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8958A - 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 - Google Patents

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8958A
CN102968958A CN2012103135393A CN201210313539A CN102968958A CN 102968958 A CN102968958 A CN 102968958A CN 2012103135393 A CN2012103135393 A CN 2012103135393A CN 201210313539 A CN201210313539 A CN 201210313539A CN 102968958 A CN102968958 A CN 102968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electric charge
section
power
accum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35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8958B (zh
Inventor
大西幸太
盐崎伸敬
二宫正也
河野茂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68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8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8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89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01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 G06K19/07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the arrangement being capable of collecting energy from external energy sources, e.g. thermocouples,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G06K19/0708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the arrangement being capable of collecting energy from external energy sources, e.g. thermocouples,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he source being electromagnetic or magnetic
    • G06K19/0709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the arrangement being capable of collecting energy from external energy sources, e.g. thermocouples,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he source being electromagnetic or magnetic the source being an interrogation fiel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01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 G06K19/0715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the arrangement including means to regulate power transfer to the integra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电路装置包括:第1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受电部的电力,对第1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所述受电部通过电磁感应接受电力;第2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第2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以及电源供给部,其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对系统设备供给电源;其中,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是电荷的蓄积容量比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小的电荷蓄积部;前述电源供给部,在受电开始后的系统启动时,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基于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Description

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电磁感应、即使没有金属部分的接点也可以实现电力传送的无接点电力传送(非接触电力传送)引人关注。作为该无接点电力传送的应用例,提出有仅通过置于终端装置上方便能够接受电力而发送接收信息的非接触IC卡等。根据该非接触IC卡,可以实现具有电子货币、公共交通机关的预付费卡、出入管理用ID卡等的功能的卡。
但是,在迄今为止的非接触IC卡中,例如没有设置显示电子货币和/或预付费卡的使用金额和/或余额等各种信息的显示部。因此,无法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作为适合于电子纸等的显示装置,已知有作为电泳方式的显示器的EPD(Electrophoretic Display:电泳显示)。该EPD,由于能够以无电源状态保持显示信息,所以具有可实现低功耗化等优点。作为使用这样的EPD的便携式的信息显示设备的现有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
但是,该现有技术的信息显示设备,作为其应用例,并非设想IC卡,而是设想便携式的移动设备,作为蓄电部,使用大容量的双电层电容器(EDLC)。因此,存在由来自充电器的电磁感应实现的充电会耗费时间,不适合于向受电时间极短的非接触IC卡的应用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8-175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几种方式,能够提供在使用电磁感应的设备中可以在短时间的受电期间进行系统的启动等的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等。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电路装置,包括:第1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受电部的电力,对第1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所述受电部通过电磁感应接受电力;第2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第2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以及电源供给部,其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对系统设备供给电源;其中,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是电荷的蓄积容量比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小的系统启动用的电荷蓄积部;前述电源供给部,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开始后的系统启动时,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基于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通过第1蓄积控制部,对第1电荷蓄积部蓄积基于来自受电部的电力的电荷,通过第2蓄积控制部,对第2电荷蓄积部蓄积基于来自受电部的电力的电荷。并且,第2电荷蓄积部为蓄积容量小的系统启动用的电荷蓄积部,在受电开始后的系统启动时,基于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供给于系统设备。这样,在第1电荷蓄积部的蓄积容量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系统设备早期地供给基于系统启动用的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因而,可以提供在使用电磁感应的设备中可以在短时间的受电期间进行系统的启动等的电路装置等。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前述电源供给部,可以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结束后的期间,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这样,在受电部的受电结束后的期间,能够对系统设备供给蓄积容量大的第1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前述系统设备可以进行显示图像的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控制处理;前述第1蓄积控制部,可以进行将前述电泳显示部的至少1次显示改写所需的电荷蓄积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的控制。
