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7587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97587B CN102997587B CN201210310243.6A CN201210310243A CN102997587B CN 102997587 B CN102997587 B CN 102997587B CN 201210310243 A CN201210310243 A CN 201210310243A CN 102997587 B CN102997587 B CN 1029975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ice
- ice cube
- refrigerating
- pis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20—Distributing ice
- F25C5/22—Distributing ice particularly adapted for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4—Ice guide, e.g. for guiding ice blocks to storage ta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机壳,其形成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冷藏室门,其对上述冷藏室进行开闭,分配器,其设在上述冷藏室门,用于能够取出水或者冰块,蓄冰桶,其设在上述冷藏室门的背面,用于向上述分配器供给冰块,制冰机,其设在上述冷冻室,用于制造冰块,以及冰块移送装置,其设在上述冷冻室,用于将由上述制冰机供给的冰块向上述蓄冰桶移送;上述冰块移送装置包括:活塞,其用于推送由上述制冰机供给的冰块,以及冰溜槽,其将利用上述活塞供给的冰块向上述蓄冰桶引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冰箱(Refrigerator)。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冰箱是用于可在被门遮蔽的内部的储存空间中,以低温储存食物的家用电器。上述冰箱利用通过与在冷冻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热交换而产生的冷气,来冷却储存空间的内部,从而能够将储存的食物保管成最佳状态。
并且,在普通冰箱的内部提供用于制冰的制冰机。上述制冰机构成为通过将在供水源或由水箱供给的水收容在制冷盒,来制造冰块。
并且,在上述冰箱门设有分配器,该分配器能够在外部取出纯净水或在上述制冰机制得的冰块。
下面,参照附图对设有制冰机和分配器的基于现有技术的下制冷式冰箱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基于现有技术的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基于现有技术的冰箱的冰箱内侧和制冰室的冷气循环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1及图2,以往的冰箱1由在内部形成储存空间的机壳10和可开闭地安装在上述机壳10的门20、30形成整体的外部形状。
上述机壳10的内部的储存空间被分隔物11划分为上下。在被划分的上方形成冷藏室12,在下方形成冷冻室13。
上述门20、30包括开闭上述冷藏室12的冷藏室门20和开闭上述冷冻室13的冷冻室门30。并且,上述冷藏室门20包括左右配置的多个门,上述多个门包括第一冷藏室门21和配置在上述第一冷藏室门21的右侧的第二冷藏室门22。上述第一冷藏室门21及上述第二冷藏室门22构成为可独立地进行转动。
上述冷冻室门30由可进行滑动、出入的门构成,并包括上下配置的多个门。上述冷冻室门30根据需要可由一个门构成。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一冷藏室门21和第二冷藏室门22中的任一个门设有用于取出水或者冰块的分配器23。图1中作为一例,图示了在第一冷藏室门21中设有上述分配器23的例子。
并且,在上述第一冷藏室门21形成能够制造并储存冰块的制冰室40。上述制冰室40形成为具有单独的绝热空间,并构成为可被制冰室门41进行开闭。在上述制冰室40的内部可设有用于制冰的制冰机(未图示),提供能够引导储存已制成的冰块或者通过上述分配器23而取出的结构。
在上述制冰室40的一侧面形成有冷气入口42和冷气出口43,该冷气入口42和冷气出口43在关闭上述第一冷藏室门21时与设在上述机壳10的冷气管道50相连通。向上述冷气入口42流入的冷气可通过冷却上述制冰室40的内部的方式制成冰块,经过热交换的冷气通过上述冷气出口43来向上述制冰室40的外侧排出。
另一方面,在上述冷冻室13的后方形成有与上述冷冻室13划分的热交换室14。在上述热交换室14设有蒸发器(未图示),在上述蒸发器产生的冷气向上述冷冻室13、冷藏室12及上述制冰室40供给,来冷却各个空间。
并且,在上述机壳10的侧壁面设有冷气管道50,该冷气管道50用于向上述制冰室40供给冷气,并用于回收制冰室40的冷气。上述冷气管道50从上述冷冻室13的一侧向上述冷藏室12的上部延伸,在关闭上述第一冷藏室门21时,上述冷气管道50与上述冷气入口42及冷气出口43相连通。并且,上述冷气管道50与上述热交换室14及冷冻室13相连通。
因此,上述热交换室14的冷气通过上述冷气管道50的供给流路51向上述制冰室40的内侧流入,上述制冰室40的内部的冷气通过上述冷气管道50的回收流路52回收到上述冷冻室13。并且,借助通过上述冷气管道50的冷气的持续的循环而在上述制冰室40的内部制造并储存冰块。
另一方面,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基于现有技术的冰箱中,由于在提供于上述冷藏室门20的上述制冰室40内实现制冰及储存冰块,因此,上述冷藏室门20的体积只能增大,由此,上述冷藏室门20的背面的收纳空间随之减小。
并且,由于用于制冰的冷气要供给到上述制冰室,因此,存在耗电量增多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冷冻室制得的冰块利用移送装置而向设在冷藏室门的蓄冰桶供给,并能够通过分配器向外部取出,从而能够增大门的收纳空间并能够减少耗电量的冰箱。
用于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机壳,其形成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冷藏室门,其对上述冷藏室进行开闭,分配器,其设在上述冷藏室门,用于取出水或者冰块,蓄冰桶,其设在上述冷藏室门的背面,用于向上述分配器供给冰块,制冰机,其设在上述冷冻室,用于制造冰块,以及冰块移送装置,其设在上述冷冻室,用于将由上述制冰机供给的冰块向上述蓄冰桶移送;上述冰块移送装置包括:活塞,其用于推送由上述制冰机供给的冰块,以及冰溜槽,其将利用上述活塞供给的冰块向上述蓄冰桶引导。
