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940B - 控制远程显示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远程显示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9940B
CN102959940B CN201080067503.0A CN201080067503A CN102959940B CN 102959940 B CN102959940 B CN 102959940B CN 201080067503 A CN201080067503 A CN 201080067503A CN 102959940 B CN102959940 B CN 102959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remote display
handheld computing
image
compu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5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9940A (zh
Inventor
张荣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filed Critical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959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9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04N21/41265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having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and client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1Acquiring end-user identification, e.g. using personal code sent by the remote control or by inserting a card
    • H04N21/4415Acquiring end-user identification, e.g. using personal code sent by the remote control or by inserting a card using b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r, e.g. by voice recognition or fingerprint scan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6Us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大体描述了用于控制远程显示器的技术。在一些示例中,使用手持计算设备控制远程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由手持计算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数据,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选择远程显示设备;以及向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Description

控制远程显示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除非本文中另行指出,否则在本部分中描述的材料不是本申请中权利要求的现有技术,并且不由于包括在本部分中而被承认为现有技术。
主要由于显示屏的尺寸小,便携式电子设备固有地具有有限的显示能力,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手持设备,例如蜂窝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PDA)。最近流行的对公共显示设备的使用以及公共显示设备的可用性与普遍可获得的高速网络连接相结合,使得便携式电子设备用户对具有更好的分辨率和更大尺寸的显示器的需求增长。为了使用公共显示设备,用户需要接入适合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或触摸屏界面等),以控制该显示设备。然而,由于包括经济和卫生原因在内的各种原因,公共显示设备具有相关联的输入设备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使用手持计算设备控制远程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由手持计算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数据,基于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选择远程显示设备;以及向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在另一示例中,手持计算设备包括接收机、脸部识别器、选择器和显示设备控制器。接收机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图像。脸部识别器从各个接收到的图像中提取脸部信息。选择器基于从每个接收到的图像提取的脸部信息与手持计算设备上存储的脸部信息的比较,选择远程显示设备。显示设备控制器向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在又一示例中,计算设备包括接收机、选择器和显示设备控制器。接收机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脸部信息。选择器基于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发送的脸部信息与计算设备上存储的脸部信息的匹配,选择远程显示设备。显示设备控制器向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显示设备包括图像捕获器、发射机和控制器。图像捕获器使用摄像机捕获图像。发射机发送所述图像,以由手持计算设备接收。控制器从所述手持计算设备接收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显示设备。
前述总结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了上述说明性方面、实施例和特征,通过参考图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从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结合附图,本公开的前述特征和其他特征将变得更加完全地显而易见。要理解,这些图仅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因此,不将其视为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将通过附图的使用,以其他的特性和细节来描述本公开,其中:
图1描述了可以采用来实现远程显示器控制的一些示例系统;
图2描述了图1中示出的示例显示设备;
图3描述了图1中示出的示例手持计算设备;
图4描述了图1中示出的另一示例显示设备;
图5描述了图1中示出的另一示例手持计算设备;
