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6352U -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6352U
CN206306352U CN201621470041.8U CN201621470041U CN206306352U CN 206306352 U CN206306352 U CN 206306352U CN 201621470041 U CN201621470041 U CN 201621470041U CN 206306352 U CN206306352 U CN 206306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material overflow
die
external mold
air shr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00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进康
许炳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RUIP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RUIP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RUIP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RUIP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00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6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6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6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涉及热压模具领域。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包括第一外模、第二外模以及内模,第一外模开设有第一模腔,第二外模开设有第二模腔,内模容纳于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第一外模开设有第一溢料腔以及第二溢料腔,第一溢料腔连通第二溢料腔与第一模腔;第一溢料腔与第二溢料腔分别沿第一模腔的周向连续设置;第二外模开设有第三溢料腔以及第四溢料腔,第三溢料腔连通第四溢料腔与第二模腔;第三溢料腔与第四溢料腔分别沿第二模腔的周向连续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通过设置与模腔连通的溢料腔,缓解制备过程中空气围带的应力,从而缓解空气围带的开裂及翘曲等变形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背景技术
空气围带又叫检修密封,主要用于水轮发电机组的水机主轴密封装置中。空气围带作为重要的密封件,通常采用天然橡胶和/或丁腈橡胶橡胶,通过模具热压成型。
现有的制造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通常包括上模、下模、内模以及内模。使用时,先装配好下模、内模以及内模,再合上上模进行压制。现有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的缺陷在于:开模时的预成型的橡胶空气围带的残余应力较大,使最终成型的空气围带产生开裂或翘曲等变形现象,影响其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能够缓解空气围带的开裂及翘曲等变形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围带,其经上述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压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包括第一外模、第二外模以及内模,第一外模开设有第一模腔,第二外模开设有第二模腔,内模容纳于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第一外模开设有第一溢料腔以及第二溢料腔,第一溢料腔连通第二溢料腔与第一模腔;第一溢料腔与第二溢料腔分别沿第一模腔的周向连续设置;第二外模开设有第三溢料腔以及第四溢料腔,第三溢料腔连通第四溢料腔与第二模腔;第三溢料腔与第四溢料腔分别沿第二模腔的周向连续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的第二溢料腔的深度大于第一溢料腔的深度,并且第二溢料腔的深度小于第一模腔的深度;第四溢料腔的深度大于第三溢料腔的深度,并且第四溢料腔的深度小于第二模腔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设置有两个第一溢料腔以及两个第二溢料腔,两个第一溢料腔以及两个第二溢料腔分别位于第一模腔的内周及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设置有两个第三溢料腔以及两个第四溢料腔,两个第三溢料腔以及两个第四溢料腔分别位于第二模腔的内周及外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的第一溢料腔与第第三溢料腔连通,第二溢料腔与第四溢料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设置有挡板,挡板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一外模和/或第二外模的两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的第一外模设置有定位孔,第二外模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以固定第一外模与第二外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的第一外模与第二外模的接触面形成分型面;第一外模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与第一模腔连通并贯穿第一外模,安装孔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口径大于第二开口的口径;第一开口与第一模腔连通,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外模的外壁,并且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于分型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的第一外模与第二外模沿分型面对称设置。
一种空气围带,其包括围带本体以及气嘴,气嘴设置于围带本体的一端;空气围带采用上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制备而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包括分别设置在模腔两侧的并且与模腔连通的两个溢料腔,两个溢料腔深度不同,使得压制空气围带时多余的橡胶料依次地溢入两个溢料腔,平缓地缓解制备过程中空气围带的应力,从而缓解制备的空气围带的开裂及翘曲等变形现象,提高空气围带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围带沿分型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沿Ⅱ-Ⅱ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的第二外模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的挡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围带的示意图。
