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4885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4885B
CN102914885B CN201210385349.2A CN201210385349A CN102914885B CN 102914885 B CN102914885 B CN 102914885B CN 201210385349 A CN201210385349 A CN 201210385349A CN 102914885 B CN102914885 B CN 102914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display device
edge
syndeton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53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4885A (zh
Inventor
郑杰仁
陈柏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14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4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4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4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框架、一平板元件及一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包含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及一连接结构。该平板元件设置于该框架上。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以一方向延伸分别相对固定于该框架及该平板元件上。该连接结构以该方向连接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其中利用破坏该连接结构可分开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藉此,为某种目的,例如重工,使用者可利用破坏该固定元件,无需过度施力于该平板元件,即可将该平板元件自该框架分离,保持该平板元件完好,解决现有面板重工时易损伤该面板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平面显示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于一般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中,液晶面板是设置于背光模块之上,于液晶面板的上再设置一触控面板或透明保护盖。前述各构件间有固定的相对位置。于实际操作上,各构件虽可利用其他结构件固定,但为减少叠置的厚度,目前也常见以胶黏的方式直接固定结合。于后者,当其中一构件例如液晶面板需重工时,例如液晶面板黏贴位置不正确或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的间距过大等,则需将液晶面板自背光模块的框架上脱离,于拆离的过程中,液晶面板需承受一定的力量以能克服黏胶的黏合力,也因此液晶面板于黏贴处将承受不小的弯曲应力。当黏胶的黏合力过大,或是操作员施力操作不当,均非常可能造成液晶面板破损,增加重工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利用具有可破坏的连接结构的固定机构,连接并固定该显示装置的平板元件,使得当该平板元件需重工或维修时,可利用破坏该连接结构以拆卸该平板元件,以减少对该平板元件的施力,进而得保持拆卸下的平板元件的完好。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含一框架、一平板元件及一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包含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及一连接结构。该平板元件设置于该框架上。该第一固定部以一方向延伸并固定于该框架上,该第二固定部也以该方向延伸并固定于该平板元件上,该连接结构则以该方向连接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藉此,该平板元件即稳定固定于该框架上,当该平板元件需自该框架上拆卸时,使用者可轻易破坏该连接结构以使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分开,也即使得该平板元件与该框架分离。由于该连接结构具有可破坏特性,故于该平板元件拆离该框架的过程中,该平板元件不会承受过大的弯曲应力而损伤,故其结构可保持完好,解决现有面板重工时易损伤该面板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局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固定元件剖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固定元件的连接结构根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固定元件因连接结构破坏而分离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固定元件的连接结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固定元件的连接结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固定元件的连接结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固定元件的连接结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显示装置
10结构框架        12背光模块
14液晶面板        16触控面板
18、2固定元件     120固定架
180方向           182a第一固定部
182b第二固定部    184连接结构
184a第一连接部    184b第二连接部
186方向           1822a第一带体
1822b第二带体     1824a第一黏胶
1824b第二黏胶     1826a第一边缘
1826b第二边缘     1826c第三边缘
1826d第四边缘     1842骑缝结构
1844切痕          1844a裂口
1844b厚度方向     1846压痕
1848a连接部    1848b拉线
1848c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局部的剖视图。显示装置1包含一结构框架10、一背光模块12、一液晶面板14及一触控面板16。结构框架10用以提供背光模块12、液晶面板14及触控面板16的结构支撑及部分的结构保护。液晶面板14设置于背光模块12之上,触控面板16设置于液晶面板14之上。于本实施例中,液晶面板14及触控面板16均为平板元件并分别经由本发明的固定元件18、固定元件20直接固定于背光模块12(的固定架120)及结构框架10上。当液晶面板14及触控面板16因故需自显示装置1取下时,可将固定元件18、固定元件20破坏以将液晶面板14及触控面板16取出。
