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4286B - 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4286B
CN102964286B CN201210518542.9A CN201210518542A CN102964286B CN 102964286 B CN102964286 B CN 102964286B CN 201210518542 A CN201210518542 A CN 201210518542A CN 102964286 B CN102964286 B CN 102964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consumption
organic solvent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185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4286A (zh
Inventor
张敬栓
程喜伟
霍竹林
刘少倩
尚慕宏
李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Br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ijiazhuang Wans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Br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ijiazhuang Wans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Br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ijiazhuang Wans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Br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185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642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4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4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4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42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用做多尼培南中间体,具体涉及化合物(Ⅸ)的制备方法。该化合物采用芳酰基保护巯基,用烯丙氧羰基保护氨基,制备溴代物,用磺酰胺基团取代,所制备的化合物工艺路线可行,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该类化合物质量高,为片状结晶,容易提纯,并且可以用HPLC准确测定纯度,避免了使用滴定或衍生的方法测定含量等缺点。在用于和多尼培南母核连接合成多尼培南时,提高了母核的利用率,简化了多尼培南原料药的纯化工艺,减少了加氢催化剂的用量,避免了使用三氯化铝脱保护引进副产物,保护基最后转化为气体可完全除尽,使得最后多尼培南原料药的收率高,纯度好,降低了原料药产品的制造成本。Ar=Ph;PhCH2;4-NO2Ph;4-CH3Ph。

Description

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用做多尼培南新型手性侧链。
背景技术
多尼培南(Doripenem, S-4661)是由日本盐野义(Shionogo)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的广谱抗生素,于2005年12月在日本率先上市,商品名为Finibax。2003年5月,美国半岛制药公司与盐野义达成了多尼培南的专利使用权转让协定,获得了其在北美的开发和销售权利。2005年强生公司从日本盐业义公司获得了该药的开发上市权,2007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多尼培南注射剂用于治疗复杂性腹腔内感染与复杂性尿路感染,商品名为Doribax,规格为500mg。多尼培南在美国的专利将于2012年8月14日结束。国内多尼培南还未上市,处于申请研究状态。
多尼培南具有抗菌谱广、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的特点。对广泛的革兰氏阳性(G+)菌与革兰阴性(G-)菌都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包括能引起严重感染的假单胞菌属。作用机制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相同,主要是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本品对妇科和产科感染细菌有更好的抗菌作用,对于金黄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培南类抗生素,在应用于临床妇科及产科方面有很好的前景。
目前随着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应用增多,其细菌耐药的情况也随之产生。特别是在日本情况日趋严重,由于第一代碳青酶烯药物在体内易被肾脱氢肽酶-1(DHP-1)水解,因此需要与DHP-1抑制剂联合使用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碳青酶烯类药物通过与PBPs结合发挥抗菌作用。因此寻找新的、具有高PBPs亲和力以及DHP-1抗性的碳青酶烯化合物成为该类药物开发的重点。而多尼培南正好具有PBPSs亲和力强、抗菌活性高、对DHP-1稳定的特点,因此多尼培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多尼培南的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2012105185429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化学名:(+)-(4R,5S,6S)-6-[(1R)-1-羟基乙基]-4-甲基-7-氧代-3-[[(3S,5S) -5-[(磺酰胺基)-甲基]-3-吡咯烷基]硫]-1-氮杂双环[3.2.0]庚-2-烯-2-甲酸