图标:100-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10-第一外模;120-内模;130-第二外模;140-分型面;150-安装孔;170-定位孔;190-挡板;111-第一模腔;113-第一溢料腔;115-第二溢料腔;117-螺孔;131-第二模腔;133-第三溢料腔;135-第四溢料腔;151-第一开口;153-第二开口;191-通孔;200-空气围带;220-围带本体;240-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其包括第一外模110、第二外模130以及内模120。第一外模110与第二外模130分体设置,并且第二外模130连接至第一外模110。第一外模110与第二外模130的接触面形成分型面140。内模120设置于第一外模110与第二外模130之间。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整体为柱状,并弯曲为半圆形,并且第一外模110、第二外模130以及内模120均采用硬质钢材料,以缓解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现象。应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可以是U型或者长条形。
第一外模110开设有第一模腔111。第一模腔111为半圆形。第一模腔111的两侧,即第一模腔111的外周以及第一模腔111的内周分别设置有第一溢料腔113和第二溢料腔115腔。两个第一溢料腔113分别连通第一模腔111与两个第二溢料腔115。两个第一溢料腔113与第一模腔111的距离相等,两个第二溢料腔115与第一模腔111的距离相等。第二溢料腔115的深度大于第一溢料腔113的深度,并且第二溢料腔115的深度小于第一模腔111的深度。
压制过程中,多余的橡胶料依次进入第一溢料腔113以及第二溢料腔115。由于第一溢料腔113的深度小于第二溢料腔115的深度,所以多余橡胶料平缓地进入第一溢料腔113和第二溢料腔115腔,提高了溢料的稳定性。
第一外模110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150,安装孔150与第一模腔111连通,并且安装孔150贯穿第一外模110,安装孔150的轴线与分型面140垂直。安装孔150包括第一开口151和第二开口153,第一开口151的口径大于第二开口153的口径。第一开口151与第一模腔111连通,第二开口153位于第一外模110的外壁。第二开口153连接有可拆卸的堵头。在非使用状态下,堵头封闭第二开口153。应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孔150可以开设于第二外模130。
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50起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形成安装气嘴240的预留位置。第二,充当排气孔,避免形成包风。
第二外模130开设有第二模腔131。第二模腔131为半圆形。第二模腔131与第一模腔111连通,共同构成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的模腔。模腔中具有棱角时,加工模腔的棱角时易产生应力集中,在此地方也易产生裂纹,所以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的模腔设置为圆形,可以避免应力集中,缓解最终制品的开裂。
第二模腔131的两侧,即第二模腔131的外周以及第二模腔131的内周分别设置有第三溢料腔133以及第四溢料腔135。两个第三溢料腔133分别连通第二模腔131与两个第四溢料腔135。两个第三溢料腔133与第二模腔131的距离相等,两个第四溢料腔135与第二模腔131的距离相等。第四溢料腔135的深度大于第三溢料腔133的深度,并且第四溢料腔135的深度小于第二模腔131的深度。位于模腔同一侧的第一溢料腔113与第三溢料腔133之间相互连通,位于模腔同一侧的第二溢料腔115与第四溢料腔135之间相互连通,并且第一沿分型面140对称设置。
分型面140光滑平整,并且分型面140严密没有缝隙,以避免胶料进入缝隙,在最终制品上形成飞边。第一模腔111与第二模腔131沿分型面140对称设置,即分型面140位于圆形模腔的直径处,以便于脱模。
第一外模110设置有定位孔170,第二外模130设置有定位销(图未示)。定位孔170的位置与定位销的位置相对应,定位销与定位孔170相配合,固定第一外模110与第二外模130,以避免热压过程中第一外模110与第二外模130发生错位。应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销的位置与定位孔170的位置可以互换,定位孔170设置于第二外模130,定位销设置于第一外模110。
内模120为圆柱形实心钢条,弯曲为半圆形。内模120设置于第一外模110与第二外模130之间。内模120的一部分容纳于第一模腔111,并且内模120的另一部分容纳于第二模腔131。内模120的截面的外径小于模腔的截面的直径,以便于缠上胶料后的内模120能顺利地容纳于模腔。
请参照图4,本实施提供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还包括挡板190。挡板190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一外模110以及第二外模130的两端面。第一外模110以及第二外模130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螺孔117,螺孔117设置于两个第二溢料腔115或第四溢料腔135的外围,即两个第二溢料腔115或第四溢料腔135位于两个螺孔117之间。挡板190开设有通孔191,螺栓(图未示)分别穿过通孔191与螺孔117将挡板190连接至第一外模110。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围带200。空气围带200包括围带本体220和气嘴240。围带本体220为圆柱状,弯曲为半圆形。圆形设计使空气围带200的外形更加流畅美观,并且因避免应力集中而发生开裂或翘曲等形变,提高空气围带200的品质。气嘴240设置于半圆形围带本体220的一端。空气围带200采用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经过如下工艺过程制备而得:
(一)、用炼胶机将适量橡胶进行混炼(此过程中可加入一系列配合剂,如促进剂、防老剂等),混炼完成的橡胶进行热炼,热炼好的橡胶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放和冷却以松弛热炼时所受的机械应力,减少胶料收缩。
(二)、用打三角包将上述热炼并冷却好的胶料掺匀后出片。
(三)、取直钢管,并在其外壁上涂抹厚厚的一层的硅油(利于后期将胶料取下),并将上述胶片紧紧的缠绕到直钢管,缠成筒状。将胶筒围绕直钢管压实,然后将胶筒取出。
(四)、将取下的胶筒套入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的内模120,并将套有胶筒的内模120放入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的模腔,合上第一外模110以及第二外模130,将两端面的挡板190分别固定至第一外模110以及第二外模130以封闭两端面,打压1分钟进行预成型。
(五)、卸下挡板190,分开第一外模110与第二外模130,将套有预成型的半成品的内模120取出,用钳子夹住内模120的一端,活动半成品并将其从内模120上取下。
(六)、取清洁的金属气嘴240(应选用与胶料热膨胀系数相近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气嘴240,以避免因气嘴240冷却时尺寸变化与橡胶的热收缩值相差太大而使气嘴240的周围产生较大的应力,使最终的成品发生变形),在其与半成品连接的部位涂上胶黏剂(开姆洛克);清洁本成品的安装部并涂上胶黏剂;将气嘴240安装至安装部,并在气嘴240外面缠上适量胶料。
(七)、预备圆形胶片备用。圆形胶片的横截面积与半成品的面积一致。
(八)、将半成品放入第一模腔111(气嘴240穿过安装孔150),并在第一模腔111的两端面分别放入圆形胶片,合上第一外模110与第二外模130,将挡板190分别固定至两端面以封闭两端面。
(九)、将气嘴240连接至压缩空气装置,通入压缩空气,气压1MPa。
(十)、将半成品进行硫化得到成型的空气围带200。硫化条件为:155℃×30min。
(十一)、停止通入压缩空气;打开气嘴240,放出空气围带200中的气体;卸下挡板190,分开第一外模110与第二外模130,去除空气围带200。
