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3323A -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 Google Patents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3323A
CN102963323A CN2012104976184A CN201210497618A CN102963323A CN 102963323 A CN102963323 A CN 102963323A CN 2012104976184 A CN2012104976184 A CN 2012104976184A CN 201210497618 A CN201210497618 A CN 201210497618A CN 102963323 A CN102963323 A CN 102963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bing
bumper
built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976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元坤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4976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633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3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3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造领域的被动安全保护装置,这种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内置杠胎、缓冲吸能内胆、加强支架、紧固件和外围板。内置杠胎中设有缓冲吸能内胆,内置杠胎由上壳体、下壳体和数根牵拉杆组成。缓冲吸能内胆由铝合金超薄片材制成,呈正六边形蜂窝状,安装在内置杠胎的中间位置。内置杠胎通过加强支架固定在汽车底盘钢梁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应力结构,由应力结构整体承担传递、缓冲、吸收和释放能量的任务。本发明在总体设计上,充分利用了汽车前后端有限的区位空间,严谨布局,预留了多个缓冲吸能区,部件之间件件紧锁,环环相扣,铝质缓冲吸能内胆体表面积大,释放能量快。本发明还具有加工安装方便、结构稳定和通用性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的一种配件,具体说,该配件涉及一种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汽车作为人类的一种快捷方便的代步工具和运输工具,在许多国家已成普及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的保有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仅轿车已达3500万辆以上。但与此同时,汽车交通事故也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趋势。据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中国因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以每年21%的速度在增长。保险公司也为此赔付了巨额费用。
为减少和规避汽车交通事故,一方面要靠提高全民的安全防患意识,从主观方面减少事故,另一方面要靠提高汽车自身的安全性能,尤其是要提高汽车安全部件的性能,保险杠属于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构件,它由前杠、后杠、侧杠组成,担负着来自各个方向撞击力的防护责任,是汽车对付突发交通事故的第一道防线。但目前有些保险杠只由一块注塑围板和一对简易支架组成,围板后边没有像样的钢质杠胎,既无一定的强度,又没有可缓冲的区域和吸能材料。
    中国政府根据汽车保险杠的上述现实状况,参照汽车保险杠国际标准,制订了GB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的国家标准。根据这一标准,2003年对平头式的微型面包车采取了强制性改进车体设计和保险杠的措施,在这一强制政策推动下,一些厂家采取了加装外保险杠的措施,这些五花八门的外置式保险杠,有的用钢板或钢管弯折而成,发生碰撞时,有一定的缓冲效应,但与国家标准还相距甚远。
    长期以来,汽车保险杠没有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提高汽车保险杠的安全防护性能为全社会所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个缓冲区位、多重吸能功效的汽车保险杠,它能有效应对中低速、低速碰撞事故,能有效降低中速碰撞事故对车辆及乘员的伤害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由内置杠胎1、缓冲吸能内胆2、加强支架3和紧固件4和外围板5组成,安装在汽车底盘左右侧钢梁上。所述内置杠胎1由上壳体6、下壳体7和数根牵拉杆8组成,缓冲吸能内胆2通过牵拉杆7锁定在上下壳体之间的中部位置,必要时可向两端延伸,牵拉杆采用自壳体中心点向两侧反向设置,斜度为40o±5o,牵拉杆为前后两组,两组均等配置。所述的每根墩桩附有两个墩托,墩托呈弧形状,两个墩托对称的立于墩桩两侧,顶端立壳体上,内侧面与墩桩连体。所述缓冲吸能内胆2由铝合金超薄片板制成,呈正六边形蜂窝状,缓冲吸能内胆用铝合金薄片材制成,结构为蜂窝结构;每一格均由铝合金薄片制成,且每一格呈六边形,薄片厚在0.03毫米-0.08毫米;孔径10毫米-18毫米,缓冲吸能内胆有一定的高度。根据需要内置杠胎中的缓冲吸能内胆也可以自中部位置向左右侧延伸或在内置杠胎左右两端设置。直至将汽车前后端左右侧角保护起来。由于其内表面积大,每一个六边形管孔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牢固联结,缓冲吸能内胆边缘硬度大于内格硬度,所述的六角内格的由上至下软硬间隔。所述的缓冲吸能内胆边缘硬度大于内格硬度,所述的六角内格的由上至下软硬间隔。在缓冲吸能内胆的蜂窝格内间隔插有软木塞;软木塞的高度、粗细与缓冲吸能内胆蜂窝格的孔径与高度相应。加上超薄片材具有其它材料难以具备的可挤压、延展、卷曲、撕裂等形变优点,在应对撞击时,抗击强度高,上述形变有利于大量地吸收并释放能量。
