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7635B - 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 Google Patents

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7635B
CN102897635B CN201210259912.1A CN201210259912A CN102897635B CN 102897635 B CN102897635 B CN 102897635B CN 201210259912 A CN201210259912 A CN 201210259912A CN 102897635 B CN102897635 B CN 1028976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brake
braking
face
outer circum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99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7635A (zh
Inventor
尾方尚文
小野哲志
伊藤清弥
松冈秀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97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7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7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7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垫的维修作业方便并且能够在整体上实现小型化的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在框体(7)的外周部形成在轴向上延伸的环状外周部(21),在该环状外周部(21)的内侧留有包围主轴(15)且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强度壁(33),并且在位于强度壁(33)外侧的环状外周部(21)的外侧部分形成有切口窗部(34),通过切口窗部(34)可对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

Description

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薄型卷扬机以及使用该薄型卷扬机的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用于使电梯轿厢升降的卷扬机、电动机的控制装置或者在电梯轿厢异常加速时用于对电梯轿厢进行紧急制动的调速器等设置在位于建筑物最上部的机械室中。可是,在电梯轿厢的升降速度比较慢的电梯中,不设置机械室的所谓无机械室电梯已经普及。在无机械室电梯中,原本设置在机械室内的卷扬机等所有的设备全部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电梯轿厢和升降通道墙壁之间通常只有数百毫米左右的间隙,所以需要将卷扬机等设置在该间隙内。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卷扬机的小型化技术,可以列举出将绳轮和电动机转子以及盘式制动器用的制动盘通过铸造而一体成形的卷扬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将电动机转子的内周面或者外周面用作制动器制动面的卷扬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5-2475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号WO2004/108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特开2009-155070号公报
可是,包括上述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在内的现有的薄型卷扬机没有在如何对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狭小空间的卷扬机进行维修作业的方面作出考虑。因此,即使将电梯轿厢移动到在高度方向上不与薄型卷扬机重合的位置后进行薄型卷扬机的维修作业,仍然必须在被升降通道墙壁和平衡重以及导轨等包围的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薄型卷扬机的维修作业,所以维修作业很不方便。并且,在进行确认制动垫的磨耗程度的检查和更换作业时,需要将薄型卷扬机拆开后才能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垫的维修作业方便并且能够在整体上实现小型化的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体提供一种薄型卷扬机,该薄型卷扬机具有:框体;以悬臂方式固定并支撑在所述框体上的主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的绳轮;与所述绳轮一体地形成的制动鼓;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框体上,其制动垫与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制动鼓的外周部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接触以进行制动;电动机转子,所述电动机转子固定在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内周面侧;以及电动机定子,所述电动机定子与所述电动机转子对向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述薄型卷扬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的外周部形成有在所述主轴的轴向上延伸的环状外周部,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内侧留有包围所述主轴且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强度壁,并且在位于所述强度壁外侧的所述环状外周部上形成有切口窗部,通过所述切口窗部可对所述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
