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3656B - 气体发生器及防止气体泄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体发生器及防止气体泄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3656B
CN103003656B CN201180035004.8A CN201180035004A CN103003656B CN 103003656 B CN103003656 B CN 103003656B CN 201180035004 A CN201180035004 A CN 201180035004A CN 103003656 B CN103003656 B CN 103003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side face
cup
collar
shape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50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3656A (zh
Inventor
三锅笃
小田慎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03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3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3/00Blasting cartridges, i.e. case and explosive
    • F42B3/10Initiators therefor
    • F42B3/103Mounting initiator heads in initiators; Sealing-plu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7/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包括:点火器,用于保持所述点火器的套环,以及固定至所述套环并且在内部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杯状壳体,所述套环由金属部和与所述金属部整合为一体的树脂部的组合所形成,所述套环设置有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环形槽沟,所述杯状壳体与所述套环通过将折曲部嵌合至环形槽沟而固定,所述折曲部通过将所述杯状壳体的开口侧的端部向内弯折而获得,由所述折曲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套环形成环形空间,并且该环形空间是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

Description

气体发生器及防止气体泄漏的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等的气体发生器。
相关领域的说明
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具有由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驱动的机制以收回拉紧座椅安全带。在壳体中容纳点火器与气体发生剂的小型气体发生器公知为在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为了使预张紧器正确发挥作用,必须将来自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在没有任何泄漏的情况下供应至预张紧器。
JP-A No.2002-239371与JP-A No.2001-106017公开了在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的例子。
JP-A No.2002-239371公开了与保持件6一体化而形成的加强件7,作为用于固定容纳气体发生剂2的杯体3的结构。加强件7通过插入成型而与由树脂制成的保持件6的外周部一体成型。
JP-A No.2001-106017公开了包括挤压嵌合至由树脂制成的保持件3的外周的环圈体4的结构。环圈体4保持用于装填气体发生剂P的圆筒容器1,并且除了通过挤压嵌合进行固定之外,还可以使用螺杆或螺栓进行固定。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
点火器,
用于保持所述点火器的套环(collar),以及
固定至所述套环并且在内部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杯状壳体,
所述套环由金属部和与所述金属部整合为一体的树脂部的组合所形成,所述套环设置有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环形槽沟,
所述杯状壳体与所述套环通过将折曲部嵌合至所述环形槽沟而固定,所述折曲部通过将所述杯状壳体的开口侧的端部向内弯折而获得,
由所述折曲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套环形成并且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环形空间。
附图说明
从下文给出的详述和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仅以示意性方式给出,因此并不限制本发明,在各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在图1中,(a)示出了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装配方法的轴向横截面视图,并且(b)示出了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结构的轴向横截面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另一实施方案的轴向半横截面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又一实施方案的轴向半横截面视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的又一实施方案。在图5中,(a)示出了其轴向半横截面视图,并且(b)示出了图5(a)的局部放大视图(杯状壳体未示出)。
发明详述
对于根据JP-A No.2002-239371与JP-A No.2001-106017的气体发生器,如果当杯体或圆筒容器内部的压力由于作动产生的压力而增加时,向外推展加强件7或环圈体4的力起作用,容易在加强件7或环圈体4与保持件之间形成间隙。此外,采用JP-A No.2001-106017中的螺杆或螺栓增加了额外的处理加工,并且增加了零部件数量,因此从简单的结构或加工方法的角度而言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容易组装,并且在作动时不泄漏气体。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优选的实施方案2至8:
2.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折曲部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上部环形周 面与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
杯状壳体和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
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且
折曲部的环形折曲角部抵接环形槽沟的下部环形周面。
3.气体发生器,其中
折曲部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上部环形周面和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
杯状壳体与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
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且
折曲部的内环形周面抵接环形槽沟的环形壁面。
4.气体发生器,其中
折曲部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上部环形周面与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
杯状壳体与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
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
折曲部的内部环形周面抵接环形槽沟的环形壁面,且
折曲部的环形折曲角部抵接环形槽沟的下部环形周面。
5.实施方案2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折曲部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上部环形周面与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环形壁面与下部环形周面中的至少一个由套环的金属部形成。
6.气体发生器,其中
杯状壳体具有向其周壁部的内侧突出的多个突起,并且
该多个突起抵接套环。
7.气体发生器,进一步包括
多个突起,其设置于杯状壳体的周壁部;
圆筒形壁部,其设置于树脂部且用于包围和固定点火器的点火部,所述圆筒形壁部包括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环形凸部,
其中,由突起限定的内径略小于环形凸部的外径。
8.实施方案7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将杯状壳体固定至套环,使突起挤压接触环形凸部。
本发明提供气体发生器用于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或座椅安全带牵引器的用途。
点火器为用于座椅安全带预张紧器或气囊装置的气体发生器中公知的电子点火器,并且包括至少点火部与导电销。
套环也为用于气体发生器中的公知元件,包括通过注射成型一体化的金属部与树脂部。套环在树脂部围绕点火器的状态下保持点火器。
杯状壳体为内部填充有公知的气体发生剂的壳体。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由例如不锈钢、铁等金属制成的弹性杯状壳体或塑性可变形的杯状壳体,因为其易于安装至套环。
套环的环形槽沟可以仅在金属部上或仅在树脂部上形成,或可以同时在金属部与树脂部这两者上形成。
在杯状壳体中,靠近开口的周壁向内弯折,并且通过将折曲部嵌合入套环的环形槽沟中而安装壳体。
为了增加将折曲部嵌合入套环的环形槽沟中的嵌合强度,优选地,调节折曲部的内径尺寸与环形槽沟的外径尺寸(内径尺寸<外径尺寸),以使得当将杯状壳体嵌合入环形槽沟时,抵接部形成挤压接触。
当将杯状壳体嵌合入套环时,通过折曲部与套环形成与杯状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环形空间。
在作动时,因为通过杯状壳体内部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所产生的气体(气压)均匀的推压形成环形空间的壁面(折曲部的表面与套环的表面),所以折曲部与套环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加,并且因此起防止气体泄漏的作用。
杯状壳体的折曲部可以包括位于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套环的环形槽沟可以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这些表 面的环形壁面。
可以通过从以下列出的三个实施方案中选择而将杯状壳体的折曲部与套环的环形槽沟之间的接触状态设置成(i)、(ii)与(iii)的全部的组合、(i)与(ii)的组合、以及(i)与(ii)的组合中的任意一项。如本发明以下说明的,折曲部抵接环形槽沟,或折曲部固定至环形槽沟。
(i)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
(ii)折曲部的内部环形周面抵接环形槽沟的环形壁面。
(iii)折曲部的环形折曲角部抵接环形槽沟的下部环形周面。
杯状壳体可以成型为具有从其周壁部向内突出的多个突起。通过使突起抵接套环(优选地,通过挤压接触),可以实现加强提高杯状壳体至套环的固定强度。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当壳体内部的压力由于作动产生的气体而增加时,在杯状壳体与套环之间的嵌合部处的结合力增加。因此,在作动时不在嵌合部处产生间隙,并且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的泄漏。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1)图1与2所示的气体发生器
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10的实施方案。图1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适合于在座椅安全带牵引器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10中,将点火器12固定至套环20,并且将杯状壳体40进一步固定至套环20。
点火器12是通常在用于气囊系统或座椅安全带牵引器的气体发生器中使用的点火器,并且具有点火部13与一对导电销14。
套环20由金属部21以及与金属部21整合为一体的树脂部22的组合制成。在JP-A No.2003-161599中描述的树脂可以用作用于形成树脂部22的树脂。
