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8084B - 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电绝缘材料、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和绝缘电线 - Google Patents

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电绝缘材料、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和绝缘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8084B
CN102918084B CN201180026708.9A CN201180026708A CN102918084B CN 102918084 B CN102918084 B CN 102918084B CN 201180026708 A CN201180026708 A CN 201180026708A CN 102918084 B CN102918084 B CN 1029180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resin
polyhutadiene
imide resin
modified polya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67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8084A (zh
Inventor
钟慧峰
大川原敏一
佐藤任廷
铃木贤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ennoc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18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8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8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8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3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B3/38 or H01B3/302
    • H01B3/306Polyimides or polyester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4Carboxylic acids; Esters thereof with monohydroxyl compounds
    • C08G18/343Poly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t least three carboxylic acid groups
    • C08G18/345Poly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t least three carboxylic acid groups having three carboxylic acid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2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G18/6204Polymers of olefins
    • C08G18/6208Hydrogenated 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9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28Polymerisation product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nd having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or groups forming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having hetero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
    • C08G18/78Nitrogen
    • C08G18/79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791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 C08G18/794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aromatic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4Polyamide-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09/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9/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9D161/00 - C09D177/00
    • C09D1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9D1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是提高设置在导体上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导体上涂布含有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而形成所述绝缘层。第1组:在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或其加氢物的存在下,使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反应而获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第2组:将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或其加氢物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Description

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电绝缘材料、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和绝缘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电绝缘材料、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和绝缘电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使用绝缘电线的线圈的定子或转子,进而涉及使用定子或转子的逆变器驱动电机、其他的高电压驱动电机、逆变器控制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节能、可变速控制,经常使用逆变器控制电气设备。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和工业用电机中高效率化推进,在控制体系中作为可变速装置被逆变器驱动,从而正在迅速地进行小型化、轻量化、高耐热化、高电压驱动化。
近年来,作为逆变器的功率器件,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等可高速开关的元件被开发,与此相伴,浪涌电压上升,在电机、电气设备等中提前发生绝缘破坏的事例逐渐增多。作为其原因之一,被指出是对电机用线圈施加高电压时,在绝缘电线的绝缘皮膜中容易发生部分放电。
另一方面,出于耐热性、耐化学试剂性和耐水解性优良等理由,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作为重要的绝缘材料而用于各种用途。特别是汽车用电机(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大多在变送器油存在下设置,作为对用于电机的绕组线的要求特性,需要不被传动油侵害,并且抑制由油中的水分所导致的水解,还需要经受高温下的使用。从这样的观点出发,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作为绝缘涂料变得不可或缺。
对于使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而制作的绝缘电线,研究了多种抑制绝缘皮膜中的部分放电的方法。具体地,有降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介电常数,由此进一步提高部分放电起始电压的方法。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了使用特定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或芳香族二胺,在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引入特定的分子结构,使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低介电常数化的方法。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具有由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作为低介电常数树脂的氟树脂或聚砜树脂的混合树脂所形成的绝缘层的绝缘电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16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929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675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即使谋求由绝缘树脂的低介电常数化所带来的电场弛豫,并尝试抑制部分放电,也难以完全消除部分放电,对于延长绝缘电线、电机的寿命而言还不充分。
