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8509B - 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48509B CN102848509B CN201210244349.0A CN201210244349A CN102848509B CN 102848509 B CN102848509 B CN 102848509B CN 201210244349 A CN201210244349 A CN 201210244349A CN 102848509 B CN102848509 B CN 1028485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pressure
- door
- lower chamber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机及其注型方法。本注型机包括设备主体和压力控制装置两部分。设备主体包括中隔盖板和中隔板、箱体和上、下腔室门组成的上下独立腔室。在变压浇注时,通过快速锁紧机构的压紧力,使中隔盖板与中隔板密封,从而实现上下腔室的隔离;真空泵与下腔室连接,对上下腔室抽真空。上下腔室平衡阀,实现浇注结束后,上下腔室的压力平衡。本变压式真空注型机为工业、交通运输、医学、建筑等行业提供所需的多类型产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在真空环境下的变压式真空注型机及其注型方法,适用于制造形状复杂,薄壁且不均匀的塑料零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新产品开发的能力不断加强,作为单件和小批量制造的真空注型(VacuumCasting,VC)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领域已经发展到工业、交通运输、医学、建筑等各个行业。但是目前VC工艺方法大多采用传统的重力式注型,采用的材料是高分子双组份材料,混合后凝固速度很快,流动性较差;而且,凝固后的部位会堵塞液体的流动,导致形状复杂,薄壁且不均匀的塑料零件,因充型不足从而产生很高的废品率,主要适合中、小型件的制造,但市场需求正逐步向“薄壁”、“复杂”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的重力式VC注型工艺方法大大限制了VC技术的应用范围,无法适应市场对于大型薄壁复杂件制造的需求。而现有的差压式VC工艺方法虽然在大型薄壁件制造方面体现了一定的优势,基本解决了重力注型欠注的问题,但是由于差压值无法调节造成对复杂件薄壁件进行浇注时充型速度不稳定的问题,无法保证浇注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机及其注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对薄壁复杂浇铸件的充型能力,而且可以使材料平稳的充填型腔,避免充填过程卷气现象,获得气孔极少、组织致密、高质量注件。并在同一台设备上针对不同零件形状、尺寸、壁厚选择变压式注型或重力式注型。而且可对树脂,石膏,PVC原料,硅胶等原料实现真空脱泡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思是:本发明的变压式真空注型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压力控制装置。设备主体是变压式真空注型设备的主要承压部分,属于压力容器,主要包括:箱体顶板、底板、左板、右板、前面板、后板,上、下腔室门、中隔板和中隔盖板等组成。在压力注型时通过快速夹具将中隔盖板与中隔板锁紧密封,实现上下腔室的隔离。真空脱泡时,打开中隔盖板的快速夹具,拿去中隔盖板组合,使上下腔室贯通,实现对树脂,石膏,PVC原料,硅胶等原料的真空脱泡。
压力控制装置是实现变压式真空注型设备气路切换及压力控制调节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包括,上腔室进气阀,为材料脱泡提供脱泡压力及浇注完毕后使上腔室进气升压至常压状态。上腔室压力传感器对上腔室压力变化进行采样,并通过上腔室调压阀实现对上腔室的压力控制。下腔室进气阀实现浇注完毕后使下腔室进气至常压状态。下腔室压力传感器对下腔室压力变化进行采样,通过下腔室调压阀控制下腔室的压力变化。真空泵与下腔室连接,对上下腔室抽真空。上下腔室平衡阀,实现浇注结束后,上下腔室的压力平衡,防止材料溢出过多。当生产过程中,断电或调压阀、进气阀出现问题时,通过手动安全阀将密闭腔室压力升至常压,手动安全阀一般常闭。
