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6000A -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6000A
CN102886000A CN2012104356073A CN201210435607A CN102886000A CN 102886000 A CN102886000 A CN 102886000A CN 2012104356073 A CN2012104356073 A CN 2012104356073A CN 201210435607 A CN201210435607 A CN 201210435607A CN 102886000 A CN102886000 A CN 102886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
preparation
lenitive
mixture
pi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56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6000B (zh
Inventor
顾维菊
程地英
胡红英
陈顺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ji Group Chongqing No2 Chinese Medicine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ji Group Chongqing No2 Chinese Medicine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ji Group Chongqing No2 Chinese Medicine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ji Group Chongqing No2 Chinese Medicine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356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6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6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6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6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6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eds, Soups, And Other Foo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炒六神曲、炒麦芽和二分之一配方量的茯苓粉碎,得药粉;将制半夏、焦山楂、炒莱菔子、陈皮、连翘和剩余茯苓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1.33的稠膏;将制得的稠膏和99%~99.5%的药粉混合,加入饴糖,混合后放入料仓内,制条,使混合物成为圆柱形的条子;将条子切成每3丸1.38~1.42g的药丸,然后搓丸;先将药丸进行第一次微波干燥,再用剩余药粉包衣,最后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6%,即得保和丸;制得药丸浓缩程度高,外观合格,外表无裂纹,药丸成圆球形,干燥后崩解时间短。

Description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保和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和丸(浓缩丸)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标准编号为WS3-B-1394-93,具有温和胃的功能。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其处方为山楂(焦)300g,半夏(制)100g,六神曲(炒)100g,茯苓100g,莱菔子(炒)50g,陈皮50g,连翘50g,麦芽(炒)50g。标准制法是将六神曲、麦芽、茯苓 50g粉碎成细粉,剩余茯苓、半夏、山楂、莱菔子、陈皮和连翘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第二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稠膏,与上述药粉混匀,加入饴糖适量,混匀,制丸干燥,打光,即得。制得的药丸规格为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每次服用量多,服用不方便。为了减少服用量,制成每3丸相当于原生药3g,但是按照上述工艺进行制丸,由于药丸粒直径大,浓缩程度高,制得的药丸外观不合格,表现为外表裂纹深,药丸不成圆球形,同时干燥时间长,干燥后崩解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保和丸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适当的饴糖,改进干燥工艺,从而克服现有技术制得的大药丸,表面粗糙,不圆,崩解时间不合格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为: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将配方量的炒六神曲、炒麦芽和二分之一配方量的茯苓粉碎,得药粉,备用;
b.将配方量制半夏、焦山楂、炒莱菔子、陈皮、连翘和剩余茯苓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1.33的稠膏;
c.将所得稠膏与相当于药粉重量的99%~99.5%药粉混合,加入饴糖,得混合物;
d.将步骤c制备的混合物制条;将条子切成每3丸1.38~1.42g的药丸,然后用搓丸机搓成圆球形;
e. 将步骤d制得的药丸进行第一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重量百分比为10~12%,然后用剩余药粉包衣,再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重量百分比为5~6%,即得保和丸,制得的保和丸3丸重1.22g。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饴糖加入量为加入后混合物中水的重量百分比为23.5~24.0%。加入量过多使混合物硬度大,获得的产品有脐点,不光圆;加入量过少,切丸后硬度不够,容易变形,不易形成圆球形。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将配比量的炒六神曲、炒麦芽和二分之一配方量的茯苓碎成100-500目。药粉过细,很延长崩解时间;药粉过粗,无法保证药丸表面光圆。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制条为将混合物放入料仓内,由推进器将混合物挤过具有圆孔的制条机,使混合物成为圆柱形的条子。
