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7985A - 投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7985A
CN102967985A CN2012103006848A CN201210300684A CN102967985A CN 102967985 A CN102967985 A CN 102967985A CN 2012103006848 A CN2012103006848 A CN 2012103006848A CN 201210300684 A CN201210300684 A CN 201210300684A CN 102967985 A CN102967985 A CN 102967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projection
projection arrangement
sidewal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00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7985B (zh
Inventor
诸星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67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7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7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7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投影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近距离投射型投影装置的多个连接器上连接的导线造成障碍的问题。投影装置(10)具备并经由位于框体(12)的上壁(38)上的光投射口向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42)的斜上方投射基于图像信息的光的投射光学系统、以及包含电源用连接器64在内的多个连接器。多个连接器均位于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48)上,其中电源用连接器64最接近侧壁(42)。为此,即便有人进入相对于接近被投射面设置的投影装置(10)与投射面相反一侧的空间,连结在多个连接器上的导线也不会成为障碍。

Description

投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装置,具体涉及具备经由框体上壁上的光投射口投射基于图像信息的光束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投影装置通常指所谓的近距离投射型投影装置,即如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158495号公报)公开的、经由框体上壁上的光投射口向被置于框体斜上方例如屏幕等投影面投射基于图像信息的光束投影装置。
该投影装置接近被投影面设置,而相对于投影装置与被投影面相反一侧的空间则通常被作为通道等利用。
另外,专利文献2(JP特开2003-215710号公报)公开的投影装置将光投射口设置在框体中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的一方侧壁上,多个用于连接各种导线如有关于导电、通信、映像、声音等的导线的连接器则设置在另一方侧壁上。
设置该投影装置时,使得设有光投射口的一方侧壁位于例如屏幕等被投影面一侧,并使得设有多个连接器另一方侧壁位于被投影面的反面。
但是,近距离投射型投影装置如专利文献2中所述,位于被投射面反面的框体的侧壁上设置多个连接器,则该多个连接器所连接的导线将从该侧壁下垂到上述空间一侧,而如果有人进入该空间,则导线容易妨碍该人,比如被导线勾住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公开以下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距离投影装置,该装置中即便有多个连接器上连接了导线,这些导线也不会成为障碍。
本发明的投影装置具备:框体,具有上壁以及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光学系统,包含具有折射能力的反射镜,用于经由位于上述上壁上的光投射口投射基于图像信息的光,该光受到所述反射镜反射后向所述第一侧壁的斜上方投射,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包括电源用连接器在内的多个连接器,在该多个连接器中该电源用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中最接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近距离投射型投影装置,该装置能够避免多个连接器上连接的导线不会成为障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在连接外设的情况下投影装置内部结构的模块图。
图3是投影装置中的投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投影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投影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投影装置右侧的侧视图。
图7是投影装置左侧的侧视图。
图8是投影装置底部的上视图。
图9是位于投影装置框体上的格子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格子部的突起所具有的目障功能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投影装置使用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用于说明投影装置使用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图13是将导线连接到框体上的多个连接器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格子部中一部分的侧示图。
图15A是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格子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5B是用于说明该变形例的格子部的突起所具有的目障功能的示意图。
图16A是另一变形例的格子部中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6B是用于说明该另一变形例的格子部的突起所具有的目障功能的示意图。
图17是第三个变形例的格子部中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8是第四个变形例的格子部中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9是用于说明作为第五个变形例的投影装置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
标记说明:10投影装置,11CPU(发热部),12框体,16投射光学系统(图像投影装置),17吸气口(通气口),19排气口(通气口),24框体的底壁,38框体的上壁,40光投射口,42框体中位于+Y一侧的侧壁(第一侧壁),48框体的+X一侧的侧壁(第二侧壁),50凹部,52USB端子(连接器),54HDMI端子(连接器),56LAN端子(连接器),58计算机端子(连接器),60录像输入端子(连接器),62音响输入端子(连接器),64电源端子(连接器),66深底凹部,(第二凹部),80光源(发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图14说明一例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1是作为一实施形态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投影装置10的立体图。图2是投影装置10的结构模块图。
投影装置10使用时例如放置在被设置在平行于水平面的面F上的设置台P的上表面上。
作为一例投影装置10,其中包括框体12、收纳于框体12中的投射光学系统16、受光传感器部28、操作部14、冷却单元22、扬声器18、连接外设的连接部8以及与上述各部份相连接的控制装置20等。投射光学系统基于例如DVD录像机R、个人计算机(以下简称为计算机)C、或USB存储器M等外设的输入信息将光束投射到屏幕S(参见图11和12)的面上。此外,投影装置10还包括未图示的调整机构等,该调整机构通过驱动一部分投影光学系统16来改变被投影到屏幕S上的图像的大小等。
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在说明投影装置10外观上可见的各个部分之前,首先说明被收纳在框体12内部的各个部分中的一些主要部分,具体为投影光学系统1以及冷却单元22。
图3显示一例投影光学系统16,其中包含光源80、作为光分割手段沿着该光源80发射的光的光路依次设置的颜色轮82、作为光均化手段的光通道84、作为光折射手段(聚光手段)的两个聚光透镜86和88、作为光反射手段的两个反射镜90和92、作为光调制手段的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94、作为光广角化以及成像手段的投射透镜96、作为光反射手段的反射镜97以及作为光广角化以及反射手段的自由曲面镜98。
透射透镜96的光轴平行于Z轴,该透射透镜96构成为包含沿光轴以规定间隔设置的多片未图示透镜元件。控制装置20根据例如计算机或DVD录像机等输出的图像信息来控制DMD94。图3中从光源80到反射镜97位置的光路以箭头表示。
