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5002A -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5002A
CN102875002A CN2012103961586A CN201210396158A CN102875002A CN 102875002 A CN102875002 A CN 102875002A CN 2012103961586 A CN2012103961586 A CN 2012103961586A CN 201210396158 A CN201210396158 A CN 201210396158A CN 102875002 A CN102875002 A CN 102875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transfer bellows
bellows
chamber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61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5002B (zh
Inventor
冯本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冯本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冯本剑 filed Critical 冯本剑
Priority to CN2012103961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5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5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5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5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5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所述 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转轴、驱动装置、传热风箱、搅拌器;所述传热风箱呈中空壳体状,其内设有烟腔、以及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该传热风箱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所述传热风箱上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且传热风箱内还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烟腔与出料孔隔离开;搅拌器,设有刮刀。在干燥过程中,热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至传热风箱烟腔内,并将其热量供给传热风箱,污泥在传热风箱的上表面受热、蒸发水分,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因此,可避免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减少热烟气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泥干燥装置一般包括干燥腔室、横向设置在干燥腔室内的滚筒、以及设置在滚筒上的刮刀。而工作时,将热烟气从干燥腔室下端的进风口直接通入至干燥腔室内,通过刮刀的搅拌可将干燥腔室内的污泥打碎并使其与热烟气充分混合,从而达到均匀干燥的目的。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导致污泥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热烟气中,从而对热烟气造成严重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旨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在干燥过程中,通过将热烟气的热量传递给传热风箱,并利用传热风箱对污泥进行干燥,因此,可避免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热烟气的污染。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旨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包括
干燥腔室,设有上料口和下料口;
转轴,安装在干燥腔室内;该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干燥腔室的高度方向一致;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传热风箱,其固定在干燥腔室内;所述传热风箱呈中空壳体状,其内设有烟腔、以及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该传热风箱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所述传热风箱上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且传热风箱内还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烟腔与出料孔隔离开;
搅拌器,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传热风箱的上方,且其上还设有若干把沿转轴径向排列,并用于将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污泥推动至出料孔处的刮刀。
所述干燥腔室内沿其高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层传热风箱,而任意一层传热风箱的上方均设置有搅拌器;任意相邻的两层传热风箱的出料孔相互错开;所述传热风箱上表面为一平面,相邻的两层传热风箱的两个出料孔在其中一层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所述搅拌器上的若干把刮刀的运动轨迹在该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投影为若干条曲线,至少有一条曲线同时穿过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
所述传热风箱内设有供转轴穿插的管腔,所述传热风箱内设有从传热风箱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管道隔板,所述管道隔板将烟腔与管腔隔离开。
该出料孔位于管道隔板的外侧,且该出料孔从传热风箱的边缘延伸至靠近管道隔板处;所述出料隔板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出料隔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所述传热风箱的外轮廓呈圆弧状,所述管道隔板呈圆柱状,且其中心轴与传热风箱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传热风箱烟腔内设有沿管道隔板中心轴圆周排布的若干个用于热烟气导向的导向板。
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左侧与传热风箱内侧壁连接,右侧与管道隔板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导向板的右侧与管道隔板的外壁连接,左侧与传热风箱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交替排列。
所述搅拌器还包括多把沿转轴径向排列的搅拌棒,所述刮刀和搅拌棒分置于转轴的两侧。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该电机输出轴联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联接;
所述上料口和下料口分别设置在干燥腔室的上下两端,且该污泥干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口上的污泥破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干燥装置、干燥风机、干燥回风机、与干燥回风机连接的气体回收装置、下料装置、进料装置、位于下料装置下方的传输带;所述污泥干燥装置,包括,
干燥腔室,设有上料口和下料口;
