌开始画面301内的“灭菌开始按钮”302能够(有效地)由使用者按下。
而且,若使用者按下“灭菌开始按钮”302(步骤S108:是),则灭菌装置100在显示部102显示灭菌模式选择画面(图3的303)。
在灭菌模式选择画面303显示有“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4和“不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5。
灭菌装置100由使用者接受“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4和“不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5中的任一方的选择(步骤S110),并进行遵照使用者所选择的按钮的模式的灭菌处理(步骤S111)。使用图5在后面说明灭菌处理(步骤S111)的详细情况。
这样,根据使用者的指示,可以利用1台灭菌装置切换进行灭菌处理的模式而使用。即,在使用者按下“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4的情况下,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处理,在使用者按下“不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5的情况下,不浓缩灭菌剂地进行灭菌处理。
接着,若灭菌装置100结束灭菌处理(步骤S111),则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
另外,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112中在显示部102显示灭菌开始画面(图3的301)。其中,在步骤S112中显示的灭菌开始画面(图3的301)内的“灭菌开始按钮”302显示为不能由使用者按下(“灭菌开始按钮”302并非有效)。因此,可以设置成不接受来自使用者的灭菌处理的开始指示。
接着,灭菌装置100根据在步骤S101中自RF-ID取得的序列号,判定设置在筒的安装部位的筒是否为灭菌剂的排出处理已完成的筒(步骤S113)。具体而言,在灭菌装置100内的存储器(存储部)存储有用于识别灭菌剂的排出处理已完成的筒的序列号,通过判定在步骤S101中自RF-ID取得的序列号是否与该存储器(存储部)所存储的序列号一致,从而判定当前安装于灭菌装置100的筒是否为灭菌剂的排出处理已完成的筒。
在判定为当前安装于灭菌装置100的筒为灭菌剂的排出处理已完成的筒的情况下(步骤S113:是),进行步骤S11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安装于灭菌装置100的筒不是灭菌剂的排出处理已完成的筒的情况下(步骤S113:否),进行吸取在筒内残留的液体灭菌剂的全部剩余量并对上述全部的灭菌剂进行分解处理后向灭菌装置100外排放这样的灭菌剂的排出处理(步骤S114),此后,进行步骤S115的处理。使用图9在后面说明步骤S114的灭菌剂的排出处理的详细情况。
在进行步骤S114的处理时,在灭菌装置100内的存储器(存储部),作为用于识别灭菌剂的排出处理(废弃处理)已完成的筒的序列号,存储在步骤S101中读取的序列号。
灭菌装置100在步骤115中对筒安装用门101进行解锁。
另外,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102中判定为在步骤S101中自RF-ID未读取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判断为在灭菌装置100内的筒的安装部位未设置筒,并显示图11所示的筒安装要求画面1101(步骤S116)。
图11是表示在灭菌装置100的显示部102显示的筒安装要求画面1101的一例的图。
在筒安装要求画面1101显示有“OK”按钮1102。
接着,灭菌装置100判定使用者是否按下筒安装要求画面1101的“OK”按钮1102(步骤S117),在“OK”按钮1102被按下的情况下(是),对筒安装用门101进行解锁(步骤S118),并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101。另一方面,在未按下“OK”按钮1102的情况下(否),继续显示筒安装要求画面1101。
筒安装用门101的解锁及上锁根据锁定动作控制部202的工作进行。
<图5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5使用说明图4的S111所示的灭菌处理的详细处理的一例。
图5是表示图4的S111所示的灭菌处理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5所示的各工序(处理)通过利用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控制灭菌装置内的各装置的动作来实施。
即,通过执行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能够读取并执行的程序,控制各装置的动作,执行该图所示的各工序(处理)。
在开始图5所示的步骤S501所示的工序时,灭菌装置100的所有的阀(阀(V1)211、阀(V2)215、阀(V3)212、阀(V4)213、阀(V9)227、阀(V7)226)都处于关闭状态。
首先,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501中执行灭菌前工序的处理:使送气真空泵220工作,吸引灭菌室219的气体,以使灭菌室219内的气压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45帕斯卡)。使用图6在后面说明灭菌前工序的处理的详细处理。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502中进行在灭菌室219内投入灭菌剂并对被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的灭菌工序的处理。使用图7在后面说明灭菌工序的处理的详细处理。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503中进行用于将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所包含的灭菌剂除去的换气工序的处理。使用图8在后面说明换气工序的处理的详细处理。
<图6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6说明图5的S501所示的灭菌前工序的详细处理的一例。
图6是表示图5的S501所示的灭菌前工序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即,通过执行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能够读取并执行的程序,控制各装置的动作,执行该图所示的各工序(处理)。
图6所示的各工序(处理)通过利用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控制灭菌装置内的各装置的动作来实施。
