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6834A -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6834A
CN102896834A CN2012103848653A CN201210384865A CN102896834A CN 102896834 A CN102896834 A CN 102896834A CN 2012103848653 A CN2012103848653 A CN 2012103848653A CN 201210384865 A CN201210384865 A CN 201210384865A CN 102896834 A CN102896834 A CN 102896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electrode
particle
deposition
copper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48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承斌
罗胜联
张航
唐艳红
杨琼
伍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3848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96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9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6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在经打磨好的玻碳电极或经过表面处理干纯的纯钛片上,形成具有三维构造无规律多级叠加的石墨烯片层,各个石墨烯片层大小不一,且有不同方向叠加石墨烯片层,部分石墨烯片层有翘起;铜纳米粒子密集的复合在石墨烯片层上。本发明个还提供了上述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绿色环保,并且由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铜多级纳米结构修饰的玻碳电极在电化学传感器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纳米结构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新型碳材料,具有类似于密集蜂巢的超大共轭结构。自从2004年首次利用机械剥离得到高纯度单层石墨烯之后石墨烯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石墨烯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很强的机械强度,基于石墨烯的这些性质石墨烯被广泛的运用于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制造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及其他一些电化学原件等等。尽管石墨烯具有很十分卓越的性能以及诱人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制约石墨烯发展的一些因素也依然存在很多。如高纯度的单层石墨烯很难大规模生产,化学氧化法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再还原制取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因难以控制其被还原的程度以及不能避免氧化石墨在化学还原的过程中再次被石墨的化等因素均将石墨烯本来所具有的优越性能大大折扣,同样化学气相沉积法中得到的石墨烯依然存在石墨烯被石墨化的过程。因此,怎样得到高比表面,还原程度较高的石墨烯是石墨烯发挥其高性能的关键。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结合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制备石墨烯-铜的多级纳米结构的方法,结果测试表明这种新型的石墨烯-铜结构的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多级纳米结构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具有此结构的复合材料具更大的比表面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条件简单的可成功的一步合成还原的氧化石墨烯-铜纳米粒子的多级纳米结构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有效的减少了氧化石墨烯在还原过程中的石墨化带来的石墨烯比表面减小的缺陷。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在经打磨好的玻碳电极或经过表面处理干纯的纯钛片上,形成具有三维构造无规律多级叠加的石墨烯片层,各个石墨烯片层大小不一,且有不同方向叠加石墨烯片层,部分石墨烯片层有翘起;铜纳米粒子密集的复合在石墨烯片层上。
所述的复合材料是由石墨烯和铜纳米粒子经循环伏安电沉积复合而成。
铜纳米粒子直径为30-70nm。
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是,复合材料由石墨烯和铜纳米粒子经循环伏安电沉积复合而成;所述的循环伏安电沉积的过程是:在电沉积溶液电压首先达到铜的还原电位,此时铜纳米粒子首先沉积,电位继续变化时会达到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电位,使得氧化石墨烯会在电极表面被还原,并沉积电极表面,通过这一循环,从而使得金属纳米粒子和还原的氧化石墨烯会同时沉积到电极表面并相互作用;重复上述电沉积操作;所述的电沉积溶液为含氧化石墨烯和铜纳米粒子前驱体的混合溶液。
在进行循环伏安电沉积操作前要通入氮气除去溶液中的溶解氧。
所述的循环伏安电沉积是以经过Al2O3粉末打磨过的玻碳电极或者经过表面处理的纯钛片为工作电极,以Pt电极或者Pd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或者Ag/AgCl电极参比电极。
所述的混合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1-0.5g/L(最优选0.3g/L);铜纳米粒子前驱体浓度为3-7mM(最优选5mM)。
循环伏安电沉积的电位范围为-1.4~-0.6V。
可将本发明上述方法得到的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用于制备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和铜纳米粒子相互作用在电极表面沉积形成一种新型的多级纳米结构。
制备氧化石墨烯-铜多级纳米结构的方法:将分散好的石墨烯溶液和铜纳米粒子的前驱体配成规定浓度的混合溶液并且在电沉积操作之前要通入高纯氮30min,将导电基底(之前已经用Al2O3粉末打磨好的玻碳电极或者表面已经处理干净的纯钛片)作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分别按三电极系统安置于配好的混合溶液中,在通入氮气保护和电磁搅拌器搅拌的条件下,利用电沉积的方法将石墨烯已经金属纳米粒子电沉积到基底电极上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纳米复合材料。
所用仪器为电化学工作站以及电磁搅拌器,所选择的电沉积方式为循环伏安法。
将氧化石墨烯-铜纳米粒子电沉积到基底电极表面的步骤包括:在电磁搅拌器搅拌以及通入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先使用循环伏安法单独电沉积铜纳米粒子前驱体的正价离子,找到铜离子在这种酸碱度的缓冲溶液中的还原电位,然后再单独电沉积氧化石墨烯溶液同样的找出氧化石墨烯在这种酸碱度的缓冲溶液中的还原电位。然后同样在搅拌以及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循环伏安的电沉积电位范围设定在可以同时将两种物质电沉积还原的电位范围内,使用循环伏安法电沉积之前配好备用的混合溶液一步将石墨烯铜纳米粒子电沉积到所选的基底电极上,通过控制条件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复合材料的结构。
实验所用氮气:高纯氮
铜纳米粒子的前驱体:EDTA-Cu
工作电极的选用:使用直径为3mm玻碳电极或者纯钛片
对比电极选用Pt或者Pd电极。
参比电极选用饱和甘汞电极(SCE)或者Ag/AgCl电极。