转轴,安装在干燥腔室内;该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干燥腔室的高度方向一致;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传热风箱,其固定在干燥腔室内;所述传热风箱呈中空壳体状,其内设有烟腔、以及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该传热风箱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所述传热风箱上还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且传热风箱内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烟腔与出料孔隔离开;
搅拌器,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传热风箱的上方,且其上还设有若干把沿转轴径向排列,并用于将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污泥推动至出料孔处的刮刀;
其中,传热风箱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连接至干燥风机,其出风口通过回风管连接至干燥回风机或气体回收装置上,该下料装置设置在下料口上,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上料口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干燥过程中,热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至传热风箱烟腔内,并将其热量供给传热风箱,污泥在传热风箱的上表面受热、蒸发水分,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因此,可避免污泥与热烟气直接接触,减少热烟气的污染;而且,该污泥干燥装置的结构简单,干燥效率高,有利于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污泥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污泥干燥装置中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污泥干燥装置中传热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相邻两层传热风箱出料孔投影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污泥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干燥腔室;2、转轴;3、传热风箱;31、出料孔;32、管道隔板;4、搅拌器;41、刮刀;42、搅拌棒;5、导向板;51、第一导向板;52、第二导向板;6、减速机;61、电机;71、干燥风机;72、干燥回风机;73、气体回收装置;74、下料装置;75、进料装置;76、传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路。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1、传热风箱3、搅拌器4、转轴2、以及用于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干燥腔室1上设有上料口和下料口。工作时,污泥从干燥腔室1的上料口进入其腔室内,并从下料口出料。具体的,所述上料口和下料口分别设置在干燥腔室1的上下两端,且该污泥干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口上的污泥破碎装置。通过采用污泥破碎装置的设计,可便于将进入上料口的污泥预先打散、破碎,从而便于污泥的干燥。
如图1、3所示,所述传热风箱3固定在干燥腔室1内,该传热风箱3呈中空壳体状,其内的烟腔,可供热烟气流入。所述传热风箱3上还设有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传热风箱3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该传热风箱3上还设有从传热风箱3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31,所述传热风箱3上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3烟腔与出料孔31隔离开。例如,可在传热风箱3上开设有呈圆柱形的出料孔31,则出料隔板则可设置为圆筒状,以将出料孔31与传热风箱3的烟腔隔离开。而此时,所述烟腔由传热风箱3的内壁与出料隔板的外壁围成。通过采用出料隔板的设计,可避免热烟气从出料孔31流至干燥腔室1内,从而减少污泥爆燃的机率。在干燥过程中,热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至传热风箱3烟腔内,并将其热量传递至传热风箱3,从而使污泥在传热风箱3的上表面受热、蒸发水分,达到干燥的目的。而且,其可避免热烟气与污泥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对热烟气的污染。通过采用传热风箱3的设计,可便于增大其传热面积,提高其干燥效率。此外,该污泥干燥装置通过热烟气干燥,无需配置加热元件,可便于降低其制作成本,而且,还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根据公知常识的,该传热风箱3可由铁等材料制成,以便于热烟气的热量传递。
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2安装在干燥腔室1内,且其轴线方向与干燥腔室1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搅拌器4安装在转轴2上,并位于传热风箱3的上方,且其上还设有若干把沿转轴2径向排列,并用于将传热风箱3上表面的污泥推动至出料孔31处的刮刀41。干燥时,通过启动驱动装置,可带动转轴2转动,并利用转轴2带动搅拌器4运动,通过刮刀41的推动作用,可便于将传热风箱3上表面的污泥推动至出料孔31处,而且,在推动过程中还可将大块的污泥推散,从而提高其干燥速度。
为了便于进一步增加传热面积,本发明人设计了多层传热风箱3。具体的是,所述多层传热风箱3设置在干燥腔室1内,并沿其高度方向排列,而任意一层传热风箱3的上方均设置有搅拌器4,也即是,转轴2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多把搅拌器4,该多把搅拌器4的数量与传热风箱3的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任意相邻的两层传热风箱3的出料孔31相互错开。传热风箱3上表面为一平面。如图4所示,相邻的两层传热风箱3的两个出料孔31在其中一层传热风箱3上表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S1和第二投影S2,所述搅拌器4上的若干把刮刀41的运动轨迹在该传热风箱3上表面的投影为若干条曲线S3,至少有一条曲线S3同时穿过第一投影S1和第二投影S2。所述曲线S3可以为圆弧或者圆。当污泥从干燥腔室1上的上料口投落到顶层传热风箱3,通过刮刀41的推动作用,可便于将污泥推动到出料孔31处,从而投落到下一层的传热风箱3上,通过采用此方式,污泥从上至下依次投落到各层传热风箱3的上表面,通过逐层输送可便于扩大其传热面积,不断翻新污泥的受热面,进一步提高其干燥效率。
优选的,所述传热风箱3内设有供转轴2穿插的管腔,所述传热风箱3内设有从传热风箱3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管道隔板32,所述管道隔板32将烟腔与管腔隔离开。而此时,所述烟腔由传热风箱3的内壁、出料隔板的外壁、管道隔板32的外壁围成。在干燥腔室1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便于合理扩大烟腔的容积。如图2所示,所述搅拌器4还包括多把沿转轴2径向排列的搅拌棒42,所述刮刀41和搅拌棒42分置于转轴2的两侧。通过利用搅拌棒42可将大块的污泥打散、破碎,而在刮刀41和搅拌棒42的共同作用下,可便于污泥水分蒸发。
如图3所示,该出料孔31位于管道隔板32的外侧,且该出料孔31从传热风箱3的边缘延伸至靠近管道隔板32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便于加工制作,降低其加工效率。具体的,所述出料孔31在传热风箱3上表面的投影为一个扇形截取前端的三角形而形成。而与此相匹配的,所述出料隔板包括左侧壁、右侧壁、以及连接在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的连接壁,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出料隔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设计,可使热烟气完全流通于整层传热风箱3烟腔内,从而提高其干燥效果。而所述进风口、出风口的大小以及形状可依据进风管和回风管实际尺寸而设定,当然,所述进风口的尺寸还可设置为最大化,即是与左侧壁的尺寸相等,而出风口的尺寸也可设置为与右侧壁的尺寸相等。
