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2020A - 立体成像系统、记录控制方法、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体成像系统、记录控制方法、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2020A
CN102892020A CN2012102536264A CN201210253626A CN102892020A CN 102892020 A CN102892020 A CN 102892020A CN 2012102536264 A CN2012102536264 A CN 2012102536264A CN 201210253626 A CN201210253626 A CN 201210253626A CN 102892020 A CN102892020 A CN 102892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trol unit
video signal
recording mediu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36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泽康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92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2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04N9/8227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the additional signal being at least another television signa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39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2D image sensors having a relative position equal to or related to the interocular d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96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0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7921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for more than one process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立体成像系统、记录控制方法、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和方法。立体成像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成像控制单元,分别控制第一和第二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一和第二透镜入射在一个对象上的入射光,在第一和第二处理帧内输出第一和第二影像信号的操作;第一和第二访问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在第一和第二处理帧内,记录第一和第二影像信号的第一和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如果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容量不足,通知访问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切换定时;和第二同步控制单元,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控制切换至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访问。

Description

立体成像系统、记录控制方法、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当将两个摄像机捕捉的影像生成一个立体影像(三维影像)时使用的一种立体成像系统、一种记录控制方法、一种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和一种再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已知一种生成立体影像(三维影像)的技术,通过使用两个摄像机捕捉的相同对象的影像,使用户能立体地观看,其中,安装的两个摄像机是用于匹配用户左右眼的视差。为了捕捉立体影像,必须使两个摄像机的影像记录的开始或停止操作,或影像再现的开始或停止操作(在下文称为处理开始/停止)相互匹配。
一个摄像机管理一个影像文件,在这个影像文件中,以“剪辑(clip)”为单位记录了每次记录从开始到结束生成的影像信号,从而可以通过一个记录介质以剪辑为单位读写所述影像文件。如果按下用于三维成像的左侧或右侧摄像机上的插槽切换按钮,或者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已满,摄像机将自动切换至插入切换插槽内的另一个记录介质并继续影像记录或再现。
JP-A-7-231420描述了一种关于静物摄像机的技术,所述静物摄像机在多个记录介质上记录影像信号。
发明内容
在相关技术的立体成像系统中,不具有对两个摄像机之间的互操作进行同步控制的纽带功能。因此,即使用户在两个摄像机上进行操作输入,由于操作输入的时间不同,两个摄像机可能不是同时开始或停止处理,使得很难同时切换装入多个插槽的记录介质。即使在捕捉三维影像的过程中,用于存储左影像或右影像的介质容量已满而切换一个插槽时,另一个插槽却不被切换。相应地,左影像剪辑和右影像剪辑的记录长度可能不同。
对于两个摄像机的开始或停止处理的时间来说,如果两个摄像机捕捉或再现的影像信号的处理帧不是完全匹配,会使在立体像中待再现的影像带来不适感,并得到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影象。在相关技术中,成像之后,必须使用附加在两个摄像机生成的剪辑文件上的时间代码等,匹配处理帧的开始/停止时间,以使其作为一项单独的作品。但是,如果左影像和右影像的剪辑文件的长度不同,在对左影像和右影像进行同步编辑或再现时,必须再次使左影像和右影像的开始定时完全匹配,从而导致很多不便。
JP-A-7-231420仅描述了使用单个摄像机在多个记录介质上连续记录影像信号的技术,而没有提到当使用两个摄像机捕捉立体影像时对影像记录或再现的准确控制。
因此,在立体影像的捕捉或再现期间,当切换记录介质时,准确地匹配记录介质的切换定时是合乎需要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有以下配置。首先,控制第一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一透镜入射的一个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一处理帧内输出第一影像信号的操作。其次,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记录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控制与第一透镜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二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二透镜入射的所述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二处理帧内输出第二影像信号的操作。同时,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记录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如果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剩余容量不足,则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
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具有以下配置。首先,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再现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其次,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再现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如果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再现的第一影像信号文件不存在,则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
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以这种方法,当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指示的操作开始时,可以同步切换分别记录有左影像和右影像的记录介质进行访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捕捉或再现立体影像的过程中,第一同步控制单元通知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当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切换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访问的时间。因此,第一和第二同步控制单元能同时切换记录介质进行访问,从而提高对记录介质进行访问切换的精确度,并使得当记录左影像和右影像时剪辑的长度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的外部配置实例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的内部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3A~3C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控制插槽切换定时的定时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剪辑文件的配置实例的说明性视图,所述剪辑文件记录在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待使用的记录介质上。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在编辑剪辑文件时操作实例的说明性视图,所述剪辑文件记录在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待使用的记录介质上。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随插槽切换而变化的记录介质存储容量的实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摄像机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在第一同步控制单元中,摄像机控制单元的接口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在第一同步控制单元中,用户接口控制单元的接口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在第一同步控制单元中,传输/接收控制单元的接口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立体成像摄像机的修改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实施例)进行说明。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1.实施例(两个摄像机的同步控制:立体成像系统的实例)
2.修改
<1.实施例>
【同步控制两个摄像机的实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文称这个实例)进行描述。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将描述一种立体成像系统10,用于对使用两个摄像机捕捉立体影像的、记录左影像和右影像的影像信号的记录介质的切换定时进行同步。所述立体成像系统10还用作一个再现立体影像的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另外,执行一个程序以实现用内部块协作执行的记录控制方法和再现控制方法。
图1示出了立体成像系统10的外部配置实例。
所述立体成像系统10包括作为一个成像装置的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所述成像装置能捕捉具有相同画面尺寸和帧数的二维影像。所述第一摄像机1捕捉左影像并生成第一影像信号,即左影像信号。所述第二摄像机2捕捉右影像并生成第二影像信号,即右影像信号。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包括公共线路端子。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通过该同步控制线路3可执行串行通信)连接到线路端子并互相传输和接收具有同步控制信号的通信数据包,所述同步控制信号包括用于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以帧为单位进行同步处理(例如,影像记录或再现)的控制指令。