这样,如果将第1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的量限定为电泳显示部的至少1次显示改写所需的电荷,则不会没有意义地增大第1电荷蓄积部的蓄积容量。由此,可以使向第1电荷蓄积部的电荷蓄积在短时间完成,在要求短受电期间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应对于此。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前述电源供给部,可以在通过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得到的电源电压超过前述系统设备的工作下限电压后,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电源。
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工作下限电压以下的电源电压供给于系统设备而产生贯通电流等不良状况。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前述电源供给部可以包括:第1二极管,其设置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的第1蓄积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以从前述第1蓄积节点朝向前述连接节点的方向为正方向;以及第2二极管,其设置于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第2蓄积节点与前述连接节点之间,以从前述第2蓄积节点朝向前述连接节点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中,前述电源供给部,可以基于前述连接节点的电压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电源。
这样,能够有效活用第1、第2二极管的整流功能,对系统设备供给基于第1、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电压。另外,如果这样使用第1、第2二极管,则由于能够不需要开关工作用的控制信号,所以即使是在系统启动前难以生成这样的控制信号的状况,也能够应对于此。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前述电源供给部可以包括:设置于前述连接节点与前述电源供给部的输出节点之间的开关电路;以及进行前述连接节点的电压的检测的电压检测电路;其中,前述开关电路,可以在通过前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出前述连接节点的电压超过了给定的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成为导通状态,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电源。
这样,由于在连接节点的电压超过给定的阈值电压之后,对系统设备供给电源,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贯通电流产生等不良状况。
另外,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涉及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方式记载的电路装置;以及前述系统设备。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中,前述系统设备,可以进行显示图像的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控制处理。
如果这样使用电泳显示部作为显示部,则可以在无电力状态下保持显示信息,实现便利性的提高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中,前述系统设备,可以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期间被供给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的电源,在受电后的显示改写期间,进行前述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
这样,例如在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需要长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系统设备供给基于第1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的电源,完成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中,可以在将前述受电期间的长度设为T1,将前述显示改写期间的长度设为T2的情况下,T2>T1。
这样,在受电期间的长度短,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需要长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应对于此,完成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中,前述系统设备,可以基于在前述受电期间接收的数据,进行前述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
这样,例如在受电期间接收数据,在此后的显示改写期间,能够基于所接收的数据执行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涉及IC卡,包括:受电部,其通过电磁感应接受电力;电泳显示部,其显示图像;系统设备,其进行前述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控制处理;以及电源管理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电源;其中,前述系统设备,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期间被供给基于第1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的电源,在受电后的显示改写期间,进行前述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在将前述受电期间的长度设为T1,将前述显示改写期间的长度设为T2的情况下,T2>T1。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中,IC卡具有受电部、电泳显示部、系统设备和电源管理部。并且,基于在受电期间蓄积于电荷蓄积部的电荷的电源供给于系统设备,进行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此时,在将受电期间的长度设为T1,将前述显示改写期间的长度设为T2的情况下,成为T2>T1。因而,在受电期间的长度短,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需要长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应对于此,完成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其结果,可以将显示改写处理需要长时间的电泳显示部组装于IC卡,实现便利性的提高等。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中,前述电源管理部可以包括:第1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第1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第2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第2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以及电源供给部,其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对系统设备供给电源;其中,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可以是电荷的蓄积容量比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小的系统启动用的电荷蓄积部;前述电源供给部,可以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开始后的系统启动时,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基于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这样,在第1电荷蓄积部的蓄积容量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系统设备早期地供给基于系统启动用的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因而,能够使用电磁感应接受电力,并且可以提供可以在短时间的受电期间进行系统的启动等的IC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基本结构例。
