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4282A - 具有改善信噪比的天线配置和天线构造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善信噪比的天线配置和天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4282A
CN102934282A CN2011800294654A CN201180029465A CN102934282A CN 102934282 A CN102934282 A CN 102934282A CN 2011800294654 A CN2011800294654 A CN 2011800294654A CN 201180029465 A CN201180029465 A CN 201180029465A CN 102934282 A CN102934282 A CN 102934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upling
plane
coupling electrode
conductiv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94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4282B (zh
Inventor
G.福特迈尔
C.德根
S.德罗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Original Assignee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filed Critical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Publication of CN102934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4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4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42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27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 H01Q1/1285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windscreens with capacitive feeding through the windscree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Structure Of Receiver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配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气绝缘的基质、至少一个导电的涂层,该涂层至少部分地覆盖了该基质的表面并至少部分地用作面天线以接收电磁波,并具有至少一个与该导电涂层相电气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用以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有用信号、至少一个干扰源,该干扰源如此来设置使得:干扰信号可以由该面天线来接收,还具有用作地的导电结构以及至少一个与该导电涂层相电气耦合的第二耦合电极,以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由该面天线所接收的干扰信号。在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具有第一耦合平面,该导电结构具有与该第一耦合平面相电容耦合的第二耦合平面,其中这两个耦合平面如此来构造使得:它们对于要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的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是选择性导通的。

Description

具有改善信噪比的天线配置和天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接收电磁波的面天线的一种天线配置和一种天线构造、以及用于驱动该天线配置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中已多次阐述过具有导电涂层的基质。对此比如仅需参照文件DE 19858227 C1、DE 10200705286、DE 102008018147 A1和DE 102008029986 A1。该导电涂层通常用于反射热辐射,并从而比如在汽车或在建筑物中用于改善热舒适性。其通常还用作加热层,以对透明薄板进行全平面的电加热。
如在文件DE 10106125 A1、DE 0319606 A1、EP 0720249 A2、US 2003/0112190 A1和DE 19843338 C2中所公开的,透明涂层由于其导电性也可以用作接收电磁波的面天线。为此该导电涂层与一个耦合电极进行电流或电容耦合,并在薄板的边缘区域来提供天线信号。通常该天线信号被传输给一个天线放大器,该天线放大器尤其在汽车中与导电车身相连接,其中通过该导电连接来为天线信号提供一个高频技术有效的参考电位。可用的天线电压从该参考电位与该天线信号的电位之差得出。
现在可以利用该面天线基于大的天线平面在一个相对大的空间区域内来接收电磁信号。比如在汽车中,这导致除了有用信号之外还可能由该面天线来接收诸如照相机、传感器、仪表盘、发动机控制设备等电气设备的不期望的干扰信号。由于该干扰信号,信噪比(SNR=signal noise ratio)可能明显变差。
用于改善信噪比的一种通常方法是,通过抑制和屏蔽干扰源来避免干扰信号。此外如果在干扰源和面天线之间保持相对大的几何距离,那么就可以降低干扰信号的影响。然而在实际中该方法的实现大多存在困难。一方面干扰源的抑制和屏蔽在技术上是耗费的,并且与相对高的成本相关联。另一方面,比如在前置发动机以及敷设在挡风玻璃上的面天线的情况下,在干扰源与面天线之间通常不能保持相应大的空间距离。在现代汽车中难以总是把电气设备设置在内后视镜基点的区域中,其中该电气设备可能针对挡风玻璃的面天线形成干扰源。在必要时仅通过把面天线敷设在后窗上就可以实现一种有意义的帮助。
发明内容
与此相反,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如此改进具有面天线的常规天线配置,使得尽管存在向面天线辐射干扰信号的干扰源,也可以以满意的信噪比来接收有用信号。另外这种天线配置还应该可以在批量生成中简单而造价合理地制造,并且功能可靠而安全。该任务和其他的任务按照本发明的推荐通过具有并列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一种天线配置(系统)、一种天线构造和用于驱动这种天线配置的一种方法而得到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扩展通过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来给出。
本发明的天线配置包含有至少一个电气绝缘的、优选透明的基质、以及至少一个导电的、优选透明的涂层,该涂层至少部分地覆盖该基质的至少一个表面,并至少作为平面状的天线(面天线)而用于电磁波的接收。该导电涂层适当地构造以用作面天线,并为此可以大平面地覆盖该基质。该天线配置比如可以包含有一个单片玻璃或一个复合薄板。该复合薄板通常包含有两个优选透明的第一基质,其对应于一个内薄板和外薄板,通过至少一个热塑粘合层相互固定连接,其中该导电涂层可以位于该复合薄板的两个第一基质至少之一的表面上。此外该复合薄板还可以设置有与该第一基质不同的另一第二基质,该第二基质位于这两个第一基质之间。该第二基质可以附加地或者代替该第一基质用作该导电涂层的载体,其中该第二基质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该导电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天线配置另外还包含有与该导电涂层相电气耦合的、用于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有用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耦合电极。该第一耦合电极比如可以与该导电涂层相电容耦合或电流耦合。
另外该天线配置还包含有至少一个干扰源,该干扰源如此配置使得:干扰信号可以由该面天线进行电磁接收,以及包含有用作地的导电构造,比如一个金属汽车车身或一个金属导电窗框、一个汽车。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天线配置还包含有与该导电涂层相电气耦合的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以用于从该面天线电容耦合输出至少一个外部干扰源的、由该面天线所接收的干扰信号。该第二耦合电极可以与该导电涂层相电容或电流耦合。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天线配置尤其用于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干扰信号,其中该干扰信号已经由该面天线作为电磁波而被接收,也即该干扰信号不是通过一个单独电气元件(电容器)的电流或电容耦合而被传输到该面天线中,而是由该面天线按照其特征作为天线而被接收。
