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0580A - 油泵支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油泵支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0580A
CN102900580A CN2012103328983A CN201210332898A CN102900580A CN 102900580 A CN102900580 A CN 102900580A CN 2012103328983 A CN2012103328983 A CN 2012103328983A CN 201210332898 A CN201210332898 A CN 201210332898A CN 102900580 A CN102900580 A CN 102900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ump
fuel
bracket assembly
storing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28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0580B (zh
Inventor
徐巍巍
陆利锋
郜业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328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00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00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0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0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0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泵支架总成,包括:——储油桶,在驼峰油箱的一个腔室内;——油泵,用于从储油桶中吸取燃油,送往油泵出油管;——分流组件,用于将油泵出油管中的燃油送往发动机供油管,多余的燃油再送往第一喷油进管和第二喷油进管;——第一喷射泵,喷油入口连接第一喷油进管,吸油入口在储油桶底部外壁与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底部内壁之间,出油口连接一个开口向上的竖管;——第二喷射泵,喷油入口连接第二喷油进管,吸油入口连接开口在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中的远程吸油进管,出油口在储油桶中的一个开口向上的油槽中。本申请具有虹吸现象可控、零件少、可保压、装配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油泵支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的燃料供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在驼峰油箱中的油泵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这是驼峰油箱的结构示意图。驼峰油箱10包括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驼峰部13。驼峰部13仅连接第一腔室11的顶部和第二腔室12的顶部,这三部分的纵向剖面大致呈“n”形。
对于图1所示的驼峰油箱,现有的供油装置是在驼峰油箱的两个腔室中各设置一个油泵支架总成。授权公告号为CN2017716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下称专利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驼峰油箱中的油泵支架总成的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该油泵支架总成设置在储油桶(未图示)中,其工作油路如空心箭头所示:电动泵(未图示)从储油桶内抽取燃油供给发动机使用,多余的燃油通过分油管路20分别进入第一喷射泵21的喷油入口21a和第二喷射泵22的喷油入口22a。第一喷射泵21的吸油入口21b从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内吸取燃油,并由出油口21c排往储油桶中。第二喷射泵22的吸油入口22b从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内吸取燃油,并由出油口22c排往储油桶中。
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喷射泵的原理图。喷射泵具有喷油入口A、吸油入口B和出油口C,喷油入口A通过喷嘴(也称喷射孔)A1连接喷射腔D,吸油入口B和出油口C均直接连接喷射腔D。喷油入口A进入的燃油经由喷嘴A1喷射进入喷射腔D,在喷射过程中喷射腔D内所产生的负压从吸油入口B将燃油也吸入喷射腔D,在喷射腔内D两个入口A、B进入的燃油相混合并由出油口C离开。
专利A还记载:在第一喷射泵21的喷油入口21a的前端设置有滤网,吸油入口21b处设置有单向阀;在第二喷射泵22的喷油入口22a的前端设置有滤网,吸油入口22b处设置有单向阀。滤网用于防止两个喷射泵的喷嘴被杂质堵塞。单向阀用于防止油泵停止工作后的虹吸作用。
上述油泵支架总成存在如下缺点:
其一,零件较多,需要两个滤网和两个单向阀。这增加了设计和装配难度,并提高了生产和制造成本。
其二,缺少保压结构。当油泵停止工作后,发动机供油管中燃油会通过两个喷射泵流走。
在油泵支架总成中,如果喷射泵的喷油入口进入的是高压燃油,即发动机供油管的多余燃油直接接入喷油入口,则称该喷射泵为主动驱动型;如果喷射泵的喷油入口进入的是低压燃油,即发动机供油管的多余燃油经过调压阀(减压阀)后再接入喷油入口,则称该喷射泵为被动驱动型。上述油泵支架总成的两个喷射泵21、22均为主动驱动型的,因而该油泵支架总成也称为双主动驱动型油泵支架总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驼峰油箱的油泵支架总成,可以减少零件并提供保压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油泵支架总成包括:
——储油桶,在所述驼峰油箱的一个腔室内;
——油泵,用于从储油桶中吸取燃油,送往油泵出油管;