图2是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例。
图3是向作为电子设备之一的非接触IC卡的应用例。
图4(A)是说明比较例的方法的说明图,图4(B)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5(A)、图5(B)是本实施方式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详细的第1结构例。
图7(A)、图7(B)是第1结构例的工作说明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详细的第2结构例。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详细的第3结构例。
图10是系统设备的结构例。
图11(A)~图11(C)是电泳方式的显示部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L11级线圈,L22级线圈,CA、CB、CC电容器,C1蓄电用电容器,C2启动用电容器,DI1、DI2、DI3第1、第2、第3二极管,SW1~SW3开关晶体管电路,10受电部,12整流电路,18主机I/F,20电源管理部,30第1蓄积控制部,32蓄电用调节器,40第2蓄积控制部,42启动用调节器,50电源供给部,52开关电路,54电压检测电路,70控制部,90电路装置,100系统设备,110主机I/F,120处理部,130寄存器部,140波形信息存储器,142图像存储器,144工作存储器,150显示部,152显示面板,154驱动电路,190IC卡,200送电装置,202终端装置,210显示部,300元件基板,310对置基板,320电泳层,322微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非不当地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的全部未必是作为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1.电路装置、电子设备的基本结构
图1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基本结构例。该电路装置包含第1蓄积控制部30、第2蓄积控制部40和电源供给部50。另外,电路装置的结构不限于图1的结构,而可以进行省略其一部分构成要素或增加其他构成要素等各种变形实施。
受电部10通过电磁感应从送电装置(对方侧设备、终端装置、充电器)接受电力。例如,通过即使没有金属部分的接点也可以实现电力传送的无接点电力传送(非接触电力传送)接受电力。
第1蓄积控制部30(第1蓄积工作部),接受来自通过电磁感应接受电力的受电部10的电力,对蓄电用的电容器C1(广义上是第1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工作)。第2蓄积控制部40(第2蓄积工作部)接受来自受电部10的电力,对启动用的电容器C2(广义上是第2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工作)。
具体地,第1蓄积控制部30设置于来自受电部10的电力的输入节点NI与第1蓄积节点NA1之间。并且,控制用于对蓄电用的主电容器C1进行充电的电流和/或电压,进行对电容器C1的充电控制。
例如假定系统设备100进行显示图像的电泳显示部(EPD)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1蓄积控制部30,进行将电泳表示部(非易失性显示元件)的至少1次显示改写所需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C1的控制。这样,在由电磁感应实现的受电后,可以对系统设备100的显示部至少改写一次。由此,例如在应用于预付费卡和/或电子货币的IC卡的情况下,在将IC卡置于终端装置上方后,可以在IC卡的显示部显示使用金额和/或余额等。
在此,所谓至少1次显示改写所需的电荷,例如在受电后进行1画面的图像的显示改写的情况下,是改写1画面的图像数据所需的电荷。或者,在受电后进行1画面的一部分图像的显示改写的情况下,是改写其一部分图像数据所需的电荷。这些电荷量,能够通过设计和/或实际测量预先获知。因而,例如第1蓄积控制部30,只要进行将与该电荷量的设计值和/或实际测量值的最坏情况数据对应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C1的控制即可。
另一方面,第2蓄积控制部40设置于来自受电部10的电力的输入节点NI与第2蓄积节点NA2之间。并且,控制用于对启动用的辅电容器C2进行充电的电流和/或电压,进行对电容器C2的充电控制。
电源供给部50,使由电磁感应的电力形成的电源对系统设备100进行供给。例如电源供给部50,基于电容器C1、C2(第1、第2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对系统设备100供给电源。具体地,对向系统设备100的电源的输出节点NQ输出基于蓄积节点NA1、NA2的电压的电源电压。
在这种情况下,电源供给部50,优选在通过电容器C2(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得到的电源电压超过系统设备100的工作下限电压后,对系统设备100供给电源。在此,工作下限电压,是保证系统设备100进行正常的工作的电压。例如在系统设备100是微型计算机的情况下,工作下限电压根据微型计算机的规格等规定。例如若比工作下限电压低的电源电压供给于系统设备100,则有可能发生在构成系统设备100的晶体管中流动贯通电流等不良状况。在这一点,电源供给部50,通过直到超过工作下限电压为止才对系统设备100供给电源,能够防止这样的不良状况的发生。
系统设备100(电源供给对象设备)是成为由电磁感应实现的电源的供给对象的设备。该系统设备100例如进行显示图像的显示部的显示控制处理等。该系统设备100例如能够通过显示控制器内置的微型计算机等实现。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C2(第2电荷蓄积部)为电荷的蓄积容量(电容)比蓄电用的电容器C1(第1电荷蓄积部)小的系统启动用的电荷蓄积部。作为一例,蓄电用的电容器C1的电容是数十μF~数百μF(例如100μF左右),启动用的电容器C2的电容小于等于1μF(例如0.1μF左右)。作为该成为蓄电元件的电容器C1等,能够使用超级电容器(スパ一キヤパシタ一)等电容器。因而,由于能够将蓄电元件构成得薄型,所以也可以容易地内置于IC卡等中。
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于第1蓄积控制部30的输出节点即蓄积节点NA1,另一端例如连接于GND节点。另外,电容器C2的一端连接于第2蓄积控制部40的输出节点即蓄积节点NA2,另一端例如连接于GND节点。另外,电力的输入节点NI连接电位稳定化用的电容器CC的一端。
并且,电源供给部50,在受电部10的受电开始后的系统启动时,对系统设备100供给基于电容器C2(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即,在系统启动时,对系统设备100供给基于系统启动用的小容量的电容器C2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基于节点NA2的电压的电源电压)。
另一方面,电源供给部50,在通过受电部10受电结束后的期间,对系统设备100供给基于电容器C1(第1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即,在系统启动且电容器被充分地充电了的受电结束后的期间,对系统设备100供给基于蓄电用的大容量的电容器C1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基于节点NA1电压的电源电压)。
另外,在受电结束后的期间对系统设备100供给的电源,优选是基于电容器C1、C2双方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另外,基于电容器C2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只要在受电期间之中系统启动时(受电期间的前半部分)供给于系统设备100便足够,例如在受电期间的后半部分,可以对系统设备100供给基于电容器C1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在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中,由于在由受电部10进行的受电开始后,启动用的小容量的电容器C2在短时间被充电,所以可以对系统设备100迅速地供给电源电压而启动系统。并且,之后,比电容器C2容量大的蓄电用的电容器C1被充电,在受电期间结束后,可以基于该电容器C1所充电的电荷,对系统设备100供给电源而使其工作。