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与用作电气地的导电构造相电容耦合,其中该第二耦合电极具有一个第一耦合平面,并且该导电结构具有与该第一耦合平面相电容耦合的一个第二耦合平面(耦合对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的以及用作电气地的导电结构的电容耦合平面合适地构造以进行电容耦合,也即其以一个合适的间距相对设置。
在此该电容耦合的耦合平面如此构造使得:其对于一个可给定的频率范围是选择性导通的,其中该频率范围优选地对应于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的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也即对于与此不同的频率该电容耦合平面是不导通的。该电容耦合平面针对高于170MHz的界限频率或导通频率的频率范围是选择性导通的,其对应于陆地频带III-V的频率范围,这可以由线天线良好的接收。所期望的频率选择性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该电容耦合的耦合平面的大小和间距来调节,也即对该电容耦合平面的大小和间距进行构造,以针对干扰源的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导通的。
在本发明天线配置的一个尤其有利的扩展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以导电涂层的突出(平面状)边缘部分来构造,以与用作地的导电结构的第二耦合平面相对地进行电容耦合。通过这种措施能够在批量生产中尤其简单而造价合理地来实现本发明的天线配置,因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可以作为该导电涂层的片段来制造。但也可以考虑比如由一种金属薄膜条来制造该第二耦合电极,其中该金属薄膜条与该导电涂层相电流或电容耦合。
在根据本发明的天线配置中,如果用于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干扰信号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靠近用于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有用信号的该第一耦合电极来设置,那么这是有利的。通常,天线信号在不同的耦合电极上按照与用作面天线的导电涂层的平面部分的电位差和距离来耦合输出:在该导电涂层的平面部分与该耦合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越大,并且到该平面部分的距离越小,该耦合电极耦合输出越多的信号(那么在另一“对手”耦合电极上耦合输出越少的信号)。在本发明的天线配置中,可以通过空间上靠近地设置该第一耦合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以有利的方式来达到在信号接收时所出现的电位差对于两个耦合电极基本是相同的。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的频率选择导通特性,另外还可以实现通过该第二耦合电极来耦合输出干扰信号以及通过该第一耦合电极来耦合输出有用信号。通过空间上靠近地设置该第一耦合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此外还可以实现高于该第二耦合电极的界限频率或导通频率的、影响该面天线的所有干扰源的干扰信号是导通的,并且可靠地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该面天线的信噪比由此可以明显地被改善。“靠近”理解为该耦合电极造成所述的期望效应时该第一耦合电极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的一种布置。为此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尤其可以与该第一耦合电极之间具有一个距离,该距离小于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的干扰信号最小波长的四分之一。通过该措施该面天线的信噪比可以尤其好地被改善。
在本发明天线配置的另一有利的扩展中,该第二耦合电极设置在该导电涂层的一个平面区域(在下文中称作“干扰源平面区域”)与该第一耦合电极之间,其中该平面区域的点的特征在于,其与通常构造为实体的干扰源具有最短的距离。在此该干扰源平面区域的点与干扰源尤其具有最短的垂直距离。该干扰源平面区域比如可以对应于一个投影区域,该投影区域通过该干扰源在该导电涂层上的投影、尤其正交平行投影来获得。通常构造为实体的干扰源在投影中可以作为面积扩大的实体来理解。通过设置在该干扰源平面区域与该第一耦合电极之间的第二耦合电极,可以以有利的方式来进行干扰信号从该面天线的空间选择的耦合输出,而在此基本不妨碍有用信号的输出。根据在干扰源与干扰源平面区域之间的距离条件,干扰源的干扰信号在该干扰源平面区域中以最大的信号幅度或信号强度被接收。在干扰信号的信号接收时,在该导电涂层的包含干扰源平面区域的平面部分与该第二耦合电极之间所出现的电位差从而大于在该平面部分与该第一耦合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如此使得该干扰信号主要由该第二耦合电极来耦合输出。通常干扰源平面区域的形式取决于干扰源的形式。另外,通过该第二耦合电极在该干扰源平面区域与该第一耦合电极之间的空间位置实现了通过该第二耦合电极对干扰信号的优选耦合输出。该第一耦合电极另外还可以从该面天线的平面部分获得有用信号,其中该有用信号主要由该第一耦合电极来耦合输出。该面天线的信噪比由此可以被明显地改善。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与该干扰源平面区域具有一个距离,该距离小于干扰信号最小波长的四分之一,由此可以实现对该面天线信噪比的进一步改善,那么这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天线配置的另一有利的扩展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靠近该导电涂层的干扰源平面区域来设置,其中该平面区域的点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源之间具有最短的距离,并从而针对干扰源的干扰信号而具有最大的信号幅度。通过该第二耦合电极可以以有利的方式来进行干扰信号从该面天线的空间选择性耦合输出,而在此基本不影响有用信号的接收。该第二耦合电极与该干扰源平面区域的靠近布置导致在接收干扰源的干扰信号时在该面天线的包含干扰源平面区域的平面部分与该第二耦合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该电位差大于在该平面部分与该第一耦合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如此使得该干扰信号主要由该第二耦合电极耦合输出。该第一耦合电极可以继续从该面天线的平面部分来获得有用信号,其中在该平面部分中出现电位差,该电位差大于在包含干扰源平面区域的平面部分与该第一耦合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该面天线的信噪比由此可以被明显地改善。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与该干扰源平面区域具有一个距离,该距离小于干扰信号最小波长的四分之一,由此可以实现对该面天线信噪比的进一步改善,那么这可能是有利的。
在该天线配置的另一有利的扩展中,该第一耦合电极与一个未屏蔽的、线形导体相电气耦合,该线形导体在下文中被称作“天线导体”。该天线导体用作线天线以接收电磁波。在此该线形导体位于一个空间之外,其中该空间可以通过正交平行投影而投影到用作投影面的面天线上,由此该线天线的天线基点变成线天线和面天线的共同天线基点。该第一耦合电极比如可以电容或电流地与该线形天线导体相电气耦合。在该扩展中该天线配置从而具有面天线和线天线的混合构造。
该天线导体用作线天线,并为此合适地构造,也即,它具有在期望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接收的合适形式。与平面辐射器不同并与之相区分,线天线或线辐射器具有一个几何长度(L),该几何长度超过其几何宽度(B)几个数量级。该线辐射器的几何长度是在天线基点与天线尖之间的距离,该几何宽度是与之垂直的尺寸。对于线辐射器通常得到以下的关系:L/B≥100。对于其几何高度(H)通常得到一个相应的关系L/H≥100,其中该几何高度(H)理解为如下的尺寸,该尺寸不仅垂直于长度(L),而且垂直于宽度(B)。通过线辐射器可以在陆地频带II至V的范围内来提供满意的天线信号。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的定义,在此它是从87.5MHz至862MHz的频率范围(频带II:87.5-108MHz,频带III:174-230MHz,频带IV:470-606MHz,频带V:606-862MHz)。当然通过线辐射器在频带I(47-68MHz)的预定频率范围内不再获得满意的接收功率。这同样适用于低于频带I的频率。
