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1006A - 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31006A CN102931006A CN2012102831373A CN201210283137A CN102931006A CN 102931006 A CN102931006 A CN 102931006A CN 2012102831373 A CN2012102831373 A CN 2012102831373A CN 201210283137 A CN201210283137 A CN 201210283137A CN 102931006 A CN102931006 A CN 1029310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portion
- attractor
- electric arc
- movable contact
- fixed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02—Details
- H01H15/06—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5/10—Operating parts
- H01H15/102—Operating parts comprising cam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6—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arcing hor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resilient mount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5/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 H01H15/2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actuat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e.g. slide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part only protruding from one side of the switch casing for alternate pushing and pull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一种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第一电弧吸引器和第二电弧吸引器。该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分别包括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源和电子装置之中的一个上,同时第一可动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源和电子装置中的另一个上;第一电弧吸引器被设置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第二电弧吸引器被设置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从电源或类似设备供应电力来驱动电气或电子装置。当从电源或类似设备供应电力时,通过连接器将电力供应到电气或电子装置中。用来连接电气或电子装置和电源的连接器可以是插座式连接器和插头式连接器的组合,其中插头式连接器被构造成装配在插座式连接器中,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及类似文献所述。
近来,作为应对全球变暖或类似状况的措施,甚至已经考虑供应高压直流电力用于局部区域的电力传输。通过使用高压直流电力,可减小电压转换、电力传输或类似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并且不需使用粗重的电缆。特别地,因为诸如服务器或类似设备之类的信息设备消耗大量电力,因而需要给这种信息设备供应高压直流电力。
但是,如果供应到电气或电子装置中的电力电压高,电力会对人身体造成某些影响,或对电子元件的运行造成某些影响。
当这种高压直流电用于诸如服务器或类似设备的信息设备时,必须提供连接器,这种连接器不同于那种用于普通目的的商用交流电电源的连接器。另外,因为安装或维护设备时可能由人来操作连接器,因而还必须注意对人身体的影响或类似影响。
另外,如果从电源供应的电力超过100V或是高压直流电,那么,当开关装置组合到连接器中时,不能不加改变地使用现有商业上可获得的开关。例如,如果从电源供应的电力是400V的直流电,由于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使用目前用于100V交流电电力的开关装置可能是不安全的。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号为No.H05-82208的日本待审申请。
[专利文献2]专利公开号为No.2003-31301的日本待审申请。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包括: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包括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第一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能接触第一固定接触部分;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包括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第二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能接触第二固定接触部分,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源和电子装置中的一个,同时第一可动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电连接到所述电源和电子装置中的另一个;第一电弧吸引器(runner),所述第一电弧吸引器被设置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至少其中之一的附近,该第一电弧吸引器的作用是吸引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以及,第二电弧吸引器,所述第二电弧吸引器被设置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至少其中之一的附近,该第二电弧吸引器的作用是吸引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源和电子装置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上述开关装置以及第一适配端子和第二适配端子,第一适配端子和第二适配端子与另一连接器的端子装配在一起。
请注意:在方法、装置、系统等等中所作出的对上面描述的组件的任意组合以及对本发明中的表述方式的任何改变也等效于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
图1是插头式连接器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2是插头式连接器的一个实例的顶视图;
图3是插头式连接器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
图4是插头式连接器的一个实例的底视图;
图5是插头式连接器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插座式连接器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插座式连接器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插座式连接器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
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插座式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图;
图10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11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图;
图12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图;
图13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14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15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
图16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17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底视图;
图18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另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19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另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20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另一个实例的侧视图;
图21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另一个实例的顶视图;
图22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另一个实例的后侧视图;
图23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另一个实例的放大正视图;
图24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25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26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
图27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28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底视图;
图29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30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31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
图32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33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底视图;
图34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35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
图36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
图37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顶视图;
图38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后侧视图;和
图39是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一个实例的底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将参照阐释性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应用本发明的教导可实现许多可替代的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用于解释的目的而被举例说明的实施例。