图6示出了用于实现远程显示器控制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图7描述了实现远程显示器控制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
图8是描述被布置用于远程设备控制的示例计算设备的框图;
以上附图都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来布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形成了详细描述的一部分的附图。在附图中,除非上下文另行指出,否则类似的符号一般标识类似的组件。在详细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说明性实施例不意味着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它实施例,且可以进行其他改变。将容易理解,可以用广泛不同的各种配置来排列、替换、组合、分离和设计如本文一般性描述的且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所有这些配置都是本文可显式预期的。
其中,本公开一般涉及与远程显示器控制有关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简而言之,针对使用手持计算设备来远程控制显示器,对技术进行一般性描述。在一些示例中,显示器包括显示区。在一些示例中,用于远程控制显示器的方法包括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数据。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包括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选择远程显示器。在一些示例中,该方法包括向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图1描述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可以采用来实现远程显示器控制的一些示例系统。如图所示,远程显示器控制系统100包括通过无线通信网络106通信的显示设备102和手持计算设备104。
显示设备102是显示视觉内容的输出设备。广而言之,视觉内容可以包括图像、视频、动画、网页、或者可以在屏幕上视觉化的任何种类的内容。显示设备102包括用于连接到手持计算设备104并与手持计算设备104通信的无线通信组件或介质,以及显示设备102通过无线通信组件或介质从手持设备104接收控制信号。在一些示例中,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用于改变显示设备102的频道或音频音量、调整设置、移动光标、输入符号或字符等的控制命令。
显示设备102还包括图像捕获设备(例如,摄像机),图像捕获设备适于捕获试图使用手持计算设备104来控制显示设备102的用户108的图像。可以适合地放置图像捕获设备,以拍摄(捕获图像)可能面向显示设备102的显示屏幕的人的脸部图片。当然,如果这个人没有面向显示屏幕(例如,虽然这个人很靠近地站在显示设备102前,但是碰巧面向背离显示屏幕的方向),图像捕获设备可以捕获不是这个人的脸部的图像。在一些示例中,使用图像捕获设备,显示设备102可以在用户108正在查看显示屏幕时捕获用户108的图像,并向手持计算设备104发送所捕获的图像,以使得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从接收到的图像识别用户108的脸部。在其他示例中,显示设备102可以从所捕获的图像提取脸部信息,并发送所提取的脸部信息,而不是发送图形自身。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脸部信息”指代从人的脸部图像提取的用于识别或验证这个人的信息。脸部信息可以包括来自图像的所识别的脸的眼睛、鼻子、颊骨或下颌的相对位置、尺寸或形状。
手持计算设备104是适于控制显示设备102的设备。换言之,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充当显示设备102的远程控制设备。手持计算设备104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或便携式通信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PC等。手持计算设备104包括用于与显示设备102通信的无线通信组件或介质。
在一些示例中,可能有一个以上的显示设备位于手持计算设备104的通信范围内。在该情况下,手持计算设备104被配置为基于脸部识别来选择要控制的一个显示设备。假设三个显示设备(例如,显示设备A、B和C)彼此很靠近,以及用户108想要控制显示设备A。当用户108靠近显示设备A站立并查看(即,面向)显示设备A的显示屏幕时,各个显示设备捕获到相应的图像并分别向手持计算设备104发送图像。因此,手持计算设备104从手持计算设备104的通信范围内的显示设备接收到多个图像。然而,因为用户108不可能同时查看或面向两个或更多的显示设备,仅有一个图像可以是用户108的脸部图像。因此,使用脸部识别,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确定用户108想要控制哪个显示设备(在本情况下,显示设备A),并向所期望的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从显示设备102接收图像,并从接收到的图像提取脸部信息。当手持计算设备104确定所提取的脸部信息与用户108的脸部信息匹配时,用户108可以使用手持计算设备104控制显示设备102。可以在手持计算设备104上显示用于控制显示设备102的控制界面。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从显示识别102接收控制界面。控制界面可以包括预定的虚拟“按钮”或“键盘”。当用户108按压或触摸所显示的按钮之一时,手持计算识别104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向显示设备102发送该控制信号。在其他示例中,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接收由显示设备102提取的脸部信息,而不是接收图像自身。当手持计算设备104接收到脸部信息时,手持计算设备104将接收到的脸部信息与用户108的脸部信息相比较,并确定前者是否与后者匹配。
无线通信网络106是便于在显示设备102和手持计算设备104之间传递电子内容或消息的通信链路。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网络106包括无线个域网,可以用例如IrDA、Bluetooth、UWB、Z-Wave或ZigBee的网络技术使得无线个域网成为可能。将会认识到,无线通信网络106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类型的网络或由一个或多个其他类型的网络组成,例如,局域网、广域网、点对点拨号连接、蜂窝电话网络等。
图2描述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图1中示出的显示设备102的示例。如图所示,显示设备102包括图像捕获器200、发射机202和控制器204。
图像捕获器200使用摄像机捕获图像。可以适合地放置摄像机,以记录在显示设备102前面(具体地,在摄像机前面)的对象的图像。例如,可以将摄像机放置为拍摄在显示设备102的显示屏幕前面的人的图片。在一些示例中,摄像机可以位于显示设备102的显示屏幕的顶上,以使得当用户108站立在显示设备102前面并查看或面向显示屏幕时,图像捕获器200可以捕获包括用户108的脸部在内的图像。
