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2633B -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以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以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2633B
CN103002633B CN201210356210.5A CN201210356210A CN103002633B CN 103002633 B CN103002633 B CN 103002633B CN 201210356210 A CN201210356210 A CN 201210356210A CN 103002633 B CN103002633 B CN 103002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indicating device
conducting
switch elem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62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2633A (zh
Inventor
安江良文
中野浩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021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2492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499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2493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02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2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1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dashboards
    • B60Q3/16Circuits; Contro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对光源(3)的点亮进行控制的微型计算机停止动作时点亮光源(3)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以及该点亮电路的控制方法。光源(3)的供电路径包括根据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闭合的第1路径(R1)、以及根据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断开的第2路径(R2)。随着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通往光源(3)的供电路径从第1路径(R1)自动切换到第2路径(R2)。在微型计算机(2)动作、且示宽灯的开关被接通的情况下,电流通过第1路径(R1)供给至光源(3)。在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且示宽灯的开关被接通的情况下,电流通过第2路径(R2)供给至光源(3)。

Description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以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设置在车厢内的指示器的点亮进行控制的点亮电路以及该点亮电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车辆包括:指示器,表示车辆的状态、以及点亮电路,控制对指示器的点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325324号公报中提出了这种点亮电路。如图7所示,点亮电路包含MPU(MicroProcessingUnit)71、晶体管72、以及指示器73。MPU71使晶体管72导通或者不导通,来控制对指示器73的点亮。指示器73包括对警告的内容进行表示的标记74、以及发光二极管75。在晶体管72导通时,点亮发光二极管75对标记74进行照明。MPU71根据由传感器获取的指示器73的点亮信息或者熄灭信息,将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供给至晶体管72,并对发光二极管75进行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MPU71在使发光二极管75点亮或者熄灭时,改变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使发光二极管75的亮度逐渐变化。由此,可实现具有一点点变亮的渐强特性、或者一点点变暗的渐弱特性的点亮控制。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点亮电路中,点火开关位于车辆电源不导通的位置时,MPU71停止动作,从而难以点亮指示器73。近年来,希望能够在MPU71停止动作时使指示器73点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对指示器的点亮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停止动作时点亮指示器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提供一种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该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具备:指示器,表示车辆的状态;控制电路,基于点火电源动作,并且控制对指示器的供电;以及通往所述指示器的供电路径,该供电路径包括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闭合的第1路径、以及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断开的第2路径,在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停止时,所述第1路径断开,且所述第2路径闭合,从而通往所述指示器的供电路径从所述第1路径自动切换到所述第2路径。
