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0154B - 轧机结构组件和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轧机结构组件和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0154B
CN102950154B CN201210448678.7A CN201210448678A CN102950154B CN 102950154 B CN102950154 B CN 102950154B CN 201210448678 A CN201210448678 A CN 201210448678A CN 102950154 B CN102950154 B CN 1029501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unit
rolling
power generation
gene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486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0154A (zh
Inventor
H·波特霍夫
A·宾德纳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cks Technik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Kocks Technik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cks Technik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Kocks Technik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950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0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0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0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3/0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 B21B13/08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differently-directed roll axes, e.g. for the so-called "universal" rolling process
    • B21B13/10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differently-directed roll axes, e.g. for the so-called "universal" rolling process all axes being arranged in one plane
    • B21B13/103Metal-rolling stands, i.e. an assembly composed of a stand frame, rolls, and accessories with differently-directed roll axes, e.g. for the so-called "universal" rolling process all axes being arranged in one plane for rolling bars, rods or wi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1/00Rolling stand structures; Mounting, adjusting, or interchanging rolls, roll mountings, or stand frames
    • B21B31/02Rolling stand frames or housings; Roll mountings ; Roll choc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轧机结构组件和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轧机结构组件包括:轧机机架,其具有机架主体和嵌装体,嵌装体具有轧辊;定位单元,包括主体、调整单元和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嵌装体的构件相连并适于承受由轧辊经嵌装体传入的力;及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包括力产生单元和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适于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施加到定位单元主体上,并以一定压力将定位单元主体压向机架主体;或第二种形式的预紧单元,包括能产生扩张力的力产生单元、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能将扩张力施加到机架主体上,第二构件能将扩张力施加到定位单元主体上,从而在工作状态下利用该扩张力使机架主体和定位单元主体相互压开。

Description

轧机结构组件和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机结构组件。特别是,本发明作为轧机结构组件的特殊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轧坯的机架工作台。本发明同样也涉及一种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实践当中已知有各种构造形式的轧机机架可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首先已知这样的轧机机架,其中,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轧辊均通过支承装置相对于径向运动固定地支承在轧机机架之中,并且必要时可以通过将轴承布置在偏心盘中而得到定位。按照这种构造形式,轧辊在轧制过程中承受的反作用力(轧制力)被传递到轧机机架的机架主体之中。