首先,灭菌装置100开始使送气真空泵220工作以吸引灭菌室219的气体的处理(步骤S601)。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602中判定灭菌室219内的压力(气压)是否被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45帕斯卡)。具体而言,判定利用灭菌室219内具有的压力传感器测定的灭菌室219内的压力(气压)是否被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45帕斯卡)。
在步骤S602中,在判定为灭菌室219内的压力(气压)未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45帕斯卡)的情况下(否),使送气真空泵220继续工作,吸引灭菌室219的气体,对灭菌室219内的压力(气压)进行减压。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2中,在判定为灭菌室219内的压力(气压)被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45帕斯卡)的情况下(是),使送气真空泵220继续工作,吸引灭菌室219的气体,并开始步骤S502的处理。
<图7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7说明图5的S502所示的灭菌工序的详细处理的一例。
图7是表示图5的S502所示的灭菌工序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即,通过执行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能够读取并执行的程序,控制各装置的动作,执行该图所示的各工序(处理)。
图7所示的各工序(处理)通过利用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控制灭菌装置内的各装置的动作来实施。
首先,灭菌装置100打开阀(V5)217以使灭菌室219和气化炉216之间的导管导通(步骤S701)。由此,因当前利用送气真空泵220吸引灭菌室219的气体进行减压,因此,开始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的减压(步骤S702)。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110中判定“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4和“不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5中的哪一个被按下(步骤S703)。在判定为“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4被按下的情况下(是),进行步骤S704的处理,在判定为“不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5被按下的情况下(否),进行步骤S728的处理。
在此,首先,对“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4被按下的情况(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04中使送液旋转泵207工作,将筒205内的灭菌剂吸取规定量(例如2毫升)。而且,被吸取的规定量的灭菌剂被送入浓缩炉208。在此吸取的规定量的灭菌剂例如是能够利用灭菌剂使灭菌室219内的空间处于饱和状态的量。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05中向安装于筒的安装部位的筒205的RF-ID写入在筒205内残留的灭菌剂的剩余量。具体而言,将从在步骤S101中读取的筒205内的灭菌剂的剩余量减去在步骤S704中自筒205吸取的规定量(例如2毫升)后得到的值存储到RF-ID。
另外,在步骤S101中自RF-ID读取的初次使用时间(筒在灭菌装置中最初被使用的时间)未包含表示时间的信息的情况下,灭菌装置100判定为本次筒在灭菌装置中最初被使用。这样,仅在被判定为筒在灭菌装置中最初被使用的情况下,当前的时间信息也写入RF-ID中。
接着,对于灭菌装置100而言,在向灭菌装置100接通电源时,总是对设置于浓缩炉208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因此,在步骤S704中被送入到浓缩炉208的灭菌剂利用该加热器的热量被加热,从而使浓缩炉208内的灭菌剂所包含的水分蒸发(步骤S706)。
即,在灭菌剂为过氧化氢溶液(也称为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情况下,将设置于浓缩炉208的加热器在此具体而言例如在80度进行加热。由此,可以主要使水分蒸发(气化),从而可以使灭菌剂浓缩。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07中判定在步骤S704中自将灭菌剂送入浓缩炉208开始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6分钟)。而且,若判定为自将灭菌剂送入浓缩炉208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是),则进行步骤S708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自将灭菌剂送入浓缩炉208开始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否),继续将灭菌剂送入浓缩炉208,继续浓缩灭菌剂。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08中判定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的气压是否已被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500帕斯卡)。
而且,在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的气压已被减压至规定的气压的情况下(是),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09中将阀(V3)212和阀(V4)213打开规定时间(将阀(V3)212和阀(V4)213打开规定时间(例如3秒)并关闭阀(V3)212和阀(V4)213),从而对计量管214内进行减压。另一方面,在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的气压未减压至规定的气压的情况下(否),继续进行灭菌剂的浓缩。