CAS:148016-81-3
分子式:C15H24N4O6S2
分子量:420.50
目前该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即多尼培南手性侧链主要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
(1) 有关文献报道了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如Organic Process Research&Development 7, 649-654 (2003),US 5703243和WO 2007009354分别描述了类似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和方法。
Figure 992840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533805DEST_PATH_IMAGE003
 多尼培南的最后API的1位氨基和2位的磺酰胺基上是没有保护基的,首先在使用时在碱性条件下脱去乙酰基和母核基团接上,然后再脱去保护基团。化合物1所制备的多尼培南需用无水三氯化铝 / 苯甲醚在低温下除去2位侧链上的保护基 (Boc),而1位的PNZ保护基需要在还原条件下脱去,这样两个保护基不能用同一方法一步除去, 增加了反应步骤势必影响最终产品的收率;化合物2由于紫外吸收波长较低难以使用HPLC检测其纯度,从而难以保证后续产品的质量。化合物3在除去保护后副产物不易除尽,增加重结晶过程影响了最终产品的收率,导致最终API成本偏高。
(2)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478-484(1996),JP0528678A1,EP0528678B1,CN1113233A和CN1071428A等文献和专利中还报道了多种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930151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 
Figure 334588DEST_PATH_IMAGE005
化合物4和5的结构以二碳酸二叔丁酯为原料,成本较高,化合物4,5,8,9存在着吸收波长较低,使用HPLC检测困难而使用滴定或衍生的方法测定含量,导致检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而6,7因为引进了最终脱保护后副产物不易除尽的PMZ基团也同样导致最终API成本偏高,这些结构的一个共同缺点是由于巯基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分子间的反应形成二聚物,导致侧链利用率降低且二聚物杂质不易除去,为后续的步骤带来隐患。
以上结构的化合物在制备过程中主要步骤类似,区别在于接磺酰胺侧链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主要采用了以下2个工艺:
路线一 羟基转变为氨基后与氨基磺酰氯反应
其中R1=PNZ,Boc,PMZ等
Figure 2012105185429100002DEST_PATH_IMAGE007
   本工艺中最后一步接磺酰胺侧链使用氨基和磺酰氯相接工艺简单,副产物少且容易除去,收率高,但是在羟基变成氨基过程中共经历了4步反应,总体降低了最终产品的收率,工业化价值不大。
路线二 Mitsunobu反应法
Figure 292366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R1=PNZ,Boc,PMZ等
R2= PNZ,Boc,PMZ,等。
本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步法完成羟基到磺酰胺的转化,但是在反应过程中引进了以下副产物,PPh3, POPh3, DIAD/DEAD及其还原产物,这些副产物文献中提到了不同的结晶方法与产物分离,但是均难以除去,由于副产物极性较小、含量过高,很难通过重结晶得到高含量、高收率的侧链化合物。最终影响了多尼培南手性侧链的制造成本,使得工业化实现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即(2S,4S)-1-烯丙氧羰基-2-磺酰胺甲基-4-芳基酰基硫代吡咯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吡咯烷化合物如式Ⅸ所示:
制备上述化合物的工艺路线为:
Figure 682338DEST_PATH_IMAGE010
Ar=Ph;PhCH2;4-NO2Ph;4-CH3Ph 
M=Na, K。
具体地,本发明手性吡咯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化合物I→化合物III
在甲醇溶剂中,反应温度为-10~40℃,反应2-5小时,化合物I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化合物II,无需提纯,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用强碱调pH为7~8,然后加入缚酸剂,与氯甲酸烯丙酯在在-5~25℃下反应0.5-3小时,生成化合物III。
(b) 化合物III→化合物IV
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20~0℃,化合物III与甲基磺酰氯反应得到化合物IV。
(c) 化合物IV→化合物V
在有机溶剂中,化合物IV与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在0~30℃搅拌反应3-6小时,经过酸化、萃取,洗涤,干燥得到化合物V。
(d) 化合物V→化合物VI
化合物V和硫代芳酸钾在有机溶剂中反应3~10小时,经过萃取,洗涤,干燥,得到化合物VI。所述硫代芳酸钾为硫代苯甲酸钾、硫代苯乙酸钾、硫代4-硝基苯甲酸钾或硫代4-甲基苯甲酸钾。
(e) 化合物VI→化合物VII
在非极性溶剂中,化合物VI与溴化试剂-10~60℃反应4~20小时生成化合物VII。
(f) 化合物VII→化合物VIII
化合物VII不必纯化直接溶于有机溶剂,加入缚酸剂和叔丁氧羰基保护磺酰胺反应制的化合物VIII。
(g) 化合物VIII→化合物IX
化合物VIII在有机溶剂中用酸脱叔丁氧羰基保护基得到化合物Ⅸ。
优选地,各步反应的反应条件为:
步骤(a)化合物I和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1:2,保护试剂氯甲酸烯丙酯用量为化合物I用量的1~1.3倍(摩尔比),所述的强碱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所述的缚酸剂为三乙胺、二乙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缚酸剂的用量为化合物I用量的1. 2~1.5倍(摩尔比)。
