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3674A - 粘合片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粘合片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3674A
CN102933674A CN2011800285405A CN201180028540A CN102933674A CN 102933674 A CN102933674 A CN 102933674A CN 2011800285405 A CN2011800285405 A CN 2011800285405A CN 201180028540 A CN201180028540 A CN 201180028540A CN 102933674 A CN102933674 A CN 102933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onding coat
adhesive sheet
block copolymer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85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田公平
林圭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33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08L33/1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yl methacry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4Layer or component removable to expose adhesive
    • Y10T428/1452Polymer derived only from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mono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片,由粘合层和可以从该粘合层上剥离的层(剥离层)共挤出而形成,该粘合层的基础聚合物为丙烯酸类聚合物。粘合片(10)通过由以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层(12)、层叠在该粘合层(12)的第一表面(12A)上的RA层(14)和层叠在粘合层(12)的第二表面(12B)上的RB层(16)共挤出而形成。RA层(14)和RB层(16)均可以从粘合层(12)上剥离。

Description

粘合片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以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也称为压敏胶粘;下同)层的粘合片。本申请要求基于2010年6月1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13352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参考的方式并入本说明书中。
背景技术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透明性、耐候性优良,并且通过单体的组成比、聚合物的结构可以发挥各种特性,因此适合作为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例如,提出了使用以丙烯酸类单体为主要单体的两个以上嵌段连接得到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作为关于这种粘合剂的技术文献,可以列举专利文献1~8。另外,专利文献9、10是涉及如下内容的技术文献:面向成形材料等用途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专利文献11是涉及如下内容的技术文献:在结晶性树脂层的单侧具有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层的构成、或者两个结晶性树脂层夹持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层而粘合一体化的构成的多层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2341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3485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9-125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30706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11-32307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3-105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102467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249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2-97238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54065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125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1857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由聚酰胺类树脂构成的剥离层(A)、由非晶α-烯烃类聚合物和丙烯酸类聚合物构成的粘合层(B)和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基材层(C),以(A)/(B)/(C)的顺序共挤出成形得到的表面保护薄膜。所述形式的表面保护薄膜,在用于粘贴到被粘物上的粘合面上在形成薄膜时通过共挤出法层叠剥离层,粘合面在直到使用之前与空气隔离,因此薄膜的粘合面的洁净性优良(专利文献12的第0011项等)。
但是,在粘合层的基础聚合物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构成下,还未实现该粘合层和剥离层通过共挤出而层叠的实用的粘合片。另外,在专利文献12的构成中,将粘合层(B)的组成变更为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并将专利文献12中剥离层(A)的形成中使用的聚酰胺类树脂与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共挤出成形时,所得到的层叠薄膜的聚酰胺类树脂层不发挥作为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层(粘合层)的剥离衬垫的作用(即,不能从粘合层上适当地将聚酰胺类树脂层剥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粘合层与可以从该粘合层上剥离的层(剥离层)共挤出而形成的粘合片,所述粘合层的基础聚合物为丙烯酸类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片,由粘合层、RA层和RB层共挤出而形成,所述粘合层以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所述RA层层叠在所述粘合层的第一表面,并且可以从该粘合层上剥离,所述RB层层叠在所述粘合层的第二表面,并且可以从该粘合层上剥离。所述粘合层以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因此可以有效利用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优点而成为透明性优良的粘合层。所述RA层(第一剥离层)和RB层(第二剥离层)均可以作为所述粘合层的剥离衬垫起作用。因此,所述构成的粘合片在从所述粘合层上剥离RA层和RB层后,可以将该粘合层的两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作为对被粘物的粘合面(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使用。换句话说,可以将所述粘合层作为两面胶粘性的粘合薄膜使用。所述使用方式中,所述粘合层为可以实现高透明性的组成特别有意义。所述粘合层的第一粘合面和第二粘合面,分别由在所述粘合片的成形时通过与该粘合层的共挤出而层叠的第一、第二剥离层保护。在直到除去这些剥离层为止,粘合层不会露出到外部,因此可以保持粘合层的两粘合面洁净。因此,在直到使用时为止可以保持良好的粘合性能,可以避免尘埃等附着到粘合面上,因此外观品质也优良。这一点在将所述粘合层作为双面胶粘性粘合薄膜使用时特别有意义。
作为所述粘合层的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例如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丙烯酸酯嵌段和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酸酯嵌段。所述结构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适合以高水平同时具备粘合层的挤出成形性和粘合特性。