因此,为了防止由频繁发生的部分放电导致的破坏性的绝缘皮膜的劣化、谋求绝缘皮膜的长寿命化,本发明人等从提高绝缘皮膜的绝缘破坏电压很重要的观点出发进行研究,获得了如下见解:通过绝缘树脂的低介电常数化来抑制部分放电未必会引起绝缘破坏电压的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其能够提高绝缘层的绝缘破坏电压特性且能够抑制绝缘层的绝缘破坏,并提供耐热性和耐绝缘破坏性优良的电绝缘材料、电气电子部件、和绝缘电线以及使用其的定子或转子、使用这些定子或转子的逆变器驱动电机。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具有由含有通过特定的聚丁二烯系树脂进行了改性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所形成的绝缘皮膜的绝缘漆包线,在绝缘破坏电压特性、特别是在浸渍于甘油/饱和食盐水中的严酷环境下的绝缘破坏试验中显示高的绝缘破坏电压,并基于该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1组:在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的存在下,使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2组:将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上述第1组和上述第2组中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优选为0.01~15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的1种以上的电绝缘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能形成绝缘破坏电压特性优良的电绝缘层,由此能抑制施加高电压时的绝缘层的绝缘破坏,从而能够谋求电气设备、电机等的长寿命化。该效果特别是在施加高电压的逆变器控制中更加有效。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因为即使为薄的绝缘层也能获得充分的绝缘破坏电压特性,因此也可以有助于电气设备、电机等的小型化、轻量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其是提高设置在导体上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导体上涂布含有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而形成绝缘层。
第1组:在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的存在下,使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2组:将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能提高绝缘层的绝缘破坏电压特性,由此能抑制施加高电压时的绝缘层的绝缘破坏,能谋求电气设备、电机等的长寿命化。该效果特别是在施加高电压的逆变器控制中更加有效。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因为即使为薄的绝缘层也能得到充分的绝缘破坏电压特性,因此也可以有助于电气设备、电机等的小型化、轻量化。
本发明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中,上述第1组和上述第2组中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优选为0.01~15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气电子部件,其具备导体、和通过在该导体上涂布含有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而形成的绝缘皮膜。
第1组:在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的存在下,使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2组:将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本发明的电气电子部件中,上述第1组和上述第2组中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优选为0.01~10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绝缘电线,其具备导体、和通过在该导体上涂布含有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而形成的绝缘皮膜。
第1组:在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的存在下,使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2组:将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本发明的绝缘电线通过具有上述绝缘皮膜,从而可形成耐热性和耐绝缘破坏性优良的产品。根据本发明的绝缘电线,能抑制施加高电压时的绝缘层的绝缘破坏,能谋求电气设备、电机等的长寿命化。该效果特别是在施加高电压的逆变器控制中更加有效。另外,本发明的绝缘电线即使减薄绝缘皮膜也能显示优良的绝缘破坏电压特性,可有助于线圈、电机等的小型化、轻量化。
本发明的绝缘电线中,上述第1组和上述第2组中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优选为0.01~10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使用上述本发明的绝缘电线而制成的线圈的定子或转子。本发明的定子或转子通过具有使用本发明的绝缘电线而制成的线圈,从而即使在施加高电压时也难以产生绝缘破坏,能够长寿命化。另外,本发明的定子和转子可以小型化、轻量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定子或转子的逆变器驱动电机。本发明的逆变器驱动电机通过具有本发明的定子或转子,从而即使在施加高电压时也难以产生绝缘破坏,能够长寿命化。另外,本发明的逆变器驱动电机可以小型化、轻量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绝缘层的绝缘破坏电压特性且能够抑制绝缘层的绝缘破坏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耐热性和耐绝缘破坏性优良的电绝缘材料、电气电子部件、和绝缘电线以及使用其的定子或转子、使用这些定子或转子的逆变器驱动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绝缘电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含有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可列举(I)在分子结构中具有规定的聚丁二烯系树脂成分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II)将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与规定的聚丁二烯系树脂混合而成的树脂。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可以含有上述(I)和(II)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的一种以上以及另外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和/或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另外,本说明书中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也作为聚丁二烯系树脂成分来说明。
上述(I)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可以在规定的聚丁二烯系树脂(以下有时称为(c)成分。)的存在下,使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以下有时称为(a)成分或酸成分。)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b)成分。)反应而得到。
另外,上述(II)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可以通过混合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规定的聚丁二烯系树脂来得到。它们的混合优选在将它们溶解的溶剂中进行,混合时可以适当加热(优选为室温~100℃)。这里,未改性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是使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
本发明中,从获得更高的绝缘破坏电压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I)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三羧酸酐,只要是具有与异氰酸酯基或氨基反应的酸酐基的三元羧酸,包括其衍生物,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有下述通式(I)或(II)所示的具有酸酐基的三元羧酸酐。考虑耐热性的话,优选具有芳香族基团,考虑耐热性、成本方面等的话,特别优选偏苯三酸酐。它们可以根据目的单独或混合使用。
化学式1
(Y表示-CH2-、-CO-、-SO2-或-O-。)
化学式2
另外,对于酸成分的一部分,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四羧酸二酐(均苯四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2,3,5,6-吡啶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3,4,9,10-苝四羧酸二酐、4,4’-磺酰基二邻苯二甲酸二酐、间三联苯-3,3’,4,4’-四羧酸二酐(3,3”,4,4”-间三联苯四羧酸二酐)、4,4’-氧基二邻苯二甲酸二酐、1,1,1,3,3,3-六氟-2,2-双(2,3-或3,4-二羧基苯基)丙二酐、2,2-双(2,3-或3,4-二羧基苯基)丙二酐、2,2-双[4-(2,3-或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二酐、1,1,1,3,3,3-六氟-2,2-双[4-(2,3-或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二酐、1,3-双(3,4-二羧基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二酐、丁烷四羧酸二酐、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等)等四羧酸二酐等。
另外,作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可以使用下述通式(III)、(IV)、(V)所示的具有二价的氨基或异氰酸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