在另一种可选的、亦即本发明所采用的构造形式中,轧机机架具有机架主体和至少一个能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嵌装体(Einbaustück,轴承座)或摆动座(Schwinge),所述嵌装体具有轧辊。嵌装体可以相对于机架主体直线运动。对于轧机机架的这种构造形式,在轧机机架之外设置有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可以作用于嵌装体,并且可以使得嵌装体克服所出现的轧制力保持其位置。在这种机架中,并非由轧机机架的壳体承受轧制过程中出现的力,而是通过嵌装体将力传递给调整装置。同样还已知使用摆动座来替代嵌装体的构造形式,摆动座并非像嵌装体那样直线移动,而是可以围绕一摆动轴旋转地支承在机架壳体之中。摆动轴要么平行于轧制轴线,与轧辊的中心面相隔一定距离,要么垂直于轧制轴线并且平行于轧辊轴设置。如果轧辊支承在这种摆动座之中,则轧辊在定位运动过程中严格形成一种围绕摆动轴的圆形轨迹。但是这在实践应用当中由于存在少许偏转而根本不占据重要地位。也可利用定位单元使摆动座进入其工作位置。
按照对于本发明来说重要的、作为第二种构造形式描述的带有嵌装体和/或者摆动座的轧机机架,传递到调整装置上的反作用力(轧制力)又重新从调整装置被传递到轧机的或者说轧坯的一个包围着轧机机架的支承结构之中。因为支承结构从外侧包围真正的轧机机架并因而具有很大的尺寸,所以在负荷作用下出现的伸长所引起的定位单元的弹性位移同样也必然是很大的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知的构造形式中,为了减小这种弹性位移,将支承结构设计得非常厚实,以此来减小所出现的弹性伸长和由此而产生的变形。但是尽管耗费巨大,却仍然只能在有限条件下有所成效。例如可能的情况是:在全额轧制力作用下,液压定位单元的装配面(亦即液压定位单元与支承结构相连接所在的面)相对于设备的理想轧制中心的径向位移幅度大约为1mm的数量级。人们发现,例如在下述情况下,即待轧制的管坯通常要制成例如8mm的目标壁厚,则液压定位单元装配面的径向位移可能会大大影响轧制产品的尺寸稳定性。液压定位单元的大幅度位移使得成品的壁厚公差很难得到严格遵守,在某些运行情况下甚至无法做到。
在此重点谈到的带有嵌装体的轧机机架的上述设计原理还有另一个缺点,那就是,在轧机中通常将多个这样的轧机机架布置在依次排列的机架工作台上。因此,某一机架工作台上的弹性变位会由于相邻机架工作台上出现的轧制力而受到影响。这样就更难以通过控制液压定位单元来补偿所出现的位移。
由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力可能会激励整体支承结构产生振动波形极其复杂的大幅度振动,因此更加难以补偿弹性变位。
发明内容
鉴于这样的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推荐一种轧机结构组件或者一种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据此能够更好地承受在轧制过程中传递到嵌装体之中的力。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轧机结构组件,包括:
-轧机机架,所述轧机机架具有机架主体和至少一个能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嵌装体,和/或能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摆动座,所述嵌装体或者摆动座具有轧辊;
-定位单元,包括主体、调整单元和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与所述嵌装体或者摆动座的一构件相连并且适合于将调整单元所产生的力作为轧制力施加到轧辊上,以及
-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包括力产生单元和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适合于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施加到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上,并且以一定的压力将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压向所述机架主体,或者
-第二种形式的预紧单元,包括能够产生扩张力且具有纵向止挡的力产生单元,并且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所述机架主体上,所述第二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上,从而在运行状态下通过力产生单元使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和所述机架主体被相互压开到由所述纵向止挡预先确定的规定距离。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轧机结构组件中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所述结构组件构造有:
-轧机机架,所述轧机机架具有机架主体和至少一个能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嵌装体,和/或能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摆动座,所述嵌装体或者摆动座具有轧辊;
-定位单元,包括主体、调整单元和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与所述嵌装体或者摆动座的一构件相连并且适合于将调整单元所产生的力作为轧制力施加到轧辊上,以及
-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包括力产生单元和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适合于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施加到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上,并且以一定的压力将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压向所述机架主体,其中,所述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压力大于在运行当中出现的预期最大轧制力,或者