基于该构成,在点火电源被断开时,控制电路停止动作。所以,无法经由第1路径对指示器进行供电。然而,在控制电路停止动作时,通往指示器的供电路径从第1路径自动切换到第2路径,由此能够经由该第2路径对指示器进行供电。因此,即使在控制电路停止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指示器点亮。
基于该发明,在对指示器的点亮进行控制控制电路停止动作时,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能够点亮指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的电气结构图。
图2是电气结构图,其表示PWM控制下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的动作状态。
图3是电气结构图,其直接控制下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的动作状态。
图4是PWM信号的输出时机与切换要求信号的输出时机错开时的时间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的电气结构图。
图6是PWM信号的输出时机与切换要求信号的输出时机一致时的时间图。
图7是以往的点亮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具备:指示器,表示车辆的状态;控制电路,基于点火电源动作,并且控制对指示器的供电;以及通往指示器的供电路径,该供电路径包括根据控制电路的动作闭合的第1路径、以及根据控制电路的动作断开的第2路径,在控制电路停止动作时,第1路径断开,且第2路径闭合,从而通往指示器的供电路径从第1路径自动切换到第2路径。
如图1所示,车辆包含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该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对车辆的各种设备进行照明。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对例如车内的手动控制装置、信号装置(telltale)、以及指示器(indicator)等进行照明,从而可以识别这些设备。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包括:微型计算机2,对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的照明进行控制;照射照明光的光源3;以及变阻器4。另外,微型计算机2相当于控制电路。例如,光源包括LED(发光二极管)。在这种情况下,光源的第1端子为阳极(anode),光源的第2端子为阴极(cathode)。
在车辆电源(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且微型计算机2动作时,微型计算机2通过PWM(PulseWidthModulation)控制使光源3点亮或者熄灭。在PWM控制中,对从微型计算机2输出的PWM信号Sp1的占空比进行更改,来设定光源3的亮度。因此,光源3的亮度根据PWM信号Sp1的占空比设定。PWM信号Sp1的占空比为信号的一个周期内的H强度的期间与L强度的期间的比例。点火开关的ON位置包括例如IG(ignition)ON位置、以及ST(starter)ON位置。另外,PWM信号Sp1相当于控制信号。
另外,在点火开关位于OFF位置、且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的情况下,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通过变阻器4的直接控制使光源3点亮或者熄灭。因此,即使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也可以通过变阻器4的直接控制(以下,称为直接控制)点亮光源3。在直接控制中,变阻器4生成脉冲式的变阻器信号Srs,并根据变阻器信号Srs来控制光源3的点亮。例如,点火开关的OFF位置包括IGOFF位置。另外,变阻器4相当于信号生成电路,变阻器信号Srs相当于外部脉冲信号。
车辆包含点亮熄灭开关6,该点亮熄灭开关6用于将正电压的照明电压ILL+从车载电池经由电压调整用的电阻5供给至光源3的第1端子。根据对点亮熄灭开关6的接通断开动作,由车载电池向光源3供给正电压的照明电压ILL+。具体地讲,在点亮熄灭开关6被接通的情况下,车载电池向光源3供给正电压的照明电压ILL+。相反,在点亮熄灭开关6被断开的情况下,车载电池不向光源3供给正电压的照明电压ILL+。例如,点亮熄灭开关6包括将例如车辆的前照灯(headlight)在点亮和熄灭之间进行切换时操作的示宽灯开关。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包括第1晶体管Tr1、第2晶体管Tr2、以及使第2晶体管Tr2导通或者不导通的连接切换电路7。第1晶体管Tr1在微型计算机2对光源3的点亮控制(以下,称作计算机控制)中被导通。第2晶体管Tr2在变阻器4的直接控制中被导通。另外,连接切换电路7包括:第3晶体管Tr3,对计算机控制和直接控制进行切换;以及第4晶体管Tr4,在直接控制中根据变阻器信号Srs导通或者不导通。另外,第1晶体管Tr1相当于第1开关部以及第1开关元件,第2晶体管Tr2相当于第2开关部以及第2开关元件。另外,第3晶体管Tr3相当于第4开关元件,第4晶体管Tr4相当于第3开关元件。
第1晶体管Tr1由例如NPN型的双极晶体管(bipolartransistor)构成。第1晶体管Tr1的集电极端子被连接在光源3的第2端子上,第1晶体管Tr1的发射极端子被接地,第1晶体管Tr1的基极端子经由电阻8连接在微型计算机2的PWM控制端子9上。在第1晶体管Tr1的基极以及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确定基极以及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的电阻10。经过光源3以及第1晶体管Tr1的电流路径被称作第1路径R1。
第2晶体管Tr2由例如NPN型的双极晶体管构成。第2晶体管Tr2的集电极端子被连接在光源3和第1晶体管Tr1之间的连接点P1上,第2晶体管Tr2的发射极端子被接地,第2晶体管Tr2的基极端子经由2个电阻11、12的串联电路13连接在第4晶体管Tr4的集电极端子上。在第2晶体管Tr2的基极以及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确定基极以及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的电阻14。经过光源3以及第2晶体管Tr2的电流路径被称作第2路径R2。