化学式3
化学式4
化学式5
[这些式中,R2表示烷基、羟基或烷氧基,R3表示氨基或异氰酸酯基。作为R2的烷基或烷氧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20的基团。]
作为通式(III)、(IV)或(V)所示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芳香族二氨基化合物,例如可列举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根合联苯、3,3’-二异氰酸根合联苯、3,4’-二异氰酸根合联苯、4,4’-二异氰酸根合-3,3’-二甲基联苯、4,4’-二异氰酸根合-2,2’-二甲基联苯、4,4’-二异氰酸根合-3,3’-二乙基联苯、4,4’-二异氰酸根合-2,2’-二乙基联苯、4,4’-二异氰酸根合-3,3’-二甲氧基联苯、4,4’-二异氰酸根合-2,2’-二甲氧基联苯、1,5-二异氰酸根合萘、2,6-二异氰酸根合萘、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联苯、3,3’-二氨基联苯、3,4’-二氨基联苯、4,4’-二氨基-3,3’-二甲基联苯、4,4’-二氨基-2,2’-二甲基联苯、4,4’-二氨基-3,3’-二乙基联苯、4,4’-二氨基-2,2’-二乙基联苯、4,4’-二氨基-3,3’-二甲氧基联苯、4,4’-二氨基-2,2’-二甲氧基联苯、1,5-二氨基萘、2,6-二氨基萘等。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另外,作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例如可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醚、2,2-双[4-(4’-异氰酸根合苯氧基)苯基]丙烷、甲苯二胺、苯二甲基二胺、4,4’-二氨基二苯醚、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芳香族二氨基化合物。
进而,作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例如可使用六亚甲基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二氨基异佛尔酮、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1,4-二氨基反式环己烷、氢化间苯二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根合异佛尔酮、双(4-异氰酸根合环己基)甲烷、1,4-二异氰酸根合反式环己烷、氢化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或脂环式异氰酸酯化合物。但是,使用上述化合物时,优选并用上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芳香族二氨基化合物。从获得的树脂的耐热性等观点考虑,它们的使用量优选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总量的50摩尔%以下。
上述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也可以并用3官能以上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或多氨基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如果考虑耐热性、溶解性、机械特性、成本方面等的平衡,则特别优选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另外,为了避免经日变化,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利用封端剂使异氰酸酯基稳定化所得的产品。作为封端剂,例如可列举醇、酚、肟等,但没有特别限制。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规定的聚丁二烯系树脂,例如可列举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规定的聚丁二烯系树脂优选具有官能团,更优选具有与异氰酸酯基、氨基或羧基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作为这样的官能团,可列举羟基、羧基、环氧乙烷基(环氧基或缩水甘油基)、烷氧基等。
作为聚丁二烯系树脂,有具有1,4-重复单元、1,2-重复单元或它们两者的聚丁二烯。另外,上述1,4-重复单元可以用下式(1t)或(1c)表示,这些重复单元可以混杂作为聚丁二烯的构成成分,另外,1,2-重复单元可以用下式(1-2)表示。
化学式6
化学式7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包含上述聚丁二烯的加氢物。
作为主要具有1,2-重复单元的聚丁二烯,有Nisso PB的B-1000、B-2000、B-3000(均为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等,作为主要具有1,2-重复单元的聚丁二烯(加氢物),有Nisso PB的BI-2000、BI-3000(均为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等。它们可以作为上述A组的聚丁二烯系树脂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包含在上述的聚丁二烯或其加氢物的一个或两个末端上具有羟基的产品。作为主要具有1,4-重复单元的羟基末端的聚丁二烯,例如有Poly bd R-45HT、Poly bd R-15HT(都是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作为主要具有1,2-重复单元的羟基末端的聚丁二烯,例如有Nisso PB的G-1000、G-2000、G-3000(都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等,作为主要具有1,2-重复单元的羟基末端的聚丁二烯(加氢物),可列举Nisso PB的GI-1000、GI-2000、GI-3000(都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等。它们可以作为上述B组的具有羟基的聚丁二烯系树脂使用。另外,作为属于上述B组的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可使用Nisso PB GQ-1000(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Nisso PB的G-1000的空气氧化物,分子中具有羟基、羧基和酯基)。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包含环氧化聚丁二烯。作为环氧化聚丁二烯,有作为具有末端环氧基的DENAREX R-45EPT(NagaseChemteX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从Poly bd R-45HT衍生得到)、作为具有内部环氧基的EPOLEAD PB3600(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从Poly bd R-45HT衍生得到)、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的EPB-13(Nisso PB C-1000与双酚型环氧树脂的反应物,环氧当量为600~780,粘度为780~950P/50℃)等。它们可以作为上述B组的具有环氧乙烷基(例如,环氧基、缩水甘油基)的聚丁二烯系树脂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包含聚异戊二烯、其加氢物以及在它们的一个或两个末端具有羟基的产品。其中,优选末端具有羟基的产品。作为羟基末端的聚异戊二烯,例如可列举Poly IP(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等。聚异戊二烯及其加氢物可以作为上述A组的聚丁二烯系树脂使用。另外,羟基末端的聚异戊二烯可以作为上述B组的具有羟基的聚丁二烯系树脂使用。
作为上述B组中具有酸酐基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可使用马来酸酐改性聚丁二烯(Nisso PB BN-1015,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1,2-聚丁二烯的马来酸化物)。另外,作为上述B组中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可使用末端异氰酸酯化聚丁二烯(Poly bd HTP-9,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TDI预聚物(聚丁二烯二醇Poly bd R-45HT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反应物))、氨基甲酸酯改性聚丁二烯(Nisso PB TP1001,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1摩尔1,2-聚丁二烯二醇与2摩尔TDI三聚体的反应物)。另外,TDI三聚体是3摩尔甲苯二异氰酸酯与1摩尔三羟甲基丙烷的反应产物,在1分子中具有3个异氰酸酯基。
作为上述B组中具有丙烯酰基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可使用丙烯酸酯化聚丁二烯(BAC-45,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聚丁二烯末端丙烯酸酯(聚丁二烯二醇Nisso PB R-45HT与丙烯酸的反应物;CAS No.308077-38-5)。作为上述B组中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可以使用UC-102、UC-203(都是Kuraray株式会社制造;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液状聚异戊二烯橡胶)。
上述B组中具有氨基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可以通过日本特开平9-71687号公报、国际公开第03/029299号小册子中记载的方法来制造。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包含丁二烯或异戊二烯与共聚单体的共聚物、及其加氢物。此时,丁二烯或异戊二烯的含量优选为5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80摩尔%以上。
