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9009B - 交换镜头 - Google Patents

交换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9009B
CN103019009B CN201210353419.6A CN201210353419A CN103019009B CN 103019009 B CN103019009 B CN 103019009B CN 201210353419 A CN201210353419 A CN 201210353419A CN 103019009 B CN103019009 B CN 103019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necting terminals
lens side
side connecting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34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9009A (zh
Inventor
及川雅史
今藤和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10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166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910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5753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19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9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9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90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换镜头。交换镜头具有:镜头侧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保持部,配置了各自与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连接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光学系统,包括可驱动的被驱动部件;驱动部,驱动被驱动部件;通信部,与相机机身进行数据通信。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是从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相邻的任意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的大约2倍。

Description

交换镜头
技术领域
本非临时申请请求2011年1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564,576号的权益。本申请还请求2011年9月20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第2011-205067号、2011年9月20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第2011-205068号、2012年8月31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第2012-191006号、及2012年8月31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第2012-191007号的优先权。这些在先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换镜头。
背景技术
在相机机身和交换镜头之间进行电子通信的相机系统为世人所知。日本特开平7-234432号公报记载了一种交换镜头,其具有用于与相机机身及适配器(例如中间环、后焦点转换器)进行通信的端子组。该端子组圆弧状排列配置,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组成的组包括2组。
发明内容
上述公报记载的交换镜头因接地端子存在2个系统,所以存在配件个数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交换镜头具有:镜头侧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保持部,配置了各自与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连接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光学系统,包括可驱动的被驱动部件;驱动部,驱动上述被驱动部件;通信部,与上述相机机身进行数据通信,上述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由以下构成: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使上述驱动部动作的驱动电压;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时钟信号;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数据信号;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1非同步信号;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通信部根据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1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1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1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通信部根据输入到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3数据信号的发送;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是和上述动作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选择的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是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相邻的任意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的约2倍。
本发明的第2方式优选,在第1方式的交换镜头中,向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电压时,以上述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之间,设置配置了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的接地端子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交换镜头具有:镜头侧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保持部,配置了各自与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连接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光学系统,包括可驱动的被驱动部件;驱动部,驱动上述被驱动部件;通信部,与上述相机机身进行数据通信,上述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由以下构成: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使上述驱动部动作的驱动电压;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是和上述驱动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时钟信号;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数据信号;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1非同步信号;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通信部根据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1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1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1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通信部根据输入到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3数据信号的发送,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选择的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是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相邻的任意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的约2倍。
本发明的第4方式优选,在第1方式的交换镜头中向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电压时,以上述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之间,设置配置了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的接地端子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交换镜头具有:镜头侧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保持部,在上述镜头侧卡口部上安装了上述相机机身时,与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分别接触地配置露出到交换镜头外部的12个接触部;光学系统,包括可驱动的被驱动部件;驱动部,驱动上述被驱动部件;上述12个接触部由以下构成:第1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使上述驱动部动作的驱动电压;第2接触部,对应上述驱动电压接地;第3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时钟信号;第4接触部,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数据信号;第5接触部,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第6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第7接触部,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第8接触部,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1非同步信号;第9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第10接触部,向上述相机机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身;第11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根据从上述第8接触部输出的上述第1非同步信号及通过上述第3接触部输入的上述第1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接触部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1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第5接触部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该动作电压用于:根据通过上述第9接触部输入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接触部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通过上述第6接触部输入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接触部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3数据信号的发送;第12接触部,对应上述动作电压接地,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12个接触部中任意选择的2个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2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接触部到上述第1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3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4接触部到上述第1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4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5接触部到上述第1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5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6接触部到上述第1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6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7接触部及上述第11接触部及上述1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7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1接触部及上述第1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8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6接触部及上述第7接触部及上述第9接触部及上述第10接触部及上述第11接触部及上述1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9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6接触部及上述第7接触部及上述第10接触部及上述第11接触部及上述1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10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6接触部及上述第7接触部及上述第11接触部及上述1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12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1和上述12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上述交换镜头具有以下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1接触部的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2接触部及上述第12接触部的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3接触部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4接触部的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5接触部的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6接触部的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7接触部的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8接触部的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9接触部的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10接触部的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11接触部的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
本发明的第6方式优选,在第5方式的交换镜头中,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非接触部,上述非接触部露出到上述交换镜头的外部,连接上述第2接触部和上述第12接触部,在上述镜头侧卡口部上安装了上述相机机身时,与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中的任意一个均不接触。
本发明的第7方式优选,在第5方式的交换镜头中,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连接部,上述连接部在上述交换镜头的筐体内连接上述第2接触部和上述第12接触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交换式相机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交换式相机系统的截面图。
图3是保持部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4A、4B是机身侧卡口部的正面图及保持部的放大图。
图5A、5B是镜头侧卡口部的正面图及保持部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指令数据通信的例子的时序图。
图7A、7B是表示热线通信的例子的时序图。
图8A、8B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的正面图。
图9A、9B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正面图及截面图。
图10A、10B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的正面图。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12A、12B是机身侧卡口部的正面图及保持部的放大图。
图13A、13B是镜头侧卡口部的正面图及保持部的放大图。
图14A、14B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镜头侧卡口部的正面图及保持部的放大图。
图15A、15B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正面图及截面图。
图16是保持部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镜头交换式相机系统的透视图。此外,在图1中仅表示本发明涉及的设备及装置,对其之外的设备及装置省略图示和说明。相机系统1由以下构成:相机机身100;交换镜头(拍摄镜头)200,可装卸于相机机身100。
