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3706B - 电力机械 - Google Patents

电力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3706B
CN102983706B CN201210321801.9A CN201210321801A CN102983706B CN 102983706 B CN102983706 B CN 102983706B CN 201210321801 A CN201210321801 A CN 201210321801A CN 102983706 B CN102983706 B CN 102983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winding portion
pole piece
magnet array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18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3706A (zh
Inventor
杉田聪
唐玉琪
三泽康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83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3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3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37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1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axial, e.g. claw-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7/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 H02K2207/03Tubular motors, i.e. rotary motors mounted inside a tube, e.g. for blin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增加绕组部的数量或者增大绕组部就能够增加可动件的推力的线性电动机、线性振动促动器、线性振动发电机等的电力机械。通过沿着永久磁铁列(13)空开间隔地排列配置的多个磁极片(31)构成磁极片列(25)。磁极片(31)相对于绕组部(23A~23C)具有不动的关系而配置在永久磁铁列(13)与绕组部(23A~23C)之间。多个永久磁铁(19)的间距τp及多个磁极片(31)的间距τs被限定为,磁通通过两个永久磁铁(19)和一个磁极片(31)而流动,该两个永久磁铁(19)沿着同方向磁化且位于永久磁铁列(13)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磁极片(31)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19)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19)的磁化方向不同的磁化方向磁化的永久磁铁(19)对置。

Description

电力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线性电动机、线性振动促动器、线性振动发电机等的电力机械。
背景技术
在WO2009/028369号公报中公开了由相对于固定件而使可动件往复直线运动的线性电动机构成的一种电力机械。该线性电动机的可动件具有由同极性的磁极对置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永久磁铁列。线性电动机的固定件具有由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构成且与永久磁铁列同心配置的绕组部。在这种由线性电动机构成的电力机械中,谋求使每单位体积的可动件的推力提高。对此,考虑到使绕组部的数量增加或增大绕组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09/028369号公报
但是,当增加绕组部的数量时,制造变得烦躁,制造成本升高。另外,当增大绕组部时,线性电动机的每单位体积的推力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增加绕组部的数量或使每单位体积的推力降低而能够提高线性电动机的推力的电力机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大幅降低可动件的推力而能够减少永久磁铁及磁性轭部的数量的电力机械。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电力机械用于芯片安装器的情况下能够在内部形成用于对芯片进行空气吸引的空气配管的电力机械。
本申请发明是以构成为使可动件相对于固定件而能够往复直线运动的电力机械作为改良的对象。在本发明中,固定件及可动件的一方具有由以使同极性的磁极对置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永久磁铁列,固定件及可动件的另一方具有由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构成且与永久磁铁列同心配置的一个以上的绕组部。另外,具备磁极片列,该磁极片列具有多个磁极片,该多个磁极片相对于绕组部具有不动的关系而配置在永久磁铁列与绕组部之间,且沿着永久磁铁列空开间隔地排列配置。并且,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及多个磁极片的间距被限定为,磁通通过两个永久磁铁和一个磁极片而流动,该两个永久磁铁沿着同方向磁化且位于永久磁铁列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磁极片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的磁化方向不同的不同方向磁化的永久磁铁对置。
在具备如本发明所构成的永久磁铁列和具有多个磁极片的磁极片列时,即便在线性电动机、线性振动促动器、线性振动发电机中的任一种电力机械中,在磁通通过两个永久磁铁和一个磁极片而流动时,该两个永久磁铁沿着同方向磁化且位于永久磁铁列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磁极片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的磁化方向不同的不同方向磁化的永久磁铁对置,能够在分别形成于磁极片列中的多个磁极片上的磁极和由与该磁极片相邻的永久磁铁形成的磁极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从而提高可动件的推力。另外,能够提高在绕组上激发的感应电力。为此,无需如现有技术那样使每单位体积的推力降低,而能够提高电力机械的可动件的推力。
多个磁极片也可以具有沿着周向围绕永久磁铁列的环状形状。这样,在永久磁铁列由同极性的磁极对置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磁通的流动。
永久磁铁列可以具有分别在多个永久磁铁的两侧配置有磁性轭部的结构。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磁通的流动,另外,能够减小在使永久磁铁的同极相对时产生的排斥力,从而能够使制造作业容易。
多个永久磁铁可以构成为呈现出具有沿着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延伸的中空部的筒形状,磁性轭部具有与中空部连通的贯通孔。这样,不会大幅降低可动件的推力,而能够减少永久磁铁及磁性轭部的数量。另外,能够通过永久磁铁的中空部和磁性轭部的贯通孔在永久磁铁列的内部形成通路。为此,在本发明的电力机械用于芯片安装器的情况下,能够将该通路作为用于对芯片进行空气吸引的空气配管来利用。
永久磁铁列也可以具有由多个永久磁铁直接接合而成的结构。这样,能够增加永久磁铁的数量,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电力机械的可动件的推力。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永久磁铁也可以构成为呈现出具有沿着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延伸的中空部的筒形状。这样,不会大幅降低可动件的推力,而能够减少永久磁铁的使用量。另外,能够通过永久磁铁的中空部在永久磁铁列的内部形成通路。为此,在电力机械用于芯片安装器的情况下,能够将该通路作为用于对芯片进行空气吸引的空气配管来利用。
永久磁铁列可以构成为将多个永久磁铁收纳在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筒体的内部。这样,仅仅借助将永久磁铁收纳在筒体的内部,就能够简单地配置永久磁铁。
在电力机械为线性振动促动器的情况下,一个以上的绕组部产生交变磁通,并在永久磁铁与磁极片之间产生用于反复进行可动件的往复直线运动的推力。
在电力机械为线性振动发电机的情况下,当借助外力使可动件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时,产生在永久磁铁列的多个永久磁铁和磁极片列中流动的磁通,从而在绕组部上产生感应电压。
在电力机械为线性电动机的情况下,n相量的绕组部沿着永久磁铁列配置,向n相量的绕组部流动有具有(360/n)°的相位差的励磁电流,而使可动件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在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为τp、n相量的绕组部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多个磁极片的间距为τs、n相量的绕组部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磁极片的数为m个、n相量的绕组部的相邻的两个绕组部中的一方的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m个磁极片的从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配置为第X个的磁极片、和两个绕组部中的另一方的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m个磁极片的从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配置为第X个的磁极片之间的相间间距为τsp的情况下,满足τs=2τp(1+1/(n·m))且τsp=2τp(m+1/n)、或者τs=2τp(1-1/(n·m))且τsp=2τp(m-1/n)即可。