(十二)、检漏。将气嘴240连接至压缩空气装置,注入压缩空气,气压1.2MPa。检验空气围带200是否有泄漏,无泄漏视为合格。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100包括分别设置在模腔两侧的并且与模腔连通的两个溢料腔,两个溢料腔深度不同,使得压制空气围带200时多余的橡胶料依次地溢入两个溢料腔,平缓地缓解制备过程中空气围带200的应力,从而缓解制备的空气围带200的开裂及翘曲等变形现象,提高空气围带200的品质。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外模、第二外模以及内模,所述第一外模开设有第一模腔,所述第二外模开设有第二模腔,所述内模容纳于所述第一模腔和所述第二模腔;所述第一外模开设有第一溢料腔以及第二溢料腔,所述第一溢料腔连通所述第二溢料腔与所述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溢料腔与所述第二溢料腔分别沿所述第一模腔的周向连续设置;所述第二外模开设有第三溢料腔以及第四溢料腔,所述第三溢料腔连通所述第四溢料腔与所述第二模腔;所述第三溢料腔与所述第四溢料腔分别沿所述第二模腔的周向连续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料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溢料腔的深度,并且所述第二溢料腔的深度小于第一模腔的深度;所述第四溢料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三溢料腔的深度,并且所述第四溢料腔的深度小于第二模腔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围带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溢料腔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溢料腔,两个所述第一溢料腔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溢料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模腔的内周及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围带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溢料腔以及两个所述第四溢料腔,两个所述第三溢料腔以及两个所述第四溢料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模腔的内周及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料腔与所述第三溢料腔连通,所述第二溢料腔与所述第四溢料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空 气围带的热压模具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第一外模和/或所述第二外模的两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外模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以固定所述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的接触面形成分型面;所述第一外模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模腔连通并贯穿所述第一外模,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模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外模的外壁,并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分型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与所述第二外模沿所述分型面对称设置。
10.一种空气围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围带本体以及气嘴,所述气嘴设置于所述围带本体的一端;所述空气围带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制备而成。
CN201621470041.8U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Active CN206306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0041.8U CN206306352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0041.8U CN206306352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6352U true CN206306352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7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0041.8U Active CN206306352U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6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427A (zh) * 2021-05-27 2021-09-07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不对称板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427A (zh) * 2021-05-27 2021-09-07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不对称板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6584U (zh) 一种高密封冰箱托盘加工模具
CN102909348A (zh) 一种离心压缩机齿轮箱体铸造工艺
CN206306352U (zh) 一种空气围带的热压模具及空气围带
CN211389927U (zh) 一种模具冷却水路
CN107962155B (zh) 一种消失模铸造砂箱
CN110435187B (zh) 一种lrtm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31069B (zh) 一种机载刀型天线罩的刚柔组合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49362A (zh) 兆瓦级风电机舱罩壳灌注一体成型制作方法
CN102029687B (zh) 一种超厚透明胶体塑料模具工艺及其注塑方法
CN106881827B (zh) 一种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模具的密封方法以及模具
CN205326180U (zh) 一种生产一体成型的承载式机舱罩的模具
CN111976360A (zh) 一种具有端部凹口结构的混凝土工艺品制作方法
CN208263415U (zh) 一种热塑性蜂窝板的负压式模压装置
CN109532039B (zh) 一种硅胶密封件外包铁氟龙膜的成型工艺
CN209440709U (zh) 一种用于箱包配件加工的防变形硅胶模具
CN206589266U (zh) 计算机风扇叶片注塑成型模具
CN107877770A (zh) 仪表板蒙皮制造方法及汽车制造方法
CN110497579A (zh) 一种气动软体机器手爪的熔模铸造方法
CN105619668A (zh) 一种橡胶管硫化的工艺方法
CN206605748U (zh) 一种叶片模具及其冷却系统
CN206638498U (zh) 树脂介电性能测试样条的模具
CN105666763A (zh) 一种硅胶弯管成型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CN106113355B (zh) 一种热塑性船体的成型模具
CN205551394U (zh) 一种用于箱体消失模铸造工艺的浇注机构
CN204897710U (zh) 新型玻壳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