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5193Y - 汽车卧式燃油泵 - Google Patents

汽车卧式燃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25193Y
CN201025193Y CNU2007201081497U CN200720108149U CN201025193Y CN 201025193 Y CN201025193 Y CN 201025193Y CN U2007201081497 U CNU2007201081497 U CN U2007201081497U CN 200720108149 U CN200720108149 U CN 200720108149U CN 201025193 Y CN201025193 Y CN 20102519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ump housing
guide rod
stor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081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书福
杨健
赵福全
宋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081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2519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2519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2519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卧式燃油泵,属于汽车发动机供油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卧式燃油泵在油箱内油量不多时,且汽车在非正常情况下行驶时,发动机易因脱油而发生熄水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卧式燃油泵,包括侧卧设置的泵体、联接在泵体上的油管连接支架,油管连接支架上设有输油管和回油管,其中输油管与泵体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外侧设有与其尺寸相近似的贮油盒,该贮油盒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油孔,在该第一进油孔的位置处设有单向阀,所述泵体与贮油盒相通。

Description

汽车卧式燃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泵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把燃油从油箱中泵到汽车发动机中进行燃烧的卧式燃油泵。
技术背景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是通过燃油的燃烧来获得动力的,汽车的油箱一般较大,为了保证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供油的顺畅性,在油箱中一般都设有燃油泵来为发动机供油。中国专利申请200410101343.3中公开了一种卧式燃油泵,其用于设置在油箱中,结构包括一个侧卧设置的泵体,该泵体通过输油管道分别与油箱和发动机相连接,泵体工作时把油箱中的燃油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发动机,其为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提供了保证。但这种卧式燃油泵在一些特定的使用场合下具有如下缺陷:
首先,要使得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油箱内必须有足够的油,否则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油箱所储备的燃油不多时,由于汽车上油箱的体积相对较大,因此,油箱内的油面就会很低,而汽车在有坡度的路面上行驶时,油箱跟随汽车倾斜,泵体就有可能泵不到油,从而会使发动机因脱油而熄火,给汽车的驾乘带来了不便。或者即使发动机不会因此而熄火,但经常性的短暂脱油也会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油箱内的油不多时,汽车在拐弯时因油箱内燃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也会出现上述情况。
其次,汽车生产厂家在整车运输前需要往汽车的油箱内加足油,否则汽车在倾斜地开到运输车辆上时,油箱因为倾斜而此时的油箱中的油量不多,也会使汽车发动机发生熄火,因此整车出厂时均要加足车上油箱中的油量,这会增加整车生产厂家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卧式燃油泵所具有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装配在汽车发动机的油箱中后,如果油箱内的燃油不多,即使汽车在一些特殊的路况上行驶时,也不易发生发动机因脱油而熄火,也有利于汽车整车生产厂家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供油顺畅的汽车卧式燃油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卧式燃油泵,包括侧卧设置的泵体、联接在泵体上的油管连接支架,油管连接支架上设有输油管和回油管,其中输油管与泵体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外侧设有与其尺寸相近似的贮油盒,该贮油盒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油孔,在该第一进油孔的位置处设有单向阀,所述泵体与贮油盒相通。