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例如可以为3×104~30×104。具有所述Mw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适合以高水平同时实现粘合层的挤出成形性和粘合特性。
所述RA层和所述RB层(第一剥离层和第二剥离层),优选至少粘合层侧的表面(剥离面)由以聚烯烃为主要成分的剥离面形成用组合物构成。所述构成的剥离层,可以成为从所述粘合层上的剥离性优良的剥离层。在一个优选方式中,所述RA层和所述RB层的整体包含以聚烯烃作为主要成分的组合物。作为所述聚烯烃,可以优选采用聚乙烯(PE)。作为所述聚烯烃的适合例,可以列举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约2μm~约200μm。另外,所述RA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约10μm~约500μm。所述RB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约10μm~约500μm。RA层的厚度和RB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
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的一个优选方式中,在测定温度23℃、拉伸速度10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的条件下,将所述RA层从所述粘合层上剥离时的剥离力和将所述RB层从所述粘合层上剥离时的剥离力均为5.0N/20mm以下。显示所述剥离力的粘合片,RA层和RB层的剥离性优良,因此优选。
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的另一个优选方式中,在测定温度23℃、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的条件下,所述粘合层对不锈钢板(SUS板)的粘合力为1.0N/20mm以上。该粘合力优选为高于从所述粘合层上将所述RA层和所述RB层剥离时的剥离力的值。
根据该说明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层叠结构的粘合片的方法,所述层叠结构的粘合片具有:以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层、层叠在所述粘合层的第一表面并且可以从该粘合层上剥离的RA层和层叠在所述粘合层的第二表面并且可以从该粘合层上剥离的RB层。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含有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层形成用组合物、用于形成所述RA层的RA层形成用组合物和用于形成所述RB层的RB层形成用组合物共挤出成形。作为RA层和RB层形成用的组合物,可以优选采用以聚烯烃(例如聚乙烯)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所述制造方法可以适合作为制造在此所公开的任意一种粘合片的方法使用。
在此所公开的任意一种粘合片(可以是由在此所公开的任意一种方法制造的粘合片),具有可以发挥优良的透明性并且可以作为双面胶粘性的粘合薄膜使用的粘合层,并且具有适于在直到使用时(粘贴时)为止保持该粘合层的粘合面洁净的构成,因此例如可以适合作为光学部件的粘贴中使用的粘合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粘合片的一个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粘合片的另一个构成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事项以外的本发明的实施所必要的事项,可以作为基于本领域中现有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来掌握。本发明可以基于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内容和本领域的技术常识来实施。
由本发明提供的粘合片的典型构成在图1中示意表示。该粘合片10具有:以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层12、在其第一表面12A上层叠的RA层(第一剥离层)14和在第二表面12B上层叠的RB层(第二剥离层)16。粘合片10以这些粘合层12、RA层14和RB层16通过共挤出而形成的多层片的形式构成。图1所示的例子中,长的带状粘合片10以RA层14为外侧的方式卷绕为卷筒状。
粘合层12是在23℃下显示粘合性的层,例如,通过后述的方法测定的粘合力优选为1.0N/20mm以上(典型地为1.0N/20mm以上且50.0N/20mm以下)。RA层14和RB层16各自可以从粘合层12的第一表面12A和第二表面12B上剥离。通过将这些RA层14和RB层16从粘合层12上剥离(更具体地,将RA层14的剥离面14A从粘合层12的第一表面12A上剥离,将RB层16的剥离面16A从粘合层12的第二表面12B上剥离),可以将粘合层12作为双面胶粘性的粘合薄膜(无基材粘合薄膜)使用。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粘合层,包含以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为基础聚合物(聚合物成分中的主要成分,即占50质量%以上的成分)的粘合剂。这样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作为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可以优选使用具有至少一个丙烯酸酯嵌段(以下也称为Ac嵌段)和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酸酯嵌段(以下也称为MAc嵌段)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例如,优选Ac嵌段与MAc嵌段交替配置的结构的嵌段共聚物。Ac嵌段与MAc嵌段的合计嵌段数优选为3以上(例如3~5)。
所述Ac嵌段,典型地以丙烯酸酯作为主要单体(即构成该嵌段的单体单元中占50质量%以上的成分)。所述单体单元中75质量%以上可以为丙烯酸酯,也可以为90质量%以上。在一个优选方式中,构成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中所含的Ac嵌段(若为具有两个以上Ac嵌段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则可以是其中的至少一个Ac嵌段,也可以是全部Ac嵌段)的单体单元实质上仅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典型地是一种)丙烯酸酯。或者Ac嵌段可以是丙烯酸酯与其它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作为构成Ac嵌段的丙烯酸酯的例子,可以列举以下物质。
丙烯酸的脂肪族烃酯,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壬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二烷酯、丙烯酸硬脂酯等。
丙烯酸的脂环式烃酯,例如: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等。
丙烯酸的芳香族烃酯,例如: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甲苯酯等。
含有醚键的醇与丙烯酸的酯,例如: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如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丙烯酸-2-甲氧基丁酯等,具有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如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等。
具有羟基的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羟烷酯如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3-羟基丙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
具有氨基的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2-氨基乙酯、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N,N-二甲氨基丙酯等。
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丙烯酸酯,例如:3-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丙烯酸的环氧烷加成物,例如:式CH2=CHCOO(CH2CH2O)nH表示的环氧乙烷加成物(n例如为1~10)。
