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8004A -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8004A
CN102618004A CN2011100314397A CN201110031439A CN102618004A CN 102618004 A CN102618004 A CN 102618004A CN 2011100314397 A CN2011100314397 A CN 2011100314397A CN 201110031439 A CN201110031439 A CN 201110031439A CN 102618004 A CN102618004 A CN 102618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enhancing support
support
shell cover
enha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14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8004B (zh
Inventor
林建堂
黎耀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Guangzhou Mobile R&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1100314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80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8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8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8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8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壳体的增强支架以及使用所述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所述增强支架由强度比所述壳体的强度大的塑胶制成,并安装于便携式终端的壳体的内表面上。通过所述增强支架,可以显著地提高便携式终端的抗扭曲能力。

Description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壳体的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背景技术
扭曲测试是手机可靠性实验中的一个重点测试的实验,测试的目的除了会体现手机壳体的耐用程度和内部结构抗扭曲的性能外,还会反映扭曲之后是否会对周围物体产生严重的伤害。
如今手机的发展,超薄、大屏机型已成为一种潮流,单靠壳体的强度已无法满足手机强度的要求。
如果通过增加手机壳体本身的厚度,不利于薄型化,并且,对较厚壳体进行注塑成型时表面容易出现收缩应力不均衡,因此,表面外观处理困难,成本也高。
应用MG合金作为结构增强支架,是解决手机强度的一种常见应用,但这种应用存在诸多的问题:MG合金模具成型及工艺复杂、费用高;对天线、ESD等硬件性能产生不利的电磁影响。
金属支架要经过压铸的过程,因为温度高,金属流动性不好,模具制作要求高。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支架通常是熔铸在壳体里的,需要在壳体成型前放进去。由于金属与塑料壳体的收缩比率不同,不利于壳体取得好的表面成型效果,增加了工艺难度。
因此,对于手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结构应用方案,以满足超薄、大屏机型对强度的要求,同时能规避对硬件部件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支架以及应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比手机壳体材料强度更高的材料制作手机壳体的增强支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增强支架,所述增强支架安装于便携式终端的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增强支架由强度比所述壳体的强度大的塑胶制成。
所述增强支架可包括:基板,具有与壳体内表面的形状相应的形状;边缘开口,设置在基板外围,用于与壳体内表面上设置的突起相配合。
所述增强支架可包括:基板,具有与壳体内表面的形状相应的形状;折边,间隔地设置在基板的边缘上,并从基板的边缘向上折起,用于与设置在壳体上的凹槽相配合。
所述增强支架可包括:基板,具有与壳体内表面的形状相应的形状;定位孔,设置在基板的边缘上,用于与设置在壳体内表面上的定位柱结合。
所述增强支架中部可设置有开口,用于露出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屏的显示区域。
所述增强支架通过粘结方式结合到壳体的内表面上。
所述塑胶材料为下述材料之一:聚碳酸酯添加玻璃纤维、尼龙添加玻璃纤维、聚邻苯二甲酰胺添加玻璃纤维。
所添加的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可大于20%。
所添加的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可大于30%。
所添加的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可大于50%。
所添加的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可大于7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了上述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所述便携式终端是翻盖式手机,所述壳体包括翻盖式手机的上壳体的前壳盖和后壳盖,所述增强支架安装在后壳盖内表面上,前壳盖上安装有主显示屏。
所述后壳盖上安装有辅助显示屏,所述增强支架中部设置有开口,用于露出辅助显示屏的显示区域。
所述壳盖上设置有定位筋,用于安装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屏。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增强支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增强支架与手机壳体的安装结构的分解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的后壳盖的示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支架安装到手机后壳盖上之后的示意图;
图6和图7是应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利的增强支架的手机的上壳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有增强支架的手机去除后壳盖后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壳体的增强支架进行描述。为了便于描述,以增强支架应用于手机中为例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更具体地,以应用于翻盖型手机中为例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翻盖型手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包括前后配合的两个壳盖,将打开时路出主显示屏的壳盖(即打开时面向用户的壳体)称为前壳盖,将另一个壳盖称为后壳盖(如果有辅助显示屏的,为露出辅显示屏的那一个壳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支架安装于翻盖型手机的上壳体中。当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提到“手机壳体”时,指的是翻盖式手机的上壳体。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手机壳体的增强支架100包括:基板110,可具有与手机壳体内表面的形状相应的形状;边缘开口120,设置在基板110外围,可与手机壳体内表面上设置的突起配合;折边130,间隔地设置在基板110的边缘上,并从基板110的边缘向上折起,用于与手机壳体内表面上设置的凹槽相配合;定位孔140,设置在基板110的边缘,用于与手机壳体内表面上的定位柱结合。在本实施例中,增强支架100的形状可与手机壳体的形状相近。更具体地,增强支架100的形状与手机壳体的后壳盖200的内表面的形状相应,并近似为矩形。
在单显示屏的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LCD显示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支架100可以采用完全覆盖LCD表面的矩形结构。在手机具有双显示屏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支架100还可包括位于基板110中部的矩形的显示屏开口150,用于在将辅助显示屏安装在该增强支架上时露出辅助显示屏的显示区域。