根据上述结构,不需要对薄型卷扬机进行解体,并且也不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作业,可以利用切口窗部对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的损伤状态进行目视检查来进行确认。此外,由于在框体上形成用于对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的状态进行目视检查的切口窗部时留有环状的强度壁,所以与在圆周方向上将环状外周部切断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保持框体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卷扬机的小型化,并且具有良好的维修性。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薄型卷扬机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切口窗部具有大于所述制动垫在所述周向上的宽度并且能够在相同的方向取出和放入所述制动垫的宽度,并且所述切口窗部通过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轴向的两端开口而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在通过对制动接触面的目视检查而判断为需要对制动垫进行更换时,不需要将薄型卷扬机拆开,可以利用切口窗部将制动垫取出,并且同样可以利用切口窗部将新的制动垫插入并进行设置。在环状外周部不具有上述切口窗部的情况下,需要在环状外周部形成用于允许制动垫制动时动作的径向的贯通孔,而在具有上述切口窗部的情况下,由于该切口窗部可以作为该贯通孔兼用,所以能够将形成在制动鼓上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和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设置在靠近绳轮的部位,能够减轻制动时作用在制动鼓上的偏载,能够防止制动鼓大型化,从而能够实现卷扬机的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薄型卷扬机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环状外周部的内表面侧形成为内径随着靠近所述制动鼓侧而增大的台阶形状,并且形成有所述框体的内径小的小径内表面、位于所述制动鼓侧且内径大的大径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两个内表面的中间部端面,所述小径内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内径面的直径,所述小径内表面与所述电动机转子的外周部以两者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的方式相对向,所述大径内表面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外周面以两者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的方式相对向,并且,所述中间部端面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以轴向具有间隙的方式对向设置。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在大径内表面的内侧将制动鼓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靠近大径内表面设置,并且能够使小径内表面靠近电动机转子的外周面,所以能够从切口窗部对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同时还能够缩小环状外周部的外径,使得能够构造成小型的薄型卷扬机。
此外,本发明体提供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的薄型卷扬机构造成具有:框体;以悬臂方式固定并支撑在所述框体上的主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的绳轮;与所述绳轮一体地形成的制动鼓;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电磁制动装置被设置成支撑在所述框体上,其制动垫与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制动鼓的外周部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接触以进行制动;电动机转子,所述电动机转子固定在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内周面;以及电动机定子,所述电动机定子与所述电动机转子对向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电梯设备使所述电动机转子以及所述绳轮旋转,由此来利用卷绕在所述绳轮上的主吊索对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进行升降驱动,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薄型卷扬机的框体朝着所述电梯轿厢侧设置,并且,在所述框体的外周部形成有在所述主轴的轴向上延伸的环状外周部,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内侧留有包围所述主轴且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强度壁,并且在位于所述强度壁外侧的所述环状外周部上形成有切口窗部,通过所述切口窗部可对所述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将薄型卷扬机构造成不需要对薄型卷扬机进行解体,并且也不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作业,可以利用切口窗部对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的状态进行目视检查来进行确认,并且,在框体上形成用于对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的状态进行目视检查的切口窗部时留有环状的强度壁,所以与在圆周方向上将环状外周部切断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保持框体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卷扬机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将以薄型卷扬机为代表的构成设备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有限的空间内。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切口窗部具有大于所述制动垫在所述周向上的宽度并且能够在相同的方向取出和放入所述制动垫的宽度,并且所述切口窗部通过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轴向的两端开口而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在通过对制动接触面的目视检查而判断为需要对制动垫进行更换时,不需要将薄型卷扬机拆开,可以利用切口窗部将制动垫取出,并且同样可以利用切口窗部将新的制动垫插入并进行设置。在环状外周部不具有上述切口窗部的情况下,需要在环状外周部形成用于允许制动垫制动时动作的径向的贯通孔,而在具有上述切口窗部的情况下,由于该切口窗部可以作为该贯通孔兼用,所以能够将形成在制动鼓上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和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设置在靠近绳轮侧的部位,能够减轻制动时作用在制动鼓上的偏载,能够防止制动鼓大型化,从而能够实现薄型卷扬机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将以薄型卷扬机为代表的构成设备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有限的空间内。