构成Ac嵌段的单体,优选其50质量%以上(可以为75质量%以上,也可以为实质上全部)为丙烯酸的烃酯,其中,优选为丙烯酸的脂肪族烃酯(丙烯酸烷基酯)。作为所述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例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优选1~14)的丙烯酸烷基酯。
在一个优选方式中,构成Ac嵌段的单体中50质量%以上(可以为75质量%以上,也可以为实质上全部)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丙烯酸烷基酯。其中,作为优选的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甲酯。例如,可以优选采用构成Ac嵌段的单体实质上单独为BA的构成、单独为2EHA的构成、包含BA和2EHA两种的构成等。
所述MAc嵌段,典型地以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主要单体(即构成该嵌段的单体单元中占50质量%以上的成分)。所述单体单元中75质量%以上可以为甲基丙烯酸酯,也可以为90质量%以上。在一个优选方式中,构成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中所含的MAc嵌段(若为具有两个以上MAc嵌段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则可以是其中的至少一个MAc嵌段,也可以是全部MAc嵌段)的单体单元实质上仅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典型地是一种)甲基丙烯酸酯。或者MAc嵌段可以是甲基丙烯酸酯与其它单体(例如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作为构成MAc嵌段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可以列举以下物质。
甲基丙烯酸的脂肪族烃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
甲基丙烯酸的脂环式烃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
甲基丙烯酸的芳香族烃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
含有醚键的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丁酯等,具有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等。
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羟烷酯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
具有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丙酯等。
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甲基丙烯酸的环氧烷加成物,例如:式CH2=C(CH3)COO(CH2CH2O)nH表示的环氧乙烷加成物(n例如为1~10)。
构成MAc嵌段的单体,优选其50质量%以上(可以为75质量%以上,也可以为实质上全部)为甲基丙烯酸的烃酯,其中,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的脂肪族烃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例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20(优选1~1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在一个优选方式中,构成MAc嵌段的单体中50质量%以上(可以为75质量%以上,也可以为实质上全部)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中,作为优选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乙酯(EMA)。例如,可以优选采用所述单体单元实质上单独为MMA的构成、单独为EMA的构成、包含MMA和EMA两种的构成等。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可以是AB型、ABA型、ABAB型、ABABA型等这样以包含凝聚力、弹性优良的硬结构的聚合物的A嵌段与包含粘性优良的柔软结构的聚合物的B嵌段交替配置的方式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以这样结构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可以成为以高水平同时具有凝聚力、弹性和粘性的粘合层。另外,所述组成的粘合剂,可以成为挤出成形性优良的粘合剂,因此优选。可以优选采用在分子的两端具有A嵌段的结构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ABA型、ABABA型等)。所述结构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容易成为凝聚性和热塑性的平衡良好的共聚物,因此优选。
另外,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具有两个以上A嵌段时,这些A嵌段的单体组成、分子量(聚合度)、结构等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具有两个以上B嵌段时,该B嵌段同样地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所述A嵌段,可以优选采用上述的MAc嵌段。作为所述B嵌段,可以优选采用上述的Ac嵌段。在一个优选方式中,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为MAc嵌段-Ac嵌段-MAc嵌段(ABA型)结构的三嵌段共聚物。例如,这样的三嵌段共聚物中,可以优选采用两个MAc嵌段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单体组成的共聚物。
关于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中所含的MAc嵌段的质量(含有两个以上MAc嵌段的情况下,为它们的合计质量)与Ac嵌段的质量(含有两个以上Ac嵌段的情况下,为它们的合计质量)的比例,MAc嵌段/Ac嵌段的质量比可以设定为4/96~90/10(通常为7/93~80/20,优选10/90~70/30,例如20/80~50/50)的范围。MAc嵌段的比例过多时,有时具有粘合力变得不充分的倾向。Ac嵌段的比例过多时,凝聚力、弹性容易变得不充分。结果,可能有时粘合特性的平衡受到损害、或者RA层和RB层对粘合层的剥离性不充分。
作为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通常可以适当采用重均分子量(Mw)为约3×104~约30×104的共聚物。优选Mw为约3.5×104~约25×104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更优选4×104~20×104(例如5×104~15×104)。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Mw过小时,有时可能粘合特性(例如凝聚性)容易下降、或者RA层和RB层的剥离性不充分。Mw过大时,有时可能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热塑性不充分,从而具有粘合层的共挤出成形性下降的倾向。
另外,在此所说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Mw,是指对将该共聚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例如四氢呋喃(THF))而制备的样品进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而求出的、聚苯乙烯换算的值。具体而言,通过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条件下进行GPC测定,可以求出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Mw。