根据上述构思,本发明专利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机,它包括一个中隔盖板和一个中隔板、一个箱体和上、下腔室门组成的独立的上下腔室,该中隔盖板由一个盖板,一个O型密封圈、一个漏斗密封圈和一个快速锁紧机构及其垫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压力注型时,能通过所述快速锁紧机构和中隔盖板上O型密封圈将中隔盖板与中隔板密封,同漏斗密封圈将盛放材料的漏斗与中隔板密封,实现上下腔室的隔离;上腔室通过与一根管路连接的一个三通分别与一个上安全阀和一个上腔室进气阀连接,通过一个管路与一个上腔室调压阀连接,有一个上腔室压力传感器与上腔室相连;下腔室通过与一根管路连接的一个三通与一个下安全阀和一个下腔室进气阀连接,通过一根管路与一个下腔室调压阀连接,有一个下腔室压力传感器与下腔室相连,有一个真空泵通过管路与下腔室连接,有一个使上下腔室连通的平衡阀通过管路装在中隔板上。其特所述上腔室进气阀,为材料脱泡提供脱泡压力及浇注完毕后使上腔室进气升压至常压状态;所述上腔室压力传感器对上腔室压力变化进行采样,并通过上腔室调压阀实现对上腔室的压力控制;所述下腔室进气阀实现浇注完毕后使下腔室进气至常压状态;所述真空泵与下腔室连接,对上下腔室抽真空;所述上下腔室平衡阀,实现浇注结束后,上下腔室的压力平衡,防止材料溢出过多。
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采用上述注型机进行注型,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抽真空:下腔室放入硅橡胶模具,漏斗口插入真空隔板漏斗密封圈内,压紧快速夹具,通过中隔盖板上的O型密封圈使中隔盖板与中隔板密封,打开上下腔室平衡阀和真空泵,关闭上、下腔室进气阀与上、下腔室调压阀,使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由上下腔室压力传感器获取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当压力降到规定的-0.095Mpa时,关闭真空泵。
2.进气脱泡:当树脂材料及催化剂混合后,打开上腔室进气阀,使上下腔室体同时升压,靠内外压力差,将材料中的气泡压出。上下腔室压力达到-0.08Mpa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
3.变压浇注:打开真空泵,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当压力降到-0.095Mpa时。关闭平衡阀,隔离上下腔室,同时打开上、下腔室调压阀,由上下腔室压力传感获取密闭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通过采样数据与给定信号的比较,求出控制量,控制上、下腔室调压阀阀口开度大小,改变上、下腔室压力。通过上、下腔室内压力的相互制约,使材料在变化的压差下进入模具型腔。
4.上下腔室压力平衡:当材料从模具出气孔流出时,关闭上、下腔室调压阀,同时打开平衡阀,连通上下腔室,使上腔室和下腔室压力平衡。
5.进气:当上、下腔室压力平衡时,打开上、下腔室进气阀,上下腔室同时进气升压。当上下腔室压力升至常压时,关闭上、上腔室进气阀,取出硅橡胶模具,即完成一个浇注过程。
传统重力式真空注型,其步奏如下:
1.抽真空,下腔室放入硅橡胶模具,漏斗口插入真空隔板漏斗密封圈内,压紧快速夹具,通过中隔盖板上的O型密封圈使中隔盖板与中隔板密封,打开平衡阀和真空泵,关闭上、下腔室进气阀与上、下腔室调压阀,使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由上下腔室压力传感器获取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当压力降到规定的-0.095Mpa时,关闭真空泵。
2.进气脱泡。当树脂材料及催化剂混合后,打开上腔室进气阀,使上下腔室体同时升压,靠内外压力差,将材料中的气泡压出。上下腔室压力达到-0.08Mpa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
3.材料浇注。打开真空泵,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当压力降-0.095Mpa,材料靠其自重进入模具型腔。
4.进气。当上、下腔室压力平衡时,打开上、上腔室进气阀,上下腔室体同时进气升压。当上下腔室压力升至常压时,关闭上、上腔室进气阀,取出硅橡胶模具,即完成一个浇注过程。
真空脱泡,其步奏如下:
1.抽真空,消泡材料放入下腔室,漏斗口插入真空隔板漏斗密封圈内,松开快速夹具,拿掉中隔盖板,打开平衡阀和真空泵,关闭上、下腔室进气阀与上、下腔室调压阀,使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由上下腔室压力传感器获取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当压力降到规定的-0.095Mpa时,关闭真空泵。