此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环状外周部的内表面侧形成为内径随着靠近所述制动鼓侧而增大的台阶形状,并且形成有所述框体的内径小的小径内表面、位于所述制动鼓侧且内径大的大径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两个内表面的中间部端面,所述小径内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内径面的直径,所述小径内表面与所述电动机转子的外周部以两者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的方式相对向,所述大径内表面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外周面以两者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的方式相对向,并且,所述中间部端面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以轴向具有间隙的方式对向设置。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在大径内表面的内侧将制动鼓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靠近大径内表面设置,并且能够使小径内表面靠近电动机转子的外周面,所以能够从切口窗部对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同时还能够缩小环状外周部的外径,使得能够构造成小型的薄型卷扬机,并且能够将以薄型卷扬机为代表的构成设备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有限的空间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对薄型卷扬机进行解体,并且也不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作业,可以利用切口窗部对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的状态进行目视检查来进行确认。此外,由于在框体上形成用于对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的状态进行目视检查的切口窗部时留有环状的强度壁,所以与在圆周方向上将环状外周部切断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保持框体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卷扬机的小型化,并且具有良好的维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型卷扬机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薄型卷扬机的整体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薄型卷扬机的主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薄型卷扬机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薄型卷扬机的后视图。
图6是使用了图2所示薄型卷扬机的电梯设备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型卷扬机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     升降通道
2     导轨
3     电梯轿厢
4     导轨
5     平衡重
6     薄型卷扬机
7     框体
8     绳轮
9     制动鼓
10    电磁制动装置
11    电磁制动装置
12    制动垫
13    制动垫
14    轮毂部分
15    主轴
16    轴承
17    轴承壳体
18    轴承罩
19    轴承罩
20    环状安装部分
21    环状外周部
22    圆环状凹部
23    电动机定子
24    电动机转子
25    定子铁心
26    定子线圈
27    转子铁心
28    永久磁体
29    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
30    小径内表面
31    大径内表面
32    中间部端面
33    强度壁
34    切口窗部
35    大径部分
36    切削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6是使用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型卷扬机的电梯设备的截面图。在升降通道1内设置有可沿着一对导轨2升降的电梯轿厢3、通过未图示的主吊索与电梯轿厢3连接且可沿着一对导轨4升降的平衡重5以及设置在升降通道1与电梯轿厢3之间的间隙内的薄型卷扬机6。该薄型卷扬机6的固定侧的框体7位于电梯轿厢3侧,可相对于该框体7旋转的绳轮8位于升降通道墙壁侧。薄型卷扬机6的详细结构在后述部分说明。
在薄型卷扬机6中,连接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5的多根主吊索以分别与形成在绳轮8上的多个槽部相匹配的方式卷绕在绳轮8上,通过使绳轮8旋转而驱动主吊索后,电梯轿厢3和平衡重5分别沿着导轨2、4在相反方向上升降。
图3、图4和图5分别是上述薄型卷扬机6的主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在绳轮8的外周部一体地连接有制动鼓9,在该制动鼓9的靠电梯轿厢3侧的部位设置有框体7,绳轮8和制动鼓9以可相对于框体7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框体7上。在绳轮8和框体7的嵌合对向部分或者制动鼓9和框体7的嵌合对向部分构成有外转子型电动机,该外转子型电动机的转子安装在制动鼓9的外周部,该外转子型电动机的定子安装在框体7的对向部分。上述部分的详细说明在后述部分进行。在该外转子型电动机通电后,以绳轮8和制动鼓9为代表的可动部分被一体地驱动旋转,在通电断开时,通过将分别设置在框体7的上下部分的结构相同的电磁制动装置10、11的制动垫12、13按压在制动鼓9上来进行制动。
图2是薄型卷扬机6的截面图。框体7在用铸铁制成大致的形状后通过机械加工制成,在框体7的中心部分具有支撑主轴用的轮毂部分14,在该轮毂部分14的外周部具有后述的环状外周部。主轴15的轴向的一个端部嵌合并固定在形成于该框体7的中心部的轮毂部分14中,轴承壳体17通过轴承16以可旋转的方式悬臂支撑在主轴15的轴向的另一个端部,在该轴承壳体17上一体地结合有绳轮8以及制动鼓9。轴承16的轴向两端由固定在轴承壳体17上的轴承罩18、19封闭。如此,作为固定部分的框体7、作为可动部分的绳轮8、制动鼓9以及轴承壳体17在主轴15的两端侧相对向地设置。
在框体7的与制动鼓9相对向的对向部分具有轮毂部分14、位于该轮毂部分14的外周部并在周向上形成环状的环状安装部分20以及位于该环状安装部分20的外周部并且同样在周向上形成圆环状的环状外周部分21,在环状安装部分20与环状外周部分21之间形成有圆环状凹部22。由此,框体7在整体上形成朝向绳轮8侧开口的有底圆环状。环状安装部分20可以在周向上连续,并且也可以在周向上断开。