本汽车卧式燃油泵设置在油箱中,其中油管连接支架作为支承件设置在油箱的壁体上。油管连接支架上的输油管分别与泵体和发动机相连接,而回油管既可以与油箱相通,也可以与所述的贮油盒相通。所述的贮油盒设于油箱内的底壁上,由于泵体相对于油箱的体积较小,而贮油箱与泵体的体积相差不大,贮油箱上的第一进油孔设于其底部,且在贮油盒中第一进油孔处设有单向阀,因此,即使油箱内的燃油较少时,贮油箱内也有足够的油,汽车行驶在路况不好的路面上时,发动机也不易发生脱油现象,方便了行车,有利于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泵体的一轴向端部为阶梯状凸头,所述贮油盒连接在该凸头上,泵体与贮油盒之间液密封。贮油盒连接在泵体的端部,使燃油泵的整体结构紧凑,便于整体安装到油箱中。
作为优选,在贮油盒内设有立式通油管,该通油管上出油口的高度低于贮油盒的高度,所述通油管与回油管相通。燃油泵上的输油管给发动机输送燃油时往往是超出发动机实际工作的需求量,因此,必然有一部分油通过回油管回流到回来,回油管中的油回流到贮油盒中后,由于通油管的结构特性,贮油盒内的燃油不易再流到贮油盒的外面去,有利于保证贮油盒中具有足够的燃油,保证了泵体内有充足的燃油。
作为优选,所述贮油盒底壁的壁体上设有伸出其外侧的回油接头,该回油接头内设有锥形空腔,该锥形空腔的尺寸在回油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回油管连接接在回油接头的伸出端上。回油接头伸出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多道倒齿状的凸体,便于回油管与回油接头之间的紧固连接。回油接头中带有锥形的空腔,有利于增加回油管内燃油的压力,便于燃油流动到贮油盒中。
为了保证本汽车卧式燃油泵供油的顺畅性,所述通油管呈L形,在贮油盒底壁的壁体上于通油管和回油接头之间设有引流空间,所述贮油盒上于该引流空间的位置处设第二进油孔。在此处设有引流空间,由于该引流空间的体积比回油接头的出油口大得多,而回油接头出油口中流出的燃油的压力较大,因此,燃油流出回油接头后会在此处形成一个负压,在引流空间中产生负压的作用下,油箱中的燃油会从贮油盒上所设的第二进油孔中流入引流空间中,并进一步通过通油管进入到贮油盒中,保证了贮油盒中具有足够的燃油,保证了燃油泵供油的顺畅性。
作为优选,所述回油接头、通油管与贮油盒为整体件,它们在注塑过程一体成型,具有生产速度快、规格一致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泵体与贮油盒之间设有滤网,该滤网可有效地滤去燃油中所含的一些杂质,保证了燃油泵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油管连接支架与泵体之间设有导向杆,泵体可沿导向杆轴向方向活动的方式连接在导向杆上,在所述导向杆上套接有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泵体和油管连接支架上。导向杆和弹簧既可以使泵体稳定地与油管连接支架相联接,同时也能使泵体能够紧贴油箱的底壁,便于泵体向发动机供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在油箱中设有尺寸大小与泵体相似的贮油盒,当油箱中所贮油量不多时,又由于贮油盒底部所设的第一进油孔上设有单向阀,贮油盒中仍能有足够的油量供泵体吸收,即使车辆在路况不好的路面上行驶时,发动机也不易因发生脱油现象而熄火,保证了行车的方便性,也有利于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2、对于汽车生产厂家来说,整车出厂前只需要往贮油盒中加入一定量的燃油,就可解决汽车的开动问题,而不需要象以往一样向油箱中加入足量的燃油,减少了汽车生产厂的生产成本。
3、由于在贮油盒上所设的回油接头和通油管之间设有引流空间,回油接头内的高压油流经引流空间时,在此处所形成负压的作用下可把油箱中的油从第二进油孔中带入到贮油盒中,贮油盒中经常会保持有足够油量,保证了泵体泵油工作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卧式燃油泵的俯视图。
附图2是沿图1中B-B剖视图。
附图3是沿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汽车卧式燃油泵的结构包括油管连接支架1、与油管连接支架1相联接的泵体13和贮油盒2。
本汽车卧式燃油泵设于油箱中,其装配在汽车的油箱中时,油管连接支架1固定连接在油箱的壁体上,油管连接支架1上设有圆盘状的法兰,该法兰贴合在油箱的外表面上。
油管连接支架1上连接有输油管14和回油管12,输油管14和回油管12从油管连接支架1处伸出油箱的外侧,并与发动机相通。
上述的泵体13为电动泵,其为侧卧式设置方式。所述的贮油盒2的尺寸大小与泵体13相似,泵体13与贮油盒2之间可以是分体式关系,也可以是两者连接在一起,在图中显示,贮油盒2是连接在泵体13轴向的一端部。泵体13与贮油盒2相连接的一端部设有阶梯状的凸头19,在贮油盒2上的相应位置处设有与该凸头19相吻合的配合结构。在贮油盒2上靠近泵体13的一侧还设有与贮油盒2连为一体的带倒齿的卡销21,该卡销21卡接在泵体13上的相应位置处。为了保证贮油盒2与泵体13之间的液密封性,在泵体13与贮油盒2相连接的部位之间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20。