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重要的是该天线导体位于由投影操作所确定的空间之外,其中该空间如此来确定,即该空间的每个点可以通过正交平行投影而投影到用作投影面的导电涂层或面天线上。如果该导电涂层仅部分有效地用作面天线,那么只有该导电涂层的用作面天线的有效部分用作投影面。该天线导体从而不位于由投影操作所确定的空间内。通常在平行投影时投影线相互平行并以直角投射到该投影面上,该投影面在该情况下通过用作面天线的导电涂层或它的用作面天线的有效部分来给定,其中该投影中心位于无限远处。在平面基质以及由此平面的导电涂层情况下,该投影面是包含该涂层的投影面。所述的空间通过(假想的)边缘面来限定,其中该边缘面定位于该导电涂层的环绕边缘或者说该导电涂层的用作面天线的有效部分的环绕边缘,并垂直于投影面。
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线天线的天线基点变成该线天线和面天线的共同天线基点。概念“天线基点”通常阐述的是用以获取所接收天线信号的电气连接,在该连接上尤其存在参考电位的一个基准(比如地)以确定该天线信号的信号电平。该混合天线配置从而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了具有高带宽的良好的接收功率,其组合了在频带I和II的频率范围内平面辐射器有利的接收特性以及在频带II至IV的频率范围内线辐射器有利的接收特性。通过把线辐射器定位在通过正交平行投影可投影到该面天线上的空间之外,可以以有利的方式避免平面辐射器对线辐射器的电气加载。该混合天线配置从而使得频带I至V的整个频率范围比如对于用作天线薄板的挡风玻璃以满意的接收功率而是可用的。
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天线导体可以尤其匹配用于在陆地频带III-V范围中的接收,并为此优选地具有大于100毫米(mm)的长度、小于1mm的宽度以及小于1mm的高度,对应于长/宽≥100或者L/H≥100的比例。另外,如果该天线导体具有小于20欧姆/m的单位长度电阻,尤其优选地小于10欧姆/m,那么对于所期望的目标是优选的。另外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第一耦合电极可以与该导电涂层相电气耦合,使得该面天线的接收功率(信号电平)是尽可能高的。该措施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了该面天线的信号电平的优化,以改善该混合天线配置的接收特性。另外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面天线和线天线的共同天线基点可以通过一个端子导体与用于处理所接收天线信号的一个电子信号处理装置、比如一个天线放大器相电气导电连接,其中该端子连接如此设置使得:该端子导体的长度是尽可能短的。该措施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了对于该端子导体不是强制地采用具有信号导体和至少一个附带的地导体的一种特殊高频导体,而是由于短的信号传输段而可以采用造价合理的不是针对高频导线而特殊设置的信号导体,如未屏蔽的绞线或带状平面导体,其另外可以通过相对小耗费的连接技术来连接。由此可以在大范围内节省混合天线配置制造时的成本。另外,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导电涂层可以覆盖该基质除环绕的电气绝缘边缘条外的表面,其中该天线导体位于通过正交平行投影可投影到用作投影面的边缘条上的空间之内。为此该天线导体比如可以在边缘条的范围内敷设到该基质上。该措施实现了该混合天线配置的尤其简单的制造。对于该混合天线配置以复合薄板来实现的这种情况,该导电涂层可以位于至少一个基质的表面上,该线形天线导体位于与之不同的表面上或者与之不同的基质上。通过该措施可以实现对本发明的混合天线配置尤其简单的制造。另外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第一耦合电极和该天线导体可以通过一个第一连接导体相互导电连接,由此尤其能够与到线形天线导体的电气连接无关地来构造该第一耦合电极,由此能够改善该混合天线配置的功率。另外,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天线导体可以位于至少一个基质的表面,并且共同的天线基点位于与之不同的表面或者与之不同的基质上。为此该天线导体和共同的天线基点通过一个第二连接导体相互导电连接。通过该措施尤其可以以尤其简单的方式实现该共同天线基点与后接天线电子装置的电气连接。另外,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线形天线导体可以由一种金属印刷膏,比如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到或者以线的形式敷设到至少一个基质上,由此实现了该天线导体的尤其简单的制造。另外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从该第一耦合电极、第一连接导体和第二连接导体之中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导体可以延伸到至少一个基质的边缘,并作为平面导体在边缘区域中宽度缩小地来构造。通过该措施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在基质边缘比如在从该复合薄板中引出导体时实现耦合面积的缩小,以避免与电气导电的汽车车体形成电容耦合。另外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线天线和该第一耦合电极、以及两个连接导体(如果存在)可以由一种不透明屏蔽层来覆盖,由此可以改善该天线配置的视觉外观。另外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该导电涂层可以包含有至少两个平面状的段,这两个段通过至少一个线形的电气绝缘区域相互绝缘。此外,至少一个平面状段通过线形电气绝缘的区域而被划分。如果该导电涂层的一个尤其环绕的边缘区域具有许多面状的段,其中这些段通过线形电气绝缘区域来划分,那么这是尤其有利的。关于导电涂层的分段参见未公开国际专利申请PCT/EP2009/066237,其内容在此被引用到本申请中。
在该混合天线配置中位于如下一个频率范围中的干扰信号可以以尤其有利的方式从该面天线中被耦合输出,该频率范围可以由该线天线良好地接收,也即高于170MHz的陆地频带III-V的频率范围。从而在面天线的有用信号部分中完全不出现损失。因此该第一耦合电极优选地具有一个高通区域,其对应于陆地频带III-V的频率范围,尤其对应于陆地频带IV和V的频率范围。
本发明另外还扩展到了一种天线构造,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气绝缘的、尤其透明的基质、至少一个导电的、尤其透明的涂层,该涂层至少部分地覆盖了该基质的一个表面并至少部分地用作面天线以接收电磁波,并具有至少一个与该导电涂层相电气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以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有用信号,以及具有至少一个与该导电涂层相电气耦合的第二耦合电极以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至少一个干扰源的干扰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具有一个第一耦合平面,该第一耦合平面构造用于与该导电结构的用作电气地的一个第二耦合平面相电容耦合,其中该第一耦合平面如此构造使得:其与该第二耦合平面一起针对要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的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而是选择性导通的。
在本发明天线构造的一个优选扩展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以该导电涂层的突出边缘片段的形式来构造。
另外本发明还扩展到了前述天线构造作为功能和/或装饰单体以及作为嵌入件(Einbauteil)在家具、设备和建筑物中的应用,以及在陆地上、空中或水载的运输工具中,尤其在汽车中作为挡风玻璃、后窗、侧窗和/或天窗的应用。
本发明另外还扩展到了用于驱动这种天线配置的一种方法,其中有用信号通过该第一耦合电极、干扰信号选择性地通过该第二耦合电极从该面天线中耦合输出。
该方法包含有以下的步骤:
-借助一个面天线来接收有用信号,其中该面天线以敷设到至少一个导电的、尤其透明的基质上的一种导电的、尤其透明的涂层的形式来构造,
-从该面天线中借助与该涂层相电气耦合的一个第一耦合电极来耦合输出有用信号,
-从该面天线中借助与该涂层相电气耦合的一个第二耦合电极来选择性耦合输出由该面天线(电磁)接收的干扰信号,其中该第二耦合电极与用作地的导电结构、比如金属车体或金属窗框相电容耦合,其中该第二耦合电极具有一个第一耦合平面、该导电结构具有与该第一耦合平面相电容耦合的第二耦合平面(耦合负平面)。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有利扩展中,由该面天线所接收的干扰信号通过以该导电涂层突出边缘片段形式而构造的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从该面天线中被耦合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尤其可以以前述的本发明天线配置来实现。
应认为,本发明天线配置或天线构造以及用于驱动该天线配置的不同扩展可以单独地或以任意的组合来实现,以实现对天线配置信噪比的进一步改善。前述的以及下文中还要详细解释的特征尤其不仅能够以所述的组合、而且还能够以其他的组合或者单独地来应用,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现在参照附图借助实施例来详细解释。以简化的、未按比例的图示示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以复合薄板形式体现的一个混合天线配置的透视图;