步骤(b)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的碱为三乙胺、二乙胺、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任意一种。甲磺酰氯用量为化合物III用量的1~2倍(摩尔比),碱的用量为化合物III用量的1.5~5倍(摩尔比),反应时间0.5~2 小时。
步骤(c)中所用的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且至少包含一种醇类溶剂。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的用量为化合物IV的0.5-5倍(摩尔比)。
步骤(d)反应温度为40~100℃,有机溶剂为至少包含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和甲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硫代苯甲酸钾、硫代苯乙酸钾或其取代硫代苯甲酸钾的用量为化合物V用量的1.2~2(摩尔比)。
步骤(e)中所用的非极性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酸乙酯、醋酸仲丁酯、甲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溴化试剂包括三溴化磷、氢溴酸/无水氯化锌,溴化试剂用量(按一当量溴计)为化合物VI用量的1.05~5倍(摩尔比)。
步骤(f)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酸乙酯、醋酸仲丁酯、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加入的缚酸剂为三乙胺、二乙胺、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任意一种。叔丁氧羰基保护磺酰胺用量为化合物Ⅶ用量(化合物VII的收率按百分百计)的1.2~1.5倍(摩尔比),碱的用量为化合物Ⅶ用量的1.5~2倍(摩尔比),反应温度为10~40℃,反应时间3~6 小时。
步骤(g)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酸乙酯、醋酸仲丁酯,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酸包括氯化氢、三氟乙酸,酸的用量为化合物Ⅷ用量的1.5~2倍(摩尔比),反应温度为20~40℃,反应时间7~15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手性吡咯烷化合物采用芳酰基保护巯基,用烯丙氧羰基保护氨基,制备溴代物,用磺酰胺基团取代,所制备的化合物工艺路线可行,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该类化合物质量高,为片状结晶,容易提纯,并且可以用HPLC准确测定纯度,避免了使用滴定或衍生的方法测定含量等缺点。在用于和多尼培南母核连接合成多尼培南时,提高了母核的利用率,简化了多尼培南原料药的纯化工艺,减少了加氢催化剂的用量,避免了使用三氯化铝脱保护引进副产物,保护基最后转化为气体可完全除尽,使得最后多尼培南原料药的收率高,纯度好,降低了原料药产品的制造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a)化合物I→化合物III 
实施例1
氮气氛围下,将化合物I(131.1g,1mol)与甲醇(655ml) 混合得到悬浮液,搅拌5分钟充分混合后降温至-10℃,控温-5~0℃滴加氯化亚砜(119g,1mol),30分钟加完。15~20℃搅拌5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毕后降温至-5℃,控温10℃以下加入氢氧化钠调pH为7,加入碳酸钾(165.9g,1.2mol),继续控温5~10℃滴加氯甲酸烯丙酯(120.5g,1mol),同温搅拌2.5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毕后,过滤除去氯化钾和过量碳酸钾,滤液加入水(700ml)和二氯甲烷390ml充分搅拌。分出有机层,水层200ml二氯甲烷萃取一遍,有机层用饱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并真空浓缩,得油状物质III 208.6g,产率91%。
1H NMR (500MHz,CDCl3): δ 5.88(m, 1 H), 5.35–5.21 (d, 2 H), 4.60 (d,2H), 3.88 (s,3 H), 3.85 (m,1 H),3.82-3.67 (m, 3 H), 2.13-2.12(m, 2 H)。
实施例2
氮气氛围下,将化合物I(131.1g,1mol)与甲醇(655ml) 混合得到悬浮液,搅拌5分钟充分混合后,控温15~20℃滴加氯化亚砜(238g,2mol),50分钟加完。35~40℃搅拌2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毕后降温至0℃,控温10℃以下加入氢氧化钾调pH为8,加入三乙胺(151.8g,1.5mol),继续控温20~25℃滴加氯甲酸烯丙酯(156.7g,1.3mol),同温搅拌0.5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毕后,以下同实施例1得到III 199.5g,产率87.0%。
(b)化合物III→化合物IV
实施例3
氮气氛围下,将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III(200g,0.87mol)与二氯甲烷(1000ml)混合后加入三乙胺(132g,1.30mol), 控温-20~-10℃下,滴加甲磺酰氯(148.4g,1.3mol),滴毕,混合物搅拌30分钟。TLC检测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物连续用300ml 2N盐酸和饱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真空浓缩得油状产物,即化合物IV 为255.1g,产率95.4%。
1H NMR(500MHz,CDCl3)δ: 5.64(m,1H) , 5.34–5.20 (d, 2H),4.89(m,1H),4.21(m,1H),3.88 (s,3 H), 3.85 (m,1 H),3.82-3.67 (m, 3 H), 3.12(s,3H), 2.10-2.09(m, 2 H)。
实施例4