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分别包括一个操作单元11,用户在操作单元11上进行操作输入来指示各单元的操作。对于所述操作单元11,例如使用了以下部件,摄像机本体上的操作开关(录像按钮、放像按钮等)、遥控器(未示出)、按钮、拨动开关、触控面板显示屏等。所述操作单元11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入,指示将存取从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切换至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的操作。在这个实例中,是利用主从关系进行控制,其中第一摄像机1是主设备,第二摄像机2是从设备。通过第一摄像机1的指令,对第二摄像机2的处理帧进行同步控制以匹配第一摄像机1的处理帧。
所述立体成像系统10还包括信号转换装置4,用于将从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输入的影像信号转换成三维影像信号。所述信号转换装置4将二维或三维影像信号输出至能显示二维或三维影像的显示装置5。
信号转换装置4接收来自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EE(电电模式)影像信号或Play影像信号。EE影像信号是这样的信号:该信号指示显示装置5将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捕捉的二维影像信号直接显示为2D影像。也就是说,EE影像信号这样的信号:该信号提取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输出的影像信号作为到显示装置5的输出,而不经过诸如HDD之类的存储单元。Play影像信号是这样的信号:该信号指示显示装置5将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再现的2D影像信号显示为3D影像。
信号转换装置4向显示装置5输出通信数据包,其中,由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输入的二维影像信号被结合成三维影像信号。当设置为二维显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显示装置5显示二维影像)时,选择由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输入的影像信号,从左影像和右影像中选择的影像被显示为二维影像。当设置为三维显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显示装置5显示立体影像)时,影像信号被显示成三维影像。
在捕捉立体影像时,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被安装在一个安装底座(台)6上。一般来说,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具有相同的放大倍数,且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设置的透镜间隔与人眼相当。经发现,用户能观看到通过结合此时捕捉的二维影像获得的立体影像,就像是自然的立体对象一样。
但是,如果将具有大外壳的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水平放置,对象成像时会产生大于人眼宽度的视差,而且当用户观看立体影像时,立体影像会带来不适感。例如,即使缩小视差,在成像的影像中,可以以立体像的形式观看在靠近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位置上的对象。同时,为了捕捉到不会带来不适感的立体影像,当视差加宽时,必须增加对象与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被安装在具有一个半反射镜7的安装底座6上。并且,将第一摄像机1设置在能直接通过半反射镜7输入对象的影像光的位置,而第二摄像机设置在能通过半反射镜7反射并输入对象的影像光的位置。以这种方法,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中的透镜的光轴以直角互相交叉。
图2示出了立体成像系统10的内部配置实例。
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通常具有相同的功能块。因此,在下文的描述中,L附加在表示第一摄像机1的功能块的参考数字上,R附加在表示与第一摄像机1的功能块相对应的第二摄像机2的功能块的参考数字上。在下文的描述中,当描述第一摄像机1的处理时,将第一摄像机1称为主摄像机,第二摄像机2称为另一摄像机。
第一摄像机1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操作单元11的操作输入的用户接口控制单元12、控制成像操作的第一成像控制单元13L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4。当操作单元11是一个触控面板显示屏时,用户接口控制单元12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第一摄像机1还包括用于控制存储在存储单元(未示出)中的影像的再现的再现控制单元15,和当在存储单元上记录影像时进行控制的记录控制单元16。第一摄像机1还包括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用于控制第二摄像机2的操作,使得与第二摄像机2的处理同步地进行成像操作或影像再现或影像记录。第一摄像机1还包括记录各种计数器值的RAM18,和控制传输和接收要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传输的通信数据包的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
第一摄像机1还包括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用于接收通过再现控制单元15再现左影像的指令或通过记录控制单元16记录左影像的指令。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控制对记录第一处理帧中的第一图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23L的访问,如数据读取/写入,或者监控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23L的状态。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依次访问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23L中的一个,并再现或记录左影像的影像信号。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23L被插入两个插槽(第一和第二插槽)中,并在每个插槽中进行第一影像信号的记录或再现。第二摄像机2中的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控制对记录第二处理帧中的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和23R的访问,或监控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和23R的状态。
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用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23L循环进行访问过程。例如,如果在记录第一影像信号时,插入第一插槽的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的存储容量已满,自动切换至访问插入第二插槽的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来记录余下的第一影像信号。第二摄像机2包括与第一摄像机1具有相同功能的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和两个插槽。分别插入两个插槽的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和23R记录右影像的影像信号。第二摄像机2中的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使用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和23R循环再现或记录右影像的影像信号作为第二影像信号。在下文的描述中,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23L以及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和23R可以缩写为记录介质。
用户接口控制单元12执行用于接收通过操作单元11的按钮(未示出)的操作输入的处理、用于接收来自遥控器(未示出)的操作输入的处理、以及用于接收通过远程设备,如无线局域网(LAN)的操作输入的处理。用户接口控制单元12处理根据来自图形用户界面(如触控面板)的操作输入的指令,并且执行用于在触控面板显示屏等设备上显示各种菜单或消息的处理。用户接口控制单元12将根据从操作单元11接收的操作输入的指令通知给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
第一成像控制单元13L控制第一成像设备的操作,该操作用于根据通过第一透镜入射到对象上的入射光针对要为第一处理帧插入的每个垂直同步信号在第一处理帧中输出第一图像信号。第二摄像机2具有用于控制第二透镜和第二成像装置的操作的第二成像控制单元13R。第一和第二成像装置可使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影像传感器等。第二成像控制单元13R控制与第一透镜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二成像装置的操作,以根据通过第二透镜入射的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二处理帧内输出第二影像信号。第一成像控制单元13L控制包括第一成像装置、影像处理机和第一透镜等的光学系统驱动单元的驱动。第一成像控制单元13L以像素为单位对从第一成像设备输出的影像信号进行校正,或者执行对光学系统驱动单元上的自动聚焦或自动白平衡处理的控制。
通过第一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L,将作为处理帧的帧数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写入RAM 14,所述第一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L对从第一成像控制单元13L获得的每个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数目进行计数。第一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L被用作将要由第一成像设备为第一处理帧插入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数目计数为第一处理帧的帧的数目。第一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L计数在成像时,由第一成像控制单元13L控制的与第一成像装置中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数量,RAM14记录由第一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L写入的垂直同步信号的数量。第二摄像机2中的第二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R被用作对要由第二成像设备为第二处理帧插入的第二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数目进行计数的第二计数单元,且第二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被记录在RAM 14中。
再现控制单元15通过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剪辑信息处理和剪辑文件解码过程,对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的访问过程,如剪辑文件写入和读取进行控制。记录控制单元16通过剪辑文件生成过程、恢复已删除剪辑文件的补救过程和影像信号编码过程,对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的访问过程进行控制。
如果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剩余容量不足,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通知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切换定时。在这个实例中,如果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的剩余容量不足,将切换至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进行访问。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控制切换至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访问。在这个实例中,将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切换至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R进行访问。当插入第二插槽的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的剩余容量不足时,切换至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进行访问。此时,在第二摄像机2中,由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R切换至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进行访问。