第3晶体管Tr3由例如NPN型的双极晶体管构成。第3晶体管Tr3的集电极端子被连接在电阻11和电阻12之间的连接点P2上,第3晶体管Tr3的发射极端子被接地,第3晶体管Tr3的基极端子经由电阻15连接在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切换端子16上。电阻11和电阻12之间的连接点P2被连接在第3晶体管Tr3的集电极端子上。在第3晶体管Tr3的基极以及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确定基极以及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的电阻17。
第4晶体管Tr4由例如PNP型的双极晶体管构成。第4晶体管Tr4的发射极端子被连接在照明电压ILL+上,第4晶体管Tr4的基极端子经由电阻18连接在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的变阻器连接端子19上。
变阻器4包括生成变阻器信号Srs的变阻器用晶体管20、和PWM信号生成电路22。变阻器用晶体管20由例如NPN型的双极晶体管构成。变阻器用晶体管20的集电极端子被连接在变阻器信号输出端子21上,变阻器用晶体管20的发射极端子被接地,变阻器用晶体管20的基极端子被连接在PWM信号生成电路22上。通过这种构成,负电压的照明电压ILL-被供给至变阻器信号输出端子21。
PWM信号生成电路22根据对变阻器开关(图示略)的操作量生成占空比的脉冲信号,并将该脉冲信号供给至变阻器用晶体管20的基极端子,从而使变阻器用晶体管20导通或者不导通。由此,变阻器4将具有与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相对应的脉冲宽度的脉冲式的变阻器信号Srs经由变阻器信号输出端子21以及变阻器连接端子19供给至第4晶体管Tr4的基极端子。因此,第4晶体管Tr4根据变阻器4的PWM控制而导通或者不导通。与点火开关的位置无关,车载电池向变阻器4供电,该变阻器4常时输出变阻器信号Srs。
点火电压IG+经由I/F电路23被供给至微型计算机2。在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的情况下,车载电池向微型计算机2供给点火电压IG+。由此,微型计算机2能够动作。另外,点火电压IG+相当于点火电源。
微型计算机2包括监视点火电压IG+的点火电压监视部24。点火电压监视部24在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过程中,对点火电压IG+的值进行逐次监视。
微型计算机2包括PWM控制部25,在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过程中,该PWM控制部25通过PWM控制使第1晶体管Tr1导通或者不导通,并且使光源3点亮。PWM控制部25将PWM信号Sp1从PWM控制端子9供给至第1晶体管Tr1的基极端子,并对第1晶体管Tr1的导通或者不导通进行高速切换。由此,电流间歇地流经第1路径R1,使得光源3能够以所需的亮度进行点亮。也就是说,在第1晶体管Tr1导通时光源3点亮,在第1晶体管Tr1不导通时光源3熄灭。由于光源3在点亮和熄灭之间高速切换,所以看上去光源3持续点亮。另外,光源3的亮度根据PWM信号Sp1的占空比设定。在PWM信号Sp1的占空比高的情况下,光源3的亮度变高。在PWM信号Sp1的占空比低的情况下,光源3的亮度变低。
微型计算机2包括切换控制部26,该切换控制部26将光源3的点亮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或者直接控制中的任意一个。切换控制部26生成切换要求信号Sch并将其从动作切换端子16输出。在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过程中,切换控制部26生成H强度的切换要求信号Sch。如图2所示,第3晶体管Tr3被导通,使得电流Ia按顺序流经第4晶体管Tr4、电阻12、第3晶体管Tr3、以及地面。由此,在变阻器信号Srs被供给至第4晶体管Tr4时,连接切换电路7能够将L强度的信号供给至第2晶体管Tr2的基极而使第2晶体管Tr2不导通。因此,在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过程中,第1晶体管Tr1导通,而第2晶体管Tr2不导通。
另一方面,在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时,不向微型计算机2供给点火电压IG+,切换控制部26生成L强度的切换要求信号Sch。如图3所示,第3晶体管Tr3不导通,使得电流Ib按顺序流经第4晶体管Tr4、电阻11、以及电阻14。连接切换电路7能够根据变阻器信号Srs通过第4晶体管Tr4来使第2晶体管Tr2导通或者不导通。因此,在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时,第1晶体管Tr1不导通,而第2晶体管Tr2导通。
在车载电池的电压(照明电压ILL+、点火电压IG+)变化时,PWM控制部25根据车载电池的电压的变化调整PWM信号Sp1的占空比,以使光源3以一定的亮度点亮。具体地讲,PWM控制部25监视由点火电压监视部24监视出的电压与目标电压之间的差,并且根据该差来调整PWM信号Sp1的占空比。由此,PWM控制部25控制光源3的亮度使其保持不变。
PWM控制部25根据用变阻器4所设定的操作量来设定光源3的亮度。详细地讲,微型计算机2包括变阻器信号输入部27,该变阻器信号输入部27获取来自于变阻器4的变阻器信号Srs。变阻器信号输入部27经由I/F电路28连接在电阻18和变阻器连接端子19之间的连接点P3。变阻器信号Srs经由I/F电路28被供给至变阻器信号输入部27。PWM控制部25根据变阻器信号Srs的占空比来控制PWM信号Sp1的占空比。由此,PWM控制部25能够以用变阻器4所设定的亮度使光源3点亮。另外,变阻器信号输入部27相当于输入电路。
以下,参照图2以及图3,对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在点火开关从OFF位置切换成ON位置时,点火电压IG+被供给至微型计算机2,从而使微型计算机2起动。这时,PWM控制部25开始通过PWM控制端子9供给PWM信号Sp1。另外,切换控制部26开始通过动作切换端子16供给H强度的切换要求信号Sch。由此,第3晶体管Tr3被导通,从而连接切换电路7使第2晶体管Tr2不导通。点亮熄灭开关6仍为断开,不供给照明电压ILL+。其结果,光源3持续熄灭。
在微型计算机2动作、且点亮熄灭开关6被接通时,照明电压ILL+被供给至第1晶体管Tr1的集电极端子和第4晶体管Tr4的发射极端子。脉冲式的变阻器信号Srs从变阻器4供给至第4晶体管Tr4的基极端子。
电流根据变阻器信号Srs的脉冲发生时机流经第4晶体管Tr4。如图2所示,第3晶体管Tr3被导通,使得电流Ia从第4晶体管Tr4流经第3晶体管Tr3,而电流不向第2晶体管Tr2的基极端子供给。也就是说,第1晶体管Tr1导通,而第2晶体管Tr2不导通。
在微型计算机2动作、且供给照明电压ILL+时,光源3根据微型计算机2的PWM控制点亮或者熄灭。如图2所示,由于第2晶体管Tr2不导通,所以每次生成H强度的PWM信号Sp1时,电流I1流经第1路径R1。也就是说,根据第1晶体管Tr1的导通或者不导通,电流I1间隙地流经第1路径R1。由此,光源3以与PWM信号Sp1的占空比相对应的亮度点亮。