图2A-2D按照切线A-A(图2A)、切线B-B(图2B)、切线A`-A`(图2C)以及切线B`-B`(图2D)示出了图1的混合天线配置的剖视图;
图3A-3B按照切线A-A(图3A)以及切线B-B(图3B)示出了图1的混合天线配置的一个第一变例的剖视图;
图4A-4B按照切线A-A(图4A)以及切线B-B(图4B)示出了图1的混合天线配置的一个第二变例的剖视图;
图5A-5B按照切线A-A(图5A)以及切线B-B(图5B)示出了图1的混合天线配置的一个第三变例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按照切线B-B的图1的混合天线配置的一个第四变例的剖视图;
图7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以复合薄板形式体现的一个混合天线配置的透视图;
图8A-8B按照切线A-A(图8A)以及切线B-B(图8B)示出了图7的混合天线配置的一个第三变例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按照切线A-A的图7的混合天线配置的一个变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应关注图1和图2A至2D,其中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出了整体用参考数字1所表示的混合天线构造以及包含该天线构造1的天线配置100。该混合天线构造1在此比如作为透明复合薄板20来体现,其在图1中仅部分地示出。该复合薄板20对于比如在350nm至800nm波长范围内的可视光线是透明的,其中该概念“透明”应理解为透光率大于50%、优选大于75%并尤其优选大于80%的透光率。该复合薄板20比如用作汽车的挡风玻璃,但其中它也可以在它处被采用。
该复合薄板20包含有两个透明的单薄板、也即一个刚性的外薄板2和一个刚性的内薄板3,其通过一个透明的热塑粘合层21相互固定连接。该单薄板大致具有相同的大小,并比如由玻璃、尤其浮法玻璃、铸造玻璃和陶瓷玻璃来制造,其中它同样可以由一种非玻璃材料、比如塑料、尤其聚苯乙烯(PS)、聚酰胺(PA)、聚酯(PE)、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酯(PMA)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来制造。通常每种有足够的透明度、足够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合适的形状和尺寸稳定性的材料都可采用。对于其他的应用,比如作为装饰件,该外薄板和内薄板2、3也可以用一种柔性的材料来制造。外薄板和内薄板2、3各自的厚度可以按照应用而变化广泛,并对于玻璃比如可以处于1至24mm的范围内。
该复合薄板20具有一个至少近似梯形收缩的轮廓(在图1中仅能部分地看出),该轮廓由两个单薄板2、3的共同的薄板边缘5组成,其中该薄板边缘5由两个相对的长薄板边缘5a和两个相对的短薄板边缘5b得到。通常该薄板平面用罗马数字I-IV表示,其中“I侧”对应于该外薄板2的第一薄板平面24,“II侧”对应于该外薄板2的第二薄板平面25,“III侧”对应于该内薄板3的第三薄板平面,“IV侧”对应于该内薄板3的第四薄板平面27。在所谓挡风玻璃的应用中,I侧朝向外部环境,IV侧朝向汽车的乘客。
用于连接外薄板和内薄板2、3的粘合层21优选地由一种粘合塑料组成,该粘合塑料优选地基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和聚氨酯(PU)。在此该粘合层21比如作为以两个相互粘合的PVB薄膜形式的双层来构造,这在附图中未具体示出。
在该外薄板和内薄板2、3之间具有一个平面载体4,该平面载体优选地由塑料、优选地基于聚酰胺(PA)、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聚酯(PE)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尤其优选地基于聚酯(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来制造。在此该载体4比如以PET薄膜的形式来构造。该载体4嵌入在该粘合层21的两个PVB薄膜之间,并平行于外薄板和内薄板2、3设置在其之间的大致中间,其中第一载体平面22朝向该第二薄板平面25,第二载体平面23朝向该第三薄板平面26。该载体4并未完全到达薄板边缘5,如此使得载体边缘29相对于薄板边缘5而向内退回,并留下了该复合薄板20的无载体的、环绕周边的边缘区域28。该边缘区域28尤其用于该导电涂层6对外部的电气绝缘,比如以降低与导电的通常由金属板制造的车体之间的电容耦合。此外该导电涂层6被保护以防从薄板边缘5进入的潮气。
在该第二载体平面23上敷设了一个透明的、导电的涂层6,该涂层通过周边环绕的涂层边缘8来限定。该导电涂层6覆盖了一个平面,该平面大于该第二薄板平面25或该第三薄板平面26平面的50%,优选大于70%,尤其优选地大于80%,更优选地大于90%。由该导电涂层6所覆盖的平面优选地大于1m2,并不论该复合薄板20作为挡风玻璃的应用而通常可能比如处于100cm2至25m2范围内。该透明的导电涂层6包含有至少一种导电材料或由其组成。比如用于此的是具有高电导率的诸如银、铜、金、铝或钼的金属、诸如钯银合金的金属合金、以及透明导电氧化物(TCO=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TCO优选的是氧化铟锡、掺氟的氧化锡、掺铝的氧化锡、掺镓的氧化锡、掺硼的氧化锡、氧化锡或掺锑的氧化锡。
该导电涂层6可以由具有这种导电材料的一个单层或者由一个层序列来组成,其中该层序列包含有至少一个这种单层。比如该层序列可以包含有至少一个由一种导电材料组成的层以及至少一个由一种介电材料组成的层。该导电涂层6的厚度可以按照应用而变化广泛,其中在每个位置上的厚度比如可以处于从30nm至100μm的范围内。在TCO的情况下,该厚度优选地处于从100nm至1.5μm的范围内,优选在150nm至1μm的范围内,尤其优选地在200nm至500nm的范围内。如果该导电涂层由具有至少一个层的一个层序列组成,其中该导电涂层由具有至少一个导电材料层和至少一个介电材料层组成,那么该厚度优选地为20nm至100μm,优选为25nm至90μm,并尤其优选为30nm至80μm。该层序列有利地是可耐高温的,如此使得其经受玻璃薄板弯曲所需的典型高于600°C的温度而没有损坏,但其中也可以设置具有低耐热的层序列。该导电涂层6的表面电阻优选地小于20欧姆,并比如处于0.5至20欧姆范围中。在所示的例子中,该导电涂层6的表面电阻比如为4欧姆。
该导电涂层6优选地由气相来沉积,为此可以采用已知的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或物理气相沉积(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优选地该涂层6通过溅射(Magnetron-Kathodenzerstäubung,阴极磁控溅射)来敷设。
在该复合薄板20中该导电涂层6用作面天线,以接收优选在陆地无线电频带I和II的频率范围中的电磁波。为此该导电涂层6与一个第一耦合电极10相电气耦合,其中该第一耦合电极在此比如作为带状平面导体来构造。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耦合电极10与该导电涂层6相电流耦合,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该带状第一耦合电极10比如由一种金属材料构成,优选为银,并比如借助丝网印刷来进行印刷。在宽度为5mm或更大时其优选地具有大于10mm的长度,在宽度为5mm或更大时优选地具有大于25mm的长度。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耦合电极10具有300mm的长度和5mm的宽度。该第一耦合电极10的厚度优选小于0.015mm。由银构成的第一耦合电极10的电导率比如为61.35·106/欧姆·m。
如在图1中所示,该第一耦合电极10大致平行于上涂层边缘8而延伸到该导电涂层6上并与之直接电气接触,并延伸直至无载体的边缘区域28中。在此该第一耦合电极10如此来设置使得:该面天线的天线信号关于其接收功率(信号电平)是最佳的。
如在图2A和2B中所示,该导电涂层6在与该载体边缘29相邻的条状边缘区域15中比如借助激光加工而划分为许多电气绝缘的段16,其间具有相应的电气绝缘(去涂层的)区域17。该边缘区域15基本平行于载体边缘29来延伸,并尤其可以是四周环绕的。通过该措施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克服该导电涂层6与环绕的导电构造(比如导电车体)之间的电容耦合。因为该导电涂层6的边缘区域15作为面天线是无效的,所以该导电涂层6的作为面天线有效的部分通过涂层边缘8`来限定。
在该复合薄板20的无载体的边缘区域28中具有嵌入到该粘合层4中的一个线形无屏蔽天线导体12,其作为线天线用于接收电磁波,优选地在陆地无线电频带II至V的频率范围中,尤其优选地在无线电频带III至V的频率范围中,并为此合适地进行构造。在该实施例中该天线导体12以线18的形式来实施,其优选地长于100mm并窄于1mm。该天线导体12的单位长度电阻优选地小于20欧姆/m,尤其优选地小于10欧姆/m。在所示实施例中该天线导体12在宽度为0.75mm时长度约为650mm。其单位长度电阻比如为5欧姆/m。