发射机202发送由图像捕获器200捕获的图像,以由手持计算设备104通过无线通信网络106接收。当发送图像时,发射机202还可以在图像之外还发送显示设备102的标识信息,因此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基于该标识信息识别并连接到显示设备102。标识信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序列号、通用唯一标识符(UUID)、IP地址、MAC地址、统一资源标识符(URI)等。
控制器204从手持计算设备104接收控制信号,并基于该控制信号控制显示设备102。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204可以向手持计算设备104发送适于控制显示设备102的控制界面,因此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在其屏幕上显示接收到的控制界面。
图3描述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图1中示出的手持计算设备104的示例。如图所示,手持计算设备104包括接收机300、脸部识别器302、选择器304和显示设备控制器306。
接收机300通过无线通信网络106从显示设备102接收图像。例如,接收机300可以接收用户108站立在显示设备102前面并查看或面向显示屏幕时的图像。
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有一个以上的显示设备靠近手持计算设备104。各个显示设备使用其摄像机捕获站立在显示设备前面的人(例如,用户108)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机300从手持计算设备104的通信范围内的显示设备接收多个图像。然而,由于用户108不可能同时查看或面向两个或更多的显示设备,仅有一个图像可以包含用户108的脸部图像。换而言之,最多有一个显示设备可能捕获到用户108的脸部的图像。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用户108面向多个显示设备中的显示设备102,并且显示设备102捕获并发送包括用户108的脸部在内的图像。
脸部识别器302从各个接收到的图像提取脸部信息。可以应用各种技术来实现脸部信息提取。例如,脸部识别器302可以基于可从图像检测到的颜色、形状或纹理来确定图像的脸部区域。在确定脸部区域后,脸部识别器302然后可从脸部区域提取脸部特征的集合,例如,鼻子、眼睛或嘴的位置或形状、嘴的宽度、瞳孔与瞳孔之间的宽度、皮肤颜色等。
选择器304将各个提取到的脸部信息与存储在手持计算设备104上的脸部信息进行比较。手持计算设备104存储拥有手持计算设备104或允许使用手持计算设备104的用户108的脸部信息,因此选择器304可以确定接收到的图像中哪个图像包括了与用户108的脸部信息匹配的脸部信息。基于该比较,选择器304选择发送的图像包含与存储在手持计算设备104上的脸部信息匹配的匹配脸部信息的显示设备。如上所述,显示设备102可以在发送图像时向手持计算设备104发送标识信息,因此选择器304可以使用标识信息来识别所选择的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控制器306向所选择的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息。在以上示例中,所选择的显示设备可以是显示设备102。在向显示设备102发送控制信号之前,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向显示设备102发送请求适于控制显示设备102的控制界面的消息,并作为回应接收所请求的合适的控制界面。在接收控制界面之后,手持计算设备104在手持计算设备104的显示器上显示控制界面。当用户108操作控制界面时,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向显示设备102发送该控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各种显示设备的控制界面预加载或储存在手持计算设备104中。
图4描述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图1中示出的显示设备102的另一示例。如图所示,显示设备102包括图像捕获器400、脸部识别器402、发射机404和控制器406。图像捕获器400和控制器406分别与上述的图像捕获器200和控制器204实质类似。因此,为了清楚,将不再描述图像捕获器400和控制器406。
脸部识别器402从所捕获的图像提取脸部信息。
发射机404发送提取到的脸部信息,以由手持计算设备104通过无线通信网络106接收。如以上图2中提及的,发射机404还可以在图像之外还发送显示设备102的标识信息,因此手持计算设备104可以基于该标识信息识别并连接到显示设备102。
图5描述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图1中示出的手持计算设备104的一些示例实施例。如图所示,手持计算设备104包括接收机500、选择器502和显示设备控制器504。显示设备控制器504与上述的显示设备控制器306实质上类似。因此,为了清楚,将不再描述显示设备控制器306。
接收机500通过无线通信网络106从显示设备102接收脸部信息。
选择器502将各个接收到的脸部信息与存储在手持计算设备104上的脸部信息进行比较。手持计算设备104存储拥有手持计算设备104或允许使用手持计算设备104的用户108的脸部信息,因此选择器502可以确定接收到的图像中哪个图像包括了与用户108的脸部信息匹配的脸部信息。基于该比较,选择器502选择发送的脸部信息与存储在手持计算设备104上的脸部信息匹配的显示设备。如上所述,显示设备102可以在发送图像时向手持计算设备104发送标识信息,因此选择器502可以使用标识信息来识别所选择的显示设备。
图6描述了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实现远程显示器控制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例如,可以使用上述的手持计算设备104来实现图6中的过程。示例过程可以包括由步骤S602、S604和/或S606中的一个或多个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动作或功能。虽然描述为离散的步骤,可以根据所期望的实现将各个步骤划分为附加的步骤、组合为更少的步骤或者取消。处理可以在步骤S602处开始。
在步骤S602处,可将手持计算设备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到的数据包括人(例如上述的用户108)的图像,该图像是由一个或多个显示设备中的每一个捕获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接收到的数据可以是其图像被一个或多个显示设备中的每一个捕获到的人的脸部信息。处理可以从步骤S602继续到步骤S604。
在步骤S604处,手持计算设备可被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来选择远程显示设备。对适当远程显示设备的选择基于从每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与手持计算设备上存储的脸部信息的比较。在数据不是脸部信息的情况下,手持计算设备可能需要从接收到的数据提取脸部信息。处理可以从步骤S604继续到S606。