相机机身100上设置有可装卸地安装交换镜头200的机身侧卡口部101。在机身侧卡口部101附近(机身侧卡口部101的内周侧)的位置上,在向机身侧卡口部101的内周侧部分突出的状态下,设置有保持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的保持部(电连接部)102。
并且,交换镜头200中,对应机身侧卡口部101,设置有可装卸地安装相机机身100的镜头侧卡口部201。在镜头侧卡口部201附近(镜头侧卡口部201的内周侧)的位置上,在向镜头侧卡口部201的内周侧部分突出的状态下,设置有保持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保持部(电连接部)202。
在相机机身100上安装了交换镜头200时,设置在保持部102(稍后详述)的多个机身侧连接端子与设置在保持部202(稍后详述)的多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电连接且物理连接。这些端子用于从相机机身100到交换镜头200的供电、及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的信号的收发。
在相机机身100内的机身侧卡口部101后方设置拍摄元件104。在相机机身100的上方设置有作为输入装置的按钮105。用户使用按钮105等输入装置,在相机机身100上进行拍摄指示、拍摄条件的设定指示等。
图2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镜头交换式相机系统的截面图。交换镜头200具有使被摄体图像成像的成像光学系统210。成像光学系统210由多个镜头210a~210c构成。该多个镜头210a~210c中包括用于控制被摄体图像的对焦位置的聚焦镜头210b。
在交换镜头200的内部设置有司职交换镜头200各部件的控制的镜头控制部203。镜头控制部203由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及其外围电路等构成。镜头控制部203上连接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镜头驱动部212、镜头位置检测部213、ROM215、及RAM216。
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经由保持部102、202的端子进行和相机机身100的数据收发。该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和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分别是交换镜头侧的通信接口。镜头控制部203使用这些通信接口,与相机机身100(下述机身控制部103)之间进行下述各通信(热线通信、指令数据通信)。
镜头驱动部212例如具有步进电机等致动器,对应输入到镜头驱动部212的信号驱动聚焦镜头210b。镜头位置检测部213例如计数镜头驱动部212具有的步进电机中输入的信号的脉冲数,检测聚焦镜头210b的位置。或者,也可使用设置在交换镜头200上的公知的距离编码器等,检测聚焦镜头210b的位置。
此外,交换镜头200内可设置上述聚焦镜头210b以外的被驱动部件。例如,和上述聚焦镜头210b一样,作为在交换镜头(成像光学系统210)的光轴方向上可移动的部件具有变焦镜头,也可将电子驱动该变焦镜头的机构(动力变焦机构)设置在交换镜头200内。并且,在交换镜头200内也可设置抖动校正机构,其包括可向包括与成像光学系统210的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成分(X、Y方向成分)的移动方向移动的抖动校正镜头,通过驱动该抖动校正镜头进行图像振动的校正。并且,在交换镜头200内也可设置光圈电动机构,其可控制为变更被摄体光束通过的光圈开口的大小而可移动的光圈部件(光圈叶片)的驱动。当设置了这样的被驱动部件时,镜头控制部203使用镜头驱动部212及镜头位置检测部213,控制抖动校正镜头、光圈部件、变焦镜头各自的驱动、位置检测。
ROM215是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提前存储镜头控制部203执行的规定的控制程序等。RAM216是易失性的存储介质,通过镜头控制部203作为各种数据的存储区域使用。
在拍摄元件104的前面设置有:用于控制拍摄元件104的曝光状态的快门115;组合了光学低通滤波器、红外线截止滤波器的光学滤波器116。透过了成像光学系统210的被摄体光经由快门115及滤波器116入射到拍摄元件104。
相机机身100内部设置司职相机机身100的各部件的控制的机身控制部103。机身控制部103由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RAM及其外围电路等构成。
机身控制部103连接到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及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连接到保持部102,可与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进行数据的收发。同样,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可与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进行数据的收发。换言之,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和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分别是机身侧的通信接口。机身控制部103使用这些通信接口,和交换镜头200(镜头控制部203)之间进行下述各通信(热线通信、指令数据通信)。
相机机身100的背面配置由LCD面板等构成的显示装置111。机身控制部103对该显示装置111显示基于拍摄元件104的输出的被摄体的图像(所谓通过镜头图像)、用于设定拍摄条件的各种菜单画面。
(保持部102、202的说明)
图3是表示保持部101、202的细节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保持部102中存在BP1~BP12共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并且,保持部202中存在分别和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中的1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3~BP12对应的、LP1、LP3~LP12共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
相机机身100具有可提供规定范围电压的二次电池132。相机机身100内的各部件(机身控制部103、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等),通过该二次电池132提供的电压动作。此外,相机机身100内的各部件不直接使用由该二次电池132提供的电压,可使用通过公知的串联调节器、交换型调节器等降压的电压。
二次电池132的正极及负极连接到设置在相机机身100内的电源电路130。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及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连接到该电源电路130。电源电路130根据从二次电池132提供的电压,向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提供除了镜头驱动部212的交换镜头200内的各部件的动作电压。即,从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提供除了镜头驱动部212的交换镜头200内的各部件(包括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的动作电压。
此外,在图3中,仅图示了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和镜头控制部203的连接,但实际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也连接到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等,对该各部件提供动作电压。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也同样。
可向该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提供的电压值的范围是最小电压值~最大电压值(例如3V以上的电压值),但标准提供的电压值是该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的中间值附近的电压值。由此,从相机机身100一侧提供到交换镜头200一侧的电流值在电源接通状态下,是约数十mA~数百mA范围内的电流值。
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是和提供到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的上述动作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在电源电路130的内部连接到二次电池132的负极。即,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及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是和上述动作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
在以下说明中,将由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V33。并且,将由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及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GND。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及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构成用于从相机机身100一侧向交换镜头200一侧提供电源的电源系统端子。
第3机身侧连接端子BP3、第4机身侧连接端子BP4、第5机身侧连接端子BP5、及第8机身侧连接端子BP8连接到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和这些机身侧连接端子对应的交换镜头200一侧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连接到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和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使用这些端子(通信系统端子),彼此进行数据收发。稍后详述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和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进行的通信的内容。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第3机身侧连接端子BP3及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CLK。同样将第4机身侧连接端子BP4及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BDAT,将第5机身侧连接端子BP5及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LDAT,将第8机身侧连接端子BP8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RDY。
第9机身侧连接端子BP9、第10机身侧连接端子BP10、第6机身侧连接端子BP6、及第7机身侧连接端子BP7连接到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和这些机身侧连接端子对应的交换镜头200一侧的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连接到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使用这些端子(通信系统端子),向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进行数据的发送。稍后详述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和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进行的通信的内容。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第9机身侧连接端子BP9及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HREQ。同样将第10机身侧连接端子BP10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HANS,将第6机身侧连接端子BP6及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HCLK,将第7机身侧连接端子BP7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HDAT。
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 1经由开关131连接到二次电池132的正极。并且,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连接到二次电池132的负极。二次电池132向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提供镜头驱动部212的驱动电压。即,从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及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提供镜头驱动部212的驱动电压。可向该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提供的电压值的范围是最小电压值~最大电压值,但该范围均是比可提供到上述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的电压值范围大的电压值。例如,可向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提供的最大电压值,是可向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提供的最大电压值的数倍左右。即,提供到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的电压值是和提供到上述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的电压值大小不同的电压值。此外,标准性提供到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的电压值是可提供到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的中间值附近的电压值。由此,从相机机身100一侧提供到交换镜头200一侧的电流在电源接通状态下,是约10mA~数A的电流值。
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是和提供到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的上述驱动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与二次电池132的负极相连接。即,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是和上述驱动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交换镜头200的保持部202上未设置和该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对应的端子。即,当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结合时,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变为开放状态。
在以下说明中,将由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 1及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BAT。即,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及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构成用于从相机机身100一侧向交换镜头200一侧提供电源的电源系统端子。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连接到交换镜头200内的镜头驱动部212。镜头驱动部212进一步连接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即,镜头驱动部212以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为接地,通过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提供的驱动电压动作。换言之,交换镜头200内的镜头控制部203等电路、和镜头驱动部212等驱动系统共享接地。
图4A、4B是机身侧卡口部101的正面图。图4A是从交换镜头200一侧观察相机机身100的机身侧卡口部101的图,图4B是放大了图4A中的保持部102的图。并且,图5A、5B是镜头侧卡口部201的正面图。图5A表示从相机机身100一侧观察交换镜头200的镜头侧卡口部201的情况,图5B表示放大了图5A中的保持部202的情况。各卡口部具有圆形的形状,在以下说明中,将该圆的中心称为卡口中心点O。
如图4A所示,在比机身侧卡口部101的卡口面深的地方(图4A中的纸面进深方向),配置有保持部102。并且,如图5A所示,在比镜头侧卡口部201的卡口面突出的地方(图5A中的纸面眼前方向),配置有保持部202。使机身侧卡口部101的卡口面和镜头侧卡口部201的卡口面接触,结合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后,保持部102和B保持部202连接,设置在两个保持部的1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3~BP12和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彼此连接。并且如上所述,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与任何一个镜头侧连接端子均不连接。此外,在图4A、4B及图5A、5B中,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及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上描绘的点划线,表示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结合时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的轨迹。这种卡口构造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过多的说明。