该天线导体12在此比如具有至少近似直线的曲线,并完全位于该复合薄板20的无载体以及无涂层的边缘区域28中,其中它主要沿着短的薄板边缘5b比如在汽车整流罩(未示出)下面在遮掩条9的范围中延伸。在此该天线导体12不仅与薄板边缘5、而且与涂层边缘8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由此克服与该导电涂层6以及与汽车车体之间的电容耦合。尤其通过分段的边缘区域15,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了在该导电涂层6与该线天线之间在高频技术上有效距离的增大。
因为该天线导体12位于在图2A所示的空间30之外,其中该空间30如此来定义,即其中所包含的每个点通过正交平行投影可以成像在体现为投影面的、用作面天线的导电涂层6上(或成像在该导电涂层6的作为面天线有效的部分上),所以该线天线没有被该面天线电气加载。通过投影操作所定义的空间30通过一个假想的限定平面32来限定,其中该限定平面设置在涂层边缘8或8`上并垂直于载体21。对于分段的边缘区域15,该限定平面32设置在该涂层边缘8`上,因为天线导体的定位对于该导电涂层6的天线功能有重要意义。
该第一耦合电极10在一个未具体示出的第一端子连接11上与该线形天线导体12相电气耦合。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耦合电极10与该天线导体12相电流耦合,其中同样可以设置电容耦合。该第一耦合电极10的第一端子连接11或在该第一耦合电极10与该天线导体12之间的连接位置可以视为天线基点以获取该面天线的天线信号。但实际中该天线导体12的第二端子连接14作为共同的天线基点13以获取该面天线以及该线天线的天线信号。该面天线和线天线的天线信号从而在该第二端子连接14上来提供。
该第二端子连接14与寄生天线效应的一个天线导体19相电气耦合。在该实施例中该端子导体19与该第二端子连接14相电流耦合,但其中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通过该端子导体19以及与之相连的连接器31,该混合天线构造1与后接的电子部件、比如天线放大器相电气连接,其中天线信号通过该端子导体19从该复合薄板20来引出。如在图2B中所示,该端子导体19从该粘合层21越过该薄板边缘5延伸到该第四薄板平面27(IV侧)上,并然后离开该复合薄板20。在此该第二端子连接14的空间位置如此来选择,使得该端子导体19是尽可能短的,并且它的寄生的天线效应被最小化,如此使得可以放弃使用高频技术上特殊构造的导体。该端子导体19优选地短于100mm。相应地该端子导体19在此比如作为未屏蔽的绞线或薄膜导体来构造,它是造价合理并且空间节省的,并另外还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连接技术来连接。在此比如作为平面导体而构造的该端子导体19的宽度优选地朝薄板边缘5方向缩小,以克服与汽车车体之间的电容耦合。
在该混合天线构造1中,该透明的导电涂层6可以按照材料组成而满足其他的功能。比如它可以作为反射热辐射的涂层以防日晒、热调节或热绝缘或者作为加热层以电加热该复合薄板20。这些功能对于本发明是从属意义上的。
另外该外薄板2设置有一个不透明的彩色层,该彩色层敷设在该第二薄板平面25(II侧)上,并形成一个框架形环绕的遮掩条9,该遮掩条在附图中未详细示出。该彩色层优选地由一种不导电的、黑色的材料组成,该材料可以被烧渗到该外薄板2中。该遮掩条9一方面防止看到粘合条,其中该复合薄板20可以利用该粘合条而被粘合到汽车车体中,另一方面它用作所使用粘合材料的UV防护。
用作面天线的该导电涂层6设置有从相邻的长薄板边缘5a突出的两个平面区域,该平面区域分别用作第二(电容)耦合电极36、36`。在图1中这两个平面突出至少近似具有矩形形状,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适合应用的其他每种形状。该导电涂层6在与这两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相邻的平面片段中不具有分段的边缘区域15。这两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分别延伸到此外无涂层的边缘条7中。
如在图2C中所示,该载体4在此随着该导电涂层4到达一个导电结构37的对面位置中,并与之相电容耦合。确切地说,该涂层6的一个第一平面片段40、40`位于该导电结构37的第二平面片段41的平行对面位置中,其中该第一平面片段对应于该第二耦合电极36、36`并用作第一电容耦合平面,该第二平面片段用作第二电容耦合平面(耦合对面),其中这两个第一耦合平面与该第二耦合平面相电容耦合。该导电结构37比如可以是汽车的车体。该导电结构37在此比如借助一个胶珠38与该内薄板3的第四薄板平面27相固定连接。该导电涂层6由此通过这两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与该导电结构37相电容耦合。如在图2D中所示,该导电涂层6在这两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之外没有位于该导电结构37的对面位置中,如此使得它没有与该导电结构37相电容耦合。
现在比如在一个汽车中各种干扰源、诸如脉冲电气设备、比如传感器、照相机、发动机控制设备等可能以自由空间电磁波的形式来发送电磁干扰信号,其可以由用作面天线的导电涂层6基于大的天线平面而被接收。在图1中借助其在无涂层边缘条7区域中的投影位置在上面和下面的长薄板边缘5a上示例地示出了两个实体干扰源39、39`。
由该面天线所接收的这两个干扰源39、39`的干扰信号在这两个干扰源平面区域42、42`中具有最大的信号幅度或高于预定幅度值的一个信号幅度。在此上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的点与上面的干扰源39之间具有最短的(比如垂直的)距离,下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的点与下面的干扰源39`之间具有最短的(比如垂直的)距离。干扰源平面区域42、42`的形状取决于干扰源39、39`的相应形状,其中应认为,在图1中所示的形状仅可作为示例的理解。
如在图1中所示,该第二耦合电极36设置在该第一耦合电极10附近,并位于该第一耦合电极10与上面干扰源39的上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之间。该第二耦合电极36在此比如与该第一耦合电极10之间具有小于7.5cm的几何距离,对应于在陆地频带III-V的频率范围中干扰源信号最小波长的四分之一。该第二耦合电极36`设置在下面干扰源39`的下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附近。该第二耦合电极36`在此比如与下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之间具有小于7.5cm的几何距离。此外这两个耦合电极36、36`与该导电结构37的耦合对面一起共同具有频率选择导通特性,并用作高通滤波器,其中这两个耦合电极36、36`和该导电结构37的耦合对面在此比如如此来构造,使得其仅能够通过高于170MHz的频率。这两个耦合电极36、36`从而用于陆地频带III-V的频率选择。在该情况中应假定,这两个干扰源39、39`的干扰信号位于高于170MHz的频率范围中。所期望的频率选择性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调节与该导电结构37相电容耦合的第二耦合电极36、36`的电容特性来达到。为此仅需要以合适的方式来调节该第二耦合电极36、36`与该导电结构37位于对面位置中(电容有效的)平面的大小以及该电容有效平面的中间距离的大小。
从上面干扰源39(以及另外从下面干扰源39`)所接收的干扰信号从而基于上面第二耦合电极36的频率选择导通特性优先由上面第二耦合电极36从用作面天线的导电涂层6被耦合输出。另外上面干扰源39的干扰信号基于在上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与第一耦合电极10之间的空间位置从该导电涂层6的包含上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和上面第二耦合电极36的一个平面片段中优先由该第二耦合电极36被耦合输出。另一方面,从下面干扰源39`所接收的干扰信号基于该第二耦合电极36`空间上靠近下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并且另外基于该第二耦合电极36`的频率选择导通特性而优先由下降第二耦合电极36`从该导电涂层6被耦合输出。该第二耦合电极36`与下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空间靠近致使在信号接收时在包含下面干扰源平面区域42`的一个平面片段与下面第二耦合电极36`之间产生电位差,该电位差大于在该平面片段与该第一耦合电极10之间的电位差,如此使得干扰信号优先通过下面第二耦合电极36`被耦合输出。
该第一耦合电极10仍然可以从该导电涂层6的与干扰源平面区域42、42`不同的平面片段中耦合输出天线信号,其中在信号接收时关于该第一耦合电极10而产生电位差,该电位差大于关于这两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的电位差。在作为干扰信号而通过该导电结构37(地)耦合输出的频率范围中的有用信号可以以有利的方式通过用作线天线的天线导体12而被接收,如此使得实际不产生信号损失。该天线导体12没有或者仅以可忽略的方式被干扰源39、39`的干扰信号干扰。具有混合天线构造1的该天线配置100从而特征在于优异的信噪比。
下面参照其他附图来解释具有混合天线构造1的该天线配置1的不同扩展,其中分别实现了该第二耦合电极36、36`与该导电结构37之间的电容耦合。