——分流组件,用于将油泵出油管中的燃油送往发动机供油管,多余的燃油再送往第一喷油进管和第二喷油进管;
——第一喷射泵,喷油入口连接第一喷油进管,吸油入口在储油桶底部外壁与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底部内壁之间,出油口连接一个开口向上的竖管;
——第二喷射泵,喷油入口连接第二喷油进管,吸油入口连接开口在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中的远程吸油进管,出油口在储油桶中的一个开口向上的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的连接发动机供油管处具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的连接油泵出油管处具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由法兰和四通接口两部分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油槽的开口处具有固定第二喷射泵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射泵、竖管和油槽均以一体成型的方式集成在了储油桶中。
进一步地,所述油泵出油管、第一喷油进管、第二喷油进管均为波纹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射泵上还设置有堵头;当该堵头替换为一个调压阀,且将发动机回油连接到该调压阀入口,该调压阀出口再连接喷嘴,则第一喷射泵变为被动驱动型。
进一步地,当油泵停止工作后:
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竖管高度,则燃油从竖管的开口进入,又从第一喷射泵的吸油入口排出,直至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竖管高度;
第一喷射泵的吸油入口在储油桶之外,且与竖管的开口之间保持连通,因而不会有溢流现象。
进一步地,当油泵停止工作后,当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的燃油高度高于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中的燃油高度:
此时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油槽的开口处,那么燃油流入该油槽,并被第二喷射泵的排油口虹吸至吸油入口进入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内,该过程持续到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油槽的开口处;
此时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油槽的开口处,则第二喷射泵的排油口至多将油槽内的燃油吸取完毕,就停止虹吸。
本申请油泵支架总成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第一喷射泵通过竖管结构,杜绝了油泵停止工作后的溢流现象。第二喷射泵通过油槽结构,将油泵停止工作后的虹吸现象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其二,仅具有一个单向阀和一个过滤器,节省了制造成本。该单向阀为整个油泵支架总成的保压结构。
其三,部分结构可拆卸,部分结构与储油桶一体成型,部分结构具有弹性,从而方便装配。
其四,为第一喷射泵改装为被动驱动型,预留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驼峰油箱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是专利A所公开的油泵支架总成的部分结构;
图3是喷射泵的原理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油泵支架总成的整体结构(但缺少储油桶)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分流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c是图4a中分流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图4d是图4a中第一喷射泵的剖切示意图;
图4e是图4a中第二喷射泵的剖切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油泵支架总成的储油桶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0为驼峰油箱;11为第一腔室;12为第二腔室;13为驼峰部;20为分油管路;21为第一喷射泵;21a为第一喷射泵的喷油入口;21b为第一喷射泵的吸油入口;21c为第一喷射泵的出油口;22为第二喷射泵;22a为第二喷射泵的喷油入口;22b为第二喷射泵的吸油入口;22c为第二喷射泵的出油口;23为电动泵;24为储油桶;30为法兰;31为四通接口;32为竖管;33为油槽;300为分流组件;M1为油泵出油管;M2为第一喷油进管;M3为第二喷油进管;M4为远程吸油进管;41为单向阀;42为过滤器;43为堵头;44为油槽卡扣;45为卡扣;A为喷油入口;B为吸油入口;C为出油口;A1为喷嘴;D为喷射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a至图4e,这是本申请的油泵支架总成的结构,适用于图1所示的驼峰油箱。驼峰油箱具有两个腔室,至少一个腔室中具有本申请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另一个腔室中也可具有本申请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或者仅具有结构更为简单的油泵支架、或者仅具有远程吸油进管。本申请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包括:
——储油桶(未图示),在所述驼峰油箱的一个腔室内。
——油泵23,用于从储油桶中吸取燃油,送往油泵出油管M1。
——分流组件300,用于将油泵出油管M1中的燃油送往发动机供油管(未图示),多余的燃油再送往第一喷油进管M2和第二喷油进管M3。因而该分流组件是一个四通结构,具有一个入口和三个出口。
——第一喷射泵21,其喷油入口21a连接第一喷油进管M2,其吸油入口21b在储油桶底部外壁与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底部内壁之间,其出油口21c连接一个开口向上的竖管32。