在该圆环状凹部22内设置有固定在框体7的环状安装部分20上的环状的电动机定子23以及与该电动机定子23的外周部隔开规定的间隙设置并且固定在制动鼓9上的环状的电动机转子24。更为具体地说,电动机定子23通过将定子线圈26卷绕在由层叠电磁钢板制成的定子铁心25上而构成,并且在圆环状凹部22内固定在框体7的环状安装部分20上。另一方面,电动机转子24由固定在制动鼓9上的转子铁心27和粘贴在该转子铁心27的内周面侧的多个永久磁体28构成,与定子铁心25隔开规定间隙对向设置的永久磁体28以N极和S极在周向上交替的方式设置。
制动鼓9具有与固定在绳轮8上的板状基部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在该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内周面固定有电动机转子24的转子铁心27。转子铁心在圆环状凹部22内旋转,此时,为了避免转子铁心27与环状外周部分21的内表面接触,形成有规定的间隙。
框体7的位于环状外周部分21外侧的部分设置有由未图示的支撑部分支撑和固定的电磁制动装置10、11,各电磁制动装置10、11在通常状态下将制动垫12、13保持在与制动鼓9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分开的状态,而在对绳轮8的旋转进行制动时进行驱动以利用电磁力将制动垫12、13按压在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上。
以下参照图1对薄型卷扬机6的主要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电磁制动装置10、11的结构相同,在此以电磁制动装置10为代表进行说明。电磁制动装置10通过将制动垫12按压在形成于制动鼓9外周部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外周面上来对制动鼓9和绳轮8的旋转进行制动,由于制动接触面在使用中会发生磨耗,所以需要定期地进行检查或者更换作业。为了避免在极端狭隘的环境下进行作业,优选从图6所示的电梯轿厢3侧对该制动接触面进行检查,所以,为了对该制动接触面的磨耗进行目视检查,如图1所示,在形成于框体7的环状外周部分21的靠电梯轿厢3侧的部位和上部形成有切口窗部34。环状外周部分21形成为环状,并且在周向上呈连续形状。该切口窗部34没有在全周形成,而只形成在与制动垫12相对应的位置上。
该切口窗部34在周向上的宽度只需形成为能够对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所需程度的宽度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切口窗部34在周向上的宽度被形成为比制动垫12的周向的宽度略微大一些,使得还能够通过切口窗部34将制动垫取出和放入。此外,只要将切口窗部34的轴向的长度设定为从环状外周部分21的靠电梯轿厢3侧的部位至制动垫12的位置,就能够从电梯轿厢3侧对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确认,而在本实施例中,以大致相同的宽度将切口窗部34从环状外周部分21的靠电梯轿厢3侧的部位连续地形成到绳轮8侧
在对薄型卷扬机6进行维修时,将电梯轿厢3移动到在高度方向上不与薄型卷扬机6重合的位置后,由作业人员从电梯轿厢3所在的一侧进行维修。此时,由于升降通道内1的薄型卷扬机6的周围存在有导轨2、4和平衡重5等,所以作业场所非常狭隘。不过,根据本实施例,在对薄型卷扬机6进行维修时,不需要对薄型卷扬机6进行解体,可以从电梯轿厢3侧通过切口窗部34对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并且能够根据其磨耗情况来进行更换作业。
在形成切口窗部34时,可以通过对环状外周部分21的径向的整个厚度进行切削来形成,但在本实施例中,在形成切口窗部34时,不将环状外周部分21径向的厚度(在图中为上下方向的厚度)全部切去,而是留下包围主轴15且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强度壁33。通过留下该强度壁33,尽管在环状外周部分21设置了切口窗部34,但环状外周部分21仍然保持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环状。因此,通过在周向上连续的强度壁33,能够将框体7构造成具有充分的机械强度的强度构件。
作为薄型卷扬机6使用的框体7,如上所述,对主轴15的轴向的一端进行支撑和固定,而绳轮8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主轴15的轴向的另一端。未图示的主吊索卷绕在绳轮8上,随着绳轮8的旋转,通过主吊索使电梯轿厢1进行升降,所以偏载经由悬臂支撑的主轴15作用在框体7上。因此,有必要将框体7制成能够承受该偏载的强度构件。如上所述,虽然框体7上设置了切口窗部34,但由于框体7具有强度壁33而保持成在周向上连续的圆环状,所以框体7仍然是强度构件,通过提高框体7整体的强度和刚性,能够实现框体7的小型化,也就是能够实现薄型卷扬机6的小型化。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切口窗部34在圆周方向的宽度被设定为仅大于对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确认所需程度的宽度,并且比制动垫12在周向上的宽度略微大一点。因此,通过将电磁制动装置10的制动垫12构造成能够拆卸的结构,可以在制动接触面的目视检查的结果表示需要对制动垫12进行更换时,利用切口窗部34取出制动垫12,并且同样利用切口窗部34将新的制动垫12插入以进行设置,由此,不需要在每次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对薄型卷扬机6进行解体,就能够对制动垫12进行更换,由此能够提高维修作业的效率。
此外,在主要部分的结构方面,框体7的形成在外周部的环状外周部21在周向上形成为包围主轴5的外周部的环状,并且在轴向上朝着制动鼓9侧突出规定的长度,其内表面侧形成为内径随着靠近制动鼓9而增大的台阶形状,具有位于框体7的基部侧且内径较小的小径内表面30、位于绳轮8侧且内径较大的大径内表面31以及连接所述两个内表面的部分即中间部端面32。小径内表面30的直径略大于形成在制动鼓9上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内径面,在小径内表面30与构成固定在制动鼓9上的电动机转子24的转子铁心27的外周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大径内表面31略大于形成在制动鼓9上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外周面,由于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所以大径内表面31不会与旋转中的制动鼓9接触。中间部端面32与形成在制动鼓9上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之间在轴向上具有间隙,所以中间部端面32不会与旋转中的制动鼓9接触。