此外,出料孔31的形状并不仅限于上述的描述,还可设置为扇形状等其他形状。
所述传热风箱3的外轮廓呈圆弧状,具体的,所述传热风箱3为一圆柱形被截去出料孔31而形成的。所述管道隔板32呈圆柱状,且其中心轴与传热风箱3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传热风箱3烟腔内设有沿管道隔板32中心轴圆周排布的若干个用于热烟气导向的导向板5。所述导向板5包括第一导向板51和第二导向板52,所述第一导向板51的左侧与传热风箱3内侧壁连接,右侧与管道隔板32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导向板52的右侧与管道隔板32的外壁连接,左侧与传热风箱3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导向板51与第二导向板52交替排列。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便于热烟气导向,并形成喘流。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1、以及与该电机61输出轴联接的减速机6,所述减速机6的输出轴与转轴2联接。
图5公开了本发明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干燥装置、干燥风机71、干燥回风机72、与干燥回风机72连接的气体回收装置73、下料装置74、进料装置75、位于下料装置74下方的传输带76。其中,污泥干燥装置的结构如上文所述,这里不做重复描述。所述传热风箱3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连接至干燥风机71,其出风口通过回风管连接至干燥回风机72或气体回收装置73上,该下料装置74设置在下料口上,所述进料装置75设置在上料口的上方。具体的,所述进风管和回风管经干燥腔室1的穿线孔穿出。工作时,热烟气经干燥风机71进入至污泥干燥装置的传热风箱3内,而干燥完成后,该热烟气从传热风箱3的出风口回收至气体回收装置73;而污泥从进料装置75进入至传热风箱3的上表面,待干燥完成后,经下料装置74投落至传输带76上。
而当采用多层传热风箱3时,该多层传热风箱3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分别连接至干燥风机71,其出风口通过回风管分别连接至干燥回风机72或气体回收装置73上。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燥腔室,设有上料口和下料口;
转轴,安装在干燥腔室内;该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干燥腔室的高度方向一致;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传热风箱,其固定在干燥腔室内;所述传热风箱呈中空壳体状,其内设有烟腔、以及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该传热风箱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所述传热风箱上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且传热风箱内还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烟腔与出料孔隔离开;
搅拌器,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传热风箱的上方,且其上还设有若干把沿转轴径向排列,并用于将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污泥推动至出料孔处的刮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室内沿其高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层传热风箱,而任意一层传热风箱的上方均设置有搅拌器;任意相邻的两层传热风箱的出料孔相互错开;所述传热风箱上表面为一平面,相邻的两层传热风箱的两个出料孔在其中一层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所述搅拌器上的若干把刮刀的运动轨迹在该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投影为若干条曲线,至少有一条曲线同时穿过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风箱内设有供转轴穿插的管腔,所述传热风箱内设有从传热风箱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管道隔板,所述管道隔板将烟腔与管腔隔离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料孔位于管道隔板的外侧,且该出料孔从传热风箱的边缘延伸至靠近管道隔板处;所述出料隔板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出料隔板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风箱的外轮廓呈圆弧状,所述管道隔板呈圆柱状,且其中心轴与传热风箱的中心轴重合;所述传热风箱烟腔内设有沿管道隔板中心轴圆周排布的若干个用于热烟气导向的导向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左侧与传热风箱内侧壁连接,右侧与管道隔板的外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导向板的右侧与管道隔板的外壁连接,左侧与传热风箱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交替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还包括多把沿转轴径向排列的搅拌棒,所述刮刀和搅拌棒分置于转轴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该电机输出轴联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联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口和下料口分别设置在干燥腔室的上下两端,且该污泥干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口上的污泥破碎装置。
10.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干燥装置、干燥风机、干燥回风机、与干燥回风机连接的气体回收装置、下料装置、进料装置、位于下料装置下方的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燥装置,包括,
干燥腔室,设有上料口和下料口;
转轴,安装在干燥腔室内;该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干燥腔室的高度方向一致;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传热风箱,其固定在干燥腔室内;所述传热风箱呈中空壳体状,其内设有烟腔、以及与烟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该传热风箱的上表面用于接收和干燥污泥;所述传热风箱上还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孔,且传热风箱内设有从其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出料隔板,该出料隔板将传热风箱烟腔与出料孔隔离开;
搅拌器,安装在转轴上,并位于传热风箱的上方,且其上还设有若干把沿转轴径向排列,并用于将传热风箱上表面的污泥推动至出料孔处的刮刀;
其中,传热风箱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连接至干燥风机,其出风口通过回风管连接至干燥回风机或气体回收装置上,该下料装置设置在下料口上,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上料口的上方。