如图4A所示,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分别具有圆筒形的形状,通过设置在保持部102内部的弹簧等,向机身侧卡口部101的正面方向(交换镜头200的方向)施力。并且如图5A所示,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分别具有在保持部202的表面露出大致矩形的导体的形状。保持部102和保持部202连接时,各机身侧连接端子通过上述施力被各镜头侧连接端子推压,镜头侧连接端子和机身侧连接端子电导通。此外,在图5A及图5B中,在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上重叠描绘的圆,是表示对应的机身侧连接端子的推压位置的圆。
在以下说明中,对于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的每一个,将镜头侧连接端子整体中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结合时与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区域(图5A中圆所示的区域),称为接触部。并且,“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结合时”是指,对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从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提供电压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镜头侧连接端子不仅指图5A中斜线涂抹所示的保持部202的表面露出的大致矩形的区域(包括接触部),而且包括连接该大致矩形区域和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的电气布线(导线、软电线等)。并且,以下会将上述斜线涂抹所示的保持部202的表面露出的区域,称为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的露出区域。此外,对露出区域稍后使用图9详细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在镜头侧卡口部201的保持部202中,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的露出区域)在沿着镜头侧卡口部201的方向(沿着外观形状是大致圆形的镜头侧卡口部201的一部分的圆弧方向)上,以卡口中心点O为中心,圆弧状(圆弧形状)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中,镜头侧连接端子LP3~LP12(的露出区域)使各自的接触部等间隔地配置。圆弧、即分别连接卡口中心点O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露出区域的)中心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露出区域的)中心的扇形、的角度θ11约为105度,各接触部间的圆弧角度θ0分别约为9.5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各自的圆弧方向的宽约为1.5mm。并且,卡口中心点O、和各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到接触部中心为止的距离约为15mm,因此各镜头侧连接端子LP3~LP12的中心间的圆弧方向上的距离约为2.5mm。并且,各镜头侧连接端子LP3~LP12的圆弧方向的宽约为1.5mm,因此各镜头侧连接端子LP3~LP12间的圆弧方向的间隙约为1mm。
此外,各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的(露出区域的)宽、间隙可适当变更。例如,可将各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的(露出区域的)圆弧方向的宽以1/10mm单位(小数点数毫米单位)增大或减小。与此对应,间隙的圆弧方向的宽也可以1/10mm单位(小数点数毫米单位,例如正负0.2mm)适当变更。
以下根据图5B说明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的露出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11,在从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中任意选择的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和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1,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θ11。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及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3~θ11。
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3,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及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4~θ11。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4,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及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5~θ11。
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5,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6~θ11。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6,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7~θ11。
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7,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8~θ11。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8,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9~θ11。
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9,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11。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是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中相邻的任意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的约2倍。其中,相邻的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是指,例如在图5A中,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 11和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和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和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等,相对卡口中心点O配置在圆周上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相邻排列的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此外,在该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和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之间,在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结合时(对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从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提供电压时),存在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
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的露出区域)以上述位置关系配置在保持部202上。此外,在作为通信系统的端子(通信系统端子)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和电源系统的端子中提供电源电压(上述动作电压)的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 11之间,配置作为它们的接地端子的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之所以这样构成,是为了将电源系统的端子(信号线)对通信系统的端子(信号线)造成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
提供电源电压的信号线(包括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信号线),对应电源电压的提供目的地的负荷变动,产生较大的电压变化。该较大的电压变化有时会对通信系统的信号线产生不良影响。为抑制该不良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和电源端子(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相比电压变化较稳定的接地端子(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介入配置到:通信系统端子(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和电源端子(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之间。
连接到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和连接到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的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彼此相邻配置,但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及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和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的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的构成是,配置在和彼此不同的(另一个)通信部(217或218)连接的端子的旁边。即,在靠近和不同的(另一个)通信部连接的端子的位置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统一配置。这是因为,如下所述,对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传送和时钟信号不同步的信号。其中,和时钟信号不同步的信号是,和时钟信号、与其同步的信号相比变化较少的信号,例如单位时间的状态变化是1kHz~数kHz左右的信号。一般情况下,时钟信号、与其同步的信号因单位时间的变化剧烈至数MHz左右(作为一例,时钟信号为8MHz,与其同步的数据信号(也取决于数据量)是4MHz的例子等),因此易变为杂音源。因此,该端子为使对通信的影响为最小限度,优选和连接到不同的(另一个)通信部的端子彼此离开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下述端子配置:在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内传送时钟信号及与其同步的信号的端子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及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和在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内传送时钟信号及与其同步的信号的端子组(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之间,介入传送和时钟信号不同步的信号的端子组(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
此外,对图4A、4B所示的相机机身100一侧的保持部102中配置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和上述交换镜头200一侧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从图1、图4A、4B、及图5A、5B可知,机身侧卡口部101是和镜头侧卡口部201对合后旋转并扣合的、所谓卡销(Bayonet)式的卡口构造。因此,如图4A及图5A所示,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的排列方向和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的排列方向相反。在图5A中,左端配置第11镜头侧接端子LP11、右端配置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与之相对在图4A中,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配置在右端,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配置在左端。
(指令数据通信的说明)
镜头控制部203控制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经由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即信号线CLK、BDAT、LDAT、及RDY,同时进行来自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的控制数据的接收、和对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的响应数据的发送,以第1规定周期(在本实施方式中是16毫秒)进行。以下详细说明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和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之间进行的通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和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之间进行的通信,称为“指令数据通信”。
图6是表示指令数据通信的例子的时间图。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确认指令数据通信的开始时间(T1)、首先是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表示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可否通信。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在无法进行通信的状态下,从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输出H(高)电平的信号。即,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为H电平。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在信号线RDY是H电平时,直到其变为L电平为止不开始通信。并且不执行通信中的下一处理。
如信号线RDY为L(低)电平,则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从第3机身侧连接端子BP3输出时钟信号401。即,经由信号线CLK向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传送时钟信号401。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与该时钟信号401同步,从第4机身侧连接端子BP4输出作为控制数据的前半部分的机身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2。即,经由信号线BDAT,向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传送机身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2。
并且,向信号线CLK输出了时钟信号401时,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和时钟信号401同步,从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输出作为响应数据的前半部分的镜头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3。即,经由信号线LDAT向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传送镜头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3。
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对应镜头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3的发送完成,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为H电平(T2)。镜头控制部203开始第1控制处理404(后述),该处理是和接收的机身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2的内容对应的处理。
镜头控制部203在第1控制处理404完成时,通知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第1控制处理404的完成。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根据该通知,从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输出L电平的信号。即,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为L电平(T3)。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对应该信号电平的变化,从第3机身侧连接端子BP3输出时钟信号405。即,经由信号线CLK,向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传送时钟信号405。
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与该时钟信号405同步,从第4机身侧连接端子BP4输出作为控制数据的后半部分的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即,经由信号线BDAT,向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传送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
