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7818A - 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7818A
CN102957818A CN2011102547974A CN201110254797A CN102957818A CN 102957818 A CN102957818 A CN 102957818A CN 2011102547974 A CN2011102547974 A CN 2011102547974A CN 201110254797 A CN201110254797 A CN 201110254797A CN 102957818 A CN102957818 A CN 102957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ne
unregistered terminal
terminal machine
bridging
bridg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47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博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547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78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7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7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中未注册终端机中安装有桥接软件。未注册终端机先搜寻网络中的已注册网络电话,并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桥接网络电话,借以,未注册终端机成为此桥接网络电话的代理装置。未注册终端机可通过桥接软件,对桥接网络电话传递控制指令,并且,当桥接网络电话与远程网络电话建立通话连接时,未注册终端机可以通过桥接网络电话接收并传送媒体封包,借以与远程网络电话进行通话。如此一来,未注册终端机不必向网络电话服务器进行登录与注册,也可以通过此桥接方法,执行网络电话功能。

Description

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网络电话,尤其有关一种令未向网络电话服务器注册的终端机可以建立网络桥接通话,以使用网络电话服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电话都是普及于一般大众的生活之中,用于通讯联系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随着因特网的发达,对于通讯的方法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比起电话线路的牵设与维护,因特网的普及更为快速与便利。距离遥远的两地,原本需要经过多次的转接之后,才能够建立起两地电话话机之间的通话,然而通过因特网,可以直接且非常快速的建立两地之间的连线。
因此,近年来市场上渐渐的以网络电话(IP Phone)取代了传统电话,除了因特网的维护比传统电话线路容易之外,通过因特网拨打网络电话并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致使许多使用者为了节省电话费用的开销,纷纷使用了网络电话来取代传统电话。
然而,一般的网络电话话机与传统电话话机相同,通常设置于固定位置,并且不会被移动。当使用者远离该网络电话话机时,该网络电话话机的来电无法被使用者接听;另外,当使用者想拨打电话时,需要走回该网络电话话机旁,才能够使用该网络电话话机来拨打网络电话,确实相当不便。
以办公桌上的网络电话话机为例,当使用者离开办公桌时,即无法接听该网络电话话机的来电,这样会造成漏接的事情发生。另外,当使用者离开办公桌时,若想紧急拨打电话,只能使用自己的移动电话来拨打,这样将需要花费额外的电话费用。
并且,在使用者离开办公桌时,若想使用自己的移动电话拨打电话或发出电子邮件来联络客户,但客户的联络方式都存储在该网络电话话机之中,使用者无法紧急联络客户,该网络电话话机具有的强大记忆功能将形同虚设。
另外,一般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可在安装通讯软件后,再由其直接向网络电话服务器进行注册,借以,该电子装置可通过该通讯软件来拨打网络电话,而远程的网络电话也可拨打电话至该电子装置。然而,在一般企业或公司中,其交换机未必能支持此功能,需要另外投资设备才能够支持。另外,也可能因为管理层面的工作较为繁复而不被公司接受使用,或是使用上设置有很多限制等,将会造成使用者的极大不便。
因此,市场上确实应该提出一套新颖的使用方法,能将现有的网络电话话机功能发展到极致,借以提高网络电话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使终端机能够不必向网络电话服务器进行注册,直接以桥接至其它已注册网络电话的方式建立网络桥接通话(IP call bridge),以拨打与接听网络电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运用在未注册终端机上,其中该未注册终端机中安装有桥接软件,该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包括:a)该未注册终端机通过该桥接软件,搜寻网络统中的至少一个已注册网络电话,其中每个该已注册网络电话都已向网络电话服务器注册;b)选择其中一个该已注册网络电话,以作为桥接网络电话;c)该未注册终端机通过该桥接软件与该桥接网络电话沟通,成为该桥接网络电话的代理装置;d)该桥接网络电话与远程网络电话建立通话连接,其中该远程网络电话已向网络电话服务器注册;及e)该未注册终端机通过该桥接网络电话,与该远程网络电话传递媒体封包。
如上所述,其中该桥接方法还包括步骤f:所述未注册终端机传递控制指令至所述桥接网络电话,其中该控制指令至少包括欲拨打的所述远程网络电话的电话号码。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控制指令为远程过程调用控制指令。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媒体封包为实时传输协议封包。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未注册终端机为移动电话、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个人数字助理的其中一个。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步骤a中,所述网络统为Wi-Fi、蓝牙、及ZigBee的至少其中一个。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步骤e还包括:
e1)所述远程网络电话传输所述媒体封包至所述桥接网络电话;
e2)步骤e1后,该桥接网络电话传输该媒体封包至所述未注册终端机;及
e3)步骤e2后,该未注册终端机对该媒体封包进行解压缩,以播放解压缩后产生的多媒体资料。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多媒体资料为语音资料或影像资料。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步骤e还包括:
e1)所述远程网络电话传输所述媒体封包至所述桥接网络电话;
e2)步骤e1后,该桥接网络电话对该媒体封包进行解压缩;及
e3)步骤e2后,该桥接网络电话将解压缩后产生的多媒体资料传输至所述未注册终端机上播放。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多媒体资料为语音资料或影像资料。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功效:使用者持有的终端机,例如移动电话、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不需要向网络电话服务器进行注册,即可通过所选择的桥接网络电话拨出网络电话,并且还可以通过该终端机接听该桥接网络电话的来电。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网络电话功能的实用性,并且还能达到不漏接电话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通话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桥接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桥接网络电话                2远程网络电话
3未注册终端机                30桥接软件
4网络电话服务器              P1控制指令
P2媒体封包                   S10~S24、S30~S40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发明。
首先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本发明主要运用于两个以上网络电话话机之间,其中,各个该网络电话(例如图中的桥接网络电话1及远程网络电话2等)主要都为已注册网络电话,每台已注册网络电话都通过网络系统连接网络电话服务器(VoIP Server)4,并向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进行注册,彼此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服务建立通话连线。
上述网络电话服务器4主要可以为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服务器,或者各个该网络电话1、2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连接企业内部的网络交换机(IP PBX),并经由该网络交换机连接至共享的后端服务器,并不加以限定。
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等,可通过不同于上述网络系统,例如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蓝牙、及紫蜂(ZigBee)等与该桥接网络电话1进行连线。其中,该电子装置主要为未向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进行注册,无法执行网络电话功能的未注册终端机3。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该未注册终端机3中安装有桥接软件30,该未注册终端机3可执行该桥接软件30,以连接该网络系统可支持的连线范围内的一个该桥接网络电话1,借以通过该桥接网络电话1,与目的地的该远程网络电话2建立网络桥接通话(IP call bridge),以进行网络电话的拨打/接听服务。
该未注册终端机3主要可以传输控制指令P1至该桥接网络电话1,以操控该桥接网络电话1的动作。其中,该控制指令P1可以包括欲拨打的该远程网络电话2的电话号码,以及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发送电子邮件、及查询电话簿等指令。并且,该控制指令P1主要可以为,例如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Calls,RPC)控制指令,但不可加以限定。
该桥接网络电话1主要与目的地的该远程网络电话2建立通话连接,并且彼此传输媒体封包P2,以进行通话。本实施例中,该桥接网络电话1将该媒体封包P2直接传送至该未注册终端机3,使该未注册终端机3在解压缩后产生多媒体资料,并予以播放;另外,该桥接网络电话1也可以对该媒体封包P2进行解压缩,并将解压缩后产生的该多媒体资料传输至该未注册终端机3上播放,并不加以限定。
其中,该媒体封包P2主要可以为,例如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RTP)封包,但不加以限定。并且,该媒体封包P2解压缩后产生的该多媒体资料,主要可为语言资料和/或影像资料,根据该桥接网络电话1及该远程网络电话2可支持语音传输和/或影像传输功能而定,不应加以限定。
本实施例中,单个该未注册终端机3可以桥接单个该桥接网络电话1,借以成为该桥接网络电话1的代理装置,如此一来,当该桥接网络电话1有来电时,该桥接网络电话1及该未注册终端机3都会响起,使用者可选择使用该桥接网络电话1来接听,或使用该未注册终端机3来接听。并且,当使用者想拨打网络电话时,可以直接使用该桥接网络电话1拨打,或者,使用者还可以操作该未注册终端机3,以桥接至该桥接网络电话1来拨打网络电话。甚至,若该桥接网络电话1中存储有大量的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使用者还可以操作该未注册终端机3,以桥接至该桥接网络电话1,查询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等信息。
然后请同时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通话连接示意图。首先,该桥接网络电话1及该远程网络电话2都需要向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进行注册,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也需要确认该桥接网络电话1及该远程网络电话2的注册动作(步骤S10)。另一方面,该未注册终端机3需要先在网络系统(例如可为公司内部的局域网络)的连线范围内,选择其中一个已注册网络电话,作为该桥接网络电话1,并进行代理配对,该桥接网络电话1也需要确认该未注册终端机3的代理动作(步骤S12)。
当该远程网络电话2拨打电话给该桥接网络电话1时,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会对该桥接网络电话1发出邀请信号(Invite),并接收该桥接网络电话1收到邀请的确认信号(步骤S14)。该桥接网络电话1接到邀请后,会同时对该未注册终端机3(即,代理装置)发出来电通知(步骤S16),并且,接收该未注册终端机3发出的回复通话的指令(步骤S18)。接着,该桥接网络电话1发出回复信号(ACK)至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并由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建立该桥接网络电话1与该远程网络电话2之间的通话连接(步骤S20)。