2.进气脱泡。当树脂材料及催化剂混合后,打开上腔室进气阀,使上下腔室体同时升压,靠内外压力差,将材料中的气泡压出。上下腔室压力达到-0.08Mpa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
3.进气。同时打开上腔室进气阀和上腔室进气阀,上下腔室体同时升压。当上下腔室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取出硅橡胶桶,即完成真空脱泡过程。
本发明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一方面变压式真空注型设备可以在浇注过程中,可以给材料施加可调的压力差,不仅可以提高对薄壁复杂浇铸件的充型能力,而且可以使材料平稳的充填型腔,避免充填过程卷气现象,获得气孔极少、组织致密、高质量注件。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变压式注型、传统重力注型和真空材料脱泡的功能,可根据零件形状、尺寸、壁厚等选用不同的功能,不同功能间的切换由控制软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PLC自动完成切换,不需要做任何硬件改动,操作过程简单,为工业、交通运输、医学、建筑等行业提供所需的多类型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真空变压式真空注型设备的箱体结构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专利真空变压式真空注型设备的前面板、上、下门及铰链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专利真空变压式真空注型设备的上、下门及铰链装配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专利真空变压式真空注型设备的中隔板及中隔盖板斜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专利真空变压式真空注型设备的压力控制装置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5,本变压式真空注型机,它包括一个中隔盖板和一个中隔板(7)、一个箱体和上、下腔室门组成的独立的上下腔室,该中隔盖板由一个盖板(25),一个O型密封圈(26)、一个漏斗密封圈(27)和一个快速锁紧机构(28)及其垫块(29)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压力注型时,能通过所述快速锁紧机构(28)和中隔盖板上O型密封圈(26)将中隔盖板与中隔板(7)密封,同漏斗密封圈(27)将盛放材料的漏斗与中隔板密封,实现上下腔室的隔离;上腔室通过与一根管路(45)连接的一个三通(46)分别与一个上安全阀(30)和一个上腔室进气阀(31)连接,通过一个管路(32)与一个上腔室调压阀(33)连接,有一个上腔室压力传感器(34)与上腔室相连;下腔室通过与一根管路(35)连接的一个三通(36)与一个下安全阀(37)和一个下腔室进气阀(38)连接,通过一根管路(39)与一个下腔室调压阀(40)连接,有一个下腔室压力传感器(41)与下腔室相连,有一个真空泵通过管路(42)与下腔室连接,有一个使上下腔室连通的平衡阀(43)通过管路(44)装在中隔板(7)上。其特所述上腔室进气阀(31),为材料脱泡提供脱泡压力及浇注完毕后使上腔室进气升压至常压状态;所述上腔室压力传感器(34)对上腔室压力变化进行采样,并通过上腔室调压阀(33)实现对上腔室的压力控制;所述下腔室进气阀(38)实现浇注完毕后使下腔室进气至常压状态;所述真空泵与下腔室连接,对上下腔室抽真空;所述上下腔室平衡阀(43),实现浇注结束后,上下腔室的压力平衡,防止材料溢出过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是:所述所述中隔盖板中的盖板(25)为圆形,其中心位置开有与漏斗密封圈(27)紧配合的Φ20mm的孔,盖板(25)轴向内侧有安放O型密封圈(26)环形凹槽,凹槽中心线直径Φ280mm,快速锁紧机构(28)及其垫块(29)均布于盖板轴向内侧。所述的上腔室门是:一个上门板(8)上通过一个上门密封垫(9)和上门玻璃盖板(11)安装一块钢化玻璃(10),上门板(8)通过一个上门密封条(12)与箱体前面板(5)对合,上门板(8)上有一个楔形门把手(13)和一个门把手垫块(14)与装在前门板(5)上的一个门把手扣(15)及其垫块(16)相扣连,上门板(8)上有一个门铰链叶(17)与装在前面板(5)上的一个铰链座(18)通过一个门铰链轴(19)插配构成铰链连接;腔室下门是:一个下门板(20)上通过一个下门密封垫(21)和一个下门玻璃盖板(23)安装一块钢化玻璃(22),下门板(20)通过一个下门密封条(24)与前面板(5)对合,下门板(20)上有一个楔形门把手(13)和一个门把手垫块(14)与装在前面板(5)上的一个门把手扣(15)及其垫块组成(16)相扣连,下门板(20)上有一个门铰链叶(17)与装在前面板(5)上的铰链座(18)通过一个门铰链轴(19)插配构成铰链连接。通过楔形门把手的锁紧力,使上、下门密封条与前面板密封。