在步骤S606处,手持计算设备可被配置为向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图7描述了实现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远程显示器控制的计算机程序产品800。程序产品800可以包括信号承载介质802。信号承载介质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804,当由例如处理器执行时,指令804可以提供以上关于图1-6描述的功能。从而,例如参考系统100,手持计算设备104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响应于由介质802向手持计算设备104和/或显示设备102传送的指令,采取图6中示出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在一些实现中,信号承载介质802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读介质806,例如但不限于,硬盘驱动、高密度盘(CD)、数字视频盘(DVD)、数字带、存储器等。在一些实现中,信号承载介质802可以包含可记录介质808,例如但不限于存储器、读/写(R/W)CD、R/WDVD等。在一些实现中,信号承载介质802可以包含通信介质810,例如但不限于数字和/或模拟通信介质(例如,光纤电缆、波导、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从而,例如可以由RF信号承载介质802向系统100的一个或多个模块传送程序产品800,其中,由无线通信介质810(例如,符合IEEE802.11标准的无线通信介质)来传送信号承载介质802。
图8是描述根据本文中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被布置来实现远程显示器控制的示例计算设备900的框图。在非常基础的配置902中,计算设备90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4以及系统存储器906。可以将存储器总线908用于处理器904和系统存储器906之间的通信。
取决于所需配置,处理器904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μP)、微控制器(μ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他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9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级别的高速缓存,比如一级高速缓存910和二级高速缓存912、处理器核心914和寄存器916。示例处理器核心914可以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浮点单元(FPU)、数字信号处理核心(DSP核心)、或他们的任意组合。示例存储器控制器918还可以与处理器904一起使用,或在一些实现中,存储器控制器918可以是处理器904的内部部分。
取决于所需配置,系统存储器906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包括但不限于: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闪存等)、或他们的任意组合。系统存储器906可以包括:操作系统920、一个或多个应用922、以及程序数据924。应用922可以包括远程显示器控制算法926,其被布置为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包括关于图6的过程描述的功能)。程序数据924可以包括脸部信息数据928,对于本文中描述的使用远程显示器控制算法的操作而言,脸部信息数据928是有用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922可以被布置为在操作系统920上与程序数据924一起操作,以使得可以如本文中描述的一样提供对方便的远程显示器控制的实现。图8中通过内部虚线内的这些组件描述了所描述的基本配置902。
计算设备900可以具有用于方便在基本配置902和任何所需设备和接口之间进行通信的附加特征或功能以及附加接口。例如,总线/接口控制器930可以用于方便在基本配置902和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设备932之间经由存储接口总线934来进行通信。数据存储设备932可以是可拆卸式存储设备936、不可拆卸式存储设备938、或他们的组合。例如,可拆卸式存储和不可拆卸式存储设备的示例包括:磁盘设备(例如软盘驱动器和硬盘驱动器(HDD))、光盘驱动器(例如高密度盘(CD)驱动器或数字多功能盘(DVD)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SD)、以及磁带驱动器等。示例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的、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的介质,其可以由用于存储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
系统存储器906、可拆卸式存储设备936和不可拆卸式存储设备938是计算机存储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器、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以用于存储所需信息且可以由计算设备900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的这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设备900的一部分。
计算设备900还可以包括用于方便从各种接口设备(例如,输出设备942、外围接口944和通信设备946)经由总线/接口控制器930到基本配置902进行通信的接口总线940。示例输出设备942包括图形处理单元948和音频处理单元950,其可以被配置为与各种外部设备通信,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A/V端口952与显示器或扬声器通信。示例外围接口944包括串行接口控制器954或并行接口控制器956,其可以被配置为经由一个或多个I/O端口958与外部设备通信,例如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笔、语音输入设备、触摸输入设备等)或其他外围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等)。示例通信设备946包括网络控制器960,其可以被布置为方便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端口964通过网络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计算设备962进行通信。
网络通信链路可以是通信介质的一个示例。通信介质一般可以体现为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在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例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且可以包括任何信息传输介质。“调制数据信号”可以是以将信息编码到信号中的方式来设置或改变其一个或多个特征集的信号。作为示例,且不作为限制,通信介质可以包括有线介质(例如,有线网络或直连线连接)以及无线介质(例如,声音介质、射频(RF)介质、微波介质、红外(IR)介质和其他无线介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既包括存储介质,也包括通信介质。
可以将计算设备900实现为小规格便携式(或移动)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个人媒体播放器设备、无线网页查看设备、个人头戴式耳机设备、专用设备或包括上述任何功能在内的混合设备)的一部分。还可以将计算设备900实现为包括膝上型计算机和非膝上型计算机配置在内的个人计算机。