上述步骤S20后,该远程网络电话2与该桥接网络电话1成功建立通话连接,可实时传输该媒体封包P2(步骤S22),并且,该未注册终端机3可以通过该桥接网络电话1,与该远程网络电话2建立网络桥接通话(IP call bridge)(步骤S24)。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使用具有网络功能,但未向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注册的移动装置(即,该未注册终端机3),通过本发明的IP call bridge机制,与该远程网络电话2进行通话,并且不需要支付任何通话费用。
最后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桥接流程图。若想执行本发明的桥接方法,则该未注册终端机3中必须先安装应用程序(即,该桥接软件30),借以,该未注册终端机3可以通过该桥接软件30,搜寻网络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已注册网络电话(步骤S30),并且,通过该桥接软件30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该桥接网络电话1(步骤S32)。其中,上述每个已注册网络电话,都已向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进行过注册动作,可以拨打/接听网络电话服务。
当该未注册终端机3选择该桥接网络电话1之后,可以通过该桥接软件30与该桥接网络电话1沟通,借以成为该桥接网络电话1的代理装置(步骤S34)。当该未注册终端机3成为该桥接网络电话1的代理装置后,该未注册终端机3即可传递该控制指令P1至该桥接网络电话1(步骤S36),以操控该桥接网络电话1。其中,该控制指令P1可以为拨打网络电话、查询电话簿、发送短信、及发送电子邮件等指令,并且,该控制指令P1中至少包括目的地的该远程网络电话2的电话号码,但不加以限定。
当使用者想拨打网络电话至目的地的该远程网络电话2,或远程网络电话2拨打电话至该桥接网络电话1时,该桥接网络电话1与该远程网络电话2通过图2中的步骤建立通话连接(步骤S38),并且彼此传送该媒体封包P2。最后,该未注册终端机3再通过该桥接网络电话1,与该远程网络电话2传输该媒体封包P2(步骤S40),以建立网络桥接通话(IP call bridge),并进行通话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该步骤S40中,先由该远程网络电话2传输该媒体封包P2至该桥接网络电话1,该桥接网络电话1再传输该媒体封包P2至该未注册终端机3,最后再由该未注册终端机3对该媒体封包P2进行解压缩,并播放解压缩后产生的多媒体资料。另外,也可以在该桥接网络电话1接收该媒体封包P2后,直接对该媒体封包P2进行解压缩动作,并将解压缩后产生的该多媒体资料传输至该未注册终端机3上播放,并不加以限定。
上述多媒体资料可以为语音资料或影像资料,使用者可以通过该媒体封包P2的传递以及该多媒体资料的播放,与该远程网络电话2进行语音通话和/或影像通话。
本实施例中,该未注册终端机3内部主要需要安装应用程序(即,该桥接软件30),当该未注册终端机3加载该应用程序并执行后,即可执行本发明的该桥接方法,该桥接方法主要包括:
a)该未注册终端机3通过该应用程序,搜寻网络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已注册网络电话,其中每个该已注册网络电话都已向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注册;
b)选择其中一个该已注册网络电话,以作为一个该桥接网络电话1;
c)该未注册终端机3通过该应用程序与该桥接网络电话1沟通,借以成为该桥接网络电话1的代理装置;
d)该桥接网络电话1与该远程网络电话2建立通话连接,其中该远程网络电话2已向该网络电话服务器4注册;以及
e)该未注册终端机3通过该桥接网络电话1,与该远程网络电话2传递该媒体封包P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运用在未注册终端机上,其特征在于,该未注册终端机中安装有桥接软件,该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包括:
a)该未注册终端机通过该桥接软件,搜寻网络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已注册网络电话,其中每个该已注册网络电话都已向网络电话服务器注册;
b)选择其中一个该已注册网络电话,以作为桥接网络电话;
c)该未注册终端机通过该桥接软件与该桥接网络电话沟通,成为该桥接网络电话的代理装置;
d)该桥接网络电话与远程网络电话建立通话连接,其中该远程网络电话已向网络电话服务器注册;及
e)该未注册终端机通过该桥接网络电话,与该远程网络电话传递媒体封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桥接方法还包括步骤f:所述未注册终端机传递控制指令至所述桥接网络电话,其中该控制指令至少包括欲拨打的所述远程网络电话的电话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为远程过程调用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封包为实时传输协议封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注册终端机为移动电话、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个人数字助理的其中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所述网络系统为Wi-Fi、蓝牙、及ZigBee的至少其中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还包括:
e1)所述远程网络电话传输所述媒体封包至所述桥接网络电话;
e2)步骤e1后,该桥接网络电话传输该媒体封包至所述未注册终端机;及
e3)步骤e2后,该未注册终端机对该媒体封包进行解压缩,以播放解压缩后产生的多媒体资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资料为语音资料或影像资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还包括:
e1)所述远程网络电话传输所述媒体封包至所述桥接网络电话;
e2)步骤e1后,该桥接网络电话对该媒体封包进行解压缩;及
e3)步骤e2后,该桥接网络电话将解压缩后产生的多媒体资料传输至所述未注册终端机上播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媒体资料为语音资料或影像资料。
CN2011102547974A 2011-08-31 2011-08-31 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 Pending CN1029578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47974A CN102957818A (zh) 2011-08-31 2011-08-31 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47974A CN102957818A (zh) 2011-08-31 2011-08-31 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7818A true CN102957818A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66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47974A Pending CN102957818A (zh) 2011-08-31 2011-08-31 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78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5394A (zh) * 2019-05-07 2019-12-06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电话机会议系统、辅流发送方法、分享辅流方法及商业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1916A1 (en) * 1997-05-16 2000-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n enhanced radio telephone for use in internet telephony