本发明的具体过程如下:将工作电极(之前已经用Al2O3粉末打磨好的玻碳电极或者表面已经处理干净的纯钛片),参比电极,对电极按照三电极系统组装于已经混合好的氧化石墨烯和EDTA-Cu的缓冲溶液内(之前已经通入氮气30min处理),打开电磁搅拌器。在循环伏安电沉积的过程中,电压首先达到铜的还原电位,此时铜纳米粒子首先沉积,当电位继续变化时会达到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电位,这时候氧化石墨烯会在电极表面被还原,并且沉积到电极表面,在这一个循环中金属纳米粒子和还原的氧化石墨烯会同时沉积到电极表面并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纳米结构。我们在重复这种电沉积操作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优化我们的电沉积的循环圈数,最终选择最佳的循环圈数。
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实验操作快捷的优点,在控制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纳米结构的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在优化条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比表面增大很多的石墨烯-铜纳米粒子的多级纳米三维结构复合材料,有效的减少了因其他因素造成氧化石墨烯在还原过程中的石墨化带来的石墨烯比表面减小的缺陷。本方法制得的石墨烯-铜多级纳米结构可以广泛用于电化学传感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3g/L和EDTA-Cu浓度为1mM电沉积所得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A的扫描电镜图。
图2,图3分别为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3g/L和EDTA-Cu浓度为5mM电沉积所得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B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扫描电镜图。
图4,图5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3g/L和EDTA-Cu浓度为10mM电沉积所得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C在不同分辨率下的扫描电镜图。
图6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3g/L和EDTA-Cu浓度为1mM电沉积所得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A的XRD表征图。
图7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3g/L和EDTA-Cu浓度为5mM电沉积所得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B的XRD表征图。
图8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3g/L和EDTA-Cu浓度为10mM电沉积所得到石墨烯-铜复合材料C的XRD表征图。
图9氧化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多级纳米结构修饰的玻碳电极分别在0.75mM NaOH和0.75mM NaOH+1mM葡萄糖的溶液中的循环曲线图。a,b分别为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多级纳米结构在0.75mM NaOH溶液以及含0.75mM NaOH+1mM葡萄糖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图。
图10裸玻碳电极,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以及石墨烯-铜纳米粒子的多级纳米结构修饰的玻碳电极分别在0.75mMNaOH和0.75mMNaOH+1mM葡萄糖的溶液中的循环曲线图。a,b,c分别为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多级纳米结构修饰的玻碳电极,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以及裸玻碳电极在0.75mM NaOH+1mM葡萄糖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图。
图11溶液组成为氧化石墨烯浓度0.3g/L,EDTA-Cu浓度依次为1mM,5mM,10mM的三种不同电沉积溶液经电沉积作用修饰的玻碳电极在0.75mMNaOH+1mM葡萄糖的溶液中的循环曲线图。a,b,c依次为EDTA-Cu浓度为5mM,10mM,1mM石墨烯浓度均为0.3g/L经电沉积所得到的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在0.75mM NaOH和0.75mM NaOH+1mM葡萄糖的溶液中的循环曲线图。
在对比三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石墨烯—铜层状平面结构:石墨烯—铜多级纳米结构;石墨烯—铜镶嵌的平面结构)修饰的玻碳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效果可以看出多级纳米结构相对于其他两张结构具有更优越,有利于其电化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法
1.氧化石墨烯溶液的的配制
将由Hummers氧化法制得的氧化石墨超声分散3h于pH=9.18的缓冲溶液内,得到浓度为0.3g/L氧化石墨烯溶液。
2.EDTA-Cu溶液的配制
将0.2M的EDTA溶液和0.2M的CuSO4按1:1混合得到我们所需0.1M的EDAT-Cu溶液
3.石墨烯和EDTA-Cu混合溶液配制
量取由第一步配取的氧化石墨烯溶液10mL再分别量取100μL,500μL,1000μL第二步配取的EDTA-Cu充分混合后通入高纯氮30min备用。
4.电沉积制备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玻碳电极(或Ti片)为工作电极(均提前处理过),以Pt电极为对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三电极系统。将第三步中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置于小烧杯内作为电解液,安置好三电极系统,设置循环伏安电沉积的参数。其参数分别为电沉积的电位范围为:-1.4V到0.6V,扫描速率为50mvS-1循环的圈数为10。打开磁力搅拌器,并且通入高纯氮开始电沉积。电压扫描时先从-1.4V到0.6V再回到-1.4V如此循环10次即完成电沉积的过程。依次完成不同氧化石墨烯和EDTA-Cu不同配比的电沉积(具体浓度按照步骤3中所配置的溶液为标准),得到由不同形貌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分别编号A,B,C。
5.复合材料的表征
所得到的复合材料A,B,C的形貌分别如图1至图5的扫描电镜图所示。将得到的样品用XRD表征,其XRD表征图分别为图6,图7,图8。
6.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多级纳米结构修饰的玻碳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