Ac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例如可以为-80℃~-10℃。通常,优选Tg为-75℃~-20℃(例如-75℃~-50℃)的Ac嵌段。MAc嵌段的Tg例如可以为40℃~240℃。通常优选Tg为60℃~230℃(例如80℃~230℃)的MAc嵌段。在此,Ac嵌段和MAc嵌段的Tg,是指基于构成该嵌段的各单体的单独聚合物(均聚物)的Tg和该单体的质量分数(共聚比例),由FOX式求出的值。作为均聚物的Tg,可以采用作为公知资料的日刊工业新闻社的“粘着技術ハンドブツク”(粘合技术手册)或Wiley-Interscience的Polymer Handbook(聚合物手册)中记载的值。例如,作为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均聚物的Tg,对于2EHA采用-70℃,对于BA采用-54℃,对于MMA采用105℃。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中,可以共聚有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单体(其它单体)。作为所述其它单体,可以例示:含有氰基的乙烯基化合物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乙烯基酯类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含乙烯基杂环化合物如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含酰胺基乙烯基化合物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等;等。作为其它例子,可以列举含酸性基团单体,如不饱和一元羧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二元羧酸如马来酸、富马酸等;所述一元或二元羧酸的盐(钠盐、钾盐等);不饱和二元羧酸酐如马来酸酐等。另外,作为其它例子,可以列举丙烯酰基上键合有氟代烷基的结构的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氟代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氟代烷基酯,如三氟甲基丙烯酸甲酯、2-三氟甲基丙烯酸乙酯、2-全氟乙基丙烯酸乙酯、二全氟甲基丙烯酸甲酯、2-全氟己基丙烯酸乙酯、2-全氟癸基丙烯酸乙酯、2-全氟十六烷基丙烯酸乙酯、2-全氟乙基丙烯酸-2-全氟丁基乙酯、2-全氟甲基丙烯酸-2-全氟乙基甲酯等。
所述其它单体,例如可以为了调节粘合层的特性(粘合特性、挤出成形性等)而使用。来源于所述单体的结构部分典型地可以以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形态包含在构成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至少一个嵌段(可以是Ac嵌段也可以是MAc嵌段)中。但是,所述其它单体的使用量过多时,可能有时损害粘合层的透明性、或者RA层和RB层的剥离性容易变得不充分。通常将所述其它单体的使用量设定为构成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全部单体的20质量%以下是适当的,优选10质量%以下,更优选5质量%以下。在一个优选方式中,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实质上不含有所述其它单休。特别地,优选实质上未共聚所述含酸性基团单体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以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层,可以为腐蚀被粘物的性质更低的层,因此优选。例如,对于用于粘贴到具有ITO(氧化铟锡)等透明电极的被粘物(触控面板的构成部件等)上使用的粘合片而言,粘合层的被粘物腐蚀性低是特别有意义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中实质上未共聚所述含酸性基团单体,可以避免粘合层的熔融粘度变得过高,因此是有利的。
这样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5)容易地合成,或者可以容易地得到市售品。作为所述市售品,可以列举可乐丽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LAポリマ一”系列(例如编号LA2140e、LA2250等型号的产品)等。作为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可以优选采用利用活性聚合法的方法。通过所述活性聚合法,可以在保持丙烯酸类聚合物原有的透明性、耐候性的同时通过活性聚合法独特的优良的结构控制而合成热塑性优良(例如,挤出成形性好)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另外,可以将分子量分布控制得窄,因此可以抑制由低分子量成分的存在而引起的凝聚性不充分(例如,胶糊转移到剥离层上),从而可以实现剥离层的剥离性优良的粘合片。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粘合层,为了控制粘合特性等,可以根据需要含有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以外的成分。作为所述任意成分的例子,可以列举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以外的聚合物(可以是聚合度较低(例如,重均分子量为5000以下,典型地为500~5000)的也称为低聚物的聚合物)。作为所述聚合物(以下,也称为任意聚合物),可以例示:以丙烯酸类单体的均聚物、丙烯酸类单体(可以是从上述的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为主要单体的无规共聚物等不具有嵌段结构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烯烃类树脂;聚硅氧烷类聚合物;等。
从粘合层的透明性的观点考虑,在粘合层中含有所述任意聚合物时,优选选择与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相容性优良的聚合物。另外,任意聚合物的配合量优选设定为不显著损害粘合层的透明性的程度。通常,将任意聚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100质量份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设定为50质量份以下是适当的,优选设定为10质量%以下,更优选设定为5质量%以下。在一个优选方式,粘合层实质上不含有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以外的聚合物。
作为为了控制粘合特性(例如提高粘合力)等而可以在粘合层中含有的任意成分的其它例子,可以列举增粘树脂。增粘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从烃类增粘树脂、萜类增粘树脂、松香类增粘树脂、酚醛类增粘树脂、环氧类增粘树脂、聚酰胺类增粘树脂、弹性体类增粘树脂、酮醛类增粘树脂等一般在粘合剂中使用的增粘树脂中适当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烃类增粘树脂,可以列举:脂肪烃树脂、芳香烃树脂(二甲苯树脂等)、脂环烃树脂、脂肪族-芳香族石油树脂(苯乙烯-烯烃类共聚物等)、脂肪族-脂环族石油树脂、加氢烃树脂、香豆酮类树脂、香豆酮茚类树脂等各种烃类树脂。作为萜类增粘树脂,可以列举:α-蒎烯聚合物、β-蒎烯聚合物等萜类树脂;将这些萜类树脂改性(酚改性、芳香族改性、加氢改性等)而得到的改性萜类树脂(例如,萜-酚类树脂、苯乙烯改性的萜类树脂、加氢萜类树脂等);等。作为松香类增粘树脂,可以列举:脂松香、木松香等未改性松香(生松香);将这些未改性松香进行氢化、歧化、聚合等改性而得到的改性松香(氢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其它化学修饰的松香等);其它各种松香衍生物;等。作为酚醛类增粘树脂,可以例示甲阶酚醛树脂型或酚醛清漆型烷基酚醛树脂。
从粘合层的透明性的观点考虑,在粘合层中含有所述增粘树脂时,优选选择与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相容性优良的增粘树脂。另外,增粘树脂的配合量优选设定为不显著损害粘合层的透明性、耐候性、凝聚性、剥离层的剥离性等特性的程度。通常,将增粘树脂的配合量相对于100质量份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设定为100质量份以下是适当的,优选设定为8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设定为60质量份以下。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可以优选以粘合层实质上不含有增粘树脂的形式实施。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粘合层,可以根据需要含有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填充材料;染料、颜料等着色剂;光稳定剂(例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耐候稳定剂;聚亚乙基亚胺;等添加剂。另外,例如,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使粘合层中含有通过紫外线引起交联反应的类型的交联剂,将该粘合层与剥离层共挤出而形成粘合片后,对该粘合片照射适量的紫外线使粘合层交联,由此可以控制粘合特性。作为交联剂,除了上述的紫外线固化型以外,还可以使用通过可见光或电子射线引起交联反应的类型的交联剂。另外,使用这样的交联剂使粘合层交联时,期望该粘合层不含有填充剂或颜料等遮蔽光的材料、或者压低该材料的含量(例如,粘合层整体的质量的5质量%以下,优选1质量%以下)。这从有效利用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透明性的方面考虑也是适合的。另外,从挤出成形时的流动性的观点考虑,粘合层中所含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优选至少在直到粘合片的挤出成形时为止实质上为非交联。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RA层和RB层,是以可以从粘合层上剥离的方式分别层叠在该粘合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层(剥离层)。这些剥离层典型地在23℃下为非粘合性。所述剥离层优选为可以作为粘合层的剥离衬垫起作用的层。例如,所述剥离层优选可以在与粘合层之间进行界面剥离。另外,优选在中途不破裂或撕破的情况下可以从粘合层上连续地剥离。