在投射光学系统16中,光源80发射的光入射颜色轮82。入射颜色轮82的光被分割成三原色的各色光后,按照时序依次从颜色轮82取出。被从颜色轮82中取出的各色光入射光通道84,受到亮度分布均匀化,而后依次入射聚光透镜86和88。入射聚光透镜86和88的各色光其成像面受到调整后依次受到反射镜90和92的反射,而后入射DMD94。入射DMD94的各色光一边受到DMD94按照上述图像信息的调制,一边受到反射,而后依次入射投射透镜96。入射投射透镜96的各色光被广角化后,受到反射镜97反射,依次入射自由曲面反射镜98。入射自由曲面反射镜98的各色光在受到自由曲面反射镜98的广角化的同时还受到反射,通过下述的光投射口依次向框体12的+Z方向和+Y方向之间的斜上方方向(框体12的下述后壁42的外壁面的斜上方)投射(参见图12)。
投影光学系统16投射光的焦点距离短,也就是说,构成为短焦点,以较短的投射距离,例如将较大的彩色或黑白图像显示即投影到例如近距离设置在框体12的+Z和+Y方向之间的斜上方的屏幕S上(参见图12)。在此,所谓投射光学系统构成为短焦点是指,投射光学系统为包含具有折射能力的镜片,例如上述自由曲面反射镜98。该反射镜既可具有正折射能力,也可具有负折射能力。由于投影光学系统具备具有折射能力的反射镜,因此从光投射口到屏幕之间的距离即便是在例如50cm以内也能够显示约80cm的投影像。投影光学系统的结构并不受到上述限制,也可进行适当的改进。
冷却单元22用于冷却上述发热体,将安装在设有如光源80(参见图2和图3)以及控制装置20的未图示基板上的CPU11(参见图2)等发热体的发热排放到框体12以外。
冷却单元22包含例如分别与光源80(参见图2和图3)以及CPU11相连接的金属散热器等未图示放热部件、作为气流导向部件的未图示排气管、作为气流发生装置的排气扇15(参见图2)以及作为通气口的下述吸气口和排气口。
上述排气管的一端(一侧开口端)设置在位于框体12上的下述吸气口附近,另一端(另一侧开口端)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设置在光源80和CPU11(各自连接的上述金属散热器)附近,第二部分的一端(一侧开口端)设置在框体12上的下述排气口附近,另一端(另一侧开口端)设置在光源80和CPU11附近。吸气口与上述第一部分的一端之间以及排气口与上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之间设置防尘用的未图示过滤器。
排气扇15位于例如上述排气管的第二部分附近。作为一例,可采用大型排气扇作为排气扇15。排气扇15在投影装置10的电路系统的电源接通时受到驱动。排气扇15的设置不受上述限制,只要位于能够有效地在上述排气管内部产生气流的位置便可,例如还可以设置在吸气口附近。
排气扇15受到驱动后空气经由下述的吸气口流入上述管道(框体12)内部,该流入的空气经上述排气管引导,带走光源80以及CPU11等发热部(各自的散热器)的放热,并经由排出口排到管道(框体12)外部。这样,发热部(各散热器)的放热便被排出框体12,光源80以及CPU11等发热部便得到有效冷却。
如图1所示,框体12在整体上大至呈长方体形状。在以下说明中,设投影装置10的框体12的长度方向(在使用时将投影装置10设置在平行于水平面的设置台P上表面上时该长度方向平行于屏幕S并位于水平面内)平行于X轴,宽度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轴的方向)平行于Y轴,高度方向平行于Z轴(同时垂直于X轴和Y轴)。
图4~图8分别显示在投影装置10的-Y轴方向上看到的正视图、在+Z轴方向上看到的俯视图、在-X轴方向上看到的右侧视图、在-X轴方向上看到的作侧视图以及在-Z轴方向上看到的下视图。以下基于这些附图说明投影装置10的外观结构。
框体12为箱形中空部件(大至呈长方形的部件),使用轻而牢固的材料,如塑料等硬质树脂形成。如图6和图7所示,底壁24上Y轴方向的长度小于前壁26(位于-Y轴一侧的壁)或后壁42(位于+Y轴一侧的壁)上高度方向的长度。换言之,投影装置10是垂直放置型装置,其框体12中位于-Y轴一侧的前壁26或+Y轴一侧的后壁42的面积大于底壁24的面积。
具体来说,框体12的底壁24的宽度(Y轴方向长度)例如设为5~8cm,高度(Z轴方向的长度)例如为底壁24的Y轴方向长度的两倍(10~16cm),长度(X轴方向长度)例如为底壁24的Y轴方向长度的三倍(15~24cm)。可见投影装置10为密集设置的垂直放置型装置。
如图6和图7所示,框体12的前壁26具有下部26a、上部26b以及中间部26c的三个部分,其中,下部26a平行于XZ平面,上部26b位于该下部26a的+Z轴一侧且-Y轴一侧且平行于XZ平面,中间部26c以平滑曲面形成并连接下部26a和上部26b。中间部26c可用于保持框体12,例如,用户在搬运投影装置10时,用两手从+X轴一侧和-X轴一侧抓住框体12,便能够可靠地保持框体12。
如图4所示,框体12的前壁26的上部26b的上端中间设有受光传感部28。受光传感部28的中间设置受光传感器,用于接受未图示遥控控制器(遥控器)发生的光信号。受光传感部28附近设有未图示发光二极管(LED),用于根据投影装置10的状态(例如正常时和异常时等)改变发光颜色以及发光时刻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在此,投影装置10的异常时是指例如下述排气扇15、CPU11以及光源80发生异常动作时。受光传感器接受上述遥控器发射的光后,将该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输出到控制装置20,该控制装置20根据该电信号的指示内容实行各种控制动作。受光传感部28的中间设有受光传感器,用于确保收到遥控器发射的光。LED根据发光时刻以及/或者光的颜色来通知用户投影装置10的状态。遥控器与操作部14相同像控制装置20提供指令的功能。关于在操作部14上提供的指示将在以下详细叙述。
箱体12的前壁的上部26b的下端中间(位于受光传感部28的下方)形成声音播放口30,用于放送从扬声器18(参见图2)输出的声音,在正视面为矩形的区域中已规定间距二元布置的多个穿孔形成。但是本发明并不受到该结构限制,还可以在多角形(除矩形以外)、圆形、椭圆形等区域中二元布置穿孔。声音播放口30的穿孔大小、数量以及密度可根据扬声器18的性能等而定。关于扬声器18将在以下详述。
框体12的前壁26的中间部26c中沿X轴方向的中间(声音播放口30的正下方)设有用于操作焦点调整手柄34的柄部34a的窗部36,该焦点调整手柄34用于调整投影透镜96(参见图3)的焦点位置。焦点调整手柄34的柄部34a以及窗部36被不引人注目低设置在框体12的前壁26的中间部26c中。
如图4所示,正视面上的窗部36为矩形,以X轴方向为长度方向,在图4中随着进入图面方向(从-Y向+Y方向)该窗部36逐渐变的窄小,呈锥形。
焦点调整手柄34可在X轴方向上滑动(或围绕Z轴方向转动),经由包含齿轮等在内的未图示驱动力传动机构与投影透镜96(参见图3)机械连接。上述驱动力传动机构随着焦点调整手柄34的滑动,沿光轴方向移动构成投影透镜96的一部分镜片,以调整投影透镜96的焦点位置。具体为,焦点调整手柄34受到沿X轴的一个方向(或围绕Z轴方向)驱动后,经过投影透镜96投射的光的成像位置即焦点位置距离变远,而焦点调整手柄34受到沿X轴的另一方向驱动时,则上述焦点位置变近。
焦点调整手柄34的柄部34a从框体12的内部插到窗部36中,其前端不突出到形成窗部36的框体12的前壁26的中间部26c表面以外。这样,焦点调整手柄34不突出到框体12外面,可以防止操作失误,也不会妨碍投影装置10的搬运。
如图4和图6以及图7所示,框体12的上壁38连续形成在框体12的前壁26的上部26b上并呈平行于XY平面的平板形。框体12的上壁38上设有光投射口40以及操作部14。光投射口40是在上壁38上的X轴和Y轴之间的位置上形成的平面多角形开口(例如六角形)。光投射口40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盖部件盖住。如以下将要叙述的,投影光学系统16发射的光透过盖住光投射口40的盖部件摄像框体12外部。以下为了方便将盖部件也称为光投射口40。
如图5所示,操作部14包含设在框体12的上壁38上相对于光投射口40的-X一侧的区域中的多个(例如六个)操作部件。作为多个操作部件的一例,例如采用按钮。
具体来说,框体12的上壁38的-X一侧的部分中的Y轴方向的中间部分,从-X向+X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电源按钮68、输入按钮70(输入转换按钮)、无声按钮72、决定按钮74。
电源按钮68是用于投影装置10的电系统电源开关的操作部件。电源按钮68具有在俯视图上呈圆形部分构成的受压部(上部),该受压部被同轴插入框体12的上壁38的-X侧端部附近形成的大两圈的环形开口68a中,并可上下移动。电源按钮68受到弹簧等对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当电源按钮68受到克服上向作用力的向下按动的作用力后,电系统的电源开关发生转换。在此,电源按钮68即可构成为被按下时便停留在按下位置即仅在被按下时电源接通的结构,也可为构成为每次被按下后便转换接通/切断的结构。
电源按钮68下方设有例如蓝色发光二极管(LED),该发光二极管在电源接通时发光,当投影装置10的周围光线暗时也能够掌握电源按钮68的位置。
输入按钮70用于转换连接投影装置10的外设或外部存储器(以下将该两者均称为连接设备)输入按钮70具有受压部(上部),该受压部俯视形状为圆形,被同轴插到位于框体12的上壁38中的环形开口68a的+X一侧相邻形成的大两圈的环形开口70a内,可上下移动。输入按钮70受到弹簧等对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当克服向上的作用力向下按动输入按钮70时,投影装置10的输入便转换到正在输出信号的其他连接设备。
无声按钮72用于消除投影光学系统16投射的光以及扬声器18输出的声音。该无声按钮72具有受压部(上部),该受压部的俯视形状为圆形,被同轴插到位于框体12的上壁38中的环形开口68a的+X一侧相邻形成的大两圈的环形开口72a内,可上下移动。无声按钮72受到弹簧等对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在投影光学系统16正在投射光且扬声器18正在输出声音时,如果克服向上的作用力向下按动无声按钮72,则投影光学系统16停止光投射且扬声器18停止输出声音。而再一次按动无声按钮72,则无声被解除,重新开始投影光学系统16的光投影,同时重新开始输出声音。