实施例三:
本变压式真空注型机主体结构包括由箱体顶板(1),底板(2)、左板(3)、右板(4)、前面板(5)、后板(6)、上、下门和中隔板(7)和中隔盖板组成上下密封的腔室。
为便于对真空室内生产过程的观察、以及密封,上门由上门板(8)、上门密封垫(9)、上门玻璃钢(10)、上门玻璃盖板(11),上门密封条(12)和楔形门把手(13)、门把手垫块(14)及装在前门板上的门把手扣(15)及其垫块(16)组成,快拆门铰链叶(17)及装在前面板(5)上的铰链座(18)和装在其上的门铰链轴(19)组成。下门由下门板(20)、下门密封垫(21)、下门玻璃钢(22)、下门玻璃盖板(23),下门密封条(24)和楔形门把手(13)、门把手垫块(14)及装在下门板上的门把手扣(15)及其垫块组成(16),快拆门铰链叶(17)及装在前面板(5)上的铰链座(18)及装在其上的门铰链轴(19),该铰链结构,方便装卸,安装拆卸上下门时,只需垂直将门铰链叶插入、抽出门铰链轴即可。
中隔盖板由盖板(25),O型密封圈(26)、漏斗密封圈(27)和快速夹具(45)及其垫块(46)组成,漏斗密封圈在盖板正中,快速夹具(45)及其垫块(46)均布于盖板下。通过快速夹具(45)和中隔盖板上的O型密封圈(26)将中隔盖板与中隔板(7)卡紧,起到隔离密封上下腔室的作用。
压力控制包括,上腔室通过与管路(28)连接的三通(29)与上腔室安全阀(30)和上腔室进气阀(31)连接,通过管路(32)与上腔室调压阀(33)连接,上腔室压力传感器(34)与上腔室相连。下腔室通过与管路(35)连接的三通(36)与下腔室安全阀(37)和下腔室进气阀(38)连接,通过管路(39)与下腔室调压阀(40)连接,下腔室压力传感器(41)与下腔室相连。真空泵通过管路(42)与下腔室连接。使上下腔室连通的平衡阀(43)通过管路(44)装在中隔板上。
实施例四:
本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采用上述注型机进行注型,操作步骤如下:
1.抽真空:下腔室放入硅橡胶模具,漏斗插入真空隔板漏斗密封圈内(27),压紧快速夹具(28),通过中隔盖板上的O型密封圈(26)使中隔盖板与中隔板(7)密封,打开平衡阀(43)和真空泵,关闭上腔室进气阀(31)、下腔室进气阀(38)、上腔室调压阀(33)、下腔室调压阀(40),使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由上腔室压力传感器(34)和下腔室压力传感器(41)获取上、下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当上下腔室压力降到规定的-0.095Mpa时,关闭真空泵。
2.进气脱泡:当树脂材料及催化剂混合后,打开上腔室进气阀(31),使上下腔室体同时升压,靠内外压力差,将材料中的气泡压出。上下腔室压力达到-0.095Mpa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31)。
3.变压浇注:打开真空泵,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当压力降到-0.095Mpa时。关闭平衡阀(43),隔离上下腔室,同时打开上腔室调压阀(33)和下腔室调压阀(40),由上腔室压力传感(34)和下腔室压力(41)传感获取密闭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通过采样数据与给定信号的比较,求出控制量,控制上腔室调压阀(33)阀口和下腔室调压阀(40)阀口开度大小,改变上、下腔室压力。通过上、下腔室内压力的相互制约,使材料在变化的压差下进入模具型腔。
4.上下腔室压力平衡:当材料从模具出气孔流出时,关闭上腔室调压阀(33)和下腔室调压阀(40),同时打开平衡阀(43),连通上下腔室,使上腔室和下腔室压力平衡。
5.进气:当上、下腔室压力平衡时,打开上腔室进气阀(31)、下腔室进气阀(38),上下腔室体同时进气升压。当上下腔室压力升至常压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31)、下腔室进气阀(38),取出硅橡胶模具,即完成一个浇注过程。