氮气氛围下,将实施例2得到的化合物III(100g,0.44mol)与四氢呋喃(500ml)混合后加入碳酸钾(304g,2.2mol), 控温-5~0℃滴加甲磺酰氯(100g,0.87mol),滴毕混合物搅拌2小时,过滤除去不溶物。以下同实施例3得到IV 128g,产率94.8%。
(c)化合物IV→化合物V
实施例5
氮气氛围下,向实施例3得到的化合物IV(200g,0.65mol)溶于乙酸乙酯(150ml)和甲醇(100ml)混合物的溶液中,控温0~4℃加入硼氢化钠(122.9g,3.25mol),混合物于室温搅拌6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毕后,冰浴冷却下,将反应液倒入5%的稀硫酸中,搅拌30min,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550ml×3),合并有机相饱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真空浓缩得油状产物V为145.5g,收率为80.1%。
1H NMR(500MHz,CDCl3)δ: 5.72(m,1H) , 5.30–5.16 (d, 2H),4.97(m,1H),4.29(d,2H),3.38-3.65 (m,3 H), 3.25-3.50 (m,3 H),3.14 (s, 3 H), 2.17-2.16(m, 2 H)。
实施例6
氮气氛围下,向实施例4得到的化合物IV(100g,0.33mol)的四氢呋喃(500ml)和甲醇(100ml)混合物的溶液中,控温20~30℃加入硼氢化钠(6.24g,0.16mol),混合物于同温搅拌3小时,以下同实施例5得到V 76.2g,产率83.8%。
(d)化合物V→化合物VI
实施例7
将实施例5得到的化合物V(145g,0.52mol)和硫代苯甲酸钾(110g,0.62mol)溶于二甲基甲酰胺溶液(145ml)与乙酸乙酯(500ml)的混合溶剂中,加热40~50℃,保温10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毕后,加入1540ml冰水中 连续用0.1N稀盐酸、水、饱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并真空浓缩,得化合物VI为130g,产率77.9%。
1H NMR(500MHz,CDCl3)δ:7.44-7.88(m,5H)  6.01(m,1H) , 5.59–5.45 (d, 2H),5.26(m,1H),4.58(d,2H),3.67-3.94 (m,3 H), 3.54-3.79 (m,3 H), 2.01-1.75(m, 2 H)。
实施例8
将实施例6得到的化合物V(70g,0.25mol)和硫代对硝基苯甲酸钾(110.6g,0.5mol)溶于二甲基乙酰胺溶液(70ml)与甲苯(280ml)的混合溶剂中,加热至90℃,80~100℃保温3小时,以下同实施例7得到VI 78.8g,产率86.0%。
1H NMR(500MHz,CDCl3)δ:8.21(d,2H)  8.35 (d,2H)  6.04(m,1H) , 5.62–5.48 (d, 2H),5.29(m,1H),4.61(d,2H),3.70-3.97 (m,3 H), 3.57-3.82 (m,3 H), 2.04-1.78(m, 2 H)。
(e)化合物VI→化合物VII
实施例9
将实施例7得到的化合物VI(130g,0.40mol)与三氯甲烷(650ml)混合搅拌至均相,降温至-10℃,控温-10~0℃滴加三溴化磷(37.9g,0.14mol),滴毕,缓慢升温至20℃控温15~25℃搅拌4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毕后,加入1300ml冰水中分液,水相用300ml三氯甲烷萃取一次,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后无需蒸出溶剂直接进行下一步。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8得到的化合物VI(70g,0.19mol)与醋酸仲丁酯(140ml)混合搅拌至均相,加入无水氯化锌(51.8g,0.38mol)降温至10℃,控温10~15℃滴加48%的氢溴酸(160g,0.95mol),滴毕,控温15~25℃搅拌6小时,缓慢升温至60℃,搅拌14小时,以下同实施例9,得到溶液直接进行下一步。
(f)化合物VII→化合物VIII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9得到的化合物VII的三氯甲烷溶液,加入碳酸钾(82.9g,0.6mol)降温至10℃加入叔丁氧羰基保护磺酰胺(117.7g,0.6mol),控温15~25℃搅拌6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毕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加入650ml水,充分搅拌后分液,水相用300ml三氯甲烷萃取一次,依次用2N盐酸溶液、饱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后蒸干得到类白色固体,390ml异丙醇/石油醚体系重结晶得到化合物VIII白色片状结晶168.7g,收率83.5%。
1H NMR(500MHz,CDCl3)δ: 7.78(d,2H)  7.48-7.32 (m,3H),5.96(s,2H) , 5.85 (m, 1H),5.31-5.21(d,2H),4.53(d,3H),4.21(m,1H), 3.93(m,2 H), 3.58(d,1H),3.10(m,1H),3.20(m,1H),2.54(m,1H),1.54(s,9H)。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10得到的化合物VII的醋酸仲丁酯溶液,加入三乙胺(38.5g,0.38mol)、叔丁氧羰基保护磺酰胺(44.7g,0.23mol),控温35~40℃搅拌3小时,以下同实施例11重结晶得到化合物Ⅷ白色片状结晶73.7g,收率71.2%。
1H NMR(500MHz,CDCl3)δ:8.31(d,2H)  8.45 (d,2H) 6.00(s,2H) , 5.89 (m, 1H),5.35-5.25(d,2H),4.57(d,3H),4.25 (m,1H), 3.97 (m,2 H), 3.62(d,1H) 3.14(m,1H),3.24(m,1H),2.58(m,1H) ,1.58(s,9H)。