操作后述的菜单按钮78,在屏幕S(参见图11和图12)的投影面上显示菜单画面,而后操作后述的鼠标76来选择菜单画面中的项目(选择显示位置上的项目),进而操作决定按钮74来决定该项目。决定按钮74具有受压部(上部),该受压部的俯视形状为圆形,被同轴插到位于框体12的上壁38中的环形开口74a的+X一侧相邻形成的大两圈的环形开口74a内,可上下移动。决定按钮74受到弹簧等对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当上述菜单画面中选择表示位于某个项目上时,如果克服向上的作用力向下按动决定按钮74,则菜单画面将显示该项目的详细内容。
在环形开口74a以内且围绕框体12的上壁38上的决定按钮74外周,设有作为操作部件的光标76。光标76用于选择屏幕S上投影的菜单画面中的项目。光标76具有受压部(上部),该受压部的俯视形状为比环形开口74a小两圈的圆环形,被插入环形开口74a内,可围绕X轴以及Y轴倾斜。光标76受到弹簧等对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如果克服向上的作用力向下按动光标76的+X一侧、-X一侧、+Y一侧以及-Y一侧的端部中任意一端,则菜单画面内的选择表示将向所对应的方向(+X方向、-X方向、+Y方向、-Y方向)移动。关于上述菜单画面内的选择项目以及决定项目例如有图像的调整·设定模态等。此外,向下方按动光标76的+X一侧或-X一侧的端部,可调整扬声器18输出的声音的音量。
在框体12的上壁38上,光标76的-X一侧和-Y一侧之间方向的位置上设有菜单按钮78,用于在屏幕S(参见图11和图12)上显示菜单画面。菜单按钮78中具有俯视形状为圆形的部分构成按压部(上部),该按压部被同轴插入到位于框体12的上壁38上的环形开口74a的-X一侧和-Y一侧之间部位附近且比该按压部大两圈的环形开口78a中,并可上下移动。菜单按钮78受到弹簧等对其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如果克服向上的作用力向下按动菜单按钮78,则屏幕S上的菜单画面则在显示/非显示之间转换。
分别按动上述各操作部件,则位于操作部件正下方并设有控制装置20的未图示基板上安装的对应的操作端子受到按压,向控制装置20输出该操作部件固有的指令信号,通过控制装置20来实行该固有的指令内容(功能)。而上述各操作部件受到按动时,操作部件的上表面比框体12的上壁38高出少许。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上述各操作部件与围绕操作部件的周围部(形成为圆环形、中间被操作部件的受压部插入的部分)之间形成正视圆环形间隙,便于用户掌握上述各操作部件的位置。而且,相互之间在功能上有着密切关系的光标76和菜单按钮78与各自周围部之间形成的间隙通过上壁38上的槽相连,用户一看便立刻能够掌握该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上述遥控器的主机上可设置具有与上述各操作部件相同功能(操作内容)的例如按钮。
如图6和图7所述,框体12的后壁42的上端部设有倾斜部44。该倾斜部44的框体12内侧设有构成一部分投影光学系统16的反射镜97(参见图3)。
如图6所示,框体12的右侧壁(+X一侧的侧壁)48的中间设有吸气口17。吸气口17以多个穿孔17a构成。
框部23被固定在框体12右侧壁48上的五角星开口周围,吸气口17被设置在该框部23以外。构成吸气空17的多个穿孔17a有框部23和位于该框部内的格子部21构成。
框部23构成为例如在+X方向上看到的侧面大致呈五角形的框形,格子部21外周的多个部位相连接。设定被框部23围绕的五角形面积为框体12的右侧壁48的外壁面面积的例如约1/3。框部23比其周围部分(框体12的右侧壁48的外壁面)向外(+X一侧)突出少许。
结合图6和图9可知,格子部21包含二元格子部主体29以及圆柱形部29a,其中,二元格子部主体29是以平行于XZ平面且在Y轴方向上相距一定间隔的多个纵向格子线部29b和平行于XY平面且在Z轴方向上相距一定间隔的横向格子线部29c构成的厚度(X方向的长度)均一部件,圆柱形部29a位于格子主体29的纵向格子线部29b和横向格子线部29c的交点部分。
在+X方向上看到的圆柱形部29a为点阵形布置,具有多个例如169个点。如图9所示,各圆柱形部29a中位于+X一侧的端部截面为圆型,其面积大于构成一部分格子主体29的纵向格子线部29b和横向格子线部29c的交错的正方形部分,构成从格子主体29向+X方向突出的突起部41。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突起部41称为圆柱突起41。各圆柱形部29a中除突起部41以外的部分构成为设有十字形槽部的部分,该十字形槽部形成在该圆柱形部29a中心并具有一定深度(参见图14),用于插入与以互相垂直的纵向格子线部29b和横向格子线部29c来划分的四个穿孔17a的交点相连接的交部分中的一部分(图14的影线部分)。
虽然本实施方式一体形成格子主体29和圆柱形部29a构成格子部21,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除此之外,还可以分开形成格子主体29和圆柱形部29a,而后将圆柱形部29a安装到格子主体29上。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能够提高格子部21的整体强度(刚性),使得该整体强度高于没有圆柱形部29a时的格子部。为此,如果能够确保强度与没有圆柱形部29a的普通格子相同,便能够减小格子主体29的厚度(即X轴方向的长度)。此时,由于吸气口17的后述吸气方向(通气方向)为X方向,因此与具有相同开口面积且相同强度的普通格子相比,伴随吸气打来的压力损耗相对减少。在此,所谓压力损耗是指流体与物体(固体)之间的摩擦阻抗引起的流体压力下降。此外,圆柱形部29a还起到目障作用,能够防止通过穿孔17a从+X一侧看到框体12内部元件等。然而,虽然圆柱形部29a的直径越大,目障功能作用越大,但同时上述压力损耗也增大,因此,过度加大圆柱形部29a的直径没有现实意义。
格子主体29的格子间距(在Y轴方向或Z轴方向相邻的圆柱形部29a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均等,可分别设为例如6mm左右。
圆柱突起41的+X一侧端面(前端面)与框部23的内侧即框部23的+X一侧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或者位于比框部23的+X一侧的端面向-X一侧(框体12的内侧一方)少许。圆柱突起41(圆柱形部29a)的直径大于格子主体29的厚度。
从框体12+X一侧斜向(例如+X和-Y之间的斜向、+X和+Y之间的斜向、+X和-Z之间的斜向、+X和+Z之间的斜向等)观察框体12(参见图1)时,吸气口17的各穿孔17a的一部分隐藏在该穿孔17a周围的圆柱突起41的阴影中而无法看到。也就是说,圆柱突起41具有目障作用,防止通过穿孔17a看到框体12的内部元件等。
而且,从框体12+X一侧斜向观察框体12时,格子主体29的+X轴方向长度(穿孔17a贯穿方向上的长度)越短或者格子主体29的格子间距越长,通过穿孔17a看到的框体12内部的区域就越大。
由此可知,若要充分发挥圆柱突起41的目障作用,就需要基于格子主体29在X轴方向长度以及格子间距来设定圆柱突起41的高度和直径。具体为格子主体29的X轴方向长度越短或者格子主体29的格子间距大,则需要加大圆柱突起41的高度(X轴方向长度)以及直径之中的至少一方的大小。
但是,圆柱突起41(圆柱形部29a)的直径越大,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就越小(参见图14)。而当排气扇15受到规定转动速度驱动时,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大,气体(外部大气)便以低速经过吸气口17流入框体12内部。因此,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越大,就越能够减小吸气声(包含吸气口17的风声)。在此,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为框部23围绕的五角形面积减去圆柱突起41(以及圆柱形部29a)以及格子主体29的YZ截面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圆柱突起41的高度为格子主体29的厚度(X轴方向长度)的例如约1/3~2/3倍(2~4mm)、圆柱突起41的直径为格子主体29的格子间距的例如约1/3~2/3倍(2~4mm),以尽可能避免压力损耗增大以及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减小。
进而,将纵向格子线部29b和横向格子线部29c的YZ截面面积设定为在获得充分大的刚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其对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的影响。如上所述,吸气口17中被框部23包围的五角形面积十分大(约为+X一侧的侧壁48的外壁面面积的1/3),因此,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占框体12大小(容量)比例十分大。
返回图6,设于框体12的右侧壁48上的连接部8位于吸气口17的下方。连接部8包含多个(例如七个)连接器。多个(例如七个)连接器分别连接控制装置20(参见图2),是连接外设(包含外设存储器在内)或外部电源的连接端子。
七个连接器中的6个连接器被分作上下两排并设置在位于框体12的右侧壁48下部的-Y区域中例如从+X轴方向看到的侧视图中为多角形(例如五角形)的凹部50内。凹部5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多角形,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形状。
在凹部50内上面一排,从-Y-侧到+Y一侧依次为连接外设(例如包含USB存储器等外部存储器)的输入输出用USB端子52以及连接AV设备的HDMI端子54。USB端子52和HDMI端子54分别从框体12内侧插入位于凹部50内部底面上部比各端子大一圈的开口内。
凹部50中下面一排,从-Y一侧到+Y一侧依次为通信用LAN端子56、用于输入计算机等发送的RGB信号或视频设备(例如DVD录像机)等发送的组合录像信号的计算机端子58、用于输入录像设备等发送的映像信号的录像输入端子60以及用于输入个人计算机和录像设备等发送的声音信号的音响输入端子62。