接着,在步骤S709中将阀(V3)212和阀(V4)213打开规定时间并关闭阀(V3)212和阀(V4)213之后,若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10中将阀(V1)打开规定时间(例如3秒),则由于计量管214内的气压比浓缩炉208(外部)的气压低,因此,进入浓缩炉208的灭菌剂被吸入计量管214(步骤S710)。在此,通过将阀(V1)打开规定时间并将其关闭,进入浓缩炉208的灭菌剂被吸入计量管214。在此,不仅灭菌剂,而且,浓缩炉208内的空气也一起被吸入计量管214内。
此后也继续利用送气真空泵220对灭菌室219内进行减压。
因此,灭菌室219内的气压变得比计量管内的气压低。具体而言,灭菌室219内的气压为大约400Pa,计量管内的气压为大约大气压(101325Pa)的值。计量管内的气压上升至大气压附近的理由是:不仅灭菌剂,而且浓缩炉208内的空气也一起被吸入计量管214内。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11中将阀(V3)212和阀(V4)213打开规定时间(例如3秒),将计量管内的空气(不包含液体灭菌剂)吸出到灭菌室219。即,在此,若打开阀(V3)212和阀(V4)213并经过该规定时间,则关闭阀(V3)212和阀(V4)213。
接着,灭菌装置100判定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的气压是否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80Pa),在判定为减压至规定的气压的情况下(步骤S712),关闭阀(V5)217(步骤S713)。
接着,灭菌装置100打开阀(V2)215(步骤S714)。由此,计量管214内的灭菌剂被吸入气化炉216并在气化炉216内气化。
在此,灭菌剂作为分子团在气化炉内气化。
灭菌室内的容积比气化炉大,在气化炉内,灭菌剂作为分子团被气化。这是因为,因气化炉的容积比灭菌室内的容积小,故灭菌室内的灭菌剂的分子间的距离近,根据分子间作用力容易形成分子团。
此时,送气真空泵220继续吸引灭菌室219内的气体,对灭菌室219内进行减压。吸入了计量管214内的灭菌剂的气化炉216内的气压上升。
即,气化炉216内的气压变得比灭菌室219内的气压高。
接着,灭菌装置100判定是否为灭菌室219内的气压被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50Pa)并且在步骤S714中自打开阀(V2)215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步骤S715),在灭菌室219内的气压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50Pa)并且在步骤S714中自打开阀(V2)215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是),停止利用送气真空泵220进行灭菌室219内的吸引(抽真空)(步骤S716),打开阀(V5)217(步骤S717)。由此,气化了的灭菌剂在灭菌室219内扩散,从而可以对被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
这是因为灭菌室219内的气压(例如50Pa)比气化炉216内的气压低,因此,上述灭菌剂扩散。
在此扩散的灭菌剂的气化炉内的分子团进一步被细分化,可以使灭菌剂进一步在灭菌室内扩散,从而可以增强灭菌作用。
而且,可以对被灭菌对象物等的细内腔等有效地进行灭菌。
接着,判定在步骤S717中自打开阀(V5)217开始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330秒),在判定为自打开阀(V5)217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330秒)时(步骤S718:是),打开阀(V9)227(步骤S719)。
由此,由于气化炉216内及灭菌室219内的气压比灭菌装置100外的气压低,因此,利用吸气用HEPA过滤器被净化了的灭菌装置100外的外部空气(空气)被吸入气化炉216内。而且,根据被送入到气化炉216内的空气,在气化炉216内作为气体而残留的灭菌剂及附着在气化炉216的内部表面的灭菌剂被送入灭菌室219内。由此,足够量的气化了的灭菌剂被送入灭菌室219,对处于灭菌室219内的被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的灭菌作用增强。另外,例如,根据该处理,针对被灭菌对象的细管等具有里侧等难以灭菌的部分(内腔)的被灭菌物,因气化了的灭菌剂利用随后送入的大气被压入内腔,因此,内腔的灭菌作用也增强。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送气真空泵220(真空设备)对作为气化室的气化炉216抽真空、将在所述气化室内被气化的气化了的灭菌剂(灭菌剂气体)投入灭菌室219之后,在作为气化室的气化炉216和灭菌室219导通的状态下,打开阀(V9)227(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作为气化室的气化炉216和大气导通。由此,可以将在使灭菌剂气化的气化室残留的灭菌剂送入灭菌室,从而可以促进充分的灭菌作用。
而且,若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19中自打开阀(V9)227开始经过规定时间(15秒),则打开阀(V7)226(与本发明的第二大气开放阀相当),进而将利用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被净化了的灭菌装置100外的外部空气(空气)吸入灭菌室219内。这是由于灭菌室219内、气化炉216内的气压比灭菌装置100外的气压低,因此,灭菌装置100外的外部空气(空气)被吸入灭菌室219内。即,由于构成为,在气化室和灭菌室导通的状态下,打开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此后,打开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灭菌室和大气导通,因此,除将残留在气化室的灭菌剂送入灭菌室之外,进一步增加在将灭菌剂投入灭菌室后投入的一定时间内的大气量,从而可以增强将灭菌剂压入内腔中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打开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在一定时间后,打开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灭菌室和大气导通,但也可以构成为,在灭菌室的压力达到规定的压力后,打开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灭菌室和大气导通。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在打开第一大气开放阀后,打开第二大气开放阀,吸引大量的大气,从而可以提高灭菌剂的压入效果,可以提高具有内腔的被灭菌物的内腔的灭菌效果。