下面,通过结合图3-8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增强支架安装于手机壳体的方式,并进一步描述增强支架的结构。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支架100通过粘结物400(例如,双面胶或胶水)结合到上壳体的后壳盖200的内表面上。因此,无需金属支架那样的嵌注工艺。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增强支架100上的定位孔140与后壳盖200上的定位柱210配合,进一步使增强支架100与后壳盖200结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他配合结构,例如,增强支架100的边缘与后壳盖上的定位筋240(见图4)配合、增强支架的边缘开口120与后壳盖200上的突起部分230以及前壳盖300上的突起部分320形成咬合结构、增强支架100的折边130与前壳盖300上的凹槽310插入配合。通过上述配合结构,可将手机壳体与增强支架100紧密结合,防止各方向的位移,使各部件装配后整体强度最大化。根据安装需要,可以采用上述多种配合方式的一种或多种。
图4示出了没有安装增强支架100时的后壳盖200的立体示图。图5示出了安装了增强支架100之后的后壳盖200的示图。
图6和图7示出了从不同角度观看时应用了增强支架的翻盖手机的分解透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标号200和300指示的是手机上壳体的后壳盖和前壳盖。标号600表示增强支架100以及其他电子部件、显示屏等部件的结合之后的部分。
图6和图7示出的是双显示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手机上壳体的前壳盖300和后壳盖200上都设置有定位筋用于固定显示屏。在为单显示屏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壳体增强支架不需要在中部设置开口。在前壳盖上开口,用于露出主显示屏的显示区域。
通过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增强支架,可以显著提高手机壳体耐用程度和内部结构抗扭曲性能。由于增强支架可以做的很薄,因此不会显著影响手机的薄型化。
在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支架时,可以采用PPA(Polyphthalamide,聚邻苯二甲酰胺)塑胶材料。PPA是一种特种尼龙,强度、韧度和硬度优越性能,具有良好的耐热件、耐化学性、抗开裂能力。PPA还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并允许短的注塑循环时间。PPA高温和高湿环境下仍能保持强度和硬度,且在高温高湿状态下,PPA的抗拉强度比尼龙6高20%,比尼龙66更高。PPA材料的弯曲模量比尼龙高20%,硬度更大,能抗长时间的拉伸蠕变,且PPA的耐汽油、耐油脂和冷却剂的能力也比尼龙强。这种材料可以耐200℃的持续高温,并且还能保持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因此,采用PPA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支架,可以很好地提高手机的抗扭曲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采用PC(聚碳酸酯)添加GF(glass fiber,玻璃纤维),或者PA(尼龙)、PPA添加GF来制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支架。GF是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增强体,可作为有机高聚物或无机非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它具有成本低、不燃烧、耐热、耐化学腐蚀性好、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高、断裂延伸率小、绝热性及绝缘性好等特点。添加了GF之后的PC或PPA,不仅能够保持PC、PA和PPA的耐化学性、良好的加工性等固有优点,而且力学性能、耐磨性、耐热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尺寸稳定性等也有明显改善。在采用PPA添加GF的情况下,优选地,其中GF的含量为重量比大于20%(占总重量),例如为30%、50%、甚至70%或更高。越高的GF含量能够提供更好的弹性、弯曲性和抗冲击强度。
经实验,采用PPA添加50%的GF能通过27kg的扭矩力,采用PPA添加70%的GF(GVX-7H)能通过29kg的扭矩力。
但是,如果添加的GF所占比例太大,会影响增强支架的韧性,导致增强支架抗冲击能力降低。通过实验发现,添加的GF大于90%时,材料的韧性会急剧下降,增强支架会容易因为掉落而摔碎或摔裂。因此,添加的GF最好不超过90%。
不同翻盖手机根据外观造型需要不同强度的增强支架,材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采用不同材料的增强支架,随着强度增强,价格也相应提高。总之,要采用比手机壳体材料强度更高的材料作为手机壳体增强支架,减少壳体本身的厚度,而在局部采用增强支架来增强。
实验证明,采用比手机壳体材料强度更高的塑胶材料作为手机壳体增强支架,可以更显著地提高手机的抗扭曲能力。尤其,对于翻盖手机具有显示屏的上壳体,因为具有显示屏的上壳体对强度要求更高。
根据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塑胶材料制作根据本发明的增强支架,因此,不会对天线、ESD等硬件性能产生不利的电磁影响。
由于本发明的增强支架利用的是塑胶材料,可以采用直接注塑成型的方式来制作,因此,没有后续工艺,具有成本优势。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增强支架可以单独注塑成型,因此,手机壳体可以做的更薄,使壳体制造更容易,而且手机壳体整体不会增厚。另外,由于使用了增强支架,即使手机壳体做薄,仍能保证足够的强度。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以翻盖式手机为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增强支架,但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支架可以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终端中,用于提高壳体的强度。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增强支架,所述增强支架安装于便携式终端的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增强支架由强度比所述壳体的强度大的塑胶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支架,所述塑胶材料为下述材料之一:聚碳酸酯添加玻璃纤维、尼龙添加玻璃纤维、聚邻苯二甲酰胺添加玻璃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支架,其中,所添加的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大于2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支架,其中,所添加的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大于3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支架,其中,所添加的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大于5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支架,其中,所添加的玻璃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大于70%。
7.一种应用了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是翻盖式手机,所述壳体包括翻盖式手机的上壳体的前壳盖和后壳盖,所述增强支架安装在后壳盖的内表面上,前壳盖上安装有主显示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终端,所述后壳盖上安装有辅助显示屏,所述增强支架中部设置有开口,用于露出辅助显示屏的显示区域。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终端,所述前壳盖或后壳盖上设置有定位筋,用于安装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屏。
CN201110031439.7A 2011-01-26 2011-01-26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Active CN102618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1439.7A CN102618004B (zh) 2011-01-26 2011-01-26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1439.7A CN102618004B (zh) 2011-01-26 2011-01-26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8004A true CN102618004A (zh) 2012-08-01