根据所提出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由于制冰机位于冷冻室,无需确保用于在冷藏室门设置单独的制冰机的空间。因此维持取出冰块的方便性,并能够更加扩大用于储存在冷藏室门的背面的空间。因此能够维持使用方便性,并能够扩大整体的冰箱的储存容量。
并且,由于在冷冻室实现制冰,无需向冷藏室门持续地供给用于制冰的强烈的冷气,因此能够期待提高冷却效率,并减少耗电量的效果。并且,由于在冷冻室的内部实现制冰,因此,也能够期待提高制冰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基于现有技术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基于现有技术的冰箱的冰箱内侧和制冰室的冷气循环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门被开放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蓄冰桶的门被开放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冻室的内部的部分立体图。
图6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块移送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块移送装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图9是简要地表示通过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块移送装置来实现的冰块的移送状态的图。
图10至图13是依次地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块移送装置的工作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3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门被开放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蓄冰桶的门被开放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冷冻室的内部的部分立体图。
参照图3至图5,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100由机壳和110和门来形成外形。并且,上述机壳110的内部被分隔物111划分,从而在上部形成冷藏室112,在下部形成冷冻室113。
在上述冷冻室113的内部可设有用于制冰的制冰机200和用于将制得的冰块向蓄冰桶140移送的冰块移送装置300。并且,形成在构成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的冰溜槽340和冷气管道350的端部的开口部341、351分别暴露于上述冷藏室112的侧壁。
详细地,上述门包括遮蔽上述冷藏室112的冷藏室门120和遮蔽上述冷冻室113的冷冻室门130。上述冷藏室门120由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第一冷藏室门121和第二冷藏室门122构成。并且,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及第二冷藏室门122构成为分别单独地转动,以能够部分开闭或者全部开闭冷藏室112。并且,上述冷冻室门130可构成为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并出入的同时开闭上述冷冻室113。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的前面可设有分配器123。通过上述分配器123,能够在冷藏室门的外部取出由供水源供给的水及要在下面进行说明的制冰机200中所制得的冰块。
在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的背面设有蓄冰桶140。上述蓄冰桶140是储存利用将要在下面详细说明的冰块移送装置300来移送的冰块的空间。上述蓄冰桶140形成绝热空间,并利用畜冰桶门141来选择性地进行开闭。并且,在关闭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的状态下,与在下面要说明的冰溜槽340及冷气管道350相连接。并且,通过上述冰溜槽340能够供给冰块,并能够使冷气返回到冷冻室,借助上述冷气管道350能够将冷气供给到上述蓄冰桶。
上述蓄冰桶140与上述分配器123相连通,从而能够在上述分配器123的动作时取出储存在上述蓄冰桶140的内部的冰块。并且,在上述蓄冰桶140的内部能够提供可收容冰块的单独的壳体142,还可包括使冰块的移动顺畅的螺旋钻143和通过粉碎冰块的方式取出冰的碎块的刀刃(未图示)。
并且,上述蓄冰桶140从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的背面突出形成,在关闭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时,与上述冷藏室112的内部侧壁相接触。并且,能够在与上述开口部341、351对应的上述蓄冰桶140的侧壁还形成气孔144和冰块流入口145。因此,能够在关闭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的状态下,向上述蓄冰桶140供给所制得的冰块,并供给用于维持冰块的状态的冷气。
另一方面,可在上述冷冻室113的内侧设有可出入的抽屉、制冰机200以及冰块移送装置300等。
上述制冰机200作为用于将从供水源提供的水来制成冰块的机器,可设在上述冷冻室113的左侧上方。上述制冰机200固定安装在上述分隔物111的下表面。并且,在上述制冰机200制得的冰块掉落到下方,从而能够临时收容在设在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的上侧的冰块柜310。并且,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和上述蓄冰桶140借助上述冰溜槽340而相互连通。
其中,上述制冰机200和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的位置可根据上述蓄冰桶140的位置而决定。例如,如图所示,在上述蓄冰桶140设在第一冷藏室门121的情况下,上述蓄冰桶140可设在冷冻室113的左侧上部,以便处在与蓄冰桶140最短的距离。
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能够在上述制冰机200的下侧,固定安装在上述冷冻室113的侧壁。并且,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包括冰块柜310、用于将冰块推到上述冰溜槽340的一侧的驱动单元330以及收容上述驱动单元330的外罩320。