在例如对非接触的IC卡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在短时间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进行蓄电。然而,蓄电的电容器是大容量的,其充电电压的上升迟缓,存在无法解除系统(系统设备)的复位,无法开始通信的问题。
在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除了蓄电用的大容量的电容器C1之外,还设置有启动用的小容量的电容器C2。由此,在受电刚刚开始后,可以通过该电容器C2的充电电压使系统设备100工作而进行通信等。因而,能够不依赖于蓄电用的电容器C1的容量地使系统启动,可以早期启动通信系统,缩短蓄电以及通信时间。
图2中表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例。图2的电子设备包含通过电磁感应接受电力的受电部10、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90、系统设备100和显示部150(电泳显示部等)。其中,电路装置90具有电源管理部20以及控制部70。另外,电子设备能够包含主机I/F18、2级线圈L2(受电线圈、2级电感器)、电容器CB、电容器C1、C2等。由2级线圈L2和电容器CB构成受电侧的谐振电路。
另外,电子设备的结构不限于图2的结构,可以进行省略其一部分构成要素、增加其他构成要素等各种变形实施。另外,作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能够设想IC卡、电子货架标签、IC标签等各种设备。
受电部10,通过电磁感应接受从送电装置200(终端装置、充电器、对方侧设备)传送的电力。具体地,使在送电侧设置的1级线圈L1(送电线圈、1次电感器)与在受电侧设置的2级线圈L2电磁结合而形成电力传送变压器,由此实现非接触的电力传送(无接点电力传送)。该受电部10,将2级线圈L2的交流的感应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该变换能够通过受电部10所具有的整流电路等实现。
另外,作为1级线圈L1、2级线圈L2,例如能够采用平面线圈等,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使1级线圈L1与2级线圈L2电磁结合而传送电力,其形状、构造等都不限定。
主机I/F(接口)18是用于与对方侧设备即送电装置200的通信的接口。另外,该数据通信既可以使用电磁感应用的1级线圈L1、2级线圈L2实现,也可以设置通信用的其他线圈来实现。
电源管理部20包含图1中说明的第1、第2蓄积控制部30、40和电源供给部50。该电源管理部20通过模拟电路和/或数字电路实现。
控制部70,进行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90的各种控制,进行通信控制处理。该控制部70能够通过门阵列电路等数字电路等实现。
系统设备100,是执行作为电子设备的系统的处理的设备,例如能够通过微型计算机等实现。该系统设备100包含主机I/F110、处理部120。
显示部150用于显示各种图像。处理部120(处理器)进行该显示部150的显示控制处理。作为显示部150,例如能够采用电泳显示部(以下适宜称为EPD)等,处理部120进行该EPD的显示控制处理。另外,处理部120进行系统的工作所需的各种控制处理。
作为显示部150的显示信息,考虑通过通信的接收数据的信息、传感器检测信息(压力、温度、湿度等信息)、IC卡内置的存储器的固有情报、个人信息等。
主机I/F110,例如经由控制部70与受电部10侧的主机I/F18通信连接。由此,系统设备100可以在与送电装置200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图3是电子设备为IC卡190的情况的应用例。在IC卡190设置有由EPD等实现的显示部150,可以显示各种信息。另外,在IC卡190,在其内部安装有受电部10、电路装置90(IC)、电容器C1、C2等。
并且,若用户将IC卡190置于终端装置202(送电装置)上方,则IC卡190通过电磁感应接受来自终端装置202的电力而工作,与终端装置202进行数据通信。并且,与通信结果相应的数字、文字等图像显示在显示部150。如果以电子货币和/或预付费卡为例,则使用金额和/或余额等显示在显示部150。另外,在终端装置202的显示部210也显示各种信息。
并且,作为非易失性显示元件的EPD,由于能够以无电源状态保持显示信息,所以是作为图3的IC卡190的显示部150优选的显示装置。
然而,EPD与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较,存在显示信息的改写需要长时间(例如1秒)的问题。因此,存在以下问题:难以通过图3那样将IC卡190置于终端装置202上方的触摸&离开(Touch&Go)操作,接受电力而进行EPD的显示改写。
例如,在图4(A)的比较例的方式中,使电磁感应的受电期间TR的长度T1加长,如A1所示在受电期间TR的前半部分,进行来自终端装置202的数据接收。然后,如A2所示在受电期间TR的后半部分的显示改写期间TC,进行EPD的显示改写。在此情况下,显示改写期间TC的长度T2比受电期间TR的长度T1短。
但是,在图4(A)的比较例的方式中,由于受电期间TR的长度T1变长,所以无法实现图3那样的触摸&离开操作(例如0.1秒左右的长度的操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使受电期间TR的长度T1缩短。并且,如A3所示在受电期间TR期间,进行来自终端装置202的数据接收,如A4所示,在此后的显示改写期间TC进行EPD的显示改写。在此情况下,在将受电期间TR的长度设为T1,将显示改写期间TC的长度设为T2的情况下,T2>T1的关系成立。
这样,通过缩短受电期间TR的长度T1,可以通过图3那样的触摸&离开操作,使IC卡190接受电力而工作。另外,通过使显示改写期间TC的长度T2加长,在利用EPD作为显示部150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显示信息的改写。即,虽然EPD与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较,显示信息的改写需要长时间(1秒),但通过使T2变长,可以进行至少一次的EPD的显示改写。
在此情况下,若受电期间TR的长度T1短,则有可能无法蓄积EPD的显示改写所需的足够的电荷。
因此,在图1、图2中,设置有大容量的电容器作为蓄电用的电容器C1。例如作为电容器C1,通过使用超级电容器等电容器,能够蓄积EPD的显示改写所需的足够的电荷。
具体地,第1蓄积控制部30,进行将EPD(电泳显示部)的至少一次显示改写所需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C1(电荷蓄积部)的控制。
并且,系统设备100在受电部10的受电期间TR被供给基于在电容器C1(电荷蓄积部)蓄积的电荷的电源,在受电后的显示改写期间TC,进行EPD的显示改写处理。例如基于在受电期间TR从终端装置202接收的数据,进行EPD的显示改写处理。在此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受电期间TR的长度T1与显示改写期间TC的长度T2之间,T2>T1的关系成立。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在短的受电期间TR在大容量的蓄电用的电容器C1蓄积电荷,在此后的长显示改写期间TC进行EPD的显示信息的改写处理。
这样,对于要求触摸&离开操作的IC卡,可以组装能够在无电源状态下保持显示信息的EPD,能够实现通过EPD可以显示各种信息的IC卡。
在此情况下,若如图4(B)所示使受电期间TR缩短,则难以使系统设备100遍及此后的长显示改写期间TC进行工作。
在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大容量的蓄电用的电容器C1,并且改进第1蓄积控制部30中的充电控制,由此成功地实现即使是短的受电期间TR,也可蓄积使系统设备100遍及长显示改写期间TC进行工作所需的足够的电荷。特别是,将蓄电用的电容器C1中蓄积的电荷限定为EPD的例如1次表示改写所需的电荷量,由此即使缩短受电期间TR,可以使系统设备100遍及长显示改写期间TC进行工作,进行EPD的显示改写。
但是,若这样将充电用的电容器C1设为大容量,则存在以下问题:对系统设备100供给的电源电压不易上升,早期无法启动系统。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蓄电用的电容器C1,另外设置有启动用的电容器C2。如图5(A)的B1、B2所示,这些电容器C1、C2,基于来自受电部10的输出电压,经由第1、第2蓄积控制部30、40进行充电。
并且,如图5(A)的B3所示,在受电部10的受电开始后的系统启动时,对系统设备100供给基于启动用的电容器C2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即,由于启动用的电容器C2的电容小,所以C2的电荷蓄积节点NA2的电压上升快,该电压如B3所示作为电源电压供给于系统设备100。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在受电部10的受电结束后的期间,对系统设备100供给基于蓄电用的电容器C1的蓄积电荷的电源。即,由于蓄电用的电容器C1电容大,所以C1的电荷蓄积节点NA1的电压上升迟。但是,在受电开始后随着时间经过,该电压变得超过系统设备100的工作下限电压,如B4所示能够作为电源电压供给于系统设备100。