特别地,当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将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切换至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进行访问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进行以下过程。即从针对第二处理帧插入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和针对第一处理帧插入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之差来计算针对第二处理帧插入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根据针对第二处理帧插入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进行以下控制。即当已经通知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切换至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进行访问且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后,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控制切换至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进行访问。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将针对第二处理帧插入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通知给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当已经收到来自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的通知且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控制将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切换至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R进行访问。
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预先匹配第一处理帧的垂直同步信号和第二处理帧的垂直同步信号的生成定时。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对针对第二处理帧插入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进行计数,作为第二处理帧的帧数。同时,确定每次第二成像装置生成垂直同步信号从第二摄像机2接收的第二处理帧帧数和第一处理帧帧数之间的帧数差在多个帧周期内是否不变。当帧数差在多个帧周期内不变时,将多个帧周期与计算得到的第二处理帧帧数相加得到的帧数和通知给第二摄像机2作为第二摄像机2开始操作的定时。使用这种控制方式,第一摄像机1控制第二摄像机2开始所指示的操作的定时。
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将根据操作单元11的操作输入的指令通知给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并且在进行操作输入且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后,进行通知的操作。当从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收到通知且经过一段预定的时间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将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切换至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R进行访问。根据操作单元11的操作输入进行的待指示操作包括开始/停止成像或开始/停止影像再现,且第一和第二处理帧包括成像帧或再现帧。
这样,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计算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之间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的差值,或执行将操作指令定时与第二摄像机2同步的控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的详细过程如图7~10的流程图所示。
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具有与第一成像控制单元13L进行数据传输与接收的接口,且执行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的传输/接收控制单元接口处理。所述处理是通过分配给用于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的接口的模块进行的。RAM 18记录在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之间接收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所述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被用作第一摄像机1进行操作指示的触发值,或操作指令的开始值等。
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进行以下过程:传输和接收通信数据包、向第二摄像机2发送通信数据包、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转换通信数据包、控制包括线路端子的通信装置等。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计算(在这个实例中,根据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的产生次数)一个处理帧的开始定时,用于同步处理的开始/停止定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要求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向第二摄像机2发送用于指示在第二摄像机2上待进行的操作的控制数据和处理帧的数量。
当在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上进行成像时,第一摄像机1执行第二摄像机2上的同步锁相,以同步处理帧的开始定时。在垂直同步信号的生成定时开始同步,且同步定时的偏移量被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控制在与一条线相对应的时间内。
通过同步锁相实现处理帧开始定时同步的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检测由在各个相机上运行的软件程序计数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之间的差值,从而确保控制时的帧精度。如果作为主设备的第一摄像机1收到来自用户的切换插槽的操作指令,第一摄像机1指示作为从设备的第二摄像机2在一个或多个帧之后的一个定时处同时进行插槽切换。
在处理帧开始的定时处垂直同步信号出现。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根据帧数差,为第二摄像机2的操作掌握一个处理帧的帧数。当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的剩余容量不足且需要将第一插槽切换至第二插槽时,或者如果收到用户操作输入的插槽切换的操作指令时,第一摄像机1进行以下操作。即第一摄像机1控制第二摄像机2在一个或多个帧之后的一个定时处与第一摄像机1同时进行插槽切换的操作。这样,第一摄像机1通过进行同步控制,使第二摄像机2的处理定时和作为第一摄像机1的处理定时的每个帧相匹配。
在摄像机之间传输的通信数据包包括表示命令类型的K字段(4字节)、表示数据长度(4字节)的L字段和表示数据细节的V字段(最多64字节)。K字段存储指示同步的数据,V字段存储表示主摄像机插槽切换开始的数据的细节。例如,如果在K字段中包括表示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的通知的数据,则V字段包括主摄像机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如果在K字段中包括表示剪辑文件格式的信息,则V字段包括表示影像的画面尺寸、帧速率和比特率的信息。
由软件程序控制的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传输和接受通信数据包,从而与各自的帧同步进行处理。相应地,按照各自的帧同时开始或停止记录同时捕捉的影像,或按照各自的帧同时再现或停止相同格式的内容是可能的。因此,当在两个摄像机之间或单个摄像机内划分一个同步控制单元时,各自的同步控制单元进行异步通信来检测同步计数器的差值,从而用帧精度对记录介质的切换进行控制。
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还被用作同步再现影像的再现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摄像机2被用作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连接的另一个再现装置。此时,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控制在第一处理帧内再现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控制在第二处理帧内再现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如果要从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再现的第一影像信号的文件不存在,通知访问不同于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的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的切换定时。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控制切换至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的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R进行访问。
由操作单元11的操作输入指示的操作包括对第一和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成像开始/停止或访问切换。第一和第二处理帧包括成像帧或再现帧。
图3A~3C是示出了第二摄像机2的操作时间被第一摄像机1控制的实例的定时图。图3A示出了在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未进行同步控制的状态下的定时图的实例。
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使用在不同时间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以便匹配开始定时,并根据在相邻垂直同步信号的一段时间内确定的处理帧来进行成像或再现。当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在帧速率相同的处理帧内操作时,难以准确匹配用户操作摄像机各自的操作单元11以启动摄像机的时间,且处理帧的上升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在相关技术中,如果对象是在处理帧的开始定时不同的状态下进行成像,则在成像后必须对左影像帧和右影像帧的时间进行匹配。
图3B示出了根据第一摄像机1的处理帧同步锁相的第二摄像机2的处理帧的实例。
在这个实例中,进行控制以匹配第一摄像机1的处理帧开始定时和第二摄像机2的处理帧开始定时,且第一摄像机1的垂直同步信号被用作匹配处理帧开始定时的同步信号。第二摄像机2通过由第一摄像机1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传输的同步控制信号对处理帧进行同步锁相。因为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1具有相同的配置,第二摄像机2的处理帧可以用作同步锁相第一摄像机1的处理帧的同步信号。
下面将对匹配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处理帧开始定时的过程进行描述。
第一,在处理帧的初始时间生成垂直同步信号的同时,第一摄像机1将所计数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通知给第二摄像机2。所述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被用作处理帧的计数器值。
同样地,在处理帧的初始时间生成垂直同步信号的同时,第二摄像机2将所计数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通知给第一摄像机1。在图3B中,为了便于描述,第一摄像机1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以n,n+1,进行计数,第二摄像机2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以m,m+1,...进行计数。
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在一个帧周期内互相通知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此操作在多个帧上进行。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通过用第一摄像机1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减去在多个帧内获取的第二摄像机2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来计算差值Δ。在这个实例中,差值Δ的计算公式为Δ=n-m,且当计算的差值Δ在多个帧上连续具有相同的值时,差值Δ被作为平均值。