详细地,上述外罩320的前端与上述冰溜槽340的入口部相连接,从而可通过上述冰溜槽340将在上述制冰机200制得的冰块移送到上述蓄冰桶140。下面,对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另一方面,在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的一侧设有冷气管道350。上述冷气管道350作为用于将上述冷冻室113的冷气向上述蓄冰桶140供给的管道,入口暴露于上述冷冻室113的内侧。并且,在上述冷气管道350的入口部还可形成用于收容送风扇的冷气供给部352。当然,上述冷气供给部352也能与蒸发室相连通。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200的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200设计成可制造球形冰块。
图6是表示基于本实施例的制冰机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200可安装在上述分隔物111的下表面。并且,上述制冰机200包括:上板托盘210,其从整体上构成上部形状;下板托盘220,其构成下部形状;电机组件240,其用于驱动上述上板托盘210和下板托盘220中的任一个;以及排出单元,其使在上述上板托板210或者在下板托盘220制得的冰块移动。
详细地,上述下板托盘220从上方俯视时,大约形成为四角形形状。并且,在上述下板托盘220的内侧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陷部225,在上述凹陷部225形成有球状冰块的下侧的一半。上述下板托盘22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根据需要,下板托盘220的一部分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对上述凹陷部225由可进行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的现象进行举例说明。
上述下板托盘220包括:托盘外壳221;托盘本体223,其安置在上述托盘外壳221,并在内部排列有上述凹陷部225;以及托盘盖226,其使上述托盘本体223固定安装在上述托盘外壳221。
上述托盘外壳221形成为四角形的框架形状,并形成为沿着边缘向上方和下方更加延伸。并且,在上述托盘外壳221的内部形成有被穿孔成圆形的安置部221a。上述安置部221a可构成为紧贴于上述凹陷部225的外周面的形状。详细地,以使上述安置部221a的内侧面呈圆形的方式形成,来使半球形状的上述凹陷部225稳定地紧贴。多个上述安置部221a可形成为与上述凹陷部225的位置及形状对应地连续配置成一列并相互连接。
并且,在上述托盘外壳221的后面两侧的棱角形成有上板托盘连接部222。上述上板托盘连接部222与上述上板托盘210及上述电机组件240相结合。并且,上述托盘外壳221的一侧面与提供弹力的弹性部件231相连接,来使上述下板托盘220维持紧贴于上述上板托盘210的状态。详细地,在上述托盘外壳221的侧面突出有弹性部件安装部221b,上述弹性部件231的一端与上述弹性部件安装部221b相连接。
另一方面,整个上述托盘本体223或者上述凹陷部225可由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柔性材料形成,上述托盘本体223安置在上述托盘外壳221的上表面上。上述托盘本体223可由平面部224和从上述平面部224的内侧向下方凹陷的上述凹陷部225构成。
上述平面部224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状,并构成为与上述托盘外壳221的上表面的形状对应的形态,以便收容在上述托盘外壳221的内部。并且,上述凹陷部225形成为半球形状,并可形成为与将要在下面进行说明的上板托盘210凹陷部213对应的形状。因此,如果上述上板托盘210与下板托盘220相紧贴,则上述凹陷部225、213形成球形腔。
上述凹陷部225能够贯通上述托盘外壳221的安置部221a来向下方突出。因此,在旋转上述下板托盘220时,上述凹陷部225被上述排出单元挤压,来使上述凹陷部225的内部的冰块向外部分离。并且,在上述凹陷部225的周围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下部卡止部。上述下部卡止部形成为在上述上板托盘210和下板托盘220相紧贴时与上述上板托盘210的上部卡止部重叠,以能够防止漏水的现象。
并且,上述托盘盖226安置在上述托盘本体223的上表面上,并使上述托盘本体223固定在上述托盘外壳221。并且,如螺栓或者铆钉等的紧固部件依次贯通上述托盘盖226、上述托盘本体223及上述托盘外壳221来完成上述下板托盘220。
并且,在上述托盘盖226形成有与上述凹陷部225的被开口的上表面的形状对应的穿孔部226a。上述穿孔部226a形成为多个圆形孔相互连续地重叠的形状。因此,如果完成上述下板托盘220的组装,则上述凹陷部225通过上述穿孔部226a而被暴露,上述下部卡止部则位于上述穿孔部226a的内侧。
另一方面,上述上板托盘210构成上述制冰机200的上部外形,上述上板托盘210包括用于安装上述制冰机200的安装部211和用于使冰块成型的托盘部212。
详细地,上述安装部211用于使上述制冰机200安装在上述冷冻室113的内部,从而向与上述托盘部212直交的方向即向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因此,上述安装部211与上述冷冻室113的侧面或者收容制冰机的制冰机外壳的侧面进行面接触。
并且,在上述托盘部212可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半球形的多个凹陷部213。上述多个凹陷部213连续地配置成一列,在上述凹陷部213形成有球形冰块的上部的一半。并且,在上述上板托盘210和下板托盘220相紧贴的状态下,上述下板托盘220的凹陷部225和上述上板托盘210的凹陷部213相紧贴来形成球形腔。
另一方面,在上述托盘部212的后侧还可形成与上述上板托盘连接部222进行轴结合的轴结合部211a。上述轴结合部211a向上述托盘部212的后侧底面的两个边缘突出,并与上述上板托盘连接部222进行轴结合,来使上述下板托盘220以可旋转的状态与上述上板托盘210相连接。因此,通过使上述电机组件240旋转,来使上述下板托盘220旋转,并使其与上述上板托盘210相紧贴或者从上述上板托盘210分离。其中,能够将上述下板托盘220紧贴于上板托盘210的状态定义为托盘被关闭的状态,并能够将上述下板托盘220进行旋转来从上述上板托盘210分离的状态定义为托盘被开放的状态。
上述上板托盘210在整体上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可构成为借助热传导来使上述球形腔的内部的水迅速地结成冰块。并且,在上述上板托盘210还可设有为了移动冰块而对上述上板托盘210进行加热的移冰加热器。上述移冰加热器构成为U字形态,可安装成与多个上述凹陷部213的外周面相接触的形态。
并且,在上述上板托盘210的凹陷部213的上表面分别形成有用于供给水及排出单元内部的空气的空气孔214。在上述多个空气孔214中的任一个执行从供水托盘或者供水管供给的水经由的供水部功能。本实施例中显示出了位于中间的空气孔214执行供水部功能,执行供水部的功能的空气孔214可形成为直径大于其他多个空气孔或者长度大于其他多个空气孔。
