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26976A -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 Google Patents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26976A
CN102926976A CN2012103446640A CN201210344664A CN102926976A CN 102926976 A CN102926976 A CN 102926976A CN 2012103446640 A CN2012103446640 A CN 2012103446640A CN 201210344664 A CN201210344664 A CN 201210344664A CN 102926976 A CN102926976 A CN 102926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valve
valve plate
air chamber
pressing plate
plat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46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26976B (zh
Inventor
张坤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Xiamen Koge Micr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446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26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26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69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3566 priority patent/WO201404056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26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6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涉及由马达驱动、输送气体的设备。它具有马达、圆筒形底座、带有斜插孔的偏心轮、钢针、带有三个卡孔的伞形连杆、带有三个气缸孔的气缸板、带有三个进气阀片和三个空心活塞的活塞体、带有三个排气孔的气室压板、带有排气管的上盖和三个排气阀片;一个连接部将这三个排气阀片连接成排气阀片组,该连接部具有三角形的平片或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该连接部的三个顶角各连接一个排气阀片;该排气阀片组安放在该上盖与该气室压板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该排气阀片组中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遮盖该气室压板上对应的排气孔。以避免装配过程中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到位,甚至漏装某一排气阀片的现象。

Description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马达驱动、输送气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由马达驱动、输送气体的微型泵,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马达10安装在圆筒形的底座30下端,底座30的侧壁上开有进气口310。底座30内设有一个偏心轮20和一个伞形连杆40。偏心轮20安装在马达10的主轴110上。偏心轮20的上部设有一个向内倾斜的斜插孔,该斜插孔内设有一根钢针440和一个滚珠450。钢针440的下端面顶住斜插孔底部的滚珠450,钢针440的上端伸出斜插孔之外并固定连接伞形连杆40的主轴。伞形连杆40的伞面上均布三个卡孔(图1中仅示出第一卡孔410和第二卡孔420)。气缸板60安装在底座30上端。气缸板60上均布三个气缸孔(图1中仅示出第一气缸孔610和第二气缸孔620)和三个进气孔(图1中仅示出第一进气孔6110和第二进气孔6210)。橡胶制成的活塞体50,它的上端为平板部,该平板部上均布三个向下延伸的空心的活塞(图1中仅示出第一活塞510和第二活塞520)和三个进气阀片(图1中仅示出第一进气阀片5110和第二进气阀片5210),每个活塞的下端设向下延伸的卡接部(图1中仅示出第一卡接部5120和第二卡接部5220)。活塞体50的平板部叠在气缸板60的上表面,活塞体50的三个活塞分别插在气缸板60对应的气缸孔中(图1中仅示出第一活塞510插在第一气缸孔610中,第二活塞52’插在第二气缸孔620中),活塞体50的三个卡接部分别卡接在伞形连杆40伞面上对应的卡孔中(图1中仅示出第一活塞510的第一卡接部5120卡接在第一卡孔410中,第二活塞520的第二卡接部5220卡接在第二卡孔420中)。气室压板70盖在活塞体50的平板部上表面,并封闭活塞体50的三个活塞的腔室。气室压板70的下表面对应活塞体50的每一个活塞和其对应的进气阀片设有相应的导流槽,以便该进气阀片打开时,底座30内的气体可以从气缸板60上对应的进气孔,进入该活塞的腔室中。气室压板70上对应活塞体50上每个活塞的腔室中央设一个安装孔,并在该安装孔的外周开出多个排气孔(图1中仅示出第一活塞510腔室上方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一排气孔710、第二活塞520腔室上方的第二安装孔及第二排气孔720);气室压板70的每个安装孔中安插一个伞形的排气阀片,该排气阀片的伞面可遮盖该安装孔外周的排气孔(图1中仅示出第一活塞510腔室上方的第一安装孔插接第一排气阀片810、第二活塞520腔室上方的第二安装孔插接第二排气阀片820)。一个盒式的上盖90罩在气室压板70上,上盖90上设排气管910,排气管910将上盖90的内腔与外界连通。
当马达10的主轴110带着偏心轮20转动时,偏心轮20使伞形连杆40作倾斜的圆锥形运动。伞形连杆40的伞面带动活塞体50的三个活塞交替进行拉伸与压缩的运动,例如图1所示:活塞体50的第一活塞510被拉伸,第一活塞510的腔室产生负压使第一排气阀片810的伞面盖住气室压板70上对应的第一排气孔710同时使第一进气阀片5110打开;从进气口310进入底座30的气体经气缸板60上的第一进气孔6110进入第一活塞510拉大的腔室。与此同时,第二活塞520被压缩,它的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该气体使对应的第二进气阀片5210关闭,封闭气缸板60上的第二进气孔6210,并使第二排气阀片820的伞面向上翻,第二活塞520中的气体经第二排气阀片820下面的第二排气孔720进入上盖90的内腔,然后从排气管910向外排出。
但是在装配过程中,工人手工安装三个排气阀片会发生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到位,甚至漏装某一排气阀片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在成品检验使才能发现和返工拆开重装,从而耽误了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微型泵,以避免装配过程中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到位,甚至漏装某一排气阀片的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具有马达、圆筒形底座、带有斜插孔的偏心轮、钢针、带有三个卡孔的伞形连杆、带有三个气缸孔的气缸板、带有三个进气阀片和三个空心活塞的活塞体、带有三个排气孔的气室压板、带有排气管的上盖和三个排气阀片;一个连接部将这三个排气阀片连接成排气阀片组,该连接部具有三角形的平片或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该连接部的三个顶角各连接一个排气阀片;该排气阀片组安放在该上盖与该气室压板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该排气阀片组中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遮盖该气室压板上对应的排气孔。