(g)化合物VIII→化合物IX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11得到的化合物VIII(50g,0.1mol)溶于150ml甲醇中,加入100ml 1M的HCl/CH3OH,20~25℃搅拌15小时,TLC检测反应完毕后,饱和碳酸氢钠调pH为7,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然后加入500ml水,200ml乙酸乙酯充分搅拌后分液,水相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一次,饱和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后蒸干得到类白色固体,90ml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系重结晶得到化合物Ⅸ白色片状结晶36.2g,收率90.5%。
1H NMR(500MHz,CDCl3)δ: 7.91(d,2H)  7.61-7.44 (m,3H)  5.89(m,1H) , 5.34–5.23 (d, 2H),4.72(m,1H),4.60(d,2H),4.30-4.04 (m,3 H), 3.47-3.31 (m,3 H), 2.66(m, 1 H)。
实施例14
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3不同之处在于溶剂使用二氯甲烷,酸使用CF3COOH/CH2Cl2,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系重结晶得到化合物Ⅸ白色片状结晶37g,收率92.5%。

Claims (9)

1.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Ⅸ所示:
Figure 2012105185429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Ar=Ph;PhCH2;4-NO2Ph;4-CH3Ph。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甲醇溶剂中,化合物I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化合物II,反应结束用强碱调pH为7~8,然后加入缚酸剂,化合物II与氯甲酸烯丙酯反应生成化合物III;
Figure 2012105185429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2012105185429100001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2012105185429100001DEST_PATH_IMAGE004
(2)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条件下,化合物III与甲基磺酰氯反应得到化合物IV;
Figure 2012105185429100001DEST_PATH_IMAGE005
(3)在有机溶剂中,化合物IV与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反应得到化合物V;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4)化合物V和硫代芳酸钾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化合物VI;所述硫代芳酸钾为硫代苯甲酸钾、硫代苯乙酸钾、硫代对硝基苯甲酸钾或硫代对甲基苯甲酸钾;
Figure 2012105185429100001DEST_PATH_IMAGE007
(5)在溶剂中,化合物VI与溴化试剂反应生成化合物VII,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酸乙酯、醋酸仲丁酯、甲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6)化合物VII溶于有机溶剂,加入缚酸剂和叔丁氧羰基保护磺酰胺反应制得化合物VIII;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7)化合物VIII在有机溶剂中用酸脱叔丁氧羰基保护基得到化合物Ⅸ;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生成化合物II的反应温度为-10~40℃,反应2-5小时,化合物I和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1:2;生成化合物III的反应温度-5~25℃,反应0.5-3小时,氯甲酸烯丙酯用量为化合物I摩尔用量的1~1.3倍;所述的强碱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所述的缚酸剂为三乙胺、二乙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缚酸剂的用量为化合物I摩尔用量的1. 2~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或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的碱为三乙胺、二乙胺、碳酸钾、碳酸钠中的任意一种,甲基磺酰氯用量为化合物III的摩尔用量的1~2倍,碱的用量为化合物III摩尔用量的1.5~5倍,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0.5~2 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用的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苯、甲醇或乙醇,且至少包含甲醇或乙醇中的一种,所述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的用量为化合物IV摩尔用量的0.5-5倍,温度0~30℃,搅拌反应3~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反应温度为40~100℃,反应时间3~10小时,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以及甲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硫代芳酸钾的用量为化合物V摩尔用量的1.2~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溴化试剂为三溴化磷或氢溴酸/无水氯化锌,溴化试剂用量按一当量溴计为化合物VI摩尔用量的1.05~5倍,-10~60℃反应4~2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酸乙酯、醋酸仲丁酯、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加入的缚酸剂为三乙胺、二乙胺、碳酸钾或碳酸钠中的任意一种,叔丁氧羰基保护磺酰胺用量为化合物Ⅶ摩尔用量的1.2~1.5倍,缚酸剂的用量为化合物Ⅶ摩尔用量的1.5~2倍,反应温度为10~40℃,反应时间3~6 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甲酸乙酯、醋酸仲丁酯,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用的酸为氯化氢或三氟乙酸,酸的用量为化合物Ⅷ摩尔用量的1.5~2倍,反应温度为20~40℃,反应时间7~15小时。