-第二种形式的预紧单元,包括能够产生扩张力且具有内部纵向止挡的力产生单元,并且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所述机架主体上,所述第二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上,从而在运行状态下通过力产生单元使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和所述机架主体被相互压开到由所述纵向止挡预先确定的规定距离,其中,所述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大于在运行当中出现的预期最大轧制力。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基本思想:借助一种预紧单元从外部以一定压力将用于嵌装体或摆动座的定位单元压向机架主体,或者(以技术上等价的措施)在用于嵌装体或摆动座的定位单元与机架主体之间设置这样一种产生扩张力的预紧单元,利用扩张力使定位单元的主体和机架主体被相互压开。以此方式可以避免定位单元的主体与机架主体之间的机械式形锁合作用连接。要么可以在不使用其它连接件的情况下利用压力使定位单元的主体被压靠到机架主体上;或者使用一种能产生扩张力的预紧单元,这与第一种可选方案相比尽管比较复杂,但是却便于实现将轧机机架和定位单元与支承结构(例如辊座)相连。
立足于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组件,本发明的方法是基于这样的基本思想:利用力产生单元产生一压力或扩张力,该压力或扩张力比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预期最大轧制力更大。因此就可以按照该基本思想,用比从轧辊经由嵌装体或摆动座作用于定位单元的力更大的力将定位单元主体压向机架主体,或者在使用扩张力的情况下,使定位单元的主体受压离开机架主体。这样就能使得定位单元的径向位移明显小于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知的结构组件。此外还能让轧机机架的宽度变得不大于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知的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均由周围的支承结构承受液压定位单元的反作用力。当设计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组件来执行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时,可以比较容易地设计支承结构。最终可以在执行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时避免以上所述的各机架工作台间的相互影响。
按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以一如既往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组件并且执行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由一个外部结构(支承结构)来承受反作用力(轧制力)。在此,采用从外部朝向机架主体预紧定位单元的原理(利用压力或者利用扩张),就能以比较容易、因而价格低廉且节能的方式构建传导力的外部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型式尽管会在外部结构中必然出现较高的弹性变形,但是不会使得定位单元出现与实际作用的轧制力相关的较大位移。各个机架工作台相互间的干扰影响也得以避免。
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包括一轧机机架,所述轧机机架具有机架主体和至少一个可以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嵌装体或者一个可以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摆动座,所述嵌装体或摆动座具有轧辊。为了简化下面对本发明的说明,随后将仅仅根据带有一嵌装体的结构组件构造形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和优点并非仅限于这种带有嵌装体的构造形式。同样可利用带有摆动座的构造形式实现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和优点。
按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轧机机架包括具有至少两个轧辊的嵌装体,轧机机架尤其优选包括三个可以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并且各自具有轧辊的嵌装体。轧机机架同样可以包括四个或更多能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并且各自具有轧辊的嵌装体。按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嵌装体设计为可以相对于机架主体直线运动;或者按照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沿着一段圆弧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相应嵌装体中所设的轧辊可以具有一轧辊轴,该轧辊轴可以相对于嵌装体旋转地支承在嵌装体的主体之中。
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包括一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具有主体、调整单元和第一连接件,这些部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适合于承受从轧辊经由嵌装体传入的力。按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调整单元设计成液压作用的力产生单元,其包括缸筒和布置在缸筒中的活塞,借助压力作用通过布置在活塞与缸筒之间的液压流体产生力。可想而知,在这种构造形式中可以将缸筒作为定位单元的主体,将活塞或者与活塞相连的另一构件作为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在一种优选的构造形式中直接作用于嵌装体的主体上并且能够以这种方式将液压活塞缸单元产生的力作为轧制力施加到轧辊上。作为可选方案,也可以设想将调整单元设计成气动或电动的形式。