接着,灭菌装置100判定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是否已上升至大气压,在判定为已上升至大气压的情况下(步骤S721:是),关闭阀(V2)215(步骤S722)。
接着,灭菌装置100关闭阀(V7)226(步骤S723),利用送气真空泵220重新进行灭菌室219内的吸引(抽真空)(步骤S724)。由此,利用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被净化了的灭菌装置100外的外部空气(空气),流过使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和气化炉216导通的导管,被吸入气化炉216内。而且,根据被送入到气化炉216内的空气,在气化炉216内作为气体而充满的灭菌剂及附着在气化炉216内部的表面的灭菌剂进而被送入灭菌室219内。
由此,针对被灭菌对象的细管等的里侧等难以灭菌的部分(特别是内腔部分)的灭菌作用增强,并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气化炉216内的灭菌剂。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24中自利用送气真空泵220重新进行灭菌室219内的吸引(抽真空)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例如15秒)后,关闭阀(V9)227(步骤S725)。
此时,也继续利用送气真空泵220进行灭菌室219内的吸引(抽真空),根据步骤S725,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被密闭,对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进行减压(步骤S726)。
接着,灭菌装置100判定自步骤S702至步骤S726的处理是否已执行规定次数(例如4次)(步骤S727),在判定为已执行规定次数的情况下(是),进行步骤S503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自步骤S702至步骤S726的处理未执行规定次数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步骤S702以后的处理。这样,通过使自步骤S702至步骤S726的处理执行规定次数,对被灭菌对象物进行灭菌的灭菌作用的效果增强,可以对被灭菌对象物充分地进行灭菌。
接着,对在步骤S703中判定为“不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5被按下的情况(不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03中判定为“不浓缩灭菌剂进行灭菌的模式”按钮305被按下的情况下(否),判定灭菌室219内和气化炉216内的气压是否已被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1000Pa)(步骤S728)。
接着,在灭菌装置100判定为灭菌室219内和气化炉216内的气压已被减压至规定的气压(例如100Pa)的情况下(步骤S728:是),使送液旋转泵207工作,将筒205内的灭菌剂吸取规定量(例如2毫升)。接着,被吸取的规定量的灭菌剂被送入浓缩炉208(步骤S729)。
在此吸取的规定量的灭菌剂例如是能够利用灭菌剂使灭菌室219内的空间处于饱和状态的量。
接着,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30中向安装在筒的安装部位的筒205的RF-ID写入在筒205内残留的灭菌剂的剩余量。具体而言,将自在步骤S101中读取的筒205内的灭菌剂的剩余量减去在步骤S729中自筒205吸取的规定量(例如2毫升)后得到的值存储到RF-ID。
另外,在步骤S101中自RF-ID读取的初次使用时间(筒在灭菌装置中最初被使用的时间)未包含表示时间的信息的情况下,灭菌装置100在步骤S730中判定为本次筒在灭菌装置中最初被使用。这样,仅在被判定为筒在灭菌装置中最初被使用的情况下,当前的时间信息也写入RF-ID中。
接着,灭菌装置100进行步骤S730的处理后进行已说明的步骤S709以后的处理。
在步骤S728中,若灭菌室219内达到规定的气压(例如1000Pa),则在步骤S729中开始吸取灭菌剂,由于在步骤S729中结束吸取灭菌剂的时候低于500Pa,因此,可以有效地向S709转移。
这样,在灭菌室219内及气化炉216内的气压被减压至开始计量管214内的减压的规定气压(例如1000帕斯卡)后,可以将被吸取的规定量的灭菌剂送入浓缩炉208并立刻在步骤S709中对计量管214内进行减压,此后,在步骤S710中将浓缩炉208内的灭菌剂送入计量管,因此,能够自浓缩炉208立刻将灭菌剂送入计量管214。即,可以将灭菌剂以在浓缩炉208中不被大致浓缩的方式送入计量管214。
<图8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8说明图5的S503所示的换气工序的详细处理的一例。
图8是表示图5的S503所示的换气工序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8所示的各工序(处理)通过利用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控制灭菌装置内的各装置的动作来实施。
即,通过执行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能够读取并执行的程序,控制各装置的动作,执行该图所示的各工序(处理)。
首先,灭菌装置100打开阀V(7)226(步骤S801)。
接着,灭菌装置100利用送气真空泵220继续进行灭菌室219内的吸引(抽真空)(步骤S802)。
在步骤S801中自打开阀V(7)226开始,在步骤S802中利用送气真空泵220进行灭菌室219内的吸引(抽真空),若经过规定时间(步骤S803:是),则关闭阀V(7)226(步骤S804),利用送气真空泵220继续进行灭菌室219内的吸引(抽真空)。由此,灭菌室219内被减压。
接着,若灭菌装置100在灭菌室219内被减压至规定的气压(50Pa)(步骤S806:是),则打开阀V(7)226(步骤S807)。由此,利用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被净化了的灭菌装置100外的外部空气(空气)被吸入灭菌室219内。这是由于灭菌室219内的气压比灭菌装置100外的气压低,因此,灭菌装置100外的外部空气(空气)被吸入灭菌室219内。
接着,灭菌装置100判定灭菌室219内的气压是否已上升至大气压,在判定为灭菌室219内的气压已上升至大气压的情况下(步骤S808:是),判定自步骤S804至步骤S808的处理是否已执行了规定次数(例如4次)(步骤S809),在自步骤S804至步骤S808的处理已执行了规定次数(例如4次)的情况下(是),关闭阀V(7)226(步骤S810),结束换气工序。
另一方面,在自步骤S804至步骤S808的处理未执行规定次数(例如4次)的情况下(否),再次自步骤S804的处理开始进行处理。