进一步来说,请并参阅图2,图2为图1中固定元件18剖视的放大图,其中为简化说明,液晶面板14及背光模块12的固定架120以虚线框示意于图2中。固定元件18包含一第一固定部182a、一第二固定部182b及一连接结构184。第一固定部182a以一方向180延伸并固定于一框架(即背光模块12的固定架120)上,第二固定部182b也以方向180延伸并固定于一平板元件(即液晶面板14)上,方向180即为深入第2图图纸的方向。连接结构184以方向180连接第一固定部182a及第二固定部182b。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82a包含一第一带体1822a及于第一带体1822a上的一第一黏胶1824a,第二固定部182b包含一第二带体1822b及于第二带体1822b上的一第二黏胶1824b,藉此,第一固定部182a以第一黏胶1824a黏着于固定架120上,第二固定部182b以第二黏胶1824b黏着于液晶面板14上。第一固定部182a具有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边缘1826a及一第二边缘1826b,第二固定部182b具有一第三边缘1826c及一第四边缘1826d,分别对应第一边缘1826a及第二边缘1826b。连接结构184包含一第一连接部184a及一第二连接部184b,第一连接部184a连接第一边缘1826a及第三边缘1826c,第二连接部184b连接第二边缘1826b及第四边缘1826d,以椭圆虚线表示其位置。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1822a及第二带体1822b系背对背设置,两者之间仅于边缘处连接,故两者之间存有空隙或无黏接区域,故当第一固定部182a与第二固定部182b需分开时,使用者可利用工具(例如刀片)伸入第一固定部182a及第二固定部182b之间以切开连接结构184,即可使第一固定部182a与第二固定部182b分开。
补充说明的是,于实际操作上,连接结构184得仅存在于固定元件18的单一侧,即仅连接一组对应的边缘1826a、1826c(或1826b、1826d),同样可兼顾固定元件18的固定效果及分离机制。此外,当带体1822a、1822b仅一侧经由连接结构184连接时,第一带体1822a及第二带体1822b不以正对设置为限。另外,连接结构184连接仅部分的第一带体1822a及仅部分的第二带体1822b,故逻辑上,当固定元件18受到拉伸应力时,连接结构184结构强度较差而较易受到破坏,进而实现固定元件18的分离机制。于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84是连接于带体1822a、1822b的边缘处,可简化固定元件18的制作,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再补充说明的是,实际操作上,为简化固定元件18的制作,固定元件18得直接以变化现有胶带结构设计而实现,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于条状软胶片上涂布黏胶以实际操作固定部182a或182b。
于前述说明中,连接结构184是使用工具(例如刀片)破坏,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并参阅图3,图3为根据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184的示意图,图中结构可适用于第一连接部184a及第二连接部184b,于下文中不再特别指明,并且此也适用于后续各实施例中相关连接结构184的附图,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连接结构184可包含一预切结构,此预切结构具有弱化连接结构184的结构强度的功能,于3图3中,此预切结构是一骑缝结构1842,以一连串通孔以方向180排列实现。如图4所示,当使用者相对于背光模块12,向上(即图中方向186所示)掀起液晶面板14时,骑缝结构1842因其结构强度较弱,连接结构184即自骑缝结构1842而遭到破坏。原则上,对于骑缝结构1842,使用者无需使用其他工具(例如刀片)破坏连接结构184,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补充说明的是,由于破坏连接结构184所需力量不大,故于掀离液晶面板14的过程中,液晶面板14承受的应力自然小于以现有技术掀离面板的应力,液晶面板14的弯曲程度也较小,液晶面板14受损的机会即可减少,甚至完全避免。
基于结构弱化连接结构184的设计理念,连接结构184的预切结构也可为以方向180延伸的一切痕1844,此切痕1844可使连接结构184的截面缩小,如图5所示。同样地,当使用者相对于背光模块12,向上掀起液晶面板14时,连接结构184将自切痕1844而遭到破坏。此外,为使掀离液晶面板14初始时,切痕1844可顺利产生裂纹并成长裂纹,该预切结构于切痕1844的一端部(即于切痕1844的起始破坏处)可包含一裂口1844a,如图6。藉此,一旦液晶面板14开始向上掀起时,裂口1844a即可使切痕1844产生裂纹并于液晶面板14持缩上掀时,持续成长,终至连接结构184完全破坏。
补充说明的是,前述切痕1844可利用刀具切划固定元件18实际操作,此切痕1844通常于厚度方向1844b产生裂纹,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如图7所示,连接结构184包含也可为以方向180延伸的一压痕1846,也可使连接结构184的截面缩小,也即可弱化连接结构184的结构强度。于实际操作上,压痕1846可利用一模具压印形成,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配合固定元件18的制作,于带体1822a、1822b成形的同时,一并成形。再补充说明的是,前述用于切痕1844的裂口1844a设计,于压痕1846及骑缝结构1842均可适用,不另赘述。
于前述各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84均以具有较小的连接强度的结构为例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如图8所示,连接结构184包含一连接部1848a及一拉线1848b,拉线1848b沿方向180固定于连接部1848a,例如埋入连接部1848a中,使得连接部1848a可利用拉扯拉线1848b而破坏,以分开第一固定部182a及第二固定部182b;故当使用者欲相对于背光模块12分离液晶面板14时,使用者可先以一方向1848c拉扯拉线1848b以破坏连接部1848a,接着即可轻松取出液晶面板14。
补充说明的是,于本文附图中,为表达第一固定部182a及第二固定部182b间并非完全黏贴在一起,且于需要时(例如分离平板元件),可于第一固定部182a及第二固定部182b之间插入工具(例如刀片),而刻意夸大绘示固定元件18,使第一固定部182a及第二固定部182b间存有明显间隙。于实际操作上,是否存有间隙应是产品设计而定,本发明皆可适用。另外,前述说明均以固定元件18为例说明,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元件20与固定元件18结构相同,故固定元件20的相关说明不再赘述,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液晶面板14采用本发明的固定元件固定,而触控面板16则采用一般双面胶固定。于前述各实施例中,固定元件18、20均用于固定平板元件,如前述液晶面板14及触控面板16,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当显示装置1不再具有触控功能时,触控面板16于实际操作上将替换为一光学保护板件。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框架;
一平板元件,设置于该框架上;以及
一固定元件,包含:
一第一固定部,以一方向延伸并固定于该框架上;
一第二固定部,以该方向延伸并固定于该平板元件上;以及