配制0.75mM NaOH溶液,并且使用配制好的0.75mM NaOH溶液配制浓度1mM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混合,将以上配制的0.75mM NaOH溶液和0.75mM NaOH+1mM葡萄糖的溶液都通入高纯氮30min后备用。分别用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多级纳米结构[石墨烯浓度为0.3g/LEDTA-Cu浓度为5mM]修饰的玻碳的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扫描扫描电压范围为0V-0.8V扫描速率为50mVS-1,扫描曲线如图9所示,发现多级纳米结构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再分别将裸的玻碳电极,单独电沉积氧化石墨烯修饰的电极以及由石墨烯-铜多级纳米结构修饰电极来检测1mM葡萄糖溶液,结果显示由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多级纳米结构所修饰的电极相对于其他电极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如图10所示。分别用石墨烯浓度为0.3g/L,EDTA(Cu)浓度依次为1mM,5mM,10mM三种配比的溶液经电沉积修饰的玻碳电极对葡萄糖进行检测,其检测效果如图11所示,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目标材料即多级纳米结构的石墨烯-铜修饰的玻碳电极相对于其他两种平面结构修饰的玻碳电极均具有更加好的检测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在经打磨好的玻碳电极或经过表面处理干纯的纯钛片上,形成具有三维构造无规律多级叠加的石墨烯片层,各个石墨烯片层大小不一,且有不同方向叠加石墨烯片层,部分石墨烯片层有翘起;铜纳米粒子密集的复合在石墨烯片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是由石墨烯和铜纳米粒子经循环伏安电沉积复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铜纳米粒子直径为30-70nm。
4.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由石墨烯和铜纳米粒子经循环伏安电沉积复合而成;所述的循环伏安电沉积的过程是:在电沉积溶液电压首先达到铜的还原电位,此时铜纳米粒子首先沉积,电位继续变化时会达到氧化石墨烯的还原电位,使得氧化石墨烯会在电极表面被还原,并沉积电极表面,通过这一循环,从而使得金属纳米粒子和还原的氧化石墨烯会同时沉积到电极表面并相互作用;重复上述电沉积操作;所述的电沉积溶液为含氧化石墨烯和铜纳米粒子前驱体的混合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循环伏安电沉积操作前要通入氮气除去溶液中的溶解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伏安电沉积是以经过Al2O3粉末打磨过的玻碳电极或者经过表面处理的纯钛片为工作电极,以Pt电极或者Pd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或者Ag/AgCl电极参比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1-0.5g/L;铜纳米粒子前驱体浓度为3-7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3g/L;铜纳米粒子前驱体浓度为5m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伏安电沉积的电位范围为-1.4~-0.6V。
10.权利要求1-8所述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用于制备电化学传感器。
CN2012103848653A 2012-10-11 2012-10-11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Pending CN102896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48653A CN102896834A (zh) 2012-10-11 2012-10-11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848653A CN102896834A (zh) 2012-10-11 2012-10-11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6834A true CN102896834A (zh) 2013-01-30

Family

ID=4756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48653A Pending CN102896834A (zh) 2012-10-11 2012-10-11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96834A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0317A (zh) * 2014-05-09 2014-09-24 浙江大学 一种铜-石墨烯复相的制备方法
CN104237352A (zh) * 2014-10-20 2014-1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于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管和锁核酸探针修饰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14427A (zh) * 2015-01-23 2015-05-13 上海大学 镍铜合金复合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应用
CN105293484A (zh) * 2015-12-10 2016-02-03 太原理工大学 氮掺杂石墨烯及其负载铜纳米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628764A (zh) * 2016-02-25 2016-06-01 衡阳师范学院 一种检测尿酸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149026A (zh) * 2016-06-13 2016-11-23 天津宝兴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CN106367785A (zh) * 2016-09-21 2017-02-01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无氰银石墨烯复合镀层及制备方法
CN106383158A (zh) * 2016-11-10 2017-02-08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银‑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过氧化氢无酶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1535A (zh) * 2017-04-17 2017-09-26 南昌大学 一种利用有氧烧结制备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7236972A (zh) * 2017-04-17 2017-10-10 南昌大学 一种利用电沉积法制备石墨烯/铜复合粉的方法
CN107557843A (zh) * 2017-08-10 2018-01-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铜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U2642800C1 (ru) * 2016-12-15 2018-01-2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 (ФГАОУ ВО "СПбПУ")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омпозита медь - графен
CN107815720A (zh) * 2017-09-15 2018-03-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自支撑还原氧化石墨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91007A (zh) * 2018-03-09 2018-06-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Cu/GO/Ti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中氨氮和硝酸盐中的应用
CN108341467A (zh) * 2018-03-09 2018-07-3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Ag/GO/Ti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中硝酸盐中的应用