由此,附着在灭菌室219内的表面的灭菌剂及在灭菌室219内作为气体而残留的灭菌剂利用送气真空泵220被吸引。在此被吸引的气体(包含灭菌剂)流过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灭菌剂利用灭菌剂分解装置222被分解,分解后的分子被排放到外部。
<图9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9说明图4的S114所示的灭菌排出处理的详细处理的一例。
图9是表示图4的S114所示的灭菌排出处理的详细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9所示的各工序(处理)通过利用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控制灭菌装置内的各装置的动作来实施。
即,通过执行灭菌装置100的计算处理部201能够读取并执行的程序,控制各装置的动作,执行该图所示的各工序(处理)。
首先,灭菌装置100根据送液旋转泵223利用泵吸引筒205内的所有的液体灭菌剂,使流过液体传感器204和送液旋转泵223之间的导管被输送的上述所有的灭菌剂流过送液旋转泵223和排气蒸发炉224之间的导管并输送到排气蒸发炉224内(步骤S901)。
接着,灭菌装置100利用排气蒸发炉224对流过送液旋转泵223和排气蒸发炉224之间的导管输送的所有的液体灭菌剂(在排气蒸发炉224内积存的灭菌剂),由设置于排气蒸发炉224的加热器进行加热,使该灭菌剂全部气化。接下来,被气化了的灭菌剂经过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和排气蒸发炉224之间的导管输送到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步骤S902)。
在此,设置于排气蒸发炉224的加热器例如被加热到比灭菌剂(过氧化氢)的沸点(过氧化氢的沸点为141度)高的温度。因此,利用排气蒸发炉224,灭菌剂全部被气化。
接着,灭菌装置100利用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对流过排气蒸发炉224和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输送来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进行净化,被净化了的气体(包含灭菌剂)流过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和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输送到灭菌剂分解装置222。
接着,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对自灭菌剂分解装置222和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之间的导管输送来的气体所包含的灭菌剂的分子进行分解,将分解所生成的分子排放到灭菌装置100外(步骤S903)。
<图10的说明>
接着,使用图10对与本发明的灭菌装置100的浓缩炉208、阀(V1)211、阀(V3)212、阀(V4)213、计量管214、阀(V2)215、气化炉216、阀(V5)217、阀(V9)227的硬件结构相关的框结构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灭菌装置100的浓缩炉208、阀(V1)211、阀(V3)212、阀(V4)213、计量管214、阀(V2)215、气化炉216、阀(V5)217、阀(V9)227的硬件结构相关的结构框图的一例的图。
对于图10所示的各硬件中与图2所示的各硬件相同的硬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
在步骤S704、步骤S729中,送液旋转泵207工作,将筒205内的灭菌剂吸取规定量(例如2毫升),并将被吸取的规定量的灭菌剂送入浓缩炉208。
如图10所示,浓缩炉208在其下部设置有加热器,在步骤S706中,利用该加热器的热量,灭菌剂被加热。在灭菌剂是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情况下,利用该加热器的热量,水被气化。而且,气化了的水根据自送气加压泵209流过导管而被送入的空气,被挤出到与排气用HEPA过滤器221导通的导管,自浓缩炉208内被排出。由此,灭菌剂(过氧化氢水溶液)被浓缩。
如在图7中已说明的那样,在步骤S710中,浓缩炉208内的灭菌剂进入计量管214内。
如图10所示,该计量管214由直管部1001和支管部1002构成。
直管部1001是直线的管状部分。直管部1001的管沿重力方向配置。
另外,支管部1002是自直管部1001的中间部或上部呈枝状延伸的管状部分。
直管部1001安装成使直管部的轴心和支管部1002的轴心垂直。
因构成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构成为自浓缩炉208进入的灭菌剂积存在计量管214内的直管部1001。将灭菌剂积存在直管部1001的部分称为灭菌剂积存部1003。
即,灭菌剂积存部1003具有足够的空间供自浓缩炉208进来的灭菌剂进入上述空间。
因此,自浓缩炉208进入的灭菌剂积存在灭菌剂积存部1003,与灭菌剂一起自浓缩炉208进入的空气充满在灭菌剂积存部1003积存的灭菌剂所处空间以外的空间。即,该灭菌剂所处空间以外的空间是支管部1002内的空间,是与支管部1002内的空间相通的空间,因此,在步骤S711中通过打开阀(V3)212和阀(V4)213,该空气被吸取到灭菌室219内。
接着,在步骤S714中打开阀(V2),在灭菌剂积存部1003积存的灭菌剂被吸入气化炉216而气化。如图10所示,因液体灭菌剂自气化炉216的上部流入气化炉216,故灭菌剂容易气化。
另外,如图10所示,吸气用HEPA过滤器210和气化炉216之间的导管设置在气化炉216的上部。因此,若在步骤S719中打开阀(V9),则空气(外部空气)自气化炉216的上部跑到处于气化炉216下部的灭菌室219,因此,容易在宽广范围除去附着在气化炉216内部的灭菌剂及气化炉216内的气化了的灭菌剂,能够使上述除去的灭菌剂更多地流入灭菌室219。
即,对对象物进行灭菌的灭菌装置构成为,具有:作为用于收纳对象物的真空室的灭菌室、用于在将灭菌剂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前将灭菌剂气化的气化室、用于对所述灭菌室及所述气化室抽真空的真空设备、以及为了控制所述气化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而进行开闭的第一大气开放阀,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将所述气化室内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气体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在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灭菌室导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因此,通过设置将在使灭菌剂气化的气化室残留的灭菌剂送入灭菌室的构造,可以在减少灭菌剂浪费的同时促进灭菌作用。