所述的贮油盒2内部带有空腔,泵体13上设有进油管5,在贮油盒2的底壁上设滤网7,所述的进油管5连接在该滤网7上,进油管5沟通贮油盒2的内部与泵体13,上述的输油管14连通在泵体13上。当泵体13工作时,贮油盒2内的燃油通过滤网7进入到进油管5中,并通过泵体13后进入到输油管14中,最后进入到发动机内。
在贮油盒2的底部设有与贮油盒2内部相通的第一进油孔18,在贮油盒2的内部于第一进油孔18的位置处设有单向阀17,油箱内的燃油从第一进油孔18、单向阀17进入到贮油盒2内后,由于单向阀17对液体流动单向性的限定,进入到贮油盒2中的燃油不能够再从第一进油孔18处回流到油箱中。
上述的回油管12与贮油盒2的内部相通,回油管12连接在贮油盒2上所设的回油接头10上。所述的回油接头10一体成型在贮油盒2上,其外端伸出贮油盒2的外侧,在其伸出端的外周面上设有多道环状的倒齿状凸体,所述的回油管12的端部套接在该回油接头10伸出端的外周面上。回油接头10为中空的,其内带有一个锥形空腔11,该锥形空腔11沿着燃油的流动方向其尺寸逐渐变小。在贮油盒2的内部还一体成型有一个呈L形的立式通油管6,该通油管6的出油口的高度要低于贮油盒2的高度。通油管6向着回油接头10的方向弯曲,在贮油盒2底壁的壁体内设有一个引流空间8,该引流空间8位于通油管6的进油口与回油接头10的出口油之间,引流空间8的尺寸要大于回油接头10出油口的尺寸,燃油从回油接头10的出油口中进入到引流空间8内后,引流空间8内会形成一定的负压。回油接头10的出油口与通油管6的进油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贮油盒2的底壁上于引流空间8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二进油孔9,在引流空间8内所产生负压的作用下,燃油可以从第二进油孔9,并通过通油管6进入到贮油盒2中,保证了贮油盒2内具有足够的油量。
本汽车卧式燃油泵上还设有浮子3,当油箱内的油量不足时,浮子3的高度会下降到警示线以下,通过一些电气元件指示需要向油箱内加入燃油。
在油管连接支架1与泵体13之间设有一根导向杆15,该导向杆15的上端与油管连接支架1固定连接,而下端与泵体13活动连接,即泵体13可在导向杆15的轴向上滑动。在导向杆15上还套接有一根弹簧16,该弹簧16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油管连接支架1和泵体13上。这样,在弹簧16弹性压力的作用下,与泵体13相连接的贮油盒2可以紧靠在油箱的底部,方便了在油箱内油量不多时贮油盒2上所设的第一进油孔18对燃油的吸收。而且泵体13可在导向杆15的轴向上滑动,也使得本汽车卧式燃油泵能够装配在不同规格的油箱中。
上述的贮油盒2带有一个敞口,该敞口朝向油管连接支架1,在该敞口上设有一盖板4用以封闭住贮油盒2,在该盖板4上开有进油口。
本汽车卧式燃油泵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油箱内油量不多,即浮子3下降到最底端的时候。如果油箱内的油量较多,贮油盒2内的燃油主要是从三个部位处进入的,即分别从第一进油孔18、第二进油孔9,以及盖板4上所设的进油口中进入。而当油箱内燃油不多时,即油箱内的油面位于盖板4的下方后,燃油主要是从第一进油孔18和第二进油孔9中进入到贮油盒2中。浮子3完全下降到最底端时,贮油盒2内仍有一定量的燃油,其足以保证泵体13有足够的吸油量,保证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卧式燃油泵,包括侧卧设置的泵体、联接在泵体上的油管连接支架,油管连接支架上设有输油管和回油管,其中输油管与泵体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3)的外侧设有与其尺寸相近似的贮油盒(2),该贮油盒(2)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油孔(18),在该第一进油孔(18)的位置处设有单向阀(17),所述泵体(13)与贮油盒(2)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3)的一轴向端部为阶梯状凸头(19),所述贮油盒(2)连接在该凸头(19)上,泵体(13)与贮油盒(2)之间液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在贮油盒(2)内设有立式通油管(6),该通油管(6)上出油口的高度低于贮油盒(2)的高度,所述通油管(6)与回油管(1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油盒(2)底壁的壁体上设有伸出其外侧的回油接头(10),该回油接头(10)内设有锥形空腔(11),该锥形空腔(11)的尺寸在回油的流动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回油管(12)连接接在回油接头(10)的伸出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管(6)呈L形,在贮油盒(2)底壁的壁体上于通油管(6)和回油接头(10)之间设有引流空间(8),所述贮油盒(2)上于该引流空间(8)的位置处设第二进油孔(9)。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接头(10)、通油管(6)与贮油盒(2)为整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3)与贮油盒(2)之间设有滤网(7)。