所述加强支架形似桥墩,两侧墩桩上有安装螺孔。桥墩式加强支架提高了保险杠的强度与整体抵御撞击的性能。所述的每根墩桩附有两个墩托,墩托呈弧形状,两个墩托对称地立于墩桩两侧,顶端立壳体上,内侧面与墩桩连体。所述的紧固件4用于保险杠各部件之间,各部件与汽车底盘之间的连接。汽车保险杠各部件的组装顺序为:首先完成内置杠胎1的组装,内置杠胎1的组装涉及到上壳体6、下壳体7、牵拉杆8、紧固件4及杠胎内置缓冲吸能内胆2等5个部件,组装步骤上先固定好上下壳体的位置,然后用两根牵拉杆对上下壳体作边缘锁定,放入缓冲吸能内胆2,用其余的牵拉杆及紧固件对上下壳体作整体锁定。所述的一种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保险杠,它有3个明显的缓冲吸能区。内置杠胎1上下壳体之间为第一缓冲吸能区,缓冲吸能内胆2的管孔结构为第二缓冲吸能区,由加强支架、上下壳体及牵拉杆等共同组成的应力结构为第三缓冲吸能区。上述区域组成了多道安全防护屏障。
 
说明书附图
图1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示意图
图2内置杠胎结构示意图
图3 抗撞后缓冲吸能内胆形变示意图
图4 未抗撞缓冲吸能内胆结构图
图5加装内置杠胎后“普桑”保险杠碰撞时杠体左侧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图
图6加装内置杠胎后“普桑”保险杠碰撞时杠体右侧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图
图7“普桑”保险杠碰撞后杠体右侧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      间历程曲线图
图8“普桑”保险杠碰撞后杠体左侧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时      间历程曲线图
图中序号标注为:内置杠胎1、缓冲吸能内胆2、加强支架3、紧固件4、外围板5、上壳体6、下壳体7和牵拉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一种内设多个缓冲性能区的汽车保险杠加强装置,由内置式杠胎、缓冲吸能器、加强支架和紧固件组成,内设多个缓冲性能区的汽车保险杠加强装置安装在汽车前后端保险杠外围板内,通过紧固件与汽车底盘左右侧钢梁相联,内置式杠胎内部设有缓冲吸能器,缓冲吸能器固定在内置式杠胎的中间位置,缓冲吸能器由铝合金超薄片板组成,形状呈正六边形蜂窝状,六边形蜂窝状具有内表面积大,它的每一个六边形管孔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牢固联结,由于它是用铝合金超薄板材制作而成,还具有其它材料难以具备的可挤压、延展、可卷曲、可撕裂和形变等优点,在正面应对撞击时,上述形变可以大量地吸收并释放能量,正六边形蜂窝状缓冲吸能器安装在内置式杠胎的中间位置,内置式杠胎由上壳体、下壳体和数根牵拉杆组成,牵拉杆采用自壳体中心点向两侧反向设置,斜度为40o±5o,牵拉杆为前后两组,两组均等配置。内置式杠胎通过加强支架固定在汽车底盘钢梁上,加强支架呈桥墩式,由两侧墩桩组成,墩桩上有安装螺孔。桥墩式加强支架提高了保险杠的强度与整体抵御撞击的性能,墩桩通过紧固件与汽车底盘钢梁连接,加强支架通过紧固件将内置杠胎牢固地锁定在墩桩之上。加强支架选用优质钢材加工制作。所述的紧固件用于保险杠加强装置各部件之间,各部件与汽车底盘、汽车保险杠前后外围板之间的连接。汽车保险杠加强装置各部件的组装顺序为:首先完成内置杠胎(1)的组装,内置杠胎(1)的组装涉及到上壳体(6)、下壳体(7)、牵拉杆(8)、紧固件(4)及杠胎内置缓冲吸能器(2)等5个部件,组装步骤上先固定好上下壳体的位置,然后用两根牵拉杆对上下壳体作边缘锁定,放入缓冲吸能器,用其余的牵拉杆及紧固件对上下壳体作整体锁定。所述的这种用于提高汽车抗撞击性能的保险杠加强装置,它有3个明显的缓冲区域。内置杠胎(1)上下壳体之间为第一缓冲区,铝质“蜂窝”芯材的管孔结构为第二缓冲区,由加强支架、上下壳体及牵拉杆等共同组成的应力结构为第三缓冲区。上述3个缓冲区形成了抵御撞击的三道防线。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按照国家规定的汽车零部件检验检测要求,先后完成了静态碰撞与动态碰撞试验。静态试验在江苏大学碰撞试验室进行,动态试验在天津市中国汽车质量监测中心进行,并提供了由该中心高速摄像机与录相机摄录的比对撞击试验的现场实况的DVD光盘和录相带,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依据动态碰撞试验数据写出了分析评估报告。
报告指出:天津中国汽车质量监测中心碰撞试验室对万元坤先生提供的用于跟“普桑”轿车配套的新型保险杠进行了比对性检测。这次检测所选择的碰撞速度为8km/h(一般检测速度为4km/h),所选用的比对杠体是“普桑”原保险杠。下面是两次破坏性碰撞试验的加速度与时间历程处理数据:
Figure 275479DEST_PATH_IMAGE001
试验曲线如图5-8
    根据上述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以及碰撞试验处理数据分析如下:
    (1)为“普桑”轿车配套的新保险杠与“普桑”原保险杠比较,最大减速度均值由1.13g增加到1.41g,即最大动载荷由10.0kN增加到12.4kN,吸能效果约为“普桑”原保险杠的150%,增加吸能效果明显;
    (2)“普桑”保险杠在第170ms时即开始达到试验装置所允许的变形,即与保险杠后的试验台车相接触,此时保险杠已不起吸能作用。而为“普桑”轿车配套的新保险杠一直到试验终了时也未与试验台车相接触,由此说明其吸能效果比“普桑”原保险杠要好得多。
    (3)为“普桑”轿车配套的新保险杠吸能曲线平缓,符合汽车吸能的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
1、从总体设计上看,这种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它由内置杠胎、内胆、加强支架、紧固件和外围板组成,固装在汽车底盘钢梁的前后端梁头上,与车体紧紧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应力结构。发生碰撞时,由应力结构整体承担传递、缓冲、吸收和释放能量的任务。外围板首先接触撞击,然后通过内置杠胎的上下壳体和壳体内的缓冲吸能内胆,撞击力迅速地进行宽面与深度转移,直至通过支架转移至整个车体。能量转移扩散的过程就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能量顺利转移,顺利释放,撞击事故的危害程度就会大大减轻。在总体设计上还尽可能多地预留了缓冲区与吸能区,使每一个缓冲区、吸能区都成为抵御撞击的坚固防线。
