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5937B - 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 Google Patents
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95937B CN102995937B CN201210549964.2A CN201210549964A CN102995937B CN 102995937 B CN102995937 B CN 102995937B CN 201210549964 A CN201210549964 A CN 201210549964A CN 102995937 B CN102995937 B CN 1029959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p layer
- bearing platform
- car bearing
- guide rail
- parking st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355 dual-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474 He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7 mechanical methods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属于停车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小汽车在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包括控制电路和具有顶层车位和底层车位的分层立体支架,立体支架的内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底层载车台和顶层载车台,底层载车台与立体车架之间设有驱动底层载车台水平出入底层车位的底层驱动机构,顶层载车台包括顶层载车板和对称分设在顶层载车板两边的两根竖立臂,地面上还设有能够与上述两根竖立臂对应配合的插孔,立体车架与竖立臂之间设有驱动顶层载车台升降且出入顶层车位的顶层驱动机构。该机构采用多层立体停车库可进行独自外接式进出车,互不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停车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每个车位互不影响单独进出车的多层立体停车库,特别涉及一种整体高度较低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小汽车的增加,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小区内停车和闹市区的街区停车更是一位难求。汽车停车库立体化是城市建设中的发展方向,然而现有技术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均需有一块相对规则的大面积空地,无法解决已建好楼房的小区或街区内利用现有的车位搭建立体停车库,因而影响其广泛地推广。
为此有人设计出了一种双层立体停车库,如中国专利所提供的一种双层独立进出立体车库(其授权公告号为CN100587209C),该立体车库包括上层车位和下层车位,车辆在进入上层车位时,车辆先停放在升降托架上,首先由曳引机通过钢缆拉动升降托架上升至上层,再换平移丝杠带动平移托架水平运动,平移托架运动的同时依靠一个挂钩将升降托架拽进上层车位内。而在出车位时,反过来先由平移托架水平运动,将升降托架挤出上层车位,再靠曳引机通过钢缆将升降托架放下。
可以看出,车辆在进出上层车位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这两种运动分别由两种不同的驱动装置来驱动,这就需要这两个驱动装置配合较为紧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却很不理想,车辆进库后,若钢缆还保持在拉紧状态,就会大大缩短曳引机的使用寿命;若车辆进库后,钢缆选择放松,那么在车辆出库的时候,当平移托架将升降托架推出上层车位的瞬间,就需要钢缆立刻进入拉紧状态,一旦拉紧不及时就会造成车辆出库过程的不平稳,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发生坠落事故。另外,该种结构的停车库只能是双层车位结构,更多层的就无法实现,从而不能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停车场地资源。
另外,该双层立体车库的车架分为上层车架和底层车架两部分,车架的整体高度较高,不管上层是否停放有车辆,都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视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多层立体停车库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在顶层车位未停放车辆时停车库的整体高度较低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它包括控制电路和具有顶层车位和底层车位的分层立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支架的内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底层载车台和顶层载车台,底层载车台与立体支架之间设有驱动底层载车台水平出入底层车位的底层驱动机构,所述的顶层载车台包括顶层载车板和对称分设在顶层载车板两边的两根竖立臂,竖立臂竖直向下设置,地面上还设有能够与上述两根竖立臂一一对应配合的插孔,立体支架与竖立臂之间设有驱动顶层载车台升降且出入顶层车位的顶层驱动机构,上述控制电路可控制顶层驱动机构和底层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
