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7811A - 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47811A CN102847811A CN2012103671884A CN201210367188A CN102847811A CN 102847811 A CN102847811 A CN 102847811A CN 2012103671884 A CN2012103671884 A CN 2012103671884A CN 201210367188 A CN201210367188 A CN 201210367188A CN 102847811 A CN102847811 A CN 1028478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lower bolster
- plate
- punch
- siz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冲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所提出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包括模柄(1)、凸模(10)、凹模(8)、上模板(2)、下模板(5);凸模(10)、凹模(8)为一套多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板(2)、下模板(5)上;冲压模具的凸凹模中心(12)偏离冲压模具中心(13),即凸模(10)、凹模(8)偏离冲压模具中心(13)设置;下模板(5)的尺寸大于工作台(6)尺寸,使在冲压工作时,薄板位于工作台一侧;凹模(8)固定在所述下模板(5)的一侧,下模板(5)的另一侧固定支撑块(4)。本发明解决了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的冲压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压技术领域,涉及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广泛应用于摩托车、汽车、电器产品的防护罩、外壳、滤网、隔罩、端盖等零件冲压成型。这些零件的冲压部位多数对称于冲压模具中心,在实际中经常遇到在零件侧面进行冲压或冲筋。
在现行技术中,侧面冲压方法,一是制作专用机构,通过上模座及上侧冲机构向下运动,并在下侧冲机构的作用下,将固定在上侧冲机构上的冲头的垂直方向运动,转换成下侧冲机构的斜面方向的运动,从而完成侧面冲斜孔;二是利用侧冲模具装置,通过上模座及顶棒将下模座上斜锲驱动块的垂直向下运动,转化为下模滑块横向运动,完成对加工产品的侧面冲切成型等工作。以上2种冲压方法都是将上模板及其上机构的垂直向下运动,转化为下模板及其上机构的横向运动,完成零件的侧冲,采用的侧冲模具结构设计复杂、制造周期长、成本高,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对于尺寸为574mm×370mm,厚度为0.8mm的弯形薄板,要在其侧面冲筋,由于生产批量小,时间节点要求紧,以上的侧面冲压方法都不能满足要求。若将薄板立式放置,其冲压高度远远大于冲床的闭合高度,而且薄板厚度小,压力小,无需选用大吨位冲床,现有冲压技术无法完成薄板冲筋。为解决该问题,急需寻求一种成本低、周期短、结构简单的冲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方法及冲压模具,用以解决大尺寸薄板冲压问题。
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完成其发明任务:
一种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所述薄板冲压模具包括模柄、凸模、凹模、上模板、下模板;所述的凸模、凹模为一套多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板、下模板上;冲压模具的凸凹模中心偏离冲压模具中心,即所述的凸模、凹模偏离冲压模具中心设置;所述的上模板、下模板采用导向装置进行定位导向,保证冲压时凸模、凹模的同心度;所述下模板的尺寸大于工作台尺寸,使在冲压工作时,薄板位于工作台一侧;所述凹模固定在所述下模板的一侧,所述下模板的另一侧固定支撑块,用来保证薄板冲压过程中受力平衡,在所述下模板的中间设置有弹性体,使所述上模板在冲压后弹起,保证冲压后凸模、凹模的分离,便于卸料。
所述导向装置由上模板底部设置的导向套和下模板上部设置的导向柱构成,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导向柱对应设置。
所述的下模板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包络在所述凹模之外,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模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凹模沿冲压模具中心对称设置。
一种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方法,首先将冲压模具的凸凹模中心偏离冲压模具中心,即将凸模、凹模设置在冲压模具的一侧,下模板的尺寸大于工作台尺寸;工作时,将折边结构的薄板立放在工作台的外侧,将薄板需冲压的一边定位安装在下模板上设置的定位板上;当冲床带动模柄、上模板向下运动时,上模板则依靠导向装置的导向功能直接将凸模准确向下压入固定在下模板上的凹模中,将薄板冲筋,并保证冲筋尺寸,下模板另一侧的支撑块保证了冲压过程中受力平衡,此时,下模板中间的弹性体将上模板弹起,使凸模、凹模分离开,取出薄板,完成薄板整个冲压过程。
本发明提出的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采用的是偏心冲压方法,凸、凹模中心与冲压模具中心不重合,且远偏离冲压模具中心,所以薄板的冲压力必须保证小于冲床压力的一半。
2、本发明完成了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的冲压,解决了大尺寸薄板的冲压问题。