所述剥离层,在测定温度23℃、拉伸速度10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的条件下,将RA层从所述粘合层上剥离时的剥离力和将RB层从所述粘合层上剥离时的剥离力优选均为5.0N/20mm以下。剥离力为5.0N/20mm以下时,剥离层的剥出(在粘合片的一部分中将粘合层的表面与剥离层的表面分离,从而得到剥离该剥离层的起点的操作)容易,并且之后也可以顺利地进行剥离,因此粘贴作业性优良。更优选RA层和RB层的至少一方(优选一方)的剥离力为2.0N/20mm以下(例如1.0N/20mm以下)。另外,剥离层的剥离力过小有时粘合片的处理性也会下降,因此通常优选所述剥离力为0.01N/20mm以上。另外,测定所述剥离力时的具体操作例如可根据后述的实施例的记载进行。
在一个优选方式中,所述剥离层(RA层和RB层)中至少粘合层侧的表面(即剥离面)由以聚烯烃作为主要成分的剥离面形成用组合物构成。所述构成的剥离层,容易成为从粘合层上的剥离性优良的剥离层,因此优选。所述聚烯烃,可以为例如:α-烯烃的均聚物、二种以上α-烯烃的共聚物、一种或两种以上α-烯烃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α-烯烃,可以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约2~约12的α-烯烃。作为所述聚烯烃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1-丁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和/或丙烯与碳原子数5~12的α-烯烃的共聚物、乙烯-非共轭二烯共聚物、丙烯-非共轭二烯共聚物、1-丁烯-非共轭二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非共轭二烯共聚物等。可以是单独含有这样的聚烯烃中的一种的组合物,也可以是组合含有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作为所述剥离面形成用组合物的一个适合例,可以列举:所述聚烯烃的主要单体为乙烯的组合物(PE组合物)、以及所述主要单体为丙烯的组合物(PP组合物)。所述PE组合物,可以是乙烯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作为主要单体的乙烯与其它α-烯烃(例如,碳原子数3~12的α-烯烃)的共聚物。作为所述α-烯烃的适合例,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等。作为所述PE组合物,可以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任意一种。所述PP组合物可以是丙烯的均聚物(即均聚丙烯),也可以是作为主要单体的丙烯与其它α-烯烃(例如,碳原子数为2或4~12的α-烯烃)的共聚物。作为均聚丙烯,可以使用全同立构聚丙烯、间同立构聚丙烯、无规立构聚丙烯的任意一种。
在一个优选方式中,剥离层中至少粘合层侧的表面包含PE组合物。例如,可以优选采用LDPE和/或LLDPE。从可以形成剥离性更优良的剥离层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LLDPE。
RA层和RB层各自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包含两层以上(典型地为2~5层,例如2~3层)的多层结构。RA层和RB层的结构(层数、厚度等)和/或组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单层结构的剥离层具有粘合片容易共挤出成形的优点。对于所述单层结构的剥离层而言,优选其整体如上所述由以聚烯烃为主要成分的剥离面形成用组合物形成。具有所述构成的剥离层,在挤出成形时的成膜稳定性、从粘合层分离的(即使用后的)剥离层的处置(例如焚烧处理)容易性方面也是有利的。
构成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的剥离层为多层结构时,这些层中最靠近粘合层侧的层优选包含所述以聚烯烃为主要成分的剥离面形成用组合物。其它层的组成只要是可以进行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的挤出成形的组成即可,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现有公知的各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过这样的多层结构的剥离层,例如,采用包含印刷性好的组合物的层作为构成该剥离层的背面(与剥离面相反侧的表面,即在粘合片的表面露出的面)的层,由此可以以高水平同时实现从粘合面的优良剥离性和在背面上的良好印刷性。
具有多层结构的剥离层的粘合片的一个构成例如图2所示。该粘合片20中的RA层24和RB层26均为二层结构。RA层24和RB层26各自包含粘合层12侧的层(前面层)242、262和背面侧的层(背面层)244、264。RA层24和RB层26可以通过界面剥离而从粘合层12的第一表面12A和第二表面12B上剥离。即,前面层242、262的粘合层侧表面(剥离面)242A、262A对粘合层12显示剥离性。另一方面,前面层242和背面层244之间以及前面层262和背面层264之间典型地为非剥离性。
所述剥离层中,为了防止劣化等,可以根据需要含有例如光稳定剂(例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耐候稳定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填充材料;染料、颜料等着色剂;等。作为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在剥离层中的其它添加剂,可以例示:胶质沉淀物(目ヤニ)防止剂、润滑剂、抗粘连剂、发泡剂、聚亚乙基亚胺等。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可优选以没有特别添加用于掺混到构成该粘合片的剥离层的表面而提高剥离性的低分子量化合物(例如脂肪酸酰胺等)的方式实施。即,即使在所述方式中,也可以适当地将所述剥离层从粘合面上剥离。
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中,粘合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该粘合层所要求的粘合力等适当设定。粘合层的厚度过小时,有时可能难以得到所需的粘合力,或者难以将粘合层以均匀的厚度挤出成形。粘合层的厚度过大时,有时可能该粘合层的透明性受到损害,或者剥离层的剥离性下降。通常,将粘合层的厚度设定为约2μm~约200μm是适当的,优选3μm~150μm,更优选4μm~100μm(例如5μm~50μm)。
所述粘合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包含两层以上(典型地是2~5层,例如2~3层)的多层结构。单层结构的粘合层具有粘合片容易共挤出成形的优点。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各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优选3μm以上,更优选5μm以上)。例如,可以为RA层侧的表面与RB层侧的表面的组成不同的多层(例如2层)结构的粘合层。所述构成的粘合层,可以优选用于想在RA层的剥离力和RB层的剥离力之间设置差别的情况。
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中,剥离层(RA层和RB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粘合片的制造方式、使用方式等适当设定。例如,在以将制造后的粘合片卷绕为卷筒状的状态(粘合片卷的形态)保存、转移等情况下,粘合片要求某种程度的柔软性,因此将各剥离层的厚度设定为约500μm以下是适当的,优选200μm以下,更优选150μm以下。另外,从操作性(例如,粘合片的处理性、从粘合层上将剥离层剥离时的操作性)的观点考虑,各剥离层具有5μm以上的厚度是适当的,优选10μm以上,更优选15μm以上(例如20μm以上)。
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使用分别与粘合层和剥离层(RA层和RB层)的组成对应的粘合层形成用组合物和剥离层形成用组合物(RA层形成用组合物和RB层形成用组合物),利用共挤出法将剥离层和粘合层成形(成膜)为片状。所述共挤出法,可以根据在各种多层薄膜的制造中通常使用的吹塑法、T型模头法等实施。
所述粘合片,共挤出成形后可以根据需要沿长度方向(挤出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与挤出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单轴、或者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双轴拉伸。长度方向的拉伸倍数例如可以设定为1.01~10倍(优选1.01~5倍,更优选1.01~3倍)。宽度方向的拉伸倍数例如可以设定为1.01~8倍(优选1.01~4倍,更优选1.01~2.5倍)。所述拉伸可以是每一轴通过一个阶段进行,也可以根据粘合片的用途分两阶段以上进行。例如,可以将第一阶段的拉伸倍数设定为1.01~4倍,将第二阶段的拉伸倍数设定为1.01~2.5倍。拉伸时的拉伸温度没有特别限制。从拉伸性等观点考虑,可以在相对于构成剥离层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约(Tg-20℃)至约(Tg+50℃)的温度下进行拉伸。