停放顶层车辆的顶层载车台位于立体支架的顶部,立体支架顶部往上部分为顶层车位,当顶层车位未停放车辆时,停车库的整体高度仅为立体支架的地面高度,也就是相当于底层车位的高度。顶层载车台因存取车辆需要向外移动并下放至地面时,竖立臂可插入至地面的插孔内,而不影响顶层载车台的正常存取车动作。
底层驱动机构驱动底层载车台伸出底层车位时可完成接车或车辆出库动作,反向驱动底层载车台收回至底层车位内可完成收车入库或出车后回收底层载车台动作。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顶层驱动机构包括牵引链、与牵引链连接的顶层驱动装置以及在底层车辆进出口两侧立体支架内侧开设的槽形导轨网,槽型导轨网具有一段与车辆进出顶层车位的运动轨迹相配合的“7”字形出入库导轨,所述的出入库导轨包括垂直导轨和平移导轨,上述每根竖立臂的外侧设有与上述平移导轨一一对应的滑轮,滑轮卡设在上述槽型导轨网内并可沿出入库导轨运动,牵引链分设在车辆进出口两侧的立体支架内侧,其端部与顶层载车台相应侧的竖立臂固连,所述的牵引链能够在顶层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出入库导轨拽拉顶层载车台运动。
顶层载车台上的滑轮卡设在相应侧的槽型导轨网内,并只能沿槽型导轨网中的出入库导轨来回运动,车辆停放在顶层载车板上,顶层载车台沿该段出入库导轨运动的话就可实现从下往上升再进入顶层车位内,又或是从顶层车位内移出再下放至地面上的动作。顶层载车台的上述整个运动循环均由牵引链的牵引来实现,只需简单控制好牵引链的牵引速度,车辆的出库入库动作就能很平稳地完成。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底层车辆进出口单侧的平移导轨均为两条,且为平行设置,上述各竖立臂上的滑轮数量与同侧的平移导轨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牵引链的两端分别从平移导轨和垂直导轨的一头伸入出入库导轨中并与顶层载车台相应侧的竖立臂固连。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上述牵引链与顶层载车台竖立臂的连接处刚好位于滑轮的轴心位置。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顶层驱动装置包括顶层电机、牵引轮和变向轮,顶层电机驱动牵引轮转动,牵引轮与牵引链连接。牵引轮转动通过牵引链拽拉顶层载车台上升入库,反转时从牵引链的另一头拽拉顶层载车台出库下降,变向轮设置在立体支架内侧,牵引链可通过变向轮改变方向,便于布局。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垂直导轨和平移导轨之间还设有一段圆弧形的弯导轨,垂直导轨、弯导轨和平移导轨依次连接在一起。弯导轨可方便滑轮顺利平稳过渡进入下一段导轨。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立体支架上位于每一个弯导轨处均设有一组圆弧状分布设置的小滚轮。牵引链搭在小滚轮上,可以减少牵引链在弯导轨处的摩擦。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各竖立臂上还均设有朝车位内侧方向延伸的卡位杆,卡位杆上设有卡位轮,相应侧的立体支架上位于该卡位轮的上升路径上还设有卡位挡板,卡位挡板面向卡位轮的一侧设有弧形导向面,上述滑轮滚动至平移导轨和垂直导轨的交界处时,卡位轮刚好位于弧形导向面的边沿且被卡位挡板所挡。被挡时,卡位轮位于弧形导向面的边沿,卡位轮顺着弧形导向面运动可促使顶层载车台上的滑轮进入平移导轨内,卡位轮和卡位挡板能起到导向和平衡顶层载车台的作用。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底层载车台上的两侧均设有让位缺口。让位缺口与顶层载车台中竖立臂上的卡位杆和卡位轮对应,使得顶层载车台在下降至地面时,卡位杆和卡位轮可穿过底层载车台降至地底。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底层驱动机构包括分设在底层车辆进出口两侧立体支架内侧的两条链条以及可驱动链条运动的底层驱动装置,所述的底层驱动装置包括底层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与底层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传动杆,传动杆与主动齿轮轴向连接并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所述的链条啮合绕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并与底层载车台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底层驱动机构与顶层驱动机构相同,底层载车台与顶层载车台相同。上下两层的结构原理相同,这样一来,可以将底层悬空架设在路边的草坪、花坛上,减少路面占地。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底层电机和传动杆之间通过传动齿轮的啮合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中,所述的底层载车台的底部设有承重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具有以下优点:
1、顶层车辆直接停放在立体支架的顶部,降低了立体支架的整体高度,在顶层车位未停放车辆时,开阔了视野。
2、采用上述构造的路边多层立体停车库,每个车位在无碍其它车位的情况下可进行独自外接式进出车,互不干扰。
3、可利用路边原有的地面纵向划定车位搭建上述的路边多层立体停车库,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4、车辆进出顶层车位的过程稳定可靠。