金属部21由不锈钢或铁制成,具有浅的杯状,其包括其底面上的孔,以允许导电销14的通过,并且具有环形底面23与周壁面24。
树脂部22具有第一圆筒形壁部25与第二圆筒形壁部38,第一圆筒形壁部25包围并且固定点火部13与点火器的一对导电销14,第二圆筒形壁部38形成用于嵌合连接器的空间。环形凸部26与环形槽沟27形成于第一 圆筒形壁部25的外周面上。 
金属部21的环形底面23的一部分夹持在树脂部22的第一圆筒形壁部25与第二圆筒形壁部38之间,并且与第一圆筒形壁部25与第二圆筒形壁部38形成一体。 
而且,金属部21的周壁面24的内周面与树脂部22的第二圆筒形壁部38相接触并且一体化。
环形槽沟27具有上部环形周面28、下部环形周面29、以及连接上述表面27与28的环形壁面30。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尽管下部环形周面29对应于不由树脂部22覆盖的金属部21的环形底面23的表面,但下部环形周面29可以覆盖有树脂部22。
杯状壳体40由例如不锈钢、铁等的金属制成,并且具有弹性。
杯状壳体40的内部空间40a填充有通常在用于气囊系统或座椅安全带牵引器的气体发生器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剂(未示出)。气体发生剂与点火器12的点火部13相接触。
杯状壳体40具有底面41、周壁42、以及开口43。由凹口或刻痕形成的脆弱部41a形成于底面41上。依适用气体发生器10的装置,脆弱部还可以形成于周壁42上。
开口43侧的周壁42的端部向内弯折,以形成折曲部45。折曲部45具有位于杯状壳体40的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46、内部环形周面47、以及环形折曲角部48。
如图1与2中所示,杯状壳体40与套环20如以下的(i)至(iii)中描述的,相对于彼此抵接。在这种情况下,“抵接”表示紧密接触的状态。
(抵接实施方案1)
为了将杯状壳体40固定至套环20,
(i)折曲部45的内部开口周缘46抵接环形槽沟27的上部环形周面28,
(ii)折曲部45的内部环形周面47抵接环形槽沟27的环形壁面30,和
(iii)折曲部45的环形折曲角部48抵接环形槽沟27的下部环形周面29的金属部21(环形底面23)。
尽管杯状壳体40与套环20有利地如在以上(i)至(iii)中描述的相对于彼此抵接,但也可替换地采用以下用于抵接的实施方案。
(抵接实施方案2):杯状壳体40与套环20通过(i)与(ii)彼此抵接的实施 方案。
(抵接实施方案3):杯状壳体40与套环20通过(i)与(iii)彼此抵接的实施方案。
在如图1(b)中所示的将杯状壳体40安装于套环20的状态中,环形空间50由周壁42的折曲部45与第一圆筒形壁部25形成。环形空间50与内部空间40a相连通。
因为杯状壳体40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制成,通过调节折曲部45(内部环形周面47)的内径尺寸(d1)与环形槽沟27的环形壁面30的外径尺寸(d2),以使得内径尺寸(d1)略小于外径尺寸(d2),可以将杯状壳体40挤压嵌合入套环20(树脂部22)中。以这种方式完成挤压嵌合是有利的,因为可以增加杯状壳体40至套环20的固定强度。
杯状壳体40具有突起49,其从靠近开口43的位置处的周壁42向内突出。突起49由多个沿周向以规则或合适的间隔布置的独立的突起构成。然而,可替代的采用连续环形突出。形成突起49以便环形空间50与内部空间40a彼此相连通。
尽管图1(b)中突起49相对于第一圆筒形壁部25的环形凸部26抵接,但突起49也可以不抵接。调节突起49的高度,以使得气体发生剂不从相邻的突起49之间的间隙泄漏至环形空间50。
需要说明的是,从增加固定强度的角度出发,如以上描述的,并且理想的,将杯状壳体40挤压嵌合至套环20(树脂部22),同时,还使突起49挤压接触环形凸部26。
接下来,将描述安装杯状壳体40的方法。
预先调节杯状壳体的折曲部45(内部环状周面47)的内径尺寸(d1)至略小于环形槽沟27的环形壁面30的外径尺寸(d2)。
如图1(a)中所示的,当将杯状壳体40从相对于在套环20上固定有点火器12的元件(点火器组件)的上方嵌合时,折曲部45与树脂部22的环形凸部26相碰接,并且暂时地向外侧挤压扩展地变形,然后,折曲部45向内收缩变形,并且紧固地嵌合入套环树脂部22的环形槽沟27。此时,因为当满足d1<d2的关系时,折曲部45(内部环状周面47)相对于环形槽沟27(环形壁面30)挤压,并且增加杯状壳体40与套环20的固定强度。
而且,杯状壳体的突起49抵接第一圆筒形壁部25的环形凸部26。此 时,因为通过调节由突起49限定的内径(彼此相对的突起之间的距离)略小于环形凸部26的外径,使得将多个突起49挤压接触环形凸部26,可以辅助增加杯状壳体40与套环20的固定强度,因此是优选的。
接下来,将描述当气体发生器10作动时的举动。
当点火电流到达点火器12时,燃烧点火部13的火药,并且产生燃烧产物(火焰、高温气体等)。
该燃烧产物点燃内部空间40a中的气体发生剂,并且产生燃烧气体。
当在杯状壳体40中产生燃烧气体时,杯状壳体40内部的压力升高,并且整个杯状壳体40膨胀。此时,尽管燃烧气体还进入环形空间50,如由图2中的箭头表示的,压力是均匀地施加于形成环形空间50的内壁面(即,包括内部环状周面47以及环形折曲角部48的内壁面的面)。
因此,因为均匀压力的产生会起到增加杯状壳体40的折曲部45与套环20的环形槽沟27之间的结合强度(密合强度)的作用,不但可以防止气体从杯状壳体40与套环20的接触部泄漏至外部大气,同时,还可防止杯状壳体40从套环20脱落。
随后,当壳体40内部的压力达到或超过设定水平时,壳体40在脆弱部41a处破裂,借此,将燃烧气体等释放出壳体40,以可靠作动座椅安全带牵引器。
在图1与2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尽管杯状壳体40的折曲部45与套环20的环形槽沟27通过上述“抵接实施方案1”彼此抵接,但采用抵接实施方案2或3时,由图2中的箭头所示由于均匀施压于环形空间50的内壁面而也可实现同样的作用效果。
(2)图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
尽管图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0在杯状壳体的折曲部的形状上不同于图1和2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但是其他部分(包括未由参考数字表示的那些)与图1和2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的相同。
杯状壳体140具有底面141、周壁142以及开口。由凹口或刻痕形成的脆弱部141a形成于底面141上。依适用气体发生器100的装置,脆弱部也可形成于周壁142上。内部空间140a填充有气体发生剂。而且,还可以设置图1中所示的形成于杯状壳体40上的突起49。
周壁142的开口侧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折曲部145。折曲部145具有位于杯状壳体140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146、内部环形周面147以及环形折曲角部148。