具体为,LAN端子56从框体12内侧插入位于凹部50内部底面上部的大一圈的开口内。计算机端子58、录像输入端子60以及音响输入端子62分别从框体12内侧插入位于凹部50内部底面上部比各端子大一圈的开口内。未图示的计算机端子58、录像输入端子60以及音响输入端子62各自的前端(+X一侧的端部)位于凹部50以内,也就是说没有突出到凹部50外侧。
七个连接器中剩下的一个连接器为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端子64(电源用连接器)。在框体12的右侧壁48和后壁42相交的部分,即框体12中位于+X一侧和+Y一侧的角部下端附近(凹部50的+Y一侧的部位)设有凹部66,该凹部66的深度大于上述凹部50的深度。电源端子64从框体12内侧插入位于凹部66内部底面上部比电源端子64大一圈的开口内66a。电源端子64中设有插入孔64a,分别用于电源线7的端子7a(参见图13)的多个(例如三个)未图示电极插入其中。如图13所示,在电源线的端子7a插入电源端子64的状态下,保持该端子7a的三个电极的部分中的一部分(例如过半部分)嵌入结合到凹部66上。这样能够防止电源线7离开电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8的多个连接器插入设于框体12的右侧壁48上的开口内。除此之外,还可以例如准备安装了多个连接器的如面板、箱体等连接器安装部件,框体12的右侧壁(+X一侧的侧壁)上形成开口,将连接器安装用部件安装到该开口上。
如图2所示,上述扬声器18连接控制装置20。当控制装置20收到经由声音导线连接HDMI端子54以及音响输入端子62的外设(例如DVD录像记录以R、个人计算机C等)或连接USB端子52的USB存储器M发送的声音信号后,将该声音信号送往扬声器18。扬声器18将该声音信号转换成声音输出,被输出的声音通过声音放出口30(参见图4)向框体12外部播放。
如图7所示,框体12的左侧壁(-X一侧的侧部)31上部设有排气口19。排气口19具有多个穿孔19a。
用固定在框体12的左侧壁31上大致呈矩形的开口周围的框部35来设定排气口19。构成排气口19的多个穿孔19a以框部35和该框部35内的格子部33来分割形成。
框部35由从-X方向看到的如侧视图呈矩形的框形部分构成,格子部33的外周部的多个部位相连接。设定框部35围绕的矩形面积约为框体12的左侧壁31的外壁面面积的1/3(但稍小于框部23围绕的五角形面积)。框部35比其周围向外(-X一侧)突出少许。
如图9所示,格子部33包含格子部主体43以及圆柱形部29a,其中,格子部主体43以厚度(X方向的长度)均一的二元格子部件构成,圆柱形部29a位于格子主体43的格子交点部分。
如图7所示,在+X方向上看到的圆柱形部29a为点阵形布置,具有多个例如143个点。如图9所示,各圆柱形部29a中位于-X一侧的端部截面为圆型,其面积大于构成一部分格子主体29的纵向格子线部29b和横向格子线部29c的交错的正方形部分,构成从格子主体29向+X方向突出的突起部41。
格子部33与格子部21之间除轮廓形状以及各部设置上有所不同以外,具有相同的结构(包括与四周的框部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功能。图7中的格子部33的各项构成部分(纵向格子线部、横向格子线部以及圆柱形部)采用与格子部21相同的标记表示。另外、排气口19的开口面积也与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相同,所占框体12大小比例十分大(但是比吸气口17的开口面积稍小)。
在排气扇15受到驱动,以规定的速度转动时,排气口19的开口面积越大,空气(外气)就越是以低速通过排气口19向外部流动。为此,排气口19的开口面积越大,就越能够降低排气音量(发生在排气口19的通风声)。
结合图4和图8可知,框体12的底壁24上设有至少三个(例如三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较短的坐底部件46。
投影装置10的框体12内部的结构布置使得重量平衡偏向-Y一侧(+Y一侧比-Y一侧重)。也就是说,投影装置10的重心设置在例如从框体12中心偏向-Y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8为例,三个坐底部件46中的两个分别位于框体12的底壁24的-Y和+X之间的角部以及-Y和-X之间的角部,剩下的一个位于框体12的底壁24的+Y一侧端部的中间。这样,投影装置10通过三个位于规定水平面上的坐底部件46受到三点稳定支承(不易倒下)。关于三个坐底部件46的位置设定,只要能够根据投影装置10的重量平衡来适当设定便可,并不受上述限制。
三个坐底部件46的轴线分别大致平行于Z轴方向,用外周设有凹凸的圆板型部件(齿轮形部件)安装到框体12的底壁24上,例如可用螺丝拧入的方式来调节高度。也就是说,三个坐底部件46分别采用调整部件。这样,用户需要调整框体12的姿势(倾斜)时可围绕坐底部件46的轴线转动来调整高度,进而调整经由光投射口40投射到框体12以外的光的投射角度。此时如上所述,各坐底部件46为齿轮形部件,便于用手拧动,因此容易进行高度调整。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投影装置10的使用方法。在此,以多人参加的会议时使用投影装置1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多个会议参加者例如分别坐在被设置在会议室中以Y轴方向为长度方向且俯视图呈矩形的会议桌T的+X一侧、-X一侧以及-Y一侧的面对会议桌T的椅子上。
位于会议桌T的+Y一侧的壁W的-Y一侧附近,贴着壁W拉设屏幕S。用户
(如一会议参见者)将投影装置10放置在位于接近壁W下部(屏幕S下方)的设置台P上(参见图12)。
此时,用户用双手把持例如框体12的中间部26c(参见图6和图7)来搬运投影装置10。框体12的正面(框体12的-Y一侧侧壁26的外壁面)面向-Y方向,框体12被放置在设置台上,与壁W相距规定距离(距离为几厘米)。在这种情况下,框体12的上壁38与+Y一侧的侧壁42之间设有倾斜部(参见图6和图7),用户可从框体12上方确认框体12与壁W之间的距离,并且能够简单收纳投影装置10。
投影装置10是垂直放置型装置,其宽度(Y轴方向长度)尤其小,因此,将投影装置10放置在壁W边上有助于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也就是说,与宽度较大的水平放置型之类的投影装置相比,垂直放置型投影装置10能够留出更大的该投影装置10和会议桌T之间的空间,如若有人进入该空间时也不会妨碍投影装置10的投影。
设置投影装置10后,用户适当调整三个坐底部件46(参见图8)中至少一个坐底部件的高度,以调整框体12的姿势(倾斜)。投影装置10中位于框体12的底壁24的-Y一侧端部(距离壁W较远一端)的两个坐底部件46在X轴方向上分开设置,另一坐底部件46位于底壁24的+Y一侧的端部(接近壁W)。因此,用户仅需要以+Y一侧的一个坐底部件46的高度为基准,调整位于框体12中-Y一侧的两个坐底部件46中的至少一个的高度,便能够调整框体12的姿势(倾斜),从而调整从光投射口40发出的光的投射角度。
设置投影装置10后连接多个对应连接器的导线等(参见图13)。具体为,首先,用户将电源导线7连接到电源端子64(参见图6)。连接时将电源导线7的端子7a上的三个未图示电极分别插入电源端子64(参见图6)上对应的插孔64a中。此时,电源导线7从框体12向下垂落,但是保持端子7a的三个电极的部分中的一部分嵌入凹部66,为此可防止电源导线7被拔出。
在此,关于连接投影装置10的外设或外部存储器,例如由个人计算机C、USB存储器M、搭载HDMI端子的DVD录像记录器R(参见图2和图11)。计算机C以及DVD录像记录器R可分别放在会议桌T上供会议参加者操作。
而后,用户将一端连接到个人计算机C的声音输出端子的声音导线25的另一端连接音响输入端子62。并将连接DVD录像记录器R的HDMI端子的HDMI导线27的另一端连接到HDMI端子54上。进而,将连接个人计算机C的RGB输出端子的RGB导线5的另一端部连接到计算机端子58上。还将USB存储器M的端子连接到USB端子52上。此时,多个连接器被设置在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48上的对定区域内,因此,便于用户明确各导线以及存储器的端子所对应的连接器。如上所述,导线的一端连接外设,另一端连接投影装置10,因此,导线中该另一端和中间部之间的部分从框体12以及设置台P的+X一侧下垂(参见图13),使得中间部被置于底板F上(参见图12),中间部和该一端部之间的部分从会议桌T向下垂落。
结束投影装置10上的导线布置后,用户启动个人计算机C、DVD录像记录器R,使得这些装置进入能够向投影装置10传送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的状态。
而后,用户按动操作部14或遥控器中的电源按钮,启动投影装置10。而后,用户可按动输入按钮70来转换到从个人计算机C、DVD录像记录器R以及USB存储器向投影装置10输入。这样,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便从个人计算机C、DVD录像记录器R以及USB存储器被送往控制装置20,该控制装置20在驱动光源80的同时,将声音信息送往扬声器18。而在操作遥控器时,将遥控器的送信部面向受光传感器部28,在此状态下按动遥控器中的操作按钮。
光源80受到驱动后发射光,该射出的光如上所述,通过颜色轮82、光通道84、聚光透镜86、88、反射镜90、92、DMD94、投射透镜96、反射镜97以及自由曲面反射镜98被引导到光投射口40(参见图5、图3),受到引到的光通过光投射口40沿着+Y和+Z之间斜向向上投射。在此,投影装置10接近屏幕S设置,其投射光的光路中不会出现人或物,因此避免了透射光受到遮挡的问题。
而后,用户沿着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26转动焦点调整手柄34,来调整投射透镜96的焦点位置,对投影到屏幕S上的图像进行对焦。焦点调整手柄34可以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26的中间点为中心围绕Z轴转动,为此,用户无论是在框体12的+X一侧,还是在-X一侧,或者在-Y一侧,都能够操作(转动)焦点调整手柄34。