CN201210396158.6A 2012-10-17 2012-10-17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Active CN102875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6158.6A CN102875002B (zh) 2012-10-17 2012-10-17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6158.6A CN102875002B (zh) 2012-10-17 2012-10-17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5002A true CN102875002A (zh) 2013-01-16
CN102875002B CN102875002B (zh) 2014-05-14

Family

ID=47476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6158.6A Active CN102875002B (zh) 2012-10-17 2012-10-17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500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4671A (zh) * 2013-01-25 2014-08-0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干化污泥的方法
CN105481220A (zh) * 2016-01-06 2016-04-13 王良源 一种改进的污泥处理系统
CN106949475A (zh) * 2017-04-01 2017-07-14 广东焕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焚烧系统及其焚烧方法
CN109250889A (zh) * 2018-07-17 2019-01-22 嘉兴学院 污泥干燥箱
CN114940570A (zh) * 2022-07-11 2022-08-26 四川龙锦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脱油除水装置、工艺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957A (zh) * 2008-06-20 2011-07-13 有限会社元进 增加了滞留时间的污泥干燥装置
CN102161561A (zh) * 2011-05-07 2011-08-24 南昌航空大学 城市污泥过热蒸汽高效无污染联合干燥装置
CN202785936U (zh) * 2012-10-17 2013-03-13 冯本剑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957A (zh) * 2008-06-20 2011-07-13 有限会社元进 增加了滞留时间的污泥干燥装置
CN102161561A (zh) * 2011-05-07 2011-08-24 南昌航空大学 城市污泥过热蒸汽高效无污染联合干燥装置
CN202785936U (zh) * 2012-10-17 2013-03-13 冯本剑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4671A (zh) * 2013-01-25 2014-08-0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干化污泥的方法
CN103964671B (zh) * 2013-01-25 2015-12-0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干化污泥的方法
CN105481220A (zh) * 2016-01-06 2016-04-13 王良源 一种改进的污泥处理系统
CN106949475A (zh) * 2017-04-01 2017-07-14 广东焕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焚烧系统及其焚烧方法
CN106949475B (zh) * 2017-04-01 2019-03-01 广东焕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焚烧系统及其焚烧方法
CN109250889A (zh) * 2018-07-17 2019-01-22 嘉兴学院 污泥干燥箱
CN114940570A (zh) * 2022-07-11 2022-08-26 四川龙锦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脱油除水装置、工艺及应用
CN114940570B (zh) * 2022-07-11 2023-03-07 四川龙锦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脱油除水装置、工艺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5002B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5002B (zh)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TWI596311B (zh) Indirect heated rotary dryer
CN102674655A (zh) 污泥耙式干燥方法和装置
JP5193322B2 (ja) 間接加熱式乾燥機
CN202785936U (zh)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CN207180193U (zh) 一种便于进料的化工原料粉碎干燥设备
CN201297824Y (zh) 双热式转筒干燥机
CN205192146U (zh) 铜粉专用干燥机
CN109570217A (zh) 一种带有传热强化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
JPS5857672B2 (ja) ガンスイブツノカネツ ダツスイホウホウ
WO2022156259A1 (zh) 红外线除湿结晶干燥一体机的料筒及结晶干燥一体机
CN101491809B (zh) 餐厨垃圾生化连续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12870663U (zh) 烘干机
CN109731898A (zh) 一种带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
CN104567299A (zh) 一种回转烘干装置
CN205138138U (zh) 螺旋推进式连续干燥装置
KR102301898B1 (ko) 간접 가열관 부착 회전 건조기 및 건조 방법
CN112094032A (zh) 一种污泥快速干燥装置
CN203484098U (zh) 在线清洗灭菌式二维混合机
CN101806532B (zh) 多层多列组合干燥筒箱式粉体烘干机
KR101989506B1 (ko) 회전식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폐기물 건조 시스템
CN205909284U (zh) 一种高效污泥焚烧处理系统
CN216282484U (zh) 一种旋转式污泥烘干机
CN201164845Y (zh) 餐厨垃圾生化连续处理系统
CN102860372A (zh) 一种茶叶提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Assignee: Hunan Provi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Feng Benjia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3000007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ludge drying device and sludge treatment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6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21

Address after: 419300 Red Garden Industrial Park, Xupu Industrial Zone, Huaihua, Hunan

Patentee after: Hunan Provi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Baiyi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ang Jing Tong Street, Tai Wai Street, 8 street, billion silver building 612

Patentee before: Feng Benj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