更优选的,所述制条机的圆孔上安装有伺服嘴,所述伺服嘴是内径为8.9mm~9.0mm,长度为1.6cm~1.8cm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加入伺服嘴后使混合物制条后呈光洁的圆柱形条子,避免出现螺纹状条子。
更优选的,所述制条机的频率为15Hz~18Hz。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所述搓丸使用搓丸机,所述搓丸机频率为30Hz~40Hz。频率过慢,搓丸的频次不够,药丸不圆;频率过快,搓丸的时间短,药丸不圆。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所述第一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80~90kw,物料温度为80~90℃;所述第二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70~80kw,物料温度为70~80℃。微波干燥器的功率过高,导致频率太高,则水分子运动剧烈,不能及时蒸发到表面,造成药丸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裂纹,功率过低,传送速度过快,造成药丸含水量不合格。
最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所述包衣是将药丸放入球形锅内,用相当于药丸重量1.8~2.0%的水润湿药丸表面,再加入药粉,然后将药丸在锅内垂直平面进行圆周运动。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的保和丸的制备方法,能够用于制备大保和丸(浓缩丸),每3丸相当于原生药3g,克服了利用传统方法制备保和丸大丸崩解时间过长的缺陷,本发明中第二次微波干燥后含水量达5~6%,崩解时间为60-80分钟;使用传统的热风干燥后,水分含量7~8%,崩解时间一般超过120分钟,因此利用本发明制备的保和丸大大缩短了崩解时间;并且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制备的保和丸不需要打光,只需要包衣就能使药丸光圆;同时制得药丸表面无裂纹,干燥时间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
实施例1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将配方量的炒六神曲100g、炒麦芽50g和茯苓50g粉碎成100目的细粉,得药粉,备用;
b.将配方量的制半夏100g、焦山楂300g、炒莱菔子50g、陈皮50g、连翘50g和茯苓50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的稠膏;
c.将所得稠膏和相当于药粉重量99.5%的药粉混合,加入饴糖,得混合物;饴糖加入量为加入后混合物中水的重量百分比为23.5%;
d. 将步骤c制备的混合物放入制丸机的料仓内,由螺旋推进器将混合物挤过具有圆孔的制条机,制条机频率为15Hz,使混合物成为圆柱形的条子,然后将条子切成每3丸1.38g的药丸;然后用搓丸机将药丸搓成圆球形,搓丸机频率为30Hz;为了使条子更光滑,在制条机的圆孔上安装有伺服嘴,伺服嘴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内径为8.9 mm,长度为1.6cm;
e. 将步骤d制得的药丸进行第一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2%,然后将药丸放入圆筒式球型锅内滚动,加入相当于药丸重量0.5%的水作粘合剂,再加入剩余药粉并在锅内竖直平面进行圆周动使其表面光洁,细腻;再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即得保和丸;其中第一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80kw,物料温度为80℃;第二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80kw,物料温度为70℃。
本实施例制得的保和丸崩解时间为70-80分钟。
实施例2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将配方量的炒六神曲100g、炒麦芽50g和茯苓50g粉碎成500目的细粉,得药粉,备用;
b.将配方量的制半夏100g、焦山楂300g、炒莱菔子50g、陈皮50g、连翘50g和茯苓50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的稠膏;
c.将所得的稠膏和相当于药粉重量99%的药粉混合,加入饴糖,得混合物;饴糖加入量为加入后混合物中水的重量百分比为24%;
d. 将步骤c制备的混合物放入制丸机的料仓内,由螺旋推进器将混合物挤过具有圆孔的制条机,制条机频率为18Hz,使混合物成为圆柱形的条子,然后将条子切成每3丸1.42g的药丸;然后用搓丸机将药丸搓成圆球形,搓丸机频率为40Hz;为了使条子更光滑,在制条机的圆孔上安装有伺服嘴,伺服嘴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内径为8.8 mm,长度为1.6cm;
e. 将步骤d制得的药丸进行第一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0%,然后将药丸放入圆筒式球型锅内滚动,加入相当于药丸重量1%的水作粘合剂,再加入剩余药粉并在锅内竖直平面进行圆周动使其表面光洁,细腻;再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6%,即得保和丸;其中第一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90kw,物料温度为90℃;第二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70kw,物料温度为80℃。
本实施例制得的保和丸崩解时间为75-85分钟。
实施例3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将配方量的炒六神曲100g、炒麦芽50g和茯苓50g粉碎成300目的细粉,得药粉,备用;
b.将配方量的制半夏100g、焦山楂300g、炒莱菔子50g、陈皮50g、连翘50g和茯苓50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3的稠膏;