上述实施例为第一种实施方式,适用于制造气孔极少、组织致密的薄壁类、透明类、网格类及复杂形状等塑料零件。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为传统重力真空注型,采用上述注型机进行注型,操作步骤如下:
1.抽真空:下腔室放入硅橡胶模具,漏斗插入真空隔板漏斗密封圈内(27),压紧快速夹具(28),通过中隔盖板上的O型密封圈(26)使中隔盖板与中隔板(7)密封,打开平衡阀(43)和真空泵,关闭上腔室进气阀(31)、下腔室进气阀(38)、上腔室调压阀(33)、下腔室调压阀(40),使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由上腔室压力传感器(34)和下腔室压力传感器(41)获取上、下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当上下腔室压力降到规定的-0.095Mpa时,关闭真空泵。
2.进气脱泡:当树脂材料及催化剂混合后,打开上腔室进气阀(31),使上下腔室体同时升压,靠内外压力差,将材料中的气泡压出。上下腔室压力达到-0.095Mpa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31)。
3.材料浇注:打开真空泵,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当压力降到-0.095Mpa,靠材料自身重力使其进入模具型腔。
4.进气:当材料从出气孔流出时,打开上腔室进气阀(31)、下腔室进气阀(38),上下腔室体同时进气升压。当上下腔室压力升至常压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31)、下腔室进气阀(38),取出硅橡胶模具,即完成一个浇注过程。
上述实施例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对于一般中小型、形状不复杂,厚壁类塑料零件,可通过第二种实施方式完成。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为真空脱泡,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基本相同,特殊之处如下:打开中隔盖板上的快速夹具(28),取下中隔盖板,使上下腔室体贯通,下腔室放入需真空脱泡材料。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注型机进行注型,操作步骤如下:
1.抽真空:下腔室放入需要脱泡原材料,打开中隔盖板上的快速夹具(28),取下中隔盖板,使上下腔室体贯通。关闭上腔室进气阀(31)、下腔室进气阀(38)、上腔室调压阀(33)、下腔室调压阀(40),平衡阀(43),打开真空泵,使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由上腔室压力传感器(34)和下腔室压力传感器(41)获取上、下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当上下腔室压力降到规定的-0.095Mpa时,关闭真空泵。
2.进气脱泡:打开上腔室进气阀(31),使上下腔室体同时升压,靠内外压力差,将材料中的气泡压出。上下腔室压力达到-0.08Mpa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31)。
3.进气:当材料脱泡完毕后,打开上腔室进气阀(31)、下腔室进气阀(38),上下腔室同时进气升压。当上下腔室压力升至常压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31)、下腔室进气阀(38),取出材料,即完成一个浇注过程。
上述实施例为第三种实施方式,可以方便完成对各种树脂,石膏,红胶,硅胶漆,PVC原料,硅胶,等原料的脱泡,部件少、结构简单,因此十分经济实用。
Claims (3)
1.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实现该方法所采用的变压式真空注型机包括一个中隔盖板和一个中隔板(7)、一个箱体和上、下腔室门组成的独立的上下腔室,该中隔盖板由一个盖板(25),一个O型密封圈(26)、一个漏斗密封圈(27)和一个快速锁紧机构(28)及其垫块(29)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压力注型时,能通过所述快速锁紧机构(28)和中隔盖板上O型密封圈(26)将中隔盖板与中隔板(7)密封,同漏斗密封圈(27)将盛放材料的漏斗与中隔板密封,实现上下腔室的隔离;上腔室通过与一根管路F(45)连接的一个三通B(46)分别与一个上安全阀(30)和一个上腔室进气阀(31)连接,通过一个管路A(32)与一个上腔室调压阀(33)连接,有一个上腔室压力传感器(34)与上腔室相连;下腔室通过与一根管路B(35)连接的一个三通A(36)与一个下