在第二摄像机2的第(m+3)帧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即第(m+3)帧的计数器值不是在与第一摄像机相同的第(m+3)帧中通知的,而是在第(m+4)帧中通知的。例如,存在这样的情况,即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不能在第一处理帧的周期内向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通知第一处理帧的帧数。还存在这样的情况,即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不能在第一处理帧的周期内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接收第二处理帧的帧数。此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在第一处理帧的下一个帧周期内向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通知第一处理帧的帧数。可替代地,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接收第二处理帧的帧数。因此,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和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能可靠地互相通知处理帧的帧数。
如图3B所示,当与相同的差值Δ(等于或大于预先确定的次数)不同的第二差值Δ′小于预先确定的次数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丢弃第二差值Δ′。在图3B的实例中,第二差值Δ′是通过公式Δ′=(n+4)-(m+3)=n-m+1计算的,且意外地偏离平均值的第二差值Δ′被丢弃。这样,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能根据差值Δ掌握相对于第一摄像机1的处理帧,第二摄像机2的处理帧的偏移的量。
图3C示出了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实际上进行插槽切换的时间的实例。
如图3B所示,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掌握差值Δ。在图3C中,为了便于描述,第一摄像机1的处理帧以x,x+1,...进行计数,第二摄像机2的处理帧以y,y+1,...进行计数。
当从第(x+5)帧进行插槽转换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指示第二摄像机2将第(x+5-Δ)帧的计数器值改写为第(y+5)帧的计数器值。此时,第二摄像机2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将第(y+5)帧的计数器值重写为第(x+5-Δ)帧的计数器值。因此,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能在附图中星号指示的、与相同帧的计数器值相同的时间进行插槽切换。
图4示出了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待使用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剪辑文件的配置实例。
假设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23L和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23R被插入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第一和第二插槽中。
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将第一影像信号以剪辑为单位记录在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23L上,并将第一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通知给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还进行控制将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接收的第二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记录在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23L上。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将第二影像信号以剪辑为单位记录在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和23R上,并将第二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通知给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还进行控制将从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接收的第一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记录在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和23R上。
特别地,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和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按如下方式共享附加在各自的记录介质上的剪辑名称。
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首先开始用插入第一插槽的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记录影像信号。同时,在插入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插槽中的记录介质上生成一个名称为190_0001L_01的剪辑。同样地,在插入第二摄像机2的第一插槽中的记录介质上生成一个名称为190_0001R_01的剪辑。
当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捕捉到三维影像并将影像信号记录在各自的影像信号记录介质上时,一对作为三维影像的剪辑的信息(“与***配对”的一部分)被写入各自的剪辑。在连续记录三维影像的过程中,操作两个摄像机将第一插槽切换至第二插槽。同时,在插入第二摄像机2的第二插槽中的记录介质上生成了名称为190_0001L_02的剪辑。同样地,在插入第一摄像机1的第二插槽中的记录介质上生成一个名称为190_0001R_02的剪辑。
图5示出了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待使用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剪辑文件的编辑操作的实例。
当第一影像信号正在被写入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而要切换至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进行访问时,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进行控制将第一影像信号以镜头为单位进行记录,所述镜头是通过合并切换前和切换后的剪辑形成的。当第二影像信号正在被写入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而要切换至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R进行访问时,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进行控制将第二影像信号以镜头为单位进行记录,所述镜头是通过合并切换前和切换后的剪辑形成的。
如果进行了插槽切换,且从记录介质的格式的角度单次记录操作生成了多个剪辑,则将生成的多个剪辑合并处理成一个镜头。三维影像记录生成的镜头具有一对作为三维影像的镜头的信息,使用一对镜头的信息将左影像和右影像的镜头结合在一起,且左影像和右影像的镜头可当成包括三维影像信号的三维影像数据进行处理。
图6示出了随插槽切换而变化的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的实例。
假设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23L和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23R被插入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第一和第二插槽中。
在记录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即被插入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插槽中的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的剩余容量用完了。此时,即使插入第二摄像机2的第一插槽中的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R还有剩余容量,在第一和第二插槽之间进行切换。切换后,在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上生成了名称为190_0001L_02的剪辑,在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R上生成了名称为190_0001R_02的剪辑,且在各自的剪辑上写入一对剪辑的信息。如果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的剩余容量用完了,插槽被自动切换,且在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上生成了一个剪辑。第二摄像机2中的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切换是根据第一摄像机1中的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切换来进行的。因此,即使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2L和22R的剩余容量不同,如果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23L和23R具有相同的剩余容量,则能生成具有相同长度的剪辑。
下面,将参照图7~图10,对立体成像系统10的处理示例,特别是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的处理示例进行描述。虽然在这个实例中,由于第一摄像机1被用作主设备,将提供的描述是关于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的,即使当第二摄像机2被用作主设备时,第二摄像机2可进行与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相同的下述过程。
图7示出了第一摄像机1的处理示例。
首先,如果同步控制线路3与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线路端子相连,通过使用一个菜单屏幕(未示出)的操作单元11的用户操作输入,开启同步控制线路模式(步骤S1)。如果开启了同步控制线路模式,在具有主从关系的两个摄像机各自的处理帧内,可以在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之间同步地进行成像或影像再现,其中,第一摄像机1为主设备,第二摄像机2为从设备。如果关闭同步控制线路模式,则两个摄像机独立操作,互不影响。
然后,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进行串行通信来互相通知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2)。同时,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检测主摄像机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和从第二摄像机2接收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之间的差值。如果在连续N个帧(在该实例中,5个帧)内的差值相同,则第一摄像机1确定差值(步骤S3)。
接下来,第一摄像机1接收具有基于操作单元11操作输入的操作信号的插槽切换指令。在这个实例中,假设收到的“插槽切换指令”作为“开始或停止处理的指令”。通过这个指令,考虑指示第二摄像机2需要的通信时间,在多个帧之后,第一摄像机1指定一个处理帧的计数器值,并向第二摄像机2发送操作指令(步骤S4)。在图3A~图3C所示的定时图中,这个过程是在5个帧之后进行的。
这样,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按照在相同定时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的定时,在相同帧的定时处切换插槽,来切换访问的记录介质(步骤S5)。
下面,将参照图8~图10,对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中各个单元的接口的处理示例进行描述。在下文的描述中,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与各个控制单元进行数据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被称为接口过程。
图8示出了第一成像控制单元13L在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中的接口的处理示例。
首先,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等待由第一成像装置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中断(步骤S11)。如果出现垂直同步信号的中断,第一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L将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写入RAM14。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从RAM14获得所述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12)。