由于三个排气阀片被一个三角形的平片连接部或三条星光式样的连接部连接成排气阀片组;该排气阀片组整体一次性安放在该上盖与该气室压板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该排气阀片组中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遮盖该气室压板上对应的排气孔,就可以避免装配过程中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到位,甚至漏装某一排气阀片的现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是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该连接部的三个凸条自由端下侧各连接一个圆片式的排气阀片。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心设有三角形的中心凹槽,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上各围绕所对应的排气孔设置圆形凹槽;这三个圆形的凹槽等深度地与该中心凹槽连成一个整体;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有一个平底凹槽,该平底凹槽内部环绕所述排气管的内孔保留了一个大圆环平台和一个小圆环平台;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落在气室压板相应的圆形凹槽中,并遮盖对应的排气孔;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所述上盖下端大圆环平台的内侧壁恰好包容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而小圆环平台向下压住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三个凸条的自由端。
这种排气阀片组的实施结构,连接部不仅起到连接三个排气阀片的作用,还易于固定在上盖与气室压板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装配时使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正确遮盖对应的排气孔,上盖上的大圆环平台与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形成对中定位关系,可以直接使上盖上的小圆环平台和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对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形成正确的夹持固定,所以排气阀片组及其对应的气室压板和上盖采用上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便于装配。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效率。
特别是: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中对应所述气室压板的三个圆形的凹槽保留了三个分别从外侧连接所述大圆环平台的C形平台,这三个C形平台内部分别对应地设有低于所述上盖下端面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二级C形平台,和更低、更小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三级C形平台。这种嵌套的三等级C形平台可以对其下面排气孔与排气阀片之间排出的气流起到阻尼的作用,从而抑制排气阀片的高频抖动,防止产生高频噪音。
一种气室压板与排气阀片组的辅助定位方式是:所述气室压板上端面中心凹槽三条边的中部各设一条向中心延伸的卡条,这三个卡条卡住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装配时气室压板的三条卡条起到对排气阀片组连接部的对中和角度定位作用,可以直接使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正确遮盖对应的排气孔。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效率。
在改进的实施结构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底部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该凸起中三个凸条自由端的顶部各设一个定位孔;所述上盖的下端面平底凹槽内部从所述大圆环平台外侧到所述小圆环平台内侧均布三个径向的下凸条;所述小圆环平台的端面上对应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定位孔各设一个下凸柱;所述上盖下端面大圆环平台上的三个下凸条分别卡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的三个边上并顶住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的对应边;所述上盖下端面小圆环平台上的三个下凸柱分别插在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中央凸起上三个定位孔中。
相对前一种排气阀片组,本排气阀片组增加了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型加强筋。这种加强筋可以增加每一排气阀片从翻起状态恢复到遮盖气室压板上对应排气孔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排气阀片组及其对应的气室压板和上盖采用上述的结构,新增的三个径向的下凸条为上盖与气室压板的连接提供了导向和对中限位的作用,同时这三个径向的下凸条又对排气阀片组连接部起到对中定位的作用。新增的三个定位孔和三个下凸柱可以使排气阀片组先装到上盖上,再随同上盖一起装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中。方便了装配。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效率。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该连接部的三个顶角上所述排气阀片的底部为圆片,且该圆片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波纹管。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上围绕三个所述的排气孔各设一个圆形凹槽,这三个圆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排气阀片组中排气阀片底部圆片的直径且深度略大于该中心凹槽的深度;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平底凹槽;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中,该中心凹槽套住该连接部;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底部的圆片分别落在所述气室压板的对应圆形凹槽中,遮盖对应的排气孔;所述上盖扣合在所述气室压板上,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与所述气室压板上端面密闭连接,将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的波纹管上端分别顶在平底凹槽的底面上。