安全阀(37)和一个下腔室进气阀(38)连接,通过一根管路C(39)与一个下腔室调压阀(40)连接,有一个下腔室压力传感器(41)与下腔室相连,有一个真空泵通过管路D(42)与下腔室连接,有一个使上下腔室连通的平衡阀(43)通过管路E(44)装在中隔板(7)上;所述上腔室进气阀(31),为材料脱泡提供脱泡压力及浇注完毕后使上腔室进气升压至常压状态;所述上腔室压力传感器(34)对上腔室压力变化进行采样,并通过上腔室调压阀(33)实现对上腔室的压力控制;所述下腔室进气阀(38)实现浇注完毕后使下腔室进气至常压状态;所述真空泵与下腔室连接,对上下腔室抽真空;所述上下腔室平衡阀(43),实现浇注结束后,上下腔室的压力平衡,防止材料溢出过多,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抽真空:下腔室放入硅橡胶模具,漏斗口插入真空隔板漏斗密封圈内,压紧快速夹具,通过中隔盖板上的O型密封圈使中隔盖板与中隔板密封,打开上下腔室平衡阀和真空泵,关闭上、下腔室进气阀与上、下腔室调压阀,使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由上下腔室压力传感器获取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当压力降到规定的-0.095Mpa时,关闭真空泵;
b.进气脱泡:当树脂材料及催化剂混合后,打开上腔室进气阀,使上下腔室体同时升压,靠内外压力差,将材料中的气泡压出;上下腔室压力达到-0.08Mpa时,关闭上腔室进气阀;
c.变压浇注:打开真空泵,上下腔室同步抽真空,当压力降到-0.095Mpa时,关闭平衡阀,隔离上下腔室,同时打开上、下腔室调压阀,由上下腔室压力传感获取密闭腔室内压力采样数据,通过采样数据与给定信号的比较,求出控制量,控制上、下腔室调压阀阀口开度大小,改变上、下腔室压力;通过上、下腔室内压力的相互制约,使材料在变化的压差下进入模具型腔;
d.上下腔室压力平衡:当材料从模具出气孔流出时,关闭上、下腔室调压阀,同时打开平衡阀,连通上下腔室,使上腔室和下腔室压力平衡;
e进气:当上、下腔室压力平衡时,打开上、下腔室进气阀,上下腔室同时进气升压;当上下腔室压力升至常压时,关闭上、上腔室进气阀,取出硅橡胶模具,即完成一个浇注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盖板中的盖板(25)为圆形,其中心位置开有与漏斗密封圈(27)紧配合的Φ20mm的孔,盖板(25)轴向内侧有安放O型密封圈(26)环形凹槽,凹槽中心线直径Φ280mm,快速锁紧机构(28)及其垫块(29)均布于盖板轴向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腔室门是一个上门板(8)通过一个上门密封垫(9)和上门玻璃盖板(11)安装一块钢化玻璃(10),上门板(8)通过一个上门密封条(12)与箱体前面板(5)对合,上门板(8)上有一个楔形门把手(13)和一个门把手垫块(14)与装在前面板(5)上的一个门把手扣(15)及其垫块(16)相扣连,上门板(8)上有一个门铰链叶(17)与装在前面板(5)上的一个铰链座(18)通过一个门铰链轴(19)插配构成铰链连接;腔室下门是一个下门板(20)上通过一个下门密封垫(21)和一个下门玻璃盖板(23)安装一块钢化玻璃(22),下门板(20)通过一个下门密封条(24)与前面板(5)对合,下门板(20)上有一个楔形门把手(13)和一个门把手垫块(14)与装在前面板(5)上的一个门把手扣(15)及其垫块(16)组成相扣连,下门板(20)上有一个门铰链叶(17)与装在前面板(5)上的铰链座(18)通过一个门铰链轴(19)插配构成铰链连接;通过楔形门把手的锁紧力,使上、下门密封条与前面板密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44349.0A CN102848509B (zh) | 2012-07-16 | 2012-07-16 | 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44349.0A CN102848509B (zh) | 2012-07-16 | 2012-07-16 | 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48509A CN102848509A (zh) | 2013-01-02 |
CN102848509B true CN102848509B (zh) | 2016-03-30 |
Family