5、可向上多层搭建,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停车场资源。
6、每个车位对应一个电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底层载车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顶层载车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顶层载车台在升降过程中与一侧立体支架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1、立体支架;1a、顶层车位;1b、底层车位;1c、地底部分;101、立柱;101a、竖直导轨101b、垂直导轨;102、水平构架;102a、平移导轨;102b、弯导轨;103、承重横梁;2、底层载车台;21、底层载车板;21a、内置板;21b、伸出板;22、让位缺口;3、链条;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底层电机;7、传动杆;8、传动齿轮;9、顶层载车台;91、顶层载车板;92、竖立臂;93、滑轮;94、卡位杆;95、卡位轮;10、承重轮;11、卡位挡板;11a、弧形导向面;12、牵引轮;13、变向轮;14、牵引链;15、顶层电机;16、小滚轮;17、地面;17a、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以双层停车库为例。
如图1所示,本多层立体停车库包括钢构立体支架1和控制电路,立体支架1分为地底部分1c和地面部分两大部分,地面部分的内部作为底层车位1b,地面部分的顶部以上部分作为顶层车位1a。
底层车位1b内设有底层载车台2,在底层车辆进出口两侧立体支架1的内侧底部分设有两条水平链条3,每根链条3均套接在一个主动齿轮4和一个从动齿轮5上并与底层载车台2固定连接,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5设置在立体支架1的内侧。立体支架1上还设有底层电机6和传动杆7,底层电机6的输出轴与传动杆7传动连接在一起,传动杆7与两头的主动齿轮4轴向连接并可驱动两个主动齿轮4同步转动。
立体支架1的顶部设有顶层载车台9,在车辆进出口两侧立体支架1的内侧则开设有槽形导轨网,顶层载车台9可沿该槽形导轨网在地面17和立体支架1顶部之间来回运动。
如图2所示,底层载车台2包括“T”形底层载车板21,底层载车板21的两侧边均具有一个让位缺口22,底层载车板21分为伸出板21b和内置板21a两部分,内置板21a始终位于底层车位1b内,底层载车板21上设有一组承重轮10。
如图3所示,顶层载车台9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竖立臂92和顶层载车板91,两竖立臂92分设在顶层载车板91的两侧,各竖立臂92的一端与顶层载车板91垂直固定,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各竖立臂92上间隔设有两个滑轮93,两根竖立臂92上的滑轮93位于顶层载车台9的外侧且一一对应反向设置。各竖立臂92位于两滑轮93之间垂直设有一根卡位杆94,卡位杆94朝向车位内侧方向延伸,卡位杆94的端部设有卡位轮95,顶层载车板91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一组承重轮10。
如图4所示,立体支架1的立柱101插入地底,立柱101内侧面上开设的竖直导轨101a也一同延伸至地底,两根平行立柱101之间位于地面17以上部分连接有若干水平构架102,两水平构架102之间平行设有卡位挡板11,卡位挡板11端部的底面设有弧形导向面11a,这两根水平构架102、卡位挡板11和一侧立柱101形成了“E”形框架。水平构架102上开设有与两边的竖直导轨101a连通的平移导轨102a,平移导轨102a和竖直导轨101a组成了槽形导轨网。
槽型导轨网中有一段作为顶层载车台9运动路径的出入库导轨,该出入库导轨由平移导轨102a和竖直导轨101a内的一段垂直导轨101b构成,平移导轨102a和垂直导轨101b之间则通过弧形的弯导轨102b进行连接,此时出入库导轨呈“F”形,顶层载车台9一侧的两个滑轮93刚好卡设在相应侧的出入库导轨内。
每一侧的槽形导轨网内均设有一个牵引轮12和若干变向轮13,一根牵引链14啮合在上述的牵引轮12和变向轮13上,牵引轮12通过传动杆7和传动齿轮8等与顶层电机15连接,由顶层电机15来驱动牵引轮12的转动,牵引链14的两端分别通过平移导轨102a和垂直导轨101b与顶层载车台9的竖立臂92连接。本实施例中,滑轮93与竖立臂92之间存在间隙,两者之间通过连接轴进行连接,滑轮93可相对于连接轴自由转动,而牵引链14与竖立臂92的连接处刚好位于滑轮93与竖立臂92之间的连接轴上。每一个弯导轨102b处均设有一组圆弧状分布设置的小滚轮16,牵引链14的端部与连接轴连接,且经过弯导轨102b处的牵引链14刚好可以搭在这组小滚轮16上。上述结构的描述均是针对顶层载车台9和车辆进出口两侧立体支架1的其中一侧之间所进行的,顶层载车台9与另一侧立体支架1之间的结构对称。
水平链条3设置在地面17上,牵引链14的下半部分位于地底,牵引链14和竖立臂92构成的闭合环路可将同侧的水平链条3环绕。
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以及与车位一一对应的控制开关,各个控制开关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还与整个停车库中的顶层电机15和底层电机6电连接,其中的控制开关可以是按钮式、插卡式或是遥控式。
底层车辆的入库过程如下:操作与底层某车位相对应的控制开关,控制器根据控制开关的具体操作命令控制底层电机6工作,底层电机6通过传动齿轮8、传动杆7和主动齿轮4来带动链条3转动,再由链条3拉动底层载车台2水平运动,底层载车台2向外平移,其中伸出板21b完全伸出底层车位1b。车辆驶上底层载车板21并停好后,驾驶员再次操作控制开关,使底层电机6反转,链条3将底层载车台2拽回至底层车位1b内,完成车辆入库。