此外,用户在调整上述图像的焦点时,还可以按动操作部14或遥控器的菜单按钮,在屏幕S上显示选择项目,并点击光标76或按动决定按钮74,选择并决定例如图像调整·设定模式,调整图像大小、位置、亮度、对比度以及颜色浓淡等。
另一方面、声音信息被送往扬声器18后,扬声器18将该声音信息转换成声音并输出,该输出声音通过声音播放口30被播放到框体12以外。扬声器18输出的音量大小则可通过操作遥控器的光标来进行调整。
按照以上所述,会议的参加者便可看到并听到投影装置10输出的图像以及声音。
用户可在会议中,例如在屏幕S上放映其他投影装置或0HP等的映像的期间,按动操作部14或遥控器中的无声按钮,暂时消除投影装置10输出的图像及声音。
投影装置10启动后,冷却单元22(参见图2)的大型排气扇15受到驱动低速转动,使得空气(外气)通过吸气口17流入管道(框体12)内,经由散热器时吸收该散热器放出的热量,而后通过排气口19排出到管道(框体12)以外。这样,CPU11、光源80等发热部便能够有效受到冷却,进而能够防止CPU11的异常动作或光源80的损耗以及损伤等。
此时,多个连接器分别连接的导线位于吸气口17下方(参见图13),不会妨碍空气经过吸气口17进入管道。
会议中可能需要增加或改变连接投影装置10的外设(包含外部存储器),对此预想需要对连接部8中至少一个连接器进行导线或存储器的装卸。而为了避免装卸导线时发生断线,通常在装卸导线时用手拿住导线端子。可以增加或改变的外设有例如个人计算机、USB存储器、DVD录像记录器、液晶显示器、音响放大器、DVD播放器以及录像机等。
如图13所示,连接部8中导线等装卸次数较多的多个(六个)连接器被设置在框体12的+X一侧侧壁48上的-Y一侧的区域中,以便于装卸。尤其是USB端子52位于最-Y一侧和+Z一侧之间,因此例如从USB端子52上拔出USB存储器时,便不会受到其他连接器上连接的导线的影响。
与此相反,被认为不会有频繁装卸的电源端子64则位于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48上最+Y一侧,即位于用户看到的深处位置。这样,在除电源端子64以外的其他六个连接器上装卸导线时,便不会受到连接电源端子64的电源导线的妨碍。此外,电源导线7的端子7a位于装卸导线的用户可看到的最深处的位置,因此,电源导线7不会被误认为其他导线而被拔出。
而如果将连接部设置在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26上,则连接在连接器上的导线(参见图12的两点锁线)在框体12的-Y一侧下垂,而在这种状态下,例如有人走近投影装置10的-Y一侧,则可能受到导线妨碍,脚可能勾到导线。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上连接的导线(在图12中围RGB导线作代表性示例)在框体12的+X一侧垂落,因此即便有人走近框体12的-Y一侧,脚也不会勾到导线,从而避免了导线的妨碍。
以上说明了会议中如何使用投影装置10。在会议结束后,用户按动操作部14或遥控器中的电源按钮,停止向投影装置10供电,并拔出连接在多个连接器上的导线。
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0中,框体12的上壁38上设有光投射口40,并在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48上设有连接部8的多个(七个)连接器。而且,投影装置10被设置在屏幕S的被投射面近旁,多个连接器上连接导线。在此状态下,多个连接器上连接的导线沿着+X一侧的侧壁48下垂。这样,即便有人接近投影装置10的-Y一侧(位于以框体12一侧为中心的屏幕S被投射面的相反一侧的空间),也不会发生例如导线绊脚等妨碍问题。
如上所述,投影装置10被设置在拉设屏幕S的壁W附近时,连接部8的多个连接器中导线装卸频度最少的电源端子64位于最接近+Y一侧(壁W一侧),因此在装卸除该电源导线以外的导线时,不但电源端子64上连接的导线不会成为障碍,而且还能够防止发生误将电源导线7从电源端子64上拔出。简而言之,即能够顺利地在多个连接器上装卸对应的导线等。
设有电源端子64的凹部66位于框体12的+X和+Y之间方向上的角部,不仅+X一侧而且+Y一侧上也开口,便于将导线在电源端子64上的插入或拔出。
多个连接器被设置在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48的下部,因而在多个连接器上装卸导线等时,难以发生时的框体12倾斜的动量,避免框体12不稳定,顺利进行导线等的插入或拔出。
如上所述,用户能够顺利地在投影装置10的各连接器上插入或拔出导线,从而可在在会议期间和会议前后迅速进行或解除投影装置10与外设之间的连接,有利于会议的准备、举行以及结束后的收拾。
投影装置10的框体12具有设有多个包含穿孔的通气口(吸气口17和排气口19)的框部和格子主体,并具有沿通气口的通气方向(X轴方向)从该格子主体突出的多个突起部41。
多个突起部41沿着通气口的通气方向突出,为此,例如与专利文献1所述的情况、即设置与通气口相邻接的相对于投影装置中的通气口的通气方向倾斜的多个板形部件的情况相比,有利于减小气流压力损耗。此外,从+X一侧(吸气口17一侧)或-X一侧(排气口19一侧)任意斜向(除横向即+X或-X方向以外)看框体12时,构成通气口的各穿孔的一部分被其周围的突起部41的阴影遮蔽,因此,难以透过穿孔看到框体12的内部,不但具有目障效果,而且能够减小气流压力损耗。
投影装置10的格子交点上设有圆柱形部29a,用于对该部分进行补强,为此,即便格子主体厚度较小(X轴方向即通气口的通气方向的长度较小),也能够确保具有充分的刚性,而且由于圆柱突起41的存在,难以透过穿孔看到框体12内部,因此,不但具有目障效果而且能进一步减小气流压力损耗。
而且如上所述,突起部41不仅隐蔽框体12内部,而且隐蔽构成通气口(吸气口17和排气口19)的各穿孔本身,因此尽可能削弱了吸气口17和排气口19的存在感,不致有损于美观。
进而,格子部21、33中的圆柱型突起部41从格子主体上的格子交点部分突出,因此,格子部21、33可被看作为绘制在框体12上的一种特殊的图案(参见图1)。也就是说,投影装置10中的格子部21、33不仅有目障作用,而且还具有外观特征。
圆柱形部29a位于格子交点,具有伸到格子主体29、43的格子交点部分外侧的外侧部分,这与例如在格子主体一侧的面上安装圆柱突起41相比(参见图17),有利于提高圆柱突起41和格子主体的脚接不上的刚性。
如上所述,投影装置10的吸气口27和排气口19的开口面积在框体12的大小(容量)中所占比例十分大,因此,排风扇15受到驱动后,气体以低速经由吸气口17进入框体12内部,并以低速经由排气口19排出到框体12以外,降低了吸气和排气的声音。
而且如上所述,排气扇15受到驱动低速转动,因此在降低排气扇15的驱动音(风声)的同时,还进一步减低了经由吸气口17和排气口19的气流的速度,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吸气声和排气声。
进而在如图11所示的投影装置10的使用状态下,吸气口17的吸气方向(图11的箭头IN方向)以及排气口19的排气方向(图11的箭头0UT方向)没有朝向会议参加者,因此,会议参加者更加听不到吸气声和排气声(包含排气扇15以及吸气口17和排气口19的风声),而且经由排气口19排出的热风也不会流向会议参加者。
包含连接CPU11以及光源80等发热源的各散热器放出的热量在内的热风通过设于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31上的排气口19,从框体12的-X一侧排出框体12(参见图11箭头OUT)。另一方面,基于图像信息调制的光通过设于光体12的上壁38上的光投射口40并从+Z和+Y之间斜向射出(参见图12)。也就是说,经由排气口19排出的热风流动路径与从光投射口40射出的光的投射路径被分开,因而防止受到该热风影响而发生基于经由光投射口40投射的图像信息的光摇动。而且,光投射口40位于比框体12的上壁38的-X一侧的侧壁31(设有排气口19的侧壁)更接近于+X一侧的侧壁48(设有吸气口17的侧壁)
(参见图5),因而更加不易受到热风影响。
如上所述,投影装置10同时具备稳定的光学性能、充分的冷却性能、优异的静音性能以及外观性能。
从上述本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0可知,设于垂直放置型框体12的上壁38上的多个按钮(按压式操作部件)可上下移动。
按动各按钮时,按钮受到垂直向下的外力作用,投影装置10仅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外力作用。也就是说,按动各按钮时,投影装置10未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作用以及围绕Z轴的动量作用,因此能够防止框体12的位置偏离。
框体12的高度大于底壁24的Y轴方向长度,例如,框体12的-Y轴一侧的侧壁26上沿+Y方向的外力发生作用,则趋于发生以框体12+Y一侧的一个坐底部件46为支点围绕X轴倾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在按动各按钮时,投影装置10不会受到+Y方向的作用力。为此,相比于能够按+Y方向按动设置在-Y一侧的侧壁26上的按钮,本实施方式有利于避免框体12发生倾斜(不稳定)或倒下。
可以在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26方向上转动操作焦点调整手柄34,为此,投影装置10的重心上几乎不受Y轴方向的外力以及围绕Z轴的动量的作用。这样,不但能防止框体12的位置偏离,而且还能够防止框体12发生倾斜(不稳定)。
焦点调整手柄34的在X轴上的位置大致与投影装置10的重心在X轴上的位置相同,为此,在操作时即便框体12受到+Y方向的作用力作用,也不易发生位置偏离(尤其不会围绕Z轴转动)。
这样在投影装置10中,按钮作为操作部件,被设置在框体12的上壁38上,能够上下动作,而焦点调整手柄34作为操作部件被设置在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26上,能够以规定行程转动,操作操作部件时,能够避免框体12发生位置偏离并保持稳定。