在第一种可选方案中,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采用这样一种预紧单元,其包括力产生单元和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适合于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施加到定位单元的主体上,并且以一定压力将定位单元的主体压向机架主体。从轧辊经由嵌装体和第一连接件作用于调整单元上的力被该调整单元传递到定位单元的主体之中。按照本发明,调整单元作用于主体的轧制力现在将抵消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以及同样还有作用于主体的力。因此(如果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在数值上大于调整单元作用于主体上的相应轧制力)就会以差动力(所出现的轧制力与外部施加的、由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预紧力之差)将定位单元的主体压向机架主体。这样,定位单元就可以不受当时存在的轧制力影响,而不改变其相对于机架主体的位置,并且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始终作用在外部支承结构之中。
即使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小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轧制力,也能产生本发明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在轧制过程中全部轧制力均作用于外部支承结构上,另一方面在轧制力数值上小于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预紧力的情况下,始终还可对外部支承结构施加预紧力。因此,所出现的定位单元的最大位移在这种情况下仅与最大轧制力与预紧力之差相应,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与全部轧制力相应。但是预紧力优选在数值上大于所出现的最大轧制力。
为了产生可以用来将定位单元的主体压向机架主体的力,同样尤其优选使用液压活塞缸单元作为力产生单元。特别优选的是,将这种活塞缸单元的缸筒与支承结构相连,并且可以使用这种活塞缸单元的活塞作为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作用于定位单元的主体,并且适合于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施加到定位单元的主体上,以一定的压力将定位单元的主体压向机架主体。作为可选方案,这里也可以设想将力产生单元设计成气动单元或电动单元。
在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组件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预紧单元可以配备一个能够产生扩张力的力产生单元,并且设有第一构件,该第一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机架主体上的。该第二种可选方案还可以具有预紧单元的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定位单元的主体上,从而在运行状态下利用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使机架主体和定位单元的主体被相互压开。力产生单元具有一内部定长止挡,这样即可使得定位单元的主体与机架主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此情况下,也就是当力产生单元定位至内部定长止挡时,该力产生单元以及力产生单元与定位单元主体之间出现的压紧力的大小取决于外部支承结构的弹性。按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以适当确定力产生单元的伸出行程,使得所调定的预紧力大于机架在轧制过程中出现的最大轧制力。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上文针对本发明提出的第一种装置已述及的优点,即;定位单元可以不受当时存在的轧制力影响,而不改变其相对于机架主体的位置,并且预紧力始终恒定地作用在外部支承结构之中。
同样也可以采用液压活塞缸单元作为这种可选预紧单元的力产生单元。最好根据设计情况,给这种可选预紧单元配备多个力产生单元,尤其优选配备多个液压活塞缸单元。例如使用多个力产生单元可以使得整个定位单元在轧坯的轧制方向来看比较窄小,从而能够实现特别紧密的机架间距。同样可以将缸筒与活塞设计成环形,例如可将定位单元的第一连接件成环形包围地设计。
在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预紧单元的第二个连接件仅作用于定位单元的主体,但是并非与定位单元的主体固定相连。该实施方式允许从某一支承结构迅速扩建/拆卸轧机机架。可以将第一连接件与嵌装体主体之间的连接设计成固定的、可拆式的连接。例如当上方的嵌装体在轧制暂停期间位于两个管材或棒材之间时,嵌装体可以保持其位置,并且不会在自重作用下掉落。但是也可以设想采用以下实施方式:通过勉强仅仅克服重力的弹簧组向外挤压嵌装体(或者在这种情况下:摆动座),从而能够由第一连接件通过纯粹的表面接触压力使其保持就位。
在所述可选方案中:即预紧单元构造有力产生单元和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适合于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施加到定位单元的主体上并且以一定的压力将定位单元的主体压向机架主体,按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设有一支承结构,所述预紧单元支撑在该支承结构上。例如可以将这种支承结构设计成一种将所述轧机机架、所述定位单元或者多个定位单元(如果在轧机机架上设有多个嵌装体的话)和所述预紧单元或多个预紧单元(如果设置有多个定位单元的话)包围的结构,例如可设计成封闭的环形结构。同样可以将这种结构设计成例如C形。恒定的力被传入该支承结构之中,所述恒定的力是在产生借以将定位单元主体压向机架主体的压力时在预紧单元中出现的。支承结构将会因此而弹性变形,例如伸长。但是在达到产生恒定压力的工作状态之后,如果轧制力低于压力,则支承结构的变形状态不会继续变化。由于支承结构现在不必承受交变应力负荷,因此可以将其设计得更轻型一些。