请注意:在解释附图的过程中,相同元件用相同附图标记标示,并且不再重复解释。
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和连接器被构造成适配高电压。但是,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术语“高电压”并不表示电气设备技术标准定义的“超过750V的直流电”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定义的国际标准中的“超过或等于1500V的直流电”。反而,术语“高电压”表示超过安全特低电压(低于60V的直流电)的电压。换句话说,下面实施例中的“高电压”表示高于或等于60V的电压。
(第一实施例)
(连接器结构)
下面解释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结构。
该实施例中的连接器是图6至图8所示的插座式连接器10,该插座式连接器将被连接到图1至5所示的插头式连接器300(该插头式连接器是另一连接器的一个实例)上。在下文中,插头式连接器3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的连接结构也被称之为连接器。
首先,将参照图1至5来解释插头式连接器300的结构。
图1是插头式连接器300的透视图,图2是插头式连接器300的顶视图,图3是插头式连接器300的侧视图,图4是插头式连接器300的底视图,以及,图5是插头式连接器300的正视图。
插头式连接器300包括护罩310、三个插头式端子321、322和323、以及电缆330。另外,插头式连接器300的护罩310设置有保护部分311和孔312(参照图4)。
护罩310例如由绝缘体或类似物制成。插头式端子321、322和323设置在护罩310的一侧。插头式端子321是接地(GND)端子,并被形成为比插头式端子322和323长。插头式端子322和323(另一连接器端子的一个实例)被构造成电连接到插座式连接器10的端子,以便供应电力,这将在后面进行解释。
保护部分311设置在护罩310的上述一侧以包围住插头式端子321、322和323的一部分。电缆330在护罩310的另一侧连接到护罩310。在该实施例中,插头式连接器300被构造成通过电缆330电连接到电子装置。设置所述孔312以在插头式连接器300连接到插座式连接器10上时将插头式连接器3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固定在一起。
接下来,将参照图6至8来解释该实施例的插座式连接器10的结构。
图6是插座式连接器10的透视图,图7是插座式连接器10的正视图,以及图8是插座式连接器10的侧视图。
插座式连接器10包括壳体50和操作单元40。另外,插座式连接器10设置有插座孔21、22和23以及凹槽部分31,插头式连接器300的插头式端子321、322和323将分别插入插座孔21、22和23中,而插头式连接器300的保护部分311将插入凹槽部分31中。壳体50覆盖住整个插座式连接器10。插座孔22和23是第一适配端子和第二适配端子的实例。在该实施例中,正如后面将解释的那样,插座式连接器10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源。
设置操作单元40用于操作开关装置(后面将对该开关装置进行解释),所述操作单元用于在插头式连接器3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物理连接时控制是否从电源供应电力。操作单元40可在“接通(ON)”位置和“断开(OFF)”位置之间滑动。通过滑动操作单元40,开关装置被操作,并且对是否将电力从电源通过插座式连接器10供应到插头式连接器300进行控制。
将参照图9详细解释该实施例的插座式连接器10的内部结构。图9是横截面图,示出了插座式连接器10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实例。
插座式连接器10还包括连接部分41、接触滑动部分42和开关装置100。
开关装置100包括按钮160,按钮160的作用是接通和断开插座式连接器10和插头式连接器300之间的电连接,后面将对此进行解释。
操作单元40包括滑动主体部分40b和可操作突出部分40a,所述可操作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滑动主体部分40b的上部。所述可操作突出部分40a从设置在壳体50顶部上的孔突出到壳体50的外部。
插座式连接器10配置为使得:当操作单元40的可操作突出部分40a沿箭头“A”所示方向(该方向将被称之为滑动方向)移动时,开关装置100也被操作以接通和断开插座式连接器10和插头式连接器300之间的电连接(换句话说,是电子装置和电源之间的电连接)。
滑动主体部分40b被收容在壳体50内并被连接到连接部分41。
所述接触滑动部分42设置有滑动孔42a和突出的接触部分(图中未示出)。该突出的接触部分被形成为在基本上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方向(图9中的向下方向)上延伸。接触滑动部分42的突出的接触部分被设置为:在接触滑动部分42由连接部分41移动时,所述突出的接触部分接触开关装置100的按钮160的顶部。
滑动孔42a被形成为在基本上平行于滑动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连接部分41被构造成可在基本平行于滑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连接部分41被形成为具有“L”形,其中“L”形结构的一端被插入所述接触滑动部分42的滑动孔42a中以能够在基本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方向上在滑动孔42a内滑动。
插头式连接器3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可被配置为使得:当操作单元40被操作以使其位于“接通(ON)”位置且电力供应到插头式连接器300时,插座式连接器10的钩形物(图中未示出)配合到插头式连接器300的孔312(参照图4)中。另外,插头式连接器3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可被配置为使得:当操作单元40被操作以使其位于“断开(OFF)”位置以使插头式连接器300能从插座式连接器10中释放时,插座式连接器10的钩形物从插头式连接器300的孔312中释放。另外,插座式连接器10可被配置成为使得:当插头式连接器300未物理连接到插座式连接器10上时,换句话说,当插座式连接器10的钩形物(图中未示出)未配合到插头式连接器300的孔312中时,操作单元40不能被移动到“接通(ON)”位置。
(开关装置)
现在解释开关装置100的结构。插座式连接器10的开关装置100的作用是控制从电源的电力供应。开关装置100也可被称之为“电力开关”。
图10是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图11是开关装置100的横截面图,示出了开关装置100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实例。
参照图11,开关装置100包括接触部分201、基块130、卡片式部件140、开关装置壳体150、按钮160、弹簧170和磁铁单元,所述接触部分201包括固定部分110和可动部分120,所述磁铁单元包括永久磁铁180。
尽管图10和11(也参照图13、14和类似附图)中仅示出其中的一个接触部分和一个永久磁铁,但是如后面将解释的那样,该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包括两个接触部分201和两个永久磁铁180(第一永久磁铁180a和第二永久磁铁180b),每个接触部分均包括固定部分110(第一固定部分110a或第二固定部分110b)和可动部分120(第一可动部分120a或第二可动部分120b)。
基块130包括基块主体部分131、固定部分支撑部132和绝缘壁133。绝缘壁133例如可由耐火树脂或类似材料制成。
固定部分110全部由诸如金属或类似材料的导电材料制成。每个固定部分110包括固定弹簧112和固定接触部分111,固定接触部分111设置在固定弹簧112的一端。固定弹簧112可通过弯曲金属板或类似构件形成,所述金属板或类似构件例如由铜、含铜合金或类似材料制成。固定接触部分111例如可以由含银和铜的合金制成。固定弹簧112的另一端固定在基块130的基块主体部分131上,固定弹簧112的中间部分由基块130的、所述固定部分支撑部132支撑。
与固定部分110类似,可动部分120全部由诸如金属或类似材料的导电材料制成。每个可动部分120包括可动板部分122、可动弹簧123和可动接触部分121。可动接触部分121设置在可动板部分122的一端以与固定部分110的待接触的固定接触部分111相对应。可动弹簧123的一端连接到可动板部分122的另一端上。可动板部分122和可动弹簧123可通过弯曲金属板或弯曲类似构件形成,所述金属板或类似构件例如由铜、含铜合金或类似材料制成。可动接触部分121例如可由含银和铜的合金制成。可动弹簧123的另一端固定在基块130的基块主体部分131中。由于可动弹簧123例如是通过弯曲金属板或弯曲类似构件形成的,因此,可动弹簧123具有挠性。从而,设置在可动板部分122的所述一端的可动接触部分121可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移动。
基块130的绝缘壁133设置在固定有所述固定弹簧112的所述另一端的部分与固定有所述可动弹簧123的所述另一端的部分之间,从而,可动弹簧123被弯曲以使其越过基块130的绝缘壁133。
开关装置壳体150在其上表面设置有开关装置孔151。
卡片式部件140包括上接触部分141、下接触部分142、旋转轴143、突出部分144、主体部分145和接触部分144a,接触部分144a设置在突出部分144的上端部。
卡片式部件140、基块130和开关装置壳体150可分别由诸如树脂或类似材料的绝缘材料制成。
卡片式部件140的上接触部分141被设置成能接触可动部分120的可动板部分122的一个表面(图11中的上表面),而卡片式部件140的下接触部分142被设置成能接触可动部分120的可动板部分122的另一表面(图11中的下表面)。换句话说,可动部分120的可动板部分122夹置在卡片式部件140的上接触部分141和下接触部分142之间。另外,卡片式部件140的上接触部分141和下接触部分142被设置成能分别在可动板部分122的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另一个表面上滑动。从而,为了减小摩擦阻力,上接触部分141和下接触部分142可在表面上分别设置表面层,这些表面层由碳氟树脂或类似材料形成。
这种情况下,当卡片式部件140绕旋转轴143旋转时,通过卡片式部件140的上接触部分141或下接触部分142将作用力施加到可动板部分122,从而使得可动接触部分121相应地向下或向上运动。
固定部分110和可动部分120设置在由基块130和开关装置壳体150包围的区域内。卡片式部件140的突出部分144被设置成从开关装置壳体150的开关装置孔151突出到开关装置壳体150的外部。卡片式部件140的主体部分145、上接触部分141和下接触部分142被设置在由基块130和开关装置壳体150包围的区域内。
按钮160被设置在开关装置壳体150的外部以推动卡片式部件140的突出部分144,从而使卡片式部件140绕旋转轴143旋转。卡片式部件140的接触部分144a接触按钮160的内壁部分161。卡片式部件140的接触部分144a被设置成能在内壁部分161的表面上滑动。从而,为了减小摩擦阻力,内壁部分161可以在表面设置表面层,所述表面层由碳氟树脂或类似材料形成。
弹簧170被设置在开关装置壳体150的外部。弹簧170的一端连接到开关装置壳体150,弹簧170的另一端连接到按钮160。
开关装置100被配置为:当固定部分110的固定接触部分111和可动部分120的可动接触部分121对应地接触时,将电力供应到插头式连接器300;当固定部分110的固定接触部分111和可动部分120的可动接触部分121各自不接触时,停止将电力供应到插头式连接器300。
(开关装置的接通(ON)和断开(OFF)操作)
假定插头式连接器3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当前是物理连接的。那么,当操作单元40被操作以使其位于“接通(ON)”位置时,滑动主体部分40b沿箭头“A”(参照图9)所示的滑动方向移动。随着操作单元40的滑动主体部分40b的移动,连接部分41也在滑动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接触滑动部分42也在滑动方向上移动。从而,接触滑动部分42的所述突出的接触部分(图中未示出)定位为向下推动开关部分的按钮160。
通过这样操作,卡片式部件140的接触部分141被按钮160的内壁部分161推动,以使得卡片式部件140绕旋转轴143旋转。
然后,通过卡片式部件140的上接触部分141在向下方向上将作用力施加到可动部分120的可动板部分122上,从而使得可动接触部分121与固定部分110的固定接触部分111对应地实现接触。
图12是开关装置100的横截面图,图中显示此时固定接触部分111和可动接触部分121对应地接触。
尽管图中未示出,接触滑动部分42被配置为:当操作单元40位于“接通(ON)”位置时,保持这种接通状态。因而,操作单元40位于“接通(ON)”位置时,可动接触部分121和固定接触部分111接触,从而使得电力从电源被供应到电子装置。
