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3008A - 铸坯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铸坯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3008A
CN103003008A CN2011800362505A CN201180036250A CN103003008A CN 103003008 A CN103003008 A CN 103003008A CN 2011800362505 A CN2011800362505 A CN 2011800362505A CN 201180036250 A CN201180036250 A CN 201180036250A CN 103003008 A CN103003008 A CN 103003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oling zone
cooling
casting blank
blank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62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3008B (zh
Inventor
E.霍韦斯泰特
M.赖弗沙伊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S Siemag AG
Original Assignee
SMS Demag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98414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003008(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00522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0052247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10031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1003194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S Demag AG filed Critical SMS Demag AG
Priority to CN2013101475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0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3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2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 B22D11/124Accessories for subsequent treating or working cast stock in situ for cooling
    • B22D11/1246Nozzles; Spray 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金属铸坯从连铸设备中的铸模离开之后引导金属铸坯的铸坯引导装置。为了减少用于在铸坯引导装置内的次级冷却装置的设计耗费并且改善次级冷却,根据本发明提出将次级冷却装置的各个冷却区的阀直接布置在滚子部段上或备选地在部段支架(220)的区域II.中。

Description

铸坯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金属铸坯从连铸设备中的铸模离开之后引导金属铸坯的铸坯引导装置(Strangfuehrungsvorrichtung)。
背景技术
所提及的类型的铸坯引导装置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从日本的文件JP 57 139460中已知。在那里公开的铸坯引导装置用于在金属铸坯从连铸设备中的铸模离开之后引导金属铸坯。该铸坯引导装置装备有次级冷却装置用于在铸坯引导装置中冷却金属铸坯。次级冷却装置包括泵装置用于泵送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水)穿过冷却管路网络(Kuehlleitungsnetz)至沿着铸坯引导部分布地布置的各个冷却区。冷却区在此相应形成冷却管路网络的一部分。在冷却区中,在铸坯引导装置中借助于喷嘴装置将冷却水喷到待冷却的金属铸坯上。每个冷却区关联有各自的阀用于在相应的冷却区中调节冷却水的体积流量或压力。此外,泵装置关联有泵调节回路(Pumpenregelkreis)用于调节由泵输送的冷却水的压力。类似的公开内容还在日本的文件JP 57 206559或JP 58 077760和未公开的国际专利申请PCT/EP2010/004563中找到。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已知铸坯引导装置,在其中用于在由此提及的部段中引导铸坯的典型地所使用的滚子对联合为结构单元。部段可以、但不是必须具有用于可变的开口宽度匹配的调节机构(Stellorgan);例如参见文件DE 10 2008 009 136 A1。
最后,由德国的公开文件DE 10 2008 004 911 A1已知在次级冷却装置内应用双物质喷嘴(Zweistoffduese)。双物质喷嘴有利地使能够可变地调节两个不同的所使用的冷却介质(例如空气和水)的份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如此改进已知的带有次级冷却装置的铸坯引导装置,使得减少用于次级冷却装置的设计耗费并且改善次级冷却。
该目的一方面通过权利要求1的对象来实现。相应地,开头所说明的铸坯引导装置特征在于,其另外包括:至少一个滚子部段(Rollensegment),其用于在金属铸坯从铸模中离开之后引导金属铸坯,其中,滚子部段至少部分地关联有冷却区;并且其中,用于冷却介质的至少一个阀布置在滚子部段上。
上面提及的目的此外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0的铸坯引导装置来实现。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带有至少部分地关联的冷却区的至少一个滚子部段,其用于在金属铸坯从铸模中离开之后引导金属铸坯;设置有至少一个部段支架,其用于容纳和固定该至少一个滚子部段;设置有至少一个夹板(Spannplatte)作为在部段支架与滚子部段之间冷却管路的联结部位;并且用于冷却介质的至少一个阀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在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夹板之前。
在传统的铸坯引导装置中,用于次级冷却装置的复杂的冷却管路至少主要在分配腔内布置在铸坯引导装置旁边。要求苛刻的钢件的浇注然而增加地要求沿着铸坯引导部的更大数量的冷却区,以便在铸坯引导装置之内引导金属铸坯时能够调节尽可能单独的喷射图和冷却区的冷却特性。传统地设置用于阀和冷却管路的分配腔然而在所设置的冷却区数目较大的情况下纯粹在容量上(kapazitiv)快速触及其界限。因此,当根据本发明用于各个冷却区的阀相应布置在夹板之前的部段支架的区域中或直接布置在滚子部段上时,是有利的,因为这有利地对于每个冷却区使阀和复杂的冷却管路能够在利用另外的可使用的空间(恰好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或在滚子部段上)的情况下至少很大程度上从狭窄的分配腔中转移。