上述上板托盘210的凹陷部213也如上述下板托盘220,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上述上板托盘的上侧提供对上述凹陷部213的上表面进行加压的顶针,来代替移冰加热器。
并且,在上述下板托盘220的侧方设有旋转臂230和上述弹性部件231。用于拉伸上述弹性部件231的上述旋转臂230,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下板托盘220。
上述旋转臂230的一端与上述上板托盘连接部222进行轴结合,在上述旋转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上述弹性部件231的另一端。并且,在上述下板托盘220紧贴于上述上板托盘210的状态下,上述旋转臂230也能够以规定角度进一步旋转,来使上述弹性部件231拉伸。那么,上述下板托盘220借助上述弹性部件231的复原力而强有力地紧贴于上述上板托盘210,从而能够有效地阻断漏水的现象。
另一方面,上述电机组件240设在上述上板托盘210及下板托盘220的侧方,上述电机组件240的旋转轴与贯通上述上板托盘连接部222的旋转轴相连接。并且,上述电机组件240还可包括组合有多个齿轮的减速齿轮,以调节上述下板托盘220的转速。
下面,参照附图对冰块移送装置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7是表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块移送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上述冰块移送装置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参照图7和图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块移送装置300设在上述冷冻室113,经过上述冷冻室113、冷藏室112及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而与上述蓄冰桶140相连接,从而能够将在上述制冰机200制得的冰块向上述蓄冰桶140供给。
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安装在形成上述机壳110的内侧面的内壳115,即可安装成暴露于冰箱内侧。此时,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也可安装在与上述内壳115相结合的单独的托架等部件上。并且,为了实现绝热,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可构成为填埋在上述机壳110的外壳114和内壳115之间的绝热材料。
上述冰块移送装置300包括:冰块柜310,其聚集储存从制冰机200掉落的多个冰块;驱动单元330,其通过往复运动来使冰块推向前方进行移动;外罩320,其用于收容上述驱动单元330的一部分;挡板324,其辅助从上述外罩320的前端移送的冰块的排出;挡板盖321,其用于收容上述挡板324;以及冰溜槽340,其与上述挡板盖321相连接,来移送冰块。
上述冰块柜310设在上述制冰机200的下方。并且,上述冰块柜310可由储存冰块的储存部311、用于连接上述储存部311与上述外罩320的连接部312构成。
上述储存部311可形成为向上方开口并具有规定的体积,以便能够接到从上述制冰机200向下方掉落的冰块。并且,上述储存部311的底面倾斜地形成,从而能够使储存在上述储存部311的冰块向上述连接部312滚动或者滑动而移动。
并且,上述连接部312作为连接上述储存部311和上述外罩320的通路,来引导使上述储存部311的冰块一个一个地向上述外罩320的内侧流入。因此,与上述储存部311相连接的上述连接部312的入口侧形成为较宽的形状,出口侧的大小可形成为稍微大于所制得的球形的冰块的直径。
上述外罩320与上述连接部312相连接,能够向与上述连接部31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上述外罩320也呈圆筒形形状,其内部安装有可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塞331,该活塞331构成上述驱动单元330。并且,上述外罩320的内径具有与上述冰块的直径对应的直径,以使制得的球形的冰块一个一个地配置成一列。
上述驱动单元330包括:活塞331,其设在上述外罩320的内侧;电机336,其提供旋转动力;以及第一连杆332及第二连杆333,使上述电机336和活塞331进行连杆结合,以使上述电机336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
详细地,上述活塞331沿着前后方向移动,来将向上述外罩320的内部供给的冰块推到前方。即,上述活塞331设在上述外罩320的内侧,并具有规定的直径,以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
并且,在上述活塞331的前端中央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加强筋331a和向上述突出加强筋331a的左右两侧凹陷的收容槽331b。上述突出加强筋331a和收容槽331b沿着前后方向纵长地形成,在移动上述活塞331时引导上述挡板324的旋转。
并且,在上述活塞331的上表面形成有倾斜面331c。上述倾斜面331c形成为从上述活塞331的前端越向后端靠近越高。并且,上述倾斜面331c配置成与上述连接部312的开口的出口对置。因此,从上述连接部312向上述外罩320流入的冰块能够沿着上述倾斜面331c而引导到上述活塞331的前方。即,在上述活塞331向后方移动时,上述倾斜面331c引导冰块向形成在上述挡板324和倾斜面331c之间的空间滚动。
另一方面,在上述活塞331的后端,第一连杆332的一端利用结合轴334而可旋转地与上述活塞331相结合。上述第一连杆332延伸到规定的长度,上述第一连杆332的另一端在上述外罩320的外侧,利用连杆轴335而可旋转地与上述第二连杆333的一端相结合。并且,上述第二连杆333的另一端与上述电机336的旋转轴相结合。
因此,在驱动上述电机336时,上述第二连杆333进行旋转,随着上述第二连杆333进行旋转,与上述第二连杆333相连接的第一连杆332的端部也以上述第二连杆333的旋转中心为轴进行旋转。此时,由于上述活塞331处于收容在上述外罩320的内侧的状态,因此,与上述活塞331相连接的上述第一连杆332的端部将上述活塞331沿着前后方向推动而使上述活塞331移动。即,利用上述第一连杆332和第二连杆333来将上述电机33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以使上述活塞331以恒定的冲程,并沿着前后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在上述外罩320的前端设有挡板盖321,在上述挡板盖321的内部收容挡板324。
上述挡板盖321与上述外罩320相结合来形成上述外罩320的一部分,上述挡板盖321在左右两侧进行结合,并相互连接上述外罩320的前端和上述冰溜槽340,以使上述外罩320的前端和上述冰溜槽340相互连通。并且,在上述挡板盖321的左右两侧面形成有用于引导上述挡板324的旋转的导向狭缝322。上述导向狭缝322沿着上述挡板324的旋转轨迹而形成为圆弧形状,并可插入将要在下面进行说明的导向突起326。