通过设置成上述结构,在大径内表面31的内侧设置制动鼓9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并且能够使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外周面靠近大径内表面31设置,这样,即使小径内表面30靠近转子铁心27的外周面,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仍然位于切口窗部34与强度壁33的边界部附近。由此,不但能够从切口窗部34对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而且还能够缩小环状外周部21的外径,从而能够构成小型的薄型卷扬机6。此外,由于能够将框体7和制动鼓9相互靠近地设置,使得中间部端面32与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之间保持规定间隙的程度,所以能够使薄型卷扬机6在轴向上实现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的框体7中,由于能够将小径内表面30缩小到与制动鼓9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内周面大致齐平的程度,所以能够使框体7在径向上实现小型化。
在现有结构的薄型卷扬机中,由于形成在框体7上的环状外周部21的内表面在整个轴向上呈直线状,并且制动鼓9的包括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外周部在内的整体设置在环状外周部21内,所以形成在框体7上的环状外周部21的直径变大。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形成在框体7上的环状外周部21的内表面呈台阶形状,并且不在小径内表面30的内侧设置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而在大径内表面31的内侧设置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所以能够使作为强度构件的框体7在径向上实现小型化。
由此,能够使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外周面与制动垫12的接触面附近位于切口窗部34与强度壁33的边界部附近,由此,不但能够将强度壁33形成在环状外周部21上,而且还能够从电梯轿厢3侧对制动垫12的接触面的磨耗状态进行目视确认。
并且,由于不改变上述环状外周部21的厚度,所以能够尽可能厚地形成框体7的强度壁33,并且,由于尽可能地减小切口窗部34的厚度,所以能够提高框体7的机械强度。如上所述,由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缩小了环状外周部21的直径,所以即使加厚强度壁33的厚度,也能够将制动垫12与制动鼓9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制动接触面设置在切口窗部34与强度壁33的边界面附近,由此能够通过切口窗部34方便地对制动垫12的磨耗程度进行确认。
由于制动鼓9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通常与圆板状基部的外周端部一体地形成,所以通过尽可能地将制动垫12与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压接时的接触面设置在绳轮8侧,能够减轻作用在制动鼓9上的偏载,有助于实现小型化。如上所述,切口窗部34在周向的宽度不仅被设定为能够对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确认所需的宽度,而且比相同方向的制动垫12的宽度还略大一点,并且一直连续到与目视检查没有直接关系的绳轮8侧。
在环状外周部21不具有上述切口窗部34的情况下,需要在环状外周部21形成用于允许制动垫12制动时动作的径向的贯通孔,而在具有切口窗部34的情况下,由于该切口窗部34可以作为该贯通孔兼用,并且能够将形成在制动鼓9上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和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设置在绳轮8侧,也就是能够靠近图的右侧设置。
因此,利用上述切口窗部34,能够将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的与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接触的外周面靠近制动鼓9的圆板状基部附近设置,所以能够减轻将制动垫12压接在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29而进行制动时作用在制动鼓9上的偏载。由此,能够防止制动鼓9大型化,从而能够实现薄型卷扬机6的小型化。
图7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型卷扬机6的截面图。与图2所示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详细的说明。由于图2是铅垂方向的截面图,而图7是水平方向的截面图,所以在图7中看不到在上下方向成对设置的一对电磁制动装置10、11。形成在框体7的外周部的环状外周部21的内周侧具有位于框体7的基部侧且内径较小的小径内表面30、位于绳轮8侧且内径较大的大径内表面31以及连接所述两个内表面的中间部端面32,并且环状外周部21形成为内径随着靠近制动鼓9而增大的台阶形状。另一方面,环状外周部21的外周侧形成为与该内周侧的台阶形状相对应的台阶形状。具体来说是,对与小径内表面30大致对应的位置的外周面在整个圆周方向进行切削,由此通过位于电梯轿厢侧的环状且小径的强度壁33和位于绳轮8侧的环状且大径的大径部分35将环状外周部21的外周部形成台阶形状。
由于在与未图示的电磁制动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已经通过上述在周向上连续的切削部分36形成了图1所示的切口窗部34的一部分,所以只在大径部分35形成圆周方向的宽度与制动垫12大致相等的切口部,由此能够获得与图1所示的切口窗部34大致相同的切口。通过该与切口窗部34大致相同的切口,能够对制动垫12的制动接触面的磨耗状态进行目视检查,并且能够根据磨耗状态对制动垫12进行更换。
此外,在与电磁制动装置相对应的位置,由于切口窗部34的形成而使得大径部分35在周向上断开,但由于与先前的实施方式一样,强度壁33在周向上连续,所以框体7能够保持充分的机械强度,能够取得相同的效果。上述薄型卷扬机6可以是单体的薄型卷扬机6,也可以是组装在电梯设备上的薄型卷扬机6。属于后者时,在设置在升降通道1内时,以框体7朝向电梯轿厢3侧的方式设置和使用。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薄型卷扬机6,由于在框体7上形成用于对制动垫12、13的制动接触面的状态进行目视检查的切口窗部34时,在环状外周部21留有在圆周方向连续的强度壁33,所以能够提高维修作业性,并且与在圆周方向上将环状外周部21切断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保持框体7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卷扬机6的小型化。