这样,可以如图4(B)的A5所示早期接通系统电源而使系统设备100工作。由此,可以使A3所示的数据接收处理早期完成,也能够应对实现触摸&离开操作的短受电期间。
即,为了实现触摸&离开操作,需要在短受电期间中,使IC卡190与终端装置202之间的数据接收完成。然而,通过使用大容量的电容器C1电源电压的上升变迟,若系统的启动也变迟,则相应的数据接收的开始会变迟,在短受电期间中,系统设备100无法完成数据接收处理。
在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基于小电容的启动用的电容器C2的电源使系统设备100早期启动而工作,所以即使是短受电期间,系统设备100也可以完成数据接收处理,能够应对IC卡190的触摸&离开操作。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源供给方式具备EPD显示部,成为适合于要求触摸&离开操作的非接触IC卡等的方式。
2.电路装置的详细结构例
接着,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详细结构例进行说明。图6是电路装置的详细的第1结构例。
在图6中,图1、图2的第1蓄积控制部30由蓄电用调节器32实现,第2蓄积控制部40由启动用调节器42实现。
并且,蓄电用调节器32,接受来自构成受电部10的整流电路12的电压VIN,经由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DI3,对蓄积节点NA1输出电压调整后的电压VA1。例如通过电压调整输出恒定电压VA1。具体地,例如最大15V左右的电压,通过调节器32降压为例如4.5V左右的恒定电压VA1,进行向蓄电用的电容器C1的电荷蓄积。
另外,启动用的调节器42接受来自整流电路12的电压VIN,对蓄积节点NA2输出电压调整后的电压VA2。例如通过电压调整输出恒定电压VA2。具体地,例如最大15V左右的电压,通过调节器42降压为例如4.5V左右的恒定电压VA2,进行向启动用的电容器C2的电荷蓄积。
另外,第1、第2蓄积控制部30、40的结构不限于图6那样进行电压调整的调节器32、42,而例如也可以是监视蓄积节点NA1、NA2等的电压而进行电流调整的电路。
在图6中,电源供给部50包含第1、第2二极管DI1、DI2。其中,ID1是设置于蓄电用调节器32(第1电荷蓄积部30)的蓄积节点NA1与连接节点NC之间、以从蓄积节点NA1朝向连接节点NC的方向为正方向的二极管。另外,DI2是设置于启动用调节器42(第2电荷蓄积部40)的蓄积节点NA2与连接节点NC之间、以从蓄积节点NA2朝向连接节点NC的方向为正方向的二极管。并且,电源供给部50,基于连接节点NC的电压对系统设备100供给电源。
通过这样的二极管DI1、DI2构成电源供给部50,由此能够防止从连接节点NC向蓄积节点NA1、NA2的电流的逆流,并且能够将蓄积节点NA1、NA2的电压VA1、VA2作为电源电压VC输出至连接节点NC。
图7(A)是用于说明图6的电路装置的工作的电压波形图。
若受电开始而供给来自受电部10的电压VIN,则由于启动用的电容器C2的电容小,所以如D1所示,电容器C2的蓄积节点NA2的电压VA2早期上升。并且,如后面详述,若如D2所示超过与系统设备100的工作下限电压对应的阈值电压VTH,则对应于电压VA2的电压作为电源电压VC供给于系统设备100。具体地,从VA2下降了二极管DI2的正方向电压量后的电压作为VC被供给。
另一方面,由于蓄电用的电容器C1的电容大,所以如D3所示,电容器C1的蓄积节点NA1的电压VA1逐渐上升。并且,若电压VA1上升,则对应于电压VA1的电压,作为电源电压VC供给于系统设备100。具体地,从VA1下降了二极管DI1的正方向电压后的电压作为VC被供给。
受电开始后,若受电期间结束,则由于电容器C1、C2的电荷放电,所以如D4所示电源电压VC逐渐下降。在此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电容器C1的电容足够大,所以如图4(B)的A4和/或图7(A)的D5所示,可以确保长时间(例如1秒)的显示改写期间。
另外,图7(B)是表示蓄积电流与放电电流的关系的图。例如在受电期间,如E1所示在电容器中蓄积电荷。另外如E2所示,为了系统启动等从电容器释放电荷。并且在显示改写期间,如E3所示从电容器释放电荷,基于该释放的电荷,进行由系统设备100进行的EPD的显示改写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路装置的结构不限于图6,而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图8中表示电路装置的详细的第2结构例。
在图8的第2结构例中,代替图6的二极管DI1、DI2、DI3,设置有开关晶体管电路SW1、SW2、SW3。
根据图8的第2结构例,由于没有由二极管的正方向电压引起的电压下降,所以具有能够相应地提高电源供给效率的优点。
另一方面,在图6的第1结构例中,由于通过二极管DI1、DI2实现电压的开关工作,所以具有不需要开关工作用的控制信号的优点。例如在系统启动前,生成这样的控制信号成为困难的状况,但是根据图6的第1结构例,也能够应对这种状况。
在图9中表示电路装置的详细的第3结构例。在图9中,电源供给部50还包含开关电路52和电压检测电路54。
在此,开关电路52设置于二极管DI1、DI2的连接节点NC与电源供给部50的输出节点NQ之间。另外,电压检测电路54检测连接节点NC的电压VC。并且,开关电路52,在通过电压检测电路54检测到连接节点NC的电压VC超过给定的阈值电压VTH的情况下,成为导通状态(ON状态),对系统设备100供给电源。例如,若如图7(A)的D2所示超过阈值电压VTH,则电压检测电路54激活信号SCT54,由此开关电路52成为导通状态,电压VC作为电源电压VQ供给于系统设备100。
这样,可以实现下述电源控制:例如在超过系统设备100的工作下限电压后对系统设备100供给电源电压VQ。由此,对系统设备100供给工作下限电压以下的电源电压,可以有效地防止贯通电流等产生、工作变得不稳定等事态。
3.系统设备
接着,关于系统设备10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0中表示系统设备100的详细的结构例。系统设备100包含主机I/F110、处理部120、寄存器部130、波形信息存储器140、图像存储器142和工作存储器144。另外,系统设备100的结构不限于图10的结构,可以进行省略其一部分的构成要素、增加其他的构成要素等各种变形实施。例如,存储器140、142、144也可以是外带的存储器。
主机I/F110,是在与作为主机的对方侧设备(送电装置、终端装置、充电器)之间用于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的接口。该主机I/F110,如图2所示经由控制部70与受电部10侧的主机I/F18连接。由此,可以进行与送电装置200(对方侧设备)之间的信息的发送接收。该信息的发送接收例如能够通过使用线圈L1、L2的振幅调制处理(频率调制处理)和/或负荷调制处理来实现。
处理部120进行显示部150的显示控制处理和/或系统的各种控制处理。该处理部120,例如能够通过处理器和/或门阵列电路等实现。
通过处理部120进行显示控制的显示部150具有显示面板152(电光面板)和驱动显示面板152的电路即驱动电路154。驱动电路154驱动显示面板152的数据线(段电极)和/或扫描线(共用电极)。显示面板152,例如通过电泳元件等显示元件实现。
寄存器部130具有控制寄存器和/或状态寄存器等各种寄存器。该寄存器部130能够通过SRAM等RAM和/或触发器电路等实现。
波形信息存储器140存储用于驱动EPD的波形信息和/或指令代码信息等。该波形信息存储器140,例如能够通过可以进行数据的改写、擦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等实现。
图像存储器142(VRAM)存储在显示面板152显示的例如1画面量的图像数据。工作存储器144是作为处理部120等的工作区域的存储器。这些画像存储器142、工作存储器144能够通过SRAM等RAM实现。
图11(A)中表示显示面板152的结构例。该显示面板152包含元件基板300、对置基板310和设置于元件基板300与对置基板310之间的电泳层320。该电泳层320(电泳片)由具有电泳物质的多个微囊322构成。该微囊322,例如通过使带正电的黑色的带正电微粒(电泳物质)、带负电的白色的带负电微粒(电泳物质)分散在分散液中并将该分散液封入微小的囊中而实现。
元件基板300通过玻璃和/或透明树脂形成。在该元件基板300形成多条数据线(段电极)和/或多条扫描线(共用电极)和/或设置于各数据线与各扫描线的交叉位置的多个像素电极。另外,设置有通过TFT(薄膜晶体管)等形成且连接于各像素电极的多个开关元件。另外,设置有驱动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和/或驱动扫描线的扫描驱动器。
在对置基板310形成有共用电极(透明电极),对该共用电极供给共用电压VCOM(对置电压)。另外,也可以通过在透明树脂层用透明的导电材料形成共用电极,在其上涂敷粘接剂等粘接电泳层,来形成电泳片。
在图11(A)的显示面板152中,若在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则对于封入于微囊322的带正电微粒(黑色)及带负电微粒(白色),在与其带电的正负相应的方向作用静电力。例如在像素电极是比共用电极高的电位的像素电极上,带正电微粒(黑色)向共用电极侧移动,所以该像素成为黑显示。