第一摄像机1启动后,由第一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L从0至255对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进行计数。第一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L开始计数时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是一个随机值。如果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同步稳定,则差值Δ具有一个固定值,相应地,计算当操作开始时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的绝对值。因此,没有必要将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重设为0。
然后,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将从RAM14读取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传输至第二摄像机2(步骤S13)。传输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的过程是由对第一成像控制单元13L的接口进行处理的模块进行。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要求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进行传输,因此进行了传输过程。
接下来,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确定主摄像机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是否等于当第二摄像机2开始操作时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14)。当两个值相同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指示再现控制单元15或记录控制单元16进行再现或记录影像(步骤S15)。当两个值不同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不进行任何处理并结束过程。
图9示出了用户接口控制单元12在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中的接口的处理示例。
首先,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等待具有操作信号的、基于用户操作输入的操作指令(步骤S21)。操作指令来自用户的处理帧时间不确定。因此,在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收到操作指令后,进行同步锁相使垂直同步信号在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之间的相同定时生成,从而在处理帧的开头,即垂直同步信号生成的定时起开始指示的操作。
第一摄像机1向第二摄像机2发送操作信号来通知基于操作单元11操作输入的操作指令。操作信号到达第二摄像机2的时间不确定,且实际进行操作的时间也不清楚。相应地,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通过由第一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L和第二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20R预先计数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来计算差值Δ。因此,使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可以同步开始操作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是考虑到差值Δ来计算的。
然后,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通过从第二摄像机2接收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确定的差值Δ,来计算当第二摄像机2开始操作时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22)。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与步骤S22的处理并行计算当第一摄像机1开始操作时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23)。
在步骤S21接下来的步骤中,向步骤S23分出来的虚线表示当第一摄像机1为从设备时进行的过程。提供该处理的原因是,待进行的处理根据从操作单元11接收的操作指令的参数是主摄像机的计数器值还是另一个摄像机的计数器值而改变。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向第二摄像机2(当操作指令发出时)传输操作信号或(当操作开始时)传输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24),并结束过程。
图10示出了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在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中的接口的处理示例。
首先,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等待接收将来自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31)。如果没有收到来自第二摄像机2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则结束过程。
如果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收到来自第二摄像机2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32),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将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写入RAM 18。此后,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从RAM 18获得所述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33)。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计算从RAM 14读取的主摄像机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和从RAM 18读取的第二摄像机2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之间的差值Δ(步骤S34)。
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计算在各个帧内的差值Δ,且最近的差值Δ是在步骤S34中计算的。在下文的描述中,由于由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在一个帧前计算的差值是从一个帧前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计算的值,该差值被称作“前一差值”,而在步骤S34中计算的差值Δ被称作“当前差值”。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确定当前差值是否等于前一差值(步骤S35)。由于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多次确定差值Δ是否具有一个定值,将一个差值确定计数器值写入RAM14(步骤S36),其中,当当前差值和前一差值相等时,将差值确定计数器值和次数相加。
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确定差值Δ是否是能增加差值确定计数器值的一个值,还是与第二差值Δ′相对应的一个异常值(步骤S37)。当差值Δ是异常值时,不进行处理。当差值Δ是能增加差值确定计数器值的值时,在步骤S38中,将前一差值改写为确定的差值。
在这个实例中,为了确定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的差值Δ,使用所述差值确定计数器值。例如,如图3C所示,当通过同步控制线路3传输的通信数据包被延迟时,存在当前差值和前一差值不相等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作为当前差值计算的差值Δ可以被丢弃,当当前差值和前一差值连续N次(在这个实例中,5次)不相等时,进行控制使差值不被视作正确的差值Δ。
当差值Δ变化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暂时将变化的差值Δ写入RAM14作为“前一差值”。此后,如果计算出相同的差值Δ,将RAM14中的差值确定计数器值增加1。当当前差值和前一差值连续地具有相同的值时,每次都将差值确定计数器值继续增加。这样,当当前差值和前一差值在N个帧上具有相同的值时,则计算出由上述差值Δ表示的“确定差值”(步骤S38)。当当前差值和前一差值连续N次具有相同的值时,将差值确定计数器值改写为N,并结束过程(步骤S39)。每次当前差值和前一差值具有相同的值时,数值N都增加。
在步骤S35中,当前一差值和当前差值不同时,将写入RAM 14的前一差值更新至当前差值(步骤S40)后,将差值确定计数器值改写成初始值1(步骤S41)。此后,重复步骤S31~S39的处理来计算是否由当前差值表示的值成为确定差值Δ。
有这样的情况,即第一摄像机1被设定为从设备,第二摄像机2被设定为主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摄像机1的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接收来自第二摄像机2的操作信号,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分析由第二摄像机2指示的操作(步骤S42)。第一摄像机1的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接收当第二摄像机2开始操作时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43),并将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写入第一摄像机1的RAM18。与步骤S43的处理并行,第一摄像机1的第一同步控制单元17L计算当主摄像机的操作从确定差值开始时的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步骤S44),并进行由第二摄像机2控制的操作。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10,通过使用具有主从关系的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垂直同步信号的生成定时互相匹配,然后计算出垂直同步信号计数器值的差值Δ。相应地,考虑到差值Δ,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可以同时切换记录介质。因此,无需考虑记录介质之间剪辑划分的时间随记录介质切换而变化的情况进行编辑。相应地,在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切换记录介质上生成的剪辑具有1∶1的长度比,从而保证以相同的定时执行成像。由于剪辑生成开始定时以帧为单位都相同,当再现或编辑三维影像时,很容易暂时匹配左影像和右影像的帧。
同时,能确定实际进行插槽切换的帧的数量,且当达到帧数时,两个摄像机能同时进行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之间的插槽切换。此时,用户仅需在作为主设备的第一摄像机1的操作单元11上进行操作输入,则第二摄像机2进行与第一摄像机1相同的操作。相应地,根据处理帧的开始定时,能准确地控制两个摄像机的插槽切换。
处理帧的开始定时和影像信号的垂直同步信号的生成定时相匹配,从而可以在处理帧内准确地匹配操作。因此,当对象被成像后,无需执行匹配处理帧的操作或有效地进行编辑操作。在影像再现期间,可以在两个摄像机中同步地进行再现操作,并且能消除由处理帧的变化造成的立体影像中的不适感。
计算的差值Δ等于或大于一个预先确定的次数,且数值的可靠性高。因此,可以使用差值Δ很容易地匹配处理帧。如果用户操作第一摄像机1,第二摄像机2自动地同步操作,因此用户可能不会注意到插槽切换定时的匹配。
由于作为一个异常值获得的第二差值Δ′被丢弃,第二差值Δ′对同步控制没有影响。从这点来说,可以提高对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进行同步控制的可靠性。
<2.修改>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例是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以上下方向设置,但如果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外壳尺寸减小,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安装。
虽然上文描述的实例是同步控制线路3作为有线电缆与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相连,但传输/接收控制单元19也可以是符合无线通信标准的适配器,从而可以以无线的方式传输通信数据包。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例是本发明应用于包括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立体成像系统10(见图1),但在一个双镜头摄像机中,也可以进行用于匹配插槽切换定时的同步控制。第二同步控制单元17R可以确定一个主从关系,其中,第一访问控制单元21L为从设备,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1R为主设备。当进行成像时,右影像信号可以是第一影像信号,左边影像信号可以是第二影像信号。
图11示出了立体成像摄像机30的外部配置实例。