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薄型卷扬机6构造成将薄型卷扬机6以框体7侧面向电梯轿厢3的方式设置在升降通道1内,在框体7上形成用于对制动垫12、13的制动接触面的状态进行目视检查的切口窗部34时,在环状外周部21留有在圆周方向连续的强度壁33,所以能够提高维修作业性,并且与在圆周方向上将环状外周部21切断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保持框体7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卷扬机6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将以薄型卷扬机6为代表的构成设备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有限的空间内。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电动机转子24的转子铁心27采用层叠电磁钢板形成,所以能够抑制铁损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电动机的效率,但也可以使用铸铁和碳钢等磁性材料来取代层叠电磁钢板,在采用铸铁时,还可以与制动鼓9一体成形。此外,作为电动机转子24采用了在转子铁心27的内侧粘贴多个永久磁体28的表面磁体式转子,但也可以采用将永久磁体埋入转子铁心27内部的磁体埋入磁体式转子。

Claims (4)

1.一种薄型卷扬机,具有:框体;以悬臂方式固定并支撑在所述框体上的主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的绳轮;与所述绳轮一体地形成的制动鼓;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电磁制动装置被设置成支撑在所述框体上,其制动垫与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制动鼓的外周部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接触以进行制动;电动机转子,所述电动机转子固定在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内周面侧;以及电动机定子,所述电动机定子与所述电动机转子对向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述薄型卷扬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的外周部形成有在所述主轴的轴向上延伸的环状外周部,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内侧留有包围所述主轴且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强度壁,并且在位于所述强度壁外侧的所述环状外周部上形成有切口窗部,通过所述切口窗部可对所述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所述环状外周部的内表面侧形成为内径随着靠近所述制动鼓侧而增大的台阶形状,并且形成有所述框体的内径小的小径内表面、位于所述制动鼓侧且内径大的大径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两个内表面的中间部端面,所述小径内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内径面的直径,所述小径内表面与所述电动机转子的外周部以两者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的方式相对向,所述大径内表面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外周面以两者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的方式相对向,并且,所述中间部端面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以轴向具有间隙的方式对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卷扬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窗部具有大于所述制动垫在所述周向上的宽度并且能够在相同的方向取出和放入所述制动垫的宽度,并且所述切口窗部通过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轴向的两端开口而形成。
3.一种电梯设备,所述电梯设备的薄型卷扬机构造成具有:框体;以悬臂方式固定并支撑在所述框体上的主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轴的另一端的绳轮;与所述绳轮一体地形成的制动鼓;电磁制动装置,所述电磁制动装置被设置成支撑在所述框体上,其制动垫与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制动鼓的外周部的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接触以进行制动;电动机转子,所述电动机转子固定在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内周面;以及电动机定子,所述电动机定子与所述电动机转子对向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电梯设备使所述电动机转子以及所述绳轮旋转,由此来利用卷绕在所述绳轮上的主吊索对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进行升降驱动,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薄型卷扬机的框体朝着所述电梯轿厢侧设置,并且,在所述框体的外周部形成有在所述主轴的轴向上延伸的环状外周部,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内侧留有包围所述主轴且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的强度壁,并且在位于所述强度壁外侧的所述环状外周部上形成有切口窗部,通过所述切口窗部可对所述制动垫的制动接触面进行目视检查,所述环状外周部的内表面侧形成为内径随着靠近所述制动鼓侧而增大的台阶形状,并且形成有所述框体的内径小的小径内表面、位于所述制动鼓侧且内径大的大径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两个内表面的中间部端面,所述小径内表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内径面的直径,所述小径内表面与所述电动机转子的外周部以两者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的方式相对向,所述大径内表面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的外周面以两者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的方式相对向,并且,所述中间部端面与所述制动用圆环状端部构件以轴向具有间隙的方式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窗部具有大于所述制动垫在所述周向上的宽度并且能够在相同的方向取出和放入所述制动垫的宽度,并且所述切口窗部通过在所述环状外周部的所述轴向的两端开口而形成。