接下来详细地来阐述一些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中心概念:
连铸设备:
概念“连铸设备”意为铸模和后置于铸模的铸坯引导装置的组合。
铸模:
概念“铸模”表示铸型,在它的冷却的侧壁处,典型地由铜构成,其冷却了目前仍液态的金属并且构造了铸坯壳(Strangschale)。通过从铸模中拉出铸坯壳产生了带有目前仍液态的核的金属铸坯。
铸坯引导装置:
概念“铸坯引导装置”表示多个滚子对,其直接布置在铸模之下以在金属铸坯从铸模中离开之后引导金属铸坯。金属铸坯在铸坯引导装置中一直通过滚子对来支撑和引导,直至其进一步冷却和凝固。尤其地,多个相对而置的滚子对被称为铸坯引导部。
滚子部段:
为了模块化地设计机械构造并且为了使铸坯引导部对于维护可操作,相应将铸坯引导部的多个滚子对联合成各个结构单元、所谓的滚子部段。由此例如七个滚子可建造在上框架中而另外七个滚子可建造在与上框架相对的下框架中。上框架和下框架与关联于其的滚子和可选的机械夹紧部(Verspannung)(例如借助于用于固定地相间隔的夹子或借助于用于可变地相间隔的液压缸)一起相应形成部段。这些部段相应可作为结构单元安装到铸坯引导装置中并且为了维护目的又可拆卸。部段的维护在专门的车间中实现。概念“部段”和“滚子部段”同义地来使用。概念“...在滚子部段上”意为在滚子部段上、在其处或在其中,优选地在结构单元的意义中。
部段支架:
概念部段支架典型地表示用于在铸坯引导装置内容纳和精确地定位至少一个、典型地然而多个部段的由钢构成的结构。概念部段支架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中表示独立的构件,其特意设计和设置用于部段的容纳。其不可与其它技术元件(如基座或框架结构)混淆或等同,其实际上具有其它功能。部段支架具有用于各个部段的支承面。此外,在部段支架处通常安装有夹板(定义见下面),借助于其以冷却介质(例如冷却水或空气)供应冷却区。概念“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表示在部段支架的附近的环境上、在其处、在其之内或在其中,但是无论如何在水分配腔之外。部段支架虽然通常被用于部段的支撑和容纳;但是其不是强制必需的。由此例如第一部段可在浇注方向上在铸模后面由铸模振荡(Kokillenoszillation)的基础框架或由在浇注方向上后置的第二部段来承载。另外备选地,部段可彼此相叠而置,使得部段支撑在相应处于其下的部段上。最下面的部段在它方面支撑在基座上或另一产品的框架上,例如弯曲驱动器(Biegetreiber)。
初级和次级冷却:
在连铸中,初级和次级冷却相区别。通过利用冷却水来冷却其侧壁,初级冷却在铸模中实现,由此从在铸模中目前仍液态的金属中提取热量。以该方式,在铸模的出口区域中构造上述的铸坯壳,其在铸模的内部中包围仍液态的金属。
在金属铸坯从铸模中离开之后,金属铸坯的次级冷却发生在铸坯引导装置之内。在铸坯引导装置之内,通过从外部在压力下将冷却水喷到铸坯壳上,金属铸坯被进一步冷却。由此(并且还通过金属铸坯与铸坯引导部的滚子的接触以及通过热辐射)从金属铸坯中进一步提取热量并且铸坯壳进一步增长,直至金属铸坯最终完全凝固。
初级和次级冷却典型地在分开的冷却循环中来控制或调节。
由冷却管路构成的网络:
概念“由冷却管路构成的网络”和“冷却管路网络”同义地来使用。两个概念表示至少一个、典型地然而多个冷却管路,典型地管道(Rohrleitung),其被冷却介质、典型地(次级)冷却水流过。经由冷却管路网络,冷却介质被泵装置泵送至喷嘴装置,以便被喷嘴装置喷到金属铸坯上。
夹板:
概念“夹板”表示用于将部段上的冷却区联结到冷却介质供应部、尤其冷水供应部处的可松开的联结部位。例如,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将冷却管路网络的冷却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直角地焊接到平的第一法兰盘处。类似地,将部段上的冷却区的冷却管路同样优选地直角地焊接到第二法兰盘处。法兰盘相应具有用于冷却水的穿行的开口/孔。
在将部段安装到铸坯引导装置中并且还定位在部段支架上时,两个带有它们的开口的法兰盘那么彼此直接相对而置。这两个相对而置的法兰盘借助于密封部彼此被密封并且由此使冷却介质能够无泄漏地从泵装置运输至部段上的冷却区。不仅相对而置的法兰盘中的每个单独的而且备选地这两个在部段的安装的状态中相对而置的法兰盘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中被称为夹板。经由这样的夹板,不仅冷却水而且备选地其它冷却介质(例如空气)为了次级冷却可被运输到部段上。另外,夹板也可被用作用于其它介质管路(例如液压管路)的可松开的联结部位。
冷却区:
概念“冷却区”相应表示带有所关联的喷嘴装置的冷却管路网络的一部分。每个冷却区特征在于,其关联有单独的用于体积流量调节或用于压力调节的冷却区调节回路。特征是,冷却区的所有喷嘴装置共同通过阀来供应。在此区分三个情况:
- 一个冷却区刚好关联于一个部段,
- 多个冷却区关联于一个部段,或者
- 一个冷却区分配到多个部段上。
水分配腔:
概念“水分配腔”或者简称“分配腔”在传统的铸坯引导装置中表示单独的腔,在其中安置所需的结构元件用于调节次级冷却的体积流量。水分配腔传统上包含泵装置、在铸坯引导装置中用于泵调节回路以及用于冷却区调节回路的所有必需的测量和调节装置。与水分配腔的该传统的利用相区别,水分配腔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优选地主要仅用于容纳泵装置以及用于容纳泵调节回路的元件。全部的阀、测量装置和冷却区调节装置(涉及在部段上的冷却区中的冷却介质的单独调节)根据本发明在水分配腔之外布置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或者直接布置在部段上。夹板(其负责冷却介质、尤其冷却水至冷却区的传递)也不安置在水分配腔中。
定义结束。
根据第一实施例,铸坯引导装置(在其中用于冷却介质的阀布置在滚子部段上)特征在于,滚子部段与用于冷却水的阀一起形成结构单元,设置有至少一个夹板作为在部段支架与滚子部段之间冷却管路的可松开的联结部位;并且该单元可作为整体从铸坯引导装置中拆卸。夹板提供该优点,即滚子部段到铸坯引导装置中的安装和拆卸被显著简化,因为利用部段的安装代替在各个冷却管路之间的多个联结部,夹板使冷却介质的无泄漏的传输成为可能。
所要求的能够将滚子部段与布置在其上的阀一起作为结构单元或作为整体从铸坯引导装置中拆卸的可能性提供了也可作为整体来测试该结构单元的优点。尤其在次级冷却装置的测试中,以该方式可发现或相互排除在阀中或在冷却区中的故障。
在两个对于根据权利要求1和20的铸坯引导装置所要求的解决方案中,每个滚子部段例如可设置有一个(数词)冷却区。
备选于此,在两个解决方案中也可设置有多个冷却区,其在滚子部段中的单个上分布地来布置。在此,各个冷却区可在金属铸坯的输送方向上/横向于该方向在滚子部段上分布地来布置。相对于在部段上设置仅仅一个冷却区,在单个滚子部段上设置多个冷却区当然有利地使在金属铸坯的相应穿过铸坯引导部的截段上非常不同的/单独的喷射图和冷却轮廓(Kuehlungsprofil)的调节成为可能。
另外备选地,在铸坯引导装置的实施形式(在其中该至少一个阀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夹板之前)中,该至少一个冷却区也可如此来构造,即其在多个滚子部段上延伸。
冷却区在两个解决方案中可进行体积流量或压力调节。
在体积流量调节的情况中,铸坯引导装置和尤其次级冷却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在冷却区中冷却介质的实际体积流量的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和用于确定作为预设的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与实际体积流量之间的差的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差的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此外,体积流量调节装置用于根据用于将体积流量调节到预设的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上的所确定的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差来操控冷却区的阀。