另外,也可以设为τs=2τp且τsp=2τp(m±1/n)。
在n相量的绕组部的外侧也可以设有构成磁路的一部分的背轭部。这样,能够在n相量的绕组部的外侧积极地形成磁路,从而能够提高可动件的推力。
在背轭部的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有将可动件支承为能够往复直线运动且沿着周向无法旋转的轴承。这样,能够防止可动件沿着周向旋转的情况。
多个磁极片和一个以上的绕组部可以均通过绝缘树脂模制而成。这样,能够将多个磁极片简单且可靠地固定在一个以上的绕组部上。
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绕组部以形成有朝向多个磁极片开口的多个凹部的方式卷绕,多个磁极片的一部分分别进入多个凹部中。这样,能够使电力机械的体积减小了与多个磁极片的一部分分别进入多个凹部中相应的量。
多个磁极片的与绕组部对置的面的在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比多个磁极片的与永久磁铁对置的面的在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短。这样,能够减少漏磁通,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产生推力或者电力。
另外,多个磁极片的与绕组部对置的面的在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和多个磁极片的与永久磁铁对置的面的在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相等。这样,磁极片的制造变得容易,而能够提高廉价的线性电动机。
多个磁极片可以由磁性钢板沿着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层叠而形成。这样,能够采用通过冲压形成的磁性钢板来形成磁极片。
另外,多个磁极片可以由带状的磁性钢板沿着周向卷绕而形成。这样,能够采用通过冲压形成的带状的磁性钢板来形成磁极片。
多个永久磁铁可以使用以形成有从其外周面的一端向另一端弯曲的内部磁路的方式被磁化的结构。若使用这样的结构,则内部磁路变长,从而能够防止永久磁铁的磁力降低的情况。
在设有背轭部的电力机械并排设置多台而成的复合电力机械中,可以以多台电力机械各自的背轭部构成一个外包装的方式而一体化。这样,能够通过一体化的一个背轭部来捆束多台电力机械。
另外,分别设置在多个电力机械上的背轭部可以构成为具有在相邻的两台电力机械之间不存在背轭部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形成不存在背轭部的部分,但对于可动件的推力没有什么影响。
背轭部可以构成为为了使相邻的两台电力机械的背轭部的外表面进行面接触而在外表面具有平坦面部。这样,能够减小多个电力机械排列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在电力机械为线性振动促动器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绕组部为一个,向该绕组部流动有交流电流而使可动件进行往复振动。这样,能够通过一个绕组部来简单地形成线性振动促动器。
另外,可以构成为,绕组部沿着可动件所延伸的方向排列配置两个,向两个绕组部流动有相反相位的交流电流而使可动件进行往复振动。这样,能够通过两个绕组部来形成可动件的推力高的线性振动促动器。
在电力机械为线性振动发电机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永久磁铁列构成为借助外力来进行往复运动,且在绕组部感应出交流电压。
另外,可以是,永久磁铁列构成为借助外力来进行往复运动,且使绕组部在可动件所延伸的方向上排列配置两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相对于一方的绕组部而配置的多个磁极片和相对于另一方的绕组部而配置的多个磁极片以电角度计错开180°配置,永久磁铁列构成为借助外力来进行往复运动,且构成为在两个绕组部感应出交流电压。这样,通过两个绕组部就能够发电很大的交流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用于图1所示的线性电动机中的磁性轭部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图1所示的线性电动机中的磁极片的一部分以剖面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磁极片的一例的一部分以剖面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磁极片的另一例的一部分以剖面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图6所示的磁极片的形成中的带状的磁性钢板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图1所示的线性电动机中的背轭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背轭部的一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线性电动机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原理所采用的相位的波形图。
图11(A)~(C)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线性电动机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原理所采用的可动件和固定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2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13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14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15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16是图15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18是用于图17所示的线性电动机中的磁极片的剖视图。
图19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20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21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22是适用于复合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复合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23是图22的XXIII-XXIII线剖视图。
图24是适用于复合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复合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25是图24的XXV-XXV线剖视图。
图26是表示适用于复合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复合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的图。
图27是图26的XXVII-XXVII线剖视图。
图28是适用于线性振动促动器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29(A)~(F)是表示用于说明图28所示的线性振动促动器往复振动的原理所采用的可动件和固定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30是适用于线性振动促动器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4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31是适用于线性振动发电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5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图32(A)~(C)是表示用于说明图31所示的线性振动发电机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原理所采用的可动件和固定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33是适用于线性振动发电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
附图标号说明
1 线性电动机
5 背轭部
7 可动件
9 固定件
13 永久磁铁列
19 永久磁铁
21 磁性轭部
23A~23C 绕组部
25 磁极片列
31 磁极片
33 绝缘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力机械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固定件9以剖面的状态来表示,可动件7以平面的状态(未切断的状态)来表示。如图1所示,本例的线性电动机1具有线性电动机主体3和安装在该线性电动机主体3上的背轭部5。线性电动机主体3具有可动件7和固定件9。可动件7具有直动轴11和永久磁铁列13。如图2的局部放大图所示,直动轴11具有直动轴主体15和一对直动轴端构件17,并沿着永久磁铁列13所延伸的方向(轴线方向)进行往复直线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及图2中,透明地描绘出直动轴主体15。直动轴主体15通过由非磁性材料的不锈钢构成的筒体的管来形成,且在内部中收容有永久磁铁列13。永久磁铁列13由多个圆柱形的永久磁铁19和分别配置在多个永久磁铁19的两侧的磁性轭部21构成。磁性轭部21具有由铁等的磁性材料构成的圆板形状。在本例中,如图3所示,由硅钢构成的多个磁性钢板21a沿着轴线方向层叠而形成磁性轭部21。作为磁性轭部21的材料,也可以采用碳钢、铁素体系不锈钢、压粉磁心等。多个永久磁铁19以使相邻的两个永久磁铁19的同极性的磁极沿着轴线方向对置的方式排列。
一对直动轴端构件17具有细长棒状那样的形状。该一对直动轴端构件17与直动轴主体15的轴线方向的两端连接,并由后述的一对滚珠花键轴承29支承为能够分别沿着轴向滑动。
如图1所示,固定件9具有n相(n为2以上的整数:在本例中为3相)的绕组部23A~23C、磁极片列25、一对尾架27及一对滚珠花键轴承29。绕组部23A~23C由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构成且与永久磁铁列13同心配置。在绕组部23A~23C中流动有具有以电角度计为120°(360/n)°的相位差的励磁电流。其结果是,在绕组部23A~23C中流动有按照U相、V相、W相的顺序的电流。