作为共聚单体,可列举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优选1分子中碳原子数为12~24、碳-碳双键为1~4个的化合物。作为这样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列举亚麻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等)、亚油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松油酸、桐油酸、蜂蜜酸(mead acid)、二高-γ-亚麻酸、二十碳三烯酸、十八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adrenic acid)、油酸等。
上述不饱和脂肪酸在共聚物中的含量优选为5~30质量%。
作为亚麻酸与丁二烯的共聚物(丁二烯成分主要是1,4-重复单元),有BYK-A555(BYK-Chemie公司制造)等。
上述不饱和脂肪酸的共聚物可以作为上述C组的聚丁二烯系树脂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10000,更优选为1000~5000,特别优选为1200~4000。另外,作为性状,优选常温下为液状的物质。另外,本说明书中,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使用标准聚苯乙烯的标准曲线而换算的值。
就合成上述(I)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时的(a)成分(指上述酸成分)与(b)成分(指上述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的成分)的配合比例而言,酸成分的羧基和酸酐基并存时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基和氨基的总数相对于反应性的羟基总数的比优选为0.6~1.4,更优选为0.7~1.3,特别优选为0.8~1.2。如果该比值过小,则有难以提高树脂的分子量的倾向,如果该比值过大,则有发泡反应变剧烈,而且未反应成分的残留变多,树脂的稳定性变差的倾向。
(c)成分(指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优选为0.01~15质量%。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a)成分、(b)成分和(c)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优选设为0.01~15质量份。添加量过少的话,绝缘破坏电压提高效果变小,过多的话,有树脂中的分散状态或相容状态变差,耐热特性和机械特性降低的倾向。从聚丁二烯系树脂与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或其原料的相溶性的观点考虑,(c)成分的使用量更优选为0.01~10质量%,特别优选为0.01~3质量%。
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例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制造法来得到。
(1)将(a)成分和(b)成分同时混合,进行反应,合成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方法。
(2)使过量的(b)成分与(a)成分进行反应,合成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酰胺酰亚胺低聚物后,追加(a)成分,进行反应,合成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方法。
(3)使过量的(a)成分与(b)成分反应,合成末端具有酸或酸酐基的酰胺酰亚胺低聚物后,追加(a)成分和(b)成分,进行反应,合成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方法。
上述任一方法中,反应温度均优选为80~150℃。另外,反应时间可考虑成为期望的数均分子量来确定,但通常优选为1~10小时。
合成上述(I)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时,上述方法中,可以在(a)成分与(b)成分反应开始前或最初,在反应过程中或反应后添加(c)成分。其中,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本来的特性的发挥和获得的树脂的特性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反应过程中添加(c)成分是最优选的。
合成上述(II)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时,混合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和(c)成分,优选在室温~50℃下搅拌至混合物均匀化。搅拌时间优选为1~3小时。这里使用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9,000~90,000,更优选为10,000~70,000。
作为合成溶剂或混合溶剂,可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γ-丁内酯、N,N’-二甲基亚丙基脲〔1,3-二甲基-3,4,5,6-四氢嘧啶-2(1H)-酮〕、二甲基亚砜、二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二甲醚、环丁砜等极性溶剂,二甲苯、甲苯等芳香族烃溶剂,甲乙酮、甲基异丁酮等酮类等。
合成溶剂或混合溶剂的使用量相对于(a)成分与(b)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优选为100~300质量份,更优选为150~250质量份。合成溶剂的使用量过少的话,容易引起发泡反应,过多的话,有合成时间变长的倾向,此外,因为树脂浓度变低,因此使用合成液进行了涂料化时,有难以厚膜化的倾向。
这样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9,000~90,000。数均分子量过小的话,有制成涂料时的成膜性变差的倾向,数均分子量过大的话,有作为涂料以合适的浓度溶解于溶剂中时粘度变高,涂布时的操作性变差的倾向。因此,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更优选为10,000~70,000。
上述范围内的数均分子量的调整可以根据需要的时间,通过以继续合成的方式进行管理来进行。
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根据需要可以与着色剂等添加剂混合使用。另外,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可以作为绝缘涂料等电绝缘材料使用。
上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可以溶解在与上述合成溶剂或混合溶剂同样的溶剂中,或者用该溶剂进行稀释,调整到合适的粘度来使用。制成绝缘涂料时,一般优选固体成分为10~50质量%。制作这样的绝缘涂料时,也可以使用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合成溶液。
包含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也可以用作线圈浸渍用绝缘材料。另外,包含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可以适用于要求高电压电阻性的绝缘板等。
本发明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可设置绝缘层的导体上,通过涂布上述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而形成绝缘层。
作为导体,可列举铜线等金属线、其他被赋予绝缘性的产品。这些导体也可以具有其他绝缘层。
作为上述导体,例如可列举后述的金属线、逆变器控制电气设备等中使用的电气电子部件。本实施方式的电气电子部件作为高电压用、逆变器控制用是特别有用的。
将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金属线时,能得到耐化学试剂性、耐水解性、耐热性、绝缘破坏电压特性等优良的高绝缘可靠性的漆包线。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得到对于绝缘破坏具有高的耐性的电气电子部件。
作为涂布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的方法,在电线(金属线)上涂布时,有模头(dies)涂布、油毡(felt)涂布等,在其他用途中有刷毛涂布、浸渍涂布(浸涂)等。另外,为了固定线圈本身,可列举在线圈上滴下而浸渍的方法、浸渍线圈的方法(浸涂)。
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可以在涂布到被涂物上之后,在260~520℃下热处理2秒~数分钟,进行干燥、固化。在低温下干燥、固化的话,有溶剂残留,保护基材的涂膜特性变差的可能性。另外,在不到260℃下固化的话,涂膜的干燥、固化会有时变得不充分。加热时间过短的话,在涂膜上残留有残存溶剂,过长的话,加热的浪费增加。
作为在金属线(电线)上涂布的电绝缘材料的干燥、固化方法(烘烤方法),可以通过通常方法来进行,但使涂布了电绝缘材料的电线通过加热炉是最常用的。
本发明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中,优选涂布数次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层。
绝缘层的层厚以整体计优选为20~200μm,更优选为40~150μm。涂膜过薄的话,绝缘性不充分,过厚的话,制成线圈时的导体比例降低,导电能力降低。另外,涂膜过厚的话,不利于小型化、薄型化。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绝缘电线。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绝缘电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截面图。图1所示的绝缘电线10具备导体1、和通过在该导体1上涂布含有上述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而形成的绝缘皮膜2。
绝缘皮膜2也可以为与其他绝缘材料组合而形成的多层结构。此时,绝缘皮膜是层叠2层以上不同的材料而形成的,包含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绝缘层可以是与导体接触的最内层,也可以是与空气接触的最外层,还可以是中间层。作为其他的绝缘材料,有聚酯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本发明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以外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等。
作为导体1,可列举铜线等金属线。金属线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或矩形或扁平状。