现在参照图3A和3B,其中示出了具有混合天线构造1的天线配置100的一个第一变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仅仅阐述与图1、2A和2B的实施例的差别,其他参见那里所进行的详细阐述。因此在该复合薄板20中没有为导电涂层6设置载体4,因为该导电涂层敷设在该内薄板3的第三薄板平面26(III侧)上。该导电涂层6没有完全到达薄板边缘5,如此使得保留了该第三薄板平面26的周围环绕的无涂层的一个边缘条7。该环绕边缘条7的宽度可以广泛地变化。优选地该边缘条7的宽度处于0.2至1.5cm的范围中,优选地在0.3至1.3cm的范围中,并尤其优选地在0.4至1.0cm的范围中。该边缘条7尤其用作该导电涂层6对外部的电气绝缘,并用于降低与环绕导电结构的电容耦合。该边缘条7可以通过事后去除该导电涂层6、比如通过磨蚀去除、激光烧蚀或蚀刻、或通过在该第三薄板表面26上敷设该导电涂层6之前该内薄板3的掩模来制造。
用作线天线的该天线导体12在无涂层的边缘条7的区域中被敷设到该第三薄板平面26上。在所示的变例中,该天线导体12以平面印制导线35的形式来构造,其中该印制导线优选地通过印刷(比如丝网印刷)来敷设一种金属印刷膏。从而该线天线和该面天线位于该内薄板3的同一表面(III侧)上。该带状第一耦合电极10延伸直到在该线形天线导体12上,并与之相电流耦合,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
该天线辐射器12位于在图3A所示的空间30之外,在该空间中每个点都可以通过正交平行投影而在该面天线上成像,如此使得该线天线不被该面天线电气加载。在图3A中简略示出了对该空间30进行限定的(假想的)限定平面32,该限定平面垂直于该第三薄板平面26,并设置在涂层边缘8或8`(在边缘区域15中)上。也就是说,该线形天线导体12位于一个未详细示出的空间中,在该空间中每个点都可以通过正交平行投影而成像在用作投影面的无涂层的边缘条7上。由此以有利的方式避免了该面天线对该线天线的电气加载。
在图4A和4B中示出了具有混合天线构造1的天线配置100的一个第二变例,其中仅阐述与图3A和3B的第一变例的差别,其他参见那里所进行的详细阐述。因此没有设置复合薄板20,而是仅比如设置了与外薄板2相对应的一个单薄板。该导电涂层6敷设到该第一薄板平面24(I侧)上,其中该导电涂层6没有完全到达薄板边缘5,如此使得保留了该第一薄板平面24的周围环绕的无涂层的边缘条7。在无涂层的边缘条7的区域中,用作线天线的、以印制导线35的形式构造的线形天线导体12敷设到该第一薄板平面24上。该天线导体12从而位于在图4A中所示的空间30之外,在该空间中每个点都可以通过正交平行投影而成像在该面天线上。该端子导体19与该天线导体12的第二端子连接14相连接,并在该外薄板2的同一侧从该天线导体12引出。
在图5A和5B中示出了具有混合天线构造1的天线配置100的一个第三变例,其中仅阐述与图1、2A和2B的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其他参见那里所进行的详细阐述。因此在该复合薄板20中设置了一个载体4,在该载体上敷设了该导电涂层6。该带状第一耦合电极10敷设到该内薄板3的第四表面(IV侧)上,并与用作面天线的导电涂层6相电容耦合。用作线天线的天线导体12同样比如通过印刷、比如丝网印刷而敷设到该内薄板3的第四薄板平面27上,并与该耦合电极相电流耦合,但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从而该面天线和该线天线位于不同基质的不同表面上。该天线导体12位于该空间30之外,在该空间中每个点都可以通过正交平行投影而成像在该面天线6上,如此使得该线天线不通过该面天线而被加载。该端子导体19与该天线导体12相连接,并直接从该复合薄板20中引出。
在图6中示出了具有混合天线构造1的天线配置100的一个第四变例,其中仅阐述与图5A和5B的第三变例的差别,其他参见那里所进行的详细阐述。因此作为平面印制导线35而构造的线形天线导体12敷设在该内薄板3的第三薄板平面26上。一个第二连接导体34敷设在该天线导体12上的天线基点中,并越过短的薄板边缘5b延伸到该内薄板3的第四薄板平面27(IV侧)上。在所示的变例中,该第二连接导体34与该天线导体12相电流耦合,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该第二连接导体34比如可以由和该耦合电极4相同的材料来制造。该端子导体19在该第四薄膜平面27上与该第二连接导体34相连接,并从该复合薄板20引出。作为带状平面导体而构造的第二连接导体34的宽度(垂直于延伸方向的尺寸)优选地朝短的薄板边缘5b方向缩小,如此能够克服该导电涂层6与该导电汽车车体之间的电容耦合。
在图7、8A和8B中示出了具有混合天线构造1的本发明天线配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其中仅阐述与图1、2A和2B的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其他参见那里所进行的详细阐述。因此复合薄板20设置有嵌入到该粘合层21中的一个载体4以及敷设到该第二载体平面23上的透明导电涂层6。该导电涂层6全平面地敷设在该第二载体平面23上,其中没有构造分段的边缘区域15,但同样也可以设置。
该第一耦合电极10位于该导电涂层6上,并与之相电流耦合,但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该第一耦合电极10越过上面的长薄板边缘5a延伸到该内薄板3的第四薄板平面27(IV侧)。该线形天线导体12与结合图5A和5B所述的该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例相类似而作为印制导线35敷设到该内薄板3的第四薄板平面27上。在其另一端上该第一耦合电极10位于该天线导体12上,并与之相电流耦合,但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该天线导体12位于该空间30之外,在该空间中每个点都可以通过正交平行投影而成像在该面天线上,如此使得该线天线没有通过该面天线而被电气加载。该端子导体19与该天线导体12相连接,并直接从该复合薄板20引出。
在图9中示出了一种变例,其中为了避免重复仅阐述与图7、8A和8B的第二实施例的差别。因此该第一耦合电极10仅在该导电涂层6的范围内,位于其之上并与之直接相连接,从而与该导电涂层6相电流耦合,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一个第一连接导体33将其一端位于该第一耦合电极10上并与之直接相连接,并与该导电涂层6相电流耦合,但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该第一连接导体33越过上面的长薄板边缘5a延伸到该内薄板3的第四薄板平面27(IV侧),并将它的另一端与作为印制导线而构造的天线导体12相连接。该第一连接导体33位于该天线导体12上并与之直接相连接,并比如通过焊接与之相电流耦合,但其中同样也可以设置电容耦合。该第一连接导体33比如可以由和该第一耦合电极10相同的材料来制造,如此使得该第一耦合电极10与该第一连接导体33也可以共同视为两部分的耦合电极。作为带状平面导体而构造的第一连接导体33的宽度(垂直于延伸方向的尺寸)优选地在长薄板边缘5a处缩小,如此使得能够降低在该导电涂层6与汽车车体之间的电容耦合。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混合天线构造的一种天线配置,其中该天线配置实现了对电磁波的带宽优化的接收,其中通过在频带I-V的全部频率范围上面天线和线天线的组合而能够实现满意的接收功率。由于能够把作为自由空间电磁波由该面天线所接收的外部干扰源的干扰信号通过与该面天线相电容耦合的地来耦合输出,所以该天线配置具有优异的信噪比。
附图标记列表
1 天线构造
2 外薄板
3 内薄板
4 载体
5 薄板边缘
5a 长薄板边缘
5b 短薄板边缘
6 涂层
7 边缘条
8、8` 涂层边缘
9 遮掩条
10 第一耦合电极
11 第一端子连接
12 天线导体
13天线基点
14 第二端子连接
15 边缘区域
16 段
17 绝缘区域
18 线
19 端子导体
20 复合薄板
21 粘合层
22 第一载体平面
23 第二载体平面
24 第一薄板平面
25第二薄板平面
26 第三薄板平面
27 第四薄板平面
28 边缘区域
29 载体边缘
30 空间
31 连接器
32 限定平面
33 第一连接导体
34 第二连接导体
35 印制导线
36、36` 第二耦合电极
37 导电结构
38 胶珠
39、39` 干扰源
40、40` 第一平面片段
41 第二平面片段
42、42` 干扰源平面区域
100 天线配置

Claims (13)

1. 一种天线配置(100),其包含有:
-至少一个电气绝缘的、尤其透明的基质(2-4),
-至少一个导电的、尤其透明的涂层(6),其至少部分地覆盖了该基质的表面(22-27),并至少部分地用作面天线以接收电磁波,
-至少一个与该导电涂层(6)相电气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10),以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有用信号,
-至少一个干扰源(39,39`),其如此来设置使得:干扰信号可以由该面天线来接收,
-用作地的导电结构(37),比如金属汽车车体或金属窗框,