并且,向信号线CLK输出了时钟信号405时,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和时钟信号405同步,从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输出作为响应数据的后半部分的镜头侧数据包信号407。即,经由信号线LDAT,向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传送镜头侧数据包信号407。
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对应镜头侧数据包信号407的发送完成,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再次为H电平(T4)。镜头控制部203开始第2控制处理408(后述),该处理是和接收的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的内容对应的处理。
在此论述镜头控制部203进行的第1控制处理104、及第2控制处理408。
例如,论述接收的机身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2是要求交换镜头侧的特定数据的内容时的情况。镜头控制部203作为第1控制处理404,解析处理指令数据包信号402的内容,并且执行生成该要求的特定数据的处理。进一步,镜头控制部203作为第1控制处理404,使用指令数据包信号402中含有的校验和数据,也执行下述通信错误校验处理:对指令数据包信号402的通信中是否有错误,根据数据字节数简单地进行校验。通过该第1控制部404生成的特定数据的信号作为镜头侧数据包信号407输出到机身侧。此外,这种情况下,在指令数据包信号402后从机身侧输出的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成为对镜头侧而言并不特别具有意义的虚拟数据信号(包括校验和数据)。此时,镜头控制部203作为第2控制处理408,执行使用了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中含有的校验和数据的、上述通信错误校验处理。
并且,例如论述接收的机身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2是驱动镜头侧被驱动部件的指示的情况。例如论述以下情况:指令数据包信号402是聚焦镜头210b的驱动指示,接收的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是聚焦镜头210b的驱动量。镜头控制部203作为第1控制处理404,解析处理指令数据包信号402的内容,并且生成表示理解了该内容的了解信号。进一步,镜头控制部203作为第1控制处理404,使用指令数据包信号402中含有的校验和数据,如上所述也进行通信错误校验处理。通过该第1控制处理404生成的了解信号作为镜头侧数据包信号407输出到机身侧。并且,镜头侧控制部203作为第2控制处理408,执行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的内容的解析处理,并且执行使用了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中含有的校验和数据的、上述通信错误校验处理。
镜头控制部203在第2控制处理408完成时,通知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第2控制处理408的完成。由此,镜头控制部203使得从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向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输出L电平的信号。即,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为L电平(T5)。
此外,接收的机身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2是驱动上述镜头侧被驱动部件(例如聚焦镜头)的指示时,镜头控制部203对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使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为L电平的同时,对镜头驱动部212执行以对应驱动量驱动聚焦镜头210b的处理。
在上述时刻T1~时刻T5进行的通信是一次指令数据通信。如上所述,在一次指令数据通信中,通过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机身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2及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分别被一个个发送。即,为处理方便一分为二进行发送,但机身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2及机身侧数据包信号406两个合并构成一个控制数据。
同样,在一次指令数据通信中,通过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镜头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3及镜头侧数据包信号407分别被一个个发送。即,镜头侧指令数据包信号403及镜头侧数据包信号407两个合并构成一个响应数据。
如上所述,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同时进行:来自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的控制数据的接收;到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的响应数据的发送。指令数据通信中使用的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及第8机身侧连接端子BP8,是传送和其他时钟信号不同步的非同步信号(信号线RDY的信号电平/H(高)电平、或者L(Low)电平)的接点。
(热线通信的说明)
镜头控制部203控制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经由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即信号线HREQ、HANS、HCLK、及HDAT,向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发送镜头位置数据。以下详细说明在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和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之间进行的通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和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之间进行的通信称为“热线通信”。
图7A、7B是表示热线通信的例子的时间图。本实施方式的机身控制部103如下构成:按第2规定周期(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是1毫秒)开始热线通信。该周期比进行指令数据通信的周期短。图7A是表示热线通信按规定周期Tn重复进行的情况的图。重复进行的热线通信中,放大了某一次通信期间Tx的情况如图7B所示。以下根据图7B的时间图说明热线通信的步骤。
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在热线通信开始时(T6),首先从第9机身侧连接端子BP9输出L电平的信号。即,使信号线HREQ的信号电平为L电平。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将该信号输入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的情况通知镜头控制部203。镜头控制部203根据该通知,开始执行生成镜头位置数据的生成处理501。生成处理501是下述处理:镜头控制部203使镜头位置检测部213检测出聚焦镜头210b的位置,生成表示检测结果的镜头位置数据。
镜头控制部203执行完成生成处理501后,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从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输出L电平的信号(T7)。即,使信号线HANS的信号电平为L电平。机身控制部103及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对应该信号输入到第10机身侧连接端子BP 10,从第6机身侧连接端子BP6输出时钟信号502。即,经由信号线HCLK,向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传送时钟信号。
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与该时钟信号502同步,从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输出表示镜头位置数据的镜头位置数据信号503。即,经由信号线HDAT,向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传送镜头位置数据信号503。
镜头位置数据信号503的发送完成时,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从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输出H电平的信号。即,使信号线HANS的信号电平为H电平(T8)。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对应该信号输入到第10机身侧连接端子BP10,从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输出H电平的信号。即,使信号线HREQ的信号电平为H电平(T9)。
在上述时刻T6~时刻T9进行的通信是一次热线通信。如上所述,通过在一次热线通信中,镜头控制部203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发送一个镜头位置数据信号503。热线通信中使用的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第9机身侧连接端子BP9、及第10机身侧连接端子BP10,是传送和其他时钟信号不同步的非同步信号的接点。即,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及第9机身侧连接端子BP9是传送非同步信号(信号线HREQ的信号电平/H(高)电平、或者L(低)电平)的接点。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及第10机身侧连接端子BP10是传送非同步信号(信号线HANS的信号电平/H(高)电平、或者L(低)电平)的端子。
此外,指令数据通信和热线通信可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即,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和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中的一个在另一个与相机机身1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与相机机身100进行通信。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可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1)将与设置在机身侧卡口部101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中除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之外的各端子连接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的露出区域),配置在保持部202上。该与任意的镜头侧连接端子均不连接的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是提供用于使镜头驱动部212动作的驱动电压的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所对应的接地端子。镜头驱动部212、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均以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为接地端子。由此,不需要在交换镜头200内布置用于与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连接的端子,可减少配件个数。
(2)保持部202的和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对应的位置上,不存在端子。由此,不需要用于设置用于与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连接的端子的部件,可减少配件个数。
(第2实施方式)
适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具有和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相同的构成,但和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镜头侧连接端子的露出区域的表面形状。以下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中的镜头侧连接端子的露出区域的表面形状。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对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各部件附加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并且,相机机身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图8A、8B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202的正面图。如图8A及图8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镜头侧卡口部201的保持部202上配置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3~LP12具有覆盖从保持部202的内周侧(靠近卡口中心点O的边)到外周侧(远离卡口中心点O的边)为止的大小。但是,该露出区域的大小及位置和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对这一点以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截面图进行说明。
图9A是放大了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正面图的图,图9B是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及保持部202的截面图。如图9B的截面图所示,构成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金属片209的一端嵌入到设置在保持部202表面的凹部208中。即,金属片209的表面分为:露出区域LP8,露出到保持部202的表面;固定部LP8b,用于将金属片209固定到保持部202。并且,如图9A所示,从表面观察露出区域似乎大于图5A、5B,但实际上露出区域LP8的大小没有变化。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露出区域,其他10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也和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一样,因此省略说明。即,其他10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露出区域也和图5A、5B所示的一样,表面上似乎增加的区域是用于将金属片固定到保持部202的固定部。露出区域的大小及位置和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但露出区域的大小及位置也可不同。
根据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可获得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3实施方式)
适用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具有和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相同的构成,但和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排列。以下说明该第3实施方式中的镜头侧连接端子的端子排列。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对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各部件附加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并且,相机机身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图10A、10B是第3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中的保持部202的正面图。如图10A及图10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202中配置与1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1分别连接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构成为,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与任意的镜头侧连接端子均不连接,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准备了和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连接的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另一方面,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与任意的镜头侧连接端子均不连接。即,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从保持部202被去除。
此外,交换镜头200的内部布线相当于将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置换为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即,镜头驱动部212以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为接地,通过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提供的驱动电压动作。换言之,交换镜头200内的镜头控制部203等电路、和镜头驱动部212等的驱动系统共享接地。