2、从材料选用上看,这种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在选用材料上不仅注重材质的的强度,还着重考虑到它的吸能与缓冲效果,缓冲吸能内胆选用铝合金蜂窝芯材,它特殊的结构和材料性能,使之能发挥特殊的缓冲吸能作用。它还具有质轻,可以接受“线切割”的工艺加工,散热性能好,不影响汽车前后端通风等优点。内置杠胎的上、下壳体及牵拉杆等部件也采用铝材或铝合金等轻金属材料,既有强度,又利于冲压加工。
3、从造型特点上看,这种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保险杠,充分利用了车体前后端有限的区位空间,既严谨布局,又采用了“桥式”造型,内置杠胎是“桥面”,加强支架是“桥墩”,部件之间件件紧锁,环环相扣。这样的造型不仅增加了受力面,提高了稳固性,也增加了牵拉力。
4、它具有通用性,这种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可应用于轿车、客货车及其他各种运输车辆。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与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Claims (9)

1.一种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内置杠胎、缓冲吸能内胆、加强支架、紧固件和外围板,所述的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安装在汽车前后端保险杠外围板内,通过紧固件与汽车底盘左右侧钢梁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杠胎内部设有缓冲吸能内胆,缓冲吸能内胆位于内置杠胎中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根据需要内置杠胎中的缓冲吸能内胆也可以自中部位置向左右侧延伸或在内置杠胎左右两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内置杠胎由上壳体、下壳体和数根牵拉杆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内置杠胎的长宽高度、上下壳体的间距,视不同车辆的需求与汽车前后端可利用的空间而定,牵拉杆采用自壳体中心点向两侧反向设置,斜度为40o±5o,牵拉杆为前、后两组,在杆数、杆径、杆距均等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缓冲吸能内胆用铝合金薄片材制成,结构为蜂窝结构;每一格呈正六边形,薄片厚度在0.03毫米-0.08毫米;孔径10毫米-18毫米,缓冲吸能内胆的高度视内置杠胎的上下壳体间距而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加强支架呈桥墩式,由两侧墩桩和墩托组成,墩桩上有安装螺孔连接墩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吸能内胆边缘硬度大于内格硬度,所述的六角内格的由上至下软硬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墩桩附有两个墩托,墩托呈弧形状,两个墩托对称地立于墩桩两侧,顶端立壳体上,内侧面与墩桩连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在缓冲吸能内胆的蜂窝格内间隔插有软木塞;软木塞的高度、粗细与缓冲吸能内胆蜂窝格的孔径与高度相应。
CN2012104976184A 2012-11-29 2012-11-29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Pending CN1029633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76184A CN102963323A (zh) 2012-11-29 2012-11-29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976184A CN102963323A (zh) 2012-11-29 2012-11-29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3323A true CN102963323A (zh) 2013-03-13

Family

ID=47793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976184A Pending CN102963323A (zh) 2012-11-29 2012-11-29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6332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2908A (zh) * 2014-11-24 2015-08-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吸能装置以及车辆
CN105365719A (zh) * 2014-08-13 2016-03-0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自适应吸能装置
WO2017083997A1 (zh) * 2015-11-16 2017-05-26 陈达兵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CN107521445A (zh) * 2017-06-28 2017-12-29 苏州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缓冲导向汽车前保险杠结构
CN109774634A (zh) * 2017-11-15 2019-05-21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车辆冲击吸收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9977Y (zh) * 2000-08-14 2001-07-25 许万禄 汽车吸能保险杠