对于下述构造形式,即预紧单元构造有力产生单元和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适合于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施加到定位单元的主体上并且以一定的压力将定位单元的主体压向机架主体,在该构造形式的另一种可选的、同样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预紧单元本身构成设计复杂的结构,并且构成一种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结构,其中,第一端和第二端通过力产生单元相互连接,使得该预紧单元构成一种包围轧机机架的封闭结构。力产生单元在运行状态下借助一收缩力拉紧第一端和第二端。该实施方式中,第二个连接件设计为,使其可从由于产生收缩力而对封闭结构造成的预紧得出一个径向作用于定位单元主体上的压力。按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封闭结构之内可以采用其他更多的力产生单元,以便产生特别好的收缩力。在这里所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将预紧单元本身设计成包围轧机机架的结构,并且在该结构之内产生预紧力(由第二连接件径向作用于定位单元主体的压力),可以将轧机机架和定位单元尤其是定位单元与预紧单元的连接设计得特别简单,从而允许迅速地更换轧机机架。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即预紧单元构造有能够产生扩张力的力产生单元,并且构造有能够将第二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机架主体上的第一构件,以及设置有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定位单元主体上的第二构件,从而在运行状态下利用第二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使机架主体和定位单元主体被相互压开,在该实施方式中设有一支承结构,定位单元主体支撑在该支承结构上。
按照本发明在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中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规定: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压力或者所产生的扩张力大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预期最大轧制力。如前所述,执行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压力或扩张力将产生轧制力时在定位单元中出现的反作用力减小到0,并且可防止将该反作用力传入某一可能存在的支承结构之中。因此,只有在产生压力或扩张力时出现的、保持恒定不变的预紧力对该支承结构施加载荷。
特别优选的是,将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和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组件用来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尤其优选用来轧制所谓的管坯,例如以纵轧方式在内部模具(例如芯棒)上拉伸的管坯。
附图说明
以下将根据仅仅表示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
附图中示出:
附图1按照现有技术绘制的包括轧机机架的轧机结构组件示意侧视图,轧机机架具有一个机架主体和三个可以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嵌装体,这些嵌装体各自具有一个轧辊;
附图2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
附图3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
附图4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
附图5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
附图6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以及
附图7本发明提出的轧机结构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中按照现有技术绘制的结构组件表示一个轧机机架1,该轧机机架具有一个机架主体2和各自可以相对于机架主体直线运动的嵌装体3、4、5。每一嵌装体3、4、5均有一个轧辊6、7、8。将嵌装体3、4、5布置在机架主体2之中,使得嵌装体所支承的轧辊6、7、8呈星形相互排列并且构成一个轧制孔型。
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条件下已知的结构组件具有三个定位单元9、10、11。每个定位单元9、10、11均具有一个液压活塞缸单元,其缸筒12与支承结构13相连,并且将其活塞14设计成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在附图所示的运行情况下与嵌装体的主体相连,并且适合用来根据调整单元的活塞位置改变嵌装体以及轧辊(6)相对于轧制轴线的位置,以及用来承受轧制过程中出现的轧制力。定位单元10和11的构造类似于定位单元9。
在轧制过程中出现径向起作用的反作用力FW,该反作用力从轧辊6经由嵌装体与活塞14以及定位单元9的缸筒或者定位单元10和11的缸筒被传入到支承结构13之中。轧制力FW的变化曲线依据调节情况以及依据进入的轧材的参数(例如尺寸和温度偏差)动态变化,并且使得支承结构13受到动态的应力负荷作用。此外,反作用力FW还会基于结构设计的规格尺寸而使得定位单元9缸筒12朝向支承结构13的末端出现明显位移,该位移在实际应用当中可能有大约1mm的数量级。
在附图2所示的结构组件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现有技术的结构组件相比没有改变的结构元件。附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定位单元19除了具有活塞缸单元的缸筒22之外还有一个主体23。此外该定位单元19还有一个作为第一连接件的活塞24,该活塞在附图所示的运行情况下与嵌装体3的主体相连,并且适合于将设计为活塞缸单元的调整单元所产生的力作为轧制力施加到轧辊6上。在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组件中,除了定位单元19之外,还配有一个带有力产生单元的预紧单元30,将力产生单元设计成具有一个缸筒31和一个作为第二连接件的活塞32的活塞缸单元。力产生单元的缸筒31与支承结构13相连。在附图所示的运行情况下,预紧单元30的作为第二连接件构造的活塞32利用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压力FD将定位单元的主体压向机架主体2。在轧制过程中,指向外侧的轧制力FW作用于定位单元19上。如果所选用的压力FD大于所出现的轧制力FW,就会将压力FD与轧制力FW之间的差作为压紧力从主体23传递到机架壳体主体2。这样就可独立于实际作用的轧制力FW,而始终以恒定压力FD的反作用力对支承结构施加载荷。