本发明并不受到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的限制,可以对该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更改。本实施方式中关于连接器的种类、数量以及设置等皆为一例而以,并不对本发明有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连接部8的多个连接器被设置在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48上,取而代之的还可以例如在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31上设置多个连接器。此时,优选多个连接器设置在排气口19的下方。这样,与多个连接器相连接的导线便不会影响到排气口19,也就是说,可避免排气口19的排气受到阻碍,反过来说,还可避免通过排气口19排出的热风吹向导线。
本实施方式中吸气口17位于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48上,排气口位于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31上,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例如吸气口17或排气口19还可以设置在-Y一侧或+Y一侧的侧壁上,或者将吸气口17和排气口19中的一方设置在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26上,另一方设置在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42上。此时,优选在设有吸气口或排气口的侧壁上的多个连接器位于吸气口或排气口的下方。
本实施方式中,被设置在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48上并位于吸气口17下侧区域的连接器数量为七个,但是本发明不受此限制,也可以是六个以下或八个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多个(例如七个)连接器被分设为上下两排,而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既可以设为一排,也可以设为上下三排以上。
从格子主体突出的多个突起的形状、大小、数量以及设置等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具体来说,从格子主体突出的多个突起的形状不局限于圆柱形,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多角柱形(参见图18)、椭圆柱形等,还可以是多角锥台形、圆锥台形、椭圆锥台形等前端较细或前端较粗的形状。
此外,位于格子主体交点上的突起的形状、大小、数量以及设置等可以互不相同。
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圆柱突起41的圆柱形部29a位于各自主体的格子交点上,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只要设在格子主体的格子中的至少一个交点上便可。
本发明中,圆柱突起41的高度以及直径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而可以作适当改变。也就是说,上述圆柱突起41的高度以及直径(圆柱突起41的高度为格子主体厚度(X轴方向长度)的例如1/3~2/3,圆柱突起41的直径为格子主体的格子间距的例如1/3~2/3)的设定是基于减小吸气口以及排气口中的气流压力损失、确保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开口面积以及目障功能之间的平衡调整,并不受实施方式中的数值的限制。也就是说,还可以将圆柱突起41的高度设为小于格子主体厚度的例如1/3或大于2/3。具体为,如果需要优先确保压力损耗的减小以及开口面积的确保,则设圆柱突起41的高度小于格子主体的厚度的例如1/3,且直径小于格子间距的例如1/3。而如果优先考虑目障功能,则设圆柱突起41的高度大于格子主体的厚度的例如2/3,且直径大于格子主体的格子间距的例如2/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起部41从格子主体29、43的格子交点部分向框体12外侧突出(圆柱形部29a中突出到外侧的部分作为圆柱突起41),除此以外,本发明还可以将突起部41构成为从格子交点部分向框体12内侧突出。例如如图15A所示,将圆柱形部29a中突出到内部的部分作为圆柱突起41。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5B所示,对应框体12内的影线部分的区域隐藏在圆柱突起41的阴影中。而且,格子主体中位于框体12外侧的面可与框部23、35的外侧面保持连续、或者比该外侧面更位于框体12内侧。此外,如图16A所示,将圆柱形部29a从格子主体交点部分起同时向框体12的外侧以及内侧突出,这些凸出部分均为突起部41。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6B所示,框体12内的影线部分所对应的区域均隐藏在圆柱突起41的阴影中。
上述实施方式将圆柱突起41作为圆柱形部29a的一部分,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例如还可以在格子主体中的至少一个格子交点上安装至少一个圆柱突起41(参见图17)。
上述实施方式在格子主体的格子交点上设置包含圆柱突起41的圆柱形部29a,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格子主体的格子交点上设置包含直角形的角柱突起141的角柱形部129a。此时,可设置为一个角柱突起141从向框体12外突出(参见图18),也可设置为未图示的向框体12内突出,进而还可以设为一个角柱突起141向框体12外突出,其他角柱突起141向框体12内突出。
格子主体的X轴方向长度(穿孔贯穿方向的长度)以及格子间距(在Y轴以及Z轴方向相邻的两个圆柱形部之间的轴线间距离)也不限于上述,可以适当更改。
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于构成通气口(吸气口17或排气口19)的多个穿孔de的格子间距均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使得至少一方的格子主体中至少有一个格子间距不同于其他格子间距。
除了本实施方式的格子主体29、43以外,例如还可以将格子主体29、43围绕X轴转动一定角度(0°~90°)得到的作为构成通气口(吸气口17和排气口19)的多个穿孔。
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多个细长结构部分相互垂直交错形成构成通气口(吸气口17和排气口19)的多个穿孔的部分,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互相交错形成便可。
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多个细长结构部分相互垂直交错形成构成通气口(吸气口17和排气口19)的多个穿孔的部分,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互相交错形成便可。
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格子主体以及围绕该格子主体的框部形成的多个穿孔来构成通气口(吸气口17或排气口19),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例如在框体的比上开孔形成多个穿孔来构成通气口。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48上设置吸气口19,并在框体12的-X一侧的侧壁31上设置排气口19,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只要将吸气口和排气口设置在框体12的不同部位便可,优选设置在框体12的不同的框壁上。
本实施方式将圆柱突起41设在格子主体的格子交点部分,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在格子主体的格子交点以外的部分。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投影装置10放置在普通的设置台P上,除此之外,例如如图19所示,还可以采用与投影装置10组装结合的专用设置台Q。在采用结合投影装置10和设置台Q的带有设置台的投影装置时,如果投影装置10的侧面受到外力作用,则从支点(位于设置台Q下端)到外力作用线的距离大幅度增大,因而该外力的动量也大幅度增大,更加容易倾倒。但是,如上所述,在按动投影装置10的按钮以及转动手柄时,几乎不受水平方向的外力作用,从而能够防止带有设置台的投影装置发生倾倒。
投影装置10和设置台既可构成为不可分离的一体,也可构成为可以分离。设置台Q的高度被设定为能够适当地从投影装置10向屏幕S投影图像的高度(例如50~100cm)。此外设置台Q还可构成为能够对高度和倾斜度作调整的结构。具体为例如在设置台Q的底面上设置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高度调整坐底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框体12的上壁38的-X一侧区域中设置多个操作部件,而在+X一侧区域中设置光投射口40,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也可相反设置。
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多个操作部件的种类(性能)、数量、大小以及形状仅是一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按钮作为多个按压方式的操作部件,但是本发明不受此限制,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具有分别对应接通/断开的两个按压部的按压方式的转换开关。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焦点调整手柄34被设为可围绕Z轴方向的轴线转动,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只要构成为能够围绕平行于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26的轴线(例如X轴或Y轴)转动便可。