上述挡板324以上下方向遮蔽在上述挡板盖321的内部空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来能够限制冰块的移动,由此可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宽度的板形状,上端利用挡板轴325可旋转地结合在上述挡板盖321。
并且,在上述挡板324的下端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挡板槽327。在上述活塞331进行前方移动时,上述挡板槽327形成为以可插入上述活塞331的突出加强筋331a的方式对应的形状。并且,以上述挡板槽327为基准,上述挡板324的下端左右两侧可插入在收容槽331b,该收容槽331b形成于上述活塞331。因此,在移动上述活塞331时,上述挡板324不被上述突出加强筋331a及收容槽331b左右摆动,而能够稳定地进行旋转。
另一方面,在上述挡板324的左右两侧面形成有向侧方延伸的导向突起326。上述导向突起326形成在上述挡板324的下部,并以规定的长度延伸,来贯通上述导向狭缝322。
此时,上述导向狭缝322沿着能够使上述挡板324从垂直地立起的状态滚动到水平的状态的轨迹形成。因此,从上述外罩320的内侧经由上述挡板324而移动到前方的冰块,在上述挡板324移动到垂直地立起的位置的状态下,被上述挡板324遮挡而不能向后方移动。因此,即使上述活塞331进行往复运动而在上述活塞331的前方形成空间,向前方移动的冰块也会被上述挡板324遮挡而不能重新向后方移动。
上述冰溜槽340形成为从上述外罩320的一侧延伸到安装有上述蓄冰桶140的第一冷藏室门121,并且,上述冰溜槽340的内部可形成为中空管形状,以便移送球形的冰块。此时,上述冰溜槽340的内部直径与制得的球形冰块的直径对应,或者稍微大于制得的冰块的直径,以使制得的冰块能够以一列方式连续地移动。
上述冰溜槽340能够贯通上述分隔物111来延伸形成,也能够以向上述冷冻室113及冷藏室112的外侧暴露的方式安装。此时,在上述冰溜槽340的外侧还设有绝热部件,以便防止上述冷藏室112和冰溜槽340之间的热交换。
另一方面,上述冰溜槽340也可配置在上述外壳114和内外壳115之间。即,也可位于与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对应的上述机壳110的一侧壁面的内部。此时,有可能通过上述机壳110的内部的绝热材料来绝热,也不会向冰箱内侧暴露。
上述冰溜槽340可延伸到与上述蓄冰桶140的位置对应的上述冷藏室112的内侧壁面。并且,在上述冰溜槽340的上端形成有开口部341,该开口部341在上述冷藏室112的内侧壁面进行开口。
因此,在关闭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的状态下,上述蓄冰桶140和上述冰溜槽340能够相连通。因此,能够借助上述驱动单元330的动作来使冰块沿着上述冰溜槽340移动并向上述蓄冰桶140供给。
另一方面,上述冷气管道350在上述冷冻室113的一侧,沿着上述冷藏室112而配置,如上述冰溜槽340可填埋在上述机壳110的内侧。上述冷气管道350在关闭上述第一冷藏室门121的状态下,与上述蓄冰桶140相连通,以能够向上述蓄冰桶140的内部供给上述冷冻室113的冷气。因此,供给到上述冷气管道350的冷气用于冷却上述蓄冰桶140的内部,并可通过上述冰溜槽340而返回到上述冷冻室113,从而实现冷气的循环。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9是简要地表示通过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冰块移送装置的冰块的移送状态的图,图10至图13是依次地表示上述冰块移送装置的工作状态的图。
参照图9,在上述冰箱1工作中的状态下,在上述蒸发器产生的冷气向设在上述冷冻室113的内侧的制冰机200供给。利用供给到上述制冰机200的内侧的水来在制冰机200的内侧形成球形的冰块,一旦完成制冰,就被设在上述制冰机200的加热器或者用于移冰的结构向下方掉落。
在上述制冰机200的下方设有冰块柜310,来使在上述制冰机200制得的球形冰块向上述冰块柜310供给。储存在上述冰块柜310的储存部311的冰块通过上述连接部312向上述外罩320的内侧供给,并利用上述活塞331向前方移动,从而能够向上述冰溜槽340供给。
对此进行更加详细地说明,如图10所示,首先,储存在上述储存部311的球形的冰块通过上述连接部312而向上述外罩320的内侧流入。此时,冰块位于上述挡板324和上述活塞331的前方之间的空间。
在如此的状态下,如果上述电机33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上述第二连杆333进行旋转,并且,上述活塞331利用上述第一连杆332而向前方移动。因此,上述活塞331将冰块推向前方。此时,冰块通过推开上述挡板324而使该挡板32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1所示,冰块朝向借助上述挡板324的旋转而形成的空间,经由上述挡板盖321。并且,将收容在上述挡板盖321及冰溜槽340的多个冰块依次地推向前方。
如图11所示,在上述活塞331完全移动到前方的状态下,如果上述电机336还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2所示,则上述活塞331向后方移动。此时,上述挡板维持与上述活塞331的前端相接触的状态,如果活塞331向后方移动,则借助自重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下降。
如图13所示,如果上述电机336还进行旋转,上述挡板324则完全下降,并从上述活塞331隔开。在如此的状态下,上述挡板324遮蔽上述外罩320或者挡板盖321的空间的一部分,来阻断挡板324的前方的冰块不能向挡板324的后方移动。并且,在图13中,如果上述电机336还进行旋转,则上述活塞331还向后方移动,并在上述挡板324和上述活塞331之间形成空间,以能够将上述储存部311的冰块重新向外罩320的内侧供给。在如此的状态下,如果上述电机336还进行旋转,则上述活塞331重新向前方移动。
因此,上述第二连杆333进行一次旋转,上述活塞331随之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如果完成一次循环,则使一个冰块向前方移动。通过连续地反复如上所述的过程,能够将冰块持续地向上述冰溜槽340的一侧供给。如上所述,上述冰溜槽340的内部的冰块可按照上述驱动单元330的动作而被推开,依次向上述蓄冰桶140排出。
排出到上述蓄冰桶140的冰块储存在上述蓄冰桶140的内部,储存在上述蓄冰桶140的冰块,在操作上述分配器123时,可通过上述分配器123而被取出。
并且,在上述蓄冰桶140可设有满冰检测装置146。并且,满冰检测装置146还可设在上述冰块柜310的内侧。利用设在上述蓄冰桶140和上述冰块柜310的满冰检测装置313来维持在蓄冰桶140及冰块柜310中装满设定量以上的冰块的状态,并利用上述满冰检测装置146、313来控制上述制冰机200以使其进行动作,直至装满设定量以上的冰块为止。在如此的状态下,可借助上述驱动单元330的动作而将冰块向上述蓄冰桶140供给。