另外,PWM控制部25在进行PWM控制时,根据车载电池的电压的变化来调整PWM信号Sp1的占空比,以控制光源3的亮度使其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即使车载电池的电压发生变化而使点火电压IG+或者照明电压ILL+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调整PWM信号Sp1的占空比来使光源3的亮度保持不变。另外,PWM控制部25从变阻器4获取变阻器信号Srs,并根据变阻器信号Srs调整PWM信号Sp1的占空比。由此,光源3的亮度根据变阻器4的操作量来设定。
接着,如图3所示,在点亮熄灭开关6接通的情况下,当点火开关从ON位置切换成OFF位置时,点火电压IG+不会供给至微型计算机2,使得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这时,PWM控制部25不导通,从而微型计算机2无法实施PWM控制。另外,切换控制部26也无法动作,并通过动作切换端子16供给L强度的切换要求信号Sch。因此,第3晶体管Tr3不导通,连接切换电路7将第2晶体管Tr2导通。
在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且供给照明电压ILL+时,每次生成H强度的变阻器信号Srs时,电流流经第4晶体管Tr4。如图3所示,由于第3晶体管Tr3不导通,所以电流Ib从第4晶体管Tr4经由电阻12、电阻11、以及电阻14后,流经地面。在这种情况下,电流Ib不流经第3晶体管Tr3。也就是说,第1晶体管Tr1不导通,第2晶体管Tr2导通。
在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且供给照明电压ILL+时,光源3根据变阻器信号Srs的直接控制(由变阻器4进行的PWM控制)点亮或者熄灭。在此,每次生成H强度的变阻器信号Srs时,第4晶体管Tr4导通,电流Ib流经该第4晶体管Tr4。由此,第2晶体管Tr2被导通。如图3所示,每次第2晶体管Tr2被导通时,电流I2间歇地流经第2路径R2。由此,光源3以与变阻器信号Srs的占空比相对应的亮度点亮。
在此,在供给照明电压ILL+、且点火开关再次从OFF位置切换成ON位置时,光源3的点亮控制从直接控制回到计算机控制。这时,PWM控制部25再次输出PWM信号Sp1并开始计算机控制。另外,切换控制部26生成H强度的切换要求信号Sch并再次使第3晶体管Tr3导通。
因此,基于第1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
(1)光源3的供电路径包含流有电流I1的第1路径R1、和流有电流12的第2路径R2。在微型计算机2动作、且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的情况下,电流I1经由第1路径R1流经光源3。在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且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的情况下,电流12经由第2路径R2流经光源3。所以,即使在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的情况下,当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时,也可以使电流I2经由第2路径R2流经光源3从而能够点亮光源3。
(2)在微型计算机2再次开始动作时,通往光源3的供电路径从第2路径R2自动恢复到第1路径R1。在这种情况下,再次由微型计算机2进行PWM控制,来控制光源3的点亮。
(3)根据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以及停止,第1~第4晶体管Tr1~Tr4导通或者不导通。也就是说,在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停止或者再次开始时,第1~第4晶体管Tr1~Tr4在导通和不导通之间切换。由此,通往光源3的供电路径能够容易地在第1路径R1和第2路径R2之间进行切换。
(4)在通往光源3的供电路径从第1路径R1切换到第2路径R2的情况下,使用变阻器4的变阻器信号Srs来对光源3的亮度进行调节。由此,能够控制对光源3的供电。变阻器4基于来自于常时电源的电力动作。所以,微型计算机2停止动作的情况下,变阻器4持续动作。由此,光源3的点亮可以根据变阻器信号Srs的占空比来调整。
(5)在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的情况下,对光源3进行供电。所以,光源3没有多余的点亮。
(6)在点火开关位于OFF位置的情况下,变阻器4可以根据变阻器信号(PWM输出)Srs的占空比来控制光源3的亮度。另外,在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的情况下,微型计算机2根据变阻器信号Srs的占空比来调整PWM信号Sp1的占空比,从而能够控制光源3的亮度。所以,在PWM信号Sp1的占空比与变阻器信号Srs的占空比相同的情况下,与点火开关的位置无关,可以将光源3的亮度设定为固定值。光源3的亮度与点火开关的位置、即微型计算机2的动作无关,而根据变阻器信号Srs的占空比来设定。另外,PWM信号Sp1的占空比也可以不同于变阻器信号Srs的占空比。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点亮熄灭开关6接通的情况下,当点火开关从ON位置切换成OFF位置,光源3的点亮控制从直接控制切换成PWM控制(计算机控制)时,如图4所示,PWM信号Sp1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有可能会与切换要求信号Sch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错开。如图4所示,在PWM信号Sp1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晚于切换要求信号Sch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的情况下,光源3会有一瞬的熄灭(闪烁)。另外,虽然未予图示,在PWM信号Sp1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早于切换要求信号Sch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的情况下,相互的PWM驱动产生干涉。这是导致照明闪烁的原因。
在第2实施方式中,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a内的微型计算机2a对PWM信号Sp1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和切换要求信号Sch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进行控制。