在图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0中,折曲部145的内部开口周缘146抵接环形槽沟27的上部环形周面28,并且折曲部145的环形折曲角部148抵接作为环形槽沟27的下部环形周面29的金属部21(环形底面23),从而将杯状壳体140的周壁142的折曲部145与套环20的环形槽沟27彼此固定(之前描述的抵接实施方案3)。
在图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0中,与内部空间140a相连通的内部空间150由杯状壳体140的周壁142的折曲部145与套环20(树脂部22)形成。
当图3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0作动时,将气压均匀地作用于环形空间150的内壁面。因此,可以实现与图1及2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同样的作用效果。
(3)图4所示的气体发生器
尽管图4所示的气体发生器200在杯状壳体的折曲部的形状上不同于图1和2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但是其他部分(包括未由参考数字表示的那些)与图1和2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的相同。
杯状壳体240具有底面241、周壁242以及开口。由凹口或刻痕形成的脆弱部241a形成于底面241上。根据使用气体发生器200的装置,脆弱部还可形成于周壁242上。内部空间240a填充有气体发生剂。而且,还可以设置图1所示的形成于杯状壳体40上的突起49。
周壁242的开口侧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折曲部245。折曲部245具有位于杯状壳体240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246、内部环形周面247以及环形折曲角部248。相比于图1与2的折曲部,折曲部245形成为带有圆形的(rounded)。
在图4所示的气体发生器200中,折曲部245的内部开口周缘246抵接环形槽沟27的上部环形周面28,折曲部245的内部环形周面247抵接环形槽沟27的环形壁面30,并且折曲部245的环形弯折角248抵接作为环形槽沟27的下部环形周面29的金属部21(环形底面23),以将杯状壳体240的折曲部245与套环20的环形槽沟27彼此固定(之前描述的抵接实施方案1)。
在图4所示的气体发生器200中,与内部空间240a连通的内部空间250 由杯状壳体240的周壁面242的折曲部245与套环20(树脂部22)形成。
当图4所示的气体发生器200作动时,将气压均匀地作用于环形空间250的内壁面。因此,可以实现与图1和2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同样的作用效果。
(4)图5所示的气体发生器
尽管图5(a)与(b)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300在套环结构上不同于图1与2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但是其他部分(包括未由参考数字表示的那些)与图1及2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的相同。
金属部221由不锈钢或铁制成,并且是在其底面上带有开孔的浅的杯状。尽管金属部221以与图1所示金属部21相同的方式具有环形底面223和周壁面224,但是金属部221不同于图1中所示的金属部21,因为金属部221具有从环形底面223朝向与周壁面224相反侧突出的圆筒形壁面225。
圆筒形壁面225的端部225a侧嵌入树脂部22中,并且内周面225b与树脂部22相接触。
尽管图5中所示的环形槽沟27具有与图1及2中的环形槽沟相同的结构与相同的形状,但是图5中所示的环形槽沟27不同于图1中所示的环形槽沟,因为环形壁面30由金属部的圆筒形壁面225形成,并且下部环形周面29由金属部的环形底面223形成,尽管上部环形周面28由树脂部22形成。
图5所示的气体发生器300中,与内部空间40a相连通的环形空间350由杯状壳体40的周壁面42的折曲部45与套环20(树脂部22)形成。
当图5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300作动时,将气压均匀地作用于环形空间350的内壁面。因此,可以实现与图1及2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10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上述图1至5中所示的气体发生器还可以用作用于在JP-A No.2004-217059的图3中所示的气囊气体发生器的点火装置。
因此描述了本发明,明显的是,相同的方式可在多方面变化。这些变化不认为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所有这些变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其意欲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包括:
点火器,
用于保持所述点火器的套环,以及
固定至所述套环并且在内部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杯状壳体,
所述套环由金属部和与所述金属部整合为一体的树脂部的组合所形成,所述套环设置有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环形槽沟,
所述杯状壳体与所述套环通过将折曲部嵌合至所述环形槽沟而固定,所述折曲部通过将所述杯状壳体的开口侧的端部向内弯折而获得,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还包括由所述折曲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套环形成并且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环形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折曲部包括位于所述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所述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部环形周面与所述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
所述杯状壳体和所述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
所述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且