另外,当操作单元40被操作以使其位于“断开(OFF)”位置时,接触滑动部分42从推动按钮160的状态中释放,从而解除了施加到按钮160上的作用力。此时,按钮160借助弹簧170的弹力朝向上方向移回。通过这样的操作,卡片式部件140在向上方向上绕旋转轴143旋转,从而使得向上方向上的作用力通过卡片式部件140的下接触部分142施加到可动部分120的可动板部分122上。具体而言,当按钮160朝向上方向移回的过程中,设置在按钮160的内壁上的台阶部分162与卡片式部件140上设置的突出的部分(图中未示出)接合,从而使得卡片式部件140与按钮160一起运动的同时,该卡片式部件140也将绕旋转轴143旋转。
然后,可动接触部分121向上移动以与对应的固定接触部分111分开,从而停止从电源供应电力。
此时,会发生如下情况:在可动接触部分121和对应的固定接触部分111之间产生电弧。因而,根据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永久磁铁180设置在所述可动接触部分121和对应的固定接触部分111之间的接触区域附近,从而通过磁场驱除(blow off)电弧。永久磁铁180被设置为在与电弧产生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上产生磁场。
可供选择地,可使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铁180。
另外,在开关装置100中,设置在开关装置壳体150外部的弹簧170的弹力被用来停止从电源供应电力,而不是使用可动部分120的弹簧(如可动弹簧123或类似构件)的弹性来停止从电源供应电力。从而,即使可动部分120的可动弹簧123不具有弹性,电源供电也能被终止。
此处,开关装置壳体150内部可能会产生热,以致于固定部分110和可动部分120可能受到热的影响。但是,由于弹簧170设置在开关装置壳体150的外部,开关装置壳体150内部产生的热不会影响弹簧170。
因此,即使在可动弹簧123或类似部件的一部分被开关装置壳体150内部产生的热量熔化,所述可动弹簧123或类似部件开始不能起到弹簧的作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弹簧170的弹力而不用使用可动弹簧123或类似部件的弹性来停止供应电源电力。
这意味着可安全地停止从电源供应电力。
另外,在开关装置100中,在固定有所述固定弹簧112的所述另一端的部分与固定有所述可动弹簧123的所述另一端的部分之间,所述绝缘壁133设置在基块130上。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固定部分110的一部分和可动部分120的一部分被热量熔化,固定部分110的熔化部分和可动部分120的熔化部分被绝缘壁133分开。从而,可以防止发生下述情况:固定部分110的熔化部分和可动部分120的熔化部分接触以使得电源的电流继续流动(固定部分110和对应的可动部分120短路)。
(开关装置的结构)
将详细解释该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图13是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图14是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图15是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图16是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以及图17是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底视图。
如图13至16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包括对应于开关部分201的第一接触部分201a和第二接触部分201b、对应于永久磁铁180的第一永久磁铁180a和第二永久磁铁180b。开关装置100还包括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b、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a、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b、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a和212b、以及印刷电路板134。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分别是第一电弧吸引器和第二电弧吸引器的实例。
在图16中,用虚线示出了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a和212b以及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和113b。
第一接触部分201a包括第一固定部分110a和第一可动部分120a。第二接触部分201b包括第二固定部分110b和第二可动部分120b。此处,第一固定部分110a和第二固定部分110b对应于所述固定部分110。第一可动部分120a和第二可动部分120b对应于所述可动部分120。
在该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中,当第一固定部分110a和第一可动部分120a接触且第二固定部分110b和第二可动部分120b接触时,可将电力从电源供应到电子装置。
第一固定部分110a包括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固定弹簧112a,固定弹簧112a电连接到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类似地,第二固定部分110b包括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固定弹簧112b,固定弹簧112b电连接到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b。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对应于所述固定接触部分111,固定弹簧112a和固定弹簧112b对应于所述固定弹簧112。
第一可动部分120a包括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可动板部分122a和可动弹簧123a,该可动弹簧123a电连接到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a。类似地,第二可动部分120b包括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可动板部分122b和可动弹簧123b,可动弹簧123b电连接到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b。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对应于所述可动接触部分121,可动板部分122a和可动板部分122b对应于所述可动板部分122,可动弹簧123a和可动弹簧123b对应于所述可动弹簧123。
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的作用是:分别吸引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以及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
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被设置成分别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的一侧延伸。具体地,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具有基本平坦的表面,该表面在与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例如,在图14所示的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延伸。类似地,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具有基本平坦的表面,该表面在与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例如,在图14所示的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延伸。
如图16所示,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a连接到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b连接到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a相互电连接,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b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b相互电连接。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a之间、以及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b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b之间可以分别通过包含在印刷电路板134中的接线(图中未示出)相互连接。
可供选择地,如图17所示,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a可以通过诸如导线或类似件的接线221a连接,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b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b可以通过诸如导线或类似件的接线221b连接。
另外,可供选择地,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之间、以及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之间可一体形成以实现连接;或者,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之间、以及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之间可分别地通过用激光或类似方式熔化构成它们的材料连接起来以实现连接。
图39是示意图,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电源190和电子装置191。
在该实施例中,电源190的阴极电连接到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a,电源190的阳极电连接到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b。
另外,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电连接到电子装置191的其中一个端子以将电力供应到该电子装置191,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b电连接到该电子装置191的另一个端子。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插座式连接器10的开关装置100通过插头式连接器300而被电连接到电子装置191,尽管图39中未示出插头式连接器300。
第一永久磁铁180a被设置成对应于第一固定部分110a和第一可动部分120a。第一永久磁铁180a的作用是:通过磁场驱除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产生的电弧。
类似地,第二永久磁铁180b被设置成对应于第二固定部分110b和第二可动部分120b。第二永久磁铁180b的作用是:通过磁场驱除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产生的电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永久磁铁180a和第二永久磁铁180b被设置成使得:驱除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方向,与驱除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产生的电弧的方向相反。具体而言,第一永久磁铁180a可被设置为使得:在向外方向上(背离第二接触部分201b的方向上)驱除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产生的电弧。类似地,第二永久磁铁180b可被设置为使得:在向外方向上(背离第一接触部分201a的方向上)驱除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产生的电弧。