底层车辆的出库过程如下:同样通过操作控制开关使底层电机6正转,与入库过程原理相同,底层载车台2向外平移,其中停放有车辆的底层载车板21伸出底层车位1b,车辆驶离底层载车板21。之后可以由驾驶员再次操作控制开关让底层载车台2回位,也可以利用自动感应装置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感应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与底层入库以及下面所要叙述的顶层入库、出库过程。
顶层车辆的入库过程如下:顶层载车板91事先通过自身承重轮10停放在立体支架1顶部的承重横梁103上,此时竖立臂92上的滑轮93分别卡设在相对应的平移导轨102a中。操作与顶层车位1a相对应的控制开关,控制器根据控制开关的具体操作命令控制顶层电机15工作,如图4所示,牵引轮12顺时针转动,带动该侧的牵引链14顺时针运转,通过变向轮13变向后,使连接在下滑轮93处的牵引链14一头拽拉顶层载车台9,顶层载车台9通过卡设在平移导轨102a内的滑轮93向右水平运动,连接在上滑轮93处的牵引链14缓慢放链,整条牵引链14长度保持不变。滑轮93运动至平移导轨102a最右端,到达弯导轨102b处时,由于此时顶层载车台9已具有下落的趋势,此时下侧牵引链14不再向下拽拉,转而由上方牵引链14提住顶层载车台9,并缓慢放链,使滑轮93经过弯导轨102b进入垂直导轨101b向下运动,下降过程中,竖直向下设置的竖立臂92顺势插入至地面17上的插孔17a中,直至整个顶层载车板91触地,整个过程牵引轮12始终保持固有速率转动。此时,车辆驶上顶层载车板91并停好后,驾驶员下车操作控制开关控制顶层电机15工作,使牵引轮12如图4所示逆时针转动,带动牵引链14逆时针运动,使连接在上滑轮93处的牵引链14向上拽拉顶层载车台9,滑轮93沿垂直导轨101b向上运动,上升至卡位轮95被卡位挡板11所挡位置时,卡位轮95刚好位于弧形导向面11a的边沿,卡位轮95顺着弧形导向面11a运动可促使顶层载车台9上的滑轮93进入平移导轨102a内,顶层载车板91上的承重轮10沿承重横梁103滚动,使停放有车辆的顶层载车板91顺利进入到顶层车位1a内,此时车库的高度为底层车位1b高度加上一个顶层车辆的高度。
顶层车辆的出库过程如下:同样通过操作控制开关使顶层电机15带动牵引轮12顺时针转动,与入库过程原理相同,顶层载车板91沿出入库导轨向外运动,直至被放置到地面17上为止,车辆驶离顶层载车板91,之后可以由驾驶员再次操作控制开关让顶层载车台9上升回位。
上述实施例仅描述了本发明作为双层停车库使用时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但是在该双层停车库的构思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话,还可实现三层、四层甚至更多层停车库的目的,改进过程都是在顶层车位1a及底层车位1b之间增设中间层车位来实现,中间层车位内的载车台和对应的驱动机构与顶层的相同。
中间层车位和顶层车位1a统称为上层车位,三层及以上停车库的实现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更高层的上层车位内,负责起到卡位作用的高层卡位挡板11较于下一层的更向内侧突出,相应的高层载车台上的卡位轮95距水平构架102所在平面更远,但是还是能被高层卡位挡板11所挡。例如三层停车库,顶层载车台9上升过程中,由于其上的卡位轮95距离二层水平构架102所在平面较远,因此不会被二层的卡位挡板11所挡,但继续上升后仍旧会被顶层的卡位挡板11所挡,从而顺利滑入到顶层车位1a内,依次类推,即可实现四层或更多层停车库。
另一种方法是让卡位挡板11与车辆进出口侧的立柱101之间有间隙,二层卡位挡板11与立柱101之间的间隙最大,越高层间距越小,各载车台上的卡位杆94长度不一,越高层载车台上的卡位杆94越短。例如三层停车库,顶层载车台9上升过程中,由于其上的卡位杆94较短,二层卡位挡板11与立柱101之间的间距较大,因此顶层载车台9在上升过程中,其上的卡位轮95不会被二层的卡位挡板11所挡,并能通过二层卡位挡板11与立柱101之间的间隙而继续上升,最后被顶层的卡位挡板11所挡,顺利滑入顶层车位1a内,依次类推,即可实现四层或更多层停车库。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可利用路边或小区内原有的地面17纵向划定车位直接进行搭建。而在某些地方,路面宽度有限,不具备直接搭建本立体停车库的条件,为此我们可以将本多层立体停车库搭建在路边的草坪或花坛上,停车库的底层车位1b悬空在草坪或花坛上。此时,由于草坪或花坛的缘故,底层无法实现平移进出车辆,因此本实施例对底层的驱动机构和载车台进行了调整,将底层的驱动机构和载车台均设计成与顶层的相同,各层的车辆进出方式都相同,这样一来可减少路面占地。此外,为了保证草坪或花坛的光照,特将载车台上的载车板设计成栅格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它包括控制电路和具有顶层车位(1a)和底层车位(1b)的分层立体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支架(1)的内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底层载车台(2)和顶层载车台(9),底层载车台(2)与立体支架(1)之间设有驱动底层载车台(2)水平出入底层车位(1b)的底层驱动机构,所述的顶层载车台(9)包括顶层载车板(91)和对称分设在顶层载车板(91)两边的两根竖立臂(92),竖立臂(92)竖直向下设置,地面(17)上还设有能够与上述两根竖立臂(92)一一对应配合的插孔(17a),立体支架(1)与竖立臂(92)之间设有驱动顶层载车台(9)升降且出入顶层车位(1a)的顶层驱动机构,上述控制电路可控制顶层驱动机构和底层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驱动机构包括牵引链(14)、与牵引链(14)连接的顶层驱动装置以及在底层车辆进出口两侧立体支架(1)内侧开设的槽形导轨网,槽型导轨网具有一段与