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6023171A1 -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6023171A1
WO2016023171A1 PCT/CN2014/084213 CN2014084213W WO2016023171A1 WO 2016023171 A1 WO2016023171 A1 WO 2016023171A1 CN 2014084213 W CN2014084213 W CN 2014084213W WO 2016023171 A1 WO2016023171 A1 WO 201602317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planar portion
back cover
plastic back
display devic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4/0842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权文光
Original Assignee
权文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权文光 filed Critical 权文光
Priority to PCT/CN2014/0842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6023171A1/zh
Publication of WO201602317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6023171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Definitions

  • the support frame further includes a plastic back cover heat dissipation plate, wherein the heat dissipa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lanar portion and a second plane extending to the first planar portion and incl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first planar portion
  • the first planar portion is coupled to th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the second planar portion is horizontally disposed on the plastic back cover.
  • Fig. 4 is an enlarged view of a portion A of Fig. 3;
  • Fig. 8 is an enlarged cross-sectional view taken along line II-II of Fig. 7;
  • the support frame 12 is connected to the plastic back cover 11 a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on surface 121.
  • the display module 13 is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frame 12.
  • the light-emitting device 14 is disposed on one side of the display module 13 and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ion surface 121 of the support frame 12, and the front cover 15
  • the material is plastic, and the front cover 15 is attached to the plastic back cover 11 to constitute the appearance of the front half of the display device 10.
  • the front cover 15 is further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151 exposing the display module 13.
  • the support frame 12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irst ribs 122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ribs 123 (vertical direction), the plurality of A rib 122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plastic back cover 11,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ribs 123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plastic back cover 11, and the plurality of first ribs 122 are provided in order to provide good structural strength.
  • the material is metal and has a first bending structure 1221, and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ribs 123 are also made of metal and have a second bending structure 1231.
  • the second planar portion 1242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plate 124 and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ribs 123 are in the normal direction N of the second planar portion 1242 They overlap each other and are fixed to each other. Specifically, as shown in Figure 7. As shown, when the second planar portion 1242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plate 124 and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ribs 123 are fixed to each other via the plurality of second fixing members 126 (eg, metal screws), the heat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plate 124 can be transmitted via the second fixing member 126. To a plurality of second ribs 123 To increase the heat dissipation area.
  • first rib 122 is There may be a first bent structure 1221, and the second rib 123 may have a second bent structure 1231.