c.将所得的稠膏和相当于药粉重量99.3%的药粉混合,加入饴糖,得混合物;饴糖加入量为加入后混合物中水的重量百分比为23.8%;
d. 将步骤c制备的混合物放入制丸机的料仓内,由螺旋推进器将混合物挤过具有圆孔的制条机,制条机频率为17Hz,使混合物成为圆柱形的条子,然后将条子切成每3丸1.40g的药丸;然后用搓丸机将药丸搓成圆球形,搓丸机频率为33Hz;为了使条子更光滑,在制条机的圆孔上安装有伺服嘴,伺服嘴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内径为8.85 mm,长度为1.7cm;
e. 将步骤d制得的药丸进行第一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1%,然后将药丸放入圆筒式球型锅内滚动,加入相当于药丸重量0.8%的水作粘合剂,再加入剩余药粉并在锅内竖直平面进行圆周动使其表面光洁、细腻;再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5.5%,即得保和丸;其中第一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85kw,物料温度为85℃;第二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75kw,物料温度为75℃。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制得的保和丸崩解时间为80-90分钟。
实施例4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在于步骤e用如下步骤代替:将步骤d所得药丸用热风循环烘箱干燥,在温度为75℃条件下干燥72小时,干燥至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8%,抛光,得保和丸。
将上述实施例1~4的方法制得的保和丸的表面裂纹、水分和崩解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干燥条件对保和丸品质的影响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裂纹 无裂纹 无裂纹 无裂纹 裂纹
水分(%) 5.5 6 5 7.9
崩解时间(分钟) 70-80 75-85 80-90 120-130
由表1可知,实施例1~3使用微波干燥器干燥,制得的保和丸表面无裂纹,在水分含量较低的下崩解时间短,不超过90分钟,而实施例4使用常规方法干燥,崩解时间较长,超过120分钟。因此在本发明公开的条件下进行干燥,能够缩短崩解时间。
实施例5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在于将步骤a和步骤b中的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9的稠膏。
实施例6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在于步骤a和步骤b中的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4的稠膏。
将实施例1~3、5和6的方法制得的保和丸的外观、崩解时间和稠膏浓缩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稠膏密度对保和丸品质的影响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5 实施例6
稠膏密度 1.31 1.32 1.33 1.29 1.34
外观 光圆 光圆 光圆 不圆整,强度不够,易变形 不光圆,有脐点
崩解时间(分钟) 70-80 75-85 80-90 50-70 90-115
稠膏浓缩时间(小时) 不需二次过滤 不需二次过滤 不需二次过滤 不需二次过滤 需二次过滤,耗时2小时
由表2可知,实施例1~3将稠膏相对密度分别为1.31、1.32和1.33,崩解时间合格,为70-90分钟,实施例5中稠膏相对密度为1.29,密度低,不易结块,崩解时间短,但是由于密度过低,强度不够,容易变形,不能形成光圆的药丸,实施例6中稠膏相对密度为1.34,硬度较大,稠膏容易结块,在浓缩后需要过滤两次,与实施例1-3相比延长浓缩时间,约2小时,从而延长了生产周期,同时影响药丸的外观,有脐点,同时崩解时间延长,超过90分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9)

1.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配方量的炒六神曲、炒麦芽和二分之一配方量的茯苓粉碎,得药粉,备用;
b.将配方量制半夏、焦山楂、炒莱菔子、陈皮、连翘和剩余茯苓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1.33的稠膏;
c.将所得稠膏与相当于药粉重量的99%~99.5%药粉混合,加入饴糖,得混合物;
d.将步骤c所得混合物制条,将条子切成每3丸1.38~1.42g的药丸,然后搓丸;
e. 将步骤d制得的药丸进行第一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重量百分比为10~12%,然后用剩余药粉包衣,再进行第二次微波干燥,至药丸中水分重量百分比为5~6%,即得保和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饴糖加入量为加入后混合物中水的重量百分比为23.5~2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配比量的炒六神曲、炒麦芽和二分之一配方量的茯苓碎成100~5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制条为将混合物放入料仓内,由推进器将混合物挤过具有圆孔的制条机,使混合物成为圆柱形的条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条机的圆孔上安装有伺服嘴,所述伺服嘴是内径为8.9mm~9.0mm,长度为1.6cm~1.8cm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所述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条机的频率为15Hz~18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所述搓丸使用搓丸机,所述搓丸机频率为30Hz~40Hz。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所述第一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80~90kw,物料温度为80~90℃;所述第二次微波干燥的条件为:功率为70~80kw,物料温度为70~8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保和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所述包衣是将药丸放入球形锅内,用相当于药丸重量0.5~1%的水润湿药丸表面,再加入药粉,然后将药丸在锅内垂直平面进行圆周运动。