因而,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永久磁铁180a和第二永久磁铁180b被设置为:分别在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的电流方向、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的电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这两个电流在不同方向上)产生磁场。具体而言,第一永久磁铁180a定位为使其南极面向设置有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的一侧。类似地,第二永久磁铁180b定位为使其南极面向设置有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一侧。
通过这种结构,第一永久磁铁180a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产生磁场,而第二永久磁铁180b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产生磁场。可供选择地,可以使用电磁铁来代替第一永久磁铁180a和第二永久磁铁180b。
在电源190和电子装置191电连接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电连接且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电连接的情况下,电流从电源190的阴极供应到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a。然后,电流先后依次流过第一可动部分120a、第一固定部分110a(经由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接着流过第一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从而将电流供应到电子装置191。然后,电流又从电子装置191流出经过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b,接着依次流过第二固定部分110b和第二可动部分120b(通过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后流过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b最后达到电源190的阳极。
之后,当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断开时,和/或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断开时,停止从电源190向电子装置191供应电力。
此时,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以及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可能产生电弧放电。
但是,在该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因此,即使在产生电弧放电时,电弧放电能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被吸引到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上,或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被吸引到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上。此处,由于可自由设置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电弧吸引器211b的结构,例如可以如上面解释那样形成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以使其具有足够的厚度以防止腐蚀或类似情况发生,因此,即使在电弧放电被吸引到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上时,也可防止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被腐蚀。
因而,电弧放电对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造成的损害可被减小。换句话说,可在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之间、以及可在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从而,电弧放电对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造成的损害可被减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弯曲板件或类似件来形成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另外,可将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分别形成为具有足够厚度以防止腐蚀或类似情况发生。另外,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可分别由导电材料制成,导电材料例如是金属或含铜合金或类似材料。
通过设置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可减小对第一固定部分接触部分111a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的损害,从而提高了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从而,也提高了开关装置1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图18至2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的另一个实例。图18是开关装置100的另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图19是开关装置100的另一个实例的正视图,图20是开关装置100的另一个实例的侧视图,图21是开关装置100的另一个实例的顶视图,图22是开关装置100的另一个实例的后侧视图。
在这个实例中,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的结构不同于图13至17中所示的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的结构。
如图18至22所示,该实例中的开关装置100包括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以代替所述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
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设置有弯曲部分233a,所述弯曲部分233a通过朝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弯曲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的上端部分以形成倒“L”形来形成。类似地,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设置有弯曲部分233b,所述弯曲部分233b通过朝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弯曲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的上端部分以形成倒“L”形来形成。
图23是开关装置100的放大正视图,示出了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如图23所示,第一固定电弧吸引器23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可被构造成使得:弯曲部分233a和弯曲部分233b所处位置分别高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的上端位置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的上端位置。
换句话说,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的弯曲部分233a可以被设置为:当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不接触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时,弯曲部分233a位于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之间的高度位置处。另外,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被定位为使得:当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位于图11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操作单元40位于“断开(OFF)”位置(参照图9))时,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的距离。
类似地,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的弯曲部分233b可以被设置为:当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不接触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时,弯曲部分233b位于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之间的高度位置处。另外,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被定位为使得:当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位于图11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操作单元40位于“断开(OFF)”位置(参照图9))时,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样形成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电弧放电倾向于在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的弯曲部分233a之间产生,而不是在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之间产生。类似地,通过这样形成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电弧放电倾向于在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的弯曲部分233b之间产生,而不是在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之间产生。因而,可进一步减小对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造成的危害,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因而,也可提高开关装置1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
将参照图24至28解释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图24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图25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图26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图27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以及图28是第二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底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开关装置100包括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以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分别是第一电弧吸引器和第二电弧吸引器的一个实例。