与立体成像系统10相似,立体成像摄像机30可以通过信号转换装置4在显示装置5上显示二维或三维影像。立体成像摄像机30是包括两个透镜(未示出)的双镜头摄像机,因此使用一个摄像机即可捕捉立体影像。立体成像摄像机30包括立体成像系统10中的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内部块。这样,当将相当于第一摄像机1和第二摄像机2的、能捕捉左影像和右影像的成像系统置于单个摄像机时,可以在确保帧精度的同时,通过上述插槽切换方法进行插槽切换。这样,本实例的记录或再现控制方法并不仅限于使用多个摄像机的成像系统,而是也可以应用于能同时捕捉左影像和右影像的单个摄像机。
上述实施例的一系列处理可以由硬件或软件来执行。当由软件执行一系列处理时,所述处理可以由计算机执行,其中,所述计算机的专用硬件包含构成软件的程序,或所述计算机安装有执行各种功能的程序。例如,构成所需软件的程序可以安装在通用的个人电脑等设备上,以执行一系列处理。
可以为系统或设备提供一个用于记录软件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代码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因此,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控制装置,如CPU)能读取并执行存储在记录介质上的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所述功能。
例如,可以使用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磁带、非易失存储卡或ROM等作为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程序代码的记录介质。
由计算机读取的程序代码被执行,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等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执行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本文也包含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由该处理过程实现的情况。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应用和修改。
本发明可以按照以下配置实施:
(1)一种立体成像系统,包括第一成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一透镜入射的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一处理帧内输出第一影像信号的操作;第一访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记录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第二成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与第一透镜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二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二透镜入射的所述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二处理帧内输出第二影像信号的操作;第二访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记录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第一同步控制单元,用于如果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剩余容量不足,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和第二同步控制单元,用于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2)如(1)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其中,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将第一影像信号以剪辑为单位记录在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上,将第一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通知给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并将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接收的第二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记录在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上,以及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将第二影像信号以剪辑为单位记录在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上,将第二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通知给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并将从第一同步控制单元接收的第一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记录在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上。
(3)如(1)或(2)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进一步第一计数单元,用于对由第一成像装置向第一处理帧中插入的第一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进行计数;以及第二计数单元,用于对由第二成像装置向第二处理帧中插入的第二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进行计数;其中,当第一访问控制单元从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切换至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访问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根据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和插入在第一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之间的差值,计算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并且基于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在从向第二访问控制单元通知切换对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的定时经过了一段预定的时间时,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切换对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以及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将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通知给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并且在从接收到来自第一同步控制单元的该通知经过了所述一段预定的时间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从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切换至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访问。
(4)如(3)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其中,当第一影像信号和第二影像信号正在被写入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和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而要切换至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和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访问时,第一访问控制单元和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将第一影像信号和第二影像信号以镜头为单位进行记录,所述镜头是通过合并切换前和切换后的剪辑形成的。
(5)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其中,第一计数单元将第一成像装置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计数为第一处理帧的帧数,第一同步控制单元预先匹配第一处理帧的垂直同步信号和第二处理帧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定时,并且当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将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第二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计数为第二处理帧的帧数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向第二同步控制单元通知通过将在每次由第二成像装置生成第二垂直同步信号时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接收到的第二处理帧的帧数和第一处理帧的帧数之间的帧数的差值在多个帧周期中为恒定值时计算出的第二处理帧的帧数与所述多个帧周期相加而获得的帧数,作为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开始操作的定时。
(6)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进一步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操作输入指示切换对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的操作,其中,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将根据所述操作输入的指令通知给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并且在从进行所述操作输入经过了所述一段预定的时间后,进行所通知的操作;和在经收到来自第一同步控制单元的通知后经过了所述一段预定的时间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切换对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7)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其中,当不能在第一处理帧的周期内向第二同步控制单元通知第一处理帧的帧数时,或者不能在第一处理帧的周期内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二处理帧的帧数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在第一处理帧的下一个帧周期内将第一处理帧的帧数通知给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或者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接收第二处理帧的帧数。
(8)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其中,当获得了小于一个预先确定的次数的第二差值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丢弃该第二差值,其中所述第二差值不同于所获得的等于或大于该预先确定的次数的差值。
(9)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其中,由操作单元的操作输入指示的操作包括成像开始/停止或者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和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切换,且第一处理帧和第二处理帧包括成像帧或再现帧。