CN109596668A (zh) * 2018-10-12 2019-04-09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铜离子修饰增强气体传感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003781A (zh) * 2019-03-01 2019-07-12 湖南医家智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级结构石墨烯的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0667A (zh) * 2020-12-28 2021-06-15 北京有研粉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铜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736419B (zh) * 2020-09-15 2021-08-1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具銅-氧化石墨烯複合薄膜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感測器、其製造方法、其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設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4702A (zh) * 2011-01-11 2011-09-07 湖南大学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172500A (zh) * 2011-02-15 2011-09-07 江苏大学 一步合成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110256014A1 (en) * 2010-04-14 2011-10-20 Soon Hyung Hong Graphene/metal nanocomposite powd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436862A (zh) * 2011-09-08 2012-05-02 西北师范大学 石墨烯/纳米铜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56014A1 (en) * 2010-04-14 2011-10-20 Soon Hyung Hong Graphene/metal nanocomposite powd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174702A (zh) * 2011-01-11 2011-09-07 湖南大学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172500A (zh) * 2011-02-15 2011-09-07 江苏大学 一步合成石墨烯/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36862A (zh) * 2011-09-08 2012-05-02 西北师范大学 石墨烯/纳米铜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0317A (zh) * 2014-05-09 2014-09-24 浙江大学 一种铜-石墨烯复相的制备方法
CN104237352A (zh) * 2014-10-20 2014-12-2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于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管和锁核酸探针修饰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14427A (zh) * 2015-01-23 2015-05-13 上海大学 镍铜合金复合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及其应用
CN105293484A (zh) * 2015-12-10 2016-02-03 太原理工大学 氮掺杂石墨烯及其负载铜纳米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628764A (zh) * 2016-02-25 2016-06-01 衡阳师范学院 一种检测尿酸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5628764B (zh) * 2016-02-25 2018-07-24 衡阳师范学院 一种检测尿酸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149026A (zh) * 2016-06-13 2016-11-23 天津宝兴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CN106367785A (zh) * 2016-09-21 2017-02-01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无氰银石墨烯复合镀层及制备方法
CN106383158A (zh) * 2016-11-10 2017-02-08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银‑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过氧化氢无酶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3158B (zh) * 2016-11-10 2019-03-29 安阳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银-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过氧化氢无酶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RU2642800C1 (ru) * 2016-12-15 2018-01-2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тра Великого" (ФГАОУ ВО "СПбПУ")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омпозита медь - графен
CN107201535A (zh) * 2017-04-17 2017-09-26 南昌大学 一种利用有氧烧结制备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7236972A (zh) * 2017-04-17 2017-10-10 南昌大学 一种利用电沉积法制备石墨烯/铜复合粉的方法
CN107236972B (zh) * 2017-04-17 2019-02-26 南昌大学 一种利用电沉积法制备石墨烯/铜复合粉的方法
CN107557843A (zh) * 2017-08-10 2018-01-0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铜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15720A (zh) * 2017-09-15 2018-03-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自支撑还原氧化石墨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15720B (zh) * 2017-09-15 2020-04-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自支撑还原氧化石墨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41467A (zh) * 2018-03-09 2018-07-3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Ag/GO/Ti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中硝酸盐中的应用
CN108191007A (zh) * 2018-03-09 2018-06-22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Cu/GO/Ti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其在去除水中氨氮和硝酸盐中的应用