另外,所述灭菌装置构成为,还具有为了控制所述灭菌室和大气之间的导通而进行开闭的第二大气开放阀,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将所述气化室内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气体投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在所述气化室和所述灭菌室导通的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此后,打开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灭菌室和大气导通,因此,除将在气化室残留的灭菌剂送入灭菌室之外,进一步增加在将灭菌剂投入灭菌室后投入的一定时间内的大气量,从而可以增强向内腔中压入灭菌剂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灭菌装置,通过导入灭菌剂来对对象物进行灭菌,所述灭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收纳所述对象物的灭菌室;
用于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的真空设备;
为了经由将所述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的路径、将大气导入所述灭菌室而设置的第一大气开放阀;以及
为了使所述灭菌室和大气导通而设置的第二大气开放阀,
在经由所述路径将所述灭菌剂导入利用所述真空设备抽真空后的所述灭菌室之后,为了使残留在所述路径中的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大气经由所述路径导入所述灭菌室,此后,打开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灭菌室和大气导通,从而使大气进一步导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关闭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关闭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经由所述路径将所述灭菌剂导入利用所述真空设备抽真空后的所述灭菌室之后,为了使残留在所述路径中的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大气经由所述路径导入所述灭菌室,在所述灭菌室的压力达到规定的压力后,打开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灭菌室和大气导通,从而使大气进一步导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关闭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关闭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
3.一种灭菌装置,通过导入灭菌剂来对对象物进行灭菌,所述灭菌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收纳所述对象物的灭菌室;
用于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的真空设备;以及
为了经由将所述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的路径、将大气导入所述灭菌室而设置的第一大气开放阀,
将所述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的所述路径包括用于使向所述灭菌室导入的灭菌剂气化的气化室,
所述真空设备用于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
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为了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而设置,
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而将所述气化室内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经由所述路径导入利用所述真空设备抽真空后的所述灭菌室之后,为了使残留在所述气化室内的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化室将利用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与大气导通的口设置在所述气化室的上部,将与所述灭菌室导通的口设置在所述气化室的下部。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菌剂是过氧化氢。
6.一种灭菌方法,其为灭菌装置的灭菌方法,该灭菌装置具有:用于收纳对象物的灭菌室;用于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的真空设备;以及为了经由将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的路径、将大气导入所述灭菌室而设置的第一大气开放阀,所述灭菌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的所述路径包括用于使向所述灭菌室导入的灭菌剂气化的气化室,
所述真空设备用于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
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为了使所述气化室和大气导通而设置,
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气化室抽真空而将所述气化室内的被气化了的灭菌剂经由所述路径导入利用所述真空设备抽真空后的所述灭菌室之后,为了使残留在所述气化室内的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