本公开不受到本申请中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的限制,这些实施例预期是对各种方面的说明。可以在不脱离其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很多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前述描述,除了本文枚举出的那些以外,在公开范围内的功能等效的方法和装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修改和变化预期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本公开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种权利要求所授予的全范围等同替代来限定。应当理解本公开不受限于特定方法、试剂、化合物成分或生物系统,这些特定方法、试剂、化合物成分或生物系统当然可以变化。还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且并不旨在限制。
对于本文中任何实质上复数和/或单数术语的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对于上下文和/或应用恰当的时候将复数翻译为单数和/或将单数翻译为复数。为了清楚,在此可以明确阐述各种单数/复数置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一般而言,所使用的术语,特别是所附权利要求中(例如,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主体部分中)使用的术语,一般地应理解为“开放”术语(例如,术语“包括”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具有”应解释为“至少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如果意在所引入的权利要求中标明具体数目,则这种意图将在该权利要求中明确指出,而在没有这种明确标明的情况下,则不存在这种意图。例如,为帮助理解,所附权利要求可能使用了引导短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来引入权利要求中的特征。然而,这种短语的使用不应被解释为暗示着由不定冠词“一”或“一个”引入的权利要求特征将包含该特征的任意特定权利要求限制为仅包含一个该特征的实施例,即便是该权利要求既包括引导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又包括不定冠词如“一”或“一个”(例如,“一”和/或“一个”应当被解释为意指“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在使用定冠词来引入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时,同样如此。另外,即使明确指出了所引入权利要求特征的具体数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这种列举应解释为意指至少是所列数目(例如,不存在其他修饰语的短语“两个特征”意指至少两个该特征,或者两个或更多该特征)。另外,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实质上任意表示两个或更多可选项目的转折连词和/或短语,无论是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还是附图中,都应被理解为给出了包括这些项目之一、这些项目任一方、或两个项目的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应当被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另外,在以马库什组描述本公开的特征或方案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本公开由此也是以该马库什组中的任意单独成员或成员子组来描述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出于任意和所有目的,例如为了提供书面说明,这里公开的所有范围也包含任意及全部可能的子范围及其子范围的组合。任意列出的范围可以被容易地看作充分描述且实现了将该范围至少进行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十等分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在此所讨论的每一范围可以容易地分成下三分之一、中三分之一和上三分之一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有诸如“直至”、“至少”之类的语言包括所列数字,并且指代了随后可以如上所述被分成子范围的范围。最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范围包括每一单独数字。因此,例如具有1~3个单元的组是指具有1、2或3个单元的组。类似地,具有1~5个单元的组是指具有1、2、3、4或5个单元的组,以此类推。
尽管已经在此公开了多个方案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其他方案和实施例。这里所公开的多个方案和实施例是出于说明性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公开的真实范围和精神由所附权利要求表征。

Claims (13)

1.一种用于使用手持计算设备来控制远程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
由手持计算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数据,所述数据包括由以下各项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手持计算设备的用户的图像,以及从手持计算设备的用户的图像提取的脸部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数据,由所述手持计算设备选择远程显示设备;以及
所述手持计算设备向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其中,在发送所述控制信号之前,所述手持计算设备从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接收控制界面来对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包括由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捕获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还包括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远程显示设备还包括:
从各个接收到的图像提取脸部信息;以及
基于从各个接收到的图像提取的脸部信息与手持计算设备上存储的脸部信息的比较,选择远程显示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包括从分别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捕获的一个或多个图像提取的脸部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远程显示设备包括:基于从一个或多个图像提取的脸部信息与手持计算设备上存储的脸部信息的比较,选择远程显示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图像是从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到的。