磁极片列25由沿着永久磁铁列13空开间隔地排列配置的多个磁极片31构成。如图4所示,磁极片31由硅钢的磁性材料构成而具有环状形状,且沿着周向围绕永久磁铁列13。并且,磁极片31以相对于绕组部23A~23C具有不动的关系的方式配置在永久磁铁列13与绕组部23A~23C之间。在本例中,在多个绕组部23A~23C中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有三个磁极片31。这样的磁极片可以如图5所示的磁极片31′那样,也可以由多个磁性钢板31′a沿着轴线方向层叠形成,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磁极片31″那样,由带状的磁性钢板31″a(图7)卷绕形成。并且,如图4所示,磁极片31的与绕组部23A~23C对置的面的轴线方向的长度L1比多个磁极片31的与永久磁铁19对置的面的轴线方向的长度L2短。在本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磁极片31及绕组部23A~23C均通过绝缘树脂33来模制。图1所示的多个永久磁铁19的间距τp及多个磁极片31的间距τs被限定为,磁通通过两个永久磁铁19和一个磁极片31而流动,该两个永久磁铁19沿着同方向磁化且位于永久磁铁列13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磁极片31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19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19的磁化方向不同的磁化方向(不同方向)磁化的永久磁铁19对置。
在本例中,多个永久磁铁19的间距τp、三个绕组部23A~23C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多个磁极片31的间距τs及多个磁极片31的相间间距τsp基于构成τs=2τp(1+1/(n·m))且τsp=2τp(m+1/n)或者τs=2τp(1-1/(n·m))且τsp=2τp(m-1/n)的公式。需要说明的是,m为多个绕组部23A~23C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磁极片31的个数(本例中为三个),n为绕组部23A~23C的相数(本例中为3相)。另外,多个磁极片31的相间间距τsp为,三个绕组部23A~23C的相邻的两个绕组部中的一方的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三个磁极片31的从轴线方向(永久磁铁列13延伸的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配置为第X个的磁极片31、和两个绕组部中的另一方的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三个磁极片的从轴线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配置为第X个的磁极片31之间的距离。在本例的线性电动机中,m=3、n=3、τsp=2τp(m-1/n)。对此,将这些数据代入时,在本例的线性电动机中,构成为τs=2τp(1-1/9)且τsp=2τp(3-1/3)、即τs=16/9τp且τsp=16/3τp。
一对尾架27由铝等金属材料或者具有加工性的塑料等形成,其具有筒形状。一对滚珠花键轴承29在分别被固定在一对尾架27上的状态下,将可动件7的直动轴11的两端支承为能够沿着轴向(轴线方向)往复直线运动且无法沿着周向旋转。
安装于线性电动机主体3的背轭部5设置在多个绕组部23A~23C的外侧,其构成磁路的一部分。如图8所示,背轭部5通过由硅钢板的磁性材料构成的无缝钢管形成。这样的背轭部可以如图9所示的背轭部5′那样,由磁性钢板5′a卷绕而形成。并且,在背轭部5的两端上嵌合有一对尾架27。
接着,对于本例的线性电动机1的可动件7相对于固定件9来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原理进行说明。图10是绕组部23A~23C(U相、V相、W相)的相位的波形,图11(A)~(C)是表示图10所示的(A)~(C)的三个部位处的可动件7和固定件9的位置关系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A)~(C)中,为了便于理解,剖面的剖面线的表示省略。如图11(A)所示,当对绕组部23A~23C进行励磁时,磁通通过多个永久磁铁19及多个磁极片31而流动(箭头A1)。由此,在磁通和永久磁铁19的相互吸引的作用下,如图11(B)所示,可动件7朝向附图的左侧移动了(1/3)·2τp。并且,借助在图11(B)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磁通(箭头A2)和永久磁铁19的相互吸引,如图11(C)所示,可动件7进而朝向附图的左侧移动了(1/3)·2τp。然后,借助在图11(C)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磁通(箭头A3)和永久磁铁19的相互吸引,可动件7进一步地朝向附图的左侧移动了(1/3)·2τp。通过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可动件7相对于固定件9而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根据本例的线性电动机1,磁通通过两个永久磁铁19和一个磁极片31而流动,该两个永久磁铁19沿着同方向磁化且位于永久磁铁列13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磁极片31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19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19的磁化方向不同的磁化方向(不同方向)磁化的永久磁铁19对置,因此,永久磁铁19相对于磁极片31的吸引得到促进,从而能够提高可动件7的推力。
(实施例2)
图12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中,为了便于理解,对多个磁极片及绕组部进行模制的绝缘树脂的图示被省略。本例的线性电动机101除了多个永久磁铁119的间距τp、多个磁极片131的间距τs及多个磁极片131的相间间距τsp的关系式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了1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在本例的线性电动机101中,多个永久磁铁119的间距τp及三个的绕组部123A~123C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多个磁极片131的间距τs也被限定为,磁通通过两个永久磁铁119和一个磁极片131而流动,该两个永久磁铁119沿着同方向磁化且位于永久磁铁列113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磁极片131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119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119的磁化方向不同的磁化方向(不同方向)磁化的永久磁铁119对置。在本例的线性电动机101中,多个永久磁铁119的间距τp、多个绕组部123A~123C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多个磁极片131的间距τs及多个磁极片131的相间间距τsp基于构成为τs=2τp且τsp=2τp(m±1/n)的公式。在本例的线性电动机101中,m=3、n=3、(m±1/n)为(m+1/n)。对此,将这些数据代入时,在本例的线性电动机中,构成为τs=2τp且τsp=2τp(3+1/3)、即τs=2τp且τsp=20/3τp。
(实施例3)
图13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本例的线性电动机201除了绕组部223A~223F的相数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2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在本例的线性电动机201的绕组部223A~223F中流动有具有以电角度计为60°(360/n)°的相位差的6相的励磁电流。其结果是,在绕组部223A~223F中流动有按照U相、-W相、V相、-U相、W相、-V相的顺序的电流。
(实施例4)
图14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本例的线性电动机301除了绕组部323A~323F的相数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3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在本例的线性电动机301的绕组部323A~323F中流动有具有以电角度计为60°(360/n)°的相位差的4相的励磁电流。其结果是,在绕组部323A~323C中流动有按照A相、B相、-A相、-B相的顺序的电流。
(实施例5)
图15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图16是图15的局部放大图。本例的线性电动机401除了绕组部423A~423C、磁极片列425及一对尾架427的结构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4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本例的线性电动机401的绕组部423A~423C以形成有朝向多个磁极片431开口的多个凹部423d的方式卷绕。并且,多个磁极片431的一部分分别进入多个凹部423d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5中,绝缘树脂433被省略。另外,本例的线性电动机401的一对尾架427具有摩擦轴承的功能,从而对可动件407进行直接支承。
根据本例的线性电动机401,能够使线性电动机的体积缩小了与多个磁极片431的一部分分别进入多个凹部423d中相应的量。
(实施例6)
图17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图18是用于本例的线性电动机501中的磁极片531的剖视图。本例的线性电动机501除了多个磁极片531的结构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5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本例的线性电动机501的多个磁极片531的剖面具有矩形状。即,如图18所示,多个磁极片531的与绕组部523A~523C对置的面的轴线方向的长度L11同多个磁极片531的与永久磁铁519对置的面的轴线方向的长度L12相等。磁极片531为一体成型件即可,可以由多个磁性钢板沿着轴线方向层叠而形成,也可以由带状的磁性钢板卷绕而形成。