  • the plastic back cover 11 may further include a plurality of ribs 113, and the plurality of ribs 113 protrude from the plastic back cover 11, particularly protruding from the inner surface 114 of the plastic back cover 11, and the plurality of ribs 113 may be distributed The plastic back cover 11 requires a portion where structural strength is increas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壳体。显示装置(10)包括塑料后盖(11)、连接所述塑料后盖(11)的支撑架(12)、连接所述支撑架(12)的显示模块(13)、设于所述显示模块(13)一侧的发光装置(14)、连接所述塑料后盖(11)的前盖(15)、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11)与前盖(15)之间的定位架,所述前盖(15)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显示模块(13)的开口(151),所述支撑架(12)还包括与所述发光装置(14)连接的连接面(121)、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11)上的多个第一肋(122)、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11)上的多个第二肋(123)。还有一种显示装置的壳体。上述显示装置具有散热效果好、质量轻及低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有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如今,由于诸如画面质量卓越、重量轻、厚度薄以及功耗低这样的特点,已越来越成为显示装置设计追求的目标。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3838032 A,名称为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用于显示画面。该背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前框、胶框及背板。该前框的第一侧壁设置开孔,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卡件及锁固件,该卡件包括第一平板及与第一平板相连的至少一锁固片,该第一平板对应前框的上盖,该锁固片对应前框的第一侧壁的开孔,该锁固件锁入该锁固片、背板的第三侧壁及胶框的第二侧壁,将该卡件固定至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固定在卡件的第一平板上,显示面板通过卡件固定在前框的上盖上。
再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2914885 A,名称为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框架、一平板元件及一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包含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及一连接结构。该平板元件设置于该框架上。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以一方向延伸分别相对固定于该框架及该平板元件上。该连接结构以该方向连接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其中利用破坏该连接结构可分开该第一固定部及该第二固定部。
但上述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存在着散热效果不佳、质量较重或成本较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质量轻及低成本的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一种显示装置的壳体包括塑料后盖、连接所述塑料后盖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连接显示模块、连接所述塑料后盖的前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与前盖之间的定位架,所述前盖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显示模块的开口,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连接面、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的多个第一肋、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的多个第二肋。
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第一平面部以及延伸至所述第一平面部并相对所述第一平面部倾斜设置的第二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发光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平面部水平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
所述散热板上的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一肋在所述第二平面部的法线方向上相互重叠且彼此固定。
所述散热板上的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二肋在所述第二平面部的法线方向上相互重叠且彼此固定。
所述散热板上的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一肋在所述第二平面部的法线方向上不相互重叠。
所述散热板上的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二肋在所述第二平面部的法线方向上不相互重叠。
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第二平面部之间的夹角为90 度。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塑料后盖、连接所述塑料后盖的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的显示模块、设于所述显示模块一侧的发光装置、连接所述塑料后盖的前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与前盖之间的定位架,所述前盖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显示模块的开口,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与所述发光装置连接的连接面、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的多个第一肋、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的多个第二肋。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导光板,反射层、以及多个光学膜,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导光板之间,所述多个光学膜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导光板之间。
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第一平面部以及延伸至所述第一平面部并相对所述第一平面部倾斜设置的第二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发光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平面部水平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
上述显示装置,通过采用塑料后盖搭配支撑架,不仅达到了质量轻目的,同时也符合了低成本及超薄型的需求;另外,在该显示装置的屏幕越做越大时,其支撑架进一步还可包括散热板,通过该散热板连接发光装置不仅可以提高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其结构强度,最终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及较强的结构强度的目的,且还能解决传统单一材质成本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塑料后盖及支撑架的前视图。
图3为图1的AA-AA’向放大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塑料后盖及支撑架的前视图。
图8为图7的II-II向放大剖视图。
图9为图8的C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塑料后盖及支撑架的前视图。
图11为图10的BB-BB’向放大剖视图。
图12为图11的D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及壳体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4,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包括塑料后盖11、支撑架12、显示模块13、发光装置14及前盖15,塑料后盖11是指以塑料材质所制成的盖体,并直接构成显示装置10的后半部份的外观,其可让显示装置10达到质量轻及低成本的优点。
支撑架12连接至塑料后盖11并设有连接面121,显示模块13连接至支撑架12,发光装置14设置于显示模块13一侧且连接至支撑架12的连接面121,前盖15的材质为塑料,且前盖15连接至塑料后盖11,以构成显示装置10的前半部份的外观,前盖15进一步设有暴露出显示模块13的开口151。
请参考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3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31、导光板132、反射层133及多个光学膜134,导光板132设置于支撑架12与液晶显示面板131之间,反射层133设置于支撑架12与导光板132之间,上述多个光学膜134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31与导光板132之间。此外,显示装置10更进一步包括定位架16,定位架16设置于塑料后盖11与前盖15之间,并用于定位液晶显示面板131及多个光学膜134。