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和/或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可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在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夹板之前或在滚子部段上。
备选于此,铸坯引导装置和尤其次级冷却装置在冷却区的压力调节的情况中包括用于检测在冷却区中冷却介质的实际压力的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和用于确定作为预设的冷却区-压力理论值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差的冷却区-压力调节差的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此外,压力调节装置用于根据为了将压力调节到预设的冷却区-压力理论值上的所确定的冷却区-压力调节差来操控冷却区的阀。
根据另一实施例,铸坯引导装置包括用于借助于冷却区的预设的压力-体积流量特征曲线将预设的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换算成冷却区-压力理论值的换算装置。
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和/或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和/或换算装置可相应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在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夹板之前或在滚子部段上。
如果每个冷却区也可仅设置有体积流量调节部或压力调节部,那么然而在铸坯引导装置之内且尤其在滚子部段上或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可根据在那里的(多个)冷却区的构造同样设置有不仅体积流量调节部而且压力调节部。
通过阀的该转移(优选地与冷却区特有的压力或体积流量调节或测量装置转移到部段支架的区域中或到滚子部段上相联系),在阀与喷嘴装置或之前提及的冷却区特有的装置与喷嘴装置之间的冷却管路的长度与这些部件在分配腔中的布置相比被缩短。因此减小了在冷却区内的摩擦和流动损失,由此喷嘴装置及其喷射图的更精确的调节有利地变得可能。
本发明的喷嘴装置可具有至少一个单物质喷嘴和/或至少一个双物质喷嘴。单物质喷嘴典型地用于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的应用。对于双物质喷嘴,典型地借助于特别的混合体(Mischkoerper)将两个冷却介质冷却水和空气搅动成水-空气混合物并且接下来借助于双物质喷嘴喷射到金属铸坯上。与单物质喷嘴相区别,双物质喷嘴产生更细的冷却水-雾且在正确配量的情况下产生撞击到金属铸坯上的水滴的更高的冷却脉冲。
喷嘴装置有利地构造为带有多个喷嘴的喷嘴梁。
有利地,除了带有至少部分地关联的冷却区的至少一个第一滚子部段之外,铸坯引导装置还具有带有用于可变地调节滚子部段的滚子的开口宽度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的至少一个第二滚子部段。调节机构例如是液压缸。调节机构用于实现在通过铸坯引导装置时铸坯的有目的的厚度调节。调节机构在各个部段中是可选的,这意味着不是强制必需的。调节结构可不仅布置在带有所关联的冷却区的部段上而且布置在不带有所关联的冷却区的部段上。
最后,泵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部段支架和滚子部段旁边位于上述的水分配腔中。
另外的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对象。
附图说明
该说明书总共附加了四幅图,其中:
图1显示了通过铸坯引导装置的横截面;
图2显示了带有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的布置的次级冷却装置的示意性的图解;
图3显示了带有在部段支架的区域中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的布置的次级冷却装置的示意性的图解;以及
图4显示了带有在滚子部段上冷却区-调节装置的布置的次级冷却装置的示意性的图解。
接下参考所提及的附图详细地来说明本发明,其中,相同的技术特征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所有附图中,附图标记500表示在水分配腔250与部段支架或部段之间的虚构的分界线。冷却介质优选地是冷却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带有铸模210和后置于铸模的铸坯引导装置100的连铸设备200。铸坯引导装置用于在金属铸坯从铸模210离开之后引导金属铸坯。铸坯引导装置100主要由多个滚子部段120-k构成,其中1≤k≤K且其中元素k、K来自于N(自然数的量)。每个部段的上框架和下框架相互夹紧,例如经由拉杆(Zuganker),这意味着旋拧,或者经由调节机构195、优选地液压缸。各个滚子部段120-k由至少一个部段支架220来承载或支撑。如在图1中所示,部段支架220可为了成组的部段构造为结构单元。直接在铸模下方,设置有次级冷却装置110用于在金属铸坯在输送方向F上通过铸坯引导装置100期间冷却金属铸坯300。
在分配腔250中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布置有泵装置116,可选地与泵调节回路的元件一起用于调节在泵装置的出口处冷却水的预设的压力或体积流量理论值。
图2显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次级冷却装置110的第一实施例。相应地,次级冷却装置包括带有优选地所关联的泵调节装置117的泵装置116。泵调节装置117可构造成将在泵装置的出口处的冷却管路112中的冷却介质(典型地冷却水)的压力或者体积流量调节到相应预设的理论值上。在压力调节的情况中,附图标记119代表压力测量装置,而在体积流量调节的情况中,其代表体积流量测量装置。如上面已提及的那样,泵装置116与泵调节装置117一起典型地在铸坯引导装置旁边布置在水分配腔250中。
由泵装置116输送的冷却介质经由冷却管路112的网络被输送至冷却区114-i,其中1≤i≤I并且元素i、I来自于所关联的喷嘴装置115的N。喷嘴装置典型地构造为带有相应多个以单物质或双物质喷嘴的形式的各个喷嘴的喷嘴梁。在应用双物质喷嘴的情况中,除了在图2中所示的且经由冷却管路的网络所确保的供应喷嘴以冷却水之外,以第二介质、例如空气供应喷嘴供也是必需的。也许对于第二冷却介质必需的并行的冷却管路网络在图2中未示出。
在图2中,部段120-1、…-5相应关联有冷却区。具体地,第一滚子部段120-1关联有两个冷却区114-1和114-2。第二滚子部段120-2关联有刚好一个(数词)冷却区114-3。滚子部段120-3、120-4和120-5相应关联有相同的冷却区114-4;这意味着该冷却区分配到三个上述的部段上。每个冷却区特征在于,冷却介质(典型地冷却水)的体积流量或压力在冷却区中经由自己的与冷却区相关联的阀118可单独调节。在图2中,阀118例如进行压力调节。相应地,冷却介质相应在阀118的出口处的压力借助于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170来检测并且借助于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180被调节到预设的冷却区-压力理论值上。