接着,关于图10的波形信息存储器140中存储的波形信息进行说明。在此以EPD(电泳显示部)的波形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1(B)的F1所示,在使像素的灰度等级从第1灰度等级变化为第2灰度等级的情况下,数据线(源线)的数据电压也从对应于第1灰度等级的数据电压VG1向对应于第2灰度等级的数据电压VG2在一帧的期间进行变化。
另一方面,在EPD中,如图11(C)的F2所示,在使像素的灰度等级从第1灰度等级变化为第2灰度等级的情况下,数据线的数据电压遍及多帧变化。例如在从接近白的第1灰度等级变化为接近黑的第2灰度等级的情况下,遍及多帧反复白、黑的显示,使像素的灰度等级变化为最终的第2灰度等级。例如在图11(C)的波形中,以在初始的3帧中将数据电压设定为VA,在接下来的3帧中设定为-VA的方式,使数据电压遍及多帧变化。另外,波形也依赖于当前的显示状态下的像素的灰度等级和接着的显示状态下的像素的灰度等级的组合而成为不同的形状。
波形信息存储器140存储图11(C)的F2所示的波形信息。处理部120基于图像存储器142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各像素的灰度等级数据)和波形信息存储器140中存储的波形信息,确定各帧中的EPD的驱动电压,进行EPD(显示部150)的显示控制处理。
并且,如果比较图11(B)的F1和图11(C)的F2可以看出,在EPD中,与液晶显示装置等相比较显示信息的改写需要长时间。因此,存在需要使图4(B)的显示改写期间TC的长度T2加长的问题。
在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设置蓄电用的大容量的电容器C1,将EPD的至少1次显示改写所需的电荷在受电期间TR中蓄电于电容器C1。
另外,通过设置启动用的小电容的电容器C2,如图4(B)的A5所示,使系统的电源早期接通。由此,图10的处理部120,如A3所示,经由主机I/F110从作为主机的对方侧设备(送电装置、终端装置)接收显示信息等数据。
并且,处理部120,在受电后的显示改写期间TC,如图4(B)的A4所示进行EPD的显示改写处理。即,基于经由主机I/F110接收并写入图像存储器142的显示信息和波形信息存储器140中存储的波形信息,以图11(C)的F2所示的波形进行EPD的显示改写处理。
这样,即使是显示改写期间长的EPD,也能够基于在短受电期间TR受电的电荷,执行显示信息的改写。因而,例如对于图3所示的要求触摸&离开操作的非接触IC卡,可以组装能够在无电源状态下保持显示信息的EPD显示部150,实现至今还没有的类型的IC卡。
另外,虽然如上所述关于本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可以实现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新颖事项以及效果的许多变形。因而,这种变形例全部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中。例如在说明书或附图中,至少一次与更广义或同义的不同用语(第1电荷蓄积部、第2电荷蓄积部等)一起记载的用语(蓄电用电容器、启动用电容器等),在说明书或附图的任何位置,都能够置换为该不同的用语。另外,本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全部的组合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另外,电路装置、电子设备、IC卡的结构、工作和/或电荷的蓄电方式、电源供给方式等,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情况,而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Claims (15)

1.一种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受电部的电力,对第1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所述受电部通过电磁感应接受电力;
第2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第2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以及
电源供给部,其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对系统设备供给电源;
其中,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是电荷的蓄积容量比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小的系统启动用的电荷蓄积部;
前述电源供给部,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开始后的系统启动时,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基于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电源供给部,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结束后的期间,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系统设备进行显示图像的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控制处理;
前述第1蓄积控制部,进行将前述电泳显示部的至少1次显示改写所需的电荷蓄积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的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电源供给部,在通过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得到的电源电压超过前述系统设备的工作下限电压后,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电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电源供给部包括:
第1二极管,其设置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的第1蓄积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以从前述第1蓄积节点朝向前述连接节点的方向为正方向;以及
第2二极管,其设置于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第2蓄积节点与前述连接节点之间,以从前述第2蓄积节点朝向前述连接节点的方向为正方向;
其中,前述电源供给部,基于前述连接节点的电压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电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电源供给部包括:
设置于前述连接节点与前述电源供给部的输出节点之间的开关电路;以及
进行前述连接节点的电压的检测的电压检测电路;
其中,前述开关电路,在通过前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出前述连接节点的电压超过了给定的阈值电压的情况下,成为导通状态,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电源。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以及
前述系统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系统设备,进行显示图像的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控制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系统设备,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期间被供给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的电源,在受电后的显示改写期间,进行前述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蓄积控制部,进行将前述电泳显示部的至少1次显示改写所需的电荷蓄积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的控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将前述受电期间的长度设为T1,将前述显示改写期间的长度设为T2的情况下,T2>T1。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系统设备,基于在前述受电期间接收的数据,进行前述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
13.一种IC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电部,其通过电磁感应接受电力;
电泳显示部,其显示图像;
系统设备,其进行前述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控制处理;以及
电源管理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电源;