根据本例的线性电动机501,磁极片531的形状单纯,从而能够使制造成本廉价。
(实施例7)
图19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本例的线性电动机601除了永久磁铁列613的结构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6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本例的线性电动机601的永久磁铁列613具有多个永久磁铁619直接接合而成的结构。即,本例的线性电动机601的永久磁铁列613不具有磁性轭部。
根据本例的线性电动机601,能够增加永久磁铁619的数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可动件607的推力。
(实施例8)
图20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本例的线性电动机701除了永久磁铁列713的结构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7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本例的线性电动机701的永久磁铁列713的多个永久磁铁719被磁化为,形成有从该永久磁铁719的外周面的一端向另一端弯曲的内部磁路(箭头A11)。另外,本例的线性电动机701的永久磁铁列713具有多个永久磁铁719直接接合而成的结构。即,本例的线性电动机701的永久磁铁列713也不具有磁性轭部。
根据本例的线性电动机701,内部磁路变长,从而能够防止永久磁铁719的磁力降低的情况。
(实施例9)
图21是适用于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本例的线性电动机801除了永久磁铁列813的结构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8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本例的线性电动机801的永久磁铁列813所包含的多个永久磁铁819呈现出具有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中空部819a的筒形状。另外,磁性轭部821具有与永久磁铁819的中空部819a连通的贯通孔821a。为此,在永久磁铁列813上形成有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通路813a。
根据本例的线性电动机801,不会使可动件807的推力大幅降低,而能够减少永久磁铁819及磁性轭部821的数量。另外,能够通过永久磁铁819的中空部819a和磁性轭部821的贯通孔821a而在永久磁铁列813的内部形成通路813a。为此,在将线性电动机801用于芯片安装器的情况下,能够将该通路813a作为用于对芯片空气吸引的空气配管来利用。
(实施例10)
图22是适用于复合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复合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图23是图22的XXIII-XXIII线剖视图。本例的复合线性电动机由三个线性电动机901并排设置三台而构成。一个线性电动机901除了背轭部905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9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在本例的复合线性电动机中,以三台线性电动机901各自的背轭部构成一个外包装(背轭部905)的方式而一体化。背轭部905由分别围绕三台线性电动机901的线性电动机主体903的筒形状部分905c和将相邻的两个筒形状部分905c结合的结合部分905d构成。并且,结合部分905d的厚度尺寸L21比筒形状部分905c的厚度尺寸L22的2倍的尺寸小。
根据本例的复合线性电动机,能够通过一体化的一个背轭部905来捆束三台线性电动机901。
(实施例11)
图24是适用于复合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复合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图25是图24的XXV-XXV线剖视图。本例的复合线性电动机由三个线性电动机1001并排设置三台而构成。一个线性电动机1001除了背轭部1005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10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在本例的复合线性电动机中,三台线性电动机1001各自的背轭部1005具有在相邻的两台线性电动机1001之间不存在背轭部的形状。具体而言,背轭部1005由以将线性电动机主体1003夹持在中间的方式配置的两个背轭部分割体1006构成。并且,在两个背轭部分割体1006之间存在两个间隙G,该间隙G位于相邻的两台线性电动机1001之间。由两个背轭部分割体1006和线性电动机主体1003组合而成的线性电动机1001的剖面的轮廓形状形成为矩形。并且,相邻的两台线性电动机1001以能够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稍稍分离配置。
根据本例的复合线性电动机,能够减小三台线性电动机1001所排列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实施例12)
图26是表示适用于复合线性电动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复合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的图,图27是图26的XXVII-XXVII线剖视图。本例的复合线性电动机由三个线性电动机1101三台并排设置而构成。一个线性电动机1101除了固定件1109及背轭部1105的形状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不同,其他具有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11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在线性电动机1101的固定件1109上沿着三个线性电动机1101排列三台的方向而形成有平坦面部1109a。在背轭部1105上沿着线性电动机1101排列三台的方向而形成有平坦面部1105a。由此,相邻的两台线性电动机1101中背轭部1105的外表面进行面接触。
在本例的复合线性电动机中,也能够减小三台线性电动机1101所排列的方向上的长度尺寸。
(实施例13)
图28是适用于线性振动促动器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3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如图28所示,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201具有线性电动机主体1203和安装在该线性电动机主体1203上的背轭部1205。线性电动机主体1203具有可动件1207和固定件1209。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201中,向绕组部1223流动有单相的励磁电流,在一个绕组部1223的内部空间中包含六个磁极片1231。其他具有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12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201中当流有来自交流电源D1的交流电流时,使可动件1207相对于固定件1209进行往复振动。多个永久磁铁1219的间距τp、多个磁极片1231的间距τs也可以基于构成τs=2τp±x(0≤x≤2τp/(n·m))的公式。需要说明的是,m为一个绕组部1223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磁极片1231的个数(本例中为六个),n为绕组部1223的相数(本例中为单相)。在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201中,m=6、n=1。对此,将这些数据代入时,在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201中,τs=2τp±x(0≤x≤2τp/6)。
接着,对于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201的可动件1207相对于固定件1209进行往复振动的原理进行说明。图29(A)~(F)是表示可动件1207和固定件1209的位置关系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9(A)~(F)中,为了便于理解,剖面的剖面线的表示省略。如图29(A)~(C)所示,当对绕组部1223进行励磁时,磁通通过多个永久磁铁1219及多个磁极片1231而流动(箭头A21)。由此,在磁通和永久磁铁1219的相互吸引的作用下,可动件1207朝向附图的右侧移动。并且,当向绕组部1223流动的电流方向反转时,如图29(D)~(F)所示,通过多个永久磁铁1219及多个磁极片1231而向前述的箭头A21的相反方向流动磁通(箭头A22)。由此,在磁通和永久磁铁1219的相互吸引的作用下,可动件1207朝向附图的左侧移动。通过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可动件1207相对于固定件1209而进行往复振动。
(实施例14)