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的作用是:分别吸引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以及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
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被设置为:分别在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一侧延伸。具体地,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具有基本平坦的表面,该表面在与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例如,在图14中的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延伸。类似地,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具有基本平坦的表面,该表面在与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例如,在图14中的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延伸。
第二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还包括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a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b,它们分别连接到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
在该实施例中,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a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a相互电连接,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b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b也相互电连接。可以通过印刷电路板134中所包含的接线(图中未示出)分别将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a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a之间、以及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b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b之间相互连接。
可供选择地,如图28所示,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a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a可以通过诸如导线或类似件的接线251a连接,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b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b可以通过诸如导线或类似件的接线251b连接。
另外,可供选择地,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以及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可被一体形成以实现连接,或者,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以及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可分别通过使用激光或类似方式熔化构成它们的材料连接起来以实现连接。
当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不连接时,和/或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不连接时,停止将电力从电源190供应到电子装置191(参照图39)。此时,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以及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可能产生电弧放电。
但是,在该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即使产生电弧放电时,电弧放电可从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被吸引到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或从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被吸引到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因而,由电弧放电对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造成的危害可被减小。换句话说,能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之间、以及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之间产生电弧放电。因而,由电弧放电对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产生的危害可被减小。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弯曲板件或类似件来形成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另外,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可被形成为具有足够厚度以防止腐蚀或类似情况发生。另外,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可由导电材料制成,导电材料例如是金属或含铜合金或类似材料。
通过设置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可减小对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造成的损害,从而可提高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因而,也可提高开关装置1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中未被特别解释的其他元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元件类似。另外,第二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可组合到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插座式连接器10中。例如,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弧吸引器可具有各种结构,并且可以具有例如图19中所示的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那样的弯曲部分。
(第三实施例)
将参照图29至33来解释第三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图29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图30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图31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图32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图33是第三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底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开关装置100包括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以及第二实施例中所解释的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
在该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a相互电连接,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b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b相互电连接。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a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a相互电连接,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b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b相互电连接。
例如,如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解释的那样,可通过包含在印刷电路板134中的接线(图中未示出)来实现上述电连接。
可供选择地,如图33所示,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a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a可通过接线221a连接,固定部分外部端子113b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b可通过接线221b连接。另外,如上所解释的那样,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a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a可通过接线251a连接,可动部分外部端子124b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42b可通过接线251b连接。
另外,相应的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和可动部分之间、以及相应的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和固定部分之间可一体形成以实现连接;或者,相应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和可动部分之间、以及相应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和固定部分之间可通过使用激光或类似方式熔化构成它们的材料而被连接以实现连接。
在该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中,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以及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因而,即使产生电弧放电时,电弧放电可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被吸引到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被吸引到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从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被吸引到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从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被吸引到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