在附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预紧单元设计成包围轧机机架1的封闭结构。这样构造的预紧单元39具有第一端40和第二端41。通过设计成活塞缸单元42形式的第二个力产生单元将第一端40和第二端41相互连接,使得预紧单元39构成一种包围轧机机架1的封闭结构。在附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构成预紧单元39的结构之内设置了两个另外的活塞缸单元43和44。活塞缸单元42在运行状态下借助一收缩力拉紧第一端40和第二端41。活塞缸单元43和44同样也借助收缩力将通过这些单元相连接的结构末端拉紧。呈弧形设计的第二连接件45、46和47构造为,使其可以从由于产生收缩力而在封闭结构中造成的预紧得出一个径向作用于定位单元19主体上的压力FD
通过支承结构48和49将设计成封闭结构的预紧单元39支撑在底座50上。
附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具有这样一种预紧单元,该预紧单元的原理构造等同于附图3中所示的包围轧机机架的封闭结构形式的预紧单元。但是在附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一种牵引装置、例如通过具有第一端61和第二端62的绳索60构成封闭结构。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设计成活塞缸单元63形式的力产生单元将第一端61和第二端62相互连接,使得预紧单元59构成一种包围轧机机架的封闭结构。力产生单元在运行状态下借助一收缩力拉紧第一端61和第二端62。第二连接件64设计为,使其可以从由于产生收缩力而对封闭结构造成的预紧得出一个径向作用于定位单元主体上的压力FD
在附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如此构造的预紧单元可以被固定在一支承结构65之中。
附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组件的第二种可选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可选方案中,预紧单元70配有一个设计成活塞缸单元71形式的力产生单元。该活塞缸单元具有一个环形活塞76和一个将定位装置69的第一连接件74包围的环形缸筒72。此外该预紧单元70还具有一个内部纵向止挡75。活塞缸单元71可以产生扩张力。作为第一构件设计的缸筒72设置为,使其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定位单元69的主体73上。作为第一构件设计的环形活塞76构造为,使其可以在施加扩张力时朝向内部纵向止挡76运动,从而使得定位单元的主体73与机架主体2之间保持到一定的距离。由对定位装置69所带来的移动、结合外部支承结构13的弹性,便产生了作用于定位单元69和预紧单元70之间以及预紧单元70和机架主体2之间的预紧力。
附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类似于附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然而在附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支承结构83设计成了C形的弧段。使用这种C形支承结构83很容易实现对轧机机架的更换。预紧单元80和定位单元89可以摆动,正如附图6用虚线示出的那样,这样即可腾出空间,从而可以从支承结构83中移去轧机机架1。
附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为附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一种可选方案。如附图7所示,可以将支承结构93设计成C形的弧段,但是可在其开放端利用其它与支承结构固定相连但可拆卸的预紧构件94将其预紧,从而可实现环形封闭支承结构的技术优点。

Claims (8)

1.轧机结构组件,包括:
-轧机机架(1),所述轧机机架具有机架主体(2)和至少一个能相对于机架主体(2)运动的嵌装体(3,4,5),和/或能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摆动座,所述嵌装体(3,4,5)或者摆动座具有轧辊(6,7,8);
-定位单元(19,69),包括主体(23)、调整单元和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与所述嵌装体(3,4,5)或者摆动座的一构件相连并且适合于将调整单元所产生的力作为轧制力施加到轧辊(6,7,8)上,以及
-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30,39,59,80),包括力产生单元和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适合于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施加到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上,并且以一定的压力将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压向所述机架主体(2),或者