图30是适用于线性振动促动器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4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301除了固定件1309的结构以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13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301的固定件1309具有两个绕组部1323A、1323B。在绕组部1323A、1323B中流动有具有以电角度计为180°(360/n)°的相位差的励磁电流。即,流动有相互相反相位的交流电流。其结果是,在绕组部1323A、1323B中流动有按照A相、-A相的顺序的电流。另外,在绕组部1323A、1323B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三个磁极片1331。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301中当流有来自交流电源D2的交流电流时,绕组部1323A、1323B产生交变磁通,从而在永久磁铁1319与磁极片1331之间产生用于反复进行可动件1307的往复直线运动的推力。由此,相对于固定件1309而使可动件1307反复往复直线运动,从而产生振动。多个永久磁铁1319的间距τp和两个绕组部1323A、1323B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多个磁极片1331的间距τs的关系也可以基于构成τs=2τp±x(0≤x≤2τp/(n·m))的公式。需要说明的是,m为绕组部1323A、1323B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磁极片1331的个数(本例中为三个),n为磁极片1331的恒定间距区域的绕组部的相数(本例中为单相)。在本例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301中,m=3、n=1、τs=2τp±x(0≤x≤2τp/3)。相对于两个绕组部1323A、1323B的一方的绕组部1323A而配置的三个磁极片1331也可以和相对于另一方的绕组部1323B而配置的三个磁极片1331以电角度计错开180°配置。多个磁极片1331的相间间距τsp和多个永久磁铁1319的间距τp的关系构成为τsp=(2·Na-1)·τp。需要说明的是,Na为自然数。
(实施例15)
图31是适用于线性振动发电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5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本例的线性振动发电机1401具有与图28所示的实施例13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201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3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20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3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20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200之后所得的标号(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赋予的标号上加上14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本例的线性振动发电机1401中,当借助外力使可动件1407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时,从永久磁铁列1413的多个永久磁铁1419发出的磁通形成磁路,并向电气器件E1供给电力。
接着,对于本例的线性振动发电机1401产生磁通的原理进行说明。图32(A)是表示初始位置下的可动件1407和固定件1409的位置关系的图,图32(B)是表示可动件1407向一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可动件1407和固定件1409的位置关系的图,图32(C)是表示可动件1407向与前述的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可动件1407和固定件1409的位置关系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2(A)~(B)中,以绕组部1423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磁极片1431的个数为三个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2(A)~(B)中,为了便于理解,剖面的剖面线的表示省略。在图32(A)所示的初始位置处,从多个永久磁铁1419发出的磁通通过接近的磁极片1431二循环(箭头A31)。如图32(B)所示,当借助外力使可动件1407从图32(A)所示的初始位置向一方向移动时,从多个永久磁铁1419发出的磁通通过永久磁铁1419和磁极片1431之间而向另一方向(与可动件1407移动的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箭头A32),并在绕组部1423的周围形成磁通(箭头A33)。由此,在绕组部1423感应出交流电压。接着,如图32(C)所示,当借助外力使可动件1407从图32(B)所示的位置向另一方向移动时,从多个永久磁铁1419发出的磁通通过永久磁铁1419和磁极片1431之间而向一方向(与可动件1407所移动的另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箭头A34),并在绕组部1423的周围形成与图32(B)所示的方向相反方向的磁通(箭头A35)。由此,在绕组部1423感应出交流电压,从而流动有与图32(B)所示的方向相反方向的电流。
(实施例16)
图33是适用于线性振动发电机中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6的电力机械以局部剖面的状态来表示的立体图的一部分。本例的线性振动发电机1501具有与图30所示的实施例14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301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为此,对于与实施例14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301相同的结构的构件,标以在对实施例14的线性振动促动器1301赋予的标号上加上200之后所得的标号(在对实施例1的线性电动机赋予的标号上加上1500之后所得的标号),而其说明省略。本例的线性振动发电机1501中,当借助外力使可动件1507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时,从永久磁铁列1513的多个永久磁铁1519发出的磁通通过绕组部而在绕组部感应出感应电压,并向电气器件E2供给电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15及实施例16中,示出了单相及两相的线性振动发电机的例子,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在三相以上的线性振动发电机中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16的电力机械中设置了背轭部,但也可以不设置背轭部。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1~实施例9及实施例13~实施例16的电力机械中沿着与轴线方向正交方向切断的剖面的轮廓为圆形,但这些剖面也可以采用椭圆形、矩形等的各种形状。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具备具有多个磁极片的磁极片列,因此,在线性电动机、线性振动促动器、线性振动发电机中的任一种电力机械中,能够在分别形成于磁极片列中的多个磁极片上的磁极和由与该磁极片相邻的永久磁铁形成的磁极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从而提高可动件的推力。为此,能够提高电力机械的可动件的推力。

Claims (28)

1.一种电力机械,构成为使可动件相对于固定件沿着轴线方向能够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及所述可动件的一方具有由以同极性的磁极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笔直对置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永久磁铁列,
所述永久磁铁列中的所述多个永久磁铁包括: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的同方向磁化且位于所述永久磁铁列中隔一个的位置的两个所述永久磁铁;以及由该两个永久磁铁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的磁化方向不同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不同方向被磁化的一个所述永久磁铁,
所述固定件及所述可动件的另一方具有由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构成且与所述永久磁铁列同心配置的一个以上的绕组部,
所述电力机械具备磁极片列,该磁极片列具有多个磁极片,这多个磁极片相对于所述绕组部具有不动的关系而配置在所述永久磁铁列与所述绕组部之间,且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空开间隔地排列配置,
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及所述多个磁极片的间距被限定为,磁通通过两个所述永久磁铁和一个所述磁极片而流动,该两个所述永久磁铁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的同方向被磁化且位于所述永久磁铁列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所述磁极片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的磁化方向不同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不同方向被磁化的一个所述永久磁铁对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磁极片具有沿着周向围绕所述永久磁铁列的环状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久磁铁列具有在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的各自的两侧配置有磁性轭部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永久磁铁呈现出具有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延伸的中空部的筒形状,所述磁性轭部具有与所述中空部连通的贯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久磁铁列具有由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直接接合而成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永久磁铁呈现出具有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所延伸的方向延伸的中空部的筒形状。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久磁铁列收纳在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筒体的内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绕组部产生所述磁通,而在所述永久磁铁与所述磁极片之间产生用于反复进行所述可动件的所述往复直线运动的推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可动件借助外力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时,从所述永久磁铁列的所述多个永久磁铁发出的磁通形成所述磁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n相量的所述绕组部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配置,具有(360/n)°的相位差的励磁电流向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流动,从而使所述可动件进行所述往复直线运动,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为τp、