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加以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之前图1~图4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附上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该部件的说明。
如图5所示,微型计算机2a包括输出时机控制部29,该输出时机控制部29对PWM信号Sp1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和切换要求信号Sch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进行控制。输出时机控制部29在计算机控制中,使PWM信号Sp1与切换要求信号Sch同步。也就是说,输出时机控制部29对PWM控制部25以及切换控制部26进行控制,以使PWM信号Sp1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与切换要求信号Sch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一致。另外,输出时机控制部29相当于输出同步电路。
然而,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的情况下,在变阻器信号Srs转换到高电平之后,PWM信号Sp1立刻转换到高电平。与以往相比,这种情况下的光源3的熄灭间隔变短,成为照明闪烁的要因。在此,输出时机控制部29在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的情况下,使PWM信号Sp1以及切换要求信号Sch与变阻器信号Srs同步。
如图6所示,输出时机控制部29以使PWM信号Sp1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与切换要求信号Sch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相一致的形式对这些信号的输出时机进行调整。所以,在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的情况下,光源3不容易出现闪烁现象。
另外,输出时机控制部29使PWM信号Sp1以及切换要求信号Sch与变阻器信号Srs的PWM控制的周期同步。也就是说,输出时机控制部29在点亮控制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时,以根据变阻器信号Srs的PWM控制的周期设定的时机将PWM信号Sp1以及切换要求信号Sch输出,并且使这些信号与变阻器信号Srs同步。由此,在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的情况下,光源3更加不容易出现闪烁现象。
如上所述,在供给有照明电压ILL+,且光源3的点亮控制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的情况下,输出时机控制部29使PWM信号Sp1的输出时机和切换要求信号Sch的输出时机同步。因此,PWM信号Sp1使光源3点亮的时机、与连接切换电路7使第2晶体管Tr2不导通的时机精确地匹配。所以,光源3不容易出现闪烁现象。
另外,这时,PWM信号Sp1以及切换要求信号Sch与变阻器信号Srs同步,并且从微型计算机2a输出。由此,由于在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时,光源3的点亮周期没有较大的变化,所以能够抑制光源3闪烁。
基于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可以获得以下所记载的效果。
(1)在供给有照明电压ILL+、且光源3的点亮控制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的情况下,输出时机控制部29使PWM信号Sp1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与切换要求信号Sch转换到高电平的时机相一致。所以,电流流经光源3的时机与连接切换电路7使第2晶体管Tr2不导通的时机一致。因此,在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时,光源3不容易出现闪烁现象。
(2)在光源3的点亮控制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时,PWM信号Sp1以及切换要求信号Sch与变阻器信号Srs同步,并被输出。所以,在光源3的点亮控制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时,在进行该切换的前后,PWM信号Sp1、切换要求信号Sch、以及变阻器信号Srs的周期一致。因此,光源3更加不容易出现闪烁现象。
(3)由于计算机控制为PWM控制,所以只须对PWM信号Sp1、切换要求信号Sch、以及变阻器信号Srs的占空比进行切换,就能够容易地调整光源3的亮度。
(4)监视车载电池的电压(点火电压IG+),并且根据车载电池的电压变化来切换PWM控制的占空比。由此,光源3的亮度被调整为固定值。所以,即使车载电池的电压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调整PWM控制的占空比来使光源3的亮度保持不变。
(5)变阻器信号Srs被供给至微型计算机2a,PWM信号Sp1的占空比设定为与变阻器信号Srs的占空比相对应的比率。所以,光源3的亮度能够适当切换成用变阻器4所选择操作的亮度。
(6)车载电池作为电源向变阻器4常时供电。由此,与车辆的电源状态无关,变阻器4常时动作,从而能够向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a常时供给变阻器信号Srs。
(7)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包括主要由晶体管构成的通用电路。
<其他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实施方式也可以更改为以下的形式并加以实施。