7.一种手持计算设备,包括:
接收机,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图像,各个接收到的图像包括手持计算设备的用户的图像;
脸部识别器,被配置为从各个接收到的图像提取脸部信息;
选择器,被配置为基于从各个接收到的图像提取的脸部信息与手持计算设备上存储的脸部信息的比较,选择远程显示设备;以及
显示设备控制器,被配置为向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显示设备控制器还被配置为从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接收控制界面来对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图像是由相应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捕获到的。
9.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接收机,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从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脸部信息,所述脸部信息包括与计算设备的用户有关的脸部信息;
选择器,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的脸部信息与计算设备上存储的脸部信息的匹配,选择远程显示设备;以及
显示设备控制器,被配置为向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显示设备控制器还被配置为从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接收控制界面来对所选择的远程显示设备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来自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的脸部信息是从分别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显示设备捕获的一个或多个图像提取的。
1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图像捕获器,被配置为使用摄像机来捕获图像;
发射机,被配置为发送所述图像,以由手持计算设备接收,所述图像包括所述手持计算设备的用户的图像;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从所述手持计算设备接收控制信号,以及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来控制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向所述手持计算设备发送适于控制显示设备的控制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在所述图像之外还向所述手持计算设备发送所述显示设备的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脸部识别器,被配置为从所述图像提取脸部信息,以及所述发射机被配置为向所述手持计算设备发送所提取的脸部信息。
CN201080067503.0A 2010-08-17 2010-08-17 控制远程显示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9599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0/045780 WO2012023930A1 (en) 2010-08-17 2010-08-17 Remote display contr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940A CN102959940A (zh) 2013-03-06
CN102959940B true CN102959940B (zh) 2016-05-18

Family

ID=45593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503.0A Active CN102959940B (zh) 2010-08-17 2010-08-17 控制远程显示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866587B2 (zh)
JP (1) JP5603493B2 (zh)
KR (1) KR101409951B1 (zh)
CN (1) CN102959940B (zh)
WO (1) WO20120239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9467A1 (en) * 2012-08-14 2014-02-20 Pierre-Yves Laligand Input device using input mode data from a controlled device
CN104885065A (zh) * 2012-08-31 2015-09-02 游戏大厅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使用远程设备与显示屏进行通信和互动的系统和方法
US9728227B2 (en) * 2013-07-24 2017-08-08 Ricoh Company, Ltd. Display system, information terminal, display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50373295A1 (en) * 2014-06-24 2015-12-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vice configuration
US10379808B1 (en) * 2015-09-29 2019-08-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dio associating of computing devices
US9640043B1 (en) * 2015-12-18 2017-05-02 Mitutoyo Corporation Remote display device for use in a metrology personal area network
KR102406380B1 (ko) * 2016-01-05 2022-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KR102407127B1 (ko) 2016-01-05 2022-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US9866916B1 (en) 2016-08-17 2018-01-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dio content delivery from multi-display device ecosystem
JP6872883B2 (ja) * 2016-11-09 2021-05-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システム、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991A (zh) * 2008-12-17 2010-06-23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5743B2 (ja) 1989-11-13 1999-03-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載情報表示方法