CN201210518542.9A 2012-12-06 2012-12-06 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9642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8542.9A CN102964286B (zh) 2012-12-06 2012-12-06 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18542.9A CN102964286B (zh) 2012-12-06 2012-12-06 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4286A CN102964286A (zh) 2013-03-13
CN102964286B true CN102964286B (zh) 2014-06-25

Family

ID=4779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18542.9A Active CN102964286B (zh) 2012-12-06 2012-12-06 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6428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8678A1 (en) * 1991-08-20 1993-02-24 SHIONOG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trading under the name of SHIONOGI & CO. LTD. A pyrrolidylthiocarbapenem derivativ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28678A1 (en) * 1991-08-20 1993-02-24 SHIONOG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trading under the name of SHIONOGI & CO. LTD. A pyrrolidylthiocarbapenem derivative
CN1113233A (zh) * 1991-08-20 1995-12-13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吡咯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4286A (zh)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8181B (zh) 一种碳青霉烯抗生素的制备方法
CN100460389C (zh) 吡咯烷衍生物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04827B (zh) 一种头孢硫脒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0128486B (zh) 一种泰拉霉素的合成方法
CN102964286B (zh) 一种手性吡咯烷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1346B (zh) 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侧链的制备方法
CN101456869A (zh) 萘夫西林钠的合成方法
CN101848911A (zh)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成中间体的酸加成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0280A (zh) 一种头孢噻吩酸的制备方法
CN103059046A (zh) 一种法罗培南的制备方法
CN102249970A (zh) 一种多尼培南侧链的合成工艺
CN102093278A (zh) 一种多尼培南的中间体的制备工艺
CN101376641B (zh) 碳青霉烯类青霉素厄他培南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781821B1 (ko) 카르바페넴계 화합물의 제조방법
CN102827191B (zh) 一种氧头孢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Oh et 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1β-methyl-2-[5-(2-N-substituted aminoethylcarbamoyl) pyrrolidin-3-ylthio] carbapenem derivatives
CN105439931B (zh) 一种多尼培南药物中间体多尼培南侧链的纯化方法
CN110698480B (zh) 一种厄他培南中间体的合成及纯化方法
Oh et 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1β-methylcarbapenems having guanidino moieties
WO2012160576A2 (en) A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meropenem
CN113185538B (zh) 一种头孢泊肟酸的制备方法
KR101050976B1 (ko) 카바페넴계 항생제의 합성 중간체의 산부가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1367830B (zh) 一种硫霉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2093407B (zh)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3298813A (zh) 碳青霉烯衍生物的无定形粉末和多晶型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