ID=47395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4434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8509B (zh) | 2012-07-16 | 2012-07-16 | 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485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22547B (zh) * | 2013-09-26 | 2015-07-01 | 上海大学 | 数控机床动力驱动的3d打印头组件及三维支架制备的方法 |
CN111857199B (zh) * | 2020-07-28 | 2024-05-10 | 华璞恒创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密闭腔体变压过程中变压速率的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1740A (ja) * | 1991-08-02 | 1993-02-09 | Munekata Kk | 注型装置 |
JPH1094866A (ja) * | 1996-09-25 | 1998-04-14 | Kanji Murakami | 真空槽を利用した真空注型装置 |
DE10030874C2 (de) * | 2000-06-23 | 2002-11-07 | Mk Technology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Kunststoffteilen mittels Vakuumgießens |
CN2623437Y (zh) * | 2003-06-13 | 2004-07-07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一种新型真空注型机构 |
-
2012
- 2012-07-16 CN CN201210244349.0A patent/CN10284850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48509A (zh) | 2013-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25577B (zh) | 翻边模具、组合模具、成模材料的铺设方法及成模方法 | |
CN102848509B (zh) | 一种变压式真空注型方法 | |
CN204262318U (zh) | 一种压铸模具的特异排溢系统 | |
CN207643592U (zh) | 一种聚氨酯注浆材料试件成型模具 | |
CN201501072U (zh) | 真空浇注成型机 | |
CN204844461U (zh) | 一种管状陶瓷靶材的压力注浆成型模具 | |
CN205951030U (zh) | 一种失蜡铸造石膏模腔制备用的真空石膏搅粉机 | |
CN101249700A (zh) | 差压真空注型工艺 | |
CN108015882A (zh) | 一种真空凝胶注模装置 | |
CN106217905A (zh) | 一种玻璃钢制品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 |
CN105538587B (zh) | 软质芯片注塑系统和制作软质芯片的方法 | |
CN104552577A (zh) | 一种仿蜂房混凝土砌块及其生产用模具棒 | |
CN108507929A (zh) | 定压充气密封的透水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
CN209318036U (zh) | 一种用于真空浸胶玻璃布板制品制造的模具 | |
CN206638498U (zh) | 树脂介电性能测试样条的模具 | |
CN109968513B (zh) | 电熔砖铸造真空砂型及采用该真空砂型的电熔砖生产方法 | |
CN206306352U (zh) |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 |
CN110640984A (zh) |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速度控制方法 | |
CN208786300U (zh) | 一种捏合机用氮气保护装置 | |
CN208840478U (zh) | 一种大型硅溶胶型壳精密铸件负压浇注装置 | |
CN221883371U (zh) | 铸型砂发气量检测仪 | |
JPH0474612A (ja) | 合成樹脂液の真空注型方法とその装置 | |
CN216847386U (zh) | 一种透水路面砖透水系数试验装置 | |
CN203281256U (zh) | 一种铸造用两种规格水玻璃加热保温调节箱 | |
CN204447775U (zh) | 一种分离膜膜片的密封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