3、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成本低,而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模柄,2、上模板,3、橡胶块,4、支撑块,5、下模板,6、工作台,7、薄板,8、凹模,9、定位板,10、凸模,11、导向装置,12、凸凹模中心,13、冲压模具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包括模柄1、凸模10、凹模8、上模板2、下模板5、定位板9、导向装置11、支撑块4及橡胶块3等。所述的凸模10、凹模8由多个组成,成套设置,分别固定在上模板2及下模板5上,并偏离冲压模具中心13;所述的上模板2、下模板5采用导向装置11进行定位导向,保证冲压时凸模、凹模的同心度;所述导向装置11由上模板底部设置的导向套和下模板上部设置的导向柱构成,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导向柱对应设置。所述下模板5的尺寸大于工作台6的尺寸,薄板7在定位板9上定位时不与工作台6发生干涉,并保证冲压薄板技术要求。下模板的一侧固定凹模8,另一侧对称固定支撑块4,用来保证薄板7冲压过程中受力平衡,下模板的中间设置有弹性体,该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采用橡胶块3,在冲压后弹起上模板,来保证冲压后凸模、凹模的分离,便于卸料。
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方法是:首先将冲压模具的凸凹模中心12远远偏离冲压模具中心13,即将凸模10、凹模8设置在冲压模具的一侧,下模板5的尺寸大于工作台6的尺寸;工作时,将折边结构的薄板立放在工作台的外侧,使薄板需冲压的一边定位安装在下模板上设置的定位板9上;薄板在工作台的外侧,不与工作台发生干涉,并保证冲压薄板技术要求;当冲床带动模柄1、上模板2向下运动时,上模板则依靠导向装置11的导向功能直接将凸模准确向下压入固定在下模板5上的凹模8中,将薄板冲筋,并保证冲筋尺寸C(还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凸模10、凹模8及定位板9,进行薄板7的冲孔、落料、弯曲、拉伸等冲压、成型);下模板另一侧的支撑块4保证了冲压过程中受力平衡,此时,下模板中间的橡胶块3将上模板弹起,凸模10、凹模8分离开,取出薄板,完成了薄板7整个冲压过程。
如图1所示,将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的下模板5的尺寸设计为大于冲床工作台6的外形尺寸B,则下模板5悬出工作台,保证薄板7不与冲床工作台6发生干涉。因所述冲压模具采用的是偏心冲压方法,凸凹模中心12与冲压模具中心13不重合,且远远偏离冲压模具中心13,依靠冲压模具另一侧的支撑块4达到薄板冲压过程中的受力平衡,所以薄板的冲压力必须保证小于冲床压力的一半;所述冲压模具的支撑块4中心到冲压模具中心13的距离H2与凸凹模中心12到冲压模具中心13的距离H1保持相等或H2略大于H1。
Claims (5)
1.一种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冲压模具包括模柄(1)、凸模(10)、凹模(8)、上模板(2)、下模板(5);所述的凸模(10)、凹模(8)为一套多个并分别位于所述上模板(2)、下模板(5)上;冲压模具的凸凹模中心(12)偏离冲压模具中心(13),即所述的凸模(10)、凹模(8)偏离冲压模具中心(13)设置;所述的上模板(2)、下模板(5)采用导向装置(11)进行定位导向,保证冲压时凸模、凹模的同心度;所述下模板(5)的尺寸大于工作台(6)尺寸,使在冲压工作时,薄板位于工作台一侧;所述凹模(8)固定在所述下模板(5)的一侧,所述下模板(5)的另一侧固定支撑块(4),用来保证薄板冲压过程中受力平衡,在所述下模板(5)的中间设置有弹性体,使所述上模板在冲压后弹起,保证冲压后凸模、凹模的分离,便于卸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导向装置(11)由上模板底部设置的导向套和下模板上部设置的导向柱构成,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导向柱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板(5)上设置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包络在所述凹模(8)之外,所述定位板(9)的上端面与所述凹模(8)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块(4)与所述凹模(8)沿冲压模具中心(13)对称设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模具的冲压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冲压模具的凸凹模中心(12)偏离冲压模具中心(13),即将凸模(10)、凹模(8)设置在冲压模具的一侧,下模板(5)的尺寸大于工作台(6)尺寸;工作时,将折边结构的薄板(7)立放在工作台(6)的外侧,将薄板需冲压的一边定位安装在下模板上设置的定位板(9)上;当冲床带动模柄(1)、上模板(2)向下运动,上模板(2)依靠导向装置(11)的导向功能直接将凸模准确向下压入固定在下模板上的凹模中,将薄板(7)冲压,并保证冲压尺寸,下模板另一侧的支撑块(4)保证冲压过程中受力平衡;下模板中间的弹性体将上模板(2)弹起,使凸模(10)、凹模(8)分离开,取出薄板(7),完成薄板整个冲压过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67188.4A CN102847811B (zh) | 2012-09-28 | 2012-09-28 | 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67188.4A CN102847811B (zh) | 2012-09-28 | 2012-09-28 | 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47811A true CN102847811A (zh) | 2013-01-02 |
CN102847811B CN102847811B (zh) | 2014-08-06 |
Family