在图2中所示的次级冷却装置110的第一实施形式的特别的特征是,尤其阀和优选地还有它的所属的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170和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180既不布置在分配腔250中也不布置在部段上,而是布置在部段支架220的区域II.中。在任何情况中这意味着,上述的元件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相应的夹板140-l之前,其中1≤l≤L并且元素l、L来自于N。
对于不直接规定冷却区-压力理论值的情况,可设置有换算装置190,以便借助于预设的用于相应的冷却区114-i的压力-体积流量特征曲线将实际规定的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换算成冷却区-压力理论值。如在图2中所示,其然后由换算装置190传递到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180处。换算装置190可实施为在用于连铸设备、尤其用于铸坯引导装置的中央自动化计算机中的软件或硬件模块。备选地,其然而也可根据本发明优选地与冷却区-压力或体积流量调节装置160、180和阀118一起布置在部段支架220的区域II.中或直接在部段120上。
最后在图2中示出,滚子部段中的至少单个也可关联有优选地以液压缸的形式的调节机构195,以便可变地调节相应的滚子部段120-K的开口宽度。调节结构195可不仅布置在关联有冷却区的部段上而且布置在不关联有冷却区的部段上。在图2中示出,带有所属的用于操控液压阀197的开口宽度调节装置198的至少一个液压阀197在部段支架220的区域II.中在液压液体通过液压阀197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液压夹板199之前。液压夹板199用作在部段120-k中的一个与用于液压管路113的部段支架之间的可松开的联结部位。与图2中的图示相区别,在部段支架的区域II.中可设置有多个液压阀197,其由开口宽度调节装置198单独地来操控,用于单独地操控/调节各个液压缸195。
图3显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次级冷却装置110的第二实施例。其与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区别仅在于,在部段支架220的区域II.中阀118不进行压力调节而是体积流量调节。为了该目的,阀118在其出口处相应关联有用于检测那里的体积流量的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150和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160,后者用于操控阀118,从而调节对于相应的冷却区所规定的体积流量理论值。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150和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160根据第二实施例与阀118一起在部段支架220的区域II.中布置在夹板140-l之前。
图4显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次级冷却装置110的第三实施例。与在图2和3中所示的实施例相区别,在这里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至少用于冷却介质的阀118、优选地然而还有其所属的体积流量或压力测量装置150、170和其所属的体积流量或压力调节装置160、180布置在部段上并且另外优选地与部段一起形成可拆卸的结构单元。
如在图4中所示,每个冷却区优选地被单独调节到预设的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或预设的冷却区-压力理论值上。体积流量或压力调节不必每个部段统一地实现,而是也可如在图4中所示在部段120-2内分散。
在图4中的部段120-1中示出,调节机构195也可布置在带有所关联的冷却区的部段上。
在阀在部段上的布置中,每个滚子部段120-k可设置有仅仅一个冷却区或者可设置有多个冷却区114-i,其在滚子部段120-2中的单个上分布地来布置。上面所提及的变体,即一个(数词)冷却区可在多个滚子部段上延伸,优选地仅设置用于在图2和3中所示出的情况,即阀布置在部段支架的区域II.中。
不取决于在部段上是否构造有冷却区,可在部段上设置液压缸195,用于可变地调节滚子部段的开口宽度。在该情况中,如在图4中所示,至少一个液压阀197优选地与所属的开口宽度调节装置198一起可布置在部段上。开口宽度调节装置198用于操控至少一个液压阀197,这样使得以所希望的方式作用液压缸195。液压阀197用于可变地关闭或打开液压管路113,其经由液压夹板199联结到部段处。与根据图4的图示相区别,为每个单个的液压缸设置有单独关联的液压阀197,其经由开口宽度调节装置198可单独操控。
附图标记清单:
100 铸坯引导装置
110 次级冷却装置
112 冷却管路
113 液压管路
114-i 冷却区
115 喷嘴装置
116 泵装置
117 泵调节装置
118 用于冷却介质的阀
119 测量装置
120-k 滚子部段
140-l 夹板
150 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
160 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
170 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
180 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
190 换算装置
195 用于开口宽度调节的调节机构
197 液压阀
198 液压调节装置
199 液压夹板
200 连铸设备
210 铸模
220 部段支架
250 水分配腔
300 金属铸坯
500 在水分配腔与部段支架或部段之间的分界线(虚构)
i 用于冷却区的序号(Laufparameter),其中1≤i≤I
k 用于滚子部段的序号,其中1≤k≤K
l 用于夹板的序号,其中1≤l≤L
F 金属铸坯的输送方向
II. 部段支架的区域。

Claims (35)

1. 一种用于在金属铸坯(300)从连铸设备(200)中的铸模(210)离开之后引导所述金属铸坯(300)的铸坯引导装置(100),其中,所述铸坯引导装置构造有次级冷却装置(110)用于在所述金属铸坯引导装置中冷却所述金属铸坯,并且其中,所述次级冷却装置(110)具有:
由冷却管路(112)构成的网络,其带有构造在所述铸坯引导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冷却区(114-i)作为冷却管路网络的部分;
关联于所述冷却区的至少一个喷嘴装置(115),其用于将冷却介质喷洒到所述金属铸坯上;
泵装置(116),其用于泵送所述冷却介质穿过所述冷却管路网络至关联于所述冷却区(114-i)的所述喷嘴装置(115);和
关联于所述冷却区的至少一个阀(118),其用于在所述冷却区(114-i)中调节所述冷却介质的体积流量或压力;
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引导装置另外具有:
至少一个滚子部段(120-k),其用于在所述金属铸坯从所述铸模离开之后引导所述金属铸坯,其中,所述冷却区(114-i)至少部分地关联于所述滚子部段;并且
其中,用于所述冷却介质的所述至少一个阀(118)布置在所述滚子部段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子部段(120-k)与用于冷却水的所述阀(118)一起形成结构单元;
设置有至少一个夹板(140-l)作为在部段支架与所述滚子部段(120-k)之间所述冷却管路(112)的可松开的联结部位;并且
所述单元能够作为整体从所述铸坯引导装置中拆卸。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部段支架(200),其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至少一个滚子部段(120-k)。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每个滚子部段(120-k)设置有一个冷却区(114-i)。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冷却区(114-i),其在所述滚子部段(120-k)中的单个上分布地来布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区(114-i)在所述金属铸坯的输送方向上或横向于该方向在所述滚子部段(120-k)上分布地来布置。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150),其用于检测在所述冷却区(114-i)中所述冷却介质的实际体积流量;以及
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160),其用于确定作为预设的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与实际体积流量之间的差的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差且用于根据所确定的用于将体积流量调节到预设的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上的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差来操控所述冷却区(114-i)的阀(118)。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160)和/或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150)布置在所述滚子部段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170),其用于检测在所述冷却区(114-i)中所述冷却介质的实际压力;以及
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180),其用于确定作为预设的冷却区-压力理论值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差的冷却区-压力调节差且用于根据所确定的用于将压力调节到预设的所述冷却区-压力理论值上的所述冷却区压力调节差来操控所述冷却区的阀(118)。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换算装置(190),其用于借助于所述冷却区的预设的压力-体积流量特征曲线将预设的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换算成所述冷却区-压力理论值。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180)和/或所述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170)和/或所述换算装置(190)布置在所述滚子部段上。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装置(115)具有用于冷却水作为第一冷却介质和空气作为第二冷却介质的应用的至少一个双物质喷嘴和用于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的应用的至少一个单物质喷嘴。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装置(115)构造为带有多个喷嘴的喷嘴梁。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铸坯引导装置具有带有至少部分地关联的所述冷却区的至少一个第一滚子部段和带有用于可变地调节所述滚子部段的滚子的开口宽度的优选地以液压缸的形式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的至少一个第二滚子部段。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液压阀(197)、优选地与开口宽度调节装置(198)一起为了调节用于操控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液体的流量同样布置在所述第二滚子部段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滚子部段和所述第二滚子部段是相同的滚子部段并且该滚子部段关联有冷却区。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滚子部段不关联有冷却区。
1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装置(116)在水分配腔(250)中布置在所述部段支架和所述滚子部段旁边。
19. 根据权利要求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
其特征在于,
能够作为整体拆卸的结构单元另外包括以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只要这些装置布置在所述滚子部段上:关联于所述滚子部段的所述冷却区、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160)、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150)、所述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180)、所述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170)、所述换算装置(190)、所述至少一个液压阀(197)、所述开口宽度调节装置(198)、用于开口宽度调节的所述调节结构。
20. 一种用于在金属铸坯(300)从连铸设备(200)中的铸模(210)离开之后引导所述金属铸坯(300)的铸坯引导装置(100),其中,所述金属铸坯引导装置构造有次级冷却装置(110)用于在所述铸坯引导装置中冷却所述金属铸坯,并且其中,所述次级冷却装置具有:
由冷却管路(112)构成的网络,其带有构造在所述铸坯引导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冷却区(114-i)作为冷却管路网络的部分;
关联于所述冷却区的至少一个喷嘴装置(115),其用于将冷却介质喷洒到所述金属铸坯上;
泵装置(116),其用于泵送所述冷却介质穿过所述冷却管路网络至关联于所述冷却区(114-i)的所述喷嘴装置(115);和
关联于所述冷却区的至少一个阀(118),其用于在所述冷却区(114-i)中调节所述冷却介质的体积流量或压力;
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引导装置另外具有:
至少一个滚子部段(120-k),其用于在所述金属铸坯从所述铸模离开之后引导所述金属铸坯;其中,所述冷却区至少部分地关联于所述滚子部段;
至少一个部段支架(220),其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至少一个滚子部段;
至少一个夹板(140-l)作为在所述部段支架与所述滚子部段(120-k)之间所述冷却管路(112)的联结部位;并且
其中,用于所述冷却介质的所述至少一个阀(118)在所述部段支架的区域(II.)中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所述夹板(140-l)之前。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区(114-i)中的至少一个构造成在多个所述滚子部段(120-k)上延伸。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每个滚子部段(120-k)设置有一个冷却区(114-i)。
23.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所述冷却区(114-i),其在所述滚子部段(120-k)中的单个上分布地来布置。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区(114-i)在所述金属铸坯的输送方向上或横向于该方向在所述滚子部段(120-k)上分布地来布置。
2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150),其用于检测在所述冷却区(114-i)中所述冷却介质的实际体积流量;以及
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160),其用于确定作为预设的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与实际体积流量之间的差的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差且用于根据所确定的用于将体积流量调节到预设的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上的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差来操控所述冷却区(114-i)的阀(118)。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调节装置(160)和/或所述冷却区-体积流量测量装置(150)在所述部段支架的区域(II.)中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所述夹板(140-l)之前。
27. 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170),其用于检测在所述冷却区(114-i)中所述冷却介质的实际压力;以及
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180),其用于确定作为预设的冷却区-压力理论值与实际压力之间的差的冷却区-压力调节差且用于根据所确定的用于将压力调节到预设的所述冷却区-压力理论值上的所述冷却区压力调节差来操控所述冷却区的阀。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换算装置(190),其用于借助于所述冷却区的预设的压力-体积流量特征曲线将预设的冷却区-体积流量理论值换算成所述冷却区-压力理论值。
29. 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区-压力调节装置(180)和/或所述冷却区-压力测量装置(170)和/或所述换算装置(190)在所述部段支架的区域(II.)中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所述夹板(140-l)之前。
3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装置(115)具有用于冷却水作为第一冷却介质和空气作为第二冷却介质的应用的至少一个双物质喷嘴和用于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的应用的至少一个单物质喷嘴。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装置(115)构造为带有多个喷嘴的喷嘴梁。
3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铸坯引导装置具有带有至少部分地关联的冷却区的至少一个第一滚子部段和带有用于可变地调节所述滚子部段的滚子的开口宽度的优选地以液压缸的形式的至少一个调节机构的至少一个第二滚子部段。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滚子部段与所述第二滚子部段是相同的滚子部段。
34. 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液压阀(197)、优选地与开口宽度调节装置(198)一起为了调节用于操控所述液压缸(195)的液压液体的流量同样在所述部段支架的区域(II.)中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观察布置在所述夹板(140-l)之前。
3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0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铸坯引导装置(10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装置(116)在所述部段支架和所述滚子部段旁边布置在水分配腔(250)中。
CN201180036250.5A 2010-05-19 2011-02-01 铸坯引导装置 Active CN103003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7543.1A CN103170595B (zh) 2010-05-19 2011-02-01 铸坯引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20937 2010-05-19
DE102010020937.6 2010-05-19
DE102010052247.3 2010-11-23
DE102010052247A DE102010052247A1 (de) 2010-11-23 2010-11-23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geregelten Sekundärkühlung einer Stranggießanlage
DE102011003194.4 2011-01-26
DE102011003194A DE102011003194A1 (de) 2010-05-19 2011-01-26 Rolleneinrichtung
EPPCT/EP2011/000359 2011-01-27
EP2011000359 2011-01-27
PCT/EP2011/000437 WO2011144266A1 (de) 2010-05-19 2011-02-01 Strangführungsvorrichtung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7543.1A Division CN103170595B (zh) 2010-05-19 2011-02-01 铸坯引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3008A true CN103003008A (zh) 2013-03-27