相对前两种排气阀片组,本排气阀片组利用排气阀片中波纹管强大的弹力抵消底部圆片在排气孔气体压力作用下可能产生的高频振动,从工作机制上消除了排气阀片高频振动产生的噪音,从而降低整机的工作噪音。同时连接部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型加强筋可以增加每一排气阀片底部圆片从抬起状态恢复到遮盖气室压板上对应排气孔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气室压板的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和三个圆形凹槽可以直接对排气阀片组进行对中定位,保证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落在三个圆形凹槽中。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效率。
在再一种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的底部均为圆片,该圆片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波纹管;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中心部分是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排气阀片的三角形的平片式的连接部;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上围绕三个所述的排气孔各设一个圆形凹槽,这三个圆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排气阀片组中排气阀片底部圆片的直径;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圆形凹槽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各连通一个圆形凹槽;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平底凹槽;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中,该中心凹槽套住该连接部;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底部的圆片分别落在所述气室压板的对应圆形凹槽中,遮盖对应的排气孔;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的波纹管上端分别顶在平底凹槽的底面上。
相对前一种排气阀片组,本排气阀片组的各个排气阀片中波纹管的作用相同,只是连接部的三角形的平片型加强筋增大了,可以进一步提高每一排气阀片底部圆片从抬起状态恢复到遮盖气室压板上对应排气孔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特别是对于上述两种实施结构: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每个圆形凹槽处设有一个与该圆形凹槽平滑连接的C形凸台,这三个C形凸台的开口均向中心凹槽中心设置;所述气室压板的三个C形凸台伸入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中。三个C形凸台可以在装配时对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起到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装配的速度和效率;三个C形凸台在产品运行状态对排气阀片组三个排气阀片的抬升和下降运动起到限位的作用,使排气阀片的动作更加平稳。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通过使用连接部将三个排气阀片连接成排气阀片组,该排气阀片组整体一次性安装,解决了装配过程中某一排气阀片安装不到位,甚至漏装某一排气阀片的问题。进而对气室压板上表面的结构和上盖下端面内凹部的结构加以改进,使之便于装配。这种微型泵附加结构简单,附加成本低,易于实施,但可提高装配的速度。所以,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具有良好的推广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微型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活塞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实施例中气缸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C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实施例中排气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实施例中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D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2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E-E向的折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二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二个实施例中排气阀片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二个实施例中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二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排气阀片组和上盖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三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三个实施例中排气阀片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三个实施例中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三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排气阀片组和上盖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四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四个实施例中排气阀片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四个实施例中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四个实施例中气室压板、排气阀片组和上盖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一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请参看图2。该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具有马达1、偏心轮2、底座3、钢针44、滚珠45、伞形连杆4、活塞体5、气缸板6、气室压板7、排气阀片组8和上盖9。