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多个磁极片的间距为τs、
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磁极片的个数为m个、
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相邻的两个绕组部中的一方的绕组部的所述内部空间中包含的所述m个磁极片的从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配置为第X个的磁极片、和所述两个绕组部中的另一方的绕组部的所述内部空间中包含的所述m个磁极片的从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配置为第X个的磁极片之间的相间间距为τsp时,满足
τs=2τp(1+1/(n·m))且τsp=2τp(m+1/n)
或者
τs=2τp(1-1/(n·m))且τsp=2τp(m-1/n)。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为τp、
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多个磁极片的间距为τs、
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一个绕组部的内部空间中包含的磁极片的个数为m个、
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相邻的两个绕组部中的一方的绕组部的所述内部空间中包含的所述m个磁极片的从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配置为第X个的磁极片、和所述两个绕组部中的另一方的绕组部的所述内部空间中包含的所述m个磁极片的从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向另一方的端部配置为第X个的磁极片之间的相间间距为τsp时,满足
τs=2τp且τsp=2τp(m±1/n)。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外侧设有构成磁路的一部分的背轭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轭部的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将所述可动件支承为能够往复直线运动且沿着周向不能旋转的轴承。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磁极片和所述一个以上的绕组部均通过绝缘树脂模制而成。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绕组部以形成有朝向所述多个磁极片开口的多个凹部的方式卷绕,
所述多个磁极片的一部分分别进入所述多个凹部中。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磁极片的与所述一个以上的绕组部对置的面的在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多个磁极片的与所述永久磁铁对置的面的在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短。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磁极片的与所述一个以上的绕组部对置的面的在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和所述多个磁极片的与所述永久磁铁对置的面的在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磁极片通过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层叠磁性钢板而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磁极片通过沿着周向卷绕带状的磁性钢板而形成。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永久磁铁以形成有从其外周面的永久磁铁列延伸的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弯曲的内部磁路的方式被磁化。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绕组部为一个,交流电流向所述绕组部流动而使所述可动件进行往复振动。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绕组部沿着所述可动件延伸的方向排列配置两个,相反相位的交流电流向两个所述绕组部流动而使所述可动件进行往复振动。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久磁铁列构成为借助外力来进行往复运动,且构成为在所述一个以上的绕组部感应出交流电压。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绕组部沿着所述可动件延伸的方向排列配置两个,
相对于一方的所述绕组部而配置的多个磁极片和相对于另一方的所述绕组部而配置的多个磁极片以电角度计错开180°配置,
所述永久磁铁列构成为借助外力来进行往复运动,且构成为在两个所述绕组部感应出交流电压。
26.一种复合电力机械,由电力机械并排设置多台而成,其中,
所述电力机械分别构成为使可动件相对于固定件能够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固定件及所述可动件的一方具有由以同极性的磁极对置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永久磁铁列,
所述固定件及所述可动件的另一方具有由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构成且与所述永久磁铁列同心配置的一个以上的绕组部,
所述电力机械具备磁极片列,该磁极片列具有多个磁极片,这多个磁极片相对于所述绕组部具有不动的关系而配置在所述永久磁铁列与所述绕组部之间,且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空开间隔地排列配置,
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及所述多个磁极片的间距被限定为,磁通通过两个所述永久磁铁和一个所述磁极片而流动,该两个所述永久磁铁沿着同方向被磁化且位于所述永久磁铁列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所述磁极片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的磁化方向不同的不同方向被磁化的一个所述永久磁铁对置,
n相量的所述绕组部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配置,具有(360/n)°的相位差的励磁电流向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流动,而使所述可动件进行所述往复直线运动,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在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外侧设有构成磁路的一部分的背轭部,
以所述多台电力机械各自的所述背轭部构成一个外包装的方式进行一体化。
27.一种复合电力机械,由电力机械并排设置多台而成,其中,
所述电力机械分别构成为使可动件相对于固定件能够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固定件及所述可动件的一方具有由以同极性的磁极对置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永久磁铁列,
所述固定件及所述可动件的另一方具有由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构成且与所述永久磁铁列同心配置的一个以上的绕组部,
所述电力机械具备磁极片列,该磁极片列具有多个磁极片,这多个磁极片相对于所述绕组部具有不动的关系而配置在所述永久磁铁列与所述绕组部之间,且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空开间隔地排列配置,
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及所述多个磁极片的间距被限定为,磁通通过两个所述永久磁铁和一个所述磁极片而流动,该两个所述永久磁铁沿着同方向被磁化且位于所述永久磁铁列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所述磁极片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的磁化方向不同的不同方向被磁化的一个所述永久磁铁对置,
n相量的所述绕组部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配置,具有(360/n)°的相位差的励磁电流向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流动,而使所述可动件进行所述往复直线运动,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在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外侧设有构成磁路的一部分的背轭部,