因而,由电弧放电对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造成的损害可被减小。
如上所述,通过第三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的结构,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可被提高。因而,开关装置1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也可被提高。
第三实施例中未特别解释的其他元件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对应元件。另外,第三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可组合到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插座式连接器10中。例如,第三实施例中的电弧吸引器可具有各种结构,并且可以具有例如图19所示的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31b那样的弯曲部分。
(第四实施例)
将参照图34至38解释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图34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图35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正视图,图36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图37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顶视图,以及图38是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的一个实例的后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开关装置100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另外,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a连接到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外部端子212b连接到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
在该实施例中,开关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吸引部分261a和第二吸引部分261b。第一吸引部分261a设置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的一侧,以使得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置于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以及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一吸引部分261a之间。类似地,第二吸引部分261b设置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一侧,从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置于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以及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和第二吸引部分261b之间。
第一吸引部分261a包括两个杆状部分265a和多个凹口板262a,凹口板262a被杆状部分265a支撑和固定。杆状部分265a被设置成在与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朝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这意味着:杆状部分265a被设置为在图35中的高度方向上延伸。
每个凹口板262a设置有凹口部分263a,从平面图观察凹口部分263a为“V”形。凹口板262a定位成使得:凹口部分263a面向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换句话说,凹口板262a的凹口部分263a被形成为在远离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的方向上渐缩。
多个凹口板262a布置在与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朝向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以使得每个凹口板262a的表面在与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朝向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的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通过形成这种凹口部分263a,可进一步朝第一吸引部分261a吸引电弧。
类似地,第二吸引部分261b包括两个杆状部分265b和多个凹口板262b,凹口板262b被杆状部分265b支撑和固定。杆状部分265b被设置为在与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朝向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这意味着:杆状部分265b被设置为在图35的高度方向上延伸。
每个凹口板262b设置有凹口部分263b,从平面图观察,凹口部分263b为“V”形。凹口板262b定位为使得:凹口部分263b面向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换句话说,凹口板262b的凹口部分263b被形成为在远离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方向上渐缩。
多个凹口板262b布置在与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朝向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以使得每个凹口板262b的表面在与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朝向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通过形成这种凹口板263b,可进一步朝第二吸引部分261b吸引电弧。
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加工板型材料来形成凹口板262a和262b。凹口板262a和262b可以由金属材料、氧化铝(AL2O3)、氮化铝(ALN)或类似材料制成。对于使用金属材料的情况,金属材料可以包括具有铁磁属性的元素,如铁(Fe)、钴(Co)、镍(Ni)或类似成分。另外,杆状部分265a和265b可由树脂材料或类似材料制成。
通过用这样的材料制成凹口板262a和262b,即使产生电弧放电时,电弧放电在接触凹口板262a、262b时会被凹口板262a和262b冷却,以使得电弧在短时间内消失。
根据该实施例中的开关装置100,设置有第一吸引部分261a和第二吸引部分261b,第一吸引部分261a包括凹口板262a,第二吸引部分261b包括凹口板262b。因而,可容易地分别朝第一吸引部分261a和第二吸引部分261b吸引电弧放电。从而,可减小电弧放电对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造成的损害。
因而,可提高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从而也可提高开关装置100和插座式连接器10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第四实施例中未特别解释的其他元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应元件。另外,第四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0可组合到第一实施例中所解释的插座式连接器10中。另外,对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而言,吸引部分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中的结构。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可适用于电压高于现有的商用电源或直流电源电压的电源。另外,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性能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可适用于电压高于现有商用电源或直流电源电压的电源,并能安全从电源供应电力。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插座式连接器10解释为包括开关装置100的连接器的一个实例,但是开关装置100可组合到插头式连接器中。
另外,插头式连接器300可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源侧,而插座式连接器可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子装置侧。
另外,第一可动部分120a和第二可动部分120b可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子装置侧,第一固定部分110a和第二固定部分110b可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源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磁铁单元被构造成包括第一永久磁铁180a和第二永久磁铁180b。换句话说,第一永久磁铁180a和第二永久磁铁180b被设置成分别用于第一接触部分201a和第二接触部分201b。但是,第一永久磁铁180a和第二永久磁铁180b可以被形成为第一接触部分201a和第二接触部分201b的共用磁铁。这意味着:磁铁单元可包括单一磁铁,其设置成为第一接触部分201a和第二接触部分201b所共用。
另外,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图13至17中所示的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也可被构造成以下述方式定位:当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位于图11所示的位置(第一位置的一个实例,在该第一位置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分离)时(在该位置操作单元40位于“断开(OFF)”位置(参照图9)),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的距离。类似地,图13至17中所示的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也可被构造成以下述方式定位:当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位于图11所示的位置(第三位置的一个实例,在该第三位置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分离)时(在该位置操作单元40位于“断开(OFF)”位置(参照图9)),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的距离。但是,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可被设置为使得:当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位于图11中所示位置时,第一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a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之间、以及第二固定部分电弧吸引器211b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之间分别具有合适间隙。