绝缘电线10通过具有由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皮膜2,能制成耐化学试剂性、耐水解性、耐热性、绝缘破坏电压特性等优良的高绝缘可靠性的漆包线。
电绝缘材料的涂布、烘烤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
本发明的绝缘电线中,也可以涂布一次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形成绝缘皮膜,但从进一步提高绝缘破坏电压的观点考虑,优选涂布2次~数十次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形成绝缘皮膜。
本发明人等认为,本发明的绝缘电线的绝缘皮膜在皮膜结构方面,在涂布一层含有上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时,在表面上生成了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薄层(例如厚度为约2nm)的高密度层。因此认为,涂布2次~数十次本发明的电绝缘材料后固化的绝缘皮膜中存在多层的高密度层,因为该高密度层的存在,漆包线的绝缘破坏电压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绝缘电线可以用于定子或转子的线圈。这样的定子或转子可装备在逆变器驱动电机、其他高电压驱动电机等中。作为逆变器驱动电机,有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电动汽车用电机、混合动力柴油机车用电机、电动二轮车的电机、电梯用电机、用于建筑机械的电机等。使用本发明的绝缘电线制成的线圈在上述用途中能发挥耐热性和优良的耐绝缘破坏性。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具有末端羟基的聚异戊二烯(Poly IP)0.22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05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2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39.7g,获得不挥发成分为32.8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60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2)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在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亚麻酸与丁二烯的共聚物(BYK-A555、BYK-Chemie公司制造)0.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1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2.5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39.7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2.3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67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3)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具有羟基末端的聚丁二烯(Poly bd R-15HT,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2.2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5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39.7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6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9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4)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具有羟基末端的聚丁二烯(Poly bd R-45HT,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1.1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25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4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39.7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7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87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5)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30.0g,升温到120℃,搅拌下反应约4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39.7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2.0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90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具有羟基末端的聚丁二烯(Poly bd R-45HT,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1.0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6)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40℃,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20.7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2.9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2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亚麻酸与丁二烯的共聚物(BYK-A555,BYK-Chemie公司制造)0.66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15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通过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7)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40℃,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33.6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2.3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0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聚丁二烯二醇(Nisso PB G-1000,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1.0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通过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8)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40℃,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27.1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2.4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5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聚丁二烯二醇的空气氧化物(Nisso PBGQ-1000,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1.0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通过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9)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40℃,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52.4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8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9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聚丁二烯均聚物(Nisso PB B-1000,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1.0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通过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10)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40℃,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54.8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7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7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马来酸酐改性聚丁二烯(Nisso PB