WO2001076916A1 (en) * 2000-04-06 2001-10-18 Roh Su Eub Extendable safety bumper for vehicle
KR20080093630A (ko) * 2007-04-17 2008-10-2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충격 흡수 장치
CN101808880A (zh) * 2007-08-03 2010-08-18 佛吉亚汽车前端模块公司 具有插置在减震器和主纵梁间的刚性梁的机动车前面罩
CN201761456U (zh) * 2010-07-21 2011-03-16 长安大学 一种蜂窝管式车辆缓冲吸能装置
CN102700488A (zh) * 2012-06-12 2012-10-03 湖南大学 一种缓冲吸能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76916A1 (en) * 2000-04-06 2001-10-18 Roh Su Eub Extendable safety bumper for vehicle
CN2439977Y (zh) * 2000-08-14 2001-07-25 许万禄 汽车吸能保险杠
KR20080093630A (ko) * 2007-04-17 2008-10-2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충격 흡수 장치
CN101808880A (zh) * 2007-08-03 2010-08-18 佛吉亚汽车前端模块公司 具有插置在减震器和主纵梁间的刚性梁的机动车前面罩
CN201761456U (zh) * 2010-07-21 2011-03-16 长安大学 一种蜂窝管式车辆缓冲吸能装置
CN102700488A (zh) * 2012-06-12 2012-10-03 湖南大学 一种缓冲吸能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5719A (zh) * 2014-08-13 2016-03-0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自适应吸能装置
CN105365719B (zh) * 2014-08-13 2020-02-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自适应吸能装置
CN104842908A (zh) * 2014-11-24 2015-08-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吸能装置以及车辆
WO2017083997A1 (zh) * 2015-11-16 2017-05-26 陈达兵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CN107521445A (zh) * 2017-06-28 2017-12-29 苏州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缓冲导向汽车前保险杠结构
CN109774634A (zh) * 2017-11-15 2019-05-21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车辆冲击吸收构件
CN109774634B (zh) * 2017-11-15 2022-06-07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车辆冲击吸收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88017B2 (en) Impact energy absorption block arrangement
US8251437B2 (en) Front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front bumper shield
CN102963323A (zh)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CN102438881A (zh) 用于侧部碰撞保护的可变形横向车梁
CN105102276A (zh) 用于车辆前部或后部结构的撞击吸收装置
EP2842815B1 (en)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and safety vehicle having the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US10086785B2 (en) Frontal shield system for enhanced vehicle compatibility performance
CN205168397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
CN105620505B (zh) 导向复合式专用吸能结构及其在列车上的应用
CN102582548B (zh) 一种碰撞吸能及抗弯曲装置
CN204236394U (zh) 保险杠组件和车辆
CN103863350B (zh) 一种复合式吸能结构及车辆底架结构
CN109484346A (zh) 货车尾部防撞结构
CN103950418B (zh) 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保险杠结构
CN205930899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总成及使用其的汽车
KR20070122301A (ko) 자동차의 범퍼
CN202528940U (zh) 一种碰撞吸能及抗弯曲装置
CN205871963U (zh) 一种汽车用保险杠
WO2017083997A1 (zh) 内设多重缓冲吸能屏障的汽车保险杠
CN203047122U (zh) 一种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KR101063193B1 (ko) 트럭의 전방침입 방지장치
CN205292522U (zh) 一种防止小型车钻入大货车尾部的保险装置
Stanford Lightweighting boosts vehicle safety
CN205220578U (zh) 新型汽车防撞梁
CN218085754U (zh) 包括后地板纵梁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