所述折曲部的环形折曲角部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下部环形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折曲部包括位于所述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所述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部环形周面和所述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
所述杯状壳体与所述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
所述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且
所述折曲部的内部环形周面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环形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折曲部包括位于所述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所述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部环形周面与所述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并且
所述杯状壳体与所述套环通过以下方式固定:
所述折曲部的内部开口周缘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上部环形周面,
所述折曲部的内部环形周面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环形壁面,且
所述折曲部的环形折曲角部抵接所述环形槽沟的下部环形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折曲部包括位于所述杯状壳体内部的内部开口周缘、内部环形周面以及环形折曲角部,
所述套环的环形槽沟包括上部环形周面、下部环形周面以及连接所述上部环形周面与所述下部环形周面的环形壁面,所述环形壁面与所述下部环形周面中的至少一个是由所述套环的金属部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杯状壳体具有向其周壁部的内侧突出的多个突起,并且
所述多个突起抵接所述套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进一步包括:
多个突起,其设置于所述杯状壳体的周壁部;
圆筒形壁部,其设置于树脂部且用于包围和固定点火器的点火部,所述圆筒形壁部包括形成于其外周面上的环形凸部,
其中,由所述突起限定的内径略小于所述环形凸部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将所述杯状壳体固定至所述套环,使所述突起挤压接触所述环形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脆弱部形成于杯状壳体的底面上或周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杯状壳体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制成,并且折曲部的内径尺寸小于环形槽沟的外径尺寸,使得折曲部与环形槽沟的抵接部彼此形成挤压接触。
11.防止气体从杯状壳体与用于保持点火器的套环的接触部泄漏的方法,包括:
设置由金属部和与所述金属部整合为一体的树脂部的组合所形成的套环,并且所述套环包括形成于其外周面的环形槽沟;
在所述杯状壳体中设置气体发生剂;
将包括折曲部的所述杯状壳体固定至所述环形槽沟,所述折曲部通过将所述杯状壳体的开口侧的端部向内弯折而获得;
设置由所述折曲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套环形成且与所述杯状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的环形空间;
燃烧气体的压力均匀地挤压所述内壁面,以及
增加折曲部与环形槽沟之间的密合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止气体从杯状壳体与用于保持点火器的套环的接触部泄漏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杯状壳体中设置多个突起;
在套环的圆筒形壁部设置环形凸部;以及
将所述杯状壳体固定至所述套环,使所述多个突起挤压接触所述环形凸部。
CN201180035004.8A 2010-07-29 2011-07-14 气体发生器及防止气体泄漏的方法 Active CN1030036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0360A JP5450306B2 (ja) 2010-07-29 2010-07-29 ガス発生器
JP2010-170360 2010-07-29
PCT/JP2011/066626 WO2012014788A1 (en) 2010-07-29 2011-07-14 Gas genera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3656A CN103003656A (zh) 2013-03-27
CN103003656B true CN103003656B (zh) 2015-05-13

Family

ID=44509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5004.8A Active CN103003656B (zh) 2010-07-29 2011-07-14 气体发生器及防止气体泄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34413B2 (zh)
EP (1) EP2598831B1 (zh)
JP (1) JP5450306B2 (zh)
KR (1) KR101774077B1 (zh)
CN (1) CN103003656B (zh)
WO (1) WO20120147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1932B2 (ja) * 2010-03-02 2014-01-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装置
JP5595237B2 (ja) * 2010-11-12 2014-09-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点火器組立体
US20130276663A1 (en) * 2011-01-07 2013-10-24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Gas generator
JP5638996B2 (ja) * 2011-03-30 2014-12-10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人員拘束装置用ガス発生器