·也可以将双极型的第1~第4晶体管Tr1~Tr4换成FET(场效应晶体管field-effecttransistor)。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示宽灯的开关被接通时对光源3进行供电来作为光源3的点亮条件,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为以下的形式。例如,设置对车辆周围的照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当由该传感器检测出的照度小于阈值时,使光源3点亮。另外,也可以以车辆出现异常(各种车辆控制系统的异常等)、或者检测出表示没有系安全带的信息等各种警告信号来作为光源3的点亮条件。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单一的光源3进行了点亮控制,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以并联的形式连接多个光源3,并同时使这些光源3点亮以及熄灭。各个光源3与不同的开关、警告灯、或者指示器的照光面对应设置。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阻器4使用车载的电池的电力进行动作,然而,并不限于此,作为常时电源,也可以设置变阻器4的专用电池(一次电池、二次电池)。
·虽然在本例中,在点亮熄灭开关6被接通时使光源3点亮,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在上述情况下使光源3常时点亮。在这种情况下,光源3连接在电池(B+)等常时电源上,而不是连接在照明电源上。
·也可以将电池等常时电源连接在负端子上,来代替变阻器4。即使这样实施,在微型计算机2、2a停止动作、第3晶体管Tr3不导通时,光源3的供电路径也从第1路径R1切换到第2路径R2。
·点亮熄灭开关6并不仅限于示宽灯开关,也可以更改为搭载在车辆上的其他的开关。
·变阻器4将车载电池作为电源常时起动,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只在供给有照明电压ILL+时进行动作。
·连接切换电路7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在供给有L强度的切换要求信号Sch时使第2晶体管Tr2不导通,而在供给有H强度的切换要求信号Sch时使第2晶体管Tr2导通。
·外部控制装置并不仅限于变阻器4,只要能够从外部对第2晶体管Tr2进行控制即可。
·连接切换电路7并不仅限于由第3晶体管Tr3以及第4晶体管Tr4构成的电路,也可以更改成其他电路,只要是将直接控制在有效/无效之间切换的电路即可。
·计算机控制并不仅限于PWM控制,可以更改为其他的控制。
·直接控制并不仅限于PWM控制,例如也可以是使脉冲宽度成为固定的控制。
·光源3并不仅限于LED,也可以使用灯(lamp)等其他的部件。
·第1晶体管Tr1~第4晶体管Tr4并不仅限于双极晶体管,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晶体管或者其他的开关部件。
·点火开关的ON位置也可以包括ACC(Accessory)的ON位置。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并不仅限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电路结构,可以适当更改成其他结构。
·在光源3的点亮控制从直接控制切换成计算机控制的情况下,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1进行以下处理:使PWM信号Sp1的输出时机与切换要求信号Sch的输出时机相一致;以及使PWM信号Sp1以及切换要求信号Sch与变阻器信号Srs同步,然而并不仅限于此。也就是说,只要该点亮电路1至少实施前者的处理即可。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具备:
指示器,表示车辆的状态;
控制电路,基于点火电源动作,并且控制对指示器的供电;以及
通往所述指示器的供电路径,该供电路径包括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闭合的第1路径、以及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断开的第2路径,
在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停止时,所述第1路径断开,且所述第2路径闭合,从而通往所述指示器的供电路径从所述第1路径自动切换到所述第2路径,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具备:
第1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路径上,并且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而导通或者不导通,来对所述第1路径进行开闭;
第2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2路径上,对所述第2路径进行开闭;
信号生成电路,基于常时电源动作,生成外部脉冲信号;
第3开关元件,响应于所述外部脉冲信号而导通或者不导通,所述第2开关元件根据所述第3开关元件的导通以及不导通,以导通或者不导通的方式与第3开关元件连接;以及
第4开关元件,对所述第2开关元件和所述第3开关元件之间的连接路径进行开闭,
在所述第4开关元件导通时,停止所述第2开关元件和所述第3开关元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在所述第4开关元件不导通时,允许所述第2开关元件和所述第3开关元件之间的信号传输,
所述第4开关元件在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过程中导通,而在所述控制电路停止动作时不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其中,
在所述控制电路再次开始动作时,通往所述指示器的供电路径从所述第2路径自动恢复到所述第1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其中,
所述信号生成电路包括变阻器,该变阻器生成脉冲式的所述外部脉冲信号,并且可通过手动操作调节所述外部脉冲信号的占空比,
所述控制电路从所述变阻器接收所述外部脉冲信号,并且根据所述外部脉冲信号对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导通以及不导通进行控制,来调整所述指示器的亮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其中,
所述控制电路将占空比与所述外部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相同的脉冲信号供给至所述第1开关元件,使所述第1开关元件导通或者不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其中,
通过接通示宽灯开关,允许指示器点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其中,
在允许所述指示器点亮时,对该指示器进行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其中,