CN201210435607.3A 2012-11-05 2012-11-05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86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5607.3A CN102886000B (zh) 2012-11-05 2012-11-05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5607.3A CN102886000B (zh) 2012-11-05 2012-11-05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6000A true CN102886000A (zh) 2013-01-23
CN102886000B CN102886000B (zh) 2015-01-07

Family

ID=47529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5607.3A Active CN102886000B (zh) 2012-11-05 2012-11-05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600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3628A (zh) * 2014-03-05 2014-07-02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具有消食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829A (zh) * 2015-11-19 2016-01-20 哈尔滨圣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食导滞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2921A (zh) * 2017-10-25 2018-01-16 范小楠 养胃丸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3266A (zh) * 2005-07-29 2006-02-15 王衡新 消食导滞和胃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3266A (zh) * 2005-07-29 2006-02-15 王衡新 消食导滞和胃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德仪: "《中药成药学》", 31 March 1984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 《中国药品标准》 *
李慧等: "微波干燥技术在浓缩丸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3628A (zh) * 2014-03-05 2014-07-02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具有消食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3628B (zh) * 2014-03-05 2016-08-3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具有消食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829A (zh) * 2015-11-19 2016-01-20 哈尔滨圣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食导滞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2921A (zh) * 2017-10-25 2018-01-16 范小楠 养胃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6000B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5645B (zh) 香砂养胃丸的制备方法
CN103262878A (zh) 一种用于纠正单纯性肥胖偏差的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6000B (zh) 保和丸的制备方法
CN104738450B (zh) 用无梗五加果粉制备泡腾片的方法
CN105851387A (zh) 一种复方灵芝红枣茶的制备工艺
CN101181587A (zh) 香砂养胃丸的制备方法
CN103719692A (zh) 一种可以养心安神的营养保健米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27178A (zh) 一种玫瑰百合压片糖果
CN102908600B (zh) 逍遥丸的制备方法
CN109007672A (zh) 一种高蒜素大蒜粉的制备方法
CN103406174B (zh) 一种高精粉的制备方法
CN107495327B (zh) 速溶银耳破壁粉及制作方法
CN104026440A (zh) 一种橘红安神保健米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60872A (zh) 一种火龙果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0236A (zh) 一种法制枸杞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913A (zh) 一种小枣山药枸杞子咀嚼片及制备方法
CN103815300B (zh) 一种发芽的稻米芽茶汤制备方法
CN102885889B (zh) 川芎茶调丸的制备方法
CN102908601B (zh) 藿香正气丸的制备方法
CN101926918A (zh) 一种治疗白发、脱发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CN108294260A (zh) 一种莲藕粉及其加工方法
CN105795035A (zh) 一种灵芝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10588A (zh) 一种清肠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81572A (zh) 制备开胸顺气丸的方法
CN105361183A (zh) 一种玛咖粒子粉的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