JP5921232B2 (ja) * 2012-02-06 2016-05-24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5986795B2 (ja) * 2012-05-11 2016-09-0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点火器組立体
JP5985950B2 (ja) * 2012-10-04 2016-09-0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とその組立方法
US9050944B1 (en) * 2012-11-30 2015-06-09 Tk Holdings Inc. Gas generating system with initiator sub-assembly
JP6483949B2 (ja) 2014-01-09 2019-03-13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
JP6276110B2 (ja) 2014-05-09 2018-02-07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ガス発生器と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6585467B2 (ja) * 2014-11-14 2019-10-02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点火器組立体とそれを使用したガス発生器
KR102298873B1 (ko) * 2017-04-04 2021-09-0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안전벨트용 프리텐셔너
JP6880505B2 (ja) * 2017-07-14 2021-06-02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放出装置、及びガス発生器
JP6954520B2 (ja) * 2017-12-05 2021-10-27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点火器組立体、及びガス発生器
DE102019134899A1 (de) * 2019-12-18 2021-06-24 Zf Airbag Germany Gmbh Gasgenerator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sicherheits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53012A (en) * 1956-10-18 1958-09-23 Rotkin Israel Detonator
US4621578A (en) * 1983-12-28 1986-11-11 Societe Nationale Des Poudres Et Explosifs Pyrotechnic initiator using a coaxial connector
US6301892B1 (en) * 1999-04-09 2001-10-16 Showa Kinzoku Kogyo Co., Ltd. Electric ignition type gas generation apparatus
US6823796B1 (en) * 1999-10-14 2004-11-30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Gas generator
CN1589390A (zh) * 2001-11-21 2005-03-02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点火器组件
EP1898175B1 (en) * 2006-09-05 2009-12-23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pparatus including ignite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35319A1 (de) * 1994-10-01 1996-04-04 Temic Bayern Chem Airbag Gmbh Anzündeinheit für einen Gasgenerator eines passiven Rückhaltesystems
US5924728A (en) 1997-04-18 1999-07-20 Autoliv Asp, Inc. Fuel bottle attachment in fluid fueled inflator
FR2784176B1 (fr) * 1998-10-06 2004-11-26 Livbag Snc Systeme d'initiation electro-pyrotechnique protege contre les decharges electrostatiques
JP2001106017A (ja) 1999-10-14 2001-04-17 Nippon Kayaku Co Ltd ガス発生器
JP2002002393A (ja) 2000-06-20 2002-01-09 Sony Corp 車載用電子機器
JP4730865B2 (ja) 2001-02-19 2011-07-20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ガス発生器
DE60222755T2 (de) * 2001-04-03 2008-07-17 Nknm Ltd., Tortola Als einheit ausgeführter kopfstück/basis/kurzschlussbrücken-halter für einen mikrogasgenerator und diesen verwendender mikrogasgenerator
EP1396394A4 (en) * 2001-05-15 2004-12-08 Nippon Kayaku Kk GAS PRODUCERS
DE60236876D1 (de) * 2001-08-09 2010-08-12 Nippon Kayaku Kk Gasgenerator
US6820556B1 (en) 2001-11-21 2004-11-23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Initiator assembly
US7284488B2 (en) * 2002-07-19 2007-10-23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Gas generator
US7125041B2 (en) 2003-01-15 2006-10-24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Gas generator