其中,前述系统设备,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期间被供给基于第1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的电源,在受电后的显示改写期间,进行前述电泳显示部的显示改写处理;
在将前述受电期间的长度设为T1,将前述显示改写期间的长度设为T2的情况下,T2>T1。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前述电源管理部包括:
第1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第1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
第2蓄积控制部,其接受来自前述受电部的电力,对第2电荷蓄积部进行蓄积电荷的控制;以及
电源供给部,其基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中蓄积的电荷,对系统设备供给电源;
其中,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是电荷的蓄积容量比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小的系统启动用的电荷蓄积部;
前述电源供给部,在前述受电部的受电开始后的系统启动时,对前述系统设备供给基于前述第2电荷蓄积部的蓄积电荷的电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IC卡,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蓄积控制部,进行将前述电泳显示部的至少1次显示改写所需的电荷蓄积于前述第1电荷蓄积部的控制。
CN201210313539.3A 2011-09-01 2012-08-29 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68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0648/2011 2011-09-01
JP2011190648A JP5884344B2 (ja) 2011-09-01 2011-09-01 回路装置、電子機器及びicカー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8958A true CN102968958A (zh) 2013-03-13
CN102968958B CN102968958B (zh) 2015-12-16

Family

ID=47752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353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68958B (zh) 2011-09-01 2012-08-29 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78447B2 (zh)
JP (1) JP5884344B2 (zh)
CN (1) CN102968958B (zh)
TW (1) TWI4797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979A (zh) * 2014-12-24 2017-10-17 英特尔公司 用于从邻近耦合设备进行能量收集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87791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Electronic paper hour meter or cycle counter
US9900056B2 (en) * 2013-06-14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ayed application processor initialization during wireless charging
CN113643668A (zh) 2014-07-10 2021-11-12 智能平台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子标记的设备和方法
JP6384193B2 (ja) * 2014-08-18 2018-09-05 株式会社ソシオネクスト 無線タグ、無線通信回路及び劣化検出方法
US10845987B2 (en) 2016-05-03 2020-11-24 Intelligent Platfor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ouch interaction based on location of touch on a touch screen
US11079915B2 (en) 2016-05-03 2021-08-03 Intelligent Platfor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multiple touch inputs for controller interaction in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KR20190031992A (ko) * 2017-09-19 2019-03-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Ac/dc 겸용 가능한 전원 입력 장치
GB2603808B (en) * 2021-02-16 2023-11-29 Drayson Tech Europe Ltd Adaptive power storage circuit for apparatus such as smartcards & method of operating a power storage circui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6070A (ja) * 1994-07-21 1996-02-06 Citizen Watch Co Ltd 太陽電池時計
CN1406976A (zh) * 2001-09-06 2003-04-02 复旦大学 一种多肽-钴胺素结合蛋白20.57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
CN1734338A (zh) * 2004-08-04 2006-02-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纸显示系统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纸写入装置
CN101533633A (zh) * 2003-09-04 2009-09-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显示元件驱动方法
CN101770204A (zh) * 2008-12-26 2010-07-0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表
US20100201700A1 (en) * 2009-02-10 2010-08-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display data deletion program is recorded, and display data deletion method
JP2011065507A (ja) * 2009-09-18 2011-03-3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6787A (en) 1984-07-20 1988-05-24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IC card with display and card recording and reading device
JP2000201442A (ja) * 1998-12-29 2000-07-18 Tokin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を受ける非接触icカ―ド
US6944424B2 (en) * 2001-07-23 2005-09-13 Intermec Ip Corp. RFID tag having combined battery and passive power source
US7081693B2 (en) * 2002-03-07 2006-07-25 Microstrain, Inc. Energy harvesting for wireless sensor oper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JP3089912U (ja) * 2002-05-13 2002-11-22 宣夫 芦立 表示型非接触icカード
US20030214475A1 (en) * 2002-05-17 2003-11-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medium
JP2005316672A (ja) * 2004-04-28 2005-1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ペーパー表示システム装置