BN-1015,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1,2-聚丁二烯的马来酸化物)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1.0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通过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11)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40℃,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49.5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8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4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丙烯酸酯化聚丁二烯(BAC-45,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聚丁二烯末端丙烯酸酯(聚丁二烯二醇Poly bd R-45HT与丙烯酸的反应物;CAS No.308077-38-5)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1.0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通过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12)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40℃,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59.2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3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81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末端环氧化聚丁二烯(DENAREX R-45EPT,NagaseChemteX株式会社制造)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1.0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通过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13)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40℃,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53.1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4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9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末端异氰酸酯化聚丁二烯(Poly bd HTP-9,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1.0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通过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14)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40℃,搅拌下反应约3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53.1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0质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8300。在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中添加氨基甲酸酯改性聚丁二烯(Nisso PBTP1001,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丁二烯,1摩尔的1,2-聚丁二烯二醇与2摩尔的TDI三聚体的反应物)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其他原料的总量为1.0质量%),在40℃下搅拌混合3小时,得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将其作为绝缘涂料,通过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上述TDI三聚体是3摩尔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与1摩尔的三羟甲基丙烷的反应产物,1分子中具有3个异氰酸酯基。
(实施例15)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聚丁二烯均聚物(Nisso PB B-1000,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2.2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5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2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47.7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9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5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16)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马来酸酐改性聚丁二烯(Nisso PB BN-1015,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1,2-聚丁二烯的马来酸化物)2.2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5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2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53.9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8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3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17)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末端环氧化聚丁二烯(DENAREX R-45EPT,NagaseChemteX株式会社制造)2.2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5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2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41.7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4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7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18)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末端异氰酸酯化聚丁二烯(Poly bd HTP-9,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2.2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5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2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53.1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1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9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实施例19)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氨基甲酸酯改性聚丁二烯(Nisso PB TP1001,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2.2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0.5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2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49.9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6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4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比较例1)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0.3g(1.00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361.9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4小时,停止加热,得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不挥发成分重量为32.2质量%)。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6500。将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比较例2)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5小时,停止加热,得到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不挥发成分重量为31.9质量%)。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8000。将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比较例3)