另一方面,在上述蓄冰桶140中装满冰块的状态下,如果使用人员对上述分配器123进行操作,则储存在上述蓄冰桶140的冰块通过上述分配器123而向外部取出。
此时,利用上述分配器123取出的冰块呈球形,按照使用人员的操作,能够取出使用人员所需的数量的冰块。
另一方面,上述驱动单元330的驱动也可能受到检测上述冷藏室门120的开闭的门传感器的限制。即,在开放上述冷藏室门120的状态下,使用人员对上述分配器123进行操作时,防止上述驱动单元330驱动,以不能取出冰块。
Claims (13)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机壳,其形成有冷藏室和冷冻室,
冷藏室门,其对上述冷藏室进行开闭,
分配器,其设在上述冷藏室门,用于取出水或者冰块,
蓄冰桶,其设在上述冷藏室门的背面,用于向上述分配器供给冰块,
制冰机,其设在上述冷冻室,用于制造冰块,以及
冰块移送装置,其设在上述冷冻室,用于将由上述制冰机供给的冰块向上述蓄冰桶移送;
上述冰块移送装置包括:
活塞,其用于推送由上述制冰机供给的冰块,
冰溜槽,其将利用上述活塞供给的冰块向上述蓄冰桶引导,
储存部件,其用于储存由上述制冰机制得的冰块,
外罩,其用于收容从上述储存部件掉落的冰块,并以使上述活塞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式收容上述活塞,
驱动单元,其提供驱动力,使上述活塞在上述外罩的内部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以及
挡板,该挡板设在上述外罩的内部,用于选择性地遮蔽上述外罩的前面的开口部;
上述挡板借助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上述活塞来进行上下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冰溜槽形成为从上述冰块移送装置延伸到上述冷藏室,在关闭上述冷藏室门的状态下,上述冰溜槽与上述蓄冰桶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向上述蓄冰桶的内部供给的冷气通过上述冰溜槽返回到上述冷冻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气管道,该冷气管道形成为从上述冷冻室延伸到上述冷藏室,在关闭上述冷藏室门的状态下,该冷气管道与上述蓄冰桶相连通,用于将上述冷冻室的冷气向上述蓄冰桶供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冰块移送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填埋在绝热材料中,该绝热材料位于形成上述机壳的外形的外壳和形成冰箱的内部空间的内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单元包括:
电机,其用于产生旋转动力,
连杆部件,其使上述电机和上述活塞相连接,用于将上述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活塞的上表面形成倾斜面,该倾斜面引导从上述储存部件掉落的冰块向上述活塞的前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强筋,该加强筋从上述活塞的前端部向上表面突出,用于在上述挡板转动时防止上述挡板的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挡板包括:
挡板槽,其收容上述加强筋,
导向突起,其从两个侧面延伸;
上述挡板的端部插入于在相当于上述加强筋的左右侧的上述活塞的上表面上凹陷而成的收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制冰机包括:
上部托盘,其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多个半球形凹陷部,
下部托盘,其形成有与上述上部托盘的凹陷部相紧贴而形成球形腔的多个凹陷部;
上述下部托盘与上述上部托盘相结合且能够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扇,该送风扇设在上述冷气管道的入口,用于将冷气向上述蓄冰桶供给。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满冰检测装置,该满冰检测装置设在上述蓄冰桶或者上述储存部件,用于检测是否收容了设定量以上的冰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门传感器,该门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述冷藏室门的开闭;
根据上述门传感器所检测的门开闭与否的情况,上述活塞的动作受到限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10093336A KR101888197B1 (ko) | 2011-09-16 | 2011-09-16 | 냉장고 |
KR10-2011-0093336 | 2011-09-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97587A CN102997587A (zh) | 2013-03-27 |
CN102997587B true CN102997587B (zh) | 2015-10-28 |
Family
ID=4693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10243.6A Active CN102997587B (zh) | 2011-09-16 | 2012-08-28 | 冰箱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25342B2 (zh) |
EP (1) | EP2570755B1 (zh) |
JP (1) | JP5571746B2 (zh) |
KR (1) | KR101888197B1 (zh) |
CN (1) | CN10299758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50404A1 (ko) * | 2013-10-04 | 2015-04-09 | 주식회사 엘지전자 | 냉장고 |
KR102138355B1 (ko) * | 2013-10-04 | 2020-07-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KR102278204B1 (ko) * | 2013-10-04 | 2021-07-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KR102173828B1 (ko) * | 2013-10-04 | 2020-1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KR102191571B1 (ko) * | 2013-10-04 | 2020-12-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KR102491598B1 (ko) * | 2016-03-10 | 2023-01-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US10288336B2 (en) | 2017-06-14 | 2019-05-14 | Follett Corporation | Ice delivery device |