上述实施方式用手柄来调整投影透镜96的焦点位置,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例如还可以用围绕平行于框体12的-Y一侧的侧壁26(如X轴或Z轴)或与侧壁26交叉的轴线转动的调整转盘(抓取部)。此时,可以如焦点调整手柄34的柄部34a那样将调整转盘中至少一部分插入窗部。
本实施方式中与投影装置10相连接的外设有UBS存储器M、个人计算机C、DVD录像记录器R,除此之外,例如其他的UBS存储器、其他的个人计算机、其他的DVD录像记录器、液晶显示器、音响放大器、DVD播放器以及录像机等也可连接投影装置10。
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导线连接在LAN端子56以及录像输入端子60上,但就本发明来说,LAN端子56上可以连接例如一端连接在英特网服务器上的网络线的另一端,录像输入端子60上可连接例如一端连接在AV设备上的映像导线的另一端。
本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2大致呈长方形,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例如还可以用除长方形以外的多角形、圆柱形、椭圆柱形等,只要至少有一侧壁的面积大于底面面积便可(构成垂直放置型)。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装置10被设置在例如会议室内,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也就是说如上所述,投影装置10因结构紧凑且便于搬运,不一定要放置在会议室内,可以随意携带,有望在多种场所使用。
框体12还可以例如上下颠倒地倒装在延伸到房顶或墙壁等上的支柱上(还可以倒挂在房顶上)。具体为,例如将设有判断天地的传感器的框体12倒设,在此状态下用固定元件将底壁24上的各坐底部件64固定到房顶或支柱上。此时,上述传感器判断天地,从光投射口40向斜下方投射基于图像信息的光。另外,还可使得设有按钮的框体12的上表面位于下方,设有手柄的框体12的侧面位于一侧。此时需要向上按动按钮,并沿框体12侧面转动手柄。这样,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按动按钮以及转动手柄时,投影装置上几乎不受水平方向的外力作用,为此能够避免投影装置发生摇动。
上述实施方式中投影装置10被用于例如多人参见的会议,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例如还可用于个人发表等场合。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用于垂直放置型投影装置,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用于水平放置型投影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一例输出图像以及声音的投影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例如还可以仅输出图像。

Claims (5)

1.一种投影装置,其中具备:
框体,具有上壁以及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
光学系统,包含具有折射能力的反射镜,用于经由位于上述上壁上的光投射口投射基于图像信息的光,该光受到所述反射镜反射后向所述第一侧壁的斜上方投射,
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包括电源用连接器在内的多个连接器,在该多个连接器中该电源用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中最接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连接器中除所述电源用连接器以外的其它连接器均被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一凹部中,
所述电源用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最接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且比所述第一凹部深度更深的第二凹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凹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交之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
所述框体内部收纳发热部,
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通气口,
所述多个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上位于所述通气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中,
所述框体进而具有底壁,
该底壁的壁面积小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壁面积。
CN201210300684.8A 2011-08-30 2012-08-22 投影装置 Active CN102967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6743 2011-08-30
JP2011186743A JP5686256B2 (ja) 2011-08-30 2011-08-30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7985A true CN102967985A (zh) 2013-03-13
CN102967985B CN102967985B (zh) 2015-04-22

Family

ID=46690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00684.8A Active CN102967985B (zh) 2011-08-30 2012-08-22 投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28077B2 (zh)
EP (1) EP2565710B1 (zh)
JP (1) JP5686256B2 (zh)
CN (1) CN10296798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8442A (zh) * 2015-11-30 2016-02-17 江门市恒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led炫彩投影灯的usb音响
CN105531624A (zh) * 2013-09-13 2016-04-27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CN107608170A (zh) * 2013-05-29 2018-01-1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支撑板及投影装置的投影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77602A1 (en) * 2012-09-14 2015-06-25 Yusuke Tani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6547298B2 (ja) * 2015-01-06 2019-07-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5357601A (zh) * 2015-11-30 2016-02-24 江门市恒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led炫彩投影灯的蓝牙音响
JP6493769B2 (ja) * 2017-02-15 2019-04-0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光源装置の組立方法
US11778302B1 (en) * 2019-04-23 2023-10-03 Titan3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wall plate with movably positionable camera
US11489280B1 (en) 2019-06-04 2022-11-01 Jeffrey P. Baldwin Powered wall plate with keyed interface
JP2021046123A (ja) * 2019-09-19 2021-03-25 株式会社総合車両製作所 車内表示装置
JP2021046122A (ja) * 2019-09-19 2021-03-25 株式会社総合車両製作所 車内表示装置
US11647170B2 (en) * 2019-10-23 2023-05-0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JP1677773S (zh) * 2020-05-27 2021-01-25
CN114253059A (zh) * 2020-09-25 2022-03-2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模块及投影机
CN113009750A (zh) * 2021-02-07 2021-06-22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光机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6105A (en) * 1996-03-29 1999-03-0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Notebook size LCD projector