CN103003008B CN103003008B (zh) 2015-12-02

Family

ID=4398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7543.1A Active CN103170595B (zh) 2010-05-19 2011-02-01 铸坯引导装置
CN201180036250.5A Active CN103003008B (zh) 2010-05-19 2011-02-01 铸坯引导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7543.1A Active CN103170595B (zh) 2010-05-19 2011-02-01 铸坯引导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2) EP2583772B1 (zh)
CN (2) CN103170595B (zh)
WO (1) WO201114426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0812A (zh) * 2013-08-16 2014-01-01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有幅切支路的二冷水支路系统
CN111971131A (zh) * 2018-04-13 2020-11-20 Sms集团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和用于运行所述冷却装置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7772B1 (de) * 2015-09-07 2018-12-15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Sekundärkühlung eines Strangs in einer Stranggießanlage
DE102017201128A1 (de) * 2017-01-25 2018-07-26 Sms Group Gmbh Kühlsystem, hüttentechnische 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ühlsystems
DE102022206953A1 (de) 2022-07-07 2024-01-18 Sms Group Gmbh Strangführ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deren Umrüst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9460A (en) * 1981-02-20 1982-08-28 Kawasaki Steel Corp Control method for secondary cooling water in continuous casting installation
JPS5877760A (ja) * 1981-10-30 1983-05-1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連続鋳造機における2次冷却水の制御方法
DE10104348A1 (de) * 2001-02-01 2002-08-08 Sms Demag Ag Strangführungssegment
DE10203240A1 (de) * 2001-02-20 2002-08-22 Voest Alpine Ind Anlagen Kühlvorrichtung für ein heisses langgestrecktes Metallgut
WO2009100813A1 (de) * 2008-02-14 2009-08-20 Sms Siemag Ag Strangführ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 stahlbrammen-stranggiessanlage
JP2009195959A (ja) * 2008-02-22 2009-09-03 Jfe Steel Corp 連続鋳造機内の鋳片表面温度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1556A (en) * 1964-10-06 1966-07-19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Constant pressure variable demand hydraulic system
US3480211A (en) 1968-11-18 1969-11-25 Gamma Eng Ltd Spray control mechanism for continuous casting machines
DE1961507A1 (de) 1969-12-08 1971-06-16 Marotta Scientific Controls Durchflussregelsystem fuer gleichbleibende Fluessigkeitsabgabe
IN155878B (zh) 1980-04-02 1985-03-23 Nippon Steel Corp
JPS57127505A (en) 1981-01-22 1982-08-07 Nippon Steel Corp Direct rolling manufacturing device for steel
JPS57206559A (en) * 1981-06-16 1982-12-17 Fuji Electric Co Ltd Control method for flow rate of secondary cooling water of continuous casting installation
US4699202A (en) 1986-10-02 1987-10-13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condary spray cooling in continuous casting
US5488987A (en) 1991-10-31 1996-02-06 Danieli & C. Officine Meccaniche Spa Method for the controlled pre-rolling of thin slabs leaving a continuous casting plant, and relative device
SE512774C2 (sv) * 1998-03-06 2000-05-08 Abb Ab Anordning för gjutning av metall
KR100528503B1 (ko) 2003-12-26 2005-11-15 주식회사 포스코건설 연주기 2차 냉각수 유량 제어 방법
DE102004054296B4 (de) 2004-11-09 2021-11-11 Sms Group Gmbh Steuer- und / oder Regeleinrichtung für ein Stützrollengerüst einer Stranggießvorrichtung für Metalle, insbesondere für Stahlwerkstoffe
DE102005026259A1 (de) * 2005-06-08 2006-12-14 Sms Dema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ranggießen von flüssigen Metallen, insbesondere von flüssigen Stahlwerkstoffen, mit einer Strangführung aus Stützrollensegmenten