ID=4739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67188.4A Active CN102847811B (zh) | 2012-09-28 | 2012-09-28 | 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4781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1260068A1 (ru) * | 1983-11-29 | 1986-09-30 |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152 |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штамп дл пробивки отверстий,расположенных в линию (его варианты) |
US4621512A (en) * | 1982-01-30 | 1986-11-1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Mechanism for and method of shifting cam mechanisms in a press for pressing workpieces with depressed portions |
JP2002321014A (ja) * | 2001-04-26 | 2002-11-05 | Toyota Motor Corp | 寄曲加工用カム装置 |
CN2928299Y (zh) * | 2006-05-14 | 2007-08-01 | 杭州中凌广告器材有限公司 | 广告立体字加工设备 |
CN201511068U (zh) * | 2009-10-19 | 2010-06-23 | 麦明涛 | 液压冲床 |
CN202356510U (zh) * | 2011-11-16 | 2012-08-01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可在油箱侧壁冲孔翻孔的模具结构 |
-
2012
- 2012-09-28 CN CN201210367188.4A patent/CN1028478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21512A (en) * | 1982-01-30 | 1986-11-1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Mechanism for and method of shifting cam mechanisms in a press for pressing workpieces with depressed portions |
SU1260068A1 (ru) * | 1983-11-29 | 1986-09-30 |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152 |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штамп дл пробивки отверстий,расположенных в линию (его варианты) |
JP2002321014A (ja) * | 2001-04-26 | 2002-11-05 | Toyota Motor Corp | 寄曲加工用カム装置 |
CN2928299Y (zh) * | 2006-05-14 | 2007-08-01 | 杭州中凌广告器材有限公司 | 广告立体字加工设备 |
CN201511068U (zh) * | 2009-10-19 | 2010-06-23 | 麦明涛 | 液压冲床 |
CN202356510U (zh) * | 2011-11-16 | 2012-08-01 |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 可在油箱侧壁冲孔翻孔的模具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47811B (zh) | 2014-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960043U (zh) | 新型悬臂式双向冲孔模 | |
CN102974694B (zh) | 一种单动压力机的冲压模具 | |
CN201969774U (zh) | 一种悬臂式双向冲孔模 | |
CN206632235U (zh) | 一种具有精准定位功能的小型零件冲压模具 | |
CN105013918A (zh) | 复杂型面板材拉延模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829733A (zh) | 汽车减震器内支撑管的冲孔带翻孔模具 | |
CN201676965U (zh) | 汽车减震器内支撑管的冲孔带翻孔模具 | |
CN104815923A (zh) | 一种汽车密封盖的冲压工序 | |
CN206794516U (zh) | 一种板材冲孔与翻边同步复合加工的冲压模具 | |
CN201760503U (zh) | 车轮轮辐成型模 | |
CN103084488A (zh) | 双向压边的拉深及压印一体化模具 | |
CN210586743U (zh) | 一种支架翻边翻孔工装 | |
CN106345908A (zh) | 一种翻边模具 | |
CN202263833U (zh) | 浮动凹模修边冲孔模 | |
CN203495015U (zh) | 一次冲压整形模具 | |
CN202922907U (zh) | 具有多个斜孔的面板的注塑模具的抽芯装置 | |
CN102847811B (zh) | 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及冲压方法 | |
CN203356399U (zh) | 倒装式滑块成型模 | |
CN203091543U (zh) | 双向压边的拉深及压印一体化模具 | |
CN202803944U (zh) | 尺寸大于压床闭合高度的薄板冲压模具 | |
CN204953680U (zh) | 一种盒形件末次拉伸模具 | |
CN204842505U (zh) | 用于制造杯杆型冷挤压件的模具 | |
CN103639266A (zh) | 一种导磁片落料模具 | |
CN209912710U (zh) | 一种1出5的一体成型电感模具 | |
CN202984450U (zh) | 梁类件拉延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