JP2004217059A (ja) 2003-01-15 2004-08-05 Daicel Chem Ind Ltd ガス発生器
JP2005001601A (ja) * 2003-06-13 2005-01-06 Takata Corp ガス発生器
JP2005061663A (ja) * 2003-08-08 2005-03-10 Takata Corp イニシエータ、イニシエータ用着火薬、イニシエータの起動方法及びガス発生器
US20060208474A1 (en) * 2003-12-24 2006-09-21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Gas producer
US20050189753A1 (en) * 2004-02-10 2005-09-01 Kazuhiro Kato Gas generator
EP1757897A1 (en) * 2004-04-16 2007-02-28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Igniter and gas generator having the same
US7370885B2 (en) * 2004-11-05 2008-05-13 Automotive Systems Laboratory, Inc. Micro gas generator
US7726241B2 (en) * 2005-11-03 2010-06-01 Tk Holdings, Inc. Micro gas generator
US7752969B2 (en) * 2005-12-28 2010-07-13 Tk Holdings, Inc. Micro gas generator
WO2007083663A1 (ja) * 2006-01-18 2007-07-26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ガスアクチュエータ用小型ガス発生器及びプリテンショナーシステム
JP5285711B2 (ja) * 2008-11-05 2013-09-11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点火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装置およびシートベルトプリテンショナー用ガス発生装置
CN102414058A (zh) * 2009-04-30 2012-04-11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气体发生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53012A (en) * 1956-10-18 1958-09-23 Rotkin Israel Detonator
US4621578A (en) * 1983-12-28 1986-11-11 Societe Nationale Des Poudres Et Explosifs Pyrotechnic initiator using a coaxial connector
US6301892B1 (en) * 1999-04-09 2001-10-16 Showa Kinzoku Kogyo Co., Ltd. Electric ignition type gas generation apparatus
US6823796B1 (en) * 1999-10-14 2004-11-30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Gas generator
CN1589390A (zh) * 2001-11-21 2005-03-02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点火器组件
EP1898175B1 (en) * 2006-09-05 2009-12-23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pparatus including ignite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98831A1 (en) 2013-06-05
CN103003656A (zh) 2013-03-27
US8434413B2 (en) 2013-05-07
WO2012014788A1 (en) 2012-02-02
US20120024186A1 (en) 2012-02-02
KR20130098188A (ko) 2013-09-04
EP2598831B1 (en) 2014-11-12
JP2012030639A (ja) 2012-02-16
KR101774077B1 (ko) 2017-09-01
JP5450306B2 (ja)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3656B (zh) 气体发生器及防止气体泄漏的方法
US9731679B2 (en) Gas genera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104245436B (zh) 气体发生器
CN104040284B (zh) 气体发生器
US11084454B2 (en) Igniter support, subassembly, gas gener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gas generator
KR102204062B1 (ko) 가스 발생기
US20110248486A1 (en) Gas genera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CN107107858B (zh) 点火器组装体及使用其的气体发生器
US8245639B2 (en) Igniter fixing structure
JP2008241186A (ja) 点火器組立体
CN110770089B (zh) 气体发生器
KR102292867B1 (ko) 가스 발생기
CN102189973B (zh) 气体发生装置
US6601515B2 (en) Ignition element, in particular for pyrotechnic mixtures
US20200189516A1 (en) Igniter support, subassembly, gas generator,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gas generator
JP2001106016A (ja) ガス発生器
JP2011007484A (ja) ガス発生器用のホルダー及びガス発生器
JP2020044891A (ja) ガス発生器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18199437A (ja) ガス発生器の取り付け構造
WO2016076149A1 (ja) 点火器組立体とそれを使用したガス発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