US20060017659A1 (en) * 2004-04-28 2006-01-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system
US7106485B2 (en) * 2004-12-29 2006-09-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6302628A (ja) * 2005-04-20 2006-11-02 Sumida Corporation 負荷異常保護回路および放電灯駆動装置
US7353996B2 (en) * 2005-04-28 2008-04-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vice for storing and displaying selected bar codes
JP2006323683A (ja) * 2005-05-19 2006-11-30 Canon Inc カード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286602A (ja) * 2006-03-24 2007-11-01 Ricoh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JP2008017592A (ja) 2006-07-05 2008-01-24 Ricoh Elemex Corp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装置
JP2008027015A (ja) * 2006-07-19 2008-02-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非接触icカード
US7724145B2 (en) * 2006-07-20 2010-05-25 Intelleflex Corporation Self-charging RFID tag with long life
JP4891100B2 (ja) * 2007-01-17 2012-03-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受電制御装置、受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80204197A1 (en) * 2007-02-23 2008-08-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mory carrier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JP2009122877A (ja) * 2007-11-14 2009-06-0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表示機能付きicカード
JP5098992B2 (ja) * 2008-12-18 2012-1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95299B2 (ja) * 2009-03-23 2015-04-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613671B2 (en) * 2009-06-08 2013-12-24 Cfph, Llc Data transfer and control among multiple computer devices in a gaming environment
KR102542681B1 (ko) * 2010-01-20 2023-06-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기기
TWM396452U (en) * 2010-03-17 2011-01-11 Chen Shi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Smart card apparatus containing touch display uni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6070A (ja) * 1994-07-21 1996-02-06 Citizen Watch Co Ltd 太陽電池時計
CN1406976A (zh) * 2001-09-06 2003-04-02 复旦大学 一种多肽-钴胺素结合蛋白20.57和编码这种多肽的多核苷酸
CN101533633A (zh) * 2003-09-04 2009-09-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显示元件驱动方法
CN1734338A (zh) * 2004-08-04 2006-02-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子纸显示系统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纸写入装置
CN101770204A (zh) * 2008-12-26 2010-07-07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电子表
US20100201700A1 (en) * 2009-02-10 2010-08-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display data deletion program is recorded, and display data deletion method
JP2011065507A (ja) * 2009-09-18 2011-03-31 Brother Industries Ltd 通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979A (zh) * 2014-12-24 2017-10-17 英特尔公司 用于从邻近耦合设备进行能量收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57979B (zh) * 2014-12-24 2020-10-16 英特尔公司 用于从邻近耦合设备进行能量收集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54437A (ja) 2013-03-21
US9378447B2 (en) 2016-06-28
TWI479770B (zh) 2015-04-01
JP5884344B2 (ja) 2016-03-15
TW201315086A (zh) 2013-04-01
US20130057070A1 (en) 2013-03-07
CN102968958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8958B (zh) 电路装置、电子设备以及ic卡
CN106445224B (zh) 利用接地调制的触摸显示系统
CN103427629B (zh) 一种高输出供电电路、供电方法以及使用该供电电路的恒温器
US9811147B2 (en) Display device equipped with input sensor and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CN111210753A (zh)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50001194A (ko) 충전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충전기
JP2006323683A (ja) カード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1041734Y (zh) 液晶显示装置供电电路与液晶显示装置
CN100367307C (zh) 非接触ic卡
JP5879852B2 (ja) 回路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09980225U (zh) 双稳态智能存储电子液晶手写板装置
CN104102940A (zh) 电子货架标签标记
JP2013211973A (ja) 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4235546A (ja) 感覚情報発信機能付き非接触通信媒体、および電源回路制御方法
JP622171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01533608A (zh) 电泳显示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209417714U (zh) 具显示功能和手写功能的胆甾相液晶装置
KR20070109450A (ko) 스마트 카드
JP2013065154A (ja) 回路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089912U (ja) 表示型非接触icカード
JP2020095195A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02374198U (zh) 车载设备
CN109950982A (zh) 具有无线取电功能的智能证卡
CN219143478U (zh) 一种带显示的半有源nfc卡片装置
KR102259433B1 (ko) 터치 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