另外,发光装置14设置于导光板132的入光面1321侧,发光装置14用于发出光束L,其中光束L从入光面1321进入导光板132中,且发光装置14包括多个沿着一条直线排列方向排列的点光源141,例如发光二极管组件。
请参考图2、图3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包括多个第一肋122(水平方向设置)及多个第二肋123(竖直方向设置),上述多个第一肋122水平地排列在塑料后盖11上,而多个第二肋123垂直地排列在塑料后盖11上,为了提供良好的结构强度,上述多个第一肋122 的材质为金属且具有第一弯折结构1221,而上述多个第二肋123的材质亦为金属且具有第二弯折结构1231。值得注意的是,下方的第一肋122更构成支撑架12的连接面121以连接发光装置14;如图4 所示,当第一肋122 的材质为金属时,发光装置14发光时所产生的热可经由第一肋122所构成的连接面121传递至第一肋122的其他部位,甚至经由第一肋122 及第二肋123之间的接触传递至多个第二肋123。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可依显示装置10的强度需求调整第一肋122 及第二肋123的数量,故支撑架12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肋122及第二肋123,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每个第二肋123具有多个安装孔1232,以便于与现有产品中的显示器挂架相配合。
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塑料后盖11的侧壁扣接于前盖15的侧壁。具体而言,塑料后盖11的侧壁形成多个后卡合部111,而前盖15的侧壁亦形成多个前卡合部152,用以分别与上述后卡合部111相卡合。此外,塑料后盖11的第一外表面112与前盖15的第二外表面153齐平。因此,塑料后盖11与前盖15共同构成了显示装置10的产品外观,特别是显示装置10的前方、后方及外侧的产品外观。
请参考图3及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侧入式的背光源,即发光装置14所发出的光束L从导光板132的侧边的入光面1321进入导光板132中。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7、图8、图9,不同于图2至图4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2更进一步包括散热板124,散热板124具有第一平面部1241及第二平面部1242,第一平面部1241连接发光装置14,第二平面部1242延伸自第一平面部1241且相对于第一平面部1241倾斜,且水平地设置在塑料后盖1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部1241与第二平面部1242之间的夹角θ可为90 度。
其中,散热板124的第二平面部1242与第一肋122在第二平面部1242的法线方向N上相互重叠且彼此固定。具体而言,如图7及图9所示,当散热板124的第二平面部1242与第一肋122 经由多个第一固定件125(例如金属螺丝)彼此固定时,散热板124的热可经由第一固定件125传递至第一肋122,以增加散热面积。
此外,散热板124的第二平面部1242与多个第二肋123在第二平面部1242的法线方向N 上相互重叠且彼此固定。具体而言,如图7 所示,当散热板124的第二平面部1242与多个第二肋123经由多个第二固定件126(例如金属螺丝)彼此固定时,散热板124的热可经由第二固定件126传递至多个第二肋123 ,以增加散热面积。
请再参考图7,散热板124的材质的导热性可大于上述第一肋122及上述第二肋123的材质的导热性,且散热板124的材质的结构强度可小于上述第一肋122及上述第二肋123的材质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肋122及上述第二肋123的材质可为铁,或者上述第一肋122及上述第二肋123可为镀锌钢板,而散热板124的材质可为铝。
其中,上述第一肋122 可具有第一弯折结构1221,而上述第二肋123可具有第二弯折结构1231。此外,塑料后盖11更进一步可包括多个凸肋113,而多个凸肋113突出自塑料后盖11,特别是突出于塑料后盖11的内表面114,多个凸肋113可分布在塑料后盖11需要增加结构强度的部位。
第三实施例
请参考图10、图11、图12,不同于图7 至围9 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板124的第二平面部1242与上述第一肋122在第二平面部1242的法线方向N 上不相互重叠,散热板124 的第二平面部1242与上述第二肋123在第二平面部1242的法线方向N上不相互重叠。具体而言,如图10 所示,上述第一肋122与散热板124的第二平面部1242不相互重叠,并位于散热板124的第二平面部1242的旁侧,而上述第二肋123仅延伸到散热板124的第二平面部1242的边缘且不与第二平面部1242相互重叠。
另外,请再参照图1、图2、图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壳体,包括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10包括塑料后盖11、连接所述塑料后盖11的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用于连接显示模块13、连接所述塑料后盖11的前盖15、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11与前盖15之间的定位架16,所述前盖15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显示模块13的开口151,所述支撑架12还包括连接面122、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11上的多个第一肋122、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11上的多个第二肋123;其中,该塑料后盖11构成了该显示装置10的后半部份的外观,前盖15则构成了该显示装置10的前半部份的外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达到下列优点或功效的至少其中之一。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与传统的金属后盖相比,通过采用塑料后盖搭配支撑架,不仅达到了质量轻目的,同时也符合了低成本及超薄型的需求。此外,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第二肋上可直接制作多个符合标准规格的安装孔,故可方便直接安装至市售共享规格的显示器壁挂架。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该显示装置的屏幕越做越大时,其支撑架进一步还可包括散热板,通过该散热板连接发光装置不仅可以提高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其结构强度,最终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及较强的结构强度目的,且还能解决传统单一材质成本过高的问题。对于高亮度及大尺寸的显示装置而盲,散热板更能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

  1. 1. 一种显示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后盖、连接所述塑料后盖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连接显示模块、连接所述塑料后盖的前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与前盖之间的定位架,所述前盖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显示模块的开口,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连接面、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的多个第一肋、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的多个第二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第一平面部以及延伸至所述第一平面部并相对所述第一平面部倾斜设置的第二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发光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平面部水平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的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一肋在所述第二平面部的法线方向上相互重叠且彼此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的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二肋在所述第二平面部的法线方向上相互重叠且彼此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的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一肋在所述第二平面部的法线方向上不相互重叠。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的第二平面部与所述第二肋在所述第二平面部的法线方向上不相互重叠。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第二平面部之间的夹角为90 度。