另外,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图24至28中所示的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也可被构造成以如下方式定位:当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位于图11所示的位置时,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可动接触部分121a和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之间的距离。类似地,图24至28中所示的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也可被构造成以如下方式定位:当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位于图11所示的位置时,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可动接触部分121b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之间的距离。但是,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可被设置成使得:第一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a和第一固定接触部分111a之间、以及第二可动部分电弧吸引器241b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111b之间分别具有合适间隙。
尽管已经具体示出和描述了连接器或开关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为: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此可对本发明做出微小改进。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此具体公开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和改进。
本申请是以日本申请No.2011-176407号为优先权基础,该日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1年8月11日,在本文中引用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Claims (11)
1.一种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包括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第一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能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接触;
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包括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第二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能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接触,
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被构造成电连接电源和电子装置之中的一个,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电连接电源和电子装置中的另一个;
第一电弧吸引器,所述第一电弧吸引器被设置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一个附近,所述第一电弧吸引器的作用是吸引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以及,
第二电弧吸引器,所述第二电弧吸引器被设置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一个附近,所述第二电弧吸引器的作用是吸引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关装置,其中,
第一电弧吸引器设置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中所述一个的一侧,
第二电弧吸引器设置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中所述一个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关装置,其中,
第一电弧吸引器电连接到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中所述一个,和
第二电弧吸引器电连接到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中所述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开关装置,其中,
第一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位于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分离,和
第二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位于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分离,
第一电弧吸引器被构造成以如下方式定位:当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电弧吸引器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另一个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所述一个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所述另一个之间的距离,
第二电弧吸引器被构造成以如下方式定位:当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二电弧吸引器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另一个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所述一个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所述另一个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关装置,其中,
第一电弧吸引器包括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朝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弯曲,以及
第二电弧吸引器包括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朝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关装置,其中,
第一电弧吸引器和第二电弧吸引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的一侧和第二固定接触部分的一侧;并且
开关装置还包括:
第三电弧吸引器,所述第三电弧吸引器被设置在第一可动接触部分的一侧,该第三电弧吸引器的作用是吸引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和
第四电弧吸引器,所述第四电弧吸引器被设置在第二可动接触部分的一侧附近,该第四电弧吸引器的作用是吸引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开关装置,其中,
第一电弧吸引器电连接到第一固定接触部分,
第二电弧吸引器电连接到第二固定接触部分,
第三电弧吸引器电连接到第一可动接触部分,
第四电弧吸引器电连接到第二可动接触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关装置,还包括:
第一吸引部分,所述第一吸引部分包括多个吸引板并且所述第一吸引部分被设置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的一侧,和
第二吸引部分,所述第二吸引部分包括多个吸引板并且所述第二吸引部分被设置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开关装置,其中,
第一吸引部分的每个吸引板设置有凹口部分,该凹口部分被形成为面向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第二吸引部分的每个吸引板设置有凹口部分,该凹口部分被形成为面向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关装置,其中,
吸引板由含有铁磁属性元素的材料制成。
11.一种用于使电源和电子装置电连接的连接器,包括:
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包括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第一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能与第一固定接触部分接触;
第二接触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分包括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第二可动接触部分被构造成能与第二固定接触部分接触;
第一电弧吸引器,所述第一电弧吸引器设置在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一个附近,该第一电弧吸引器的作用是吸引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
第二电弧吸引器,所述第二电弧吸引器设置在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一个附近,该第二电弧吸引器的作用是吸引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
第一适配端子和第二适配端子,所述第一适配端子和第二适配端子被构造成分别电连接到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一个、以及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之中的一个,以与另一连接器的端子装配在一起,所述另一连接器电连接到电源和电子装置之中的一个,
第一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一可动接触部分中的另一个以及第二固定接触部分和第二可动接触部分中的另一个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源和电子装置中的另一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76407A JP5838056B2 (ja) | 2011-08-11 | 2011-08-11 | スイッチ及びコネクタ |
JP2011-176407 | 2011-08-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1006A true CN102931006A (zh) | 2013-02-13 |
CN102931006B CN102931006B (zh) | 2016-04-13 |
Family
ID=47645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8313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1006B (zh) | 2011-08-11 | 2012-08-06 | 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64553B2 (zh) |
JP (1) | JP5838056B2 (zh) |
CN (1) | CN102931006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6561A (zh) * | 2013-03-14 | 2015-09-30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池组放电装置和用于对电池组放电的方法 |