CN201210259912.1A 2011-07-27 2012-07-25 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Active CN1028976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4561A JP5591767B2 (ja) 2011-07-27 2011-07-27 薄型巻上機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1-164561 2011-07-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7635A CN102897635A (zh) 2013-01-30
CN102897635B true CN102897635B (zh) 2015-04-29

Family

ID=47570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9912.1A Active CN102897635B (zh) 2011-07-27 2012-07-25 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91767B2 (zh)
CN (1) CN1028976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3142A (zh) * 2013-03-28 2013-07-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磁悬浮轴承盘式电梯曳引机
CN109079377A (zh) * 2018-09-28 2018-12-25 中石化重型起重运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薄壁设备吊耳加固方法
JP7152519B2 (ja) * 2019-01-11 2022-10-12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クレーンおよび巻上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0401A (zh) * 2003-06-05 2005-05-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卷扬机和电动机
JP2005247514A (ja) * 2004-03-04 2005-09-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2009155070A (ja) * 2007-12-27 2009-07-16 Meidensha Corp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CN101607660A (zh) * 2008-06-18 2009-12-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用卷扬机
JP2010235266A (ja) * 2009-03-31 2010-10-21 Hitachi Ltd 薄型巻上機及び薄型巻上機用駆動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0401A (zh) * 2003-06-05 2005-05-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卷扬机和电动机
JP2005247514A (ja) * 2004-03-04 2005-09-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2009155070A (ja) * 2007-12-27 2009-07-16 Meidensha Corp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CN101607660A (zh) * 2008-06-18 2009-12-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用卷扬机
JP2010235266A (ja) * 2009-03-31 2010-10-21 Hitachi Ltd 薄型巻上機及び薄型巻上機用駆動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28421A (ja) 2013-02-07
JP5591767B2 (ja) 2014-09-17
CN102897635A (zh) 2013-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1028A (zh) 在牵引绳轮内带外转子和马达的电梯机器
CN102730523B (zh) 电梯用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EP3210925B1 (en) Elevator assembly
EP3176914A1 (en) Electric motor, hoisting machine and elevator system
CN102897635B (zh) 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CN102838011B (zh) 电梯设备用卷扬机
KR20190061063A (ko) 회전 전기의 회전자 및 회전 전기의 회전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5314562A (zh) 电梯用卷扬机
JP2014011953A (ja) 電動機械のスロットからコイルを取り外す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2198907B (zh) 电梯用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EP1818306B1 (en) Elevator hoisting machine
JP2008067493A (ja) 電動機、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
CN204980773U (zh) 一种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CN102951527A (zh) 电梯用卷扬机
JP2009268328A (ja) 永久磁石形同期回転電機の磁石固定構造
CN106061882B (zh) 电梯设备
CN110537313B (zh) 具有铸造定子的外转子电动机
CN104300711B (zh) 轮辐式电动机以及使用轮辐式电动机的电梯用卷扬机
JP447501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き上げ機
WO2015125342A1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2014190531A (ja) ブレーキ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6699786U (zh) 一种永磁电机定转子合装装置
CN104852482B (zh) 集中绕组永磁电动机、使用其的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
JP2005247514A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CN102951528B (zh) 卷扬机以及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