    8.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后盖、连接所述塑料后盖的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的显示模块、设于所述显示模块一侧的发光装置、连接所述塑料后盖的前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与前盖之间的定位架,所述前盖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显示模块的开口,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与所述发光装置连接的连接面、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的多个第一肋、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的多个第二肋。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导光板,反射层、以及多个光学膜,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与导光板之间,所述多个光学膜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导光板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第一平面部以及延伸至所述第一平面部并相对所述第一平面部倾斜设置的第二平面部,所述第一平面部与所述发光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平面部水平设置在所述塑料后盖上。
PCT/CN2014/084213 2014-08-12 2014-08-12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WO2016023171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4213 WO2016023171A1 (zh) 2014-08-12 2014-08-12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4213 WO2016023171A1 (zh) 2014-08-12 2014-08-12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23171A1 true WO2016023171A1 (zh) 2016-02-18

Family

ID=55303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4/084213 WO2016023171A1 (zh) 2014-08-12 2014-08-12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1602317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6449B2 (en) * 2003-01-02 2005-11-22 The Little Tikes Company Bulk box
CN102618004A (zh) * 2011-01-26 2012-08-0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CN102914885A (zh) * 2012-07-23 2013-02-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2771737U (zh) * 2012-08-28 2013-03-0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3366656U (zh) * 2013-07-05 2013-12-25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壳体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6449B2 (en) * 2003-01-02 2005-11-22 The Little Tikes Company Bulk box
CN102618004A (zh) * 2011-01-26 2012-08-0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CN102914885A (zh) * 2012-07-23 2013-02-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2771737U (zh) * 2012-08-28 2013-03-06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3366656U (zh) * 2013-07-05 2013-12-25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壳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4487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WO2016195180A1 (en) Wall mount plate of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5468692B1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483044B (zh) 供支撐導光板用之支撐件,以及使用此支撐件製成之背光模組、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
KR101966091B1 (ko) 전체 접착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13131297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US10048434B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453896B2 (ja) 表示装置
WO2016127588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802167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9507078B2 (en) Black light module with mount and displaying apparatus therewith
JP6553326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7090566B2 (ja) 表示装置
WO2014069572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7014587B2 (ja) 表示装置
WO2016023171A1 (zh)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KR20140091834A (ko)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1699222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US9651824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14179343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9037183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0903691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567642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3071601A1 (zh) 平板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WO2012155363A1 (zh) 一种led光源结构及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48998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1) EPC (EPO FORM 1205A DATED 29/06/2017)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48998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