车辆进出顶层车位(1a)的运动轨迹相配合的“7”字形出入库导轨,所述的出入库导轨包括垂直导轨(101b)和平移导轨(102a),上述每根竖立臂(92)的外侧设有与上述平移导轨(102a)一一对应的滑轮(93),滑轮(93)卡设在上述槽型导轨网内并可沿出入库导轨运动,牵引链(14)分设在车辆进出口两侧的立体支架(1)内侧,其端部与顶层载车台(9)相应侧的竖立臂(92)固连,所述的牵引链(14)能够在顶层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出入库导轨拽拉顶层载车台(9)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车辆进出口单侧的平移导轨(102a)均为两条,且为平行设置,上述各竖立臂(92)上的滑轮(93)数量与同侧的平移导轨(102a)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链(14)的两端分别从平移导轨(102a)和垂直导轨(101b)的一头伸入出入库导轨中并与顶层载车台(9)相应侧的竖立臂(92)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上述牵引链(14)与顶层载车台(9)竖立臂(92)的连接处刚好位于滑轮(93)的轴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驱动装置包括顶层电机(15)、牵引轮(12)和变向轮(13),顶层电机(15)驱动牵引轮(12)转动,牵引轮(12)与牵引链(1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导轨(101b)和平移导轨(102a)之间还设有一段圆弧形的弯导轨(102b),垂直导轨(101b)、弯导轨(102b)和平移导轨(102a)依次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支架(1)上位于每一个弯导轨(102b)处均设有一组圆弧状分布设置的小滚轮(16)。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竖立臂(92)上还均设有朝车位内侧方向延伸的卡位杆(94),卡位杆(94)上设有卡位轮(95),相应侧的立体支架(1)上位于该卡位轮(95)的上升路径上还设有卡位挡板(11),卡位挡板(11)面向卡位轮(95)的一侧设有弧形导向面(11a),上述滑轮(93)滚动至平移导轨(102a)和垂直导轨(101b)的交界处时,卡位轮(95)刚好位于弧形导向面(11a)的边沿且被卡位挡板(11)所挡。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驱动机构包括分设在底层车辆进出口两侧立体支架(1)内侧的两条链条(3)以及可驱动链条(3)运动的底层驱动装置,所述的底层驱动装置包括底层电机(6)、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和与底层电机(6)输出轴相连接的传动杆(7),传动杆(7)与主动齿轮(4)轴向连接并可带动主动齿轮(4)转动,所述的链条(3)啮合绕在主动齿轮(4)和从动齿轮(5)上并与底层载车台(2)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49964.2A CN102995937B (zh) | 2012-12-17 | 2012-12-17 | 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49964.2A CN102995937B (zh) | 2012-12-17 | 2012-12-17 | 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95937A CN102995937A (zh) | 2013-03-27 |
CN102995937B true CN102995937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7924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49964.2A Active CN102995937B (zh) | 2012-12-17 | 2012-12-17 | 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9593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74876B (zh) * | 2014-01-17 | 2016-06-08 | 叶卫东 | 一种无避让停车车库 |
CN107942801B (zh) * | 2017-12-01 | 2019-06-14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适用于住宅小区折展式立体车库的远程控制系统 |
CN108590271B (zh) * | 2018-04-20 | 2019-12-20 | 武汉商学院 | 一种三层车辆停车库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342357A1 (de) * | 1993-12-11 | 1994-05-11 | Gottfried Von Czarnowski | Speicher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nach dem Prinzip des Hochregallagers |
CN2716409Y (zh) * | 2003-08-25 | 2005-08-10 | 贾广生 | 一种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地下车库停车设备的升降结构 |
CN101148950A (zh) * | 2007-10-23 | 2008-03-26 | 王峄 | 双层独立进出立体车库 |