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的另一个优选方式中,在测定温度23℃、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条件下,所述粘合层对SUS板的粘合力为1.0N/20mm以上。所述粘合力也可以为2.0N/20mm以上(进一步为2.5N/20mm以上)。该粘合力优选为高于将所述RA层从粘合层上剥离时的剥离力和将所述RB层从粘合层上剥离时的剥离力中至少一项剥离力的值,更优选比任一项剥离力都高的值。所述粘合力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所述粘合力为50.0N/20mm以下是适当的。另外,所述粘合力的测定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粘合力的测定方法根据JIS Z 0237(2000)进行。
在此所公开的粘合片,具有以透明性优良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双面胶粘性的粘合层,并且具有适于在直到使用时(粘贴时)为止保持该粘合层的粘合面洁净的构成,因此可以优选用于粘贴至少一方具有透光性的部件的用途(换句话说,可以辨认粘合层的外观的用途)。例如适合作为在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的构成要素使用的光学部件的粘贴中使用的粘合片。特别地,作为可以应用于例如液晶显示器面板用起偏振板(起偏振薄膜)、波长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薄膜、增亮薄膜、光扩散片、反射片等光学部件的粘合片是有用的。
以下,对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无意将本发明限定于具体例所示的方案。另外,以下说明中的“份”和“%”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是以质量为基准。
另外,以下说明中的Mw在以下条件下进行GPC而求出。
GPC测定条件
测定装置:东曹(TOSOH)株式会社制造,型号:HLC-8120GPC
柱:东曹株式会社制造,TSKgelSuperHZM-H/HZ4000/HZ3000/HZ2000串联连接使用
柱尺寸:各自为内径6.0mm×长15.0cm
柱温:40℃
流速:0.6mL/分钟
洗脱液:四氢呋喃
试样注射量:20μL
检测器:RI(差示折射计)
标准试样:聚苯乙烯
<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Ac1的合成>
将具有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容量2L的反应容器内部用氮气置换后,加入800mL甲苯、2.5mL N,N,N’,N”,N”-五甲基二亚乙三胺、异丁基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铝的0.6mol/L甲苯溶液34mL和仲丁基锂的1.3mol/L甲苯溶液3.5mL。在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32mL,并在室温下反应3小时。然后,将反应液冷却到-15℃,用约7小时滴加丙烯酸正丁酯(BA)150mL。接着,添加32mLMMA,将反应液恢复到室温并搅拌约10小时。将该反应液注入到大量的甲醇中,回收析出的沉淀物,得到具有聚MMA-聚BA-聚MMA的三嵌段结构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所得共聚物的Mw为约8.0×104,聚MMA嵌段(两个嵌段的合计质量)与聚BA嵌段的质量比为约30/70。以下,将该共聚物称为“Ac1”。
<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Ac2的合成>
将具有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容量2L的反应容器内部用氮气置换后,加入800mL甲苯、2.2mL N,N,N’,N”,N”-五甲基二亚乙三胺、异丁基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铝的0.6mol/L甲苯溶液32mL和仲丁基锂的1.3mol/L甲苯溶液2.2mL。在其中加入MMA 32mL,并在室温下反应3小时。然后,将反应液冷却到-30℃,用约7小时滴加210mL 2EHA。接着,添加32mL MMA,将反应液恢复到室温并搅拌约10小时。将该反应液注入到大量的甲醇中,回收析出的沉淀物,得到具有聚MMA-聚2EHA-聚MMA的三嵌段结构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所得共聚物的Mw为约8.5×104,聚MMA嵌段(两个嵌段的合计质量)与聚2EHA嵌段的质量比为约30/70。以下,将该共聚物称为“Ac2”。
<例1>
将作为RA层(第一剥离层)形成用组合物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东曹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ペトロセン190”)、作为粘合层形成用组合物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可乐丽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LAポリマ一LA2140e”,Mw约8.0×104,以下将该共聚物称为“Ac3”)和作为RB层(第二剥离层)形成用组合物的LDPE(ペトロセン190)投入到挤出机中,从T型模头中进行熔融挤出,成形为RA层(厚度50μm)/粘合层(厚度10μm)/RB层(厚度50μm)重叠的片形状。将该三层结构的片以RA层为外侧的方式卷绕为卷筒形状,得到粘合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分别具有第一、第二剥离层的粘合片(样品1)。
<例2>
除了将RA层/粘合层/RB层的厚度设定为100μm/20μm/100μm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2)。
<例3>
作为RA层形成用组合物和RB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スミカセンEFV401”)。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3)。
<例4>
作为RA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LLDPE(スミカセンE FV401),作为RB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LDPE(ペトロセン190)。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4)。
<例5>
作为RA层形成用组合物和RB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均聚丙烯(PP)(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ノバテツクPP FL6H”)。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5)。
<例6>
本例中,作为粘合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Ac 1(具有聚MMA-聚BA-聚MMA的三嵌段结构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6)。
<例7>
本例中,作为粘合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Ac2(具有聚MMA-聚2EHA-聚MMA的三嵌段结构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7)。
<例8>
作为RB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日本ユニペツト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ユニペツトRT543”),作为RA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LDPE(ペトロセン190)。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8)。
<例9>
本例中,作为RA层形成用组合物和RB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PET(ユニペツトRT543)。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9)。
<例10>
作为粘合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东曹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ウルトラセン633”)。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10)。