请参看图3和图4:橡胶制成的活塞体5,它上端的平板部上均布三个向下延伸的空心的活塞51、52、53和三个进气阀片511、521、531,三个活塞51、52、53的下端分别设向下延伸的卡接部512、522、532。
请参看图5和图6:气缸板6上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设有三个相应的气缸孔61、62、63。气缸板6的上表面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进气阀片511、521、531设有三个相应的进气槽611、621、631;这三个进气槽611、621、631的外端延伸到气缸板6的外周面。并与大气连通。气缸板6的下部开出让位空腔64。
请参看图7、图8和图9:气室压板7上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设有三个相应的排气孔71、72、73。在气室压板7的上端面中心设一个有三角形的中心凹槽701。在气室压板7的上端面中心凹槽701的三个顶角上围绕第一排气孔71设有圆形的第一凹槽705;围绕第二排气孔72设有圆形的第二凹槽706;围绕第三排气孔73设有圆形的第三凹槽707。三个圆形的凹槽705、706、707的大小相同且等深度地与中心凹槽701连成一个整体;在中心凹槽701三条边的中部分别对应地设有三条向中心延伸的卡条703、703、704。气室压板7的下端面上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和三个进气阀片511、521、531分别设有三个相应的进气导槽741、742、743。
请参看图9:排气阀片组8用橡胶制成,它的中心部分是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的连接部84,该连接部84的三个凸条自由端841、842、843上部的两侧分别开有台阶,该连接部84的三个凸条自由端841、842、843下侧分别设有圆片式的排气阀片81、82、83。
请参看图10:上盖9的主体为外周均布三个让位槽的圆盘,该主体的中央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管91,排气管91的内孔从主体底面一直贯穿到排气管91的上端。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设有一个与该主体的外轮廓相对应的平底凹槽901,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在平底凹槽901的外侧设有轮廓相同的密封圈槽902。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在平底凹槽901内部环绕排气管91的内孔保留了一个大圆环平台903和一个小圆环平台904。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对应气室压板7的三个圆形的凹槽705、706、707保留了三个分别从外侧连接大圆环平台903的C形平台905、906、907。三个C形平台905、906、907内部分别对应地设有低于主体下端面90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二级C形平台9051、9061、9071,和更低、更小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三级C形平台9052、9062、9072。
请参看图13-15:马达1安装在圆筒形的底座3下端,并由两个螺钉12固定在一起。偏心轮2和伞形连杆4设在底座3内。偏心轮2安装在马达1的主轴11上。偏心轮2上部向内倾斜的斜插孔内装设钢针44和滚珠45。钢针44的下端面顶住斜插孔底部的滚珠45,钢针44的上端伸出斜插孔之外并固定连接伞形连杆4的主轴。气缸板6安装在底座3上端。活塞体5的平板部叠在气缸板6的上表面,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分别插在气缸板6的三个气缸孔61、62、63中。活塞体5的三个卡接部512、522、532分别卡接在伞形连杆4伞面上的三个卡孔中。
气室压板7盖在活塞体5的平板部上表面,并封闭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的腔室。气室压板7上的三个排气孔71、72、73分别正对活塞体5上三个活塞51、52、53的腔室中央。气室压板7下表面的第一进气导槽741为活塞体5的第一活塞51和第一进气阀片511提供通道,以便第一进气阀片511打开时,外部的气体可以从气缸板6上对应的第一进气槽611,进入第一活塞51的腔室中。气室压板7下表面的第二进气导槽742为活塞体5的第二活塞52和第二进气阀片521提供通道。气室压板7下表面的第三进气导槽743活塞体5的第三活塞53和第三进气阀片531提供通道。
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安放在气室压板7的中心凹槽701中,中心凹槽701周边的三个卡条702、703、704卡住该连接部84,使其不能转动和移动。排气阀片组8的三个排气阀片81、82、83分别落在气室压板7的三个圆形的凹槽705、706、707中,并遮盖三个排气孔71、72、73中对应的排气孔。
上盖9扣合在气室压板7上,上盖9主体的下端面上密封圈槽902中安放的密封圈将上盖9主体下端面90上的平底凹槽901和气室压板7上端面的三个圆形凹槽705、706、707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上盖9主体的下端面90上大圆环平台903的内侧壁恰好包容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而小圆环平台904向下压住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的三个凸条的自由端841、842、843。使排气阀片组8只有三个排气阀片81、82、83可以分别在上盖9的三个C形平台905、906、907中对应C形平台的下方作上翻的动作。
当马达1的主轴11带着偏心轮2转动时,偏心轮2使伞形连杆4作倾斜的圆锥形运动。伞形连杆4的伞面带动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交替进行拉伸与压缩的运动,例如图15所示:活塞体5的第三活塞53被拉伸,第三活塞53的腔室产生负压使排气阀片组8中的第三排气阀片83盖住气室压板7上第三排气孔73,同时使第三进气阀片531打开;外部的气体经气缸板6上的第三进气槽631和气室压板7上的第三进气导槽743进入第三活塞53拉大的腔室。与此同时,第一活塞51被压缩,它的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该气体使第一进气阀片511关闭,封闭气缸板6上的第一进气槽611,并使排气阀片组8的第一排气阀片81向上翻,第一活塞51中的压力气体经第一排气阀片81下面的第一排气孔71沿气室压板7的圆形的第一凹槽705、中心凹槽701和上盖9的平底凹槽901、排气管91向外排放。
二、实施例二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另一个实施例,如同前一个实施例具有马达1、偏心轮2、底座3、钢针44、滚珠45、伞形连杆4、活塞体5和气缸板6,对于它们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就不作赘述了。但是本实施例中的气室压板7’、排气阀片组8’和上盖9’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前一个实施例不同。