具备:第1开关部,设置在所述第1路径上,根据控制信号将所述第1路径断开或者闭合;以及
连接切换电路,其根据切换要求信号将通往所述指示器的供电路径在所述第1路径和所述第2路径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输出同步电路,在所述控制电路起动时该输出同步电路使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切换要求信号同步,将所述控制信号供给至所述第1开关部,且将所述切换要求信号供给至所述连接切换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其中,
具备:信号生成电路,基于常时电源动作,并且生成用于使所述第2路径断开或者闭合的外部脉冲信号;以及
第2开关部,设置在所述第2路径上,根据所述外部脉冲信号将所述第2路径断开或者闭合,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获取所述外部脉冲信号的输入电路,
所述输出同步电路从所述输入电路接收所述外部脉冲信号,且使所述控制信号与所述外部脉冲信号同步,且将所述控制信号供给至所述第1开关部。
9.一种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具备:指示器,表示车辆的状况;控制电路,基于点火电源动作,并且控制对指示器的供电;通往所述指示器的供电路径,该供电路径包括第1路径以及第2路径;第1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1路径上,并且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而导通或者不导通,来对所述第1路径进行开闭;第2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第2路径上,对所述第2路径进行开闭;信号生成电路,基于常时电源动作,生成外部脉冲信号;第3开关元件,响应于所述外部脉冲信号而导通或者不导通,所述第2开关元件根据所述第3开关元件的导通以及不导通,以导通或者不导通的方式与第3开关元件连接;以及第4开关元件,对所述第2开关元件和所述第3开关元件之间的连接路径进行开闭,
所述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将所述第1路径闭合;
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将所述第2路径断开;
在所述第4开关元件导通时,停止所述第2开关元件和所述第3开关元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在所述第4开关元件不导通时,允许所述第2开关元件和所述第3开关元件之间的信号传输;
所述第4开关元件在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过程中导通,而在所述控制电路停止动作时不导通;以及
在所述控制电路的动作停止时,将所述第1路径断开,且将所述第2路径闭合,从而使通往所述指示器的供电路径从所述第1路径自动切换到所述第2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包括:
第1开关部,设置在所述第1路径上,根据控制信号将所述第1路径断开或者闭合;以及
连接切换电路,其根据切换要求信号将通往所述指示器的供电路径在所述第1路径和所述第2路径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所述控制电路在起动时使所述控制信号和所述切换要求信号同步;
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控制信号供给至所述第1开关部;以及
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切换要求信号供给至所述连接切换电路。
CN201210356210.5A 2011-09-15 2012-09-12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以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002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2128 2011-09-15
JP2011202128A JP5524921B2 (ja) 2011-09-15 2011-09-15 車両用表示器点灯回路
JP2011249996A JP5524936B2 (ja) 2011-11-15 2011-11-15 照明回路制御装置
JP2011-249996 2011-11-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2633A CN103002633A (zh) 2013-03-27
CN103002633B true CN103002633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88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6210.5A Active CN103002633B (zh) 2011-09-15 2012-09-12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以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50151B2 (zh)
EP (1) EP2570303B1 (zh)
CN (1) CN1030026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68405B2 (en) * 2014-12-15 2019-07-30 Fca Us Llc Two stage indicator dimming circuit controlled by PWM backlighting back feed and backlight control
CN106218552B (zh) * 2016-07-29 2018-06-15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车辆的供电模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车辆
CN106945525A (zh) * 2017-05-18 2017-07-14 上海仪电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驱动备用报警指示灯的基础电路与驱动方法