-第二种形式的预紧单元(70),包括能够产生扩张力且具有纵向止挡(75)的力产生单元,并且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所述机架主体(2)上,所述第二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上,从而在运行状态下通过力产生单元使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和所述机架主体(2)被相互压开到由所述纵向止挡(75)预先确定的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中,所述力产生单元设计为用于产生压力,该压力大于在轧制过程中轧材与轧辊之间出现的最大轧制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种形式的预紧单元中,所述力产生单元设计为用于产生扩张力,该扩张力大于在轧制过程中轧材与轧辊之间出现的最大轧制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设有一支承结构(13,48,49,65,83,93),所述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30,39,59,80)支撑在该支承结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39,59)构成具有第一端(40,61)和第二端(41,62)的结构,所述第一端(40,61)和第二端(41,62)通过力产生单元相互连接,使得该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39,59)构成一种包围所述轧机机架(1)的封闭结构,所述力产生单元在运行状态下借助一收缩力拉紧所述第一端(40,61)和第二端(41,62),并且第二连接件构造为,使其从由于产生收缩力而对所述封闭结构造成的预紧得出一个径向作用于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上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39,59)构成具有第一端(40,61)和第二端(41,62)的结构,所述第一端(40,61)和第二端(41,62)通过力产生单元相互连接,使得该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39,59)构成一种包围所述轧机机架(1)的封闭结构,所述力产生单元在运行状态下借助一收缩力拉紧所述第一端(40,61)和第二端(41,62),并且第二连接件构造为,使其从由于产生收缩力而对所述封闭结构造成的预紧得出一个径向作用于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上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二种形式的预紧单元,设有一支承结构,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73)支撑在该支承结构上。
8.在轧机结构组件中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所述结构组件构造有:
-轧机机架(1),所述轧机机架具有机架主体(2)和至少一个能相对于机架主体(2)运动的嵌装体(3,4,5),和/或能相对于机架主体运动的摆动座,所述嵌装体(3,4,5)或者摆动座具有轧辊(6,7,8);
-定位单元(19,69),包括主体(23)、调整单元和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与所述嵌装体(3,4,5)或者摆动座的一构件相连并且适合于将调整单元所产生的力作为轧制力施加到轧辊(6,7,8)上,以及
-第一种形式的预紧单元(30,39,59,80),包括力产生单元和第二连接件,该第二连接件至少在运行情况下适合于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力施加到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上,并且以一定的压力将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压向所述机架主体(2),其中,所述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压力大于在运行当中出现的预期最大轧制力,或者
-第二种形式的预紧单元(70),包括能够产生扩张力且具有内部纵向止挡(75)的力产生单元,并且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所述机架主体(2)上,所述第二构件设置为能够将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作为压力施加到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上,从而在运行状态下通过力产生单元使所述定位单元的主体(23)和所述机架主体(2)被相互压开到由所述纵向止挡(75)预先确定的规定距离,其中,所述力产生单元所产生的扩张力大于在运行当中出现的预期最大轧制力。
CN201210448678.7A 2011-07-15 2012-06-29 轧机结构组件和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 Active CN102950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1110107785 DE102011107785B4 (de) 2011-07-15 2011-07-15 Baugruppe eines Walzgerüsts und Verfahren zum Walzen von stab- oder rohrförmigem Walzgut
DE102011107785.9 2011-07-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0154A CN102950154A (zh) 2013-03-06
CN102950154B true CN102950154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425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8678.7A Active CN102950154B (zh) 2011-07-15 2012-06-29 轧机结构组件和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0154B (zh)
AT (1) AT511747B1 (zh)
DE (1) DE102011107785B4 (zh)
IT (1) ITRM20120323A1 (zh)
RU (1) RU2524018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02903B4 (de) * 2013-02-21 2017-10-19 Sms Group Gmbh Walzgerät zur Aufnahme von Walzkräften
ITMI20131078A1 (it) * 2013-06-27 2014-12-28 Sms Innse Spa Dispositivo di bilanciamento per un laminatoio