请参看图16:气室压板7’上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设有三个相应的排气孔71’、72’、73’。在气室压板7’的上端面中部对应三个排气孔71’、72’、73’设有三角形的中心凹槽701’,在中心凹槽701’的三个顶角上围绕三个排气孔71’、72’、73’分别设有圆形的凹槽705’、706’、707’。三个圆形的凹槽705’、706’、707’的大小相同且与中心凹槽701’等深度地连成一个整体。气室压板7’的下端面上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和三个进气阀片511、521、531分别设有三个相应的进气导槽。
请参看图17:排气阀片组8’用橡胶制成,它的中心部分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型连接部840’,该连接部840’的三个顶角分别设有圆片式的排气阀片81’、82’、83’。该连接部840’中央设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84’,该凸起84’中三个凸条自由端841’、842’、843’上部的两侧分别开有台阶,并在三个凸条自由端841、842、843的顶部分别设有相应的定位孔8411’、8421’、8431’。
请参看图18:上盖9’的主体为外周均布三个让位槽的圆盘,该主体的中央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管91’,排气管91’的内孔从主体底面一直贯穿到排气管91’的上端。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设有一个与该主体的外轮廓相对应的平底凹槽901’,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在平底凹槽901’的外侧设有轮廓相同的环形凸棱902’。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在平底凹槽901’内部环绕排气管91’的内孔保留了一个大圆环平台903’和一个小圆环平台904’。该主体的下端面上对应气室压板7’的三个圆形的凹槽705’、706’、707’保留了三个分别从外侧连接大圆环平台903’的C形平台905’、906’、907’。从大圆环平台903’外侧到小圆环平台904’内侧在三个C形平台905’、906’、907’之间两两相交的位置分别设有径向的下凸条9031’。在小圆环平台904’的端面上对应三个C形平台905’、906’、907’分别设有下凸柱9041’。在三个C形平台905’、906’、907’内部分别对应地设有低于主体下端面90’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二级C形平台9051’、9052’、9061’,和更低、更小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三级C形平台9062’、9062’、9072’。
气室压板7’盖在活塞体5的平板部上表面,并封闭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的腔室。气室压板7’上的三个排气孔71’分别正对活塞体5上对应活塞的腔室中央。气室压板7’下表面的三个进气导槽分别为活塞体5的对应活塞和对应进气阀片提供通道。
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0’安放在气室压板7’的中心凹槽701’中。排气阀片组8’的三个排气阀片81’、82’、83’分别对应地落在气室压板7’的三个圆形凹槽705’、706’、707’中,遮盖排气孔71’、72’、73中对应的排气孔。
请参看图19:上盖9’扣合在气室压板7’上,上盖9’上的大圆环平台903’包住排气阀片组8’连接部840’中央的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84’,大圆环平台903’上的三个下凸条9031’分别卡在气室压板7’的中心凹槽701’的三个边上并顶住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0’的对应边。使排气阀片组8’不能转动和移动。上盖9’上的小圆环平台904’压在排气阀片组8’连接部840’中央凸起84’的三条凸条自由端841’、842’、843’上,上盖9’小圆环平台904’上的三个下凸柱9041’分别插在排气阀片组8’连接部840’中央凸起84’三条凸条自由端841’、842’、843’上相应的三个定位孔8411’、8421’、8431’中。上盖9’主体下端面90’上的环形凸棱902’顶在气室压板7’的上端面上,将上盖9’主体下端面90’上的凹槽901’和气室压板7’上端面的中心凹槽701’及三个圆形凹槽705’、706’、707’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由于上盖9’主体的下端面上大圆环平台903’的内侧壁恰好包容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0’中央的凸起84’,而小圆环平台904’向下压住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0’中央凸起84’三条凸条自由端841’、842’、843’,使排气阀片组8’只有三个排气阀片81’、82’、83’可以在上盖9’的三个C形平台905’、906’、907’中对应C形平台下方作上翻的动作。
当马达1的主轴11带着偏心轮2转动时,偏心轮2使伞形连杆4作倾斜的圆锥形运动。伞形连杆4的伞面带动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交替进行拉伸与压缩的运动。例如:活塞体5的第三活塞53被拉伸,第三活塞53的腔室产生负压使排气阀片组8’中的第三排气阀片83’盖住气室压板7’上第三排气孔73’,同时使第三进气阀片打开;外部的气体经气缸板6上的第三进气槽和气室压板7’上的第三进气导槽进入第三活塞53拉大的腔室。与此同时,第一活塞51被压缩,它的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该气体使第一进气阀片关闭,封闭气缸板6上的第一进气槽,并使排气阀片组8’的第一排气阀片81’向上翻,第一活塞51中的压力气体经第一排气阀片81’下面的第一排气孔71’沿气室压板7的第一凹槽705’和上盖9’的凹槽901’、排气管91’向外排放。
三、实施例三
本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再一个实施例,如同第一个实施例具有马达1、偏心轮2、底座3、钢针44、滚珠45、伞形连杆4、活塞体5和气缸板6,对于它们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就不作赘述了。但是本实施例中的气室压板7”、排气阀片组8”和上盖9”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
请参看图20:气室压板7”上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设有三个相应的排气孔71”、72”、73”。在气室压板7的上端面中部对应三个排气孔71”、72”、73”设有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701”,在中心凹槽701”的三个顶角上围绕三个排气孔71”、72”、73”分别设有圆形的凹槽711”、721”、731”和三个与对应圆形凹槽平滑连接的C形凸台705”、706”、707”。三个C形凸台705”、706”、707”的大小相同且开口分别向心设置,三个圆形凹槽711”、721”、731”的大小相同且深度略大于中心凹槽701”的深度。气室压板7”的下端面上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和三个进气阀片511、521、531分别设有三个相应的进气导槽。
请参看图21:排气阀片组8”用橡胶制成,它的中心部分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式的连接部84”,该连接部84”的三个顶角分别设有排气阀片81”、82”、83”,三个排气阀片81”、82”、83”的底部为平的圆片,该圆片的直径略小于气室压板7”上三个圆形凹槽711”、721”、731”的直径;在每个圆片的上端分别沿外周向上延伸出波纹管。