US10712074B2 (en) | 2017-06-30 | 2020-07-14 | Midea Group Co., Ltd. | Refrigerator with tandem evaporators |
CN108571843B (zh) * | 2018-06-07 | 2024-03-19 | 慈溪市吉瑞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冰机 |
EP3862663A4 (en) * | 2018-10-02 | 2022-08-10 | LG Electronics Inc. | FRIDGE |
WO2020101369A1 (ko) | 2018-11-16 | 2020-05-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아이스 메이커 및 냉장고 |
EP3653965B1 (en) * | 2018-11-16 | 2023-10-25 | LG Electronics Inc. | Ice maker and refrigerator |
US11421926B2 (en) * | 2018-11-16 | 2022-08-23 | Lg Electronics Inc. | Ice maker and refrigerator |
CN114838546B (zh) * | 2018-11-16 | 2023-12-2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制冰器及冰箱 |
WO2020101370A1 (ko) | 2018-11-16 | 2020-05-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아이스 메이커 및 냉장고 |
EP3653975B1 (en) * | 2018-11-16 | 2023-09-20 | LG Electronics Inc. | Home appliance with an ice maker |
KR20200057601A (ko) * | 2018-11-16 | 2020-05-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아이스 메이커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
CN111829228B (zh) * | 2019-04-17 | 2021-08-31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储冰盒及制冷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8562A (zh) * | 2004-01-28 | 2005-08-0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冰箱 |
KR100765196B1 (ko) * | 2006-07-20 | 2007-10-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US7426838B1 (en) * | 1999-10-08 | 2008-09-23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Icemaker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629809Y1 (zh) * | 1968-10-12 | 1971-10-15 | ||
US4285212A (en) * | 1980-06-02 | 1981-08-2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Ice dispenser storage assembly |
JPH061141B2 (ja) * | 1988-01-29 | 1994-01-05 |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 自動製氷機 |
NZ248935A (en) | 1992-11-02 | 1995-10-26 | White Consolidated Ind Inc | Refrigerator door ice dispenser: actuator dimensioned to accommodate polystyrene cup |
JPH06278702A (ja) * | 1993-03-24 | 1994-10-04 | Katsunori Matsuishi | 削氷の定量充填装置 |
US6148624A (en) * | 1998-12-28 | 2000-11-21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Ice making system for a refrigerator |
US6351958B1 (en) | 2000-01-12 | 2002-03-05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Optic level sensing system for use in a refrigerator |
JP3804008B2 (ja) | 2001-09-21 | 2006-08-02 | 株式会社一条住宅研究所 | 免震住宅用減衰装置 |
KR100461187B1 (ko) | 2002-12-09 | 2004-12-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펜서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이를 사용하는 냉장고 |
US6964177B2 (en) * | 2003-05-28 | 2005-11-15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
KR100546671B1 (ko) * | 2003-09-18 | 2006-01-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식 얼음 취출장치를 구비한 냉장고 |
KR100565621B1 (ko) * | 2003-09-19 | 2006-03-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KR100671567B1 (ko) * | 2004-05-18 | 2007-01-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용 제빙기의 만빙 감지 장치 |