CN109570240A (zh) * 2018-11-13 2019-04-05 四川易尚天交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星型精密轧机调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7539A (ja) * 1982-03-16 1983-09-19 アルタイスキ−・ナウチノ−・イスレドワ−チエルスキ−・インスチツ−ト・チエフノロギ−・マシノストロエ−ニア 圧延機スタンド
CN1077665A (zh) * 1992-04-15 1993-10-27 因斯因勒申蒂工程有限公司 轧机机架
CN1342528A (zh) * 2001-10-24 2002-04-03 方崇实 线棒材轧机及连轧机组
JP2004314089A (ja) * 2003-04-11 2004-11-11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ロールギャップの調整装置及び調整方法、圧延機及び圧延方法
CN2887474Y (zh) * 2005-06-10 2007-04-11 张少渊 单传动轴三辊y型可调式轧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16580A (en) * 1969-10-10 1973-05-09 Jones Ltd George Jacking devices
DE2821888C2 (de) * 1978-05-19 1980-10-09 Kocks Technik Gmbh & Co, 4000 Duesseldorf Vorrichtung zum Kalibrieren von Metallblöcken
SU896819A1 (ru) * 1979-05-07 1986-03-30 Алтай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хнологии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рокатки изделий
SU882672A1 (ru) * 1979-11-11 1981-11-23 Ижевский 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 напр женна прокатна клеть
FR2522995A1 (fr) * 1982-03-24 1983-09-16 Altaisky Inst T Cage de laminoir en etoile avec haute pression obtenue par multiplicateur
SU1585030A1 (ru) * 1988-10-25 1990-08-15 Челябин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Ленинского Комсомола Рабоча клеть прокатного стан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7539A (ja) * 1982-03-16 1983-09-19 アルタイスキ−・ナウチノ−・イスレドワ−チエルスキ−・インスチツ−ト・チエフノロギ−・マシノストロエ−ニア 圧延機スタンド
CN1077665A (zh) * 1992-04-15 1993-10-27 因斯因勒申蒂工程有限公司 轧机机架
CN1342528A (zh) * 2001-10-24 2002-04-03 方崇实 线棒材轧机及连轧机组
JP2004314089A (ja) * 2003-04-11 2004-11-11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ロールギャップの調整装置及び調整方法、圧延機及び圧延方法
CN2887474Y (zh) * 2005-06-10 2007-04-11 张少渊 单传动轴三辊y型可调式轧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511747A1 (de) 2013-02-15
DE102011107785A1 (de) 2013-01-17
RU2524018C2 (ru) 2014-07-27
AT511747B1 (de) 2013-08-15
ITRM20120323A1 (it) 2013-01-16
RU2012129851A (ru) 2014-01-20
CN102950154A (zh) 2013-03-06
DE102011107785B4 (de) 201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0154B (zh) 轧机结构组件和用于轧制棒状或管状轧材的方法
Yuan et al. Hydroforming of automotive structural components with rectangular-sections
CN102776342A (zh) 套圈类淬火用液压胀缩拼装式组合模具
CN117340103A (zh) 一种高压皮囊驱动模具环形锻件胀形装置及胀形方法
CN202786346U (zh) 套圈类淬火用液压胀缩拼装式组合模具
CN103056207B (zh) 大直径多层金属波纹管成形模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51718A (zh) 型钢矫直机多辊环同时快速对正锁紧装置
CN107931450B (zh) 飞机液压作动筒关节轴承用轮式卷边方法
CN105057400B (zh) 一种金属板压平设备
CN202118175U (zh) 一种可控型气弹簧
CN101858401A (zh) 一种容积补偿方法及带环形气囊的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
CN201588902U (zh) 气控阻尼支撑弹簧
CN203189775U (zh) 顶装式固定球阀
CN103906586B (zh) 用于连续式成型纵向开槽管的系统和方法
CN204003693U (zh) 一种相对式同心双活塞杆油缸移动大负荷工作台的装置
CN203360848U (zh) 一种轧光机的压辊
CN204412206U (zh) 滑块式超高压装置
CN202129267U (zh) 冷轧钢管装置
CN103008393A (zh) 一种卷取机卷筒的钳口装置
CN101439386B (zh) 变载荷锻造装置
CN102941273A (zh) 一种超高压液压胀环强化装置
CN117920797A (zh) 一种环形锻件高压皮囊胀形上下平面压紧装置及压紧方法
CN215236764U (zh) 一种冷弯型钢生产用的水平轴机架组
CN102601185B (zh) 可调式槽钢横向冷弯校正装置
CN201739419U (zh) 带环形气囊的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