JP3154529B2 (ja) 1991-10-14 2001-04-09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官能基を有するイソブチレン系重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US7130454B1 (en) * 1998-07-20 2006-10-31 Viisage Technology, Inc. Real-time facial recognition and verification system
US7634662B2 (en) * 2002-11-21 2009-12-15 Monroe David A Method for incorporating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 a multimedia surveillance system
JP4178697B2 (ja) * 1999-11-18 2008-11-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型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入出力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入出力方法
DE60119418T2 (de) 2000-03-22 2007-05-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Kawasaki Gesichtsbildaufnehmendes Erkennungsgerät und Passüberprüfungsgerät
JP2001344213A (ja) * 2000-05-31 2001-12-14 Hitachi Ltd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
US7113074B2 (en) * 2001-03-30 2006-09-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a personalized networked environment
US7224903B2 (en) 2001-12-28 2007-05-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Universal remote control unit with automatic ap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programming
US7132058B2 (en) * 2002-01-24 2006-11-07 Rohm And Haas Electronic Materials Cmp Holdings, Inc. Tungsten polishing solution
US20030161507A1 (en) * 2002-02-28 2003-08-28 Spectra System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facial recognition with a hand-held imaging device
US8154581B2 (en) 2002-10-15 2012-04-10 Revolutionary Concepts, Inc. Audio-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receiving person at entrance
US8323106B2 (en) * 2008-05-30 2012-12-0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Determination of controller three-dimensional location using image analysis and ultrasonic communication
KR20050074248A (ko) 2004-01-12 2005-07-18 인스티튜트 포 인포메이션 인더스트리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원격 제어 장치, 원격 제어방법 및 원격 제어 방법을 이용한 시스템
WO2005119591A1 (ja) * 2004-06-04 2005-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携帯機器
US7962854B2 (en) * 2004-10-19 2011-06-1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isplaying content on multiple display screens using handheld wireless communicators
JP4114676B2 (ja) 2005-05-16 2008-07-09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再生装置
JP4967259B2 (ja) * 2005-06-14 2012-07-0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被制御機器
US7664961B2 (en) * 2005-09-12 2010-02-16 Imation Corp. Wireless handheld device with loc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7155213B1 (en) * 2005-09-16 2006-12-26 James R. Almeda Remote control system
US8125509B2 (en) * 2006-01-24 2012-02-28 Lifesize Communications, Inc. Facial recognition for a videoconference
CN101064913B (zh) 2006-04-29 2012-05-1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用于扩展基站覆盖范围的中继站、基站及其方法
TWM306436U (en) * 2006-07-21 2007-02-11 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Monitor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with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4941124B2 (ja) * 2007-06-25 2012-05-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299889B2 (en) * 2007-12-07 2012-10-30 Cisco Technology, Inc. Home entertainment system providing presence and mobility via remote control authentication
TWI376109B (en) * 2008-04-23 2012-11-01 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apable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529914B1 (ko) 2008-05-28 2015-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휴대 단말기의 원격제어 방법