-至少一个与该导电涂层(6)相电气耦合的第二耦合电极(36,36`),以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至少一个干扰源(39,39`)的干扰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具有第一耦合平面(40,40`),该导电结构(37)具有与该第一耦合平面(43)相电容耦合的第二耦合平面(41),并且该耦合平面(40,40`,41)如此来构造使得:该耦合平面(40,40`,41)对于要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的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是选择性导通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以该导电涂层(6)的突出边缘片段的形式来构造。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天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靠近该第一耦合电极(10)来设置,并尤其与该第一耦合电极(10)之间具有距离,该距离小于干扰信号最小波长的四分之一。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天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设置在该导电涂层(6)的干扰源平面区域(42,42`)与该第一耦合电极(10)之间,其中该干扰源平面区域的点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源(39,39`)之间具有最短的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天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与该导电涂层(6)的干扰源平面区域(42,42`)之间的几何距离小于在该至少一个耦合电极(10)与该干扰源平面区域(42,42`)之间的几何距离,其中该干扰源平面区域的点与所述至少一个干扰源(39,39`)之间具有最短的距离。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天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与该干扰源平面区域(42,42`)之间具有距离,该距离小于干扰信号最小波长的四分之一。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天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与该导电结构(37)电容耦合的耦合平面(40,40`,41)如此构造使得:该耦合平面(40,40`,41)对于高于170MHz的频率范围是选择性导通的。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天线配置(100),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耦合电极(10)与未屏蔽的线形天线导体(12)相电气耦合,该天线导体用作线天线以接收电磁波,其中该线形天线导体位于空间(30)之外,该空间可以通过正交平行投影而投影到用作投影面的面天线上,由此该线天线的天线基点变成该线天线和面天线的共同天线基点(13)。
9. 一种天线构造(1),其包含有:
-至少一个电气绝缘的、尤其透明的基质(2-4),
-至少一个导电的、尤其透明的涂层(6),其至少部分地覆盖了该基质的表面(22-27),并至少部分地用作面天线以接收电磁波,
-至少一个与该导电涂层(6)相电气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10),以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有用信号,
-至少一个与该导电涂层(6)相电气耦合的第二耦合电极(36,36`),以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至少一个干扰源(39,39`)的干扰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具有第一耦合平面(40,40`),该第一耦合平面构造用于与用作电气地的导电结构(37)的第二耦合平面(41)相电容耦合,其中该第一耦合平面(40,40`)如此来构造使得:该第一耦合平面(40,40`)与该第二耦合平面(41)一起共同对于要从该面天线耦合输出的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是选择性导通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构造(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以该导电涂层(6)的突出边缘片段的形式来构造。
11.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之一所述的天线构造(1)的应用,该天线构造(1)作为功能单体以及作为嵌入件而应用在家具、设备和建筑物中,以及应用在陆地上、空中或水载运输工具中,尤其应用在汽车中比如作为挡风玻璃、后窗、侧窗和/或天窗。
12. 一种用于驱动天线配置(100)的方法,其具有以下的步骤:
-借助面天线来接收有用信号,该面天线以敷设到至少一个电气绝缘的、尤其透明的基质(2-4)上的导电的、尤其透明的涂层(6)的形式来构造,
-从该面天线中借助与该涂层(6)相电气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极(10)来耦合输出有用信号,
-从该面天线中借助与该涂层(6)相电气耦合的第二耦合电极(36,36`)把由该面天线所接收的至少一个干扰源(39,39`)的干扰信号进行选择性耦合输出,该第二耦合电极与用作地的导电结构(37)、比如金属汽车车体或金属窗框相电容耦合,其中该第二耦合电极(36,36`)具有第一耦合平面(40,40`),该导电结构(37)具有与该第一耦合平面(40,40`)相电容耦合的第二耦合平面(41)。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由该面天线所接收的干扰信号通过以该导电涂层(6)的突出边缘片段形式而构造的至少一个第二耦合电极(36,36`)而从该面天线中被耦合输出。
CN201180029465.4A 2010-06-14 2011-06-14 具有改善信噪比的天线配置和天线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42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65892A EP2400591A1 (de) 2010-06-14 2010-06-14 Antennenaufbau mit verbessertem Signal/Rauschverhältnis
EP10165892.0 2010-06-14
PCT/EP2011/059807 WO2011157689A2 (de) 2010-06-14 2011-06-14 Antennenanordnung und antennenaufbau mit verbessertem signal/rauschverhältni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4282A true CN102934282A (zh) 2013-02-13
CN102934282B CN102934282B (zh) 2015-10-14

Family

ID=42970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946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4282B (zh) 2010-06-14 2011-06-14 具有改善信噪比的天线配置和天线构造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9929464B2 (zh)
EP (2) EP2400591A1 (zh)
JP (1) JP5650840B2 (zh)
KR (1) KR101513787B1 (zh)
CN (1) CN102934282B (zh)
BR (1) BR112012022652A2 (zh)
EA (1) EA030071B1 (zh)
ES (1) ES2749880T3 (zh)
MX (1) MX2012011447A (zh)
PL (1) PL2580807T3 (zh)
PT (1) PT2580807T (zh)
WO (1) WO2011157689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337A (zh) * 2014-09-18 2016-03-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噪声去除机构
CN113370766A (zh) * 2020-03-10 2021-09-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用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2246A (zh) * 2012-04-02 2013-10-16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電子裝置
US20150125624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pray Application Process for Three Dimensional Articles
TR201907761T4 (tr) 2014-12-16 2019-06-21 Saint Gobain Elektrikle ısıtılabilen antenli cam levha ve bunun üretim yöntemi.