请参看图22:上盖9”的主体为外周均布三个让位槽的圆盘,该主体的中央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管91”,排气管91”的内孔从主体的下端面90”一直贯穿到排气管91”的上端。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设有一个与该主体的外轮廓相对应的平底凹槽901”,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在凹槽901”的外侧设有轮廓相同的环形凸棱902”。在平底凹槽901”底部对应气室压板7”的三个排气孔71”、72”、73”分别设有三个相应的矮凸台905”、906”、907”。
请参看图23: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安放在气室压板7”的中心凹槽701”中,中心凹槽701”套住该连接部84”,使其不能转动和移动。排气阀片组8”的三个排气阀片81”、82”、83”底部的圆片分别对应地落在气室压板7”的三个圆形凹槽705”、706”、707”中,遮盖三个排气孔71”、72”、73”中对应的排气孔。
上盖9”扣合在气室压板7”上,上盖9”主体的下端面90”上的环形凸棱902”与气室压板7”上端面密闭连接,将上盖9”主体下端面90”上的凹槽901”和气室压板7”上端面的中心凹槽701”及三个圆形凹槽711”、721”、731”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气室压板7”的三个C形凸台705”、706”、707”分别插入上盖9”下端的平底凹槽901”中。排气阀片组8”的三个排气阀片81”、82”、83”的波纹管上端分别对应地套住上盖9”的平底凹槽901”中三个矮凸台905”、906”、907”并顶在平底凹槽901”的底面上。上盖9”的排气管91”经平底凹槽901”与气室压板7”的中心凹槽701”及三个C形凸台705”、706”、707”连通。
当马达1的主轴11带着偏心轮2转动时,偏心轮2使伞形连杆4作倾斜的圆锥形运动。伞形连杆4的伞面带动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交替进行拉伸与压缩的运动,例如:排气阀片组8”中的第三排气阀片83”由于波纹管的弹力作用,其底部的圆片始终盖住气室压板7”上第三排气孔73”,当活塞体5的第三活塞53被拉伸时,第三活塞53的腔室产生负压使第三进气阀片531打开;外部的气体经气缸板6上的第三进气槽631和气室压板7”上的第三进气导槽进入第三活塞53拉大的腔室。与此同时,第一活塞51被压缩,它的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该气体使第一进气阀片511关闭,封闭气缸板6上的第一进气槽611,并使排气阀片组8”的第一排气阀片81”的波纹管压缩而底部圆片向上移动,第一活塞51中的压力气体经第一排气阀片81”下面的第一排气孔71”沿气室压板7”的第一C形凸台705”的内壁与第一排气阀片81”外周之间的间隙、中心凹槽701”和上盖9”的凹槽901”、排气管91”向外排放。
当然,排气阀片组8”上三个排气阀片81”、82”、83”底部的圆片可以与连接部84”平齐,而气室压板7”上三个圆形凹槽711”、721”、731”也与气室压板7”上的中心凹槽701”平齐。
四、实施例四
发明易于装配的微型泵第四个实施例,如同第一个实施例具有马达1、偏心轮2、底座3、钢针44、滚珠45、伞形连杆4、活塞体5和气缸板6,对于它们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就不作赘述了。但是本实施例中的气室压板7”’、排气阀片组8”’和上盖9”’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
请参看图24:气室压板7”’上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设有三个相应的排气孔71”’、72”’、73”’。在气室压板7”’的上端面上围绕排气孔71”’设有圆形凹槽711”’及与圆形凹槽711”’平滑连接的C形凸台705”’,围绕排气孔72”’设有圆形凹槽721”’及与圆形凹槽721”’平滑连接的C形凸台706”’,围绕排气孔73”’设有圆形凹槽731”’及与圆形凹槽731”’平滑连接的C形凸台707”’,这三个C形凸台705”’、706”’、707”’的大小相同且开口分别向心设置。气室压板7”’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圆形凹槽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701”’,该中心凹槽701”’的三个顶角各连通一个圆形凹槽;三个圆形凹槽711”’、721”’、731”’的大小相同且深度略大于中心凹槽701”’的深度。气室压板7”’的下端面上对应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和三个进气阀片511、521、531分别设有三个相应的进气导槽。
请参看图25:排气阀片组8”’用橡胶制成,它的三个排气阀片81”’、82”’、83”’的底部均为圆片,该圆片的直径略小于气室压板7”’上三个圆形凹槽711”’、721”’、731”’的直径;该圆片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波纹管;排气阀片组8”’的中心部分是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排气阀片的三角形的平片式的连接部84”’。
请参看图26:上盖9”’的主体为外周均布三个让位槽的圆盘,该主体的中央设有向上延伸的排气管91”’,排气管91”’的内孔从主体的下端面90”’一直贯穿到排气管91”’的上端。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设有一个与该主体的外轮廓相对应的平底凹槽901”’,该主体的下端面90”’上在凹槽901”’的外侧设有轮廓相同的环形凸棱902”’。在平底凹槽901”’底部对应气室压板7”’的三个排气孔71”’、72”’、73”’分别设有三个相应的矮凸台905”’、906”’、907”’。
请参看图27:排气阀片组8”’的连接部84”’安放在气室压板7”’的中心凹槽701”’中,中心凹槽701”’套住该连接部84”’,使其不能转动和移动。排气阀片组8”’的三个排气阀片81”’、82”’、83”’底部的圆片分别落在气室压板7”’对应的圆形凹槽中,遮盖对应的排气孔。
上盖9”’扣合在气室压板7”’上,上盖9”’主体的下端面90”’上的环形凸棱902”’与气室压板7”’上端面密闭连接,将上盖9”’主体下端面90”’上的凹槽901”’和气室压板7”’上端面的中心凹槽701”’及三个圆形凹槽711”’、721”’、731”’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气室压板7”’的三个C形凸台705”’、706”’、707”’分别插入上盖9”’下端的平底凹槽901”’中。排气阀片组8”’的三个排气阀片81”’、82”’、83”’的波纹管上端分别套住上盖9”’的平底凹槽901”’中对应的矮凸台并顶在平底凹槽901”’的底面上。上盖9”’的排气管91”’经平底凹槽901”’与气室压板7”’的中心凹槽701”’及三个C形凸台705”’、706”’、707”’连通。
当马达1的主轴11带着偏心轮2转动时,偏心轮2使伞形连杆4作倾斜的圆锥形运动。伞形连杆4的伞面带动活塞体5的三个活塞51、52、53交替进行拉伸与压缩的运动,例如:排气阀片组8”’中的第三排气阀片83”’由于波纹管的弹力作用,其底部的圆片始终盖住气室压板7”’上第三排气孔73”’,当活塞体5的第三活塞53被拉伸时,第三活塞53的腔室产生负压使第三进气阀片531打开;外部的气体经气缸板6上的第三进气槽631和气室压板7”’上的第三进气导槽进入第三活塞53拉大的腔室。与此同时,第一活塞51被压缩,它的腔室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该气体使第一进气阀片511关闭,封闭气缸板6上的第一进气槽611,并使排气阀片组8”’的第一排气阀片81”’的波纹管压缩而底部圆片向上移动,第一活塞51中的压力气体经第一排气阀片81”’下面的第一排气孔71”’沿气室压板7”’的第一C形凸台705”’的内壁与第一排气阀片81”’外周之间的间隙、中心凹槽701”’和上盖9”’的凹槽901”’、排气管91”’向外排放。