CN109596668A (zh) * 2018-10-12 2019-04-09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铜离子修饰增强气体传感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003781A (zh) * 2019-03-01 2019-07-12 湖南医家智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级结构石墨烯的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TWI736419B (zh) * 2020-09-15 2021-08-1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具銅-氧化石墨烯複合薄膜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感測器、其製造方法、其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設備
CN112960667A (zh) * 2020-12-28 2021-06-15 北京有研粉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铜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0667B (zh) * 2020-12-28 2023-08-18 北京有研粉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铜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6834A (zh) 一种石墨烯-铜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Zhang et al. One-pot green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s, and biosensor application of self-assembl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gold nanoparticle hybrid membranes
Liu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nanostructured α-Fe2O3 composites and their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supercapacitor and enzyme-free glucose detection applications
Zhong et al. Electrochemically controlled growth of silver nanocrystals on graphene thin film and applications for efficient nonenzymatic H2O2 biosensor
Chen et al.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of glucose by carbon cloth-supported Co3O4/PbO2 core-shell nanorod arrays
Yuan et al. Shape-and size-controlled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cupric oxide nanocrystals
Bai et al. Novel silver nanoparticle–manganese oxyhydroxide–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 prepared by modified silver mirror rea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Du et al. Immobilization-free direct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for DNA specific sequences based on electrochemically converted gold nanoparticles/graphene composite film
Pruna et al.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ZnO nanostructures by electrochemical hybridization with graphene oxide
Yusoff et al. Core-shell Fe3O4-ZnO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r enhanced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Meng et al. Fabrication of hematite (α-Fe2O3) nanoparticles using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Lv et al. Fe2TiO5-incorporated hematite with surface P-modification for high-efficiency solar water splitting
Zhu et al. A micromilled microgrid sensor with delaminated MXene-bismuth nanocomposite assembly for simultaneous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lead (II), cadmium (II) and zinc (II)
Zhao et al. A disposable and flexibl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s based on a one-step laser-induced surface modification: A new strategy for the batch fabrication of sensors
CN106290507A (zh) 使用新型可喷印碳化钛/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的方法
CN108698849A (zh) 通过在悬浮的非负载型石墨烯纳米片上生长氧化锌纳米棒或微米棒获得的石墨烯基复合纳米结构的生产
CN105565297B (zh) 电化学氧化切割碳纤维尖端面制备的石墨烯量子点及方法
Yang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core-shell Ni (SO 4) 0.3 (OH) 1.4/C and NiO/C nanobelts
CN103590089A (zh) 一种石墨烯/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Bindewald et al. Design of a new nanocomposite between bismuth nanoparticles and graphene oxide for development of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He et al. Superior pseudocapacitive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self-assembled MnO2/MXene films as positive electrodes for flexible supercapacitors
Huang et al. Growth of titanium oxide or titanate nanostructured thin films on Ti substrates by anodic oxidation in alkali solutions
CN104198560B (zh) 一种石墨烯修饰的多孔二氧化钛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3143369A (zh) 一种石墨烯-铂/铜纳米粒子多级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Zhu et al. Interfacial engineering regulating the peroxidase-like property of ternary composite nanofibers and their sensing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