US8353177B2 (en) * | 2004-09-27 | 2013-01-15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ice from a bottom mount refrigerator |
US7188479B2 (en) * | 2004-10-26 | 2007-03-13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Ice and water dispenser on refrigerator compartment door |
US7266951B2 (en) | 2004-10-26 | 2007-09-11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Ice making and dispensing system |
WO2006083047A1 (en) * | 2005-02-01 | 2006-08-10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
US7913509B2 (en) | 2005-02-01 | 2011-03-29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rigerator |
KR100791814B1 (ko) * | 2005-07-13 | 2009-01-28 |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 센서리스 비엘디씨 전동기의 제어방법 |
KR100748971B1 (ko) * | 2005-11-10 | 2007-08-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만빙 감지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냉장고 |
US7753230B2 (en) * | 2007-12-20 | 2010-07-13 | Mikio Kusano | Nut feeder |
JP5202207B2 (ja) * | 2008-09-19 | 2013-06-05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KR101643635B1 (ko) * | 2009-10-07 | 2016-07-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빙방법 |
KR101718995B1 (ko) * | 2009-12-23 | 2017-04-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KR20110081704A (ko) * | 2010-01-08 | 2011-07-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제빙 시스템 |
-
2011
- 2011-09-16 KR KR1020110093336A patent/KR10188819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
- 2012-08-22 JP JP2012182976A patent/JP5571746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8-28 CN CN201210310243.6A patent/CN102997587B/zh active Active
- 2012-09-13 US US13/612,934 patent/US8925342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9-14 EP EP12006476.1A patent/EP257075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26838B1 (en) * | 1999-10-08 | 2008-09-23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Icemaker assembly |
CN1648562A (zh) * | 2004-01-28 | 2005-08-0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冰箱 |
KR100765196B1 (ko) * | 2006-07-20 | 2007-10-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70755B1 (en) | 2018-09-05 |
KR101888197B1 (ko) | 2018-08-14 |
JP5571746B2 (ja) | 2014-08-13 |
KR20130029924A (ko) | 2013-03-26 |
US20130067947A1 (en) | 2013-03-21 |
CN102997587A (zh) | 2013-03-27 |
JP2013064591A (ja) | 2013-04-11 |
EP2570755A2 (en) | 2013-03-20 |
US8925342B2 (en) | 2015-01-06 |
EP2570755A3 (en) | 2013-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97587B (zh) | 冰箱 | |
CN102997536B (zh) | 冰箱 | |
KR101892755B1 (ko) | 냉장고 | |
KR101966043B1 (ko) | 냉장고 | |
US9506680B2 (en) | Ice mak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 |
KR101932076B1 (ko) | 냉장고 | |
EP2613108B1 (en) | Refrigerator | |
KR101929517B1 (ko) | 냉장고 | |
EP2476977B1 (en) | Icemake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 |
US10119740B2 (en) | Refrigerator | |
US20100319373A1 (en) | Ice-making unit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 |
CN112437861B (zh) | 具有顶置提取的双排桶式制冰机 | |
CN111656110B (zh) | 制冰机 | |
KR20170105891A (ko) | 냉장고 | |
WO2021223149A1 (en) | Ice bucket agitator and refrigerator appliance | |
KR20160148364A (ko) | 냉장고의 제빙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