CN108437890B (zh) * 2018-03-16 2020-10-1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节整车背光的控制系统、方法及一种车辆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864A (zh) * 2003-04-07 2004-10-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放电灯点灯装置
CN1744789A (zh) * 2004-09-03 2006-03-08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
CN101357609A (zh) * 2007-08-01 2009-02-0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的点亮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9171A (ja) * 1994-05-16 1995-11-28 Zexel Corp 車両用操作パネルの照明制御装置
US5680098A (en) * 1995-09-27 1997-10-21 Ford Motor Company Circuit for compensating for failure of a light source in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6140622A (en) * 1999-01-29 2000-10-31 Trw Inc.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 state of a switch device
JP3501010B2 (ja) * 1999-03-26 2004-02-2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計器の減光回路
JP3823014B2 (ja) * 2000-07-10 2006-09-2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放電灯点灯回路
JP2004325324A (ja) 2003-04-25 2004-11-18 Denso Corp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5006165B2 (ja) * 2007-11-20 2012-08-22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5570267B2 (ja) 2010-03-26 2014-08-13 新日鉄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エン/ポリチオール系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11249996A (ja) 2010-05-25 2011-12-0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送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864A (zh) * 2003-04-07 2004-10-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放电灯点灯装置
CN1744789A (zh) * 2004-09-03 2006-03-08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的开灯控制电路
CN101357609A (zh) * 2007-08-01 2009-02-04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的点亮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0303A2 (en) 2013-03-20
EP2570303B1 (en) 2017-03-15
US9150151B2 (en) 2015-10-06
EP2570303A3 (en) 2016-06-01
CN103002633A (zh) 2013-03-27
US20130069528A1 (en) 201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2834B (zh) 点灯电路及使用该点灯电路的车辆用灯具
CN104703336A (zh) 车辆用灯具
CN107406033A (zh) 开关驱动设备、发光设备和车辆
CN107406029A (zh) 车辆用灯具和灯具系统
CN103002633B (zh) 车辆用指示器点亮电路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60996B (zh) 点灯电路
JP2012028184A (ja) Led点灯装置
US10688917B2 (en) Light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ular lamp, vehicular lamp system
US20110273282A1 (en) Headlamp light source light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7205295A (zh) 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发光装置、车辆
CN109219920A (zh) 负载驱动装置、车辆用灯具
CN107110464A (zh) 灯控装置
JP5588184B2 (ja) Led点灯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車両
US11464100B2 (en) Vehicle headlight system
CN107666740A (zh) 点亮电路和车辆用灯具
KR20160081000A (ko) 리어 콤비네이션 램프 장치 및 그 감시 방법
CN206181456U (zh) Led脉宽调光控制系统和led脉宽调光信号发生器
CN108401331A (zh) 一种低成本的恒流充电led驱动电路
CN104509212A (zh) 灯驱动电源、以及灯驱动电源的控制方法
CN103201161A (zh) 用于控制电动自行车的电驱动装置的控制设备和用于向电动自行车的电负载馈电的方法
JP6718229B2 (ja) 点灯装置、車両用灯具
CN205632269U (zh) 一种汽车危险报警灯开关指示电路
CN104648225A (zh) 汽车车灯自动调节装置
CN218277206U (zh) 一种低电压调光电路及其edc手电
CN208190981U (zh) 一种示警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