DE102008004911A1 (de) * 2008-01-18 2009-07-23 Sms Demag Ag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r Sekundärkühlung von Stranggießanlagen
AT506673B1 (de) 2008-05-13 2012-07-15 Siemens Vai Metals Tech Gmbh Verfahren zur kühlmittelaufbringung auf einen gegossenen metallstrang in einer stranggiessanlage und stranggiessanlage dazu
DE102009034847A1 (de) * 2009-07-27 2011-02-03 Sms Siemag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geregelten Sekundärkühlung einer Stranggießanla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9460A (en) * 1981-02-20 1982-08-28 Kawasaki Steel Corp Control method for secondary cooling water in continuous casting installation
JPS5877760A (ja) * 1981-10-30 1983-05-1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連続鋳造機における2次冷却水の制御方法
DE10104348A1 (de) * 2001-02-01 2002-08-08 Sms Demag Ag Strangführungssegment
DE10203240A1 (de) * 2001-02-20 2002-08-22 Voest Alpine Ind Anlagen Kühlvorrichtung für ein heisses langgestrecktes Metallgut
WO2009100813A1 (de) * 2008-02-14 2009-08-20 Sms Siemag Ag Strangführ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 stahlbrammen-stranggiessanlage
JP2009195959A (ja) * 2008-02-22 2009-09-03 Jfe Steel Corp 連続鋳造機内の鋳片表面温度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0812A (zh) * 2013-08-16 2014-01-01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有幅切支路的二冷水支路系统
CN103480812B (zh) * 2013-08-16 2016-03-02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配有幅切支路的二冷水支路系统
CN111971131A (zh) * 2018-04-13 2020-11-20 Sms集团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和用于运行所述冷却装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1641B1 (de) 2015-07-08
CN103170595B (zh) 2016-01-20
EP2583772B1 (de) 2015-10-21
EP2583772A1 (de) 2013-04-24
CN103003008B (zh) 2015-12-02
EP2571641A1 (de) 2013-03-27
WO2011144266A1 (de) 2011-11-24
CN103170595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3008A (zh) 铸坯引导装置
CN102834202B (zh) 盒式结构的具有单辊靠合的连铸坯导引区段
KR101319389B1 (ko) 피스톤 유형 라미나 플로 냉각 장치
JP6236525B2 (ja) 複数の共圧延ラインを有する鉄鋼プラントおよび対応する製造方法
CN102083559A (zh) 用于轧机机座的轧辊和轧制带润滑的方法和装置
MY159978A (en) Multiphase contact and distribution apparatus for hydroprocessing
CN101616755A (zh) 用于受控冷却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70430A (zh) 用于调节连铸设备二次冷却的装置和方法
CN103397285A (zh) 一种铝型材淬火装置
CN103459065A (zh) 用于连铸设备的受控的次级冷却的装置和方法
CN205974596U (zh) 一种铝合金筒形件喷淋淬火设备
FR2978122B1 (fr)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en fluide d'un verin hydraulique pour la commande de l'orientation des pales de soufflante d'un turbopropulseur a double helice
EP2682204B1 (en) Blocking element, roll line & continuous casting apparatus
CN201264080Y (zh) 小方坯连铸机扇形段的整体快换结构及小方坯连铸机
CN204975251U (zh) 连铸二冷水喷淋结构及连铸二冷水喷淋系统
US20160207098A1 (en) Water spot cooling device of bottom mold for wheel hub casting and method for cooling bottom mold
CN102990037B (zh)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CN201889403U (zh) 钢水连铸铆钉式水套结晶器
IT202000010909A1 (it) Apparato di raffreddamento secondario in una macchina per colata continua di prodotti metallici
RU2553140C2 (ru) Распределяющий элемент, роликовая ли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епрерывной разливки
EP2096086B8 (de) Absetzplattenanordnung
CN208245775U (zh) 一种锥雾可调节水喷嘴
CN208450555U (zh) 气雾外冷拉矫辊
KR101253898B1 (ko) 냉각헤더
CN208960941U (zh) 一种适用于小方坯高拉速连铸机用高效无水套结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Dusseldorf

Applicant after: SMS Siemag AG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Applicant before: SMS. Demag A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