<例11>
作为粘合层形成用组合物,使用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タフテツクH1221”)。除此以外,与例1同样地制作粘合片(样品11)。
对于上述制作的样品1~11,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进行以下的评价。
<剥离性评价>
从各样品上切出长度100mm、宽度20mm的条状试验片。在该试验片的角部,从该试验片的表背两侧粘贴市售的粘合带(例如,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ダンプロンテ一プNo.375”),然后将它们拉开,从而从所述试验片的一端直到长度方向30mm的位置将RA层从粘合层上剥离。将该部分剥离后的试验片的RA层和剩余的层(粘合层和RB层)分别用拉伸试验机的夹盘夹往,以10m/分钟的拉伸速度沿180度方向剥离,测定该剥离所需的剥离力(RA层从粘合层上的剥离力)。另外,此时RA层在与粘合层的界面剥离的情况下,将RA剥离性评价为“良好”。另外,上述将粘合带拉开时,不能将RA层从粘合层上剥离的情况下,将RA层剥离性评价为“不好”。
另外,对于所述剥离衬垫剥离力测定后的试验片,在通过将RA层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层的第一表面(第一粘合面)上粘贴厚度25μm的PET薄膜进行加衬。然后,将粘贴在试验片的RB层上的粘合带牵拉,在该试验片的一端,从粘贴在PET薄膜上的粘合层上将RB层剥离。将该RB层剥离的部分用手抓住,以约10m/分钟的速度沿180度方向进行剥离。此时,RB层在与粘合层的界面剥离的情况下,将RB剥离性评价为“良好”。另外,将上述粘贴在RB层上的粘合带牵拉时,不能从粘合层上将RB层剥离的情况下,将RB剥离层评价为“不好”。
<粘合力测定>
从各样品上切出长度100mm、宽度20mm的条状试验片。在该试验片的角部,从该试验片的表背两侧粘贴市售的粘合带,然后将它们拉开,从而从粘合层上将RA层剥离,在由此而露出的粘合层的第一表面上粘贴25μm的PET薄膜进行加衬。
根据JIS Z 0237(2000)测定粘合力。具体而言,使用SUS430BA板作为被粘物,用甲苯将其表面清洗干净。将粘贴在所述试验片的RB层上的粘合带进行牵拉,将该RB层从粘合层上剥离。将由此而露出的粘合层的第二表面(第二粘合面)通过使2kg的辊一次往返而压接在所述被粘物的表面。压接30分钟后,以300mm/分钟的拉伸速度将该试验片沿180度方向剥离,并测定粘合力。另外,关于例9~11,由于不能将RA层从粘合层上剥离,因此不能测定粘合力。
表1
Figure BDA00002554535000251
表2
Figure BDA00002554535000252
从这些表可以看出,使用作为粘合层形成用组合物的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RA层和RB层形成用组合物的聚烯烃(更具体地是聚乙烯或聚丙烯)的样品1~7的剥离力均为1.0N/20mm以下(更具体地为0.6N/20mm以下),并且显示良好的剥离性。另外,这些样品对于SUS板均显示1.0N/20mm以上(更具体地为1.2N/20mm以上)的粘合力。使用Ac2或Ac3作为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样品实现了2.5N/20mm以上的粘合力。与使用聚丙烯作为RA层和RB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样品5相比,通过使用聚乙烯(特别是LLDPE)的样品,即使剥离层的厚度相同程度,也可以实现更高的剥离性(更低剥离力)。例如,使用LLDPE作为RA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样品3、4可以同时实现2.5N/20mm以上的粘合力和0.4N/20mm以下的剥离力。
与此相对,将包含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粘合层和包含PET的RA层和/或RB层共挤出而得到的样品8、9,不能从粘合层上将该包含PET的层适当地剥离。另外,将粘合层的构成材料从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变更为EVA或SEBS,并将包含LDPE的RA层、RB层与所述粘合层共挤出而得到的样品10、11,也不能将RA层和RB层从粘合层上适当地剥离。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这些例子仅仅是例示,不限定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的范围中记载的技术中,包括上述例示的具体例的各种变形、变更例。

Claims (9)

1.一种粘合片,由粘合层、RA层和RB层共挤出而形成,
所述粘合层以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
所述RA层层叠在所述粘合层的第一表面,并且可以从该粘合层上剥离,
所述RB层层叠在所述粘合层的第二表面,并且可以从该粘合层上剥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
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具有至少一个丙烯酸酯嵌段和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酸酯嵌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合片,其中,
所述丙烯酸类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3×104~30×104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
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2μm~200μm。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
所述RA层和所述RB层的至少所述粘合层侧的表面由以聚烯烃作为主要成分的剥离面形成用组合物构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
所述RA层和所述RB层的厚度均为10μm~500μm。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
在测定温度23℃、拉伸速度10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的条件下,将所述RA层从所述粘合层上剥离时的剥离力和将所述RB层从所述粘合层上剥离时的剥离力均为5.0N/20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中,
在测定温度23℃、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度180度的条件下,所述粘合层对SUS板的粘合力为1.0N/20mm以上。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片,其用于光学部件的粘贴。
CN2011800285405A 2010-06-11 2011-06-08 粘合片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29336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3528A JP2011256320A (ja) 2010-06-11 2010-06-11 粘着シートとその利用
JP2010-133528 2010-06-11
PCT/JP2011/063156 WO2011155534A1 (ja) 2010-06-11 2011-06-08 粘着シートとその利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3674A true CN102933674A (zh) 2013-02-13

Family

ID=4509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85405A Pending CN102933674A (zh) 2010-06-11 2011-06-08 粘合片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84418A1 (zh)
EP (1) EP2581425A1 (zh)
JP (1) JP2011256320A (zh)
CN (1) CN102933674A (zh)
WO (1) WO20111555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5495A (zh) * 2020-03-27 2022-11-08 优泊公司 粘合片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5873B (zh) 2012-04-27 2017-07-14 株式会社可乐丽 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剂组合物和压敏粘合制品
WO2014034580A1 (ja) * 2012-08-31 2014-03-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用シート