7.一种灭菌方法,其为灭菌装置的灭菌方法,该灭菌装置具有:用于收纳对象物的灭菌室;用于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的真空设备;为了经由将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的路径、将大气导入所述灭菌室而设置的第一大气开放阀;以及为了使所述灭菌室和大气导通而设置的第二大气开放阀,所述灭菌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经由所述路径将所述灭菌剂导入利用所述真空设备抽真空后的所述灭菌室之后,为了使残留在所述路径中的灭菌剂导入所述灭菌室,打开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以使大气经由所述路径导入所述灭菌室,此后,打开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以使所述灭菌室和大气导通,从而使大气进一步导入所述灭菌室之后,关闭所述第二大气开放阀,利用所述真空设备对所述灭菌室抽真空,关闭所述第一大气开放阀。
CN201210365271.8A 2011-10-06 2012-09-27 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 Active CN1030281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2381A JP5605343B2 (ja) 2011-10-06 2011-10-06 滅菌装置および滅菌方法
JP2011-222381 2011-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8128A CN103028128A (zh) 2013-04-10
CN103028128B true CN103028128B (zh) 2015-11-18

Family

ID=48015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5271.8A Active CN103028128B (zh) 2011-10-06 2012-09-27 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63259B2 (zh)
JP (1) JP5605343B2 (zh)
CN (1) CN1030281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68666B2 (ja) * 2011-10-31 2015-02-12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
JP5696740B2 (ja) * 2012-12-13 2015-04-08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943102B2 (ja) * 2012-12-13 2016-06-29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020498B2 (ja) * 2014-03-24 2016-11-02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滅菌装置および滅菌方法
JP6436295B2 (ja) * 2014-10-24 2018-12-12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過酸化水素ガス滅菌装置
WO2016125810A1 (ja) * 2015-02-03 2016-08-11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滅菌装置及び滅菌方法
WO2016125809A1 (ja) * 2015-02-03 2016-08-11 株式会社湯山製作所 滅菌装置及び滅菌方法
US20200360552A1 (en) * 2015-12-18 2020-11-19 Caron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porized hydrogen peroxide cleaning of contents of a chamber of a container
US10738271B2 (en) 2015-12-18 2020-08-11 Caron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porized hydrogen peroxide cleaning of an incubation chamber
FI3600456T3 (fi) 2017-03-27 2023-10-26 Regeneron Pharma Sterilointimenetelmä
CN108686240B (zh) * 2017-04-10 2022-03-04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灭菌方法和灭菌装置
CN108686241B (zh) * 2017-04-10 2021-03-26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灭菌方法和灭菌装置
CN113441471B (zh) * 2021-06-29 2022-03-01 佳木斯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网络的医疗器械智能清洗系统
CN115192744B (zh) * 2022-05-23 2023-07-07 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加液传递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6433A (zh) * 2004-03-31 2007-04-11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杀菌方法及杀菌装置
CN101977637A (zh) * 2008-03-26 2011-02-16 赛安株式会社 杀菌装置以及杀菌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97191A (zh) * 1973-12-28 1975-08-01
CA1303811C (en) * 1987-07-06 1992-06-23 Robert W. Childers Flow-through vapor phase sterilization system
JPH0451798Y2 (zh) * 1990-04-23 1992-12-07
US5445792A (en) * 1992-03-13 1995-08-29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Optimum hydrogen peroxide vapor sterlization method
JP3549883B2 (ja) * 1992-10-01 2004-08-04 アメリカン ステリライザー カンパニー アキュムレータに基づく液体計量分与システムおよび計量分与方法