——第二喷射泵22,其喷油入口22a连接第二喷油进管M3,其吸油入口22b连接开口在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中的远程吸油进管M4,其出油口22c在储油桶中的一个开口向上的油槽33中。
图4a中以空心箭头表示出工作油路:油泵23从储油桶中抽取燃油,并通过油泵出油管M1送至分流组件300。该分流组件300将发动机所需的燃油送出,剩余的燃油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一喷油进管M2送往第一喷射泵21的喷油入口21a,如图4d所示。另一路回油通过第二喷油进管M3送往第二喷射泵22的喷油入口22a,如图4e所示。
所述分流组件300可以是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一个便于装配的可拆卸结构。例如图4a所示,该分流组件300由法兰30和四通接口31两部分组成。又如图4b所示,这两部分采用诸如卡扣45等结构相连接而成为一个整体。
请参阅图4d,燃油通过喷油入口21a喷射进入第一喷射泵21内的喷射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负压将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内的燃油通过吸油入口21b也吸入第一喷射泵21内的喷射腔,第一喷射泵21再将两个入口进入的燃油通过出油口21c排出。该出油口21c连接一个高度为x的竖管32。
请比较图2和图4d,传统的第一喷射泵21的出油口21c位于储油桶的底部。而本申请的第一喷射泵21的出油口21c通过连接高度为x的竖管32,而使得最终的燃油出口为储油桶底部之上的x高度。
当油泵23停止工作后,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x,则燃油从该竖管32的开口进入,又从第一喷射泵21的吸油入口21b排出至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内,该过程持续到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x。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x,则由于低于竖管32的开口,储油桶里的油不会进入竖管32的开口,燃油便被保持在储油桶内。至于第一喷射泵21的吸油入口21b,其位于储油桶底部与驼峰油箱腔室底部之间,实际上是在储油桶之外。并且该吸油入口21b与竖管32的开口之间保持连通,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驼峰油箱腔室中的燃油带来虹吸现象。
请参阅图4e,燃油通过喷油入口22a喷射进入第二喷射泵22内的喷射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负压将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内的燃油通过吸油入口22b也吸入第二喷射泵22内的喷射腔,第二喷射泵22再将两个入口进入的燃油通过出油口22c排出。该出油口22c位于一个油槽33内,所述的油槽33位于储油桶中,且为一个开口向上的容器。
请比较图2和图4e,传统的第二喷射泵22的出油口22c就在储油桶内,所排出的燃油也直接进入储油桶。而本申请的第二喷射泵22所排出的燃油先进入油槽33,待油槽33积满后再溢出到储油桶中。
请参阅图4a和图4e,在油槽33的开口处设置有固定第二喷射泵22的卡扣44,该卡扣44可选地具有一个或多个向下的缺口。此时第二喷射泵22所排出的燃油先进入油槽33,待油槽33积满到卡扣44的缺口后再溢出到储油桶中。
当油泵23停止工作后,当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中的燃油高度低于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的燃油高度时,将可能会发生虹吸作用。此时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高于油槽33的开口处(或卡扣44的缺口处),那么燃油流入该油槽33,并被第二喷射泵22的排油口22c虹吸至吸油入口21b进入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内,该过程持续到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等于或低于油槽33的开口处(或卡扣44的缺口处)。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等于或低于油槽33的开口处(或卡扣44的缺口处),则上述虹吸作用至多将油槽33内的燃油吸取完毕,就停止虹吸。这样,本申请通过设置油槽33,将油泵停止工作后的虹吸现象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请参阅图4c,所述分流组件300中,在连接发动机供油管处设置有单向阀41,在连接油泵出油管M1处设置有过滤器42。当油泵停止工作后,该单向阀41使得发动机供油管中的燃油不会通过该分流组件300回流。而过滤器42则使得通往发动机供油管、第一喷油进管M2、第二喷油进管M3的燃油不再含有较大的杂质,从而不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也不会堵塞第一喷射泵21和第二喷射泵22的喷嘴。与图2所示的现有的油泵支架总成相比,本申请仅采用一个单向阀和一个过滤器,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5,这是可用于本申请的一个储油桶24。在该储油桶24中,第一喷射泵21、竖管32、油槽33均以一体成型的方式集成在了储油桶24中,这使得整个油泵支架总成的装配更为简便。
优选地,如图4a所示,油泵出油管M1、第一喷油进管M2、第二喷油进管M3、远程吸油进管M4均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定形或不定形波纹管。在装配油泵支架总成时,波纹管的弹性可以很好地适应装配时的按压操作,而仍能保持连接部位的紧密和密封性能。
上述油泵支架总成中,驱动第一喷射泵21和第二喷射泵22的喷嘴的均为高压燃油,因而本申请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也是双主动驱动型油泵支架总成。