EP3239112A4 (en) * 2014-12-24 2018-08-15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Electric connection member and a laminate plate using same
PL3281247T3 (pl) 2015-04-08 2021-05-17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Szyba anteny samochodowej
US10665919B2 (en) 2015-04-08 2020-05-26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Antenna pane
CN109417221B (zh) * 2016-10-21 2021-04-27 株式会社友华 车载天线装置及天线系统
US11133580B2 (en) * 2017-06-22 2021-09-28 Innolux Corporation Antenna device
DE102017220732A1 (de) * 2017-11-21 2019-05-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Glasdach und mit einer auf diesem Glasdach aufsitzenden Antennenanordnung
US11095016B2 (en) * 2019-04-15 2021-08-17 Hyundai Motor Company Vehicle roof having conductive coat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2057624B2 (en) 2019-05-08 2024-08-06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Vehicle pane
JP7511134B2 (ja) 2019-05-16 2024-07-05 Agc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アンテナ積層体及び車両用窓ガラス
FR3099132B1 (fr) * 2019-07-26 2022-01-28 Mbda France Capot pour vehicule, en particulier pour vehicule supersonique ou hypersonique
JP7512727B2 (ja) 2020-07-15 2024-07-09 Agc株式会社 窓ガラス取り付け構造
WO2022030395A1 (ja) * 2020-08-03 2022-02-10 Agc株式会社 周波数選択表面装荷部材および車両用窓部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5048A (en) * 1991-02-05 1994-02-08 Hara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obile windshield antenna incorporating windshield heater
EP1686646A1 (en) * 2005-01-28 2006-08-02 CALEARO ANTENNE S.P.A. a socio unico Vehicle antenna array
CN1816940A (zh) * 2003-05-02 2006-08-09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汽车的窗玻璃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4338U (de) 1968-01-17 1968-04-25 Ilseder Huette Rechengeraet.
BE858256A (nl) 1977-08-31 1978-02-28 Agfa Gevaert Nv Fluorescerende materialen voor gebruik in de rontgenfotografie
US4746925A (en) * 1985-07-31 1988-05-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hielded dipole glass antenna with coaxial feed
JPS6352305U (zh) * 1986-09-24 1988-04-08
GB2200498B (en) * 1986-12-19 1990-07-18 Central Glass Co Ltd Vehicle window glass antenna us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DE4216377A1 (de) * 1992-05-18 1993-11-25 Lindenmeier Heinz Funkantennenanordnung in der Nähe von Fahrzeugfensterscheiben
US5670966A (en) 1994-12-27 1997-09-23 Ppg Industries, Inc. Glass antenna for vehicle window
JPH10126132A (ja) * 1996-10-18 1998-05-15 Asahi Glass Co Ltd 車両ガラスアンテナ用アース構造
US5999134A (en) * 1996-12-19 1999-12-07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Glass antenna system with an 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
US6020855A (en) * 1998-05-26 2000-02-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vehicle window antenna with capacitive connection apparatus
DE19858227C1 (de) 1998-12-17 2000-06-15 Sekurit Saint Gobain Deutsch Wärmereflektierendes Schichtsystem für transparente Substrate
US6292150B1 (en) * 1999-08-23 2001-09-18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Glass antenna device
JP2001085921A (ja) * 1999-09-17 2001-03-30 Dx Antenna Co Ltd 平板型アンテナ
DE60037142T2 (de) 2000-04-19 2008-09-18 Advanced Automotive Antennas, S.L. Fortschrittliche mehrebenenantenne fuer kraftfahrzeuge
DE10106125B4 (de) 2001-02-08 2014-04-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Kraftfahrzeugscheibe mit Antennenstrukturen
EP1686648B1 (en) 2005-02-01 2008-04-0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prising integrated antenna and keyboard and related methods
DE102007053286A1 (de) 2007-09-20 2009-04-02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DE202008017848U1 (de) 2008-04-10 2010-09-23 Saint-Gobain Sekurit Deutschland Gmbh & Co. Kg Transparente Scheibe mit einer beheizbaren Beschichtung und niederohmigen leitenden Schichten
DE102008029986B4 (de) 2008-06-24 2017-03-23 Saint-Gobain Sekurit Deutschland Gmbh & Co. Kg Transparente Scheibe mit einer beheizbaren Besch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5048A (en) * 1991-02-05 1994-02-08 Hara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utomobile windshield antenna incorporating windshield heater
CN1816940A (zh) * 2003-05-02 2006-08-09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汽车的窗玻璃天线
EP1686646A1 (en) * 2005-01-28 2006-08-02 CALEARO ANTENNE S.P.A. a socio unico Vehicle antenna arra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337A (zh) * 2014-09-18 2016-03-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噪声去除机构
CN105449337B (zh) * 2014-09-18 2018-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噪声去除机构
CN113370766A (zh) * 2020-03-10 2021-09-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用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T2580807T (pt) 2019-10-31
ES2749880T3 (es) 2020-03-24
US20130141289A1 (en) 2013-06-06
JP5650840B2 (ja) 2015-01-07
KR101513787B1 (ko) 2015-04-20
MX2012011447A (es) 2013-02-07
JP2013534095A (ja) 2013-08-29
BR112012022652A2 (pt) 2016-11-01
EA030071B1 (ru) 2018-06-29
EP2400591A1 (de) 2011-12-28
WO2011157689A3 (de) 2012-03-15
WO2011157689A2 (de) 2011-12-22
EP2580807B1 (de) 2019-07-24
EP2580807A2 (de) 2013-04-17
CN102934282B (zh) 2015-10-14
PL2580807T3 (pl) 2020-01-31
EA201291353A1 (ru) 2013-04-30
US9929464B2 (en) 2018-03-27
KR20130079392A (ko)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4282B (zh) 具有改善信噪比的天线配置和天线构造
KR101975690B1 (ko) 전기 가열가능한 안테나 판유리 및 그를 제조하는 방법
EP2649673B1 (en) Window assembly having an antenna element overlapping a transparent layer and an adjacent outer region
KR100626500B1 (ko) 투명 안테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571948B1 (ko) 안테나 구조물용 평각 도체 연결 요소
CN203085734U (zh) 混合天线构造
KR101976910B1 (ko) 가열가능 코팅을 갖는 투명 패널
ES2773013T3 (es) Panel con estructuras conductoras de electricidad
US20190141791A1 (en) Transparent pane with heatable coating
CN112020794A (zh) 天线板
JP6509329B2 (ja) 加熱被覆を備えた透明のウィンドガラス
KR20230113335A (ko) 안테나를 갖는 가열 가능한 차량 글레이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