US8160568B2 (en) 2008-05-27 2012-04-1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remote-controlling thereof
JP5464823B2 (ja) * 2008-06-17 2014-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060549A1 (en) * 2008-09-11 2010-03-11 Ely Tser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generating different user environmen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with displays of various form factors
JP4697279B2 (ja) 2008-09-12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検出方法
JP5223601B2 (ja) * 2008-10-31 2013-06-26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AT507759B1 (de) * 2008-12-02 2013-02-15 Human Bios Gmbh Anforderungsbasiertes personenidentifikationsverfahren
JP5212187B2 (ja) * 2009-03-06 2013-06-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表示制御方法、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154529U (ja) * 2009-07-31 2009-10-22 佐藤 均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携帯電話機、及び電子鏡
US20110072355A1 (en) * 2009-09-24 2011-03-24 Fuji Xerox Co., Ltd. At-a-distance magic lenses for privacy-sensitive, collaborative document viewing across mobile devices and large displays
KR101657565B1 (ko) * 2010-04-21 2016-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증강 원격제어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8427476B2 (en) * 2009-12-14 2013-04-23 Acer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visual setting of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991A (zh) * 2008-12-17 2010-06-23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66587B2 (en) 2014-10-21
JP2013541749A (ja) 2013-11-14
US20120044051A1 (en) 2012-02-23
JP5603493B2 (ja) 2014-10-08
US9570037B2 (en) 2017-02-14
US20150070250A1 (en) 2015-03-12
WO2012023930A1 (en) 2012-02-23
KR20130029766A (ko) 2013-03-25
KR101409951B1 (ko) 2014-07-02
CN102959940A (zh) 201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9940B (zh) 控制远程显示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CN105323708B (zh) 移动设备和将移动设备与电子设备配对的方法
US20130262687A1 (en) Connecting a mobile device as a remote control
US2021005165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tting operating channel of the same
EP3160151B1 (en)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1010610B (zh) 一种视频截图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00234001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TWI544336B (zh) 眼鏡、電子裝置與其配對的方法以及順暢內容播放的方法
CN111726678B (zh) 一种设备间多媒体内容续播的方法
JP5271703B2 (ja) コンテクスト・センシティブなデータ処理方法
CN106961617B (zh) 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EP2424170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JP5200900B2 (ja) 通信機器
KR20120093744A (ko)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3870434A (zh) 集成音频和视频会议能力
WO2022062998A1 (zh) 一种设备推荐方法及设备
US971248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questing and transferring contents
US10013949B2 (en) Terminal device
KR100701019B1 (ko) 휴대폰 카메라를 이용한 통합 영상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EP431242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system
US2010004812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duct
KR20170081419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5712374A (zh) 一种显示方法、芯片与电子设备
JP2005295547A (ja) 携帯型テレビ電話
CN111083528A (zh) 一种信息播放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5

Address after: Southern Factory Plant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o. 2 Xincheng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USA

Patentee before: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