CN102330508A (zh) * | 2011-08-16 | 2012-01-25 | 山起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新型立体车库 |
CN102359294A (zh) * | 2011-10-14 | 2012-02-22 | 郑俭余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 |
CN203160779U (zh) * | 2012-12-17 | 2013-08-28 | 郑俭余 | 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71625Y (zh) * | 2006-06-21 | 2007-11-07 | 贾广生 | 一种直顶悬挂式液压立体停车设备的结构 |
-
2012
- 2012-12-17 CN CN201210549964.2A patent/CN1029959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342357A1 (de) * | 1993-12-11 | 1994-05-11 | Gottfried Von Czarnowski | Speicher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nach dem Prinzip des Hochregallagers |
CN2716409Y (zh) * | 2003-08-25 | 2005-08-10 | 贾广生 | 一种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地下车库停车设备的升降结构 |
CN101148950A (zh) * | 2007-10-23 | 2008-03-26 | 王峄 | 双层独立进出立体车库 |
CN102330508A (zh) * | 2011-08-16 | 2012-01-25 | 山起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新型立体车库 |
CN102359294A (zh) * | 2011-10-14 | 2012-02-22 | 郑俭余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 |
CN203160779U (zh) * | 2012-12-17 | 2013-08-28 | 郑俭余 | 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95937A (zh) | 2013-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59294B (zh)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 | |
CN203296417U (zh) | 一种斜轨侧面升降平移双层停车装置 | |
CN206749800U (zh) | 一种带升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 | |
CN102828640A (zh) | 一种多停车道多载车板的塔式立体车库 | |
CN1641170A (zh) | 全自动多层停车库 | |
CN105523330A (zh) | 多轮穿梭车 | |
CN107035179A (zh) | 一种侧方停车双层立体车库 | |
CN102926569B (zh) | 一种立体车库及其工作方法与应用 | |
CN207829552U (zh) | 一种立体停车库车辆移动装置 | |
CN105442884A (zh) | 一种轨道式垂直循环立体停车库 | |
CN102995937B (zh) | 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 |
CN103061549A (zh) | 一种双层平移停车装置 | |
CN108798112B (zh) | 一种基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z”形双层停车装置 | |
CN202970037U (zh) | 一种双层平移停车装置 | |
CN106545197A (zh) | 纵列升降避让停车方法及设备 | |
CN202249029U (zh) | 一种多层立体停车库 | |
CN101148949A (zh) | 水平移位循环式停车设备 | |
CN206220606U (zh) | 一种采用旋转勾拉的单侧巷道堆垛立体车库 | |
CN108625633A (zh) | 共享单车多层立体停车机械 | |
CN202520021U (zh) | 移动式停车库 | |
CN203160779U (zh) | 改良结构的多层立体停车库 | |
CN203145522U (zh) | 自行式双螺旋立体停车库 | |
CN105401763B (zh) | 独立移动框架式立体车库 | |
CN206144230U (zh) | 一种可用于载车板横向、纵向移动的机械装置 | |
CN202954599U (zh) | 一种立体车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0 Address after: 321000 Dongxi Industrial Park, bailongqiao,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HUA CEBETTER STEREO GARAGE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17 Room 201, unit 2, building 2, No. 529, Shuangxi West Road, Xiguan Street,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 Jian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