US5527508A (en) * 1992-11-12 1996-06-18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Method of enhanced penetration of low vapor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sterilants during sterilization
US5872359A (en) * 1995-07-27 1999-02-16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Real-time monitor an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drogen peroxide vapor decontamination
JPH09131390A (ja) * 1995-11-09 1997-05-20 Taiyo Toyo Sanso Co Ltd ガス滅菌処理方法及びガス滅菌処理システム
US5876664A (en) * 1996-06-14 1999-03-02 American Sterilizer Company Continuous-operation, closed loop deconta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3783337B2 (ja) * 1997-05-29 2006-06-07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滅菌装置および滅菌方法
US7157046B2 (en) * 2001-02-16 2007-01-02 Steris Inc. High capacity flash vapor generation systems
US6967315B2 (en) * 2002-06-12 2005-11-22 Steris Inc. Method for vaporizing a fluid using an electromagnetically responsive heating apparatus
US6734405B2 (en) * 2002-06-12 2004-05-11 Steris Inc. Vaporizer using electrical induction to produce heat
US7201869B2 (en) * 2002-06-28 2007-04-10 Ethicon, Inc. Sterilizer with restrictor
US20070098591A1 (en) * 2005-10-31 2007-05-03 Georg Frink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energy vaporization of liquid oxidizing agents or solutions
KR100782040B1 (ko) * 2007-06-29 2007-12-04 주식회사 리노셈 과산화수소 및 오존을 사용하는 멸균방법 및 그 방법에따른 장치
JP5694964B2 (ja) * 2009-02-23 2015-04-01 ノクシライザ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Noxilizer, Incorporated ガス滅菌装置及びガス滅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6433A (zh) * 2004-03-31 2007-04-11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杀菌方法及杀菌装置
CN101977637A (zh) * 2008-03-26 2011-02-16 赛安株式会社 杀菌装置以及杀菌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81560A (ja) 2013-05-09
US9463259B2 (en) 2016-10-11
CN103028128A (zh) 2013-04-10
US20130089461A1 (en) 2013-04-11
JP5605343B2 (ja)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8128B (zh) 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
CN103071171B (zh) 灭菌装置、灭菌方法
JP5696740B2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3071172B (zh) 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
CN103071167B (zh) 灭菌装置、灭菌方法、程序
JP5348288B2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975149B2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003039B2 (ja) 滅菌装置、滅菌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668666B2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
JP6003040B2 (ja) 滅菌装置、滅菌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5119776A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
JP5803850B2 (ja) 滅菌補助具および滅菌処理方法
JP6020498B2 (ja) 滅菌装置および滅菌方法
JP5783296B2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
JP2015116497A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7080350A (ja) 滅菌装置
JP5846235B2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
JP6354150B2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
JP2015119777A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
JP5772699B2 (ja) 滅菌補助装置および滅菌処理方法
JP2017113332A (ja) 滅菌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7176778A (ja) 滅菌装置、滅菌方法、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