请参阅图4a和图4d,在第一喷射泵21上还设置有堵头43。如果需要将第一喷射泵21改为被动驱动型的,那么可以在该堵头43的位置更换为一个调压阀(减压阀),并将发动机回油(即发动机供油管使用不了的的多余燃油)连接到该调压阀的入口,从该调压阀出来的低压燃油再送往喷嘴。此时由于第二喷射泵仍为主动驱动型,因而整个油泵支架总成也可称为单主动驱动加被动驱动型油泵支架总成。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油泵支架总成包括:
——储油桶,在所述驼峰油箱的一个腔室内;
——油泵,用于从储油桶中吸取燃油,送往油泵出油管;
——分流组件,用于将油泵出油管中的燃油送往发动机供油管,多余的燃油再送往第一喷油进管和第二喷油进管;
——第一喷射泵,喷油入口连接第一喷油进管,吸油入口在储油桶底部外壁与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底部内壁之间,出油口连接一个开口向上的竖管;
——第二喷射泵,喷油入口连接第二喷油进管,吸油入口连接开口在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中的远程吸油进管,出油口在储油桶中的一个开口向上的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分流组件的连接发动机供油管处具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分流组件的连接油泵出油管处具有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分流组件由法兰和四通接口两部分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油槽的开口处具有固定第二喷射泵的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喷射泵、竖管和油槽均以一体成型的方式集成在了储油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油泵出油管、第一喷油进管、第二喷油进管、远程吸油进管均为波纹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喷射泵上还设置有堵头;当该堵头替换为一个调压阀,且将发动机回油连接到该调压阀入口,该调压阀出口再连接喷嘴,则第一喷射泵变为被动驱动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当油泵停止工作后:
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竖管高度,则燃油从竖管的开口进入,又从第一喷射泵的吸油入口排出,直至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竖管高度;
第一喷射泵的吸油入口在储油桶之外,且与竖管的开口之间保持连通,因而不会有溢流现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支架总成,其特征是,当油泵停止工作后,当该油泵支架总成所在的驼峰油箱腔室的燃油高度高于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中的燃油高度:
此时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油槽的开口处,那么燃油流入该油槽,并被第二喷射泵的排油口虹吸至吸油入口进入另一个驼峰油箱腔室内,该过程持续到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油槽的开口处;
此时如果储油桶中的燃油高度≤油槽的开口处,则第二喷射泵的排油口将油槽内的燃油吸取完毕,就停止虹吸。
CN201210332898.3A 2012-09-10 2012-09-10 油泵支架总成 Active CN102900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2898.3A CN102900580B (zh) 2012-09-10 2012-09-10 油泵支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2898.3A CN102900580B (zh) 2012-09-10 2012-09-10 油泵支架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0580A true CN102900580A (zh) 2013-01-30
CN102900580B CN102900580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573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2898.3A Active CN102900580B (zh) 2012-09-10 2012-09-10 油泵支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0058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426A (zh) * 2014-05-09 2014-07-23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吸油过滤器及开式泵车
CN106121882A (zh) * 2016-08-15 2016-11-16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双喷射泵油泵支架
CN106401819A (zh) * 2016-10-31 2017-02-15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双喷射泵结构及喷射头
CN108005822A (zh) * 2017-12-25 2018-05-08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油室均质供油机构
CN113482818A (zh) * 2021-08-18 2021-10-08 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车用燃油泵近远端引射组件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4068A2 (en) * 1987-10-26 1989-05-03 Nippondenso Co., Ltd. Fuel supply device for vehicles
GB2284581A (en) * 1993-12-10 1995-06-14 Rover Group Vehicle fuel storage and supply system.