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电力机械上的所述背轭部具有在相邻的两台电力机械之间不存在背轭部的形状。
28.一种复合电力机械,由电力机械并排设置多台而成,其中,
所述电力机械分别构成为使可动件相对于固定件能够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固定件及所述可动件的一方具有由以同极性的磁极对置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永久磁铁构成的永久磁铁列,
所述固定件及所述可动件的另一方具有由绕组导体卷绕成线圈状而构成且与所述永久磁铁列同心配置的一个以上的绕组部,
所述电力机械具备磁极片列,该磁极片列具有多个磁极片,这多个磁极片相对于所述绕组部具有不动的关系而配置在所述永久磁铁列与所述绕组部之间,且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空开间隔地排列配置,
所述多个永久磁铁的间距及所述多个磁极片的间距被限定为,磁通通过两个所述永久磁铁和一个所述磁极片而流动,该两个所述永久磁铁沿着同方向被磁化且位于所述永久磁铁列中隔一个的位置,该一个所述磁极片与由该两个永久磁铁夹持且沿着与该两个永久磁铁的磁化方向不同的不同方向被磁化的一个所述永久磁铁对置,
n相量的所述绕组部沿着所述永久磁铁列配置,具有(360/n)°的相位差的励磁电流向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流动,而使所述可动件进行所述往复直线运动,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在所述n相量的绕组部的外侧设有构成磁路的一部分的背轭部,
所述背轭部为了使相邻的两台所述电力机械的所述背轭部的外表面进行面接触而在所述外表面具有平坦面部。
CN201210321801.9A 2011-09-05 2012-09-03 电力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3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2980A JP5750340B2 (ja) 2011-09-05 2011-09-05 電気機械
JP2011-192980 2011-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3706A CN102983706A (zh) 2013-03-20
CN102983706B true CN102983706B (zh) 2016-12-21

Family

ID=4680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180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3706B (zh) 2011-09-05 2012-09-03 电力机械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18942B2 (zh)
EP (1) EP2566021A3 (zh)
JP (1) JP5750340B2 (zh)
KR (1) KR20130026390A (zh)
CN (1) CN102983706B (zh)
TW (1) TW20133437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7759B2 (en) 2009-09-30 2013-07-16 Apple Inc. Self adapting haptic device
US10013058B2 (en) 2010-09-21 2018-07-03 Apple Inc. Touch-based user interface with haptic feedback
US10120446B2 (en) 2010-11-19 2018-11-06 Apple Inc. Haptic input device
US8907505B2 (en) 2011-08-03 2014-12-09 Energy Harvester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al energy
JP5750358B2 (ja) * 2011-10-28 2015-07-22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電気機械
US20130341926A1 (en) * 2012-06-25 2013-12-26 John Edward Fay Wavewheel
US9178509B2 (en) 2012-09-28 2015-11-03 Apple Inc. Ultra low travel keyboard
CN103427587B (zh) * 2013-08-07 2015-09-30 天津市腾冠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推力圆筒型直线电机
US9928950B2 (en) 2013-09-27 2018-03-27 Apple Inc. Polarized magnetic actuators for haptic response
WO2015047364A1 (en) 2013-09-29 2015-04-02 Pearl Capital Developments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haptic effects
CN105683865B (zh) 2013-09-30 2018-11-09 苹果公司 用于触觉响应的磁性致动器
US9317118B2 (en) 2013-10-22 2016-04-19 Apple Inc. Touch surface for simulating materials
US10276001B2 (en) 2013-12-10 2019-04-30 Apple Inc. Band attachment mechanism with haptic response
AU2014391723B2 (en) 2014-04-21 2018-04-05 Apple Inc. Apportionment of forces for multi-touch input devices of electronic devices
DE102015209639A1 (de) * 2014-06-03 2015-12-03 Apple Inc. Linearer Aktuator
US9830782B2 (en) 2014-09-02 2017-11-28 Apple Inc. Haptic notifications
US9906111B2 (en) * 2014-10-21 2018-02-27 Xiuhong Sun Fine element magnet array
US10353467B2 (en) 2015-03-06 2019-07-16 Apple Inc. Calibration of haptic devices
AU2016100399B4 (en) 2015-04-17 2017-02-02 Apple Inc. Contracting and elongating materials for providing input and outpu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044618A1 (en) 2015-09-08 2017-03-16 Apple Inc. Linear actua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devices
JP2017060362A (ja) * 2015-09-18 2017-03-2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CN105356712B (zh) * 2015-11-25 2019-01-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
US10039080B2 (en) 2016-03-04 2018-07-31 Apple Inc. Situationally-aware alerts
US10268272B2 (en) 2016-03-31 2019-04-23 Apple Inc. Dampening mechanical modes of a haptic actuator using a delay
US10326398B2 (en) 2016-10-06 2019-06-18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Linear motor actuators
KR102044845B1 (ko) * 2017-03-17 2019-11-14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니어 모터
US10622538B2 (en) 2017-07-18 2020-04-14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 haptic output and sensing a haptic input using a piezoelectric body
CN107482849A (zh) * 2017-09-19 2017-12-15 荆门创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弹射器的发电装置
US10599223B1 (en) 2018-09-28 2020-03-24 Apple Inc. Button providing force sensing and/or haptic output
US10691211B2 (en) 2018-09-28 2020-06-23 Apple Inc. Button providing force sensing and/or haptic output
GB2597031B (en) * 2019-03-29 2024-05-01 Sentimetal Journey Llc Highly efficient linear motor
US11380470B2 (en) 2019-09-24 2022-07-05 Apple Inc. Methods to control force in reluctance actuators based on flux related parameters
US11977683B2 (en) 2021-03-12 2024-05-07 Apple Inc. Modular systems configured to provide localized haptic feedback using inertial actuators