JP6100539B2 (ja) * 2013-01-25 2017-03-22 株式会社ニトムズ 有機質汚れ除去用粘着クリーナー
CN105307532B (zh) * 2013-06-17 2019-08-16 Ykk株式会社 拉链的加强带
JP6366969B2 (ja) * 2014-03-19 2018-08-0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基材レス両面粘着テープおよび当該基材レス両面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JP6772837B2 (ja) * 2014-12-03 2020-10-2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構成部材積層体
WO2022018761A1 (en) * 2020-07-22 2022-01-27 Sakharkar Roshan Adhesive tape for fluid-tight seal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6213A (ja) * 2003-05-23 2004-12-0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および粘着性積層テープ
JP2008088395A (ja) * 2006-09-07 2008-04-17 Sekisui Chem Co Ltd 移動体通信端末用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移動体通信端末
CN101548204A (zh) * 2006-12-01 2009-09-30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用粘合剂
CN101617013A (zh) * 2007-02-23 2009-12-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4249A (en) * 1978-09-01 1980-03-1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Manufacturing of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film
JPH09125019A (ja) 1995-11-06 1997-05-13 Sekisui Chem Co Ltd 粘着シート
JP4021054B2 (ja) 1998-05-18 2007-12-12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粘着剤用途
JP4607274B2 (ja) 2000-02-24 2011-01-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とその粘着シ―ト類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4768103B2 (ja) 2000-06-06 2011-09-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とその粘着シ―ト類およ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4439704B2 (ja) 2000-09-21 2010-03-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型高分子量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05300A (ja) 2001-09-28 2003-04-09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粘着組成物
JP4340493B2 (ja) 2003-08-05 2009-10-07 株式会社クラレ アクリル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組成物
JP5051967B2 (ja) 2004-04-23 2012-10-17 株式会社クラレ アクリル系ブロック共重合体組成物
JP2005350650A (ja) * 2004-05-14 2005-12-22 Nitto Denko Corp 剥離ライ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感圧性接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US7255920B2 (en) * 2004-07-29 2007-08-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acrylate block copolymer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
JP2007185781A (ja) 2006-01-11 2007-07-26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5296364B2 (ja) 2007-10-22 2013-09-2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透明粘着剤組成物
JP2009125985A (ja) 2007-11-20 2009-06-11 Kaneka Corp 多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ム
JP2009249541A (ja) 2008-04-08 2009-10-29 Kaneka Corp 粘着剤テープ類
JP2011068800A (ja) * 2009-09-28 2011-04-07 Kaneka Corp 両面粘接着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46213A (ja) * 2003-05-23 2004-12-0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および粘着性積層テープ
JP2008088395A (ja) * 2006-09-07 2008-04-17 Sekisui Chem Co Ltd 移動体通信端末用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移動体通信端末
CN101548204A (zh) * 2006-12-01 2009-09-30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用粘合剂
CN101617013A (zh) * 2007-02-23 2009-12-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5495A (zh) * 2020-03-27 2022-11-08 优泊公司 粘合片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84418A1 (en) 2013-04-04
JP2011256320A (ja) 2011-12-22
WO2011155534A1 (ja) 2011-12-15
EP2581425A1 (en)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31428B2 (ja) ブロックコポリマーとアクリル接着剤とのブレンド
CN102933674A (zh) 粘合片及其应用
CN102844392B (zh) 表面保护膜
KR101197815B1 (ko) 접착제 조성물, 접착 테이프 및 접착 구조체
JP3907611B2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製品
CN103119114A (zh) 表面保护膜
CN104812861A (zh) 多层压敏粘合剂组件
US20100266837A1 (en) Adhesive compounds
JP6431854B2 (ja)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CN102933675A (zh) 粘合片
CN103391980A (zh) 粘合片
JP5586928B2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JP2011116809A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KR20220119186A (ko) 아크릴계 블록 공중합체 및 점접착제 조성물
CN103320031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2477264A (zh) 双面粘合胶带
JP6615614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03403114A (zh) 压敏型粘合膜或片材、表面保护膜或片材、及在保护物品表面中的应用
JP2016160363A (ja) 粘着積層体
CN202039018U (zh) 双面粘合胶带
WO2024024829A1 (ja) 粘着シートの剥離方法
JP2000063774A (ja) 粘着テープもしくは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64595A (ja) マーキング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