以下根据图10B说明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的露出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 1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11,在从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任意选择的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0,小于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中的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2~θ31。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2,小于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中的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3~θ31。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3,小于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中的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4~θ31。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4,小于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中的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5~θ31。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5,小于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中的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6~θ31。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6,小于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中的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7~θ31。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7,小于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中的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8~θ31。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8,小于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中的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9、θ31。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9,小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31。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的接触部和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是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中相邻的任意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的约2倍。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的露出区域)以上述位置关系配置在保持部202上。
根据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可获得和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以下变形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将变形例之一或多个与上述实施方式组合。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A、5B所示,沿着保持部202的下侧边缘配置多个镜头侧连接端子。该多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也可以这以外的方式配置在保持部202上。并且,多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也可配置在保持部202的任意位置,保持部202的形状也不限于图5A、图5B所示的形状,可是任意形状。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热线通信将聚焦镜头210b的位置数据从交换镜头200发送到相机机身100。但是也可如下构成系统:使用热线通信,发送聚焦镜头以外的被驱动部件的状态信息。例如,在交换镜头200上设置了用于校正手抖的抖动校正镜头时,也可发送该抖动校正镜头的位置(X,Y位置)。并且,也可发送交换镜头的光圈的位置(与光圈开口大小相关的信息)。并且,如交换镜头200是变焦镜头,则也可发送和镜头的焦点距离相关的信息。这种情况下,作为图7B所示的生成处理501,包括:生成抖动校正镜头的位置数据的处理;生成形成光圈开口的光圈的控制位置数据(和开口大小对应的位置信息)的处理;生成变焦镜头的位置数据的处理。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102(机身侧)及保持部202(镜头侧)分别是一体配件(一个配件)。但该保持部102、202也可通过组合分割为几个(几个端子)的多个保持部配件,从而一体形成地构成。
(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2个通信(热线通信、指令数据通信)分别独立设置通信接口,它们也可一体形成。即,在交换镜头一侧,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和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可一体形成。同样,在相机机身一侧,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和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也可一体形成。进一步,也可替代机身控制部103、镜头控制部203,而使用组装了该各通信接口的功能的机身控制部、镜头控制部。
(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如下构成交换镜头200:使作为与连接到二次电池132的正极的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对应的接地端子的、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与任意的镜头侧连接端子均不连接。并且,镜头控制部203、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及镜头驱动部212以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为接地端子。相反也可如下构成交换镜头200:使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作接地端子使用、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与任意镜头侧连接端子均不连接。这种情况下,镜头控制部203、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及镜头驱动部212将与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连接的镜头侧连接端子,作为接地端子使用。并且,在与保持部202的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对应的位置上不配置镜头侧连接端子,在与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对应的位置上新配置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构成可如下实现:对图3、图5A、5B所示的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LP12,从与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对应的位置,移动到与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对应的位置。
(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与保持部202的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对应的位置上,未设置端子。也可是:在保持部202上设置端子,但在交换镜头200的内部,对该端子不连接各种电路(镜头控制部203、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及镜头驱动部212)。换言之,也可以是保持部202的外观上似乎有端子,但实际上作为接地端子与各电路未连接,仅存在保持部202上的部件。这种情况下,保持部202上可平均地配置各镜头侧连接端子,因此可顺利进行交换镜头200到相机机身100的安装。并且,这样构成交换镜头200的情况下,也可省略交换镜头200内的布线,可实现部件个数的减少。
(第4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镜头交换式的相机系统。相机系统1、及构成相机系统100的相机系统100和交换镜头200的基本构成,和图1、2所示的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以下以和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保持部102、202的说明)
图11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102、102的细节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保持部102上存在BP1~B P12共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并且,保持部202上存在和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连接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
相机机身100具有可提供规定范围电压的二次电池132。相机机身100内的各部件(机身控制部103、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等),通过该二次电池132提供的电压动作。此外,相机机身100内的各部件不直接使用由该二次电池132提供的电压,可使用通过公知的串联调节器、交换型调节器等降压的电压。
二次电池132的正极及负极连接到设置在相机机身100内的电源电路130。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及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连接到该电源电路130。电源电路130根据从二次电池132提供的电压,向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提供除了镜头驱动部212的交换镜头200内的各部件的动作电压。即,从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提供除了镜头驱动部212的交换镜头200内的各部件(包括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的动作电压。
此外,在图11中,仅图示了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和镜头控制部203的连接,但实际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也连接到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等,对该各部件提供动作电压。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也同样。
可向该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提供的电压值范围是最小电压值~最大电压值(例如3V以上的电压值),但标准提供的电压值是该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的中间值附近的电压值。由此,从相机机身100一侧提供到交换镜头200一侧的电流值在电源接通状态下,是约数十mA~数百mA范围内的电流值。
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是和提供到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的上述动作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在电源电路130的内部连接到二次电池132的负极。该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连接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即,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 12及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是和上述动作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
在以下说明中,将由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V33。并且,将由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及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GND。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及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构成用于从相机机身100一侧向交换镜头200一侧提供电源的电源系统端子。
第3机身侧连接端子BP3、第4机身侧连接端子BP4、第5机身侧连接端子BP5、及第8机身侧连接端子BP8连接到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和这些机身侧连接端子对应的交换镜头200一侧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连接到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和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使用这些端子(通信系统端子),彼此进行数据收发。稍后详述机身侧第1通信部117和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进行的通信的内容。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第3机身侧连接端子BP3及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CLK。同样将第4机身侧连接端子BP4及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BDAT,将第5机身侧连接端子BP5及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LDAT,将第8机身侧连接端子BP8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RDY。
第9机身侧连接端子BP9、第10机身侧连接端子BP10、第6机身侧连接端子BP6、及第7机身侧连接端子BP7连接到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和这些机身侧连接端子对应的交换镜头200一侧的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连接到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使用这些端子(通信系统端子),向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进行数据的发送。稍后详述机身侧第2通信部118和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进行的通信的内容。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第9机身侧连接端子BP9及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HREQ。同样将第10机身侧连接端子BP10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HANS,将第6机身侧连接端子BP6及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HCLK,将第7机身侧连接端子BP7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HDAT。
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经由开关131连接到二次电池132的正极。并且,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连接到二次电池132的负极。二次电池132向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提供镜头驱动部212的驱动电压。即,从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及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提供镜头驱动部212的驱动电压。可向该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提供的电压值的范围是最小电压值~最大电压值,但该范围均是比可提供到上述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的电压值范围大的电压值。例如,可向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提供的最大电压值,是可向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提供的最大电压值的数倍左右。即,提供到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的电压值是和提供到上述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的电压值大小不同的电压值。此外,标准性提供到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的电压值是可提供到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的中间值附近的电压值。由此,从相机机身100一侧提供到交换镜头200一侧的电流在电源接通状态下,是约10mA~数A的电流值。
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是和提供到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的上述驱动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与二次电池132的负极相连接。即,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是和上述驱动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交换镜头200的保持部202上,在和该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即,当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结合时,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变为与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及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电连接的状态。