CN1270469A (zh) * 1999-04-13 2000-10-18 陈新愚 非实时网络电话系统
CN1383317A (zh) * 2001-04-23 2002-12-04 英业达集团(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电话装置与拨打网络电话的方法
CN1426220A (zh) * 2001-11-10 2003-06-25 奈科达株式会社 因特网无绳电话
CN1622486A (zh) * 2003-11-28 2005-06-01 英业达(南京)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蓝牙技术增强个人手机系统手机的通讯品质的方法
CN101834961A (zh) * 2009-12-22 2010-09-1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拨打网络电话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1916A1 (en) * 1997-05-16 2000-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n enhanced radio telephone for use in internet telephony
CN1270469A (zh) * 1999-04-13 2000-10-18 陈新愚 非实时网络电话系统
CN1383317A (zh) * 2001-04-23 2002-12-04 英业达集团(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电话装置与拨打网络电话的方法
CN1426220A (zh) * 2001-11-10 2003-06-25 奈科达株式会社 因特网无绳电话
CN1622486A (zh) * 2003-11-28 2005-06-01 英业达(南京)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蓝牙技术增强个人手机系统手机的通讯品质的方法
CN101834961A (zh) * 2009-12-22 2010-09-1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拨打网络电话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5394A (zh) * 2019-05-07 2019-12-06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电话机会议系统、辅流发送方法、分享辅流方法及商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75212B1 (ko) Ip 전화 시스템, ip 전화 장치 및 통화 방법
US20080069069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voice communications using a mobile handset
US8451991B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alls
US20070243898A1 (en) Multi-handset cordless voice over IP telephony system
CN101355615A (zh) 一种Web页面上直接点击拨号的系统及方法
US916708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rching and processing contacts
US20070288600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of initiating file transfers from voice endpoints
US92946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network origination calls in a hybrid network
JP2006087016A (ja)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4227846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呼接続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端末連携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1534312B (zh) 基于初始会话协议的点击拨号代理呼叫方法及装置
CN101873392A (zh) 一种基于VoIP的呼叫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957818A (zh) 令未注册终端机拨打网络电话的桥接方法
KR102118951B1 (ko) 통화중 녹음 방법 및 그 통신시스템
JP2005318404A (ja) Ip電話システム、ip電話装置及び通話方法
KR20070012103A (ko) 휴대폰을 이용한 브이오아이피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10016774A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方法
TWI454127B (zh) 令未註冊終端機撥打網路電話之橋接方法及應用程式
KR101814846B1 (ko) 통화중 호 전환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통신시스템
JP5339469B2 (ja) 電話番号処理装置
JP5582038B2 (ja) 電話番号処理装置
JP4683578B1 (ja) 電話番号処理装置
JP2010183199A (ja) 呼制御システム、内線電話接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06067B2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電話支援システム
JP2003309651A (ja) 公衆回線網を利用したインターネ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ターネット通信の接続方法、及び接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