当然,排气阀片组8”’上三个排气阀片81”’、82”’、83”’底部的圆片可以与连接部84”’平齐,而气室压板7”’上三个圆形凹槽711”’、721”’、731”’也与气室压板7”’上的中心凹槽701”’平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例如将活塞的数量增加到四个,并相应增加伞形连杆的卡孔、气缸板的进气槽(孔)、活塞体的进气阀片、气室压板的排气孔、排气阀片的数量,使之相配;皆应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具有马达、圆筒形底座、带有斜插孔的偏心轮、钢针、带有三个卡孔的伞形连杆、带有三个气缸孔的气缸板、带有三个进气阀片和三个空心活塞的活塞体、带有三个排气孔的气室压板、带有排气管的上盖和三个排气阀片;其特征在于:一个连接部将这三个排气阀片连接成排气阀片组,该连接部具有三角形的平片或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该连接部的三个顶角各连接一个排气阀片;该排气阀片组安放在该上盖与该气室压板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该排气阀片组中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遮盖该气室压板上对应的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是三条星光式样的凸起,该连接部的三个凸条自由端下侧各连接一个圆片式的排气阀片;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心设有三角形的中心凹槽,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上各围绕所对应的排气孔设置圆形凹槽;这三个圆形的凹槽等深度地与该中心凹槽连成一个整体;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有一个平底凹槽,该平底凹槽内部环绕所述排气管的内孔保留了一个大圆环平台和一个小圆环平台;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分别落在气室压板相应的圆形凹槽中,并遮盖对应的排气孔;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所述上盖下端大圆环平台的内侧壁恰好包容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而小圆环平台向下压住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三个凸条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中对应所述气室压板的三个圆形的凹槽保留了三个分别从外侧连接所述大圆环平台的C形平台,这三个C形平台内部分别对应地设有低于所述上盖下端面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二级C形平台,和更低、更小且外周带有加强筋的三级C形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压板上端面中心凹槽三条边的中部各设一条向中心延伸的卡条,这三个卡条卡住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底部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该凸起中三个凸条自由端的顶部各设一个定位孔;所述上盖的下端面平底凹槽内部从所述大圆环平台外侧到所述小圆环平台内侧均布三个径向的下凸条;所述小圆环平台的端面上对应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定位孔各设一个下凸柱;所述上盖下端面大圆环平台上的三个下凸条分别卡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的三个边上并顶住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的对应边;所述上盖下端面小圆环平台上的三个下凸柱分别插在所述排气阀片组连接部中央凸起上三个定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是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平片,该连接部的三个顶角上所述排气阀片的底部为圆片,且该圆片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波纹管;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边线向内凹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上围绕三个所述的排气孔各设一个圆形凹槽,这三个圆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排气阀片组中排气阀片底部圆片的直径;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平底凹槽;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中,该中心凹槽套住该连接部;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底部的圆片分别落在所述气室压板的对应圆形凹槽中,遮盖对应的排气孔;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的波纹管上端分别顶在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的底部均为圆片,该圆片的上端向上延伸出波纹管;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中心部分是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排气阀片的三角形的平片式的连接部;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上围绕三个所述的排气孔各设一个圆形凹槽,这三个圆形凹槽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排气阀片组中排气阀片底部圆片的直径;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三个边分别外接相邻圆形凹槽的三角形的中心凹槽,该中心凹槽的三个顶角各连通一个圆形凹槽;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平底凹槽;所述排气阀片组的连接部安放在所述气室压板的中心凹槽中,该中心凹槽套住该连接部;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底部的圆片分别落在所述气室压板的对应圆形凹槽中,遮盖对应的排气孔;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和所述气室压板上端的中心凹槽及三个圆形凹槽封闭在同一个内部空间中;所述排气阀片组的三个排气阀片的波纹管上端分别顶在平底凹槽的底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易于装配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压板的上端面每个圆形凹槽处设有一个与该圆形凹槽平滑连接的C形凸台,这三个C形凸台的开口均向中心凹槽中心设置;所述气室压板的三个C形凸台伸入所述上盖下端的平底凹槽中。