在以下说明中,将由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及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构成的信号线称为信号线BAT。即,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及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构成用于从相机机身100一侧向交换镜头200一侧提供电源的电源系统端子。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连接到交换镜头200内的镜头驱动部212。镜头驱动部212进一步连接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即,镜头驱动部212以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为接地,通过从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提供的驱动电压动作。换言之,交换镜头200内的镜头控制部203等电路、和镜头驱动部212等驱动系统共享接地。
图12A、12B是机身侧卡口部101的正面图。图12A是从交换镜头200一侧观察相机机身100的机身侧卡口部101的图,图12B是放大了图12A中的保持部102的图。并且,图13A、13B是镜头侧卡口部201的正面图,图13A表示从相机机身100一侧观察交换镜头200的镜头侧卡口部201的情况,图13B表示放大了图13A中的保持部202的情况。各卡口部具有圆形的形状,在以下说明中,将该圆的中心称为卡口中心点O。
如图12A所示,在比机身侧卡口部101的卡口面深的地方(图12A中的纸面进深方向),配置有保持部102。并且,如图13A所示,在比镜头侧卡口部201的卡口面突出的地方(图13A中的纸面眼前方向),配置有保持部202。使机身侧卡口部101的卡口面和镜头侧卡口部201的卡口面接触,结合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后,保持部102和B保持部202连接,设置在两个保持部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和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彼此连接。并且如上所述,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及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连接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此外,在图12A、12B及图13A、13B中,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及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上描绘的点划线,表示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结合时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的轨迹。这种卡口构造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过多的说明。
如图12A所示,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分别具有圆筒形的形状,通过设置在保持部102内部的弹簧等,向机身侧卡口部101的正面方向(交换镜头200的方向)施力。并且如图13A所示,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分别具有在保持部202的表面露出至少一个大致矩形的导体的形状。保持部102和保持部202连接时,各机身侧连接端子通过上述施力被各镜头侧连接端子推压,镜头侧连接端子和机身侧连接端子电导通。此外,在图13A及图13B中,在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上重叠描绘的圆,是表示对应的机身侧连接端子的推压位置的圆。
在以下说明中,对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将镜头侧连接端子整体中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结合时与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区域(图13A中圆所示的区域),称为接触部。并且,“相机机身100和交换镜头200结合时”是指,对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从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提供电压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镜头侧连接端子不仅指图13A中斜线涂抹所示的保持部202的表面露出的大致矩形的区域(包括接触部),而且包括连接该大致矩形区域和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的电子布线(导线、软电线等)。并且,以下会将上述斜线涂抹所示的保持部202的表面露出的区域,称为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的露出区域。此外,对露出区域稍后使用附图详细进行说明。
以下参照图13B论述各镜头侧连接端子和接触部的对应关系。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具有第11接触部LC11。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具有第12接触部LC12及第2接触部LC2。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具有第3接触部LC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具有第4接触部LC4。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具有第5接触部LC5。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具有第8接触部LC8。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具有第9接触部LC9。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具有第10接触部LC10。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具有第6接触部LC6。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具有第7接触部LC7。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具有第1接触部LC1。
换言之,除了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各镜头侧连接端子分别具有一个接触部。在本实施方式中,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中,仅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在保持部202上具有2个接触部(第2接触部LC2及第12接触部LC12)。并且,图13A、13B所示的与这2个接触部分别对应的2个大致矩形的导体(和第2接触部LC2对应的导体、及和第12接触部LC12对应的导体)是在保持部202的内部变为一体的(连接的)一个部件。即,从保持部202的外观而言看上去是独立的2个端子的这2个导体,实际上是构成一个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的单一部件。
如图13A所示,镜头侧卡口部201的保持部202上,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在沿着镜头侧卡口部201的方向(沿着外观形状大致圆形的镜头侧卡口部201的一部分的圆弧方向)上,以卡口中心点O为中心,圆弧状(圆弧形状)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使各自的接触部等间隔地配置,圆弧(分别连接卡口中心点O和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的中心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中心的扇形)的角度θ11约为105度,各接触部间的圆弧角度θ0分别约为9.5度。
此外,各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的宽、间隙可适当变更。例如,可将各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的圆弧方向的宽以1/10mm单位(小数点数毫米单位)增大或减小,与此对应,间隙的圆弧方向的宽也可以1/10mm单位(小数点数毫米单位,例如正负0.2mm)适当变更。
以下根据图13B说明12个接触部LC1~LC12之间的位置关系。第1接触部LC1和第11接触部LC 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11,在从12个接触部LC1~LC12任意选择的2个接触部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第1接触部LC1和第12接触部LC12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1,小于第1接触部LC1到第10接触部LC10中任意一个接触部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θ11。第3接触部LC3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2,小于第1接触部LC1、第2接触部LC2、及第4接触部LC4到第10接触部LC10中任意一个接触部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3~θ11。
第4接触部LC4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3,小于第1接触部LC1、第2接触部LC2、及5第5接触部LC5到第10接触部LC10中任意一个接触部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4~θ11。第5接触部LC5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4,小于第1接触部LC1、第2接触部LC2、及第6接触部LC6到第10接触部LC10中任意一个接触部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5~θ11。
第8接触部LC8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5,小于第1接触部LC1、第2接触部LC2、及第6接触部LC6、第7接触部LC7、第9接触部LC9及第10接触部LC10中任意一个接触部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6~θ11。第9接触部LC9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6,小于第1接触部LC1、第2接触部LC2、及第6接触部LC6、第7接触部LC7、及第10接触部LC10中任意一个接触部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7~θ11。
第10接触部LC10和第11接触部LC 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7,小于第1接触部LC1、第2接触部LC2、及第6接触部LC6及第7接触部LC7中任意一个接触部和第11接触部LC 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8~θ11。第6接触部LC6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8,小于第1接触部LC1、第2接触部LC2、及第7接触部LC7中任意一个接触部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9~θ11。
第7接触部LC7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9,小于第1接触部LC1及第2接触部LC2中任意一个接触部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10、θ11。第2接触部LC2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10,小于第1接触部LC1和第11接触部LC11相对卡口中心点O所成的内角θ11。
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使各接触部为以上位置关系地配置在保持部202上。此外,在作为通信系统的端子(通信系统端子)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和电源系统的端子中提供电源电压(上述动作电压、驱动电压)的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之间,配置作为它们的接地端子的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之所以这样构成,是为了将电源系统的端子(信号线)对通信系统的端子(信号线)造成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
提供电源电压的信号线(包括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的信号线),对应电源电压的提供目的地的负荷变动,产生较大的电压变化。该较大的电压变化有时会对通信系统的信号线产生不良影响。为抑制该不良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和电源端子(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相比电压变化较稳定的接地端子(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介入配置到:通信系统端子(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和电源端子(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及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1)之间。
连接到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和连接到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的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彼此相邻配置,但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及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和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的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的构成是,配置在和彼此不同的(另一个)通信部(217或218)连接的端子的旁边。即,在靠近和不同的(另一个)通信部连接的端子的位置上,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统一配置。这是因为,如下所述,对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传送和时钟信号不同步的信号。其中,和时钟信号不同步的信号是,和时钟信号、与其同步的信号相比变化较少的信号,例如单位时间的状态变化是1kHz~数kHz左右的信号。一般情况下,时钟信号、与其同步的信号因单位时间的变化剧烈至数MHz左右(作为一例,时钟信号为8MHz,与其同步的数据信号(也取决于数据量)是4MHz的例子等),因此易变为杂音源。因此,该端子为使对通信的影响为最小限度,优选和连接到不同的(另一个)通信部的端子彼此离开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下述端子配置:在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内传送时钟信号及与其同步的信号的端子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LP3、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LP4、及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LP5)、和在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内传送时钟信号及与其同步的信号的端子组(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及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之间,介入传送和时钟信号不同步的信号的端子组(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LP9、及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LP10)。
并且,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配置在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的旁边。这是因为,和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相比,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对杂音的耐性强。如下所述,向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LP6传送时钟信号,向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LP7传送与该时钟信号同步的数据信号。时钟信号受到杂音影响,上升、下降的边沿不清楚时,在接收侧无法正确取得同步。另一方面,数据信号在时钟信号上升、下降的时刻,进行信号电平的采样。因此,在上述时刻处,只要信号电平变得明确即可,可认为对杂音的耐性和时钟信号相比较高。
此外,对图12A、12B所示的相机机身100一侧的保持部102中配置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和上述交换镜头200一侧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此外,从图1、图12A、12B、及图13A、13B可知,机身侧卡口部101是和镜头侧卡口部201对合后旋转并扣合的、所谓卡销(Bayonet)式的卡口构造。因此,如图12A及图13A所示,机身侧连接端子BP1~BP12的排列方向和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的排列方向相反。即,在图13A中,左端配置第11镜头侧接端子LP11、右端配置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LP1,与之相对在图12A中,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配置在右端,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配置在左端。