在具备搅拌机、冷却管、氮气导入管和温度计的2升四口烧瓶中加入偏苯三酸酐192.1g(1.0摩尔)、4,4’-二异氰酸根合二苯基甲烷252.8g(1.01摩尔)和N-甲基-2-吡咯烷酮543.8g,升温到130℃,搅拌下反应约1小时后,添加聚丁二烯二羧酸(Nisso PB C-1000,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4.4g(相对于除去溶剂的原料总量为1.0质量%),再在搅拌下反应约2小时,停止加热,加入N,N-二甲基乙酰胺249.1g,得到不挥发成分为31.8质量%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7100。将该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作为绝缘涂料,根据下述漆包线的制造例来制作漆包线。
〔漆包线的制造例〕
使用实施例1~19、和比较例3中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和比较例1、2中得到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溶液,根据下述所示的烘烤条件涂布在直径1.0mm的铜线上,进行烘烤,制造漆包线。
〔烘烤条件〕
涂布次数:模头涂布8次(重复8次涂布、烘烤)
烘烤炉:热风式竖炉(炉长5m)
炉温:入口/出口=320℃/430℃
线速:12m/分钟
得到的漆包线皮膜在外观上都良好。对于漆包线皮膜的皮膜厚,通过用千分尺测定漆包线的直径,接着测定烧掉皮膜后的导线的直径,取其差的1/2而求出。将结果示于表1中。
通过下述方法来试验各漆包线皮膜的特性,将结果示于表1中。
(1)外观:通过目视观察树脂组合物清漆的外观和涂膜的污点、表面的粗糙。
(2)挠性:基于JIS C3003.7.1(1)来研究。
(3)绝缘破坏电压:基于JIS C3003.10.(1)(2个方法)来研究。
(4)单方向式耐磨耗性:基于JIS C3003.9进行。
(5)耐软化温度:基于JIS C3003.12(2)进行。
(6)介电常数:将漆包线浸渍在5%食盐水中,测定在相同的食盐水中浸渍的金属电极间的静电容量,从电极长度与皮膜厚的关系计算出相对介电常数。静电容量的测定使用阻抗分析仪在1kHZ下测定。
(7)甘油耐压:在甘油/饱和食盐水重量比=85/15中浸渍1m的漆包线,根据JIS C 3003.10.(1)以规定的速度升高电压,测定破坏电压(检测电流5mA)。
表1
表2
表3
如表1所示可知,实施例1~19中得到的漆包线与比较例1~2中得到的漆包线相比,绝缘破坏电压和甘油耐压提高了,而且耐磨耗性和耐软化温度也良好。另外,实施例1~19中得到的漆包线与比较例3中得到的漆包线相比,甘油耐压提高了。

Claims (9)

1.一种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其为提高设置在导体上的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导体上涂布含有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而形成所述绝缘层,
第1组:在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的反应开始前或最初、反应过程中或反应后,添加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并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2组:将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1组和所述第2组中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为0.01~15质量%。
2.一种电气电子部件,其具有导体、和通过在该导体上涂布含有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而形成的绝缘皮膜,
第1组:在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的反应开始前或最初、反应过程中或反应后,添加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并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2组:将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其中,该混合中不包含多官能的环氧乙烷化合物或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其中,仅在第1组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环氧乙烷基,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1组和所述第2组中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为0.01~15质量%。
3.一种绝缘电线,其具有导体、和通过在该导体上涂布含有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电绝缘材料并烘烤而形成的绝缘皮膜,
第1组: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的反应开始前或最初、反应过程中或反应后,添加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并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2组:将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1组和所述第2组中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为0.01~15质量%。
4.一种定子,其具有使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电线而形成的线圈。
5.一种转子,其具有使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电线而形成的线圈。
6.一种逆变器驱动电机,其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
7.一种逆变器驱动电机,其具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
8.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其为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
第1组: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的反应开始前或最初、反应过程中或反应后,添加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并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2组:将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其中,该混合中不包含多官能的环氧乙烷化合物或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其中,仅在第1组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环氧乙烷基,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1组和所述第2组中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为0.01~15质量%。
9.一种电绝缘材料,其含有选自下述第1组和第2组的至少一种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1组:三羧酸酐或其衍生物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氨基化合物的反应开始前或最初、反应过程中或反应后,添加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并反应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第2组:将选自下述A组、B组和C组的至少一种聚丁二烯系树脂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混合而得到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其中,该混合中不包含多官能的环氧乙烷化合物或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A组: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及它们的加氢物,
B组:具有选自由羟基、异氰酸酯基、氨基、环氧乙烷基、酸酐基、烷氧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酰基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其中,仅在第1组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环氧乙烷基,
C组:含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共聚成分的聚丁二烯系树脂、及它们的加氢物,
以所得的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总量为基准,所述第1组和所述第2组中的聚丁二烯系树脂的使用量为0.01~15质量%。
CN201180026708.9A 2010-05-31 2011-05-30 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电绝缘材料、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和绝缘电线 Active CN1029180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24712 2010-05-31
JP2010124712 2010-05-31
PCT/JP2011/062419 WO2011152364A1 (ja) 2010-05-31 2011-05-30 変性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電気絶縁材料、絶縁層の耐絶縁破壊性向上方法及び絶縁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8084A CN102918084A (zh) 2013-02-06
CN102918084B true CN102918084B (zh) 2015-03-25

Family