US11809631B2 (en) 2021-09-21 2023-11-07 Apple Inc. Reluctance haptic engin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369996A1 (en) * 2022-05-15 2023-11-16 Timm A. Vanderelli Implantable Power Generat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8552A (en) * 1996-12-30 1999-12-28 Minolta Co., Ltd. Linear drive device
EP1978633A2 (en) * 2007-04-05 2008-10-08 Wako Giken Co.,Ltd. Method of setting the origin of a linear motor
CN101552523A (zh) * 2009-05-19 2009-10-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推力密度圆筒型直线电机
CN101771323A (zh) * 2009-01-07 2010-07-07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
CN101795048A (zh) * 2010-03-04 2010-08-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推力密度圆筒形永磁直线电机
CN102055301A (zh) * 2009-11-09 2011-05-11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电气机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7277A (en) * 1991-07-25 1994-11-22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energy converter
US5345206A (en) * 1992-11-24 1994-09-06 Bei Electronics, Inc. Moving coil actuator utilizing flux-focused interleaved magnetic circuit
DE10004773A1 (de) * 2000-02-03 2001-08-09 Otto Stemme Linearmotor
US6313551B1 (en) * 2000-02-04 2001-11-06 Nikon Corporation Magnet array for a shaft-type linear motor
SE521607C2 (sv) * 2000-04-07 2003-11-18 Abb Ab En linjär elektrisk maskin
WO2002056447A2 (en) * 2000-12-26 2002-07-18 Bei Technologies, Inc. Linear brushless dc motor with ironless armature assembly
JP2004364440A (ja) * 2003-06-05 2004-12-24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リニアモータ
GB0500507D0 (en) * 2005-01-11 2005-02-16 Kelly H P G Improvements to tubular electrical generators
GB2430560A (en) * 2005-09-22 2007-03-28 Alstom Power Conversion Ltd Laminated stator for tubular electrical machines
DE112006002849T5 (de) * 2005-10-21 2008-09-25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Kitakyushu Zylindrischer Linearmotor
US8093766B2 (en) * 2006-07-26 2012-01-10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Cylindrical linear motor armature, cylindrical linear motor field pole, and cylindrical linear motor using them
WO2008143492A1 (en) * 2007-05-24 2008-11-27 Chris Reijmer Linear motion device
JP5388853B2 (ja) 2007-08-31 2014-01-15 Thk株式会社 リニア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10041761A (ja) * 2008-07-31 2010-02-18 Thk Co Ltd リニアモータ
JP2010068554A (ja) * 2008-09-08 2010-03-25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リニアモータ
JP5422175B2 (ja) * 2008-11-05 2014-02-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8552A (en) * 1996-12-30 1999-12-28 Minolta Co., Ltd. Linear drive device
EP1978633A2 (en) * 2007-04-05 2008-10-08 Wako Giken Co.,Ltd. Method of setting the origin of a linear motor
CN101771323A (zh) * 2009-01-07 2010-07-07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线性电动机
CN101552523A (zh) * 2009-05-19 2009-10-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推力密度圆筒型直线电机
CN102055301A (zh) * 2009-11-09 2011-05-11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电气机械装置
CN101795048A (zh) * 2010-03-04 2010-08-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推力密度圆筒形永磁直线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4371A (zh) 2013-08-16
KR20130026390A (ko) 2013-03-13
EP2566021A2 (en) 2013-03-06
JP2013055816A (ja) 2013-03-21
US9318942B2 (en) 2016-04-19
JP5750340B2 (ja) 2015-07-22
US20130057085A1 (en) 2013-03-07
CN102983706A (zh) 2013-03-20
EP2566021A3 (en)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3706B (zh) 电力机械
RU2271596C2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US8569916B2 (en) Electrical machine apparatus
CN104065188B (zh) 磁铁嵌入型转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定向磁化装置
US112180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generation
RU2603680C2 (ru)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ь с обмоткой, не содержащей железа
KR20040088472A (ko) 리니어 액튜에이터
KR20060039895A (ko) 전력 발생 또는 모티브 드라이브용 선형 전기 기계
CN103095092B (zh) 电力机械
KR20200081416A (ko) 모터
Sun et al. Improvement of tubular linear oscillating actuators by using end ferromagnetic pole pieces
KR20160114656A (ko) 두 개의 독립적인 이동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선형 전자기 액추에이터
JP5702204B2 (ja) リニア駆動/発電装置
JP4610884B2 (ja) リニア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2029093B1 (ko) 리니어 발전 장치
CN101741213B (zh) 圆筒形永磁直线电机
RU2012101157A (ru) Двигателеь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CN208028678U (zh) 转子铁芯、永磁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
WO2003017451A1 (en) Magneto-electric machine of linear type
CN103138416A (zh) 多层微结构磁铁
CN202586552U (zh) 采用内置式磁钢装配的永磁电机
RU2010101653A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двигатель
JP2011166893A (ja) 振動発電機
CN202616965U (zh) 永磁直线电机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RU2543512C1 (ru) Линейный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ugita Takashi

Inventor after: Tang Yuqi

Inventor after: Misawa Yasushi

Inventor before: Sugita Takashi

Inventor before: Tang Yuqi

Inventor before: Misawa Yasushi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