CN102618004B CN102618004B (zh) 2014-12-31

Family

ID=46558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1439.7A Active CN102618004B (zh) 2011-01-26 2011-01-26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800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07A (zh) * 2012-09-28 2013-01-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骨架及移动终端
WO2016023171A1 (zh) * 2014-08-12 2016-02-18 权文光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CN105658007A (zh) * 2016-04-11 2016-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外壳
CN105658017A (zh) * 2016-04-11 2016-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防滚架
CN105704953A (zh) * 2016-04-11 2016-06-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外壳的加工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688246A (zh) * 2012-09-28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3026A (zh) * 2005-12-30 2007-07-04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外壳
CN101257526A (zh) * 2008-04-07 2008-09-03 Tcl天一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组合式电池盖侧面接地结构
CN101564901A (zh) * 2008-04-22 2009-10-2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1722635A (zh) * 2008-11-04 2010-06-09 通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制造手机壳体的方法
WO2010139369A1 (de) * 2009-06-05 2010-12-09 Ems-Patent Ag Flammgeschützte, teilaromatische polyamidformmass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3026A (zh) * 2005-12-30 2007-07-04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外壳
CN101257526A (zh) * 2008-04-07 2008-09-03 Tcl天一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组合式电池盖侧面接地结构
CN101564901A (zh) * 2008-04-22 2009-10-2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1722635A (zh) * 2008-11-04 2010-06-09 通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材料制造手机壳体的方法
WO2010139369A1 (de) * 2009-06-05 2010-12-09 Ems-Patent Ag Flammgeschützte, teilaromatische polyamidformmassen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07A (zh) * 2012-09-28 2013-01-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骨架及移动终端
CN108688246A (zh) * 2012-09-28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8688246B (zh) * 2012-09-28 2021-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WO2016023171A1 (zh) * 2014-08-12 2016-02-18 权文光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
CN105658007A (zh) * 2016-04-11 2016-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外壳
CN105658017A (zh) * 2016-04-11 2016-06-0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防滚架
CN105704953A (zh) * 2016-04-11 2016-06-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外壳的加工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704953B (zh) * 2016-04-11 2019-10-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外壳的加工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8004B (zh) 201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8004A (zh) 增强支架及使用该增强支架的便携式终端
US20210375167A1 (en) Display screen, cover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8737802U (zh)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装置
US9498907B2 (en) Hous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3096663A (zh) 具有音频输出单元的电子装置
CN202695699U (zh) 带有增强天线区的移动电子装置
JP3138503U (ja) アンテナ及びケースの複合構造
CN105182591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2679432U (zh) 带有增强容差蓄电池的移动电子装置
EP2425956A1 (en) Injection molded case having antenna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007759B2 (en) Display module holding fr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10149836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내부프레임
CN2899316Y (zh) 手机外壳及手机
US20140125551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hous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housing assembly of electronic device
CN201663229U (zh) 移动终端天线
CN202617527U (zh) 塑胶合金机壳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08190908U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216626361U (zh) 一种电子设备壳体
CN202634958U (zh) 注塑式合金机壳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20586314U (zh) 中框及电子设备
CN110445896B (zh) 电子装置及显示屏组件
CN108712547A (zh) 一种电子装置及前壳组件
CN104847823B (zh) 一种抗冲击的音圈马达上簧片
CN201947582U (zh) 便携式终端的防水结构
CN201219278Y (zh) 滑动枢接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