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连接支架(1)与泵体(13)之间设有导向杆(15),泵体(13)可沿导向杆(15)轴向方向活动的方式连接在导向杆(15)上,在所述导向杆(15)上套接有弹簧(16),该弹簧(16)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泵体(13)和油管连接支架(1)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连接支架(1)与泵体(13)之间设有导向杆(15),泵体(1 3)可沿导向杆(15)轴向方向活动的方式连接在导向杆(15)上,在所述导向杆(15)上套接有弹簧(16),该弹簧(16)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泵体(13)和油管连接支架(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卧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连接支架(1)与泵体(13)之间设有导向杆(15),泵体(13)可沿导向杆(15)轴向方向活动的方式连接在导向杆(15)上,在所述导向杆(15)上套接有弹簧(16),该弹簧(16)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泵体(13)和油管连接支架(1)上。
CNU2007201081497U 2007-04-13 2007-04-13 汽车卧式燃油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519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081497U CN201025193Y (zh) 2007-04-13 2007-04-13 汽车卧式燃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081497U CN201025193Y (zh) 2007-04-13 2007-04-13 汽车卧式燃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25193Y true CN201025193Y (zh) 2008-02-20

Family

ID=39099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0814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5193Y (zh) 2007-04-13 2007-04-13 汽车卧式燃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2519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0580A (zh) * 2012-09-10 2013-01-3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油泵支架总成
CN112576423A (zh) * 2020-12-16 2021-03-30 福安市隆凯电机有限公司 用于发电机组的拼接式塑料油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0580A (zh) * 2012-09-10 2013-01-3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油泵支架总成
CN102900580B (zh) * 2012-09-10 2016-01-20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油泵支架总成
CN112576423A (zh) * 2020-12-16 2021-03-30 福安市隆凯电机有限公司 用于发电机组的拼接式塑料油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2821C (zh) 卧式燃油泵
CN201025193Y (zh) 汽车卧式燃油泵
CN104261337A (zh) 自动穿刺取液接头
CN107686083A (zh) 一种灌装机构
CN201953533U (zh) 一种新型燃油泵文氏管及引射阀驱动方式
CN110206918A (zh) 一种液控单向阀
CN201526397U (zh) 车辆用供油装置油泵支架总成
CN205592216U (zh) 一种液压泵站
CN201302002Y (zh) 双杠杆式水箱进水阀
CN105257968A (zh) 小型润滑泵
CN204185227U (zh) 自动穿刺取液接头
CN109412313A (zh) 一种雨刷器的马达盖
CN104728070B (zh) 一种高压水射流泵的动力驱动系统
CN212166363U (zh) 一种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水动能系统
CN204610098U (zh) 一种燃油箱输油管路装置
CN110126866B (zh) 一种负压平衡与机械式智能补液装置
CN202148937U (zh) 汽车放泄机油装置
CN201158302Y (zh) 汽车油箱
CN201507375U (zh) 新型射流燃油泵总成
CN202863137U (zh) 油箱
CN208328233U (zh) 一种空气包覆纱机的上油装置
CN201581848U (zh) 组合式强制润滑抽油机井口密封器
CN214578285U (zh) 一种耐磨损的汽车拉杆总成
CN204476638U (zh) 双轨高压电动燃油泵总成
CN110395223A (zh) 手持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