ID=45066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6708.9A Active CN102918084B (zh) 2010-05-31 2011-05-30 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电绝缘材料、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和绝缘电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WO2011152364A1 (zh)
CN (1) CN102918084B (zh)
TW (1) TWI548676B (zh)
WO (1) WO20111523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084B (zh) * 2010-05-31 2015-03-25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电绝缘材料、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和绝缘电线
SI2679605T1 (sl) * 2012-06-29 2016-02-29 Evonik Degussa Gmbh Polibutadien z epoksi skupinami
JP6412740B2 (ja) * 2014-08-26 2018-10-24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電着塗装体の製造方法
JP7312931B2 (ja) * 2016-09-28 2023-07-24 東特塗料株式会社 電気絶縁電線
US20220230778A1 (en) 2019-05-31 2022-07-21 Showa Denko Materials Co., Ltd. Electrically-insulating resin composition and electrical insulator
JP6974646B1 (ja) * 2021-05-10 2021-12-01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二液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CN114410034B (zh) * 2022-03-03 2023-03-14 山东利凯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pvc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6596B2 (zh) * 1972-08-15 1975-09-02
US4714754A (en) * 1986-11-10 1987-12-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etherimide esters
US4795790A (en) * 1986-12-02 1989-01-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hermoplastic polyetherimide ester polymers exhibiting improved flexibility
JP4231748B2 (ja) * 2003-07-10 2009-03-04 太陽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用プリプレグ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
JP4892819B2 (ja) * 2004-03-03 2012-03-07 東レ株式会社 多孔質膜とその製造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4815767B2 (ja) * 2004-08-11 2011-11-16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樹脂ワニス
JP5303860B2 (ja) * 2007-05-10 2013-10-02 Dic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ポリイミド樹脂組成物
JP5233510B2 (ja) * 2008-08-27 2013-07-10 Dic株式会社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2010052316A (ja) * 2008-08-29 2010-03-11 Casio Comput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5975A (ja) * 2008-12-05 2010-07-15 Toyobo Co Ltd ポリイミド系樹脂及び該ポリイミド系樹脂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ポリイミド系樹脂を用いた接着剤組成物、接着剤シート、印刷用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プリント回路基板
CN102918084B (zh) * 2010-05-31 2015-03-25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电绝缘材料、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和绝缘电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84329A (ja) 2015-04-30
JPWO2011152364A1 (ja) 2013-08-01
TWI548676B (zh) 2016-09-11
TW201213394A (en) 2012-04-01
WO2011152364A1 (ja) 2011-12-08
CN102918084A (zh) 2013-02-06
JP5896006B2 (ja)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8084B (zh) 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电绝缘材料、绝缘层的耐绝缘破坏性提高方法和绝缘电线
JP5365899B2 (ja)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絶縁塗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JP4473916B2 (ja)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絶縁塗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WO2012102121A1 (ja) ポリイミド樹脂ワニ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CN103730196B (zh) 绝缘电线及线圈
CN102081997B (zh) 绝缘电线
JP2012224697A (ja) ポリイミド樹脂ワニ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2013253124A (ja) ポリイミド樹脂ワニ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WO2012153636A1 (ja) ポリイミド樹脂ワニ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5351011B2 (ja) 絶縁電線、電機コイル及びモータ
JP2012234625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2013051030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2012046619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2013101759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US20230116635A1 (en) Polyimide precursor, resin composition, insulated electric wire, and flexible substrate
JP7367760B2 (ja) 電気絶縁樹脂組成物、及び電気絶縁体
JP5837397B2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2011159577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2011159578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5804314B2 (ja) 絶縁電線用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絶縁電線用絶縁塗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JP2011178965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2012097177A (ja)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ワニ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電気コイル、モータ
JP7338643B2 (ja) 電気絶縁樹脂組成物、及び電気絶縁体
JP2012048922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2012243614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Japan Tokyo Chiyoda Marunouchi yidingmu 9 No. 2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HEMICAL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TO: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 Tokyo Chiyoda Marunouchi yidingmu 9 No. 2

Patentee after: Lishennoco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Tokyo Chiyoda Marunouchi yidingmu 9 No. 2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HEMIC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