一连接结构,以该方向连接该第一固定部的边缘及该第二固定部的边缘,其中该连接结构能够被破坏以使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具有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边缘及一第二边缘,该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三边缘及一第四边缘,分别对应该第一边缘及该第二边缘,该连接结构包含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接该第一边缘及该第三边缘,该第二连接部连接该第二边缘及该第四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包含一第一带体及于该第一带体上的一第一黏胶,该第一固定部以该第一黏胶固定于该框架上,该第二固定部包含一第二带体及于该第二带体上的一第二黏胶,该第二固定部以该第二黏胶固定于该平板元件上,该连接结构连接部分该第一带体及部分该第二带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带体及该第二带体为背对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含一预切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切结构为一骑缝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切结构包含以该方向延伸的一切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切结构于该切痕的一端部包含一裂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含以该方向延伸的一压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包含一连接部及一拉线,该拉线沿该方向固定于该连接部使得该连接部利用拉扯该拉线而破坏,以分开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背光模块,其中该框架是为该背光模块的一固定架,该平板元件不一液晶面板,位于该背光模块之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液晶面板,其中该框架是为该显示装置的一结构框架,该平板元件为一触控面板或一光学保护板件,位于该液晶面板之上。
CN201210385349.2A 2012-07-23 2012-10-12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9148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6461 2012-07-23
TW101126461A TWI477852B (zh) 2012-07-23 2012-07-23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4885A CN102914885A (zh) 2013-02-06
CN102914885B true CN102914885B (zh) 2015-04-22

Family

ID=47613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5349.2A Active CN102914885B (zh) 2012-07-23 2012-10-1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14885B (zh)
TW (1) TWI4778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3171A1 (zh) * 2014-08-12 2016-02-18 权文光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1538A (zh) * 2008-04-02 2009-10-0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1666938A (zh) * 2009-08-27 2010-03-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1986015A (zh) * 2010-11-17 2011-03-1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7668B2 (ja) * 2008-03-19 2013-09-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1538A (zh) * 2008-04-02 2009-10-07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块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1666938A (zh) * 2009-08-27 2010-03-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1986015A (zh) * 2010-11-17 2011-03-1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77852B (zh) 2015-03-21
CN102914885A (zh) 2013-02-06
TW201405197A (zh) 201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7548A (zh) 边框窄化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569540B2 (en) Packaging film, batter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4073186A (zh) 一种口字胶贴合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TW201219918A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3491209A (zh) 一种一体式的触摸屏单面带胶泡棉及其加工方法
CN203731310U (zh) 定位装置、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5093591A (zh) 保护膜及其使用方法
CN103235429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胶框
CN106010320A (zh) 胶带及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02914885B (zh) 显示装置
US11745486B2 (en) Buffer component and pressing device
CN103745663B (zh) 易拆解显示装置
CN205223087U (zh) 用于触摸屏框贴生产中的泡棉胶框
CN204314575U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20823A (zh) 一种手机触摸屏的加工方法
CN104915074A (zh) 触控显示模块及其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KR10171112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375304A (zh) 显示器
CN204422909U (zh) 防止lcd破损的胶框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2253528A (zh) 一种光学膜贴合于液晶面板的方法
WO2010147331A3 (ko) 액정 패널 절단 방법
CN101986015B (zh) 背光模块
CN103144071A (zh) 一种超薄玻璃的剥离方法
KR102423119B1 (ko) 패드 이탈을 방지한 케이스 탑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07882B (zh) 保護膜結構及撕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