(10)一种记录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第一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一透镜入射的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一处理帧中输出第一影像信号的操作;使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记录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控制与第一透镜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二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二透镜入射的所述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二处理帧中输出第二影像信号的操作;使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记录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如果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剩余容量不足,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和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11)一种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包括第一访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再现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第二访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再现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第一同步控制单元,用于如果从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再现的第一影像信号的文件不存在,则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和第二同步控制单元,用于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12)一种再现控制方法,包括:使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再现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使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再现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如果从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再现的第一影像信号的文件不存在,则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和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本发明包含的主旨与2011年7月22日在日本专利局存档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1-160642公开的内容相关,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内容的范围内,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存在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Claims (12)

1.一种立体成像系统,包括:
第一成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一透镜入射的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一处理帧内输出第一影像信号的操作;
第一访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记录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第二成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与第一透镜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二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二透镜入射的所述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二处理帧内输出第二影像信号的操作;
第二访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记录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第一同步控制单元,用于如果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剩余容量不足,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和
第二同步控制单元,用于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
其中,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将第一影像信号以剪辑为单位记录在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上,将第一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通知给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并将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接收的第二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记录在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上,以及
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将第二影像信号以剪辑为单位记录在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上,将第二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通知给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并将从第一同步控制单元接收的第一影像信号的剪辑名称记录在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还包括:
第一计数单元,用于对由第一成像装置向第一处理帧中插入的第一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进行计数;以及
第二计数单元,用于对由第二成像装置向第二处理帧中插入的第二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进行计数;
其中,当第一访问控制单元从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切换至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访问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根据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和插入在第一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之间的差值,计算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并且基于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在从向第二访问控制单元通知切换对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的定时经过了一段预定的时间时,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切换对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以及
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将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通知给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并且在从接收到来自第一同步控制单元的该通知经过了所述一段预定的时间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从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切换至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访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
其中,当第一影像信号和第二影像信号正在被写入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和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而要切换至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和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进行访问时,第一访问控制单元和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将第一影像信号和第二影像信号以镜头为单位进行记录,所述镜头是通过合并切换前和切换后的剪辑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
其中,第一计数单元将第一成像装置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计数为第一处理帧的帧数,
第一同步控制单元预先匹配第一处理帧的垂直同步信号和第二处理帧的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定时,并且当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将插入在第二处理帧中的第二垂直同步信号的产生次数计数为第二处理帧的帧数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向第二同步控制单元通知通过将在每次由第二成像装置生成第二垂直同步信号时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接收到的第二处理帧的帧数和第一处理帧的帧数之间的帧数的差值在多个帧周期中为恒定值时计算出的第二处理帧的帧数与所述多个帧周期相加而获得的帧数,作为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开始操作的定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还包括:
操作单元,用于根据操作输入指示切换对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的操作,
其中,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将根据所述操作输入的指令通知给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并且在从进行所述操作输入经过了所述一段预定的时间后,进行所通知的操作;和
在经收到来自第一同步控制单元的通知后经过了所述一段预定的时间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切换对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
其中,当不能在第一处理帧的周期内向第二同步控制单元通知第一处理帧的帧数时,或者不能在第一处理帧的周期内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二处理帧的帧数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在第一处理帧的下一个帧周期内将第一处理帧的帧数通知给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或者从第二同步控制单元接收第二处理帧的帧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
其中,当获得了小于一个预先确定的次数的第二差值时,第一同步控制单元丢弃该第二差值,其中所述第二差值不同于所获得的等于或大于该预先确定的次数的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成像系统,
其中,由操作单元的操作输入指示的操作包括成像开始/停止或者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和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切换,且第一处理帧和第二处理帧包括成像帧或再现帧。
10.一种记录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一透镜入射的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一处理帧中输出第一影像信号的操作;
使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记录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控制与第一透镜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第二成像装置根据通过第二透镜入射的所述对象的入射光在第二处理帧中输出第二影像信号的操作;
使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记录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如果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剩余容量不足,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和
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11.一种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包括:
第一访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再现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第二访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再现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第一同步控制单元,用于如果从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再现的第一影像信号的文件不存在,则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和
第二同步控制单元,用于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12.一种再现控制方法,包括:
使第一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一处理帧内再现第一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使第二访问控制单元控制对在第二处理帧内再现第二影像信号的多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访问;
如果从第一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再现的第一影像信号的文件不存在,则通知切换到访问不同于所述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一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定时;和
执行控制以与所通知的定时同步地切换到访问不同于第二访问控制单元要访问的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的另一个第二影像信号记录介质。
CN2012102536264A 2011-07-22 2012-07-16 立体成像系统、记录控制方法、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28920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0642 2011-07-22
JP2011160642A JP5927795B2 (ja) 2011-07-22 2011-07-22 立体映像撮像システム、記録制御方法、立体映像再生システム及び再生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2020A true CN102892020A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3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36264A Pending CN102892020A (zh) 2011-07-22 2012-07-16 立体成像系统、记录控制方法、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37647B2 (zh)
JP (1) JP5927795B2 (zh)
CN (1) CN10289202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5539A1 (zh) * 2014-07-29 2016-02-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物体运动轨迹拍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6231100A (zh) * 2016-07-29 2016-12-1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视频处理的方法和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1300B2 (ja) 2011-06-07 2015-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TWI524735B (zh) * 2012-03-30 2016-03-01 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維影像產生方法及裝置
FR3004881B1 (fr) 2013-04-19 2015-04-17 Kolor Procede de generation d'un flux video de sortie a partir d'un flux video large champ
WO2015136798A1 (ja) * 2014-03-13 2015-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075357B2 (ja) * 2014-11-19 2017-02-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033928B1 (en) 2015-10-29 2018-07-24 Gopr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olling shutter compensation for multi-camera systems
US9792709B1 (en) 2015-11-23 2017-10-17 Gopr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age alignment
US9973696B1 (en) 2015-11-23 2018-05-15 Gopr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age alignment
US9848132B2 (en) * 2015-11-24 2017-12-19 Gopro, Inc. Multi-camera time synchronization
US9602795B1 (en) 2016-02-22 2017-03-21 Gopr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and viewing a spherical video segment
US9973746B2 (en) 2016-02-17 2018-05-15 Gopr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nting and viewing a spherical video segment
US10432855B1 (en) 2016-05-20 2019-10-01 Gop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key frame moments to construct spherical images
US9934758B1 (en) 2016-09-21 2018-04-03 Gop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mulating adaptation of eyes to changes in lighting conditions
US10268896B1 (en) 2016-10-05 2019-04-23 Gop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video highlight based on conveyance positions of video content capture
US10194101B1 (en) 2017-02-22 2019-01-29 Gop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olling shutter compensation using iterative process
CN110430375B (zh) * 2019-07-23 2021-07-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8865A1 (de) * 2002-10-18 2004-06-03 Heinrich Bode 3D System mit zwei asyncronen Videocamcordern
CN101588512A (zh) * 2009-01-07 2009-11-25 深圳市掌网立体时代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摄像装置及方法
CN101667438A (zh) * 2009-09-17 2010-03-10 钟磊 立体视频的记录和播放方法
CN101790106A (zh) * 2010-03-12 2010-07-2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双目视频同步采集设备
CN102033415A (zh) * 2009-09-27 2011-04-27 深圳市掌网立体时代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数码成像同步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5780B2 (ja) 1994-02-16 2005-02-02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9094724A (ja) * 2007-10-05 2009-04-30 Fujifilm Corp 撮像装置
JP2012204987A (ja) * 2011-03-24 2012-10-22 Sony Corp 撮像装置、同期制御方法、再生装置及び立体映像撮像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8865A1 (de) * 2002-10-18 2004-06-03 Heinrich Bode 3D System mit zwei asyncronen Videocamcordern
CN101588512A (zh) * 2009-01-07 2009-11-25 深圳市掌网立体时代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摄像装置及方法
CN101667438A (zh) * 2009-09-17 2010-03-10 钟磊 立体视频的记录和播放方法
CN102033415A (zh) * 2009-09-27 2011-04-27 深圳市掌网立体时代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数码成像同步装置和方法
CN101790106A (zh) * 2010-03-12 2010-07-2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双目视频同步采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5539A1 (zh) * 2014-07-29 2016-02-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物体运动轨迹拍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6231100A (zh) * 2016-07-29 2016-12-1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视频处理的方法和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21450A1 (en) 2013-01-24
US8937647B2 (en) 2015-01-20
JP5927795B2 (ja) 2016-06-01
JP2013026880A (ja) 2013-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2020A (zh) 立体成像系统、记录控制方法、立体影像再现系统和方法
CN102893613B (zh) 立体图像再生装置及方法、立体摄像装置、立体显示器装置
US10958820B2 (en) Intelligent interface for interchangeable sensors
US8384802B2 (en)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generating apparatus
JP2011239379A (ja)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5371845B2 (ja)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並びに3次元情報取得装置
CN102860019A (zh) 立体图像再生装置及方法、立体摄像装置、立体显示器装置
CN102695068A (zh) 成像设备、同步控制方法、再现设备和立体视频成像系统
US10074343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output apparatus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output method
CN102959969A (zh) 单眼立体摄像装置
US20120062554A1 (en)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03782594A (zh) 立体视频成像系统和同步控制方法
JP5449535B2 (ja) 立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4598786A (zh) 多摄像头的帧同步控制方法及自行走设备
CN103329549B (zh) 立体视频处理器、立体成像装置和立体视频处理方法
CN103339948B (zh) 3d视频再现装置、3d成像装置和3d视频再现方法
JP2005020606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2984451A (zh)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JP2011135252A (ja) 立体映像撮影用カメラ調整補助装置
KR101146331B1 (ko) 초고화질 영상 재생 모듈을 이용한 dvr 시스템
KR101222101B1 (ko) 스테레오스코픽 영상의 생성 장치
JP5297899B2 (ja) 立体映像調整装置、立体映像調整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80087256A (ko) 복수개의 이동통신단말기를 이용한 다시점 영상 획득 방법및 시스템
CN103905698A (zh) 摄像设备
JP7134636B2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