JPH0953539A (ja) * 1995-08-09 1997-02-25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ポンプの支持構造
US20010023687A1 (en) * 2000-03-24 2001-09-27 Unisia Jecs Corporation Fuel supply device
CN101007557A (zh) * 2006-11-30 2007-08-0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副油箱
CN201025193Y (zh) * 2007-04-13 2008-02-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卧式燃油泵
CN201280065Y (zh) * 2008-09-04 2009-07-29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辆用燃料供给装置
CN201521378U (zh) * 2009-10-29 2010-07-07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油泵固定装置
CN201771657U (zh) * 2010-08-11 2011-03-23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主动驱动双喷射泵装置
CN202811154U (zh) * 2012-09-10 2013-03-2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油泵支架总成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4068A2 (en) * 1987-10-26 1989-05-03 Nippondenso Co., Ltd. Fuel supply device for vehicles
GB2284581A (en) * 1993-12-10 1995-06-14 Rover Group Vehicle fuel storage and supply system.
JPH0953539A (ja) * 1995-08-09 1997-02-25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ポンプの支持構造
US20010023687A1 (en) * 2000-03-24 2001-09-27 Unisia Jecs Corporation Fuel supply device
CN101007557A (zh) * 2006-11-30 2007-08-0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副油箱
CN201025193Y (zh) * 2007-04-13 2008-02-2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卧式燃油泵
CN201280065Y (zh) * 2008-09-04 2009-07-29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辆用燃料供给装置
CN201521378U (zh) * 2009-10-29 2010-07-07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油泵固定装置
CN201771657U (zh) * 2010-08-11 2011-03-23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主动驱动双喷射泵装置
CN202811154U (zh) * 2012-09-10 2013-03-2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油泵支架总成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426A (zh) * 2014-05-09 2014-07-23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吸油过滤器及开式泵车
CN106121882A (zh) * 2016-08-15 2016-11-16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双喷射泵油泵支架
CN106121882B (zh) * 2016-08-15 2019-06-18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双喷射泵油泵支架
CN106401819A (zh) * 2016-10-31 2017-02-15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双喷射泵结构及喷射头
CN106401819B (zh) * 2016-10-31 2019-04-05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双喷射泵结构及喷射头
CN108005822A (zh) * 2017-12-25 2018-05-08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油室均质供油机构
CN113482818A (zh) * 2021-08-18 2021-10-08 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车用燃油泵近远端引射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0580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0580B (zh) 油泵支架总成
CN202811154U (zh) 油泵支架总成
CN102966474B (zh) 燃料泵模块
CN105317599B (zh) 用于车辆的燃料供给系统
WO2013028713A1 (en) Fuel supply system and anti-siphon jet pump
US7387111B2 (en) In-tank fuel supply unit with attachable jet pump assembly and filter
CN105840127A (zh) 双层连续油管抽砂装置及工艺
US20110250079A1 (en) Dual Jet System
CN106121882B (zh) 双喷射泵油泵支架
CN205778654U (zh) 双层连续油管抽砂装置
CN203685437U (zh) 底部复杂型油箱电动燃油泵总成
CN105399040A (zh) 油枪
DE112013004304T5 (de) Kraftstoffversorg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Kraftstoffversorgung
CN209271714U (zh) 高效泡沫壶
JPS62194934A (ja) 燃料タンクの燃料吸込装置
CN207446086U (zh) 适用于混砂设备的喷射式混合罐
CN109546072A (zh) 一种电池组装的注液封盖机构
CN203022941U (zh) 双喷射油泵支架总成
CN204610098U (zh) 一种燃油箱输油管路装置
CN108691763B (zh) 用于燃料分配器的齿轮泵
CN206035688U (zh) 双喷射泵油泵支架
CN102334958A (zh) 具有自动喷蜡功能的打蜡机
CN202789255U (zh) 驼峰油箱供油装置
CN104632480A (zh) 一种输油泵回油结构
CN213205869U (zh) 双油泵带内置式远端吸油燃油泵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