CN107210567A (zh) * | 2015-02-06 | 2017-09-26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8987159A (zh) * | 2017-06-01 | 2018-12-11 | 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气开关组件的接触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33291A (zh) * | 2011-08-11 | 2014-04-16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及连接器条 |
JP6161974B2 (ja) * | 2013-06-26 | 2017-07-12 |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9478900B1 (en) * | 2015-07-16 | 2016-10-25 | Eaton Corporation | Power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element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
US9819118B2 (en) | 2015-07-16 | 2017-11-14 | Eaton Corporation | Switching power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element with safety interlock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42574Y2 (zh) * | 1976-01-30 | 1980-10-06 | ||
US5109146A (en) * | 1988-05-11 | 1992-04-28 |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 Switch with contacts |
CN2833865Y (zh) * | 2005-11-17 | 2006-11-01 | 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 | 具有自平衡功能的电路断路器接触装置 |
JP2008226547A (ja) * | 2007-03-09 | 2008-09-25 | Denso Corp | 電磁継電器 |
CN102064430A (zh) * | 2009-11-13 | 2011-05-18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单元和阳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64184A (en) * | 1969-01-27 | 1971-02-16 | Gen Electric |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
US3813579A (en) * | 1970-11-09 | 1974-05-28 | Rucker Co | Electric receptacle assembly with ground fault protection |
US4038626A (en) * | 1975-06-11 | 1977-07-26 | I-T-E Imperial Corporation | High voltage contactor |
JPS565774Y2 (zh) * | 1975-12-09 | 1981-02-07 | ||
KR880001427Y1 (ko) * | 1981-08-13 | 1988-04-15 | 미쓰비시전기 주식회사 | 전자(電磁)개폐장치 |
KR860002080B1 (ko) * | 1982-01-28 | 1986-11-24 | 카다야마히도 하지로 | 전력 개폐장치 |
JPS6032746U (ja) * | 1983-08-11 | 1985-03-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開閉器 |
DE3485440D1 (de) * | 1983-12-07 | 1992-02-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Lastschalter. |
JPH0727750B2 (ja) * | 1984-12-26 | 1995-03-2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回路しや断器 |
US4604596A (en) * | 1985-02-01 | 1986-08-05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Remotely controllable circuit breaker |
WO1987007427A1 (en) * | 1986-05-30 | 1987-12-03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Switch |
JPH07118252B2 (ja) * | 1988-06-09 | 1995-12-18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式回路しゃ断器 |
JPH04118551U (ja) * | 1991-04-09 | 1992-10-2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開閉機構 |
JPH0582208A (ja) | 1991-09-20 | 1993-04-02 | Fujitsu Ltd | コネクタ |
US5583328A (en) * | 1992-07-02 | 1996-12-10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High voltage switch including U-shaped, slitted stationary contact assembly with arc extinguishing/magnetic blowout features |
DE19834474A1 (de) * | 1998-07-30 | 2000-02-10 | Siemens Ag | Einrichtung zum Kurzschlußschutz |
JP3790450B2 (ja) | 2001-07-17 | 2006-06-28 | 富士通アクセス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US8120588B2 (en) * | 2009-07-15 | 2012-02-21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Sensor assembly and display including a sensor assembly |
US8242394B2 (en) * | 2010-02-12 | 2012-08-14 | Eaton Corporation | Stationary contact assembly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stationary contacts, and circuit interrupter and transfer switch employing the same |
-
2011
- 2011-08-11 JP JP2011176407A patent/JP583805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7-05 US US13/541,826 patent/US866455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8-06 CN CN201210283137.3A patent/CN10293100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42574Y2 (zh) * | 1976-01-30 | 1980-10-06 | ||
US5109146A (en) * | 1988-05-11 | 1992-04-28 |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 Switch with contacts |
CN2833865Y (zh) * | 2005-11-17 | 2006-11-01 | 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 | 具有自平衡功能的电路断路器接触装置 |
JP2008226547A (ja) * | 2007-03-09 | 2008-09-25 | Denso Corp | 電磁継電器 |
CN102064430A (zh) * | 2009-11-13 | 2011-05-18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单元和阳连接器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6561A (zh) * | 2013-03-14 | 2015-09-30 | 株式会社Lg化学 | 电池组放电装置和用于对电池组放电的方法 |
CN104956561B (zh) * | 2013-03-14 | 2018-03-02 | 株式会社Lg 化学 | 电池组放电装置和用于对电池组放电的方法 |
CN107210567A (zh) * | 2015-02-06 | 2017-09-26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8987159A (zh) * | 2017-06-01 | 2018-12-11 | 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气开关组件的接触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041693A (ja) | 2013-02-28 |
CN102931006B (zh) | 2016-04-13 |
JP5838056B2 (ja) | 2015-12-24 |
US20130037401A1 (en) | 2013-02-14 |
US8664553B2 (en) | 2014-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31006B (zh) | 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 |
CN102956382B (zh) | 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 |
CN102956383B (zh) | 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 |
US9225125B2 (en) | Connector and switch | |
JP4165582B2 (ja) | 電気かみそりと充電器との保持構造 | |
US8851912B2 (en) | Power socket having an electromagnetic pop-up mechanism | |
CN102931005A (zh) | 开关装置和连接器 | |
CN107887754A (zh) | 插口的防电弧放电构造 | |
CN109818213A (zh) | 连接器组件和电子装置 | |
US9257250B2 (en) | Magnetic relay device made using MEMS or NEMS technology | |
CN212257298U (zh) | 一种多触点灭弧继电器 | |
CN113068093A (zh) | 充电盒、蓝牙耳机及耳机组件 | |
CN110323106B (zh) | 可动弹片结构及其继电器 | |
CN102568957A (zh) | 用于断路器的双金属件组件 | |
JP6754802B2 (ja) | 可動端子片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リレー | |
US11328886B1 (en) | Relay structure | |
US20160372873A1 (en) | Connector | |
CN208861898U (zh) | 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 |
KR101804255B1 (ko) | 자동 절체 스위치 | |
CN107210567A (zh) | 连接器 | |
JP2015128005A (ja) | コネクタ | |
CN110676079A (zh) | 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