根据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除了上述第1至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外,可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1)设置在镜头侧卡口部201附近的12个接触部LC1~LC12中,连接到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的第2接触部LC2、和连接到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的第12接触部LC12,由单一的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LP2具有。该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是和提供用于使镜头驱动部212动作的驱动电压的第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对应的接地端子,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是和提供用于使其他电路动作的动作电压的第11机身侧连接端子BP11对应的接地端子。镜头驱动部212、镜头侧第1通信部217、及镜头侧第2通信部218均以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为接地端子。由此,无需单独准备用于与第2机身侧连接端子BP2连接的端子、和用于与第12机身侧连接端子BP12连接的端子,可减少配件个数。
(2)具有第2接触部LC2和第12接触部LC12的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由单一的部件构成。由此,可减少配件个数,降低交换镜头200组装所需的成本。
(第5实施方式)
适用了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具有和第4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同样的构成,和第4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镜头侧连接端子的露出区域的表面形状。以下说明该第5实施方式中的镜头侧连接端子的露出区域的表面形状。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对和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各部件附加和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并且,相机机身和第4实施方式相同。
图14A、14B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202的正面图。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镜头侧卡口部201的保持部202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LP1~LP11具有覆盖从保持部202的内周侧(靠近卡口中心点的边)到外周侧(远离卡口中心点O的边)的大小。但是,该露出区域的大小及位置和图13A及图13B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对这一点以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截面图进行说明。
图15A是放大了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正面图的图,图15B是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及保持部202的截面图。如图15B的截面图所示,构成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金属片209的一端嵌入到设置在保持部202表面的凹部208。即,金属片209的表面分为:露出区域LP8a,露出到保持部202的表面;固定部LP8b,用于将金属片209固定到保持部202。并且,如图15A所示,从表面观察露出区域似乎大于图13A、13B,但实际上露出区域LP8a的大小没有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8接触部LC8不会设置在固定部LP8b上。第8接触部LC8设置在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露出区域LP8a。
以上说明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的露出区域,其他10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也和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LP8一样,因此省略说明。即,其他10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露出区域的大小及位置也和图13A、13B所示的一样,表面上似乎增加的区域是用于将金属片固定到保持部202的固定部。露出区域的大小及位置和图13(a)及图13(b)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相同,但露出区域的大小及位置也可不同。
根据上述第5实施方式的相机系统,可获得和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以下变形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变形例的一个或多个也可与上述实施方式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LP2由下述部件构成:与第2接触部LC2对应的导体部件和与第12接触部LC12对应的导体部件在保持部202的内部变为一体的部分。其也可是在保持部202的外部变为一体的部件。例如如图16所示,可设置在保持部202的表面(存在接触部的面)露出、连接第2接触部LC2和第12接触部LC12的非接触部X。其中,非接触部X在交换镜头200和相机机身100结合时与任意的机身侧连接端子均不接触,因此称为非接触部。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减少配件个数。
只要无损于本发明的特性,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考虑的其他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交换镜头,
具有:
镜头侧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
保持部,配置了具有各自与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的多个镜头侧连接端子;
光学系统,包括可驱动的被驱动部件;
驱动部,驱动上述被驱动部件;
控制部,与上述相机机身进行数据通信,
上述多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由以下构成: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使上述驱动部动作的驱动电压;
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时钟信号;
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数据信号;
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
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
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
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1非同步信号;
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
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
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控制部根据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1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1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1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控制部根据输入到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3数据信号的发送;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11个多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选择的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驱动部和上述控制部具有共有接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镜头,
上述共有接地部共有接地电压用的配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镜头,
上述共有接地部共有接触部以外的端子。
4.一种交换镜头,
具有:
镜头侧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
保持部,配置了具有各自与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
光学系统,包括可驱动的被驱动部件;
驱动部,驱动上述被驱动部件;
通信部,与上述相机机身进行数据通信,
上述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由以下构成: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使上述驱动部动作的驱动电压;
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时钟信号;
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数据信号;
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
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
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
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1非同步信号;
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
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
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通信部根据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1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1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1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通信部根据输入到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3数据信号的发送;
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是和上述动作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选择的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是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2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相邻的任意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的约2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换镜头,
从上述相机机身向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提供电压时,以上述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之间,设置有配置了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的接地端子的区域。
6.一种交换镜头,
具有:
镜头侧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
保持部,配置了具有各自与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的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
光学系统,包括可驱动的被驱动部件;
驱动部,驱动上述被驱动部件;
通信部,与上述相机机身进行数据通信,
上述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由以下构成:
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使上述驱动部动作的驱动电压;
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是和上述驱动电压对应的接地端子;
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时钟信号;
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数据信号;
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
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
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
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1非同步信号;
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
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
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通信部根据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1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1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1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该动作电压用于:上述通信部根据输入到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输入到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3数据信号的发送,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选择的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从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及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中任意一个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是上述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到上述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中相邻的任意2个镜头侧连接端子的对应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的约2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换镜头,
从上述相机机身向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提供电压时,以上述卡口中心点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上述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和上述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之间,设置配置了上述机身侧连接端子的接地端子的区域。
8.一种交换镜头,
具有:
镜头侧卡口部,安装相机机身,具有卡口中心点,上述相机机身具有设置在相机机身的机身侧卡口部附近的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
保持部,配置了各自与1个机身侧连接端子接触的12个接触部;
光学系统,包括可驱动的被驱动部件;
驱动部,驱动上述被驱动部件;
上述12个接触部由以下构成:
第1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使上述驱动部动作的驱动电压;
第2接触部,对应上述驱动电压接地;
第3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时钟信号;
第4接触部,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1数据信号;
第5接触部,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2数据信号;
第6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第2时钟信号;
第7接触部,和上述第2时钟信号同步,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第3数据信号;
第8接触部,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1非同步信号;
第9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输入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2非同步信号;
第10接触部,向上述相机机身输出和上述第1时钟信号及上述第2时钟信号不同步的第3非同步信号;
第11接触部,从上述相机机身提供动作电压,该动作电压用于:根据从上述第8接触部输出的上述第1非同步信号及通过上述第3接触部输入的上述第1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4接触部进行来自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1数据信号的接收,及使用上述第5接触部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2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该动作电压用于:根据通过上述第9接触部输入的上述第2非同步信号、从上述第10接触部输出的上述第3非同步信号、及通过上述第6接触部输入的上述第2时钟信号,使用上述第7接触部进行对上述相机机身的上述第3数据信号的发送;