CN201210344664.0A 2012-09-17 2012-09-17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Active CN102926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4664.0A CN102926976B (zh) 2012-09-17 2012-09-17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PCT/CN2013/083566 WO2014040567A1 (zh) 2012-09-17 2013-09-16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4664.0A CN102926976B (zh) 2012-09-17 2012-09-17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6976A true CN102926976A (zh) 2013-02-13
CN102926976B CN102926976B (zh) 2015-04-01

Family

ID=47641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4664.0A Active CN102926976B (zh) 2012-09-17 2012-09-17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2697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0567A1 (zh) * 2012-09-17 2014-03-20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CN103671035A (zh) * 2013-10-25 2014-03-26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阀片和气泵
TWI509154B (zh) * 2013-03-11 2015-11-21 Xiamen Koge Micro Tech Co Ltd 微型氣泵
CN107013441A (zh) * 2017-06-14 2017-08-04 深圳市时光电子有限公司 微型泵的装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6803A1 (en) * 2001-11-06 2003-05-08 Oken Seiko Co., Ltd. Diaphragm pump
JP2003139258A (ja) * 2001-11-06 2003-05-14 Oken Ltd 逆止弁
CN200964934Y (zh) * 2006-11-02 2007-10-24 刘平 微型气泵
US20080060515A1 (en) * 2006-09-11 2008-03-13 Lock & Lock Co., Ltd. Diaphragm-type vacuum pump
WO2010003272A1 (zh) * 2008-07-08 2010-01-14 Chen Hsin-Yu 抽气装置
CN202007755U (zh) * 2011-02-22 2011-10-12 泓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易组装的打气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6803A1 (en) * 2001-11-06 2003-05-08 Oken Seiko Co., Ltd. Diaphragm pump
JP2003139258A (ja) * 2001-11-06 2003-05-14 Oken Ltd 逆止弁
US20080060515A1 (en) * 2006-09-11 2008-03-13 Lock & Lock Co., Ltd. Diaphragm-type vacuum pump
CN200964934Y (zh) * 2006-11-02 2007-10-24 刘平 微型气泵
WO2010003272A1 (zh) * 2008-07-08 2010-01-14 Chen Hsin-Yu 抽气装置
CN202007755U (zh) * 2011-02-22 2011-10-12 泓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易组装的打气泵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0567A1 (zh) * 2012-09-17 2014-03-20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TWI509154B (zh) * 2013-03-11 2015-11-21 Xiamen Koge Micro Tech Co Ltd 微型氣泵
CN103671035A (zh) * 2013-10-25 2014-03-26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阀片和气泵
CN103671035B (zh) * 2013-10-25 2016-09-28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阀片和气泵
CN107013441A (zh) * 2017-06-14 2017-08-04 深圳市时光电子有限公司 微型泵的装配方法
CN107013441B (zh) * 2017-06-14 2019-04-23 深圳市时光电子有限公司 微型泵的装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6976B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89442U (zh)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CN102926976A (zh) 易于装配的微型泵
JP5265814B2 (ja) 流体回転機
JP6185507B2 (ja) 空気圧縮機
CN102015556A (zh) 玻璃器具成形机中的浮动安装底板夹持器
CN100410532C (zh) 容积式往复式压缩机
JP6019133B2 (ja) エアポンプ
CN202718845U (zh) 低振动微型泵
CN201050386Y (zh) 多缸气压动力机
CN102513288B (zh) 一种冲击式气动振动器
CN113357116A (zh) 一种双活塞式凸轮泵
CN203685529U (zh) 偏心轮机构以及具有该偏心轮机构的微型隔膜式气泵
CN202690356U (zh) 低噪音微型泵
CN202690357U (zh) 高气密性的微型泵
CN205370886U (zh) 一种能抽热水的微型泵
WO2014135098A1 (zh) 双腔双作用气泵及带有该气泵的擦玻璃机器人
CN116447123A (zh) 变频分区控制压缩真空一体泵
CN213684445U (zh) 一种包括进气阀的压缩机活塞
CN107740735A (zh) 一种电液联动燃气阀
CN206688791U (zh) 一种工业水泥加工机
CN2742182Y (zh) 一种微型直流气泵
CN206159024U (zh) 泵盖和真空泵
CN204339440U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缸体螺纹孔吹孔工装
CN112757581B (zh) 一种pet塑料瓶胚体注塑模具
CN220337025U (zh) 一种用于制氧机的等径四缸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