US6715890B2 (en) * 2001-01-19 2004-04-06 Coretronic Corporation Adjustable height apparatus of a horizontal projector
CN101034251A (zh) * 2006-03-09 2007-09-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CN101090627A (zh) * 2006-06-15 2007-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及投影机
CN101324746A (zh) * 2007-06-15 2008-12-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N102087463A (zh) * 2007-02-27 2011-06-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投射型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4006A (ja) 1995-05-23 1996-11-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オーバーヘッドプロジェクタ
JP2000162702A (ja) 1998-11-27 2000-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投写型画像表示装置
USD449636S1 (en) 2001-03-13 2001-10-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Vertical digital projector
JP4055421B2 (ja) 2002-01-23 2008-03-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035387B2 (ja) 2002-06-25 2008-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投影装置
JP4223936B2 (ja) 2003-02-06 2009-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投射光学系、拡大投射光学系、拡大投射装置及び画像投射装置
JP4054695B2 (ja) 2003-02-28 2008-0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281436B2 (ja) * 2003-07-07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映像表示装置
JP2005070517A (ja) * 2003-08-26 2005-03-17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USD495354S1 (en) 2003-10-16 2004-08-3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ertical digital projector
FR2878968B1 (fr) 2004-12-03 2008-02-22 Thomson Licensing Sa Systeme de projection
JP2005316250A (ja) 2004-04-30 2005-11-10 Fujin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WO2006098402A1 (ja) 2005-03-17 2006-09-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プロジェクタ
US7891827B2 (en) 2006-03-09 2011-02-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JP5239279B2 (ja) 2006-11-28 2013-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2010066425A (ja) * 2008-09-10 2010-03-25 Nik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5446753B2 (ja) * 2008-12-10 2014-03-19 株式会社ニコン 投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6105A (en) * 1996-03-29 1999-03-0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Notebook size LCD projector
US6715890B2 (en) * 2001-01-19 2004-04-06 Coretronic Corporation Adjustable height apparatus of a horizontal projector
CN101034251A (zh) * 2006-03-09 2007-09-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机
CN101090627A (zh) * 2006-06-15 2007-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及投影机
CN102087463A (zh) * 2007-02-27 2011-06-0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1324746A (zh) * 2007-06-15 2008-12-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8170A (zh) * 2013-05-29 2018-01-1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支撑板及投影装置的投影方法
CN107608170B (zh) * 2013-05-29 2020-08-1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支撑板及投影装置的投影方法
CN105531624A (zh) * 2013-09-13 2016-04-27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CN105531624B (zh) * 2013-09-13 2017-07-28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CN105338442A (zh) * 2015-11-30 2016-02-17 江门市恒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led炫彩投影灯的usb音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50478A (ja) 2013-03-14
US9028077B2 (en) 2015-05-12
EP2565710B1 (en) 2014-05-14
EP2565710A1 (en) 2013-03-06
JP5686256B2 (ja) 2015-03-18
US20130050657A1 (en) 2013-02-28
CN102967985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7985B (zh) 投影装置
CN102967989B (zh) 投影装置
CN102967988B (zh) 电子设备
CN102455519B (zh) Led空中投影显示器
US9160962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18034221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eye strain reduction
US11135507B2 (en) Head-mountable apparatus and systems
JP201027701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2314763A (zh) 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CN105161005B (zh) 利用扩展场景和沉浸式弧形大屏幕拍摄mtv的系统
CN102314052A (zh) 激光投影装置
CN208225470U (zh) 全景导览体验装置
CN211293599U (zh) 现场全息显示系统
CN203405682U (zh) 一种智能家庭娱乐设备控制装置
CN205067948U (zh) 一种投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投影装置
CN205827044U (zh) 全息幻影成像装置
CN107479250B (zh) 一种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210697U (zh) 一种投影灯
CN206517511U (zh) 投影仪模组及其投影仪
CN215956594U (zh) 具投影功能的直立条形音箱
CN218071777U (zh) 一种音响设备和系统
WO2013054142A1 (en) An immersive interactive video conferencing, social interaction or gaming system
WO2017141744A1 (ja) 表示装置
CN203324581U (zh) 3d立体娱乐系统
CN105182663A (zh) 一种投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