第12接触部,对应上述动作电压接地,
上述第1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在从上述12个接触部中任意选择的2个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中最大,
上述第11接触部和上述第12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从上述第1接触部到上述第10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3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接触部、上述第2接触部、以及从上述第4接触部到上述第10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4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接触部、上述第2接触部、以及从上述第5接触部到上述第10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5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接触部、上述第2接触部、以及从上述第6接触部到上述第10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8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接触部、上述第2接触部、上述第6接触部、上述第7接触部、上述第9接触部及上述第10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9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接触部、上述第2接触部、上述第6接触部、上述第7接触部及上述第10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10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接触部、上述第2接触部、上述第6接触部及上述第7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6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接触部、上述第2接触部及上述第7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7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接触部及上述第2接触部中任意一个的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第2接触部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小于上述第1和上述第11接触部相对上述卡口中心点所成的内角,
上述交换镜头具有以下11个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1接触部的第1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2接触部及上述第12接触部的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3接触部的第3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4接触部的第4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5接触部的第5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6接触部的第6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7接触部的第7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8接触部的第8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9接触部的第9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10接触部的第10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上述第11接触部的第11镜头侧连接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换镜头,
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第1连接部,上述第1连接部露出到上述保持部的表面,与上述第2接触部和上述第12接触部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镜头,
所述第1连接部具有非接触部,上述非接触部在上述镜头侧卡口部上安装了上述相机机身时,与上述12个机身侧连接端子的任意一个均不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换镜头,
上述第2镜头侧连接端子具有第2连接部,上述第2连接部在上述交换镜头的筐体内与上述第2接触部和上述第12接触部电连接。
CN201210353419.6A 2011-09-20 2012-09-20 交换镜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9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5068 2011-09-20
JP2011-205067 2011-09-20
JP2011205067 2011-09-20
JP2011205068 2011-09-20
JP2012-191006 2012-08-31
JP2012191006A JP5316687B2 (ja) 2011-09-20 2012-08-31 交換レンズ
JP2012-191007 2012-08-31
JP2012191007A JP5257537B2 (ja) 2011-09-20 2012-08-31 交換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9009A CN103019009A (zh) 2013-04-03
CN103019009B true CN103019009B (zh) 2017-03-01

Family

ID=4791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341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9009B (zh) 2011-09-20 2012-09-20 交换镜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693863B2 (zh)
CN (1) CN103019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92783B2 (en) 2011-08-31 2014-07-29 Nikon Corporation Exchangeable lens
US8649677B2 (en) 2011-09-20 2014-02-11 Nikon Corporation Exchangeable lens
US8639111B2 (en) 2011-09-20 2014-01-28 Nikon Corporation Exchangeable lens
US8714844B2 (en) * 2011-09-20 2014-05-06 Nikon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adapter, camera accessory, and exchangeable lens
CN111641767B (zh) * 2013-03-15 2021-11-05 株式会社尼康 拍摄装置
SG10202103518RA (en) 2017-05-31 2021-05-28 Canon Kk Adapter devi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y
US10591808B2 (en) 2017-05-31 2020-03-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nd accessory
RU2724453C2 (ru) * 2017-05-31 2020-06-23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ъекти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на котором может устанавливать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ъектива, и система камеры
TWI681245B (zh) * 2017-05-31 2020-01-0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安裝設備及用於成像設備的配件
CN208401980U (zh) 2017-05-31 2019-01-18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配件
CN108989620B (zh) 2017-05-31 2021-06-22 佳能株式会社 配件、能够安装该配件的摄像设备及相机系统
RU2724459C2 (ru) 2017-05-31 2020-06-23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ъектив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на котором может устанавливатьс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ъектива, и система камеры
EP3410202B1 (en) 2017-05-31 2020-0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ccessory, image pickup apparatus on which same is mountable, and camera system
MY184418A (en) * 2017-10-26 2021-04-01 Nikon Corp Accessory
JP6455578B1 (ja) * 2017-10-26 2019-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EP3477381B1 (en) * 2017-10-26 2021-12-22 Nikon Corporation Accessory attachable to a camera comprising signal terminals
JP6972918B2 (ja) * 2017-10-26 2021-11-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及びカメラボディ
JP7024322B2 (ja) 2017-10-26 2022-02-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9078933A (ja) * 2017-10-26 2019-05-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6455577B1 (ja) * 2017-10-26 2019-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US10895710B2 (en) 2017-10-26 2021-01-19 Nikon Corporation Accessory
JP6569784B1 (ja) * 2018-07-18 2019-09-0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6455622B1 (ja) 2018-07-18 2019-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6455624B1 (ja) 2018-08-16 2019-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クセサリ
JP6508402B1 (ja) * 2018-08-21 2019-05-08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3822Y (zh) * 2005-02-03 2006-03-08 恩得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模块结构
CN101266395A (zh) * 2007-03-16 2008-09-17 宾得株式会社 可互换镜头
CN100428048C (zh) * 2003-04-08 2008-10-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系统
CN203037975U (zh) * 2011-09-20 2013-07-03 株式会社尼康 交换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9834A (en) 1988-05-16 1992-02-18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Mounting devices for removably mounting an accessory on a camera
DE68923506T2 (de) 1988-09-13 1996-03-28 Asahi Optical Co Ltd Einäugiges Spiegelreflexkamera-System.
JP2769524B2 (ja) 1994-05-09 1998-06-25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H09211656A (ja) 1996-02-05 1997-08-15 Sony Corp カメラ、レンズ及びレンズ脱着装置
US6336754B1 (en) 1997-12-05 2002-01-08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et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ype of lens attached to body
US6341902B1 (en) * 1997-12-05 2002-01-29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graphic lens recognition system for a camera body
JP4098940B2 (ja) * 2000-01-25 2008-06-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7726890B2 (en) * 2006-01-19 2010-06-01 Fujifilm Corporation Camera
JP4746110B2 (ja) 2007-02-15 2011-08-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本体
JP2008233773A (ja) 2007-03-23 2008-10-02 Fujifilm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7874747B2 (en) * 2008-04-28 2011-01-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adapter,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system
US8502900B2 (en) * 2010-01-14 2013-08-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unit
JP2010288307A (ja) 2010-08-04 2010-12-24 Fujifilm Corp カメラ
CN102402098B (zh) * 2010-09-09 2014-03-26 株式会社尼康 可换透镜、相机主体及电子设备
CN102402100B (zh) * 2010-09-09 2014-10-15 株式会社尼康 可换透镜、相机主体及电子设备
JP5445479B2 (ja) 2011-01-28 2014-03-19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用アクセサリ、アクセサリ側マウント、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ボディ側マウント
US8792783B2 (en) * 2011-08-31 2014-07-29 Nikon Corporation Exchangeable lens
US8714844B2 (en) * 2011-09-20 2014-05-06 Nikon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adapter, camera accessory, and exchangeable lens
US8649677B2 (en) * 2011-09-20 2014-02-11 Nikon Corporation Exchangeable lens
US8639111B2 (en) * 2011-09-20 2014-01-28 Nikon Corporation Exchangeable le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048C (zh) * 2003-04-08 2008-10-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镜头更换式照相机系统
CN2763822Y (zh) * 2005-02-03 2006-03-08 恩得利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模块结构
CN101266395A (zh) * 2007-03-16 2008-09-17 宾得株式会社 可互换镜头
CN203037975U (zh) * 2011-09-20 2013-07-03 株式会社尼康 交换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9009A (zh) 2013-04-03
US8693863B2 (en) 2014-04-08
US20130077957A1 (en)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9009B (zh) 交换镜头
CN103019008B (zh) 中间适配器
CN102402100B (zh) 可换透镜、相机主体及电子设备
CN102402098B (zh) 可换透镜、相机主体及电子设备
CN203037974U (zh) 可更换镜头
CN203217222U (zh) 可更换镜头
CN203037976U (zh) 可更换镜头
CN103019007B (zh) 可更换镜头
JP6642677B2 (ja) カメラアクセサリ、交換可能デバイスおよびカメラボディ
CN102778805B (zh) 交换镜头及相机机身
CN103019006A (zh) 可更换镜头
JP5316687B2 (ja) 交換レンズ
JP5257537B2 (ja) 交換レンズ
CN103827743B (zh) 可换镜头
CN104330943A (zh) 可换透镜、相机主体及设备
JP2013080211A (ja) 中間アダプタ、アクセサリ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CN103019005A (zh) 可更换镜头
CN203037975U (zh) 交换镜头
CN218830386U (zh) 一种摄像机构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